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论证与元教的判断与阐释

牟宗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论证与元教的判断与阐释

一、牟宗三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证立与圆教判释(论文文献综述)

赵彦彦[1](2021)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制度融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苏亚龙[2](2020)在《牟宗三圆善论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圆善论》是牟宗三思想体系的“结顶之作”、“结穴之作”,涵盖了各个阶段的理论。牟宗三哲学创发的最后结晶是“圆善论”,他认为“圆善”是哲学的终极问题。“圆善”,即幸福和德行合一的问题,亦即幸福和德行二者之间实现“全体的”、“圆满的”和谐一致。牟宗三宣称他“圆满而真实地解决”圆善问题。本文试图探析他的圆善论思想之实质,并借此提出超越牟宗三的可能出路。文章首先回顾中西哲学史上的圆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对德福关系的认识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前者认为,幸福是道德的动力;后者认为,道德成为幸福的有效因。在中国哲学史上,从孔子的“见利思义”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奠定传统的德行优先德福观,并一直延续。直到明清之际才有所转变,在延续传统德福观的同时,重视幸福的地位。在西方哲学史中,对圆善问题的价值给予重视并系统理解的是康德哲学,牟宗三是通过康德哲学来创发自己的圆善论思想的,因此本文梳理了康德关于最高善的思想。康德是在斯多葛派的基础上,正视人的现实能力,强调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认为幸福与道德属于是两个领域,服从两种法则,最高善需要兼顾两个领域,只有在更高的圆满性中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所以,提出灵魂、上帝的形式条件来保证最高善的实现。牟宗三通过吸收康德的最高善理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儒家的心性之学中的心为一无限智心,消解康德的自由、灵魂和上帝三大设准,现象界与本体界圆融为一,道德秩序即宇宙秩序。以无限智心开出的“两层存有论”为哲学的“公共模型”,实现的成德与存在之间“有而能无,无而能有”的非必然关系;再借助中国哲学特有“圆教”思想,由“诡谲的即”使存在与成德之间的必然的一致性得以实现。在此,幸福转向我们道德觉悟中对存在的态度,幸福在“物随心转”中实现,从而完成圆善。本文认为牟宗三以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模型构建的圆善论,是一种境界论,圆善中的德福关系转化为存有与觉悟之间的关系,脱离了现实的具体实践生活,故当前儒学的发展,应从各个角度重视对幸福的保障,不使之偏废。

何双[3](2018)在《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对象是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关于这一论题主要体现在他对儒道佛思想的重新阐释中,同时这也是构建以陆王心学为主干的现代新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础性理论,本文特别从牟先生的思想着述中整理、提炼出的三个论点:“悲天悯人”、“游与逸”、“大悲心”。儒家借用悲剧精神给世人创造了春风化雨般的“感通世界”;道家则重“艺术精神和贵族精神”;佛家的“圆善”保住了一切法,也证实了大悲心的价值与意义。这些都是把握“牟先生所理解的中国哲学的特质”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最终得出中国悲剧精神中的“苍凉悲壮”之感。

高敏[4](2017)在《心学视野下的憨山德清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晚明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公元1546年-1623年)深受心学与佛教的双重熏陶。面对晚明黑暗的时政和佛教的凋敝,憨山德清挺身而出,用自己深厚的佛学素养和心学体认,为晚明佛教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思路。他重新诠释了佛教心性哲学的含义并提出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佛性论上,憨山德清指出了儒家成圣和佛教成佛二者的共通性。在三教关系问题上,他吸收并发展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三教的共同功能就是教化人心,促进了当时三教的融合发展。本文亦通过阳明心学在晚明时期对憨山德清的影响,来揭示憨山德清思想理路,即用佛教思想去圆融儒道。通过憨山德清与晚明儒者的密切交往,去把握他在佛教理论中表现出的儒家气息;进而通过对三教关系的讨论,来揭示阳明心学对晚明佛教的深刻影响,从而理清晚明佛教自身的演变发展。藉次深入思考的是晚明时期产生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晚明思想家的应对策略是否相呼应的问题。对于憨山德清的生平,则主要着眼于憨山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所受阳明心学的影响。文章重点阐述憨山德清心性哲学和三教关系中所体现的心学视野,进而对其佛学思想的独特性影响进行全面的把握。深入晚明佛教在心学影响下发展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代玉民[5](2014)在《摄禅归教与摄教归禅:牟宗三禅教一致论之反思》文中提出牟宗三先生基于宗密的禅教一致论,提出了以慧能禅与天台相匹配为最高的新禅教一致论,其基础在于以存有论为核心的哲学立场。但牟先生此理论有三点可质疑之处:判教标准转移、教内之教外别传与牟式禅教一致论之不足。经过质疑之反思,牟先生仅关注佛教义理的判教标准被拓展为兼顾佛教义理与修行证悟的新标准,并依此判教,得出禅宗较之天台宗更为圆融的结论。

白欲晓[6](2014)在《“哲学名理”与“教下名理”——对牟宗三道家义理定位的论衡》文中研究表明在牟宗三先生的哲学和哲学史叙述中,道家的义理定位较为独特,隐含着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虽然在后期的思考和研究中,牟宗三用"实践的智慧学"来统一说明儒佛道三教之"教"并以之沟通古希腊"哲学之古义",探求中西传统及三教比较融通的可能性,但在之前的《才性与玄理》这部专门研究道家的重要着作中,牟宗三以"哲学名理"定义道家义理而与儒佛之"教下名理"相区分,仍然体现出对儒佛道三教义理定位的区别意识和差异性理解。考察牟宗三关于道家义理作为"哲学名理"的义理定位和义理定位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把握牟宗三关于道家义理特质的理解及理论变化,

杨冠兰[7](2013)在《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运动尤其是后五四时期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在民族危亡的时代大背景下,该思潮独树一帜,其代表人物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和兼容并蓄的方式创造性地赋予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时代气息,与全盘西化论、文化本位论、文化调和论相比较,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文化兼容性。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的基本路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对西方文化的兼容,如援西方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心态文化入儒;二是对佛学文化的兼容,如援佛学唯识观和“一心二门论”入儒;三是对道家文化的兼容,如援道家人性论和艺术精神入儒。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近代特定历史时期,现代新儒学派深谙适者生存的道理,通过对传统儒学自身的改造,使之避免被时代所淘汰的厄运,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始终未出现断裂,同时,现代新儒学摒弃传统儒学之糟粕,保留了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体系,是救今日国人精神迷失的良药。当然,现代新儒学也有其局限性,譬如始终未能克服内圣强而外王弱的缺点,也没能把握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超越性与世俗性这两对关系的平衡,以及对大众心理的研究不够,使得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跨度过大。但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对当今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冯刘飞[8](2013)在《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提起晚明时代,我们往往会浮现政治黑暗,吏治不振,党争纷繁的昏暗画面。生于晚明,是不幸的,因为破败的明王朝已经不复“忆昔开元全盛日”的辉煌,人民在动荡的环境中挣扎;生于晚明,又是幸运的,它见证着新旧思想的交替,碰撞出文化的火花。儒、释、道,这三者诞生的缘由各有差异,所推崇的典籍也大不相同,在各个王朝的地位更是大相径庭。它们在晚明又将呈现一个怎样的特点?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作出了系统的解答。憨山大师的经历是传奇的,他亲力亲为,一扫明初以来佛教日渐衰微的势态,犹如一股春风,将佛教信仰与儒、道结合,使得晚明佛教界在三教关系方面有了系统的范本。本文以憨山大师的三教关系思想研究作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憨山大师三教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从儒释道三教关系的产生,发展,以及憨山大师之前的三教关系作了一个简单地阐述;同时结合憨山大师坎坷起伏的一生,对他的三教思想关系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也作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介绍。本文系统整理了憨山的三教一源论,把憨山德清的三教关系思想细化为以一心统三教、五乘三教,圆融不离、止观修养,不离人道三个部分,同时将憨山儒佛、道佛关系区分开来加以阐述。在憨山的儒佛关系论中,本文主要以憨山的视角,以佛教观点来禅化儒学,同时以《大学纲目决疑》为范本,对憨山大师的儒佛关系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简单地与儒家经典解释作了一个比较;在憨山的道佛关系论中,本文也是从憨山大师的视角出发,着重阐述对道家经典概念“道”以及庄子经典篇目的佛学化理解,并从中提炼出憨山大师的道佛关系。通过文本对憨山儒佛,道佛关系的解读,本文初步总结憨山德清思想特点是佛通儒道、旨归利生,憨山以止观作为三教修行共同的功夫,又以判教的方式,将儒、道、佛三家判分开来,意义不仅仅在于融汇三教本身,更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探讨。憨山将传统的儒家经世,道家忘世,佛教出世的分工说重新整合,加以禅化与阐发,同归于“利生”。此时的佛教已经不在是脱离于世俗生活的佛教,而是与现世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现世的经世的佛教,以人道作为佛教观点的基本,憨山大师就将出世与儒家忠孝两全的矛盾很好的进行了调和,这也是诸多儒家士大夫进一步去了解佛教,接近佛教,学习佛教的原因之一。为了深化这一观点,本文将憨山大师的三教关系与同时代相似观点进行比较:在佛教系统内部,本文与当时着名的高僧元贤作了对比,将元贤的三教一理与憨山的三教同源思想放在同一个角度下审视;同时,也与憨山齐名的三大高僧之一智旭的三教思想进行比较,将他的儒道佛思想与憨山的三教关系思想作了比较,期望从对憨山大师三教关系思想的探析,还原一个真实的晚明佛教思想界。在评析憨山大师的三教思想关系的时候,本文是从憨山大师三教关系对三教关系历史的发展性与局限性进行阐发,憨山大师的三教关系是在晚明这个特定的时代下形成的,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他是晚明居士佛教兴起的原因之一,也是对三教合一这个三教关系思想历史发展的一个补充与完善;但同时也要体会到,憨山大师在论证儒佛、道佛关系时,均使用的是佛教自由心证,都是以佛教观点来禅化儒道,并不是带有一种严密的学理分析,因此也是一家之言。憨山大师对于三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于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启示与意义;阅读憨山大师的三教关系经典,也是在体悟憨山大师的“经世”之心与“妙悟”之心。

王丽[9](2012)在《从德福关系看牟宗三的“圆善论”》文中研究说明德福关系问题自古即有,归根到底,其实质是德性和幸福之间的关系问题。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期的每个主要思想家都曾对德福关系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这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料。但是,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德福思想,还是西方古代思想家的德福关系思考,其理论都不甚完备。而牟宗三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晚年着作《圆善论》在消融康德哲学的基础上深入论证了德福一致的实现。综观牟先生《圆善论》,可以看出其圆善思想正是在分析、批判、融合康德的基础上,步步推进,层层逼近,在《圆善论》的结尾,牟先生说:“圆教成圆善明,哲学思考至此为止”。可见《圆善论》是牟先生思想的终结,更是思考德福一致问题的集大成着作。牟先生认为,康德虽提出了最高善的问题,但他最终将圆善问题的解决归到虚幻的上帝那里。而牟先生就圆教问题处理圆善,他消融了康德的三个设准,设立无限智心,再由无限智心引出圆教,由圆教来论证圆善。牟先生完全按照儒家的思路解决圆善问题。可以说,圆善论是牟先生思想的最高形态。圆善论依儒家智慧方向,会通佛老,融摄康德,其说理之透彻,逻辑架构之严谨,思想之创新,论证之充分,均令人赞叹。所以,牟先生的圆善思想就不仅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而且还具有融会中西思想的理论意义。

汪海滨[10](2012)在《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研究 ——以《心体与性体》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来,中国思想界围绕着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现代新儒家对此问题的解答和态度尤为值得注意和深入研究。作为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在儒学是不是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仅开辟了儒学是不是宗教问题讨论的新视野,还对儒学的现代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因此,自牟宗三儒学宗教观提出后,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反思,成为现代新儒学和牟宗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因此,本文以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为研究主题,并结合牟宗三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选择以《心体与性体》为中心来考察牟宗三儒学宗教观的形成、内容与特点,以期深化牟宗三儒学宗教观的研究。论文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的研究,依次论述了牟宗三儒学宗教观的形成,阐明了牟宗三对儒学为何是宗教和儒学是何种宗教问题的解答。在第一章中,论文回顾了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问题的百年争论,简述了第一代现代新儒家对此问题的回答,论述了牟宗三的回答和他儒学宗教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阐明了牟宗三对儒学为何是宗教问题的解答。本文认为,要理解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必须先了解其宗教观。牟宗三的宗教观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他认为宗教是极普遍而又特殊的;其次,他还认为宗教必须要有尽日常生活轨道和指导精神生活途径的责任和作用;再次,他认为宗教可以从事与理两面来观照。从其宗教观出发,牟宗三论证了儒学所具有的宗教性,认为儒学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是“道德的宗教”。第三章论述了牟宗三对儒学是“道德的宗教”的论证,指出牟宗三是借助康德哲学而建立其道德的形上学,并以此作为儒学是道德的宗教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为解答儒学是不是宗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儒学有宗教性(或宗教精神)但无宗教制度的矛盾,还为儒学的现代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或重要启示。

二、牟宗三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证立与圆教判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牟宗三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证立与圆教判释(论文提纲范文)

(2)牟宗三圆善论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意义
    2.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西哲学史上的圆善问题
    1.1 圆善问题的含义
    1.2 古希腊哲学中的德福观
        1.2.1 以幸福为原则的德福观
        1.2.2 以道德为原则的德福观
    1.3 中国哲学史上的德福观
第二章 康德的最高善思想
    2.1 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
    2.2 道德至善的实现与灵魂之设准
    2.3 两种法则的沟通
        2.3.1 自然法则“符征”道德法则
        2.3.2 基型世界与副本世界
    2.4 上帝保障下最高善的实现
第三章 牟宗三的圆善思想
    3.1 价值的不同层次及幸福的实现
        3.1.1 价值的不同层次
        3.1.2 幸福的实现与“得之有命”
    3.2 圆善实现的关节和枢纽
        3.2.1 心、理二分自由意志与心理为一无限智心
        3.2.2 无限智心对康德的设准的消解
        3.2.3 无限智心下的两层存有论
    3.3 佛教哲学的圆教观念
        3.3.1 从“教“到“圆教”
        3.3.2 佛教权教未证成圆教
        3.3.3 天台总圆教的实现
    3.4 儒家哲学的圆教与圆善
        3.4.1 儒家圆通和圆满的实现
        3.4.2 儒家圆教的完成过程
        3.4.3 儒家哲学的圆教与圆善
第四章 境界论及圆善问题解决的一个途径
    4.1 境界论性质的圆善论
    4.2 圆善问题解决的一个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悲剧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悲剧落幕、喜剧当道的时代环境
    第二节 “西方悲剧理论”特征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中国传统悲剧审美精神的历史阐释
第二章 现代新儒学视野下牟宗三悲剧理论的特质
    第一节 悲剧、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第二节 牟宗三悲剧理论的主要特质
第三章 儒家学说与“悲天悯人”
    第一节 由主体性与道德性所引发的“悲天悯人”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中的中的敬、敬德、明德与天命
    第三节 悲剧意识的根基之天命下贯而为“性”
    第四节 悲剧精神根基的衍生之孔子的“仁”与“性与天道”
    第五节 儒家悲剧精神的实践路径之“复性工夫”
    第六节 悲天悯人的“感通世界”
第四章 道家领域蕴藏的“游与逸”
    第一节 “唯显逸气而无所成”之名士人格
    第二节 逸气与弃才之境界
    第三节 “逍遥游”的悲剧审美意蕴
    第四节 道家玄理之性格对悲剧精神内涵的开拓
    第五节 艺术精神和贵族精神是“游与逸”的本质彰显
第五章 佛教所开显的悲剧意识之“大悲心”
    第一节 宗教浪漫情绪——大悲心
    第二节 缘起性空
    第三节 《大乘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
    第四节 “圆善”是大悲心的最终愿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心学视野下的憨山德清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社会背景和思想发展研究
    1.1 晚明社会的时代背景
        1.1.1 晚明社会历史现实
        1.1.2 晚明学术思潮的变迁
    1.2 憨山时期心学和佛教的发展
        1.2.1 阳明后学心学的发展
        1.2.2 晚明佛教的发展
第二章 憨山德清生平研究
    2.1 憨山大师生平经历
        2.1.1 少年经历
        2.1.2 游历四方
        2.1.3 坐化曹溪
    2.2 与阳明学派学者的交往
        2.2.1 憨山德清与钱谦益
        2.2.2 憨山德清和管志道
        2.2.3 憨山德清与周汝登
第三章 憨山德清心学视野下的心性佛性论
    3.1 心学视野下憨山德清的心性论
        3.1.1 憨山的心性论
        3.1.2 憨山德清心性论与心学之异同
    3.2 心学视野下憨山德清的佛性论
        3.2.1 憨山德清的佛性论和修养论
        3.2.2 憨山佛性论及修行论的心学视野
第四章 憨山德清心学视野下的三教关系
    4.1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
        4.1.1 一心统三教
        4.1.2 五乘三教,圆融不离
        4.1.3 体用工夫,止观修养
    4.2 憨山德清三教关系和心学三教关系的比较
    4.3 憨山三教关系的特点和评价
第五章 憨山德清心学视野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5.1 晚明佛教的世俗化
    5.2 居士佛教的兴起
    5.3 促进近代“人生佛教”的发展
    5.4 中华人文理性精神的转变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摄禅归教与摄教归禅:牟宗三禅教一致论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的摄禅归教
    (一)牟式禅教一致
    (二)禅教一致的哲学基础
二、哲学的摄禅归教之质疑
    (一)质疑一———判教标准转移
    (二)质疑二———教内之教外别传
    (三)质疑三———牟式禅教一致论之不足
三、哲学的摄教归禅
    (一)判教的哲学标准
    (二)新哲学标准下的禅宗判释

(7)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特色与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民族危亡之际中国文化走向的三种分歧与现代新儒学
    2.1 现代新儒学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2.1.1 社会政治背景
        2.1.2 文化背景
        2.1.3 国际背景
    2.2 民族危亡之际中国文化走向的三种分歧
        2.2.1 全盘西化论
        2.2.2 传统文化本位论
        2.2.3 中西文化调和论
    2.3 现代新儒学与三种文化分歧之比较
        2.3.1 现代新儒学与全盘西化论之比较
        2.3.2 现代新儒学与传统文化本位论之比较
        2.3.3 现代新儒学与文化调和论之比较
第三章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的基本路径
    3.1 现代新儒学对西方文化的兼容
        3.1.1 援西方物态文化入儒
        3.1.2 援西方制度文化入儒
        3.1.3 援西方行为文化入儒
        3.1.4 援西方心态文化入儒
    3.2 现代新儒学对佛学文化的兼容
        3.2.1 援佛学唯识观入儒
        3.2.2 援佛学“一心二门论”入儒
    3.3 现代新儒学对道家文化的兼容
        3.3.1 援道家“人性论”入儒
        3.3.2 援道家之艺术精神入儒
第四章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1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的历史意义
        4.1.1 返本开新,保持传统文化的连贯性
        4.1.2 与时俱进,增强儒学生命力
        4.1.3 扬儒学精髓,抵制西学不良价值观
    4.2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的局限
        4.2.1 内圣与外王的矛盾对立
        4.2.2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超越性与世俗性失衡
        4.2.3 关注精英思想变化,忽视大众心理
第五章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对构建和谐文化的启示
    5.1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对价值观重塑的启示
    5.2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对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憨山德清的三教关系思想产生原因
    一、憨山大师生平
    二、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渊源
        1. 儒释道三教关系思想的产生
        2. 憨山德清之前儒释道三教关系思想的发展概况
    三、憨山德清思想社会根源
        1. 憨山大师生平对憨山德清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憨山三教关系论
    一、三教一源论
        1. 以一心统三教
        2. 五乘三教,圆融不离
        3. 止观修养,不离人道
    二、儒佛关系论
        1. 佛化儒学
        2. 《大学纲目决疑》浅析
    三、道佛关系论
        1. 佛化老庄
        2. 憨山对道家看法
第三章 憨山三教关系思想特点
    一、总结憨山三教关系思想特点
    二、佛教系统内三教关系的比较
        1. 憨山与名僧元贤三教关系思想比较
        2. 憨山与高僧智旭三教关系思想比较
第四章 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评析
    一、憨山三教关系思想的发展性
    二、憨山三教关系思想的局限性
    三、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现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从德福关系看牟宗三的“圆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西关于“德福关系”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古代德福关系的历史探讨
        一、以德祈福观
        二、德福矛盾观
        三、以德为福观
    第二节 西方德福关系的历史探讨
        一、西方理性主义德福观
        二、感性主义德福观
        三、基督教的德福观
    第三节 中西德福观之比较
第二章 牟宗三的圆善思想
    第一节 牟宗三和他的《圆善论》
    第二节 牟宗三关于德福关系的思考
    第三节 牟宗三圆善思想的引出
    第四节 牟宗三圆善思想之可能
        一、无限智心的确立
        二、圆教的确立
    第五节 牟宗三圆善思想之实现途径
        一、佛家之圆教与圆善
        二、道家之圆教与圆善
        三、儒家之圆教与圆善
第三章 牟宗三圆善思想的现代意义与局限性
    一、现代意义
    二、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研究 ——以《心体与性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学术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牟宗三儒学宗教观的形成
    第一节 儒学是否为宗教与现代新儒家对此问题的解答
        一、 “儒学是否是宗教”的百年争论
        二、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是否是宗教问题的解答
    第二节 牟宗三儒学宗教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儒学为何是宗教
    第一节 牟宗三的宗教观
        一、 宗教是既普遍而特殊的
        二、 宗教应有的责任
        三、 宗教的事与理
    第二节 牟宗三论儒学的宗教性
        一、 “作为宗教的儒教”
        二、 儒学不是普通所谓宗教
第三章 儒学是道德的宗教
    第一节 “道德的形上学”的构建
        一、 “道德理性”三义与康德未有“道德的形上学”之原由
        二、 “道德的形上学”的构建完成
    第二节 即道德即宗教——道德的宗教
结语
    一、 牟宗三儒学宗教观对解决儒学是不是宗教问题的新开展
    二、 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牟宗三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证立与圆教判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制度融合路径研究[D]. 赵彦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牟宗三圆善论思想探析[D]. 苏亚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3]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D]. 何双. 暨南大学, 2018(01)
  • [4]心学视野下的憨山德清思想研究[D]. 高敏. 西北大学, 2017(02)
  • [5]摄禅归教与摄教归禅:牟宗三禅教一致论之反思[J]. 代玉民. 五台山研究, 2014(02)
  • [6]“哲学名理”与“教下名理”——对牟宗三道家义理定位的论衡[J]. 白欲晓. 中国哲学史, 2014(01)
  • [7]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研究[D]. 杨冠兰. 西北大学, 2013(S1)
  • [8]憨山德清三教关系思想研究[D]. 冯刘飞. 安徽大学, 2013(11)
  • [9]从德福关系看牟宗三的“圆善论”[D]. 王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2)
  • [10]牟宗三的儒学宗教观研究 ——以《心体与性体》为中心[D]. 汪海滨.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牟宗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论证与元教的判断与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