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中菜籽油的营养特性

动物实验中菜籽油的营养特性

一、从动物试验看菜籽油的营养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琰[1](2021)在《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毒性及其降解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含氧芳烃(OAHs)存在于包括水、土壤、大气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及生物体中,其来源广泛,环境中主要来源于苯系物及多环芳烃污染物的不完全光解、化学氧化及生物转化。近年来,因污染环境修复过程中可增大致癌风险及环境风险而开始受到关注,医学和毒理学研究也表明大多转化生成的OAHs的毒性远大于其母体环。目前,苯系物及多环芳污染土壤修复成功与否的主要监测指标是一次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而快速转化母体芳环积累的二次污染物OAHs的毒性也不容忽视,但目前OAHs的积累规律、生态毒性及其进一步转化和矿化等系统性问题研究甚少,土壤中OAHs毒性研究方法也鲜有报道。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相关研究。本论文首先筛选获得用以苯系物及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典型菌株,研究该菌株降解多环芳烃积累OAHs的规律,从而获得典型OAHs及其混合物;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单一OAHs对土壤生态毒性影响的研究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混合典型OAHs的土壤生态毒性;并在OAHs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分解多种典型OAHs的菌株,研究该菌降解OAHs的特性,并解析其降解OAHs的分子基础。通过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从含原油污染的降解体系中筛选出一株能多途径、高效降解苯系物及多环芳烃的菌株-庆笙红球菌FF,其能产丰富的OAHs。该菌株修复菲污染的土壤中可鉴定出52种中间降解产物,其中55%以上为含氧芳烃,且其积累的OAHs在土壤中具有代表性;而38%的中间产物为含氧链烃,说明该菌也具有很强的开环裂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亦能分泌海藻糖脂类表面活性剂,这是其快速降解多环芳烃的原因之一。(2)明确液相条件下FF菌降解菲积累OAHs的规律,从第1-7 d的降解液中共检测鉴定出29种中间产物,其中69%以上为含氧芳烃,含氧官能团主要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和/或β-羧基酸。其中第2 d和第7 d降解液中菲转化率分别可达约30%和90%,OAHs的积累特征差异明显,且对V.fischeri的发光抑制率毒性试验具有显着差异(分别约为45%和90%),可作为土壤中典型OAHs混合物,用以OAHs的土壤生态毒性研究。(3)结合实际土壤中OAHs的积累和分布特点以及毒性研究现状,以典型OAHs:1-羟基-2-萘甲酸、1-萘酚和9,10-蒽醌等为对象,建立了典型OAHs对土壤生态毒性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等能作为土壤生态毒性评价指标,明确了典型OAHs对土壤生态的影响作用。(4)以FF菌降解菲第2 d和第7 d所产的OAHs混合物为污染物,分析了其对农田土壤生态和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OAHs污染显着或非常显着地降低了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的均一性和丰富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其中变形菌门微生物水平显着升高,而酸杆菌门,疣微菌门和绿弯菌门微生物水平显着下降;OAHs显着降低了小麦发芽率、芽长或根长。PSL-PM分析表明FF菌所产OAHs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对土壤中小麦种子发芽有直接作用。(5)针对土壤中大量积累OAHs的净化问题,驯化筛选到一株能同时降解1-羟基-2-萘甲酸、1-萘酚和9,10-蒽醌的成晶节杆菌NT16。该菌株能够通过羟化、脱羧及加氧开环裂解等作用实现1-羟基-2-萘甲酸、1-萘酚和9,10-蒽醌的降解,最终通过水杨酸或邻苯二甲酸途径进入TCA循环。从基因组水平发现NT16菌株同时存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并且基因组中存在109个与芳环降解相关的基因,表明该菌株同时存在间位和邻位开环途径,具有优异的芳环降解能力。本论文研究工作为苯系物、多环芳烃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后安全利用和再利用评估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净化土壤中的OAHs提供参考。

马洪鑫[2](2021)在《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藜麦为原料,采用不同方法提取藜麦蛋白,筛选出最佳提取法,然后通过酶解法制备抗氧化肽,利用体外化学测定和体内动物模型综合评价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其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藜麦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发现藜麦中蛋白质含量为12.05±0.02g/100g,水分含量为10.50±0.34 g/100g,灰分含量为2.43±0.03 g/100g,淀粉含量为64.87±0.29 g/100g,残油量为6.57±0.03 g/100g,且富含K、Mg、Zn等微量元素和Thr、Trp、Val、Met等必需氨基酸。2、采用碱溶酸沉法、盐析法、酸提法和水提法制备藜麦蛋白,发现碱溶酸沉法为最佳提取法,其蛋白质提取率和纯度分别为67.36±2.61%和69.08±1.16%;通过RSM法对碱溶酸沉法制备藜麦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温度45℃,液料比1:25 g/m L,p H值10.5,提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蛋白质最大提取率为76.84±0.11%。藜麦蛋白功能特性测定结果表明,p H为4.0即等电点时,藜麦蛋白的溶解性最低,其吸水性为11.89 g/g,吸油性为4.0m L/g,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15.42 m2/g和91.20%,蛋白质最小凝胶浓度为180 mg/m L。3、以DH和抗氧化能力为指标,比较不同蛋白酶的水解效果,结果表明,胃蛋白酶为最优蛋白酶,通过RSM法优化其水解工艺显示各因素影响顺序为:p H>温度>加酶量>底物浓度,优化后的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40℃,液料比5%,p H值2.0,加酶量5000 U/g,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4.82±0.04%。其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多肽液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5.37%,其中多肽液中Leu、Phe和Arg占比较高,是胃蛋白酶多肽液的主要氨基酸。4、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以小鼠脏器指数、脏器病理切片,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和含量,以及SOD1、SOD2、CAT、GSH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为指标,综合评价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抗衰老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藜麦蛋白抗氧化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鼠脏器指数的降低和有效缓解肝脏、肾脏和肺组织的病理症状,延缓器官的退化。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可以显着提高衰老小鼠血清和肝脏中SOD、CAT、GSH和T-AOC的活性(P<0.01),降低MDA的生成(P<0.01),具有较强的抗衰老效果。此外藜麦蛋白抗氧化肽能有效提高D-半乳糖衰老小鼠肝组织中SOD1、SOD2、CAT和GSH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P<0.05),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抗衰老机制。综上所述,藜麦蛋白抗氧化肽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多余自由基,从而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张玉华[3](2021)在《冀南地区鸡蛋细菌检测及抑菌保鲜膜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蛋是营养丰富的动物源食品,但易发生腐败变质,货架期很短。在贮藏期间鸡蛋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细菌污染是最常见因素之一。因此,检测鸡蛋细菌污染情况,研制相应保鲜措施,对保证鸡蛋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在模拟室温的贮藏条件下(25℃,相对湿度50~60%),观察了冀南地区A、B两家养殖场所产鸡蛋的品质劣变规律、鸡蛋来源细菌的生长规律、溶菌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等。与第0天相比,贮藏28天时A、B两厂鸡蛋:失重率分别增加为6.89±0.94%和6.63±0.88%;相对密度分别降低至1.003±0.003 g/m L和1.002±0.004g/m L;哈夫单位分别降低至43.25±2.49和42.35±4.07;蛋黄指数分别降低至0.19±0.02和0.18±0.02,并出现散黄现象,此时定级为劣质蛋,表明此条件下鸡蛋保鲜期仅一月左右。经分析,蛋壳表面菌落总数升高,蛋清溶菌酶活性(抑菌性)降低,蛋内细菌繁殖引起蛋内物质分解、浓蛋白减少、卵黄膜软化破裂等,是鸡蛋品质劣变的重要原因。利用细菌培养、DNA提取、PCR扩增16S r DNA、基因测序、BLAST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了鸡蛋来源细菌共计41株,主要属于藤黄微球菌、阿涅蒂斯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库克氏菌,以及一些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多数细菌来自蛋壳表面,部分细菌来自贮藏7~14天时的蛋清和蛋黄(蛋清蛋黄0天时未检出细菌),这些细菌可加速鸡蛋腐败变质甚至引起致病风险。经与细菌标准株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建立了主要细菌类群的系统进化树,为控制鸡蛋细菌污染、提高食用安全性提供了新依据。通过抑菌圈试验证实,溶菌酶对分离的多种鸡蛋来源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预示溶菌酶可能具有鸡蛋保鲜功效。以壳聚糖、醋酸、溶菌酶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膜,以膜透湿率为主要考查指标,对三种物质浓度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中,观察到壳聚糖、醋酸、溶菌酶的较佳浓度分别为4.0%、2.0%、0.15%。以此为基础,依据Box-Behnken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得到拟合方程:透湿率=465.28-19.39A-8.91B+2.53C-18.39AB-4.31AC-5.05BC+81.32A2+29.70B2+21.42C2,计算得出最优配比为:壳聚糖(A)4.14%、醋酸(B)2.10%、溶菌酶(C)0.15%。在最优浓度条件下,将壳聚糖-醋酸-溶菌酶抑菌保鲜膜涂于鸡蛋表面,与对照组、水洗组比较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水洗组在30天左右感官指标明显劣变,而涂膜组在第80天时仍保持较好的感官形态;涂膜显着延缓失重率的上升(P<0.05),显着延缓相对密度(P<0.05)、哈夫单位(P<0.05)和蛋黄指数(P<0.05)的降低,也反映出鸡蛋细菌污染得到控制。可见,该涂膜法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将鸡蛋保鲜期由约30天(对照组、水洗组)延长至70~80天,主要原因在于:壳聚糖封闭蛋壳气孔起到阻水和阻氧作用,溶菌酶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醋酸调节成膜条件并优化复合膜的理化特性,因此缓解了鸡蛋内部水分损失、酶的激活、细菌生长代谢和营养物质分解。综上所述,本实验分析了冀南地区鸡蛋的品质劣变规律及原因,认识了鸡蛋来源细菌的数量、种类特征,开发了以壳聚糖、醋酸、溶菌酶为主要原料的鸡蛋抑菌涂膜保鲜方法。这些数据和结论为控制鸡蛋细菌污染、延缓鸡蛋品质下降、延长鸡蛋货架期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促进鸡蛋生产消费、促进鸡蛋食用安全性、提升冀南地区鸡蛋经济价值。

寇毛毛[4](2020)在《有机功能化SBA-15负载磷脂酶Lecitase? Ultra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磷脂酶价格低廉、催化性能良好,尤其是Lecitase(?)Ultra(LU),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酶之一。LU目前主要应用于植物油脱胶和磷脂改性。游离酶稳定性差,且不能重复利用;将LU固定化后可克服以上缺点。介孔分子筛SBA-15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较好的负载酶,且孔道内丰富的硅羟基便于功能化修饰以改善其性能,是一种优良的载体。本论文将LU固定于不同基团修饰的SBA-15,研究了其酶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及大豆毛油脱胶中,研究了固定化LU在两种体系的催化效果及重复利用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优化了 SBA-15负载LU的条件,得到优化后的负载条件为pH=6,酶蛋白浓度为200.80 μg/mL,吸附时间30min,在该负载条件下所得固定化酶SBA-15-LU的酶活为2177.78±101.84 U/g。2、采用常见的硅烷偶联剂对SBA-15进行有机修饰(R-SBA-15),然后再负载LU(R-SBA-15-LU)。发现N-氨乙基-γ-氨丙基、3-(异丁烯酰氧)丙基、3-氨丙基、异氰酸丙基等疏水性适中的基团有利于脂肪酶活性的提高,其中,(?)以及(?)的酶活分别为 3555.56±900.21、3444.44±346.41、4777.78±115.47、3111.11±443.89 U/g。XPS、XRD 及 FT-IR 等结构表征表明,有机功能化及LU酶已成功修饰和负载在SBA-15上,且功能化修饰和LU的负载不会改变SBA-15的有序六方孔结构。3、固定化LU适于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甘油解,叔戊醇溶剂削弱了其甘油解反应活性。SBA-15-LU催化甘油解,温度为60℃,反应8 h后,DAG 含量高达 52.43±1.64%,TAG 转化率达 89.89±1.14%;反应12 h后,TAG转化率达92.19±0.89%。相比于SBA-15-LU(DAG/MAG为1.40±0.06),(?)催化甘油解反应对 DAG有一定的选择性,DAG/MAG分别为2.86±0.99和2.89±0.19。对(?)催化甘油解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加酶量为反应底物的6.75 wt%、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h。此条件下TAG转化率和DAG含量分别为90.92±0.08%和55.20±0.12%。此外,反应进程表明,反应在60℃比 30℃更快达到平衡,但是30℃反应时TAG转化率更高。尽管SBA-15-LU催化甘油解可得到较高含量的DAG,但是其重复利用性差,重复使用五次后,酶活是初始的9.79±6.17%;而(?)重复5次后,酶活能保持其初始酶活的83.91 ±22.25%。4、研究了 LU的水解磷脂酶活,结果显示,游离LU和SBA-15-LU的酶活分别为3581.67±75.35 U/mL和1852.50±297.83 U/g。有机功能修饰后的R-SBA-15-LU,如N-氨乙基-γ-氨丙基、3-氨丙基、苯胺甲基、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3-脲丙基及长碳链等基团修饰后所得固定化LU具有较高的酶活,其中,(?)(?)的酶活分别为3840.00±511.72、3825.00±435.97、3981.67±319.34、4554.17±164.04 和3702.50±5.00 U/g。将所得固定化LU应用于大豆毛油脱胶,在毛油磷含量较低为 121.15 mg/kg 时,(?)以及(?)经过五次重复使用后,相对活性仍维持在100%左右,且脱胶油磷含量小于10 mg/kg,可达到进一步精炼的标准,说明固定化LU用于磷含量较低的毛油脱胶,脱胶效果较好并可以重复利用。5、(?)同时具有较高的磷脂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并且在催化甘油解反应和脱胶反应中均得到较好的效果,以及重复利用效果,因此(?)是各方面性能优良的固定化酶。

贺瑶[5](2020)在《微拟球藻油脂提取、精炼及EPA富集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藻作为代替深海鱼油生产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大来源,具有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产油量高等优点。微拟球藻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生产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最具潜力的藻类之一。但常见的藻油制取方法对EPA损耗大、产率低,且提取的藻油中杂质和色素含量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藻油的质量与外观。因此,研究藻油的提取、精炼以及富集工艺,对藻油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论述了以得到质量高且富含EPA的藻油为目的,建立了对微拟球藻油脂的提取、精炼工艺以及对藻油中EPA富集纯化的工艺。为以藻油为原料生产EPA等保健品、医药品奠定良好的应用基础,并为藻油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有机溶剂体系对微拟球藻进行索氏抽提,以油脂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最佳溶剂体系,优化溶剂比例。综合考虑油脂提取率和溶剂安全性问题,确定正己烷-乙醇(3:1)为最佳溶剂比例,此时油脂提取率可达74.89%。采用亚临界丁烷对微拟球藻进行萃取,研究萃取次数、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微拟球藻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正交优化。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45℃,料液比1:8,微拟球藻油脂提取率为41.01%。对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微拟球藻油脂的脂肪酸进行分析,亚临界丁烷提取法得到的藻油中EPA含量更高,且可以大规模生产、安全高效,故综合各方面因素,选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更具优势。(2)采用常规脱胶方法,水化法和酸法对微拟球藻油脂进行脱胶,脱胶前后藻油中磷脂的含量变化不大。采用稀碱法进行脱胶,在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300 r/min,Na OH溶液用量为0.4%(w/w),碱处理时间为20 min时,脱胶率为39.5%,EPA保留率为83.6%,油脂回收率为90.6%,脱胶效果较好。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 k Da的聚醚砜(PES)膜脱胶,脱胶效果优于上述所有方法,脱胶率高达76.4%,EPA保留率为91.5%,但对油脂回收有较大影响。综合脱胶率和磷脂利用率,选择聚醚砜(PES)膜脱胶。(3)研究不同脱色剂对微拟球藻油脂脱色率和EPA保留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脱色工艺条件,所得较优工艺条件为:颗粒活性炭作为脱色剂,脱色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5%、脱色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1.5 h。此时,脱色率为75.85%,EPA保留率为79.22%,脱色效果较好。(4)采用碱炼脱酸法对微拟球藻油脂进行脱酸,以脱酸率和油脂回收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碱炼脱酸工艺,得到的优化工艺为:碱液质量分数为8%,碱炼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120 r/min,碱炼时间为40 min。此时,脱酸率为95.37%,油脂回收率为93.96%,脱酸效果最好。(5)采用尿素包埋法对精炼后藻油中的EPA进行富集纯化,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尿素包埋藻油EPA的工艺,所得优化工艺为:包埋次数为1次,包埋温度为-10℃,包埋时间为4.5 h,溶酯比为5:1。在该条件下,EPA含量显着提高,从精炼后的7.68%提高至22.19%。

张洪祥[6](2020)在《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内生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的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菌核病是包括油菜在内的许多重要作物上的毁灭性的病害。核盘菌在侵染初期分泌小分子蛋白、草酸、细胞壁降解酶类杀死寄主细胞、抑制寄主的抗性,并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营养,是典型的死体营养型真菌。目前尚未在油菜中发现高效的抗病品种,油菜菌核病始于子囊孢子在花瓣上侵染,并随罹病花瓣飘落至枝条和主茎,感染和杀死枝条或整个植株。由于田间油菜植株密、冠层厚,药剂难以抵达病菌为害部位,防治非常困难。核盘菌低毒相关DNA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hypovirulence associated DNA virus 1,Ss HADV-1)是首例在真菌中发现的DNA病毒,该病毒侵染性强,病毒粒子可直接侵染核盘菌,也可以在不同的营养体亲和型菌株间进行传播,而且发现有昆虫传播介体,是极具生物防治潜力的真菌病毒。前期研究发现在盛花期喷施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菌丝片段可以高效控制菌核病并显着提高油菜产量,但是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能否在油菜上生长并不清楚;同时,携带低毒相关病毒的菌株能否在植物上长期存活是利用真菌病毒控制病害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在油菜上的生存和生长及其机制、研究携带病毒的核盘菌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基于本研究的新发现建立的应用Ss HADV-1控制油菜菌核病的新技术。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菌株DT-8可以在油菜上内生性生长,并在核盘菌群体中传播病毒。在油菜抽薹期喷施DT-8的菌丝片段,7周之后,在油菜成熟期的果荚上可以检测到病毒的DNA。为了确认携带核盘菌的菌株可以在油菜内或者表面生长,将菌株DT-8菌丝块接种到油菜叶片上,一周后未产生任何病斑,取距DT-8菌丝块约1cm位置的油菜叶片组织进行共聚焦荧光观察,发现菌株DT-8可以在油菜叶片表面蔓延生长,同时形成简易侵染垫的结构侵入油菜组织中吸取营养物质。表面消毒的油菜种子经菌株DT-8的菌丝悬浮液浸泡处理后,于MS平板上萌发,之后分别移至含有MS培养基的组织培养瓶和无菌培养土中,培养20 d和30 d。PCR检测证实在油菜的根、下胚轴和叶等部位均可检测到Ss HADV-1的DNA和核盘菌的DNA,表明菌株DT-8可以在油菜上生长。利用菌株DT-8RFP(m Cherry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DT-8)处理油菜,通过共聚焦荧光观察和电镜观察,进一步发现菌株DT-8可以在油菜根部细胞间穿梭和通过根部细胞间隙在组织中蔓延;同时,在下胚轴维管束中可观察到DT-8菌丝随维管束方向蔓延。在叶面上接种菌株DT-8RFP也可以观察到标记的菌丝。这些结果表明,菌株DT-8可以在油菜植株中内生生长。经在MS组织培养瓶中培养6个月后,部分油菜植株开始死亡(8/32和6/23),同时在其上可以观察到菌丝的生长。挑取菌丝进行培养,发现菌株为核盘菌,分别在8和6个培养物中有3和4个菌落携带病毒。但在健康的植株上及穴盆栽培的植株上均未分离出核盘菌。在经过菌株DT-8处理的油菜上接种核盘菌菌株1980-hyg,14天后自病斑上重新分离获得13株分离物中5株分离物中携带Ss HADV-1,且表现出生长速度减弱、致病力降低、菌落形态异常等弱毒相关特性。在田间不同时期喷施菌株DT-8菌丝悬液后,采集和分离的菌株中,有15%携带有DNA病毒。2.Ss HADV-1显着改变核盘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为了解析菌株DT-8在感染Ss HADV-1的情况下由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转变为内生真菌的机理,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菌株DT-8在PDA培养基上和接种在油菜叶片上与DT-8VF菌株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显着差异基因(DEGs)进行KEGG富集和Fungi Fun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两种培养方式的菌株DT-8中上调表达的DEGs均主要富集在DNA的错配修复和重组相关通路中,这些通路相关基因的变化与病毒的复制有关;下调表达的DEGs均集中在代谢相关的通路中。对接种在油菜叶片上的菌株DT-8相比于DT-8VF菌株三个时期(12hpi、18hpi和24hpi)的DEGs进行详细分析,发现细胞壁降解酶类和小分泌蛋白等致病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同时侵染垫的形成和草酸合成等侵入相关基因正常表达。这表明Ss HADV-1对核盘菌的侵染能力没有显着的影响,但削弱了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可能是菌株DT-8成功入侵到油菜植株中营内生生长的原因。3.菌株DT-8促进油菜生长并显着提高油菜的抗病力。将表面消毒的油菜种经菌株DT-8的菌丝悬浮液浸泡处理后,MS平板上萌发,移植到培养土中培养36 d,地上部分鲜重为17.15±2.0 g/株,显着高于未处理的对照植株(14.55±1.1 g/株);同时,在无菌组培瓶中MS培养基上培养的油菜植株,也获得了相似的促生结果。表明,菌株DT-8内生生长可以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在培养土中培养36 d的油菜叶片上,活体接种核盘菌1980菌丝块,菌株DT-8处理油菜植株上,病斑直径(1.22±0.08 cm)显着低于未接种的对照植株(1.51±0.12 cm);同时,对油菜叶片上活体接种灰葡萄孢菌株B0510,菌株DT-8接种的油菜植株上的病斑(1.54±0.24 cm)显着小于未接种的对照植株(1.99±0.10 cm)。这表明菌株DT-8内生生长可以促进油菜生长,并且可以提高由此植株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的抗性。4.菌株DT-8改变油菜抗病及生长相关途径基因的表达。为了探究菌株DT-8内生影响油菜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分子机理,取菌株DT-8处理的油菜植株茎尖生长点部位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菌株DT-8对油菜植株基因表达的影响幅度较小,与对照植株相比,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总共只有348个,约占已知总基因数(101041)的3.4‰,其中显着上调表达的基因有258个,显着下调表达的基因有90个。上调表达的基因大部分与抗病相关,包括植物病原信号和抗性信号传导相关基因(CDPK、CML、WRKY33和MKK9)、茉莉酸和乙烯合成及其调控的抗性相关基因(AOC、ACS和ERF等)。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以CCA1和LHK为主效基因的节律调节相关基因,该途径节律调节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可能与油菜植株生物产量的提高有关。表明油菜植株抗性的提高是可能通过菌株DT-8诱导抗性相关表达实现的,而生物产量的提高可能是通过抑制节律调节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实现的。5.田间喷施菌株DT-8可以显着提高油菜产量。根据菌株DT-8可以在油菜中内生并且可以在油菜表面长期生长的这一特性,将菌株DT-8的菌丝液喷施到油菜植株上进行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2013年-2015年,我们在湖北省武汉、鄂州、随州和襄阳等地分别进行DT-8菌丝液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在小区试验中分别在苗期、抽薹期、盛花期、角果期,采取两种浓度(~1×105 cfu/m L和~1×104cfu/m L)的菌丝液进行喷施;大田试验油菜盛花期进行DT-8菌丝液的喷施(~1×104 cfu/m L)。连续3年各地在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中,DT-8菌丝液处理显着降低油菜菌核病的病情指数防控率高达50%左右,产量提高10%-20%,使油菜籽的含油量显着上升高达3.8%。6.灰葡萄孢中发现的新型DNA真菌病毒BcHADV-1,与灰葡萄孢的弱毒相关。Bc HADV-1具有一个34 nm等轴对称的病毒粒子,其基因组有四个1700 nt左右的单链环状的DNA组成。这四个基因组分共有有一个300 nt的共同区域(common region)、特殊的茎环结构和独特的nonanucleotide序列"TAAAATTTT"。进化分析显示在葡萄孢属真菌进行种间分化之前,Bc HADV-1-like病毒便于与葡萄孢属菌株之间存在基因水平转移。Bc HADV-1的Rep与Fg GMTV1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Bc HADV-1的CP基因与其他病毒的CP均没有亲缘关系。因此,Bc HADV-1可能代表着与Genomoviridae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新的CRESS DNA病毒。同时,Bc HADV-1与灰葡萄孢的弱毒相关。本研究首次发现核盘菌可以在油菜植株中内生的生物现象,证明菌株DT-8的内生可以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增强油菜植株的抗病性。田间试验表明,感染低毒相关病毒的病原真菌可以作为植物疫苗保护植物,显着提高植物产量。本研究揭示了感染真菌病毒后,病原真菌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现象,为利用真菌病毒控制作物病害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菌株DT-8的内生对Ss HADV-1传播的促进作用,揭示了Ss HADV-1传播的新途径,并为真菌弱毒相关病毒传播方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真菌病毒、病原真菌和寄主植株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型。同时,灰葡萄孢中DNA病毒Bc HADV-1的发现预示着这种新型生物防治模式在灰霉病的防治中可能同样适用。Genomoviridae中可能具有丰富的真菌弱毒相关病毒资源,等待人们去开发用于真菌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程曦[7](2020)在《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芸薹属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及代谢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频繁使用,该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深入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行为与归趋,探索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该类农药替代品,已经成为全球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之一。环氧虫啶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替代品种,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环氧虫啶具有两个立体中心、一个氧化环、两个对映体(5R,8S-CYC和5S,8R-CYC)。然而,较之商业化应用多年的吡虫啉而言,人们对手性环氧虫啶在植物中吸收运转、定向积累和代谢规律等对映体选择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仍有限。鉴于此,本论文以环氧虫啶对映体为研究对象,以能反应环氧虫啶分子特征的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综合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先进仪器分析技术,从对映体层面上,着重研究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芸薹属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定向积累和代谢规律,为客观评价与科学认识环氧虫啶的环境安全性,指导科学合理使用该新烟碱类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我国创制的其他手性新农药的同类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技术体系和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研究表明,环氧虫啶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主要积累在受施叶片,并可双向运输,更易从标记叶向上部叶片运转。油菜幼苗对环氧虫啶两个对映体的吸收总量并无显着差异,其中5R,8S-CYC和5S,8R-CYC在标记叶片中的残留分别占总放射性残留量(TRR)的93.4%和93.7%,在根系残留占TRR的比例均为0.12%,茎中为0.45%和0.47%,标记叶上部叶片(LATL)为2.39%和2.36%,标记叶下部叶片(LBTL)为1.52%和1.51%,两者在各部位的残留也均无显着性差异。上述结果揭示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的定向积累并无显着差异。5R,8S-CYC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的质量浓度呈现出标记叶片>LATL>茎>LBTL>根的规律。5S,8R-CYC在油菜中的质量浓度规律与前者的一致,但质量浓度范围有差异。试验末期,两个对映体仅在LBTL和茎中的质量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标记叶片、LATL和根中的质量浓度差异不显着。5R,8S-CYC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的转运浓度因子(TCF)呈现出LATL>茎>LBTL>根的规律。5S,8R-CYC也呈现出相似的规律。与前者相比,5S,8R-CYC在LBTL和茎中的TCF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LATL和根中的TCF值则差异不显着。从总体上看,14C-环氧虫啶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的运转具有对映体选择性差异。2)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的营养器官中发现,环氧虫啶对映体绝大多数均残留在标记叶片中,分别占TRR的84.0%和84.8%,对映体之间差异不显着,与苗期白菜型油菜的叶片吸收试验得到的结论相似。综合考量成熟期87 d的标记叶上部和下部所有器官,两个对映体向顶运输的残留总量分别占TRR的6.31%和6.15%,向基运输的残留总量分别占TRR的1.89%和3.09%。该结果表明两个对映体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中更易向顶运输,与苗期白菜型油菜的运输规律相吻合。环氧虫啶对映体5R,8S-CYC和5S,8R-CYC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各营养器官中的质量浓度大小依次为:标记叶片>标记叶下部叶片>标记叶上部叶片>标记叶下部茎段和标记叶上部茎段>根部。而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的生殖器官中的残留总量少于营养器官。研究发现,5R,8S-CYC和5S,8R-CYC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苔(0.56-0.87mg/kg和 0.4-1.00 mg/kg)、整花(0.85-0.52mg/kg和 0.78-0.48 mg/kg)和果实(1.33-2.59 mg/kg 和 0.93-2.51 mg/kg)中的质量浓度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花药和整花除花药外部位的质量浓度峰值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花药中的5R,8S-CYC和5S,8R-CYC峰值分别是1.15 mg/kg和0.96 mg/kg。在整花除花药外部位中5R,8S-CYC和5S,8R-CYC的峰值分别是1.59 mg/kg和1.25 mg/kg。鉴于花和花药中环氧虫啶对映体的残留量大于0.5 mg/kg(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最大残留限),因此需进一步考量环氧虫啶对映体对蜜蜂等非靶标生物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环氧虫啶对映体5R,8S在油菜籽中的质量浓度是1.03 mg/kg,5S,8R是0.75 mg/kg,差异不显着。为了科学地评估其在油菜籽中的残留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利用公式,计算得到人体每天环氧虫啶的估算摄入量(EDI)范围在0.003-0.004 mg/kg bw,远低于同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在GB 2763-2019中的ADI阈值0.06 mg/kg bw。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环氧虫啶的油菜籽所带来的膳食风险相对较小,但由于油菜籽中检测的环氧虫啶对映体残留的浓度在国家相关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残留标准中属于较高水平,故环氧虫啶在油菜籽中的残留仍值得关注。3)14C-环氧虫啶在甘蓝型油菜标记叶片中的残留赋存形态、产物组成与代谢途径。环氧虫啶对映体在甘蓝型油菜叶片中形成的结合残留随着时间递增,到成熟期(87 d),5S,8R-CYC在标记叶片中的结合残留占TRR的比例(33.7%)显着高于5R,8S-CYC(21.1%)。而可提取残留随着时间递减,5R,8S和5S,8R在87 d的可提取残留较2 d的可提取残留分别减少了 16.7%和31.8%。采用LSC与HPLC-QTOF-MS联用技术,鉴定出环氧虫啶在甘蓝型油菜中的7种代谢产物。CYC-M1为2-氯-5-((4,5-二氢-1H-咪唑烷-1-基)甲基)吡啶。CYC-M2为(甲酰胺基((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甲基)氨基甲酸与三分子葡萄糖结合形成的糖缀合物。CYC-M3为(甲酰胺基((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甲基)氨基甲酸与四分子葡萄糖结合形成的糖缀合物。CYC-M4为2-氯-5-((硝基亚甲基)咪唑烷-1-基)甲基)吡啶。CYC-M5为(((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与两分子葡萄糖结合形成的糖缀合物。CYC-M6为(甲酰胺基((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甲基)氨基甲酸与两分子葡萄糖结合形成的糖缀合物。CYC-M7为(甲酰胺基((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甲基)氨基甲酸与一分子葡萄糖结合形成的糖缀合物。油菜中引入 5R,8S-CYC 后,CYC-M1 占 TRR 的比例为 39.6-18.3%。CYC-M2 为 9.6-13.7%。CYC-M3 为 2.9-28.5%。CYC-M4 为 32.3-13.5%。CYC-M5 为8.2-4.8%。CYC-M6为2.4-1.2%。CYC-M7仅在2 d这一个取样点被检测到,为0.8%。而对于 5S,8R-CYC 而言,CYC-M1 占 TRR 的比例为 9.4-30.3%。CYC-M2为 8.7-15.2%。CYC-M3 为 5.7-26.0%。CYC-M4 为 38.5-16.9%。CYC-M5 为 6.8-3.5%。CYC-M6为5.9-1.0%。与前者相同,CYC-M7仅在2d这一个取样点被检测到,为1.4%。环氧虫啶在油菜中的代谢试验中,前期的主要代谢物为CYC-M4。鉴于该物质具有生物毒性,建议在制定环氧虫啶残留限量标准时,特别是环氧虫啶在短生长周期植物中的残留时,应将CYC-M4纳入残留定义,给予重点关注。而随着时间的延长,环氧虫啶对映体在油菜中的Ⅰ相代谢产物比例逐渐减少。Ⅱ相代谢产物逐渐从单糖、二糖缀合物向形成三糖、四糖缀合物转化。根据上述代谢产物,推测了环氧虫啶在甘蓝型油菜中可能的代谢途径。环氧虫啶在油菜中存在Ⅰ相代谢,即环氧虫啶通过氧桥所在七元环的开环断裂,形成主要代谢产物CYC-M4。CYC-M4脱硝基和C=C双键断裂,进一步代谢为CYC-M1。环氧虫啶在油菜中还存在Ⅱ相代谢,存在两条代谢途径。其一是,咪唑环相关的中间产物(甲酰胺基(羟基)甲基)氨基甲酸与植物次生代谢莽草酸途径中的产物没食子酸结合形成(甲酰胺基((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甲基)氨基甲酸,该物质再与一分子、二分子、三分子、四分子葡萄糖结合分别形成糖缀合物CYC-M7、CYC-M6、CYC-M2、CYC-M3。其二是,环氧虫啶的中间代谢产物(羟甲基)二氨基甲酸与植物次生代谢莽草酸途径中的产物没食子酸结合形成(((3,4,5-三羟基苯甲酰基)氧基)亚甲基)二氨基甲酸,该物质再与两个葡萄糖分子形成糖缀合物CYC-M5。4)环氧虫啶在芸薹属油菜中吸收过程和可食部位残留不存在手性对映体选择性,但在芸薹属油菜中的运转以及部分器官的残留定向积累方面则存在对映体选择性差异。基于这种现象,本文提出应从手性角度进行有关环氧虫啶在作物中的吸收运转、定向积累和代谢研究,以深入认识其不同对映体在不同植物中的行为差异与代谢特征。

庄攀[8](2020)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基于“脂-肠-肝”轴调节肥胖状态下糖脂稳态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许多富脂类食品尤其是植物油和鱼类中含量丰富,因对人体具重要生理功能而广受关注,已经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焦点。虽然已有研究提示膳食PUFA对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和二型糖尿病(T2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一致,缺乏来自大样本人群的研究证据。另外,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紧密相关,并且肠道与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复杂交互作用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PUFAs在此方面发挥的调控糖脂代谢作用及机制还不清楚,而且缺乏针对具体种类omega-6和omega-3 PUFAs的深入研究。为明确PUFAs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其对肥胖状态下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本论文通过中美大型前瞻性队列的健康大数据研究了膳食PUFAs摄入水平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并通过动物实验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各类PUFAs,包括亚油酸(LA)、花生四烯酸(AA)、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肠道菌群不同的影响,以及通过“脂-肠-肝”轴调控糖脂代谢稳态平衡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膳食PUFA总摄入水平与CVD和慢性肝病导致的死亡风险负相关。omega-3 PUFA摄入降低CVD和慢性肝病的死亡风险。摄入LA降低CVD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而AA摄入水平增加CVD死亡风险。ALA摄入与T2D发病风险显着负相关,而LA摄入降低肥胖女性T2D发病风险。另外在横断面研究中发现血浆DHA水平与体脂率显着负相关。(2)采用高脂饲料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模型(DIO),之后分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和添加了LA、ALA、AA、EPA和DHA的饲料进行15周的干预。结果表明,ALA和LA分别改善了雄鼠和雌鼠的肠道菌群构成,缓解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脂肪炎症反应,继而促进了胰岛素信号通路及GLU4转运,改善糖代谢。(3)AA干预加重了DIO小鼠肥胖表型,并且抑制了白色脂肪棕色化和能量代谢。在雄鼠中,AA增加了促炎性肠道微生物,减少了丁酸和血清素产生,诱发系统性炎症反应,加重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而在雌鼠中,AA促进抗炎性和产丁酸的肠道菌群增殖,减轻肝脏和脂肪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4)EPA和DHA干预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能量代谢。DHA减少皮下脂肪堆积,具有更强的诱导棕色化作用。EPA和DHA干预增加了肠道中Lactobacillus和产短链脂肪酸菌群的丰度,而减少了产脂多糖菌Bilophila和Escherichia/Shigella。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也伴随着肠道丙酸/丁酸、血清内毒素和血清素相应的变化,缓解了脂肪炎症而改善糖代谢。(5)进一步采用C57BL/KsJ-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饲喂添加EPA和DHA的饲料进行10周干预。结果表明DHA和EPA都能够缓解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而不影响体重。其中,EPA的改善效果更强。DHA/EPA干预减少肠道中产LPS菌Enterobacteriaceae丰度而增加与谷氨酸水平负相关的Coriobacteriaceae、参与胆汁酸代谢的Barnesiella和Clostridium XlVa、有益菌Bifidobacterium和Lactobacillus以及产短链脂肪酸菌的丰度。肠道微生物组的这些变化同时伴随着肠道代谢组的变化,包括谷氨酸、胆汁酸、丙酸/丁酸和LPS,进而挽救β-细胞凋亡、抑制肝脏糖异生以及促进白色脂肪米色化和胰岛素信号转导。另外,将DHA和EPA介导的肠道菌群移植到db/db小鼠上能够改善糖代谢稳态,同时肠道代谢物也发生类似变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首先从人群水平的健康大数据中发现不同PUFAs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风险具不同关联,再从动物水平揭示了PUFAs通过“脂-肠-肝”轴调控糖脂代谢稳态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将加深各种类PUFAs对肥胖状态下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科学认识,为完善膳食脂肪相关的膳食指南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并为膳食营养素在防治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拓展新的方向与思路。

宋益贞,陈杰,黄金玉,贺强[9](2020)在《饲粮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综述了不同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鸡蛋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油脂对产蛋鸡健康的潜在作用,以期为生产中蛋鸡饲粮中不同类型油脂原料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刘伟[10](2020)在《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产蛋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肠道绒毛及肝细胞形态、血浆及肝脂代谢、抗氧化、免疫等相关生化指标,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依试验要求,选取324只520日龄京粉1号商品蛋鸡,预试验15天,按照产蛋率基本一致的要求,将试验蛋鸡均分为3组,每组含6个重复,每重复18只。试验1、2、3组蛋鸡分别饲喂含2%猪油、棕榈油、大豆油的日粮。正式试验为期8周,分别于第3、5、7周的周三采集鸡蛋样品,第8周开展代谢试验,并在正式试验结束后屠宰取样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油组平均蛋重显着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且8周总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P>0.05);此外,日采食量和产蛋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2.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三组间各项蛋品质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大豆油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相对较好,猪油组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相对较好。3.代谢试验结果表明:粗脂肪表观代谢率以大豆油组最高,同比棕榈油组高出了 15.26%(P<0.05),但与猪油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和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大豆油组脂肪肝表现程度较轻、脂肪含量相对较少,血浆及肝脂代谢指标较优,蛋黄UFA含量较高而SFA含量较低。5.骨骼质量及相关代谢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猪油组蛋鸡血浆ALP和IGF-I含量最高,差异到达显着水平(P<0.05),此外骨骼密度和矿盐含量也都以猪油组最高(P>0.05)。6.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除血浆SOD含量外,血浆和肝脏各项抗氧化指标均以棕榈油组较优,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7.免疫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免疫指标总体以棕榈油组较优,其中,血浆IgG含量较猪油组提高了 43.41%(P<0.05),IL-6和TNF-α含量较猪油组降低了 12.40%(P<0.05)和23.43%(P<0.05),但与大豆油组相比各项血浆免疫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用猪油、棕榈油和大豆油相比,大豆油具有提高蛋鸡平均蛋重、并改善体脂代谢和鸡蛋脂肪酸沉积的作用效果;猪油能对蛋鸡骨骼质量产生有益影响;棕榈油对蛋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好。

二、从动物试验看菜籽油的营养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动物试验看菜籽油的营养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毒性及其降解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含氧芳烃及其产生途径
        1.1.1 含氧芳烃及其结构特征
        1.1.2 含氧芳烃产生途径
    1.2 含氧芳烃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1.2.1 含氧芳烃对生物的毒性作用
        1.2.2 含氧芳烃毒性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2.3 含氧芳烃毒性研究方法
    1.3 土壤中含氧芳烃污染特征、危害及研究现状
        1.3.1 土壤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及分布特征
        1.3.2 土壤中含氧芳烃毒性作用及研究现状
    1.4 含氧芳烃降解菌及其特性研究现状
        1.4.1 含氧芳烃降解菌及其代谢方式
        1.4.2 微生物代谢含氧芳烃的途径
        1.4.3 微生物降解含氧芳烃的关键酶
    1.5 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典型修复菌株筛选及其积累含氧芳烃的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样品及主要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典型修复菌株的筛选方法
        2.1.4 筛选菌株的理化鉴定及表征方法
        2.1.5 筛选菌株的分子鉴定方法
        2.1.6 筛选菌株降解PAHs特性研究方法
        2.1.7 筛选菌株降解菲过程中OAHs的提取与分析
        2.1.8 筛选菌株产表面活性剂表征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典型修复菌株的筛选
        2.2.2 FF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2.2.3 FF菌株的分子鉴定
        2.2.4 FF菌株降解PAHs特性
        2.2.5 FF菌株液相条件下降解菲积累OAHs的特征分析
        2.2.6 FF菌株修复菲污染土壤过程中OAHs的积累特征分析
        2.2.7 FF菌株产表面活性剂检测
    2.3 本章小结
3 典型含氧芳烃的土壤生态毒性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3.1.2 典型含氧芳烃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3.1.3 典型含氧芳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
        3.1.4 典型含氧芳烃对小麦种子的影响研究方法
        3.1.5 典型OAHs对土壤酶活性和对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典型OAH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作用分析
        3.2.2 典型OAHs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3.2.3 典型OAHs对水培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分析
        3.2.4 典型OAHs对土壤酶活及对微生物组成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FF菌降解菲积累的混合OAHs对土壤生态毒性的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4.1.2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 Vibrio fisheri的急性毒性检测方法
        4.1.3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
        4.1.4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小麦种子的影响研究方法
        4.1.5 OAHs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的相关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 Vibrio fisheri的急性毒性作用
        4.2.2 FF菌降解菲所产混合OAH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2.3 FF菌所产混合OAHs对小麦种子的影响
        4.2.4 OAHs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的相关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含氧芳烃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OAHs污染土壤样品的处理
        5.1.2 OAHs污染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5.1.3 OAHs耐受及降解菌的筛选方法
        5.1.4 OAHs降解菌的鉴定及表征方法
        5.1.5 筛选菌对典型OAHs的代谢特征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OAHs污染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5.2.2 OAHs污染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分析
        5.2.3 OAHs耐受菌的筛选
        5.2.4 OAHs降解菌株的鉴定
        5.2.5 NT16菌对典型OAHs的代谢特征
        5.2.6 NT16菌降解1-羟基-2-萘甲酸中间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5.2.7 NT16菌降解1-萘酚中间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5.2.8 NT16菌降解9,10-蒽醌中间产物鉴定及途径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成晶节杆菌NT16中芳环降解基因获取策略探索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菌株和质粒
        6.1.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6.1.3 NT16菌株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筛选方法
        6.1.4 同源引物扩增加氧酶和脱羧酶基因的方法
        6.1.5 NT16菌株脱羧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及功能验证方法
        6.1.6 NT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NT16菌株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加氧酶基因筛选
        6.2.2 同源引物扩增1-羟基-2萘甲酸双加氧酶和脱羧酶基因
        6.2.3 NT16菌株中脱羧酶基因的异源表达
        6.2.4 NT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2)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藜麦研究概况
        1.1.1 藜麦概述
        1.1.2 藜麦的营养价值
        1.1.3 藜麦的开发利用
        1.1.4 藜麦的研究现状
    1.2 抗氧化肽的研究概况
        1.2.1 抗氧化肽的来源
        1.2.2 抗氧化肽活性评价的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藜麦蛋白质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前言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藜麦基本成分测定
        2.2.3 藜麦蛋白质提取方法
        2.2.4 藜麦蛋白提取率和纯度的测定
        2.2.5 藜麦蛋白的颗粒形态
        2.2.6 藜麦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2.2.7 藜麦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2.2.8 藜麦蛋白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2.2.9 藜麦蛋白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2.2.10 藜麦蛋白质功能特性的测定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藜麦粉基本成分分析结果
        2.3.2 不同方法提取藜麦蛋白的提取率
        2.3.3 藜麦蛋白的颗粒形态
        2.3.4 不同方法提取的藜麦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
        2.3.5 藜麦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2.3.6 藜麦蛋白质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2.3.7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2.3.8 藜麦蛋白质功能特性分析
    2.4 分析讨论
第三章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前言
    3.1 试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
        3.2.2 藜麦蛋白水解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3.2.3 藜麦蛋白水解工艺优化响应面试验
        3.2.4 水解度的测定
        3.2.5 抗氧化肽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3.2.6 藜麦蛋白水解液氨基酸组分分析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蛋白酶水解物的水解度和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3.3.2 胃蛋白酶水解藜麦蛋白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3.3.3 胃蛋白酶水解藜麦蛋白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3.3.4 藜麦蛋白水解液氨基酸组分分析
    3.4 分析讨论
第四章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4.1 试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来源
        4.1.2 材料与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剂量设计
        4.2.2 小鼠一般状态的观察
        4.2.3 脏器指数的测定
        4.2.4 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
        4.2.5 组织病理切片
        4.2.6 透射电镜(TEM)分析
        4.2.7 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小鼠肝脏内相关抗氧化基因的表达
        4.2.8 Western-Blot方法测定小鼠肝脏内相关酶的表达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对衰老模型小鼠的一般状态影响
        4.3.2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对衰老模型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4.3.3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对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4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对衰老模型小鼠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5 藜麦蛋白抗氧化肽对小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3.6 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4.3.7 Q-PCR方法测定小鼠肝脏内相关酶含量的表达
        4.3.8 Western-Blot方法测定小鼠肝脏内相关蛋白表达的的表达
    4.4 分析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冀南地区鸡蛋细菌检测及抑菌保鲜膜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影响鸡蛋品质的因素
        1.1.1 鸡蛋自身因素
        1.1.2 环境性因素
        1.1.3 微生物因素
    1.2 鸡蛋细菌污染的研究现状
        1.2.1 鸡蛋细菌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1.2.2 细菌污染对鸡蛋品质和食用安全的严峻挑战
        1.2.3 危害鸡蛋品质和安全性的主要细菌类型
    1.3 鸡蛋涂膜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涂膜法对于鸡蛋保鲜的优势和价值
        1.3.2 聚糖类涂膜材料
        1.3.3 蛋白质类涂膜材料
        1.3.4 油脂类涂膜材料
        1.3.5 抑菌功能是鸡蛋涂膜法的重要需求
        1.3.6 溶菌酶的广谱抗菌作用对鸡蛋涂膜法的启示
        1.3.7 复合涂膜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贮藏过程中鸡蛋品质和菌落变化
    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2.1.1 试验样品
        2.1.2 试验试剂与耗材
        2.1.3 试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及贮藏条件
        2.2.2 感官指标评价
        2.2.3 失重率测定
        2.2.4 相对密度测定
        2.2.5 蛋黄指数测定
        2.2.6 哈夫单位测定
        2.2.7 菌落总数测定
        2.2.8 蛋清溶菌酶活性测定
        2.2.9 数据分析与统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鸡蛋感官指标的变化
        2.3.2 鸡蛋失重率的变化
        2.3.3 鸡蛋相对密度的变化
        2.3.4 鸡蛋蛋黄指数的变化
        2.3.5 鸡蛋哈夫单位的变化
        2.3.6 蛋壳菌落总数的变化
        2.3.7 蛋清溶菌酶活性的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鸡蛋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3.1 材料、试剂与设备
        3.1.1 试验样品
        3.1.2 试验试剂与耗材
        3.1.3 试验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细菌分离纯化方法
        3.2.3 革兰氏染色镜检
        3.2.4 细菌DNA提取
        3.2.5 细菌16S rDNA的 PCR扩增与鉴定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鸡蛋来源细菌16S rDNA的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3.3.2 疑似藤黄微球菌的鉴定
        3.3.3 疑似阿涅蒂斯葡萄球菌的鉴定
        3.3.4 疑似棒状杆菌的鉴定
        3.3.5 疑似芽孢杆菌的鉴定
        3.3.6 疑似库克氏菌的鉴定
        3.3.7 疑似未培养菌的鉴定
        3.3.8 分离鸡蛋细菌的汇总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壳聚糖-醋酸-溶菌酶抑菌保鲜膜的研制与优化
    4.1 材料、试剂与设备
        4.1.1 试验试剂与耗材
        4.1.2 试验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溶菌酶活性测试
        4.2.2 壳聚糖-醋酸-溶菌酶抑菌保鲜的制备方法
        4.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4.2.4 响应面试验设计
        4.2.5 透湿率的测定
        4.2.6 厚度测量
        4.2.7 透光率的测定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溶菌酶对鸡蛋来源细菌的抑制效果测试
        4.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3 响应面优化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壳聚糖-醋酸-溶菌酶抑菌保鲜膜对鸡蛋的保鲜效果分析
    5.1 材料、试剂与设备
        5.1.1 试验试剂与耗材
        5.1.2 试验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样品分组与处理
        5.2.2 感官指标评价
        5.2.3 失重率测定
        5.2.4 相对密度测定
        5.2.5 哈夫单位测定
        5.2.6 蛋黄指数测定
        5.2.7 数据分析与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涂膜对鸡蛋感官形态的影响
        5.3.2 涂膜对鸡蛋失重率的影响
        5.3.3 涂膜对鸡蛋相对密度的影响
        5.3.4 涂膜对鸡蛋哈夫单位的影响
        5.3.5 涂膜对鸡蛋蛋黄指数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参加科研情况

(4)有机功能化SBA-15负载磷脂酶Lecitase? Ultra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磷脂酶
        1.1.1 磷脂酶分类及催化磷脂水解特点
        1.1.2 酶的固定化方法及载体选择
        1.1.3 磷脂酶的固定化
    1.2 酶法制备甘油二酯
        1.2.1 甘油二酯
        1.2.2 甘油二酯的酶法制备
    1.3 酶法脱胶及磷脂改性
        1.3.1 常见脱胶方法
        1.3.2 磷脂酶脱胶及磷脂改性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SBA-15负载LU及条件优化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2.2.1 LU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2.2 LU脂肪酶活力测定
        2.2.3 SBA-15有机功能化修饰
        2.2.4 SBA-15 或有机功能化SBA-15 负载LU
        2.2.5 固定化酶结构表征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U酶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2.3.2 SBA-15负载LU及条件优化
        2.3.3 有机功能化 SBA-15 负载 LU
        2.3.4 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定化 LU 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2.1 LU的固定化
        3.2.2 SBA-15负载LU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及条件优化
        3.2.3 有机功能化SBA-15负载LU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及条件优化
        3.2.4 底物摩尔比、有机溶剂及加水量对LU催化甘油解反应效果的影响
        3.2.5 固定化LU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反应的重复利用性
        3.2.6 甘油酯组成的测定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BA-15-LU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及条件优化
        3.3.2 R-SBA-15-LU催化甘油解反应及条件优化
        3.3.3 底物摩尔比、有机溶剂及加水量对甘油解反应的影响
        3.3.4 固定化 LU 催化甘油解反应的重复利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LU应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1 SBA-15负载LU
        4.2.2 LU磷脂酶活的测定
        4.2.3 SBA-15 或有机功能化SBA-15 负载LU催化大豆毛油脱胶反应
        4.2.4 固定化LU催化大豆毛油脱胶反应的重复利用性
        4.2.5 植物油中磷含量的测定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固定化LU磷脂酶活及蛋白质吸附率
        4.3.2 固定化LU催化大豆毛油脱胶
        4.3.3 固定化LU催化大豆毛油脱胶的重复利用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微拟球藻油脂提取、精炼及EPA富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拟球藻及藻油的概述
        1.1.1 微拟球藻简介
        1.1.2 藻油研究现状
        1.1.3 EPA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1.2 藻油提取工艺研究概况
        1.2.1 溶剂萃取法
        1.2.2 亚临界萃取法
        1.2.3 超临界CO2萃取法
        1.2.4 机械压榨法
    1.3 油脂精炼工艺的研究概况
        1.3.1 油脂脱胶
        1.3.2 油脂脱色
        1.3.3 油脂脱酸
        1.3.4 微藻油脂精炼工艺研究概况
    1.4 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工艺概况
        1.4.1 分子蒸馏法
        1.4.2 低温结晶法
        1.4.3 尿素包埋法
        1.4.4 银离子络合法
        1.4.5 酶富集法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微拟球藻油脂提取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微拟球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
        2.3.2 索氏抽提法
        2.3.3 亚临界丁烷萃取法
        2.3.4 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溶剂对藻油提取率的影响
        2.4.2 亚临界丁烷萃取
        2.4.3 不同提取方法对比
    2.5 本章小结
3 微拟球藻油脂脱胶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微拟球藻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3.3.2 微拟球藻油脂酸价的测定方法
        3.3.3 微拟球藻油脂碘值的测定方法
        3.3.4 微拟球藻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3.3.5 微拟球藻油脂预处理方法
        3.3.6 不同脱胶方法
        3.3.7 藻油磷脂含量的测定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微拟球藻油脂的理化性质
        3.4.2 微拟球藻油脂预处理
        3.4.3 脱胶工艺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微拟球藻油脂脱色、脱酸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微拟球藻油脂脱色方法
        4.3.2 微拟球藻油脂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4.3.3 微拟球藻油脂脱酸方法
        4.3.4 微拟球藻油脂酸价的测定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微拟球藻油脂脱色工艺探究
        4.4.2 微拟球藻油脂脱酸工艺研究
        4.4.3 精炼前后微拟球藻油脂理化性质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EPA富集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制备藻油脂肪酸乙酯
        5.3.2 尿素包埋藻油脂肪酸乙酯
        5.3.3 单因素实验设计
        5.3.4 响应面试验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5.3.5 气相色谱分析富集后的藻油脂肪酸组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单因素实验分析
        5.4.2 响应面优化实验分析
        5.4.3 尿素包埋前后藻油脂肪酸组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内生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核盘菌的危害及防治
        1.1.1 核盘菌及作物菌核病
        1.1.2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1.1.3 植物针对核盘菌的防御机制
        1.1.4 菌核病的防治
    1.2 真菌病毒
        1.2.1 真菌病毒的发现和分类
        1.2.2 核盘菌中的病毒研究
        1.2.3 真菌病毒的传播方式
        1.2.4 真菌病毒与寄主的关系
        1.2.5 真菌病毒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1.3 Genomoviridae病毒的研究进展和进化机制
    1.4 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核盘菌菌株DT-8在油菜中内生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及培养
        2.2.2 供试植物与培养方式
        2.2.3 培养基
        2.2.4 菌株DT-8对油菜植株的处理
        2.2.5 .菌株DT-8 转化mcherry荧光蛋白
        2.2.6 菌株DT-8在油菜植株中的内生观察
        2.2.7 菌株DT-8自油菜植株中重分离
        2.2.8 内生菌株DT-8的传毒
        2.2.9 菌株DT-8的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DT-8在油菜植株中内生性生长
        2.3.2 菌株DT-8在油菜植株中的分布
        2.3.3 菌株DT-8在衰弱油菜植株上的生长
        2.3.4 菌株DT-8 通过内生传播SsHADV-1
        2.3.5 田间喷施菌株DT-8对病毒的传播
    2.4 讨论
第三章 Ss HADV-1 对核盘菌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2.3 FunCat功能富集分析
        3.2.4 KEGG功能富集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s HADV-1 影响核盘菌基因的表达
        3.3.2 菌株DT-8和DT-8VF的 DEGs的 FunCat富集分析
        3.3.3 菌株DT-8和DT-8VF的 DEGs的 KEGG富集分析
        3.3.4 核盘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菌株DT-8内生促进油菜生长并提高抗病性能及其分子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油菜生物产量的测定
        4.2.2 油菜植株抗病性的测定
        4.2.3 油菜植株RNA的提取
        4.2.4 转录组测序研究流程
        4.2.5 数据分析方法
        4.2.6 cDNA第一链合成和RT-PCR验证
        4.2.7 实时荧光定量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DT-8内生显着促进油菜生物产量
        4.3.2 菌株DT-8提高油菜抗病力
        4.3.3 菌株DT-8内生对油菜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五章 菌株DT-8田间防病增产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田间试验
        5.2.2 病情指数调查
        5.2.3 油菜籽含油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菌株DT-8在油菜上长期存活
        5.3.2 菌株DT-8处理减轻菌核病的危害
        5.3.3 菌株DT-8处理提高油菜产量
        5.3.4 菌株DT-8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
    5.4 讨论
第六章 真菌中新型genomovirus-like病毒BcHADV-1 的发现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及培养
        6.2.2 供试植物与培养方式
        6.2.3 DNA病毒序列的克隆和测定
        6.2.4 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6.2.5 病毒粒子的提取
        6.2.6 BcHADV-1 病毒粒体的负染观察
        6.2.7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
        6.2.8 病毒水平传播验证
        6.2.9 病毒垂直传播验证
        6.2.10 菌株生物学特性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灰葡萄孢中四节段DNA病毒的发现
        6.3.2 BcHADV-1 编码的假定蛋白
        6.3.3 Bc HADV-1 的系统进化分析
        6.3.4 BcHADV-1 的传播
        6.3.5 BcHADV-1 与灰葡萄孢的弱毒相关
    6.4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和专利
致谢

(7)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芸薹属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及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简介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传粉类动物的影响
        1.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传粉类动物的影响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人类的影响
        1.5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植物中代谢的研究
    2 手性农药的毒理与环境行为
    3 环氧虫啶的概述
    4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苗期白菜型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药品
        1.2 叶片涂抹试验
        1.3 转运浓度因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环氧虫啶在白菜型油菜中的分布
        2.2 环氧虫啶在不同植物部位的浓度
        2.3 环氧虫啶在白菜型油菜幼苗中的运转
        2.4 环氧虫啶对映体之间的比较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剂和药品
    2 试验方法
        2.1 环氧虫啶混合液的配制
        2.2 环氧虫啶涂抹试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环氧虫啶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中的分布
        3.2 环氧虫啶在蕾薹期甘蓝型油菜各器官的质量浓度
        3.3 人体摄入量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4)C-环氧虫啶在甘蓝型油菜中的残留、产物组成与代谢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剂和药品
    2 试验方法
        2.1 样品提取的方法
        2.2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2.3 样品残留的测定
        2.4 仪器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环氧虫啶在标记叶片中结合残留的形成
        3.2 环氧虫啶在标记叶片中可提取残留的动态规律
        3.3 放射性组分分析
        3.4 放射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3.5 环氧虫啶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规律
        3.6 环氧虫啶在油菜中可能的代谢途径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8)多不饱和脂肪酸基于“脂-肠-肝”轴调节肥胖状态下糖脂稳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肥胖相关慢性疾病
        1.1.1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肥胖
        1.1.2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1.1.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糖尿病
    1.2 膳食脂肪酸与肠道菌群
        1.2.1 肠道菌群和肥胖的联系
        1.2.2 高脂饮食与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联系
        1.2.3 饱和脂肪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1.2.4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炎症
        1.2.5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调
        1.2.6 短链脂肪酸和益生元通过脂肪酸受体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1.3 脂肪-肠道-肝脏交互作用
        1.3.1 “肠-脂”轴
        1.3.2 白色脂肪米色化
        1.3.3 “肠-肝”轴与肝脏糖异生和糖原分解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大型队列的膳食脂肪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人群
        2.2.2 膳食数据以及协变量信息收集
        2.2.3 随访和结局认定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膳食脂肪摄入与全因死亡和各种疾病死亡风险
        2.3.2 多不饱和脂肪酸LA和ALA与糖尿病发病风险
        2.3.3 血浆DHA和EPA水平与肥胖横断面研究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性别依赖地改善肥胖糖脂代谢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3.2.4 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3.2.5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测试
        3.2.6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3.2.7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3.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3.2.9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3.2.10 肠道菌群测序分析
        3.2.11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ALA和LA对肥胖小鼠肥胖表型的影响
        3.3.2 ALA和LA对肥胖小鼠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3.3.3 ALA和LA影响炎症反应
        3.3.4 ALA和LA性别依赖性地调节肠道微生物构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生四烯酸通过“脂-肠-肝”轴调控肥胖状态下糖脂代谢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4.2.4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
        4.2.5 间接能量测定能量代谢
        4.2.6 棕色脂肪成像
        4.2.7 生化指标
        4.2.8 粪便短链脂肪酸检测
        4.2.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4.2.10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4.2.11 形态分析和免疫组化
        4.2.12 免疫荧光法检测
        4.2.13 肠道菌群测序分析
        4.2.14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AA加重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肥胖表型
        4.3.2 AA性别依赖性地改变肠道微生物构成
        4.3.3 AA抑制白色脂肪棕色化
        4.3.4 AA性别依赖性地调控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4.3.5 AA调控肥胖小鼠糖代谢稳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PA和DHA差异性地改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5.2.4 生化指标测定
        5.2.5 间接能量测定能量代谢
        5.2.6 棕色脂肪成像
        5.2.7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测试
        5.2.8 免疫组化
        5.2.9 短链脂肪酸检测
        5.2.10 脂肪组织omega-3 PUFA含量检测
        5.2.11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5.2.12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5.2.13 肠道菌群测序
        5.2.14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EPA和DHA差异性地改善肥胖和能量代谢
        5.3.2 EPA和DHA差异性地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
        5.3.3 EPA和DHA差异性地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
        5.3.4 EPA和DHA差异性地调控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组
        5.3.5 EPA和DHA调控肠道代谢物
        5.3.6 EPA和DHA削弱脂肪组织炎症并加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5.3.7 EPA和DHA介导的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EPA和DHA通过肠道、脂肪、肝脏和胰腺交互作用改善糖代谢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6.2.4 间接能量测定能量代谢
        6.2.5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测试
        6.2.6 丙酮酸耐量测试
        6.2.7 生化指标测定
        6.2.8 脂肪组织omega-3 PUFA含量检测
        6.2.9 短链脂肪酸检测
        6.2.10 形态分析、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
        6.2.11 胰腺β细胞凋亡分析
        6.2.12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6.2.13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6.2.14 菌群移植
        6.2.15 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和功能预测
        6.2.16 粪便代谢组检测
        6.2.17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EPA和DHA改善db/db小鼠高血糖症和加强能量代谢
        6.3.2 EPA和DHA调控db/db小鼠肠道微生物组
        6.3.3 EPA和DHA调控肠道代谢组
        6.3.4 EPA和DHA挽救谷氨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
        6.3.5 EPA和DHA调控胆汁酸代谢而抑制肝糖异生
        6.3.6 EPA和DHA促进SCFA产生和白色脂肪米色化
        6.3.7 EPA和DHA介导的肠道菌群与肠道代谢物的关联
        6.3.8 EPA和DHA调控的肠道菌群介导糖代谢稳态平衡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饲粮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饲料中常用油脂类型及其脂肪酸组成
2 产蛋鸡油脂代谢与脂肪肝
3 油脂类型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 油脂类型对蛋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1 油脂类型对蛋品质的影响
    4.2 油脂类型对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 油脂类型对产蛋鸡健康的影响
6 小结

(10)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前言
    1.1 饲用油脂
        1.1.1 饲用油脂的分类及营养功能
        1.1.2 饲用油脂的氧化
    1.2 脂肪的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
        1.2.1 脂肪的生物合成
        1.2.2 脂肪的分解代谢
    1.3 蛋鸡脂质代谢的特点
        1.3.1 蛋鸡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3.2 蛋鸡脂质代谢的特点
        1.3.3 影响蛋鸡脂质代谢的因素
    1.4 饲用油脂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1.4.1 饲用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1.4.2 饲用油脂对蛋鸡脂质代谢及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4.3 饲用油脂对蛋鸡骨骼代谢的影响
        1.4.4 饲用油脂对蛋鸡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油脂及时间
        2.1.2 试验日粮
    2.2 试验方法
        2.2.1 饲养试验
        2.2.2 代谢试验
        2.2.3 屠宰试验
    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2.3.1 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
        2.3.2 饲料养分表观代谢率
        2.3.3 蛋品质指标
        2.3.4 蛋黄相关指标
        2.3.5 血浆指标
        2.3.6 肝脏指标
        2.3.7 肝脏组织显微结构
        2.3.8 小肠组织显微结构
        2.3.9 骨骼指标
        2.3.10 免疫器官指数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生产性能
    3.2 蛋品质及蛋壳钙含量
        3.2.1 蛋品质
        3.2.2 蛋壳钙含量
    3.3 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肠黏膜形态
        3.3.1 养分表观代谢率
        3.3.2 十二指肠黏膜形态
    3.4 脂类代谢与沉积
        3.4.1 血浆常规生化指标
        3.4.2 肝脏脂类代谢
        3.4.3 肝脏组织显微结构
        3.4.4 蛋黄脂类沉积
        3.4.5 蛋黄中脂肪酸的组成及比例
    3.5 骨骼相关指标
        3.5.1 骨骼长度和重量
        3.5.2 骨骼质量
        3.5.3 血浆相关骨代谢激素
        3.5.4 血浆钙磷水平及相关酶活
    3.6 抗氧化功能
        3.6.1 血浆抗氧化指标
        3.6.2 肝脏抗氧化指标
    3.7 免疫功能
        3.7.1 血浆免疫指标
        3.7.2 免疫器官指数
4 分析与讨论
    4.1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品质的影响
    4.3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4.4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脂类代谢影响
        4.4.1 不同油脂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4.4.2 不同油脂对肝脏脂类代谢的影响
        4.4.3 不同油脂对蛋黄脂类沉积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5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骨骼代谢的影响
    4.6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7 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四、从动物试验看菜籽油的营养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含氧芳烃积累规律、毒性及其降解菌特性研究[D]. 王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藜麦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马洪鑫.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3]冀南地区鸡蛋细菌检测及抑菌保鲜膜的研制[D]. 张玉华.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4]有机功能化SBA-15负载磷脂酶Lecitase? Ultra及其应用研究[D]. 寇毛毛.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5]微拟球藻油脂提取、精炼及EPA富集工艺的研究[D]. 贺瑶.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6]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内生特性及应用研究[D]. 张洪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14C-环氧虫啶对映体在芸薹属油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及代谢研究[D]. 程曦. 浙江大学, 2020(01)
  • [8]多不饱和脂肪酸基于“脂-肠-肝”轴调节肥胖状态下糖脂稳态作用研究[D]. 庄攀. 浙江大学, 2020(01)
  • [9]饲粮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健康的影响[J]. 宋益贞,陈杰,黄金玉,贺强. 中国家禽, 2020(02)
  • [10]饲用不同种类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 刘伟.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动物实验中菜籽油的营养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