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间柔性住宅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大开间柔性住宅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大开间灵活住宅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颢文[1](2021)在《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国家倡导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内容的美丽中国建设,推广绿色建筑理念,鼓励发展新型建造模式和低碳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建筑体系重回大众视野。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严寒及寒冷地区(以下简称寒地)的应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及建造技术水平不足、结构形式与空间功能不协调、建造成本高昂和社会认知度低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寒地的推广和发展。作为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中的一种,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在成本控制、标准化程度以及空间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开放建筑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将建筑的“支撑体”和“填充体”分开进行设计以实现建筑的空间适应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将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优势最大化。因此,本文尝试将开放建筑理论引入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中,试图解决上述限制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寒地推广和发展的问题。本文以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开放建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了适用于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并结合相应的设计加以验证。课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以现代木结构建筑为背景对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演变及发展进行概述,并通过对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类型及特点的对比和现状分析,阐明了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具备在寒地发展的潜力和意义,总结出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合理且充分的解决,将开放建筑理论引入建筑设计之中,在对开放建筑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述之后,对将开放建筑理论应用到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之中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开放建筑理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的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开放建筑理论应用于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得出了适用于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最后,以寒地低层木结构住宅作为设计对象,依据开放建筑理论,分别从空间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层面探讨了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策略。在空间设计层面,结合开放建筑理论的操作系统和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对寒地低层木结构住宅的空间进行设计;在结构设计层面,详细论述了两类适用于寒地的墙板式体系的低层木结构住宅构造及连接节点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模拟设计对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加以验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与参考。

陈志鹏[2](2021)在《新型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愈加紧张,大城市中的建筑越来越偏向于中高层结构。在现有的各种中高层结构体系中,框架结构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实际使用中,框架结构由于其结构体系的限制,存在刚度较弱、抗震性能较差、跨度较小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高层结构中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传统结构的种种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高层大跨度空间网格盒式结构,通过使用空腹夹层板和网格式框架,在大幅度提高了结构跨度(最大可达40m)的同时,降低了水平构件的高度(仅为跨度的1/25~1/30),并且其抗震性能、耗能能力、刚度均相较于传统框架结构大幅度提升。由于现有盒式结构的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细化,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其应用在高层结构中的结构性能,同时在抗震分析时没有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因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及理论推导,对其设计方法、最佳适用高度、结构在地震动下的响应和考虑地震随机性的结构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提出了考虑构件线刚度比和剪切变形的空腹梁设计方法现有的空腹梁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细化,对构件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多个参数,如连接件尺寸、连接件间距、连接件同上下弦的线刚度比等,考虑较为笼统,。因此本文设计了4组构件试验,用来研究现有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表明,现有设计方法中假定空腹梁可以按照等截面惯性矩转化为实腹梁进行设计和计算、并在转化时仅仅考虑截面惯性矩一个参数、而其余参数通过一个放大系数来进行修正的方法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根据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本文提出了多个空腹夹层板设计限值,使用一个整体性系数ξ来衡量空腹夹层板的整体性及等代计算的有效性,并根据整体性系数的大小给出了空腹夹层板的设计参数推荐取值,对现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其实用性。(2)提出了考虑梁柱转动及剪切变形的网格式框架设计方法当将网格式框架应用于诸如公寓及办公楼等层高较矮的高层结构中时,在试验和模拟计算时发现,结构会出现一些不太理想的脆性剪切破坏,使得结构的延性及破坏模式受到影响。本文针对现有设计方法中网格式框架忽略了剪切变形和梁柱间转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在东南大学做的三组构件试验进行了详细的有限元分析,进一步优化了现有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研究结果进行了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应用增量动力分析(IDA)和易损性分析,评估修正后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现有的设计方法会极大地高估网格式框架的整体刚度,且会使得结构在一些情况下产生脆性剪切破坏。根据试验及数值模拟,本文提出了新的网格式框架设计流程,通过限制结构的长细比和层间梁的布置数量,有效地提高结构的延性及抗震耗能能力,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3)进行了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整体抗震分析与评估基于前期的构件试验及设计方法,对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的最佳适用高度、抗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盒式结构较适用于高度为50m及以下、变形曲线为剪切型的结构中。在盒式结构适用高度范畴内,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和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通过IDA和易损性分析可以看到,在普通高层范围内,盒式结构相较于框架结构优势明显,其较大的刚度及较强的耗能能力使得其拥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依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装配式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盒式结构在真实地震动下的结构响应和破坏模式。试验发现,盒式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破坏主要集中于次要构件(层间梁),主体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在地震下得到保证,同时,盒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顶层位移均远小于框架结构,且在巨震水准下依然基本满足防止倒塌的限值,抗震性能优越。此外,依据振动台试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考虑地震输入角随机性的概率地震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盒式结构优良的抗震性能,并弥补了振动台试验中由于试验条件限制仅进行了单向地震动输入的缺憾。(4)进行了基于实际结构的盒式结构与框架结构的案例分析基于构件试验和整体振动台试验结果,本文选用了一栋已建框架结构,将其重新设计为盒式结构,研究了基于实际工程的盒式结构同框架结构的结构性能、抗震性能以及结构损伤。在结构的性能分析中可以看到,盒式结构在同框架结构使用相同的混凝土和钢筋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大的跨度和更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荷载下,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塑性发展都远大于盒式结构,且当经受了8度罕遇水准的地震时程后,框架结构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结构有倒塌风险,而盒式结构还可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无倒塌风险,很好地实现了我国抗震规范的要求和设计目标,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应用的结构形式。

刘聪[3](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莫慧珊[4](2020)在《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整体实力的迅速发展,面对城市人口的剧增,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在近年呈现普遍趋势。方案设计阶段在建筑行业经济成本管理控制中对工程经济性控制起指导性、决定性作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受建筑高度、层高、环境因素影响,综合决定其需要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承重、抗侧力构件布置,以实现具体项目落地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要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决策行为。根据数据调研,在一二线城市内建设100-150米的超高层居住型公寓,交通效率高,符合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亦有效降低用地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作为一种主流推广。现阶段针对国内100米以下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已较成熟,而对100-150米高度区间的超高层建筑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随着此类项目的普及,急需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思维。方案阶段的规划布局与结构选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结合已有的项目经验,应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筹学方法论对影响这种超高层公寓建筑结构设计的多种因素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价值。灰色系统理论能将客观的分散的信息集中处理,利用关联度概念进行各种问题的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针对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居住型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建立结构设计模型对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展开为多个分析模型进行满足结构性能的定性分析,形成数据样本,然后利用得到的多组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度计算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进行计算,分析出各个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得到影响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居住型公寓主体结构成本的关键因素及关键因素之间的敏感度排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分析结论。继而结合实际案例,对影响基础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首次针对某一特定使用功能,在某个建筑高度区间的超高层建筑,对影响结构成本的多个因素进行全面剖析,建立灰色系统模型分析出该类型建筑结构对所考虑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对建筑结构初步设计阶段的方案决策有一定积极指导意义。

陈冰鑫[5](2020)在《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住宅的需求量持续上涨,住宅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效率低、资源消耗高、质量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正在积极研究新型建筑工业化,改变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这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与我国相比,欧洲作为工业化建筑的发源地,始终保持着发展上的先进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欧洲各国在设计水平、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的发展都很成熟。因此研究欧洲各国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对于我国新型住宅工业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讲解,并对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合理的阶段划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时代(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化时代(20世纪70-20世纪80年代)和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这些基础上,本文分别对这三个时代进行深入的研究,每个时代的研究路径如下:首先,对各时代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各时代的欧洲集合住宅设计、生产、施工三个层面的工业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层面工业化方法的特点;其次,针对工业化时代标准化、后工业化时代多样化、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重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了工业化时代实现标准化的路径、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多样化的路径以及信息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在欧洲集合住宅工业化发展三个阶段的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欧洲集合住宅的工业化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我国的工业化住宅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工业化集合住宅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我国应实现住宅建设转型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化”三化融合发展,并提出了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建议,从而对我国未来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指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兰舒[7](2019)在《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参数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大力出台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了整体发展的趋势。但传统户型设计方法阻碍了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简称SCFST柱)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导致SCFST柱体系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影响其推广应用。因此,研究适用于传统户型的高效且可靠的装配式SCFST柱体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户型和体系的比选,得到了适用于高层住宅户型的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工程实际对该体系进行了静力弹性分析、动力弹塑性分析及附加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对组合异形柱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三种不同分类的高层住宅主流户型类型,对户型空间组合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到了结构类型与住宅平面类型的关系,结构体系与住宅交通体系的关系;并对高层住宅户型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体系设计角度对建筑户型的设计提出了建议。(2)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60个模型进行参数化分析,对比高层住宅户型在不同SCFST体系、层数、地震烈度下的受力性能。研究表明多遇地震时,点式户型在SCFST柱框架-支撑体系下,对层数变化敏感性高,该体系不适用于高层点式户型;点式户型对抗震设防烈度变化也较为敏感;小高层下板式户型适合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体系,点式户型适合组合剪力墙体系,在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体系下,点式户型的性能优于板式。为今后异形柱住宅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3)基于SCFST柱框架-组合剪力墙结构应用于板式户型的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实际结构模型,对体系进行风荷载分析、多遇地震分析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得到了罕遇地震作用下体系的破坏机制、结构构件的损伤及塑性应变影响,对位移和应力发生较大位置处作出判断,分析总结新体系抗震性能和抗侧力构件布置原则,对后续实际工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4)对新体系进行消能减震设计,通过优化阻尼器在户型中的布置,得到粘滞阻尼器的布置原则。结合能量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粘滞阻尼器在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下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减震结构明显降低了地震响应,使结构整体性更强,为新结构体系的消能减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赵晓杰[8](2019)在《新疆地区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工业化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该住宅具有诸多优点,例如轻质高强、抗震、施工周期短、住宅产业化水平高,高回收利用率。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但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新疆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又是地震多发区,传统的结构形式已经难以支撑当前新疆的发展需求。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是钢结构住宅户型和外围护结构设计,德坤公司积极开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宅DSC体系的研发与推广。本文在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现状以及新疆地区装配式住宅现状。基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户型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研究,对住宅厨卫空间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和外围护结构构造进行设计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1、提出了户型优化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优化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此给出了四种设计方案。这几种方案均满足新疆住户对住宅舒适性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各种不同功能需求,建筑立面简洁大方、美观,同时也解决了以下问题:(1)在设计优化过程中,建筑设计未能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造成梁、柱外露现象严重,异形板用量和现场裁剪量增多,给出的优化设计方案是用模数制来统一建筑尺寸,减少异形板用量和现场切割,减少用钢量。外围的结构柱尽量向外偏移,内侧的柱子尽量偏移到非主要房间,减少露柱;梁采用内藏的方式,减少外露。(2)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家庭结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家庭结构,使空间具有可变性、灵活性的特点。根据对住宅空间大小的变化以及数量的变更,对房间的非承重墙进行移动,实现房间的分割和合并,最大程度的满足家庭结构变化的需求。2、在户型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对厨卫空间模块化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厨卫空间存在着形式太单一,标准化设计薄弱,部品不匹配等问题。对模块化住宅、模块化厨卫的概念以及其与标准化、集成化关系进行论述。通过对基本厨卫进行模块化设计研究,解决了上述问题,得出钢结构住宅的户型模块组合方式(廊式、点塔式、单元式),使钢结构住宅呈现多样化的空间形态;3、针对新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节能要求,结合现有的技术和材料,提出了适合在新疆推广应用的围护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满足新疆地区实施细则中对住宅热工性能的要求。选取方案一进行冬季热工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热流计法测得的该外墙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的要求,且热工性能参数应能为建筑物的全年能耗分析提供依据。

陈美秀[9](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传统的生产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传统的建造方式直接导致了行业发展呈现“三高一低”的发展状态,找寻一种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的建造模式成为建筑行业当下的诉求,行业转型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由于九十年代技术能力不足而一度销声匿迹的装配式建筑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在国家的倡导下,各级政府积极配合,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转型。住宅作为与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是建筑行业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对其的探索与研究对整个行业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基于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来研究住宅空间的适应性,文章分别梳理了国内外住宅理论体系以及住宅空间适应性的发展历史。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填充体的功能空间、室内构件及一体化设计的相关技术等几个方面来研究住宅空间适应性设计的方法,最后分别对适应性住宅、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与装配式混凝土适应性住宅的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项目各自的特点,以及相关设计手法与原则的实践效果。研究表明:将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造体系的优势与适应性住宅的设计原则、手法进行整合,可以在同一住宅建筑中体现两者的优点。结合住宅所处的环境与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遵循适应性设计基本原则并合理利用工厂整体预制部品和先进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空间适应性,满足住户实际使用的需求。

干申启[10](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二、大开间灵活住宅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开间灵活住宅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趋势
        1.1.2 绿色建筑理念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1.1.3 影响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的问题复杂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界定及相关概念
        1.3.1 本文研究范围与内容界定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综述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基础研究
    2.1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综述
        2.1.1 寒地气候特征分析
        2.1.2 寒地建筑基本特征
        2.1.3 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特点
    2.2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演进
        2.2.1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起源
        2.2.2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
        2.2.3 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兴起
    2.3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结构特点
        2.3.1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类型及演变
        2.3.2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项目调研概况与分析
        2.3.3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现存问题
        2.3.4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优势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开放建筑理论综述
        3.1.1 开放建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3.1.2 开放建筑理论的组成元素
        3.1.3 开放建筑理论的操作系统
    3.2 开放建筑理论的设计特点
        3.2.1 划分层级
        3.2.2 控制变量
        3.2.3 系统开放
        3.2.4 使用者参与机制
    3.3 开放建筑理论与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的结合
        3.3.1 开放建筑理论与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契合关系
        3.3.2 将开放建筑理论引入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3.3.3 开放建筑理论引入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的策略总结
        3.3.4 开放建筑理论与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结合的实践应用
    3.4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原则
        3.4.1 空间适应性原则
        3.4.2 开放性原则
        3.4.3 可持续发展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4.1 寒地低层住宅功能空间现状研究
        4.1.1 寒地低层住宅空间现状调研
        4.1.2 寒地低层住宅空间现状分析
    4.2 支撑体空间设计策略
        4.2.1 设计思路与过程
        4.2.2 寒地低层住宅主要空间单元分析
        4.2.3 区带与区段分析
        4.2.4 基本单元与次单元分析
    4.3 填充体空间设计策略
        4.3.1 基本户型分析
        4.3.2 灵活墙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5.1 支撑体结构选型
        5.1.1 支撑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5.1.2 寒地低层现代墙板式木结构住宅支撑体结构类型
    5.2 寒地低层现代墙板式木结构住宅的构造及设计
        5.2.1 基础构造
        5.2.2 围护体系的构造及设计
        5.2.3 连接节点设计
    5.3 寒地低层现代墙板式木结构住宅模拟设计
        5.3.1 平面设计要点
        5.3.2 支撑体设计要点
        5.3.3 立面设计
        5.3.4 设计方案的建造过程
        5.3.5 综合效益及接受度分析
    5.4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展望
        5.4.1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的结合
        5.4.2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与新技术的结合
        5.4.3 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与使用者需求的契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寒地低层现代墙板式木结构住宅接受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新型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盒式结构
        1.2.1 结构介绍
        1.2.2 盒式结构研究进展
    1.3 空腹夹层板弹性交叉梁系计算方法
        1.3.1 交叉梁系柔度法的基本假定
        1.3.2 交叉梁系柔度法在空腹夹层板中的应用
    1.4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1.4.1 结构抗震性能计算方法
        1.4.2 结构概率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
    1.5 本文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空腹梁塑性性能及等代计算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现有设计方法及研究的不足
    2.3 空腹梁实验研究
        2.3.1 利用交叉梁系法简化试验
        2.3.2 试验构件设计
        2.3.3 试验材性
        2.3.4 加载情况及测点布置
    2.4 试验现象及结果
        2.4.1 破坏模式
        2.4.2 应力应变分析
    2.5 有限元分析
        2.5.1 模型建立
        2.5.2 模型校核
        2.5.3 参数分析
        2.5.4 结果分析
    2.6 修正的设计方法
        2.6.1 理论分析
        2.6.2 理论验证及讨论
        2.6.3 修正后的设计方法
    2.7 案例分析
        2.7.1 工程介绍
        2.7.2 分析结果及讨论
    2.8 本章小结
    2.9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网格式框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网格式框架工作原理
        3.2.1 现有设计方法
        3.2.2 修正的设计方法
        3.2.3 修正后的设计方法
    3.3 试验及模拟校核
        3.3.1 试验现象
        3.3.2 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
        3.3.3 修正后的设计方法与现有设计方法设计的网格式框架对比分析
    3.4 案例分析
        3.4.1 结构介绍
        3.4.2 地震波选取
        3.4.3 时程分析结果
        3.4.4 增量动力分析(IDA)
        3.4.5 易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盒式结构最佳适用高度及整体抗震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分析模型建立
        4.2.1 50m结构模型
        4.2.2 90m结构模型
        4.2.3 145m结构模型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4.4 静力推覆分析
        4.4.1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介绍
        4.4.2 50m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
        4.4.3 90m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
        4.4.4 145m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
    4.5 增量动力分析
        4.5.1 增量动力分析介绍
        4.5.2 增量动力分析参数
        4.5.3 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4.5.4 地震易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装配式盒式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2.1 原型结构
        5.2.2 试验设备及模型结构制作
        5.2.3 试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5.2.4 试验使用的地震动记录及加载顺序
    5.3 试验结果
        5.3.1 结构动力特性
        5.3.2 结构破坏模式
        5.3.3 结构加速度及层间剪力响应
        5.3.4 结构位移响应
    5.4 高层大跨度装配式盒式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5.5 数值分析
        5.5.1 数值模型建立
        5.5.2 有限元模型校核
    5.6 盒式结构及框架结构对比分析
        5.6.1 对比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6.2 两结构在地震下的结构响应
        5.6.3 结构破坏模式
        5.6.4 讨论及设计建议
    5.7 本章小结
    5.8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考虑地震输入角随机性的盒式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易损性分析
    6.1 引言
    6.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易损性分析
        6.2.1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6.2.2 地震动强度指标判别标准
    6.3 盒式结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与评价
        6.3.1 原型结构的设计
        6.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3.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6.3.4 地震波的选取
        6.3.5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评价及选取
    6.4 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6.4.1 极限状态的定义
        6.4.2 多方向增量动力分析
        6.4.3 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6.4.4 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6.5 结论
    6.6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某实际高层框架结构与盒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7.1 引言
    7.2 原型结构设计
        7.2.1 结构设计参数
        7.2.2 框架结构及盒式结构设计
        7.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7.3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7.3.1 时程记录
        7.3.2 结构动力特征响应
        7.3.3 地震分析结果
        7.3.4 结构塑性发展
        7.3.5 Park-Ang损伤分析
    7.4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1.1 考虑空腹梁局部弯矩、剪切变形和线刚度比的设计方法
        8.1.2 考虑梁柱转动及剪切变形的修正网格式框架设计方法
        8.1.3 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整体抗震分析与评估
        8.1.4 基于实际工程的装配式盒式结构与框架结构案例分析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附录
    附录A 考虑地震输入角随机性的概率地震分析所选取的地震动记录
    附录B 盒式结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
    附录C 考虑输入角随机性的IDA分析结果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2.2.1 外围护要素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2.4 解决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3.1.1 大空间概念
        3.1.2 构件组合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3.2.3 分级装配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3.4.1 工程概况
        3.4.2 空间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4.1.1 混凝土工程
        4.1.2 模板工程
        4.1.3 钢筋工程
        4.1.4 脚手架工程
    4.2 层次分析法(AHP)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一致性检验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2 建模原则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6.1.1 遗传算法
        6.1.2 蚁群算法
        6.1.3 退火算法
        6.1.4 粒子群算法
    6.2 问题表述
    6.3 解决方法
        6.3.1 路线图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6.4 解决问题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7.1 竖向转运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7.3 解决方法
        7.3.1 路线图
        7.3.2 萤火虫算法
    7.4 条件预设
    7.5 解决问题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后记
作者简介

(4)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结构设计综合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性工作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主要特点及结构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1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主要设计特点
        2.1.1 超高层公寓的设计特点
        2.1.2 本文主要分析平面模型的确定
    2.2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结构体系选择
        2.2.1 超高层结构体系选型概述
        2.2.2 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的结构体系选型
    2.3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结构设计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3.1 建筑方案特征因素
        2.3.2 环境条件因素
        2.3.3 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判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3.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3.2 层次分析法
        3.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3.2.2 层次分析法在高层建筑选型决策中的应用
        3.2.3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3.3 BP神经网络分析法
        3.3.1 BP神经网络分析法概述
        3.3.2 BP神经网络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3.4 模糊综合评判与模糊聚类
    3.5 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3.5.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3.5.2 灰色关联分析
    3.6 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3.6.1 关于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3.6.2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
    4.1 分析模型的建立
        4.1.1 基础分析模型概况
        4.1.2 材料强度概况
        4.1.3 结构分析的主要控制指标
    4.2 关于建筑高度变量的分析
        4.2.1 分析模型概况
        4.2.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4.2.3 建筑高度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4.3 关于风荷载变量的分析
        4.3.1 分析模型概况
        4.3.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4.3.3 风荷载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4.4 关于地震作用变量的分析
        4.4.1 分析模型概况
        4.4.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4.4.3 地震作用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4.5 关于建筑层高变量的分析
        4.5.1 分析模型概况
        4.5.2 建筑层高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4.6 关于建筑体型变量的分析
        4.6.1 分析模型概况
        4.6.2 结构分析结果及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1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主要步骤
    5.2 MATLAB程序简介
    5.3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结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以工程实例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于地基基础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6.1 项目案例
        6.1.1 项目概况
        6.1.2 工程地质概况
        6.1.3 130米高度区段高层建筑基础方案比选
        6.1.4 小结
    6.2 地基基础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6.2.1 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特点
        6.2.2 影响基础成本的主要因素
        6.2.3 地质条件因素
        6.2.4 特殊地质条件因素
        6.2.5 主体结构条件因素
        6.2.6 环境条件因素
        6.2.7 施工条件因素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阶段划分
    2.1 相关概念辩析
        2.1.1 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
        2.1.2 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现代化
    2.2 研究范围界定
        2.2.1 工业化住宅的分类
        2.2.2 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
        2.2.3 几种典型的建筑结构体系
    2.3 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阶段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化时代-标准化(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3.1 工业化时代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3.1.1 发展背景
        3.1.2 发展概述
    3.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3.2.1 设计层面:设计标准样本
        3.2.2 生产层面:构件预制化生产
        3.2.3 建造层面:工业化的建造方式
    3.3 工业化集合住宅的标准化路径
        3.3.1 采用标准化定型设计
        3.3.2 实现构件标准化
        3.3.3 标准化基础:模数协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工业化时代-多样化(20世纪70-80年代)
    4.1 后工业化时代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4.1.1 发展背景
        4.1.2 发展概述
    4.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4.2.1 设计层面:从构件到房屋的设计思路
        4.2.2 生产层面:构件集成为部品
        4.2.3 建造层面:多元化的建造方式
    4.3 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多样化路径
        4.3.1 缩小定型单位
        4.3.2 开放住宅设计
        4.3.3 立面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5.1 信息化时代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5.1.1 发展背景
        5.1.2 发展概述
    5.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5.2.1 设计层面:模块化设计
        5.2.2 生产层面:协同生产
        5.2.3 建造层面:智能化建造
    5.3 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5.3.1 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整合
        5.3.2 考虑住宅更新的开放设计
        5.3.3 预制技术用于住宅再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1 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总结
        6.1.1 从数量到质量,再到可持续的三步发展
        6.1.2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设计方法
        6.1.3 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发展
        6.1.4 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整合的发展趋势
    6.2 从欧洲的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看我国未来的发展
        6.2.1 我国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现状分析
        6.2.2 应实现住宅建设转型期的跨越式发展
        6.2.3 跨越式发展的结果:模块化住宅
    6.3 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6.3.1 开放建筑发展缓慢
        6.3.2 部品体系不成熟
        6.3.3 可持续发展不全面
    6.4 对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6.4.1 发展开放建筑CSI住宅体系
        6.4.2 优化部品体系
        6.4.3 全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化集合住宅
        6.4.4 大力发展BIM技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案例年表
致谢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7)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参数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装配式住宅的产业化政策
        1.1.2 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优势
        1.1.3 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层钢结构住宅户型发展现状
        1.2.2 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体系研究现状
        1.2.3 消能减震技术在装配式高层建筑应用现状
    1.3 现有研究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高层钢结构住宅户型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2.1 高层住宅主流户型平面形式类型
        2.1.1 单元式
        2.1.2 塔式
        2.1.3 廊式
    2.2 高层住宅主流户型垂直布局类型
        2.2.1 平层户型
        2.2.2 立户型
    2.3 高层住宅属性类型
        2.3.1 保障房
        2.3.2 商品房
    2.4 高层住宅户型空间影响因素
        2.4.1 地域性影响
        2.4.2 社会因素影响
        2.4.3 经济因素影响
        2.4.4 政策导向影响
        2.4.5 装配式异形柱结构设计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层SCFST柱住宅体系和户型参数比选
    3.1 工程概况
        3.1.1 依托项目
        3.1.2 建模信息
        3.1.3 研究目的
        3.1.4 研究思路
    3.2 体系和参数比选因素
        3.2.1 建筑设计因素
        3.2.2 结构设计因素
        3.2.3 建筑户型与结构体系交互设计因素
    3.3 建筑户型和钢结构体系参数比选结果分析(MIDAS)
        3.3.1 计算控制指标及主要参数设置
        3.3.2 计算结果(以30层某点式户型三种体系比较为例)
        3.3.3 不同建筑户型、层数和对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
    3.4 建筑户型和钢结构体系敏感性分析及计算校核(YJK)
        3.4.1 住宅层数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影响
        3.4.2 建筑户型在结构体系不同和层数增高下敏感性分析
        3.4.3 建筑户型和抗震烈度对用钢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异形柱板式户型抗震性能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项目概况
        4.1.2 结构布置及其原则
        4.1.3 基本设计参数
    4.2 结构基本性能分析
        4.2.1 结构分析
        4.2.2 风荷载分析
        4.2.3 多遇地震弹性分析
    4.3 动力弹塑性分析过程
        4.3.1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4.3.2 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
        4.3.3 动力弹塑性分析步骤
    4.4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4.4.1 模型校核
        4.4.2 计算综合评价
        4.4.3 构件损伤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能减震技术在装配式异形柱板式户型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基本设计参数
        5.2.1 结构平面概况
        5.2.2 阻尼器布置比选
        5.2.3 结构模型
        5.2.4 阻尼器与结构连接形式
        5.2.5 输入地震动评价
    5.3 基于能量法的多遇地震减震效果评价
        5.3.1 能量法分析方法
        5.3.2 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
        5.3.3 消能减震方案的效果评价
    5.4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罕遇地震减震效果评价
        5.4.1 设置消能器前后层剪力对比
        5.4.2 设置消能器前后层间位移角对比
        5.4.3 设置消能器前后楼层加速度对比
        5.4.4 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分析
        5.4.5 罕遇地震下减震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新疆地区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户型优化设计研究
    2.1 户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户型优化设计的原则
    2.3 户型优化设计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2.4 户型方案优化设计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厨卫模块化设计研究
    3.1 相关的概念
    3.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厨卫模块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厨卫模块化设计
    3.4 钢结构住宅与基本厨卫模块组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围护结构构造设计研究
    4.1 外围护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围护结构材料
    4.3 围护结构选材及构造
    4.4 冬季热工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9)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1.1.2 中国装配式住宅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装配式住宅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探索
    2.1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基本概念
    2.2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相对于传统住宅的优势
    2.3 住宅的理论体系
        2.3.1 SAR理论体系
        2.3.2 开放建筑OB理论体系
        2.3.3 日本KSI体系
    2.4 中国装配式住宅的理论体系的探索
        2.4.1 中国装配式住宅体系的探索
        2.4.2 CSI住宅理论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适应性的理论基础
    3.1 住宅适应性的探索与发展
        3.1.1 国外住宅适应性的探索与发展
        3.1.2 国内住宅适应性的探索与发展
    3.2 住宅适应性设计的必要性
        3.2.1 家庭结构变化与住宅适应性
        3.2.2 居住方式变化与住宅适应性
        3.2.3 住宅产业转型与住宅适应性
    3.3 住宅适应性的设计原则
        3.3.1 中立、可变、多向联系和可增长
        3.3.2 与住宅不同阶段的特殊需求相结合
        3.3.3 简单实用为基本目标
        3.3.4 以人为本,居民参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
    4.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4.1.1 普通框架结构
        4.1.2 异形柱框架结构
        4.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4.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4.2.1 剪力墙结构
        4.2.2 短肢剪力墙结构
        4.2.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4.3 装配式混凝土内浇外挂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宅填充体适应性设计研究
    5.1 功能空间的适应性研究
        5.1.1 厨房的适应性研究
        5.1.2 卫生间的适应性研究
        5.1.3 厨卫整体设计研究
        5.1.4 阳台空间与空间适应性
    5.2 室内构件与适应性研究
        5.2.1 灵活墙体与空间适应性
        5.2.2 门(洞)与空间适应性
    5.3 一体化设计技术与适应性
        5.3.1 一体化设计的定义
        5.3.2 集成吊顶
        5.3.3 架空地板
        5.3.4 架空墙体
        5.3.5 整体收纳
        5.3.6 集成管线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北京雅世合金公寓
        6.1.1 支撑体结构分析
        6.1.2 填充体的适应性设计
    6.2 沈阳万科春河里
    6.3 长沙远大尖山印象公租房
    6.4 济南鲁能领秀城公园世家
        6.4.1 支撑体结构分析
        6.4.2 填充体的适应性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及学术会议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10)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基础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5.2.2 结构施工方式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5.4.1 “微排”未来屋
        5.4.2 “梦想居”未来屋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6.1 BIM技术简述
        6.1.1 BIM的基本概念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拓展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四、大开间灵活住宅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现代墙板式木结构建筑设计研究[D]. 陈颢文.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新型高层大跨度盒式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 陈志鹏. 东南大学, 2021
  • [3]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4]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 莫慧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D]. 陈冰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装配式组合异形柱住宅参数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 兰舒. 天津大学, 2019(06)
  • [8]新疆地区绿色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D]. 赵晓杰.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陈美秀. 湖南大学, 2019(06)
  • [10]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大开间柔性住宅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