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网络通信

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网络通信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联网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20)在《PLC与单片机技术选用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也在向着自动化方向前进,部分产业发展已经向自动化控制行业转型。在众多的控制设备当中,PLC和单片机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很多时候PLC和单片机是不能够同时被使用的,需要技术人员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本文就针对PLC和单片机这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以便于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进行合理选择。

李多贵,王贵金,练旭东[2](2016)在《基于组态技术与PLC控制器试验平台的构建》文中认为目前组态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广电设备应用不多。本文采用组态控制技术与PLC控制器结合搭建平台,以中波机房发电机智能化监控为试验目标,建立以计算机信息图形界面为人机交互界面,改造升级设备实现智能化监控功能。

谭迈之[3](2015)在《机车真空主断路器试验台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介绍了电力机车用真空主断路器的应用现状,从产品测试要求、测控原理、系统功能设计、试验步骤及应用情况等方面阐述了机车真空主断路器试验台的研制。

赵晶[4](2012)在《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工业领域,自动化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通信技术也随之不断变化、发展。现场总线技术(Fieldbus technology)一直是这一发展背后的推动力量。工厂自动化车间的监控及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和控制可以由PROFIBUS (Process field bus)过程现场总线来实现。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与现场设备、客户端、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信就可以通过PROFIBUS总线来实现,由此可实现工厂的综合自动化要求及现场设备的智能化要求。PLC及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生产线的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是由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五个工作组组成的。第一工作组实现自动供料、第二工作组实现产品加工、第三工作组实现产品装配、第四工作组实现产品输送、第五工作组实现产品分拣。在研究西门子S7-300和西门子S7-200的软硬件应用及PROFIBUS现场总线的通信协议与PPI通信协议的基础上提出通信整改方案,并完成PROFIBUS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应用接口,及其与现场设备、PLC和监控管理设备的互联,包括各主站、从站组态,系统程序结构及通信控制的设计。整改后方案为输送工作组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作为一级主站,采用触摸屏TP170B作为二级主站,从站则包括S7-200系列PLC、变频器MM440、ET200M,而自动化控制生产系统主站和从站的联网通讯就由PROFIBUS现场总线来实现。对于PROFIBUS总线协议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的掌握PROFIBUS总线的通信机制。PLC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的结合,既可以使系统高速实时通信,也可以使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实时性得到提高。

潘海军[5](2012)在《PLC在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选煤厂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平沟选煤厂的工艺流程特点和要求为例,以选煤设备间的联系和影响选煤效果的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旨在设计一套重介选煤集中监控和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系统,实现对重介质选煤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监视及稳定的控制,同时保证重介质选煤过程的分选效果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本文利用先进的软硬件、自动化仪表和现代网络技术,对该公司平沟选煤厂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厂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内容主要围绕设备集中控制、现场工艺流程的真实反应、悬浮液密度等参数自动调节几个方面进行。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1.在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工艺流程框架下,以工控机、PLC、传感器及执行机构为硬件平台,采用SIMATIC Step7软件、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对控制程序的编写和组态画面进行开发,完成监测和控制系统。2.利用Profibus总线技术实现各硬件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3.通过多种自动化测控仪表以及通讯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悬浮液密度、液位以及旋流器入口压力的自动控制。4.对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现代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并积极探索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和稳定控制合格介质桶液位的更合理的控制方法。5.通过选择合适的在线物位检测系统、工业电视系统和生产调度系统,满足了选煤厂监控、调控及管理的要求。

李慧强[6](2010)在《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业自动化、先进制造、工业流程控制等领域的关键核心设备。由于具有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PLC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立体仓库、机床与工具、汽车制造、包装机械、纺织机械、控制设备制造、电力系统等机电行业,以及化工、油田、水利、污水处理、生产线等工业流程控制,在控制领域内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根据编程指令执行方式的不同,嵌入式PLC可分为编译型和解释型两种。解释型PLC下载到下位机的程序,是在上位机编译系统中做了简单的处理得到的编码(我们称为中间代码)。由于无法直接识别这些中间代码,下位机处理器只能采用取一条指令,解释执行一条指令的方式逐句执行。这种机制方法简单,而且容易实现,但是因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调用相应的解释程序,从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编译型PLC下载到下位机的程序,是在上位机编译系统中编译过的程序,下载到下位机,可以直接执行,而不再需要解释,并且可以“一次编译,多次执行”。这种机制在上位机就完成了编译的工作,下位机通过加载程序就可以直接执行,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我国PLC市场上,国外产品占有率很高,特别在中高端产品上更是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因此,PLC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山东省计算中心高档数控实验室经过数年的刻苦攻关,自主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山科SK系列PLC。该产品目前已在国内水利、电力、数控机械、医疗卫生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应用效果。但是,该产品采用解释执行的方式,是解释型PLC。这种方式存在可移植性差、执行速度比较慢等不足,是阻碍PLC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山科SK系列通用PLC技术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实验表明,采用本系统可以明显提高现有SK系列PLC产品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邹丹丹[7](2009)在《浅析PLC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指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PLC的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又是怎样,作者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张传兴[8](2008)在《浅议可编程序控制器对传统继电器的冲击》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作为自动控制已成为大多数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基础,同时也给工业控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非凡变化。使用PLC的工业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用继电器的工业控制系统相比,在操作、控制、效率和精度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虽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继电器控制设备不会被完全淘汰,但是由于PLC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工业控制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冯振明[9](2008)在《斗轮堆取料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斗轮堆取料机是一种堆、取合一的轨道式散料专用装卸设备,主要用于散料的堆存、挖取。本文在分析斗轮堆取料机控制系统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PLC硬件配置及软件组态,设计了一套以PROFIBUS-DP现场总线为基本框架的高性能的控制系统。通过分析斗轮堆取料机的生产工艺流程,开发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斗轮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器,现场总线作为连接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辅以变频调速系统,精密的检测手段,可靠的通讯设施,完善的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和采取一系列抗干扰措施,经过试验测试和现场调试,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该控制系统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速率快,降低劳动力工作强度,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孙一山[10](2006)在《智能化变电所配电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批高科技电气设备的应用,在变配电所实行智能化技术管理己提到日程上,该文介绍了运行一段时间、并累积了运行经验的变电所智能化系统,以便于互相交流,提高运行水平。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联网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联网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PLC与单片机技术选用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1 PLC和单片机的区别
    1.1 从编程语言上
    1.2 从硬件上
    1.3 从应用领域
    1.4 从结构上
    1.5 从特点上
2 PLC和单片机在控制方面的应用
    2.1 PLC在控制方面的应用
        2.1.1 在开关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2.1.2 在模拟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2.1.3 在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
        2.1.4 在联网、通讯方面的应用
    2.2 单片机在控制方面的应用
        2.2.1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
        2.2.2 在温度控制方面的应用
        2.2.3 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
3 PLC和单片机在控制方面的区别
    3.1 功能特性的不同
    3.2 核心原理不同
4 具体实例及使用策略分析
    4.1 具体实例
    4.2 使用策略分析
5 结束语

(3)机车真空主断路器试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车真空主断路器的试验要求
    1) 动作性能测试。
    2) 合闸速度。
    3) 固有合闸时间。
    4) 固有分闸时间。
    5) 分闸速度。
    6) 弹跳时间。
    7) 辅助触头连锁状态。
    8) 主断路器的主触头开距、超程、行程位移。
    9) 电磁阀得电时间。
    10) 气路密闭性能。
    11) 主触头接触电阻。
    12) 保持线圈电阻。
2 试验台的测控原理
3 试验台组成及功能设计
    3.1 输入配电与保护
    3.2 操作控制单元
    3.3 微机系统
    3.4 测控软件
    3.5 合分闸控制设计
    3.6 测试回路设计
    3.7 控制气路设计
    3.8 主动触头行程的测试设计
4 简要试验步骤
5 结束语

(4)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场总线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原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2.1 原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2 原生产线的电气控制
        2.2.1 工作组的结构特点
        2.2.2 控制系统
    2.3 原生产线的供电电源
    2.4 原生产线的气源处理装置
    2.5 原生产线的网络架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通信技术的研究
    3.1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3.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
        3.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3.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
        3.2.1 硬件组成
        3.2.2 软件基础
    3.3 西门子S7-200/300系列PLC
        3.3.1 S7-200的技术指标
        3.3.2 S7-300的常用模块及其功能
        3.3.3 S7-300的组态
        3.3.4 I/O地址组态
        3.3.5 S7-300的机架组态
    3.4 PLC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3.4.1 西门子PPI通信技术研究
        3.4.2 PROFIBUS通信技术研究
        3.4.3 PROFIBUS-DP通信技术研究
        3.4.4 两种通信方式对比得出的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新系统的设计思想
    4.2 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4.2.1 原系统结构及功能
        4.2.2 新系统网络架构和功能划分
    4.3 新系统的程序结构
        4.3.1 新系统控制实现流程
        4.3.2 新系统程序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5.1 新系统的软件、硬件要求
    5.2 新系统的组态
        5.2.1 主站组态
        5.2.2 组态EM277从站
        5.2.3 组态DP从站ET200M
    5.3 新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5.3.1 PROFIBUS接口定义
        5.3.2 PROFIBUS通讯介质
        5.3.3 PROFIBUS-DP通信协议
    5.4 S7-300 PLC对S7-200、ET200M控制
    5.5 S7-300 PLC对MM440控制
    5.6 S7-300 PLC对TP170B控制
    5.7 新系统的关键从站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PLC在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选煤厂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选煤的作用及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
    1.3 现场通讯技术概况
    1.4 上位组态软件概况
    1.5 可编程控制器概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选煤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2.1 重介质选煤技术
    2.2 跳汰选煤技术
    2.3 浮游选煤技术
第三章 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集中控制系统概述
    3.2 选煤工艺分析
    3.3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4 控制系统设计思想与方案
    3.5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 监控系统配置
    4.2 监控系统的功能
    4.3 监控系统的通讯组态
    4.4 监控系统的设计
    4.5 监控系统的网络共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5.1 密度控制的意义
    5.2 密度调节系统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他子系统设计
    6.1 选煤厂物位检测系统
    6.2 工业电视系统
    6.3 生产调度通讯系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6)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
        1.2.3 论文中做的主要工作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工具简介
        1.3.1 ARM处理器概述
        1.3.2 ADS 1.2开发环境简介
第2章 PLC技术概述
    2.1 PLC的定义及特点
        2.1.1 PLC的定义
        2.1.2 PLC的主要特点
    2.2 PLC的产生、发展及分类
        2.2.1 PLC的产生
        2.2.2 PLC的发展历程
        2.2.3 PLC的分类
    2.3 PLC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2.3.1 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及作用
        2.3.2 PLC的工作原理
        2.3.3 PLC的应用
    2.4 PLC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
        2.4.1 PLC的研究现状
        2.4.2 PLC的发展趋势
        2.4.3 PLC在我国的发展
第3章 山科SK系列PLC编译系统简介
    3.1 用户工程管理
    3.2 配置硬件环境
    3.3 编辑PLC程序
第4章 解释型PLC执行机制的研究
    4.1 系统结构
    4.2 编辑环境
    4.3 指令系统
    4.4 中间代码
    4.5 运行系统和解释程序
        4.5.1 运行系统
        4.5.2 解释程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编译型PLC系统的总体设计
        5.1.1 系统结构
        5.1.2 编译系统
        5.1.3 运行系统
    5.2 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设计
        5.2.1 编译系统的组成
        5.2.2 编译过程中用到的寄存器
        5.2.3 指令的编译过程
    5.3 编译型PLC指令的解析
    5.4 编译方法的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种PLC执行机制的性能比较
    6.1 PLC的性能评估指标
    6.2 编程实例
    6.3 两种不同机制下的执行过程
        6.3.1 解释型PLC的解释执行过程
        6.3.2 编译型PLC的编译执行过程
    6.4 性能比较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项目

(8)浅议可编程序控制器对传统继电器的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控制继电器存在的优缺点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优势、特点及功能
    2.1 顺序控制
    2.2 闭环过程控制
    2.3 运动位置控制
    2.4 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5 网络特性
3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4 结语

(9)斗轮堆取料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斗轮堆取料机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斗轮堆取料机控制系统概况
    1.4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第2章 斗轮堆取料机概述
    2.1 斗轮堆取料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2.3 斗轮堆取料机的特点
    2.4 斗轮堆取料机的作业工艺流程
        2.4.1 堆料作业工艺
        2.4.2 取料作业工艺
    2.5 斗轮堆取料机等量取料的研究
第3章 斗轮堆取料机硬件控制系统
    3.1 引言
    3.2 现场总线技术
        3.2.1 现场总线技术的简介
        3.2.2 现场总线在斗轮堆取料机上的应用
    3.3 基于现场总线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3.3.1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介
        3.3.2 PLC 在斗轮堆取料机上的应用
    3.4 基于现场总线的斗轮机调速系统
        3.4.1 变频调速器简介
        3.4.2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3.4.3 变频调速应用的效果
    3.5 斗轮堆取料机的通讯系统
        3.5.1 斗轮堆取料机的通讯方式
        3.5.2 斗轮堆取料机的通讯分类
        3.5.3 斗轮堆取料机通讯方式的应用
    3.6 斗轮堆取料机检测系统
    3.7 斗轮堆取料机电视监控系统
    3.8 抗干扰措施
        3.8.1 PLC 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
        3.8.2 PLC 抗干扰设计
        3.8.3 PLC 抗干扰措施
        3.8.4 其他抗干扰措施
    3.9 小结
第4章 斗轮堆取料机软件控制系统
    4.1 引言
    4.2 斗轮堆取料机程序开发
        4.2.1 程序控制的基本任务
        4.2.2 程序控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4.2.3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实例
    4.3 斗轮堆取料机管理系统程序的开发
        4.3.1 管理系统的功能
        4.3.2 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
        4.3.3 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
    4.4 小结
第5章 斗轮堆取料机控制系统调试试验
    5.1 引言
    5.2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硬件调试
    5.3 控制系统软件调试试验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联网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PLC与单片机技术选用的策略[J]. 张旭. 办公自动化, 2020(21)
  • [2]基于组态技术与PLC控制器试验平台的构建[J]. 李多贵,王贵金,练旭东.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6(03)
  • [3]机车真空主断路器试验台的研制[J]. 谭迈之.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5(05)
  • [4]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D]. 赵晶. 东北大学, 2012(07)
  • [5]PLC在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选煤厂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 潘海军. 内蒙古大学, 2012(01)
  • [6]编译型PLC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慧强.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5)
  • [7]浅析PLC的应用与发展[J]. 邹丹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4)
  • [8]浅议可编程序控制器对传统继电器的冲击[J]. 张传兴. 科技创新导报, 2008(32)
  • [9]斗轮堆取料机控制系统的开发[D]. 冯振明. 吉林大学, 2008(07)
  • [10]智能化变电所配电系统[J]. 孙一山. 农村电气化, 2006(11)

标签:;  ;  ;  ;  ;  

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网络通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