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C++实现全屏显示

用VC++实现全屏显示

一、用VC++实现全屏幕显示(论文文献综述)

周旭[1](2020)在《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行业飞速发展,半导体工艺不断进步,晶体管的工艺尺寸不断缩小,芯片的面积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性能不断提升,系统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这导致了芯片的功耗越来越大。功耗的增大不仅使消费类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变差,而且会导致芯片局部功率密度越来越大,高速工作的芯片局部温度升高,芯片的散热和封装成本提升,更引起了芯片的失效时间缩短、速度变慢、漏电增大等问题。因此,功耗带来的设计挑战越来越大,低功耗设计已成为芯片设计中重要的环节。本论文研究了数字电路功耗的来源,分析了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各种低功耗设计方法。接着在对传统低功耗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基于统一电源格式(UPF,Unified Power Format)的低功耗设计方法,介绍并分析了 UPF的概念和设计流程,研究了 UPF中各种低功耗单元的设计规则以及UPF中电源管理模块(PMU,Power Management Unit)的设计方法。最后,将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方法与流程应用到AMOLED驱动芯片设计中,用到了多电压域、门控时钟、门控电源、多阈值电压等低功耗设计方法。该芯片基于UMC 40nm CMOS工艺,目标工作频率100MHz,总功耗最大不超过60mW,面积不超过260万平方微米。首先,在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设计阶段,根据芯片在不同显示模式下采用不同的时钟管理策略来降低功耗。此外,根据各个图像处理算法的工作状态手动地插入门控时钟单元来降低动态功耗。其次,规划并设计了芯片的UPF低功耗架构,根据不同的显示模式将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电压域,采用了 UPF描述实现了 AMOLED驱动芯片的低功耗架构。接着对电源管理模块(PMU)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用来实现不同显示模式下电源状态的切换以及特殊低功耗标准单元的时序控制,并且用Synopsys公司的MVSIM-native和VCS工具对RTL设计与UPF设计进行联合低功耗仿真验证,在前端设计就保证UPF低功耗意图与电源管理模块设计的正确性。接下来用Design Compiler工具进行了基于UPF的低功耗逻辑综合,综合阶段采用多阈值电压设计方法来降低静态功耗,生成了包含特殊低功耗标准单元的网表,对网表进行了多电压规则查检,用Prime Time工具进行了静态时序分析,分析结果满足目标工作频率。最后用PTPX(Prime Time PX)工具对功耗结果进行了分析,本论文基于UPF的AMOLED低功耗设计在正常显示模式下总功耗为47.8mW,AOD(Always-on Display)显示模式下总功耗为23.2mW,sleep in休眠模式下总功耗为0.1369mW;而传统AMOLED设计在正常显示模式下总功耗为63.4mW,AOD(Always-on Display)显示模式下总功耗为30.7mW,sleep in休眠模式下总功耗为0.4019mW。两者相比,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在三种模式下的功耗分别降低了 24.61%,24.43%,65.94%。此外还分析了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对电路的时序、面积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方法满足该AMOLED驱动芯片设计的目标功耗、时序、面积等要求。

葛松梅[2](2020)在《AMOLED驱动芯片中SPR算法模块的设计与验证》文中指出AMOLED是以红、绿、蓝三色有机自发光材料为载体,实现全彩色RGB画面显示的显示技术。理论上,随着发光材料集成度的不断提高,AMOLED显示器的分辨率就可以随之提高。然而,由于受发光材料面积,工艺成本的限制,仅仅通过增加集成度来提升分辨率的方式已经不再试用。Pentile排列作为AMOLED显示器一种新的显示屏子像素排列方式,随AMOLED显示材质的广泛应用而不断成熟,对于采用Pentile排列的显示器,每个显示单元上仅有两种材料,且材料面积较大,有效降低了工艺难度和成本。通过Pentile排列将子像素顺序重新组合排列,再结合相应的SPR(Sub-pixel rendering)算法,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提高分辨率,并使得显示效果更加饱满,人眼观测更加舒适,因此结合Pentile排列的SPR算法的研究对AMOLED显示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课题基于本人所在实习公司的一款AMOLED手机屏幕驱动芯片项目,主要内容是针对驱动芯片内部系统算法流上的子像素渲染算法(Sub-pixel rendering)模块进行设计与验证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AMOLED手机屏幕驱动芯片内部架构的研究以及对SPR算法硬件电路模块的实现。在对Pentile显示排列技术及SPR算法基本原理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算法实现效果与硬件电路资源消耗,通过在SPR算法中增加动态调节滤波参数设计,提出并采用了一种借助周围8个子像素计算输出子像素的SPR改进算法。在对驱动芯片系统内部架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SPR算法模块的系统设计规划与逻辑设计规划方案。采用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用Verilog语言设计实现了基于SPR改进算法的硬件电路模块,完成了模块内部各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另一部分是对完成的SPR算法电路模块进行完备的功能仿真验证,确保硬件电路设计的正确性。通过分析SPR算法模块的内部结构及模块在AMOLED驱动芯片中的外部接口与时序,基于UVM验证方法学,设计了相应的功能验证平台结构,搭建了一个结构层次分明,自动化程度高的验证平台,完成了平台中各个验证组件的设计。根据系统规格设计要求,对SPR算法模块进行验证需求分析与功能验证点提炼,编写对应的仿真测试用例。基于搭建的UVM验证平台,用VCS仿真工具对SPR算法模块进行功能仿真验证。通过仿真结果分析硬件电路设计的错误与漏洞,并用VCS仿真器进行覆盖率的自动收集。采用优化仿真测试用例的方式提高覆盖率,通过覆盖率指标判断验证工作是否完备。覆盖率结果表明,代码覆盖率达到96.22%,满足当前芯片验证技术完备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改进的SPR算法模块的硬件电路实现与功能验证研究,所设计完成的SPR算法模块提高了子像素再现显示画面的效果,对AMOLED显示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针对SPR算法模块搭建的UVM验证平台,具有脚本自动化程度高,可移植性强的优点,可用于其他项目或模块的验证,从而缩短芯片的研发周期。

江志远[3](2019)在《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采用多功能护理床的居家养老模式的行为兴起,医护工作者集中监控多个不同地点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异地家属掌握亲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强的实用意义。针对上述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家庭使用的多功能护理床远程视音频监控系统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可为医生或家属提供视频观看病人的病情并提供语音协助的医疗服务。本文分析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系统采用P2P应用框架,系统前端是集成网络摄像头,用于采集、编码、传输图像,系统中枢P2P连线平台负责前端和PC端直连,系统终端PC负责用户管理和界面交互,并提供多路视频画面集中显示、一路音频双向通话和云台控制服务。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监控系统PC端软件的设计。首先,总结了PC端软件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多线程编程与同步、FFmpeg库和DirectDraw图形库等;其次,着重阐述了分别使用FFmpeg解码H.264视频流和利用DirectDraw技术在屏幕上显示YUV420P像素格式数据的步骤以及使用GDI技术实现字幕叠加显示过程;紧接着,叙述了将接收的音频流解码为波形音频数据并利用waveOut在PC端播放过程;然后,介绍了利用waveIn采集的音频数据编码和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前端播放过程;最后,对实现的PC端软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C端软件实现了多地多功能护理床的视频集中显示、一路音频交互、信息屏幕显示和云台控制,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且PC端软件操作界面友好,易于更新维护。

于亚运[4](2016)在《基于MC9S12XDP512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端头控制器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无人值守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研制”(项目编号:2013DFA70750)和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全自动国产无人综采工作面技术装备研发”(项目编号:20111101024)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以开发一套运行可靠、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的液压支架端头控制器集中控制系统为目标,设计了基于MC9S12XDP512单片机的端头控制器,与防爆计算机、支架控制器组成了具有3层网络结构的液压支架控制系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支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参数在线修改、程序在线升级、集中控制系统热备份等功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查阅国内外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多次对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当前我国煤矿的生产实际以及工作现场对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的实际需求,由此确定了由防爆计算机、端头控制器和支架控制器组成具有3层网络结构的液压支架控制系统,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端头控制器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基于RS485/Modbus通讯总线设计了端头控制器的通讯系统,并就液压支架的动作控制提出了3种控制模式,分别为就地控制模式、远程控制模式和集中控制模式;设计了系统参数设置方案,提高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对煤矿复杂工况环境的适应能力;设计了基于IAP技术的程序在线升级方案,并增加XRAM储存校验环节,提供了一种稳定、快速的系统程序升级方案;设计了基于端头控制器的集中控制系统热备份方案,在主端头控制器或是通讯电缆出现故障后可以进行相应的工作模式切换,保证了综采工作面生产的连续性。针对端头控制器的功能要求和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设计了基于MC9S12XDP512单片机的端头控制器硬件电路,包括最小系统电路、矩阵键盘电路、LCD显示电路、RS485通讯电路、声光报警电路、XRAM储存电路。根据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了PCB电路板并完成了样机制作,然后对硬件电路进行了功能测试,并通过热老化试验排除了硬件电路焊接不良、电子元器件参数不匹配、温漂等一些初期问题,提高了电路板的稳定性。接着对整机进行了EMC电磁干扰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端头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基于CodeWarrior IDE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端头控制器的软件,根据系统功能的特点确定了基于中断模式的软件总体结构,然后进行了总线时钟、运行监视、中断资源等软件配置,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编写了端头控制器的功能模块的程序,包括通讯系统程序、3种控制模式下的集中控制程序、系统参数在线修改程序、程序在线升级程序、端头控制器双机热备份程序以及人机交互程序。在实验室搭建了液压支架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将防爆计算机、端头控制器和支架控制器等设备联调进行模拟试验,对端头控制器进行了综合的调试和测评。经过测试,端头控制器运行稳定,能够达到各功能的设计要求,满足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的使用要求。

赵贝[5](2014)在《智能小区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视觉要求,大屏幕显示系统应运而生,它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交通、通信、军队、电力等诸多领域,在提供共享信息、安全监测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屏幕显示系统是智能小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终端显示电视墙的一种解决方案,采用技术先进的液晶拼接幕墙,可以大大提高监控系统的整体功能效果。在系统分析了传统小区监控系统的问题及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后,提出了一种面向大屏拼接、基于C/S体系结构、应用集群服务器技术的监控显示系统,重点介绍了服务器及客户端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Visual C++2010作为开发环境,对用户界面进行了模块化、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设计,通过用户界面能访问数据库,并根据授予的权限对管理员信息、住户信息、车辆信息、系统设置等进行添加、删除、查询、修改等;还能调整输出画面的位置,使其按不同的规格显示。课题首先对监控系统及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接着,概述了监控系统及大屏幕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各个关键技术,例如视频压缩技术、TCP/IP、Socket、智能探测技术、集群技术等。在系统的硬件架构搭建完毕后,主要针对软件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叙述服务器及客户端设计的详细步骤。文章的最后对所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声明了系统的特点和不足,并指出下一步工作方向。课题旨在研究面向监控领域的大屏显示系统,重点介绍了服务器及客户端用户界面的功能,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大屏幕监控显示系统。监控画面一体化、简洁化、多功能化的特点,使得监控便捷、高效,在简化管理人员工作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于明博[6](2013)在《德州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事件的不断增加,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建立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理体系,有效地应对各种灾害,这个问题已倍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论文目的主要研究任务即针对应急指挥系统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目前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他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目前德州现状,提出了建设德州应急指挥系统方案。应急指挥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完成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应急指挥系统图像应用部分包括图像接入、视频会议、多媒体发布三大核心功能,并支持移动应急图像传输。系统将此三大核心功能进行融合,应用在应急指挥系统中,对整个应急指挥系统各个职能部门的设备进行管理。通过建设应急指挥平台体系,为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供了基础支撑,对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妥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贾银亮[7](2011)在《基于FPGA+DSP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驱动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图形生成技术是航空电子技术的一项关键技术,其核心内容包括图形的高速实时生成和图形的反走样等。国外航空座舱电子综合图形显示技术已相当成熟,上世纪90年代已大量应用。我国在机载图形综合显示系统领域曾经比较落后,近10年来加快了研究步伐,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产品已应用在某些型号的国产飞机上,但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差距。本文针对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基本画面及其组合画面的特点,对图形生成、硬件加速技术和反走样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图形显示画面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FPGA+DSP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实现方案:用FPGA作为主处理器,完成图形的生成;用DSP作为协处理器,完成少量参数计算;并使用双帧存保存待显示的图形。提出并开发了原理样机,该方案能实现高分辨率、大屏幕的显示,有效的提高了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的性能,通过在DSP提供通用函数库,大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流程。结合座舱图形显示系统画面的绘制,在分析现有的直线生成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经典的Bresenham算法一次只能生成一个像素,效率较低的缺点,提出新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递推运算,每次可以生成一个像素行,提高了算法效率。在此基础上,借鉴双步直线算法的思想,进一步提出多像素行直线算法,一次可以生成两个像素行,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这些算法仍保持了Bresenham算法计算简单的特点,可以由FPGA实现,提高了直线生成速度。研究了直线、圆和字符的反走样算法。提出一种新的直线反走样算法,在保证反走样效果的基础上,简化计算,提高了算法的效率。针对飞机座舱图形显示中需要绘制三像素宽直线,把新的反走样算法应用到多像素宽的直线绘制,提出了多像素宽直线反走样绘制的方法。针对现有圆的反走样生成算法计算复杂,反走样效果一般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点画圆法的整数反走样算法,通过省略高次项来简化计算,并用简单的计算修正省略带来的误差以保证精度。为了简化计算,针对64级灰度的圆弧反走样,提出了相邻像素的灰度递推方法,利用整数移位、加法和比较来实现反走样。研究并设计了基于FPGA的字符的反走样方法。设计的几种反走样算法结构简单,反走样效果较好,由于避免了浮点和除法运算,便于FPGA实现。在基于FPGA+DSP的平台上,实现了水平状态指示仪画面的生成。DSP计算直线和字符旋转后的位置,FPGA根据这些位置来生成整个画面。系统通过对称性减少了DSP的计算量;通过并行运算提高了效率;通过重画旧画面提高了消隐速度。理论分析和实际调试都证明,该方案提高了画面的生成速度,并简化了帧存的总线设计。针对全姿态指示仪画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DSP的生成方法,该方法预测地平线各像素行的像素数量,使用水平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填充,并在填充的过程中适时的计算地平线上那些作为扫描线端点的像素和边界点的坐标,简化了填充前的初始化计算,减少了帧存访问量,提高了画面的生成速度。

田晓霞[8](2010)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问题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对在线运行的变电站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自动化系统。它集微机继电保护、测量、控制、远程通信于一体,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本文以兴隆庄矿电厂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为课题,进行了工程设计和相关理论研究。目前发电厂有些供电设备经常无故障误跳电、有故障没发现、停电后无法及时送电等现象。供电系统的不稳定和电气设备故障造成局部停电,不能及时发现。另外电网传统继电保护在事故预警、保护控制方面技术落后,普遍存在越级跳闸、电压波动引起的大面积停电、漏电保护不可靠、不能及时预警绝缘降低、保护拒动和误动现象;故障无法迅速定位,靠二次故障进行故障定位;保护器功能单一,测量保护精度差,无法实现上下级变电所保护紧密配合。本文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配置需求。对三相短路电流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三相短路电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进行了研究,为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奠定基础。本课题研究了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相关保护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并就如何用软件来实现相应的保护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完成了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系统的软件配置、主保护程序设计、中断处理程序设计、故障处理程序和微机保护通讯设计,并对数据库设计和人机界面的设计做了详细的论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课题成果已经通过了在线运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丁方平[9](2009)在《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研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GMDSS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全面实行已经10年时间了,在此期间该系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近年来随着新科技的应用,新的通信设备层出不穷,被大量地运用到海上通信当中。中高频组合电台是GMDS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地面通信系统,不依赖卫星工作,可靠性高,可以在所有海区正常使用,是海上通信的必备设备之一。新型的组合电台例如丹麦Thrane&Thrane公司生产的SAILOR HC4500型组合电台越来越多的装备到船舶上,因此对新型组合电台设备操作的掌握成为了航海学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由于高昂的设备价格,使得国内许多院校无法完成组合电台设备的更新,所以研究新型组合电台模拟器成为了各个航海类高校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的开发是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一项山东省教育厅省级科研课题,该课题从实际出发对丹麦Thrane&Thrane公司生产的SAILOR HC4500型组合电台做了详尽的研究,并使用Visual Basic软件对设备控制界面进行仿真,使用VisualC++软件设计了在局域网中的通信程序,完成了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的研制工作。首先,本文介绍了GMDSS系统的发展情况与组合电台系统的详细功能,接着介绍了SAILOR HC4500型组合电台设备以及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实现该模拟器的Visual Basic软件和VisualC++软件。其次,本文对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进行了设计思想的详尽说明,划分了各个功能模块:控制单元模块、NBDP模块、陆地海岸电台模块、局域网通信模块,软件加密锁模块。针对每一个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说明,并在附录[1-5]中附上了软件部分功能的程序源代码。最后,对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作出了总结,肯定了模拟器设计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模拟器设计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雪莲,罗代升,张朋,张天宇,王博[10](2007)在《自动生成特定伪码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屏幕显示设计效率较低的情况,完成了自动生成用户交互界面伪码的设计,实现了自动生成屏幕显示伪代码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设计出任何类型的屏幕显示界面。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缩短软件项目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者的工作效率。

二、用VC++实现全屏幕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VC++实现全屏幕显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架构安排
第二章 低功耗概述
    2.1 动态功耗的来源与分析
        2.1.1 开关功耗
        2.1.2 内部功耗
    2.2 静态功耗的来源与分析
        2.2.1 亚阈值泄露电流
        2.2.2 栅极泄露电流
        2.2.3 PN结反偏电流
    2.3 低功耗设计方法
        2.3.1 降低动态功耗的设计方法
        2.3.2 降低静态功耗的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
    3.1 UPF概述
    3.2 Synopsys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流程
    3.3 UPF中的低功耗标准单元
        3.3.1 电平转换单元
        3.3.2 隔离单元
        3.3.3 电源开关
        3.3.4 保持寄存器
        3.3.5 常开逻辑单元
    3.4 UPF低功耗单元上下电时序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PF低功耗设计在AMOLED驱动芯片上的应用
    4.1 AMOLED驱动芯片的结构与功能
    4.2 AMOLED驱动芯片的RTL设计
        4.2.1 RTL架构设计
        4.2.2 RTL级门控时钟设计
    4.3 AMOLED驱动芯片的UPF设计
        4.3.1 UPF架构设计
        4.3.2 UPF低功耗单元描述
        4.3.3 PMU电源管理模块的RTL设计
    4.4 基于mvsim与vcs的低功耗设计仿真验证
        4.4.1 MVSIM基本介绍
        4.4.2 低功耗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UPF的逻辑综合与结果分析
    5.1 基于UPF的逻辑综合
        5.1.1 逻辑综合工艺库的设置
        5.1.2 UPF低功耗综合的步骤
    5.2 UPF低功耗综合的功耗分析
        5.2.1 AMOLED传统设计功耗分析
        5.2.2 AMOLED低功耗设计功耗分析
    5.3 UPF低功耗综合的时序与面积分析
        5.3.1 UPF低功耗综合的时序分析
        5.3.2 UPF低功耗综合的面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AMOLED驱动芯片中SPR算法模块的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SPR算法理论与改进
    2.1 SPR技术理论基础研究
        2.1.1 带gamma校正的subpixel rendering技术
        2.1.2 Pentile Sub-pixel rendering技术
    2.2 SPR算法处理与改进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PR算法模块逻辑电路设计
    3.1 SPR算法模块系统架构
    3.2 SPR算法模块具体硬件设计与实现
        3.2.1 寄存器配置控制模块
        3.2.2 数据缓存及控制模块
        3.2.3 动态调节滤波参数模块
        3.2.4 数据分配模块
        3.2.5 算法运算处理模块
        3.2.6 SPR_LUT_CTRL控制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PR算法模块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验证技术的发展
    4.2 模块测试点分析与提炼
        4.2.1 模块外部接口及时序
        4.2.2 测试点分析与提炼
    4.3 验证平台框架与目录结构
        4.3.1 验证平台框架
        4.3.2 验证平台目录结构
    4.4 验证平台内部组件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PR算法模块仿真与分析
    5.0 仿真验证流程
    5.1 功能仿真结果分析
        5.1.1 算法模块显示效果验证
        5.1.2 滤波参数选择验证
        5.1.3 算法处理时序验证
        5.1.4 算法处理功能验证
        5.1.5 随机数据验证算法运算正确性
        5.1.6 寄存器读写功能测试
    5.2 覆盖率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远程医疗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远程医疗的发展及现状
        1.2.2 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及现状
        1.2.3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概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NAT穿透技术
    2.2 P2P通信技术
        2.2.1 中继传递技术
        2.2.2 UDP打洞
    2.3 几种重要函数
        2.3.1 C++链接库
        2.3.2 回调函数机制
        2.3.3 Win32 API
        2.3.4 STL库
        2.3.5 音频接口waveXXX
    2.4 MFC概述
    2.5 多线程编程与线程同步
        2.5.1 Win32 API多线程编程
        2.5.2 MFC多线程编程
        2.5.3 线程同步
    2.6 FFmpeg编解码库
    2.7 DirectDraw组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硬件平台
    3.1 用户需求
    3.2 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3.2 视频采集模块
        3.3.3 视频压缩平台
        3.3.4 编码压缩工作流程
        3.3.5 云台控制模块
        3.3.6 网络传输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C端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
    4.1 尚云互联平台
    4.2 PC端软件设计思路
    4.3 视频浏览模块的设计
        4.3.1 视音频数据接收
        4.3.2 视频数据解析
        4.3.3 视频帧缓冲区设计
        4.3.4 视频解码器设计
        4.3.5 YUV数据显示设计
        4.3.6 字符叠加模块设计
    4.4 多画面视频浏览模块的设计
    4.5 声音播放模块设计
        4.5.1 音频缓冲区设计
        4.5.2 音频解码与播放
    4.6 音频广播模块设计
        4.6.1 声音采集
        4.6.2 音频编码和传输
    4.7 云台控制模块的设计
    4.8 注册登陆模块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5.1 客户端软件实现
        5.1.1 注册登陆模块实现
        5.1.2 视频浏览模块实现
        5.1.3 多画面浏览模块实现
        5.1.4 音频交互模块实现
        5.1.5 云台控制模块实现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MC9S12XDP512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端头控制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液压支架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液压支架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液压支架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端头控制器总体方案设计
    2.1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2.2 端头控制器通讯系统设计
    2.3 端头控制器双机热备份系统设计
        2.3.1 正常工作模式
        2.3.2 备用端头控制器工作模式
        2.3.3 主、备端头控制器同时工作模式
    2.4 支架动作控制模式设计
        2.4.1 就地控制模式
        2.4.2 远程控制模式
        2.4.3 集中控制模式
    2.5 参数在线修改方案设计
    2.6 程序在线升级方案设计
    2.7 端头控制器的技术指标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端头控制器硬件设计
    3.1 端头控制器硬件总体框图
    3.2 主控单片机选型
        3.2.1 端头控制器所需资源分析
        3.2.2 CPU选型与硬件资源配置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4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3.4.1 矩阵式键盘电路
        3.4.2 LCD显示电路
        3.4.3 声光报警电路
        3.4.4 RS485通讯电路
        3.4.5 XRAM存储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端头控制器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4.2 端头控制器软件总体方案
    4.3 系统软件资源配置
    4.4 通讯系统程序设计
    4.5 支架动作控制程序设计
        4.5.1 参数巡检和判断程序
        4.5.2 控制模式切换程序
        4.5.3 三种模式下的支架控制程序
    4.6 参数在线修改程序
    4.7 程序在线升级程序
        4.7.1 程序代码的传输
        4.7.2 程序代码的更新
    4.8 双端头控制器切换程序
    4.9 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端头控制器实验室调试
    5.1 实验室调试平台
    5.2 端头控制器硬件调试
        5.2.1 端头控制器硬件检测
        5.2.2 端头控制器硬件热老化试验
        5.2.3 端头控制器硬件EMC试验
    5.3 端头控制器功能测试
        5.3.1 参数巡检与支架控制功能
        5.3.2 参数在线修改功能
        5.3.3 程序在线升级功能
        5.3.4 端头控制器热备份功能
        5.3.5 人机交互功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智能小区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大屏幕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2.1 监控系统的理论基础
        2.1.1 闭路电视系统
        2.1.2 防盗报警系统
        2.1.3 门禁系统
        2.1.4 对讲系统
        2.1.5 停车管理系统
    2.2 大屏幕显示基础理论
    2.3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2.3.1 视频压缩技术
        2.3.2 Directshow简介
        2.3.3 多线程技术简介
        2.3.4 传输技术
        2.3.5 Socket简介
        2.3.6 智能视频检测分析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的要求及设计思想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2 系统的设计指导原则
    3.2 系统硬件环境搭建
        3.2.1 系统详细介绍
        3.2.2 系统各部分功能介绍
    3.3 系统的软件环境构建
        3.3.1 软件的体系结构
        3.3.2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选择及配置
        3.3.3 客户端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4.1 数据库系统知识简介
    4.2 DBMS的选择
    4.3 数据库访问技术
    4.4 数据库详细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研究与设计
    5.1 服务器端
        5.1.1 主模块
        5.1.2 前端图像采集模块
        5.1.3 流媒体接收模块
    5.2 客户端软件的设计
        5.2.1 主模块
        5.2.2 大屏幕监控显示主界面
        5.2.3 用户管理模块
        5.2.4 小区住户管理模块
        5.2.5 车辆管理模块
        5.2.6 设备管理模块
        5.2.7 摄像机控制
        5.2.8 硬盘刻录机控制
        5.2.9 报警预设模块
        5.2.10 报警显示模块
        5.2.11 系统设置
        5.2.12 其他
    5.3 网络通信模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德州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
    1.3 课题意义与主要工作
        1.3.1 目前存在问题
        1.3.2 课题意义与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概述
    2.1 应急指挥系统平台
    2.2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
        2.2.1 体制问题
        2.2.2 指挥“孤岛”问题
        2.2.3 综合业务支持能力问题
        2.2.4 应急联动指挥的风险
        2.2.5 协同效率的问题
        2.2.6 系统可靠性问题
        2.2.7 监控与考核
        2.2.8 重大事件下固定指挥系统的不足
        2.2.9 应急联动的网络系统
        2.2.10 标准缺乏问题
    2.3 应急指挥系统技术要求
    2.4 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架构以及组成
        2.4.1 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
        2.4.2 应急指挥应用平台
        2.4.3 联动子系统
        2.4.4 应用软件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设计
    3.1 视频监控及显示系统
        3.1.1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原则
        3.1.2 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
        3.1.3 图形处理控制软件系统
        3.1.4 图像拼接处理控制器
        3.1.5 系统显示控制软件
    3.2 视频会议系统
        3.2.1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要求
        3.2.2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功能
        3.2.3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性能
    3.3 指挥中心大厅系统
        3.3.1 会议系统介绍
        3.3.2 扩声系统
        3.3.3 有线通信系统
        3.3.4 调度系统
        3.3.5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3.3.6 数字录音系统
    3.4 移动指挥中心系统
    3.5 软件系统
        3.5.1 技术路线
        3.5.2 系统流程描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实现
    4.1 图像接入系统
        4.1.1 前端布置及接入
        4.1.2 多平台的接入和管理
        4.1.3 接入平台热备份功能
        4.1.4 其他功能
    4.2 多种图像发布形式
    4.3 视频会议系统
        4.3.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4.3.2 录制点播系统
    4.4 三大图像系统无瓶颈互通融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系统总结
    5.2 系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FPGA+DSP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的特点
    1.3 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硬件设计
    2.1 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的一般方案
    2.2 国内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技术分析
        2.2.1 基于 GSP+VRAM 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
        2.2.2 基于 TMS320C80 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
        2.2.3 基于 DSP+FPGA 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
        2.2.4 国内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3 本文提出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方案
        2.3.1 基于 FPGA+DSP 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设计思路
        2.3.2 基于 FPGA+DSP 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系统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FPGA 的图形生成算法研究
    3.1 经典直线生成算法简介
        3.1.1 数值微分法
        3.1.2 Bresenham 算法
        3.1.3 多步直线生成算法
        3.1.4 现有直线生成算法的分析
    3.2 Bresenham 算法的改进
    3.3 多像素行的直线生成算法
        3.3.1 多像素行直线生成算法
    3.4 圆的生成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FPGA 的反走样算法研究
    4.1 反走样原理概述
        4.1.1 引言
        4.1.2 常见反走样技术
    4.2 硬件直线反走样算法
        4.2.1 Wu 反走样算法
        4.2.2 基于 FPGA 的反走样算法
    4.3 多像素宽直线反走样技术
        4.3.1 多像素宽直线反走样算法
        4.3.2 基于 FPGA 的多像素宽直线反走样算法
    4.4 圆弧反走样
        4.4.1 圆弧反走样算法
        4.4.2 新的圆弧反走样算法
        4.4.3 圆弧反走样算法的简化
    4.5 字符反走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平状态指示仪画面分析与显示算法设计
    5.1 机载水平状态指示仪画面分析
    5.2 机载水平状态指示仪的算法研究
        5.2.1 软件生成算法
        5.2.2 基于 DSP+FPGA 方案
    5.3 本文提出的新方案
        5.3.1 方案基本结构
        5.3.2 硬件实现的直线生成
        5.3.3 硬件实现的字符生成
    5.4 性能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姿态指示仪画面分析与显示算法设计
    6.1 机载全姿态指示仪画面分析
    6.2 机载全姿态指示仪的算法研究
        6.2.1 扫描线种子算法
        6.2.2 文献[101]中的填充算法
        6.2.3 预置式扫描线算法
        6.2.4 边标志填充算法
    6.3 新的生成算法设计
        6.3.1 软件算法的设计
        6.3.2 硬件算法加速策略
        6.3.3 边界轮廓的生成
        6.3.4 字符和刻度线的生成
    6.4 性能评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7.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问题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分析
    1.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配置
    1.7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问题及相关性
    1.8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1 短路电流计算问题的提出
    2.2 短路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2.3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2.4 短路电流计算一般规定及注意事项
    2.5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6 短路电流计算实例
    2.7 小结
第三章 微机继电保护定值算法
    3.1 发电机保护
        3.1.1 发电机差动保护
        3.1.2 发电机后备保护
    3.2 变压器保护
        3.2.1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3.2.2 变压器后备保护
    3.3 线路保护
        3.3.1 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3.3.2 过流保护
    3.4 整定计算实例
        3.4.1 发电机保护
        3.4.2 变压器保护
        3.4.3 线路保护
    3.5 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4.3 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
        4.3.1 系统软件结构
        4.3.2 系统软件配置
        4.3.3 微机保护主程序
        4.3.4 采样中断服务程序
        4.3.5 故障处理程序
        4.3.6 微机保护通讯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变化类型
        4.4.2 物理结构设计
        4.4.3 逻辑结构设计
        4.4.4 数据类型
        4.4.5 数据处理
        4.4.6 表结构设计
    4.5 人机界面设计
        4.5.1 数据及参数的查询
        4.5.2 实时告警
        4.5.3 事故追忆
        4.5.4 保护信息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9)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GMDSS系统发展与现状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模拟器研究开发基础
    2.1 组合电台系统介绍
        2.1.1 DSC通信
        2.1.2 NBDP通信
        2.1.3 SSB通信
    2.2 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设备
    2.3 模拟器实现方案
        2.3.1 Visual Basic简介
        2.3.2 Visual C++简介
        2.3.3 控件程序简介
第3章 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系统设计
    3.1 设计思想与预期目标
        3.1.1 设计思想
        3.1.2 预期目标
    3.2 系统的功能模块
        3.2.1 功能模块的划分
        3.2.2 各模块的功能描述
    3.3 系统的架构体系
        3.3.1 设计思想
        3.3.2 系统架构设计
第4章 模拟组合电台操作界面的实现
    4.1 DSC界面与SSB电话界面实现
    4.2 电传模拟器的界面实现
    4.3 模拟岸台实现
第5章 模拟通信的实现
    5.1 模拟通信方案设计
    5.2 OCX控件程序设计
    5.3 OCX通信控件的使用方法
第6章 软件加密的实现
    6.1 加密锁原理
    6.2 网络加密锁设计
第7章 结论
    7.1 设计总结
    7.2 设计的优点与不足
    7.3 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DSC/SSB界面转换程序
附录2 NBDP功能键[F1]程序
附录3 陆地海岸电台程序
附录4 网络通信程序
附录5 软件锁程序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自动生成特定伪码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屏幕显示技术
    1.1 背景
    1.2 相关工作
2 系统设计
    2.1 概要设计
    2.2 详细设计
3 系统实现
    3.1 添加各个模块类
    3.2 写数据库
    3.3 写目标文件接口
    3.4 生成伪代码文件
4 系统运行结果及分析
5 结束语

四、用VC++实现全屏幕显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PF的低功耗设计与研究[D]. 周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AMOLED驱动芯片中SPR算法模块的设计与验证[D]. 葛松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江志远. 南昌大学, 2019(02)
  • [4]基于MC9S12XDP512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端头控制器的开发[D]. 于亚运.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5]智能小区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设计[D]. 赵贝. 大连交通大学, 2014(04)
  • [6]德州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于明博.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7]基于FPGA+DSP的飞机座舱综合图形显示技术研究[D]. 贾银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问题研究与应用[D]. 田晓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9]SAILOR中高频组合电台模拟器研制与开发[D]. 丁方平. 大连海事大学, 2009(S1)
  • [10]自动生成特定伪码的设计与实现[J]. 周雪莲,罗代升,张朋,张天宇,王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02)

标签:;  ;  ;  ;  

用VC++实现全屏显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