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产推土机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国产推土机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对国产推土机现状和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贺宁亚[1](2017)在《高速履带式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与履带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推土机是广泛用于土石方工程中的比较常见的一种工程机械机种。相对于轮胎式推土机,履带式推土机附着性能好,能适应多种路面环境,牵引力较大,所以履带式推土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履带行走系统是履带式推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推土机的运动部分,同时也是整个推土机的支撑部分,既承载整机的自重运行时又承受工作装置的行驶阻力。行走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机性能的优劣,所以本文对高速履带式推土机的行走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本文介绍了履带式推土机的行驶原理,对履带行走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分析履带与地面的作用关系,介绍RecurDyn中的地面数学模型;对行走系统的牵引力及阻力进行理论计算,得出了推土机的最大牵引力和行驶阻力。这些理论分析与计算,为接下来高速推土机行走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及履带板结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利用软件RecurDyn建立整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施加约束和定义合适的力学参数。根据高速履带式推土机实际工作环境,在RecurDyn中建立硬质、粘土、干沙三种典型地面模型。针对高速直线行驶和推土作业循环两种典型工况进行整车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推土机在不同地面不同工况下负重轮受力不同,波动较大。硬质、粘土、干沙地面上驱动轮转矩逐次变大,履带下沉量也逐次增大,其承载能力依次降低,且驱动轮转矩随着工作阻力的增大而增大。在高速直线行驶工况时,观察驾驶室座椅质心在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可知在三种地面上该垂向加速度都小于2倍重力加速度,均在人体舒适加速度范围内。另外通过两种工况,三种地面条件的仿真分析,得出在干沙路面直线高速行驶时,履带销轴受力和履带板与负重轮Z向接触力极值最大,最大值分别为83.3kN和52.6kN,这将作为履带板有限元分析的计算工况和载荷极值。最后,为了更好地了解高速履带式推土机工作时履带板的危险区域,全面掌握履带在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变形情况,对受力情况比较复杂的履带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之前的动力学分析确定计算工况及约束和载荷,计算结果表明,履带板销轴局部应力较大,但小于所选材料的许用应力,符合安全要求。

张耀娟[2](2014)在《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履带推土机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走系统和终传动是履带推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结构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履带推土机的整机性能。工程实践中,某系列履带推土机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有多套终传动发生破坏失效。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强度校核后发现,履带推土机终传动其它零部件强度足够,只有大齿圈轮毂和半轴的强度校核困难,无法进一步分析失效原因,是工程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终传动破坏失效问题的瓶颈在于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传递给终传动的载荷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之间的分配比例难以确定,因此研究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军民两用全地形全天候水陆多用途运输车辆关键技术”(No.2009DFR80010)和校企合作项目“某系列履带推土机行走及终传动分析”,对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详细分析了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原理,在此基础上发现,履带推土机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中间传递载荷的零部件可以看作是固连在一起的整体刚性体,因此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在同一位置的变形保持一致,由此提出载荷分配的力学分析模型。同时,根据梁纯弯曲时中性层曲率相等的规律,建立了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刚度分配法简单数学模型;综合运用过盈接触超静定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和能量法之单位载荷法以及莫尔积分图形互乘法,建立了载荷分配-变形协调法精确数学模型。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数学模型的建立弥补了国内外对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研究的不足,解决了工程实践中关于终传动失效和终传动优化设计的难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和验证载荷分配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进行了虚拟样机仿真分析。首先利用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提取行走系统传递给终传动的载荷,再添加到ProE/Mechanica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利用已经提取的载荷以及其他已知条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所受的应力和应变,进而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为解决履带推土机载荷分配问题提供了虚拟样机模型以及联合仿真分析方法。为了进一步验证所建立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数学模型以及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进行了履带推土机应力测试实车实验。对各工况下得到的实验数据用nSoft软件进行了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并计算得出终传动半轴所受的应力,进而与理论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理论、仿真和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载荷分配数学模型和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工程实践中解决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提供了两种可参考的理论计算方法、一种可靠的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方法和一种切实可行的载荷分配应力应变测试实验方法。本文对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的数学模型、虚拟样机仿真模型以及实车实验结果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利用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虚拟样机模型计算结果发现,终传动大齿圈轮毂的安全系数过低,极易导致终传动破坏失效,因此对大齿圈轮毂进行了改进优化设计,使得改进后的履带推土机终传动结构更加合理,未再发现失效破坏现象。研究结果证明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的载荷分配主要与二者的刚度相关,由此总结出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配合设计准则,设计人员设计履带车辆时,可以从传递载荷机制角度考虑问题来设计履带车辆零部件的刚度,使得履带车辆结构更加合理。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问题的解决为终传动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工程车辆载荷分配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晓龙[3](2014)在《履带式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履带式推土机具有附着力大、通过性好、接地比压小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等场合,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土方机械机种。履带式湿地推土机的最大特点是接地压力小,实际上它是低比压推土机中一个特殊的机种,低比压推土机又是普通推土机的一种变型。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结构,又由于工况不同而具有许多特殊的结构。履带式湿地推土机的机身较宽,采用三角形宽履带板的行走系统是区别于普通型履带推土机的关键。行走机构要承担整车的重量,同时要缓冲在行驶作业过程中地面对推土机整车的冲击,因此行走系统是整机中发生故障最频繁的系统之一。由于履带行走系统自身结构复杂且重量庞大,所以行走系统的维修费用占整机维修费用的大约50%。湿地推土机在松软土壤环境中工作时,行走机构与土壤的作用更加复杂,因此对湿地推土机行走机构的研究更加迫切。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沿海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快,我国对于湿地推土机的需求也逐步上升。本文为了缩短履带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在基本型推土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相关结构增大履带接地面积以降低接地压力,研究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的受力特点,为湿地推土机的开发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履带式湿地推土机行走机构各个组成部分,对行走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对履带压力分布及三角形和普通履带板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同时对推土机的整机牵引性能和转向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推土机的牵引性能参数匹配合理,且能很好的完成制动转向过程。(2)为了缩短湿地推土机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本文采用RecurDyn(Recursive Dynamic)多体动力学软件,对湿地推土机在沼泽路面条件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履带式湿地推土机能在沼泽地中正常行驶,各个负重轮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不均匀,驱动转矩也不同。当工作阻力达到最大时推土机出现打滑,驱动力最大,驱动转矩也达到最大。另外讨论了湿地推土机的履带接地压力分布情况,发现湿地推土机静止在沉限量较大沼泽地面时,履带接地压力分布是比较均匀的;但在推土作业时,由于推土阻力和履带沉陷量大的原因使整车重心后移,履带接地压力分布从前往后依次增大,呈梯形分布。(3)湿地推土机在满载转向工况中负重轮受到的横向载荷比较大,负重轮磨损较为严重,容易发生履带啃轨现象。研究还发现转向时行走系统斜支撑部件受到的横向力也很大,容易发生破坏,所以要尽量减少满载转向对负重轮的磨损和斜支撑结构的破坏,延长行走系统的使用寿命。另外讨论了湿地型、超湿地和普通型推土机的负重轮和履带销轴受力情况,发现湿地推土机负重轮受力情况改善,但超湿地推土机的履带板销轴受力加倍,履带板更容易发生破坏。本章仿真分析的结果为湿地系列推土机的研发设计和改进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刘鑫鑫[4](2014)在《冲击式松土器结构疲劳双理论与仿真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高速公路、桥梁、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机械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装备,其产品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施工进程、工程质量及资金投入。松土器作为推土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推土机的工作效率。传统松土器的作业能力受自身重量、附着系数、施工现场地面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其作业的效率较低,且油缸推力产生的松土器齿尖插力较小,不适应于岩层和土层较硬的场合。冲击式松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松土设备,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新增的液压冲击锤会以每分钟数百次的频率敲击松土器柱,从而会引起齿杆的振动与疲劳破坏,故本文以SD42-3推土机冲击式松土器为对象,采用两种理论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齿杆疲劳特性,论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许用应力-应力比法、极限状态-应力幅法为理论基础,研究典型工况下冲击式松土器齿杆的疲劳强度,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其对应的许用值(极限状态-应力幅法为极限应力设计范围)进行对比,判断齿杆是否发生疲劳破坏。(2)以不同疲劳强度设计理论的计算结果为依据,以最大安全度为标准,研究许用应力-应力比法、极限状态-应力幅法的优劣,从而得到适宜于工程机械设计中较为科学的疲劳设计理论。(3)基于有限元软件solidworks,建立以SD42-3推土机冲击式松土器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对其典型工况下整机结构进行疲劳分析,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较优的疲劳设计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理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4)以动力学分析为基础,对冲击式松土器进行动力学分析,从而为冲击式松土器动态响应分析与减振机理研究提供有益的数据基础。

郑彦波[5](2013)在《推土机松土器有限元与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松土器是推土机主要工作装置之一,其在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松土器的生产制造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国内市场对松土器的工作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某型推土机松土器结构受力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这一课题,对某型推土机上的松土器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松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及研究,以满足土壤密度大、冲击振动大等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本文以该型推土机松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验证了该型松土器选用可调式松土器结构并悬挂在后桥壳体这种结构的合理性,确定了松土器结构运动路径的唯一性,并对松土器在三种典型工作工况下的受力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其次对松土器模型依照简化原则进行简化,在SolidWorks中完成装配,并在Motion插件中验证了松土器的运动空间,同时求出油缸受力;然后在simulation插件中对松土器的三种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工作应力超出许用应力的结构进行改进,再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得到满足应力要求的最优结构;最后对松土器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得到松土器在受到冲击载荷后会在短时间内恢复稳定状态,并对冲击式松土器进行了理论研究,为冲击式松土器的国产化提供理论指导。

谢满[6](2013)在《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推土机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旦出现故障,则需要大量的时间予以解决,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对推土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对推土机故障的提前预报,减少了故障的发生,这大大提高了推土机的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论文首先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技术的新型推土机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带传感器的电子标签模块、路由节点网络模块、协调器节点模块及管理中心模块。带传感器的电子标签采用RFID标签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用来识别推土机各主要部件及检测其各部分的参数;路由节点网络模块采用RFID技术和WSN技术,用来收集各传感器有源电子标签的数据,并通过ZigBee协议上传至协调器节点。同时,又通过ZigBee协议接收协调器节点传来的管理中心的命令,并传达给各个电子标签。各个路由节点之间可以通过ZigBee协议相互通信;协调器节点模块采用GPRS技术,一方面把各路由节点发来的数据进行汇总、打包压缩后通过GPRS模块上传至管理中心,同时把主要参数进行处理及显示,另一方面又通过GPRS下达管理中心的命令给各个协调器节点;管理中心模块接收到协调器节点传送过来的数据后,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数据处理,以此诊断推土机各部分的工作状况,并给出建议。其次在硬件上详细实现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设计了以CC2530为核心的传感器射频有源电子标签、路由节点、协调器节点等模块的硬件电路,并给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最后,分别对各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给出了各模块的软件流程图。通过Visual Basic语言及SQL Sever2000数据库建立管理中心软件平台,完成系统的控制、各个参数的显示以及推土机各部分的故障诊断。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的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杨兴菊[7](2012)在《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土石方用量的快速增长,各种土方机械产品需求量增长迅速,对推土机的数量需求与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推土机是典型的牵引型工程机械,作业环境极其复杂,受外负荷的影响较大,为此要求推土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牵引性能,以满足作业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推土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传动系统的匹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对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以牵引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液力机械式推土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是:1.通过对液力机械式推土机传动系统涉及到的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特性以及二者共同工作特性的分析,给出了共同工作输出特性曲线上表征机器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基本指标,提出了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条件,推导了传动系最大最小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牵引性能参数的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2.对试验样机与标杆样机进行了行驶试验、发动机及液力变矩器动力特性试验和牵引性能试验,得出:试验样机传动系统内部阻力较大;液力变矩器启动性能有待提高;整机牵引功率基本保持在60~70kW,功率利用率仅为50%~58%;燃油经济性较好。通过计算理论传动比范围,得出试验样机的最大传动比超出了理论计算值,传动比应降低一档使用。3.根据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的数学模型,采用通用设计软件Visual Basic,开发了针对液力机械式履带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的软件,并利用此软件绘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曲线,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和所开发的匹配软件的适用性。

张瑶[8](2011)在《从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被并购看我国产业安全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并购给东道国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逐渐被各国所关注,保障产业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在我国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从外资并购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角度出发,对由此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且以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型机械工业为例,实证分析测算具体产业安全度数值。在分析方法上,首先,初步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其次,综合参考文献结合本文研究侧重点制定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Matlab软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通过矩阵一致性检验权重的合理性。本文以此测算我国重型机械工业2004-2008年的产业安全度,绘制产业安全度变化曲线,分析归纳二级指标所反映出的一些产业安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以“产业生存”和“产业发展”为目标,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三个角度为保障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提出对策建议。

王军[9](2009)在《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温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履带式推土机的作业环境恶劣,导致机器剧烈振动。在行走机构中设计安装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和噪声。但是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采用的橡胶垫为热的不良导体,同时橡胶材料的耐热性能较差,若橡胶材料实际温度超过使用温度就会发生热疲劳破坏,同时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所以有必要对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结构在作业时的温度进行分析,以便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散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论文使用有限元方法,针对301 kW(41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主频率3 8Hz内,提出合理的假设条件,建立2 D力学模型,对松土和切土推土两种工况的动态响应作了力学有限元分析。根据应变能密度的结果,预测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中的高温区域位于上下橡胶垫接触区域。利用力学有限元的求解结果求得节点生热率,利用ANSYS加载到模型上,并对温度模型施加边界条件,求得模型的温度场分布、局部过热点的位置和温度值。结果显示高温区域位于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上下橡胶垫接触的中心位置;靠近钢板的位置生热较多,但是散热条件好,不容易形成热量堆积。高温区域的位置与力学分析的预测相符。改变影响模型温度变化的参数,求得不同参数下的温度分布。并将局部过热点温度值与影响参数进行公式拟合,方便工程应用。最后对高温区域散热条件的改善方法提出建议和设想。进行阻尼缓冲件橡胶材料的动态试验,得到橡胶材料损耗因子和复弹性模量的实验曲线。根据实际计算需要,合理选取橡胶材料损耗因子。拟定温度场试验的方案,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温度场分析思路和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性能提供参考。

肖艺[10](2009)在《推土机后工作装置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推土机后工作装置——松土器进行动力学和静力学分析。首先以传统解析法为理论依据,利用MATLAB平台建立数学模型,对松土器关键受力部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在PRO/E中建立松土器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最后根据两组计算结果,对松土器具体各部分在极限受力情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松土器倾斜液压缸的受力分析;(2)松土器升降液压缸的受力分析;(3)松土器齿杆受力分析;(4)松土器支撑臂受力分析;(5)结合以上各部分受力情况,找出松土器各工况下极限受力位置,分析松土器结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6)松土器重要受力元件——倾斜液压缸、升降液压缸、支撑臂、齿杆,分别在最大受力时的有限元分析;(7)根据以上宏观力学分析和微观有限元力学分析,对松土器提出改进意见。

二、对国产推土机现状和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国产推土机现状和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履带式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与履带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推土机行走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高速履带式推土机行走系统性能分析
    2.1 行走系统运动原理分析
        2.1.1 履带式推土机行驶原理
        2.1.2 履带行走系统运动学分析
    2.2 履带与地面土壤的作用关系
    2.3 行走系统牵引力及阻力计算
        2.3.1 推土机的最大牵引力
        2.3.2 行走系统的行驶阻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推土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3.1 高速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3.1.1 引导轮
        3.1.2 驱动轮
        3.1.3 负重轮
        3.1.4 托带轮
        3.1.5 悬挂装置
        3.1.6 履带板的建立及装配
        3.1.7 减振器
    3.2 高速推土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高速推土机的三维模型
        3.2.2 约束副的确定
        3.2.3 扭矩、刚度和阻尼的确定
        3.2.4 摩擦和接触的定义
        3.2.5 材料和质量属性的添加
    3.3 土壤参数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推土机行走系统的仿真分析
    4.1 高速推土机仿真工况的确定
    4.2 高速推土机直线行驶工况
        4.2.1 硬质路面直线行驶工况
        4.2.2 粘土路面直线行驶工况
        4.2.3 干沙路面直线行驶工况
        4.2.4 三种路面对比分析
    4.3 高速推土机推土作业循环工况
        4.3.1 硬质路面推土作业循环工况
        4.3.2 粘土路面推土作业循环工况
        4.3.3 干沙路面推土作业循环工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履带式推土机履带板的有限元分析
    5.1 履带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1.1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5.1.2 总体坐标系
        5.1.3 零件间接触设置
        5.1.4 计算工况
    5.2 约束与载荷
        5.2.1 约束
        5.2.2 载荷
    5.3 计算结果
        5.3.1 履带板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3.2 销轴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3.3 销轴套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3.4 销轴套连接套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3.5 销轴套环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推土机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的研究现状
        1.3.1 履带行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终传动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现存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的结构和运动原理
    2.1 履带行走系统主要结构和运动原理
        2.1.1 常规行走系统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2.1.2 本文行走系统结构特点和运动原理
        2.1.3 履带推土机的工作阻力
    2.2 履带推土机终传动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原理
        2.2.1 常规终传动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2.2.2 本文终传动结构特点和运动原理
    2.3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相互作用关系及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数学模型
    3.1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理论基础
        3.1.1 力法解超静定的基本步骤
        3.1.2 解超静定问题的变形比较法
    3.2 载荷分配力学分析模型和分析工况
        3.2.1 载荷分配力学分析模型
        3.2.2 载荷分配分析对象和分析工况
    3.3 载荷分配-刚度分配法数学模型
        3.3.1 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惯性矩的计算
        3.3.2 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作用长度的确定
        3.3.3 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载荷的分配
        3.3.4 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的强度计算
        3.3.5 载荷分配-刚度分配法计算结果
    3.4 载荷分配-变形协调法数学模型
        3.4.1 终传动大齿圈轮毂和半轴的简化模型
        3.4.2 列变形协调方程并求解传递的载荷
        3.4.3 计算大齿圈轮毂和半轴的强度
        3.4.4 载荷分配-变形协调法计算结果
    3.5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4.1 载荷分配虚拟样机分析软件介绍
        4.1.1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4.1.2 RecurDyn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简介
        4.1.3 ProE/Mechanica 有限元分析模块简介
    4.2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多体动力学仿真
        4.2.1 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4.2.2 直线推土工况仿真
        4.2.3 满载转向工况仿真
    4.3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有限元分析
        4.3.1 直线推土工况有限元分析
        4.3.2 满载转向工况有限元分析
    4.4 载荷分配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实验
    5.1 载荷分配测试设备及处理软件简介
        5.1.1 测试设备简介
        5.1.2 nSoft 软件简介
    5.2 载荷分配测试方案
        5.2.1 载荷分配测试对象
        5.2.2 载荷分配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5.2.3 载荷分配测试的测点位置
        5.2.4 载荷分配测试工况
        5.2.5 载荷分配测试过程
    5.3 载荷分配实车测试
        5.3.1 直线推土工况测试及数据处理
        5.3.2 满载转向工况测试及数据处理
    5.4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设计准则
    6.1 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研究结果
    6.2 载荷分配配合设计准则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履带式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推土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发展历程以及研究现状
        1.4.1 履带行走系统发展历程
        1.4.2 履带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2章 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及行驶性能分析
    2.1 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
    2.2 终传动结构
    2.3 履带行走机构运动原理分析
    2.4 湿地推土机整机牵引性能分析与计算
    2.5 履带与地面的相互作用
        2.5.1 履带推土机接地压力分布
        2.5.2 行走系统的行驶阻力
    2.6 履带推土机转向受力分析
        2.6.1 行走系统转向运动分析
        2.6.2 行走系统转向受力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建模
    3.1 建立湿地推土机行走机构仿真模型
        3.1.1 悬架及行走架
        3.1.2 引导轮和张紧装置
        3.1.3 驱动链轮
        3.1.4 负重轮
        3.1.5 托链轮
        3.1.6 履带板模型的建立及装配
    3.2 建立湿地推土机虚拟样机模型
        3.2.1 建立湿地推土机三维模型
        3.2.2 添加约束
        3.2.3 设置摩擦
        3.2.4 设置各部件材料和质量属性
    3.3 确定土壤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分析
    4.1 湿地推土机仿真工况的确定
    4.2 湿地推土机空载直线行驶工况
        4.2.1 空载行驶工况接地压力分布
        4.2.2 空载行驶工况行走系统分析
    4.3 湿地推土机推土作业循环工况
        4.3.1 推土作业工况履带接地压力分布
        4.3.2 推土作业工况行走系统分析
    4.4 湿地推土机满载转向工况
        4.4.1 负重轮和驱动轮受力分析
        4.4.2 斜支撑和履带销轴受力分析
    4.5 湿地系列推土机对比分析
        4.5.1 直线推土工况负重轮受力对比
        4.5.2 履带板销轴受力对比
        4.5.3 推土作业工况驱动转矩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冲击式松土器结构疲劳双理论与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国外发展现状
        1.2.2 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国内发展现状
        1.2.3 我国推土机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1.3 松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许用应力-应力比法验证疲劳强度
    2.1 冲击式松土器的结构分析
        2.1.1 松土器的分类
        2.1.2 传统松土器的结构
        2.1.3 冲击式松土器的结构
    2.2 冲击式松土器三种典型工况的理论基础
    2.3 力学分析
        2.3.1 工况一:松土器正常工作
        2.3.2 工况二:松土器强制入土
        2.3.3 工况三:松土器强制出土
    2.4 三种典型工况的疲劳计算
        2.4.1 工况一的疲劳计算
        2.4.2 工况二的疲劳计算
        2.4.3 工况三的疲劳计算
    2.5 许用应力-应力比法计算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限状态-应力幅法验证疲劳强度
    3.1 概述
    3.2 极限设计应力
        3.2.1 特征疲劳强度
        3.2.2 疲劳强度曲线的斜率常数 m 的确定
    3.3 应力历程
        3.3.1 应力历程的确定
        3.3.2 应力循环发生的频率
        3.3.3 应力历程参数
        3.3.4 应力历程级别 S 的确定
    3.4 验证的实施
    3.5 极限设计应力范围的确定
        3.5.1 适用的方法
        3.5.2 应力历程参数的直接使用
    3.6 疲劳强度的验证
    3.7 两种疲劳设计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冲击式松土器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4.1.1 有限元方法理论概述
        4.1.2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
    4.2 ANSYS WORKBENCH疲劳分析的理论基础
    4.3 冲击式松土器疲劳分析
        4.3.1 模型简化
        4.3.2 指定材料特性
        4.3.3 约束处理
        4.3.4 加载实施
        4.3.5 设定需要的结果
    4.4 两种工况的其他细节设置
        4.4.1 工况一:松土器正常工作
        4.4.2 工况二:松土器强制入土
    4.5 求解疲劳分析
    4.6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极限状态法-应力幅法计算结果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冲击式松土器的动力学分析
    5.1 动力学分析基础
    5.2 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5.3 模态分析过程
        5.3.1 模态分析基础
        5.3.2 模态分析过程
    5.4 谐响应分析
        5.4.1 谐响应分析基础
        5.4.2 谐响应分析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推土机松土器有限元与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推土机及松土器发展现状
        1.1.1 推土机发展现状
        1.1.2 松土器发展现状
    1.2 软件平台的选择
    1.3 课题背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松土器模型的结构分析与计算基础
    2.1 松土器分类以及结构分析
        2.1.1 松土器的典型型式
        2.1.2 松土器的安装型式
        2.1.3 松土器自由度计算
    2.2 松土器三种典型工况的理论计算
        2.2.1 匀速前进工况
        2.2.2 强制入土工况
        2.2.3 强制提升工况
    2.3、松土器简化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2.3.1 松土器模型建立及其简化原则
        2.3.2 松土器空间运动的验证
        2.3.3 松土器三种典型工况下液压液压缸受力的求解
    2.4 小结
第三章 松土器静态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3.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3.1.1 有限元方法理论概述
        3.1.2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
    3.2 松土器静态有限元分析
        3.2.1 匀速前进工况有限元分析
        3.2.2 强制入土工况有限元分析
        3.2.3 强制提升工况有限元分析
        3.2.4 三种工况下静态有限元分析结果分析
    3.3 松土器结构优化
        3.3.1 横梁立架优化
        3.3.2 横梁齿套优化
        3.3.3 优化后各工况有限元分析
        3.3.4 支架优化
        3.3.5 优化后质量属性分析
        3.3.6 最终方案的确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松土器动力学分析
    4.1 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4.1.1 动力学模型的简化及导入
        4.1.2 液压液压缸的简化处理
        4.1.3 ADAMS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4.2 不同加载后松土器动力学响应
        4.2.1 重力作用下的响应
        4.2.2 加载频率与固有频率相近的力
        4.2.3 加载大频率的非固有频率
        4.2.4 加载水平冲击载荷
        4.2.5 强制提升时受到冲击载荷
        4.2.6 强制入土时受到冲击载荷
    4.3 小结
第五章 冲击式松土器理论基础
    5.1 冲击式松土器发展历程及国内现状
    5.2 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5.2.1 结构特点
        5.2.2 工作原理
    5.3 液压系统简介
    5.4 技术性能及生产率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6)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提出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1 系统功能概述
        2.1.1 参数检测终端部分
        2.1.2 信息获取部分
        2.1.3 通用无线服务技术部分
    2.2 系统硬件的要求
    2.3 工作流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技术分析
    3.1 射频识别技术(RFID)
        3.1.1 RFID的技术优势
        3.1.2 RFID的分类
        3.1.3 RFID技术原理
        3.1.4 RFID技术的应用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
        3.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3.2.2 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
        3.2.3 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管理
        3.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3.3 RFID技术与WSN技术融合
        3.3.1 WSN与RFID标签的融合优势
        3.3.2 WSN与RFID标签的融合类型
        3.3.3 WSN技术与RFID标签之间的区别
    3.4 ZIGBEE技术概述
        3.4.1 ZigBee技术的优势
        3.4.2 ZigBee协议栈
        3.4.3 ZigBee的应用
    3.5 通用无线服务模块(GPRS)
        3.5.1 GPRS主要特点
        3.5.2 GPRS的逻辑体系结构
        3.5.3 GPRS的业务功能
    3.6 系统的网络组成结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硬件研究
    4.1 推土机状态监测系统网络部署模型
    4.2 监测参数的选择
    4.3 硬件设计方案
    4.4 功能模块设计
        4.4.1 带传感器的电子标签硬件设计
        4.4.2 路由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4.4.3 协调器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4.4.4 GPRS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4.5 管理中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总述
        5.1.1 工作分析与功能划分
        5.1.2 软件设计平台
    5.2 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软件设计
        5.2.1 系统模块的工作模式
        5.2.2 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读写软件设计
        5.2.3 带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软件设计
        5.2.4 信息防碰撞程序设计
    5.3 路由节点模块软件设计
    5.4 协调器节点模块软件设计
    5.5 GPRS模块软件设计
    5.6 管理中心软件平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推土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推土机发展现状
        1.2.2 国内推土机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推土机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原则
    2.1 液力机械式推土机动力传动
    2.2 发动机理论基础
        2.2.1 发动机特性
        2.2.2 推土机用发动机特性
        2.2.3 发动机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2.3 液力变矩器特性与性能指标
        2.3.1 液力变矩器特性
        2.3.2 液力变矩器性能评价指标
    2.4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
        2.4.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
        2.4.2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
    2.5 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特性
        2.5.1 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功率平衡
        2.5.2 牵引特性曲线的绘制和特征工况描述
    2.6 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原则
    2.7 基于合理匹配下传动比的范围
        2.7.1 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2.7.2 最小传动比的确定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样机及整机参数
    3.2 试验测试
        3.2.1 试验内容和意义
        3.2.2 试验要求
    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3.3.1 行驶性能试验
        3.3.2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动力性能试验
        3.3.3 牵引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软件的设计
    4.1 程序语言介绍
    4.2 编写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
    4.3 匹配软件的功能介绍
    4.4 软件的结构组成
    4.5 软件界面设计
        4.5.1 软件主界面介绍
        4.5.2 各个模块界面设计
    4.6 软件主要模块设计理念
        4.6.1 发动机模块
        4.6.2 液力变矩器模块
        4.6.3 匹配计算模块
        4.6.4 牵引特性模块
        4.6.5 优化计算模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软件的应用
    5.1 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合理的性能指标
    5.2 试验样机的匹配测试
        5.2.1 试验样机参数
        5.2.2 试验样机匹配曲线
        5.2.3 试验样机动力特性曲线
        5.2.4 试验样机匹配结果分析
    5.3 标杆样机的匹配测试
        5.3.1 标杆样机匹配曲线
        5.3.2 标杆样机动力特性曲线
        5.3.3 标杆样机匹配结果分析
    5.4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从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被并购看我国产业安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重大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主要创新点
        1.3.1 论文结构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外资并购的相关理论
    2.1 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
        2.1.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2 本文对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
        2.1.3 产业安全与国民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内在关联
    2.2 外资并购的相关理论
        2.2.1 外资并购的概念
        2.2.2 外资并购的外部效应理论
    2.3 产业安全与外资并购的关系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2 外资并购影响产业安全的原因
第三章 跨国公司对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并购分析
    3.1 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3.1.1 装备制造业概念的界定
        3.1.2 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3.2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历史演进
    3.3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特点
        3.3.1 并购对象青睐于产业领军者,行业排头兵企业
        3.3.2 并购目标为全行业整体并购
        3.3.3 并购方式采取分步到位、逐步拖垮的策略
    3.4 跨国公司并购对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3.4.1 对我国产业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3.4.2 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3.4.3 对我国国防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1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方法及指标内容
        4.1.1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方法
        4.1.2 指标基本内容
    4.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
        4.2.1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4.2.2 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产业安全状态区间的确定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1 层次分析法介绍及基本步骤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评价指标的权重
第五章 我国重型机械工业产业安全度的测算
    5.1 产业控制力评价
    5.2 产业竞争力评价
    5.3 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
    5.4 产业生存环境评价
    5.5 产业安全度的计算分析及评价结论
        5.5.1 外资品牌、市场控制威胁
        5.5.2 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5.5.3 产品出口能力低下
        5.5.4 中场产业发展弱势
        5.5.5 产业集中度不高,大型企业集团太少
        5.5.6 现代制造服务业不发达
第六章 保障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坚决保持对装备制造业的控制权和主导权
        6.1.2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
        6.1.3 地方政府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落实外资并购相关政策
        6.1.4 大力发展中场产业
        6.1.5 促进国企战略重组,形成战略联盟
        6.1.6 鼓励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6.2 行业层面
        6.2.1 改革体制内行业协会,培育体制外民间行业协会
        6.2.2 明确行业协会法律地位
        6.2.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6.2.4 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建立行业共性产品技术平台
    6.3 企业层面
        6.3.1 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6.3.2 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6.3.3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6.3.4 加大品牌保护意识,推进“名牌战略”
        6.3.5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9)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温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生热分析
    2.1 橡胶材料的耗能原理
        2.1.1 宏观分析
        2.1.2 微观分析
    2.2 橡胶材料的性能指标
    2.3 温度对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力学建模
    3.1 整机阻尼缓冲模型建立
    3.2 单个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力学建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力学有限元分析
    4.1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橡胶材料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4.2 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
    4.3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有限元分析
        4.3.1 力学模型的有限元建模
        4.3.2 有限元计算
        4.3.3 计算结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的温度模拟
    5.1 传热学有限元分析相关理论
        5.1.1 传热学理论
        5.1.2 传热学有限元方法
    5.2 ANSYS 软件传热分析功能简述
    5.3 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5.3.1 条件假设
        5.3.2 温度分析参数的确定
        5.3.3 计算内容
        5.3.4 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与应用
    6.1 粘弹性材料动态特性实验
        6.1.1 试验目的,设备和对象
        6.1.2 试验内容
        6.1.3 试验结果
    6.2 阻尼减振橡胶材料常数实验
    6.3 温度场测试方案拟定
    6.4 实际应用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0)推土机后工作装置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松土器结构分析与计算基础
    2.1 松土器简介
        2.1.1 松土器定义
        2.1.2 松土器分类
        2.1.3 松土器一般结构
    2.2 松土器力学分析方法
        2.2.1 工况一力学模型建立与简化
        2.2.2 工况二力学模型建立与简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松土器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分析
    3.1 单自由度工作情况
        3.1.1 工况一受力分析
        3.1.2 工况二受力分析
    3.2 双自由度工作情况
        3.2.1 工况一受力分析
        3.2.2 工况二受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PRO/E 动力学仿真简介与建模
    4.2 单自由度工况一仿真分析
    4.3 单自由度工况二仿真分析
    4.4 双自由度工况一仿真分析
    4.5 双自由度工况二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土器有限元力学分析
    5.1 有限元方法简介
    5.2 ANSYS 简介
    5.3 齿杆有限元分析
        5.3.1 工况一齿杆最大受力
        5.3.2 工况二齿杆最大受力
    5.4 液压缸受力分析
        5.4.1 倾斜液压缸
        5.4.2 升降液压缸
    5.5 支撑臂受力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工作中的不足
        6.2.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对国产推土机现状和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履带式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与履带板分析[D]. 贺宁亚. 吉林大学, 2017(10)
  • [2]履带推土机行走系统与终传动载荷分配研究[D]. 张耀娟. 吉林大学, 2014(03)
  • [3]履带式湿地推土机行走系统仿真研究[D]. 徐晓龙. 吉林大学, 2014(10)
  • [4]冲击式松土器结构疲劳双理论与仿真分析研究[D]. 刘鑫鑫.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8)
  • [5]推土机松土器有限元与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D]. 郑彦波. 太原科技大学, 2013(08)
  • [6]推土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谢满. 山东理工大学, 2013(12)
  • [7]液力机械式推土机牵引性能参数匹配研究[D]. 杨兴菊. 长安大学, 2012(08)
  • [8]从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被并购看我国产业安全问题[D]. 张瑶.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3)
  • [9]粘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温度特性分析[D]. 王军. 太原科技大学, 2009(06)
  • [10]推土机后工作装置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D]. 肖艺.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对国产推土机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