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树优良遗传资源采集、研究和保存利用的建议

关于松树优良遗传资源采集、研究和保存利用的建议

一、松树优良基因资源收集研究及保存利用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婷[1](2021)在《吉林省天然红松居群多样性评价及子代测定》文中认为红松又名果松、朝鲜松,是中国东北林区主要的果材兼用乡土树种之一,其材质轻软,纹理美观,在建筑、航空和造纸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过去几十年间,由于经济发展,木材需求量高,过度砍伐导致大量优良基因资源丢失,红松天然林破坏严重。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有关红松遗传改良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对于红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园营建、优良家系评价选择等方面。对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发及利用研究较少。为全面了解红松遗传多样性状态,为红松遗传改良策略提供支撑,本研究以吉林省分布区内6个地点的天然红松居群及子代为材料,对其叶片、元素含量等性状及SSR分子标记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表型与分子遗传多样性的同时初步筛选优良居群与种源,以期为红松良种选育与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红松苗期近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具体分析结果如下:(1)对6个天然红松居群的180个针叶和球果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针叶束粗/针叶厚在居群间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外,其他针叶及球果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呈极显着差异(P<0.01);各性状表型分化系数范围为31.96%~89.36%,表型变异系数变幅为2.85%~21.0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性状、球果性状和针叶性状内部之间相关性较强,但三类性状之间相关性较弱,针叶性状与海拔存在较强负相关,与经纬度成较强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所有针叶和球果性状可分成5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9.69%;最终依据结实性状(种长、种宽、百粒质量和球果质量)和针叶性状(针叶长、针叶宽、针叶厚、针叶束粗)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分别筛选出2个优良居群,可为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基础。(2)以6个天然红松居群的180个针叶为材料,对其钾(K)、镁(Mg)、锰(Mn)、钙(Ca)、铜(Cu)和锌(Zn)等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方差分析显示,K、Mg和Mn三个元素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Ca和Zn元素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差异均达显着和极显着水平(P<0.05),Cu元素在居群间未达显着水平,在居群内达极显着水平;各元素含量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50.97%,略高于居群内;相关性分析表明,除K元素外,Zn与大部分元素之间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纬度、海拔和无霜期与Mg、Mn、Ca和Zn元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与其他元素相关性较弱,种长与Mg呈极显着正相关,K、Zn、Mn、Mg、Ca与部分结实性状和针叶性状分别具有显着相关性:表型变异系数分析显示,各元素含量的表型变异系数在居群内的变幅为16.21%~46.49%,其中在P2居群的Mg、Mn、Ca、Cu和Zn表型变异系数最大,K在P5居群中表型变异系数最大。本研究以各元素含量为选择指标对6个居群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P5入选,结合相关性分析以及表型性状和元素含量的多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可能影响针叶中元素的含量,其生长与环境因素和元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3)利用10对SSR多态引物,对6个居群的129个红松针叶样本进行扩增,共检测到等位基因为41个,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4.10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1.90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1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0,Nei’s指数为0.40,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8;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P3的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指数都均为最大,表明P3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红松6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分别为0.5935~0.9972和0.0028~0.5217,其遗传一致度都在0.59以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分为3大类群,其中P1和P4聚为一类,P3为一类,P6、P2和P5聚为一类,大致符合其居群的地理分布规律,红松居群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与这一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由于植物生长不止受遗传因素影响,还与环境因素有关。(4)对6个红松天然居群的180个两年生子代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源间和种源内苗高与地径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表型变异系数显示家系间、种源间平均表型变异系数的范围均在10%~30%,属于中等程度变异,说明各种源、家系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P1的变异程度相对较高;苗高和地径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6、0.94和0.83和0.40,除了地径外,其余遗传力均在0.80以上,属于高遗传力;一般配合力分析显示,子代地径和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变化范围为-2.16(PK1023)~1.47(PK222)和-6.95(PK969)~5.85(PK179),依据苗高和地径为选择指标,分别筛选出9个优良亲本;依据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1个优良种源和9个优良家系,入选种源及家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6.32%和8.24%、23.47%和 5.21%。

孙佩[2](2020)在《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QTLs解析》文中提出杨树(Populus)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当前,大量杨树栽培种已经在不同杨树适生区推广种植,而准确鉴定不同杨树栽培种和解析杨树重要性状遗传与分子基础是杨树生产实践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对课题组前期收集的91份国内外杨树栽培种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构建指纹鉴定图谱并进行倍性检测,从中选取美洲黑杨丹红杨(Populus deltoides‘Danhong’)作为母本,天然种质小叶杨通辽1号杨(Populus simonii‘Tongliao1’)作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派间F1杂交群体,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的SNP(Single nucletio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测定丹红杨×通辽1号杨F1群体叶片、不定根及抗旱性状,进行QTLs定位分析,解析其遗传基础,挖掘目的性状相关联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对杨树主体栽培种的指纹图谱构建、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为杨树栽培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杨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重要性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18对多态性SSR标记构建91份来自杨属4大派[黑杨派(57)、青杨派(11)、白杨派(5)、胡杨派(2)及派间、派内杂种(16)]的指纹图谱。总计扩增222个多样性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扩增12.3个多样性等位基因,平均标记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区分系数值分别为0.706和0.813。5对SSR标记(ORPM_103、ORPM_247、GCPM_1048、GCPM_1255和LG_X_19)筛选为参试栽培种核心引物组合。流式细胞分析发现11个栽培种为三倍体,其中7个栽培种在多个标记位点扩增出3个等位基因,表明SSR标记可以辅助倍性检测。2.以起源于北美洲的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丹红杨(母本)和我国天然种质小叶杨优树通辽1号杨(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建立F1群体,随机选择500个杂交子代个体,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别构建母本、父本和整合3张高密度遗传图谱。母本遗传图谱含有3 474个SNP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覆盖遗传距离为2 686.63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77 c M;父本遗传图谱含有2 831个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覆盖遗传距离为2 388.21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 M;整合图谱包含5 796个SNP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遗传距离为2 683.80 c 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0.46 c M。共线性和热图分析表明遗传图谱构建质量较高。3.测定丹红杨×通辽1号杨亲本及422个F1子代的13个叶面积、叶周长、净光合作用速率等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亲本间差异显着,F1群体中均为正态分布且同一类型叶片性状间相关性要高于不同类型间性状。定位分析发现调控叶片形态性状的109个QTL位点分布于18个连锁群,55个调控叶片生理性状QTL位点分布于14个连锁群。叶片性状QTL位点区域包含180个候选基因,共表达和GO富集分析证明这些候选基因参与叶片光合作用。定量PCR表明基因CYCLIN(Potri.015G112200)和RED CHLOROPHYLL REDUCTASE(Potri.007G043600)在亲本间显着差异表达,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叶片发育。4.对丹红杨×通辽1号杨亲本及435个F1子代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不定根数量、最大根长和叶片数等12个不定根和茎相关表型性状,在F1群体中广泛分离,受到高度遗传调控,性状间显着相关。150个QTLs位点调控不定根性状,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1-6.1%,83个QTLs位点调控茎性状,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1-19.8%。存在25个QTLs一因多效位点和40个QTLs重组热点,其中10个QTLs一因多效位点共同调控不定根和茎生长。对亲本及强弱生根能力各3个基因型个体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1 01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43个基因是QTL区域重叠基因。K-means聚类和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编码氨基酸膜转运蛋白的基因Pt AAAP19(Potri.004G111400)与不定根性状显着相关,亲本间序列比较分析发现通辽1号杨缺失一段153bp编码区序列,导致其编码蛋白质缺少一个转膜结构域,可能引起不定根生根能力变化。5.在正常水分和中等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丹红杨×通辽1号杨146个F1子代的株高、基径、落叶数等5个抗旱性状,在F1群体中呈正态分布,受到不同程度的遗传调控。抗旱性状存在区组与环境间互作效应,其中株高相对生长量和比叶面积具有显着的基因型和不同水分梯度间互作效应。定位分析发现208个QTL位点,在正常水分条件、中等程度干旱胁迫及抗旱系数条件下分别发现92、63和53个QTL位点,有26个共同QTLs位点,182个特异QTLs位点以及2个一因多效位点,初步开发了一个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共同QTL位点q DLRWC-LG10-1相关联的抗旱性分子鉴定标记np2841。抗旱性特异QTLs位点区域挖掘出187个候选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基因Potri.003G171300和Potri.012G123900参与干旱胁迫响应。本文以适生于中国的杨树栽培种及丹红杨×通辽1号杨F1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指纹图谱和高密度遗传图谱、解析重要性状遗传基础和挖掘关键候选基因,为准确区分不同杨树栽培种、解析杨树重要性状的遗传与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对杨树新品种保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袁雅琪[3](2016)在《不同种源地的杉木良种选择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杉木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速生用材树种。在中国17个省区分布着品种不下三百个的杉木树种。建国以来,杉木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种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资源。从种植实践来看,不同地域的杉木品种表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将优质的杉木资源进行选择、培育和推广,对于杉木的丰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自1979年成立以来,在杉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原始数据,为杉木种质资源的选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几十年来对杉木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开展杉木种质资源的选择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亚林中心现有已进入成熟期(主伐期)的杉木用材林大量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且开展林木优良种质筛选研究。这些杉木种质资源是来自亚林中心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杉木种质资源收集圃、种源实验林、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栽培试验示范林,且这些种质资源林多数已进入经济成熟期,其商品性、丰产性和对本地气候适宜性方面已能充分体现。2.通过对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林30年林分的183个种源进行每木调查及木材生长量分析,一共取得木蕊3000多根,运用性状聚类分析法筛选出其中生长比较优良的45个地理种源和2个本地种源的木蕊进行了年轮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年轮宽度的种源差异。3.对杉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方差F值进行比较,且列出了各年龄段现实增益较大的前10个产地的种源。比较四个年龄段年轮宽度均值,筛选出:4个产地的种源,从幼龄期到成熟期,其增益均位列45个入选种源的前10名,属于全期速生型种源。这4个种源也应该成为大岗山及其周边地区速生丰产型杉木造林的重点选择对象。选出5个产地的种源,在幼龄期增产能力表现优良,其增益排位列前10名,而从中龄期到成熟期增产能力则有所下降,跌出前10名。这5个种源和江西分宜与江西安福2个本地种源一样,都属于前期速生型种源。另外选出6个产地的种源,在幼龄期增产能力表现不突出,均未位列前10名,但进入中龄期增长能力又有优良表现,属于后期速生型种源。

袁妮[4](2013)在《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基因资源的获取、利用及其利益分享是农业科技、生物多样性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重要问题。1961年法、德等欧洲六国在巴黎共同签署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中提出的植物新品种权制度视乎为基因资源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其以私权的形式保障了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育种人利益,也就是强调了基因资源的个体开发和增值价值。随着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利益格局进一步分化,特别是当前面临资源、环境及人类健康等挑战性问题更加普遍与突出,基因资源主权及产权问题日益成为当前国际多角度关注的热点。转基因作物作为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的基因重组技术引入其它生物或物种的基因而培育出来的基因改育作物或基因重组作物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农业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作用,更是成为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转基因作物是一种以基因资源为基础,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改良和培育,注入了个体价值,理应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但是,基因产权作为原产国国家的资源主权权利,特别是以传统方式保存并发现其品种价值的社区和农民的产权权益,在既有的制度体系中未能得到体现。当前很多学者也关注到这个问题,但其研究仍呈片段化,未能从法律角度对资源利用权配置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基因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双向度互动发展尚未涉足。知识产权是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式,是一种基于个体的权利生成,面对权利客体的多样性创新,特别是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集合了自然公共属性和个体价值属性,理应会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路形成突破。本文以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为基点,综合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析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中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利益视角对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体进行分析,力求发现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利用过程中在知识产权方面所产生的基本法律问题,以利益平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农民权益保护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对基因资源利用权进行法律配置,达到基因资源利用中私利和公益的现实平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兼容国际和本土特色的制度体系,提出了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和具体立法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利用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本文主要观点包括:第一,我国当前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制度对转基因作物给予了一定法律基础保护,但对基因资源的自然公共属性关注不够,特别是农民权的实现载体问题;第二,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既要遵循利益平衡原则、实质公平原则、鼓励创新原则,又要坚持防止滥用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在防范与合作中寻求和谐发展;第三,立法选择方面应结合我国法律实际和外部环境,不宜由品种权保护的专门法模式直接过渡到专利法的模式,可探讨建立基因资源法保护模式;第四,在进行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权属登记的基础上,应当进行基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制度建设,包括事先知情同意制度、惠益分享制度、社区共管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权利救济制度等;第五,以农民权为基础和框架构建的基因资源权应注入社区发展权的公共性理念,通过社区共享性制度系统促进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向度互动式发展进路。本文的研究虽然从多视角触及到了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内涵、核心及其关联体系,但还仅仅是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仍有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特别要注意的是,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作为特定的公共性产品,既是促进主体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生物多样性的必然要求。对于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私法范畴,还应从社会整体利益角度考究,搭建一种公共性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法律路径,从而真正实现权利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的和谐发展。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刘希华[6](2010)在《欧洲黑杨幼苗氮高效基因型及SNPs标记筛选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对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 L.)基因资源氮素利用效率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施氮前后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和测定分析与氮素利用相关的生理指标,筛选出氮素利用效率高效型欧洲黑杨基因型,为我国资源高效型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种质,并为杨树氮素利用机理研究和育种资源的养分利用能力评价提供依据,为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提供较为准确的表型数据。主要研究结果为以下三个方面:1、欧洲黑杨氮素利用效率评价及优良基因型筛选。本研究以104份欧洲黑杨基因型为材料,通过生长量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欧洲黑杨生长差异显着。根据2个供氮水平的苗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将欧洲黑杨群体划分为4个类型: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并结合氮反应指数在双高效型与高氮高效型中分别筛选出8个氮利用效率高、生长表现优良的基因型,具较高的育种价值。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氮利用效率相关指标,发现双高效型的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根系干质量、体积、比表面积均高于高氮高效型,初步揭示了不同类型欧洲黑杨氮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的机理。2、欧洲黑杨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功能基因SNP位点的筛选和分析。利用PCR扩增、测序和比对技术,从3个基因与植物吸收铵态氮相关基因(AMT1;2、AMT1;3和AMT1;5),4个与植物吸收硝态氮相关基因(NRT1.2、NRT2.1、NRT2.3和NRT2.4),2个与植物氮素同化相关基因(GW1和GW2)中共筛选了205个核苷酸变异,其中包括164个SNP位点(平均64bp一个)和41Indel(平均250bp一个)。所测序DNA区域的核苷酸多样性为总核苷酸多样性θw、πT分别是0.00525和0.00380。,9个候选基因Ka/Ks值均小于1,因此说明这些基因受负向选择影响,核苷酸序列相对保守。进化的中性检测结果表明,除NRT1.2和AMT1;2外,其他基因符合中性进化,欧洲黑杨群体在基因NRT1.2序列区域存在搭载效应和负选择作用;基因AMT1;2序列存在负选择作用或者有害变异频率。通过9个候选基因的重组分析研究,欧洲黑杨的SNP间的最小重组事件为0.1951。对其中的5个基因进行连锁不平衡(LD)分析,表明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增加,SNP连锁不平衡程度逐渐减弱。说明欧洲黑杨适合采用候选基因进行关联分析和功能SNP标记的开发。3、氮素利用效率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利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与氮素吸收利用相关的AMT1;2等基因的17个位点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对分型的SNP标记和施氮区/不施氮区的材积、苗高和地径这3个生长性状值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7个SNP位点与生长性状显着关联。其中SNP2和SNP7均与不施氮区/施氮区的生长性状达到极显着关联,因此,这2个标记与欧洲黑杨氮素吸收利用相关的功能性SNP分子标记,说明AMT1;2和AMT1;5基因可以作为与氮素利用效率相关的候选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AMT1;2基因SNP2(C-T转换),引起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化(Thr-Ile),CT基因型的材积值、树高和地径高于CC基因型;AMT1;5基因SNP7(A-G转换),该位点是同义突变,GA基因型的材积值和地径高于AA基因型; AMT1;3基因的SNP3、SNP4、SNP5和SNP6均位于编码区,除SNP5外,其他都属于非同义突变,SNP3的GG基因型、SNP4的TT基因型、SNP5的GA基因型和SNP6的CC基因型的材积值、树高和地径高于其他基因型。SNP14位点位于NRT2.4基因的非编码区,GA的基因型的地径高于AA基因型。

卫尊征[7](2010)在《小叶杨遗传资源评价及重要性状的SSRs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乡土树种,具有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繁殖、寿命长和杂交可配性好等特点,是目前我国“三北”地区的主要绿化生态建设树种以及培育优良抗逆无性系的重要亲本材料。由于干旱缺水、沙漠化和滥砍滥伐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小叶杨遗传种质资源正在急剧减少,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小叶杨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与保存。为此,在对小叶杨基因遗传资源进行踏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小叶杨主要分布区内11个省(市)自治区的16个群体进行了资源收集,共收集保存了528个基因型个体。在此基础上,在表型性状、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了小叶杨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揭示了在不同种源的遗传变异规律,最终构建了小叶杨核心种质保存的样本方案,为保护现存的小叶杨遗传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利用基于自然群体的连锁不平衡作图策略,进行了SSR分子标记位点与表型及生理生化共25个性状的联合遗传学研究,研究结果为筛选优良等位变异、发掘和创新种质资源及制定遗传改良策略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表型水平上对小叶杨自然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小叶杨15个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叶、茎和根三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2.91%、35.68%和40.90%,其中以叶面积变异系数(48.79%)最高,叶柄长(45.32%)次之,叶厚(12.89%)和侧脉角(7.38%)最低,叶片生长性状高于其它生长性状;种源内的表型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河北张家口(32.15%),河南洛宁(31.89%)次之,山东沂水(25.13%)和青海都兰(24.80%)最小;各地区种源以分布中心区的华北(31.92%)和华中地区(29.99%)种源变异系数最高,其它边缘群体西北(28.36%)、东北(28.25%)和西南(26.96%)次之,华东地区(25.13%)最小。重复力计算表明叶、茎和根表型性状主要受中度和强度遗传与固定环境效应控制,变异范围为0.456-0.798;各种源重复力均值差异不大,多在0.5-0.6范围内波动。表型分化系数为0.4518,种源内变异(54.82%)高于种源间变异(45.18%),建议种源内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是小叶杨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相关分析显示仅有叶宽等3个性状与海拔等4个生理生态因子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关系。UPGMA聚类结果可将16个小叶杨种源划分成四个主要类群,河北张家口和陕西洛川各自形成一个类群,青海的互助、祁连和都兰形成第三类群,其余种源构成第四类群。(2)在生理生化水平上,对小叶杨10个生理性状在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光合、呼吸和抗逆3种类型生理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2.94%、36.61%和40.25%,其中以丙二醛含量变异系数(56.47%)最高,苯丙氨酸解氨酶(54.48%)次之,叶绿素A(22.01%)和类胡萝卜素(20.31%)最低;各种源平均变异系数差异不大,多数在20%-30%之间,其中以陕西洛川(40.71%)和陕西富县(36.61%)最高,青海互助(24.78%)最低;同样,以小叶杨分布中心区的华北(35.63%)、华中(34.39%)及东北地区(34.59%)变异系数最大,其它边缘地区次之,西北种源变异最小(33.74%)。所有生理指标都受强度遗传与固定环境效应控制,各个生理指标的重复力大小为0.694-0.986;各种源重复力差异不明显,多在0.8-0.9范围内,以山西宁武(0.929)和四川康定(0.925)最高,内蒙通辽(0.840)和辽宁朝阳(0.826)最低。生理分化系数为23.93%,即小叶杨生理变异中种源内贡献占76.07%,说明种源内遗传资源比种源间丰富。相关分析中,过氧化氢酶等4个生理指标与除经度外的多数地理生态因子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UPGMA聚类结果可将16个小叶杨种源分为四个主要类群,其中山西宁武和辽宁朝阳分别组成前两个类群,青海互助、青海祁连和陕西洛川3个种源组成第三类群,青海都兰与甘肃迭部等13个种源形成第四类群。(3)在分子水平上对小叶杨自然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利用2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06SSR标记位点,每一SSR可扩增出8~28个多态性位点,所有位点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量(PIC). Nei’s基因多样性(h)、Shannon信息指数(I)、固定指数(Fit)和近交指数(Fis)分别为6.981、3.877、0.511、0.691、0.637、0.677、1.443、0.348和0.244。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各遗传参数分别为Na=6.981, Ne=3.877, Ho=0.511,He=0.691, PIC=0.637,h=0.677,I=1.443,基因流(Nm)=1.588。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内差异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内方差分量占85%以上,群体间不足15%。各群体Nei’s无偏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42~0.818和0.115-0.542;聚类结果显示小叶杨主要分为3个类群,山东沂水群体单独形成一类,青海群体、陕西富县及山西宁武群体聚为第二类,其它地区群体形成第三类。(4)对小叶杨表型、生理和DNA分子标记3个层次的研究内容进行耦合,结果显示三者在揭示小叶杨遗传多样性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仅在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化、种群遗传多样性变异及群体聚类等方面有一定的吻合。表型与生理遗传多样性参数不相关,而与SSR分子标记具有相关性;群体内差异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大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陕西中部与河南西北伏牛山区等的遗传变异最为丰富,遗传多样性最高,山东沂蒙、青海都兰和互助等地区的遗传变异最小,遗传多样性最低;青海互助和祁连、内蒙通辽及吉林通榆等群体的表型、生理和SSR标记多样性聚类结果比较一致。(5)结合表型、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3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综合比较拟合出小叶杨群体间及群体内个体间的样本策略,即在小叶杨全分布区内随机抽取12个以上的群体,每群体保存36个以上的单株。同时,营建了小叶杨异地保存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库,对充分保护小叶杨资源遗传多样性、防止基因丢失及筛选优异种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6)在对小叶杨自然群体进行遗传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SSR标记基因型与表型及生理生化性状的连锁分析。对于表型性状,共检测到17个SSR标记位点与其显着连锁。与每一性状显着连锁的SSR标记位点数为1-8个,每一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84%-23.39%:而对于生理生化性状,关联分析仅检测到与叶绿素B等4个性状显着连锁的6个SSR标记位点,每性状关联位点数为1-3个,关联位点对生理生化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1.33%~26.46%;关联分析中存在“一因多效”及“多效一因”现象。(7)以携带“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材料表型均值为对照,进一步分析了与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估计了等位变异的潜在表型效应增量(减量),并利用该信息估计了位点增效(减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结果表明,关联位点正、负效应等位变异均值间有差异;多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在不同性状间具有各自表型效应的方向和大小;等位变异在相关性状效应上方向、大小的异同解释了性状间正、负相关的遗传原因;研究鉴别出了一批与表型及生理性状关联的优异位点和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

白卉[8](2010)在《山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及利用》文中认为山杨(Populus Davidiana.Dode)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乡土树种之一,也是白杨派的重要山地造林树种。其材质优良、木材色白、质轻而软、结构均匀、纹理通顺,是优质的工业原料。本研究以建立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的山杨种源家系保存林为试验材料,从表型和DNA水平测定了山杨遗传多样性,分析了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遗传多样性。同时依据208个单株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结合单株材积的性状,筛选出核心库并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核心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体系,并对其进行利用进行了的初步研究。旨在为山杨基因资源评价、保护与保存、遗传改良策略制定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并为优良山杨基因资源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山杨表型性状的变异非常丰富,在种源间和种源内许多性状均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尤其是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山杨种群表型性状频率多样度为0.664,种源间为0.018,种源内为0.646;总体水平的Shnnaon信息指数(Ⅰ)为1.469,种源间为0.096,种源内为1.373。根据表型多样性综合指标的聚类结果,可将山杨6个种源划分为两大类,方正、苇河聚为一类,湖上、江山娇、曙光、铁力聚为一类。2.利用6对SSR引物对6个种源的山杨的遗传关系进行了SSR分析,在引物预期产物大小片段处共扩增出29个位点,其中所有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达到100%。利用Shannon指数与Nei指数估算6个种源山杨的遗传变异,山杨总体的Shannon指数为1.1001,各个种源的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中,方正种源最大,达到1.1111,铁力种源最小,为0.7508。根据Shannon指数的大小将各种源排序为:方正>湖上>苇河>曙光>江山娇>铁力。所研究的山杨种源总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957,每个种源的Nei指数分布在0.4421-0.5944范围内。所有种源根据Nei指数排列的顺序与根据Shannon指数排列的顺序基本一致。3.6个山杨种源间的基因分化指数Gst=0.1143,基因流系数Nm为1.9366。山杨种源内的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88.57%,种源间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11.43%,这说明山杨种源内变异占较大比例。山杨种源间遗传分化指数Gst=0.1143,说明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山杨6个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1.9366,证明山杨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能够降低局部变异,防止适应性分化。4.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的山杨6个种源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图,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MEGA软件构建种群遗传关系聚类图。方正、苇河、曙光、铁力聚为一类,江山娇和湖上聚为一类。5.对208份山杨种质材料以UPGMA法进行聚类,并采取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逐步聚类优先取样法和分组聚类法,分别在30%、25%、20%、15%、10%的比率下抽取15个候选子集,经过对候选子集遗传多样性参数的比较研究,初步筛选出逐步聚类优先取样法20%抽样比率下的核心库T3的42份山杨核心种质资源为最佳核心种质,经分子多样性评价核心库有39种基因型,等位基因Na*4.6667,有效等位基因Ne*2.7288,Shannon指数I*1.1173,Nei指数H*0.6067。核心库表型性状多样性评价,均值差异百分率MD%为15.42%,极差符合率CR79.09%,变异系数变化率VR为90.00%.,达到了核心库构建的标准,’因此认为核心库T3应作为山杨种源家系保存林208个个体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的核心种质资源进行保存。6.构建了山杨组培体系,筛选出山杨芽最佳消毒方法是70%-75%乙醇浸泡10-20s,0.1%氯化汞消毒3min左右;最佳繁殖途径是以腋芽作为外殖体离体快繁;山杨芽最适分化培养基为NT+6-BA0.5mg/L+KT0.3 mg/L,分化率最高可达86%,分化系数达到4.32;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M+6-BA0.5mg/L+NAA0.01mg/L+2%蔗糖;组织培养中高温、透气性差的塑料膜、光强不足等因素均显着促进玻璃化苗的发生,其中封口材料是玻璃化发生的主要因子;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M+IBA1.5mg/L+NAA0.01-0.02mg/L+2%蔗糖,生根率高达93.2%,每苗生根数可高达14条。由遗传因素决定,山杨不同无性系生根能力存在显着差异;移栽应选择茎基部无愈伤组织,根生长粗壮、无污染的健壮苗,移栽基质为1/2珍珠岩+1/2壤土,移栽后5天内湿度维持在70%以上,并且每天喷雾2次,成活率最高可达90%。并确定山杨组培苗在WM+6-BA3.0mg/L+6.5g/L琼脂+2%蔗糖培养基中,可以将保存130天。7.对于山杨核心库优良基因资源采取工厂化育苗的方式直接加以利用。明确了山杨工厂化育苗生产流程,简化了山杨组培技术体系,将嫩枝扦插方法引入组织培养中,使原有的初始分化—继带增殖培养—生根培养—营养杯已在四个阶段减少到初始分化培养—继代增殖培养—试管外生根三个阶段,缩短生产周期1-2个月;针对不同移栽容器采取不同的移栽方法,并对山杨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规范。

马书燕[9](2008)在《柔枝松引种及苗期抗逆性研究》文中认为柔枝松是北美地区干旱、瘠薄、石质山地上的先锋树种,良好的防护林树种,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开发前景的优良树种。本研究将美国柔枝松不同种源引种至北京、河北和内蒙进行研究,通过对各种源种子活力、苗木适应性和苗木抗旱特性等方面的试验,分析影响柔枝松适应性和抗旱性的主要因子,筛选出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种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选育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柔枝松种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在固定温度40℃,湿度100%,时间96h的条件下,5个柔枝松种源的各项发芽速率指标均有所下降。种源Rs和Rsd下降明显,发芽率是正常种子的64.1%和62.8%,活力指数是10.3%和38.1%,其中种源Rg和Rsi的值下降较小,表现出一定的抗老化特性,种子活力较强。(2)种子胚乳中内源激素、酶活性和丙二醛(MDA)与活力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发芽过程中,种源Rsi和Rsd经过老化处理种子中的激素含量、酶活性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膜质过氧化物质丙二醛的含量增加少,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特性。(3)催芽方法:温水(45oC)浸种(1d)—冷水浸泡2d—混河沙(种子:沙子=1:3)—置于室内—常温催芽,能够提高柔枝松种源的发芽率和场圃发芽率,适合柔枝松种源。(4)柔枝松不同种源一年生苗木在鹫峰、萝卜地和东陵的苗高生长节律为:6月底7月开始生长,最快生长期在8月份,在9月底10月初封顶,在内蒙生长期晚近一个月的时间;地径生长节律为:6月中旬开始生长,在9月初以后地径开始迅速生长,10月初出现生长高峰,11月中下旬停止生长。种源Rs、Rg和Rl一年生苗木苗高生长量在东陵最大,分别为8.0cm、7.6cm、6.9cm,种源Rsd在鹫峰苗圃生长量最大,为7.6cm;种源Rs在萝卜地的地径值(0.268cm)最大,种源Rg、Rsd和Rl在东陵地径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269cm、0.286cm和0.290cm;柔枝松不同种源在东陵的平均主根长度最长,各级侧根条数最多,茎跟比最小,表现出一定的耐旱特性;在4个试验地的越冬保存率均达到70%以上,表现出一定的耐寒特性。(5)柔枝松属于高水势延迟脱水耐旱树种。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种源Rsi和Rsd的苗木水势降低缓慢;种源Rsd各种酶活性的变化比较大,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较强,种源Rs的酶活性变化比较小,膜受损程度最大;种源Rs、Rg、Rsd和Rl在干旱胁迫的叶绿素a和b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持续增加趋势,种源Rg和Rsd增加最多,干旱胁迫后期是正常水分的48.4倍和41.9倍;柔枝松种源Rs根、茎、叶的Δ13C值在白泥井最小,其更加适合在白泥井生长,而最不适宜鹫峰的生长环境;种源Rg、Rsd和Rl的在萝卜地和东陵的值最小,最大值在白泥井。

邢世岩[10](2007)在《山东省针叶树种(球果类)遗传改良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林木遗传改良从建国后可以分成初始阶段(5060年代)、全面发展阶段(7080年代)和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阶段(90年代以后)。近35年来山东林业科技针叶树遗传改良论文占3.06%,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本文对我省针叶树育种场建设、种源试验和种源选择、优树选择、杂交育种、子代测定、良种快繁技术、针叶树遗传改良项目、成果及品种等进行了回顾。同时对针叶树遗传改良策略、种源选择、种子园与遗传增益、现代育种技术在针叶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和杂交育种等进行了讨论。

二、松树优良基因资源收集研究及保存利用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树优良基因资源收集研究及保存利用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天然红松居群多样性评价及子代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红松生长性状变异研究进展
        1.2.2 红松结实性状变异研究进展
        1.2.3 红松元素含量变异研究进展
        1.2.4 红松表型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5 红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2 技术路线
2 红松天然居群表型变异分析及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实地概况
        2.1.2 针叶与结实性状的测定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松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值
        2.2.2 方差分析
        2.2.3 红松的表型性状分化
        2.2.4 红松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2.2.5 红松各表型性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2.2.6 红松各表型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2.2.7 红松各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2.2.8 红松各居群的多性状综合评价
    2.3 本章讨论与小结
3 红松天然居群叶片元素含量的变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实地概况
        3.1.2 样品分析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松各元素含量的均值
        3.2.2 方差分析
        3.2.3 红松各元素含量的分化
        3.2.4 红松各元素含量的表型变异参数
        3.2.5 红松各元素含量与气候因素和表型性状的相关性
        3.2.6 红松各居群的多性状综合评价
    3.3 本章讨论与小结
4 红松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DNA的提取
        4.1.3 引物的筛选与SSR扩增
        4.1.4 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S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4.2.2 红松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4.2.3 红松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
        4.2.4 红松天然居群的聚类分析
    4.3 本章讨论与小结
5 不同种源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变异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地点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方差分析
        5.2.2 子代家系各性状的表型变异参数
        5.2.3 各家系的一般配合力
        5.2.4 红松不同种源与家系的多性状综合评价
    5.3 本章讨论与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2)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QTLs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1.2.2 分子标记在杨树中的应用
        1.2.3 杨树重要性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杨树栽培种SSR指纹图谱构建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质量
        2.2.2 多态性SSR标记
        2.2.3 杨树栽培种遗传关系
        2.2.4 指纹图谱构建
        2.2.5 SSR标记和流式细胞分析倍性
    2.3 讨论
    2.4 小结
3 丹红杨×通辽1 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3.1 材料和方法
        3.1.1 F_1群体构建
        3.1.2 F_1群体基因组DNA提取
        3.1.3 建库测序及数据过滤
        3.1.4 SNP位点识别和分型
        3.1.5 遗传图谱构建
    3.2 结果分析
        3.2.1 重测序及标记分型
        3.2.2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3.2.3 遗传图谱质量评估
    3.3 讨论
    3.4 小结
4 杨树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QTLs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叶片形态与生理性状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1.4 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4.1.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F_1群体叶片性状分析
        4.2.2 叶片形态与生理性状QTLs
        4.2.3 QTL区域候选基因
        4.2.4 共表达调控网络和功能富集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杨树插穗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QTLs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测定
        5.1.3 数据分析
        5.1.4 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5.1.5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5.1.6 差异表达基因和K-means聚类分析
        5.1.7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5.1.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1.9 基因克隆和蛋白结构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F_1群体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分析
        5.2.2 不定根与茎相关性状QTL位点
        5.2.3 一因多效位点和重组热点
        5.2.4 测序数据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5 不同样本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5.2.6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5.2.7 不定根和茎相关性状候选基因
    5.3 讨论
    5.4 小结
6 杨树抗旱性状QTLs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F_1群体抗旱性状测定
        6.1.3 数据分析
        6.1.4 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富集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抗旱性状表型变异
        6.2.2 QTL 定位分析
        6.2.3 干旱处理下QTL区域候选基因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不同种源地的杉木良种选择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林木良种选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杉木良种选育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杉木优树选择的影响因子与方法
    2.1 杉木优树选择概述
    2.2 不同因子对杉木选优影响的分析
        2.2.1 生长量对杉木优树选择的影响
        2.2.2 不同起源林龄对杉木优树选择的影响
        2.2.3 不同密度对杉木优树选择的影响
        2.2.4 混交树种对优树选择的影响
    2.3 杉木优树选择的标准与方法
        2.3.1 杉木优树选择标准
        2.3.2 杉木优树选择的方法
        2.3.3 杉木优选注意事项
3 杉木种源地的确定和样本种源地描述
    3.1 杉木优良种源的收集保存和分布情况
    3.2 确定杉木种源地
    3.3 杉木样本种源地的描述
        3.3.1 杉木种源地调查范围
        3.3.2 杉木种源地概况
4 杉木种质资源的生长量观测和测量
    4.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点
    4.2 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 种质资源优选的方法选择和数据处理
    5.1 种质优选的方法
    5.2 对所得试验数据分析
        5.2.1 数据处理
        5.2.2 不同年龄段年轮宽度的种源差异
        5.2.3 不同年龄段年轮宽度现实增益的种源效应
    5.3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及突破点
第二章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理论
    2.1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界定
        2.1.1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内涵
        2.1.2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外延
        2.1.3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特征
    2.2 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理论
        2.2.1 利益平衡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农民权益保护理论
        2.2.4 产权配置理论
        2.2.5 社区资源共享理论
    2.3 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分解
        2.3.1 各相关利益体及其结构
        2.3.2 对传统知识产权的超越
第三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分析
    3.1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3.2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3.2.1 专利法制度相关规定
        3.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相关规定
        3.2.3 农民权制度相关规定
        3.2.4 商业秘密制度相关规定
        3.2.5 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制度规定
    3.3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
        3.3.1 植物品种权的经济影响分析
        3.3.2 植物品种权与农民权利的冲突分析
        3.3.3 “生物剽窃”现象与基因资源保护制度的冲突分析
        3.3.4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所有权分析
第四章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公约有关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4.1.1 《基因资源保护国际承诺》(IU)
        4.1.2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4.1.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4.1.4 《粮食和农业植物基因资源国际公约》(ITPGRFA)
        4.1.5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WIPO/IGC)
    4.2 有关国家及地区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4.2.1 美国:三种保护方式并存
        4.2.2 欧盟:专利法保护方式
        4.2.3 印度:专门立法保护方式
        4.2.4 尼日利亚:FIRD—TM信托基金方式
    4.3 国外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
第五章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选择
    5.1 我国相关立法实践分析
    5.2 加强立法的必要性
    5.3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5.3.1 五种立法模式分析
        5.3.2 五种立法模式比较
    5.4 完善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第六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构建
    6.1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基础
        6.1.1 生态价值
        6.1.2 社会价值
        6.1.3 经济价值
        6.1.4 文化价值
        6.1.5 法律价值
    6.2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原则
        6.2.1 利益平衡原则
        6.2.2 公平合理原则
        6.2.3 鼓励创新原则
        6.2.4 防止滥用原则
        6.2.5 国际合作原则
    6.3 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构建
        6.3.1 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6.3.2 惠益分享制度
        6.3.3 社区共管制度
        6.3.4 成果保护制度
        6.3.5 生态补偿制度
        6.3.6 权利救济制度
第七章 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进路
    7.1 完善我国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参与系统
    7.2 以知情同意为先导,以获取和惠益分享为中轴建设制度体系
    7.3 基于实质性贡献促进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制度完善
    7.4 以动态信息管理促进基因资源收集和价值评估的规范与发展
第八章 结束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6)欧洲黑杨幼苗氮高效基因型及SNPs标记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1.1 欧洲黑杨概述
        1.1.2 氮素利用效率育种资源研究概况
        1.1.3 氮素吸收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1.4 DNA 分子标记(SNP)研究进展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欧洲黑杨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及机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生长差异分析
        2.2.2 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的氮素利用效率类型划分
        2.2.3 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氮反应指数比较
        2.2.4 欧洲黑杨不同氮效率利用类型机理分析
    2.3 讨论
        2.3.1 欧洲黑杨不同氮素利用率的基因资源筛选研究
        2.3.2 欧洲黑杨不同氮素利用率类型生理基础
        2.3.3 欧洲黑杨不同氮素利用率类型根系活力
    2.4 小结
第三章 候选基因SNP 筛选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仪器设备及软件
        3.1.3 基因组DNA 提取
        3.1.4 筛选与氮素利用相关的候选基因
        3.1.5 引物设计与PCR 扩增
        3.1.6 PCR 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3.1.7 序列的编辑与SNP 位点的筛选
        3.1.8 核苷酸多样性和重组分析
        3.1.9 选择中性检测
        3.1.10 连锁平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候选功能基因的序列分析
        3.2.2 SNP 位点筛选
        3.2.3 核苷酸多样性
        3.2.4 进化的中性检测
        3.2.5 连锁不平衡
    3.3 结论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欧洲黑杨氮素利用效率关联分析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检测原理和方法
        4.1.3 仪器设备、主要试剂和主要软件
        4.1.4 基因组DNA 的提取
        4.1.5 实验步骤
        4.1.6 SNP 标记与氮素利用性状的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NP 标记分型
        4.2.2 SNP 标记与材积生长值关联分析的检验
        4.2.3 SNP 标记与苗高生长值关联分析的检验
        4.2.4 SNP 标记与地径关联分析的检验
    4.3 讨论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总结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7)小叶杨遗传资源评价及重要性状的SSRs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我国小叶杨遗传资源研究进展和展望
        1.1.1 形态特征、物候及分类
        1.1.2 自然分布及物候特性
        1.1.3 主要用途
        1.1.4 小叶杨遗传资源研究进展
        1.1.5 小叶杨遗传资源研究展望
    1.2 杨属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1.2.2 染色体多态性
        1.2.3 蛋白质多态性
        1.2.4 DNA多态性
    1.3 关联作图
        1.3.1 关联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1.3.2 关联分析的特点
        1.3.3 关联分析的策略
        1.3.4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1.3.5 植物关联分析研究现状
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小叶杨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的收集与保存
        3.1.2 性状测定
        3.1.3 统计分析方法及参数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叶杨种源间表型性状的形态变异特征
        3.2.2 小叶杨种源内表型性状的形态变异
        3.2.3 表型性状的重复力
        3.2.4 小叶杨种源间的表型分化
        3.2.5 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3.2.6 主成分分析
        3.2.7 聚类分析
    3.3 小结
4 小叶杨生理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叶杨种源间生理性状的变异特征
        4.2.2 小叶杨种源内各生理性状的变异特征
        4.2.3 表型性状的重复力
        4.2.4 小叶杨种源间生理分化系数
        4.2.5 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4.2.6 主成分分析
        4.2.7 聚类分析
    4.3 小结
5 小叶杨自然群体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DNA提取和检测
        5.1.3 SSR引物
        5.1.4 SSR引物扩增
        5.1.5 变性聚丙烯酰凝胶电泳(萨姆布鲁克和拉塞尔,2002)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小叶杨DREB基因内SSR引物的开发
        5.2.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和中性检验
        5.2.3 小叶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2.4 群体近交及遗传分化程度
        5.2.5 群体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5.3 小结
6 小叶杨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耦合研究
    6.1 实验样本组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基本参数的耦合
        6.2.2 遗传分化的耦合
        6.2.3 聚类结果的耦合
        6.2.4 遗传多样性参数梯度变异的耦合
    6.3 小结
7 小叶杨种质资源保存与核心种质资源建立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群体样本策略
        7.1.2 群体内个体样本策略
        7.1.3 种质资源保存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小叶杨核心种质样本策略
    7.3 小结
8 小叶杨表型及生理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小叶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8.2.2 与小叶杨表型和生理性状相关的SSR标记
        8.2.3 与小叶杨表型、生理性状关联SSR标记优异等位基因的发掘
    8.3 小结
9 讨论
    9.1 小叶杨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
    9.2 小叶杨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
    9.3 小叶杨种源间遗传多样性比较
    9.4 三种方法检测遗传多样性差异比较
    9.5 小叶杨核心种质资源的保存
    9.6 林木关联分析研究
        9.6.1 林木候选基因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比较
        9.6.2 群体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9.7 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
    9.8 下一步工作内容及建议
10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山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标记方法
        1.2.3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1.3 杨树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杨树遗传变异表现型多样性
        1.3.2 杨树核型多样性
        1.3.3 杨树同工酶多样性
        1.3.4 杨树DNA水平上多态性
    1.4 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
        1.4.1 核心种质的概念及功能
        1.4.2 核心种质的研究内容
        1.4.3 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4 核心种质的应用
    1.5 山杨及其研究现状
        1.5.1 山杨的分布与生长概况
        1.5.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2 山杨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林建设来源和基本情况
        2.1.2 调查材料的选取
        2.1.3 性状调查方法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山杨种源间表型变异分析
        2.2.2 山杨家系间表型变异分析
        2.2.3 山杨表型变异水平方差分析
        2.2.4 山杨表型性状多重比较
        2.2.5 山杨表型变异特征
        2.2.6 山杨表型性状频率分析
        2.2.7 性状频率表型多样度
        2.2.8 山杨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2.9 聚类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利用SSR标记技术进行山杨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3.1.1 实验材料来源
        3.1.2 实验仪器
        3.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DNA提取
        3.2.2 SSR反应体系
        3.2.3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3.2.4 SSR谱带的记录
        3.2.5 SSR数据的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总DNA完整性检测
        3.3.2 SSR引物的筛选
        3.3.3 山杨种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山杨分子标记核心种质的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核心库的构建方法
        4.1.2 山杨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4.1.3 核心种质的评价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构建策略的筛选
        4.2.2 各核心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4.2.3 核心库表型性状与原群体表型性状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核心种质的保存与利用
    5.1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山杨核心种质的保存
        5.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1.3 山杨核心种质的组培保存法
    5.2 山杨核心种质优良基因资源的利用
        5.2.1 山杨优良单株的规模化生产
    5.3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山杨表型变异的丰富性
    6.2 SSR标记的多态性与局限性
    6.3 遗传多样性与适应性
    6.4 山杨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6.5 山杨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的探索
    6.6 核心种质保存方法的选择
    6.7 核心种质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柔枝松引种及苗期抗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引种概述
        1.1.1 引种定义及意义
        1.1.2 引种的历史及概况
        1.1.3 林木引种的主要理论
        1.1.4 新技术在林业引种中的应用
        1.1.5 我国目前引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6 林木引种在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
        1.1.7 林木引种的引用前景
    1.2 松属树种在我国的引种概况
        1.2.1 松属树种分布及研究概况
        1.2.2 松树在我国的引种情况
        1.2.3 柔枝松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1.3 植物抗旱特性的研究进展
        1.3.1 树木的抗旱机理
        1.3.2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
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实验林场苗圃
        2.1.2 北京林业大学鹫峰试验林场萝卜地
        2.1.3 河北遵化东陵国营林场
        2.1.4 内蒙达拉特旗白泥井镇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3 柔枝松种源的种子活力
    3.1 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速率
        3.1.1 种子的发芽率
        3.1.2 活力指数
    3.2 柔枝松种源种子生理特性
        3.2.1 不同种源种子内源激素的比较
        3.2.2 不同种源种子酶活性的比较
    3.3 丙二醛(MDA)含量与种子活力
    3.4 小结
4 柔枝松不同种源的苗期适应性
    4.1 不同催芽方法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4.2 不同种源场圃发芽率的比较
    4.3 柔枝松不同种源的苗木生长规律
        4.3.1 苗木高生长
        4.3.2 地径
        4.3.3 根系
    4.4 不同种源苗木生物量的比较
    4.5 茎根比
    4.6 一年生苗木适应性
        4.6.1 成活率
        4.6.2 越冬保存率
    4.7 小结
5 柔枝松苗木的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研究
    5.1 幼苗水势与土壤含水量
    5.2 耗水量与耗水速率
        5.2.1 耗水量日变化
        5.2.2 耗水速率
        5.2.3 耗水量和耗水速率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5.2.4 小结
    5.3 光合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5.3.1 光响应曲线
        5.3.2 净光合速率变化特征
        5.3.3 蒸腾速率
        5.3.4 气孔导度
        5.3.5 水分利用效率(WUE)
        5.3.6 复水后光合指标的测定
        5.3.7 小结
    5.4 干旱胁迫对酶活性的影响
        5.4.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5.4.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5.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5.4.4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5.4.5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5.5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5.6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7 游离脯氨酸(Pro)
    5.8 稳定性碳同位素与抗旱节水优良种源的筛选
        5.8.1 不同干旱时期柔枝松苗木不同部位δ~(13)C 的比较
        5.8.2 不同试验地之间δ~(13)C 和Δ~(13)C 的比较
        5.8.3 小结
    5.9 小结
6 引种柔枝松生长条件分析
    6.1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1 气候因子
        6.1.2 土壤因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纬度适合性分析
        6.2.2 气候适合性分析
        6.2.3 土壤适合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山东省针叶树种(球果类)遗传改良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针叶树遗传改良总体趋势
2 育种场建设
3 种源试验和种源选择
4 优树选择
5 针叶树杂交育种
6 子代测定
7 良种快繁技术
8 针叶树遗传改良项目、成果及品种
9 建议与思考
    9.1 针叶树遗传改良策略
    9.2 针叶树种源选择
    9.3 针叶树种子园与遗传增益
    9.4 现代育种技术在针叶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9.5 针叶树杂交育种

四、松树优良基因资源收集研究及保存利用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天然红松居群多样性评价及子代测定[D]. 刘晓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丹红杨×通辽1号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QTLs解析[D]. 孙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2)
  • [3]不同种源地的杉木良种选择与评价[D]. 袁雅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4]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袁妮.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欧洲黑杨幼苗氮高效基因型及SNPs标记筛选研究[D]. 刘希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1)
  • [7]小叶杨遗传资源评价及重要性状的SSRs关联分析[D]. 卫尊征.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山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及利用[D]. 白卉.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9]柔枝松引种及苗期抗逆性研究[D]. 马书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山东省针叶树种(球果类)遗传改良及评价[J]. 邢世岩. 山东林业科技, 2007(04)

标签:;  ;  ;  ;  ;  

关于松树优良遗传资源采集、研究和保存利用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