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园林植物保护探讨

海南园林植物保护探讨

一、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静[1](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梁昕[2](2019)在《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区系分析》文中提出缨翅目昆虫通称蓟马,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微小昆虫。广东省地处东洋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蕴育了广东省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种类理应十分丰富,但广东省的蓟马种类记录大多数分散记载于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专着及标本馆中,其较准确的种类数及分布范围均尚未进行系统整理和调查。种类调查和区系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境内的蓟马种类及其分布和寄主进行系统调查和分类,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及文献记载,力图查清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的本底资源,以便为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外来入侵有害蓟马种类及其分布范围,为农林生产单位及植物检疫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整理和鉴定了广东省已知缨翅目种类4科121属284种(277种来自本研究及馆藏标本的记录,7种根据文献记载),其中包括3中国新纪录属:纤管蓟马属Chirothripoides,铠蓟马属Kurtomathrips和肋蓟马属Leucothrips;4中国新纪录种:金宽柄蓟马Arorathrips fulvus(Moulton),八刺纤管蓟马Chirothripoides brahmaputrai Tyagi,Mound&Kumar,莫氏铠蓟马Kurtomathrips morrilli Moulton和蕨肋蓟马Leucothrips nigripennis Reuter;1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垦丁冈岛蓟马Okajimathrips kentingensis(Okajima)。编制了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名录,并提供了每一种蓟马国内外地理分布信息包括在广东省境内的分布范围以及国内外记载的寄主名称。广东省现有蓟马种类分别占全国已知属、种的65.8%和39.0%。结果表明,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是我国已知蓟马种类数最多的省份。2.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广东省地处东洋界。在广东省已知蓟马种类121属284种中,东洋界单区分布型的有35属116种,东洋界+古北界两区分布型的有25属70种,两种分布型的属、种分别占比49.6%和65.5%。表明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具有典型东洋界特征,并与古北界联系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广东省隶属于华南区。广东省缨翅目昆虫以华南区单区分布型为主,共38属112种,而华南区+西南区两区分布型的有18属51种,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三区分布型的有28属42种,三种分布型共84属205种,分别占属、种比例的69.4%和72.2%。表明广东省缨翅目昆虫以华南区成分为主,与西南区关系最为紧密,华中区次之。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蓟马种类与海南省的相似性最高,表明两地由于经贸往来较为频繁,物种之间相互渗透和交流比较密切。3.根据本研究近年来对广东省各地的田间调查及馆藏标本记载,目前广东省农作物主要蓟马害虫种类如下: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棕榈蓟马T.palmi、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斯密二鬃蓟马Dichromothrips smithi、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和榕母管蓟马G.ficorum。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主要蓟马害虫已发生变化。表明改革开放后,由于广东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的主要蓟马害虫种类也随之改变。此外,目前对广东省农作物及园林观赏植物等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外来入侵有害蓟马主要有以下种类:首花蓟马Frankliniella cephalica、梳缺花蓟马F.schultzei、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和蕨肋蓟马Leucothrips nigripennis。其中蕨肋蓟马是一种对我国观赏蕨类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新入侵有害蓟马。由于西花蓟马在广东省仅见于少数花卉交易市场及切花店等输入性花卉中,尚未发现其在田间定殖,故该种未列入广东省蓟马名录。

朱艺勇[3](2017)在《漳州市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文中提出阐述漳州市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今后科学有效地开展园林植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白玲[4](2016)在《宁夏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对河北大学博物馆和宁夏农林科学院昆虫标本室等单位收藏的宁夏甲虫定名标本的翔实考察,结合作者及导师长期对宁夏甲虫考察和物种鉴定,并在充分总结专家工作基础上得以完成。物种编目采用Borchard et al.(2011)的鞘翅目分类体系;与世界动物地理的关系采用Holt et al.(2013)意见,与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关系参考张荣组(2011)意见;研究区域自然状况参考张红(2013)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册》数据。论文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包括宁夏自然概况、甲虫研究简史、研究材料与方法、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3大自然景观甲虫多样性比较、甲虫资源保护与利用6个方面;各论包括物种系统分类名录、文献引证信息、同异名目录、检视标本信息、寄主或捕食对象和地理分布,其中部分内容未呈现在论文中。研究取得如下初步成果:一、物种多样性1.种类构成研究总结宁夏甲虫2亚目13总科48科460属1019种(亚种),科学新发现2种,即圆点双刺甲Bioramix(Cardiobioramix)globipunctata Bai&Ren,2016和六盘山双刺甲Bioramix(Cardiobioramix)liupanshana Bai&Ren,2016,详细记载了各种的检视标本信息,文献引证、同异名,进一步总结了各种的分布地,并提供各种成虫形态图780张。2.属级以上分类阶元的组成格局在宁夏已知的甲虫种类中,多食亚目Polyphaga占13总科46科(95.83%)415属(90.22%)885种(86.85%);肉食亚目Adephaga占2科(4.17%)45属(9.78%)134种(13.15%)。10个重要科的种数之和超过甲虫总种数的81%,依次为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44属(9.57%)157种(15.41%)、叶甲科Chrysomelidae 65属(14.13%)133种(13.05%)、步甲科Carabidae 38属(8.26%)122种(11.97%)、金龟科Scarabaeidae 42属(9.13%)107种(10.50%)、天牛科Cerambycidae 55属(11.96%)86种(8.44%)、象甲科Curculionidae 41属(8.91%)70种(6.87%)、瓢虫科Coccinelidae 28属(6.09%)57种(5.59%)、隐翅虫科Staphyinidae 20属(4.34%)50种(4.91%)、葬甲科Silphidae7属(1.52%)25种(2.45%)、芫菁科Meloidae 5属(1.09%)23种(2.26%)。460个属中,单种属256个(55.65%);寡种属144个(31.30%);多种属60个(13.05%)。1.宁夏甲虫的属级(含共有分布属)构成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占460属(100.00%)、古北界+中日界共有成分175属(38.04%)、古北界+东洋界+中日界共有成分122属(26.52%)、古北界+东洋界+中日界+撒阿界共有成分39属(8.48%),世界广布2属(0.43%),其他各界共有成分仅占26.47%。2.宁夏甲虫属的分布数量(含共有分布属)与中国各动物地理区的联系由近到远依次是:蒙新区411属(89.35%)、华北区361属(78.48%)、东北区290属(63.04%)、华中区286属(62.04%)、青藏区195属(42.39%)、西南区171属(37.17%)、华南区162属(35.22%)。表明宁夏甲虫区系与蒙新区关系最为密切,也与华北区、东北区和华中区有一定联系。三、宁夏甲虫的区域分布特点以属为单位分析了宁夏甲虫属级(含共有分布属)区域分布特点:荒漠半荒漠区280属(60.87%);六盘山区270属(58.70%);黄土高原区121属(26.30%);地方特有属26个(5.65%)。表明宁夏甲虫凸显蒙新区性质,也与华北区联系紧密,地方特有物种稀少。四、宁夏3大自然景观甲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对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3个重要自然景观已知甲虫的种类的数量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分别有甲虫30科211属355种(亚种)、35科243属482种(亚种)、30科182属287种(亚种);3区均无特有属存在,特有种所占比例非常小,分别占总种数的0.28%、1.87%、0.70%。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甲虫的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依次为:F指数29.4920、32.9064和28.9752,G指数5.0281、5.1998和4.9669,G-F指数0.8296、0.8420和0.8286。贺兰山和罗山甲虫为中等不相似水平,六盘山分别与罗山、贺兰山甲虫为极不相似水平。五、宁夏甲虫资源保护利用将宁夏甲虫资源大致划分为清洁类(约10%)、授粉类(约20%)、食(饲)类(约15%)、药用类(约10%)、天敌类(约30%)、观赏类(约100%)、仓储类(约5%)和农林类(约20%),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建议。二、宁夏甲虫区系特点及与世界和中国各动物地理区的关系

徐群[5](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提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黄莉洁[6](2012)在《南宁市花卉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病虫害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南宁市花卉公园是集科普、科研、生产、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市级专类公园,园区内现种植有观花乔木、观果乔木、观叶乔木、棕榈植物、竹类植物、藤蔓植物、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等十一类85科372种(含栽培变种)园林植物品种,以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打造出“百花芬芳”、“红薇染露”、“姹紫嫣红”、“西施映红”、“芳草青青”、“锦葵花语”、“蝶舞花丛”、“幽兰馨香”、“梦幻花海”九大特色花卉区。经过实地调查,园区内园林植物病害有黑斑病、褐斑病、灰霉病、霜霉病等23种,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蚜虫、蓟马等31种。论文通过对南宁市花卉公园一期建设后园区内植物品种配置情况与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花卉公园一期园区内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植物品种配置的关系,提出从优化植物品种的配置、绿色科学防治等角度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有关对策,有助于解决当前南宁市花卉公园一期建设及植物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将优化植物品种配置与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相结合,找出适合南宁市花卉公园的园区植物养护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果将对类似集生产、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特色专类公园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经过调查,目前花卉公园在植物配置和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园区建设用苗缺少必要的驯化措施;园林树种配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园区内的各特色花卉区,在植物配置上经常使用同科同属的品种进行配植,植物生物群落结构简单,自然控制因素难于发挥作用;园区内部分地方出现苗木设计栽植密度过大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本文从改善植物配置、加强养护管理等综合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园区内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对策和园林植物保护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的探讨,对南宁市花卉公园今后的养护、建设、改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孙振军[7](2009)在《苏州市园林绿化植物害虫发生规律及监控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苏州市城乡绿化事业快速发展,面积逐年扩大,树种越来越多,截止2008年全市绿化面积已达10万公顷左右。然而,在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病虫危害也日趋普遍与严重,如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大叶黄杨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桔小实蝇Dacus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 Cramer等害虫危害尤其猖獗,轻则影响景观,重则出现毁绿,有的还因盲目防治用药破坏生态环境。为了有效防治园林绿化植物害虫,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本课题围绕全市园林绿化植物害虫开展了研究工作。通过对苏州市园林绿化植物昆虫的系统调查,初步查明了苏州市园林害虫和天敌的种类15目393种,确认了主要害虫的种类,其中发现中国分布新记录种2种、江苏分布新记录种51种。观察研究了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樟巢螟等14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确定了其中8种害虫的发生期及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包括生物农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要害虫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并组建了综合防治体系,保证既有效控制害虫危害,又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使园林绿化能充分发挥改善环境、发展经济的作用,全面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陈然[8](2008)在《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数量有限,却在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中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独立设置的38所普通高等农林本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在招生、就业、专业与学科设置、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起源开始追溯,分解放前后两个阶段回顾其发展历程,厘清其发展脉络,总结了一百余年来这些院校的五种发展模式,即解放前的“独立-合并/独立”与“综合-综合”模式、解放后初期的“独立-独立”模式与目前的“独立-综合”和“综合-独立”模式;接着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在组成与布局、学科与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与硕、博士点分布、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说明尽管当前的农林高校都已变为多科性院校,并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但从根源上看是传统的农林学科因专业目录调整后扩展分布到与农学相关的工学、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急速扩张造成的,其优势与特色还是在传统的农学领域;然后论述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适应性,先从社会外部环境着手,就经济、教育政策体系、宏观教育环境与人口等三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林院校的影响和作用;再从高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的贡献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发展困境的政策与战略,说明农林院校要实现良性发展,不可能单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政府必须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农林院校也必须在从专门走向综合后不断巩固与强化特色。论文最后选取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农林院校做了较为详尽的个案分析,在实践层面上对前述研究结果做了适当验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全国农林院校从初创到当前的总体情况做了全面梳理,概括出农林院校发展的五种模式,并利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分析农林院校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从高校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解决发展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徐荣侠[9](2007)在《苏州市花木害虫及专家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园林花木害虫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研究了苏州园林花木害虫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并研制了绿化苗木害虫诊治专家系统。据作者调查研究,苏州等地花木害虫和天敌已知有422种,隶属于12个目88个科(包括甲壳纲鼠妇目1个科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1个科),其中含有2个新种,46个江苏新记录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布种类数最多的4个目为:同翅目77种,鞘翅目56种,鳞翅目235种,半翅目33种。研究了外来入侵害虫桔小实蝇在苏州的寄主范围、分布、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研制的苏州园林花木害虫诊治专家系统,具有害虫识别诊断、防治咨询等功能,实现了园林害虫诊治的信息化,希冀将对园林花木的植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害虫的防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范章魁[10](2003)在《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文中指出根据海南各市县园林植保工作的现状 ,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1.1.1 羽化行为
        1.1.2 求偶行为
        1.1.3 交配行为
        1.1.4 产卵行为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2.1.3 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3.1.3 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4.1.3 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5.1.3 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6.1.3 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6.3 讨论和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7.1.3 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二.发明专利
    三.科研项目
    四.学术活动
    五.留学经历

(2)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研究概况
    1.2 昆虫区系研究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标本采集与制作
        2.2.2 区系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东省缨翅目昆虫种类、分布及寄主信息
        3.1.1 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 Uzel,1895
        3.1.2 大腿蓟马科Merothripidae Hood,1914
        3.1.3 蓟马科Thripidae Stevens,1829
        3.1.3.1 棍蓟马亚科Dendrothripinae Priesner,1925
        3.1.3.2 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 Bagnall,1912
        3.1.3.3 绢蓟马亚科Sericothripinae Karny,1921
        3.1.3.4 蓟马亚科Thripinae Stephens,1829
        3.1.4 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 Uzel,1895
        3.1.4.1 灵管蓟马亚科Idolothripinae Bagnall,1908
        3.1.4.2 管蓟马亚科Phlaeothripinae Uzel,1895
    3.2 中国新纪录属、种描述
    3.3 区系分析
        3.3.1 广东省缨翅目种类组成
        3.3.2 广东省缨翅目已知属的分布类型
        3.3.2.1 已知属在世界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2.2 已知属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3 广东省缨翅目已知种的分布型
        3.3.3.1 已知种在世界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3.2 已知种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分布型
        3.3.4 间断分布类型
        3.3.4.1 间断分布属类型
        3.3.4.2 间断分布种类型
        3.3.5 与周边地区相似度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广东蓟马属级阶元世界、中国动物区划分布情况
附录 B 广东蓟马种级阶元世界、中国动物区划分布情况

(3)漳州市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漳州市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
    1.1 常见病害
        1.1.1 炭疽病
        1.1.2 叶斑病
        1.1.3 煤烟病
        1.1.4 白粉病
        1.1.5 锈病
        1.1.6 病毒病
        1.1.7 细菌病害
        1.1.8 菟丝子
    1.2 常见虫害
        1.2.1 蚜虫
        1.2.4 蓟马
        1.2.5 叶螨
        1.2.6 象甲
        1.2.8 蛴螬
        1.2.9 白蚁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对策
    2.1 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科普宣传与培训
    2.2 加强园林植物检疫, 严防危险性病虫害侵入
    2.3 合理设计布局, 科学搭配种植
    2.4 科学合理施用农药,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4.1 采取科学合理的园艺管理措施
        2.4.2 重视应用物理防治
        2.4.3 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2.4.4 正确使用化学农药, 提倡推广生物农药
    2.5 加强城市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病虫害防治的规范化
3 结语

(4)宁夏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宁夏自然概况
    1.1 宁夏自然条件
    1.2 宁夏生物资源状况
2. 宁夏甲虫研究简史及课题的提出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研究课题的提出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标本来源
    
3.1.2 文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类记述
    
3.2.2 物种地理分布分析
    
3.2.3 3 大自然景观甲虫组成分析
    
3.2.4 图像采集
4. 宁夏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组成格局
    4.1 物种多样性
    
4.1.1 属级以上阶元组成特点
    
4.1.2 属级组成特点
    4.2 区系组成特点
    
4.2.1 宁夏甲虫与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关系
    
4.2.2 宁夏甲虫与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关系
    
4.2.3 宁夏甲虫的区域分布特点
5. 宁夏主要自然景观甲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5.1 3 大自然景观甲虫主要类群及数量
    5.2 3 大自然景观的甲虫G-F指数
    5.3 3 大自然景观的甲虫相似性系数
6. 宁夏甲虫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6.1 宁夏甲虫资源
    
6.1.1 清洁类
    
6.1.2 授粉类
    
6.1.3 食(饲)类
    
6.1.4 药用类
    
6.1.5 天敌类
    
6.1.6 观赏类
    
6.1.7 仓储类
    
6.1.8 农林类
    6.2 宁夏甲虫资源保护与利用
    
6.2.1 保护与利用现状
    
6.2.2 保护与利用建议 各论
鞘翅目Coleoptera
肉食亚目Adephaga
    (1) 步甲科Carabidae Latreille, 1802
    (2) 龙虱科Dytiscidae Leach, 1815
多食亚目Polyphaga
牙甲总科Hydrophiloidea Latreille, 1802
    (3) 牙甲科Hydrophilidae Latreille, 1802
    (4) 长阎甲科Synteliidae Lewis, 1882
    (5) 阎甲科Histeridae Gyllenhal, 1808
隐翅虫总科Staphylinoidea Latreille, 1802
    (6) 球蕈甲科Leiodidae Fleming, 1821
    (7) 觅葬甲科Agyrtidae Thomson, 1859
    (8) 葬甲科Silphidae Latreille, 1806
    (9)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 Latreille, 1802
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 Latreille, 1802
    (10) 粪金龟科Geotrupidae Latreille, 1802
    (11) 皮金龟科Trogidae Mac Leay, 1819
    (12) 锹甲科Lucanidae Latreille, 1804
    (13) 红金龟科Ochodaeidae Mulsant & Rey, 1871
    (14) 金龟科Scarabaeidae Latreille, 1802
花甲总科Dascilloidea Guérin-Méneville, 1843 (1834)
    (15) 花甲科Dascillidae Guérin-Méneville, 1843 (1834)
吉丁总科Buprestoidea Leach, 1815
    (16) 吉丁科Buprestidae Leach, 1815
丸甲总科Byrrhoidea Latreille, 1804
    (17) 泥甲科Dryopidae Billberg, 1820 (1817)
叩甲总科Elateroidea Leach, 1815
    (18) 叩甲科Elateridae Leach, 1815
    (19) 红萤科Lycidae Laporte, 1836
    (20) 花萤科Cantharidae Imhoff, 1856 (1815)
长蠹总科Bostrichoidea Latreille, 1802
    (21) 皮蠹科Dermestidae Latreille, 1804
    (22) 长蠹科Bostrichidae Latreille, 1802
    (23) 蛛甲科Ptinidae Latreille, 1802
郭公甲总科Cleroidea Latreille, 1802
    (24) 谷盗科Trogossitidae Latreille, 1802
    (25) 郭公虫科Cleridae Latreille, 1802
    (26) 拟花萤科Melyridae Leach, 1815
扁甲总科Cucujoidea Latreille, 1802
    (27) 球棒甲科Monotomidae Laporte, 1840
    (28) 隐食甲科Cryptophaginae Kirby, 1826
    (29) 锯谷盗科Silvanidae Kirby, 1837
    (30) 扁甲科Cucujidae Latreille, 1802
    (31) 露尾甲科Nitidulidae Latreille, 1802
    (32) 瓢虫科Coccinellidae Latreille, 1807
    (33) 薪甲科Latridiidae Erichson, 1842
拟步甲总科Tenebrionoidea Latreille, 1802
    (34) 小蕈甲科Mycetophagidae Leach, 1815
    (35) 花蚤科Mordellidae Latreille, 1802
    (36) 幽甲科Zopheridae Solier, 1834
    (37)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Latreille, 1802
    (38) 拟天牛科Oedemeridae Latreille, 1810
    (39) 芫菁科Meloidae Gyllenhal, 1810
    (40) 蚁形甲科Anthicidae Latreille, 1819
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 Latreille, 1802
    (41) 暗天牛科Vesperidae
    (42) 天牛科Cerambycidae Latreille, 1802
    (43) 距甲科Megalopodidae Latreille, 1802
    (44) 叶甲科Chrysomelidae Latreille, 1802
象甲总科Curculionoidea Latreille, 1802
    (45) 卷叶象科Attelabidae Billberg, 1820
    (46) 椰象甲科Dryophthoridae Sch?nherr, 1825
    (47) 三锥象科Brentidae Billberg, 1820
    (48) 象甲科Curculionidae Latreille, 180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活动

(5)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南宁市花卉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病虫害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南宁市主要园林植物品种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我国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3.2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种类
        1.3.3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现状
        1.3.4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防治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品种现状
    3.2 园区内主要园林植物配置现状
    3.3 园区内主要植物病虫害调查现状
        3.3.1 园区内主要园林虫害
        3.3.2 园区内主要园林病害
        3.3.3 园区内寄生性种子植物
        3.3.4 园区内其它的有害动物
        3.3.5 园区内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季节性发生规律
    3.4 南宁市花卉公园在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保护上存在的问题
    3.5 南宁市花卉公园园林植物保护的特殊性
4 结论与讨论
    4.1 根据调查结果对南宁市花卉公园今后的建设、改造建设提出的建议
    4.2 园区内植物病虫害问题对策
        4.2.1 把好植物检疫验收关
        4.2.2 做好公园植物品种的选择配置
        4.2.3 加强对公园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4.2.4 建立配套的完整的公园园林植物保护制度
        4.2.5 适时适宜的化学防治
    4.3 园林植物保护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探讨
        4.3.1 使用微生物性农药
        4.3.2 使用植物源制剂(植物性农药)
        4.3.3 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4.3.4 使用物理机械法防治
    4.4 埋管根灌技术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作用的探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苏州市园林绿化植物害虫发生规律及监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苏州市绿化概况及害虫发生情况
    1.2 苏州市园林害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二章 苏州市园林昆虫种类调查
    2.1 研究方法与器材
        2.1.1 研究器材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预测预报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场地
        3.1.2 试验器材
        3.1.3 试验方法
    3.2 几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预测预报方法
        3.2.1 马尾松毛虫
        3.2.2 樟巢螟
        3.2.3 杨小舟蛾
        3.2.4 大叶黄杨尺蠖
        3.2.5 大叶黄杨斑蛾
        3.2.6 黄杨绢野螟
        3.2.7 淡剑夜蛾
        3.2.8 重阳木锦斑蛾
    3.3 几种重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3.3.1 黄刺蛾
        3.3.2 丽绿刺蛾
        3.3.3 草履蚧
        3.3.4 红蜡蚧
        3.3.5 日本龟蜡蚧
        3.3.6 橘小实蝇
    3.4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园林害虫防治药剂的田间筛选
    4.1 樟巢螟药剂防治试验
        4.1.1 供试药剂及处理
        4.1.2 小区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1.4 结果与分析
    4.2 第2 代樟巢螟药剂防治试验
        4.2.1 供试药剂及处理
        4.2.2 小区设计
        4.2.3 试验方法
        4.2.4 结果与分析
    4.3 黄杨绢野螟药剂防治试验
        4.3.1 供试药剂及处理
        4.3.2 小区设计
        4.3.3 试验方法
        4.3.4 结果与分析
    4.4 赤星潜叶跳甲药剂防治试验
        4.4.1 代试药剂及处理
        4.4.2 小区设计
        4.4.3 试验方法
        4.4.4 结果与分析
    4.5 大叶黄杨斑蛾药剂防治试验
        4.5.1 供试药剂及处理
        4.5.2 小区设计
        4.5.3 试验方法
        4.5.4 结果与分析
    4.6 柑橘红蜡蚧药剂防治试验
        4.6.1 供试药剂与处理
        4.6.2 小区设计
        4.6.3 试验方法
        4.6.4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苏州市园林绿化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
    5.1 部分主要食叶害虫的防治技术
        5.1.1 杨小舟蛾
        5.1.2 樟巢螟
        5.1.3 黄杨绢野螟
        5.1.4 大叶黄杨尺蠖
        5.1.5 大叶黄杨斑蛾
        5.1.6 重阳木锦斑蛾
        5.1.7 松毛虫
    5.2 部分主要刺吸害虫防治技术
        5.2.1 草履蚧
        5.2.2 红蜡蚧
    5.3 主要草坪害虫防治技术
        5.3.1 淡剑夜蛾
    5.4 主要果实害虫防治技术
        5.4.1 橘小实蝇
    5.5 小结与讨论
附录:苏州园林植物有害生物及天敌名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与论文
致谢

(8)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释义
第一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起源
        一、清末至抗战前的高等农林院校发展情况
        二、抗战爆发至解放前的高等农林院校发展情况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高等农林院校
        二、改革开放至今的高等农林院校
    第三节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一、解放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 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组成情况与地区分布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组成情况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地区布局
    第二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学科门类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
    第三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重点和优势学科分布情况
        一、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
        二、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中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第四节 全国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发展目标
        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的发展目标
        二、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发展目标中体现出的特点
第三章 影响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发展因素
        一、建立农林院校的经济动因
        二、农林院校区域布局与经济发展格局的关系
        三、经济发展与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取向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政策体系因素
        一、教育经费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二、课程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三、学生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四、教师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五、教育管理政策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影响
    第三节 宏观教育环境及人口因素
        一、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业院校的影响
        三、人口因素对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适应性
    第一节 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
        一、高等农林院校数量与学生数量的变化
        二、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三、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
    第二节 高等农林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一、高等农林院校的科学研究
        二、高等农林院校的社会服务
第五章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 对政府的建议
        一、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
        二、建立高等农林院校、农业、政府之间的常设联动机构
    第二节 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建议
        一、从专门学院到综合发展
        二、在综合基础上强化特色
第六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华中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三节 华南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四节 新疆农业大学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第五节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基本评价与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苏州市花木害虫及专家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花木害虫研究进展
        1.2.1 花木害虫种类调查研究概况
        1.2.2 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1.2.3 主要害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1.2.4 主要害虫防治方法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花木害虫和天敌种类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工具
        2.1.3 研究方法
    2.2 花木害虫和天敌种类名录
3 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桔小实蝇研究概况
        3.1.1 发生概况
        3.1.2 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进展
    3.2 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2.1 寄主与危害
        3.2.2 年生活史
        3.2.3 生活习性
        3.2.4 综合防治措施
4 结角蝉属一新种研究
    4.1 国内外角蝉研究进展
        4.1.1 国外角蝉研究概况
        4.1.2 国内角蝉研究概况
    4.2 新种记述
        4.2.1 分类
        4.2.2 形态特征
5 为害山茱萸的一叶蝉新种研究
    5.1 叶蝉科分类研究进展
        5.1.1 世界叶蝉科分类研究概况
        5.1.2 中国叶蝉科分类研究概况
    5.2 新种记述
        5.2.1 分类
        5.2.2 形态特征
6 园林花木害虫诊治多媒体专家系统研制
    6.1 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6.1.1 国外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
        6.1.2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
    6.2 研究结果
        6.2.1 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6.2.2 推理机和推理模型
        6.2.3 专家系统的主体构造与功能
    6.3 专家系统的实现
        6.3.1 病虫害诊治
        6.3.2 诊断实例
    6.4 问题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一、中文名索引
    二、学名索引
发表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10)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南园林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1园林绿色设计忽视城市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增加了园林植保工作的难度。
    2只重视建设不重视养护
    3虫害预测、预报不到位, 病害的检查识别不及时, 植保工作比较被动。
    4只重视化学药剂喷洒防治, 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和物理机械等综合防治的方法运用较少。
    5植物检疫法规实施较差, 执行部门工作没有到位。
    6资金利用不合理
二、海南园林植保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1重视生态园林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提高植物群落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转变思想观念, 重视养护管理
    3固定植保工作人员, 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
    4改变目前单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做法
    5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防止病虫害传播
    6重视园林植保工作、专款专用

四、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2]广东省缨翅目昆虫多样性与区系分析[D]. 刘梁昕.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3]漳州市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J]. 朱艺勇.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3)
  • [4]宁夏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D]. 白玲. 河北大学, 2016(02)
  • [5]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6]南宁市花卉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病虫害防治对策[D]. 黄莉洁. 广西大学, 2012(03)
  • [7]苏州市园林绿化植物害虫发生规律及监控技术[D]. 孙振军. 苏州大学, 2009(S2)
  • [8]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D]. 陈然. 厦门大学, 2008(08)
  • [9]苏州市花木害虫及专家管理系统研究[D]. 徐荣侠. 苏州大学, 2007(04)
  • [10]海南园林植保工作的探讨[J]. 范章魁. 热带林业, 2003(04)

标签:;  ;  ;  ;  ;  

海南园林植物保护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