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坤卦卦名的由来——兼论八卦卦卦时代

探坤卦卦名的由来——兼论八卦卦卦时代

一、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刘伯东[1](2021)在《朱震象数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是中国易学发展的一座高峰,诞生了众多的易学家和易学着作,可以说宋代是研究易学史不可忽略的一个时代。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宋代不仅仅继承了魏晋隋唐的义理易学,源自于汉代的象数易学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图书易学的发展。纵观宋代的象数易学发展有一个较为关键性的时间就是两宋交替的时期。北宋时期虽然诞生了像邵雍这样的象数易学大家,但是以胡瑗、王安石、二程、苏轼等为代表的义理易学家把握着易学发展的主流。宋高宗建立了偏安的南宋政权之后,易学发展开始出现了义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融合。南宋初年的易学家朱震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传统的象数易学又一次得到了发展契机,他的着作《汉上易传》对汉代以来直到朱熹更是确定了义理易学也要兼采象数之说,易学发展展现了全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南宋初年象数易学以及代表性易学家朱震的概况。第一章,阐述了朱震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象数易学思想形成的源流;同时对其着作《汉上易传》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进行探究。第二章,本章主要对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进行探讨,通过对朱震易学思想中的核心思想——卦变思想为主,结合前人以及与其同时代易学家思想的比较,对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进行研究。第三章,阐述朱震思想理论方面的成就。本章主要以朱震对二程、张载等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朱震富有浓厚易学特色的思想进行介绍。第四章,本章在论证朱震的易学史地位的同时兼论南宋象数易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南宋以后象数易学发展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进行探索。对朱震和南宋初年象数易学的研究既是对宋代思想史的一种很好补充,又是对易学史本身的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王贻琛[2](2021)在《《周易》虞氏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汉末易学家虞翻,继荀爽、郑玄先后推出《周易》荀氏学、《周易》郑氏学之后,在批判性反省两汉易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秉阴阳消息为主脉,以纷繁象数体例与学说为辅助,借创造性诠释《周易》经典文本,构建起体系闳博的《周易》虞氏学,成为两汉象数易学集大成者。本文即以虞翻所构建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包括绪论与正文六章。绪论部分。扼要梳理了虞翻的心路历程与主要着述。指出正是凭借厚实的家学渊源,并受时代经学语境的影响,虞翻对经学有了高度关注,以此确立自己正宗治《易》经师身份,进而追求成为接通传承圣脉圣学的王师、民师。他呈其《易注》予当朝天子,彰显了以经师身份接通传承圣脉,作王者之师、进而作万民之师的使命担当意识。将《易注》呈送孔融,彰显了以经师身份接通圣脉的使命担当意识。接下来对已有虞翻易学研究的成果作了综述,并阐明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指出学界对虞翻易学的相关象数体例与学说已有相当深入的探讨,对其思想内涵也有相当深入的挖掘,但对于其象数体例与学说的内在逻辑关联,对其思想的细致而系统的把握还存在许多不足,这是本文选题主要针对的问题。本文在学界有关虞翻易学象数体例与学说及其思想意涵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这些体例与学说的内在逻辑关联,着力探究虞翻借此诠释《易》所构建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虞翻解《易》理路的形成。汉代易学以象数易学着称,虞翻则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周易》虞氏学的大厦,就是借助于对《易》象的诠释与阐发构建起来的。虞翻遵循以象解《易》的理路,以象为支点,借助各种象数体例与学说,对《易》作出了诠释,借此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周易》虞氏学。这些体例与学说,首要的是诠释《易》象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但是它们本身则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彼此之间也有着思想的深层关联,因而又成为构建《周易》虞氏学的系列支柱。笔者的问题意识,集中关注的是,虞翻借助这些象数体例与学说所构建起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笔者认为,虞翻的这些象数体例与学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次序。它们的主干次序是:日月为易、日月在天成八卦、十二消息、十二消息变生杂卦、旁通、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动之正与成既济。本文对《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的探究,将依循这一主干次序展开。第二章易道阴阳消息下的易场。在《易传》阴阳之道的基础上,接续汉代易学卦气易学的语境,虞翻认为,易道就是一种阴阳消息之道,阴阳消息形成了日月在天八卦易场,引发了大宇宙十二消息卦易场,化生了万物大千世界。涵括天道人事的《易》的象世界,指向的就是人现实置身其中的两个易场下的万物大千世界之象。第一节日月在天所成的八卦易场。在丰富多彩的《易》的象世界中,虞翻认为,最具本原意义的,就是由伏羲发现的在天八卦之象,此八象的出现构成了在天八卦易场。第二节对八卦图式的重建。虞翻确立起以日月在天所成八卦象为图式圭臬的八卦图式,否定了《说卦传》以来的八卦宇宙图式。这一做法整体而言可谓创新勇气有余,缜密思考不足。第三节十二消息卦易场的敞开。虞翻指出,离日坎月的运转及由此引发的在天八卦易场阴阳消息场流,促成了宇宙间乾天坤地阴阳二气的消息进退变通流转,由此开启以十二消息卦易场为代表的宇宙造化气场。万物万象得以在此气场生化出场,呈现着各自的象。本于太极太一,发端于乾天坤地,以乾天之阳与坤地之阴两仪为消息终极之本,以离日坎月运转为消息动力之源,以乾坤而外的五对易场对冲消息卦象为消息相对之本的阴阳消息进程,展现了十二消息之象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下的动态“出”“入”转化过程。十二消息之象不仅有对冲场位之象间的相互出入、显隐流转,而且有一象与全场位其他各象间的相互显隐流转。乾坤、乾坤消息所成十二消息之象、十二消息卦易场以及引动阴阳消息的动力源离日坎月运转之象也下贯到了六十四卦之象中,成为理解六十四卦基源性意涵的重要窗口。第三章消息大化易场中的万物万象。依虞翻之见,阴阳消息化生了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中的万象即在大化易场中生生不息。第一节消息语境下的万物万象生生大化。在十二消息卦易场中,阴阳消息作为造化力量,带来了万物万象的生生大化,并且令这种生生大化遵循着阴阳消息的节律。第二节消息生卦启示下的万物万象产生。虞翻揭示了种种卦之变,提出以消息卦生杂卦为核心的卦变说,以此启示万物万象的产生,表达乾天坤地对万物万象的造化创生与赋能生生,昭示阳阴交感、刚柔交通则造化畅、百事通的天道人事阴阳大义。指明阴阳往来交感,才能带来具体赋能生生,迎来造化通、万物生、一亨百亨之局面;生命、人事力量阳刚阴柔的往来交感,才能带来生命畅遂、人事亨通、一通百通之局面。可以说,十二消息下的阴阳交感互通,由消息卦生杂卦符显,给《周易》文本中的“亨”字作了精妙的注脚!也给现实阴阳生生的易世界的“亨”的现实作了精妙的注脚!第三节旁通开显的万物万象间的动静互通。虞翻指出,十二消息两两阴阳互反而旁通,十二消息变生诸杂卦,又赋能两两阴阳互反的杂卦相旁通。十二消息在旁通的意义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显隐互依一体、消息流转相通的呈现。消息卦交感变生的杂卦,在旁通的意义上,同样有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显隐互依一体、变化流转相通的呈现。旁通显示,人们所处的天地宇宙间、生活世界中,因阴阳消息动力作用的发挥及其对生命生生的赋能,阴阳两大造化创生力量,阳刚阴柔两大生命力量,天道人事的万物万象,在显与隐二维,广泛存在层层相互涵摄贯通,普遍发生环环流转互通,使得这个宇宙与生活世界成了一个涵摄贯通场、流转相通场,人与人事成为这一涵摄贯通场、流转相通场的有机重要环节。第四节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下的万象多重面相。日月之象,日月在天所成八卦之象,十二消息之象,十二消息变生杂卦之象,旁通之象,是虞翻所揭示的核心易象,这些象以流动变化生成呈现为主旋律。此外,虞翻还借助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进一步剖析了万象复杂的多重面相,诠释了一个由重重万象构成的易世界。反象等,主要是在已成象基础上的象的变化或延伸。第四章消息语境下“大衍筮法”的重建。从“易道阴阳消息下的易场”到“消息大化易场中的万物万象”,展现了《周易》虞氏学在“学”的层面的基础内涵。而基于此,对大衍筮法的重建,则展现了《周易》虞氏学在“术”的层面的基本内涵。后者表现出了典型的以“学”统“术”特征。大衍之数以数涵象,筮占操作则以数显象。大衍之数,内涵宇宙终极本原太一之象、天地之象、五行之象以及日月运转下的阴阳消息之象,通过筮占操作令它们回应于筮问事项而显现。笔者之见,学彰显的是哲学与价值的理性,术体现的则是非理性的信仰。由哲学与价值的理性直接落实为非理性的信仰下的术的操作,以为模拟宇宙大化模式的筮占操作,足以接通打开呈现与筮问事项相关的宇宙大化历程下的一切,其合法性的依据并不能由作为前者的学直接给出。第五章消息大化语境下的人文易世界愿景。虞翻阐明,由内在于阴阳消息大化历程中的人和万物万象所构成的世界,成为人的生活的世界。基于三才之道的构想,立足阴阳消息之道,着眼人这一才,持续转化推进人文易世界,实现人文化成的理想愿景,成为《周易》虞氏学的期许。第一节阴阳消息的善恶意蕴。天道阴阳消息符显,昭示人事善恶的消息积累有着与天道赋能生生与闭结生机的阴阳消息之善恶积累,有着密切的同质性,后一消息积累先于前一消息积累,前一消息积累又可彰显后一消息积累。第二节消息所成的阴阳本然之位与位的价值应然。在《易传》以来的阴阳之位说的基础上,虞翻基于阴阳消息,系统揭示了阴阳的本然之位与消息、卦变、旁通、反象、上下易象等流动变化状态中的位正与位失及其价值应然,从而全方位构建起阴阳消息大化与人文天下视域下的阴阳之位说。一卦各爻皆当位得正,卦成既济定,这是卦的理想归宿。依据这一理想归宿,虞翻既揭示了天地宇宙阴阳消息大化的理想境地,更揭示了人文天下即人文易世界的美好愿景。这成为《周易》虞氏学的终极旨归。至此,完整的《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和盘托出。成既济定充分表明了虞翻对造化、生命和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生活世界、人文天下即人文易世界的性正、命正、位正、关系正、井然有序、和谐融洽的深挚追求,这是立足于阴阳消息之天道,守护天地人三才之格局,发扬礼乐文化之精神,高标人文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上述思想与理念,同今天的生态发展战略、国家治理理念、命运共同体意识有颇多契合之处,值得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六章《周易》虞氏学思想衡评。虞翻透过诠释《周易》,构建起《周易》虞氏学思想体系,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节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虞翻。虞翻诠释《易》的支点是象,为了诠释《易》的象,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他构建起了一个相当系统完备的象数体例与学说体系,树立了一个以象解《易》的典范,成为世人效法或批判性超越的范型。虞翻构建象数体例与学说体系的过程,就是批判性集两汉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过程。在虞翻的诠释理路下,通过日月之象、日月在天所成八卦之象、十二消息之象、十二消息变生杂卦之象、旁通之象、反象、上下象易之象、互体连互之象、半象、动之正与成既济之象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涵盖动静而以动变为主导的诠释,六十四卦之象,继荀爽动态消息、升降、卦变、爻变视域诠释之后,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进入显隐一体的变动状态,透显出鲜明的动态生成变化品格。第二节《周易》虞氏学的贡献、影响与不足。《周易》虞氏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而言,则有以下两端:一是揭示了象世界的临场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象思维的范例;二是在为阴阳消息之道的易学构建一个典范的体系的同时,又为阴阳消息之道的易学向性命之理的易学的历史转换提供了重要铺垫。《周易》虞氏学是两汉象数易学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所构建的系统条理、层次井然的象数体例与学说,它所提供的以象解《易》诠释理路与诠释范式,它所呈现的易学思想体系,都代表着汉代象数易学的最高成就,成为后世治《易》者不可逾越的一个范型,发挥着广泛深远的重大影响。如其卦变说对后世卦变思想的影响,如其旁通、反象说对后世错综思想的影响,等等。《周易》虞氏学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突出表现在经文诠释的牵强支离,难以自洽。还有王弼所揭示的,仅关注象的细节诠释,而疏忽了借象所要表达的义理这一核心目标等。不足归不足,瑕不掩瑜,《周易》虞氏学的思想性贡献与影响还是第一位的。依照当代哲学诠释学,文本的思想意旨,是由原作者与读者共同建构起来的,正是原作者与像虞翻这样的读者的视域融合,才使得《周易》经典文本走进新时代,展现新面目,发挥新作用,成为时代耀眼经典。《周易》虞氏学思想的某些内容或许已经过时,但其所内涵的卓异智慧却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意义,值得我们与其进行创造性视域融合,令其立足新的时代问题意识,展现新的易学智慧风采,发挥应有作用。

赖祖龙[3](2021)在《海昏竹书《易》研究》文中指出海昏侯墓出土180余枚《易》竹简,本文对其进行了全面释读,并与李零先生释读版进行了比较研究,纠正了李零先生的七处错误释读;辨识了两处模糊简文,与李零先生商榷;根据上下文内容,新释读了七处模糊简文。每枚竹简的内容由符号、说卦、彖、上下经、吉凶断辞五部分组成,这种体例与其他出土的简帛《周易》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文本研究指出,海昏竹书《易》有六个“最”。一是迄今所见的最早用后世通行的阴阳符号书写卦符的文献;二是迄今为止能够确定的最早在六十四卦下标注上下卦卦名的文献;三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用“屯(纯)”字表示“八纯卦”的文献;四是迄今为止最早出土“彖”文的文献,其彖文所涉六十四卦配合干支情况与清华简《筮法》传承系列既相联系,又有较大差异;五是迄今为止出土材料中最早的上下经卦序与今本《周易》卦序完全相同的文献,证明今本《周易》古经卦序很早就存在,今本《周易》渊源有自;六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在同一处考古地点中同时出土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和帛书《周易》八卦卦序的文献,对研究今本卦序与帛书卦序的关系与传承有较大价值。此外,海昏竹书《易》的卦名也颇具特色,如今本乾作“建”、坤作“川”、坎作“臽”、离作“(?)”、震作“晨”、艮作“根”、巽作“筭”、兑作“说”、否作“负”等,与已经发现的其他《易》文本既有一定的交叉关系,又不完全相同,对研究《易》文文本的传承与演变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简文研究,揭示了海昏竹书《易》中的四方配六十四卦规律、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规律,复原了时空卦气图。本文根据简文中的四方、四季(孟仲季)、四维方位卦等复原了海昏竹书《易》的时空框架,探讨了流淌其中、消长盈虚的卦气思想。作者通过比较海昏竹书《易》与上海楚简《周易》、清华简《筮法》、王家台秦简《归藏》、马王堆帛书《周易》、阜阳汉简《周易》的异同,较深入地探讨了海昏竹书《易》的卦气思想和文本性质,揭示了海昏竹书《易》与上述文献的内在关系,指出海昏竹书《易》通篇饱含我国早期的卦气思想,是我国早期卦气研究的重要文献。海昏竹书《易》试图通过四方、四维方位卦、四季(分孟仲季)来建构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并将六十四卦纳入到四方、四季中,又将六十甲子纳入到六十四卦中,形成一个完备的“时空”、“宇宙”体系,与《易纬·稽览图》“甲子卦气起中孚”不一样的是,海昏竹书《易》“癸亥卦气终中孚,甲子卦气起于剥”,其卦气思想的发展状态上承战国晚期、秦汉之际,下启孟喜、京房的卦气理论,似具有过渡性质。本文结合海昏侯刘贺的生平、师承关系,探讨了海昏竹书《易》的源流,结合敦煌汉简中的占筮案例和史料中的卦例,创造性地提出海昏竹书《易》是一种提纲挈领式的“纲要本”《易》,其卦画、说卦、《彖》、《周易上下经》、吉凶断辞均在一支竹简上列出,简明扼要,吉凶立判,如玩其占者,有该“纲要本”的《六十四卦》足矣,如需进一步研究其卦爻辞或卜辞,则可按图索骥,查阅《彖》、《周易上下经》等,并提出海昏竹书《易》有可能是和阜阳汉简《周易》一样的有明显易占倾向的《易》,只不过阜阳汉简《周易》倾向于民间占筮,海昏竹书《易》倾向于王公贵族、祭祀战争、边关要塞中占筮。最后作者总结了海昏竹书《易》的卦气思想和文献价值。

李圣强[4](2020)在《《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治思想始于西周之前,殷商也并非无“德”之朝,但德治思想在周朝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天命从大邦殷到小邦周的转移,包括殷商遗民在内的天下臣民需要一个充分合理的解释,否则,天下将不会稳定,政权将不会长久。周统治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并将天命转移的枢纽系于“德”之上,即天命并非一成不变地佑护统治者已有的政权,而是会依据统治者的“德”进行取舍转移,也就是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统治者用“德”的兴废存亡解释了夏、商、周三代政权的更替,周统治者视“德”为影响王权合法性构建的核心因素。《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是当今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关于《周易》古经作者争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历代学者分析出的几位可能的作者均是治国者或参与国家治理者,而且都肯定周文王与《周易》有关。文王通过演易、编写卦爻辞和改革易筮系统,使掌握在殷人手中与天地鬼神沟通的渠道和权力转移到周人手中,新的易筮系统的使命就是要向天下宣传“天命更新”的原因和必然性,宣传不同于殷商的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转移思想,周人视“德”为影响王权合法性与持久性的核心要素,而《周易》古经也因此成为了周初统治者为完成其克商、建国及治国理民之大业而宣传其治国思想的最理想的载体,《周易》古经也成为了周初统治者实践其德治思想的主要载体。尽管学界对《周易》古经是否涵有德治思想见解不一,如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只是后人的解读,但《周易》古经成书的人文语境以及《周易》古经的性质可以提供足够的理由与证据证明《周易》不只是卜筮之书,而是在神秘的卜筮外衣之下体现文王与周公“德义”思想的教化之书、参与治国理民的王者之书。殷周之际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文意识的觉醒,人的价值在人神关系中得以凸现,“人”在与“天”、“神”的相对关系中逐步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周统治者所讲的“天命”是以“民心”为其内核的,《周易》古经所蕴涵的民本思想与周统治者所推崇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民本思想是基,周人治国理政主体思想中的民本意识在《周易》的卦爻辞中多有体现:《中孚》卦、《革》卦等讲说了孚信于民的意识,《困》卦、《震》卦、《蒙》卦和《家人》卦等蕴涵了“小惩大诫,教民明耻”的意识,《损》卦、《益》卦等讲述了“损上益下,让利于民”的意识,《谦》卦、《比》卦、《临》卦等讲述了“履谦有终,亲比万民”的思想等等。《周易》古经成书于忧患多难之世,“是故其辞危”,忧患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人文价值理想,最早、最鲜明、也最集中地体现于《周易》古经之中。忧患意识,标志着一种根源于高度历史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承担人间危难的悲悯情怀,以及对未来之发展当秉持的戒惧敬畏之心。初爻,位一卦六爻之下,事之始也,与二爻相比,又有不中、无为、不利出行之象,六十四卦初爻之辞对忧患意识体现的最多。处忧患多难之世,可以“潜龙勿用”,可以远难待时,虽不可妄动,但不能消极逃避,《周易》乃王者之书,其中蕴涵着建国者、治国者的理想与策略,《周易》告诫人们处忧患之时要以修德为本,正如孔颖达所云:“以为忧患兴德为本也。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周易》古经中“修德防患”、“进德修业”的思想,在诸卦九五爻之爻辞和《乾》之卦爻辞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乾》卦六爻之时位更是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正心诚意、修德防患、进德修业的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处忧患之世之时,“潜龙勿用”、远难待时、谨慎思虑、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进德修业、德治天下才是统治者终极之目的。“以德配天”的思想,在西周时期占据了重要的政治地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树立并维护了西周时期统治者的政治权威,是当时治国理民的主要指导思想。周人“以德配天”的思想在《周易》卦爻辞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周易》古经德治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德配天”,在《周易》古经的视野之下,具有“以德配天”精神和视野的人,践行“以德配位”之精神,因循天道,恪守自然规律,参赞天地之化育,以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之境界。《周易》古经与《易传》均有丰富的德治思想,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周易》古经中的德治思想重在具体的德治行为,以德治之术为主,《易传》中的德治思想则以“道”为主,重在建立宏大的德治之大“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周易》古经的德性诠释是《易传》德治思想的核心内涵,从帛书《易传》的记载不难看出,孔子对“祝卜”与“德义”的先后关系问题是很明确的,孔子把人文性的“德义”置于祈神的“祝卜”之前。与《周易》古经一样,民本思想同样也是《易传》德治思想的基础,《易传》认识到了民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易传》认为重民、养民、保民、安民才能成就大业。《易传》认为民众应该受到敬畏,统治者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当限制王权、反身修德、损上益下、谦对万民、德主刑辅。《易传》把养贤视为效法天道的必然之举,养贤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国家管理是否成功。与《周易》古经相比《易传》的德治思想有了更为系统化的发展,而教化则是德治思想得以最终实现的最重要的实践过程。“易与天地准”,“穷理尽性以至于性命”,《易传》指导人们了解天道,使人的行为遵循天道的规范,以天地之大德为最高追求来规范与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同时也是德治思想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依据,“天人合一”是《易传》德治思想的终极追求。德治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其极强的实践性。春秋时期,在孔子眼中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探索治世救世之路,拨乱反正、安邦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共同追求,儒家也希望找到有效之策来挽救“礼崩乐坏”的现实和恢复混乱的社会秩序。《易传》接续《周易》古经,继续讲忧患治国之道,《易传》视忧患意识为立国长久的重要政治智慧。只是《易传》的语言风格与《周易》古经己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孔子及其后学的使命感、紧迫感蕴涵在《易传》的德治思想之中,相对于《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德治思想的危而隐,《易传》德治思想的表达是直抒胸臆的,《易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卫国以德”的立国之策。西周王朝被儒家描绘为礼乐文明昌盛的理想时代,儒家以继承和弘扬周之礼乐文化为己任,对“天”的主宰亦即道德之义尤为关注,这在《易传》中更是深有体现。《易传》本着推天道以立人道的天人合一这一基本理论基础,研究与探索治邦安国之道、治乱兴衰的社会政治规律,而《易传》也反复强调其理论体系的履践性如“成务”、“大业”、“吉凶”等,也就是《系辞传》所云:“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这实际上就是指易学在实现国家与社会政治理想方面的具体实践性,而且《易传》的实践性要求是高于儒家其他典籍之上的。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推行其以德治思想为核心的治国方略,虽各路诸侯无一真正信服与实践,虽然儒家德治思想、治国方略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真正实践于治国理民,但儒家对德治思想的探索使渊源于周初的德治思想更为完备与系统化,为西汉时儒家德治思想真正服务和实践于治国理民做好了坚实的准备。《易传》所构建的天人关系及对德治思想之探索为历代王朝之治国理政提供了与时俱进地的、因势乘变的理论上、思想上、哲学上的支持。汉代易学与《易传》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易传》是汉代易学的主要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汉代易学的主流是以“卦气说”为核心内容的象数易学。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与政治的密切结合,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出易学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极强实践性。易学既明天道又切人事,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与了汉代新的统治秩序的构建。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基本形成,与这种局面相适应的统治思想呼之欲出,汉代将五经列为官方认可的大经大法,实际上开启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新的政治运行模式。二是基于天人感应、阴阳灾变的神道设教体系的建立。天人之际、阴阳灾变学说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士大夫阶层可借助“天意”来限制君权、匡救时弊。而《周易》象数易学与阴阳灾变学说合流,作为解释“天意”理论强有力的支持,重塑了新时代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这种蕴涵着丰富德治思想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以“天意”的名义履践德治思想,对统治者修德标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神道设教不仅仅是对民众的教化,更重视对统治阶级的警示。三是即使在东汉末年之黑暗统治时期,易学仍不放弃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东汉末年是圣君贤臣皆无的真空时代,经学则成为统治阶级欺世盗名、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此黑暗环境下注经派象数易学的鼎盛发展证明易学仍不放弃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东汉易学家尊崇易学圣贤的思想,致力于对《周易》经传文本的的整理和文辞的注释,探究《周易》经传的原始本意,力图重现先王、圣贤的易学思想及其治世之用。四是本于天道的德治思想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天人关系的思想体系自始至终就是《周易》古经特别是《易传》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思想精髓。汉代易学的天人之学承继于《易传》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并继续发扬光大,使易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更臻于完善,此与汉代独尊儒术之确立不无关系,也与两汉的政治需要相适应。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有序是《易传》德治思想实践的终极目标。弘扬易学是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中,宋朝集中了最多的贤臣,宋儒排斥佛老的“全身苟圣”、“弃道而忘天下国家”的风气,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的人文情怀是宋儒的突出追求。大多数的宋代易学名家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他们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实际参与者、实践者,即亦儒亦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程颐和苏轼等是主要代表。宋代易学家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内圣外王思想指导下的实现王道之治的治国理政架构,易学的本质就是要开示开物成务之道,以程颐为代表的宋代易学家认为实现经世外王的王道之治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君圣、臣贤与典法。在致力于妥善解决内圣与外王的关系问题上,宋代的易学家各有所偏重,李觐、欧阳修和司马光重外王轻内圣,苏轼则偏重内圣轻于外王,周敦颐和邵雍虽致力于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但没有实现真正的贯通。二程先生集邵雍、张载和周敦颐等探索成果之大成,致力于对“明体达用”的进一步探索,致力于追求理与事的结合,其易学思想的核心归结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周敦颐是宋代易学从“达用”转到“明体”的关键人物,北宋五子中,程颐长期置身于政治旋涡的中心,其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徽宗五朝,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然有着切身的体会,以程颐为代表的宋代易学家们对内圣外王理想治世模式的追求是执着的,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王事业是坚持不懈的,对经世外王之路的探索是深入的,对君主无意圣王和臣僚互为朋党之残酷现实是无奈和忧患的,实践上的磨难阻止不了宋儒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内圣与外王体用相依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明体者崇德,达用者广业,在易学德治思想体系的构建上,致力于从进德到修业、从内圣到外王的真正贯通。宋代易学家对《周易》经传德治实践的探索达到了先秦以后诸朝之顶峰,致力于实现进德与修业、内圣与外王的贯通,相对于汉唐对《周易》经世致用的看重,宋代易学家们更致力于阐发天人性命的贯通,更看重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有损益有维新,“德”的概念在传承中不断维新。历朝历代自周开创的维新传统没有断绝,各朝各代皆力图将三代开创的文化传统与本朝实际相结合,有传承又着意于创造适合当世的新文化,文化传承与维新的过程中一直维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德治。周人将“德”确定为构建政权合法性的核心要素和政权转换之根本依据,从而奠定了德治思想的基础,此思想传至后世,绵延不绝,并历久弥新。儒家思想体系的总追求是以达于德为中心,儒家德治思想体系肇始于《周易》古经和周初先王,完善于《易传》等儒家典籍,弘扬于历代儒家。本于天道的内圣外王是儒家德治思想体系的实践性归宿,内圣外王与《易传》所推崇的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脉相承的。内圣、进德、厚德载物是本于天道的形上的道德追求,外王、修业、自强不息是在道德追求指引下的德治实践。肇始于易学的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组成部分:遵循天道的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齐治平、以民为本、德主刑辅、富民安人等等则是具体的德治知行合一之实践;而教化则是德治思想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实践过程,既包括了进德与内圣的过程,也包括了修业与外王的过程。德治思想及其实践也不可避免地存有其局限性,历朝历代处于不同的统治目的,其德治思想的具体实践各有不同,《史记》中对当时朝廷的提倡儒术,常用一个“饰”字来描述,指出儒术在很多状态下仅仅用来作专制政治的装饰之用。也有统治者有“泛道德化”的倾向,认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有一种倾向是从德治走向了人治。德治思想及其实践局限性的原因既包括儒家自身的因素也包括后世统治者的因素。从儒家来说,后世儒家可能是认识到了先秦儒家的教训,即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真正地实践过儒家的德治思想,后世儒家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新处理了儒家与统治者的关系,即从先秦儒家的劝谏统治者发展到后世儒家的顺应统治者。如果走向了人治的方向,则德治的实践就会过多地依赖最高管理者之“德”,如果最高管理者不贤无德,那德治思想的真正实践是不可能完成的。从维系社会、治国理民的角度来看,道德教化不是德治的全部,德治与法治也不是并行的互不干涉的两套体系,德治与法治同为政治的两翼,二者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国家治理。当然,德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思想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对德治思想内涵的探讨是永远具有价值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秦洁[5](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巩忠杰[6](2020)在《周易筮法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易》本是占筮之书,筮法研究是易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易学史主要是一部哲学发展史,具体而言,是一部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对立统一的发展史。“占筮”始终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象数、义理之间微妙的契合点。筮法作为占筮的核心要素,其相关研究历史悠久、内容广博、成就斐然,然迄今尚无专书、专文对此进行整理与研究。本文对古今《周易》筮法之研究史予以系统论述,拟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正文主要有四章内容: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缘起、研究综述以及思路方法,重点在於对三《易》、《周易》经传以及筮法进行综述,是为正文研究的背景与基础。第一章论述西汉迄隋唐之易筮研究史。西汉时期为本章重点,核心的讨论对象为孟喜、焦延寿、京房祖师徒三人所创筮法。东汉迄唐之间,重点研究了孔颖达对大衍筮法的总结。第二章论述两宋迄清末之易筮研究史。自宋以後,学界对大衍筮法的研究步入正轨,其成卦法与变占法成为《周易》筮法研究的核心课题。南宋为古代易筮研究的黄金时期,是本章重点论述对象,元明清时期的研究均为其余绪。第三章论述百十年来之易筮研究史。清末以来,世局大变,易筮研究也逐渐进入新型阶段。基於传统文献的研究屡见新说,用数学剖析大衍筮法的研究一度成为热潮,近四十年的出土文献(尤其是数字卦)则为易筮研究带来了新课题、新希望,一时之间,成为显学。

陈凤英[7](2019)在《以礼经世视域下的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惠言是清代乾嘉朴学大师,被誉为“乾嘉易学三大家”。他在易学、礼学和词学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研究这一时期经学和文学不可忽略的人物。张惠言是清代今文学的先导性人物之一。“今文经学者”这一词语表示经学上追求“微言大义”以及政治上有着强烈参与意愿的一批学者。在他古文家、词人、诗词论家、书法家、经学家的众多身份中,其底色的身份是今文经学家。作为一名将学术归宗为求道于虞氏《易》、郑氏《礼》的经学家,“求道”是真正理解张惠言学术的生命力所在的钥匙。张氏学术主旨是以礼经世,在此一以贯之的主旨下,他重新开发了郑玄礼学和虞翻易学的思想,认为六经都揭示了作为天地之序的礼。《易》的内容是阴阳消息,《礼》的内容是礼乐制度,《礼》、《易》两经是礼治的重要经典,两部经书以“象”实现了会通,并以各自所具有的礼象、易象表述出作为天地之序的礼。人的行为就在合乎易象“乾元用九”的过程中合于礼制。第一章张惠言的生平与着作。到张惠言生活的时代,明末清初的实学已经转换到“训诂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的治学之风。虽用训诂考据的方法研经,张惠言同当时的一流学者一样念念不忘学以治世的初心。他的家族及其本人与江南学术世家人物的交往对他学术由时文转为古文,由古文转为经学有着重要影响。在为学方向经历几次转变之后,他最终确立了“求天地阴阳消息于《易》虞氏,求古先圣王礼乐制度于《礼》郑氏”的治经路线。第二章以礼经世的治易课题。张惠言以礼经世的学术主旨的确立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其一,实学大兴的时代思潮。清代各学术派别,虽然都追求能够直接学以致用的实学宗旨,反对证悟形上之理的玄解方法,但他们又有着各自的的学术路径。其二,常州地域性的学术生态。常州学派以今文学和经世传统最为引人注意。其三,现实治理的危机因素。在现实政治面前,科举时文之学和考据学都无法承担起经世之责。基于上述背景,张惠言的易学思想就带着如何去经世这一问题展开的。第三章乾元消息的易道图式。“易是个甚?”这一问题是每一位研究《易》这一部经书的学者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张惠言继承汉易的思想,认为易的内容就是阴阳二气的消息。与汉易相同的是,在张氏易学中没有宋儒式的形上与形下之分,而只有气之流行(消息)的层面。不同于汉易的是,他提出了“乾元”的观念。“乾元”是气本然就具有的、不可遏制的变化动力,乾元的展开确立了一阴一阳之道,乾元之回归确立了六十四卦的正位。张惠言以乾元立消息作为易之道,为礼治确立了天道根基。第四章礼象知易的解易进路。《易》既然要服务于礼治,那么易、礼会通的机制是什么?张惠言认为万物(事)皆蕴含着一定的礼,万物(事)皆可以转化成象而用《易》的语言系统表达,因此可以说“《易》者,礼象也”。汉代惟有郑玄用礼的思想解《易》,但郑玄在处理《易》象的问题上用爻辰,爻辰之取象不够丰富,所以张惠言选用了虞翻的取象来补足郑玄的不足。礼象解《易》一方面解决了礼(张惠言指蕴含礼的事)繁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使《易》成为不仅言天道之书也为言人事之书,易学真正达到了“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的范围。第五章以礼经世的易学旨归。第三章解决了礼治的天道根基问题,第四章解决了易礼会通的机制问题,第五章要讨论礼治所依据的典籍问题。张惠言认为三礼之学不足以完成礼治的实学建构,还必须引入《易》。他对《易》的卦爻象的诠释体现了礼治的内涵。礼有三代因革,《周易》中所蕴含的礼制为周代的礼制,周家受命三卦就反映了制礼作乐之礼。礼制的具体内容分吉凶军嘉宾,五礼见诸于《易》的卦爻辞。张惠言对《易》中卦爻辞是否合于礼的解释仍是立足于他的消息思想。卦爻辞所象征的事最终要以乾元用九、复归正位为旨归。第六章乾元用九的经世期许。在《易》即礼象的前提下再去解读《易》,其卦爻象辞均透露出礼的精神。《易》成为了一部阐发礼制的经书。乾元运乎六十四卦,使之各正性命,从易学来看是消息之正,从礼制来看是“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就是圣王(乾元)在各种境遇之下发挥正德正序之功(用九)。张惠言的乾元用九体现了推天道明人事的汉易学的天人感应模式,也体现了在不同境遇下积极应对的宋易的主体性意识。第七章张惠言学术成就与评价。张惠言的学术是从解决以礼经世的课题展开的,他的学术成就也在于用易学和礼学构建了礼治蓝图。将礼的内容用于《周易》的诠释,以礼解《易》,实现了易学与礼学的会通。他将易道阐发为乾元消息,将易象阐发为礼象,实际上是对易学诠释的创新。同时,张惠言不满足于考据学的为学术而学术,积极地将自己的研究用于经世实践,因此,以礼解易也是对实学的创新。

苏建强[8](2018)在《消息视域下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惠言一生的学术成就蔚为壮观,其是乾嘉时期着名的易学家、词人、散文家、书法家等。其于经学,长在《易》、《礼》。易学上,专宗虞翻之学,申发“阴阳消息”之说,同时参以郑玄、荀爽等诸家之言,着《周易虞氏易》九卷,自成体系,为世称道,被誉为“专家绝学”,其与惠栋、焦循齐名,并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于《礼》其着《仪礼图》和《读仪礼记》,尤以《仪礼图》为学者所称道,是清代研究《仪礼》的重要着作。张惠言认为虞翻易学,以“消息”二字贯通,进而建构起“消息说”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不仅以“消息说”的视野阐明了“人事”和“礼法”之用,同时以“消息说”贯通了郑玄、荀爽之学,使其“消息说”体系更加恢弘广大,对象数易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绪论主要阐述当下张惠言学术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成果从经学研究、文学研究、综合性研究三方面契入。其成果大量集中在“文学研究”上,而“经学研究”相对少之又少。经学中“易学研究”虽逐年增然势缓;而“礼学研究”,每年更寥寥无几。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先探讨张氏学术的背景,从清学思潮到乾嘉“朴学易”,又从“朴学易”中锁定张惠言易学。本文主体脉络,先明其易学思想的核心即“消息说”,其不仅以此说贯通了人事、礼法和易候等学,同时亦贯通了郑荀易学。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论证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和诠释学的方法。第一章主论张惠言易学建构的学术背景。此节脉络主张由大到小,即从清代学术大环境过渡到乾嘉“朴学易”小环境,又从“朴学易”聚焦在张惠言易学上,如此来全面把握其学的背景。张氏处清代经学全盛期乾嘉之际。然经学全盛期是以启蒙期的“经学复兴”为基础,故全盛期时诸多学术嬗变,在启蒙期时皆有雏形,故本文以“学术环境”和“易学发展”为核心,简述了“清启蒙期”和“乾嘉时期”不同地发展,以此来更好地了解孕育张惠言学术的背景。第二章论述张惠言生平、学术渊源和经学着述。于其“生平”,阐述了张惠言的儒学家世和整体人生的发展脉络;于其“学术渊源”,则认为其学之所以广博,是受益于诸多良师和文友的引导,如影响其学之师主有朱珪、阮元、金榜等;劝其转向古文之友主有钱鲁斯、王灼、恽敬和吴德旋等,正如此才成就其博大的学术气象。于其“经学着述”,论述各着作的主体内容和版本流通情况。第三章论述自然消息之本“太极”生发的体用。于“太极”体的诠解,以自然视域解为“元气”,乃自然天地之本;以易学视域解为“乾元”,为六十四卦之基。而“太极”之用则侧重于“自然消息”的“月体纳甲说”和“卦气说”。张氏认为“太极”不可见,以“北辰”况之。无行太极的运行以日月斗来况,日月运行,促成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侯,此些皆“太极”运行所产生的“消息”现象。故月相阴晴圆缺的消息变化,即成“月体纳甲”说;其运转形成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侯等自然变化,即成“卦气说”。本文追溯了“月体纳甲”和“卦气说”在象数易学史上大致的发展脉络,进而详述了张惠言如何从“消息说”视域来解读此二说。第四章论述《易》消息推演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张惠言认为《易》消息八卦的展开是以自然本具“八卦”为基础,即圣人以自然物象来比拟演绎《易》之八卦,且以“参天两地而倚数”的思想,推三画卦为六画卦,如此即生成六画的“八卦”。而六十四卦的展开主要包括“虞氏违例”处理、“消息说”体相解构和证成三方面内容。其中“违例处理”,强调“消息说”产生的缘起,为了深入解析张氏“消息说”产生的缘起和理论特殊性,本文旁征了李挺之“反对”卦变系统和潘雨廷“旁通”卦变系统,以此二人的卦变系统为参照系,来突显张氏“消息说”解决“违例”的独特之处,且辨析了三家体系各自的优缺点,而解决违例的过程,也即“消息说”形成的过程。“体相解构”部分,认为此体系将虞氏解经易例融会贯通,主体是以“纳甲与辟卦”、“反对”和“旁通”为纲领,辅之其他各种卦变易例,唯除两象易外,余皆涵摄在消息系统中。“系统证成”部分,主要论述“消息说”体系的应用,具体如何解决“违例”十六卦,以及如何将整个“支离破碎”的虞氏学体系,构建成完整系统。通过此些问题的探讨,会让我们对张氏消息说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第五章论述消息过程中各种象以及既济定。卦象增加包括“以象生象”和“象外生象”两种。“象外生象”主以各种卦变来拓展取象,如旁通、反对、卦变、卦气、月体纳甲等皆是此类。本处主从“消息”视域来解读权变、之正说、互体、半象等,且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两象易”不具消息内涵。而“以象生象”主指汉儒依经文,进一步推演出诸多卦象,亦称“逸象”,本文对张惠言所辑录的四百五十六逸象以八卦分类,对诸多重要逸象,以张氏注解为主,辅之以其他各家注解,来全面把握其义。最后卦象会流转到“既济卦”,此卦六爻皆正,符示阴阳和谐,天下太平之象,本文比较了虞氏和张氏对“既济定”理解的不同之处,详述了张氏对“既济定”的内涵。第六章将“消息说”贯彻到人事、礼法和易候上的内容。首先,张惠言将“消息说”归本人事来诠解而成《易事》,如此《易》与人事贯通。其着重探讨“内圣外王”之道,同时也探讨了君子之道、礼仪之道、应时之道和家道等内容。其次,“消息说”与礼法互诠而成《易礼》,对诸多“礼条”,多以“消息说”诠解,辅以自己的评论,为“礼法”寻找到了天道依据。此部分我们从七方面来归纳,即除“吉凶宾军嘉”五礼外,再加上“受命继位封侯礼”、“刑法赏赐礼”,如此能相对圆满地阐述其《易礼》思想。最后张惠言以“消息说”解析了“七十二易候”,其将自然物象配以卦象诠解,后引申出人事之理,更完备了虞氏易候之学。第七章主论“消息”视域下的郑荀易学。张惠言认为郑、荀、虞三家易学,虽相用不同,然“消息”一也。也正是以此观点,其尝试融通三家之学,主述虞氏易,并兼以“消息”,旁通郑、荀之学。其从“消息”视野解读了“爻辰说”和“易数说”,进而诠解了郑氏“礼学”,本文从“吉、嘉、军、宾”四方面论述礼学。最后对郑氏的“爻象”易例加以总结,如三才六位、当位、失位、中位、应、乘等。同时张惠言还从“消息说”的视域解读了荀爽的“乾升坤降说”,并以此为基础论述其卦变思想,同时也讨论了荀氏“财官”和“世伏”的易例。最后第八章对张惠言易学作了评价。从五个层面评价了张惠言的易学思想,其学虽有部分未贯通一如,但从其对“虞翻易”系统地整理和广博地开显上,的确对象数易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地促进作用。

赵晓翠[9](2018)在《惠栋易学研究 ——以范式转移为视角》文中提出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汉学”是中国古代经学朴学化的集中体现。“汉学”在中国古代经学史,乃至古代思想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惠栋对汉代易学的研究成为清代经学研究的一个成功范式,在由“宋学”向“汉学”的范式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转变当时学风与确立十八世纪经学研究方向之意义。“范式”这个词源于美国的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用以描述科学发展史上,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的科学实践(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实验等)的模型或传统。范式被认为是每个时代和每个科学发展阶段的特有坐标,或称参照方式,也是科学共同体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虽然这种“范式说”有一定的局限,并不能代表此一历史背景下学术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所有特点,但它是对特定时代学术思潮之典型特征的恰当概括,也是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解视阈下概括时代思潮的崭新方式。若以学术思潮作为时代的旗帜,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合理性:前后相序的学术思潮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性。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只有从时代思潮入手,才能真正把握住一时代学术思想的本质内容。”惠栋迎合了时代思潮,倡导“朴学之风”,追考汉儒易学,通过对汉易文献的疏证管理,以窥探《易经》之经典贤传。惠栋可以说是第一个弃魏晋以来儒说之异而独宗汉代易学的大家。①惠栋是吴派学术的创始人,在清代思想史、经学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地位。他精于考据、长于训诂,亦不乏义理思想的构建。本文以范式转移为视角,以惠栋易学为研究对象。第一章讨论明末清初的学术范式转移,旨在指出汉易盛行,宋易衰微的学术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转进,而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不断促成。本章重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并较为详细地分析清初辨伪思潮在打破藩篱、解放思想方面起到的作用,这些辨伪不仅是对原有范式的有力挑战,而且对后来的学术转进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章梳理了惠栋生平及复兴“汉易”的学术渊源。惠栋四世传《易》,从他的曾祖父惠有声开始即立意表彰汉儒易学。惠栋继承父祖未竞之业,致力于汉代易学的整理与研究,易学着述颇丰。除易学相关着作外,在《诗》《书》《礼》《春秋》及史学方面都造诣颇深,着作遍及经史子集。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惠栋复兴汉易之范式,旨在揭示明末清初诸儒初提汉学到惠栋创立专门汉学的过程。惠栋将汉易衰微归责于王弼,认为王弼一扫象数,以老、庄释《易》,从此汉易几乎成绝学,故他推阐汉儒经说为志,不遗余力地复汉之名。首先,他承继清初辨伪思潮,抨击宋易图书之学。总体来说,惠氏对于太极图、河洛、两仪四象、先天之说的辨伪并未超出清初诸儒观点,但也不乏新思想与新论据,且辨伪角度和思路也有所差别。经过汉学家的努力,宋学之范式已然开始衰微。其次,惠氏以《说文》《尔雅》《经典释文》及汉以前的经典古书为据,从识字审音开始,恢复古音古字,对《周易》文本和编次进行校订。同时,他依汉代师法、家法钩沉、搜集汉儒易学资料,重新梳理易学传承源流,恢复汉儒象数易学解易体例。本章以惠氏所着《易汉学》为据,分别梳理他对汉代卦气、纳甲、爻辰、八宫、升降、卦变等六个体例的爬疏,由此可见汉代象数之崖略。最后,惠栋不囿于传统学术立场,单纯复汉之古,而是融通各家师法家法从而重建汉易。其治汉易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融训诂与象数于一炉,力图揭示汉儒解经的深层含义;取一家之说,力辟他说;象数解易实现中西互交。由此证明,惠栋并非杂陈各家,缺乏个人思想,难成一家之言。事实上,惠氏虽广采先秦、两汉诸说,但其采辑乃是有所取舍、依凭和价值判断的。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探讨惠栋易学哲学的范式转换。本文认为,汉代继承了先秦以来的自然科学成果,融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知识于一炉,具有鲜明的儒学神学化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特征,故“汉易”是偏于天道之自然哲学的范式。这种范式是将宇宙图式和伦理秩序结合起来,参天道、正人伦、明王事,是以天人感应为思维模式的天人之学;宋代与汉代经学的天人感应明显不同,宋儒一切立论皆由形上天理展开。因乎人皆完整秉受天理从而具备了宇宙根基和价值来源,则人应当在日用常行中,不断用工夫来成就天道性命上下贯通的境界,故“宋易”以偏于人道之人文哲学为主要特征。本文就汉宋易学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概括,并以举例为证的方法加以论述。惠栋在西学东传、中西互交的时代思潮下,试图重构汉代象数宇宙图式,并从训诂象数推绎义理,完成以从偏于人道之人文哲学向偏于天道之自然哲学的范式转换。惠栋重构的汉代象数宇宙图式有宇宙生成图式和宇宙变化图式两个方面,宇宙生成是以《易传》阐述的“太极”为始基,“太极”由元气构成,其内部结构含有日月星三辰、天地人三统。宇宙变化是由阴阳的一息一消、一消一息来符示宇宙生化万物的法则,然后用蓍数、卦变、爻变等来效法模拟阴阳动变和宇宙演化,这样,天道流行的变化内容就可以取象于卦爻象和蓍数所组成的易学象数体系。宇宙变化首先表现为万千世界循环往复的周期变化。如卦气说符示的二十四节气周期变化,纳甲说符示的一月周期变化等等。还表现为具体事物生生不息的变化。如以十二消息卦和六日七分说彰显完整的、动态的天道阴阳的运动变化;用九六七八易数来表征阴阳二气之进退消长以符示宇宙的变化;通过日月星辰交错运行来符示季节的转换、气候的变化及自然状况的变更;以乾坤相互对待,阴阳相互交感完成卦与卦之间的链接沟通,符示阴阳相互内在、流转不息、动态相连的大宇宙状态。惠栋认为,无论是周期变化还是事物变化,二者皆以宇宙大合为价值旨归,形成了囊括天人的、整体的、动态的、和谐的有机整体。惠栋重构的汉代象数宇宙图式再现了偏于天道的自然哲学思想。其重构的基础是一切皆要有所依据且可解析,符合具体化、切实化、实践化的原则。同时,惠栋从未放弃对义理的追求与发掘。本文从“论易中为乾元”“致中和以修德”“赞化育太平”出发,大体勾勒了惠栋本乎训诂象数的义理之学。他在乾嘉经学的大语境下,透过既济六爻皆得圆成的期许,表达了宇宙人生有序、和谐、通泰之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最后一章为结论,总结了惠栋易学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倡汉学,开启一代学风”及“建立了融训诂象数于一体的义理阐发新范式”两个方面。惠栋对乾嘉时期甚至整个清代学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开启了易学研究的新局面,对乾嘉学派的兴起贡献甚大。本文以与惠栋学术思想较为紧密的戴震、张惠言、姚配中、李道平四人为例略加说明。经过惠栋及汉学家们的努力,这种由训诂象数推导义理的模式于内是一种学术理念,于外成为了乾嘉时期精良的治学范式。然而无需讳言,受时代及惠栋本身学术状况所限,其易学体系不免有某些缺陷,并为当时和后世一些学者所诟病。比如改字、今古文不分、泥古过重等,本文基于时代背景做了客观分析与说明,然小疵不掩其光辉,惠栋对汉易的梳理和阐发是有功于后世的。本文在研究惠栋易学的过程中,除了述其条贯之外,也对比了汉宋解经的区别,论述了惠栋在文本考据和古籍整理的背后所潜藏的解易方法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清代学术研究的蓬勃兴起,有关惠栋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然而,以范式转移形成新的话语系统作为视角来研究惠栋易学的论着迄今仍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一则检视惠栋所处的时代背景,一则透过逻辑分析与哲学思辨发掘其学术思想的本质,进而提炼出一种新的理论构型。

李学卫[10](2018)在《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学是一种哲理化的经学,理学家思想体系的构造首先体现在对传统经典的继承性解读和创造性解读矛盾与统一。关学与洛学是理学创立时期的两大重要学派,二者都通过对《周易》经传与“四书”之间的经典汇通,创造性地对易学诸多范畴和命题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不同的是张载在总结天文学宣夜说、《黄帝内经》等阴阳气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造了历史上的太虚说和气说,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深刻命题。并以此命题对易学中太极、三才、三才之道等范畴,以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理尽性至于命”三大经典易学命题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使得汉唐经学失去超越性、主宰性的天,在太虚本体之上再次得到挺立。并在本体论理论高度之上,揭示了佛、道二教或“略知体虚空为性”而“不知本天道为用”,或“知道之自然,未始识自然之为体”之“体用殊绝”的理论实质。张载的易学解释学可谓继承中有创新,而程氏对《周易》经传的解释则是颠覆性的。程氏则借鉴道家四大说言说道体的模式,将儒家文献中天的超越性、主宰性赋予给道,并通过道、理互文,把天的超越性、主宰性和儒家伦理纲常的实在内涵相结合,实现了儒家理本论对道家道本论的成功改造。以理本体论审视三才天地人等可感之物象,把先秦儒家神圣的天替换为理学家神秘的理。程颐批评先秦文献中三才各有其道而阐发天道、地道、人道本一道;批评天地万物各有其理而阐发万理本一理。程氏曾称许老庄言道体之善,而所谓“是心之动”而分出天地之上下与佛教万法唯识说也有类似之处。张载与二程既有亲属关系,又是经常切磋学问的讲友。年轻时候三人就开始了易学讨论。张载对程氏言道体、言穷理尽性等多少有些委婉的批评。在邵雍、张载、程颢、司马光等去世后,程颐成为旧党学术领袖,对诸家学说有过初步的融会贯通。程颐对张载太虚说、穷理尽性说、气聚散循环说等有过过激的批评,而对张载以礼为教、变化气质以及民胞物与、诚明合一等命题大为称许,并加以改造、引用。张载和程颐易学不仅直接促成了关、洛理学体系的产生,而且对后世朱熹理学、王夫之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考证,全面、系统地分析张载和程颐构筑易学体系的过程,分析张载和程颐易学在易学观、释易体例、易学思想方面的异同,从而廓清学术史上关洛学派之间争论和误解,以科学的、实证的学术论证代替历史上,乃至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派立场之争。张载和程颐同样继承孔子《易传》的释经风格,但是,由于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政治地位乃至性格差异等使得张载和程颐易学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文本形式上看,张载的易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横渠易说》《正蒙》的相关篇目以及部分语录中。其中《横渠易说》是张载写作《正蒙》素材,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系辞传》的注解以及注解过程中闪耀着的思想火花,可谓传道重于传经。《周易程氏传》则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为儒家后学留下传经之作。《周易程氏传》成书之后,经程颐反复修改、润色而文字足、义理精,是一本成功的理学经典。二程语录、文集中也有大量涉易言论,也是研究程氏易学思想不可忽视的文献。从释易体例上看,张载和程颐都力图恢复儒家《易传》解易传统,虽然受王弼“扫象”的易学观影响,却以消除儒家经学玄学化为旨归。在具体的释易实践中,张载和程颐都对汉易象数体例有所借鉴。程颐偏重诠释《易传》所阐发的君臣进退之道;张载偏重提升《易传》所阐发的君子之道。张载和程颐易学都承王注、重孔疏。不同的是张载注解古经简略,基本上直承孔疏释易体例。只是在释经实践中,对于具体释易体例的选择差别较大。程颐则刻意对玄学易、象数易的释经体例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张载尤重《系辞传》,而程颐尤重《序卦》。张载以“太虚”为最高范畴,发挥传统阴阳气变学说,纠偏“贵无”,排斥“幻空”,为儒家名教之乐寻找宇宙论根据。程颐把先秦文献中理的概念提升为程氏易学的最高范畴,借助道家四大说言说道体的模式,阐发“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理本论命题,为先秦儒家天道性命学说寻找本体论依据。从内容上看,张载最重乾坤二卦,其他六十二卦的注解详略不一。张载释《文言传》《系辞传》最为详尽,虽然常有大段发挥己意,但是所发义理非常精深。《周易程氏传》释经,首先分割《序卦》至于卦名之下,然后依次讲解卦辞、《彖传》、《大象传》、爻辞及其《小象传》。略解文辞,而说义理极为详尽。《系辞传》内容杂有义理、象数,程颐释经过程中,对《系辞传》讲义理的部分时有引用。又着有《易说·系辞解》讲解部分《系辞传》内容。而《说卦》内容几乎全涉象数,程颐曾经批评过其中内容。就释经风格而言,孔子因《易》有“古之遗言”而主张“观亓德义耳”。张载和程颐治易继承了《易传》的释经风格。张载治易所发义理特重德行修养,以阐发《易传》君子之道为旨归。象儒门学子之师长,叮咛教诲,推心置腹。程颐治易,尊严师道、接引后学,言辞之间不离君臣进退。把古经解释成一部修治平齐的教科书。在易学思想方面,张载以太虚本体论释天道性心等理学概念,融会《论》《孟》《易》《庸》”之心性学说,初步实现了对汉唐儒学不言天道性命偏颇之弊的改造。程颐通过道理互文,使得理取代道成为可感世界的最高主宰。程颐以为理即《系辞传》所谓“密”,从而以“密”代替玄学家言道体之“无”。程氏所言之理不仅是气象万千的可感世界的根本之所在,也是人间尊卑贵贱秩序、人之命运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而阴阳盈虚、动静屈伸、交感变化乃至人间的尊卑上下、一治一乱都是理的具体体现。张载立“太虚即气”之命题,程颐则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命题,分别对三才之天地人和三才之道之阴阳、刚柔、仁义等范畴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通过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理尽性至于命”三个重要易学命题,创造性地阐发了先秦儒家天道性命学说。不同的是,张载以气化言道,以合虚与气言性,以合性与知觉言心,以有形、无形解形上、形下,认为穷理尽性至命为三事不可为一。而程颐则从理一本论出发认为道理性命心神等理学范畴“其实一也”,认为穷理尽性至命可以“三事一时并了”。张载和程颐的易学哲学从形上学的高度构筑的天道性命学说,成功地应对了佛老言道德性命给儒家学说造成的冲击。后世学者被理学天道性命学说所吸引,逐渐远离二教学说,使得宋明之后二教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趋向衰落。显然,这与理学家成功地理论创新分不开。张载去世比较早,关学弟子后来多师从二程。二程弟子众多,洛学在南宋之后经朱熹融会贯通逐渐成为儒学主流。程朱理学成为主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张载哲学则依附程朱理学基本上得到了保存。而张载思想精深独到,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理论创新,对于今天学术界而言,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依然具有深刻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深入研究二程易学思想之间细微的差异,深入研究张载和程颐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都是张载和程颐易学比较研究的题中之义,在文章中未能充分展开,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化、细化研究。

二、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朱震象数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朱震与《汉上易传》的创作
    第一节 朱震所处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朱震的生平及易学思想源流
第二章 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
    第一节 朱震易学的结构和特色
    第二节 以“卦变”为核心的象数易学理论
    第三节 易图思想特色
第三章 《周易》“太极”思想及其人文关怀
    第一节 构建“太极”为核心的易学思想
    第二节 对二程人生体验思想的继承
    第三节 易学思想与社会使命的结合——强化君臣观念
第四章 朱震为代表的象数易学在南宋的兴衰及意义
    第一节 朱震对易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 南宋以后象数易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三节 南宋象数易学发展的启示和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周易》虞氏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虞翻的心路历程与主要着述
        一、生平行谊
        二、家世家学
        三、经学时代氛围激荡下的虞翻
        四、对马、荀、郑、宋经学的批评
        五、治《易》的经师、王者之师的期许
        六、重要着述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虞翻解《易》理路的形成
    第一节 《周易》古经的文本框架
    第二节 《易传》的解《易》理路与诠释视域
    第三节 汉代易学阴阳之道下的解《易》视域
    第四节 汉代易学象数优先的治《易》理路
        一、孟喜的卦气说
        二、京房的八宫卦说
        三、郑玄的爻辰说
        四、荀爽的升降、卦变说
        五、《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说
    第五节 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虞翻解《易》理路
        一、《大畜》诠释典型体现的以象解《易》理路
        二、《益》诠释典型体现的以象解《易》理路
        三、《系辞下传》“盖取诸离”诠释典型体现的以象解《易》理路
        四、解《易》象数体例、学说与《周易》虞氏学的建构
第二章 易道阴阳消息下的易场
    第一节 日月在天所成的八卦易场
        一、在天八卦之象
        二、在天八卦易场
        三、在天八卦易场与四时
        四、对以往日月为易、纳甲诸说的转进
    第二节 对八卦图式的重建
        一、《说卦传》八卦宇宙方位图式
        二、汉代易学八卦卦气图式
        三、八卦卦气宇宙图式在《易》诠释中的运用
        四、虞翻《说卦传》八卦方位新释
        五、新释的是与非
    第三节 十二消息卦易场的敞开
        一、十二消息卦地位的确立
        (一) 六十四卦卦气
        (二) 十二辟卦的独立
        (三) 十二消息易学语境的清理
        二、日月运转与十二消息
        (一) 日月之会与十二消息
        (二) 日月运转与六虚之位
        三、十二消息卦易场下的阴阳消息之象
        (一) 作为消息源头的太一与乾天坤地
        (二)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符显的宇宙阴阳消息总纲
        (三) 出入乾坤笼罩下的阴阳消息历程
        (四) 意涵丰富的十二消息之象
        (五) 消息出入之下的十二消息卦显隐一体之象
        (六) 十二消息之象与易场的下贯
第三章 消息大化易场中的万物万象
    第一节 消息语境下的万物万象生生大化
    第二节 消息生卦启示下的万物万象产生
        一、卦之变与卦变
        (一) 筮占中的卦之变
        (二) 《焦氏易林》中的卦之变
        (三) 卦变意涵与虞翻之前三种具有卦变意义的学说
        二、虞翻言及的卦之变
        (一) 之正导致的卦之变
        (二) 权变导致的卦之变
        (三) 旁通导致的卦之变
        (四) 上下象易导致的卦之变
        (五) 反象导致的卦之变
        (六) 八卦消息与十二消息导致的卦之变
        三、乾坤生六子说及其启示的造化之象
        四、消息卦生杂卦说启示的万物万象化生亨通之象
        (一) 一阳而五阴之卦的卦变
        (二) 二阳而四阴之卦的卦变
        (三) 三阳而三阴之卦的卦变
        (四) 四阳而二阴之卦的卦变
        (五) 五阳而一阴之卦的卦变
        (六) 一阴而五阳之卦的卦变
        (七) 二阴而四阳之卦的卦变
        (八) 三阴而三阳之卦的卦变
        (九) 四阴而二阳之卦的卦变
        (十) 五阴而一阳之卦的卦变
        (十一) 小过与中孚的特例卦变
        (十二) 消息卦生杂卦哲学意义的总小结
    第三节 旁通开显的万物万象间的动静互通
        一、六十四卦间的旁通关系及其提出
        (一) 明确标注“旁通”“通”字眼之例
        (二) 以“变”“推”表达旁通意涵之例
        (三) 暗用旁通之例
        (四) 以“反”指“旁通”之例
        (五) 以“震巽特变”指震巽旁通之例
        (六) 六十四卦间旁通关系的确立
        (七) 旁通说之提出的思想渊源
        二、现在之维下本卦含藏涵摄贯通旁通卦所符显的天道人事旁通之象
        三、时间过程维度下旁通卦通往本卦所符显的天道人事旁通之象
        (一) 以旁通卦比通往本卦大有为例
        (二) 以旁通卦豫通往本卦小畜为例
        四、时间过程维度下本卦通往旁通卦所符显的天道人事旁通之象
        (一) 以本卦豫通往旁通卦小畜为例
        (二) 以本卦蛊通往旁通卦随为例
        五、旁通的哲学意蕴
    第四节 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下的万象多重面相
        一、反象下的万象面相
        (一) 互反之象相互对显彼此之象
        (二) 反象所带来的卦爻符显万象之变
        (三) 反象的易学哲学启示
        二、上下象易下的万象面相
        (一) 上下易象所带来的卦爻符显万象之变
        (二) 上下象易的启迪
        三、互体连互与半象下的万象面相
        (一) 虞翻之前以互体连互之象诠释《易》象的先例
        (二) 虞翻在诠释《易》象时对互体连互之象的抉发
        (三) 互体连互在《易》象抉发中的意义
        (四) 半象昭示的天道人事诸象半显而未全显的可能面相
        (五) 半象的运用与被掩蔽的思想之光
第四章 消息语境下“大衍筮法”的重建
    第一节 虞翻所释“大衍筮法”之具体操作
    第二节 大衍之数以数涵象
        一、大衍之数源自天地之数,内涵天地之象
        二、大衍之数内涵五行诸象
        三、大衍之数内涵日月运转下的阴阳消息之象
        四、大衍之数一体未分,内涵天地未分的宇宙本原太一之象
    第三节 筮占操作以数显象
第五章 消息大化语境下的人文易世界愿景
    第一节 阴阳消息的善恶意蕴
        一、《易传》开示的造化之善
        二、虞翻之前阴阳术数、天文历法中阴阳的德刑意义
        三、阳息的生生之善与阴息消阳的肃杀之恶
        (一) 天道阳息的生生之善
        (二) 阴息消阳的肃杀之恶
    第二节 消息所成的阴阳本然之位与位的价值应然
        一、《易传》位正、位失的价值理念
        二、虞翻之前京房、郑玄、荀爽的位正、位失说
        (一) 京房的位正、位失说
        (二) 郑玄的位正、位失说
        (三) 荀爽的位正、位失说
        三、消息与阴阳之位的确立
        (一) 日月运转、阴阳消息与六虚之位
        (二) 位的正与失与失位的动之正
        四、既济定的理想境地与美好愿景
        (一) 阴阳消息造化创生的理想境地
        (二) 人事关联天道的既济定理想境地
        (三) 制度建设在营造人文天下理想愿景中的作用
        (四) 精神感通在通向人文天下理想愿景中的效用
        (五) 虞翻既济定理想愿景与荀爽成既济意涵的差异
        (六) 既济背后的忧思
        (七) 成既济定说简评
第六章 《周易》虞氏学思想衡评
    第一节 集汉代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虞翻
    第二节 《周易》虞氏学的贡献、影响与不足
        一、突出贡献
        二、重大影响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海昏竹书《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出土概况与研究现状
        一、出土概况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写作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海昏竹书《易》释文研究
    第一节 海昏竹书《易》释读
    第二节 海昏竹书《易》体例简析
    第三节 《卜姓》、《去邑》释读
        一、《卜姓》释读
        二、《去邑》释读
        三、《卜姓》、《去邑》与帛书《周易》卦序简论
第二章 海昏竹书《易》文本研究
    第一节 阴阳符号
    第二节 卦名
    第三节 说卦
    第四节 彖
    第五节 周易上下经
    第六节 吉凶断辞
第三章 海昏竹书《易》与其他出土文献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上博楚简《周易》比较
    第二节 与清华简《筮法》比较
    第三节 与秦简《归藏》比较
    第四节 与马王堆帛书《周易》比较
    第五节 与阜阳汉简《周易》比较
第四章 海昏竹书《易》易学源流研究
    第一节 海昏竹书《易》传承关系蠡测
        一、刘贺其人其师
        二、考古发现中的刘贺
        三、刘贺的师承
        四、传承关系蠡测
    第二节 海昏竹书《易》源流研究
第五章 海昏竹书《易》卦气思想研究
第六章 海昏竹书《易》的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海昏竹书《易》六十四卦红外扫描照片
致谢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的意义
    二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情况综述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与殷周之际王权合法性的构建
    一“政治上革命,文化上维新”,周对殷商的继承与发展
        (一) 法先王
        (二) 周承殷制
        (三) 盛德必百世祀
    二 商周人神关系的演变与周初的人文觉醒
        (一) 巫觋政治
        (二) 商人的鬼神观
        (三) 从卜与筮的差异看商周人神关系的变化
    三 “德”是影响王权合法性的核心因素
        (一) 殷商并非无德
        (二) 殷鉴与保民思想
        (三) 周人天命思想中的“德性基因”
        (四) 周人对王权合法性的认识
第二章 《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
    一 《周易》是王者之书
        (一) 关于《周易》古经作者及成书时间的争论
        (二) 关于《周易》古经哲理性的争论
        (三) 关于《周易》“德义”思想的疑问
        (四) 《周易》是指导治国理政实践的政典
    二 《周易》古经的“德”释义与民本思想
        (一) “孚”信于民,利涉大川
        (二) 损上益下,让利于民
        (三) 履谦有终,亲比万民
        (四) 小惩大诫,教民明耻
    三 以修德为核心的忧患意识
        (一) 诸卦初爻蕴涵的忧患意识
        (二) 忧患之时,修德为本
    四 德位相配
        (一) “天命靡常”与“以德配天”
        (二) 以德配位
第三章 《易传》的德治思想
    一 从孔子易学观的转变看《易传》的以“德”释易
        (一) 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二)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观的转变
        (三) 《易传》对《周易》古经的德性诠释
    二 德治的依据——天地之德
        (一) 《易》与天地准之“天”
        (二) 天地之大德曰生
    三 《易传》的民本思想
        (一) 劳民劝相
        (二) 裒多益寡,施禄及下
        (三)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四) 德主刑辅
    四 《易传》的教化思想
        (一) 神道设教
        (二) 《彖传》的教化思想
        (三) 《象传》的教化思想
    五 《易传》的修德思想
        (一) 《易传》认为《易经》是圣人以“德”治天下之书
        (二) 从《系辞传》“三陈九德”看“修德”
        (三) 损上益下,修德思想发端于对王权的限制
    六 《易传》德治思想的终极追求
        (一) 顺天应人
        (二) 天人合一
第四章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的政治实践
    一 “礼崩乐坏”时代,《易传》对恢复社会秩序的探索
    二 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
        (一) 易学与汉代统治秩序的构建
        (二) 易学与汉代的神道设教
        (三) 东汉易学家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
        (四) 本于天道的德治思想的构建
    三 宋代易学的政治实践
        (一) 教化是德治思想最重要的实践过程
        (二) 内圣外王与进德修业是一脉相承
        (三) 宋代易学对“内圣”的追求和“外王”的实践
第五章 德治思想的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一 德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易经》,是为廉吏谋修身,非为贪官谋私利
        (二) 重视“关键少数”的道德建设引领作用
        (三) 文王克商方略对当下内政外交的借鉴意义
    二 德治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 古籍
    (二) 现代着作
    (三) 相关论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周易筮法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周易》筮法概论
    第三节研究综述与本文思路、方法
第一章 晋与明夷——汉唐间之奠基研究
    第一节“晋如摧如”——两汉象数易筮研究
    第二节“明入地中”——魏晋隋唐易筮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坤健顺——宋元明清之核心研究
    第一节“飞龙在天”——宋代易筮研究
    第二节“含章可贞”——元明易筮研究
    第三节“直方大”——清代易筮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革变鼎新——百十年来之新型研究
    第一节“己日乃孚”——传世文献易筮新说
    第二节“鼎耳革”——数理科学易筮研究
    第三节“鼎有实”——出土文献易筮研究
    本章小结
余论
附录一 “大衍之数”集解
附录二 《左传》《国语》筮例集解
附录三 古今筮法经眼录
参考文献
後记

(7)以礼经世视域下的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立场与方法
第一章 张惠言的生平与着作
    一、家庭环境
    二、生平经历
    三、易学着述
第二章 以礼经世的治易课题
    一、实学大兴的时代思潮
    二、常州地域的学术生态
    三、现实治理的危机因素
第三章 乾元消息的易道图式
    一、汉宋易道梳理
        (一) 汉学的消息之道
        (二) 理学的形上易道
    二、张惠言乾元立消息的易道
        (一) 以消息继承汉代易道
        (二) 以乾元转化宋代易道
    三、乾元消息之道的潜存、展开和回归
        (一) 乾元潜存
        (二) 乾元展开
        (三) 乾元回归
第四章 礼象知易的解易进路
    一、前代治易理路的反省批判
        (一) 推象应事的逻辑
        (二) 以理解易的弊端
        (三) 术数之失的警醒
    二、礼象知易进路的继承创新
        (一) 易者礼象说的提出
        (二) 郑易取象狭隘的弊端
        (三) 虞易取象与郑氏礼象之互补
第五章 以礼经世的易学旨归
    一、礼治典籍的厘定
        (一) 《三礼》不足
        (二) 易为礼治之书
    二、彰显周代受命的易卦
    三、易卦所蕴含的各类礼象举例
        (一) 吉礼之象
        (二) 凶礼之象
        (三) 军礼之象
        (四) 宾礼之象
        (五) 嘉礼之象
第六章 乾元用九的经世期许
    一、天人问题的易学解读
        (一) 汉易的本天立人模式
        (二) 宋易的内圣外王模式
        (三) 张惠言的乾元用九模式
    二、作《易》圣人视阈中的乾元用九
        (一) 庖牺以变通治世
        (二) 文王以敬德治世
        (三) 孔子以正性命治世
    三、乾元用九的现实实践
        (一) 治理阶层的建构
        (二) 民生与教化
第七章 张惠言学术成就与评价
    一、疏通汉易颛门之学
    二、易、礼会通的经世之学
    三、以经学家而为文学
    四、孤经绝学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消息视域下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当前研究现状
        一、经学研究
        二、文学研究
        三、综合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张惠言易学建构的背景
    第一节 顺康雍“经学复兴”的环境
        一、官方“崇儒重道”的政策
        二、反“心学”的“顾、黄、王、颜”
        三、“经世致用”的转向
        四、“以复古为解放”的学术风气
    第二节 清初“宋易”的嬗变
        一、程朱易学“义理易”
        二、辨伪思潮“图书易”
    第三节 乾嘉“经学巅峰”的全盛环境
        一、乾嘉“文化怀柔”的政策
        二、文化高压“文字狱”
        三、考据“内在理路”的演变
    第四节 乾嘉“朴学”的兴盛
第二章 张惠言生平、学术渊源及经学着述
    第一节 “世儒”家世和“短暂”人生
        一、“大南门张氏”的家学渊源
        二、“修学立行、敦礼自守”的人生
    第二节 “博而精深、旁操百氏”学术渊源的厘清
        一、“乡、会二试”皆出朱珪门
        二、“刊其遗书”的座师阮元
        三、学“郑氏礼”于金榜
        四、“力劝其为古文”的诸友
        五、师从邓琰“篆书”
    第三节 “尤深《易》、《礼》”的经学专着
        一、“孤家绝学”《易》着
        二、“振裘挈领”《礼》着
第三章 消息之本——“太极”的体用
    第一节 太极之体——易有太极为乾元
        一、“太极”为“有形无质之气”
        二、太极为“消息”发生的“乾元”
    第二节 太极之用——月体纳甲
        一、京魏虞“月体纳甲”的流变
        二、张惠言“月体纳甲”的发展
    第三节 太极之用——卦气说
        一、孟京《纬》虞“卦气”的流变
        二、张惠言消息“卦气”的发展
第四章 消息之变——消息成八卦、六十四卦
    第一节 消息成八卦
        一、日月在天成八卦
        二、圣人则天画八卦
        三、“参天两地”六画面成卦
    第二节 消息成六十四卦
        一、虞氏卦变及其违例
        二、虞氏卦变违例的解决
        三、张氏“消息说”体相解构
        四、张氏“消息说”系统证成
第五章 消息之象——消息体例与既济定
    第一节 象外生象:中、权、反、旁
        一、之正与特变
        二、权变说
        三、两象易
        四、互体及半象
    第二节 以象生象:圣人逸象
    第三节 众卦终象—成既济定
        一、虞氏“既济定”的缘起
        二、虞、张“既济定”比较
        三、张氏“既济定”的内涵
第六章 消息之用——易礼、易事、易候
    第一节 以消息明“人事”
        一、君王治国之道
        二、君子修身及践礼
        三、应时行持及齐家
    第二节 以“礼”明《易》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军礼
        四、宾礼
        五、嘉礼
        六、刑法、赏赐礼
        七、受命继位封侯礼
    第三节 以“消息”推易候
第七章 消息之视域——郑玄易、荀爽易
    第一节 消息视域下的“郑玄易”
        一、“变易”以明“消息”之诸例
        二、“不易”以明“三礼”之诸象
        三、“注易”以明”爻象”之诸法
    第二节 消息视域下的“荀爽易”
        一、乾升坤降说
        二、卦变与消息
        三、财官、世伏
第八章 张惠言易学的评价及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惠栋易学研究 ——以范式转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末清初之学术范式转移
    第一节 宋学范式衰微与汉学范式兴起
        (一) 政治统治与文化政策相契合
        (二) 东传科学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契合
        (三)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相契合
    第二节 清初易学辨伪思潮
第二章 惠栋生平及家学渊源
    第一节 惠栋生平及家学渊源
    第二节 易学着述及相关着作
第三章 惠栋复兴汉易之范式(上)
    第一节 扬汉抑宋的易学趋向
        (一) 推阐汉儒经说为志
        (二) 抨击宋图书之学
    第二节 恢复汉易源流
第四章 惠栋复兴汉易之范式(下)
    第一节 恢复汉儒之易学文本
    第二节 恢复汉儒象数易学
        (一) 卦气说
        (二) 纳甲说
        (三) 爻辰说
        (四) 八宫说
        (五) 升降说
        (六) 卦变说
    第三节 疏解汉易及创新
        (一) 运用训诂与象数方法,力图揭示汉儒解经深层含义
        (二) 对比诸家之说掇取一家,而力辟他说
        (三) 象数解易实现中西互交
第五章 惠栋易学哲学的范式转换
    第一节 偏于人道之人文哲学向偏于天道之自然哲学转换
    第二节 从训诂象数推绎义理范式之尝试
        (一) 论易中乾元
        (二) 致中和以修德
        (三) 赞化育以致太平
第六章 惠栋易学的价值、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惠栋易学价值
        (一) 首倡汉学,开启一代学风
        (二) 建立了融训诂象数于一体的义理阐发新范式
    第二节 惠栋易学影响
        (一) 对戴震的影响
        (二) 对张惠言的影响
        (三) 对姚配中的影响
        (四) 对李道平的影响
    第三节 惠栋易学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 张载学术和张载易学研究现状
        (二) 程颐学术和程氏易学思想研究现状
        (三) 关于张载与二程易学思想比较研究
        (四) 存在问题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张载、程颐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第一节 张载、程颐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佑文抑武的国策
        二、应对“三冗”的改革思潮
        三、张载、程颐与北宋中后期的改革与党争
        四、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和佛老二教对儒学的挑战
        五、宋初的经学变古
    第二节 张载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一、张载的家世生平——少孤自立,无所不学
        二、张载的着述——仰读覆思,晬盘示儿
        三、张载的学术历程——独辟蹊径,勇于造道
    第三节 程颐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一、程颐的家世和生平——名门大姓,幼有高识
        二、程颐的着述——治易不辍,精益求精
        三、程颐的学术历程——尊严师道,踽踽独行
    第四节 张载和程颐的生活世界比较
第二章 张载与程颐的易学观比较
    第一节 概述
        一、易学史回顾
        二、《周易》概述
        三、易学观概述
        (一) 《周易》的作者
        (二) 《周易》的性质
        (三) 论易之三义
        (四) 言象意与气数理
        (五) 治《易》之法
        (六) 治《易》宗旨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观
        一、圣人作《易》
        二、《易》为君子谋
        三、易,造化之谓也
        四、象示气之聚散,数示气化之序
        五、观《易》必由《系辞》
        六、《易》乃是性与天道
        (一) 阐发天道性命
        (二) 排拒佛老空无
        (三) 弘扬君子之道
    第三节 程颐的易学观
        一、圣人作《易》,后学乱经
        二、随时变易以从道
        三、易,变易也
        四、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
        五、不明义理,不可治经
        六、易,尽天理而已
        (一) 直承孔孟,阐发时义之大义
        (二) 随时变易以从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三) 推阴阳消长之理,明君臣进退之道
        (四) 排拒佛老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易学观比较
第三章 张载与程颐的释易体例比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载的释易体例
        一、一爻为主的卦主说
        二、三阳三阴卦之泰否卦变说
        三、过中之戒与爻位说
        四、当位说
        五、承乘比应说
    第三节 程颐的释易体例
        一、成卦之义说
        (一) 二体成卦说
        (二) 一爻或二爻成卦说
        (三) 乾坤卦变说
        (四) 以卦形成卦
        二、爻象说
        (一) 爻位说
        (二) 当位说
        (三) 承乘比应说
        (四) 卦才说
        三、阴阳消长说
        四、随时取义说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释易体例比较
第四章 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思想比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思想
        一、“一物两体”的太极说
        二、以虚气释三才
        三、以虚气释三才之道
        四、以有形/无形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五、以太和絪缊释“一阴一阳之谓道”
        六、以“有渐”“就约”相结合释“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三节 程颐的易学思想
        一、天地亦物的三才说
        二、三道惟一道的三才之道说
        三、以理本论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四、以“所以阴阳者道也”释“一阴一阳之谓道”
        五、“三事一时并了”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易学思想比较
第五章 张载、程颐的易学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第一节 张载易学的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第二节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坤卦卦名探原──兼论八卦卦气说产生的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朱震象数易学研究[D]. 刘伯东. 河北大学, 2021(02)
  • [2]《周易》虞氏学思想研究[D]. 王贻琛. 山东大学, 2021(11)
  • [3]海昏竹书《易》研究[D]. 赖祖龙. 山东大学, 2021(10)
  • [4]《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D]. 李圣强. 山东大学, 2020(12)
  •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6]周易筮法研究史[D]. 巩忠杰. 南京大学, 2020(02)
  • [7]以礼经世视域下的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D]. 陈凤英. 山东大学, 2019(02)
  • [8]消息视域下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D]. 苏建强. 山东大学, 2018(12)
  • [9]惠栋易学研究 ——以范式转移为视角[D]. 赵晓翠. 山东大学, 2018(12)
  • [10]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D]. 李学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探坤卦卦名的由来——兼论八卦卦卦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