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框PRB字典创建原理及方法

地图框PRB字典创建原理及方法

一、图幅PRB字典创建原则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杰,白耀楠,宋亚新,折士焜,王广磊[1](2021)在《浅析DGSS扩展表的应用——以综合地质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让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能够适用于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综合地质调查,DGSS扩展表应运而生。DGSS扩展表可以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的具体需求,编辑相应表格,使采集信息更全面、输出内容更规范。本文通过DGSS扩展表在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按照工作流程较系统地介绍了扩展表的设计与编辑、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与输出等操作,对扩展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对推动数字地质调查工作具有较积极作用。

王铎道,王飞,赵建强[2](2021)在《数字填图系统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探讨——以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为例》文中认为数字填图系统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已应用多年,功能也日益完善完善,但使用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以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为例,对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综合整理研究两个阶段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数字填图系统的改进方案。

吴志春[3](2020)在《江西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条件分析》文中认为相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火山岩型铀多金属成矿带的西南段,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火山岩型铀矿区,现已探明铀矿床二十余个。历经60多年的探采,累计钻孔进尺达200多万米。目前盆地浅部矿石明显减少,特别是优质矿石已近枯竭,因此,在查明深部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深部找矿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深部勘探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进步,三维地质建模已经成为地质界面形态描述和深部成矿预测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相山火山盆地北部、西部、东部成矿区及盆地南部遴选了11个典型铀矿床(点),运用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图、钻孔等多源数据在GOCAD软件平台上构建了9个三维地质模型,立体呈现了盆地重点地段的深部地质特征,分析了深部成矿条件,并预测了多个深部铀多金属有利成矿部位。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首次系统地运用了相山火山盆地内232条地表地质调查路线、19条实测地质剖面、9幅矿床地质图、257幅勘探线剖面图、28幅中段平面图、1074孔钻孔等多源数据,构建了涵盖横涧、岗上英、红卫、沙洲、河元背、居隆庵、朋姑山、邹家山、云际、刁元等11个矿床(点)的9个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总建模面积达10.5km2。(2)创建了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路线PRB数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地形数据直接构建浅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新方法。地表地质填图数据具有精度高、规范性好、信息丰富、连续性好、易获取、成本低等优点,且易于获取到覆盖整个研究区的数据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维地质建模所需数据源不足带来的瓶颈。(3)提出了复杂地质界面分块建模法,有效提高了构建复杂地质界面的效率和精度。根据建模数据的分布特点和地质体的三维形态特征将复杂地质界面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地质界面,选用合适的建模方法逐个构建简单地质界面,最后运用约束-插值、平滑等处理将简单地质界面组合生成复杂地质界面。(4)系统研究了节点连接约束、控制节点约束、点对线约束、点(线)对面约束、面的边界约束、面的边界对面的端点约束、距离约束(线与面的距离约束、地层厚度约束)等约束方法,详细阐述了这些约束方法的实现步骤。约束-插值方法贯穿矿床(点)三维地质建模始终,有效解决了多源数据融合难,复杂地质界面构建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升了建模质量和效率。(5)通过相山火山盆地北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可知,3条东西向、5条北东向基底断裂构造将变质岩基底切割成8个凹陷、隆起不一致的菱形块体。局部地区粗斑二长花岗斑岩沿菱形构造侵入形成(近)直立岩墙,岩墙在剖面上呈“I”、倾斜“I”、上部膨胀“I”等形状。在基底断裂构造与盖层构造交汇处,岩浆侵入盖层构造中形成小角度(或近水平)岩床(脉),岩墙与岩床(脉)组合体在剖面上呈“火焰”、“7”、“T”、“┥”、“十”等形状。北部的矿床主要分布在北东向、东西向基底断裂交汇处(附近)的粗斑二长花岗斑岩体中,矿体主要富集在岩墙的膨胀部位、岩墙与岩床(脉)的结合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根据MT剖面解译成果和深部成矿条件,推断巴泉11号带(-1900~-1300m)、沙洲矿床(-1000~-600m)深部的岩墙与岩床结合部位还存在较好的找矿潜力。(6)在相山火山盆地西部成矿区内新发现了河元背火山塌陷构造,该火山塌陷呈东西向,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重新厘定了东西向牛头山—居隆庵—船坑火山塌陷构造;查明了邹家山弧形火山塌陷构造展布特征;在牛头山—河元背断裂与河元背火山塌陷构造交汇部位,推断存在一个与铀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鹅湖岭期次火山口;查明了居隆庵菱形断块内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构造(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底部的帚状裂隙带的三维形态:裂隙带呈上部收敛、下部撒开、南收敛、北撒开,在东西剖面上呈“人”形,在水平剖面上呈倒“人”形。在西部成矿区的河元背、居隆庵、平顶山菱形断块内圈定了5个深部铀多金属有利找矿远景区。(7)相山火山盆地东部和南部的笔架山—芙蓉山粗斑二长花岗斑岩体受基底断裂和火山层间离张断裂控制,形成岩墙和岩床组合体,在剖面上呈“7”形。该岩体岩床部分地表无放射性、遥感蚀变异常或异常较弱,且岩床厚度不大,综合盆地内不同位置的粗斑二长花岗斑岩体三维形态特征和有利成矿条件,认为在其岩床部位不具备很好的找矿潜力,而岩墙与岩床的结合部位则为有利找矿部位。

晁红丽,任建德,吕际根,谢朝永,李莹琪,李瑞强,焦静华[4](2020)在《河南省三川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文中提出河南省三川幅(I49E013014)1:50000地质图数据库的数据源采用实测和数字填图方法获得,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实施构造–岩性填图,注重特殊地质体及非正式填图单位的表达,共采集薄片66件,全岩岩石化学样品180件,同位素测年样品19件,化学分析样品21件。图幅主要成果有:在陶湾群层型剖面上发现多门类、时限短的微体化石,确定陶湾群为奥陶纪;在陶湾群发现碱性火山岩夹层,指示奥陶纪在华北板块南缘发育伸展性盆地;确定宽坪岩群四岔口岩组、谢湾岩组内的绿片岩为板内火山岩,指示宽坪岩群主体形成于伸展性盆地;在图幅区南部填绘出志留纪碱长花岗斑岩岩墙群,限定了秦岭洋关闭的时代不晚于志留纪;将晚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5个侵入期次;厘定了栾川断裂带存在早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3期活动;在区内新发现震旦纪冰积物。该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分为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和对象类,数据量约为63.5 MB,充分反映了本图幅区的地质矿产成果资料,对该区矿产勘查与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秦岭造山带研究与地质科普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周维[5](2018)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全新世地层为例》文中认为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由于地质信息复杂多样,以三维空间形式存在的地质现象无法准确地通过二维地质图件进行表达,当前迫切需要借助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对地质数据进行三维空间模拟及可视化操作,对真实的地质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前人在河套平原做过大量研究,但多基于二维平面角度,以传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方式对地质现象进行研究,在研究区缺乏三维角度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本文在对河套平原联测区进行全面踏勘的基础之上,以1-5m槽型钻、1-15m冲击钻等浅钻揭露方法为主,辅以进一步的遥感解译、地质雷达探测等手段对研究区开展数字地质填图工作,积累了大量钻孔数据及相关材料。经室内数据处理,主要利用了DSI插值算法以及三角剖分算法等,采用对象箱法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取得了以下成果:(1)全面系统地收集了调查区内各类钻孔岩芯资料,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研究;对多源数据进行了数字化、矢量化整合处理,对问题数据进行修正等,建立了建模所需基础数据库。(2)使用GOCAD操作平台,对数据进行重采样、加密等操作,主要利用DSI算法等,采用对象箱法建模,完成了呼勒斯太苏木幅等三个图幅1:5万三维粒度属性模型的建立;并进一步搭建Region值域,整饰处理,完成了油坊圪旦幅1:2.5万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建立。模型反映了细砂层、粘土层等的分布,对农耕区土地利用选择、地下含水层的判断、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根据沉积组合特征确定了区内沉积相,根据粒度模型及对野外岩芯的观察,分析讨论了各图幅的沉积特征;并结合二维路线地质填图结果、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等,利用三维沉积剖面表达出黄河古河道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4期古河道,其中,呼勒斯太地区存在第Ⅱ期与第Ⅳ期古河道;塔尔湖地区发育区内第Ⅲ期古河道;复兴幅除现代黄河外,还发育有第Ⅰ期与第Ⅳ期古河道。与遥感解译结果及路线地质填图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论文归纳出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建立粒度属性三维模型及地层结构模型的技术方法与基本流程,对深部地质调查及三维建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尹俊飞[6](2018)在《面向数字地质调查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地质调查涉及地学的各个方面,其研究程度的高低,不但是衡量地质工作和地质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国家地质工作能力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数字地质调查软件的应用为地质调查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而地质调查软件中的数据集成又是一项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从面向数字地质调查的数据集成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际调研地质调查人员的需求和对不同专题的地质调查内容的分析,对可复用动态表单构建技术的设计原则、构建方式、数据表结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不同专题之间地质调查数据集成的方法;通过对主流地质调查数据格式转换方式的研究,确定了使用通用数据转换工具简单要素库,采用设计文件转换接口中间件的形式,实现了通用地质调查软件的不同格式数据的集成和导入,同时,设计了 GEX交换文件格式,将数字地质调查的内部加密文件以明文文件的形式导出,实现了数字地质调查内部数据的对外发布,使得使用不同软件的地质调查人员实现数据交流和共享;通过对二维矿产采集数据的研究,采用了距离幂函数反比加权(IDW)、距离幂函数反比修改二次加权(ID WMQS)和克里金法的网格化方法实现了将二维数据集成为DTM/DEM三维数据,实现了矿产预测二三维数据集成,并通过数据集的方式实现了 DTM/DEM数据的管理,为地质调查领域矿产预测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王斌[7](2018)在《中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GIS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地质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地质钻孔资料是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数据信息。建国以来,我国形成海量钻孔资料,但大部分以纸介质形式分散保管在各基层单位,造成钻孔资料利用不便、利用效率低、价值未发挥等。钻孔数据具有多源异构、空间分布等特征,决定GIS技术可以在钻孔数据集成、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GIS技术对钻孔数据库建设中的方法、技术和数据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钻孔数据库建设中数据一体化管理和便捷利用等技术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以地质钻孔数据为对象,研究地质钻孔数据分类规则、数据标准化约束规则等,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地质钻孔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图层划分标准等,应用于钻孔数据库设计。2、研究钻孔数据组织方式、数据集成方法和技术,首次建成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钻孔数据的统一管理,解决海量钻孔数据集成汇聚中的技术问题。3、研建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解决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控制问题。4、研发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覆盖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管理、制图和服务全流程的地质钻孔数据管理服务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有效解决海量地质钻孔数据的高效管理、发布和共享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方法问题。5、从服务政府部门地质工作部署的角度,研究我国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圈定地质钻探程度等级空间范围。从矿产资源潜力预测应用的角度,以毕力赫金矿为例,建立矿区地质模型,提出金矿资源成矿远景区和地质找矿方向建议,为地质钻孔数据库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借鉴。同时,验证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谢非[8](2016)在《地质调查嵌入式GIS软件研发》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地质灾害防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地质灾害调查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预防减灾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地质灾害常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形式出现,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和频发性等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通常不是单一发生的,次生灾害威胁较大,链发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实时、高效地实现地质灾害的调查,摸清地质灾害的成因、危险性及分布情况,不仅可以减少次生灾害的危险,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还可以为政府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提供有利的辅助决策。本文针对我国地质调查技术手段现状,在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调查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需求和相关技术规范的仔细分析和研究,设计了地质调查嵌入式GIS系统。此系统集成了3S技术,实现了地质调查属性信息的入库,地质调查底图的处理及快速显示,地质调查图的绘制,地质调查成果的管理,导航及轨迹记录,地图量测工具等功能。最终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无纸化作业,并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使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更加方便、高效和规范。本系统采用UML建模语言进行设计,使用Java面向对象语言和嵌入式GIS技术,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采用SQLite数据库和ShapeFile文件分别存储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朱一龙[9](2016)在《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与功能研发》文中提出地质学属于数据密集型科学,涉及到地球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质数据海量、数据类型繁杂为数据传输、存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数据管理主要适用于规范、来源单一、数据量低的结构化数据,不能满足深层次数据挖掘和信息服务。地质大数据服务理念应用而生,且地质大数据应用研究提升到国家大数据战略高度。由于地质行业的保密性和特殊性,地质大数据与Web大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地质核心数据存储局限于局域网范围。本文从地质大数据发现入手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对传统数据服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该模式包含数据发现、数据梳理、数据挖掘和信息服务,是一个从无数据到再数据的循环过程,针对各环节的具体实现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数据发现是对当前主流NTFS文件系统中MFT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正向提取和逆向过滤的方法进行地质数据筛选,实现对地质数据的快速发现和定位。数据梳理环节实现地质数据快速归类以及数据清洗,通过建立元数据星状模型将非结构化数据纳入统一的数据框架中,实现地质大数据集成统一管理,结合ArcGISEngine提供的灵活的空间数据操作方法,创建空间锚点实现地质数据空间化。结合主流的CRISP-DM数据挖掘过程标准和成矿预测模型,提出地质数据挖掘模型,设计了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并采用P2P在线传输和FTP离线传输的方法来实现地质数据资源共享。最后,选取典型地区进行地质数据发现模式研究论证。地质大数据发现系统功能模块研发采用C#开发语言和MySQL数据库,集成了ArcEngine开发组件和Nherbinate框架,设计了数据发现、数据梳理、数据检索、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的专业需求。

王绪辉[10](2012)在《浅谈数字填图系统在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技巧——以义窠煤矿区填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填图系统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区域地质调查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推广应用较少。在福建省永安市义窠煤矿区1∶10000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数字填图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论述,总结应用数字填图系统在大比例尺填图过程中的一些应用技巧及需要注意问题。

二、图幅PRB字典创建原则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幅PRB字典创建原则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DGSS扩展表的应用——以综合地质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DGSS扩展表简介
2 扩展表桌面操作
    2.1 扩展表设计与编辑
    2.2 字典库应用与编辑
    2.3 桌面导出到掌机
3 掌上机数据采集
4 数据整理与输出
    4.1 输出模板编辑
    4.2 数据编辑
    4.3 数据表格输出
5 结论

(2)数字填图系统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探讨——以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填图的前期准备
2 野外数据采集与整理
    2.1 地质界线 (B)默认赋编号问题
    2.2 PRB过程没有自动扑捉GPS点功能问题
    2.3 实测剖面多产状记录的问题
3 室内综合整理研究
4 结论

(3)江西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地质调查与三维地质建模
        1.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1.2.3 复杂地质界面构建的研究现状
        1.2.4 相山地区主要地质界面类型及其控矿作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3 主要工作量
    1.4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岩浆岩
        2.2.1 火山岩
        2.2.2 侵入岩
    2.3 构造
        2.3.1 褶皱构造
        2.3.2 断裂构造
    2.4 矿产
    2.5 地质发展简史
3 建模软件简介和建模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1 GOCAD软件简介
    3.2 建模数据来源
    3.3 建模数据预处理
4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4.1 钻孔(散点)建模
    4.2 数字地质填图建模
        4.2.1 数字地质填图建模的概念
        4.2.2 建模流程
        4.2.3 地质界面的构建
        4.2.4 模型的组合
    4.3 剖面建模
        4.3.1 建模流程
        4.3.2 地质界面的构建
    4.4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
        4.4.1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4.4.2 约束-插值建模技术
        4.4.3 复杂地质界面分块建模法
5 相山盆地主要铀矿床(点)三维地质模型
    5.1 北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
        5.1.1 横涧—岗上英矿床(山南矿床)
        5.1.2 红卫矿床
        5.1.3 沙洲矿床
    5.2 西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
        5.2.1 河元背矿床
        5.2.2 居隆庵矿床
        5.2.3 李家岭—朋姑山矿床
        5.2.4 邹家山矿床4 号矿带
    5.3 东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云际矿床)
    5.4 盆地南部矿点三维地质模型(刁元矿点)
6 相山盆地主要矿区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6.1 北部成矿区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6.1.1 基底构造
        6.1.2 盖层构造
        6.1.3 粗斑二长花岗斑岩
        6.1.4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成矿预测
    6.2 西部成矿区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6.2.1 断裂构造
        6.2.2 火山岩
        6.2.3 成矿条件分析与成矿预测
    6.3 东部成矿区和南部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6.3.1 断裂构造
        6.3.2 粗斑二长花岗斑岩
        6.3.3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成矿预测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全新世地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目的意义
        1.1.1 项目依托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前人研究程度
        1.2.1 三维地质填图现状
        1.2.2 研究区地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1.3 人文经济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概况
        2.2.2 区域构造概况
第3章 建模数据的预处理
    3.1 建模数据来源
    3.2 原始资料数据库建立
    3.3 建模软件概述
    3.4 原始数据处理及导入
        3.4.1 钻孔数据预处理、整合及导入
        3.4.2 地表地形数据转换及导入
第4章 三维属性模型建模方法
    4.1 三维空间点(钻井对象)及其重采样
    4.2 地表DEM面构建
    4.3 Voxet对象及插值
        4.3.1 插值理论方法体系
        4.3.2 Voxet对象创建与插值
    4.4 SGrid网格模型构建
    4.5 粒度三维立体模型构建
第5章 全新世河流体系沉积相的三维表达与分析
    5.1 沉积相确定
        5.1.1 填图单元的确定
        5.1.2 沉积相判断标准
    5.2 地质体Region构建
        5.2.1 数据导入
        5.2.2 确定各沉积相及相应沉积物粒度范围
        5.2.3 Region建域
        5.2.4 合理性整饰
    5.3 各图幅沉积相分析
        5.3.1 呼勒斯太苏木幅
        5.3.2 塔尔湖镇幅
        5.3.3 复兴城幅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应用价值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面向数字地质调查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技术路线及组织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2. 多专题地质调查数据集成
    2.1 可复用动态表单控件分析
        2.1.1 可复用动态表单设计原则
        2.1.2 可复用动态表单构建方式
    2.2 数据表结构设计
        2.2.1 扩展表与图层关系
        2.2.2 数据表结构
        2.2.3 附加按钮类型说明
    2.3 本章小结
3. 多格式地质调查数据集成
    3.1 通用地质调查数据导入研究
        3.1.1 基于OGR的数据交换方法
        3.1.2 地质调查数据格式
        3.1.3 通用几何数据对象关系
        3.1.4 地质调查与通用几何关系对应
    3.2 地质调查数据导出研究
        3.2.1 文件格式概述
        3.2.2 ASCII文件格式结构说明
        3.2.3 二进制文件格式结构说明
    3.3 文件支持研究
        3.3.1 桌面平台支持设计
        3.3.2 GEX文件读取使用支持
        3.3.3 内部文件格式与GEX文件格式转换支持
    3.4 本章小结
4. 矿产预测二三维数据集成
    4.1 数据网格化
        4.1.1 点网格化
        4.1.2 线网格化
    4.2 数据管理
        4.2.1 数据集
        4.2.2 数据集存储结构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原型应用
    5.1 多专题地质调查数据集成
        5.1.1 地质调查数据表定制界面
        5.1.2 数据采集端
        5.1.3 数据整理端
    5.2 多格式地质调查数据集成
        5.2.1 数据转入
        5.2.2 数据转出
    5.3 矿产预测二三维数据集成
        5.3.1 窗口参数解析
        5.3.2 数据集成成果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中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现状
        1.2.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地质钻孔数据模型研究
    2.1 地质钻孔数据特征
    2.2 地质钻孔数据内容和分类标准
        2.2.1 数据源
        2.2.2 数据库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2.2.3 数据采集内容
        2.2.4 数据分类标准
        2.2.5 数据库建设总体思路
    2.3 数据标准化与约束规则
    2.4 数据代码字典
    2.5 地质钻孔数据模型
        2.5.1 数据概念模型
        2.5.2 数据结构模型
    2.6 地质钻孔图层划分
第3章 地质钻孔数据集成
    3.1 地质钻孔数据组织
    3.2 地质钻孔数据集成工作流程
    3.3 地质钻孔数据采集汇聚
        3.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3.2 资料预处理
        3.3.3 图表资料数字化处理
        3.3.4 数据采集入库
        3.3.5 数据转换与投影变换
        3.3.6 数据整理与检查
    3.4 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成果
第4章 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4.1 数据质量控制概念
    4.2 数据质量控制目标
    4.3 数据质量检查与验收要求
        4.3.1 数据质量检查要求
        4.3.2 数据质量验收要求
    4.4 数据质量检查内容
    4.5 数据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4.5.1 采集阶段质量控制
        4.5.2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4.5.3 复核复检阶段质量控制
        4.5.4 监督检查质量控制
    4.6 数据质量检查方法和手段
        4.6.1 质量控制方法
        4.6.2 质量检查方式
        4.6.3 检查手段
    4.7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第5章 基于GIS的地质钻孔数据管理服务系统集成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建设目标
    5.3 系统总体设计
        5.3.1 逻辑架构设计
        5.3.2 技术架构设计
        5.3.3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5.3.4 数据库设计
        5.3.5 接口设计
        5.3.6 平台技术的选择
        5.3.7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5.4 系统主要功能与实现
    5.5 系统应用
第6章 地质钻孔数据应用示范研究
    6.1 地质钻探程度分析
        6.1.1 地质钻探工作程度总体特征
        6.1.2 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分布特征
    6.2 1:5万和1:25万图幅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情况分析
        6.2.1 1:5万图幅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情况分析
        6.2.2 1:25万图幅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情况分析
    6.3 矿产资源潜力预测——以内蒙古自治区毕力赫金矿为例
        6.3.1 区域地质
        6.3.2 矿区地质
        6.3.3 矿床地质特征
        6.3.4 矿区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6.3.5 矿区成矿远景区预测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7.2 存在问题与建议
        7.2.1 存在问题
        7.2.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附表
附录二:附图
附录三:个人简历

(8)地质调查嵌入式GIS软件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本设计的创新点
2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与开发环境
    2.1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与分析
    2.2 Android移动开发平台
        2.2.1 Android平台概述
        2.2.2 Android平台架构及特性
        2.2.3 Android应用的设计模式
    2.3 嵌入式GIS技术
        2.3.1 嵌入式GIS概述
        2.3.2 嵌入式GIS的特点
    2.4 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组织
        2.4.1 ShapeFile文件
        2.4.2 SQLite数据库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3.0 系统设计的规范和原则
    3.1 需求分析
    3.2 系统建模
        3.2.1 结构建模
        3.2.2 用例建模
    3.3 系统的总体结构及技术架构
        3.3.1 系统总体模块化设计
        3.3.2 系统实现流程
        3.3.3 系统技术架构
    3.4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4 系统主要模块关键算法
    4.1 栅格数据压缩模块设计
        4.1.1 JPEG图像压缩
        4.1.2 基线JPEG压缩算法
    4.2 栅格影像的金字塔模型设计
        4.2.1 影像金字塔模型
        4.2.2 基于瓦片的金字塔模型
    4.3 空间数据模型
        4.3.1 空间数据组织
        4.3.2 空间数据结构
    4.4 移动定位模块设计
        4.4.1 单点定位算法
        4.4.2 基于CORS定位
    4.5 数据字典的设计
        4.5.1 数据字典技术
        4.5.2 数据字典设计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桌面端数据转换工具设计
    5.2 主界面设计
    5.3 调查工程界面设计
    5.4 调查点作业逻辑实现
        5.4.1 新建调查点
        5.4.2 调查表设计
        5.4.3 实体勾绘
    5.5 调查任务管理与工作小结
    5.6 系统数据库设计
        5.6.1 调查工程基本信息表
        5.6.2 调查任务表设计
        5.6.3 照片信息表设计
        5.6.4 工作小结表设计
    5.7 系统环境配置
        5.7.1 计算机要求
        5.7.2 嵌入式移动设备要求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与功能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
    2.1 地质大数据概述
    2.2 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
第3章 地质大数据发现器设计
    3.1 数据发现器结构
    3.2 MFT表扫描
    3.3 数据定位
    3.4 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地质大数据梳理设计
    4.1 数据梳理基本结构
    4.2 数据清洗
    4.3 元数据星状模型设计
        4.3.1 元数据理论
        4.3.2 元数据星状模型
    4.4 地质数据索引设计
        4.4.1 索引建立流程
        4.4.2 索引存储与更新
    4.5 数据梳理模块设计
第5章 地质大数据挖掘设计
    5.1 地质数据挖掘理论研究
        5.1.1 数据挖掘概述
        5.1.2 地质数据挖掘理论
    5.2 数据检索设计
        5.2.1 模糊查询
        5.2.2 “二次”检索方式
        5.2.3 本模块检索设计
    5.3 文件传输设计
        5.3.1 文件传输技术与理论
        5.3.2 文件传输设计思路
第6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6.1.1 开发平台
        6.1.2 技术选择
        6.1.3 开发工具
    6.2 系统需求分析
    6.3 概要设计
        6.3.1 系统总体设计
        6.3.2 系统架构设计
        6.3.3 系统功能设计
        6.3.4 数据库设计
    6.4 关键模块设计及实现
        6.4.1 数据发现
        6.4.2 数据梳理
        6.4.3 数据检索
        6.4.4 文件传输
        6.4.5 其他模块
第7章 地质大数据发现系统的实例应用
    7.0 数据检索
    7.1 数据理解
    7.2 信息提取
    7.3 信息综合及成果输出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浅谈数字填图系统在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技巧——以义窠煤矿区填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填图系统 (RGMAP) 简介
    1.1 数字填图系统 (RGMAP) 组成
    1.2 数字填图系统 (RGMAP) 主要功能
2 数字填图工作流程
    2.1 室内数据资料准备
    2.2 图幅PRB库的创建及野外路线设计
    2.3 工作区字典库的建立和术语的标准化
    2.4 野外PRB过程
    2.5 野外驻地数据整理过程
    2.6 室内PRB数据整理
    2.7 实际材料图的形成
3 数字填图系统应用技巧及注意问题
    3.1 字典库创建技巧及注意问题
    3.2 野外PRB过程应用技巧及注意问题
    3.3 PRB数据整理时的技巧及注意问题
    3.4 实际材料图制作技巧及注意问题
4 结论

四、图幅PRB字典创建原则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DGSS扩展表的应用——以综合地质调查为例[J]. 王玉杰,白耀楠,宋亚新,折士焜,王广磊. 矿产勘查, 2021(12)
  • [2]数字填图系统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探讨——以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为例[J]. 王铎道,王飞,赵建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7)
  • [3]江西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条件分析[D]. 吴志春.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4]河南省三川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J]. 晁红丽,任建德,吕际根,谢朝永,李莹琪,李瑞强,焦静华. 中国地质, 2020(S1)
  • [5]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全新世地层为例[D]. 周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6]面向数字地质调查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D]. 尹俊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中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D]. 王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8]地质调查嵌入式GIS软件研发[D]. 谢非.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5)
  • [9]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与功能研发[D]. 朱一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10]浅谈数字填图系统在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技巧——以义窠煤矿区填图为例[J]. 王绪辉. 能源与环境, 2012(05)

标签:;  ;  ;  ;  ;  

地图框PRB字典创建原理及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