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一、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毛世清[1](2020)在《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及直接医疗成本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自杀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为了解自杀未遂人群的特征及承受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对自杀的关注,降低自杀率,本研究对湖北省荆州市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展开调查,研究目的如下:1.了解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特征。(1)了解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总体特征。(2)分析通过服用农药、过量口服药和其他类毒物自杀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基本特征。(3)分析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救治情况。2.初步评估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并探寻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荆州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在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服毒自杀未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直接医疗成本信息。采用EXCEL和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展开分析。结果1.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特征:(1)总体特征:406例急诊收治住院的服毒自杀未遂患者平均年龄为(50.13±18.25)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1.48,65.27%为农村户口,1.97%有自杀未遂史;16.01%有精神障碍,其中抑郁症占50.82%,精神分裂症占31.15%。(2)服用不同类型毒物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①212名急诊收治的服农药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3.45±16.2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1.03,80.84%为农村户口,有机磷农药是最常使用的农药品种。16名精神障碍患者中,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各6名;②150名急诊收治的过量服药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43.74±18.82)岁,男女比例为1:2.49,54.67%为城市户口,所选药品以苯二氮草类为主。47名精神障碍患者中,抑郁症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3名;③44名急诊收治的服用其他类毒物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6.31±19.63)岁,男女比例为1:1.65,59.09%为农村户口,2名精神障碍患者均患有抑郁症,最常见的毒物为鼠药。(3)救治情况:84.91%的患者病情好转,10.22%未愈,4.87%死亡。病情好转患者平均年龄为(48.96±17.87)岁,死亡患者为(62.90±19.77)岁,两者间差异显着(P<0.01)。38.92%的患者能在服毒2小时内就诊,经转诊入院的患者占比为41.61%。服农药自杀的高峰期为2月和5月,过量服药自杀的高峰期为5月和7月,服用其他类毒物自杀的高峰期为8月。2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406名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共产生455.35万的直接医疗成本损失,人均直接医疗成本(M)5068.50元。年龄、住院天数和血液灌流术是影响直接医疗成本的共同因素,对服农药自杀患者直接医疗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及入住ICU,对过量服药自杀患者直接医疗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入住ICU。结论1.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的特征:(1)总体特征:在本次收集的406例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中,农村户籍人口多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中年患者人数最多,其次为老年人;农药为最常见的毒物,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5月是自杀的高峰期。(2)服用不同类型毒物的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①急诊收治的服农药自杀未遂住院患者中,农村户籍人口占多数,有机磷农药是最常见的毒物,老年人数量较多;②过量服药自杀患者中城市户籍人口较多,苯二氮类药品最常见,年轻人所占比例在各组中最高;③服用其他类毒物自杀患者以农村户籍人口为主,鼠药最常见。(3)救治情况:绝大多数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病情好转,4.87%的患者死亡,死亡患者平均年龄偏大,经转诊入院的患者占比较高。2湖北省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406名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共导致455.35万直接医疗成本损失。毒物的种类、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治疗方式是直接医疗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发现,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主要来自农村,其产生的直接医疗成本对当事人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因此社会各界应重视自杀预防,可通过关注自杀高危人群、降低自杀工具的可及性等方式降低自杀发生率,同时综合医院应不断提高自杀患者管理水平,提高救治成功率并减轻患者负担。

刘彬[2](2020)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自杀风险量表的编制、应用及计算机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编制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焦虑、自杀风险简易评估量表,将量表计算机化,应用于患者抑郁焦虑排查。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指导编写条目,形成初始量表,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300名患者作为初测样本进行项目分析,选取400名正式施测样本进行信效度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量表纳入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对比,验证计算机化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果:本量表因子分析提取出2个维度9个条目,9个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6220.875,可解释的方差变异的和为66.062%,两维度效标效度为0.63,0.65,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2,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150.87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各条目与总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150.819(P<0.01),各条目间相关系数为0.3070.689(P<0.01),分半系数为0.878。在处理30份数据规模上,计算机化能为医护人员节省约18分钟的时间。结论: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用于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及自杀风险筛查,计算机化能够减少医护人员评估花费的时间。

蒋锋[3](2019)在《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测量和改进一直是医院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多集中在综合医院,对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由于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精神专科医院面临一定的医疗质量滑坡的压力,因此,监测和改进医疗质量是精神专科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承担急、重型精神疾病住院收治任务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而言由于精神专科医院的特殊性,综合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直接套用到精神专科医院上,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研发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国际上,针对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针对微观层面上的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我国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使用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专家评价模型。在该板块中,首先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理论及测量指标上的研究进展,收集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测量相关的指标。邀请20名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学者进行专家咨询。经过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专家评价模型。该模型中,共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其中,结果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614,过程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211,结构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175。在结果质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基于精神科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疗效指数,其次是出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第二个部分是专家评价模型的应用。将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专家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转化成三套调查表,分别为调查医院基础信息的机构调查表、调查出院患者住院病历相关临床信息的患者调查表(医生部分)、调查出院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患者调查表(患者部分),并通过预试验进行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本研究依托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效果第三方评估项目,开展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的专项评估,收集32所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数据,使用专家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专家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同行心目中的排序基本吻合,专家评价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均可接受。在第三个部分中,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经典医疗质量理论,以专家评价模型为起点,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其进行优化。首先构建出初始模型和饱和模型,再使用32家精神专科医院的实证数据,选定饱和模型为研究基础,剔除权重不显着的测量指标,优化得到修正模型。在修正模型中,共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各测量指标的权重较专家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权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显着地正向影响过程,过程显着地正向影响结果,结构显着地正向影响结果。

冯路杰[4](2019)在《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编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杀尝试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意念-行为框架下自杀行为理论的发展要求对自杀尝试进行量化评估,目前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自杀尝试的评估标准不一,评估方法各异,缺乏统一、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本文基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旨在对自杀尝试维度结构进行初步探索并编制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自杀尝试评估问卷,为进一步研究自杀尝试行为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研究工具。本研究首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13位精神科医生和高校心理咨询师以及8位自杀尝试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采用QSR Nvivo 8.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其次,以量化研究为基础,抽取了天津市某高校和天津市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和住院病房的自杀尝试者共120人进行问卷施测,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自杀尝试评估问卷共包含两个维度,分别为客观意图和致命性,其中客观意图又分为计划、告别和防范三个方面。2.自杀尝试评估问卷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评估个体自杀尝试行为。3.在中国大学生样本和临床样本中,客观自杀意图和致命性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r=0.30,p<0.01)。4.临床样本的自杀尝试总分和致命性得分均显着高于大学生样本(p<0.001)。

王苏平[5](2019)在《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近年来,STI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于STI患者,他们具有无保护性交(Unprotected Intercourse,UI)比例高的行为特征以及较高的社会心理问题和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SI)的社会心理特征,不仅影响着STI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总体健康损失。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性病患者的无保护性交及自杀意念现状进行调研,为政府及社会了解该人群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健康提供一线真实可靠数据。同时,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期对提高该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2018年1月至12月,由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进行横断面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调研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等、社会心理学情况以及UI和S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UI和S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本次调研对象平均年龄38.72±13.03岁。449人(49.3%)在近半年内有UI,218人有SI(24.0%),在抑郁、困顿感、挫败感、自尊、孤独、社会支持、人际需求和性冲动八个有社会心理问题中,有共疫(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查对象占54.2%。在无保护性交方面:人口学信息中,性别、年龄、性取向、门诊类型和此次就诊疾病类型对无保护性交有影响。单因素分析发现安全套使用态度(ORu=1.96,95%CI=1.48-2.60)、安全套使用技巧(ORu=4.11,95%CI=2.96-5.71)、安全套主观规范(ORu=1.52,95%CI=1.17-1.98)和安全套自我效能(ORu=3.08,95%CI=2.27-4.19)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ORm=0.66,95%CI=0.49-0.90)、安全套使用态度(ORm=1.41,95%CI=1.03-1.93)、安全套使用技巧(ORm=3.11,95%CI=2.15-4.50)、安全套自我效能(ORm=1.91,95%CI=1.35-2.71)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5个人口学因素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分析,结合IMB模型,将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STI预防相关判断纳入信息维度,将安全套使用态度、安全套主观规范纳入动机维度,安全套使用技巧、安全套自我效能纳入技巧维度,无保护性交则纳入行为维度,以信息-动机-行为为核心,得到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主要观察指标为路径系数、相关系数及因素负荷量。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如下:c2/df=2.465,RMSEA=0.040,GFI=0.993,CFI=0.990,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在自杀意念方面:单因素分析发现自尊(ORu=2.41,95%CI=1.77-3.29)、孤独(ORu=2.68,95%CI=1.95-3.68)、抑郁(ORu=7.53,95%CI=4.96-11.45)、困顿感(ORu=6.08,95%CI=4.38-8.48)、挫败感(ORu=4.10,95%CI=2.95-5.70)、人际需求(ORu=2.00,94%CI=1.44-2.78)、性冲动(ORu=1.77,95%CI=1.17-2.68)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有影响。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七个影响因素仍然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抑郁(ORm=4.51,95%CI=2.87-7.09)、困顿感(ORm=3.33,95%CI=2.31-4.78)对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自杀意念有统计学影响的7个人口学因素后,自尊(AORm=1.55,95%CI=1.07-2.23)、抑郁(AORm=4.00,95%CI=2.52-6.25)、困顿感(AORm=2.92,95%CI=1.99-4.30)对STI患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以抑郁、困顿感为核心,得到STI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c2/df=3.741,RMSEA=0.055,GFI=0.982,CFI=0.983,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讨论与建议:由于医院接触到STI患者时,他们已经罹患疾病,根据四级预防策略,人群中有着更加广泛地未就医的患者以及感染而不自知人群,不仅要做好二三级预防的防病、防残,更要注重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筛查和零级预防全人群的健康促进,在全人群中做好生殖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预防第一的医学才是公正公平的医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根据政策传导理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及疫情的控制,必须由政府主导,发动全民参与,构建健康社会环境。因此,每一位医务人员,每一位医疗决策者,都肩负着使命,将掌握的临床证据转化成预防疾病的决策和政策。每一个居民,要把促进社会整体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任务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防微杜渐。然而,目前在整个STI患者医疗体系和后续管理体系,以及全人群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还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也为我们后续根据具体问题去进行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许珂[6](2019)在《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了解国内外常见的患者自杀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同时,调查临床护士对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自杀预防工作的态度,以及对具体自杀预防措施的执行程度,明确护士在自杀预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知识-信念-行为模式下,为构建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自杀预防培训模式,以及临床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提供建议。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选定相关关键词并制定检索策略,对国内外多个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检索,获得相关文献,提取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形成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的条目池。(2)专家咨询法严格地制定专家选择标准,选择该领域里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将问卷的初稿编制成专家咨询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问卷发送给专家,依据其意见筛选条目,以此来对问卷进行修改。(3)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部分: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条目的筛查和信效度检验,并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正式调查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两所大型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4)统计学分析方法运用EXCEL、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针对条目筛选,采用了分辨力系数法、Cronbach’s Alpha法等,同时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在正式调查中的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两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77.8%,两轮咨询条目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是0-0.418、0-0.15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7,0.259(p<0.05)。此外,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Cr为0.85。2.构建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0个条目。3.问卷信度分析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32;效度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模型没有违反估计和不合理情况出现,模型的拟合优度各项指标分为别:CFI=0.865,RMSEA=0.087,GFI=0.767,AGFI=0.730,因此住院患者自杀预防KAP问卷的证实性因子分析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因此,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对护理人员开展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4.在本次调查中,有125名护理人员经历过患者自杀事件,占到调查总人数的28.1%;此外,82.25%的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42.92%使用过自杀评估工具,82.25%参与过患者自杀预防培训。问卷的得分范围在65-155分之间,总分在140分以上的个体占总人数的15.73%。其中,问卷总分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科室、是否经历过患者自杀事件、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知识问卷得分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科室、工作年限、职务、是否经历过患者自杀事件、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态度问卷得分在不同科室、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行为问卷得分在年龄、婚姻、工作年限、职称、是否经历过患者自杀事件、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以问卷总分为因变量,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患者自杀事件的经历(β=4.50)、自杀预防培训经历(β=8.42)、心理评估量表的使用经历(β=8.66)。在阻碍患者自杀预防工作的原因分析中,患者沟通意愿较低(28.40%)为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此外,护理人员最希望学习的是与自杀倾向患者的沟通技巧(39.88%)。研究结论1.本研究所研制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预防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价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效果的有效工具。2.在本次调查中,护理人员在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总体情况一般,但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尚可,对患者自杀预防的态度较为积极,相关预防措施执行程度尚可。3.在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方面,护理人员最为欠缺的是患者自杀风险的评估、自杀高危患者的识别、自杀先兆的识别;在态度方面,护理人员对自身在患者自杀预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信心不足;在行为方面,执行程度较低的措施是,转科时针对高危患者自杀风险的交班。4.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主要受到患者自杀事件的经历、自杀预防培训的经历、心理评估量表的使用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心理评估量表的使用。5.多数护理人员认为阻碍自杀预防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沟通意愿低、临床工作的繁忙;最希望学习的自杀预防知识是与自杀高危患者的沟通技巧。

望运丹[7](2018)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临床相关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环境安全影响因素存在的联系,找出医院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我国自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资料,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及其他自杀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中关于住院患者自杀的登记,向病案科申请查看住院自杀患者的病历,结合以往5次由心理小组组织的患者自杀后交流讨论会记录,详细统计通过跳楼、使用锐器、吞服药物、自缢等方式自杀的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科室、病种、住院天数、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使用的工具、有无家属或陪护、有无经济困难、有无负性情绪、既往自杀史、事件详细经过、事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处理意见等,根据资料统计的结果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所在的环境进行分类,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特征,根据医院环境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环境安全对策。结果1基本情况发现:本组59例自杀患者中,女性(31例,52.54%)多于男性(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以45-59岁为自杀高发年龄段,占47.46%,≥60岁年龄段占32.20%。自杀患者以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共37例占62.72%:其中胃肠癌8例(13.56%),肺癌8例(13.56%),白血病5例(13.51%),宫颈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各3例(各占8.11%),乳腺癌、外阴癌、耳鼻咽喉癌、肾肿瘤各1例;其次为良性消化系统疾病6例占10.16%:其中慢性肝脏疾病5例(8.47%),消化道出血1例;心血管疾病4例占6.78%;骨骼关节疾病3例占5.08%;肺部感染、胆囊术后、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带状疱疹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胎盘前置状态伴出血、食管异物和疖病各1例。本组住院患者自杀以入院一周内人数最多(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行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夜间,凌晨2:00-6:00(20例,33.90%)是自杀的高发时间段。住院患者自杀最主要的方式(29例,49.15%)为跳楼,其次为刀具(16例,27.12%)。自杀地点主要发生在医院病房窗台处或走廊窗台处共29例,占49.15%。自杀结局中30例自杀死亡,占50.85%。2住院患者自杀的医院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指硬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跳楼自杀影响因素:楼顶、病房窗户、阳台、楼梯口、走廊等;(2)锐器自杀影响因素:刀具类、玻璃类、其他尖锐物品;(3)药物自杀影响因素:镇静、催眠类药品、止痛类药品、其他药品;(4)自缢影响因素:床单、约束带、鞋带、电线、输液管、裸露的管道、病房横梁、病房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淋浴等;(5)其他影响因素:池塘、触电类等。人文环境指软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医务人员方面: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等;(2)管理制度方面: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3)家庭支持系统方面:婚姻状况,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其他方面等。3物理环境(硬环境)发现: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所占比例的49.15%。本研究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科室为:血液科5例,占17.24%,其次是消化内科4例,占13.79%。经窗户跳楼自杀发生时间段以夜晚22:00-次日6:00最多,共13例,占44.83%。自杀大楼外科大楼最多,共9例,占31.03%,外科大楼为全院最高楼层,共32层,经分析,患者经窗户自杀与楼层高低没有多大联系,反而楼层低的比楼层高的跳楼自杀人数还多。116楼跳楼自杀占72.41%。自杀地点以病房窗户(16例)为主,占55.17%,其次是楼梯通道窗户(6例),占20.69%。跳楼自杀结局大多数死亡,死亡人数21例,占72.43%。患者跳楼自杀发现者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8.28%。跳楼自杀死亡患者发生医疗纠纷5例。因跳楼自杀未遂导致全身多处外伤引起费用增加的患者有25例。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占62.50%,使用锐器自杀老年患者较多,占50%。87.5%的患者在病床通过锐器自杀,且62.50%的患者割腕自杀,另外少部分通过刺伤头部,胸部,颈部,前臂等部位自杀。自杀锐器主要是水果刀(62.5%),其次是剃须刀片(18.75%)。除此还有剪刀,玻璃瓶等锐器。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自杀未遂占87.5%。5例住院患者自缢发生时间都在18:00之后,且3例为凌晨过后。住院患者自缢使用的工具有鞋带,引流管胃管、尼龙绳等。住院患者自缢的地点主要以卫生间为主,另外还有病床,楼梯间等。自杀结局多数窒息死亡,在卫生间自缢结局全为死亡。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事件中,全为女性。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地点为病床旁,另外还有院外。吞服的药物种类有阿普唑仑,安定,去痛片等。药物数量超过医嘱用量,吞服药物自杀结局多数未遂。4人文环境(软环境)发现: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巡视人员、患者家庭人员等有关。管理者对科室的管理策略不当、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缺乏、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欠缺,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不合理,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不及时,家庭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都有可能成为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患者自杀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患者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自杀影响因素,环境不仅包括公共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都对住院患者自杀有影响作用。2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物理环境角度,跳楼自杀最为严重,且致死性最大,最不容易控制,跳楼自杀结局中死亡者居多。其次为使用锐器自杀,使用锐器自杀多数为老年人或者妇女,致死性相对跳楼而言,较低,且地点多数在病房内,比较容易被发现。自缢取材方便、死亡时间快、成功率高,结局一般无法挽回,常窒息而亡。病房卫生间是自缢者经常会选择的一个场所。吞服药物自杀致死性相对较低,且超量药物在住院科室不容易获得。3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人文环境角度,医护方作为与患者每天直接接触的治疗者与护理者,在与住院患者日常沟通中,沟通技巧对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很重要,医护人员的自杀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对及时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至关重要,组织管理方的排班制度是否合理,安全告知制度是否全面、到位,安保巡视制度是否有效实施等,这些制度对及时发现,及时阻止,及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失调,婚姻状况破裂,与家人的关系恶劣,其他家庭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都会让患者在绝望感与失落感中产生自杀的念头。4医院可以从自杀所处的环境出发,采取各种预防管理措施,如全面关注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科室,对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时间段加强警惕,全面改进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地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监控,完善医院窗户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及病房环境中危险物品的监管,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培训,完善医院各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等措施对住院患者自杀进行控制与防范。

刘育清[8](2016)在《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的探讨》文中认为综述了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别介绍了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现状、自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通过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安全护理技术水平及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避免精神病人自杀危险因素的出现,可以有效地防范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或降低自杀成功率。

袁小萍,胡德英,牟晓杰,黄欢[9](2014)在《入院精神病病人自杀未遂行为分析及安全防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入院精神病病人中有自杀未遂行为病人的情况,并探讨住院自杀安全防范。[方法]分时段抽取2013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精神病病人病历,对有自杀未遂行为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安全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2013年744例住院精神病病人中,自杀未遂者占7.39%,住院自杀风险很高;女性自杀未遂率为8.88%,高于男性自杀未遂率5.82%;20岁30岁自杀未遂率最高;自杀方式以大量服用精神疾病药物为多见;1月发生率最高;疾病以心境障碍最多见。[结论]精神科病房是自杀隐患较高的住院场所,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护理措施,减少和防止自杀行为发生。

徐志欣[10](2014)在《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难题。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终生风险率约5%[1]而抑郁症病人自杀发生率为31.6%51.1%[2]。分析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自杀行为,降低自杀死亡率。1概述自杀是个体有意识地自愿地采取各种方式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3]。由于封闭式住院不仅使病人脱离了外界,而且取代

二、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及直接医疗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服毒自杀研究概况
    1.3 自杀患者直接医疗成本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理论依据
    1.7 相关定义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入组标准
    2.2 资料的收集
    2.3 技术路线
    2.4 统计分析
    2.5 伦理问题
    2.6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
    3.2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分析
4 讨论
    4.1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
    4.2 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分析
    4.3 建议
5 结论
    5.1 研究小结
    5.2 研究特色与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自杀风险量表的编制、应用及计算机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量表的编制
    2.1 条目池和初表的建立
    2.2 第一次临床测试
    2.3 第二次临床测试
3 量表的计算机化
    3.1 系统的搭建
    3.2 计算机化量表与传统数据处理对比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与现有工具的对比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第一节 医疗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医疗质量评价在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资料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工具
    第五节 统计方法
    第六节 技术路线
    第七节 质量控制
第四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评价框架的选择
    第三节 候选指标池的发展
    第四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第一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三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现场调查的实施
    第四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现场调查结果
    第六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模型的测量结果
    第七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专家评价模型的评价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PLS-SEM建立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实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步骤
    第三节 PLS-SEM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中的应用
    第四节 PLS-SEM中的阶层成分模式
    第五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实证评价模型
    第六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实证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第一节 外部权重系数检验
    第二节 路径系数检验
    第三节 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的检验
    第四节 修正模型的其他检验
第八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第一节 综合评价结果排序
    第二节 修正模型综合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第五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住院病案首页
附录2 第一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3 第二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4 第二Plus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5 层次分析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6 机构调查表
附录7 患者调查表(医生部分)
附录8 患者调查表(患者部分)
附录9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自杀尝试的术语和概念界定
        1.1.1 自杀尝试的术语
        1.1.2 自杀尝试概念的界定
    1.2 自杀尝试的维度
    1.3 自杀尝试的评估标准及测量工具
        1.3.1 自杀尝试史标准及相关测量工具
        1.3.2 致命性标准及相关测量工具
        1.3.3 自杀意图标准及相关测量工具
第二章 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意义
第三章 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编制
    3.1 问卷结构探索及条目形成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4 自杀尝试维度的理论构想
    3.2 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条目收集与编制
    3.3 自杀尝试评估问卷施测与修订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方法与过程
        3.3.3 研究结果
    3.4 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验证
        3.4.1 描述性统计
        3.4.2 信度分析
        3.4.3 效度分析
        3.4.4 相关分析
        3.4.5 差异性检验
第四章 讨论
    4.1 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结构的讨论
    4.2 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特点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5)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1.2 全球和我国STI流行现状
        1.2.1 STI种类及其流行现况
        1.2.2 STI是全球及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3 上海STI的流行趋势
    1.3 STI患者特征
        1.3.1 STI患者的行为特征
        1.3.2 STI患者的社会心理特征
    1.4 无保护性交相关理论模型
        1.4.1 知信行理论
        1.4.2 健康信念模式
        1.4.3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1.4.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5 自杀意念相关理论模型
        1.5.1 痛苦哭喊自杀模型
        1.5.2 人际关系理论
        1.5.3 综合动机-意志模型
        1.5.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6 相关政策理论研究
        1.6.1 冰山现象
        1.6.2 四级预防体系
        1.6.3 政策传导理论
    1.7 本研究创新点
        1.7.1 统筹考虑被忽视的STI患者群体身心健康情况
        1.7.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
        1.7.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修正
    1.8 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伦理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计算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过程及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
        2.4.2 技术路线图
    2.5 研究工具
        2.5.1 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
        2.5.2 无保护性交
        2.5.3 自杀意念
        2.5.4 无保护性交的信息
        2.5.5 无保护性交的动机
        2.5.6 无保护性交的技巧
        2.5.7 社会心理问题
    2.6 统计方法
        2.6.1 统计软件
        2.6.2 数据分析
        2.6.3 评价指标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STI患者人口学信息与人群特征
        3.1.1 STI患者人口学基本信息
        3.1.2 STI患者的信息-动机-行为
        3.1.3 STI患者社会心理问题
    3.2 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3.2.1 人口学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2 信息-动机-行为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3 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3.3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3.1 人口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3.3.2 社会心理问题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3.3.3 社会心理问题的共疫情况
        3.3.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
第四章 本次研究讨论与总结
    4.1 STI患者基本信息
        4.1.1 人口学基本信息
        4.1.2 无保护性交情况
        4.1.3 社会心理学问题情况及共疫现象
        4.1.4 自杀意念情况
    4.2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4.2.1 人口学因素
        4.2.2 信息-动机-行为影响因素
        4.2.3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4.3 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4.3.1 人口学因素
        4.3.2 社会心理学因素
        4.3.3 STI患者自杀意念模型影响因素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核心发现
        6.2.1 在STI患者中,HIV状态对UI和 SI影响不大
        6.2.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修正
        6.2.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拟合
        6.2.4 需要统筹考虑STI患者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STI患者的医疗体系和管理机制,减少健康损失
        6.3.2 关注全人群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6.3.3 关注影响健康效果全方面因素,注重传导作用
    6.4 课题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足
        6.4.1 横断面调查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6.4.2 样本量代表性有局限性
        6.4.3 自我报告和回忆的偏倚不可避免
        6.4.4 关注自杀意念而非自杀行为或实际自杀
    6.5 后续研究展望——对不同人群拓展性进行针对性研究
        6.5.1 性取向少数人群
        6.5.2 女性
        6.5.3 青少年
        6.5.4 老年人
    6.6 后续研究展望——继续挖掘UI和SI影响因素的协同和共疫作用
        6.6.1 共疫在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作用
        6.6.2 共疫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
        6.6.3 探索STI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6)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3.理论框架
    4.研究意义
第一章 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对象
    4.研究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的研制
    1.文献研究
    2.专家咨询
    3.专家咨询结果
    4.预调查
第三章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1.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及方法
    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研究结果
    5.讨论
    6.建议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7)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相关概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3.2 跳楼自杀结果
    3.3 使用锐器自杀结果
    3.4 自缢结果
    3.5 吞服药物自杀结果
    3.6 人文环境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住院患者自杀一般情况分析
    4.2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特征分析
    4.3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4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防护措施
第5章 小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创新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神病人自杀的现状
2 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
3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护理防范对策[9-18]
4 小结

(9)入院精神病病人自杀未遂行为分析及安全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入院自杀未遂病人性别分布
    2.2 不同年龄组病人自杀风险分布情况 (见表1)
    2.3 不同月份自杀风险分布情况 (见表2)
    2.4 不同性别自杀方式比较 (见表3)
    2.5 不同病种自杀念头及自杀行为分布情况 (见表4)
3 自杀未遂剖析
    3.1 入院精神病病人自杀未遂特点分析
    3.2 精神病病人自杀原因分析
4 安全护理方法
    4.1 严格执行入院病人自杀风险评估
    4.2 严格执行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4.3 根据不同疾病开展安全护理
    4.4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安全防范意识
    4.5实施心理护理
    4.6 出院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护理指导

(10)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2自杀方式和时间
3住院病人自杀的相关因素
4护理对策

四、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综合医院急诊收治的服毒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及直接医疗成本分析[D]. 毛世清. 长江大学, 2020(04)
  • [2]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自杀风险量表的编制、应用及计算机化[D]. 刘彬.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3]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蒋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4]自杀尝试评估问卷的编制[D]. 冯路杰. 天津大学, 2019(06)
  • [5]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D]. 王苏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6]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研究[D]. 许珂.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望运丹. 长江大学, 2018(12)
  • [8]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 刘育清. 健康之路, 2016(02)
  • [9]入院精神病病人自杀未遂行为分析及安全防范[J]. 袁小萍,胡德英,牟晓杰,黄欢. 护理研究, 2014(29)
  • [10]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J]. 徐志欣. 天津护理, 2014(03)

标签:;  ;  

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