阳离子和脂肪胺表面活性剂的前景(英文)

阳离子和脂肪胺表面活性剂的前景(英文)

一、阳离子及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展望(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颉,毕云霄,丁湛,袁加巧,柏少军[1](2021)在《铁矿石脱硅技术和浮选药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硅是铁矿石中一种典型的有害杂质,降低铁精矿中硅含量一直是铁矿石分选的重要课题。对铁矿石脱硅工艺与浮选药剂制度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浮选脱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含硅铁矿石钙离子活化—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浮选药剂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璐[2](2021)在《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研究》文中认为乙胺、异丙胺、正丁胺是生产农药、染料、医药、杀虫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的重要化工原料。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可能经呼吸道和皮肤接触到乙胺、异丙胺和正丁胺,其对眼睛、上呼吸道、肺、皮肤等具有强刺激性,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甚至昏迷,对角膜造成损伤,引起灼伤以至导致失明。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中规定了正丁胺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5mg/m3,乙胺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9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8 mg/m3,异丙胺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1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24mg/m3。乙胺和正丁胺现有标准检测方法均为聚乙二醇:KOH:Chromosorb103和Chromosorb103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技术相对落后,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不能满足GBZ 2.1-2019对检测方法的要求;异丙胺暂无标准检测方法。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方法依据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T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四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采用动态配气法对样品采集方式、采样效率和吸附容量进行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进行测定;对仪器测定条件和淋洗液浓度等进行优化实验,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解吸效率等方法性能指标进行规范性研究和评估。(1)乙胺:采用中性硅胶管以500mL/min的流量采集15min,以50mL/min的流量采集240min空气样品;样品用10m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IonPac CS12A色谱柱分离,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甲基磺酸(MSA)淋洗液浓度为5mmol/L,以乙胺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2)异丙胺:采用中性硅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以40 mL/min流量采集240min空气样品;样品用1 0m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IonPac CS12A色谱柱分离,柱温为25℃,流速为0.5ml/min,MSA淋洗液浓度为10mmol/L,以异丙胺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3)正丁胺:采用中性硅胶管以500mL/min采样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样品用10m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IonPac CS19色谱柱分离,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MSA淋洗液浓度为15mmol/L,以正丁胺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1)乙胺:方法检出限为4.29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14.29μg/L;在0~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243x+0.0429,相关系数为r=0.9997;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12 mg/m3(以采样6.0L空气样品计);解吸效率为94.60%~99.23%;加标回收率为96.53%~99.99%;方法批内精密度为1.00%~1.37%,批间精密度为1.04%~1.68%;采样流量适宜范围为50mL/min~100mL/min;采样效率为98.5%~99.6%;吸附容量为730μg。(2)异丙胺:方法检出限为15.65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52.17μg/L;在0~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962x-0.0557,相关系数为r=0.9998;最低检出浓度为0.013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43 mg/m3(以采样6.0L计);解吸效率为87.8%~99.2%;加标回收率为78.53%~93.27%;批内精密度为1.14%~2.14%,批间精密度为1.24%~2.30%;采样流量适宜范围为20mL/min~40mL/min;采样效率为99.91%~100%;吸附容量为1642μg。(3)正丁胺:方法检出限为11.25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37.50μg/L;在0~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713x-0.0327,相关系数为r=0.9992。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25mg/m3(以采样7.5L计);解吸效率为91.50%~95.38%;加标回收率为83.83%~100.02%;批内精密度为1.35%~2.30%,批间精密度为1.10%~2.20%;采样效率均为100%;吸附容量为2017μ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和正丁胺的离子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各个性能指标满足GBZ/T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四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乙胺、异丙胺和正丁胺的浓度,满足GBZ 2.1-2019对检测方法的要求。

王鹏飞[3](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欢[4](2021)在《离子型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构筑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及其自组装体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动态亚胺键(-CH=N-)可用于构筑具有刺激响应的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Dynamic Imine Surfactant,DIS)。当前DIS及其自组装体系尚有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1)作为pH开关表面活性剂,经多次pH循环后,DIS及其自组装体系中往往有无机盐的累积,而具有良好耐盐性能的两性离子型DIS却鲜有报道;(2)不同于传统表面活性剂,DIS由两种非表面活性的前驱体(醛和胺)构成,目前制备pH响应乳液所使用DIS多由疏水性醛/亲水性胺组合而成,但使用亲水性醛/疏水性胺组合的DIS来稳定乳液的报道却很少;(3)基于DIS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构筑pH响应型粘弹性流体的报道目前还较少。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型DIS和一种阴离子型DIS,研究了DIS及其自组装体系的pH响应和油诱导的pH响应行为。在本文范围内,主要结果和结论概括如下:(1)两性离子型DIS的合成及性能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磺基甜菜碱的醛基前驱体4-(2-甜菜碱乙氧基)-苯甲醛(SBBA),利用1H NMR、13C NMR、ESI-MS以及FTIR表征其分子结构。将SBBA分别与CnH2n+1NH2(n=4,BA;n=6,HA;n=8,OA;n=10,DA)在水溶液中等摩尔比混合得到四种SBBA-DIS(分别为SBBA-BA、SBBA-HA、SBBA-OA以及SBBA-DA)。四种SBBA-DIS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对于50 mmol·L-1SBBA-HA溶液,当pH从12降低至6时,SBBA-HA分解为无表面活性的SBBA和HA;25°C时其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分别从36.7和8.3 m N·m-1增大至70.6和25.4 m N·m-1;SBBA-HA形成的胶束分解;在宏观上,SBBA-HA的起泡性能和乳化性能几乎消失。当恢复溶液pH至12时,SBBA-HA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活性又恢复至初始状态。由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良好的耐盐性,在循环5次后SBBA-HA的表(界)面张力、起泡性能以及乳液粒径与初始状态相比皆无明显改变。(2)油诱导的开关DIS对于由亲水性醛/疏水性胺构成的SBBA-DIS,脂肪胺前驱体的水溶性显着影响SBBA-DIS的乳化性能。SBBA-HA和SBBA-BA可以形成稳定的乳液,而SBBA-OA和SBBA-DA则不适于作为乳化剂来稳定乳液。这是因为OA和DA水溶性较差,在油水混合体系中更倾向溶解于油相中,使得部分OA或DA从水相中转移至油相,导致水相pH降低,同时脂肪胺浓度降低,使反应平衡向SBBA-OA或SBBA-DA分子分解的方向进行。对于DIS而言,除了pH、CO2/N2和温度之外,油(正戊烷)也可以作为一种触发开关。对于10 mmol·L-1SBBA-OA溶液,通过交替加入和移除正戊烷,25°C时其表面张力在32.1和66.1 m N·m-1、界面张力在3.8和21.2 m N·m-1之间可逆变化。进一步地,交替加入和移除正戊烷,可实现SBBA-O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蠕虫状胶束的可逆分解和形成。与传统的使用酸或碱来调控pH不同,使用正戊烷作为开关在循环过程中没有任何无机盐的累积。(3)阴离子型DIS及其自组装体系的pH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阴离子醛基前驱体3-(4-甲酰苯氧基)丙基磺酸钠(SBA),并通过1H NMR、13C NMR、ESI-MS以及FTIR表征了其分子结构。SBA与辛胺(OA)在水溶液中等摩尔比混合形成SBA-OA,SBA-OA表现出良好的降低表(界)面张力以及形成胶束的能力。25°C时SBA-OA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55 mmol·L-1,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7.60 m N·m-1。SBA-OA的表面张力及其胶束化都表现出了良好的pH响应性。通过调节SBA-OA溶液的pH,可以实现SBA-OA在表面活性分子和无表面活性前驱体之间的可逆转换。利用SBA-OA与N,N,N-三甲基-N-十四烷基溴化铵(TTAB)简单复配,即可构筑了一种pH响应粘弹性流体。SBA-OA与TTAB最佳复配摩尔比为1:3。对于SBA-OA-TTAB溶液(浓度分别为200 mmol·L-1SBA-OA,600 mmol·L-1TTAB),通过交替调节体系的pH为10.6和2,可以实现在粘弹性流体和类水溶液间的可逆转换,25°C时其零剪切粘度在2420.0 m P·s和7.7 m P·s之间可逆地变化,且可至少循环三次。

乔笑笑[5](2020)在《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矿物组成复杂且嵌布粒度细,磁选精矿往往需要利用反浮选进一步脱硅后,才能满足冶金的需要。目前利用反浮选工艺“提铁降硅”已成为选矿厂的必备环节,其技术关键主要是反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铁矿反浮选常采用的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凝固点高,常将其配制成十二胺盐酸盐或十二胺醋酸盐使用,盐酸和醋酸存储困难、药剂配制过程不便、产生的泡沫发粘且长时间难以破裂,造成水和药剂消耗量大、矿浆pH不稳定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十二胺的应用。为了在不影响浮选效果的前提下,简化药剂配制,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改善泡沫性质,实现铁矿常温浮选,节省药剂成本,论文根据复配增效的技术理念,以铁矿反浮选常用的难溶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和起泡剂仲辛醇为主,煤油、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一种或多种药剂为辅,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互溶为一体的二元或多元混溶药剂。本文以纯石英和实际磁铁矿为分选对象,采用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混溶药剂的浮选性能,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Zeta电位、凝固点、表面张力、接触角和红外光谱测定及分子动力学计算等方法,测定混溶药剂的基本性质,并探索混溶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以十二胺和仲辛醇为主药剂配制了混溶药剂,并系统地测定了混溶药剂的基本物性,包括凝固点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荷电性质、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质。结果表明:仲辛醇在作为十二胺溶剂的同时,也改善了药剂的性质。较煤油而言,仲辛醇在降低凝固点、提高分散性、改善泡沫性质及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测试范围内,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的凝固点可分别降至-15.67℃,-4.7℃和-12.5℃;在十二胺-仲辛醇基础上配制成的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进一步改善;十二胺盐酸盐产生的泡沫多且消泡困难,仲辛醇的引入可改善混溶药剂的起泡性能,泡沫变得更脆,易消泡,煤油的引入可影响药剂的起泡性能,加快消泡速度;混溶药剂在pH<10的水溶液中基本荷正电;混溶药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十二胺-仲辛醇(2:1)>十二胺微乳D>十二胺-仲辛醇-煤油(2:1:1),其中十二胺微乳D的表面活性最大,十二胺-仲辛醇(2:1)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3.6×10–3 mol/L,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值为23 mN/m。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溶解自由能和混合能,考察了药剂的溶解性和相容性。结果表明:十二胺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极差,在仲辛醇和十二烷中有较好的溶解,揭示了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十二烷可成功配制的原因,十二胺-仲辛醇在水中的溶解性优于十二胺-十二烷,与药剂在水中分散性规律一致;通过计算药剂分子的混合能,发现十二胺-十二烷药剂的混合过程可自发进行,而十二胺-仲辛醇则需要借助一定的能量才能混溶,比如加热或搅拌。通过分子模拟,考察了不同质量比下的十二胺和仲辛醇在气/液界面吸附形貌和协同作用,探究混溶药剂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液界面,十二胺和仲辛醇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有两种,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和碳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且在十二胺与仲辛醇的质量比为2:1时,二者在气/液界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气/液界面形成致密性和紧密度较大且厚的疏水层,模拟结果与药剂表面张力测试结果相一致。以十二胺-仲辛醇为主的混溶药剂为捕收剂,考察了其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发现混溶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有显着的协同作用,对矿浆温度和pH有很好的适应性。十二胺盐酸盐与仲辛醇组合使用后,较其单独使用时石英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且十二胺-仲辛醇可以在确保浮选效果的同时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完全取代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即盐酸在浮选过程中不起作用,只在十二胺盐酸盐药剂配制时起到了溶剂作用,而仲辛醇在确保了混溶药剂起泡性的同时节省了十二胺的用量,降低了药剂的成本,十二胺-仲辛醇配制简单、环保,凝固点低,使用方便;混溶药剂对矿浆温度的适应性与它们凝固点的规律相一致,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和十二胺微乳可以在十二胺非酸化下实现石英的常温甚至低温浮选;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与十二胺微乳D相对于十二胺盐酸盐而言,虽然适合石英浮选的pH范围基本一致,但在弱酸(pH=5.0)和弱碱(pH=9.0)下的捕收能力明显优于十二胺盐酸盐,石英的回收率均在95%以上。为了进一步探索混溶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测试了与药剂作用前后石英表面的红外光谱图、吸附热、接触角和Zeta电位。发现混溶药剂均是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在石英表面,与药剂作用后的石英表面的接触角明显增大,混溶药剂各组分间存在相互作用,促使十二胺在石英表面吸附或以某种形式与十二胺共同附着在石英表面,其中仲辛醇与十二胺在石英表面发生共吸附,提高石英表面的疏水性,煤油不与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吸附平衡时间。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构建了混溶药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模型,考察了十二胺、仲辛醇单独作用与组合作用下药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形态和协同作用,发现十二胺和仲辛醇在固/液界面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十二胺和仲辛醇会在石英表面发生共吸附,较单药系统而言,十二胺和仲辛醇混合物在石英表面的结合能最大;药剂分子的加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排开石英表面的水分子,而是隔着这层水分子与石英表面发生吸附,并利用自身的长烃链来改善石英表面的疏水性,在十二胺和仲辛醇混溶的情况下,石英表面附近的水分子浓度最低,石英表面的疏水性最强。通过考察不同辅助药剂与十二胺-仲辛醇复配后对石英和磁铁矿的浮选效果后可知:辅助药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石英的回收率;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稳定性差,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对磁铁矿的浮选结果没有明显的帮助;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作用下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最好,可得到TFe和SiO2的品位分别为69.10%,2.26%的铁精矿,此时TFe和SiO2的回收率分别为81.88%,80.17%,TFe和SiO2的分选效率分别为52.05%,61.29%。为了考察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中各组分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纯石英和尖山磁铁矿粗精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根据BBD原理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浮选试验。发现十二胺和仲辛醇的用量均与石英的回收率呈正相关关系,十二胺与仲辛醇、煤油之间对石英的回收率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当煤油的用量小于十二胺用量的0.76倍时,随着煤油用量的加大石英的回收率增加;煤油的用量对精矿中TFe的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十二胺和仲辛醇用量的增加有助于磁铁矿和石英的分离;煤油用量对磁铁矿浮选指标的影响与十二胺或仲辛醇的用量有关:当十二胺用量小于30 g/t时,随着煤油用量的增加磁铁矿浮选效果变好,当仲辛醇用量小于26.67 g/t时,TFe的选矿效率随着煤油的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用尖山磁铁矿粗精矿作为反浮选流程试验的原矿样,发现一粗一精三扫,扫选过程不添加任何药剂的尖山磁铁矿的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可以较彻底的分选磁铁矿,各混溶药剂中,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最好。与十二胺盐酸盐作捕收剂相比,在相同的铁精矿回收率下,以十二胺和仲辛醇为基础的混溶药剂为捕收剂可得到TFe含量更高,SiO2含量更低的铁精矿。

蔡诚[6](2020)在《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纤维素酶解和酶回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使得人们迫切的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石化能源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源是由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得到的化学能,由于其储量巨大、来源方便、可再生,并且能直接转化为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受到了各国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木质纤维素是生物质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通过酶转化的手段将木质纤维素转变成可发酵糖,并进一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是生物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酶催化水解木质纤维素具有环境友好、专一性强、设备要求低和条件温和等优点,但是目前大规模工业化仍然存在底物的酶解效率不高、纤维素酶的成本高和酶解木质素的利用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工作创造性地提出将酶解木质素改性为pH响应表面活性剂来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并回收纤维素酶。这样不仅缓解了酶解木质素利用困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木质纤维素的酶解并节约了纤维素酶的用量。首先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SXSL)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为pH响应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pH-LAS)的合成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SXSL与CTAB复配后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酶解效率。通过表面电荷测试和吸附实验发现,CTAB可以中和SXSL表面的部分负电荷,从而减少SXSL与底物木质素以及SXSL分子相互的静电排斥力,增加SXSL在底物木质素上的吸附,形成了有效空间位阻和水化膜,减少了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的无效吸附,促进了底物中纤维素的酶解。接着在木质素磺酸盐上通过接枝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合成木质素磺酸钠季铵盐(SLQA),并研究了不同季铵化程度的SLQA对木质纤维素酶解和纤维素酶吸附的影响。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加,SLQA对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且其在木质素膜上的吸附逐渐增强。吸附SLQA后的木质素膜比吸附SXSL的更加亲水,这种现象随着季铵化程度的提高而更加明显,因此SLQA相比SXSL可以形成更有效的空间位阻和水化膜减少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的无效吸附,从而提高底物纤维素的转化率。通过调节pH可以回收SLQA,重新加入酶解体系中仍可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但是由于SLQA中磺酸根含量远大于季铵根含量,使得其酸析沉淀得率和pH响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然后在磺化度较低的磺化碱木质素(SAL)上接枝CHPTAC合成等电点较高的pH响应磺化碱木质素季铵盐SAL-Nx(x为CHPTAC占SAL的质量百分比)。其中SAL-N28的等电点为2.3,当溶液pH从5.0降到3.0,超过95%的SAL-N28从5 m M醋酸钠缓冲液中沉淀出来,同时可以将溶液中纤维素酶沉淀出来。SAL-N28对不同纤维素酶组分的回收能力不同,SAL-N28可以回收CTec 2中绝大多数的β-葡萄糖苷酶(β-GL)、内切葡聚糖酶(EG)III和木聚糖酶(Xyn),同时外切葡聚糖酶(CBH)I和CBH II的回收率也超过了一半,静电作用是SAL-N28吸附纤维素酶的主要作用力。在微晶纤维素(Avicel)的酶解过程中,通过调节pH循环回收利用SAL-N28和纤维素酶,可以节约70%左右的纤维素酶。在玉米芯残渣(CCR)的酶解过程中,SAL-N28不仅可以将底物转化率从78%提高到93%,而且可以节约50%的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接枝较多的阴阳离子基团会削弱其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疏水作用,因此在木质素上接枝少量的非离子亲水链段来增强其对纤维素酶的结合力,利用木质素自身的pH响应性来实现表面活性剂和纤维素酶的回收。通过环氧氯丙烷(ECH)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 PEG)接枝在酶解木质素上得到L-m PEGx(x为反应过程中m PEG与木质素的质量百分比)。随着m PEG接枝量的增加,L-m PEG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影响越小,且其对木质纤维素酶解促进作用越明显。相比木质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SAL-N28,L-m PEG40具有更高的产率和更灵敏的pH响应性。且L-m PEG40亲水基团的接枝率远小于SAL-N28,其与纤维素酶的疏水作用更强,可以回收更多的纤维素酶。在CCR的酶解过程中,L-m PEG40可以将葡萄糖的收率提高17.2%,节约60%以上的纤维素酶,而且96%以上的L-m PEG40可以循环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回收纤维素酶的能力,用ECH通过聚乙二醇(PEG)使木质素交联起来合成L-PEGx-y(x为PEG的分子量,y为反应中PEG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以增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相比于L-m PEG,相同条件下合成的L-PEG拥有更大的分子量,由于较大的分子量有利于L-PEG在木质素膜上形成更大的空间位阻,更有效地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且较大的分子量有利于增强L-PEG在沉淀时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纤维素酶的回收。添加3 g/L的L-PEG1000-40可以使木质素含量较高的稀酸处理桉木的酶解效率从38.2%提高到84.5%,并且节约40%的纤维素酶用量。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在木质素纤维素酶解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纤维素的转化率,降低了纤维素酶的用量,而且实现了木质纤维素全组分的综合利用,对优化木质素纤维素酶解糖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卢训博[7](2020)在《Rh(Ⅱ)催化金属氮宾转移的绿色胺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在生物医药、材料、农业等领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发展构建含氮化合物的高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简单易得有机分子的快速选择性胺化是合成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金属催化氮宾转移反应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十分直接有效的策略。通过选择合适的氮源前体和氧化剂与催化剂反应生成高亲电性金属氮宾物种,可对饱和碳氢化合物、烯烃、硫醚等不同种类的底物有效胺化,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然而,这些反应通常依赖于毒害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对于一些惰性底物的适用性仍存在挑战。本文基于绿色可持续合成化学的理念和新技术,围绕着Rh(Ⅱ)催化氮宾转移反应开展了C(sp3)–H和硫醚的胺化/重排反应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我们发展了一种水相中Rh(Ⅱ)催化的分子间C(sp3)–H胺化体系,证明了水作为媒介对氮宾转移胺化反应的兼容性和促进作用。反应体系可以高效地实现苄位、二级C(sp3)–H、三级C(sp3)–H的胺化,构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脂肪胺,具有条件温和、底物范围较广、官能团容忍性较好、产率较高等优点,并适用于对氨基酸和布洛芬甲酯等复杂底物后期选择性胺化修饰。第二,我们利用“一锅法”策略首次实现了纯水中串联Rh(Ⅱ)催化氮宾转移烯丙基硫醚胺化/[2,3]-σ重排反应,具有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底物适用范围广,为构建烯丙基胺骨架提供了绿色化学新途径。第三,我们充分利用机械化学的技术特点,实现了球磨条件介导的Rh(Ⅱ)催化C(sp3)–H胺化反应。相比起溶液相反应,提升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催化剂用量,缩短了反应时间,且具有无需溶剂、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适用于非活化烷烃及复杂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胺化。

黎英文,张丽蓉,宋金武,邓金花[8](2019)在《一种低泡的中性喷淋式水基链条润滑剂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满足目前食品行业对自动输送设备使用的水基链条润滑剂所提出的既要润滑性好又要泡沫低的新要求,研制了一种由脂肪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防锈剂、螯合剂、消泡剂及抑菌剂组成的低泡中性喷淋式水基链条润滑剂。该水基链条润滑剂的润滑度可达到目前市售主流的含脂肪胺组分的水基链条润滑剂产品的性能指标,而且因其不含脂肪胺,具有泡沫性极低的特性,并具有去污、抗腐蚀和抑菌的特点。

肖霞[9](2017)在《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的制备调控及其正庚烷催化裂解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烃类催化裂解是生产乙烯、丙烯同时兼产轻质芳烃的有效工艺。新型高效催化剂研发一直是本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ZSM-5分子筛由于自身优异的择形性,适宜的酸性和良好的水热稳定性,逐渐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综合催化性能优异的烃类裂解催化剂。常规ZSM-5分子筛因仅含有微孔孔道,传质扩散能力有限,存在着酸性位可接近性低和抗积碳稳定性差等难题。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的构筑,是目前本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在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中,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由于特定的层状形貌,极限的晶内扩散能力、较高的酸性位可接近性和独特的多级孔等特点,有望在烃类催化裂解反应中展现良好的催化性能。本论文工作主要致力于研发简单经济高效方法制备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尤其是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并考察其催化裂解正庚烷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制备了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并利用XRD、SEM、TEM、N2吸附、NH3-TPD和Py-IR等表征技术研究其物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二维层状形貌,具有大量的外表面酸性位、高暴露(010)晶面的孔道交叉口酸性位和特定的多级孔结构等特点,在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550oC时,正庚烷转化率为85.8%,比相同条件下的商业ZSM-5提高了32.8个百分点;反应温度600oC时,正庚烷转化率和丙烯收率分别达到99.6%和34.9%,比相同条件下商业ZSM-5分别提高了13.9和3.5个百分点,在连续反应100 h后,正庚烷转化率仅下降了10个百分点(商业ZSM-5上正庚烷转化率下降了18.4个百分点),丙烯收率始终保持在35%左右。这些结果说明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能同时兼顾高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烃类催化裂解催化剂。(2)采用晶种辅助法实现了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快速合成。利用XRD、SEM、TEM、N2吸附、NH3-TPD和Py-IR等表征技术考察了不同制备参数对分子筛物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晶种能促进成核,将晶化时间从常规合成的1113 d减少至35 d,合成效率极大提高。优化晶化温度、Si/Al、H2O/SiO2、Na2O/SiO2、铝源和硅源种类等合成参数调控制备形貌规整“卡房结构”明显的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花瓣状微球。此外,还采用气相二氧化硅、固体硅胶、硅溶胶和正硅酸四乙酯等不同硅源分别合成了窄纳米片、纳米条、纳米六方棱柱和纳米薄片等不同形貌的ZSM-5分子筛。硅源对分子筛酸性质影响不大,但对分子筛形貌和织构性质影响较明显。不同硅源的水解速率和水解形成多硅酸根离子的聚合态和分布也不同,最终形成的分子筛晶体形貌也不相同。在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中,纳米薄层ZSM-5分子筛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600 oC时,正庚烷转化率、低碳烯烃收率和BTX收率分别为95.8%、64.6%和4.5%,比相同条件下纳米六方棱柱状ZSM-5分别提高了14.0、12.7和0.6个百分点。纳米片状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较高的原因归结于二维层状形貌导致高暴露(010)晶面,孔道交叉口酸性位密度及其酸性位可接近性均较高。(3)研发了一种利用分子筛生长调节剂和双子季铵表面活性剂协同调控制备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的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醇类作为分子筛生长调节剂,选择性地调控分子筛晶体的生长,制备了具有特定晶体形貌、酸性质和织构性质的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利用XRD、27Al MAS NMR、SEM、TEM、N2吸脱附、NH3-TPD和Py-IR等表征技术对合成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调变了分子筛晶体形貌,还综合调变了分子筛酸性质和织构性质。随着醇类生长修饰剂的加入,分子筛结晶度略有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容略有下降,总酸量逐渐减少,B/L值逐渐增加。生长修饰剂调控晶体形貌的能力和特异性由自身物化性质所决定。醇类生长修饰剂通过氢键作用特定结合在分子筛晶体(010)晶面,从而抑制晶体沿b轴方向生长,而晶体沿a-c平面继续生长,选择性调控分子筛晶体生长,最终形成二维薄片。在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中,添加分子筛生长修饰剂ZGM-1合成的纳米条状ZSM-5分子筛体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550 oC时,正庚烷转化率、丙烯收率和低碳烯烃收率分别为94.9%、33.5%和62.0%,比相同反应条件下未添加生长修饰剂制得的样品分别提高了3.7、2.4和3.7个百分点,良好的催化性能主要归结于适宜的酸性质和丰富的晶间介孔之间的协同作用。(4)采用一系列脂肪胺作为分子筛生长修饰剂和少量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结构导向剂,成功合成了纳米棒状和纳米层状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集体,利用XRD、27Al MAS NMR、SEM、TEM、N2吸脱附、NH3-TPD和Py-IR等表征技术对合成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脂肪胺类分子筛生长修饰剂同时调变了分子筛形貌、酸性质和织构性质。脂肪胺类生长修饰剂通过和晶体表面负电荷产生静电相互作用,进而选择性调控晶体各向异性生长速率。随着脂肪胺生长修饰剂的加入,样品开始出现晶内和晶间双重介孔分布,样品的总酸量和强酸量均略有增加,且B/L值有所提高。在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中,添加少量ZGM-5合成的纳米层状ZSM-5分子筛由于其特定的层状形貌、较高的酸密度和B/L值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具有较高的低温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400 oC时,正庚烷转化率和低碳烯烃收率已经高达54.8%和15.7%,比相同反应条件下未添加生长修饰剂制得的样品提高了29.6和8.1个百分点。(5)选用同时具有胺基和羟基化学性质的醇胺作为分子筛生长修饰剂,在少量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导向作用下,通过水热晶化成功合成了纳米棒状多级孔ZSM-5分子筛聚集体。利用XRD、27Al MAS NMR、SEM、TEM、N2吸脱附、NH3-TPD和Py-IR等表征技术对合成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利用不同的醇胺类生长修饰剂能在540 nm范围内灵活调控纳米棒直径。此外,随着醇胺生长修饰剂的加入,分子筛样品的总酸量和B/L值均有增加,且同时含有晶内和晶间介孔。其中,添加ZGM-8生长修饰剂合成的纳米棒状(20nm)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适宜的酸密度,在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中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温度500 oC,乙烯、丙烯和低碳烯烃收率分别为15.6%、26.3%和51.2%,比相同条件未添加生长修饰剂的样品分别提高了6.8、3.1和8.8个百分点。

周波[10](2016)在《二元醚胺在磷矿反浮选脱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醚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广泛用于铁矿和铝土矿反浮选脱硅中,其中二元醚胺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和较好的水溶性。本文对脂肪胺类、醚胺类及二元醚胺类的浮选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脂肪胺类捕收剂水溶性差、捕收能力弱,醚胺及二元醚胺的水溶性较好,而二元醚胺的捕收能力比醚胺更强。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p H值下、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醚胺在胶磷矿反浮选脱硅中的浮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短链二元醚胺捕收能力强,而长链二元醚胺的选择性较好、且尾矿稳定性不如短链二元醚胺。针对阳离子捕收剂存在浮选泡沫发粘、尾矿消泡难的问题,研究了Na Cl及几种醇类作为增效剂对浮选泡沫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一种以二元醚胺类为主体、某醇为增效剂的阳离子捕收剂,即WFC-01,并将WFC-01作为某磷矿的阳离子脱硅捕收剂。由贵州某磷矿的结构构造及XRF全分析可知,该矿石中P2O5 23.11%,Mg O2.79%,Si O2 18.16%,属于硅钙质胶磷矿。对该磷矿进行常规的反浮选脱镁实验发现,当氧化镁含量为0.80%时,精矿P2O5品位在28%左右,未达到湿法制酸对磷精矿的要求。本文对贵州某磷矿进行了双反浮选实验研究。脱镁段采用阴离子捕收剂DLK-3,采用一粗一精工艺流程。脱硅段采用新研制的阳离子捕收剂WFC-01,对p H值、矿浆浓度、WFC-01用量、浮选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佳的脱硅浮选工艺条件:在中性条件下,矿浆浓度为27%,WFC-01采用分批加药,总用量为0.60g/kg,浮选总时间为7min;最后获得磷精矿P2O5 32.66%,Si O2 8.80%的较好指标。机理研究分析:Zeta电位测试表明:WFC-01对石英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显着的改变了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红外光谱图:通过石英、胶磷矿及石英吸附WFC-01、胶磷矿吸附WFC-01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WFC-01在石英和胶磷矿表面没有出现新的较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WFC-01与石英、胶磷矿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单矿物实验。为了研究WFC-01的选择性,对磷灰石、石英进行了单矿物浮选实验,并研究了人工混矿条件下WFC-01的选择性。在WFC-01用量为0.40g/kg的条件下,石英几乎全部浮选出来,而对磷灰石的捕收能力较弱。人工混矿浮选实验,Si O2的回收率达到97.17%,尾矿P2O5 12.20%,精矿P2O5 34.15%。实验结果说明:WFC-01对石英的捕收能力强,对人工混矿中石英的选择性好。

二、阳离子及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展望(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离子及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展望(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铁矿石脱硅技术和浮选药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铁矿石脱硅选矿工艺
    1.1 磁选
    1.2 浮选
    1.3 磁选—浮选联合工艺
2 铁矿石脱硅浮选药剂
    2.1 氧化铁矿石正浮选捕收剂
    2.2 氧化铁矿石反浮选药剂
        2.2.1 阴离子捕收剂
        (1)油酸捕收剂
        (2)卤代脂肪酸
        (3)磺化脂肪酸
        (4)酰胺基脂肪酸
        2.2.2 阳离子捕收剂
        (1)初级脂肪胺
        (2)醚胺
        (3)季铵盐
        2.2.3 混合捕收剂
        2.2.4 活化剂
        2.2.5 抑制剂
3 结论

(2)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乙胺
        (二) 异丙胺
        (三) 正丁胺
        (四) 二乙烯三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现状
    四、方法选择
第二部分 方法研究
    一、乙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研究内容
        (三)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二、异丙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研究内容
        (三) 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三、正丁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研究内容
        (三) 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四、二乙烯三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实验内容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空气中胺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测定的离子色谱法
    参考文献

(3)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离子型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开关表面活性剂概述
        1.1.1 pH开关表面活性剂
        1.1.2 CO_2/N_2开关表面活性剂
        1.1.3 光开关表面活性剂
        1.1.4 氧化还原开关表面活性剂
        1.1.5 其他类型开关表面活性剂
    1.2 动态共价化学概述
        1.2.1 S-S动态共价键
        1.2.2 B-O动态共价键
        1.2.3 C=N动态共价键
    1.3 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及其自组装体系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两性离子型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pH响应行为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SBBA的合成及表征
        2.2.2 SBBA-DIS的制备与亚胺键的表征
        2.2.3 表面张力(γ)与界面张力(IFT)的测量
        2.2.4 稳态荧光光谱测定
        2.2.5 PC染色法表征胶束的形成
        2.2.6 乳液的制备与超景深显微镜照片
        2.2.7 SBBA-HA的 pH响应行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BB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2.3.2 亚胺键的结构表征
        2.3.3 SBBA-DIS的表面性能
        2.3.4 芘荧光探针测定cmc
        2.3.5 胶束的检测
        2.3.6 SBBA-HA溶液的pH响应行为
        2.3.7 SBBA-HA乳液的pH响应行为
        2.3.8 SBBA-HA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诱导开关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3.2.2 乳液水相检测
        3.2.3 标准工作曲线的确定
        3.2.4 PE相中OA的检测
        3.2.5 分配比的测定
        3.2.6 SBBA-OA的油响应行为
        3.2.7 SBBA-OA-SDS蠕虫状胶束的制备表征
        3.2.8 SBBA-OA-SDS蠕虫状胶束的正戊烷响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BBA-DIS乳液的稳定性与界面张力
        3.3.2 SBBA-OA-PE体系水相的物化性质
        3.3.3 PE相和水相中OA含量的测定
        3.3.4 SBBA-OA无法稳定乳液的机理
        3.3.5 脂肪胺对PE-水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3.6 正戊烷诱导的SBBA-OA的开关行为
        3.3.7 正戊烷诱导的SBBA-OA-SDS开关蠕虫状胶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阴离子型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及其自组装体系的pH响应行为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SBA的合成与表征
        4.2.2 阴离子DIS的制备
        4.2.3 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
        4.2.4 荧光探针法测试
        4.2.5 粘弹性流体的制备
        4.2.6 流变学表征
        4.2.7 SBA-OA-TTAB的 pH响应行为
        4.2.8 SBA-OA-TTAB的 ~1H NMR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B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4.3.2 SBA-OA的基本性能
        4.3.3 SBA-OA的 pH响应特性
        4.3.4 SBA-OA-TTAB粘弹性流体的制备
        4.3.5 SBA-OA-TTAB粘弹性流体的pH响应行为
        4.3.6 SBA-OA-TTAB在不同pH下的分子结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铁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合成药剂在铁矿浮选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组合药剂在铁矿浮选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难溶药剂的增溶方法及复配方案
        1.3.1 难溶药剂的增溶方法
        1.3.2 难溶药剂的复配方法
    1.4 组合药剂的协同作用
        1.4.1 组合药剂在水溶液中的基本性质
        1.4.2 组合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协同效应
        1.4.3 基于胺类的组合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1.5 分子模拟在混溶药剂研究中的应用
        1.5.1 混溶药剂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5.2 混溶药剂在气/液界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1.5.3 混溶药剂在固/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的选取及性质
        2.1.1 石英纯矿物
        2.1.2 磁铁矿样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药剂与配制
        2.3.1 试剂
        2.3.2 十二胺盐酸盐的配制
        2.3.3 二元混溶药剂的配制
        2.3.4 三元混溶药剂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其他辅助药剂的配制
        2.3.5 十二胺微乳的配制
    2.4 试验研究方法和效果评价
        2.4.1 矿物浮选试验
        2.4.2 主要测试表征手段和研究方法
        2.4.3 BBD设计(Box-Behnken Design)
        2.4.4 分子动力学模拟
        2.4.5 浮选效果评价
第3章 基于十二胺的混溶药剂基本性质
    3.1 二元混溶药剂的基本性质
        3.1.1 二元混溶药剂的凝固点
        3.1.2 二元混溶药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3.1.3 二元混溶药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1.4 二元混溶药剂的荷电性质
        3.1.5 二元混溶药剂的泡沫性质
    3.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基本性质
        3.2.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凝固点
        3.2.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3.2.3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2.4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荷电性质
        3.2.5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泡沫性质
    3.3 十二胺-仲辛醇-辅助药剂的基本性质
        3.3.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十二烷/AC1201性质的测定
        3.3.2 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测定
        3.3.3 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性质的测定
    3.4 十二胺微乳的基本性质
        3.4.1 十二胺微乳的凝固点
        3.4.2 十二胺微乳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3.4.3 十二胺微乳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4.4 十二胺微乳的荷电性质
        3.4.5 十二胺微乳的泡沫性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溶药剂对石英浮选规律研究
    4.1 十二胺-仲辛醇对石英的浮选效果研究
        4.1.1 仲辛醇用量对石英浮选效果的影响
        4.1.2 仲辛醇添加方式对石英浮选效果的影响
        4.1.3 矿浆温度对十二胺-仲辛醇浮选石英的影响
        4.1.4 矿浆pH对十二胺-仲辛醇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三元混溶药剂对石英浮选效果的研究
        4.2.1 矿浆温度对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2.2 矿浆pH对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2.3 基于十二胺-仲辛醇-煤油的石英浮选BBD试验结果
    4.3 不同辅助药剂与十二胺-仲辛醇复配对石英浮选试验研究
        4.3.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十二烷/AC1201对石英浮选的效果研究
        4.3.2 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表面活性剂对石英浮选的效果研究
        4.3.3 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对石英浮选的效果研究
    4.4 十二胺微乳对石英浮选效果的影响
        4.4.1 矿浆温度对十二胺微乳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4.2 矿浆pH对十二胺微乳浮选石英效果的影响
        4.4.3 不同配伍的十二胺微乳对石英的浮选效果研究
    4.5 基于十二胺的混溶药剂作用下石英的浮选动力学试验
        4.5.1 不同混溶药剂作用下石英的浮选动力学结果
        4.5.2 石英浮选动力学结果与浮选速率方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溶药剂提效机理研究
    5.1 石英表面接触角分析
        5.1.1 与混溶药剂作用后石英表面的接触角
        5.1.2 与不同配比的十二胺-仲辛醇作用后石英表面的接触角
    5.2 药剂与石英作用的吸附热测试
        5.2.1 单药剂与石英作用的吸附热测试
        5.2.2 混溶药剂与石英作用的吸附热测试
    5.3 矿浆pH对石英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5.3.1 十二胺-仲辛醇作用下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
        5.3.2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作用下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
        5.3.3 十二胺微乳作用下石英表面的Zeta电位
    5.4 混溶药剂与石英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5.4.1 石英的红外光谱分析
        5.4.2 十二胺-仲辛醇与石英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5.4.3 十二胺-仲辛醇-十二烷与石英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5.4.4 十二胺微乳与石英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5.5 混溶药剂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5.1 溶解性
        5.5.2 药剂的相容性
    5.6 十二胺-仲辛醇在气/液界面吸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6.1 模拟细节
        5.6.2 单十二胺和单仲辛醇的界面构型
        5.6.3 不同质量比的十二胺-仲辛醇在气/液界面的吸附构型
    5.7 十二胺-仲辛醇在固/液界面吸附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7.1 模拟模型与方法
        5.7.2 吸附形貌
        5.7.3 结合能
        5.7.4 水分子的排布情况
        5.7.5 十二胺与仲辛醇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溶药剂对磁铁矿反浮选规律的研究
    6.1 药剂作用前后尖山磁铁矿表面的Zeta电位
        6.1.1 矿浆pH对尖山磁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6.1.2 混溶药剂作用后尖山磁铁矿表面的Zeta电位
    6.2 十二胺-仲辛醇-辅助药剂对尖山磁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
        6.2.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十二烷/AC1201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
        6.2.2 十二胺-仲辛醇-AEO系列表面活性剂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
        6.2.3 十二胺-仲辛醇-酯类药剂对尖山磁铁矿的浮选效果
    6.3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各组分对尖山磁铁矿浮选结果的影响
        6.3.1 十二胺-仲辛醇-煤油浮选尖山磁铁矿的BBD试验结果
        6.3.2 逐步降元回归分析
    6.4 尖山磁铁矿反浮选试验研究
        6.4.1 十二胺-仲辛醇对尖山磁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
        6.4.2 十二胺-仲辛醇粗选用量对磁铁矿反浮选流程试验的影响
        6.4.3 不同药剂作用下尖山磁铁矿反浮选流程试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纤维素酶解和酶回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源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1.1.1 生物质能源
        1.1.2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
        1.1.2.1 纤维素
        1.1.2.2 半纤维素
        1.1.2.3 木质素
        1.1.3 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
        1.1.3.1 碳水化合物的转化
        1.1.3.2 木质素的转化
    1.2 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1.2.1 纤维素的酶解
        1.2.2 影响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因素
        1.2.2.1 底物的影响因素
        1.2.2.2 纤维素酶的影响因素
        1.2.2.3 木质纤维素酶解条件
        1.2.3 添加剂对酶解的影响
        1.2.3.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3.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3.3 蛋白类添加剂
        1.2.3.4 木质素类添加剂
    1.3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和应用
        1.3.1 木质素常见的改性方法
        1.3.2 木质素的应用
        1.3.2.1 木质素作为水处理剂
        1.3.2.2 木质素作为表面活性剂
        1.3.2.3 木质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3.3 pH响应木质素的合成及应用
    1.4 纤维素酶的回收
        1.4.1 纤维素酶的固定化
        1.4.2 超滤膜回收纤维素酶
        1.4.3 新鲜底物重吸附回收纤维素酶
        1.4.4 其他回收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木质素磺酸钠与CTAB复配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预处理
        2.2.3 成分分析
        2.2.4 酶解与测糖
        2.2.5 表面电荷与上清液中SXSL含量测试
        2.2.6 SXSL与CTAB复配(SXSL-CTAB)对酶解的影响
        2.2.7 木质素膜的制备
        2.2.8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吸附测试
    2.3 预处理液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及添加CTAB后的变化趋势
    2.4 SXSL-CTAB强化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2.4.1 CTAB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4.2 SXSL-CTAB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4.3 不同pH下,SXSL-CTAB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5 SXSL-CTAB强化木质纤维素酶解的机理探讨
        2.5.1 SXSL-CTAB上清液和沉淀对酶解的影响
        2.5.2 SXSL-CTAB减小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无效吸附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木质素磺酸钠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木质素磺酸季铵盐(SLQA-x)的合成
        3.2.3 产品物性分析
        3.2.4 预处理和成分分析
        3.2.5 酶解与测糖
        3.2.6 QCM吸附测试
        3.2.7 木质素膜接触角的测试
        3.2.8 SLQA-80进一步酸析提纯
        3.2.9 提纯后SLQA-80溶解百分率测定
        3.2.10 SLQA-80的回收
    3.3 SLQA的合成和表征
    3.4 SLQA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3.4.1 SLQA中季铵根的含量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3.4.2 不同pH下,SLQA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3.5 SLQA促进木质纤维素酶解机理
        3.5.1 SLQA对木质素膜表面的亲疏水性影响
        3.5.2 SLQA对纤维素酶在木质素膜上吸附的影响
    3.6 SLQA的回收利用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磺化碱木质素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纤维素酶回收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磺化碱木质素季铵盐(SAL-Nx)的合成
        4.2.3 产品物性分析
        4.2.4 SAL-Nx溶解百分率测定
        4.2.5 酶解与测糖
        4.2.6 SAL-N28回收溶液中的纤维素酶
        4.2.7 CTec2的二维凝胶电泳
        4.2.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纤维素酶
        4.2.9 SAL-N28对不同纤维素酶组分的回收
        4.2.10 SAL-N28在酶解过程中回收纤维素酶
    4.3 SAL-NX的合成和表征
        4.3.1 SAL-Nx的红外光谱
        4.3.2 SAL-Nx的元素分析和基团含量
        4.3.3 SAL-Nx的等电点
    4.4 SAL-NX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4.5 SAL-NX溶解率曲线
        4.5.1 产品季铵化程度对溶解率曲线的影响
        4.5.2 体系离子强度和糖浓度对溶解率曲线的影响
    4.6 SAL-N28回收溶液中纤维素酶的情况
    4.7 SAL-N28回收不同纤维素酶组分的情况
    4.8 SAL-N28在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4.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木质素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醚的合成及其在酶解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5.2.2 木质素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醚(L-mPEG)的合成
        5.2.3 L-mPEG分子量和红外光谱测试
        5.2.4 相对滤纸酶活(FPA)测试
        5.2.5 Zeta电位和L-mPEG40溶解百分率测试
        5.2.6 底物酶解
        5.2.7 L-mPEG和SAL-N28回收溶液中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
        5.2.8 QCM-D测试
        5.2.9 SDS-PAGE分析回收的纤维素酶组分
        5.2.10 酶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的回收
    5.3 L-mPEGX的合成和表征
    5.4 L-mPEGX对纤维素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5.5 L-mPEGX对纤维素酶不同组分回收的影响
    5.6 L-mPEG40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5.7 L-mPEG40和SAL-N28的PH响应性及其回收纤维素酶的对比
    5.8 L-mPEG40与SAL-N28回收纤维素酶差异分析
    5.9 L-mPEG40在木质纤维素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5.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pH响应木质素基聚乙二醇醚的合成及其在酶解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6.2.2 L-PEG的合成
        6.2.3 纤维素酶的相对酶活测试
        6.2.4 分子量和红外光谱测试
        6.2.5 酶解和测糖
        6.2.6 SDS-PAGE分析回收的纤维素酶组分
        6.2.7 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及添加剂的回收
        6.2.8 QCM-D测试
        6.2.9 L-PEG在Eu-DA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6.3 L-PEG的合成和性质
    6.4 L-PEG对纤维素酶活性和酶回收的影响
    6.5 L-PEG对Eu-DA酶解的影响
    6.6 L-PEG和L-mPEG对Eu-DA酶解影响的对比
    6.7 L-PEG和L-mPEG回收纤维素酶的对比
    6.8 L-PEG1000-40在Eu-DA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6.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Rh(Ⅱ)催化金属氮宾转移的绿色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氮宾的结构与反应性
    1.3 基于金属氮宾转移的胺化反应
    1.4 绿色化学研究进展概述
    1.5 课题的提出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相中Rh(Ⅱ)催化的分子间C(sp~3)–H键的胺化反应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2.3 反应条件优化
    2.4 底物普适性研究
    2.5 方法学应用
    2.6 机理探究
    2.7 本章小结
    2.8 实验部分
    2.9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相中Rh(Ⅱ)催化烯丙基硫醚的胺化/[2,3]-σ重排串联反应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3.3 反应条件优化
    3.4 底物普适性研究
    3.5 方法学应用及产物衍生化
    3.6 机理探究
    3.7 本章小结
    3.8 实验部分
    3.9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机械力促进的Rh(Ⅱ)催化的C(sp~3)–H键胺化反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课题的提出及设计
    4.3 反应条件优化
    4.4 底物普适性研究
    4.5 方法学应用
    4.6 机理探究
    4.7 本章小结
    4.8 实验部分
    4.9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展望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附录1 化学名称缩写对照表
附录2 谱图数据

(8)一种低泡的中性喷淋式水基链条润滑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配方设计
3产品性能测试及评价
    3.1润滑性能测试与评价
    3.2起泡性能测试与评价
    3.3抑菌性能分析及评价
    3.4抗硬水性能分析与评价
    3.6稳定性能分析与评价
    3.7现场使用结果
4总结

(9)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的制备调控及其正庚烷催化裂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催化裂解技术研究进展
        1.1.1 烃类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研究背景
        1.1.2 国外研究进展
        1.1.3 国内研究进展
    1.2 催化裂解催化剂研究
        1.2.1 氧化物
        1.2.2 分子筛
        1.2.3 复合催化剂
    1.3 催化裂解反应机理
        1.3.1 自由基反应机理
        1.3.2 碳正离子反应机理
        1.3.3 自由基-碳正离子共同作用机理
    1.4 二维分子筛研究
        1.4.1 层状分子筛概述
        1.4.2 纳米薄层MFI分子筛的合成
        1.4.3 纳米薄层MFI分子筛的催化应用
    1.5 分子筛生长修饰剂合成不同形貌分子筛
    1.6 文献小结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
        2.1.1 化学药品和气体
        2.1.2 仪器设备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
        2.2.3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2.2.4 氮气吸脱附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2.7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2.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2.2.9 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
        2.2.10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2.11 热重分析(TG)
        2.2.12 吡啶吸附红外(Py-IR)
    2.3 催化裂解反应性能评价
        2.3.1 催化活性评价方案
        2.3.2 催化裂解催化剂活性分析方法
第3章 纳米薄层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2.1 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2266Br2的合成
        3.2.2 纳米薄层ZSM-5 分子筛的合成
        3.2.3 铵交换过程
    3.3 催化剂表征与分析
        3.3.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3.3.2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3.3.3 TEM表征结果及分析
        3.3.4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3.3.5 NH_3-TPD表征结果及分析
        3.3.6 Py-IR表征结果及分析
        3.3.7 ~(27)Al MAS NMR表征结果及分析
    3.4 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3.4.1 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3.4.2 催化剂长周期稳定性考察
    3.5 催化剂积碳研究
        3.5.1 积碳定量分析
        3.5.2 积碳在催化剂的分布情况
        3.5.3 积碳形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晶种辅助合成纳米薄层ZSM-5 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2.1 晶种的合成
        4.2.2 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866Br2的合成
        4.2.3 纳米薄层ZSM-5 分子筛的合成
        4.2.4 铵交换过程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
        4.3.1 晶化时间影响
        4.3.2 晶化温度影响
        4.3.3 H_2O/SiO_2影响
        4.3.4 Na_2O/SiO_2影响
        4.3.5 硅铝比影响
        4.3.6 铝源影响
        4.3.7 硅源影响
    4.4 纳米薄层ZSM-5 分子筛的形成过程
    4.5 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醇类生长修饰剂调控制备多级孔纳米ZSM-5 分子筛聚集体及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制备
        5.2.1 晶种的合成
        5.2.2 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866Br2的合成
        5.2.3 醇类分子筛生长修饰剂合成多级孔纳米ZSM-5 分子筛聚集体
        5.2.4 铵交换过程
    5.3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
        5.3.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5.3.2 ~(27)Al MAS NMR表征结果及分析
        5.3.3 SEM和TEM表征结果及分析
        5.3.4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5.3.5 NH_3-TPD表征结果及分析
        5.3.6 Py-IR表征结果及分析
        5.3.7 羟基-IR表征结果及分析
    5.4 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脂肪胺生长修饰剂调控制备多级孔纳米ZSM-5 分子筛聚集体及催化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催化剂制备
        6.2.1 晶种的合成
        6.2.2 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866Br2的合成
        6.2.3 脂肪胺类分子筛生长修饰剂合成多级孔纳米ZSM-5 分子筛聚集体
    6.3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
        6.3.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6.3.2 ~(27)Al MAS NMR表征结果及分析
        6.3.3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6.3.4 TEM表征结果及分析
        6.3.5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6.3.6 NH_3-TPD表征结果及分析
        6.3.7 Py-IR表征结果及分析
        6.3.8 羟基-IR表征结果及分析
    6.4 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醇胺类生长修饰剂调控制备多级孔纳米ZSM-5 分子筛聚集体及催化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催化剂制备
        7.2.1 晶种的合成
        7.2.2 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866Br2的合成
        7.2.3 醇胺类生长修饰剂合成多级孔纳米ZSM-5 分子筛聚集体
    7.3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
        7.3.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7.3.2 ~(27)AlMASNMR表征结果及分析
        7.3.3 SEM&TEM表征结果及分析
        7.3.4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7.3.5 NH_3-TPD表征结果及分析
        7.3.6 Py-IR表征结果及分析
        7.3.7 羟基-IR表征结果及分析
    7.4 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二元醚胺在磷矿反浮选脱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阳离子捕收剂研究现状
    1.1 引言
    1.2 胺类阳离子捕收剂
        1.2.1 脂肪胺类捕收剂
        1.2.2 醚胺类捕收剂
        1.2.3 酰胺类捕收剂
        1.2.4 两性捕收剂
        1.2.5 其他胺类捕收剂
    1.3 未知代号阳离子捕收剂
    1.4 阳离子捕收剂的组合使用
    1.5 脱硅增效剂的使用
    1.6 阳离子捕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条件及矿样性质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矿样的制备及性质
        2.2.1 矿石的结构和构造分析
        2.2.2 XRD分析
        2.2.3 电镜和能谱分析
        2.2.4 化学成分分析
    2.3 实验研究方法
        2.3.1 XRF光谱表征
        2.3.2 Zeta电位测试
        2.3.3 红外光谱测试
        2.3.4 胺值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元醚胺反浮选脱硅性能实验研究
    3.1 某磷矿石的筛分分析
    3.2 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实验
    3.3 矿浆浓度实验
    3.4 脱镁段浮选实验
        3.4.1 脱镁捕收剂的筛选
        3.4.2 脱镁段正交实验
        3.4.3 脱镁段最佳工艺流程
        3.4.4 脱镁尾矿扫选实验
    3.5 阳离子捕收剂的对比实验
        3.5.1 脂肪胺类阳离子捕收剂
        3.5.2 醚胺类阳离子捕收剂
        3.5.3 二元醚胺类阳离子捕收剂
        3.5.4 改性二元醚胺类阳离子捕收剂
        3.5.5 阳离子捕收剂的对比实验
    3.6 二元醚胺的浮选性能实验
        3.6.1 中性条件下二元醚胺的浮选性能研究
        3.6.2 弱碱性条件下二元醚胺的浮选性能研究
        3.6.3 增效剂实验
    3.7 脱硅段系统优化实验
        3.7.1 脱硅段pH值实验
        3.7.2 WFC-01用量实验
        3.7.3 脱硅段矿浆浓度实验
        3.7.4 浮选时间的影响
    3.8 全流程开路实验
    3.9 先脱硅后脱镁实验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浮选机理研究
    4.1 Zeta电位的测定
        4.1.1 石英的Zeta电位
        4.1.2 磷矿的Zeta电位
    4.2 红外光谱分析
        4.2.1 WFC-01的红外光谱图
        4.2.2 纯石英红外光谱分析
        4.2.3 石英+WFC-01的红外光谱图
        4.2.4 磷矿的红外光谱图
        4.2.5 磷矿+WFC-01的红外光谱图
    4.3 胺值的测定
    4.4 单矿物浮选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四、阳离子及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展望(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铁矿石脱硅技术和浮选药剂研究进展[J]. 李颉,毕云霄,丁湛,袁加巧,柏少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5)
  • [2]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研究[D]. 陈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4]离子型动态亚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欢. 江南大学, 2021
  • [5]基于十二胺与仲辛醇的多元混溶药剂浮选性能及机理研究[D]. 乔笑笑.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6]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纤维素酶解和酶回收中的应用[D]. 蔡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Rh(Ⅱ)催化金属氮宾转移的绿色胺化反应研究[D]. 卢训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2)
  • [8]一种低泡的中性喷淋式水基链条润滑剂的研制[J]. 黎英文,张丽蓉,宋金武,邓金花. 广东化工, 2019(02)
  • [9]多级孔纳米ZSM-5分子筛聚集体的制备调控及其正庚烷催化裂解性能研究[D]. 肖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10]二元醚胺在磷矿反浮选脱硅中的应用研究[D]. 周波. 贵州大学, 2016(05)

标签:;  ;  ;  ;  

阳离子和脂肪胺表面活性剂的前景(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