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AP相机麦克风供电方式的改进

M3AP相机麦克风供电方式的改进

一、M3AP摄像机话筒供电方式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华[1](2020)在《糖厂压榨车间3000t/d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制糖生产的发展状况,描述了制糖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制糖工艺流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制糖工艺流程中的“龙头”——压榨车间,得出了压榨车间的关键指标、重点参数及控制要求;根据控制要求,结合市面上现有的传感器,深化设计了压榨车间的控制策略,将压榨车间的整个生产过程融入到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中;糖厂压榨车间自动控制系统投入到西南某3000t/d的糖厂使用后,提高了车间的安全性,确保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制糖的工艺流程主要包含压榨、澄清、蒸发、煮糖、分蜜、干燥、筛分、包装等过程,其中第一道工序是在压榨车间完成的,主要原理是对甘蔗进行压榨,从而提取甘蔗中含有的糖汁。通过对糖厂压榨车间常用的传感器及执行器的选型,着重介绍了输送带入榨控制系统的检测参数以及检测方式。对均衡入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从而实现均衡进蔗、均衡用电、均衡出蔗渣、均衡出蔗汁的要求;介绍了糖厂榨机高位槽料位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其控制策略以及控制流程;对渗透水的温度流量以及液位加以控制,在保证渗透水的温度可以使糖分的抽出率最大的同时维持渗透水水箱及流量的相对稳定状态。液位变送器实时监测各座闸机的出汁状态,采用变频控制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压出汁与混合汁均匀的泵送。最后,设计了一个由程序进行控制的联锁保护系统,在某一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报警通知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查看修理。为了及时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设计了糖厂车间的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以无线wifi网络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稳定可靠无线调度指挥系统。本系统以指挥调度室为中心,实现了工业数据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建立糖厂统一的生产监控和管理平台,提升了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凌曦[2](2020)在《垃圾运输车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环卫部门在垃圾收运管理过程中,往往对垃圾运输车辆的工作状况无法准确判断,出现运输效率低、能耗高、信息化程度不强等状况,管理部门不能及时获取垃圾车工作状态、循环次数、是否超载等信息,垃圾车的维护也是在出现故障后进行人工排查。这种现状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智能化及大数据的管理需求。因此开发一款环卫运输车辆的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依托物联网技术,将后压缩式垃圾车进行改进设计,对各类工作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最终实现垃圾收运作业过程的全程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垃圾车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硬件设计 对后压缩上装料垃圾车的底盘及液压系统进行传感器布置与数字化信息采集硬件设计,使车辆的有关运行数据得以准确采集,系统可靠工作;2.信息采集与传输 利用CAN总线对垃圾车的上装压缩系统和底盘进行信息采集,运用4G技术使采集的信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3.构建运营管理平台通过软件编程,完成垃圾车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传输系统与后台监控平台等四部分功能,实现垃圾运输的智能运营管理。通过对车辆的控制、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与后台监控等系统有效搭建,对改装的车辆进行生产实际运行试验。试验运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开发的环卫车辆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具有运行可靠、数据传输快捷准确、车辆运行状态清晰、后台管理高效等显着特点。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环卫运输管理部门。

王利岗[3](2020)在《基于多尺度监测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规律》文中指出自然崩落法采矿是指采用拉底造成的应力重分布诱导矿石崩落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尤其适用于矿体厚大的低品位矿山,并可以显着提高开采效率、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生产强度,提升矿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采矿方法生产工艺先进,具有一定规模效益,但同时优缺点也非常明显,需要很高的生产管理水平。在自然崩落法回采过程中,矿体崩透地表前,相当于空场条件下放矿,如果放矿速度过快,会使崩落顶板与存窿面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一旦上覆矿岩大范围集中崩落,极有可能产生破坏性极强的冲击气浪,伤害井下作业面人员、破坏作业设备;同时,拉底活动产生的应力重分布会降低底部结构强度,持续崩落到达地表后还有可能导致地表大范围快速塌陷,容易引发地表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可能导致后期出矿困难。本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我国云南省迪庆高原腹地的普朗铜矿,该矿是我国1999年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其矿体厚大但较为破碎,产状倾斜、断层交错、节理裂隙发育,较为适合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大规模开采。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面临岩体崩落发展行为不确定、状态不可知、地表沉降塌陷的发展演化对井下出矿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估等难题,需要通过工程岩体监测技术手段对整个自然崩落发展的全时空演化过程进行数据解读。分析并总结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的崩落作用机制及具体监测需求,研发和构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自然崩落发展演化过程在点-线-面-体多维空间上的多尺度精细化数据表征,基于实际发生的多尺度融合数据揭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全时空演化的基本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研究根据国内外对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实施监测和观测的方法调研,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及生产工艺特点对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演化各阶段的崩落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受应力崩落、重力崩落、断层诱导崩落三种机制的综合和交替控制,归纳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的监测需求及对监测系统的要求,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监测技术及相应装备,构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框架,为后续自然崩落发展全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上覆矿岩崩落发展规律研究依据多尺度综合监测系统的过程数据,分析了普朗铜矿首采区上覆矿岩崩落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基于大尺度矿岩崩落空间范围内微震事件累积视体积和能量指数的顶板崩落发展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圈定崩落顶板的松动区、孕震区、弹性区等岩体的阶段特征分区;根据2#溜井空孔监测数据修正了采前数值预测的顶板矿岩平均崩落速度,根据TDR监测数据验证了采前数值模拟关于顶板崩落西侧崩落快于东侧等结论;通过分析微震事件在断层周围的时空分布规律,评估断层活化对断层附近重要设施区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监测数据时程分析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过程分为初始拉底阶段、初始崩落阶段、崩落发展阶段以及崩透地表以后四个发展阶段,指出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受拉底推进爆破扰动、断层活化诱导以及首采区岩体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归纳出普朗铜矿上覆矿岩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过程的总体规律。(3)自然崩落法开采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通过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塌陷过程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首采区地质条件以及其他监测手段数据对拉底早期地表塌陷坑以及地表整体塌陷后坑底小型天窗群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监测数据圈定地表塌陷变形范围,将地表塌陷面积与拉底面积统计结合分析,判断地表塌陷范围的发展趋势;将监测掌握的各区域塌陷变形量化数值过程变化与放矿管理软件计算的出矿高度进行比对分析,实现了立体空间上矿岩崩落发展程度的量化评估,为调整拉底和放矿策略提供数据指导;对普朗铜矿塌陷坑崩落角进行了经验法估计,分析了现状崩落角较大的原因;根据剖面监测数据分析了井下放矿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总结了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塌陷的发展演化可分为沉降准备、地表连续-不连续沉降、区域塌陷显现、初始崩透地表、塌陷范围持续扩大发展五个阶段。指出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和塌陷主要受断层破碎带作用、拉底推进与放矿出矿作用、地表地形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作用等多因素的综合控制,地表塌陷范围随井下拉底面积的发展呈现出线性关系,可以根据地表塌陷面积随拉底面积变化的拟合直线关系式预测和判断地表沉降塌陷范围的后续发展趋势。对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两年多来持续监测获取的多尺度监测数据融合分析,揭示了该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总体规律,为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自然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诸多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及低品位厚大矿体的大规模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波[4](2020)在《zigbee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辅助应用与实现》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内容来源于2016年泸州市科技局立项项目课题《基于无线定位技术的连续远程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作者本人参与该项目,并主要负责ZigBee网络传输部分研究与设计。ZigBee技术本身是一种适用于距离短、复杂度低、功耗有一定要求、速率较低的无线网络技术。ZigBee技术具备多跳传送机制(multi-hoprelay)、良好的网络扩展性以及易于部署而且能够实现网络自组织和自修复能力等优势。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场景中,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监测传感数据,声音传感的应用需要传输采集处理后的声音数据,所以本论文基于IEEE802.15.4/ZigBee的应用环境,提出使用ZigBee组网技术在实现现有视频监控中进行声音、位置等辅助数据采集与传输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ZigBee自身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好、容量大、时延小、安全性高、有效范围小、兼容性强等几个方面。大多数的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设计以有线为主,但有线技术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有很多局限性,其安装难度大以及铺设价格昂贵的缺陷限制了其发展。因此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视频监控中的数据传输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本课题设计选择使用CC2430芯片的Zigbee硬件模块,在一般室内空旷环境下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用于传输距离大约20米左右的数据传输;在此前提下设计符合IEEE802.15.4标准的视频监控系统中辅助数据传输方案,设计并测试硬件平台,用以实现短距离的视频监控系统声音、定位等辅助数据传输。视频监控辅助数据传输方案充分发挥CC2430的集成功能特点,使用芯片内置的ADC和APR9600完成语音数据的采样、数据转换、存储及回放,无需增加语音编解码器件而且尽量减少外围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与器件的功耗。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短距离实时语音数据的无线传输,发射功率可以小于0dBm,语音数据传输延时小于25ms,数据传输距离一般情况下可达到15米,接收音质按照MOS测试标准测试,测试分可以达到3分以上。本方案硬件设计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可应用于室内幼儿园、养老院、消防、矿井生产、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监控领域,扩展IEEE802.15.4的应用范围。最终,使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和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室内监控设备控制、便于日常生活管理的智能化数据传输系统。本课题对相关传输进行了研究与初步设计,完成了应用管理系统部分开发与测试应用。

周舒灵[5](2019)在《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通车后,它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近二十年来,浙江省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全省人民的出行需求。不容忽视的是我省早期建设的服务区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低、建设规模小、停车位不足、外部形象老旧等问题,高速公路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现象频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区接待能力不足、车辆停放和加油、加气、充电、旅客如厕难等问题更加凸显,与安全便利和高品质服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因此,本课题以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案例实证、思考总结的逻辑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服务区设计和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全面总结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和改进策略,并且结合绿色服务区和智慧服务区的改造要求,以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设计为实例,客观分析服务区的定位需求,优化场地布局流线、完善拓展服务功能、丰富多种商业业态、改善更新建筑造型,力求在实现社会效益、彰显文化特色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实践创造绿色、生态、智慧、高效的服务场所,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后的服务区不但要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停车休憩、餐饮、加油、汽修等基本需求,同时要开拓服务区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向旅游、消费、交通、生态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面向社会和公众展示现代的城市文明形象,成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浙江省后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设计提供思路。

李诚康[6](2019)在《地铁站施工安全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地铁交通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地铁建设受工艺、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能够实现地铁施工期间人员及环境的安全监测监控及预警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工作者的重视。受地铁车站施工工艺、地形等的影响使得管理者无法实时掌握现场的人员布局、施工掌子面的施工状况,难以在地铁站建设过程中监测到施工现场的环境信息和人员动态,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是难以进行有效的预警报警措施。本文在调研分析了地铁站施工期间的工艺工法、环境状况以及施工项目对安全监管方面功能需求的基础下,总结分析了现有的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特点,将无线Mesh网络技术应用到地铁站施工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当中。研究了无线Mesh网络技术在监测监控领域应用的主要特点及优势,分析了无线Mesh网络拓扑结构、组网模式和路由转发等关键技术,确定网状拓扑结构在地铁站施工中的实用性,展开2.4GHz和5.8GHz不同频段下Mesh AP节点传输带宽测试,研究了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DOV协议)在地铁站施工现场环境下的“网状网”骨干传输稳定性和自主修复功能。搭建无线Mesh网络架构系统,在地铁站施工现场内实现高带宽、高稳定、易修复的无线Mesh网络传输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清网络摄像、UWB测距定位、IP广播通信等多媒体建立一套能够实现地铁站安全监测及预警功能的系统方案。在以XA市某地铁车站施工标段的建设环境为背景,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八大危险性因素和潜在的危险源,测试了 Mesh节点在跳数、接入终端等条件下的传输带宽情况,进行了初步的Mesh网络节点部署,设计了针对围挡、库房、吊机、掌子面等区域和进出人员等对象在地面和地下空间内的监测布局,确定系统各个硬件设备的点位部署。最后,在XA市某地铁站施工现场展开了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的搭建部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实践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进行解决。

蔡蓬勃[7](2019)在《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事故发生后,井下环境错综复杂,气温升高,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增大,环境极其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冒顶和二次爆炸事故,救援队员贸然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会对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研发可以替代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探测环境的矿用救援机器人对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课题来源于重庆多朋科技有限公司的ZRK矿用救援机器人横向课题。本文针对ZRK救援机器人定制设计一套音视频采集系统,以满足井下黑暗环境机器人的视觉和听觉需求,采集井下音视频数据并回传至救援指挥中心,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对比不同的方案,最终选用了以S5PV210为平台的音视频采集方案。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以模块化思想设计,由处理器单元、视频单元、音频单元、通信单元和供电单元等组成。针对井下实际情况,视频单元采用高灵敏度、大尺寸1/2MCCD摄像头搭配波长为850nm的第三代点阵式红外LED的主动视频采集技术实现低照度视频采集,选用低功耗的TVP5150视频编码芯片对摄像头输出的PAL制式电视信号进行模数转化和亮色分离,输出标准的ITU-R BT601数字视频信号供S5PV210处理器压缩和远传;音频单元选用WM8960音频编解码器对电容式驻极采集的模拟电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IIS接口将数字音频数据传送给S5PV210处理器处理。供电单元设计了反接、瞬态抑制、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采用“Buck+LDO”的方式实现电压的转换,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提供USB接口、串口和以太网/WIFI接口,方便数据的上传、下载和远传。系统电路安全按照本质安全技术原理设计,满足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要求。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音视频采集系统功耗小于7.5W,能够实现一般环境及全黑环境下的音视频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远传,黑暗环境下可视距20m,满足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建凯[8](2019)在《河蟹产销暂养中的水环境监控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文中认为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螃蟹、毛蟹、清水蟹,是我国的名贵水产品之一,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安徽、江西等沿江地带。河蟹的成熟期集中在每年的9~11月份,河蟹的集中上市导致销售困难,价格低迷,为了缓解销售压力同时卖出一个好价钱,养殖户选择对河蟹进行“室内暂养”,等到春节前后价格较高时出售,获取更大的利润。河蟹暂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河蟹死亡率过高或者减重严重。水域是河蟹生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影响河蟹死亡率的关键因素,水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浓度、pH值、亚硝酸盐浓度、氨氮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在传统的河蟹暂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水质检测仪器,换水全凭养殖经验,换水周期紊乱,换水不及时易造成河蟹大量死亡;换水增氧全靠人力,没有水环境调控系统,智能化程度低;同时,河蟹养殖部门与销售部门由于距离较远而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导致产销效率低下,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脱责任。为了解决河蟹暂养过程中水环境调节和产销部门信息无法共享问题,进行了周期性水环境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水质的6大因素中,氨氮浓度最先超标,换水周期为4天半。基于此结果,提出了“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和“控制器检测智能换水”两种新的换水方式,并且以“氨氮平衡的换水量计算方法”为原理设计了一套集智能检测、监控为一体的水环境调控系统。水环境调控系统包括采样传感器、控制器、预警装置、换水增氧装置。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用KEIL uVision4开发编译,通信采用MG323处理,内置预警系统,溶氧传感器为实验室自主研发,氨氮传感器型号为ANB-300,可以实时监测水质信息,并能根据检测结果精准计算该浓度下所需的换水量,通过继电器自动开启和关闭电磁阀完成换水。同时,搭建了“基于GPRS的远程信息传输系统”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养殖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养殖数据传递和视频监控,增加了产销两个部门间的联系、协调和信息共享。通过这两个系统,销售部门能够实时观测河蟹养殖的具体情况,生产部门能够实时了解销售信息,及时进行备货,提高产销效率。系统完成后,进行了三种不同换水方式对河蟹暂养的影响试验。从2018年12月17日到2019年1月30日,共进行了三批试验,每批15天。试验结果表明:传统换水方式三批试验河蟹的平均死亡率为12.2%(12.8%、11.9%、12.0%),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方式河蟹平均死亡率为9.5%(9.9%、9.4%、9.3%),控制器检测智能换水方式河蟹平均死亡率为8.2%(8.6%、7.8%、8.1%)。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方式比传统换水方式河蟹平均死亡率下降2.7个百分点;控制器检测智能换水方式比传统换水方式河蟹平均死亡率下降4.0个百分点,比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方式河蟹平均死亡率下降1.3个百分点。同时,控制器检测智能换水方式相比于其他两种换水方式三批试验分别节水3.50 m3、3.55 m3和3.50 m3。

胥玉传[9](2019)在《综采工作面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国家能源局“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支持下,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监控与巡检存在的问题,对综采工作面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通过对系统方案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巡检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控制系统结构、巡检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并进行加工安装,对常用运动控制算法梯形加减速和S型加减速进行对比分析,引入了S型加减速控制算法作为电机的控制方案,提高了巡检机器人运动的平稳性和定位精度。在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32位单片机STM32F103RCT6作为系统的主控单元,其具有低功耗、高性能、资源丰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工业场所。通过主控制器产生PWM信号控制驱动模块实现对电机的转动控制,同时在主控制器的GPIO 口扩展了多路传感器模块,实现了巡检机器人的安全行走和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在系统控制软件及上位机软件方面,以MDK5、VS2012为开发平台,并分别使用C和C#为编程开发语言,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完成了系统控制软件和上位机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巡检机器人运动控制、避障保护、水平运行姿态检测、环境参数检测及自动跟机运行等功能。最后对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模块及系统功能进行调试并记录分析试验数据。

游策[10](2018)在《安防声像采集装置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经济的蓬勃发展,意外事件的爆发随之增多,全球关注的焦点已经趋向于维护公共安全。从前倾向于采取事后监测的措施对犯罪对象予以监控,如今随着局势发展,事先预防在所难免。因此,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对监控对象进行识别和分析应运而生。目前国内针对声源方位判断和目标视频数据采集的研究较少,其在安防声像采集装置中的模块化应用更加匮乏。因此研究并实现高效的安防声像采集装置对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出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双耳效应和听觉掩蔽现象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了以实现声音信号采集与摄像头根据声源方位旋转为目标的设计方案。将安防声像采集装置划分为声音信号采集、声音信号处理以及摄像头定位声源方位这几个主要模块。其中,各功能模块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连接上位机系统与实体装置,实现了总体系统的目标功能,即接收声源信号参数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摄像头的旋转方位、旋转角度、旋转速率和启停等。依据整个系统的功能分析,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完整装置的各项功能:采用隔音性能良好的吸音壁纸作为制作声源隔音装置的材料,搭建内部吸收目标声源且外部反射干扰声源的隔音装置;针对实现输出与声波相对应的电压信号以作为反应声音幅值与变化的依据,提出了设计以驻极体电容话筒为核心的声音信号采集电路;针对实现直观比较声音大小与分析参数相关性的目的,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整形电路与A/D转换等信号处理后,由单片机接收数字量参数并存储;针对实现摄像头能够定位声源从而高效智能地采集视频数据,提出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实现各部分功能模块的联结与控制。搭建了各部分硬件设计模块,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声音信号传输、数码管显示、按键输入、延时与USB供电等;在Keil μVision4环境下进行系统模块化结构软件设计。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声音信号采集与摄像头定位声源方位的功能测试。根据R语言曲线拟合函数的基本原理将声源信号参数进行RGui函数拟合,利用拟合函数进行测试角度计算,得到与真实测量值在合理误差范围内的结果。在OriginPro 8.5环境下分析并绘制由拟合函数得到的计算角度与真实测试角度之间的对比曲线图。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即测试角度与测试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根据三个方向上数值的相对大小来估测声源方向,验证了声音信号采集模块的功能完整性。依据声音信号参数与测试角度之间的相关性,测试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摄像头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速率与启停等。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项功能指标均满足设计需求,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完整性。

二、M3AP摄像机话筒供电方式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3AP摄像机话筒供电方式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糖厂压榨车间3000t/d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糖厂蔗糖压榨的工艺流程
    2.1 甘蔗的压榨提汁
        2.1.1 蔗糖的压榨
        2.1.2 蔗糖压榨汁的渗浸
    2.2 甘蔗的渗出提汁
        2.2.1 蔗糖渗出提汁的基本原理
        2.2.2 蔗糖渗出提汁的渗出方法
    2.3 蔗糖渗出提汁后的蔗汁清净
        2.3.1 蔗汁的基本成分及性质
        2.3.2 蔗汁的清净方法及原理
    2.4 压榨机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糖厂压榨的检测及传感器选型
    3.1 压榨车间常用的传感器及检测仪表
    3.2 输送带进榨控制系统的检测
        3.2.1 核子称
        3.2.2 甘蔗的水分检测
        3.2.3 传送带速度的检测
        3.2.4 传送带机械结构温度的检测
    3.3 入榨控制系统的检测
        3.3.1 常见的料位检测方式
        3.3.2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料位传感器对比
        3.3.3 单法兰液位变送器
    3.4 超声波流量计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压榨车间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4.1 引言
    4.2 均衡入榨控制系统
        4.2.1 入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2.2 系统的计量标定及控制效果
    4.3 榨机高位槽料位控制系统
        4.3.1 压榨机系统的控制策略
        4.3.2 槽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4.4 渗透水控制系统
        4.4.1 渗透水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4.2 渗透水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策略
        4.4.3 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
    4.5 压出汁与混合汁的匀速控制系统
        4.5.1 压出汁与混合汁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5.2 系统控制策略
        4.5.3 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4.6 联锁保护自动控制系统
        4.6.1 机械联锁保护
        4.6.2 制糖车间压榨联锁的设计
        4.6.3 联锁系统的控制框图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糖厂车间的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与调度系统
    5.1 引言
    5.2 糖厂通信网络的总体结构设计
    5.3 糖厂 Wi-Fi 核心网络的建设
        5.3.1 建设原则
        5.3.2 总体组网架构
        5.3.3 Wi-Fi核心网VLAN规划
    5.4 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构建
        5.4.1 生产调度概论
        5.4.2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建设
        5.4.3 语音对讲子系统的建设
        5.4.4 工业数据通信子网的建设
        5.4.5 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垃圾运输车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垃圾运输车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2.1 车队管理
        2.1.1 实时定位
        2.1.2 行程管理
        2.1.3 油料管理
        2.1.4 设备故障管理
    2.2 作业管理
        2.2.1 KPI管理
        2.2.2 称重控制管理
        2.2.3 液压系统油温管理
        2.2.4 作业过程管理
    2.3 辅助决策
        2.3.1 能耗管理
        2.3.2 安全管理
        2.3.3 报表管理
    2.4 小结
第3章 后压缩垃圾车控制系统设计
    3.1 后压缩式垃圾车
        3.1.1 后压缩式垃圾车总体结构
        3.1.2 垃圾压缩机构工作原理
    3.2 后压缩垃圾车液压系统
    3.3 后压缩垃圾车控制系统设计
        3.3.1 控制器
        3.3.2 限位开关选型
        3.3.3 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
    3.4 按钮设计
        3.4.1 前按钮盒
        3.4.2 填塞器按钮盒
    3.5 后压缩垃圾车控制程序设计
    3.6 控制程序仿真
    3.7 小结
第4章 后压缩垃圾车底盘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4.1 设备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4.2 CAN总线结构
        4.2.1 CAN总线技术
        4.2.2 CAN拓扑结构设计
        4.2.3 车辆CAN总线电路设计
    4.3 CAN总线各模块引脚定义
        4.3.1 垃圾车底盘信息采集
        4.3.2 车灯控制
        4.3.3 发动机信息采集
        4.3.4 车身辅助装置信息采集
    4.4 总线逻辑定义
    4.5 称重信息采集
        4.5.1 称重传感器参数设计
        4.5.2 称重设备安装
    4.6 小结
第5章 数据传输系统及后台监控平台设计
    5.1 数据传输系统功能设计
    5.2 数据传输系统硬件选型
    5.3 后台监控平台构建原则
    5.4 后台监控平台硬件设计
    5.5 后台监控平台程序设计
        5.5.1 后台监控平台系统技术选型
        5.5.2 用户端程序遵循准则
        5.5.3 用户端程序前端设计
        5.5.4 用户端程序后端设计
    5.6 系统功能实现
        5.6.1 设备诊断功能实现
        5.6.2 能耗管理功能实现
        5.6.3 维护管理功能实现
        5.6.4 车队管理功能实现
        5.6.5 实时作业位置监控管理
        5.6.6 设备状态动态分析
        5.6.7 垃圾收运KPI管理
        5.6.8 日程管理
        5.6.9 油料管理
        5.6.10 报表管理
    5.7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多尺度监测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然崩落法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自然崩落发展规律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自然崩落过程监测及其分析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工程地质与开采工程条件分析
    2.1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性
        2.1.3 地质构造
        2.1.4 水文地质条件
        2.1.5 主要岩性和断层分布
        2.1.6 结构面统计调查结果
        2.1.7 主要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2.1.8 地应力
    2.2 开采工程条件
        2.2.1 矿岩崩落特性
        2.2.2 采矿方法
        2.2.3 开采顺序
        2.2.4 矿块构成
        2.2.5 回采工艺
        2.2.6 放矿与生产管理
3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研究
    3.1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监测需求分析
        3.1.1 自然崩落开采过程的风险分析
        3.1.2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的监测需求分析
    3.2 自然崩落时空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框架
        3.2.1 系统方案制定
        3.2.2 系统网络架构
    3.3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过程多尺度监测技术与装备
        3.3.1 基于空孔视频/图像的顶板崩落监测
        3.3.2 基于TDR时域反射法的顶板崩落高度监测
        3.3.3 微震监测
        3.3.4 地表沉降塌陷监测
        3.3.5 多尺度监测一体化综合平台
    3.4 本章小结
4 上覆矿岩崩落发展规律
    4.1 背景
    4.2 基于多尺度监测数据的自然崩落发展规律研究
        4.2.1 基于微震数据的规律研究
        4.2.2 基于2#溜井空孔监测数据的规律研究
        4.2.3 基于TDR监测数据的规律研究
        4.2.4 基于多尺度监测数据圈定崩落顶板范围
    4.3 断层活化对重点监测区域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4.3.1 断层周边微震事件分布规律
        4.3.2 断层及井下出矿对重点设施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4 基于多尺度监测数据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演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自然崩落法开采的地表沉降规律
    5.1 基于监测数据的早期地表塌陷坑成因的解释与分析
        5.1.1 背景
        5.1.2 基于监测数据的地表塌陷坑成因分析
    5.2 地表沉降塌陷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2.1 利用监测数据圈定地表沉降塌陷范围的统计分析
        5.2.2 基于动态监测数据的崩落角与沉陷范围分析
        5.2.3 井下放矿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5.3 地表小型天窗群成因分析
    5.4 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塌陷发展演化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zigbee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辅助应用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现状
        1.2.2 ZIGBEE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ZIGBEE协议栈结构和原理
    2.1 ZIGBEE协议栈概述
    2.2 总体系统设计
        2.2.1 两种功能类型设备
        2.2.2 三种节点类型
        2.2.3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
        2.2.4 两种工作模式
        2.2.5 三种无线网络的对比
    2.3 IEEE802.15.4 视频监控物理层
        2.3.1 载波信道和频率的描述
        2.3.2 物理层(PHY)数据包的格式
    2.4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2.4.1 MPDU数据单元的处理
        2.4.2 MAC层数据的传输机制
    2.5 ZIGBEE网络层
        2.5.1 NPDU数据单元处理
        2.5.2 组网管理
        2.5.3 ZIGBEE路由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C2430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数据应用实现
    3.1 总体系统设计
        3.1.1 系统结构设计
        3.1.2 功能概述
        3.1.3 ZIGBEE数据采集与传输设计
    3.2 市场主流的ZIGBEE芯片
    3.3 CC2430无线单片机介绍
        3.3.1 CC2430 芯片的主要特点
        3.3.2 CC2430 芯片的引脚功能
        3.3.3 CC2430芯片的典型电路应用
    3.4 CC2430 功能模块硬件部分实现
        3.4.1 CC2430模块的电路图
        3.4.2 硬件方面的设计
    3.5 传输软件设计
        3.5.1 传输软件设计思路
        3.5.2 IAR开发环境简介
        3.5.3 模数转换参数配置
        3.5.4 使用TI-MAC协议栈进行语音传输
    3.6 管理系统及应用软件设计
        3.6.1 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3.6.2 最优视频调度算法
        3.6.3 系统结构设计
        3.6.4 辅助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3.6.5 手机监测系统结构设计
        3.6.6 智能手机客户端子系统界面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1 日本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2 欧美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3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4 外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5 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与改扩建案例
    2.6 本章小结
3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研究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背景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和原则
        3.2.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
        3.2.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原则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与规模
        3.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
        3.3.2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规模
        3.3.3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施
    3.4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类型
        3.4.1 原址改扩建
        3.4.2 原址新建
        3.4.3 新址新建
        3.4.4 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3.5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改进要点
        3.5.1 布局的改进
        3.5.2 流线的改进
        3.5.3 规划功能的拓展
    3.6 本章小结
4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研究
    4.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原则
    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平面空间拓展
        4.2.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改造
        4.2.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改造
        4.2.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改造
    4.3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竖向空间拓展
        4.3.1 直接局部增层
        4.3.2 套建结合扩建增层
        4.3.3 地下增层
        4.3.4 室内增层
    4.4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4.4.1 继承优化原有形象
        4.4.2 突破重塑建筑形象
    4.5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4.5.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室内设计
        4.5.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室内设计
        4.5.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室内设计
    4.6 高速公路服务区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4.6.1 加油(加气)站
        4.6.2 机修间
        4.6.3 泵房及变电所
        4.6.4 垃圾房
        4.6.5 司机之家
    4.7 本章小结
5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其他设计策略
    5.1 结合绿色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5.1.1 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5.1.2 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5.1.3 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5.1.4 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5.1.5 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5.2 结合智慧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5.2.1 智慧服务区总体构架
        5.2.2 智慧停车场
        5.2.3 智慧公厕
        5.2.4 智慧餐厅
        5.2.5 智慧监控广播
        5.2.6 其他
    5.3 本章小结
6 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北区)改扩建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6.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
        6.2.1 近期规划
        6.2.2 远期规划
    6.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
        6.3.1 综合楼改扩建平面功能优化设计
        6.3.2 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6.3.3 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6.3.4 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6.4 绍兴服务区结合绿色服务区的改造
        6.4.1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6.4.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6.4.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6.4.4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6.4.5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6.5 绍兴服务区结合智慧服务区的改造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调查间卷表
作者简历

(6)地铁站施工安全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现状
        1.2.1 无线Mesh网络的研究现状
        1.2.2 监测及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地铁站无线Mesh网络的构建
    2.1 地下空间施工建设环境分析
        2.1.1 地铁站施工工艺及施工环境
        2.1.2 施工环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
    2.2 无线Mesh网络特点分析
        2.2.1 网络结构
        2.2.2 网络特点
    2.3 无线Mesh网络关键技术
        2.3.1 无线Mesh网络拓扑结构
        2.3.2 频段的选取
        2.3.3 路由转发
    2.4 施工现场无线Mesh网络架构
        2.4.1 整体网络架构
        2.4.2 无线Mesh节点设计
        2.4.3 传输性能测试及改进
    2.5 本章总结
3 人员安全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1.1 可靠性原则
        3.1.2 多功能原则
        3.1.3 智能化原则
        3.1.4 安全性原则
        3.1.5 硬件设备防护原则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1 系统概述
        3.3.2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3.3.3 系统特点
    3.4 应急广播系统
        3.4.1 设计思路
        3.4.2 硬件模块设计
        3.4.3 主要功能
    3.5 视频监控系统
        3.5.1 设计思路
        3.5.2 硬件模块设计
        3.5.3 主要功能
        3.5.4 性能测试
    3.6 人员定位系统
        3.6.1 设计思路
        3.6.2 硬件模块设计
        3.6.3 主要功能
        3.6.4 性能测试
    3.7 本章小结
4 地铁站施工场所监测布局设计
    4.1 工程概况与危险源辨识
        4.1.1 工程概况
        4.1.2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4.1.3 危险源分类
    4.2 监测对象概述
        4.2.1 施工区域监测
        4.2.2 施工人员监测
    4.3 监测布局分析
        4.3.1 地面部分
        4.3.2 地下空间部分
    4.4 本章小结
5 地铁站现场应用
    5.1 项目背景
    5.2 项目应用
        5.2.1 无线网络环境搭建
        5.2.2 监测终端及广播设备的部署
    5.3 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矿用救援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视频采集系统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章节安排
2 关键技术研究
    2.1 ARM嵌入式技术
        2.1.1 ARM嵌入式简介
        2.1.2 Cortex-A8 内核和S5PV210 处理器
    2.2 视频采集技术
        2.2.1 低照度视频采集
        2.2.2 图像传感器
        2.2.3 辅助光源
        2.2.4 模拟视频信号采集原理
        2.2.5 ITU-R BT601/656 标准
    2.3 音频采集技术
        2.3.1 音频采集原理
        2.3.2 数字音频接口
    2.4 本质安全技术
        2.4.1 本质安全技术概述
        2.4.2 最小点燃能量和临界点燃曲线
        2.4.3 简单电路的本质安全设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音视频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3.1 救援机器人平台介绍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音视频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4.1 核心板及外围接口输出
    4.2 低照度视频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4.2.1 摄像头选型
        4.2.2 基于TVP5150 视频编解码电路
        4.2.3 辅助光源与照度采集电路
    4.3 音频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4.3.1 驻极体话筒接口与选型
        4.3.2 基于WM8960 音频电路
    4.4 其他功能单元硬件设计与实现
        4.4.1 显示器件选型与接口电路
        4.4.2 存储单元接口电路
        4.4.3 通信单元设计与实现
        4.4.4 复位电路
        4.4.5 串口与USB接口电路
    4.5 供电电路的本质安全设计与实现
        4.5.1 保护电路设计
        4.5.2 本质安全型Buck供电电路设计
        4.5.3 本质安全型LDO电路设计
    4.6 印制电路板的本质安全设计
        4.6.1 印制电路板布局
        4.6.2 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线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电气性能测试
    5.2 系统功能测试
    5.3 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河蟹产销暂养中的水环境监控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环境因素对河蟹暂养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蟹池
        2.1.2 试验河蟹规格
        2.1.3 试验设备
    2.2 影响河蟹暂养的水环境因素及检测原理
        2.2.1 水温
        2.2.2 溶解氧(DO)浓度
        2.2.3 酸碱度(pH值)
        2.2.4 氨氮浓度
        2.2.5 亚硝酸盐浓度
        2.2.6 高锰酸盐指数
    2.3 水环境因素对河蟹暂养影响试验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验设计
        2.3.3 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氨氮平衡的水环境调控系统的设计
    3.1 水环境调控系统的设计原理
        3.1.1 排氨量、换水量
        3.1.2 换水时间
    3.2 水环境调控系统的总体规划
        3.2.1 控制器设计方案
        3.2.2 控制器软件程序
        3.2.3 控制器预警功能
        3.2.4 控制器网络和换水参数设置
    3.3 控制器电路设计
    3.4 配件的选择、调试
        3.4.1 氨氮传感器的选择、标定
        3.4.2 溶氧传感器的选择、校准
        3.4.3 电磁阀的选择及安装
        3.4.4 增氧设备
    3.5 水环境调控系统的安装及测试
        3.5.1 换水系统的电路布线规划
        3.5.2 现场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换水方式对河蟹暂养影响的试验
    4.1 河蟹暂养换水的意义
    4.2 试验材料
        4.2.1 试验内容
        4.2.2 试验准备
        4.2.3 试验方法
    4.3 传统换水方式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数据
        4.3.3 试验结果
    4.4 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方式
        4.4.1 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原理
        4.4.2 试验设计
        4.4.3 试验数据
        4.4.4 试验结果
    4.5 控制器检测智能换水方式
        4.5.1 试验设计
        4.5.2 试验数据
        4.5.3 试验结果
    4.6 试验成本与收益
        4.6.1 传统换水方式收益
        4.6.2 化学试剂检测辅助换水方式收益
        4.6.3 控制器检测智能换水方式收益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服务于河蟹产销的GPRS远程信息传输及无线视频监控
    5.1 河蟹生产与销售建立信息共享的意义
    5.2 基于GPRS的远程信息传输系统的搭建
        5.2.1 无线信息传输方式的选择
        5.2.2 域名申请、内网穿透
        5.2.3 控制器程序烧录
        5.2.4 数据远程无线传输检验
    5.3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5.3.1 无线视频系统建立的意义
        5.3.2 摄像机型号的选择
        5.3.3 无线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
        5.3.4 手机、电脑等客户端的远程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综采工作面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系统设计方案与控制算法分析
    2.1 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3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4 机械结构设计
    2.5 运动控制算法分析
    2.6 小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3.2 电源电路设计
    3.3 微控制器模块设计
    3.4 电机转速控制及检测电路设计
    3.5 超声波避障电路设计
    3.6 水平运行姿态检测电路设计
    3.7 环境检测电路设计
    3.8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9 其它功能模块设计
    3.10 系统控制硬件电路实现
    3.11 小结
4. 系统控制软件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4.2 运动控制子程序设计
    4.3 避障子程序设计
    4.4 水平运动姿态检测子程序设计
    4.5 瓦斯检测子程序
    4.6 温湿度检测子程序设计
    4.7 通信子程序设计
    4.8 上位机软件设计
    4.9 小结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5.1 硬件模块调试
    5.2 软件功能调试
    5.3 系统功能调试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安防声像采集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视频监控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2.2 国内外声音信号采集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安排
2 声像采集功能分析及总体设计
    2.1 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
        2.1.1 双耳效应
        2.1.2 听觉掩蔽现象
        2.1.3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基本原理分析
    2.2 总体功能分析
    2.3 系统设计框架
    2.4 总体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声音信号的采集和信号处理
    3.1 声音信号采集装置总体设计
        3.1.1 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特性
        3.1.2 驻极体电容话筒接入电路方案比较
        3.1.3 声源定向装置安装设计
    3.2 隔音装置总体设计
        3.2.1 隔音材料选材调研
        3.2.2 隔音装置设计
    3.3 声音信号处理
        3.3.1 声音信号运放电路方案比较
        3.3.2 处理声音信号的电路设计
        3.3.3 声音信号的A/D转换与传输
    3.4 本章小结
4 摄像头定位声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摄像头定位声源系统原理图
    4.2 声音信号参数输入
    4.3 MCU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3.1 复位电路设计
        4.3.2 时钟电路设计
        4.3.3 上拉电阻设计
    4.4 驱动电路设计
        4.4.1 驱动电路方案比较
        4.4.2 ULN2003驱动电路设计
    4.5 LED显示模块设计
        4.5.1 声音信号参数显示
        4.5.2 摄像头旋转状态显示
    4.6 USB供电电路设计
    4.7 键盘按键的电路设计
        4.7.1 键盘按键的机械弹跳特性
        4.7.2 键盘按键的确认
        4.7.3 键盘按键的工作方式选择
    4.8 蜂鸣器设计
    4.9 摄像头组装设计
    4.10 本章小结
5 软件设计与功能测试
    5.1 模块化结构软件设计
        5.1.1 主程序软件设计
        5.1.2 子程序软件设计
    5.2 程序模块
        5.2.1 换向数列
        5.2.2 声音信号处理与输入模块
        5.2.3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5.2.4 LED显示模块
        5.2.5 延时模块
        5.2.6 按键模块
    5.3 R语言曲线拟合函数
        5.3.1 R语言特点
        5.3.2 R语言统计
        5.3.3 R语言函数
    5.4 功能测试
        5.4.1 声音信号采集功能测试
        5.4.2 摄像头旋转功能测试
    5.5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M3AP摄像机话筒供电方式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厂压榨车间3000t/d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陈春华. 广西大学, 2020(07)
  • [2]垃圾运输车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研究[D]. 凌曦. 扬州大学, 2020(01)
  • [3]基于多尺度监测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规律[D]. 王利岗.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4]zigbee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辅助应用与实现[D]. 王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周舒灵. 浙江大学, 2019(01)
  • [6]地铁站施工安全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D]. 李诚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矿用救援机器人音视频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蔡蓬勃.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河蟹产销暂养中的水环境监控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D]. 张建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综采工作面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胥玉传.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安防声像采集装置设计[D]. 游策.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标签:;  ;  ;  

M3AP相机麦克风供电方式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