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

《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

一、《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论文文献综述)

陶婧,付少兰[1](2021)在《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与影响力提升举措》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网络平台建设现状,探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期刊网站建设的方向和举措。【方法】以中国建筑科学类33种中文核心期刊及其网站为调研对象,调查期刊网站的信息发布形式、网站功能与用户服务情况。【结果】大多数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具备内容发布的基础功能,但是在个性化设计、融合发展、用户服务方面较为欠缺。面向打造世界一流期刊的建设需求,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为例,提出网站建设的改进措施。【结论】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与期刊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应重视网络平台建设。科技期刊在完善学术内容提升的同时,健全媒体融合传播途径,协同特色栏目打造品牌,提高出版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王琳嫣[2](2018)在《人物·机构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主体成长初探(1910s-1950s)》文中研究说明人物与机构作为建筑活动的主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不应被忽视。近年来虽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蓬勃展开,成果累累,但研究仍多侧重于形式风格、建造案例、人物传记和技术发展的史料整理分析,在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相关技术主体方面,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仍有待拓展。中国建筑相关从业人员如何引进和运用西方建筑技术?如何萃取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养分?如何摸索“中国式”方法解决中国建筑现实问题?对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考察分析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技术人物及各类机构的形成、演变及影响,厘清学术共同体特征及关键人物的历史作用。这对重新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完善中国建筑史研究整体框架,对当代同样面临转型的中国建筑师乃至中国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尝试以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相关主体为线索,从人物、机构两个层级对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技术史进行主体视角的探讨,着重于考察技术主体成长对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有何促进,研究分析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关键技术问题之探索使得主体成长在那一时期具有怎样的状况与特征。拟通过文献搜集、人物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比较研究法和实践归纳法,在文献资料基础上进行较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回答。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回顾既往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和线索,进而阐述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分别从研究者和实践者两个方面,以张锳绪、刘敦桢、吕彦直与童寯等为例,分析比较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两类人物型的技术主体如何引入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如何在实践中尝试将“民族性”与“科学性”有机融合并进行反思,着重强调其时其人的个人贡献及其与时代特征的关联。第三章分别从研究单位与教学单位两个方面,以中国营造学社和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例,分析比较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两类机构型的技术主体如何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两个方面促进有关技术问题之解决,且其自身也获得了显着的成长。第四章为全文的研究总结,进一步阐明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技术主体为本文研究主要线索,概括人物与机构两条分支线索的相关成果,并提出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和未来展望。

钱海平[3](2011)在《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1927-1937年的十年间更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制度、从业者构成以及材料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以1927-1937年的十年间代表中国建筑界主流声音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资料源,通过对《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刊载的部分论文的系统梳理和研究,从微观层面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从人(建筑从业群体)与物(技术和材料)的视角,在“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与“建筑技术体系和建材工业的现代转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论文简要回顾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在已确定的资料源的范畴内,确定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整体结构。其后,从办刊宗旨、内容导向、文献内容与类别、作者构成等方面全面分析和综合论述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在对比分析《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论述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从业群体、建筑观念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与特征;详细论述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这两个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最重要的新型建筑同业团体的发展状况,包括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的缘起、组织体系发展、对内及对外的公共职能,以及在业内外的影响等;详细论述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作为新型建筑同业团体,对于当时建筑从业群体职业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内容涉及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在推动从业者职业规范的建构、普及建筑专业知识,推行职业教育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对于此时期建筑从业群体(特别是建筑师群体)职业化发展状况的研究。以基础资料源所记载的近代中国建筑活动现象为基础,从建筑技术理论的引入及其成果应用、国内主要建材、设备制造及安装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体系和主要建材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于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最后,在前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结语的形式简要概述研究成果,包括20世纪20、30年代新型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建筑从业群体的职业化发展、以及建筑技术体系和建材工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刘育博[4](2018)在《抗浮锚杆在基础底板中锚固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抗浮锚杆在基础底板中的有效锚固问题在工程中经常被设计者忽略,文章以成都某工程抗浮锚杆设计为切入点,分析锚杆直线段锚固的基本原理,并针对锚杆直线段锚固不足的问题提出3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将3种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对比,阐述各方案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锚杆顶部增设钢筋的方式",解决了锚杆直线段锚固问题,供广大工程师参考。

邵靖[5](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袁一鑫[6](2013)在《考虑填充墙效应的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填充墙起着分隔房间的作用,普遍存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具有重要影响已被普遍认同,但目前设计仍把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通过周期折减笼统考虑填充墙贡献。在地震区,忽略框墙相互作用并不总是安全的,填充墙增大结构刚度,同时也增大了地震作用。震害表明,填充墙竖向布置不规则可能造成结构形成薄弱层而破坏,填充墙平面布置不规则可能造成结构扭转破坏,除了刚度效应外,填充墙还会对主体结构构件产生约束效应。填充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近年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成为国内外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考虑填充墙效应后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仍需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近60年来国内外关于填充墙框架结构的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包括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模式,填充墙框架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填充墙微观模型和等效杆宏观模型的优缺点。2.使用PERFORM-3D软件对比不同学者提出的等效杆宽度计算公式的精确性,最终选取FEMA中采用的等效杆宽度计算公式,对一单层单跨实体填充墙框架和一单层单跨开洞填充墙框架低周往复试验进行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3.按照现行规范设计不同跨度的填充墙框架结构,使用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宽高比填充墙及不同填充墙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宽高比填充墙对结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提高程度不同,填充墙竖向不规则布置将形成薄弱层而破坏。4.总结国内关于填充墙框架梁柱构件及填充墙变形性能指标,给出填充墙框架抗震性能水准划分细则。提出应根据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实际受力情况动态查询构件破坏形态,再查询相应破坏形态下构件变形性能指标限值以评估构件性能。对7度和8度空框架、满布填充墙框架、底部大空间填充墙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根据结构性能水准与构件性能水准的关系,对不同填充墙布置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崔京浩[7](2001)在《十年春风化雨 万里丹桂飘香——为祝贺第1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而作》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十届,是一个整届,回忆10年走过的历程,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将它的来龙去脉向代表们做个汇报,也是对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的祝贺.由于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的发起和壮大与两个刊物《结构工程学报》、《工程力学》及中国力学学会的二级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该文一开始的题

二、《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与影响力提升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研
2 调研结果及分析
    2.1 主流搜索引擎搜索情况
    2.2 期刊内容的发布
    2.3 稿件在线处理功能
    2.4 行业服务
    2.5 互动交流
    2.6 英文版网站
    2.7 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总体情况分析
3 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网站建设的举措
    3.1 完善内容建设,注重后期维护
    3.2 加强媒体融合,丰富出版方式
    3.3 立足本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
    3.4 促进交流讨论,活跃学术氛围
    3.5 加大国际传播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4 结语

(2)人物·机构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主体成长初探(1910s-195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相关技术主体
    1.3 文献综述:既往研究回顾
        1.3.1 中国近代建筑史及其建筑技术史研究
        1.3.2 地域性近代建筑技术及其技术史案例研究
        1.3.3 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技术主体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主体的不同层级与时空限定
        1.4.2 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3 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及系统科学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人物:代表性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2.1 研究者的新知识与新视野
        2.1.1 张锳绪:《建筑新法》之“新”在何处
        2.1.2 刘敦桢:为什么转向民间建筑研究
    2.2 实践者的新尝试与新思考
        2.2.1 吕彦直:中山纪念建筑
        2.2.2 童寯:在实践中反思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构:开创性的研究单位与教学单位
    3.1 中国营造学社:关于“原型”(北方官式建筑)的系统研究
        3.1.1 文献整理:“两部文法课本”的研究梳理
        3.1.2 田野调查:注重实物证据的新的研究方法
        3.1.3 构建梯队:着力两方面能力兼取的团队建设
        3.1.4 与中国建筑研究室比较
    3.2 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到南京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培养既熟悉“原型”又掌握技能的建筑师
        3.2.1 课程开设:历史类和技术类课程的均衡分布
        3.2.2 教学改革:技术类课程内容与组合方式的摸索
        3.2.3 科研发展:教学和科研的实质性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语
    4.1 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主体线索
    4.2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4.2.1 创新
        4.2.2 不足
        4.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资料源的确定
        1.1.3 研究命题及意义
    1.2 有相关研究述要
        1.2.1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期刊
        1.2.2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从业群体
        1.2.3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技术和材料
    1.3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概况
    2.1 近代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兴盛
    2.2 《中国建筑》(1932.11-1937.4)
        2.2.1 《中国建筑》办刊宗旨及文献着录特征
        2.2.2 《中国建筑》文献内容分析
    2.3 《建筑月刊》(1932.11-1937.4)
        2.3.1 《建筑月刊》办刊宗旨及文献着录特征
        2.3.2 《建筑月刊》文献内容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建筑从业群体的组织化发展:新型建筑同业团体
    3.1 建筑从业群体的变化与发展
    3.2 中国建筑师学会发展概况
        3.2.1 学会的办会宗旨、章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3.2.2 学会组织发展概况
    3.3 海市建筑协会发展概况
        3.3.1 协会的办会宗旨、章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3.3.2 协会组织发展概况
    3.4 建筑同业团体的公共职能
        3.4.1 建筑同业团体的对外职能
        3.4.2 建筑同业团体的对内职能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
    4.1 职业规范的建构
        4.1.1 职业化概述
        4.1.2 建筑师职业的功能定位
        4.1.3 建筑师执业行为的规范
    4.2 职业技术标准的建立
        4.2.1 建筑师业务文件的规范化
        4.2.2 建筑设计流程及其内容的完善
        4.2.3 营造厂业务文书的规范与建筑名辞的统一
    4.3 建筑专业知识的宣传、普及
        4.3.1 《中国建筑》的相关内容
        4.3.2 《建筑月刊》的相关内容
    4.4 建筑职业教育的推行
        4.4.1 正基建筑工业补习学校
        4.4.2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4.5 小结
第5章 建筑技术体系与建材工业的现代转型
    5.1 建筑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1.1 结构技术的理论研究
        5.1.2 结构技术的实践应用
    5.2 建筑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发展
        5.2.1 建筑材料的研究
        5.2.2 建筑构造技术的发展
    5.3 建筑物理
        5.3.1 建筑声学的研究
        5.3.2 建筑照明设计
        5.3.3 建筑保温、隔热技术
    5.4 建材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5.4.1 民族水泥工业的发展机遇和困境
        5.4.2 民族钢铁工业的蹒跚起步
        5.4.3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的发展
        5.4.4 建筑设备制造及安装行业
    5.5 小结
结语
    6.1 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发展
        6.1.1 本土建筑师群体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6.1.2 中国建筑师学会的产生与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
        6.1.3 上海市建筑协会的产生与营造商群体的转型
    6.2 建筑技术体系与建材工业的发展
        6.2.1 建筑技术演进
        6.2.2 内忧外患下建材工业的发展与掣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建筑师学会章程
    附录2 中国建筑师学会公守诫约
    附录3 建筑师业务规则
    附录4 上海市建筑协会章程
    附录5 1930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附录6 1932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附录7 1933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作者简历
致谢

(4)抗浮锚杆在基础底板中锚固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1.1 体抗浮问题
    1.2 局部抗浮问题
2 工程实例
3 解决方案
    3.1 底板整体加厚法 (方案一)
    3.2 底板局部加厚法 (方案二)
    3.3 锚杆顶部增加钢筋法 (方案三)
4 综合对比分析
5结束语

(5)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考虑填充墙效应的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1 填充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2 填充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2.3 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ERFORM-3D填充墙框架数值模拟分析
    3.1 填充墙计算模型
    3.2 PERFORM-3D 软件及纤维模型介绍
    3.3 材料本构关系
    3.4 基于 PERFORM-3D 填充墙框架结构数值模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4.1 弹塑性分析方法
    4.2 模型设计
    4.3 填充墙宽高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4.4 填充墙布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5.1 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水准
    5.2 梁柱构件及填充墙性能指标研究
    5.3 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
    5.4 不同布置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信息
附录 2:部分梁柱构件性能指标查询所需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与影响力提升举措[J]. 陶婧,付少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11)
  • [2]人物·机构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主体成长初探(1910s-1950s)[D]. 王琳嫣. 东南大学, 2018(01)
  • [3]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 钱海平. 浙江大学, 2011(07)
  • [4]抗浮锚杆在基础底板中锚固问题的探讨[J]. 刘育博. 四川建筑, 2018(04)
  • [5]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6]考虑填充墙效应的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D]. 袁一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7]十年春风化雨 万里丹桂飘香——为祝贺第1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而作[A]. 崔京浩. 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 2001

标签:;  ;  ;  ;  ;  

《结构工程师》投稿须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