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织物整理助剂的发展趋势

功能性织物整理助剂的发展趋势

一、功能化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开发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邓爽[1](2021)在《含动态二硫键的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改善棉织物极易起皱的特性,同时响应新时代全球回归自然环保的生态意识,染整行业正极力开发绿色无污染的后整理技术,以期在提高棉织物弹性的同时,保留其原本天然的柔软舒适的特点。有机硅类整理剂具有各项优异的物化性能,作为织物的涂层整理可赋予织物较好的风格手感,但单独使用有机硅整理织物难以达到抗皱的效果。故本课题采用4,4-二氨基对苯二硫醚(AFD)与双端环氧硅油进行交联,得到具有高交联密度的有机硅弹性体,合成过程绿色无污染,无传统抗皱整理剂释放甲醛的弊端,且体系内二硫键的存在具有温度响应性,制备成乳液后整理到织物上可赋予织物一定程度的形状记忆功能。本文基于以上想法,先探究4,4-二氨基对苯二硫醚(AFD)与双端环氧硅油的投料比及交联固化的反应条件,将成功制备的有机硅弹性体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筛选弹性效果最好的反应投料比进行有机硅树脂乳液的制备;对乳化过程工艺进行优化制备性能稳定的有机硅树脂乳液,研究其用于棉机织物整理的最佳整理工艺和弹性效果以及体系内二硫键赋予织物的形状记忆功能;设计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棉织物,探究有机硅树脂乳液和织物组织结构的交叉效应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降低AFD投料比可增大反应物化学交联密度,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P410-108A有机硅弹性体形变拉伸至120%时,应力达2.834 MPa,撤去外力后形变可恢复99.59%,且缓弹恢复阶段占比18.9%。(2)有机硅树脂预聚物的最佳乳化工艺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602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05=0.8:9.2,乳化剂用量26.67%,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30 min,PH=5~5.5。R108-A有机硅树脂乳液的粒径为241.2 nm,PDI值为0.218,Zeta电位为47.1,乳液粒径较小且储存稳定。(3)R108-A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织物的最佳工艺为: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4~6 min,整理剂用量为30 g/L时,棉织物的急弹回复角达144.6°,高出原布52.4°,缓弹回复部分为44.6°,高出原布9.3°。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力提升约400 N,白度有所下降,手感爽滑平整。(4)在85℃焙烘10 min后,R108-A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后的织物U形开口长度比原布小0.31 cm,具有一定程度的形状记忆功能。(5)织物折皱回复角数据表明,整理剂浓度与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的弹性作用具备交叉效应。当整理剂浓度为30 g/L时,整理剂与平纹、2/1斜纹试样的总紧度参数对织物的弹性影响是协同作用的,平纹A3试样总回复角达223°,高出原布20°,其中缓弹恢复阶段增加10°;2/1斜纹B2试样急弹过程较原布提高约50°,缓弹回复阶段增加10°;而与5枚3飞缎纹试样的总紧度参数对织物的弹性影响则呈负相关,整理后织物总回复角随总紧度增大逐渐提高,C4总回复角增幅最大,高出原布36.8°,缓弹回复阶段约占2~3°。当整理剂浓度达90 g/L时,三种织物急弹回复角均较原布样低,缓弹回复阶段有微幅提升,约3~12°。

倪鹏程[2](2021)在《棉织物吸湿速干和消臭复合功能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如今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服装的外观,更注重服装的穿着舒适感,为纺织品赋予吸湿速干性能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一大趋势。本文对32s的全棉针织汗布进行了吸湿速干和消臭复合功能整理。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首先使用氯化锌对棉纤维进行物理改性整理。氯化锌在水溶液中能水解成氢氧化锌,在纤维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纤维表面,增加纤维比表面积,提升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实验证明经过改性后棉织物的径向芯吸高度156mm,纬向芯吸高度128mm,水分蒸发速率0.16g/h,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得到提升。最佳工艺:浸渍温度为60℃的条件下,将棉织物在60g/L氯化锌溶液中浸渍40min,且溶液p H为5.23,对棉织物的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接着对氯化锌改性后的棉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整理,选用羧酸乙氧基化合物(鲁道夫)、聚乙二醇与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TF-630)和树脂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QD-6030)三种吸湿速干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整理,由单因素实验确定吸湿速干整理剂的合适用量、定型温度、定型时间。结果表明鲁道夫对棉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提升最好,整理后棉织物径向芯吸高度168mm,纬向芯吸高度142mm,水分蒸发速率0.204g/h。鲁道夫含有羧基等亲水基团,两端是截然不同的亲水聚氧乙烯链段和显疏水性的聚酯链段,能够使棉织物内外两层具有相对的亲疏水性差异提升了织物的毛细效应,含氧基与纤维发生交联反应使棉织物拥有良好亲水性,水分能快速进入织物内层进行扩散提高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最佳工艺:50g/L鲁道夫吸湿速干整理剂,二浸二轧,在定型温度为170℃,定型时间90s的条件下热定型。然后将三种吸湿速干整理剂与三种不同的丙烯酸酯类拒水整理剂复配使用。目的是降低棉织物的吸湿溶胀性进一步提升棉织物的速干性能。通过对比棉织物的经纬向芯吸高度和水分蒸发速率进行表征。经实验证明鲁道夫吸湿速干整理剂与无氟类XF-5003拒水剂的复配效果最好且环保。复配后棉织物的径向芯吸高度152mm,纬向芯吸高度127mm,水分蒸发速率为0.238g/h。棉织物的亲水性下降,速干性能显着提升。最佳工艺:选用4g/L的XF-5003拒水剂和5g/L的1306交联剂,二浸二轧,在定型温度180℃,定型时间90s的条件下热定型。第四,使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矿物复配物的消臭整理剂(宾佑)对棉织物进行消臭整理,硅酸盐类消臭整理剂有良好的物理吸附性能,能大量吸附寻常的臭气,而且其稳定性好,在高温定型时对其吸附性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整理后的棉织物对氨气的消臭率高达93.42%。最佳工艺:中性条件,宾佑消臭整理剂40g/L,粘合剂20g/L,二浸二轧,在温度为150℃条件下热定型80s。同时硅酸盐矿物表面具有羟基结构具有亲水性,粘合剂中含有树脂成分具有疏水性,整理后会影响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消臭整理后棉织物的径向芯吸高度140mm,纬向芯吸高度117mm,水分蒸发速率达到0.245g/h。棉织物亲水性整体有小幅度下降,速干性能提升显着。最后本文探究了吸湿速干与消臭整理复合整理工艺的耐水洗性能。经过20次水洗后棉织物的蒸发速率和透湿量下降率都在10%以内,消臭率依旧维持在80%以上,依旧高于国家标准。

梁梦辉[3](2021)在《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夏季运动面料而言,服装的干燥和凉爽至关重要,保证运动者出汗时及时将湿气排出织物外,快速蒸发汗水。然而,现有的调温纺织品只能缓冲人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无法对水分进行管理。调湿控温整理剂(Hei Q Adapative AC-06)是一种新型水性功能聚合材料,通过对织物进行浸轧整理,可降低体感温度,增强热舒适性,这种材料还能将湿气快速排出,保持服装的干燥,使服装的吸湿快干性大大提升。本课题选用18.5tex羊毛纱线编织的1+1罗纹毛坯针织物、企业提供的同纱支纬平针光坯羊毛针织物,探讨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和调湿控温整理工艺。以织物的干燥速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法探讨整理剂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浸渍温度等整理工艺参数对织物干燥速率和吸水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优选的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其中,毛坯1+1罗纹羊毛针织物的优选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3%(o.w.f)、烘焙温度115℃、烘焙时间3min、浸渍温度50℃;同纱支光坯纬平针羊毛针织物的优选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3%(o.w.f)、烘焙温度115℃、烘焙时间5min、浸渍温度45℃。为探讨圆纬机编织的羊毛针织物的染色、调湿控温功能整理顺序与工艺对织物最终调湿控温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染色+功能整理两步工艺、染色+功能整理同浴工艺,以及整理+染色两步工艺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染色对功能整理的效果有影响,且染色、功能整理两步工艺对调湿控温功能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采用p H值、匀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染料浓度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染色工艺参数为:p H值4.7,匀染剂用量1.5%,染色温度98℃,染料浓度2.5%。对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耐洗涤性能等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织物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都在4级以上。选用上述毛坯羊毛针织物优选的功能整理工艺参数,对18.5tex羊毛纱线进行功能整理,测试与分析了功能整理前后纱线的的表面形态、细度、力学性能、毛羽指数、表面摩擦性能和吸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纱线表面覆盖了一层聚合物薄膜;整理后的纱线细度增大且细度不匀率增加;力学性能下降、有害毛羽长度减小;整理后纱线的摩擦系数与摩擦变异系数都低于普通纱线,纱线更加光洁且回潮率增大,吸湿性能比普通纱线好。为进一步研究调湿控温功能整理对羊毛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和调温功能的影响,本文对比测试了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毛坯对比、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光坯对比织物等不同整理方式的6种羊毛针织物的力学性能、抗起毛起球性、织物风格、热湿舒适性和耐水洗性等基本服用性能和调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调湿控温整理之后,织物力学性能下降,但下降幅度均在20%内;抗起毛起球等级降低,但都在3级以上;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的织物经洗涤后基本不发生缩率变化;静态、动态悬垂系数变小,且抗弯刚度变小;织物热阻变小、导热系数变大、湿阻减小、透湿率变大;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提高了4.6%,虽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降低了12.9%,光坯织物直接功能的织物透气性降低了18.4%;但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后的织物干燥速率分别增大了45.9%、42.4%、98.6%、18.8%,吸水率分别增大了25.6%、20.6%、26.0%、11.9%;织物瞬间接触凉感分别增大了3.6%、3.6%、14.5%、4.6%;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光坯织物直接功能的织物最大温差分别可达到1.3℃、0.8℃、1.5℃、0.7℃,因此具有明显的降低体感温度的功能。

于文[4](2021)在《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持久性抗菌织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人类对于人体健康及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抗菌功能型纺织品的开发持续引起关注,抗菌纺织品对细菌具有杀灭、抑制作用,抵抗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在生物医药、卫生护理、服用、日用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但传统抗菌纺织品存在局限性,例如耐久性差、抗菌剂用量大、制备工艺复杂、安全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发了新型纳米抗菌材料,并提出了基于静电纺丝的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了高效、绿色、持久型抗菌纺织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氧化石墨烯(GO)和银纳米粒子(Ag NPs)复配使用作为新型抗菌剂,针对GO在水溶液中易于团聚的缺陷,引入促溶功能性材料聚乙烯亚胺(PEI),改善GO的分散稳定性,形成GO-PEI复合材料。利用简单、绿色的微波加热合成法,以银氨溶液([Ag(NH3)2]OH)作为合成Ag NPs的前驱体材料,将Ag+还原为Ag NPs,粒径分布在5-20 nm,Ag NPs均匀负载在改性后的GO上,得到高效抗菌GO-PEI-Ag复合材料。基于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高聚物为原料配制纺丝液,通过多针头共轭静电成纱装置制备GO-PEI-Ag/PAN纳米纤维包芯纱,PAN纳米纤维取向排列,GO-PEI-Ag复合材料均匀稳定地吸附在纤维上,共同集聚牵伸成纱,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纱线,复合材料发挥协同抗菌作用,且在纱线内部不易脱落,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结合传统纺织技术,将纱线编织成为织物。采用琼脂扩散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试了材料的短期杀菌性能以及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GO-PEI-Ag复合材料在2.5 h快速表现出抗菌效果,4 h时可强效杀菌,细菌的存活率为0%,GO-PEI-Ag/PAN抗菌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率≥99.99%,经过反复洗涤后,抗菌率仍≥99.99%,具持久抗菌性。(2)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抗菌复合材料,以纤维素纳米晶须(CNW)做为基底材料,以共价键结合的原理接枝有机硅季铵盐材料(QAS),引入硅氧烷提高了CNW的分散稳定性,复合形成一种稳定性高、耐久性好、抗菌活性高、对人体安全的抗菌剂。利用多针头共轭静电纺纱技术构建CNW-QAS/PAN纳米纤维包芯纱,纱线具有优良的拉伸性、柔软性,有机硅季铵盐通过化学接枝固定在纤维上,会形成一类非溶出型的抗菌剂,不易脱落且安全性高,以纱线编织的CNW-QAS/PAN抗菌织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持久、强效抗菌活性,抗菌率≥99.99%,经洗涤处理后,织物仍维持高效抗菌,利用本方法制备后的纱线持久高效抗菌,在生物医药、服用、日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新型绿色、高效、耐用型抗菌纺织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陈八斤[5](2020)在《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具有力学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纺织印染和纸张处理助剂。聚氨酯具有耐磨、耐寒、软硬度可调、黏结性强等优点,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在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拓宽聚合物在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中的应用范围。乳液聚合是合成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在聚合中仍以使用常规乳化剂为主,存在乳化剂易从聚合物粒子上解吸、残留等不足。与常规乳化剂相比,可聚合型乳化剂结构中除了含有基本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外,还包含可参与聚合的反应性官能团。因此,可聚合型乳化剂不仅能起到常规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还能以共价键接到聚合物粒子表面,从而避免乳化剂从聚合物乳胶粒子的解吸,为制备高固体含量的稳定聚合物乳液提供基础。本文设计合成了具有梳状结构的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并用于纺织印染和造纸助剂用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对聚合物乳液的应用特性进行了评价。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非离子型扩链剂聚乙二醇单甲基二羟甲基丙烷基醚(Ymer N12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端为双键、主链亲油、侧链亲水的梳状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化学结构,通过水溶液电导率测定得到该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4g/L,发现该乳化剂对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单体具备优异的乳化能力。其次,分别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配制得到仿蜡印整理剂。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得到的PVAc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和涂层耐水性优于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得到的乳液,随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加。从韧度、软度、滑度等方面考察了采用两种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比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的手感风格更接近原布,纤维间基本没有聚合物表面成膜后的黏连现象,对织物纤维原有形貌和织物手感影响小。随着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仿蜡印整理剂处理的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撕裂强力略微上升,色变变化不大。新型仿蜡印整理剂可赋予织物厚实、挺弹、蓬松、柔软的手感风格,无刺激性气味和色变,而且不降低织物的强度,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再次,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的乳液共聚合,制得核-壳结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配制了涂料印花黏合剂。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为乳化剂,可明显提升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黏合剂的稳定性。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乳液黏合剂的印花织物色牢度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主要键接固定于聚合物链段上,不易迁移。两种乳化剂都能延长乳液的结膜时间,而可聚合乳化剂可以更好地改善结膜性能,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的梳状结构具有更好的抱水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能够阻止水分迁移并提升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最后,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乳液共聚合,制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纸张防水剂。发现两种纸张防水剂对纸张的拒水性、干湿强度均有提升作用,而且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的提升作用较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为梳状结构且通过双键共聚进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聚合物与纸张纤维的结合着更为紧密,乳化剂不易在水中发生迁移,在湿态下树脂与纸张纤维的结合更为牢固。

陈佳[6](2020)在《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的创新开发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纺产品的功能也逐渐由遮盖、装饰、保暖等实用性要求向时尚化、功能性、绿色环保融合的方向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会更多考虑卫生健康、防护安全、绿色环保等问题,更多具有抗菌抗病毒、防蚊虫、阻燃、防紫外线、智能监测等功能的家纺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成为新的市场消费增长点。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的开发现状,分析了市场上涌现出的优秀应用案例,并指出功能性家用纺织品将朝着功能复合化,功能标准化,功能、时尚、生态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何增[7](2020)在《纳米氧化锌和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棉织物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但同时也隐藏着微生物繁殖的风险,易于造成身体异味或者疾病传播,因为在服用过程中,织物表面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的理想培养基,所以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的抗菌整理棉织物通常存在抗菌性能不耐水洗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实际应用。因此本论文分别采用载银纳米氧化锌(Ag@ZnO)、纳米氧化锌(ZnO)和卤胺类抗菌剂3-烯丙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ADMH),经过不同的整理工艺处理织物,期望赋予整理棉织物良好的抗菌性能和耐水洗性能。首先,针对纳米Ag@ZnO粉体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团聚的问题,本文采用超声波与分散剂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稳定的抗菌分散液。通过重力沉降实验观察其分散稳定性,以粒径分布表征其分散效果,得出最佳制备纳米Ag@ZnO(0.3wt%)分散液的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用量为0.2wt%,超声分散30 min。在分散液中加入粘合剂PH-N01,以将Ag@ZnO稳定附着在织物上,对比轧烘焙整理和涂层整理两种工艺的差别,抗菌结果显示粘合剂PH-N01对Ag@ZnO整理织物的抗菌耐水洗性提高作用不足。因此我们进一步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作为交联剂,通过螯合作用将Ag@ZnO牢固附着在整理织物上。设计完成三因素三水平三响应值的响应面优化实验,通过回归模型设置预期响应值得到最优的Ag@ZnO与BTCA交联抗菌整理工艺为:BTCA浓度5wt%,焙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C、2.99 min,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此时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32.2°,撕破强力为326.69 cN,水洗一次抗菌率为90.6%,实验结果与优化的回归模型预期响应值相符,回归模型可信。然后,对纳米ZnO选择与Ag@ZnO同样的分散方法,采用轧烘焙整理工艺和涂层整理工艺对纯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通过研究粘合剂种类、粘合剂用量和纳米ZnO浓度对整理织物抑菌率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确定最佳轧烘焙整理液工艺,得到抗菌整理织物的耐水洗牢度提升较大,经过测试得到织物水洗前抑菌率为99.9%,水洗一次抑菌率为94.2%。通过研究刮涂方式、增稠剂用量、焙烘温度和粘合剂PH-N01用量对整理织物抑菌率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确定最佳涂层整理工艺后,整理织物水洗前抑菌率为99.9%,水洗一次抑菌率为90.1%。最后,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法将ADMH接枝到纤维素上,整理织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ADMH的特征峰表示接枝成功。之后将ADMH接枝织物浸渍于次氯酸钠(NaClO)溶液完成氯化工艺,从而赋予织物抗菌功能。深入探究pH对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将NaClO溶液的pH调为酸性(pH=4)或中性(pH=7),ADMH改性织物经过氯化工艺处理后布面上的活性氯含量大大增高,整理织物的活性氯储存时间延长;但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布面上活性氯含量随着氯化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陆烨敏[8](2020)在《改性氧化石墨烯去除离子染料和Cr(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染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毒废水,具有总量大、含量杂、处理困难、处理经济负荷沉重等特点。2012年环保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印染废水的排放要求,而因处理的困难性,三年后暂缓了六价铬的排放标准,从不得检出的标准到执行0.5 mg/L的排放标准。吸附法因其处理高效、易操作、吸附剂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碳材料,具有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丰富、分子间作用力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因而可以有效地作为基材料进行材料改性用来去除离子染料和重金属。本文通过Hummers法来制备氧化石墨烯(GO),用聚合物改性制备了聚苯胺-氧化石墨烯(PANI/GO)复合材料以及有机小分子功能化改性制备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L-Glu/GO)复合材料,选取了代表性的甲基橙阴离子和难处理的Cr(Ⅵ)离子,研究了溶液的pH、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两种改性材料分别吸附甲基橙、Cr(Ⅵ)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表征手段对两种材料进行化学结构和微观形态分析,并结合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对两种改性材料吸附甲基橙、Cr(VI)的机理进行初步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原位合成法,通过苯胺合成PANI/GO复合材料,并对甲基橙和Cr(Ⅵ)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通过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中,PANI/GO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平衡吸附容量高达103.114 mg/g,吸附率为93.24%;PANI/GO复合材料对Cr(Ⅵ)平衡吸附容量为166.55 mg/g,吸附率为99.21%,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2)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利用L-谷氨酸小分子修饰,合成L-Glu/GO复合材料,并对甲基橙和Cr(Ⅵ)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通过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中,L-Glu/GO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平衡吸附容量高达97.41 mg/g,吸附率为99.16%,实验结果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先模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L-Glu/GO复合材料对Cr(Ⅵ)平衡吸附容量为30.62mg/g,吸附率为98.01%,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L-Glu/GO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和Cr(Ⅵ)的吸附均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3)通过对SEM、FT-IR、XR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两种材料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发现PANI/GO和L-Glu/GO两种吸附剂制备的比较成功,符合实验预期的目标。

鲁译夫[9](2020)在《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涤纶织物因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纺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低湿环境中,涤纶织物极易产生静电,吸附空气中有害细菌,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影响人们的穿着体验,使服用舒适性能下降。因此,如何改善涤纶织物抗静电和抗菌性能,开发具有复合功能的涤纶织物一直是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新材料碳量子点具有较强亲水性,进一步改性可开发出兼具有抗静电、抗菌等特性的新型复合功能材料,将其应用于涤纶织物功能整理领域,有望为涤纶织物抗静电、抗菌一体化功能整理探索出可行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以柠檬酸、葡萄糖、L-抗坏血酸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微波两种方法制备掺氮碳量子点。TEM、XRD、FT-IR等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小尺寸掺氮碳量子点,且氨基成功接入表面;UV-vis和PL光谱的测试发现,以柠檬酸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制备出的掺氮碳量子点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强度,且荧光量子产率最高。通过正交试验对掺氮碳量子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40min,pH=9时所合成的掺氮碳量子点具有最佳的抗静电效果。(2)掺氮碳量子点对碱减量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工艺的优化。以织物静电半衰期为评价指标,对掺氮碳量子点的浓度、轧液率、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粘合剂类型及用量六种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整理工艺:浓度为40 g/L、轧液率为90%、焙烘温度100℃、焙烘时间60 s、粘合剂为聚氨酯类F-2921E型、粘合剂用量20 g/L。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抗静电耐水洗、耐摩擦、抗紫外线、透气透湿、拉伸断裂强力、悬垂性以及织物风格等相关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最优工艺整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半衰期1.36s,同时具有耐水洗性和耐摩擦性;防紫外线效果明显提高,透气性略有下降,透湿性提高,断裂强力提高且略有挺括风格。(3)Ag/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表征及抗静电抗菌性能研究。将纳米Ag引入掺氮碳量子点体系,通过最优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整理使其具有抗菌、抗静电性。本文通过光还原原位复合法制备Ag/掺氮碳量子点。XRD、XPS、HRTEM-EDX、TEM的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Ag/掺氮碳量子点,通过静电半衰期测试发现引入纳米Ag后实现了抗静电协同增效;通过抑菌率和抑菌圈的测试发现纳米Ag的引入使体系抑菌率达到99.9%。综上所述,本课题制备了掺氮碳量子点,并对涤纶织物进行了功能后整理,赋予涤纶织物抗静电等性能。进一步将纳米Ag引入掺氮碳量子点体系,提高了涤纶织物抗菌性能,同时实现了抗静电性能协同增效。为抗静电、抗菌复合多功能化涤纶织物产业化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张婉[10](2020)在《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对热具备响应性能的智能材料主要包括热响应变色材料、热响应荧光材料和热响应高分子材料。热致变色材料不仅具有丰富艳丽的色彩,还能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对物体表面温度和温度分布的改变进行指示。将热致变色材料应用于纺织材料上,织物会随温度变化而产生一系列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控,集功能化与美观为一体。热致变色材料为环境刺激敏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胶囊化以避免如pH、溶剂、光等普遍存在的环境刺激,以保证热致变色性能的良好发挥和持久应用。然而,由于胶囊缺乏可与织物反应的基团,目前热致变色纺织品主要通过涂层法将胶囊粘合在织物上获得,所制备的热致变色纺织品通常具有含醛、手感变差、灵敏度降低等问题。热致变色胶囊变色过程中的储能功能被大量报道,却未能与热致变色性能协同发挥作用。此外,热致变色胶囊单一的可见光波段变色响应不仅降低了变色的鲜艳度,也限制了热致变色功能的发挥。因此,开发反应型多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设计热致变色与储能协同发挥作用的热致变色胶囊,成为热致变色纺织品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硅烷偶联剂的硅氧烷基团与热致变色胶囊表面羟基之间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环氧基团改性的热致变色胶囊。热致变色胶囊表面上的环氧基团能够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基团反应并形成共价键,使棉织物具有耐久的颜色和热致变色性质,是一种适用于棉织物的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着重探讨热致变色胶囊的温度响应变色性能,着色棉织物机理以及热致变色棉织物变色性能,分析了胶囊及热致变色棉织物化学结构、形貌以及热稳定性。改性热致变色胶囊以及热致变色棉织物都具有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当温度高于45℃,胶囊从蓝色变为白色,当温度降低至45℃以下,胶囊则又从白色恢复为蓝色,加热冷却过程色差值高达78。改性后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可达300℃。使用该胶囊制备的热致变色棉织物具有与胶囊一致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水洗牢度达到34级,摩擦牢度达到4级。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法制备织物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是一种获得耐久性热致变色功能纺织品的有效且简易的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壳材原料,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六醇为芯材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的热致变色胶囊。所制备的热致变色胶囊粒径为2040nm。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热致变色胶囊的热响应颜色变化明显,变色灵敏且可逆,胶囊的颜色从深蓝色(25℃)变为淡蓝色(45℃)最后稳定为无色(80℃)。温度降低过程中,胶囊颜色对应升温过程可以实时稳定的恢复至深蓝色,变色前后色差高达30,具备较佳的热致变色效果。胶囊的热稳定性大于130℃,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实现了其对涤纶织物的着色。对比空白涤纶织物的形貌,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呈深蓝色,织物表面及间隙存在大量胶囊,涤纶纤维内部同样呈现蓝色,表明热致变色胶囊具有较好的着色性。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不仅具有与热致变色胶囊一致的热致变色性质,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其中,摩擦牢度,水洗牢度均超过4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为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开拓了思路。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以及丙烯酸为反应单体,石蜡作为相变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石蜡基相变胶囊。通过调控核壳材料质量比,获得平均粒径400 nm左右,负载量高达90.7%,焓值达到118.7 J/g,热稳定性超过180℃的相变胶囊。采用溶胶凝胶法以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壳材原料制备了带有活性氨基官能团的热致变色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氨基与环氧基亲核加成反应在相变胶囊表面接枝上热致变色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得粒径约为450 nm的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并对其形貌、热导率、热稳定性、升温前后颜色性能及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热致变色胶囊在相变胶囊上的负载量实现了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的相变温度与热致变色温度同步响应。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具备通过颜色变化调节温度的能力:在低于相变温度(46℃)时呈现深色,利于提高太阳能吸收;当温度高于相变温度(46℃)时,其颜色从深色变为白色,增加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能量吸收,以防温度继续升高,从而将温度维持在相变点附近。通过与空白模型对比,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在调温应用中展现出7℃的温度调整,呈现了极佳的热调节性能,说明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是一种有效调节热能的智能材料,是热致变色材料在发挥颜色指示性能外,颜色调温性能的又一展现。通过酰胺化反应,对罗丹明B进行结构改性,获得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的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平均粒径约35 nm。考察了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溶液(液态体系)和长链醇(固态体系)中的荧光热致变色性能及热致变色机理。在溶液中,随着温度升高,荧光强度不断增加,在37℃至4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荧光强度呈合理的线性关系(R2=0.9934)。同时,由于电子在热激发作用下跃迁至更高能级,使得溶液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表现出UV/可见双波段温度响应颜色变化。在固体体系中,当温度超过长链醇熔点,热致变色材料由玫红色变为淡黄色,荧光粉消失,平均热致变色响应速度为0.05 s-1。使用固态热致变色体系制备的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好,热致变色性能未受胶囊包覆影响,随温度升高从粉红色(25℃)变为淡黄色(高于45℃),同时荧光强度逐渐下降,表明该热致变色胶囊具有稳定的UV/可见双波段温度响应变色性能,可以在更多特殊领域对温度变化进行指示监控。使用双吲哚并喹吖二酮(IQA)有机染料分子配合多碳链脂肪醇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荧光增强型热致变色双功能的热响应材料,并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缩水聚合的方式对该增强型荧光热致变色材料进行胶囊包覆,从而获得粉末状的紫色热致变色荧光增强型UV/可见双波段响应胶囊。胶囊尺寸大小在10至30 nm之间,热稳定性超过140℃。加热后,可见光下,胶囊从深紫色(30℃)变为橘红色(高于45℃);在紫外光(365 nm)下,胶囊从无荧光状态(30℃)突变为发射强烈的金黄色荧光(高于45℃)。使用该胶囊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进行热致变色整理,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保留了热致变色胶囊的温度响应变色性能。研究了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以及荧光增强的温度响应机制,监测了温度-颜色变化及可逆性。胶囊和着色后的织物均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实时、高度可逆的方式呈现出清晰的颜色变化和罕见的高对比度的荧光状态变化。加热后,可见光下,由深紫色(30℃)变为橘红色(高于45℃);在紫外光(365nm)下,由暗淡的无荧光状态(30℃)突变为发射强烈的金黄色荧光(高于45℃)。此外,该染料系统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熔点的脂肪醇溶剂对热敏转变温度进行控制。

二、功能化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开发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化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开发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含动态二硫键的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弹性整理
        1.2.1 棉织物形成褶皱的原因
        1.2.2 棉织物弹性整理的机理
        1.2.3 弹性整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2.4 形状记忆整理
    1.3 有机硅乳液
        1.3.1 有机硅乳液的概述
        1.3.2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及其应用研究
        1.3.2.1 有机硅乳液的分类
        1.3.2.2 有机硅乳液的改性功能化研究
        1.3.3 有机硅弹性乳液在纺织品上的整理应用
    1.4 动态二硫键
        1.4.1 动态二硫键的概述
        1.4.2 动态二硫键的作用机理
        1.4.3 动态二硫键在有机硅弹性体中的应用现状
    1.5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1.3 有机硅弹性体的反应机理
        2.1.4 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2.1.5 有机硅弹性体的性能测试
        2.1.5.1 红外吸收光谱表征
        2.1.5.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1.5.2 万能材料拉伸测试
        2.1.5.3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2.2 有机硅树脂乳液的制备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
        2.2.3 乳化过程
        2.2.4 乳液的性能测试
        2.2.4.1 乳液的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
        2.2.4.2 乳液的外观及静置稳定性
    2.3 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材料
        2.3.3 整理工艺
        2.3.4 织物的表观形貌及性能测试
        2.3.4.1 织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4.2 织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2.3.4.3 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测试
        2.3.5.4 织物形状记忆测试
        2.3.5.5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2.3.5.6 织物白度测试
        2.3.5.7 织物风格测试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3.1.1 红外光谱分析
        3.1.2 DSC曲线分析
        3.1.3 有机硅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3.1.4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3.1.5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应变回复过程分析
        3.1.6 含二硫键的有机硅弹性体的蠕变过程分析
    3.2 有机硅树脂乳液的制备过程研究
        3.2.1 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3.2.2 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3.2.3 乳化温度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3.2.4 乳化时间对有机硅乳液性能的影响
        3.2.5 有机硅树脂乳液的稳定性
    3.3 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
        3.3.1 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后的织物红外谱图
        3.3.2 整理后织物的表观形貌
        3.3.3 烘焙温度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3.3.4 烘焙时间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3.3.5 整理剂浓度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3.3.6 动态二硫键对棉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3.3.7 动态二硫键对棉织物形状记忆功能的影响
    3.4 有机硅树脂整理剂与织物组织结构的交叉效应对织物弹性性能的影响
        3.4.1 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对织物弹性回复行为的影响
        3.4.2 有机硅树脂乳液整理剂浓度与织物总紧度的交叉效应与对织物弹性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棉织物吸湿速干和消臭复合功能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吸湿速干整理
        1.2.1 吸湿速干机理
        1.2.2 影响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因素
        1.2.3 吸湿速干的途径及研究现状
    1.3 拒水整理
        1.3.1 拒水机理
        1.3.2 拒水整理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1.4 消臭整理概述
        1.4.1 消臭机理
        1.4.2 消臭整理剂和消臭方法
        1.4.3 消臭效果评定法
        1.4.4 消臭整理的意义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及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2.2.1 氯化锌改性棉纤维
        2.2.2 纯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整理和拒水整理
        2.2.3 纯棉织物的消臭整理
        2.2.4 吸湿速干消臭整理先后顺序的影响
        2.2.5 整理后耐水洗牢度的测试
        2.2.6 实验测试方法及其表征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氯化锌改性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3.1.1 SEM电镜
        3.1.2 吸湿速干性能的测试
        3.1.3 氯化锌改性棉纤维工艺探究
    3.2 纯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整理
        3.2.1 吸湿速干整理工艺探究
        3.2.2 拒水整理工艺探究
    3.3 纯棉织物的消臭整理
        3.3.1 消臭整理剂种类及用量筛选
    3.4 纯棉织物多功能整理后性能研究
        3.4.1 消臭整理对吸湿性的影响
        3.4.2 消臭整理对速干性的影响
    3.5 吸湿速干以及消臭整理先后顺序的影响
    3.6 整理后水洗牢度测试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调温纺织品概述
        1.1.1 相变材料
        1.1.2 相变调温纺织品制备方法
        1.1.3 刺激响应聚合物
    1.2 调温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温纺织品国外研究现状
        1.2.2 调温纺织品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羊毛针织物的调湿控温整理工艺研究
    2.1 实验试样、整理剂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样
        2.1.2 实验用整理剂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2.2.1 织物干燥速率测试
        2.2.2 织物吸水率测试
    2.3 羊毛针织物的前处理和调湿控温整理工艺研究
        2.3.1 前处理工艺
        2.3.2 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2.4 正交试验优选毛坯针织物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2.4.1 1+1罗纹毛坯羊毛针织物单因素分析
        2.4.2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2.5 羊毛针织物染色与调湿控温整理顺序与工艺的研究
        2.5.1 染色工艺技术
        2.5.2 染色与调湿控温整理工艺顺序
        2.5.3 染色试验正交分析
        2.5.4 染色结果评定
    2.6 正交试验优选光坯针织物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2.6.1 纬平针光坯羊毛针织物单因素分析
        2.6.2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羊毛纱线调湿控温整理及性能
    3.1 羊毛纱线整理
    3.2 羊毛纱线整理前后的性能测试
        3.2.1 纱线表面形态
        3.2.2 纱线细度
        3.2.3 纱线力学性能
        3.2.4 纱线毛羽测试
        3.2.5 纱线摩擦性能
        3.2.6 纱线吸湿性能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整理方式的羊毛针织物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样
    4.2 织物力学性能
    4.3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
    4.4 织物尺寸稳定性
    4.5 织物风格
        4.5.1 织物悬垂性
        4.5.2 织物硬挺度
    4.6 织物热湿舒适性
        4.6.1 传热性能
        4.6.2 吸湿快干性能
        4.6.3 透湿性能
        4.6.4 透气性能
    4.7 织物耐水洗性能
    4.8 织物调温性能
        4.8.1 静态调温性
        4.8.2 动态调温性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纱线性能测试
    附录2:织物性能测试
硕士期间学位论文成果
致谢

(4)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持久性抗菌织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1.2.1 后整理加工法
        1.2.2 原纤加工法
    1.3 抗菌剂的分类
        1.3.1 天然类抗菌剂
        1.3.2 无机类抗菌剂
        1.3.3 有机类抗菌剂
        1.3.4 复合抗菌剂
    1.4 纳米抗菌材料
        1.4.1 纳米材料
        1.4.2 石墨烯基抗菌材料
        1.4.3 纳米纤维素材料
    1.5 静电纺纳米纤维成纱技术
        1.5.1 纳米纤维与静电纺丝技术
        1.5.2 共轭静电纺成纱技术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2.GO-PEI-Ag/PAN持久抗菌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GO-PEI-Ag抗菌复合材料合成机理
        2.2.3 GO-PEI、GO-PEI-Ag、GO-Ag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GO-PEI-Ag/PAN抗菌织物制备
        2.2.5 GO-PEI-Ag复合材料及纱线表征测试
        2.2.6 细菌培养
        2.2.7 抗菌性能测试
        2.2.8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O-PEI-Ag/PAN抗菌纳米纤维织物的构建
        2.3.2 材料稳定性分析
        2.3.3 GO-PEI-Ag复合材料形貌表征
        2.3.4 红外光谱分析
        2.3.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2.3.7 GO-PEI-Ag/PAN纳米纤维纱线形貌表征
        2.3.8 GO-PEI-Ag/PAN纳米纤维纱线力学性能
        2.3.9 抗菌性能测试
        2.3.10 杀菌机理分析
        2.3.11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3.CNW-QAS/PAN抗菌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2 CNW-QA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CNW-QAS/PAN抗菌织物的制备
        3.2.4 CNW-QAS复合材料及纱线表征
        3.2.5 细菌培养
        3.2.6 抗菌性能测试
        3.2.7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NW-QAS/PAN抗菌织物的构建
        3.3.2 CNW-QAS复合材料形貌表征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5 热稳定性分析
        3.3.6 CNW-QAS/PAN纳米纤维包芯纱形貌表征
        3.3.7 CNW-QAS/PAN纳米纤维包芯纱力学性能
        3.3.8 抗菌性能测试
        3.3.9 抗菌耐久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总结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奖励
致谢

(5)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
        2.1.1 印染助剂
        2.1.2 纸张助剂
    2.2 乳化和乳液聚合
        2.2.1 乳化
        2.2.2 传统乳液聚合
        2.2.3 其它乳液聚合方法
    2.3 可聚合乳化剂参与的乳液聚合
        2.3.1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特点
        2.3.2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分类
        2.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2.4 研究思路
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3.2.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合成
        3.2.3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3.2.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苯丙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结构分析
        3.3.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CMC值
        3.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单体的乳化能力
        3.3.4 苯丙乳液胶膜的耐水性
        3.3.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苯丙乳液的胶膜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3.4 小结
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仿蜡印整理剂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仿蜡印整理剂的制备
        4.2.3 仿蜡印整理剂的应用
        4.2.4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膜层、仿蜡印整理织物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乳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特性的影响
        4.3.2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的影响
        4.3.3 仿蜡印整理剂整理后织物SEM分析
        4.3.4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4.3.5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色变的影响
    4.4 小结
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印花黏合剂中的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核-壳型印花黏合剂的制备
        5.2.3 涂料印花黏合剂的应用
        5.2.4 丙烯酸酯聚合物和乳液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涂料印花黏合剂分析
        5.3.2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储存稳定性影响
        5.3.3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摩擦牢度的影响
        5.3.4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结膜性能影响
    5.4 小结
6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纸张防水剂中的应用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纸张防水剂的制备
        6.2.3 纸张防水剂的应用
        6.2.4 乳液和纸张特性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工艺条件对纸张防水剂用乳液特性的影响
        6.3.2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的吸水率的影响
        6.3.3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拒水性的影响
        6.3.4 乳化剂对纸张干态强度的影响
        6.3.5 乳化剂对纸张湿态强度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6)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的创新开发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舒适功能性家纺产品
    1.1 保暖产品
    1.2 凉感产品
    1.3 抗静电产品
    1.4 负离子产品
2 卫生保健功能性家纺产品
    2.1 抗菌产品
    2.2 抗病毒产品
    2.3 防蚊虫产品
    2.4 防螨虫产品
    2.5 远红外产品
    2.6 护肤产品
3 安全防护功能性家纺产品
    3.1 阻燃产品
    3.2 遮光、反光产品
4 易保养功能性家纺产品
    4.1 防污易去污产品
    4.2 抗皱产品
5 智能家纺产品
    5.1 智能监测产品
    5.2 智能调温产品
6 未来发展趋势
    6.1 功能复合化
    6.2 功能标准化
    6.3 功能、时尚、绿色融合开发

(7)纳米氧化锌和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抗菌概述
    1.3 无机系抗菌剂
        1.3.1 光催化型抗菌剂
        1.3.2 金属离子负载型抗菌剂
    1.4 有机系抗菌剂
        1.4.1 季铵盐类抗菌剂
        1.4.2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1.4.3 卤胺化合物
    1.5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药品和材料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2 载银纳米氧化锌(Ag@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探究
        2.2.1 不同分散剂对Ag@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SDBS浓度对Ag@ZnO粒径分布的影响
        2.2.3 Ag@ZnO分散液的稳定性
        2.2.4 Ag@ZnO用量和粘合剂用量对浸轧法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2.5 粘合剂用量对Ag@ZnO涂层法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2.6 1,2,3,4-丁烷四羧酸(BTCA)对Ag@ZnO浸轧法抗菌整理的影响
    2.3 纳米氧化锌(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探究
        2.3.1 纳米ZnO分散性能的研究
        2.3.2 轧烘焙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3.3 涂层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4 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工艺研究
        2.4.1 实验方法
        2.4.2 次氯酸钠浓度对接枝整理织物氯化工艺的影响
        2.4.3 pH对接枝整理织物氯化工艺的影响
        2.4.4 卤胺整理织物的储存稳定性
        2.4.5 卤胺整理织物的循环使用性
    2.5 测试及表征
        2.5.1沉降实验
        2.5.2 粒径测试
        2.5.3 抗菌测试
        2.5.4 耐水洗牢度测试
        2.5.5 活性氯测试
        2.5.6 织物抗皱性能测试
        2.5.7 织物撕破强力测试
        2.5.8 傅里叶红外测试
        2.5.9 扫描电镜测试
第三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载银纳米氧化锌(Ag@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1.1 Ag@ZnO分散性能的研究
        3.1.2 轧烘焙整理工艺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3.1.3 Ag@ZnO对棉织物的涂层整理
        3.1.4 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与Ag@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1.5 Ag@ZnO与柠檬酸(CA)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1.6 小结
    3.2 纳米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2.1 纳米ZnO分散性能的研究
        3.2.2 轧烘焙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3.2.3 涂层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3.2.4 小结
    3.3 卤胺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3.1 接枝整理织物的红外光谱
        3.3.2 影响接枝整理织物氯化工艺的因素
        3.3.3 卤胺整理织物的储存稳定性
        3.3.4 卤胺整理织物的循环使用性
        3.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改性氧化石墨烯去除离子染料和Cr(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1.2.1 印染废水染料概述
        1.2.2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1.2.3 印染废水重金属来源
        1.2.4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1.3.1 石墨烯简介
        1.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1.4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方法
        1.4.1 聚合物改性
        1.4.2 有机小分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
    1.5 课题研究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材料制备
        2.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2.2.2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PANI/GO)的制备
        2.2.3 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L-Glu/GO)的制备
        2.2.4 甲基橙的测定
        2.2.5 Cr(Ⅵ)的测定
        2.2.6 吸附实验
        2.2.7 脱附再生实验
    2.3 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2.3.1 去除率及吸附量
        2.3.2 吸附等温线模型
        2.3.3 吸附动力学
    2.4 表征方法
        2.4.1 扫描电镜(SEM)表征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
        2.4.3 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
第三章 PANI/GO对吸附甲基橙的去除研究
    3.1 不同因素对PANI/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3.1.1 pH对 PANI/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3.1.2 吸附剂投加量对PANI/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3.1.3 反应时间对PANI/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3.1.4 甲基橙初始浓度对PANI/GO吸附的影响
    3.2 PANI/GO对甲基橙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3.3 PANI/GO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Glu/GO对吸附甲基橙的去除研究
    4.1 不同因素对L-Glu/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4.1.1 pH对 L-Glu/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4.1.2 吸附剂投加量对L-Glu/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4.1.3 反应时间对L-Glu/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4.1.4 甲基橙初始浓度对L-Glu/GO吸附的影响
    4.2 L-Glu/GO对甲基橙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4.3 L-Glu/GO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ANI/GO对吸附Cr(Ⅵ)的去除研究
    5.1 不同因素对PANI/GO吸附Cr(Ⅵ)的影响
        5.1.1 pH对 PANI/GO吸附Cr(Ⅵ)的影响
        5.1.2 吸附剂投加量对PANI/GO吸附Cr(Ⅵ)的影响
        5.1.3 反应时间对PANI/GO吸附Cr(Ⅵ)的影响
        5.1.4 Cr(Ⅵ)初始浓度对PANI/GO吸附的影响
    5.2 PANI/GO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5.3 PANI/GO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5.4 脱附再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Glu/GO对吸附Cr(Ⅵ)的去除研究
    6.1 不同因素对L-Glu/GO吸附Cr(Ⅵ)的影响
        6.1.1 pH对 L-Glu/GO吸附Cr(Ⅵ)的影响
        6.1.2 吸附剂投加量对L-Glu/GO吸附Cr(Ⅵ)的影响
        6.1.3 反应时间对L-Glu/GO吸附Cr(Ⅵ)的影响
        6.1.4 Cr(Ⅵ)初始浓度对L-Glu/GO吸附的影响
    6.2 L-Glu/GO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6.3 L-Glu/GO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6.4 脱附再生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7.1 SEM分析
        7.1.1 氧化石墨烯(GO)
        7.1.2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PANI/GO)
        7.1.3 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L-Glu/GO)
    7.2 FT-IR分析
        7.2.1 氧化石墨烯
        7.2.2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
        7.2.3 L-谷氨酸/氧化石墨烯
    7.3 XRD分析
        7.3.1 氧化石墨烯
        7.3.2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
        7.3.3 L-谷氨酸/氧化石墨烯
    7.4 XPS分析
        7.4.1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吸附Cr(Ⅵ)后
        7.4.2 L-谷氨酸/氧化石墨烯吸附Cr(Ⅵ)后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静电概述
        1.2.1 静电的概念
        1.2.2 静电的产生方式
        1.2.3 静电的危害
        1.2.4 涤纶纺织品的抗静电整理技术
    1.3 碳量子点的研究概况
        1.3.1 碳量子点的概述
        1.3.2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1.3.3 碳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修饰
        1.3.4 碳量子点基复合物
        1.3.5 碳量子点的应用
    1.4 纳米银材料概述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2 实验步骤
        2.1.3 样品的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掺氮碳量子点的XRD表征
        2.2.2 掺氮碳量子点的TEM图像和粒径表征
        2.2.3 掺氮碳量子点的FT-IR表征
        2.2.4 掺氮碳量子点的UV-vis及PL表征
        2.2.5 掺氮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
        2.2.6 掺氮碳量子点的XPS表征
    2.3 掺氮碳量子点的合成工艺优化
        2.3.1 正交试验设计
        2.3.2 实验部分
        2.3.3 正交实验结果
    2.4 掺氮碳量子点合成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掺氮碳量子点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及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2 实验步骤
    3.2 样品的表征和相关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负载涤纶织物的EDX-SEM表征
        3.3.2 负载涤纶织物的XRD表征
        3.3.3 负载涤纶织物的FT-IR表征
        3.3.4 掺氮碳量子点的抗静电机理
        3.3.5 掺氮碳量子点抗静电整理工艺优化
        3.3.6 粘合剂对织物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3.3.7 耐水洗性能测试
        3.3.8 耐摩擦性能测试
        3.3.9 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3.3.10 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
        3.3.11 织物的透湿性能测试
        3.3.12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3.3.13 织物的悬垂性测试
        3.3.14 织物的KES风格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掺氮碳量子点对涤纶织物的复合功能整理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2 实验步骤
    4.2 样品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掺氮碳量子点的XRD表征
        4.3.2 Ag/掺氮碳量子点的XPS表征
        4.3.3 Ag/掺氮碳量子点的TEM表征
        4.3.4 Ag/掺氮碳量子点的HRTEM-EDX表征
        4.3.5 负载涤纶织物的EDX-SEM表征
        4.3.6 Ag/掺氮碳量子点抗静电协同分析
        4.3.7 Ag/掺氮碳量子点抗菌性能分析
        4.3.8 水洗后抗菌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及变色机理
        1.1.1 分子间电子转移型热致变色材料
        1.1.2 立体结构变化型热致变色材料
        1.1.3 分子开环型热致变色材料
        1.1.4 晶型转化型热致变色材料
    1.2 热致变色胶囊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1.2.1 界面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2 原位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3 溶胶凝胶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4 复凝聚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5 乳液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3 热致变色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热致变色纤维
        1.3.2 热致变色印花织物
        1.3.3 热致变色染色织物
        1.3.4 热致变色服装应用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2.3.2 热致变色棉织物制备
        2.3.3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红外光谱
        2.3.4 热致变色棉织物表面形貌
        2.3.5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2.3.6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热稳定性
        2.3.7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2.3.8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元素分析
        2.3.9 热致变色棉织物颜色性能
        2.3.10 热致变色棉织物色牢度
    2.4 结果和讨论
        2.4.1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结构表征
        2.4.2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温度及热稳定性
        2.4.3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2.4.4 热致变色棉织物着色机理
        2.4.5 热致变色棉织物表面形貌
        2.4.6 热致变色棉织物变色温度和热稳定性
        2.4.7 热致变色棉织物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2.4.8 热致变色棉织物色牢度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3.3.2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制备
        3.3.3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红外光谱
        3.3.4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表面形貌
        3.3.5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3.3.6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3.3.7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热稳定性
        3.3.8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透染性测试
        3.3.9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热成像
        3.3.10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3.3.11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颜色性能
        3.3.12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元素分析
        3.3.13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色牢度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3.4.2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3.4.3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热致变色机理
        3.4.4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表面形貌
        3.4.5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3.4.6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变色机理
        3.4.7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变色温度和热稳定性
        3.4.8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着色机理
        3.4.9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热响应疲劳度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石蜡胶囊制备
        4.3.2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4.3.3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4.3.4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4.3.5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测试
        4.3.6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4.3.7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红外光谱
        4.3.8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性能
        4.3.9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吸收/反射光谱测试
        4.3.10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元素分析
        4.3.11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导热系数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石蜡胶囊形貌结构
        4.4.2 石蜡胶囊结构表征
        4.4.3 石蜡胶囊热稳定性
        4.4.4 石蜡胶囊热焓
        4.4.5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4.4.6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结构表征
        4.4.7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相变温度
        4.4.8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4.4.9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4.4.10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吸收/反射光谱
        4.4.11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导率及调温性能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制备
        5.3.2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5.3.3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核磁共振氢谱
        5.3.4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质谱
        5.3.5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红外光谱
        5.3.6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和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5.3.7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和胶囊荧光光谱
        5.3.8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颜色性能
        5.3.9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5.3.10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5.3.1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结构分析
        5.4.2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溶液中热致变色性能
        5.4.3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固相中热致变色性能
        5.4.4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变色机理
        5.4.5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5.4.6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5.4.7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的热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荧光增强型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6.3.2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的制备
        6.3.3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制备
        6.3.4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
        6.3.5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质谱
        6.3.6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十六醇体系荧光量子产率
        6.3.7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6.3.8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荧光光谱
        6.3.9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和织物颜色性能
        6.3.10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6.3.11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6.3.12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6.4.2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性能分析
        6.4.3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6.4.4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机理
        6.4.5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6.4.6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响应温度可调性
        6.4.7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耐疲劳性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2 :主要缩写名称

四、功能化织物后整理助剂的开发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动态二硫键的有机硅树脂乳液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研究[D]. 邓爽. 东华大学, 2021(01)
  • [2]棉织物吸湿速干和消臭复合功能整理研究[D]. 倪鹏程. 东华大学, 2021(01)
  • [3]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D]. 梁梦辉. 东华大学, 2021(09)
  • [4]基于纳米纤维成纱技术构建持久性抗菌织物及其性能研究[D]. 于文.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5]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D]. 陈八斤. 浙江大学, 2020(05)
  • [6]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的创新开发与发展趋势[J]. 陈佳. 纺织导报, 2020(08)
  • [7]纳米氧化锌和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工艺研究[D]. 何增. 东华大学, 2020(01)
  • [8]改性氧化石墨烯去除离子染料和Cr(Ⅵ)的研究[D]. 陆烨敏.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9]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研究[D]. 鲁译夫. 苏州大学, 2020(02)
  • [10]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D]. 张婉. 江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功能性织物整理助剂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