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一、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云海峰[1](2021)在《松土与施肥对锡林郭勒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及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基于因放牧导致的内蒙古草甸草原不同程度的草地退化现象,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于2017年5月选取重度退化草甸草原,设置了对照组与松土、施有机肥、松土+施有机肥3种恢复处理样地。于2017-2020年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植被生长旺盛期,对植物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优势种功能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3种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影响,以探究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松土+施肥复合处理措施有利于群落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特征的恢复提高。2.松土+施肥措施短期内可明显提升优质牧草比例,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根茎禾草种群的恢复。3.松土+施肥处理有利于群落优势种的生长恢复。松土、施肥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基础功能性状改善较大,对其它优势种影响较小。4.松土、施肥、松土+施肥3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善。松土处理可增加土壤表层含水率和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施肥处理可增加土壤10-40 cm碳、氮、磷含量;通过松土施肥复合处理,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有明显增加。5.松土、施肥可使多数土壤酶活性明显提升,施肥对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比、硝态氮、全磷、总有机碳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白玉婷[2](2020)在《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割草地作为牲畜所需饲料的储备仓库,在解决草畜季节不平衡、确保家畜安全越冬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年割草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养分的输入与输出失衡,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草地生产力严重下降。本研究于2014年-2017年依托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的施肥控制实验平台,以植物种群、功能群、群落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功能性状、种群、功能群到群落各个组织层次,结合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学的多个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系统的研究,阐释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对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退化割草地生态恢复过程和恢复途径,从而为退化割草地的改良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及政策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株高是切根+化肥改良措施下羊草的敏感性状,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可以增加羊草株高和茎长,茎长成为羊草株高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试验年份增加,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对羊草株高、羊草茎长和茎干重增长效果逐年凸显。2.切根+高浓度化肥和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有利于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功能群重要值随着切根+化肥浓度增加而增大,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也逐渐增加,杂类草功能群生物量占比下降。3.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不同改良措施下群落丰富度逐年降低。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群落生物量最高。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更有利于提升植物群落相对饲用价值。4.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逐年增加,且切根+高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更有利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下土壤0-10cm全碳和全氮含量最高。5.羊草种群、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化学计量比均显示羊草割草地植物生长受氮抑制。切根+化肥和切根+有机肥改良措施可分别从短期、长期改善氮抑制程度。6.羊草割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短期植被恢复有利,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长期植被恢复有利。建群种羊草数量特征决定群落功能,解决土壤氮限制是植被恢复的关键。

陈奇乐[3](2020)在《施肥对坝上草地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坝上草地是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屏障,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近年来,由于超载过牧、气候变暖等人为和自然双重压力的影响,使得坝上草地出现了退化现象。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减少,各类牧草品质变劣,牧草产量下降,群落的结构波动,土壤质量恶化,草地生态功能衰退等。坝上草地质量下降,导致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化美化环境等主要功能减弱,最终将影响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因此,开展坝上草地退化恢复与治理的工作刻不容缓。鉴于此,本试验以河北省张北坝上高原区典型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围育对草地增施氮磷钾肥。试验于2018年8月调查植被群落组成,2019年5月进行草地施肥试验。施肥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置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总计14个施肥处理。研究分析了施肥措施对坝上地区草地牧草产量、品质、养分吸收、植被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为坝上地区退化草地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根据施肥对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可以看出,施肥可显着提高草地牧草产量,其中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分别增产58.55%、45.17%、42.80%,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N2P2K2牧草产量达到最大,增产85.70%,因此最适牧草产量的氮磷钾肥配施量为N 60.00 kg·hm-2、P2O5 90.00 kg·hm-2、K2O 40.00 kg·hm-2。(2)根据施肥对草地羊草品质的影响可以看出,施肥可显着提高羊草品质,且施肥处理N3P2K2对羊草品质的影响最佳,其中与对照相比羊草粗蛋白含量提高1 1.86%,粗脂肪含量显着提高30.29%,粗纤维含量显着降低6.59%,因此,最适羊草品质的氮磷钾肥配施量为 N 90.00 kg·hm-2、P2O5 90.00 kg·hm-2、K2O 40.00 kg·hm-2。(3)根据施肥对草地羊草养分吸收的影响可以看出,施肥可促进羊草的养分吸收,施肥处理N2P2K2对羊草氮素、磷素吸收的影响最佳,其中与对照相比羊草全氮提高28.38%,全磷提高37.46%;施肥处理N2P2K3对羊草钾素吸收的影响最佳,其中全钾较对照提高14.71%,因此,最适羊草氮素、磷素吸收的氮磷钾肥配施量为N 60.00 kg·hm2、P2O5 90.00 kg·hm-2、K2O 40.00 kg·hm-2;最适羊草钾素吸收的氮磷钾肥配施量为 N 60.00 kg.hm-2、P2O5 90.00 kg·hm-2、K2O 60.00 kg.hm-2。(4)根据施肥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可以看出,施肥可提高植被密度和盖度,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其中施肥处理N2P2K2植被密度达到最高,较对照提升25.62%,而施肥处理N3P2K2植被盖度最高,较对照提升53.85%。草地植被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丰富度指数无明显变化。(5)根据施肥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以看出,施肥对草地土壤容重、总孔度、含水量影响不显着,而对草地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影响显着,其中0~10cm土层土壤影响比10~20 cm 土层土壤更加明显。就0~10 cm 土层而言,施肥处理N3P2K2 土壤pH显着降低5.73%,同时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显着提高13.86%和土壤全氮显着提高33.83%;施肥处理N2P3K2 土壤速效磷显着提高54.71%;施肥处理N2P2K3 土壤速效钾显着提高21.52%。(6)由主成分分析得出各施肥处理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N2P2K2、N3P2K2、N2P3K2、N2P2K3、N2P2K1、N2P1K2、N1P2K2、N2P1K1、N1P2K1、N1P1K2、N2P2K0、N2P0K2、N0P2K2、N0P0K0,其中施肥处理N2P2K2得分最高,分值为3.49,不施肥处理N0P0K0(CK)得分最低,分值为-5.25。综上所述,综合牧草产量、品质、养分、植被群落特征和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在坝上高原地区典型退化羊草草地进行施肥改良时,建议氮磷钾配施量为N 60.00 kg·hm-2、P2O5 90.00 kg·hm-2、K20 40.00 kg·hm-2。

张振超[4](2020)在《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地上-地下的退化过程和禁牧恢复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由于高海拔和独特的高寒气候,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和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高寒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影响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威胁到我国甚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生态安全。本文通过收集历史文献数据,并在红原高寒草甸和申扎高寒草原两个站点分别选取7个典型连续退化梯度草地进行实验观测,对红原站的7个退化梯度样带进行了1年的禁牧实验,同时研究了红原地区严重沙化的草地土壤和植被特征沿自然恢复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分别从区域和站点两个尺度探索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和恢复演替过程,旨在为该地区草地利用、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区域尺度上,植物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全氮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容重和p H则显着上升。不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中度和重度退化程度的土壤水分、有机碳、全氮、全磷、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近似未退化草地相比均显着下降,容重显着上升(P<0.05),且退化程度越强,变化幅度越大。(2)站点尺度上,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强,植物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降低,而杂草相对于禾本科的权衡值显着上升(P<0.05)。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退化造成土壤水分和养分下降,粘结性变差,与禾本科和杂草植物根系等特征差异,共同决定了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3)站点尺度上,土壤含水量、紧实度、有机碳、全氮、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以及C/N、C/P和N/P均沿着退化梯度不断下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导致的土壤变暖、变干加速有机碳矿化,加上难分解的杂草比例增加,很大程度导致土壤C/N、C/P和N/P的减少。(4)高寒草地退化导致植物地下生物量显着降低。从其垂直分布来看,0-10 cm深度土壤的地下生物量相对于10-30 cm土层的权衡值沿着退化梯度急剧下降,与0-10 cm土壤含水量、紧实度、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显着正相关(P<0.05)。可解释为草地退化对表层土壤性质影响比下层土壤更剧烈,随着表层土壤质量的迅速恶化,浅根系的禾本科植物比例减少,而深根系的杂草比例升高并在植被群落中占据优势。(5)红原站禁牧1年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和植物生物量均有明显提升,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容重。表明禁牧是该地区草地恢复的有效途径,可能与其丰富的降水有关。轻度退化草地禁牧1年可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而退化相对严重的草地最佳禁牧时间为9年。

田野[5](2020)在《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草地生态系统是由草原和环境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退化草地的恢复状态与其稳定性息息相关。为确定适宜羊草种群繁殖及恢复退化割草地的最佳改良措施,本文以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地为对象,研究植物群落对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探讨不同改良措施下优势种羊草种群特征、群落数量特征、群落各生活型植物重要值、物种数量以及群落多样性变化情况,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切根处理增加了羊草种群高度、密度,并显着提高以羊草为主的禾本科植物重要值(P<0.05),提高羊草生物量在群落中占比的同时减少了羊草种群以及群落生物量,另外切根也降低了群落物种优势度指数但对群落物种数变化无明显影响。2.切根配合化肥施用显着提高羊草种群高度、盖度和密度(P<0.05),切根+N2P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90kg/hm2)处理下羊草生物量和群落生物量达到最高。切根+N3P3(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135kg/hm2)处理明显优化群落结构,群落多样性变化得到有效改善,群落物种数最低,并显着提高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P<0.05)。3.切根+OR3(有效养分用量190)处理可显着提高羊草高度、盖度、密度以及生物量(P<0.05),群落物种数在其干扰下明显减少,群落多样性变化得到有效改善,提高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并降低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在群落中的占比(P<0.05)。增加群落产量同时降低杂草生物量比例(P<0.05)。4.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草原的改良效表现为切根+有机肥>切根+化肥>切根。切根+N2P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90kg/hm2)和切根+OR3(有效养分用量190)是相应改良措施中最优处理,对退化羊草草甸草原恢复改良效果最好。

商丽荣[6](2020)在《有机肥对内蒙古羊草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文中指出内蒙古羊草草原是当地的主要牧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和全球环境的变化导致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及时对退化的天然草地进行改良培育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天然羊草草原的退化问题,于2018-201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试验基地开展有机肥改良天然草地的试验。两种有机肥为该试验站提供,尝试将其作为该区草地植被恢复与高效生产的措施之一,探讨有机肥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的一系列影响机制,为草地生态和生产双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的植被生物量、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肥对呼伦贝尔羊草草原地上植被的影响表明,施用有机肥显着改变了草原地上总生物量,两种有机肥在45 t/hm2的施肥水平下,草原地上总生物量显着增加,并且产量最高分别为244.11 g/m2(2018年)、191.77 g/m2(2019年)。在a1处理下羊草物种重要值最高,但植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改变。本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有机肥施用量在45 t/hm2时,草原地上总生物量最高。2、有机肥对土壤的影响是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土壤状况是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基础,土壤肥力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退化羊草草原恢复的效果。本试验通过对退化草地施用不同水平的有机肥,结果表明两种有机肥在45 t/hm2施肥量下显着提高了羊草草原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但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全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无显着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施入有机肥对四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不大。说明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综合比较分析,蚓肥和菇渣有机肥在45 t/hm2施肥量的情况下,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着增加,羊草草原地上总产量明显提高,产量可达2441.13 kg/hm2(2018年)、1917.7 3 kg/hm2(2019年)。

王玲[7](2020)在《N、P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青海湖流域轻度退化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氮(N)、磷(P)肥单独添加与组合添加试验,分析草地群落结构、生产性能、植物营养成分、土壤养分等指标,探寻高寒草地植物及土壤N、P之间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研究N、P肥添加对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为高寒草原改良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N、P肥均显着增加禾本科植物重要值,N肥效果高于P肥,P肥显着提高豆科植物重要值(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随着N、P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无显着影响。2、N、P肥显着提高退化高寒草地生产力,P肥效果低于N肥,总生物量呈抛物线先增加后降低的增长趋势(P<0.05),2017年-2019年,N、P单施与配施地上总生物量分别增加7.12%~34.67%、14.93%~45.83%、4.12%~26.45%。2017年与2018年经济收益先上升后降低,2019年呈持续增加的趋势。3、N肥提高植物叶片N:P比值,P肥降低植物叶片N:P比值,施P量的不同对植物叶片N:P比值的变异解释大于50%,说明植物叶片N:P比值主要受P含量的影响。4、土壤全磷和速效磷之间、全氮和铵态氮、硝态氮之间均有显着性相关关系(P<0.05),速效磷和全磷之间相关系数最高(R2=0.628);N、P肥未对30-90 cm土层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李雅舒[8](2020)在《不同措施对刈割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内蒙古草甸草原由于不同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草地退化现象,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于2017年5月选取由刈割导致的中度退化草甸草原,设置了施有机肥、切根、松土、切根+施有机肥、松土+施有机肥、对照等6种处理样地。2017-2019年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生物量高峰期,对各样地的植被和土壤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以探讨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植被地上生物量在各样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松土+施有机肥措施显着提高植被地上生物量。各样地地上生物量均为2019年高于2018年和2017年。各样地的群落高度,2019年显着高于2017年。2.从植物的功能性状看,施有机肥和松土能够促进退化草甸草原优势植物种的恢复。羊草的株高、叶长、单株叶片数等指标,在施有机肥样地最高;贝加尔针茅和裂叶蒿的单株茎生物量、茎粗、单株生物量等指标,在松土样地最高。3.复合处理较单一处理,对土壤容重和含水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土壤容重在松土+施有机肥、切根+施有机肥样地最低;土壤含水率在松土+施有机肥样地最高。4.施有机肥、切根+施有机肥措施,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大。施有机肥样地的真菌群落组成与对照样地差异最大,切根+施有机肥样地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样地差异最大。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与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贺婷[9](2020)在《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的影响》文中指出放牧是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多年来,因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原退化较为普遍。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为对象,于2017年5月设置了切根、施有机肥(发酵羊粪)、切根+施有机肥、对照等4种处理样地。2017-2019年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生物量高峰期,从植物群落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的功能性状及碳氮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各样地进行了调查,分析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影响,以探究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切根+施肥复合处理措施有利于群落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特征的恢复提高。2.切根+施肥措施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恢复提高。施肥、切根、切根+施肥等3种措施均可增加群落物种数;切根处理降低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Simpson优势度、Margalef丰富度,但切根+施肥复合措施处理下这4个多样性指标却增加。3.切根处理有利于群落优势种茎叶的基础功能性状的恢复提高。切根处理可增加菊叶萎陵菜的叶长、茎长、茎粗、株高等4项指标;增加糙隐子草的叶长、叶面积、株高、丛幅等4项指标;增加贝加尔针茅的叶长、叶厚、茎长、茎粗、叶面积、株高、丛幅等全部7项指标。4.施肥处理有利于群落优势种植物碳氮的恢复提高。施肥处理可增加菊叶萎陵菜的碳含量、碳氮比,增加加尔针茅的氮含量、碳氮比,增加糙隐子草的碳氮含量;切根处理可增加菊叶萎陵菜的氮含量;切根+施肥复合处理可降低贝加尔针茅的碳氮含量、碳氮比,增加糙隐子草的碳氮含量、降低碳氮比。5.切根、施肥、切根+施肥3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善。切根处理可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浅层碳、氮、磷含量;施肥处理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浅层碳、氮、磷含量;切根+施肥复合处理,增加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

尹亚丽[10](2020)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人为不合理利用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高寒草甸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退化,原有的土壤微环境受到扰动,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此同时,新的微生物群落对其生存的土壤环境进行反向作用,由此改变其土壤性状。一直以来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加之肉眼难以观察和专业领域研究欠缺等因素,造成90%以上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尚不清楚,土壤-微生物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及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等对三江源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黑土滩)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格局和功能,及其驱动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等进行研究,探究草地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土壤性质及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贡献与响应,明确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和细菌之间的网络调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草地植物种由莎草科和禾本科向菊科及其它杂类草和有毒植物种方向演替,线叶嵩草等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优势不断下降,而细叶亚菊和黄帚橐吾等杂类草的重要值不断增加。草地植被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及生物量显着降低,均匀度无明显变化。地下生物量80%以上集中在0~10cm土层,中度退化阶段是草地植被退化的转折点。2.伴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含水量显着降低,土壤p H显着升高,土壤有机碳在退化前期急剧减少,到中度退化后无明显变化,土壤全氮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磷呈“V”型变化,土壤全钾则呈倒“V”型变化;土壤铵氮和硝氮含量整体升高,速效磷含量减少,速效钾含量曲线上升。高寒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C:N:P显着降低,土壤全效和速效养分均在中度退化阶段出现拐点。3.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分别为997~2823mg/kg和282~450mg/kg,草地土壤中70%以上的微生物集中在0~10cm土层。草地退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均呈“V”形变化趋势,中度退化草地最低。土壤微生物C:N为2.44~4.77,且随退化程度的加重显着降低。土壤脲酶活性呈倒“V”型变化,磷酸酶活性曲线下降。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碳源利用土壤微生物活性、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在中度退化阶段有一个大的转变演替过程。4.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为高寒草甸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胞霉菌门为土壤优势真菌。草地退化显着改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物种组成,变形菌门细菌丰富降低,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及病原真菌Gibberella(Fusarium)tricincta丰度增加。草地退化对细菌Chao1指数无影响;轻度退化提高了细菌Simpson指数,降低了真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重度退化增加了真菌Chao1指数和细菌Shannon指数;黑土滩退化显着降低了细菌Simpson指数。5.物质代谢类、环境信息处理类和遗传信息处理类细菌在土壤中起主要功能调节作用,化能异养、硝化作用、亚硝酸盐氧化及硫代谢作用为优势功能菌群,碳、氮、硫、铁、锰等代谢菌群在不同草地间差异显着。重度及黑土滩退化提高了氨氧化细菌丰富,降低了硫化物、亚硝酸盐氧化及尿素水解作用细菌丰度;草地退化过程中化能异养、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及反硝化作用细菌等均呈“V”型变化,中度退化阶段是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结构转变的拐点。病理型、共生型和腐生型真菌丰度在不同草地均表现显着差异,腐生、共生及过渡型真菌在未退化草地显着富集,轻度退化增加了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丰度,降低了病理型真菌丰度,重度退化减少了共生型真菌丰度。高寒草甸退化改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群落及功能结构。6.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被多样性无明显相关性,真菌多样性与植被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显着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与TN、TOC和SWC显着正相关,与TK和p H显着负相关。土壤细菌群落和功能结构与植被特征无明显相关性,真菌群落结构受地上生物量影响,土壤SWC、p H、TOC、TN和TK对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结构起主要调控作用。土壤微生物碳氮与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及生物量密切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越高。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真菌影响,土壤细菌与真菌之间多为互利共生关系。植被和土壤因子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Faprotax功能结构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85.69%、76.78%和87.17%,其中土壤因子可单独解释48.45%、36.9%和31.55%,土壤植被交互作用可解释29.85%、32.68%和50.74%;相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植被耦联作用对微生物功能结构的影响更大。

二、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松土与施肥对锡林郭勒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及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由以下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草地机械松土研究概况
    1.3 草地施肥研究概况
    1.4 土壤酶活性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2.1.2 植被与土壤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取样方法及样品测定
        2.2.3 样品分析方法
        2.2.4 指标计算方法
        2.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对群落高度的影响
        3.1.2 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3.1.3 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4 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2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2.1 对群落优质牧草比例的影响
        3.2.2 对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3.2.3 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2.4 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3.2.5 对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影响
    3.3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3.3.1 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3.3.2 对贝加尔针茅功能性状的影响
        3.3.3 对糙隐子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3.4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3.4.1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4.2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4.3 对土壤全碳(TC)的影响
        3.4.4 对土壤全氮(TN)的影响
        3.4.5 对土壤碳氮比(C/N)的影响
        3.4.6 对土壤全磷(TP)含量的影响
        3.4.7 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影响
    3.5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1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5.2 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5.3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5.4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5.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1.1 对群落平均高度的影响
        4.1.2 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4.1.3 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4.1.4 对群落优质牧草比例的影响
        4.1.5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2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4.3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4.4 松土与施肥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研究区植物名录
附图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
致谢

(2)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地切根改良研究
        1.2.2 施肥对草地的影响
        1.2.2.1 施肥对羊草的影响
        1.2.2.2 施肥对种群的影响
        1.2.2.3 施肥对功能群的影响
        1.2.2.4 施肥对群落的影响
        1.2.2.5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6 施肥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性
        2.1.4 植被组成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羊草功能性状
        2.3.2 植物种群特征
        2.3.3 植物功能群特征
        2.3.3.1 功能群丰富度
        2.3.3.2 功能群重要值
        2.3.4 植物群落特征
        2.3.4.1 物种丰富度
        2.3.4.2 地上生物量
        2.3.4.3 地下生物量
        2.3.5 植物营养元素
        2.3.6 植物群落营养品质
        2.3.7 土壤理化性质
        2.3.7.1 土壤容重
        2.3.7.2 土壤养分
        2.3.8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2.4 统计方法
        2.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2.4.2 相关分析
        2.4.3 主成分分析
        2.4.4 因子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3.1.1 羊草株高
        3.1.2 羊草茎性状
        3.1.3 羊草叶性状
        3.1.4 可塑性指数
    3.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主要植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3.2.1 高度
        3.2.2 密度
        3.2.3 地上生物量
        3.2.4 生物量比例
    3.3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功能群特征的影响
        3.3.1 丰富度
        3.3.2 重要值
        3.3.3 生物量比例
    3.4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4.1 物种丰富度
        3.4.2 群落生物量
        3.4.2.1 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3.4.2.2 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
        3.4.3 群落营养品质
        3.4.3.1 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
        3.4.3.2 粗蛋白
        3.4.3.3 相对饲用价值
    3.5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5.1 羊草营养元素
        3.5.2 羊草种群化学计量学特征
        3.5.3 群落营养元素
        3.5.4 群落化学计量学特征
    3.6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3.6.1 土壤容重对比
        3.6.2 土壤全量养分
        3.6.3 土壤速效养分
        3.6.4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3.7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3.7.1 基于羊草的综合评价
        3.7.2 基于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综合评价
        3.7.3 最优处理筛选
4 讨论
    4.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主要种群特征的影响
    4.3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3.1 功能群特征
        4.3.2 群落物种丰富度
        4.3.3 群落生物量
        4.3.4 群落营养品质
    4.4 不同改良措施对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4.1 羊草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4.4.2 群落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4.5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4.5.1 土壤养分
        4.5.2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4.6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施肥对坝上草地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肥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1.2.2 施肥对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1.2.3 施肥对草地牧草养分吸收的影响
        1.2.4 施肥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1.2.5 施肥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类型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被类型
        2.1.5 气候特征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肥对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3.2 施肥对草地羊草品质的影响
        3.2.1 施肥对草地羊草粗蛋白的影响
        3.2.2 施肥对草地羊草粗脂肪的影响
        3.2.3 施肥对草地羊草粗纤维的影响
    3.3 施肥对草地羊草养分吸收的影响
        3.3.1 施肥对草地羊草氮素吸收的影响
        3.3.2 施肥对草地羊草磷素吸收的影响
        3.3.3 施肥对草地羊草钾素吸收的影响
    3.4 施肥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3.4.1 施肥对草地植被密度的影响
        3.4.2 施肥对草地植被盖度的影响
        3.4.3 施肥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施肥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5.1 施肥对草地土壤容重的影响
        3.5.2 施肥对草地土壤总孔度的影响
        3.5.3 施肥对草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5.4 施肥对草地土壤pH的影响
        3.5.5 施肥对草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5.6 施肥对草地土壤全氮的影响
        3.5.7 施肥对草地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5.8 施肥对草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6 退化羊草草地不同施肥措施综合评价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施肥对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4.1.2 施肥对草地羊草品质的影响
        4.1.3 施肥对草地羊草养分吸收的影响
        4.1.4 施肥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4.1.5 施肥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6 退化羊草草地不同施肥措施综合评价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作者简历
致谢

(4)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地上-地下的退化过程和禁牧恢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草地退化
        1.2.2 草地恢复
        1.2.3 土壤的演化机制
        1.2.4 植被的演化机制
        1.2.5 杂草的适应机制
    1.3 存在主要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气候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红原站概况
    2.3 申扎站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的选择与布设
        3.2.2 样地调查及指标测定
        3.2.3 历史文献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
        3.3.1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2 权衡量化计算
        3.3.4 SEM结构方程模型
        3.3.5 Meta分析
        3.3.6 FP-Growth算法
        3.3.7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计算
    3.4 技术路线
4 典型高寒草地的地上退化过程
    4.1 植物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1.1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Meta分析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对退化程度的响应
        4.1.3 基于FP-Growth算法的不同类型和退化程度草地的植物特征变化
        4.1.4 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性质在区域尺度的相互关系
    4.2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2.1 土壤和植物因子与退化梯度关系冗余分析
        4.2.2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随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4.3 植被功能群结构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3.1 禾本科和杂草根系特征差异
        4.3.2 不同植被功能群随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4.3.3 杂草权衡值与土壤性质和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4.4 植物地下生物量分布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4.1 地下生物量在不同深度土壤分布沿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4.4.2 植物地下生物量与土壤性质及植被群落组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草地退化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4.5.2 植物根系特征影响植物功能群结构变化
        4.5.3 杂草对退化草地的潜在生态作用
        4.5.4 土壤条件变化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分布
    4.6 小结
5 典型高寒草地的地下退化过程
    5.1 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1.1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性质在区域尺度的变化规律
        5.1.2 Meta分析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对退化程度的响应
        5.1.3 基于FP-Growth算法的不同类型和退化程度草地的土壤性质变化
        5.1.4 土壤理化性质在站点尺度沿退化梯度的变化规律
    5.2 土壤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2.1 土壤酶活性沿退化梯度的变化
        5.2.2 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关系
    5.3 土壤化学计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3.1 土壤碳氮磷耦合对草地退化程度的响应
        5.3.2 土壤化学计量沿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5.3.3 土壤化学计量与土壤物理性质和植物群落特征相关关系
        5.3.4 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群落特征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草地退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2 草地退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5.4.3 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5.4.4 植物特征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5.5 小结
6 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的恢复效果
    6.1 短期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的影响
        6.1.1 短期禁牧对高寒草地植被的影响
        6.1.2 短期禁牧对高寒草地土壤的影响
        6.1.3 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关系
    6.2 不同禁牧时间对典型高寒草地的恢复效果
        6.2.1 典型高寒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2.2 典型高寒草地土壤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2.3 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2.4 典型高寒草地禁牧过程中土壤和植被指标的相互关系
    6.3 讨论
        6.3.1 短期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6.3.2 短期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3 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3.4 禁牧在降雨丰富地区典型高寒草地的应用探讨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不同改良措施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1.1.1 切根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1.1.2 施用化肥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1.1.3 施用有机肥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数据获取
        2.3.2 植物类群划分
        2.3.3 群落重要值
        2.3.4 群落地上生物量
        2.3.5 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
        2.3.6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切根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3.1.1 羊草种群特征
        3.1.2 不同类群植物重要值
        3.1.3 群落物种数
        3.1.4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3.1.5 植物群落生物量
        3.1.6 群落α多样性
    3.2 施用无机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3.2.1 羊草种群特征
        3.2.2 不同类群植物重要值
        3.2.3 群落物种数
        3.2.4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3.2.5 植物群落生物量
        3.2.6 群落α多样性
    3.3 有机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3.3.1 羊草种群特征
        3.3.2 不同类群植物重要值
        3.3.3 群落物种数
        3.3.4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3.3.5 植物群落生物量
        3.3.6 群落α多样性
4 讨论
    4.1 切根对草地植被影响
    4.2 切根配合无机肥施用对草地植被影响
    4.3 切根配合有机肥施用对草地植被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有机肥对内蒙古羊草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草地退化的影响
        1.3.1 草地退化现状及其成因
        1.3.2 草地退化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1.4 草原生态恢复及有机肥改良措施
        1.4.1 肥料分类及利用现状
        1.4.2 有机肥概述及效应评估
    1.5 有机肥对退化羊草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 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域介绍
        2.1.1 试验区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状况
        2.1.2 植被特征
    2.2 试验设计和样地设置
    2.3 土壤和植物样品采集
    2.4 草原地上植被指标测定与分析
        2.4.1 草原地上植被特征的测定
        2.4.2 草原植物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4.3 草原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分析
        2.4.4 草原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分析
    2.5 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
    3.1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地上植被的影响
        3.1.1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2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主要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3.1.3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地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1.4 α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3.2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2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3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3.4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 有机肥处理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3.4.1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3.4.2 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3.4.3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3.4.4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地上植被的影响
    4.2 有机肥对羊草草原土壤性质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N、P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寒草地施肥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分析
        1.2.1 植物群落生产力对N、P添加的响应
        1.2.2 植物功能群及物种多样性对N、P添加的响应
        1.2.3 N、P添加下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1.2.4 N、P添加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第2章 试验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内容
    2.4 试验方法
        2.4.1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2.4.2 土壤特征调查
        2.4.3 样品分析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N、P添加对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N、P添加处理下各功能类群重要值
        3.1.2 N、P添加处理下群落主要物种重要值
        3.1.3 N、P添加对高寒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 N、P添加对高寒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3.2.1 地上总生物量对N、P添加的响应
        3.2.2 各功能类群地上生物量对N、P添加的响应
        3.2.3 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3.2.4 地下生物量对N、P添加的响应
        3.2.5 经济效益
    3.3 N、P添加对高寒草地植物叶片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3.1 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对N、P添加的响应
        3.3.2 植物叶片N:P比值对N、P添加的响应
        3.3.3 植物叶片N:P比值与N、P含量的关系
    3.4 N、P添加对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4.1 0-30 cm土层土壤中pH、有机质、全量养分对N、P添加的响应
        3.4.2 0-30cm土层土壤中速效养分对N、P添加的响应
        3.4.3 30-90cm土层土壤中全量和速效养分对N、P添加的响应
        3.4.4 土壤速效养分与全量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4.5 植物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N、P添加对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4.2 N、P添加对高寒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4.3 N、P添加对高寒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4.4 N、P添加对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5章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不同措施对刈割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退化草地恢复改良措施概况
        1.2.1 围栏封育改良措施
        1.2.2 机械松土改良措施
        1.2.3 施肥和灌溉改良措施
        1.2.4 其他方法
    1.3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概况
        1.3.1 植物功能性状的个体特征
        1.3.2 植物功能性状的营养元素
    1.4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1.4.1 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3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和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样方设置
        2.2.2 植物取样及测定
        2.2.3 土壤取样及测定
        2.2.4 指标计算
        2.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对群落高度的影响
        3.1.2 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3.1.3 对群落盖度的影响
        3.1.4 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1.5 对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6 对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1.7 对主要物种相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8 对主要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3.2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根系碳氮含量的影响
        3.2.1 对根系全碳含量的影响
        3.2.2 对根系全氮含量的影响
        3.2.3 对根系碳氮比的影响
    3.3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主要物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3.3.1 对羊草个体特征的影响
        3.3.2 对羊草碳氮的影响
        3.3.3 对贝加尔针茅个体特征的影响
        3.3.4 对贝加尔针茅碳氮的影响
        3.3.5 对裂叶蒿个体特征的影响
        3.3.6 对裂叶蒿碳氮的影响
    3.4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4.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4.2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4.3 对土壤全碳的影响
        3.4.4 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3.4.5 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4.6 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3.4.7 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4.8 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3.5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5.1 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3.5.2 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3.5.3 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3.5.4 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3.5.5 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3.5.6 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地植被的影响
        4.1.1 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4.1.2 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4.1.3 对主要物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4.1.4 对根系碳氮的影响
    4.2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的影响
        4.2.1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附表
    附表1 研究区植物名录
    附表2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附表3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主要植物相对地上生物量和重要值的影响
    附表4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根系碳氮的影响
    附表5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羊草个体特征的影响
    附表6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贝加尔针茅个体特征的影响
    附表7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甸草原裂叶蒿个体特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9)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草地切根研究进展
    1.3 草地施肥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取样方法及样品测定
        2.2.3 样品分析方法
        2.2.4 指标计算方法
        2.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高度的影响
        3.1.2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3.1.3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4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1.5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3.1.6 切根与施肥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1.7 切根与施肥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3.1.8 切根与施肥对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影响
        3.1.9 切根与施肥对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影响
    3.2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3.2.1 切根与施肥对菊叶萎陵菜功能性状的影响
        3.2.2 切根与施肥对贝加尔针茅功能性状的影响
        3.2.3 切根与施肥对糙隐子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3.3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根系及优势种碳氮的影响
        3.3.1 切根与施肥对菊叶萎陵菜茎叶碳氮的影响
        3.3.2 切根与施肥对贝加尔针茅茎叶碳氮的影响
        3.3.3 切根与施肥对糙隐子草茎叶碳氮的影响
        3.3.4 切根与施肥对植物根系碳氮的影响
    3.4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3.4.1 切根与施肥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4.2 切根与施肥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3.4.3 切根与施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4.4 切根与施肥对土壤化学元素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1.1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平均高度的影响
        4.1.2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4.1.3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1.4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4.1.5 切根与施肥对群落物种数的影响
        4.1.6 切根与施肥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1.7 切根与施肥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4.1.8 切根与施肥对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影响
        4.1.9 切根与施肥对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影响
    4.2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及碳氮影响
        4.2.1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4.2.2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优势种碳氮含量的影响
    4.3 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4.3.1 切根与施肥对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4.3.2 切根与施肥对土壤化学特征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附表1 研究区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地退化现状
        1.2.2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1.2.3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土壤微生物对高寒草甸退化的响应反馈
        1.2.5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反馈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1.4.2 草地退化过程中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等研究
        1.4.3 不同程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1.4.4 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的网络调控关系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1 试验地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样本采集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分析
        2.5.1 高寒草甸植被物种重要值及多样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5.2 高寒草甸植被地上生物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5.3 高寒草甸植被地下生物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壤含水量及酸碱度测定
        3.1.2 土壤有机碳测定
        3.1.3 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高寒草甸土壤含水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2 高寒草甸土壤pH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3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4 高寒草甸土壤全效养分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3.5 高寒草甸土壤速效养分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高寒草甸土壤脲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3.2 高寒草甸土壤磷酸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3.3 高寒草甸土壤蔗糖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1 研究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6.1 研究方法
    6.2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高寒草甸土壤细菌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7.1 研究方法
    7.2 数据处理
    7.3 结果分析
        7.3.1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OTU丰度变化规律
        7.3.2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物种组成特征
        7.3.3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
        7.3.4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
        7.3.5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8.1 研究方法
    8.2 数据处理
    8.3 结果分析
        8.3.1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OTU丰度变化规律
        8.3.2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物种组成特征
        8.3.3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
        8.3.4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功能多样性
        8.3.5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微生物系统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9.1 数据处理
    9.2 结果分析
        9.2.1 高寒草甸植被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9.2.2 土壤因子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的网络调控
        9.2.3 土壤真菌与细菌之间的网络互作
        9.2.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关系
        9.2.5 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9.3 讨论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土与施肥对锡林郭勒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及酶活性的影响[D]. 云海峰. 内蒙古大学, 2021
  • [2]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白玉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3]施肥对坝上草地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陈奇乐.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地上-地下的退化过程和禁牧恢复效果研究[D]. 张振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草甸草原割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D]. 田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有机肥对内蒙古羊草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 商丽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N、P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D]. 王玲. 青海大学, 2020(02)
  • [8]不同措施对刈割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D]. 李雅舒. 内蒙古大学, 2020
  • [9]切根与施肥对放牧中度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的影响[D]. 贺婷. 内蒙古大学, 2020
  • [10]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D]. 尹亚丽. 青海大学, 2020

标签:;  ;  ;  ;  ;  

施肥对退化草地土壤肥力、牧草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