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确定的探讨

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确定的探讨

一、浅谈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沈志平[1](2021)在《潭江河某段治理工程堤型选择与稳定性计算》文中认为河道堤型类型决定着河道防洪效率,为了使得潭江河台山段治理工程中河道满足防洪标准,形成封闭体系,文章从建设者角度出发,解释了3种工段的布线缘由,根据实际工程状况选取5种组合型堤型用以改善台山段整个河道的现状。最后还计算分析了挡墙稳定性,结果表明挡墙稳定性有所缺陷,但是经过抛填块石等方式处理地基后完全能够达到规范标准,该项工程切实可行。

谢章明[2](2021)在《地铁盾构过江施工安全监测与研究》文中认为地铁某区间土压盾构过江过程中,采用监测期前移及数理统计方法,监测地铁施工期的河床形态、地层变形形态和防洪堤变形状态,开展了施工期地铁盾构过江安全监测和预警,并通过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所引发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机理,采用开挖面水平法向应力及周围土体剪切应力综合法确定盾构挖掘面推力参数,获得成功,实现了土压力平衡掘进模式,保障了地铁施工安全,可为类似地铁穿江工程借鉴。

袁焘[3](2020)在《青原区值夏芳洲农田防洪堤加固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洲防洪堤存在原堤身填筑土质较差及穿堤建筑物老化失修等问题,对青原区值夏芳洲农田防洪堤的土堤加高加固方案、堤身渗流及稳定进行分析,结果可提升大堤防洪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严志康[4](2020)在《基于现场监测和有限元分析的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固结-蠕变理论,分析了软土地基沉降机理,并从实际项目出发,对堤防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堤防沉降过程及沉降变化规律。通过钻探取芯取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参数,利用PLAXIS软件,对益公堤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对裂缝产生的机理分析,结合益公堤工程现状、水文地质及周边建设情况的剖析,结果表明益公堤堤基为软弱土层,在荷载作用的影响下,堤基易产生固结变形问题;地下水的变动、防渗墙的设置对堤基的沉降固结有着促进的作用。(2)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堤顶外侧监测点位移有朝堤外运动的趋势,堤顶内侧、二坡台、压浸台等位置所有点矢量位移方向均指向堤内。通过将监测数据分析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堤防沉降与外河水位有的相关性很强,外河水位影响着堤防沉降,堤防沉降随外河水位的起落而有相应变化。(3)基于有限元PLAXIS软件,对堤内应力、防渗墙、超静孔压、超载、地下水位及地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新填筑区域、堤顶内侧、防渗墙和二坡台处,且堤防在沉降31年后,次固结作用仍未完成;防渗墙的设置延长了沉降固结作用,使防渗墙两侧有拉裂的可能,且表现为堤内侧先开裂,堤外侧也有开裂的趋势;堤基的沉降、变形、甚至开裂主要是由堤基敏感土层的次固结沉降(Ss)作用引起的;超载的设置使原本稳定的堤防重新进入沉降固结阶段,使堤身(基)各部位沉降固结作用存在差异,导致堤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的变动对于堤基固结作用影响较大,地下水位的下降将加速堤基的沉降。地震对益公堤的稳定未造成明显影响,但对堤基的沉降有一定影响。(4)本文以九江市庐山区益公堤为例,利用PLAXIS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堤顶临水侧和背水侧存在沉降差异,且堤防有继续沉降的趋势。将监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及堤顶裂缝产生的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水位与各监测点实测结果及模拟沉降结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有限元模型基本合理;新填筑土的性质、防渗墙的设置、堤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着堤防的沉降,致使堤顶路面产生裂缝。

李颖[5](2020)在《堤坝蚁穴与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土防蚁屏障作为堤坝土栖白蚁防治的新技术,经过近20年的推广实践,已在浙江省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该项技术的防效性还有待从机理上进行研究,以解决制约该技术进一步推广的瓶颈。盐土防蚁屏障技术其防效性的核心问题是掺盐土体的有效防治时间,由粘性土体中盐分的淡化速度来决定,与初始掺盐量、当地的气候条件、土体的质地和理化性质、地下水位及浸润线的位置有关。因此,准确认知堤坝蚁穴与盐土防蚁屏障中水盐运移规律,对堤坝工程除险加固及白蚁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采用资料分析、现场观测、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堤坝浸润线的位置、蚁穴通道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组成部分的相互连接关系,探索白蚁对土壤环境p H因子的选择性,分析堤坝蚁穴系统的水力特点,研究白蚁巢穴对堤坝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饱和渗流数值模型探讨防渗粘土中掺入食盐后的土体盐分淡化机理,并指导白蚁防治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结合国内外学者在白蚁巢穴土壤p H值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钱塘江海塘典型区段白蚁调查的结果,采用饱和增长率模型,建立了蚁巢和周边环境土壤p H值的双参数拟合公式;根据白蚁对土壤p H值的选择性,构建合理的盐土屏障,能有效地降低白蚁危害。考虑堤坝侵润线的位置、蚁穴通道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组成部分的相互连接关系,提出了堤坝土栖白蚁直通式、虹吸式和串联式蚁巢概化模型。(2)结合堤坝白蚁巢穴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自主设计的室内土柱试验装置,利用重塑土和人造大孔隙构造白蚁通道,基于土柱渗透试验,研究了白蚁通道大孔隙流及其影响下的基质土壤中溶质运移规律;白蚁通道大孔隙流的优先流特征显着,占土柱截面积约1‰的人造大孔隙累积出流量占总出流量的80%以上。提出了土柱试验大孔隙流水盐运移的数值模拟方法,并进行可行性验证,为进一步研究现场尺度的白蚁巢穴的稳定性及水盐运移规律提供了一种数值化的模拟手段。(3)基于非饱和渗流数值模型,分析了堤坝蚁穴系统的水力特征;采用简化的Bishop法和正压冲刺的破坏条件分别进行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评价,论证了堤坝蚁穴系统的水力致灾机理。白蚁巢穴的存在对背水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较迎水坡要大,安全系数最大降低幅度达到17%。背水坡白蚁巢通道的阻塞会造成土堤局部失稳塌陷;大孔隙通道的堵塞段长度是蚁穴导致土堤背水坡局部失稳的重要因素。(4)采用描述非饱和带多孔介质中水分运移的Richards方程和溶质运移的CDE对流-弥散方程,基于HYDRUS模型,利用空间矩分析方法,研究堤坝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规律,揭示其盐分淡化机理。依托已构建的模型,研究水位波动、渗透系数变化、降雨入渗和蚁道结构对防蚁屏障水盐运移的影响;蚁道大孔隙形成以后,在蚁道附近存在局部的绕流现象,溶质更容易沿着大孔隙优势通道捷径式运移;与均质土坝相比,存在全贯通的蚁道时,盐分运移淋洗的总量增加69%。(5)经过优化后的堤坝盐土防蚁屏障掺盐区位于堤坝外廓线1.0 m以下、浸润线1.0 m以上的范围;堤坝浸润线的确定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渗流计算或图解法获得;套井回填区初始时刻溶质浓度选定为8 g/kg,推荐均质坝迎水坡和背水坡的初始掺盐浓度分别为16 g/kg和12 g/kg;采用优化后的初始掺盐浓度布置盐土防蚁屏障,在均质坝和心墙坝中其防效性均可以达到50年。

王伟[6](2020)在《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进入高速时代,高速公路及拼宽路基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因路基被动区软土剪切塑流造成的失稳问题日益受到行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疏桩补偿软土路基以其深层加固效果好、控沉稳定、经济合理等优点在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软土剪切塑流失稳机制和疏桩路基的稳定控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仍需对其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工程实践完善相关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对软土在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塑流稳定问题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软土剪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控制两方面。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法,构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模型、疏桩荷载转移模型,提出了软土塑性区开展程度判定依据,揭示了路基被动区软土失稳机制及疏桩稳定控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相关理论的实用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基于Mesri(1989)的软土地基平均不排水强度经验算式,并考虑软土不排水强度Su随深度的演化规律,提出了简化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方法。(2)基于路基疏桩的补偿协力设计原理,运用Boussinesq弹性理论应力解答叠加Mathematica算法分析得到了疏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场,探讨了软基临塑荷载判定方法;基于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强度Su理论分析,完善了路基下软土地基剪切塑流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阐明了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显着减小的疏桩补偿软土的“减沉”机制。进一步通过算法分析了软土路基加载情况下被动区坡度、反压台设置方式及硬壳层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同时关联被动区坡趾不利地貌影响机制,结合工程案例提出塑性区开展面积稳定控制指标(105 m2~141m2),完善了软土地基附加应力场分析方法。(3)根据极限状态设计原理中的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完善了基于路基基底荷载疏桩分担(应力集中)补偿稳定概念模型,同时提出路基疏桩协力承载力检算方法,可用于软土地基路基疏桩间距与桩长的协配设计或检算。(4)基于Unit Cell单元分析模型,结合Marston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原理,推导出柱面微单元微分控制方程组的剪切位移解析解答。同时引入柱面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碎石垫层应力扩散分析模型,推导出疏桩桩帽顶碎石垫层扩散后的内土柱底面(h=0)荷载分担比λ0及其与基底λb的演化规律。通过上述疏桩地基桩土剪切位移的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和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的基底荷载转移理论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路基下部灰土层、中部填土和上部灰土路床典型三层体系的柱面弹塑性状态分析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路基疏桩基底构造检算方法的适用性。(5)对路基加载稳定控制标准([VD]=5mm/d、[VS]=10mm/d)和路基预压沉降收敛控制标准给出了清晰的论述,用于控制填筑速率的加载期稳定监测和预压期收敛监测,除了确保路基安全稳定,还起到把握卸载时机与面层施工时机的作用。(6)基于路基欠载预压、等载预压、路基填土联合预压三种工况,推导简化出工后沉降关联沉降率表达通式;根据路基填筑分级加载,对被动区软土水平位移增量与路基沉降增量作归一化处理,提出了相对位移稳定特征指标,结合上述路基相关控制标准,可指导工程实践;同时,提出施工图设计和预压期沉降率收敛检算方法。

徐旸[7](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生态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若依旧按照传统模式对城市进行开发管理,水生态问题会持续恶化。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形成从源头控制、中途消减、末端处理的雨洪管理模式。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也称为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是指在模拟自然水文条件的基础上,从源头处进行雨洪利用与控制。通过对寿县县城现状地形地貌、气象、降雨,以及城市下垫面解析,找出县城内涝成因,提出在市政排水设施建设中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的将“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落实到县城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渗透铺装、屋顶绿化等工程实践中。针对寿县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分别为:海绵型市政道路,海绵型停车场,海绵型绿地与公园,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管网与市政设施建设,海绵型内涝建设与防治措施建设,水系整治。海绵型市政道路建设合理布置了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和绿化带;海绵型停车场建设中基于两种停车模式合理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海绵型绿地与公园建设充分发挥了生态性、经济性、海绵性、功能性四大功能;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将寿县县城分为老旧小区、新建小区,根据新旧小区不同的问题分别采取措施;海绵型管网与市政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的选择排水体制,结合县城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径流污染的控制,将原来县城老城区、东津、尹岔、西九里、九里五个排水区重新规划为老城区、南部新城区、西部工业区三个排水区,建设新型排水系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海绵型内涝建设与防治措施建设在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和规划水体调蓄功能的基础上,依据治涝分区内的地形、水系布局及城市排水管网布局,重新规划老城区、城南新城区、城西工业区和南部新城区四个防涝区;水系整治依据寿县县城防涝体系的相应分区及城市内河的服务范围,提出参照“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中和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复核河道,并对不合格的河道采取整治措施。另外,提出通过制定防汛工程、组织指挥、预案预警、信息保障、抢险救援等体制机制;建设寿县县城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加强应急管理力度;完善应急管理方案;衔接专项规划与相关工程,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寿县县城的运用。通过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县城看海现象消失,节水效果良好,城市景观绿化面貌大为改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着提升。

郭春来[8](2019)在《辽河多沙支流老哈河防洪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灾害中,洪水是最常见且危害又最大的一种水文现象,并且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们居住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破坏。因此,为了抵御洪水,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洪工程设计等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老哈河为西辽河一级支流,同时也是北方有代表性的一条多泥沙河流,为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界河。老哈河界河段内蒙左堤已经治理多次,本次治理段与之相对应内蒙侧为元宝山区,堤防现状较为完好。辽宁省老哈河哈拉道口镇段无堤段较多,且已建堤防标准低,破损严重,防洪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沿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辽宁省老哈河哈拉道口镇段防洪工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并总结国内外防洪工程研究的现状,为多泥沙河流工程设计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2)依据辽宁省老哈河哈拉道口镇治理段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泥沙状况、暴雨特性和区域地质概况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地区水文资料对防洪断面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和复核,综合考虑保护对象重要程度,确定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3)防洪工程采用堤防、护岸、护坡等方式对洪水进行拦蓄,其中,治理干流堤防长14.14km,回水堤9.06km。依据规范规定,结合辽宁省堤防整治的经验,在满足堤防边坡稳定的条件下,选用粘性土筑堤,堤防迎水坡坡比1:2.0、背水坡坡比1:2.0;护岸工程共5处,总长度3.34km;对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危及堤防边坡的堤段,考虑采用双绞格石笼护坡工程措施,护坡顶高程护至20年一遇水位以上0.5m,总长度2.0km;布设穿堤涵闸8处。

张广昊[9](2018)在《喀左县大凌河南支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运转,城市及乡村建设规模日益增长,洪水预防问题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自然协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喀左县大凌河工程区主要存在防洪体系不健全,防洪标准低;防汛交通体系不健全,防汛路网不通畅;不能满足喀左县城市规划发展需要等问题。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工程设计等技术手段对喀左县大凌河工程区段防洪工程进行治理。本论文介绍了喀左县大凌河工程区段流域概况,包括水文、气象、地质等条件,并结合工程区特点,确定防治范围:喀左县大凌河南哨段,工程起点:喀左大凌河干流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南支左岸堤防终点,到南哨翻板闸左岸山体(桩号7+843),治理河道长度7.84km。采用水文比拟法推求洪水,进而确定防洪标准和工程等级,确定综合整治方案。本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工程、穿堤建筑物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河岸防护工程。本次设计结合工程区存在的问题及城区发展需要,设计堤防型式采用砂堤和浆砌石挡土墙;堤顶路与城市交通道路相结合,布置24m宽交通公路,公路迎水侧布置4m人行甬路,背水侧布置4m人行甬路及3m宽绿化带,共35m。结合地勘数据,考虑筑堤材料的透水性,在堤身迎水侧布设500g/m2复合土工膜,布设坡度为1:2.5。迎水侧布置浆砌石护脚,护脚设计依据冲刷深度计算,采用浆砌石挡墙形型式;背水坡坡比1:2.5,设一条路面排水沟;为了增加整体稳定性,并考虑排水问题,建设8处穿堤涵洞,选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本次设计通过堤防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堤身抗滑稳定计算、堤脚浆砌石挡土墙稳定计算,验证了设计合理性。通过对本次工程的设计研究,能够提高喀左地区的防洪抗灾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保障,推动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相似工程情况下的城市防洪工程选型、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秦朝辉[10](2018)在《高频振动沉拔钢板桩施工性状及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高频振动法沉拔钢板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基坑临时支护施工方法。人们对钢板桩的可打入性,沉桩过程中的桩土接触特性以及桩身入土后的竖向及水平向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如何提高沉拔桩施工效率、降低其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尚有待于深入。本文从土体和桩锤的高频振动特性研究出发,结合高频振动沉拔桩现场试验及其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使用高频动三轴仪试验研究了饱和土体高频振动荷载下的动力特性;采用振动沉拔桩集总元件和连续杆件混合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高频振动荷载作用下振动锤和桩身振动特征。在青连铁路施工现场进行钢板桩的高频振动沉拔桩足尺原位试验,研究钢板桩沉拔速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地表振动和噪声传播规律以及沉拔桩结束后地表位移、土体水平变形和孔压变化特征。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进行土的高频动三轴试验,得到饱和土体高频振动特性:振动频率的提高虽然降低饱和砂土动孔隙水压力随振动次数的增长速率,增加液化所需振次,但能加速饱和砂土动孔压随时间的增长速率,减小砂土液化所需时间。频率的提高在减缓动轴向应变随振次的增长速率的同时,加速应变随时间的增长速率;此外,频率的提高降低砂土液化时的轴向应变。频率改变对动孔压比、轴向应变比与振次比关系的曲线形态有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拟合,分别得到了饱和砂土液化振动次数、饱和软粘土动弹性模量与振动频率关系式。高频振动沉拔桩振动频率介于20Hz60Hz,在这一范围内提高振动频率,从时间效应分析,土体液化或软化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沉拔速率。(2)采用振动锤-桩-土集总元件和连续杆件混合模型,研究振动锤及桩身高频振动特性:先将桩视为等截面均质弹性体,根据杆件纵向振动理论和阻抗函数传递性,由桩侧和桩底土的阻抗参数,求得桩顶等效刚度参数;再在桩锤二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中,确定振动锤激振器(桩顶)和减振横梁振动速度的幅频关系解析解。在混合模型中,分析桩身振动速度峰值沿深度变化特性。由此考察了桩身参数、振动锤指标和土体特性对桩锤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在高频振动锤工作频率范围内提高振动频率,桩身质点振动速度增大,沉拔桩速率加快;与此同时,由于振动锤减振横梁振动同步增大,需注意施工设备保养和施工安全。(3)通过高频振动沉拔钢板桩足尺原位试验和沉拔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了钢板桩沉拔速率变化特征及沉拔作业引起的环境问题:归纳总结沉拔速率的七类影响因子,分析桩身参数、沉拔设备指标和土体特性在沉拔桩过程不同阶段,对沉拔速率的影响程度。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采用增加振动锤振动频率和质量矩来增大振动锤激振力,提高施工效率。沉桩对土体扰动大于拔桩,其中沉桩造成地表隆起,桩周土体孔隙水压力升高且向背离钢板桩一侧移动;拔桩引起地表沉降,土体孔压升高有限且向靠近钢板桩一侧移动。沉拔桩引起的地表位移最大距离为2.5m,土体变形和孔压变化扰动区域约为5m且随深度变化。沉拔桩过程产生的地表振动幅值差异不大,沿水平方向呈指数形式衰减,并随桩底入土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沉桩产生的噪声要明显大于拔桩,二者随桩底入土深度变化规律不同,随水平距离增加衰减特征类似。采用挖掘机打桩机高频振动沉拔钢板桩,产生的土体扰动、地表振动和噪声量小,适用于城市综合管廊沟槽开挖支护施工。

二、浅谈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潭江河某段治理工程堤型选择与稳定性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防洪堤线布置
    2.1 布置原则
    2.2 堤线布置
        (1)大江段
        (2)水步段
        (3)白沙段
3 堤型选择
4 挡墙计算与分析
    4.1 稳定性计算
        (1)抗滑移稳定性计算
        (2)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3)基底应力计算
        (4)安全系数
    4.2 挡墙断面计算
        4.2.1 计算参数
        4.2.2 计算工况及结果
5 结语

(2)地铁盾构过江施工安全监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方案思路
3 监测预警
    3.1 防洪堤和河床施工监测
    3.2 监测数据预警
    3.3 综合分析
4 失稳机理分析
    4.1 低潮位下开挖面水平法向应力分析
    4.2 低潮位下开挖面周围土体剪切应力分析
    4.3 土压平衡掘进推力参数
5 结语

(3)青原区值夏芳洲农田防洪堤加固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土堤加高加固设计
    2.1 堤顶高程
    2.2 堤身断面
    2.3 堤身渗流及稳定分析
        2.3.1 堤身渗流分析
        2.3.2 堤身稳定分析
    2.4 防洪堤加固工程设计
        2.4.1 堤基防渗加固方案设计
        2.4.2 堤坡防护设计
        2.4.3 堤身防渗加固设计
3 结语

(4)基于现场监测和有限元分析的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软土固结-蠕变理论研究现状
        1.3.2 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分析研究现状
        1.3.3 软土地基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堤顶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产生的机理分析
    2.1 概述
    2.2 软土地基沉降机理分析
        2.2.1 地基沉降组成部分
        2.2.2 堤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
        2.2.3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3 堤顶混凝土路基沉降分析
        2.3.1 路基沉降机理分析
        2.3.2 路基沉降产生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九江市益公堤堤顶路面裂缝现场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加固整治及周边建设情况
        3.1.2 混凝土裂缝现状情况
        3.1.3 水文地质情况
        3.1.4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2 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因素分析
        3.2.1 堤基地质因素的影响
        3.2.2 地下水的影响
        3.2.3 防渗墙工程的影响
        3.2.4 荷载作用影响
        3.2.5 地震影响
    3.3 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3.3.1 监测方案
        3.3.2 主要技术
        3.3.3 监测情况简述
        3.3.4 监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堤防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变形模拟分析
    4.1 PLAXIS软件介绍
        4.1.1 PLAXIS功能和特点
        4.1.2 PLAXIS软件建模及分析过程
    4.2 本构模型
        4.2.1 摩尔—库仑模型
        4.2.2 软土蠕变模型
    4.3 堤防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4.3.2 定义材料属性
        4.3.3 网格划分
        4.3.4 施工过程模拟
        4.3.5 模型的确定
    4.4 有限元计算分析
        4.4.1 沉降计算及沉降预测
        4.4.2 堤内应力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4.4.3 防渗墙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4.4.4 超静孔压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4.4.5 超载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4.4.6 地下水变动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4.4.7 堤防安全性评价
    4.5 地震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面裂缝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分层总和法计算分析
    5.2 有限元数值模型的验证
    5.3 数据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5.3.1 监测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
        5.3.2 外河水位对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堤坝蚁穴与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堤坝蚁穴系统
        1.2.1 堤坝蚁穴系统的结构
        1.2.2 堤坝蚁穴系统的稳定性
    1.3 盐土防蚁屏障
        1.3.1 金属盐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1.3.2 食盐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1.3.3 盐土防蚁屏障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1.4 土壤大孔隙流
        1.4.1 土壤大孔隙
        1.4.2 土壤大孔隙流特点
        1.4.3 土栖动物导致的大孔隙流
    1.5 土壤大孔隙优先流水盐运移研究
        1.5.1 直接观测技术
        1.5.2 室内模型试验
        1.5.3 数学模型研究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方案
        1.6.3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白蚁对土壤环境pH因子的选择性分析
    2.1 白蚁巢穴土壤pH值特性
    2.2 钱塘江海塘典型区段白蚁调查
    2.3 现场采样土壤的pH值观测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蚁通道大孔隙流室内土柱试验与模拟
    3.1 堤坝蚁穴的大孔隙构造单元
    3.2 室内试验装置及步骤
        3.2.1 试验装置
        3.2.2 试验步骤
        3.2.3 注意事项
    3.3 土柱试验水盐运移数值模型
        3.3.1 控制方程
        3.3.2 模拟区域
        3.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3.4 模型参数
        3.3.5 模型检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模型验证
        3.4.2 溶质淡化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堤坝蚁穴系统的水力特点及稳定性研究
    4.1 堤坝蚁穴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类
        4.1.1 蚁穴系统的三维结构特征
        4.1.2 堤坝蚁穴系统的分类
    4.2 堤坝蚁穴系统的非饱和渗流数值模型
        4.2.1 控制方程
        4.2.2 模拟区域
        4.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2.4 模型参数
    4.3 堤坝蚁穴系统渗流特性分析
        4.3.1 浸润线位置和形状的变化
        4.3.2 渗流面的水通量
    4.4 蚁穴系统对堤坝稳定性影响评价
        4.4.1 整体稳定性分析
        4.4.2 局部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堤坝盐土防蚁屏障盐分淡化机理研究
    5.1 堤坝盐土防蚁屏障构造
        5.1.1 初始掺盐量
        5.1.2 初始掺盐的位置
    5.2 堤坝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数学模型
        5.2.1 控制方程
        5.2.2 模拟区域
        5.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2.4 模型参数
    5.3 盐分淡化的空间矩分析方法
    5.4 堤坝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特性分析
        5.4.1 不同水位变化情景分析
        5.4.2 不同饱和渗透系数影响分析
        5.4.3 不同降雨入渗条件下情景分析
    5.5 蚁道对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的影响
        5.5.1 蚁道位置的影响
        5.5.2 蚁道贯通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堤坝盐土防蚁屏障工程应用研究
    6.1 堤坝盐土防蚁屏障应用技术
        6.1.1 浸润线位置确定方法
        6.1.2 冲抓套井回填施工方法
    6.2 盐土防蚁屏障技术在均质坝中的应用
        6.2.1 模型概化
        6.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6.2.3 模型参数
        6.2.4 结果分析
    6.3 盐土防蚁屏障技术在心墙坝中的应用
        6.3.1 模型概化
        6.3.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6.3.3 模型参数
        6.3.4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分析计算理论研究
        1.2.2 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1.2.3 软土硬壳层研究
        1.2.4 软基侧移塑流稳定问题研究
        1.2.5 疏桩路基稳定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被动区软土剪切塑流分析
    2.1 路基荷载附加应力场分析
    2.2 软土剪切塑流稳定分析及计算依据
    2.3 软土地基塑流解析
        2.3.1 路基边坡坡度
        2.3.2 反压稳定机制
        2.3.3 硬壳层工作机制
    2.4 工程实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分析
    3.1 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模型
        3.1.1 滑动机构失稳模型
        3.1.2 疏桩协力失稳模型
    3.2 路基疏桩补偿协力设计原理
        3.2.1 软土地基剪切稳定
        3.2.2 疏桩协力设计方法
    3.3 工程实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疏桩路基基底荷载转移机制
    4.1 疏桩扩散柱拱荷载转移模型
        4.1.1 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
        4.1.2 基底垫层荷载转移工作机制
    4.2 垫层扩散柱面剪切耦合分析
        4.2.1 柱面剪切弹性状态分析
        4.2.2 柱面剪切塑性状态分析
        4.2.3 基底构造检算方法
    4.3 路基疏桩基底构造检算方法
        4.3.1 工程实例设计参数
        4.3.2 工程实例路基材料
        4.3.3 工程实例基底构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基拼接变形收敛与稳定
    5.1 路基拼接不同沉降指标辨识
    5.2 路基拼接变形标准
        5.2.1 路基加载稳定控制标准
        5.2.2 路基预压沉降收敛控制标准
    5.3 工后沉降关联沉降率收敛理论
        5.3.1 路基荷载欠载预压
        5.3.2 路基填土联合预压
        5.3.3 算例分析
    5.4 沉降速率收敛检算方法
        5.4.1 施工图设计沉降率检算方法
        5.4.2 预压期沉降率收敛检算方法
        5.4.3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
    2.1 总体目标
    2.2 指标体系
    2.3 工程措施
        2.3.1 植草沟
        2.3.2 下凹式绿地
        2.3.3 雨水花园
        2.3.4 渗透地面
        2.3.5 屋顶绿化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条件
        3.1.4 水文地质
        3.1.5 下垫面解析
    3.2 存在问题
    3.3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
        3.3.1 市政道路
        3.3.2 停车场
        3.3.3 绿地与公园建设
        3.3.4 建筑与小区
        3.3.5 排水分区
        3.3.6 内涝建设与防洪
        3.3.7 水系整治
    3.4 管理与规划
        3.4.1 体制机制
        3.4.2 信息化建设
        3.4.3 应急管理
        3.4.4 完善城市防涝应急管理的对策
        3.4.5 加强各专项规划和相关工程的衔接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辽河多沙支流老哈河防洪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防洪工程建设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防洪工程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文地质条件及河道演变分析
    2.1 流域概况
    2.2 气象和径流
    2.3 泥沙
    2.4 洪水
    2.5 区域地质概况、地质构造与地震参数
    2.6 河道演变分析
第三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3.1 工程现状
    3.2 防洪标准
    3.3 工程任务
    3.4 设计水面线
第四章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4.1 护岸工程设计
    4.2 护坡工程设计
    4.3 堤防工程
    4.4 穿堤建筑物工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喀左县大凌河南支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1 论文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文及地质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水文
        2.2.1 已建工程概况
        2.2.2 气象
        2.2.3 水文基本资料
        2.2.4 暴雨洪水特性
        2.2.5 历史洪水
        2.2.6 设计洪水
        2.2.7 交叉建筑物洪水计算
        2.2.8 施工期洪水
        2.2.9 泥沙
        2.2.10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3 工程地质
        2.3.1 工程概况
        2.3.2 区域地质概况
        2.3.3 工程地质
        2.3.4 天然建筑材料
        2.3.5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任务及规模
    3.1 综合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防洪工程现状
        3.1.3 存在主要问题
    3.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2.1 工程建设的防洪作用
        3.2.2 保护地区经济建设需要
        3.2.3 工程建设合理性
    3.3 工程任务及规模
        3.3.1 工程任务
        3.3.2 防洪标准
        3.3.3 工程范围
    3.4 水面线计算
        3.4.1 起点水位
        3.4.2 糙率
        3.4.3 水面线计算成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布置及其主要建筑物设计
    4.1 工程等级和标准
    4.2 工程选址及选线
    4.3 堤型选择
        4.3.1 堤防型式的选择
        4.3.2 护坡型式的选择
    4.4 堤线布置
        4.4.1 .堤线布置
        4.4.2 堤距布置
    4.5 工程总布置
    4.6 堤防设计
        4.6.1 堤顶高程
        4.6.2 护脚冲刷深度计算
        4.6.3 堤防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
        4.6.4 堤脚浆砌石挡土墙稳定计算
    4.7 穿堤建筑物设计
        4.7.1 结构设计(以1+350为例)
        4.7.2 水力计算
    4.8 金属结构设计
        4.8.1 主要结构及特性
        4.8.2 启闭力计算
        4.8.3 金属结构防腐要求
    4.9 河岸防护工程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频振动沉拔钢板桩施工性状及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土体动力特性动三轴试验研究
        1.2.2 频率对土体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1.2.3 振动沉拔法施工中桩身沉拔速率研究
        1.2.4 振动沉拔桩环境影响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饱和土体高频振动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高频动三轴试验仪
        2.2.1 仪器简介
        2.2.2 仪器系统组成
        2.2.3 系统工作原理
        2.2.4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2.3 饱和砂土试样制备与试验准备
        2.3.1 试验说明
        2.3.2 试验材料
        2.3.3 试验步骤
    2.4 饱和软粘土试样制备与试验准备
        2.4.1 试验土样
        2.4.2 试验步骤
    2.5 饱和砂土高频振动特性
        2.5.1 振动频率对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影响
        2.5.2 振动频率对轴向应变发展的影响
        2.5.3 动孔压和轴向应变发展的联系
        2.5.4 频率液化关系式推导
    2.6 饱和软粘土动弹性模量频率振动特性
        2.6.1 试验结果分析
        2.6.2 振动频率对土体动弹性模量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频振动沉拔桩桩锤振动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桩身为刚体时桩锤-土振动模型
        3.2.1 单自由度强迫振动模型
        3.2.2 二自由度强迫振动模型
    3.3 桩身为均质弹性体时振动锤-桩-土体振动模型
        3.3.1 桩顶等效刚度和阻尼系数计算
        3.3.2 振动锤振动特性
        3.3.3 桩身振动特性
    3.4 模型参数分析
        3.4.1 桩锤振动特性频域分析
        3.4.2 桩身参数对桩锤振动特性的影响
        3.4.3 振动锤指标对桩锤振动特性的影响
        3.4.4 土体特性对桩锤振动特性的影响
    3.5 工程应用分析
        3.5.1 沉拔桩对比分析
        3.5.2 振动频率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频振动沉桩速率与拔桩速率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概述
        4.2.2 钢板桩类型
        4.2.3 沉拔设备
        4.2.4 场地土体特性
        4.2.5 试验步骤
    4.3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4.3.1 沉桩速率影响因素归纳
        4.3.2 沉桩速率随桩身入土深度变化关系
        4.3.3 桩身参数对沉桩速率的影响
        4.3.4 沉桩设备指标对沉桩速率的影响
        4.3.5 土体特性对沉桩速率的影响
    4.4 拔桩试验结果分析
        4.4.1 拔桩速率影响因素归纳
        4.4.2 拔桩速率随桩身出土长度变化关系
        4.4.3 桩身参数对拔桩速率影响
        4.4.4 拔桩设备指标对拔桩速率影响
        4.4.5 土体特性对拔桩速率的影响
    4.5 沉拔桩试验结果对比
        4.5.1 沉桩速率与拔桩速率对比
        4.5.2 沉桩耗时与拔桩耗时对比
    4.6 高频振动沉拔钢板桩沉拔速率提升措施
        4.6.1 拔桩速率细化研究
        4.6.2 桩身沉拔速率提升措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频振动沉拔桩土体变形及孔压变化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案
        5.2.1 试验准备
        5.2.2 试验场地土体特性
        5.2.3 测试元器件及布设
        5.2.4 试验步骤
    5.3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5.3.1 沉桩试验现象描述
        5.3.2 沉桩孔隙水压力变化
        5.3.3 沉桩土体水平变形
        5.3.4 沉桩地表位移变化
        5.3.5 沉桩土体扰动特征分析
    5.4 拔桩试验结果分析
        5.4.1 拔桩试验现象描述
        5.4.2 拔桩孔隙水压力变化
        5.4.3 拔桩土体水平变形
        5.4.4 拔桩地表位移变化
        5.4.5 拔桩土体扰动特征分析
    5.5 沉拔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5.1 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
        5.5.2 土体水平变形
        5.5.3 地表位移变化
    5.6 高频振动沉拔桩土体扰动环境影响分析
        5.6.1 沉桩地表位移细化分析
        5.6.2 土体扰动环境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频振动沉拔桩地表振动及噪声传播分析
    6.1 引言
    6.2 试验方案
        6.2.1 试验准备
        6.2.2 试验步骤
    6.3 地表振动量
        6.3.1 沉桩试验结果
        6.3.2 拔桩试验结果
        6.3.3 沉拔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4 噪声传播
        6.4.1 沉桩试验结果
        6.4.2 拔桩试验结果
        6.4.3 沉拔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5 地表振动与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四、浅谈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潭江河某段治理工程堤型选择与稳定性计算[J]. 沈志平. 水利技术监督, 2021(11)
  • [2]地铁盾构过江施工安全监测与研究[J]. 谢章明. 福建建材, 2021(09)
  • [3]青原区值夏芳洲农田防洪堤加固工程设计[J]. 袁焘. 陕西水利, 2020(06)
  • [4]基于现场监测和有限元分析的堤顶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D]. 严志康. 南昌大学, 2020(01)
  • [5]堤坝蚁穴与盐土防蚁屏障水盐运移特征研究[D]. 李颖.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D]. 王伟. 东南大学, 2020(01)
  • [7]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D]. 徐旸.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2)
  • [8]辽河多沙支流老哈河防洪工程设计[D]. 郭春来.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喀左县大凌河南支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设计[D]. 张广昊.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高频振动沉拔钢板桩施工性状及环境影响研究[D]. 秦朝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均质土防洪堤施工参数确定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