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的世界大事(第 1 部分)

1999 年的世界大事(第 1 部分)

一、一九九九年世界大事记(上)(论文文献综述)

何智玉[1](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表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张好好[2](2019)在《东方鳯羽——韩爱萍传》文中研究说明一中羽伊始韩爱萍和郭鸣伉俪,我在二○一八年十月十二日和他们见面。这一年深秋里的武汉城处处在紧锣密鼓地修葺老建筑,是为迎接二○一九年十月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在武汉的举办。我们见面的地方在老汉口解放公园路,建国初期栽种的巨大梧桐树,七十年岁月,枝繁叶茂——运动,人民,国家,这三个词语会令人悠悠回到祖国初建时。

程永俊[3](2018)在《《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月街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作为白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最大的物资交流市场,更是大理州人民一年一度的欢聚盛会。饱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三月街,一直延续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联络白族与其他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大理三月街已经从最初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庙会发展成如今的集商贸、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三月街在新时期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月街长期存在于报纸的“记忆”中。如今,为了扩大三月街影响力,传承优秀的白族文化,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历史记忆”功能,理清三月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得到该时期有关三月街发展变化的民族志,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白族优秀文化的作用。本文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全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搜集到的43年(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仅有43年的报纸资料)的《大理日报》报道的三月街的版面数量、版面比重、报道的时长、三月街开幕前后报道数量、报道内容做了全面的分类统计,并从时域上得到反映《大理日报》报道三月街情况的曲线。通过对各项报道数据的变化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和三月街本身的变化节点,将三月街的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二章从报道主题、官方色彩、报道广度和报道深度四个方面对《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做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解读。第三章结合《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大事记和《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性转折点(1982年报纸复刊并开始正常发行,1991年三月街被政府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2008年三月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大理日报》开始出现电子版),将三月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研究:第一时期(1960—1981年),第二时期(1982—1990年),第三时期(1991—2007年),第四时期(2008—2017年)。第四章以赛马、药材市场、物资交易、文化活动为例并结合对《大理日报》报社记者的访谈探讨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综上,本文以搜集到的1959—2017年《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媒体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围绕着《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三个历史转折点和四个时期展开分析。通过研究,试图梳理《大理日报》对三月街报道的历史变迁过程,并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肖熹[4](2017)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九三九年至二〇〇一年间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文史料的梳理,对戛纳电影节在策展选片、评审组织、奖项设定、形式沿革、重要事件、经典作品、美学倾向和文化策略等方面展开历史性分析。论文根据二十世纪对欧洲以及法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戛纳电影节自身发展的重要事实,把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大量参展、参赛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展开分析与评述。绪论部分先对电影节研究的趋势、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概括,重点围绕针对戛纳电影节的史料研判、文献类型和研究倾向进行了综合,并通过“艺术界”、“艺术惯例”、“世界电影”等理论构想,把“艺术等级体制”作为研究戛纳电影节历史的核心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时期在作品、名人和美学方面的积极倾向与历史特征。第一章通过对一九三九年到一九五八年间历史资料的爬梳,对戛纳电影节的充满对抗性和政治性的起源展开研究,对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八年间戛纳电影节初创时期的展赛形式、选片规则、单元设定、举办时间、硬件建设、奖项设定等重要环节的调整与固定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戛纳电影节早期通过明星效应来引起媒体关注,但扶植《第三人》《花都艳舞》这些边缘类型片和标榜《朱丽小姐》《神秘的毕加索》等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这些文化策略让戛纳电影节完成成长中的蜕变,从初创的电影节向国际化的电影节过度。第二章主要研究一九五九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到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之间,重点结合史料,分析戛纳电影节如何通过“新浪潮运动”、“五月风暴”等重大电影史事件,介入欧洲的社会运动,把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变成制造电影史的历史现场,成为见证电影史上重要的美学、电影运动和政治活动的特定时空。同时,戛纳在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的创作不被承认时,抵制社会偏见和舆论偏见,支持他们的作品在电影节上加冕。第三章研究了从一九六九年“一种关注”单元的创立到一九八一年弗朗索瓦·密特朗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戛纳电影节在选片、策展和评奖方面不断变化,逐渐运用新的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把青年导演在性与政治方面具有挑衅性、争议性、探索性的作品呈现出来,在选片方面完成“去政治化”,由法国政府占主导的选片模式改为由电影节形成选片人制度,通过选片人和选片小组邀请优秀的导演和作品,同时也运用“争议政治”的策略进一步提高电影节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力,推出了《如果》《感官王国》等具有争议性的经典作品。戛纳在这个时期,通过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美国导演的支持,完成了对“新好莱坞”的历史建构。第四章从一九八二年雅克·朗格推行“文化例外”政策到一九九一年的冷战结束,结合个案作品研究了戛纳电影节如何在电影艺术的体系中巩固地位,强化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及其纯粹性,强化电影创作的多元性,与美国商业电影展开对抗。因此除了在选片上更为开放,也强化电影作为表达工具的创作自由,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在社会主义国家遭遇政治压迫和文化冷遇的导演提供文化流亡的栖居地,并通过《鸟人》《天堂电影院》等作品表达出观众在冷战后期对新鲜美学风格的呼唤。第五章的历史节点设定在一九九二年“冷战”结束到二〇〇一年“九一一事件”之间,戛纳电影节一方面把电影市场建成欧洲最大的电影贸易展会,一方面推行“去西方中心主义”,向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敞开大门,以消除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心理。这个时期是华语电影通过戛纳电影节在国际电影界迅速崛起的十年,陈凯歌、侯孝贤、王家卫、杨德昌等一大批优秀的华语导演被介绍到西方,以及把阿巴斯等伊朗电影推介到欧洲,同时,戛纳在一九九〇年代开始扶植美国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通过《性、谎言、录像带》《巴顿·芬克》《低俗小说》等影片把美国新独立电影运动推向高潮。通过对史实、作品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认为,戛纳电影节通过积极的、策略性的评审和展映活动,已成为世界电影界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在生产电影经典、缔造导演和明星、培植电影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世界电影史研究中,往往忽视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在电影美学的发生、电影经典的缔造和电影人的流动交往等方面的贡献,戛纳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电影节,在于它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不断摆脱起源时携带的政治对抗性和文化外交属性,逐渐实现办展选片的独立性,这激发了戛纳电影节积极主动选择商业合作和媒体合作的发展路线。其次,把新的电影美学和艺术风格推送到观众面前,是戛纳最为坚定的美学策略,尤其对于大众难以理解、无法接受、充满争议的作品与风格,戛纳电影节始终推动这些作品与观众和国际电影界相遇。最后,戛纳电影节不断强化一种文化平等意识,发现和推送文化弱国、电影小国的作品,展示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影片,建构了一个世界电影彼此相遇、相互影响、彼此竞争的文化空间,强化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柴鹏辉[5](2017)在《西潼铁路筹建史研究(1905-1911)》文中研究表明西潼铁路是近代陕西省筹建的第一条铁路。诸多因素驱使各方考虑筹修西潼铁路的“动力选择”,主要包括:清廷准许各省自办铁路和粤汉铁路的收回引起的各省自建铁路的热潮;防止外国人对陕西路权的窥伺;陕西连接东西在巩固西北边防上的重要性;铁路对开通商务、变通风气等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些是驱使各方考虑筹修西潼铁路的“动力选择”。然而,西潼铁路从开始的“动力选择”上,即深深地打上了国运衰微的烙印,自保路权和巩固边防成为最首要的因素,而铁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功效,则成为次要的筹筑动力。西潼铁路的从1905年至1911年,经历了“官商合办”、商办、收归国有三个阶段,蹉跎复蹉跎,始终处于阶段,而未有尺寸进展。筹修西潼铁路本是现代化事业中的一项经济问题,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鲜明地体现出了社会转型。整个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包括政府、民间、外国三股势力。政府力量对铁路的修建从理想化到重现实、规划明晰,反应出其理性化的一面,但其内部已经严重分裂,官僚集团在具体施政方针上难以达成共识,政府的权威丧失,失去社会控制能力,无力整合支持修造铁路而又相互对立的各方。民间力量方面,农民是被裹挟者,是社会转型成本的负担者,因此加重了对现代化的误解和对清廷的仇视。士绅是领导者,学生是先锋军,他们从传统体制内脱离出来,“改变了政治力量对比”,处于政府的对立面,用现代思维评判政府,用现代传播媒介争取路权,把保路自办作为现实地方自治和民族独立的具体途径,却显得执拗而过于情绪化。铁路的中,一直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这种路径的博弈反应出现代化发展的不同操作取向,即权利与资源由谁来掌握的问题。而外国力量的介入,总是被外界视为其与政府力量的勾结,引起民间力量的警觉,成为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进一步对立的催化剂,政府的“媚外”形象已经在民众心中定格。围绕西潼铁路的可以看到,现代化事业中掺杂着错综复杂的纠葛,映射出社会转型的实态,社会控制机制的失效,各方的蜕变和离心倾向,现代因素的增长,使得清廷统治潜存着权利与利益之间结构性裂变的深刻危机,脆弱而孤立的清廷无力应对这些困境与转变,只能是奄奄待毙了。

王博闻[6](2017)在《对杨绛译注《斐多》的一个“戏剧似的”解释》文中认为《斐多》是杨绛先生寄予哀思的一部译着。虽然杨绛并未题词将此译着献与钱锺书先生,但此书《译后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的日期落款和嗣后《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杨绛文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二○○

萧亚琳[7](2012)在《掖县艺文志》文中研究表明《掖县艺文志》是从汉高祖四年置掖县,至1988年撤县改莱州市之前,掖县人着述的总目录。掖县原名“夜邑”,最早见於《戟国策》:“(齐襄王)益对安平君以(田单)夜邑万户”。以掖水得名。汉高祖四年始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掖县设县两千多年,文化底蕴深厚,忠臣名宦、文化学术名家、书画名家辈出,且大都有着述传世。前人着书立言,实为不易,後生晚辈自常极尽搜罗整理之力,完善掖县之文献,以彰显掖邑之着述与文化。近代文献家、出版家张元济云“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正道出了整理乡邦文献与爱国爱家的密切联系。“艺文志”的含义,自班固《汉书·艺文志》以来,一直指一代或一地着述目录。但有些地方志中的“艺文志”则同时兼有地方诗文选集的含义。掖县县志中的“艺文志”类目,是总集性质的,收录的是有关掖县的诗文,“着述”类目则是地方着述目录性质的,着录了一部分掖人着作,但仅仅是罗列撰人、书名而已,搜罗不够完备,体例不够完善。於此考掖县之文人着述,可谓是“文献不足徵也”。我们这里纂修《掖县艺文志》则是沿用《汉书·艺文志》的含义,性质为掖县历代着述的目录。我们认为,地方艺文志本身具有文化积累、传承的意义,有益于保存、发扬地方历史文化。地方艺文志也是国史艺文志的一部分,正是有了对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才能给国史艺文志的编纂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由此看来,编纂专门的《掖县艺文志》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份:一,掖县的历史与文化。主要是关於掖县的历史沿革、教育、贡兴、风俗文化、山川古跻等,着重介绍掖县的学术源流,学者内部之间的传承,掖县毛氏、翟氏、宿氏等文化家族的历史,以及外地学者在掖县进行的学术活动等等。二,掖县艺文志,是论文主体。收录从掖县设县到1988年撤县2000多年间掖县人着述。三,掖县碑目。金石、艺文从来密不可分。掖县石刻众多,尤以郑道昭《荥阳郑文公碑》为代表的北魏石刻最为着名,形成了以云峰山、大基山、道士谷为中心的庞大石刻群。所以整理了《掖县石刻考》作为《艺文志》的附录。乾隆《掖县志》“着述”收掖县人着作125种,嘉庆《续掖县志》增收19种,道光《再续掖县志》增收37种,光绪《三续掖县志》增收103种,民国《四续掖县志》增收62种,以上五种《掖县志》总计着录掖县人着述346种。而本文收掖县自设县以东至1988年撤县建市以前掖县人着作790余种,并且着录着作的书名、卷数、作者生平、版本、馆藏、序跋、各书的提要、评论等,在调查研究并准确着录掖县一地2000年间着作情况方面,比前人进了一大步。

张清勇[8](2010)在《经济发展的主导者、路径依赖与地方性制度——以苏州和东莞农地转用开发模式的比较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尝试解释地方性制度差异。通过对以政府大规模征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为主的苏州和以农村集体开发自己所有的土地、自行招商引资为主的东莞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两地农地转用开发模式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主导者的差异造成的。在苏州,经济发展的主导者是政府,与集体土地的所有者——村不一致,走向了征地建开发区为主的开发模式;在东莞,经济发展的主导者是村,与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二位一体,主要由村自己开发集体土地。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假说:在现有征地制度下,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者是否与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合二为一,是造成农地转用开发模式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在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中,经济发展主导者的不同及路径依赖是造成地方性制度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钟馨[9](2010)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文中提出对外传播研究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0年,中国国家战略以富民强国、顺利崛起为目标,以提高国家实力为核心,以经济外交、区域主义、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等为主要途径,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对外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本身就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按照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设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国际舆论方面积极配合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1976-2001年的中国对外传播史。作者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既关注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又探究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即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业务和对外传播观念,来立体地展现这段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将中国国家战略作为研究的宏观历史背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重视不够,而本文力图从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宏观地思考中国对外传播发展变迁的社会动力;二是立体地探讨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问的内在关联。目前,对外传播史的相关研究多为纵向的事业史,比较重视对外传播活动本身,忽视对外传播事业与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业务、以及对外传播观念之间的多重内在关联。本文则全面关照对外传播系统,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立体地呈现其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对外传播政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不足。对外传播政策先后以“调整”、“改革与发展”、“提升内涵”为核心。对外传播事业从恢复几乎停滞的工作,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再到基本建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初步实现对全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先是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接着是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然后是全面介绍中国国情。对外报道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口头报道、深度报道等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在中国对外报道中发展迅速。对外传播观念呈现出由“对外宣传”向“对外报道”转变的基本趋势,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新闻事实观念、和时效观念等不断演进。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间,政策决定事业与业务发展,在事业与业务发展中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又引起政策、事业和业务的变化。而对外传播系统的所有活动又服从宏观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安排。

张国珍[10](2007)在《从美术鉴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也得到巨大的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趋于多样化,喜爱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民间收藏再次兴盛,艺术市场日趋繁荣。鉴于当代收藏热及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促使大众媒体积极关注鉴藏活动,纷纷开辟各种鉴藏类专刊和专栏。电视媒体也顺应潮流,并且开办了鉴藏类节目。鉴藏类电视节目的关注点是当代鉴藏,所以,节目制作遵循当代鉴藏的状况,栏目定位上以再现艺术品收藏的乐趣、传递艺术品投资技巧与市场行情和提高鉴赏能力为基准;内容的设置上涉及的藏品丰富多样,关注民间收藏力量。当然,当代鉴藏的变化也决定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向。中国当代鉴藏,经历了一个民间收藏热从复兴到兴盛、艺术市场由形成到繁荣发展的过程,伴随着这种变化,鉴藏类电视节目也从无到有,节目宗旨由鉴赏型转向市场型的变迁。同时电视较之其他媒体具有独特性,其拥有量多、覆盖率广,传播具有特性和优势,因而,在众多媒体中显得更为人所知,并对鉴藏活动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其具体体现为: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传播信息、引导大众、提供娱乐和文物保护作用;在节目经营中,沟通藏品和企业文化,培育了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藏品的多元业务开发;在与观众交流上,观众灵活的参与方式及众多的受众层,使鉴藏活动成为一种大众参与的活动,促进了藏品的社会认知,促成了藏品的市场流通。因此,本文主要从当代鉴藏活动对电视节目的影响以及鉴藏类电视节目如何影响当代鉴藏入手,探索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透过电视节目来揭示当代鉴藏状况。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当代鉴藏活动发展如火如荼及鉴藏类电视节目红火之际,并不能掩盖一些内部的矛盾与发展中的弊端,文章对鉴藏类电视节目以及当代鉴藏活动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以期能够使电视媒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收藏与艺术品市场能够规范、健康发展。

二、一九九九年世界大事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九九年世界大事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1.2 选题意义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2.6.1 歌剧《血泪仇》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2.6.3 舞剧《红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4.5 “红舞”作品分析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4.5.2 《弓弦声声》
        4.5.3 《路》
        4.5.4 《长长的红背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6.4.1 舞剧《红草鞋》
        6.4.2 歌剧《回家》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东方鳯羽——韩爱萍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羽伊始
二初识韩爱萍
三韩爱萍在一九七四
四磨剑
五磨难
六武汉的女儿
七至亲
八恩师
九伉俪
十归来
十一羽毛球外交
十二理想
十三双姝
十四东渡
十五脉络
十六澳洲
十七心愿
十八妈妈
十九韩南鹏
二十朋友
二十一桃李
二十二四十年
二十三华年
二十四薪火
二十五刘霞
二十六姐妹
二十七新健将
二十八李玲蔚
二十九韩爱萍赛事

(3)《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媒体人类学研究的概述
        (二)关于报刊资料对民族节日的研究概述
        (三)关于三月街的研究概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
        (四)基本观点
        (五)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一)媒体人类学
        (二)《大理日报》
        (三)三月街
第一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统计分析
    一、三月街报道规模分析
        (一)版面数量分析
        (二)版面比重分析
        (三)报道时长分析
    二、三月街报道形式分析
        (一)开幕前后报道数量分析
        (二)开幕前后报道内容变化分析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多视角解读
    一、三月街报道主题分类
    二、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官方色彩
    三、三月街报道内容的广度
    四、三月街报道内容的深度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理日报》三月街报道的四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960—1981年)
    二、第二时期(1982—1990年)
    三、第三时期(1991—2007年)
    四、第四时期(2008—2017年)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大理日报》报道内容看三月街的发展与变化
    一、赛马的演变与发展
    二、药材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三、物资交易的演变与发展
    四、文化活动的演变与发展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电影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戛纳电影节的地位与影响
        二、戛纳电影节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五个研究方向
        二、三种研究立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预设
        一、戛纳的历史与文化战略
        二、戛纳电影节是文化生产机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生产自身
        二、生产经典作品
        三、生产名人与明星
        四、生产艺术等级
第一章 戛纳电影节的缘起与形塑(一九三九—一九五八)
    第一节 戛纳的缘起与自我塑造
        一、戛纳的缘起:与威尼斯对抗
        二、戛纳的初创与形成:组织、评选与仪式
        三、冷战中的电影、外交与政治
    第二节 边缘类型片的舞台
        一、《第三人》
        二、《花都艳舞》与《四海一家》
        三、《恐惧的代价》
    第三节 名人与明星的传奇场域
        一、孤傲艺术家:让·谷克多
        二、失落的明珠:大卫·里恩
        三、新现实主义领袖:德·西卡
        四、印度电影灵魂:萨蒂亚吉特·雷伊
        五、明星神话:褒曼与格蕾丝·凯丽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转折
        一、黑色电影的加冕
        二、现代主义美学的发端
第二章 电影史的现场(一九五九—一九六八)
    第一节 见证电影史的现场
        一、参赛片与市场的扩大
        二、狂欢派对与评委升级
        三、第三世界的大门
        四、组委会制的确立
        五、商业宣传的阵地
    第二节 新浪潮的兴起
        一、从《广岛之恋》到《四百击》
        二、瓦尔达与德米
        三、回归本真的《男欢女爱》
    第三节“五月风暴”的电影史现场
    第四节 现代电影的舞台
        一、现代生活观念的兴起
        二、现代美学风格的彰显
    第五节 作者论视野下的风格家
        一、类型改良家奥托·普雷明格
        二、风格大师小林正树
        三、《饥饿》与《洞》
第三章 议题政治的年代(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第一节 多板块化与再政治化
        一、“导演双周”与多元板块的形成
        二、一九七二年的转折
        三、弗朗索瓦·萨冈事件
    第二节 新好莱坞的推手
        一、戛纳的宠儿科波拉
        二、罗伯特·奥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
        三、沙茨伯格的《稻草人》
    第三节 政治介入主义
        一、黑名单上的人
        二、政治争议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三、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与戛纳
    第四节 宗教批判与天主教奖
        一、戛纳的宗教问题
        二、《如果》对教会寄宿学校的批判
        三、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第五节 性禁忌的边界
第四章 文化例外的博弈(一九八二—一九九一)
    第一节“文化例外”与戛纳
        一、电影节升级
        二、周年纪念奖和一种关注单元
        三、从戴安娜王妃到麦当娜
        四、美法的文化博弈
        五、冷战的结束与戛纳
    第二节 流亡者的圣地
        一、塔可夫斯基与戛纳
        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追问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噩梦
        一、一片多奖
        二、双黄蛋
        三、双金棕榈
    第四节 法国电影的舞台
        一、新浪潮在继续
第五章 东方电影的崛起(一九九二—二〇〇一)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全球化电影舞台
        一、金棕榈中的金棕榈
        二、新旧更替与全球视野
        三、争议中的法国新电影
    第二节 华语电影的崛起
        一、华语电影与戛纳电影节的早期交往
        二、“第五代”的登场
        三、侯孝贤与李安:两种命运
        四、杨德昌的《一一》
        五、《鬼子来了》一鸣惊人
    第三节 美国独立电影的博兴
        一、“天才”索德伯格与《性、谎言、录像带》
        二、“鬼才”塔伦蒂诺与《低俗小说》
        三、“怪才”特里·吉列姆与《恐惧拉斯维加斯》
    第四节 戛纳的性别政治
        一、简·坎皮恩与女导演加冕
        二、阿莫多瓦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后冷战时期的加冕
        一、乌托邦绘图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二、希腊历史的沉思者安哲罗普洛斯
    第六节 阿巴斯与伊朗电影的发现
结论 欧洲电影节体系的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西潼铁路筹建史研究(1905-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点
一、引子:迟到的西潼铁路
二、西潼铁路的动力选择
    (一)路权开放与粤汉效应
    (二)杜绝觊觎与自保利权
    (三)边防之需与枢纽之区
    (四)开通商务与变通风气
    (五)小结
三、西潼铁路的筹建
    (一)西潼铁路筹建的发端
    (二)商办,抑或官商合办?
    (三)西潼铁路的“官商合办”
        1、人事安排
        2、勘路
        3、筹款
    (四)再起路权之争:官商合办,商办,抑或洋商办?
        1、曹抚力争官商合办
        2、三国争办西潼铁路
        3、各界力争商办
    (五)西潼铁路的商办
    (六)收归国有
    (七)小结
四、各方力量对西潼铁路反应的透视
    (一)政府力量
        1、清廷
        2、陕甘总督
        3、陕西抚藩
        4、州县官
    (二)民间力量
        1、农民
        2、士绅
        3、学生
    (三)外国力量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掖县艺文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掖县的历史与文化
    (一) 历史沿革
    (二) 乡土文化
    (三) 古跻与名胜
    (四) 科举学校
    (五) 历史文化人物
        1、忠臣名宦
        2、文化氏族
        3、书画名家
        4、科学文化名家
    (六) 他乡人与掖县
    (七) 现存掖县志
    (八) 掖县艺文志编纂缘起、方法及凡例
二、掖县艺文志
    (一) 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四书类
        群短总义类
        小学类
    (二) 史部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杂史类
        韶令奏议类
        传记类
        家谱类
        史钞类
        地理类
        方志类
        政书类
        目录类
        史评类
    (三) 子部
        儒家类
        道家类
        兵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术数类
        艺术类
        杂家类
        小说类
        宗教类
    (四) 集部
        别集类
        总集类
        诗文评类
        词类
        曲类(戏剧类)
    (五) 西学部
    (六) 新学部
    (七) 丛书部
    (八) 掖县石刻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第一节 对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二、"对内改革"与"部分参与国际社会"
        三、"深化改革"与"全面参与国际社会"
    第二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一、对外传播政策的调整
        二、重在"改革业务"与"发展事业"的对外传播政策
        三、着眼于"提升内涵"的对外传播政策
第二章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恢复
        一、新华社恢复国内外分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恢复国内记者站
        三、中央电视台恢复国际交往
        四、外文局恢复出版发行
        五、中新社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恢复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基本建设的加强
        一、新华社的基本建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基本建设
        三、中央电视台的基本建设
        四、外文局大力加强出版与发行
        五、中国日报的创办
        六、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第三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突破性发展
        一、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世界级大台
        三、中央电视台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
        四、外文局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五、中国日报成为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六、网站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对外传播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演绎
    第一节 不断丰富的对外传播内容
        一、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
        二、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
        三、全面介绍中国国情
    第二节 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报道方式
        一、现场直播逐渐成熟
        二、滚动播出由无发展到大量使用
        三、口头报道由无发展到常态
        四、深度报道大发展
第四章 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对外传播观念演进的思想环境
        一、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二、新闻工作方针从"对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
        三、对外传播认知从"政府外交"转向"公共外交"
    第二节 受众观念的转变
        一、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观
        二、"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过渡
        三、"信息消费者"受众观的凸现
    第三节 服务观念的加强
        一、服务观念逐渐加强
        二、服务观念渐成共识
    第四节 新闻事实观念的改进
        一、确立对外报道以新闻事实为主的观念
        二、实践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五节 时效观念的重视
        一、制定政策:提高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二、建立制度:提高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结语:对外传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经济发展的形象
    二、改革创新的形象
    三、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独立自主的形象
    五、文明的形象
    六、和平的形象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从美术鉴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当代鉴藏活动与鉴藏类电视节目的兴起
    第一节 当代收藏热的兴起
        一、美术鉴藏活动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当代收藏热潮的掀起
    第二节 民间收藏热及艺术品市场初步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二、中国第四次收藏高潮的来临
        1、民间收藏热的再次兴起
        2、民间收藏活动的深入发展
        3、公共收藏发展迅速
        (1) 国有博物馆
        (2) 民营私立博物馆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初步形成
        1、收藏品、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出现
        2、艺术品拍卖行重新落户国内
        (1) 一九九二年国内艺术品拍卖的萌芽
        (2) 一九九三年国内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在上海首拍
        (3) 一九九四年按春秋两季划分的专场艺术品拍卖会首次出现于北京
        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第三节 民间收藏热兴盛及艺术品市场繁荣期
        一、艺术品市场兴旺原因
        二、艺术品投资成为主要投资渠道
        三、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投资收藏
        四、艺术拍卖火爆,拍卖业屡创新高
    第四节 大众媒体积极关注鉴藏活动
第二章 当代鉴藏活动对鉴藏类电视节目的影响
    第一节 鉴藏活动是电视节目的栏目定位基石
        一、体现艺术品收藏的乐趣
        1、收藏的功能
        2、收藏带来的乐趣
        二、传递艺术品投资技巧与市场行情
        1、传递投资知识
        2、明晰市场行情
        三、提高鉴赏能力
        1、传播鉴定知识
        2、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节 鉴藏活动影响电视节目的内容设置
        一、涉及的藏品丰富多样
        二、关注民间收藏
    第三节 鉴藏活动影响电视节目制作宗旨
第三章 鉴藏类电视节目对鉴藏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电视媒介的独特性
        一、电视的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二、电视传播的特性
        1、电视画面的意义
        (1) 电视画面的特性
        (2) 电视画面的传播功能
        2、电视传播的优势
        (1) 大众传播性
        (2) 视听兼容性
        (3) "诠释拉力"与"知性空间"性
        (4) 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
    第二节 电视媒介在鉴藏活动中的作用
        一、传播信息
        二、引导大众
        三、提供娱乐
        四、文物保护
    第三节 节目经营对鉴藏的影响
        一、节目沟通藏品和企业文化的关联
        二、节目培育了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三、节目促进了藏品的多元业务开发
    第四节 与观众交流对鉴藏的影响
        一、观众参与方式灵活
        1、现场互动参与
        2、与专家面对面
        3、图片鉴定
        4、信件或手机短信互动
        二、受众层次扩大
        1、圈内人士
        2、收藏爱好者
        3、普通观众
        三、观众交流的意义
        1、使鉴藏活动成为一种大众参与的活动
        2、促进了藏品的社会认知
        3、促成了藏品的市场流通
第四章 对当代鉴藏活动的反思
    第一节 对鉴藏类电视节目的思考
    第二节 民间收藏与法的思考
    第三节 对艺术品拍卖行业的思考
        一、拍卖市场的泡沫成分
        二、拍卖市场的无序交易
        三、拍卖会中的赝品问题
        四、拍卖市场的玷污
    第四节 艺术品投资的"股市风险"
    第五节 对藏品鉴定业的思考
        一、藏品鉴定的可靠性
        二、藏品鉴定与产业发展
        三、藏品鉴定有待立法保护
结论
    一、鉴藏类电视节目与民间收藏队伍壮大
        (1) 民间收藏群体扩大
        (2) 民间收藏机构增多
        (3) 民间收藏品种增多
        (4) 鉴藏类电视节目大量呈现
    二、鉴藏类电视节目与收藏发生变革
        (1) 收藏领域的改变:从文化领域扩充到经济领域
        (2) 收藏兴趣的变化:由欣赏型转向投资型
        (3) 海外的中国文物回流
        (4) 鉴藏类电视节目制作宗旨转向市场
    三、藏品流通功能拓宽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

四、一九九九年世界大事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2]东方鳯羽——韩爱萍传[J]. 张好好. 芳草, 2019(04)
  • [3]《大理日报》有关三月街报道的媒体人类学研究[D]. 程永俊. 大理大学, 2018(12)
  • [4]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D]. 肖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8)
  • [5]西潼铁路筹建史研究(1905-1911)[D]. 柴鹏辉.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6]对杨绛译注《斐多》的一个“戏剧似的”解释[J]. 王博闻. 读书, 2017(02)
  • [7]掖县艺文志[D]. 萧亚琳. 山东大学, 2012(02)
  • [8]经济发展的主导者、路径依赖与地方性制度——以苏州和东莞农地转用开发模式的比较为例[A]. 张清勇. 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2010
  • [9]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 钟馨. 武汉大学, 2010(08)
  • [10]从美术鉴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D]. 张国珍.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06)

标签:;  ;  ;  ;  ;  

1999 年的世界大事(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