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国际知识转移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论提高国际知识转移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试论提高国际智力转移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程琦[1](2019)在《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愈发成为经济竞争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一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境外教育消费作为国际间教育服务四种形式之一已经被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所确定,通过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途径吸引和招揽人才,不但可以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创造出无法预估的巨大附加价值。随着中国留学生和中国移民外国风潮的兴起,出国留学、工作、定居等渐渐都成为了人才流失的表征。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我国境外教育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较大规模的人才滞留量,和高比例的顶尖人才滞留率使我国在愈来愈激烈的世界性人才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尽管有研究显示世界人才进入环流的趋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暂未能成为人才环流的主要聚集地,这些高端顶尖人才和经济建设发展急需人才的流失将会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产生影响,人才流失、人才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急需人才短缺都是其体现。中国是人口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加之较大规模的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流失,如此高比例的顶尖人才海外滞留率,这其中潜藏着的人力资源风险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前有的国家可能正在经历人才净流失,但是未来随着人才的逐步回流,很有可能在人才流入、流出的问题上达到相对平衡,最终实现人才循环流动。所以我们要正视当前我国人才流失形势下的人力资源风险,以期成为人才环流的主要聚集地。有关教育消费风险,有学者已经对个人境外教育消费风险、教育消费风险类型和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作了一些试探性的研究,本文旨在对境外教育消费社会风险中的一种社会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作出研究。先是对人力资源风险、境外教育消费中的人力资源风险等核心概念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其次通过对于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教育部等相关主体部门所公布公开的官方数据对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现状在总量和结构等层面做出深度分析揭示存在哪些人力资源风险,然后分析其成因。并针对不同引致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的原因,借鉴其他人才输出大国应对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流失分别推行了什么策略,提出我国面对这种风险时的应对方法,以确保国家和社会在境外教育消费愈演愈烈的浪潮中更好地回避或转移风险。

陶美重,程琦[2](2019)在《境外教育消费导致人才流失的风险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流失可能导致区域人力资源风险,境外教育消费是人才流失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环流的大背景下,我国人才资源从留学到"流失"的风险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毕业后高端人才首选海外就业市场,留学与移民互为目的,归国后"再归海"等方面。部分国家选择性移民政策和人才战略加剧了优秀留学人员的流失,人才流失的背后折射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缺陷,人才流动壁垒,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制度性障碍是构成我国人力资源风险的共性问题。

王列生[3](2016)在《文化产业条件下创意人才的行为能指空间与潜能激活渠道》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文化创意人才是能在哪些方面有所特殊作为而非天使般的一切皆可为。我们所先行编序并予以简略讨论的内容,亦只能是基于我们当前的理论推定与实践总结所获得的知识成果,并择要归纳出:其一,基于社会集合心理认同聚焦的物化文化符号创制能力;其二,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占优的产业发展战略导向能力;其三,基于交易价格差异利润诉求的产品营销策略调控能力。在社会和政府所提供的创新环境与条件中,究竟有哪些可具指分析的潜能激活渠道?我们可以从宏观把握角度先行编序三种普适性渠道方式给予讨论:一是创新机会激活渠道;二是经济补偿激活渠道;三是社会荣誉激活渠道。

潘奇[4](2012)在《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文中研究指明人才队伍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流的学术人才队伍和建设一流的学科已经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现代大学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引领等使命,所以大学里的学术人才既是国家发展所需“人才”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实施者。自主培养和国际人才引进是大学获得人才的两种主要途径,在人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人才引进成为大学获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学术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大学在国际人才引进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引导学术人才国际流动的潮流,如何处理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与知识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营造吸引国际人才良好的环境等问题,解答这些问题需要对学术人才国际流动的规律进行清晰地、全面地认识。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正是从历史的维度探索学术人才国际流动规律的研究。学术研究根源于实践问题,在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研究设计中体现出这一点,因此论文主要的核心问题有:(1)参与过国际流动的西方大学教师的群体特征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进行国际流动决策的?他们参与国际流动的方式是样的?(2)影响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3)每个历史时期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规模、途径及特征是怎样?(4)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历史规律是什么?如何从历史规律中获得应对和引导当今大学教师国际流动潮流的启示?回答好这些问题同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试图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传记研究与群体传记研究法以及定量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路径对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历史进行研究。论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第二部分为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主要对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背景、影响因素、流动规模以及流动特征进行研究;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第一部分的导论主要涵盖了论文选题缘由陈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评述、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研究设计介绍等内容,其中着重介绍了大学科学家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与使用原则。第二部分为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五章内容,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规模、途径和时代特征进行研究。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了中世纪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早期形态,分析了影响中世纪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内外环境,总结出中世纪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知识吸引,外力推动”的基本规律。第二章论述了16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情况,分析了在近代大学保守环境中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状况,着重分析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第一次科学革命等因素对近代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影响。第三章论述了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广泛国际流动的状况,着重分析了现代大学模式与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大学教师的特殊国际流动潮流,分析了引导西方大学教师国际大逃亡的潜在因素。第五章论述了二战后二十年间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着重剖析了国家力量和学术劳动力市场力量在推动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中发挥的作用。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分析总结了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内外影响因素,知识发展与国际流动中心的关系,以及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历史研究带来的启示等。

乔章凤[5](2011)在《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的动力源和扩散级,其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互动状况将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城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并最终影响着城市科技创新绩效以及城市经济效益的实现。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探索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和运行机制,对于实现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协同向高端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的内在机制与运行机制。首先,基于城市科技创新主体的要素分析,引用博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建立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及制度安排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提出城市科技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在不同信息状态下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策略行为,从而建立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其次,基于制度安排、政策引导、市场调节、机制保障以及运行模式等方面构建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促进二者的良性协同运作。再次,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从城市间空间关系的视角,对城市创新及创新集群效应进行检验,对大学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与城市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并采用面板数据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研究型大学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研究型大学对城市科技创新及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从定量的角度解释二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最后通过对天津大学与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国际化高端城市科技创新体系间的协同演化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大学与滨海新区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科技创新模式的总体设计,以期推动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向高端演进。

申小莉[6](2010)在《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变化日趋动荡和复杂,未来的财富将主要来自于无形的知识资源。相对于传统企业,动漫企业智力更新的速度更快,智力密集度更强,动漫企业拥有的智力资产价值远远超过其有形资产的价值,这使得动漫企业需要视自身为学习型组织,尽力去追求智力资本的持续提高。我国的动漫企业欲对其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开发,则必须首先确认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论文采用实证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智力资本结构与动漫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智力资本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绩效的关系。论文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之后,对基于创意过程的动漫企业的智力资本结构维度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Skandia的领航者模型出发,结合动漫企业的组织特征,对于智力资本的二维结构模型、三维结构模型和四维结构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确立了动漫企业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意资本四个维度构成,同时进一步检验了创意过程即智力社会化、智力外部化、智力组合化和智力内在化对动漫企业智力资本形成和结构维度的影响机制。其次论文从财务与非财务、定性与定量、过去和现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适合动漫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的基础上,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和设计。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辅助指标、非计量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并且选择因子分析作为动漫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得到了样本企业绩效的排名,发现我国动漫企业绩效整体偏弱且发展不均衡,不同动漫企业绩效呈梯队分布;进一步采取聚类分析和雷达图等方法和工具,对各类企业绩效的特征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论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智力资本与动漫企业创意创新能力、市场能力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形成了动漫企业绩效构面之间的关系、智力资本各个维度与绩效的关系和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及与绩效的关系的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意资本对动漫企业的创意创新能力都有着显着而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但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意资本对企业市场能力的构建没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因而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意资本通过动漫企业的创意创新能力间接影响其财务绩效,并得到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论文根据主要结论绘制成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和提升关系整合的HSCI模型。最后论文探讨了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提升策略,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策略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引导动漫企业在进行智力资本投资时应将焦点放在主要因素上,避免资源的浪费,为企业智力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阐释和实证支持,为动漫企业有效地管理智力资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冰峰[7](2010)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研究》文中认为企业与大学跨越经济领域与科学教育领域的知识共享,存在诸多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为此,如何提高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绩效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分析、规范分析以及学术性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基于知识管理、博弈和协同的理论基础上,对企业和大学在知识共享中提高共享绩效所面临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其一,本文探讨了产学合作及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对知识概念、特性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与界定。同时,本文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外在和内在驱动因素;从组织性质与功能、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知识属性与能力、核心知识过度保护、组织文化五方面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对产学合作中的协同交互作用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双方的协作关系。其二,本文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看作由四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将要素结构划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和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要素总体运作模型,构建了基于角色扮演的复合型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协同交互模型,来阐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过程和要达到的目的:并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三个过程: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其三,本文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载体与环境。一是在分析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及其自我进化的博弈过程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与大学之间双边协调的多维网络关系,并对该网络的关系平台与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阐述。二是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环境建设,去影响知识实践,以达到最优化地培育知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目的。这些制度包括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及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等。三是对如何建设诚信与创新学习型文化环境和政府、中介服务环境进行了分析。其四,本文构建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概念模型,探讨了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环境要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学习绩效和系统绩效有显着影响,知识匹配及成熟度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学习绩效有显着影响,而对系统绩效影响不显着。另外,知识匹配及成熟度受产学合作关系、共享网络及平台、共享制度、文化与服务环境影响,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则受到产学合作关系、心理距离匹配度、共享网络及平台、共享制度、文化与服务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

张忠宇[8](2010)在《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以及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正在对整个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地球环境资源系统正面临无法回避的系统性风险,环境危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环境资源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必将受到挑战,生态文明时代即将到来。在充分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之上,本文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包含协调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宏观调控机制、科技创新体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在内的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协调相关利益冲突。协调机制充分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以及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力求实现各机制的相互补充与协调,使各机制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市场交易机制包括产权机制、排污权交易机制、低碳交易机制、补偿与合作机制和可持续性消费机制,通过市场交易机制设计可以实现环境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宏观调控机制可以转变政府职、避免政府失灵,通过建立健全绿色财政、税收体系引导微观主体行为,通过引入环境统计和核算方法可以加强对环境利用的实时监控、建立绿色审计与考评体系可以引导各级政府的树立绿色行政理念。科技创新机制充分运用知识扩散的微观机理与乘数效应,积极调动科技创新主体的源动力,完成在企业、行业和区域以及国家层面机制设计,为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新型资源的开发提供动力。人才引进机制从人才引进、利用再到人才激励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构建人才流动的良好通道,为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成应斌[9](2010)在《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思与机制创新》文中认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发展中,人的发展、人才的发展的重要性已经突显,尤其是人才的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正确处理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界定、构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并使其发挥效应和作用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对此,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关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发展观等已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优先发展的观点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新构思;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人才发展的路径和人才优先发展的内涵、实践基础、战略结构、实施方案和制度环境与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人才发展路径,研究论证了人才优先发展的团体成员因素和制度环境因素的作用影响力,构建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结构模型;根据政府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建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以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和营造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为核心,提出并论述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方案。2.运用人类生态学、组织生态学理论,建立了人才种群的新概念,论述了人才种群的增长方式,得出了人才种群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种群生态位及该生态位中资源的数量和有效性这个两个基本因素的结论。进而对人才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才发展事业的环境,并提出了以构筑人才种群优先发展的生态位为实施要点的相关具体建议和解释。3.基于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经济体制对人才发展的作用力及影响力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及体制改革来克服传统文化的延承惯性和消除人才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的新建议,进而构思出了基于需求理论的、以人才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建设战略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认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宏伟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中国切实有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为今后更深层次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依据。

孙晓明[10](2009)在《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县市科技发展模式的形成,对于中国整体科技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县市科技发展有哪些主要的模式,这些发展模式有什么特点,在县市经济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复制性需要哪些条件?这些在理论上如何加以总结?研究与讨论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是总结中国科技兴县市工作实践最恰当的切入点,有可能成为有中国特色县市科技发展理论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本项研究是在作者多年主持的工作实践基础上开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是实地调查,二是重点进行案例研究,三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科技部有关科技兴县市工作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资料,利用文献分析、趋势预测法、多元回归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三个视角对科技影响县市经济发展做出实证分析。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于县市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一是对于不同地区县市科技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进行了系统地比较。从总体来看,东部县市科技发展显着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县、市和城区以及东中西部均有较大差别,另外,省内县市科技投入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异。从2001年至2006年来看,科技投入明显增加,科技实力有所增强;科技产出明显提高,技术市场越来越活跃,市场调节和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显着;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活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部分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占主要份额。从各个地区县市科技综合评价来看,甘肃省和江西省的科技队伍指数最低,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地科技投入队伍指数相对较高,最高水平地区是最低水平的两倍多。科技队伍指数较低往往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产出指数来看,地区差别最大,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科技产出指数较高,其它地区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地区之间差距巨大。与科技队伍指数和科技投入指数结合起来来看,江苏省和浙江省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呈现一一对应关系。然而,山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新疆建设兵团等地区县市的科技产出与科技队伍与科技投入不相称。由此可见,应针对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科技发展战略、不同科技发展模式,未来重点工作之一便是针对县市经济做出调整。二是系统地分析了科技投入、科技实力、科技产出三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来看,科技投入、科技实力与科技产出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相比,科技产出与人均GDP相关性程度相对较高,科技产出对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作用相对较强。科技投入、科技实力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良好相互关系,科技投入越高的地区,其科技产出水平也越高,科技活动也越活跃。另外,通过简单计量分析,可以发现,科技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有显着影响,但是对于工业和服务业来说并没有显着影响。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来看,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实力,还要扩大科技供给以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与此同时,这也暗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科技产出也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但是需要创造利用科技产出的良好环境。三是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不同类型县市科技发展的主要模式。县市科技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县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与县市科技发展所处阶段对县市科技发展模式起着主导作用。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既取决于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论科技资源配置、扩大科技供给,还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均影响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以及最终影响着县市经济发展,这均将对县市科技发展模式产生影响。从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来看,农业县中农业科技园区、粮食主产区以及科技扶贫发展模式较为典型。对于工业县市而言,较为典型的是工业园区带动科技发展模式、产业集聚县市科技发展模式、科技项目为载体示范带动以及科技转移模式。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县市而言,不同模式差别在于高新技术来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定位不同。

二、试论提高国际智力转移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提高国际智力转移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1.1 留学潮带动境外教育消费引发人才流失
        1.1.2 人才流失将引发我国人力资源风险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
        2.1.1 高等教育国际化
        2.1.2 人力资源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源理论
        2.2.2 用脚投票理论
        2.2.3 人才流失与人才环流
        2.2.4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
3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现状分析
    3.1 我国境外教育消费趋势分析
    3.2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分析
        3.2.1 人才流失风险
        3.2.2 人才结构失衡风险
        3.2.3 人才短缺风险
        3.2.4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4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成因分析
    4.1 境外教育消费人才流失方式
        4.1.1 毕业后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
        4.1.2 留学与移民互为目的
        4.1.3 归国留学人员“再归海”
        4.1.4 通过婚姻等方式获得永久居住权(绿卡)
    4.2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成因分析
        4.2.1 内部原因
        4.2.2 外部原因
5 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防控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应对策略
        5.1.1 日本人才短缺应对策略
    5.2 发展中国家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应对策略
        5.2.1 印度人才流失应对策略
6 我国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应对策略
    6.1 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6.1.1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6.1.2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6.1.3 形成本国教育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
    6.2 改善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
        6.2.1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6.2.2 优化人才评价标准
        6.2.3 规范劳动力和人才市场
    6.3 借鉴其他国家的人才回流措施
        6.3.1 完善科技园区,形成特色优势
        6.3.2 建立专业人才跨国流动管理机构,提高流动效率
        6.3.3 利用“一带一路”红利,吸引沿线国家人才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观点
    7.2 本文所取得成果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2)境外教育消费导致人才流失的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留学到“流失”
二、谁在乎国家人才流失
三、人才环流中的大国地位
    (一) 留学后的选择
    (二) 高端人才“留下率”偏高
    (三) 留学与移民
    (四) 海归“再归海”
四、人才流失折射出的体制缺陷

(3)文化产业条件下创意人才的行为能指空间与潜能激活渠道(论文提纲范文)

(4)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评述
        一、关于流动的研究
        二、关于学术职业流动的研究
        三、关于西方大学史的研究
        四、关于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历史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西方大学教师
        二、国际流动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逻辑
    第五节 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
        一、AS数据库的数据来源
        二、AS数据库数据的编码与录入
        三、AS数据库数据的查核
        四、AS数据库样本的一般特征
        五、AS数据库的局限性与使用原则
第一章 早期形态: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教师群体的形成
        一、大学教师:追求知识和使用知识的人
        二、作为职业群体的大学教师
        三、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与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中世纪大学国际性的引导
        二、几所国际性大学“知识中心”的吸引
        三、其他中世纪大学对教师的国际招聘
        四、中世纪后期大学对教师国际流动的限制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外部影响因素
        一、中世纪的旅行传统与旅行条件
        二、中世纪的国际性语言
        三、宗教、政治与战争
        四、中世纪后期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中世纪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原始规律
        一、“知识吸引”是大学教师国际流动持续发生的基本动力
        二、“外力推动”是大学教师国际流动时代特征形成的主要条件
第二章 保守与求知:16-18世纪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近代西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新变化
        一、近代西方大学教师群体的分裂
        二、近代西方大学教师职业生涯模式的改变
        三、近代西方大学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下降
        四、近代西方大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地位”的努力与局限
    第二节 近代西方大学的保守与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先扬后抑
        二、近代西方大学国际性的消火
        三、近代西方大学教师聘任标准的异化
    第三节 文艺复兴与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文艺复兴对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影响
        二、人文主义思潮引导下的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
    第四节 宗教改革与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影响
        二、宗教信仰要求与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五节 第一次科学革命与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第一次科学革命与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关系
        二、近代科学发展对西方大学科学家国际流动的影响
    第六节 近代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特征
        一、近代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个体化
        二、近代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碎片化
第三章 变革与现代化: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向“学术职业”的演变
        一、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新内涵
        二、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学术的自由与流动的自由
        三、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完成
        四、19世纪西方学术职业吸引力的提高
    第二节 19世纪西方大学的现代模式与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18世纪末法国大学改革及其影响
        二、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及其影响
        三、19世纪西方大学统一性的回归
        四、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聘任的学术导向
    第三节 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的两个国际流动中心
        一、法国巴黎:19世纪上半叶的国际学习中心
        二、德国大学:19世纪中叶以后的学术圣地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特征
        一、一个国家的大学替代单所大学成为国际流动中心
        二、“知识中心”与“学习者”国家之间的的良性互动
        三、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区域联盟的出现
第四章 逃亡与救助:20世纪上半叶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世界高等学习中心转移的前幕
        一、20世纪早期德国大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二、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大学的崛起
    第二节 法西斯主义与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逃亡
        一、法西斯主义对德意大学的控制与改造
        二、法西斯主义对德意学术职业发展生态的破坏
        三、20世纪上半叶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逃亡
    第三节 国际救助与西方大学教师的逃亡选择
        一、德国大学内部对逃亡大学教师的漠视
        二、德国国际逃亡大学教师的早期安置情况
        三、英美两国对欧洲流亡大学教师的救助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特征
        一、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大学教师国际大逃亡的主导因素
        二、学术发展环境差异是西方大学教师国际逃亡的引导因素
第五章 国家与市场:战后二十年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战后西方大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学习普及化给西方大学带来的挑战
        二、“大科学”时代给西方大学带来的机遇
    第二节 美国主导下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美国的对外利益与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二、美国对外援助政策中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三、富布莱特项目中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第三节 学术劳动力市场与西方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一、美国开放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二、其他西方国家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教师的国际流动
        三、国际学术劳动力市场形成的端倪
    第四节 战后二十年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特征
        一、国家力量是战后二十年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重要推动力
        二、开放的学术劳动力市场成为吸引国际学术人才的重要助力
        三、“人才流失”成为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中的新挑战
结论
    第一节 流动的人: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主要类型
        一、知识漫游者
        二、逃亡避难者
        三、职业激进者
    第二节 如何发生: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影响因素
        一、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的内部影响因素
    第三节 历史与现实:对当代国际学术人才引进的启示
        一、国家力量是吸引国际学术人才的重要保障
        二、现代大学制度是吸引国际学术人才的核心条件
        三、特殊的国际流动潮流是获得国际人才的重要机遇
        四、多样化战略是吸引国际学术人才的必然选择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概念界定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释
    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1.1 新增长理论
        2.1.2 新创新经济学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1.4 理论述评与启示
    2.2 创新系统理论
        2.2.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2.3 理论述评与启示
    2.3 复杂性系统理论
        2.3.1 复杂适应性理论
        2.3.2 城市创新的复杂适应性系统思想
        2.3.3 理论述评与启示
    2.4 大学与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
        2.4.1 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理论
        2.4.2 大学知识溢出与创新空间集群
        2.4.3 理论述评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
    3.1 城市科技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3.1.1 大学创新要素分析
        3.1.2 企业创新要素分析
        3.1.3 科研机构创新要素分析
        3.1.4 政府创新要素分析
        3.1.5 中介机构创新要素分析
    3.2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创新互动的博弈分析与合作机制
        3.2.1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博弈分析
        3.2.2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构建
        3.2.3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选择
    3.3 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创新互动的博弈分析与合作机制
        3.3.1 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博弈分析
        3.3.2 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构建
        3.3.3 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条件分析
    3.4 研究型大学与政府创新互动的博弈分析与合作机制
        3.4.1 研究型大学与政府的创新互动分析
        3.4.2 研究型大学与政府创新互动博弈模型构建
        3.4.3 研究型大学与政府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
    4.1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
        4.1.1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变迁
        4.1.2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模式
        4.1.3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评价
    4.2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机制
        4.2.1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
        4.2.2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制约
        4.2.3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政策引导机制分析
    4.3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市场调节机制
        4.3.1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供求调节
        4.3.2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产学研互动
        4.3.3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的市场调节机制分析
    4.4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
        4.4.1 管理与决策机制
        4.4.2 信任与约束机制
        4.4.3 利益与风险机制
        4.4.4 监督与评估机制
    4.5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运行模式
        4.5.1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模式
        4.5.2 研究型大学与市政府共建创新平台模式
        4.5.3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大学科技园模式
        4.5.4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衍生企业模式
        4.5.5 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的创新平台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对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贡献
    5.1 研究型大学在城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5.1.1 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与传播
        5.1.2 研究型大学的技术创新与转移
        5.1.3 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与造就
    5.2 研究型大学产学研合作对城市科技创新的贡献分析
        5.2.1 基于Moran’I指数的城市创新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
        5.2.2 理论假设、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5.2.3 我国主要城市空间面板数据计量实证分析
    5.3 研究型大学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5.3.1 指标与数据选取
        5.3.2 研究思路与模型
        5.3.3 我国主要城市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案例分析
    6.1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征分析
        6.1.1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基本特征
        6.1.2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发展主要特征
        6.1.3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的定位与需求分析
    6.2 天津大学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6.2.1 天津大学科技创新中的资源优势
        6.2.2 天津大学服务滨海新区科技创新模式
        6.2.3 天津大学推进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向高端发展
    6.3 天津大学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发展
        6.3.1 大学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协同演进
        6.3.2 以大学与新区创新协同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模式总体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智力资本研究现状述评
        1.2.2 企业绩效研究现状述评
        1.2.3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
    2.1 智力资本
        2.1.1 智力资本的内涵
        2.1.2 智力资本的结构
        2.1.3 智力资本的计量
    2.2 企业绩效
        2.2.1 企业绩效的内涵
        2.2.2 动漫企业绩效的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探索性研究
    3.3 验证性研究
        3.3.1 理论背景和研究假设
        3.3.2 研究过程
    3.4 结果分析
        3.4.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4.2 动漫企业智力资本四维结构的验证
        3.4.3 创意过程与动漫企业智力资本高阶因子结构关系模型
    3.5 研究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原则
    4.2 设计流程
    4.3 基本框架
        4.3.1 基本指标
        4.3.2 辅助指标
        4.3.3 非计量指标
    4.4 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5.1 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5.2 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5.2.1 因子分析法
        5.2.2 聚类分析法
    5.3 基于因子分析的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5.3.2 因子分析过程
        5.3.3 结果分析
    5.4 基于聚类分析的动漫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5.4.1 聚类分析过程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6.1 理论背景和研究假设
        6.1.1 动漫企业绩效构面之间的关系
        6.1.2 智力资本结构与动漫企业绩效的关系
        6.1.3 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及与动漫企业绩效的关系
        6.1.4 理论模型构建
    6.2 研究过程
    6.3 结果分析
        6.3.1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3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6.3.4 模型的设定与评价
        6.3.5 研究假设检验与解释
    6.4 研究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7.1 构建促进动漫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知识管理制度
        7.1.1 人力资本
        7.1.2 结构资本
        7.1.3 关系资本
        7.1.4 创意资本
    7.2 建立健全动漫企业智力资本共享的机制设计
        7.2.1 面向智力资本的创新项目并行团队的组建
        7.2.2 促进团队内部知识协作和共享
    7.3 立足财务绩效,提高动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3.1 强调财务绩效的核心地位
        7.3.2 创造民族特色的动漫品牌形象
        7.3.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7.4 推进动漫产业智力资本整合和协调发展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8.1.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8.1.2 论文的创新点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命令及模型的拟合度
附录2:研究问卷
附录3:原始数据标准化值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7)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学合作的相关研究
        1.2.2 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1.2.3 现有研究的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机理
    2.1 知识、知识特性及其类型
        2.1.1 知识的含义
        2.1.2 知识的特性
        2.1.3 知识的类型
    2.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概念界定
        2.2.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内涵
        2.2.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特征
    2.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动因
        2.3.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集成驱动系统
        2.3.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外因
        2.3.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内因
    2.4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
        2.4.1 组织性质与功能
        2.4.2 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
        2.4.3 知识属性与能力
        2.4.4 核心知识过度保护
        2.4.5 组织文化
    2.5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体协同交互作用
        2.5.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体协同交互概念
        2.5.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体协同交互过程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要素及其运作
    3.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要素结构
        3.1.1 主体要素
        3.1.2 客体要素
        3.1.3 载体要素
        3.1.4 环境要素
    3.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要素总体协同运作模型
        3.2.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运作模型
        3.2.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协同交互模型
    3.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过程
        3.3.1 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
        3.3.2 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
        3.3.3 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载体与环境
    4.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及平台
        4.1.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特征
        4.1.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自我进化博弈分析
        4.1.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与平台的主动创建
    4.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4.2.1 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
        4.2.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模式
        4.2.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4.3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激励与约束耦合机制
        4.3.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4.3.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约束机制
        4.3.3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耦合
    4.4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
        4.4.1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收益分配
        4.4.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风险控制
    4.5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文化与服务环境
        4.5.1 诚信与创新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
        4.5.2 政府与中介联动服务的超循环演化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5.1 概念模型的提出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1 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关系
        5.2.2 载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关系
        5.2.3 环境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关系
        5.2.4 客体要素与绩效的关系
    5.3 变量的衡量
        5.3.1 初始变量
        5.3.2 中间变量
        5.3.3 结果变量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
    6.1 预研究
        6.1.1 初始问卷项目统计
        6.1.2 初始问卷分辨力系数
    6.2 正式数据收集
        6.2.1 研究方法与步骤
        6.2.2 正式样本选择
        6.2.3 数据收集过程
    6.3 描述性统计
    6.4 样本检验
        6.4.1 独立样本T检验
        6.4.2 内部一致性分析
    6.5 方差分析
    6.6 效度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6.6.1 研究量表的效度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7 回归分析
        6.7.1 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6.7.2 回归模型与回归结果
    6.8 结果讨论
        6.8.1 初始变量与中间变量关系的讨论
        6.8.2 中间变量与结果变量关系的讨论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A:"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调查问卷(初稿)
    附录B:"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调查问卷(正式稿)

(8)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课题
        1.1.2 传统工业化生产模式难以为继
        1.1.3 金融危机下世界科技竞争愈演愈烈
        1.1.4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两难抉择
        1.1.5 我国必须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路
    1.2 文献综述
        1.2.1 人类愈加重视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2.2 传统经济学对环境资源利用存在局限
        1.2.3 机制设计的引入可以破解环保难题
        1.2.4 我国学者对西方环境资源利用模式的反思
        1.2.5 我国学者对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探索
        1.2.6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更好的机制设计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3.2 论文内在逻辑
        1.3.3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4.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4.2 论文的现实意义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分析
    2.1 环境危机使资源利用向可持续性转变
        2.1.1 研究范式的转变
        2.1.2 创新模式的转变
        2.1.3 研究方法的转变
    2.2 对环境资源经济属性的重新审视
        2.2.1 环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2.2.2 环境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2.2.3 环境资源具有外部性属性
        2.2.4 环境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属性
第3章 协调机制是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3.1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系统组成与特征
        3.1.1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系统组成
        3.1.2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内在关系
        3.1.3 环境资源可持续性机制的特征
    3.2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3.2.1 机制设计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2.2 机制设计可以实现不同机制的比较
    3.3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厘清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
        3.3.1 认清博弈关系有利于环境资源提供程序的改善
        3.3.2 认清博弈关系有利于对政府行为形成有效激励
    3.4 制度分析在可持续机制设计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3.4.1 制度分析在具体机制设计过程中的运用
        3.4.2 制度分析方法与可持续性思想的有机结合
        3.4.3 可持续性机制设计要防止政策挤出效应
    3.5 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5.1 要正确认识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作用关系
        3.5.2 要实现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平衡
        3.5.3 要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结构提升的平衡
        3.5.4 要实现国家经济实力和环境保护责任的匹配
第4章 市场交易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的保障
    4.1 我国环境资源利用的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
        4.1.1 我国能源行业产权制度存在问题
        4.1.2 排污权交易市场尤其是碳交易市场发展滞后
        4.1.3 传统的消费模式不可持续
        4.1.4 对资源利用外部性的协调不足
    4.2 完善资源型产业产权制度改革
        4.2.1 明确界定产权、完善产权交易机制
        4.2.2 利用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
    4.3 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
        4.3.1 总量控制是排污权交易的前提
        4.3.2 降低交易成本是排污权交易的目标
        4.3.3 发展低碳交易空间巨大
    4.4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补偿与合作机制
        4.4.1 基于环境资源系统性的补偿机制
        4.4.2 环境资源利用的国际合作
        4.4.3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在环境资源利用中的作用
    4.5 建立可持续性消费模式
        4.5.1 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4.5.2 可持续性的消费机制要以有效的机制作为保障
第5章 宏观调控机制构成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引导和监督
    5.1 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5.1.1 政府规制本身存在政府失灵
        5.1.2 政府直接干预方式存在弊端
        5.1.3 传统财税机制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5.2 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政府失灵
        5.2.1 构建绿色政府,转变规制理念
        5.2.2 将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微观规制动态化
        5.2.3 强调政策的体系性和相互配合
        5.2.4 加强信息沟通,强化服务职能
    5.3 构建绿色政策体系
        5.3.1 转变财政资金利用方向加强绿色激励
        5.3.2 建立和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5.3.3 制定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5.4 引入环境统计和核算方法
        5.4.1 环境统计的总体原则
        5.4.2 环境统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4.3 加强环境核算
        5.4.4 建立绿色审计体系
    5.5 建立监控机制与绿色考评体系
        5.5.1 建立监控机制
        5.5.2 建立绿色考评体系
        5.5.3 绿色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第6章 科技创新机制成为环境资源利用的动力机制
    6.1 我国科技创新机制的问题与制度障碍
        6.1.1 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
        6.1.2 政府政策的外在能动性因素缺失
        6.1.3 科技创新环境的制度性约束
        6.1.4 对引进技术利用不利
    6.2 科技创新的微观机理与扩散的乘数效应
        6.2.1 知识的分类和特征
        6.2.2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
    6.3 科技创新机制的动力组成与属性
        6.3.1 科技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构想
        6.3.2 科技创新的基本动力
        6.3.3 科技创新机制的阻力
        6.3.4 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平衡机制
        6.3.5 创新意识决定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
        6.3.6 科技创新机制的系统性
        6.3.7 科技创新的技术社会结构思想
    6.4 各层面科技创新机制的动力设计
        6.4.1 企业层面科技创新机制的动力设计
        6.4.2 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6.4.3 国家以及超国家层面的创新机制
    6.5 促进绿色科技创新的政策探讨
        6.5.1 确定合理有效的专利制度
        6.5.2 加强科技创新机制的知识管理
        6.5.3 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模式转变
        6.5.4 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
        6.5.5 科技创新机制的金融支持
        6.5.6 科技创新要凸显“绿色化”特点
第7章 人才引进机制为环境资源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7.1 我国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的问题
        7.1.1 我国人才流失严重
        7.1.2 我国的人才引进工作缺乏系统性
        7.1.3 对于引进人才的管理落后
        7.1.4 人才引进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
    7.2 引进国外人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互动机制研究
        7.2.1 引进人才带来知识溢出效应
        7.2.2 引进人才带来科技创新效应
        7.2.3 引进人才加快创业经济建设和产品市场化
    7.3 人才引进机制的特征分析
        7.3.1 人才引进机制的系统性
        7.3.2 人才引进具有结构属性
        7.3.3 人才引进的效率性和协调性
        7.3.4 人才引进过程的博弈性
    7.4 引进人才促进环境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7.4.1 加强人才引进的国家宏观调控
        7.4.2 加强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建设
        7.4.3 加强人才引进的中介服务
        7.4.4 加强人才引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7.4.5 加强低碳领域人才引进
第8章 结论
    8.1 协调机制是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基础
    8.2 市场交易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平的保障
    8.3 宏观调控机制构成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8.4 科技创新机制为环境资源利用提供动力支持
    8.5 人才引进机制可以实现人才流动与环境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9)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思与机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线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线路
2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2.1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及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性论及人才、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辨析
        2.1.2 人才发展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含义
        2.1.3 人才优先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2 人才优先发展理论及其实践基础
        2.2.1 人才文化及古典人才发展观
        2.2.2 现代人才发展观及其发展实践
        2.2.3 人才优先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
    2.4 人才发展管理理论的演化
3 中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构思
    3.1 中国人才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1.1 中国人才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3.1.2 人才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3.2 人才发展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3.3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型
    3.4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目标设置
        3.4.1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3.4.2 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设置
        3.4.3 部分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指标)预测值(参照)
    3.5 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措施
        3.5.1 建立人力资本投资体系,提高投资力度和效果
        3.5.1.1 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现状和问题
        3.5.1.2 建立我国的人力资本投入体系
        3.5.1.3 建立人力资本投入考评、监督制度,提高人力资本投入效果
        3.5.2 营造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
        3.5.2.1 建立人才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增大创业扶助力度
        3.5.2.2 建立适合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
4 人才发展制度环境与机制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建议
    4.1 需求理论与人才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4.2 人才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4.3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人才发展制度性障碍的消除
5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1 本文研究的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问题
        1.2.1 相关理论与实证综述
        1.2.2 论文研究空间和本研究的局限性
    1.3 统计资料、研究方法与其他说明
    1.4 论文的结构
    1.5 论文的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县市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现状与总结
    2.1 县市经济总体论述
    2.2 当前我国县市经济发展现状
        2.2.1 县市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
        2.2.2 当前县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2.2.3 县市经济发展历史视角分析
        2.2.4 县市经济对科技发展需求
    2.3 县市科技发展现状
        2.3.1 当前县市科技发展总体描述
        2.3.2 纵向比较
    2.4 县市科技进步体系的评价和比较
        2.4.1 县市科技评价框架与数据说明
        2.4.2 2006 年各地区的县市科技发展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市经济与县市科技发展联系
    3.1 科技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3.1.1 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机制
        3.1.2 县市科技发展与县市经济的协调性
    3.2 我国县市科技与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
        3.2.1 县市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
        3.2.2 县市科技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
        3.2.3 县市科技产出与经济社会发展
        3.2.4 当前全国县市科技与县市经济社会发展
        3.2.5 县市科技发展对县市经济的计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市科技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4.1 区域科技发展
    4.2 区域科技发展模式
        4.2.1 何为“模式”
        4.2.2 何为县市科技发展模式
    4.3 县市科技发展因素分析的归纳与总结
        4.3.1 科技资源配置
        4.3.2 科技供给
        4.3.3 科技成果转化与利用
        4.3.4 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市科技发展典型模式案例分析
    5.1 农业县的科技发展模式
        5.1.1 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资源聚集推动型
        5.1.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链延伸科技拉动型
        5.1.3 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科技推动型
        5.1.4 科技扶贫县市科技能力提升型
    5.2 工业发达县的科技发展模式
        5.2.1 工业县科技发展模式
        5.2.2 科技转移与县市经济
    5.3 高科技产业的县市科技发展模式
    5.4 三种科技发展模式:基于机制创新类型
        5.4.1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型
        5.4.2 科技专家大院推进型
        5.4.3 信息科技先导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6.1 县市科技发展现状与模式总结
        6.1.1 县市科技发展
        6.1.2 县市科技发展与县市经济联系
        6.1.3 县市科技发展模式总结
    6.2 对策建议
        6.2.1 政府和行政部门要重视科技发展
        6.2.2 加强和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6.2.3 科技支撑县市产业发展
        6.2.4 提升县市基层的科技信息服务水平
        6.2.5 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6.3 论文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6.3.1 论文的局限性
        6.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试论提高国际智力转移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境外教育消费人力资源风险研究[D]. 程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境外教育消费导致人才流失的风险管控研究[J]. 陶美重,程琦. 荆楚学刊, 2019(01)
  • [3]文化产业条件下创意人才的行为能指空间与潜能激活渠道[J]. 王列生. 艺术百家, 2016(03)
  • [4]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 潘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5]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 乔章凤. 天津大学, 2011(06)
  • [6]动漫企业智力资本结构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提升研究[D]. 申小莉. 中南大学, 2010(11)
  • [7]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研究[D]. 刘冰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8]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 张忠宇. 吉林大学, 2010(08)
  • [9]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思与机制创新[D]. 成应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0)
  • [10]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D]. 孙晓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标签:;  ;  ;  ;  ;  

论提高国际知识转移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