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一、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董青,黄勇[1](2021)在《员工全面薪酬平衡感知研究——基于心理平衡视角的解释性案例》文中研究说明尽管全面薪酬日益得到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但是组织全面薪酬激励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已有理论和研究未能对员工面对组织全面薪酬激励的认知与反应提供充分的解释。基于认知失调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思想,从被激励者心理平衡视角出发,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法,提炼全面薪酬平衡感知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阐明员工全面薪酬平衡感知的内涵、特征及影响。研究表明:员工具有多元且追求平衡的需要,希望自己关心的各种需要能得到平衡满足,基于这种平衡满足需要,员工会对组织的全面薪酬激励形成全面薪酬平衡感知,即员工对自己所关心的各种需要被组织给予的全面薪酬同步协调满足的程度以及不同的需要满足之间互补替代关系的综合评价。当员工拥有较高全面薪酬平衡感知时,通常表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反之则比较消极。本研究深化了有关员工对全面薪酬激励认知与反应的理论探索,能够为组织有效激励员工提供新的思路。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李彬彬[3](2019)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影响着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本研究以教学中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关系为切入点,力图明确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情况,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不同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同维度各产生什么影响,为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设计、控制及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提供指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济南实验初中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现状及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八年级140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将学生心率控制在120-135次/min范围内;实验班每节课安排十分钟的体能练习,并将运动技能的学习融入到二十分钟的比赛中去,将心率控制在135-150次/min范围内,对实验前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以此研究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产生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1)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运动负荷过低、学生练习时间不充足、动作练习不到位、教师缺乏对运动负荷的正确认识等问题;(2)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多项维度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最突出的是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问题。实验研究结果:(1)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平衡性维度得分降低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心理平衡性维度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2)实验后对照班学生适应不良维度得分降低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维度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教师不能对运动负荷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这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当前初中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这就需要各界力量形成合力来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体育教学是必要途径之一;(3)体育教学不同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起到不同作用,中等负荷对心理健康中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平衡性维度起到正向作用,对心理平衡性维度作用不明显;低负荷对心理健康的适应性维度起到正向作用,对其他维度作用不明显。

李小红[4](2018)在《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及调适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H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基层地方政府是我国政策链的最终输出端,负责调配整合辖区资源,落地上级政府各项政策。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基层治理中的实际执行者,其自身公共服务动机、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基层治理的成效。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整体公共服务动机较强,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升,但是近年来一些干部也存在贪腐、抑郁、倦怠的心理状态。探求负面心理状态出现的根源,调适基层领导干部心理状态,有助于塑造一支稳定健康的基层领导干部,推动我国基层治理体系良性运行。基层领导干部负面心理状态的实质是个体心理失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或行为,其产生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是源于需求的不满足。当人的机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时,就会诱发人体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的一定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出现短暂性的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控制,就会引发持续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基层领导干部常见的心理失衡状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消极懈怠、心理抑郁自杀、行为腐败堕落等。本文采取抽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外部诱因、失衡表现、内在心理品质、调适方式等维度研究福建省H市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现状,再通过交叉分析各个维度因素对心理失衡的影响,深入剖析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引发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外部诱因主要包括职级升迁、经济收入、地位名誉、价值认可、矛盾冲突等五个方面,内在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个体认知调节、情绪情感发泄、意志品质抗压等心理活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调适对策:一是个人层面的自我清醒认知与自我调适;二是组织层面的教育引导、身边人员的关怀帮助以及、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三是社会层面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等。希望通过个人、组织、社会三个层面的努力,为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调适提供借鉴参考。

潘少萍[5](2017)在《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西方人们在追求心理平衡时的侧重点不一样,在处理个人需求和他人要求的关系时亦不相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与自身需要的满足,更关注个体自身在认知、人格上的平衡感,而中国文化强调自我是集体的一部分,更关注个体内心的平衡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候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需求,来迎合社会的要求。为此,张灵聪提出平衡需求理论,认为个体在处理个人需求与外界要求的关系时,不仅要追求内心的平衡,还要追求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并系统阐述了由此产生的不同平衡状态。本论文基于平衡需求理论,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编制了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问卷;然后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分别从市区和农村各抽取一所中学,采用描述性统计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现象学的调查分析;最后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建立起以初中生的母子关系为中介,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包括两个维度:内平衡、外平衡;《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较为亲密,与父母的冲突程度较低。与父亲相比,初中生与母亲的亲密度更高,冲突频率更多。3.亲子亲合的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平衡型>外失衡型>内失衡型>不平衡型;而亲子冲突的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失衡型>不平衡型>内失衡型>平衡型。4.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平衡型的自我控制水平比不平衡型、内失衡型要高。5.初中生的母子关系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中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裴志珍[6](2017)在《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特点及其与依恋、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恰好是生理和心理逐步趋于成熟的人生阶段,此阶段的亲密关系以恋爱关系为主,恋爱关系是情侣间的一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中国关系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平衡。国内外有关亲密关系的研究很少有考虑中国关系文化的,有关心理平衡理论在中国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应用更是少见,相关的问卷也很少。为此本研究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构恋爱关系平衡理论假设,并在该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问卷,经过初测和数据分析,形成正式问卷。然后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问卷与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对恋爱中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特点,并探索了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与依恋、恋爱满意度的关系,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问卷包含内平衡和外平衡两个因素,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投入使用。2、大学生在内平衡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在外平衡上的得分。3、恋爱满意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显着,男生对于恋爱关系的满意度显着高于女生;平衡在恋爱现状上的差异均显着,谈过恋爱且目前单身中的平衡得分显着低于目前恋爱中的;外平衡和平衡在恋爱次数上的差异显着,在外平衡方面,恋爱次数为1次的得分显着低于3次的;平衡在年龄组上的差异显着,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19岁年龄组的外平衡得分显着低于≥23岁年龄组。4、不同平衡状态大学生在恋爱满意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平衡型的大学生的恋爱满意度显着高于不平衡型的。5、平衡和恋爱满意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依恋和恋爱满意度存在显着的负相关。6、平衡和依恋都能预测恋爱满意度,依恋为负向预测,解释率为13.9%,平衡为正向预测,解释率为10.2%。平衡显着调节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关系。7、在不同控制条件下,平衡和依恋两因素对恋爱满意度的影响明显不同。总体而言,依恋对恋爱满意度的影响更大。8、不同恋爱现状、年龄、年级中,恋爱关系平衡对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关系调节是有差别的。谈过目前单身组的调节作用显着,≤19岁组的调节作用显着,一年级组调节作用显着。

王慧[7](2017)在《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与宿舍关系、冲突处理方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衡就是减少差别,使个体的主观与客观、以及个体主观内部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从而使个体获得最大的心理满意度和最有效地适应生活。本文将中国文化下特有的平衡需求理论,应用在大学生宿舍关系中以进行具体的研究。本论文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编制了《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问卷》,然后结合《大学生宿舍关系冲突处理问卷》、《大学生宿舍关系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宿舍关系社会计量测验》,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闽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构建统计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了如下结论:1、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包括两个维度:外平衡维度和内平衡维度;《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在宿舍人际关系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平衡型的人的宿舍人际关系显着好于另外三种类型;而不平衡型人的宿舍人际关系显着差于另外三种类型。3、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在宿舍冲突处理方式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第一:平衡型的人比另外三种类型的人更少使用竞争的方式,更多使用合作的方式处理宿舍冲突。第二:平衡型的人比外失衡型的人更少的使用顺从和回避的方式来处理宿舍冲突。第三:不平衡型的人比另外三种类型的人更多使用回避的方式处理宿舍冲突。4、大学生宿舍冲突处理方式在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对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影响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5、大学生宿舍关系下的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受室友欢迎的程度没有显着性差异。

王常青[8](2017)在《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失衡问题是关系着人生存与发展的极为普遍且极其重要的问题,促进心理世界走向平衡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心理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其动态变化是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化条件下的物化处境对心理认知的冲击,信息化条件下的虚拟交往对心理情感的疏离以及全球化条件下的多元思潮对意志的消解,人们的心理世界滑向失衡的风险明显增加。个体的心理失衡、身心失衡,会抱怨、愤怒,甚至生病、崩溃;群体或社会整体心理失衡就会导致社会内部失衡、社会危机四伏、社会冲突不断,甚至社会的断裂和动荡等严重危害。那么,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可行?社会的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走向心理平衡的路又在何方?人类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社会发展所伴随的副作用?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心理失衡问题并促使心理世界不断走向新的平衡。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论、认识论和历史观出发来研究心理失衡问题,探索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失衡问题及走向平衡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运用系统分析法、逻辑和历史一致法、结构与功能分析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心理平衡观分析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状,为探索走向平衡的路径找到坚实的着力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心理平衡思想,首先构建心理失衡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把心理失衡的主体和客体搞清楚,即谁的失衡、谁与谁的失衡和如何调控以走出失衡等问题。心理失衡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既要对心理失衡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共时态的分析,又要进行历时态的探讨,同时还要对心理失衡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理论廓清和现实分析,以及对共时态和历时态的背景下导致心理失衡的根源进行挖掘。从主客体之间三种基本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的本质出发提出研究心理失衡问题的三组基本范畴以及探析心理失衡的主体根源、客体根源和实践根源。通过系统分析、结构与功能分析等方法,从主体、客体和实践这三重维度来全面分析导致心理失衡问题的根源,主体根源:认知——情感——意志,即认知偏差、归因错误,情感消极、悲观厌世,意志缺乏、行为退缩;客体根源:物质产品——制度产品——精神产品,即物质生产效率低、供给不足,社会交往秩序乱、分配不公,精神生产滞后、意义感缺失;实践根源:过去——现在——未来,即过去的实践无效,现在的实践无序、未来的实践无望。在理论框架和基本范畴确立以后,除了探析心理失衡的根源,还需要在理论上对心理失衡走向平衡的条件以及心理平衡具有哪些功能等进行一般分析。虽然心理世界从根本上是对生存、生活和发展状态的反映,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心理世界的平衡状态也不是消极被动、毫无作用的,而是对人们的生产、交往、生活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反作用。所以,首先要明确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和实践条件:从主体维度来讲,科学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分别是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理解力、安抚力和执行力,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走向心理平衡的合力;从客体维度来讲,满足物质需要的利益、保障交往需要的制度和满足精神需要的理想信念分别是走向心理平衡的驱动力、规范力和引导力;从实践维度来讲,继承过去的实践、改造当下的实践和塑造未来的实践分别是走向心理平衡的支撑力、把握力和调控力。其次,还要明确促进心理世界的平衡会带来哪些好处:从主体维度来讲,心理平衡是主体心理世界长期存在的基础、健康存在的必备前提以及生命本质的具体体现;从客体维度来讲,心理平衡分别促进物质产品的合理生产、制度的规范与完善以及正面精神产品的生产,分别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社会)的美美与共、人与自我的完整统一;从实践维度来讲,心理平衡分别有利于批判地继承过去的实践、积极合理地开展现在的实践以及提升未来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空间。从三重维度来明确以上两大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探索走向平衡的基本路径,并为促进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找到动力和引领方向。在对心理失衡问题进行理论框架构建、理论分析、相关概念厘清、根源探析以及对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条件和心理平衡的功能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最后以促使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来对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象进行观照、科学分析和判断当下中国心理世界的总体态势。毋庸置疑,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人们的心理世界处于平衡的、积极健康的状态是主流现象。虽然总体向好,但是,由于主观、客观的因素所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心理失衡,不容忽视。观照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的现状、探究其原因,重点在于制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构建走向心理平衡的路径。从主体维度来提升认知能力、完善认知结构,提升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感,以及提升意志水平、实现自我超越;从客体维度来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从实践维度来有批判地继承过去、科学地改造现在以及合理地塑造未来,是减少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象以及走向心理平衡的现实选择,也是改善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增强社会认同、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整合精神动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

李闽川[9](2016)在《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传统现代建筑,当代非欧建筑形态往往呈现出拓扑、分形等几何特征,表现为一种平滑、流动、穿插、切削、变异、扭曲等更趋非标准、非线性、液态化、景观化的建筑形态。对于这种形态的审美认知,观者已经很难再用简单的"美"或者"丑"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判断了,而是希望通过形态的表现探求出建筑背后潜在的更深层次逻辑与内涵,体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以及建筑形态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论文在大量研读相关审美理论的基础上,选择视知觉动力理论来探索非欧建筑的审美认知。视知觉动力理论是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用于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理论,这个理论采用"力"这个媒介来理解形态的美学呈现,将一切艺术形式的形态表现归结为"力"的呈现,把外界刺激物的形态对人心理产生的能动反应解释为"力"的作用,将形态的审美判断归结为"力"的平衡。一个好的"格式塔" 一定是"力"在一系列对抗、消解、传递、融合等作用后形成的"合力"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态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希望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应符合其内心的定位,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自身的内涵特性并得到观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舒适度体验,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从上述观点出发,论文主要从视知觉动力的审美原理研究和基于这种原理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判断两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希望通过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当代非欧建筑形态这种最前沿的建筑形式带给人的美学呈现,来揭示看似不规则、复杂的建筑形态背后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为非欧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做一些探索。论文首先采用阐释性的研究方法对视知觉动力的概念、原理、运作、审美等理论进行全面剖析、适度延展和适当修正,并重点研究和论述了动力平衡的情感审美原理,为非欧建筑形态的审美认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针对非欧建筑形态,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相关实验探索详细,论述了这种非标准形态所蕴含的视知觉动力平衡特征、心理感知、完形机制和情感审美特性等问题,并得出无论这些非欧建筑形态如何展现,其形态应符合人对"力"的平衡需求,只有平衡才能让观者产生良好的心理舒适度和愉悦感,才能获得观者的认可,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这一观点。可以说,本论文既是对视知觉动力理论的梳理和拓展,建立一个审美理论的基因库,为建筑审美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又是针对具体的非欧建筑形态进行审美研究,提高对非欧建筑形态的视觉敏感度和正确的形态审美感知,以及更好的表现作品的视觉效果等目的这一基本命题。

罗佳[10](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快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人的心理也随之波动翻转、跌宕起伏。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交织使人的心理方向愈加迷茫,社会各类问题的突发使人的心理感受愈加复杂,个体的具体遭受又不断引发新的心理困惑,这一切最终导致人的心理承受力不断降低,心理的幸福感与和谐感逐渐减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个体心理郁结、澄清心理困惑、转化心理态度、提升心理品质,帮助人们进行积极地心理疏通和心理引导,有助于人们以和谐健康的心理参与个体生活、参与社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发展。故而,本文以个体心理疏导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什么”进行内涵与特征的阐述,“为什么”进行现实迫切性的回答,“怎么样”进行理论取向和规律遵循的学理论证,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技术的实践探索。总体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系统筹划。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主要从心理疏导的一般概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定概念解读,并这一概念与思想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进行区分,以体现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把握;最后,从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方法与理念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进行了特征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进行完整概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首先是来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即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其次是来源于个体心理健康平衡的需要,通过心理疏通净化心理空间,通过心理引导改变偏激认知,通过心理调适减少负性情绪,通过价值引导消除价值观的迷茫。最后是来源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照顾到教育对象的主体诉求,坚持以尊重、聆听、理解和体谅为要求的人本取向;凸显良好关系对心理疏导实施的重要性,形成心理疏导中关系取向双向互动、支持鼓励和引导提升的层次结构;强调文化之于个体心理的多重影响,突出心理疏导中的文化取向,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素材、适当融入轻松积极的大众文化产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提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取向,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并用先进价值理念引领和整合个人心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其一,从心理和思想的交互性、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性入手,提出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只有在心理疏导中进行客观完整的分析,才能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状态。其二,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入手,提出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只有在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状态下,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转变。其三,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既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和谐与健康,更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提出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体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价值目标。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要增强心理疏导的作用效果,就需要将实施途径多样化、实施范围扩大化,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立体网络。首先,依托日常生活,确立以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为核心的心理疏导生活基础;其次,借助实践活动,利用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个体心理态度的转化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体现心理疏导的实践形式;再次,注重大众传媒,通过正面信息传播、正确价值观宣传的方式扩大心理疏导的媒介平台;最后,利用网络空间,发展线上线下积极互动、虚拟现实齐进、关注引导并存的心理疏导网络体系。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技术。心理疏导既需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较为成熟的方法,包括理论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也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殊方法,如以心理郁结清除和心理空间净化为目的的心理宣泄法,以融入情感、体现情感价值的情感感染法,还有促进个体身心放松、促进心理疏导实施的放松调节法,以及找准问题焦点、集中解决的重点突破法。而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科学化和有序化,也要也进行相关技术的探索,包括正确运用解释技术、合理使用面质技术、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员工全面薪酬平衡感知研究——基于心理平衡视角的解释性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理论背景与假设
    1.全面薪酬及相关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
    3.自我决定理论
    4.阴阳平衡思想
    5.理论假设
三、 研究设计
    1.方法选择
    2.个案选取
    3.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 案例对比分析
    1.A组案例分析
    2.B组案例分析
    3.C组案例分析
    4.三组案例综合比较
五、 研究发现与概念模型
    1.研究发现
    2.概念提炼及模型构建
六、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理论贡献
    3.实践启示
    4.局限与展望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3)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1.1.2 国家重视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1.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运动负荷相关研究
        2.1.1 运动负荷的概念
        2.1.2 运动负荷研究现状
        2.1.3 有关运动负荷评定的研究
    2.2 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2.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2.2.2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2.2.3 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2.3 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2.3.1 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3.2 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初中学生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4.1.1 初中学生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现状
        4.1.2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4.2 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4.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性
        4.2.2 实验班实验前后心理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性
        4.2.3 对照班实验前后心理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性
        4.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性
        4.2.5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及调适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概述
    2.1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相关概念
        2.1.1 基层领导干部的范围界定
        2.1.2 心理失衡的含义
        2.1.3 心理失衡的特性
    2.2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理论基础
        2.2.1 心理契约理论
        2.2.2 需要层次理论
        2.2.3 勒温场域理论
    2.3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常见表现
        2.3.1 人际关系紧张
        2.3.2 工作消极懈怠
        2.3.3 心理抑郁自杀
        2.3.4 行为腐败堕落
    2.4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危害
        2.4.1 不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2.4.2 不利于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和依法行政
        2.4.3 不利于基层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三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调查分析
    3.1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生成机理
        3.1.1 心理失衡的需要诱发过程
        3.1.2 心理失衡的认知过程
        3.1.3 心理失衡的情绪情感过程
        3.1.4 心理失衡的意志过程
    3.2 个别访谈
        3.2.1 访谈设计
        3.2.2 访谈整理
    3.3 问卷调查
        3.3.1 问卷的编制依据与内容
        3.3.2 问卷的发放
        3.3.3 问卷的回收和统计
        3.3.4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3.3.5 调查对象自变量因素的交叉分析
        3.3.5.1 不同年龄段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3.3.5.2 不同行政级别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3.3.5.3 不同文化程度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3.3.5.4 不同工作年限的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交叉分析
第四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成因分析
    4.1 个人层面的心理原因
        4.1.1 盲目攀比心理
        4.1.2 错位补偿心理
        4.1.3 角色冲突心理
        4.1.4 从众侥幸心理
    4.2 所在组织层面的原因
        4.2.1 工作压力过大
        4.2.2 晋升渠道狭窄
        4.2.3 用人体制机制不健全
        4.2.4 心理疏导渠道缺失
    4.3 社会层面的外部环境原因
        4.3.1 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与挑战
        4.3.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4.3.3 社会诱惑和舆论压力大
第五章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调适对策
    5.1 个人层面:基层领导干部的自我调适
        5.1.1 重视心理健康
        5.1.2 清醒认知自我
        5.1.3 善于自我调适
    5.2 组织层面:多措并举,调适基层领导干部心理
        5.2.1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
        5.2.2 建立心理预警机制,畅通心理疏导渠道
        5.2.3 营造政治清明的良好用人环境
        5.2.4 建立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约束机制
    5.3 社会层面:营造宽容和谐社会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5.3.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3.2 进一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5.3.3 构建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问题提出
    1.1 选题的来源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
        2.1.1 心理平衡
        2.1.2 平衡需求理论
        2.1.3 平衡状态
        2.1.4 相关概念辨析
        2.1.5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的提出
    2.2 初中生的亲子关系
        2.2.1 亲子关系的定义
        2.2.2 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特点
        2.2.3 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
        2.2.4 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理论模型
        2.2.5 初中生亲子关系的测量
    2.3 初中生的自我控制
        2.3.1 自我控制的定义
        2.3.2 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2.3.3 自我控制的理论
        2.3.4 自我控制的测量
        2.3.5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2.4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
        2.4.1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
        2.4.2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
        2.4.3 初中生亲子关系与自我控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1.1 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的维度
        3.1.2 研究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亲子关系与自我控制的特点
        3.1.3 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关系
    3.2 研究内容
        3.2.1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问卷的编制
        3.2.2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亲子关系与自我控制的特点
        3.2.3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关系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研究法
        3.4.2 问卷调查法
        3.4.3 统计分析法
    3.5 研究程序
第4章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问卷的编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对象选取
        4.3.2 研究工具
        4.3.3 研究过程
    4.4 研究结果
        4.4.1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初测问卷的编制
        4.4.2 亲子关系平衡状态正式施测问卷题项的确定
        4.4.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4.5 讨论
        4.5.1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的维度分析
        4.5.2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的测量分析
    4.6 研究结论
第5章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工具
        5.3.3 研究程序
        5.3.4 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
        5.4.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5.4.2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的特点
        5.4.3 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5.4.4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5.4.5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
        5.4.6 初中生亲子关系为中介的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模型检验
    5.5 讨论
        5.5.1 初中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分析
        5.5.2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特点分析
        5.5.3 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对自我控制的影响机制——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
        5.5.4 初中生的母子关系在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自我控制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的教育启示
    5.6 研究结论
第6章 总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特点及其与依恋、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关于心理平衡的研究概况
        1.1.1 什么是心理平衡
        1.1.2 心理平衡的的相关理论
        1.1.2.1 认知失调理论
        1.1.2.2 平衡——不平衡结构
        1.1.2.3 中华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平衡理论
        1.1.3 心理平衡的测量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关系的研究概况
        1.2.1 什么是恋爱关系
        1.2.2 恋爱关系的相关理论
        1.2.2.1 爱情观类型理论
        1.2.2.2 爱情关系的依恋风格理论
        1.2.2.3 投资模式
        1.2.3 关系满意度研究
    1.3 心理平衡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1.4 问题的提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查阅法
        2.3.2 访谈法
        2.3.3 问卷法
    2.4 研究意义
第3章 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问卷的编制
    3.1 问卷编制的理论依据及维度确定
        3.1.1 恋爱关系平衡的界定
        3.1.2 恋爱关系平衡的内容调查
    3.2 初测问卷的编制、施测及项目分析
        3.2.1 初测问卷项目的编制
        3.2.2 初测问卷的测量
        3.2.3 初测问卷的结果
        3.2.3.1 项目分析
        3.2.3.2 初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3.2.3.3 问卷的信度分析
        3.2.3.4 问卷的效度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研究二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特点及其与依恋、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4.1 方法
        4.1.1 被试
        4.1.2 研究工具
        4.1.3 问卷施测
        4.1.4 数据管理与统计处理
    4.2 研究结果
        4.2.1 恋爱关系平衡、成人依恋、恋爱满意度的基本特点
        4.2.1.1 恋爱关系平衡总体情况
        4.2.1.2 成人依恋总体情况
        4.2.1.3 恋爱满意度总体情况
        4.2.1.4 性别差异
        4.2.1.5 年级差异
        4.2.1.6 恋爱现状差异
        4.2.1.7 恋爱次数差异
        4.2.1.8 年龄组差异
        4.2.2 不同平衡状态在依恋各维度与恋爱满意度上的差异
        4.2.3 恋爱关系平衡、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4.2.4 恋爱满意度对恋爱关系平衡、依恋的回归分析
        4.2.5 平衡在依恋和恋爱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4.2.6 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问卷的编制
    5.2 恋爱关系平衡、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基本特点
    5.3 恋爱关系平衡、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关系模型
        5.3.1 平衡、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5.3.2 平衡、依恋和恋爱满意度的回归关系
        5.3.3 平衡在依恋和恋爱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第6章 总结
    6.1 结果
    6.2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开放式问卷
    附录2:初测问卷
    附录3:正式问卷
    附录4: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
    附录5: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与宿舍关系、冲突处理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平衡的界定
    2.2 平衡的相关理论
        2.2.1 西方的平衡理论
        2.2.2 中国的平衡理论
    2.3 平衡需求理论的提出
        2.3.1 平衡需求理论在大学生的不同关系中的应用
        2.3.2 大学生宿舍关系下的平衡
    2.4 大学生的宿舍关系
        2.4.1 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定义
        2.4.2 关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国内外研究
    2.5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处理方式
    2.6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宿舍关系及宿舍冲突处理方式关系的概述
        2.6.1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和宿舍关系的相关研究
        2.6.2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和宿舍冲突处理方式的关系研究
        2.6.3 大学生宿舍冲突处理方式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1.1 探讨大学生宿舍关系下的平衡
        3.1.2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宿舍关系及宿舍冲突处理方式关系的研究
        3.1.3 从他评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大学生宿舍关系下平衡的特点
    3.2 研究内容与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第4章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问卷的编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3.3 研究过程
    4.4 研究结果
        4.4.1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初测问卷的编制和施测
        4.4.2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正式问卷的编制和施测
    4.5 讨论
    4.6 研究结论
第5章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与宿舍关系、冲突处理方式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工具
        5.3.3 问卷回收及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
        5.4.1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类型的划分
        5.4.2 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宿舍人际困扰状况的差异
        5.4.3 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在大学生宿舍冲突处理方式上的差异
        5.4.4 大学生宿舍冲突处理方式在平衡与宿舍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5 分析与讨论
        5.5.1 大宿舍关系下不同平衡类型的人的分布情况
        5.5.2 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宿舍人际关系困扰状况的差异
        5.5.3 不同平衡类型的人在宿舍冲突处理方式上的差异
        5.5.4 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宿舍冲突处理方式以及宿舍关系的相关
        5.5.5 大学生宿舍冲突处理方式在平衡与宿舍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5.6 研究结论
第6章 从他评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对象
        6.3.2 研究工具
        6.3.3 问卷回收及数据处理
    6.4 结果分析
        6.4.1 对平衡类型的划分
        6.4.2 不同平衡类型的人人缘系数的差异
    6.5 分析与讨论
        6.5.1 对平衡类型的划分
        6.5.2 不同平衡类型的人人缘系数的差异
    6.6 研究结论
第7章 总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学术梳理与总结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简述及其心理平衡思想
        (二) 国外主要学者关于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简述
        (三) 国内主要学者关于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简述
        (四) 研究评述与总结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三) 重点及难点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心理失衡问题的关注
    第一节 失衡的心理世界图景
        一、压力入侵下的社会焦虑弥漫
        二、归属感的下降、安全感的缺失
        三、亚健康人群的年轻化、扩大化
        四、幸福感下降促发人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心理失衡的一般界定
        一、心理和失衡的概念界定
        (一) 心理的概念界定
        (二) 失衡的概念界定
        二、心理失衡的概念界定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辨析
        (一) 心理失衡的概念界定
        (二) 心理失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辨析
        三、心理失衡的基本特征
        (一) 多维性和层次性
        (二) 社会性和历时性
        (三) 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心理失衡的危害
        一、身心受损,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二、社会危机四伏,冲突不断
        三、精神家园坍塌,道德沦丧
第二章 心理失衡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心理失衡的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
        一、心理失衡的主体及其构成与特点
        (一) 心理失衡主体的特点
        (二) 心理失衡主体的分类
        (三) 心理失衡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失衡客体及其类型与特性
        (一) 心理失衡客体
        (二) 心理失衡客体的含义与类型
        (三) 心理失衡客体的特性
        三、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
        (一) 认识关系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 价值关系的本质: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三) 实践关系的本质: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改造
    第二节 心理失衡的主体根源:认知——情感——意志
        一、认知偏差,归因错误
        二、情感消极,悲观厌世
        三、意志缺乏,行为退缩
    第三节 心理失衡的客体根源:物质产品——制度产品——精神产品
        一、物质产品:物质生产效率低,供给不足
        二、制度产品:社会交往秩序乱,利益分配不公
        三、精神产品:精神生产滞后、意义感缺失
    第四节 心理失衡的实践根源:过去——现在——未来
        一、过去实践的无效
        (一) 昔日劳碌,无功而返
        (二) 昔日辉煌,昙花一现
        二、现在实践的无序
        (一) 生存边缘
        (二) 惰性实践
        (三) 异化发展
        三、未来实践的无望
第三章 走向心理平衡的条件考察
    第一节 走向心理平衡的主体条件
        一、科学的认知是心理平衡的理解力
        二、积极的情感是心理平衡的安抚力
        三、坚强的意志是心理平衡的执行力
        四、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走向心理平衡的合力
    第二节 走向心理平衡的客体条件
        一、满足物质需要的利益是心理平衡的驱动力
        (一) 利益是走向心理平衡的基础
        (二) 走向心理平衡是获取利益的目的
        (三) 心理平衡是利益获得满足的结果
        二、保障交往需要的制度是心理平衡的规范力
        (一) 制度对心理平衡起着构成作用
        (二) 制度对心理平衡起着保障作用
        (三) 制度对心理平衡起着规范作用
        三、满足精神需要的理想信念是心理平衡的引导力
        (一) 理想信念的观念导向作用
        (二) 理想信念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 理想信念的目标导向作用
    第三节 走向心理平衡的实践条件
        一、继承过去的实践:走向心理平衡的支撑力
        (一) 成功的实践经历(经验)
        (二) 失败的实践经历(教训)
        二、改造当下的实践:走向心理平衡的把握力
        (一) 合理的实践目的
        (二) 恰当的实践手段
        (三) 有效的实践结果
        三、塑造未来的实践:走向心理平衡的调控力
        (一) 未来的实践方式
        (二) 未来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空间
第四章 心理平衡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心理平衡对主体的功能分析
        一、心理平衡:主体心理世界长期存在的基础
        二、心理平衡:主体健康存在的必备前提
        三、心理平衡:主体生命本质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心理平衡对客体的功能分析
        一、促进物质产品的合理生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 促进物质产品的合理生产
        (二) 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促进制度规范的完善:人与人(社会)的美美与共
        (一) 促进制度规范的完善
        (二) 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促进正面精神产品生产:人与自我的完整统一
        (一) 促进正面精神产品的生产
        (二) 促进生存(生命)意义感的提升
    第三节 心理平衡对实践的功能分析
        一、心理平衡有利于批判地继承过去的实践
        二、心理平衡有利于积极合理地开展现在的实践
        三、心理平衡有利于提升未来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空间
第五章 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象及走向平衡的现实选择
    第一节 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的现状及原因探究
        一、市场化条件下的物化处境对认知的冲击
        (一) 市场化条件下物化处境的引发
        (二)物欲的横流引发理想的世俗化
        (三) 功利性交往下的自我认同危机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虚拟交往对情感的疏离
        (一) 信息化下的快节奏等造成生活秩序的混乱
        (二) 虚拟交往造成情感安抚的损害
        (三) 个体主体社会化的难以实现
        三、全球化条件下的多元思潮对意志的消解
        (一) 价值观的摇摆引发意志动摇
        (二) 超越性的丧失导致低级趣味的泛滥
        (三) 精神家园的崩塌造成无根的自我
    第二节 心理失衡的平衡路径——主体角度
        一、提升认知能力,完善认知结构
        (一) 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顺应和利用
        (二) 对自身需要的科学认知——追求和节制
        (三) 对自身能力的科学认知——发挥和提高
        二、提升交往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
        (一) 洞察自身的情感变化——释放和调控
        (二) 洞察他人的情感变化——疏导和支持
        (三) 自我激励——乐观和自信
        三、提升意志水平,实现自我超越
        (一) 确立目标,执行决定——自觉性
        (二) 决断对策,调整行动——果断性
        (三) 抵制诱惑,约束言行——自制性
        (四) 执行决定,达到目的——坚持性
    第三节 心理失衡的平衡路径——客体角度
        一、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走向心理平衡的基础路径
        (一) 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财富——创新驱动发展
        (二) 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主体获得感——协同共享发展
        (三) 加强社会基础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全面统筹发展
        二、加强制度文明建设——走向心理平衡的保障路径
        (一)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原则
        (二) 建立竞争公平、合作共赢的秩序——以和谐社会发展为目标
        (三) 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以加强社会情感支持为基础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走向心理平衡的导向路径
        (一) 加强精神生产与和谐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引导
        (二) 全面发挥精神产品的内在价值——弘扬真善美
        (三)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建设精神家园
    第四节 心理失衡的平衡路径——实践角度
        一、过去的实践——有批判地继承
        二、现在的实践——科学改造
        (一) 创新实践
        (二) 统筹实践
        三、可持续的未来的实践——合理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范围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相关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概念界定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研究构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视知觉动力理论原理
    2.1 视知觉动力原理
        2.1.1 何谓视知觉
        2.1.2 何谓视知觉动力
        2.1.3 动力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
        2.1.4 视知觉动力的影响因素
    2.2 动力的表现
        2.2.1 力的心理生成
        2.2.2 力的物理转换
        2.2.3 力的视觉呈现
    2.3 动力的运作
        2.3.1 完形的美学认知机制
        2.3.2 简化与逆简化机制
    2.4 动力的审美
        2.4.1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审美理论
        2.4.2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情感营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审美分析
    3.1 引言
    3.2 平衡的动力审美观
        3.2.1 平衡的缘由
        3.2.2 平衡的审美原理
        3.2.3 物理平衡与心理平衡
        3.2.4 动力平衡的影响因素
    3.3 动力平衡观的审美情感表达
        3.3.1 审美的心理情感原理
        3.3.2 审美的心理预期
        3.3.3 动力观下的审美情感表现
        3.3.4 动力观下的审美判断:平衡下的心理情感认同体验
    3.4 非欧建筑形态"物理力"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4.1 "物理力"的视觉动力感知
        3.4.2 吸引力与排斥力平衡分析
        3.4.3 支持力和挤压力平衡分析
        3.4.4 向心力和发散力平衡分析
    3.5 非欧建筑形态"动势"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5.1 动势的视觉动力感知
        3.5.2 倾斜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3 扭曲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4 变形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5 折叠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6 有机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6 非欧建筑形态"力场"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6.1 力场的视觉动力感知
        3.6.2 形体的力场平衡分析
        3.6.3 结构的力场平衡分析
        3.6.4 表皮的力场平衡分析
    3.7 非欧建筑形态"不动之动"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7.1 "不动之动"的视觉动力感知
        3.7.2 "无序"的动力特征
        3.7.3 非欧形态中"无序"的动力平衡分析
        3.7.4 "失稳"的动力特征
        3.7.5 "失稳"的动力平衡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欧建筑形态构成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审美平衡分析
    4.1 引言
    4.2 非欧建筑形体构成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2.1 非欧建筑中点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2 非欧建筑中线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3 非欧建筑中面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4 非欧建筑中体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 非欧建筑形态材质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3.1 材质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3.2 非欧建筑形态肌理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3 非欧建筑形态纹样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4 非欧建筑形态透明属性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 非欧建筑形态色彩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4.1 色彩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4.2 非欧建筑形态色相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3 非欧建筑形态对比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4 非欧建筑形态饱和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5 非欧建筑形态光影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5.1 非欧建筑形态的光影动力美学平衡观
        4.5.2 光影的情感动力平衡分析
        4.5.3 光影的空间动力平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运作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完形机制的动力原理
        5.2.1 视觉"完形"的整体性原则
        5.2.2 视觉"完形"的选择性原则
        5.2.3 完形法则的动力机制
        5.2.4 完形机制的动力媒介:力场
        5.2.5 非欧形态语汇下的完形机制原理
    5.3 "完形"的动力运作机制
        5.3.1 相似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2 接近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3 连续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4 完整和闭合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4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运作机制
        5.4.1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机制原理
        5.4.2 非欧语汇下简化机制的动力运作
        5.4.3 非欧语汇下逆简化的动力美学机制
    5.5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的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1 何谓"非完好形"
        5.5.2 "非完好形"美学原理
        5.5.3 眼动实验原理与实验准备
        5.5.4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5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5.6 视知觉构成法则下的情感审美体验
        5.6.1 非欧形态下的构成法则再诠释
        5.6.2 构成法则的动力美学观
        5.6.3 统一和对比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4 比例与尺度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5 对称和均衡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6 节奏和韵律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内涵解读
        (一) 心理疏导的概念释义
        (二) 概念拆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究竟是什么
        (三) 概念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是什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指导思想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 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直接理论基础
        (四)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知识来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显着特征
        (一) 务虚与务实的统一
        (二)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 方法与理念的统一
        (四)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
    二、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
        (一) 心理空间的阻塞,需要进行心理疏通
        (二) 个体认知的偏激,需要进行心理引导
        (三) 情绪体验的负性,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四) 价值观的迷茫,需要进行价值引导
    三、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一) 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二) 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三) 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
        (四) 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
    一、人本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人本取向的依据
        (二) 心理疏导人本取向的具体要求
    二、关系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关系取向的重要意义
        (二) 心理疏导关系取向的层次结构
    三、文化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文化取向的可能性
        (二) 心理疏导文化取向的内容表现
    四、社会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社会取向的必要性
        (二) 心理疏导社会取向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
    一、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
        (一)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含义
        (二)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缘由
        (三)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要求
    二、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
        (一) 认知与情感关系律
        (二)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律
        (三)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实践律
    三、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
        (一)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含义
        (二)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实现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一、依托日常生活
        (一)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导何以必须
        (二)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特点
        (三)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要求
    二、借助实践活动
        (一) 实践活动之于心理的积极作用
        (二) 心理疏导的实践活动形式
        (三)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和要求
    三、注重大众传媒
        (一) 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二) 大众传媒对个体心理的主要影响
        (三) 构建大众传媒影响中的心理疏导机制
    四、利用网络空间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理解
        (二) 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法的借鉴
        (一) 理论教育法
        (二) 疏导教育法
        (三) 激励教育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特殊方法的提炼
        (一) 心理宣泄法
        (二) 情感感染法
        (三) 放松调节法
        (四) 重点突破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技术的探索
        (一) 正确运用解释技术
        (二) 合理使用面质技术
        (三) 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四、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员工全面薪酬平衡感知研究——基于心理平衡视角的解释性案例[J]. 董青,黄勇. 经济管理, 2021(08)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李彬彬. 济南大学, 2019(01)
  • [4]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及调适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H市为例[D]. 李小红. 福州大学, 2018(03)
  • [5]初中生亲子关系平衡状态与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的关系[D]. 潘少萍.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大学生恋爱关系平衡特点及其与依恋、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裴志珍.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大学生宿舍关系平衡与宿舍关系、冲突处理方式的研究[D]. 王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D]. 王常青.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D]. 李闽川. 东南大学, 2016(11)
  •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 罗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