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复兴的风格

论唐诗复兴的风格

一、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杨若柳[2](2020)在《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文中提出“格调”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一个极具集成性与包容性的概念,一直贯穿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格调”并非从一开始就以自觉、成熟的形态存在,而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萌芽与唐宋元的沉淀,直到明代格调诗论才成熟与完善,“格调”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其具体内涵亦不同。为此,本文以“格调”为研究对象,对古代诗学进程中的“格调”进行细致梳理,注重把握不同阶段“格调”的内涵变化,明确茶陵派格调论在格调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茶陵派领袖李东阳及其成员的格调理论,探究李东阳格调论乃至于整个明代格调诗论的理论作用与历史意义。本文的绪论首先明确了本论题的研究缘起,对以格调与茶陵派为对象的研究着作、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厘清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与成绩,进而表明了本论题的研究空间与价值意义。本文的第一章先对“格”与“调”的基本涵义进行梳理、阐释,对“格调”一词的涵义进行初步界定。进而从众多文论专着中爬梳“格调”一词的发展变化,明晰“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进程中的演变历程。该部分以明代格调理论为界,将古代格调诗学分为三段:前格调诗学、明代格调诗学与后格调诗学。其中,前格调诗学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四部分梳理;明代格调诗学以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为主线贯穿明代格调理论发展进程;后格调诗学主要阐释清代格调派代表沈德潜的诗学理论。通过梳理格调诗学的发展演变,明确茶陵派的格调理论在整个格调理论发展史中的关捩地位。本文的第二章具体阐释格调论视野下茶陵派的格调理论,以分析李东阳的格调论为主,兼考察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理论。通过分析茶陵派的格调论,明晰茶陵派,尤其是李东阳的格调论在整个格调诗学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本文的第三章将格调论与风骨论、意境论进行对比,从古代诗学的大视野中评析格调理论的特色与价值,并探索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与意义。

王春翔[3](2020)在《白居易诗歌接受与晚明诗学嬗变》文中提出和一般的诗人主题接受史不同,本文研究白居易诗歌接受并非为“白居易主题”研究服务,而是更倾向于宏观上的晚明诗学研究。本文以接受史为视角解读诗学史,希望为主流的以理论范畴为中心的诗学史书写模式提供一种补充思路。在明清诗学史上,晚明是由明中叶唐音独尊的局面转向清代唐音、宋调争鸣的重要过渡期。而这一宋调复兴期的主要潮流以白居易、苏轼、陆游为代表的平淡晓畅类宋调为主。一方面,对白诗的褒贬往往体现着当时诗论家对于宋调诗歌的态度,另一方面,各大派别的诗论家彼此之间的攻讦也常常依托于白诗批评,一些诗学理论的代嬗也在众人对白诗批评的争论中得以实现。这就使得本文以白诗接受史为线索勾勒出晚明诗学嬗变的大致轮廓成为可能。按照这一思路,笔者将晚明诗学史大致分为四段:第一段是万历前期:格调派对于宋调的态度有所缓和,为公安派的崛起打开了风气。第二段是万历中期:随着公安派的兴盛,彼时诗坛迎来自明中叶以来宋调诗歌接受的第一个高潮期。第三段是万历后期至天启朝:宋调复兴的趋势虽有所遏制,但随着宗唐、宗宋两派的不断论争,人们对宋调诗歌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第四段是崇祯时期:唐音、宋调之争趋于激烈,而以钱谦益为代表的宗宋派也不再囿于白、苏、陆一类的平淡晓畅宋调,而显现出“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为清代宋诗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张波[4](2020)在《赖山阳唐诗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赖山阳是日本江户后期着名的汉学家和诗人。他出自书香门第,父辈多有诗名,拥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很早就接触到唐诗,其诗文集中就常见用唐人诗语及仿效唐人之作。他交往的人也多是诗坛名家,且其中不乏有唐诗的倡导者;其身处的江户时代盛行或尊唐或宗宋的诗学思潮,唐诗接受的历程也几经变化。赖山阳曾言“于是益知唐人妙处,有后世所不及”(1),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唐诗的尊崇。选本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承载着选家的诗学观念;附在其间的评语更直接地表达出评论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山阳选评有《唐绝新选》及《韩苏诗抄》《杜韩苏三家古诗钞》《<锦绣段选>选》等数个与唐诗相关的诗歌选本。在所选唐诗的体式上,赖山阳偏爱七绝和古体诗;在所选唐诗的时段上,呈现出“我选中晚唐多”(2)的倾向;在所选唐诗的题材方面,赖山阳选录了很多中晚唐咏史诗及史论诗;在评论唐诗作品时,山阳表现出对萎靡纤巧诗风的批评;唐代诗家中,山阳最为推重杜甫和韩愈,不仅专门选评他们的诗集,且其汉诗创作也以拟似杜诗、韩诗为归旨。赖山阳唐诗观的形成首先即有诗歌自身的因素影响,其次与他所在的江户时代诗坛的流行风气有关;最后,江户时期的唐诗学正处在明代诗学思潮影响之下,故赖山阳的唐诗观也受到明代格调派和性灵派唐诗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促成了赖山阳独特的唐诗观。赖山阳拟杜学韩的汉诗创作有得有失;其唐诗观中蕴含的一些诗学主张,如其对咏史诗的提倡,对日本诗坛的咏史风气推动极大。作为江户后期地位显着的汉学家,他的唐诗观不仅为我们审视江户后期乃至整个江户时代的唐诗接受打开了一扇窗口,也为我们考察东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许波[5](2019)在《赵宧光《弹雅》研究》文中认为《弹雅》是晚明赵宧光的诗学着作。全书由《雅俗》、《声调》、《格制》、《取材》、《韵协》、《论文》、《尘言》、《栞误》、《原流》、《题跋》和《诗铨》十一个部分组成,涉及诗歌的体制、创作过程以及评论鉴赏等方面。赵宧光论诗,以“声调”说为中心,强调对“格制”的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格调皆合谓之雅”,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是明代诗学思想的重要一环。但学界长期对这部着作认识不足,本文以赵宧光生活的晚明诗坛为坐标系,通过对赵宧光诗学思想的考察和研究,判断他对前人诗论的继承和变革,试图明确其在晚明诗学上的位置。第一章,分析赵宧光“声调”说的具体内涵:诗歌应当抑扬顿挫,保持音乐美;在“有声”的前提下达到音韵之“清”;追求平仄得当;并将“韵”认定为“声之和”。他的“声调”说强调以上几种因素的综合运用,在达到音乐性的同时也追求诗歌的审美趣味。第二章,从体不能杂和法不必执两方面阐述赵宧光的“格制”观。赵宧光《弹雅》中的“格”侧重于审美风格,“制”侧重于体式,法度。诗歌不应糅杂体制;但在声调和谐和审美高雅的前提下,不必过分拘泥于字与句的斟酌,保持灵活处理的态度。第三章,论述赵宧光在《弹雅》中提及的以“雅”为指归的诗学观。赵宧光论诗,追求诗歌“格”与“调”的和谐,强调二者与“雅”的紧密联系。他以“雅”为指归的诗学观,注重情真、景真,注重诗人情兴的阐发以及对托讽手法的运用。综上,“声调”、“格制”、“雅”构成了赵宧光的诗学体系的核心,在继承严羽的基础上,对费经虞也有相当的影响。赵宧光的诗学思想在明代晚期的文学思想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孔庆蓉[6](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提出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余帆[7](2019)在《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文中提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到了明代,明人紧追唐人的脚步,提倡复古,以期在诗歌方面能够达到唐代的繁荣。这使得诗话在明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代诗话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是中国诗话发展的第二高峰。在“崇唐抑宋”的复古派主流思想的影响下,明代文人对唐诗艺术呈现出多角度、递进式的批评局面,广泛涉及唐诗的编选辑佚、诗歌史流变、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等多方面。本文将立足于明代的重要诗话,力图将明诗话家对唐诗艺术批评的大致脉络与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提取有代表性和创见性的诗论进行论述,以此来探究明人的唐诗批评观与价值所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明代唐诗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论题的研究价值,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明代唐诗艺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诗歌的“辨体”观上,明人注意到体制与诗歌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不同的诗歌体制对诗歌的遣词造句,甚至是兴象主旨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各用其体。特别是在唐人五古和唐人七律上,明人论断颇多。同时,明人也注意到了字、句、篇章在诗歌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诗歌的字词章句的赏析与运用。第三章论述明人对唐代重要诗人艺术风格的批评。明人首次提出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四个分期说,总体上推崇初盛唐诗歌,尤以李杜诗歌为代表。明人看到了“四杰”等对初唐浮靡绮艳诗风的变革,肯定了李诗的正统地位和杜诗的“正”与“变”,同时对中晚时期的优秀唐人唐诗亦有所发掘,间接肯定了中晚唐诗歌的诗歌地位。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明代对唐诗的艺术追求,从明人对唐诗批评的内容入手,把握明人对唐诗艺术的审美批判。明人对唐诗的艺术批评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追求诗歌的自然旨趣,二是崇尚诗歌的格高调逸,三是追求诗歌的浑融兴象。第五章将明人对唐诗的艺术学批评放在整个唐诗学研究的背景下,结合明代的诗歌发展,把握明人唐诗艺术学研究的价值。明诗话一方面推动了本朝诗歌的蓬勃发展,使得明代文坛先后出现了“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诗歌流派,另一方面,孕育了清代“性灵说”、“神韵说”、“格调说”,推动了清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唐诗艺术的研究上,为后人把握唐诗诗歌发展方向与脉络奠定了基础,也拓宽了后人研究唐诗诗歌艺术的视野。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研究进行概述与总结。明诗话虽多承袭宋诗话,但在诗歌的辨体、声律等艺术批评方面有所创新,值得后人关注。

袁媛[8](2017)在《清初遗民诗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清初遗民诗学,以诗情观与诗史观为中心,以诗法与批评为重心,探讨“遗民意识”影响下的清初遗民诗学与元初遗民诗学、民初遗民诗学、明代诗学及清代诗学发展之承继关系,以求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清初遗民诗学在诗学史及遗民诗学史的地位与价值。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从政治环境、学术背景、诗歌创作、诗学渊源论清初遗民诗学生成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因素。研究清初遗民诗学需先“论世”,知遗民“身处”。第二章概论清初遗民诗学的相关问题。清初遗民诗学是遗民意识影响下的诗学,遗民意识直接影响遗民心态与行为。遗民选择诗歌表达眷念故国之情与保存故国文献、遗民文献的愿望,然传统诗论束缚了遗民的表达,遗民亟需重新建立新的诗学体系,以适应遗民情怀的抒发,清初遗民诗学应运而生。清初遗民诗学是以诗情观与诗史观为中心,以诗法与批评为重心,以求真与贵变为特征的诗学体系。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清初遗民诗情观是清初遗民诗学的中心,亦是清初遗民诗学的统帅。从诗学发展史来看,清初遗民诗学与元初遗民诗学共同构成遗民诗学史之主体,清初遗民诗情观是对元初遗民诗情观的继承、深化、拓展,是遗民诗学之集大成。就诗情理论本身来说,清初遗民诗情观以清初性情论为哲学基础,以真性情、情与理、情与景、归本忠孝界定性情的范畴,极大拓展了诗情论的广度与深度。第四章,清初遗民诗史观不仅在创作上自觉以诗为史,且在理论又有所拓展,内容上主张以诗为史、以心为史,功能上强调以诗补史之阙,以诗证史之讹。清初遗民之诗史理论于创作、理论、批评之规模与影响皆超越元初遗民,与元初遗民诗史理论共同构成遗民“诗史”史。第五章,清初遗民辨析唐宋论诗法,非分唐宋之优劣,而是藉此建构遗民作诗之法。遗民学唐宋诗之优势,总结并建立符合遗民表达的诗法:诗法杜甫,重振风雅;重视学问,根柢经史;就彼声律,舒我性情。遗民所论诗法,充分肯定诗法的价值,主张诗出之以性情,规之以法度,同时又强调诗法始终以性情为本,反对刻板的死法。第六章,清初遗民的诗歌批评受诗人经历、情志与遗民意识的影响,批评态度中正公允,论诗人重于诗、论诗真重于工,建构以“清”为中心的审美标准,论诗多清刚之气、冰雪之气,追求清寒古澹的诗风。清初遗民将淳厚的乡邦意识与坚定的遗民情怀相融合,极力宣扬西北亢厉质朴、岭南雄直悲怨的诗风,开启清代地域诗学的发端,共同建构清初遗民诗歌批评体系。余论部分论清初遗民诗学之影响。本文研究清初遗民诗学,将其置于遗民诗学与清代诗学的坐标系中,横向可见时下遗民诗学,纵向可观遗民诗学发展史,以此评价清初遗民诗学在遗民诗学史、诗学史的地位与价值。

曾贤兆[9](2016)在《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文中研究说明清代诗学从前期到中期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诸多前后相续且隐微复杂的联系。总体上,清朝建国以来的顺、康、雍三朝,在诗学上最大的趋同之处是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诗学弥漫诗坛;至清代中期乾嘉年间,则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说席卷诗国。考察清初强大的神韵诗学渐趋式微,至清中叶转向性灵诗学主诗坛坛帖,叶燮诗学及其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成了清代诗学从神韵到性灵的转向,也促成了诗学理论从复古之风弥漫走向创新之大旗高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促成了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叶燮诗学之促成清代中期诗学转向,首先是其以“变”为核心的诗史发展观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横扫诗坛复古主义流弊,并提出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方法;其次是“理”“事”“情”之客观对象与“才”“胆”“识”“力”的主观因素相结合的创作理论,强化了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的现实品格以及诗人的主体意识;再次是用一系列相对的诗学理论范畴,解析了诗坛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试图在哲学的高度探寻隐藏在纷繁芜杂的诗学现象背后的本质,示人以正确的学诗之法和评诗之法,从而使诗学理论批评与诗歌创作都能健康地发展。本论文前两章结合叶燮的时代、家族及人生历程,梳理了叶燮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强调了其家学传统以及“原本性情”的诗学观形成的渊源,重点归纳了叶燮诗论体系中对清代中期诗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的诗史观、作家论、“后法”理论、作品论、批评论,以及区别于诗话的极强的理论性、“守正”之品格和建设性等特征。论文后四章,首先从叶燮与神韵诗学之式微的角度,认为神韵诗学强调以“清远”为特征的意境建构,同时有“诗中无我”、脱离现实之弊;叶燮诗学恰与之互补,其以“理、事、情”为创作客体的作品论,以及反复古主义的诗论体系恰可弥补神韵诗学因强调“清远”而导致的脱离现实,以及因推重七子鼓荡而起的复古主义流弊。其次,叶燮“原本性情”、推重创新的诗论体系,以及“踵事增华”的诗史观是清代中叶性灵思潮崛起的序曲。再次,叶燮诗论的“守正”品格,注重人品的作家论,以及以“后法”为代表的创作论,为沈德潜格调诗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为叶燮诗学影响于清中期诗学的重要一面。最后,从清代诗坛唐宋之争发展流变的角度,梳理了叶燮对诗史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对唐宋之争的本质的认识,以及用“才、胆、识、力”为核心的作家论和一系列诗学范畴,诸如源流、本末、盛衰、沿革、因创等,对唐宋之争的解析,从而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为清诗融通唐宋之风格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过比较翔实的论证梳理,本论文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叶燮诗学及其精湛的理论体系,对于清代前中期诗学从神韵到性灵,从复古到创新,从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过渡与转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清诗融通唐宋之自身面目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敬雅[10](2016)在《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文中指出历代唐诗总集尤其清代唐诗总集中很多有价值的序跋、小引和凡例,至今沉睡在各图书馆古籍部,是未被开掘的浑金璞玉,需刮垢磨光进行系统的学术清理,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文献和学理价值。本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最大特色是发现新材料、阐释新材料。文章以今存二百五十馀种清代唐诗总集为依托,以“序跋”研究为立足,致力发掘序跋文献价值、诗学价值。统论之,着力凸显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辨识总集与别集序跋差异,明确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分析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考察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探究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基于此,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梳理历代唐诗总集,为序跋研究奠定基础。经梳理可见,唐诗总集编纂呈阶段性特征:由唐五代的兴盛,宋金元的低潮,明代的复兴,至清代进入集大成时期。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编选种类齐备。第二章揭示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构成其序跋不同特色。选集类序跋强调“精选”,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合集类序跋强调“求全亦求善”,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全集类序跋强调“网罗赅备”,突出“通观全唐”。第三章从文献角度切入,厘清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总量,探讨重刻重抄本序跋增删、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等问题。还注意到序跋的留存史料、交代选诗来源、鉴定版本等文献价值。第四章旨在探索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其编纂动机,当受清代崇唐学唐的炽热之风影响。然在崇唐学唐大背景下,人们或不满之前编集成果而另编他集,或企图借助唐诗总集来矫正诗坛流弊。与此同时,清人于唐诗总集序跋呈现多样化编选宗旨,既彰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亦申明推尊雅正诗教、提供后学范本的重要性。第五章通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探析清人诗学观,解读清人对其所关注的唐诗热点问题的意见。发现清代唐诗总集序跋对唐诗分期问题争论激烈,对中晚唐诗尤其是中唐诗的意义有重大揭示,也涉及唐诗大家标举、各体大家的标举。除此,由序跋知悉清代的个别唐诗总集对诗体划分最近唐人分类实际。并且,清代唐诗总集多七律选本,对七言律诗尤为关注。

二、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1)“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写作思路与论文的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格调的渊源及发展
    1.1 格调的涵义
        1.1.1 格的基本含义
        1.1.2 调的基础义项
        1.1.3 格调综论
    1.2 格调的生成与发展
        1.2.1 前格调诗学——格调的萌芽与积淀
        1.2.2 明代格调诗学——格调的繁盛
        1.2.3 后格调诗学——格调的复兴
第二章 格调论视野中李东阳及其茶陵派的格调诗学
    2.1 李东阳的格调论
        2.1.1 李东阳的生平及着述
        2.1.2 李东阳的格调理论
        2.1.3 李东阳格调论对后世的影响
    2.2 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论
        2.2.1 茶陵派成员考
        2.2.2 茶陵成员的格调论
第三章 明代格调论的理论作用及历史意义
    3.1 古代诗学视野中的格调理论评析
        3.1.1 风骨论与格调论
        3.1.2 意境论与格调论
    3.2 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白居易诗歌接受与晚明诗学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意义
    0.2 白诗接受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1 万历前期的白诗接受:王世贞晚年对白诗的推崇
    1.1 王世贞晚年对白居易诗歌态度的转变
    1.2 王世贞晚年崇白的原因及意义
2 万历中期的白诗接受:格调派的自我修正与公安派的讨伐大纛
    2.1 进退两难:格调派后学的白诗接受
    2.2 公安派的白诗接受
3 万历后期至天启朝的白诗接受:竟陵派、格调派与公安派的纷争
    3.1 竟陵派的崛起与袁中道的反击
    3.2 许学夷的白诗接受之一:“评诗三标准”与其对公安派的批判
    3.3 许学夷的白诗接受之一:“兼收变体”的诗歌史思想
4 崇祯时期的白诗接受:公安派的遗产与正统格调派的回光返照
    4.1 陆时雍的白诗接受:评诗标准的多元化与辩体意识的淡化
    4.2 钱谦益的白诗接受与明中后期诗坛正统的重构
    4.3 正统格调派的卫道士——云间三子对白诗的批判
5 总结
    5.1 作为解读晚明诗学史视角之一的白诗接受
    5.2 唐音还是宋调:宋、明两代白诗接受的分歧
    5.3 作为批评史书写视角之一的接受史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4)赖山阳唐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赖山阳唐诗观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赖山阳生平、家世及交游
        一 生平简介
        二 家世背景
        三 交游概况
    第二节 江户时代诗学思潮及唐诗接受
        一 江户时代的诗学思潮
        二 江户时代的唐诗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赖山阳的唐诗观
    第一节 赖山阳选唐诗
        一 《唐绝新选》
        二 《韩苏诗钞》
        三 《杜韩苏三家诗钞》
    第二节 赖山阳的唐诗观
        一 诗体崇尚
        二 时期趋向
        三 题材偏好
        四 审美趣味
        五 诗家推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赖山阳唐诗观成因考
    第一节 诗体特性
        1.七绝
        2.古风
    第二节 诗坛风气
        一 七绝盛行,古体不振
        二 纤巧成风,刚健不存
        三 杜、韩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明清诗学影响
        一 格调论的影响
        二 性灵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赖山阳唐诗观的评价、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评价
    第二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影响
    第三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赵宧光《弹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选题背景及意义
    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诗以声调为容貌
    第一节 “声调”说的提出
    第二节 “声调”说的具体内涵
    第三节 赵宧光“声调”说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诗以格制为骨骼
    第一节 体不能杂
    第二节 法不必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以“雅”为指归
    第一节 格调皆合谓之雅
    第二节 赵宧光的诗雅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二、乐府曲目创制
        三、歌辞记录
        四、乐舞表演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一、对汉诗的注释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一、乐府分类研究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四、汉、魏诗之辨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小结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整体性研究
        二、个案研究
第一章 明诗话中论唐诗艺术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辨体”观
        一、辨析体制
        二、对唐七律和唐五古的探讨
    第二节 论字法·句法·章法
        一、论唐人字法
        二、论唐人句法
        三、论唐人章法
第二章 明诗话中的唐代主要诗人艺术风格批评
    第一节 初唐时期主要诗人风格批评
        一、“初唐四杰”:雄健诗风
        二、陈子昂:风雅诗风
    第二节 盛唐时期主要诗人风格批评
        一、李白:超脱妙绝、高畅俊逸
        二、杜甫:众体兼备、别是一家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主要诗人风格批评
        一、中唐:闲淡与新奇并存
        二、晚唐:工整密丽的诗风
第三章 明诗话中的唐诗艺术的审美批评
    第一节 追求诗歌的自然旨趣
    第二节 崇尚诗歌的格高调逸
    第三节 推崇诗歌的浑融兴象
第四章 明诗话中的唐诗艺术学的价值及影响
    第一节 推动了明代的诗歌发展
    第二节 孕育了清代“性灵说”、“神韵说”、“格调说”
    第三节 拓宽了后世唐诗研究的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清初遗民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清初遗民诗学之生成背景
    第一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政治环境
        一 高压与怀柔:清廷政治策略
        二 刀剑与笔墨:南明抗清斗争
    第二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学术背景
        一 清初之经世致用思潮
        二 经世致用与清初诗学
    第三节 清初诗与清初遗民诗学
        一 遗民诗与清初遗民诗学
        二 贰臣诗与清初遗民诗学
    第四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渊源
        一 前代诗学:接受与寄托
        二 明代诗学:褒贬与批评
第二章 清初遗民诗学概论
    第一节 清初遗民与遗民意识
        一 遗民心态:出处进退与生死抉择
        二 遗民行为:武力抗清与文献留存
    第二节 遗民意识与清初诗学
        一 遗民选择:以诗明心志
        二 诗学中心:诗情观与诗史观
        三 诗学重心:诗法与批评
    第三节 清初遗民诗学特征
        一 求真
        二 贵变
第三章 清初遗民之诗情观研究
    第一节 诗情观之历史渊源
        一 清前诗情观之流变
        二 元初遗民之诗情观
    第二节 清初遗民诗情观界定
        一 性情说与诗情观
        二 论诗抒真性情
        三 论诗之情与理
        四 论诗之情与景
        五 论诗本乎忠孝
    第三节 清初遗民论诗可以怨
        一 世变与诗变
        二 论诗可以怨
        三 “温柔敦厚”与“诗可以怨”之辩
    第四节 清初女遗民之诗情观
        一 女遗民身份之界定
        二 刘淑论诗之“贞”与“怨”
        三 王端淑论诗可抒发胸中块垒
第四章 清初遗民之诗史观研究
    第一节 遗民与诗史理论
        一 孟柴“诗史”:共时性与历时性
        二 对立与融通:史亡而诗作
        三 遗民“诗史”史:以元初遗民、清初遗民为主体
    第二节 清初遗民之诗史观
        一 以诗为史、以心为史
        二 补史之阙、正史之讹
    第三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异调
        一 以诗史论杜诗之质疑
        二 论诗史贵在美刺
        三 论诗笔与史笔
    第四节 清初遗民诗史观之异变
        一 诗人: 珍重千秋惇史笔
        二 遗民: 诗真事当是诗史
        三 贰臣: 读吾诗而知吾心
第五章 清初遗民辨析唐宋论诗法
    第一节 清初遗民之唐诗观
        一 推尊初、盛唐,于唐得古
        二 推尊晚唐,重比兴、美刺
    第二节 清初遗民之宋诗观
        一 以唐存宋、兼采唐宋
        二 以宋存宋、宣扬宋诗
    第三节 清初遗民论作诗之法
        一 诗法杜甫,重振风雅
        二 重视学问,根柢经史
        三 就彼声律,舒我性情
    第四节 清初遗民论诗法与性情
        一 诗从性情出,规之以法度
        二 傅山:论诗法归本于性情
第六章 清初遗民之批评研究
    第一节 清初遗民之批评特征
        一 论诗中正公允
        二 论诗人重于诗
        三 论诗真重于工
    第二节 清初遗民以“清”论诗
        一 清刚之气论人论诗
        二 冰雪之气选诗评诗
        三 追寻孤寒古澹之风
    第三节 清初遗民论地域与诗歌风格
        一 西北诗风:亢厉质朴
        二 岭南诗风:雄直悲怨
余论: 清初遗民诗学的影响
    第一节 清初遗民诗学与遗民诗学
        一 清初遗民诗学对元初遗民诗学的继承
        二 清初遗民诗学对民初遗民诗学的影响
    第二节 清初遗民诗学与清代诗学
        一 清初遗民诗学与清初诗学
        二 清初遗民诗学与清代诗学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9)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本论题的研究基础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内容
    五、重点与难点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七、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叶燮的家族、时代与思想
    第一节 叶氏家族的文采风流
        一、科第相望的汾湖叶氏家族
        二、神仙眷侣叶绍袁与沈宜修
        三、才高命蹇的叶氏姐妹
        四、既诗情画意又充满悲情的午梦堂
    第二节 叶燮的心路历程
        一、幸福而早慧的童年
        二、悲情又困窘的成长历程
        三、家国动荡之中的逃难与婚姻
        四、艰辛耿介的仕宦之路
        五、隐逸、交游与讲学
    第三节 叶燮思想述略
        一、以“变”为核心的世界观
        二、以儒为主,融合释道的思想
        三、独立不拘的性格
第二章 叶燮诗论体系的建构及其特征
    第一节 诗史观
        一、前代文学史观述略
        二、叶燮的诗史观
    第二节 作家论
        一、作家的基础:胸襟
        二、作家资质诸要素:才、胆、识、力
    第三节 叶燮的“后法”论
        一、前人的观点
        二、同时代人的观点
        三、叶燮对“法”的梳理、总结与创新
        四、关于“法”的地位:后法
    第四节 作品论
        一、诗歌的表现对象:理、事、情
        二、理、事、情与才、胆、识、力之关系
    第五节 批评论
        一、对当代诗歌批评的反思与反驳
        二、关于诗歌批评的基本原则
        三、以人品为基础的批评实践和理论
    第六节 叶燮《原诗》非诗话说
    第七节 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创新
        一、叶燮诗学以儒家诗教为出发点
        二、叶燮对“理”、“道”的强调
        三、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建设性的关系
第三章 叶燮与神韵诗学的式微
    第一节 王士祯与清初神韵诗风
        一、王士禛的家学渊源
        二、钱王代兴
        三、渔洋诗论与七子派之关系
        四、神韵诗学脱离现实的倾向
    第二节 叶燮与王士禛
        一、叶、王之交集
        二、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及其现实指向
        三、叶燮诗论的现实品格及其与渔洋诗论的背离
    第三节 神韵诗学之式微
        一、叶燮之外对神韵诗学的反动
        二、神韵诗风的盛极难继
        三、渔洋神韵诗学之缺陷
        四、小结
第四章 叶燮与性灵诗学中兴
    第一节 晚明性灵说及其式微
        一、晚明性灵说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李贽的“童心说”
        二、晚明“性灵说”
        三、对公安派的修正以及晚明“性灵说”的式微
        四、小结
    第二节 清初的性情诗论
        一、钱谦益的“灵心”
        二、黄宗羲的“万古之性情”
        三、唐孙华的性灵主张
        四、廖燕的性灵主张
        五、冯班的性情诗论
        六、尤侗的性情诗论
    第三节 叶燮的性情诗论
        一、清初性情诗论发展的背景
        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
    第四节 叶燮对清代中期性灵诗说的启迪
        一、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观的根本一致
        二、反对优劣唐宋、是此非彼的诗坛流弊
        三、“性情”与“面目”的论述
        四、从“匠心”到“灵机”
        五、思想根基的正统性
    第五节 清代中期性灵诗潮的形成
        一、性灵在清初诗歌创作中的萌芽
        二、叶燮的后继者及其诗论的传播
        三、余论
第五章 叶燮对格调诗学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叶燮的作家论对沈德潜的影响
        一、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
        二、沈德潜对叶燮作家论的接受
        三、叶燮与沈德潜的论诗立场
    第二节 叶燮的文学史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师法取径的扩大
        二、诗史源流的追溯
    第三节 叶燮的宋诗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宋诗立场的颠覆
        二、宋诗批评的转向
    第四节 叶燮的创作论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叶燮的“法”与“无法”
        二、沈德潜的“以意运法”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解构
    第一节 清初宗唐诗学及其发展
        一、云间派宗盛唐而兼取中晚
        二、顾炎武及关中诗学之宗唐
        三、王夫之宗唐且反对门户
        四、吴伟业及娄东派的宗唐诗观
    第二节 清初唐宋兼宗者的诗论
        一、钱谦益及虞山派的唐宋诗观
        二、岭南诸子的唐宋诗观
        三、金圣叹、徐增等冲破门户壁垒的呼声
        四、宋琬、施润章的唐宋诗观
        五、王士禛主盟诗坛及其唐宋兼宗
        六、朱彝尊由宗唐抑宋到融通唐宋
    第三节 清初宗宋诗学及其发展
        一、黄宗羲对宋诗的提倡
        二、吕留良、吴之振等与《宋诗钞》及宋诗风的兴起
        三、汪琬之宗宋及其影响
    第四节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理论解析
        一、叶燮的诗歌史发展观及其对宋诗艺术价值的肯定
        二、诗学理论诸范畴的建立
    第五节 叶燮的唐宋诗观及其对唐宋之争的反思
        一、叶燮对唐诗的认识
        二、叶燮的宋诗观及其对宗宋派的看法
        三、叶燮对诗坛流弊的针砭
结语 叶燮诗学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的完成
    一、由神韵到性灵的转向
    二、由复古到创新的转向
    三、由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转向
    四、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
参考文献
附录 :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前人研究成果及缺憾
    二、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三、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
        (一) 唐诗总集概念界定
        (二) 序与跋的差异及本文所论序跋范畴
        (三) 总集与别集序跋的差异
第一章 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
    第一节 清以前的唐诗总集
        一、唐五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兴盛
        二、宋金元——唐诗总集编纂的低潮
        三、明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复兴
    第二节 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集大成时期
        一、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的特点
        二、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两次高潮
        三、清代唐诗总集编选种类的齐备
第二章 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
    第一节 选集类的序跋特色
        一、强调“精选”
        二、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
    第二节 合集类的序跋特色
        一、强调“求全亦求善”
        二、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
    第三节 全集类的序跋特色
        一、强调“网罗赅备”
        二、突出“通观全唐”
第三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文献学研究
    第一节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
        一、序跋总量情况
        二、重刻重抄本等序跋增删
        三、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
    第二节 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一、留存着者及序跋作者史料
        二、交代选诗来源
        三、鉴定版本的主要依据
第四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中体现的编纂思想
    第一节 编纂动机
        一、崇唐学唐风气
        二、不满之前编集成果
        三、企图矫正诗坛流弊
    第二节 编纂宗旨
        一、凸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
        二、推尊雅正诗教
        三、提供后学范本
第五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
    第一节 唐诗史的认识
        一、唐诗分期问题的争论
        二、“百代之中”——中唐意义的发现
    第二节 诗歌大家的标举
        一、唐诗大家的标举
        二、各体大家的标举
    第三节 诗体的讨论
        一、诗体划分与唐人分类实际
        二、七律的尤加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 清代唐诗总集一览表
    附表二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摘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论文参考文献)

  • [1]“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2]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D]. 杨若柳. 山西大学, 2020(01)
  • [3]白居易诗歌接受与晚明诗学嬗变[D]. 王春翔. 辽宁大学, 2020(01)
  • [4]赖山阳唐诗观研究[D]. 张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赵宧光《弹雅》研究[D]. 许波. 宁波大学, 2019(06)
  • [6]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D]. 余帆. 安徽大学, 2019(07)
  • [8]清初遗民诗学研究[D]. 袁媛. 武汉大学, 2017(06)
  • [9]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D]. 曾贤兆. 兰州大学, 2016(08)
  • [10]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D]. 张敬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论唐诗复兴的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