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省水田结构如何调整

2000年我省水田结构如何调整

一、2000年我省稻田结构该怎么调(论文文献综述)

陈蜀西[1](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指出

王凯沙[2](2019)在《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永祥是由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岭南建筑师和建筑教育者培养的新一代建筑设计人才。这些新一代的建筑师,还有如蔡德道、吴威亮、陈伟廉、何镜堂、林兆璋等,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参与或主持设计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林永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去往福建任教,扎根建筑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工程人才,也有诸多建筑实践;20世纪80年代,他回到广州,参与广州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并为现代岭南建筑教育做出了贡献,但鲜有人注意。他主持设计了如华南工学院2号楼扩建工程、广东星海音乐厅、广东华侨博物馆等重要作品。这些建筑作品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永祥的建筑创作历程,既是对岭南建筑师研究的补充,也有利于丰富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念,也能给现代岭南建筑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原由、研究目标和内容,由于现有研究资料有限,制定以口述历史、实地调查、对比研究等方法为研究做准备。论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林永祥的主要经历,通过口述历史、史料发掘等方式,分析每段经历对其性格、知识积累、治学态度、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主要实践活动进行梳理。论文第三章是对其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将其早期的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比分析,以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的特点,并总结这段时期所形成的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体现出来的岭南建筑创作特色;回广州后的建筑作品主要以建筑创作的时代意义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突出其每个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和核心创作理念,以及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特点;在本章的最后,整理归纳出林永祥的主要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与岭南建筑创作一脉相承的特性。论文在最后点出林永祥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坐标,总结其建筑创作历程对福建省建筑教育、岭南建筑教育、岭南建筑及创作理念的贡献和意义。

郭孟媛[3](2019)在《叙事学视野下的广播专题作品研究 ——以1990年-2017年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专题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媒介自身和使用媒介的环境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以及移动客户端的日益发展和强大,无不改变着人们的媒介环境和媒介消费习惯。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在电视出现之前,广播曾让人们如痴如醉,电视出现后广播的地位似乎被弱化了,而后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和家用轿车的普及,广播又迎来了再次飞跃的契机,但这个契机似乎又被互联网和新媒体冲淡了,人们获取消息的途径从依靠传统媒体转变为以新媒体与移动客户端为主,媒介自身和其使用环境对传统广播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老大哥一直拥有着自己的位置。根据中央电视台市场研究公司(CTR)发布的年度数据,2018年传统媒体广告花费同比下降1.5%。广播是传统媒体广告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比去年同期增长5.9%,增长率仅比2017年低一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活力。在当前媒体传播普遍向“全”的方向迁徙的过程中,广播实际坚守了它的“专”——传播手段的单一化,而恰恰是它的“专”和其在单一方向上的“精耕细作”是其得以正向发展的原因,这也对许多传统媒体寻找出路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尝试从叙事学的视角这一全新的角度对广播专题作品进行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既然是广播新闻的研究,就无法避免内容方面的分析,但因本文主要是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理论解读,所以更侧重于文本形式的研究,而对于广播而言就是对其声音文本的研究。由于广播媒介技术特性和新闻的本质,造就了广播新闻与其他类别新闻之间的差异,这也使得广播新闻呈现不同的叙事特征。为了清楚地呈现广播专题文本的特点,本文对中国新闻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广播专题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系统分析广播专题作品声音叙事的特点和模式,指导广播新闻的实践,开拓叙事学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绪论部分阐明了基于听觉文本的研究思路和基于叙事学的理论支持。概述了叙事学、新闻叙事学和广播新闻叙事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从题材、框架叙事和议题设置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专题作品的叙事总体框架;第三章运用叙事符号学对获奖广播专题作品中作为叙事符号的声音进行了研究,对典型声音的符号化进行了解读;第四章分析了获奖广播专题作品叙事话语的构建,从叙述者,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三个维度对广播专题进行了研究,在每个维度总结其特点和特征;第五章总结了获奖作品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策略;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广播叙事发展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本文创新性地对广播专题声音文本进行了叙事学研究,把声音作为叙事符号进行探讨,进而提炼出广播专题作品的叙事话语,总结出广播专题作品的基本叙事模式与策略,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广播专题作品的叙事特点,指导广播新闻实践,同时也给叙事学理论在广播新闻研究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王敬照[4](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兰晓敏[5](2018)在《民俗视野下的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首个“中国曲艺名城”的山西省长治为研究范围,以当地的盲艺人曲艺为研究内容展开论述。运用文献、田野、理论结合的方法,以及地域民俗对长治盲艺人曲艺从生成、发展、衰微等三个阶段的深刻影响这一视角进行专门性研究。深入挖掘当地曲艺与民俗的内在关联,进一步阐释其关联背后产生的根源。通过对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下的发展状况进行层层分析,最终从当代视野下思考长治盲艺人曲艺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提供一些帮助曲艺发展的可操作性建议,从而达到填补长治曲艺研究的空白,并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价值。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内容: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主要内容有:以文艺民俗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研究,曲艺流变与地域民俗的关系,盲人、曲艺与民俗。第三章内容: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中的生成。主要内容有:山西长治地域民俗的滥觞、地域民俗促成长治盲艺人曲艺的不同曲种、长治盲艺人曲艺的曲种与特色。第四章内容: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下的发展。主要内容有:三皇信仰为盲艺人生存提供保障、民俗内容为盲艺人曲艺提供创作源泉、民俗活动为盲艺人曲艺提供展演空间。第五章内容: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改变后的衰微。主要内容有:物质民俗的破坏导致曲艺活动式微、意识民俗的淡薄导致曲艺传承断裂、民俗审美的缺失导致曲艺过度创新。第六章内容:当代视野下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的重建。主要内容有:当代语境中的两种价值观、山西长治地域民俗生态的修复、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当代的重建。

PHUNG THI SINH[6](2017)在《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河江省1955年至2000年间民族政策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来探讨两国两地的民族政策及其对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总结相关的历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两省少数民族的生活,推动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一点绵薄的贡献。云南与河江两省都位于离本国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又都地处国家的边境,在国防和安全上地位重要。云南和河江两省是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居住地,这两个地区曾经见证并迎接了很多少数民族大规模的迁徒和定居,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两省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两省彼此交界,很多少数民族早就有了血统、婚姻、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联系,这种血缘和历史的联系,长久以来是两国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两省的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此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国内大多数省份,如何教育和动员当地少数民族利用本地、本民族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克服本地的各种困难和劣势,缩小与国内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差距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和两省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了民族理论。在制定和推行各自民族政策时,中国和越南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因此虽然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越南和中国两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还是有各自的特点,这是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的内容。第二章是对云南和河江两省的少数民族概况的一个介绍,包括两省少数民族的数量,民族名称,近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等等。第三章探讨这一时期云南和河江两省的民族经济政策,分析云南“兴边富民”和河江“135项目”的重大经济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这一时期两省的民族文化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历史古籍的搜集和保存,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第五章讨论的是两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这一时期两省对少数民族教育都非常重视,制定了和不断调整民族教育的政策,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两省的具体做法上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值得相互比较和借鉴。第六章探讨两省少数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但最主要的是依靠少数民族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一时期,两国两省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自身干部的培养和建设,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划安排,为少数民族培养了许多干部。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了提炼和概括。

万心[7](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指出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刘倩倩[8](2016)在《《中国农村文库》选题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出版的《中国农村文库》丛书经历了五个批次、二十多年的出版历程,是中国以“三农”为题材的较早一批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丛书。该书由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主编,四川省二十家出版社联合出版,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四川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50年(1958-2008年)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等荣誉称号。在这套书的基础上,成立了天地出版社,并发起了“万村书库”工程。论文是当代出版史的个案研究,从系统论及选题策划学视角出发,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重点研究《中国农村文库》的选题策划系统,总结《中国农村文库》取得重大影响的原因,即政府支持、编辑方针的引领、选题策划定位准确,分析其出版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图书编校质量待提高、选题策划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由此总结《中国农村文库》对今后“三农”图书出版的重要启示:一是要实施图书精品化战略;二要策划“三农”题材的全媒体图书;三要优化选题结构,增加精神文化类图书的比重;四要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五要在形式策划上提高图书的审美性;六要实施政府采购与市场挖掘并举的发行方式。本研究肯定了《中国农村文库》出版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弥补了当代出版史个案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的大型“三农”题材丛书提供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黎氏梅(LE THI MAI)[9](2016)在《越南广南古代生态环境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环境史与文化生态学的新视角研究越南广南(今广南省沱滚市一带)的古代生态环境与文化。据众多的考古成就证实,广南历史包括距今约5000年至公元2世纪时期的史前时期、公元2世纪至15世纪的占婆时期以及15世纪至19世纪时期的阮主及阮朝时期等三大阶段。基于以上新的研究观点及研究视角,本文内容除了绪论、结语部分之外,分成六章:第一章内容突出表明广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作为越南中部沿海一带的一个核心地区,广南历代以来经济颇为发达,以秋湓江中下游流域为重心的区内区外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由此一来,广南成了一个多民族共生,各族群文化在不同时空上不断兼容并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地区。第二章内容阐述了广南一带地形地貌形成、山水形势,历代气候的状况变迁、特征等问题。因受地形的多样性、海洋性的地理位置、历代亚洲热带季风气候等众多因素的直接影响,广南一带带有东南亚地区、越南中部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征。就这方面出发,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广南一带可作为东南亚、越南中部这个大范围内的代表性地区。第三章内容侧重阐述广南一带古代生物与矿物变迁问题。从广南动植被、矿物的变迁、特点及其代表性动植物、矿物来看,这一区域的动物群、植被种类主要是属于适应热带气候的,并且其历代以来的基本种类变更不大。该地不仅具有东南亚地区、越南广泛地区丰富多样特征的动物群落、植被群落、矿物种类,同时也具有独特、罕见的动植物群落。第四章主要通过对17世纪至19世纪的古籍及其他史料的研究探究广南一带的自然环境灾害问题。历代广南人遭遇了包括水灾、风灾、旱灾、疾病、瘴疠、猛兽等灾害。自然环境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的后果。在与越南中部一带其他地区相比之下,广南应该是遭受自然灾害,尤其是飓风、洪涝最为典型的地区。面对这些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广南一带的人们与王朝有其特有的应对措施。第五章内容着眼于阐明广南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人地关系。由此可知,古泡愈人、古沙黄人与丘-泡生态模式、占婆时期的生态文化模式或阮主、阮朝时期广南人的地缘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突出显示历代广南人特有的生态环境观念。此外,广南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在开采自然资源、开垦与水利、食衣住行等物质生活以及物候知识、海洋意识、风水观念、民间信仰等精神生活两各方面更为生动地体现出来。第六章内容侧重于论述广南古代生态文化的特征及现代广南一带生态文化的打造。广南一带具有独特的方言与民性,区位优势与地缘关系上的轴心地位,浓厚的热带稻作农耕与海洋性,多元、兼容、开放等生态文化特征,突出地呈现出文化的区域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单元。如今,广南沱瀼一带的发展途径上面临着颇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史为镜,从本文初步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一些训练、启迪。总之,本文探究了广南一带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对广南历史文化的旧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首次从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采用多样的史料探究广南历史文化,本论文的初步研究结果为今后推动并发展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越南环境史、文化生态学的两个新颖研究领域做出了贡献。

罗杰[10](2016)在《广东省韩江三角洲土壤污染物源辨析及其环境承载力》文中指出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各类产业的蓬勃发展,日常生活中对工业产品的不断需求和日益增大的能源消耗,导致相当数量的,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内的污染物不断向各种环境介质排放并积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持续增加的排污已经超过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系统的自净能力,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土壤系统中污染物的分布和来源非常复杂,首先,土壤环境中存在复数污染源,它们同时排放性质相似或迥异的污染物组份,而且在排放和迁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富集或冲稀作用,更是使这些复数的污染源难以得到辨识;第二,主要污染源周边通常还存在数个性质相似的次级污染源,导致难以从这些混合污染源中分辨出对环境质量造成最关键影响的信息;另外,由于有些向土壤系统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是持续排放,而另一些污染源却是间歇性排放,这种不同的排放特征会进一步使源解析过程复杂化。研究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区内主要河流包括榕江、练江和龙江,区内分布大量小型工矿企业和家庭作坊,由于这种生产模式,导致研究区环境在近年来存在一定程度的恶化。在广东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的支持下,以韩江三角洲核心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大量采取代表性土壤(7406件)、水系(264件)、植物(200件)样品,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元素和污染物,阐明其空间分布、物质来源、生态效应、潜在威胁及修复的可行性,并通过混合利用有机和无机指示指标降低源解析过程中的共线性问题,为韩江三角洲核心经济区环境管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综合调查和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以Ⅱ类为主、Ⅰ类少量、Ⅲ类极少。结合地质统计法和污染物载荷法显示,Pb、Ni、Cd、Hg、Cr、As的污染级别分别达到了2级、3级、3级、3级、3级和5级,其中Cd的生物可利用形态可高达56.21%,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而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显示,区内有31.95%的As、21.74%的Pb、4.62%的Ni已超过爆发地球化学灾害的临界点,存在相当高的潜在风险。本次研究还通过广东省韩江三角洲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利用受体模型提取了能反应采样点环境特征的信息,辨析出导致环境介质产生空间变化的土壤、水体和植物参数,能够解释数据结构的潜在因子,以及能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土壤的54项指标提取了8个主因子,分别反应了15.2%、11.7%、9.6%、8.7%、5.7%、4.5%、3.7%、3.7%的原始数据信息,得出研究区受地质背景影像为主,受少量人类活动影响的结论。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对源解析结论进行了三重验证,能够说明源解析的效果很好。本次研究基于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地球化学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并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次提出的方法利用物质来源的贡献率替代了专家赋权评分,降低了主观影响因素,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利用传统方法得出的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在源解析过程中产生混合源的共线性问题,采取了电子垃圾之都—贵屿的土壤并分析了二十一项矿质元素和十六项多环芳烃,并评价了它们各自的含量、分布、来源。采用主成分分析配合回归分析解析了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单独利用PAH作为变量,提取出了3个主因子反应了85.7%的原始数据信息,分别代表交通排放(37.5%)、燃煤(35.1%)及一个未知源(13.1%);而单独利用矿质元素则提取了5个主因子,反应了70.4%的原始数据信息,包括两个人类活动来源(22.6%和7.8%),两个自然背景来源(16.1%和12.5%)及海洋气溶胶来源(11.4%)。通过混合指示指标的源解析,不仅在已知人为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解析了电子垃圾拆解的工艺、各个不同村落的污染组成和分布以及交通运输的路径,还合理的解释了无论是单独利用二十一项矿质元素还是十六项多环芳烃均不能合理解释的未知源。所以,添加指示指标能够很好的提升源解析过程、降低模糊源的不确定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共线性问题。

二、2000年我省稻田结构该怎么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我省稻田结构该怎么调(论文提纲范文)

(2)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对林永祥及建筑作品的现有文献概述
        1.3.2 对历史背景的现有文献概述
        1.3.3 文献研究的初步结果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篇章结构
第二章 林永祥的主要经历与建筑理念形成的探究
    2.1 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性格、观念的培养(1936-1955)
        2.1.1 幼年的苦难经历
        2.1.2 生活环境对观念的熏陶
        2.1.3 培正中学的教育与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思维的培养
    2.2 华南工学院学习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1955-1960)
        2.2.1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教育背景
        2.2.2 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2.2.3 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2.2.3.1 人民公社规划设计
        2.2.3.2 华南工学院教学中心区规划
        2.2.3.3 广东省职工住宅设计竞赛与广西民族饭店现场设计
    2.3 高校教学经历与设计实践积累(1960-1984)
        2.3.1 教学经历
        2.3.1.1 被引进至初创时期的福州大学
        2.3.1.2 参与华侨大学创办初期的建设
        2.3.1.3 “开门办学”与恢复高考后的教学实践
        2.3.2 治学态度
        2.3.2.1 福建省建筑教育的情况
        2.3.2.2 严谨认真的治学风格
        2.3.2.3 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与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
        2.3.2.4 合作精神
        2.3.3 建筑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2.4 回广州后的主要经历与工程设计实践(1985-)
        2.4.1 20世纪80 年代广州地区建筑发展情况
        2.4.2 在华南工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时期的主要经历
        2.4.3 主要建筑设计实践
    2.5 同时期其他岭南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实践概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分析
    3.1 建筑理念形成期——早期在福建省的创作
        3.1.1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1976 年)
        3.1.1.1 同时代陈列馆的建设背景
        3.1.1.2 建设背景与建筑基本概况
        3.1.1.3 作品分析
        3.1.2 福州大学图书馆二期工程(1978 年)
        3.1.2.1 同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情况
        3.1.2.2 建筑基本概况
        3.1.2.3 作品分析
        3.1.3 福州大学食堂(1979-1980)
        3.1.3.1 20世纪60、70 年代福建地区食堂建筑特点
        3.1.3.2 作品分析
        3.1.4 福州大学土建系楼(1983)
        3.1.4.1 建设背景
        3.1.4.2 作品分析
        3.1.5 小结
    3.2 建筑理念的成熟期——回广州后的大胆创作
        3.2.1 延续历史环境——华南工学院2 号楼扩建(1985-1987 年)
        3.2.1.1 建筑基本概况
        3.2.1.2 以“延续”的方式回应历史环境
        3.2.1.3 “以人为本”的思考角度
        3.2.1.4 建筑外部环境的营造
        3.2.1.5 小结
        3.2.2 改革开放初期的突破性建筑——星海音乐厅(1988-1998)
        3.2.2.1 星海音乐厅概况
        3.2.2.2 星海音乐厅建设背景
        3.2.2.3 “音质第一”的设计原则
        3.2.2.4 声学空间与结构空间一致的设计原则
        3.2.2.5 建筑结构与音乐厅形式上的突破
        3.2.2.6 声学设计对设计构思的支撑与完善
        3.2.2.7 引领时代风气的建筑形象
        3.2.2.8 小结
        3.2.3 从传统天井到空中庭院——海天大厦(1992 年)
        3.2.3.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高层住宅建设概况
        3.2.3.2 建筑基本概况
        3.2.3.3 传统天井组合的现代空间院落
        3.2.3.4 “架空层—天井—风廊—天井”的自然通风系统
        3.2.4 用结构表达对文化的隐喻——培正中学综合体育馆(2001-2005)
        3.2.4.1 建筑背景与概况
        3.2.4.2 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
        3.2.4.3 结构合理选择
        3.2.4.4 形式的承传与隐喻
        3.2.4.5 岭南地域性气候和文化的协调
        3.2.4.6 小结
    3.3 其他重要建筑作品
        3.3.1 家园情怀——华侨博物馆(1995年)
        3.3.2 精致的“小调”——广州培正中学艺术楼(2007-2011年)
    3.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林永祥主要建筑作品年表
    附录2 华侨大学兴隆分校设计图纸
    附录3 华侨大学建宁分校设计图纸
    附录4 平和县综合楼、中国人民银行平和支行办公楼设计图纸
    附录5 福建省委党校规划与图书馆单体设计图纸
    附录6 福建省文物总店设计图纸
    附录7 林永祥老师对本论文的两次修改意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件

(3)叙事学视野下的广播专题作品研究 ——以1990年-2017年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专题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研究对象与样本
    1.5 文献综述
        1.5.1 叙事学发展概况
        1.5.2 新闻叙事学的发展
        1.5.3 叙事学视野下的广播新闻研究现状
        1.5.4 广播新闻专题的媒介特性及对叙事的影响
第二章 获奖作品的总体叙事框架分析
    2.1 获奖作品题材
    2.2 叙事框架
        2.2.1 正面报道的叙事框架
        2.2.2 主流价值的叙事框架
    2.3 议题设置
        2.3.1 报道人物的议题设置
        2.3.2 报道主题的议题设置
第三章 获奖作品中作为叙事符号的声音
    3.1 作为语言符号的声音
    3.2 作为非语言符号的声音
        3.2.1 作为叙事符号的音乐
        3.2.2 作为叙事符号的音响
第四章 获奖作品的叙事话语建构
    4.1 直接叙述者为主
        4.1.1 直接叙述者
        4.1.2 间接叙述者
    4.2 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
        4.2.1 叙述视角概述
        4.2.2 叙述视角的分类
    4.3 顺序为主的叙事时序
        4.3.1 叙事时间概述
        4.3.2 顺叙为主的叙事时序
第五章 获奖作品的基本叙事模式与策略
    5.1 叙事角色框架
    5.2 叙事顺序框架
        5.2.1 开门见山的纵向叙述
        5.2.2 层层推进的横向叙述
    5.3 故事化叙事策略
        5.3.1 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5.3.2 跌宕起伏的悬念叙事
第六章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广播专题叙事发展
    6.1 从权威讲述者到人人都是讲述者
    6.2 “广播化”声音叙事凸显
        6.2.1 叙事声音从单一到多元
        6.2.2 从宏大叙事到细节化叙事
    6.3 博采众长丰富“广播化”叙事
第七章 结语
附录一 中国新闻奖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广播专题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 部分获奖作品的广播记录稿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白洋淀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2.2.1 数量分析
        2.2.2 内容分析
        2.2.3 效果分析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2.3.1 整体分析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3.1.1 报道主体分析
        3.1.2 报道理念分析
        3.1.3 报道手段分析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3.2.2 新闻来源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3.2.4 报道基调
        3.2.5 报道细节
        3.2.6 结论与讨论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2.1 数量分析
        4.2.2 效果分析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5)民俗视野下的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以文艺民俗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研究
    第二节 曲艺流变与地域民俗的关系
    第三节 盲人、曲艺与民俗
第三章 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中的生成
    第一节 山西长治地域民俗的滥觞
    第二节 地域民俗促成长治盲艺人曲艺的不同曲种
    第三节 长治盲艺人曲艺的曲种与特色
第四章 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下的发展
    第一节 三皇信仰为盲艺人生存提供保障
    第二节 民俗内容为盲艺人曲艺提供创作源泉
    第三节 民俗活动为盲艺人曲艺提供展演空间
第五章 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地域民俗改变后的衰微
    第一节 物质民俗的破坏导致曲艺活动式微
    第二节 意识民俗的淡薄导致曲艺传承断裂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缺失导致曲艺过度创新
第六章 当代视野下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的重建
    第一节 当代语境中的两种价值观
    第二节 山西长治地域民俗生态的修复
    第三节 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在当代的重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6)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
    2. 研究成果述评
    3. 本论文的主要资料
    4. 研究对象与思路
    5. 研究方法
    6. 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与越南民族政策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和越南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越南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两国实践的差别
        一、民族成分确定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小结
第二章 云南与河江省的民族状况
    第一节 两地地理概况
        一、云南省地理概况
        二、河江省地理概况
        三、两地地理概况比较
    第二节 两地民族状况
        一、云南省民族状况
        二、河江省民族状况
    第三节 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一、云南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二、河江省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三、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比较
    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经济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经济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2年-2000年
        四、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经济政策
        一、1955年-1975年
        二、1976年-1986年
        三、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经济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的民族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四、对两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
    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文化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0年-2000年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文化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文化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政策经验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第五章 两地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1991年
        三、1992年-2000年
        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教育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教育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第一节 云南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一、1955年-1977年
        二、1978年-2000年
    第二节 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一、1955年-1985年
        二、1986年- 2000年
    第三节 两地民族干部政策比较
        一、政策的相同点
        二、政策的差异点
        三、云南省民族干部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称谓及居住地表
附表二: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
附表三: 云南省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数表
附表四: 河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整理项目
附表五: 河江省田野调查说明
后记

(7)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五、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四、流行史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一、政府“缺位”
        二、医疗界无奈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一、调查摸底
        二、制定规划
        三、全面防治
        四、巩固成果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二、解病人之所难
        三、吃苦耐劳
        四、把病人当亲人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农村文库》选题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农村文库》
        1.1.1 出版背景
        1.1.2 出版概况
        1.1.3 出版价值
        1.1.3.1 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1.1.3.2 促成天地出版社成立
        1.1.3.3 助力“万村书库”和“农家书屋”建设
    1.2 文献综述
        1.2.1 涉及《中国农村文库》的文献
        1.2.1.1 推介与宣传
        1.2.1.2 《文库》的影响评价
        1.2.1.3 讨论其他问题涉及
        1.2.2 《中国农村文库》研究的不足
        1.2.2.1 成果数量少
        1.2.2.2 学术性研究少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理论视角
        1.4.1 系统论
        1.4.2 选题策划理论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深度访谈法
        1.5.3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中国农村文库》的选题策划系统
    2.1 策划主体系统
        2.1.1 从《文库》编辑部到天地出版社
        2.1.1.1 《文库》编辑部的成立
        2.1.1.2 《文库》编辑部的困境
        2.1.1.3 天地出版社的建立
        2.1.2 选题决策机构
        2.1.3 两套选题执行机构
        2.1.4 选题策划过程
        2.1.5 策划编辑与文案编辑合一
    2.2 策划对象系统
        2.2.1 策划作者
        2.2.2 策划稿源
        2.2.2.1 组织稿件
        2.2.2.2 推荐稿件
        2.2.3 策划读者
        2.2.3.1 了解农民阅读倾向
        2.2.3.2 立足本省,辐射全国
        2.2.3.3 满足农民阅读需求
        2.2.3.4 注重弱势群体
        2.2.4 着作形式特征
    2.3 策划内容系统
        2.3.1 编辑思想的确立
        2.3.2 农业科学为主
        2.3.2.1 涉及领域广泛
        2.3.2.2 农业科学比重大
        2.3.2.3 选题内容与时俱进
    2.4 策划形式系统
        2.4.1 装帧形式策划
        2.4.1.1 封面策划
        2.4.1.2 内文版式策划
        1. 版心设计
        2. 插图设计
        2.4.2 装帧工艺策划
        2.4.2.1 纸张与篇幅
        2.4.2.2 装订方式的考量
第3章 《中国农村文库》的营销策划系统
    3.1 《中国农村文库》的发行渠道
        3.1.1 《文库》发行系统的组织建构
        3.1.2 政府购买为主的发行方式
    3.2 《中国农村文库》的营销策划
        3.2.1 整合营销策划
        3.2.1.1 精准营销
        3.2.1.2 媒介推广
        3.2.1.3 事件营销策划
        3.2.2 活动营销策划
        3.2.2.1 征文演讲比赛
        3.2.2.2 新书座谈会,发布会
        3.2.2.3 展览促销
第4章 《中国农村文库》出版启示
    4.1 《文库》成功因素
        4.1.1 政府的支持
        4.1.2 编辑方针的引领
        4.1.3 选题策划定位准确
    4.2 《文库》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4.2.1 编校质量有待提高
        4.2.1.1 内文体例不规范
        4.2.1.2 辅文不统一
        4.2.1.3 设计审美性不强,缺乏统一标识
        4.2.2 选题策划市场化程度低
    4.3 “三农”图书选题策划思考
        4.3.1 实施精品化战略
        4.3.2 策划全媒体图书
        4.3.3 优化选题结构
        4.3.4 提高稿件编校质量
        4.3.5 增强图书审美性
        4.3.6 政府采购与市场挖掘并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农村文库》访谈记录
附录二 《中国农村文库》相关照片
附录三 《中国农村文库》首届编委会成员
附录四 第一批、第二批《中国农村文库》出版社名单
附录五 《中国农村文库》序
附录六 《中国农村文库》书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越南广南古代生态环境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四、时空框架与概念界定
    五、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广南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广南地理位置
        一、宏微观广南地理位置
        二、广南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二节 广南历史建置沿革
        一、广南建置沿革的问题
        二、广南历史各阶段概况
第二章 广南古代地形地貌与气候
    第一节 地形地貌形成
    第二节 山水形势
        一、历代山水形势变迁
        二、山水形势变迁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气候及其特征
        一、历代气候变迁
        二、广南气候特征
第三章 广南古代生物与矿物
    第一节 生物
        一、历代动植物
        二、代表性的植物
        三、代表性的动物
    第二节 矿物
        一、历代矿物
        二、代表性的矿物
第四章 广南古代自然环境灾害
    第一节 历代自然环境灾害概况
    第二节 自然环境灾害的主要现象
        一、水灾与风灾
        二、旱灾
        三、瘴疠与疾病
        四、猛兽灾害
    第三节 对自然环境灾害的对应
        一、人们对自然环境灾害的对应
        二、王朝的救助与措施
第五章 广南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广南族群变迁
        一、广南的原住民
        二、公元前2世纪至15世纪的广南族群
        三、15世纪至19世纪的广南族群
    第二节 广南生态观念变迁
        一、史前时期的丘-泡生态模式
        二、2世纪至15世纪占婆时期的生态模式
        三、15世纪至19世纪的广南生态观念
    第三节 物质生活与自然环境
        一、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
        二、开垦与治水
        三、食衣住行
    第四节 精神生活与自然环境
        一、广南人对自然的基本认识
        二、民间信仰
        三、婚丧嫁娶习俗
第六章 广南古代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
    第一节 广南古代生态文化的特征
        一、独特的方言与民性
        二、区位优势与地缘关系上的轴心地位
        三、浓厚的东南亚生态文化
        四、多元、兼容、开放的特征
    第二节 广南现代生态文化的打造
        一、当前广南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对广南现代生态环保的训练及启迪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
致谢

(10)广东省韩江三角洲土壤污染物源辨析及其环境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和主要内容
        1.2.1 课题来源
        1.2.2 课题主要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源解析简介
        1.3.2 主要受体模型之间的对比
        1.3.3 前人对各介质受体模型应用的实例
        1.3.4 源解析可改进、提升的方面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的采取、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区域地质背景
        2.1.3 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
        2.1.4 主要地方病
    2.2 样品的采取
        2.2.1 采样点的设置
        2.2.2 采样方法
        2.2.3 样品前处理
    2.3 样品的分析测试
        2.3.1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
        2.3.2 水化学样分析方法与质量
    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第三章 研究区土壤元素含量、分布与来源特征
    3.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
    3.2 土壤元素分布特征
    3.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3.3.1 研究区土壤等级
        3.3.2 研究区土壤污染程度评价
    3.4 土壤元素主要来源
        3.4.1 土壤54项指标来源判断
        3.4.2 对土壤源解析的验证
第四章 土壤污染源生态验证及发展趋势
    4.1 土壤元素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4.1.1 土壤元素化学形态
        4.1.2 元素生物有效性
        4.1.3 基于源解析的植物品质影响因素
    4.2 研究区生态地球化学预警
        4.2.1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4.2.2 基于源解析的多重分形
第五章 水、土物质来源关系
    5.1 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其物质来源
        5.1.1 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5.1.2 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5.1.3 地表水污染来源
    5.2 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物质来源
        5.2.1 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5.2.2 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5.2.3 地下水污染来源
第六章 混合典型指示指标对共线性问题的解决
    6.1 贵屿概况
    6.2 贵屿环境质量现状
        6.2.1 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6.2.2 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
    6.3 污染物生态效应
        6.3.1 土壤元素相态的分配特征
        6.3.2 土壤元素生物有效性
    6.4 贵屿污染物源解析
        6.4.1 矿质元素来源解析
        6.4.2 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6.4.3 添加指示指标对共线性问题的解决
第七章 基于源解析结论的地球化学环境承载力
    7.1 评价方法技术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7.1.2 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
        7.1.3 层次分析与权重
        7.1.4 隶属度函数与等级划分
    7.2 研究区地球化学环境承载力评价
        7.2.1 指标筛选
        7.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7.2.3 隶属度函数确立
    7.3 承载力评价结果和存在问题及改进
        7.3.1 分等结果
        7.3.2 存在问题
        7.3.3 基于源解析的环境承载力
第八章 结论
    8.1 论文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2000年我省稻田结构该怎么调(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D]. 王凯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叙事学视野下的广播专题作品研究 ——以1990年-2017年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专题作品为例[D]. 郭孟媛. 山东大学, 2019(09)
  • [4]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5]民俗视野下的山西长治盲艺人曲艺研究[D]. 兰晓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6]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D]. PHUNG THI SINH.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中国农村文库》选题策划研究[D]. 刘倩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9]越南广南古代生态环境与文化研究[D]. 黎氏梅(LE THI MAI).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10]广东省韩江三角洲土壤污染物源辨析及其环境承载力[D]. 罗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2000年我省水田结构如何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