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

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

一、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济南市人民政府[1](2022)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政字[2021]9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2月17日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康洁铭[2](2021)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扩张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用地,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景观破碎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生态安全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平衡点,在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之上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济南市为例,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出发,对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开展系统研究,以期为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参考。本文首先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分析济南市2000-2015年时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其次基于“重要性-敏感性”评价体系识别生态源地,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依据最小累积阻力面栅格阈值“突变点”划分3种不同安全级别的格局;最后结合生态安全格局,设置了三种未来发展情景,通过FLUS模型模拟济南市2030年,构建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分析了三种情景优劣。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05-2010年济南市城市化速度极快,城市扩张强度最大;2000-2015年,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张方向主要以中部、西部与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且集中在黄河两侧及周边区、县发展;土地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被大量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济南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逐年上升,说明济南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2)济南市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区一带,面积782.10 km2,占济南市面积的9.78%;济南市生态廊道共计17条,总长度为343.26 km;生态保护区面积3211.97km2,;生态过渡区面积1838.24 km2,开发建设区面积2934.06 km2,分别占比40.23%、23.02%、36.75%。(3)自然发展情景中,面积变化最为明显的为耕地和建设用地;生态源地保护情景中,限制了生态源地与其他地类的相互转换,耕地、林地草地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减幅有所放缓;生态安全格局情景中,林地、草地得到强有力的保护,林地、草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速率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自然发展情景、生态源地保护情景相比,建设用地增幅大幅下降,且比前两种情景的面积小。景观格局评价结果表明,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如果仅对生态源地做重点保护,它的影响范围有限,景观格局方面所呈现的保护效果不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可以优化区域景观内部结构,提升景观斑块的组合程度与景观类型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可以作为未来城市用地优化配置的主要引导方向。

于婷[3](2021)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2015年国家开启了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试点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也逐渐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视。目前,法律和政策并未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概念,其开放与否在学界也广受争议。但是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既能够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也能够帮助消除宅基地使用权“隐形流转”的现象,对于农民来说,这也是一条稳妥的融资渠道,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农村农业部也于2020年开放了新一批的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路径。由于《民法典》等法律未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作规定,所以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在实施上存在法律困境。而且试点地区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抵押物难以流转,抵押登记工作难以落实等。在如今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及体系尚未建立,且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流转面临较大争议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抵押权的实现,如何让抵押物顺利流转,是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关键。可考虑在处置宅基地使用权时在该权利之上设立租赁权,并将租赁权并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拍卖变卖,所得款项用于清偿债务。同时,由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现需要法律来为其提供支持,而“入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考虑采用分步走的方式,先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具体规则,让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分区域推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与此同时出台司法解释或行政法规用以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配套制度,具体包括抵押登记制度和风险缓释制度;并借鉴国外地权抵押制度中有关房地关系适用等的有益经验,建立适合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推动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现。除绪论外,本文分五个主要章节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概述;第三章是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应然性考察,主要考量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价值,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第四章阐释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施困境;第五章是对域外地权抵押的考察和借鉴;最后,针对前文提到的实施困境,为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寻找可能的实现路径。

高海峰[4](2018)在《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格局所承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上的“不平衡”,并对“绿水青山”有着强烈的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欠发达的县域是诸多问题集中体现的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粤西北部地区的各县域就是这类区域的典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上,将县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县域的发展看作一套系统中的两套子系统,分别对两套子系统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再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将两套子系统进行相互联系,以发掘它们在同一套系统中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对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不同对象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等几个部分的研究。本研究各章节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对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综述表明:1)针对欠发达县域的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较缺乏;2)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探讨;3)由于可持续生计方法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且具备作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的基本条件,以该方法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章中,通过对选用的源自贫困研究的可持生计方法框架进行研究,在理论框架下构建了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对该框架的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时间点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景观格局中的各类景观要素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本。此外,还探讨了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时必需的全面性,以及针对不同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差异。第三章中,基于遥感、GIS、Fragstats等工具的支撑,通过景观格局指数、修正概率转移等具体方法,分别对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进行研究。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研究包括景观要素组成变化和空间变化模式两部分,研究表明县域景观要素的组成呈人工化的变化趋势,变化的过程表现出缺乏计划性;而对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虽然仍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力,土地利用也有一定的潜力,但整体呈破碎化、多样性增强的变化趋势,生态风险持续增加。第四章中,基于选用的发展评估工具,以统计数据和政策、法律文件等资料作为支撑,评估和描述了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的多方面特征,并对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的变化支撑着县域的发展在波动中一定程度缩小了“不平衡”的现象,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的各类要素的变化都随发展上不同阶段的特点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县域对稳固第一产业基础上推动工业化发展策略的追求。第五章中,针对政府和农民两类推动景观变化的参与者发展主体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研究了他们推动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和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在政府层面,不同层级的政府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农民层面,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根本驱动力,是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中的生计产出向生计资本反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机会成本,通过对果林景观、农作物景观、农宅景观变化的具体研究,发现还有诸多因素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产生影响。第六章探讨了县域在发展“不平衡”缩小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维持策略。在政府层面,对县域空间管控中,需由注重对结果的管理更多转为对过程的管理,对部分景观变化过程管理的控制性指标进行了探讨。在农民层面,一方面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提供第一产业所需的社会资本,并由城乡规划体系提供空间引导途径,正向引导农民推动对景观格局影响小的要素变化;另一方面,在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增强农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反向制止农民推动不利于县域景观格局的要素变化。本文以粤西北部地区县域为例,对发展“不平衡”集中体现区域的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欠发达区域景观格局研究的内容、理解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和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增强不同层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

蒲杰[5](2017)在《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尽管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立了包括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用地转用许可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等在内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基于巨量人口基数的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上级政府下达的规划用地指标被各种借口、各种方式突破,导致耕地面积过速减少,“双保”(保耕地和保发展)压力巨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在2011年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2011年我国大陆人口总数约13.47亿),到2050年将超过70%。这意味着,按照不变人口计算(事实上,我国在2033年前后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15亿1),在未来30年内,我国城镇人口还会增长约2.7亿,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集约用地措施,我国城镇现有土地都绝对无法容纳下这如此庞大的人口。怎么办?路径只有一条:向农村要地。从国土面积看,尽管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四大的国家2,但我们的耕地数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存在总量严重偏低、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耕地区域分布严重不均以及耕地质量快速恶化等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国家规定农民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最高限值为150平方米,但实际却达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最高限值的45.3%,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课题组通过对典型村庄整治调研后发现,通过对村庄废弃土地进行整治可以挖掘村庄潜力46%至54%,净增耕地面积13%到15%3。而另一份调研数据则显示,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达到2.53亿,导致了“空心村”的比例达到30%。上述两个方面说明,要持续实现粮食安全战略,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必须“开源”和“节流”并举。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节流”;另一方面,不仅要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而且要对利用粗放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整治,补充建设占用的耕地,实现“开源”。这是我国实现耕地保护和补偿的必由路径。文章是按照这样一条路劲和逻辑展开的:首先研究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接着梳理了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考察了其运行效果,再对成、渝两地的地票(建设用地指标)制度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然后考察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最后落脚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和革新上。除绪论和结论外,文章的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研究,分三节。第一节是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耕地的现状,反映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耕地总量严重偏低、人均耕地面积1.47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1/3、耕地后备资源人均仅有0.105亩、耕地区域分布严重不均以及耕地质量快速恶化;二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布局凌乱、布局无序、使用粗放以及闲置严重等问题;三是我国城镇化占用耕地对保护耕地带来了严峻挑战。第二节是揭示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耕地面积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快速减少;二是耕地质量严重恶化;三是土地利用低效、囤地现象严重;四是市场机制导入不充分、行政管理失灵。第三节是占用耕地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通过梳理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制度内涵,揭示出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共同构成了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两个重要抓手,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实现耕地保护制度的价值和目标至关重要。第二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和运行效果,分三节。第一节是梳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根据制度演进的时间逻辑,文章将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立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8-1985年的无法可依期,二是1987-1997年的概念提出期,三是1998-2004年的发育形成期,四是从2005年至今的发展完善期。第二节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即,“占多少、垦多少”的数量平衡制度、补充耕地和占用耕地的质量相当的质量平衡制度、先补后占制度、缴纳耕地开垦费代替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禁止跨省占补平衡制度、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按等级折算和以质抵量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制度以及异地补充耕地制度(含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域内交易和补充耕地国家统筹两个方面)。第三节是对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运行效果考察,包括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运行效果,尤其是考察了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制度革新的建议做铺垫。第三章是典型样本考察,分四节。第一节是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第二节是重庆地票,对其产生背景、立法演进、运作流程、特点和价值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第三节是成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对其形成背景、立法演进、制度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第四节是比较分析,包括对增减挂钩制度与成、渝两地实践样本进行比较,以及对重庆地票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的运行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制度的优劣,为提出制度完善建议和革新服务。第四章是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借鉴,分二节。第一节介绍美国、英国等六个国家和台湾地区在占用耕地补偿方面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第二节是启示和借鉴,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占用耕地保护补偿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建立土地分区管制制度、制订科学用地评估办法;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严谨、耕地保护严格科学;三是土地产权清晰、使用权保护到位;四是保护补偿机制以经济激励为核心,大力开发整理和复垦耕地,减轻城镇化对占用耕地的压力;五是引入市场机制、遏制征地冲动,主要是明确征地目的、严格征地程序、按照市场标准进行征地补偿。第五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与革新,分五节。第一节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了指标交易对象的开放、交易方式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开放、土地整治融资渠道的开放、指标交易收益的返还以及在复垦耕地保护上引入市场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二节是对占用耕地补偿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物权法理,首先澄清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属于“一种财产性权利”的定义,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做出了“一种新的物权类型”的界定,并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提出新增耕地指标的权利属于投资人或者从约定,以及应按照不动产的登记方法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进行物权登记。第三节是对“质量平衡”的重新认识。文章挖掘了“质量平衡”的内涵,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出发论证了以“产能平衡”代替“质量平衡”的必要性,研究了耕地质量折抵面积的方法。提出以“产能平衡”代替“质量平衡”,建立统一的耕地复垦质量标准制度。第四节是研究异地补充耕地的相关问题,首先研究了政府调控对异地补充耕地的保障作用,接着论证了补充耕地指标是异地补充耕地的合理载体,建立补充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机制反映不同区域土地的生产效率,目前的补充耕地的价格未全面反映补充耕地的价值,以及应确认建设用地指标省域内交易的合法性等问题。

吴欣颖[6](2016)在《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工业化进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占有的空间面积急速上升、需求的资源数量急剧增加、破坏的生态环境规模急促扩大,人地关系愈发不协调,区域发展逐步向不均衡化方向演进,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是区域向不均衡化发展的驱动力。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入手对应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空间均衡格局,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正确对待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突破了传统的以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代替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实现了透过区域经济差异的表象、在人地互为作用,即“人”的空间开发强度和“地”的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的综合视角下,多学科交叉深入综合探讨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选取省情与我国的国情甚是相似的、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大省、工业大省、经济大省——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希冀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实证案例。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差异、“三生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供给能力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界定“区域经济差异”、“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以及“三生空间”的概念,并阐述论文涉及的主要理论基础;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阶段及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第四章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分析,通过确定山东省开发强度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三生空间”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山东省开发强度评价模型、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熵值法从供给-需求和“三生空间”两个视角分析评价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第五章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建议,归纳总结提出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并明确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内在机制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方向。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主要章节。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1996年至今山东省工业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工业化初期起步阶段(1996-2004年)、工业化中期腾飞阶段(2005-2011年)、工业化中后期过渡阶段(2012年-至今)共三个阶段。以人均GDP为准,分析得到山东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渐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空间差异格局,明确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三大区域地市范围。(2)从供给—需求视角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总体格局大致呈现由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开发较过度向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开发不足过渡的变化趋势。其中,处于空间均衡状态的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潍坊市、泰安市)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枣庄市、滨州市)。分别研究山东省空间开发强度空间类型和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空间类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山东省空间开发强度空间类型大致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开发强度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空间开发强度中偏高除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开发强度基本呈正相关。第二,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空间类型大致呈现由东部地区低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向西部地区高资源环境供给能力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基本呈负相关。(3)从不同发展阶段看山东省“三生空间”发展水平变动特点:1996年至今,山东省“三生空间”总体发展水平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出现不同空间的跌宕;从山东省“三生空间”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点来看:生产空间发展较好、生活空间持续发展、生态空间发展势头较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格局和山东省“三生空间”格局总体上呈正相关。山东省处于“三生空间”空间均衡状态的地市有3个:青岛市、淄博市和威海市,并且这3个地市均属于“三生空间”高水平空间均衡状态。结合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量化得分占“三生空间”综合量化得分的比重等,确定山东省“三生空间”内部比例关系为:43.32%、28.72%、27.96%。(4)基于供给—需求视角判断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的程度得出结论: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而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判断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的程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三生空间”集中反映了国土开发的一种综合状态,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基本都呈现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即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在国土空间开发上呈现: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5)目前,山东省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等一系列空间不均衡问题:第一,山东省东部、中部地区处于空间不均衡的地市多是生产空间评价得分高、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评价得分低,或者是空间开发强度高而资源环境供给能力低的地市;第二,西部地区处于空间不均衡的地市多是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评价得分相对较高、生产空间评价得分相对较低,或者是空间开发强度相对较低而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相对较高的地市;第三,山东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大,并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第四,山东省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供给能力较高,但是其能耗远高于东部、中部地区;第五,不论区域尺度大小,山东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者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呈现生产空间发展较快,而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发展较慢的态势。(6)山东省要实现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要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山东省整体入手。东部地区主要是东西合作、绿色循环,谋求资源环境新发展;中部地区主要是生态为纲、集群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西部地区主要是东西互动、关注环境,加快经济新发展。最后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创新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调整山东省空间不均衡格局。

李洪霞[7](2016)在《山东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耕地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山东省处于东部地区,经济优先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耕地有更多的机会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民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更愿意放弃耕地进城打工以换取更多的收入,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因此,山东省耕地保护面临巨大压力。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着眼于耕地保护的实际需求,构建有效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解决“补给谁/由谁补”、“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第一部分,在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了解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背景意义;第二部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获得补偿理由和补偿机制设计及其标准核算依据。第三部分,分析山东省的耕地利用与保护现状,城市化加快背景下耕地保护有其必要性,耕地数量虽“稳定”,但耕地质量下降,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较低,未来保护耕地面临较大压力。第四部分,建立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模型,核算出耕地资源价值(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然后将耕地保护分为城郊区和偏远农村地区:对于城郊区,取机会成本和耕地资源价值绝对值高的作为补偿标准依据,保护耕地不被征用为建设用地;对于偏远农村地区,将耕地的资源价值作为补偿标准依据,试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最后,设计出适合山东省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达到更好保护耕地,同时又能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的目的。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许生,李世刚[8](2014)在《我国宏观税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杨学作[9](2012)在《信息荟萃》文中研究表明山东亚特尔集团研发项目荣获2011年山东省优秀节能成果奖近日,山东亚特尔集团自主研发的"外融冰蓄冷独立除湿地源水一体化空调系统",被评为2011年山东省优秀节能成果奖。此项目在常规地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空气处理过程中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有效降低了热工系统的不可逆

杨琦[10](2011)在《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及其效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无序蔓延,城市用地问题日渐突出。据发改委统计,本世纪以来,国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50%,而城镇人口增加了26%。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和耕地面积减少过快的问题。合理确定大城市的开发边界,防止城市面积过度扩张,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通过对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及其效益的现实研究,可以为今后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提供建议和对策。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文献综述、用地扩展的基础条件研究、用地扩展研究、用地扩展效益研究、结论与建议。文献综述中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对城市用地扩展的特征、模式、影响机制的研究以及用地效益的研究,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价。用地扩展基础条件研究中主要对建国以来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体系沿革进行了总结回顾。在用地扩展研究中首先对山东省整体用地的扩展情况,用地结构情况进行了解读,进而对不同等级城市用地扩展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设区城市和县级市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用地扩展情况对山东省十七地市进行了类型划分,并运用了主成分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探寻出影响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因素。用地扩展效益的分析中首先确定了研究中的衡量指标,采用不同衡量指标对山东省整体用地扩展效益和不同等级用地扩展效益分别进行探讨。在有了整体认知以后综合各方面因素,构建了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效益的综合指标体系,对现在用地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划分不同类型。在效益研究中引入了空间自相关的概念,对现在用地效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对其空间上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此外又重点对工业用地的用地扩展效益及其空间相关性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并结合上述研究,对山东省今后城市用地集约发展提出了要协调基础、协调重点、协调核心、协调关键、协调保障等建议。

二、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章站在生态济南建设新起点
    第二章擘画新时代美丽泉城新蓝图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主要目标
    第三章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第一节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第二节引领重点区域绿色发展
        第三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节深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第五节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第六节推进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调整
        第七节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
    第四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一节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第二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三节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第四节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第五章坚持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第一节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第二节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
        第三节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第四节统筹控制移动污染
        第五节防治城乡面源污染
    第六章深化系统治理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第一节加强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第二节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三节深化水污染防治
        第四节强化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
        第五节积极推动水生态恢复
    第七章推进安全利用保障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安全
        第一节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系统防控
        第二节推进土壤安全利用
        第三节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
        第四节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
    第八章加强修复与监管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第一节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二节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第三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四节实施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
    第九章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环境安全底线
        第一节建立全过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
        第二节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第三节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控力度
        第四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第五节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第十章深化改革创新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一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第二节完善生态环境政策制度
        第三节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
        第四节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第十一章开展全民行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第一节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第二节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
        第三节以“无废城市”建设引领绿色生产生活
        第四节开展生态环保全民行动
    第十二章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第一节加强组织实施
        第二节加大资金投入
        第三节强化宣传引导
        第四节推进铁军建设
        第五节加强调度评估

(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
        1.1.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1.1.3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新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安全格局
        1.2.2 土地利用变化
        1.2.3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环境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空间分析法
        2.2.3 模型法
        2.2.4 景观格局指数
    2.3 研究数据
3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3.1 济南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
        3.1.1 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
        3.1.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分析
        3.3.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3.3.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3.4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4.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3.4.2 土地利用变化制动力
    3.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与选取
        3.5.1 驱动因子选取原则
        3.5.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取
4 基于MCR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1 生态源地识别
        4.1.1 “重要性-敏感性”评价体系
        4.1.2 生态源地
    4.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2.1 生态源阻力面
        4.2.2 最小累积阻力面
        4.2.3 生态廊道
        4.2.4 生态安全格局
5 基于FLU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5.1 模型概述
    5.2 模型参数设置
        5.2.1 转换规则
        5.2.2 邻域权重
        5.2.3 适宜性概率
        5.2.4 模型精度验证
        5.2.5 模拟情景与土地需求设定
    5.3 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
        5.3.1 模拟结果分析
        5.3.2 模拟结果评价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不足与展望
        6.2.2 措施与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致谢

(3)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第2章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概述
    2.1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2.1.1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2.1.2 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
    2.2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内涵
        2.2.1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概念
        2.2.2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特征
    2.3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开禁”之争
        2.3.1 完全开放说
        2.3.2 集体内部开放说
        2.3.3 完全禁止说
    小结
第3章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应然性考察
    3.1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价值考量
        3.1.1 有利于解决宅基地闲置问题
        3.1.2 有利于防止宅基地“隐形流转”
        3.1.3 有利于增加农民融资渠道
    3.2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政策解读
    小结
第4章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施困境
    4.1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法律困境
    4.2 抵押试点运行中的现实障碍
        4.2.1 抵押适格主体范围较小
        4.2.2 农户申请抵押难度较高
        4.2.3 抵押登记工作难以落实
        4.2.4 抵押物流转途径受限
        4.2.5 抵押风险缓释方式单一
    小结
第5章 地权抵押的域外考察与借鉴
    5.1 德国的地权抵押
    5.2 日本的地权抵押
    5.3 对国外地权抵押的借鉴
    小结
第6章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现路径
    6.1 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施规则
        6.1.1 适度放宽资格限制和抵押条件
        6.1.2 创新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
        6.1.3 适用“房地一体”的抵押规则
    6.2 分区域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
    6.3 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配套制度
        6.3.1 出台权属登记的实施办法
        6.3.2 出台关于抵押风险缓释的司法解释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格局受到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
        1.1.2 发展“不平衡”和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县域状况
        1.1.3 “绿水青山”诉求下的县域状况
        1.1.4 景观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研究的深入
    1.2 研究时段
    1.3 研究区域
        1.3.1 研究区域界定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对象
        1.4.1 研究对象
        1.4.2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选取
        1.4.3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景观格局研究
        1.5.1.1 国内外景观格局研究知识图谱
        1.5.1.2 城市化相关景观格局研究
        1.5.1.3 生态敏感地区景观格局研究
        1.5.1.4 县域景观格局研究
        1.5.1.5 景观格局中的景观要素组成研究
        1.5.1.6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
        1.5.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
        1.5.3 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1.5.4 文献评述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框架
第2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建构及研究基础
    2.1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关联建构的步骤
    2.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中要素变化的深入研究
        2.2.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的分类: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
        2.2.1.1 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研究:时间段中景观要素的相互转化
        2.2.1.2 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研究:时间点上景观格局的状态
        2.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处理
    2.3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
        2.3.1 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评估和描述发展的工具
        2.3.2 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在发展评估框架中的位置
        2.3.3 县域景观格局与发展关联研究基础:数据与信息支撑
    2.4 参与者为了发展而主导的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2.4.1 可持续生计方法在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中的全面性
        2.4.2 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以景观变化为反馈终点的重构
        2.4.3 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景观作为短暂结果的背后动机
        2.4.4 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基础:多样化的论据和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
    3.1 县域景观格局的构成:多属性的五类景观要素
    3.2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时间点间的动态变化
        3.2.1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景观组成变化研究
        3.2.1.1 景观组分百分比反映的各类景观地位
        3.2.1.2 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分析
        3.2.1.3 景观组分保留率和变化率
        3.2.1.4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转入与转出贡献率变化分析
        3.2.1.5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优势转移过程及贡献率变化分析
        3.2.1.6 景观组成变化研究小结
        3.2.2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3.2.2.1 景观要素变化的空间模式的阶段性特征
        3.2.2.2 景观空间的主导变化模式分析方法:人工预判+几何指数变化分析
        3.2.2.3 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4 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5 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6 未利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7 水域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8 景观空间局部变化模式分析的局限性
        3.2.2.9 代表县各类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研究小结
    3.3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时间点上的静态对比
        3.3.1 县域景观格局中的组分百分比变化分析
        3.3.2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3.3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景观生态恢复力变化
        3.3.4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
        3.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研究
        3.3.4.2 选定景观格局指数的作用、意义和计算方法
        3.3.4.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研究及指数计算结果
        3.3.4.4 粤西北部县域五类景观的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3.4.5 粤西北部县域整体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4.1 粤西北部县域发展评估和分析
        4.1.1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所处的城乡发展背景
        4.1.2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评估
        4.1.2.1 县域发展评估方法
        4.1.2.2 县域各时间阶段发展的特点
        4.1.2.3 县域发展评估小结:起伏中由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
        4.1.3 代表县域发展深入分析
        4.1.3.1 粤西北部县域绝对人均GDP水平依然落后
        4.1.3.2 代表县域的总体生计策略
        4.1.3.3 代表县域的第一产业与自然资本
        4.1.3.4 “双转移”政策前后的代表县域工业化
        4.1.3.5 代表县域生计产出中的城乡公平性
        4.1.3.6 粤西北部地区代表县域生计特征小结
    4.2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4.2.1 建设用地—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主导影响
        4.2.1.1 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U”型增长
        4.2.1.2 牧业主导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攀升
        4.2.1.3 不同的工业化导致的景观空间变化模式差异
        4.2.1.4 耕地保护政策下建设用地转入途径的变化
        4.2.2 耕地景观—第一产业与保护政策共同的主导影响
        4.2.2.1 不同的第一产业特色对耕地景观的直接影响
        4.2.2.2 耕地保护政策的加强对耕地景观转入贡献率的提高
        4.2.2.3 耕地保护从指标到空间的变化对耕地景观转出贡献率的降低
        4.2.2.4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变化速度的“∩”型间接影响
        4.2.2.5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影响
        4.2.2.6 第一产业现代化引发的耕地景观斑块形状简单化
        4.2.3 林地景观—林业及其上下游工业的主导影响
        4.2.3.1 林业周期长、面积大特点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的波动变化
        4.2.3.2 县域速生林政策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增加
        4.2.3.3 林业及相关产业与林地景观变化的关系
        4.2.3.4 “退耕还林”和果林种植对林地转入的影响
        4.2.3.5 耕地保护政策间接导致的林地景观减少
        4.2.3.6 “双转移”政策影响下的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转变
        4.2.4 未利用地—景观变化的中间过程
        4.2.5 水域景观变化—第一产业稳定的支撑
        4.2.6 县域景观格局总体变化—不同阶段发展的内外特点共同影响
        4.2.6.1 县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发展中的稳固第一产业、推动工业化
        4.2.6.2 相对发展速度与县域景观保留率的反比关系
        4.2.6.3 县域发展导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生态恢复力的波动变化
    4.3 县域发展中的景观格局变化总体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和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1 参与者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基础
        5.1.1 理论框架搭建的铺垫
        5.1.2 “由上至下”的非线性概括:县域层面难以更深入
        5.1.3 “由下至上”的探讨角度:参与者的确定
        5.1.4 景观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时空
    5.2 政府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2.1 上层政策推动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2.1.1 “空降式”的工业产业转移园
        5.2.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人工景观变化
        5.2.1.3 上层政策下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5.2.2.1 研究方法
        5.2.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
        5.2.2.3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响应
        5.2.2.4 镇区人工景观变化与政策的影响与响应
        5.2.3 政府主导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小结
    5.3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3.1 发展框架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主要驱动力:生计反哺
        5.3.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与比较
        5.3.2.1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
        5.3.2.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途径的比较
        5.3.3 农民推动景观变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5.3.4 基于统计数据的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3.4.1 第一产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可行性
        5.3.4.2 粤西北部气候与气象变化对种植业景观的影响
        5.3.4.3 持续扩大趋势中果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3.4.4 政策—经济影响下农作物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3.4.5 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小结
        5.3.5 基于实地调研的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
        5.3.5.1 研究时空尺度、研究方法及案例选择
        5.3.5.2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力分析框架
        5.3.5.3 驱动力分析框架下的各驱动因素分析
        5.3.5.4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分类论述
        5.3.5.5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小结
        5.3.6 政府和企业在农民推动景观变化途径中的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展“不平衡”缩小中的县域景观格局维持探讨
    6.1 县域发展中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6.1.1 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
        6.1.2 县域景观格局维持的三方面内容
    6.2 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
        6.2.1 当下县域空间管理现状:难以协同且注重结果
        6.2.2 林地景观变化过程中的维持管理转变探讨
        6.2.2.1 即将出台的“生态红线”难以维持林地景观组分百分比
        6.2.2.2 林地景观数量的主要控制政策: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
        6.2.2.3 县域发展中的林地景观百分比控制管理政策建议
        6.2.3 未利用地控制:产业园分期规划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6.2.3.1 产业园使未利用地长期保持的三方面原因
        6.2.3.2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三方面影响因素探讨
        6.2.3.3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规划策略保障:指标设定探讨
    6.3 农民生计引导:促进有利于景观格局的生计反哺
        6.3.1 传统和谐人地关系对农民生计引导的思考
        6.3.2 引导农民参与景观格局维持的途径:生计反哺引导的两个方向..
        6.3.3 正向引导农民生计反哺中的景观变化:“政企联合”+规划
        6.3.3.1 正向引导农民景观空间变化的途径:城乡规划体系
        6.3.3.2 村级规划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空间引导案例
        6.3.3.3 政策、规划引导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响应案例
        6.3.4 反向制止农民生计反哺不合理农宅景观的策略探讨
        6.3.4.1 农宅与人口的不相匹配变化—“空心化”定义、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6.3.4.2 可持续生计方法视角下的反向制止探讨:增加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资本转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5)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基本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路线和方法
    五、论文可能的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第一节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一、我国耕地现状
        二、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现状
        三、城镇化占用耕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第二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面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快速减少
        二、耕地质量严重恶化
        三、土地利用低效、囤地现象严重
        四、市场机制导入不充分、行政管理失灵
    第三节 占用耕地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
        一、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内容
        二、占用耕地补偿在耕地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和运行效果
    第一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
        一、无法可依期:1978-1985 年
        二、概念提出期:1987-1997 年
        三、发育形成期:1998-2004 年
        四、发展完善期:2005 年至今
    第二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数量平衡:占多少、垦多少
        二、质量平衡:质量相当
        三、缴纳耕地开垦费:占补平衡的替代方案
        四、先补后占:落实占补平衡的关键
        五、禁止跨省占补平衡
        六、等级折算和以质抵量
        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八、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
        九、异地补充耕地
    第三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运行效果观察
        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运行效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运行效果
第三章 典型样本考察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制度内容
        一、前提:规划和批准
        二、运行:严控地点、严控规模、封闭运行、到期归还
        三、目的:“一减一增”
        四、出发点:帮助农民脱贫
    第二节 重庆地票
        一、重庆地票的产生背景
        二、重庆地票的立法演进
        三、重庆地票的运行流程
        四、重庆地票的特点和价值功能
        五、重庆地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
        一、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形成背景
        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立法演进
        三、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特点
        四、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对典型样本的比较分析
        一、增减挂钩与典型样本的比较
        二、重庆地票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的比较
第四章 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耕地补偿制度介绍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法国
        四、德国
        五、荷兰
        六、日本
        七、韩国
        八、台湾地区
    第二节 启示和借鉴
        一、土地分区管制、科学用地评估
        二、土地利用规划严谨、耕地保护严格科学
        三、农地产权清晰、使用权保护到位
        四、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五、开展土地整理、大力补充耕地
        六、引入市场机制、遏制征地冲动
第五章 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与革新
    第一节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耕地补偿制度
        一、指标市场:向民间开发
        二、交易方式:符合市场机制
        三、交易价格:充分竞争
        四、土地整治:民间资本参与竞争
        五、指标交易收益:全部返还
        六、耕地保护: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第二节 指标的定义、法律属性、权属和登记
        一、指标的定义:一种财产性权利
        二、指标的法律属性:一种新的物权类型
        三、指标的权属:“谁投资、谁所有”
        四、指标的登记:不动产物权登记方法
    第三节 对质量平衡的重新认识
        一、质量平衡的真正内涵
        二、质量平衡的重新定义
        三、耕地质量折抵面积的方法
    第四节 异地补充耕地
        一、政府调控:异地补充耕地保障
        二、耕地指标:易地补充耕地的合理载体
        三、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方式
        四、政府定价:一种隐藏补充耕地价值的计划经济手段
        五、省内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显化建设用地指标价值的合理方式
        六、民间资本:提高土地整治融资效率之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
        1.3.2“三生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研究进展
        1.3.3 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供给能力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1 测算方法
        1.6.2 数据来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区域经济差异
        2.1.2 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
        2.1.3“三生空间”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空间结构理论
        2.2.4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3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3.1 山东省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3.1.1 基于人均GDP判断
        3.1.2 基于产业结构判断
        3.1.3 基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判断
    3.2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3.2.1 工业化初期起步阶段(1996-2004年)
        3.2.2 工业化中期腾飞阶段(2005-2011年)
        3.2.3 工业化中后期过渡阶段(2012年-至今)
4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分析
    4.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格局的山东省开发强度格局评价
        4.1.1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2 山东省空间开发强度格局特点分析
    4.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格局的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格局评价
        4.2.1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2.2 山东省资源环境供给能力格局特点分析
    4.3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格局的山东省“三生空间”格局评价
        4.3.1 山东省“三生空间”发展水平评价
        4.3.1.1 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4.3.1.2 山东省“三生空间”发展水平特点分析
        4.3.2 山东省“三生空间”内部比例关系特点分析
        4.3.3 形成“三生空间”差异的驱动力
    4.4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综合评价及空间不均衡问题总结
        4.4.1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综合评价
        4.4.1.1 基于供给-需求视角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综合分析
        4.4.1.2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山东省空间均衡格局综合分析
        4.4.2 山东省空间不均衡问题辨析
5 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的建议
    5.1 多种途径谋求东部地区资源环境新发展
        5.1.1 东西合作,提升资源环境供给能力
        5.1.2 绿色循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5.2 多管齐下促进中部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5.2.1 生态为纲,优化中部地区资源环境供给能力
        5.2.2 集群发展,搭建东部与西部地区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5.3 转方式加快西部地区经济新发展
        5.3.1 东西互动,促进西部地区协同发展
        5.3.2 关注环境,保障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供给能力
    5.4 制度创新调整空间不均衡格局
        5.4.1 创新产业发展制度,生产空间向绿色发展转型
        5.4.2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综合治理生活空间
        5.4.3 创新生态文明制度,重视生态空间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山东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1.3.1 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创新之处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耕地使用限制与损失补偿研究进展
        1.4.2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效益研究
        1.4.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研究
        1.4.4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1.4.5 综述简评
第2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理论基础
    2.1 补偿理由
        2.1.1 公共负担和特别牺牲理论
        2.1.2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2.2 经济补偿机制设计及其标准核算依据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地租理论
        2.2.3 机会成本理论
    小结
第3章 山东省耕地利用与保护现状
    3.1 山东省背景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3 农业生产情况及对国家的贡献
    3.2 耕地现状分析
        3.2.1 耕地数量现状
        3.2.2 耕地分布变化情况
        3.2.3 耕地流转方向及结构分析
    3.3 山东省耕地保护绩效分析
        3.3.1 数量指标
        3.3.2 质量指标
        3.3.3 执行指标
    3.4 耕地保护的前景分析
    小结
第4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证研究
    4.1 耕地资源价值核算
        4.1.1 耕地资源的基本价值
        4.1.2 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模型
        4.1.3 耕地资源价值核算
    4.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
        4.2.1 耕地保护机会成本
        4.2.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
    小结
第5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5.1 补给谁/由谁补
    5.2 补多少
    5.3 怎么补
        5.3.1 补偿资金来源
        5.3.2 补偿方式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政策建议
        6.1.1 完善耕地保护资金管理制度
        6.1.2 建立动态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制度
        6.1.3 构建适合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的政策环境
    6.2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宏观税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认识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
    ( 一) “宏观税负”是中国的特殊命题。
    ( 二) 纵看历史: 经济发展是税负变化的基本原因。
    ( 三) 横看世界: 税负水平与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 四) 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的秘诀。
二、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的主要问题
    ( 一) 宏观税负“张力”释放出现回调。
    ( 二) 税负结构极端不利于社会调节。
    ( 三) 企业税负严重不均衡。
    ( 四) 政府职能结构有待持续调整。
三、近中期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测定
    ( 一) 新时期影响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新要素。
    ( 二) 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估测。
四、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的政策建议
    ( 一) 税负优化的总体思路。
        1. 政府收入方面。
        2. 财政支出方面。
    ( 二) 税负优化的总体环境。
    ( 三) 税负优化的实施路径。
附件1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支出改革研究*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特征
        ( 一) 按职能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 二) 按管理权限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二、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特点
        (一)美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 二) 欧洲部分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
        ( 三) 日本的财政支出结构。
        ( 四)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改革我国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思路
        ( 一) 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 二)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 三) 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四) 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五)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 六) 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附件2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与城乡统筹发展:对政府支出责任的影响*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核心要素
        ( 一) 城镇化本质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市民化。
        ( 二) 统筹城乡关键在于土地等城乡要素按照市场原则平等交换。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理论误区: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支出,是财政应当承担的“支出责任”,而不是政府为此多付出的“成本”。
        ( 二) 现实矛盾: 支持流出地区发展与支持流入地城市发展。
        ( 三) 实现路径: 制度变革与财政责任。
        三、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调研
        ( 一)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险领域存在共性问题。
        ( 二)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功经验。
        ( 三) 广东“积分入户”体现市民化过程的有序性。
        ( 四) 住房保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拦路虎”。
        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 一)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保问题主要涉及财政责任调整。
        ( 二) 住房保障问题制度因素是主因。
        ( 三) 统筹城乡建设资金主要靠城乡要素平等交易制度变革解决。
        ( 四)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城管费用支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主要依靠经济发展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附件3
    城镇化过程中影响我国宏观税负的基本公共服务调查*
        一、义务教育城乡差别
        二、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差别
        三、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差别
        四、其他保险政策城乡差别
        ( 一)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实行不缴费、低待遇的保险政策。
        ( 二)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日益重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工伤认定、保险待遇方面逐步与城镇职工实现一致,但在某些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0)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及其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阐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2.1 城市用地研究
    2.2 城市用地扩展动力机制的研究
    2.3 城市用地扩展的特征和模式研究
    2.4 城市用地扩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5 城市用地扩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2.6 城市用地扩展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7 城市用地效益相关研究
    2.8 现有研究评价
    2.9 相关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基础条件分析
    3.1 城市化历程
    3.2 人口、经济演变
        3.2.1 人口演变特征
        3.2.2 经济演变特征
    3.3 城市体系沿革
第四章 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情况分析
    4.1 城市用地整体扩展情况分析
        4.1.1 城市用地扩展的时间演变
        4.1.2 城市用地扩展的空间演变
    4.2 城市用地结构扩展情况分析
        4.2.1 现状用地结构情况
        4.2.2 用地结构演变情况
        4.2.2.1 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信息熵、均衡度分析
        4.2.2.2 山东省建设用地系统有序度分析
    4.3 不同等级城市用地扩展情况
        4.3.1 不同等级城市用地整体扩展情况
        4.3.2 设区城市用地扩展情况
        4.3.3 县级城市用地扩展情况
    4.4 城市用地扩展类型及影响机制
        4.4.1 山东省城市扩展类型划分
        4.4.1.1 根据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的类型划分
        4.4.1.2 根据城市用地增长与城市化关系划分
        4.4.2 山东省城市扩展影响因素分析
        4.4.2.1 扩展影响因素分析
        4.4.2.2 基于面板数据的扩展影响因素分析
        4.4.2.3 政府导向对城市用地扩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用地扩展效益情况分析
    5.1 衡量指标
    5.2 全省城市用地整体扩展效益情况分析
        5.2.1 全省用地扩展效益的时间变化
        5.2.2 全省用地扩展效益的空间分布
    5.3 城市用地扩展效益情况分析
        5.3.1 不同等级城市的用地扩展效益
        5.3.1.1 用地产出效益情况分析
        5.3.1.2 新增用地产出效益情况分析
        5.3.2 各城市现状用地效益综合分析
        5.3.2.1 综合指标法的城市用地效益测度
        5.3.2.2 各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协调度测评
        5.3.2.3 城市用地效益类型划分
        5.3.3 各城市用地扩展效益的空间关系研究
        5.3.3.1 空间自相关
        5.3.3.2 城市用地效益的空间自相关
    5.4 全省城市工业用地扩展效益的时空演变
        5.4.1 不同等级城市的工业用地扩展效益
        5.4.1.1 用地产出效益情况分析
        5.4.1.2 新增用地产出效益情况分析
        5.4.2 城市工业用地扩展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与展望
        6.1.1 结论
        6.1.2 展望
    6.2 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四、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济南市人民政府. 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2(01)
  • [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 康洁铭.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研究[D]. 于婷.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D]. 高海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 蒲杰.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6]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空间均衡格局研究[D]. 吴欣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山东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 李洪霞.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
  • [8]我国宏观税负研究[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许生,李世刚. 经济研究参考, 2014(02)
  • [9]信息荟萃[J]. 杨学作. 山东国土资源, 2012(05)
  • [10]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及其效益研究[D]. 杨琦. 山东建筑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山东莱芜建立四项耕地保护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