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袋栽培技术

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袋栽培技术

一、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栽、袋栽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付卓识[1](2020)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文中认为真姬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真姬菇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但是针对其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参数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在工厂化栽培和管理的条件下,筛选真姬菇菌种,在此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 V8.0软件进行配方设计和研究,并对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参数进行优化,旨在为我国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供试的6个菌种中,A4的表现最为稳定高产。A4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稀疏颜色洁白稳定。其子实体单产最高,为131.4g,出菇周期为20天。(2)二次回归方程(P=0.00131)分析表明,真姬菇出菇单产峰值为142.7856g,对应的配方比例为木屑15.21%、玉米芯20.04%、米糠34.97%、麸皮14.78%、棉籽壳10%、玉米粉5%。此配方经实际工厂化生产测试单产结果为143.82g,与计算得出的单产峰值接近。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最终确定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配方比例为:木屑15%、玉米芯20%、米糠35%、麸皮15%、棉籽壳10%、玉米粉5%。(3)真姬菇工厂化生产中,原料的优化p H值为7.5,含水量为64%,装瓶重量为440g。生产中优化的p H调节剂为氢氧化钙。(4)真姬菇工厂化生产中,养菌阶段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21℃,相对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0.2%。

徐瑶阳[2](2016)在《猴头菇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猴头菇是着名的食药两用真菌,营养丰富且在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也有显着功效。本文以五种不同地区采集的相同品种及相同栽培方式的猴头菇子实体及一种猴头菇液态深层发酵菌丝体为原料,系统研究了六种原料的营养成分差异,及其多糖的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比较。六种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猴头菇子实体与液态发酵菌丝体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五种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同种元素含量差异小于20%,菌丝体中主要营养成分均高于子实体,且含有更多的Ca、Mg、Fe、Mn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液料比为45:1,加酶量为1.3%的条件下酶解1 h,而后设定微波温度74°C,微波时间11 min提取猴头菇多糖,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0.19%。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六种多糖,测定多糖含量及得率,结果表明猴头菇子实体多糖含量受产地影响较大,其中四川产猴头菇多糖含量最高达到51.21±0.89%,丽水最低仅为17.49±0.97%,菌丝体多糖经脱蛋白和冻干后多糖的得率(5.02%)显着高于子实体(2.15%)。利用乙酰化和气相色谱结合的方法测定六种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猴头菇子实体多糖主要由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菌丝体多糖由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构成。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五种子实体多糖抗氧化活性差异不显着,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较强且显着优于子实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接近于VC,因此选择猴头菇菌丝体多糖HEP进行后续实验。HEP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层析和Sephacryl S系列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多糖HEP3-a,平均分子量约为2134 kDa。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福建产子实体粗多糖、菌丝体粗多糖以及纯多糖HEP3-a的抗肿瘤作用都呈剂量和加药时间依赖,其中发酵菌丝体粗多糖后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显着,在加药浓度为500μg/mL培养72 h时抑制率达到55.96%。将HEP3-a进行乙酰化后用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HEP3-a中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为0.80:0.39:1.00:2.25,甲基化和NMR分析得到HEP3-a的六种单糖残基,由此HEP3-a的结构可大致推测为:主链由(1→4)-β-D-Gal以及(1→2)-α-D-Glc构成,支链半乳糖通过4位连接于主链上,结构中还含有(1→5)-α-L-Ara支链以及少量的1位连接葡萄糖和半乳糖末端残基。

郑雪平[3](2015)在《杏鲍菇菌株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 Ex. Fr.) Quel)是近年发展最快的一种集食药、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本研究以收集的生产上、推广应用的34个杏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RAPD、ISSR、SSR分子标记试验,酯酶同工酶试验以及农艺性状分析,对杏鲍菇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如下:1、拮抗试验:杏鲍菇菌株121402和131403无拮抗线,可能是同一个品种,其他菌株之间均存在拮抗线,系不同的杏鲍菇品种。2、RAPD分子标记:22条引物共扩增出266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12.1条,其中21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1.6%。34个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75水平上分为5类,其中B0703和B2501与其他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别单独一类;121402和131403的相似系数达到0.95,两者亲缘关系极近,可能属于同株异名现象。3、ISSR分子标记:23个引物共扩增出212条位点片段,平均每个引物9.2条,其中184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8.0%。34个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74水平上分为4大类, B0303和B0304亲缘关系较近,被分为一类;B0703单独为一类,其中121402和131403的相似系数为0.93。4、SSR分子标记:16对引物共扩增出103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4条条带。其中共有83条特异性条带,比例为78.9%。在相似系数为0.75水平上分为5类。B0101和B0703分别单独为一类,121402和131403的相似系数为0.98。5、酯酶同工酶分析:相似系数在0.67水平上将34株杏鲍菇分为6大类,B0101、B1601等17个菌株为第一类,B0206、B0601等9个菌株为第二类,B0303、B0304等6个菌株为第三类,B0703和B2401分别独立一类,与其他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中B2101和131403,以及B1402和B3001两组亲缘关系分别达到1.00的相似度。6、农艺性状分析:通过出菇试验,分别对第28和29天的满包率、生物学效率、单产、平均生长速度,子实体的形状特征、单包个数、容重比,菌盖性状、颜色、直径,菌柄直径及长度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根据以上特征,大致将34株杏鲍菇分为6类。第一类为B0206、B0501、B0601、B1501、B1202、B1801、121402、131403等9个菌株;第二类为B0601和B0904;第三类包括B0101、B0401、B1701、B2701、B2901、B3001、B1102、B3101等8个菌株;第四类包含B2001、B2101、B2201、B2501、B2801、B2301、B2401等7个菌株;第五类是B0303和B0304;第六类是B1901。另外,B0703、B1301、B1402、B1601、B2601等5个菌株因为未形成正常子实体没有参与分类。根据34株杏鲍菇的试验结果及评价分析,RAPD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在本研究评价应用中最为顺利,其次是拮抗试验、SSR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较差的是酯酶同工酶试验。SSR分子标记首次成功应用于杏鲍菇资源的评价,结合其他试验方法,对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本研究也为今后杏鲍菇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数据和信息参考。

赵大刚[4](2012)在《玉米下脚料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安徽北部乃至华北地区广泛栽培的玉米作物的下脚料------玉米芯为杏鲍菇主要栽培原料,首先通过对不同玉米芯含量,不同辅料配方,结合杏鲍菇菌丝生长状况、农艺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性状,筛选出较适合杏鲍菇生长栽培的玉米芯配方,然后在这个配方上接种5个不同的菌种,结合产量、生物学效率、生长周期、品质,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品种,最后找到一个适合皖北乃至华北地区广泛应用的杏鲍菇玉米芯配方及适宜菌种。通过对本试验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杏鲍菇的标准化、周年化、设施化、规模化、工厂化模式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辅料的筛选。以60%的玉米芯为主要栽培料,加入不同的配料,通过不同配方的对比研究,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结合杏鲍菇农艺性状、产量、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得出:处理C(棉子壳+麸皮组合)综合性状最好,为较适宜辅料。其菌丝生长的速度最快,达到4.8mm/d,产量(75.6g/瓶)最高,生物学效率(60.5%)最高。2、玉米芯含量的筛选。应用辅料筛选结果,以棉子壳和麸皮为辅料,加入不同的玉米芯含量(50%、60%、70%、80%),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结合产量、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得出:处理3(70%玉米芯含量)综合性状最好。其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4.8mm/d,产量(77.1g/瓶)最高,生物学效率(61.7%)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性显着。在菌柄的直径、容重等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优。综合得出处理3:玉米芯70%、棉子壳14%、麸皮9%、玉米粉3%、糖1%、石灰粉1%、石膏1%、磷酸二氢钾1%为较优配方3、不同菌株的筛选。在玉米芯70%、棉子壳14%、麸皮9%、玉米粉3%、糖1%、石灰粉1%、石膏1%、磷酸二氢钾1%这个较优配方上,分别接种5种不同菌种:农杏、刺杏、台杏、雪茸、杏5,结合产量、生物学转化率、生长周期、品质等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生长速度方面,5个菌株差异性不大;产量上农杏、刺杏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58.5%、56.8%,与其他处理差异性显着;容重上农杏、杏5较好;多糖含量上农杏、杏5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着。综合不同性状来看,农杏最好,长速快、容重大、产量高、多糖含量高,适宜在处理3配方上大面积使用、推广。4、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对比研究。利用前面研究得出的玉米新配方,农杏菌株,接种两种不同形式(液体、固体)的菌种下,对杏鲍菇菌丝、子实体各方面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知,两种形式下菌丝均致密、洁白,长势相当,子实体的容重、产量、多糖含量方面也基本差不多,只是在菌丝生长速度上,液体菌种明显快于固体菌种,可见液体菌种萌发快,发菌点多,缩短栽培周期,利于节约成本,利于工厂化生产。

李娜[5](2011)在《紫芝菌草栽培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多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菌草技术栽培紫芝和紫芝菌丝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对菌草紫芝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和不同栽培料栽培的子实体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紫芝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一级筛选、二级复筛试验筛选出了紫芝的最适菌草栽培配方:芒萁39%、五节芒39%、麸皮20%、石膏2%、含水量63%。2、本试验研究了紫芝菌丝的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紫芝菌丝固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pH值为7.0。适合紫芝菌丝液体培养的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黄豆粉。3、紫芝子实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且其变化各不相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粗脂肪和粗蛋白均在菌盖分化时期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在子实体达到成熟期时最高,而粗蛋白含量却是在衰老期时达到最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两者的含量变化基本呈上升趋势。而多糖含量在芝蕾期含量最高,衰老期最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紫芝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时,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浸提料液比的影响次之,浸提时间的影响最小。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菌草紫芝多糖提取的最佳组合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3h,料液比为1:15。在上述条件下提取紫芝多糖,多糖得率最高,达0.672%。5、采用DEAE-Sephadex A-25纤维素离子交换柱色谱对已经除杂的紫芝粗多糖进行纯化分级。试验结果表明:紫芝粗多糖经过DEAE-Sephadex A-25纤维素离子交换柱色谱纯化后得到三个级分,分别为GSP1、GSP2、GSP3。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对GSP2进行纯度鉴定。从GPC图谱中可以看出GSP2并不是单一的峰,主要有GSP2-1和GSP2-2两个组分。GSP2-1的保留时间为17.463min,峰面积占72.03%;GSP2-2的保留时间为19.438min,峰面积占27.97%。

王泽生,谢宝贵,陈君琛,上官舟建,林衍铨,陈美元,蔡丹凤[6](2011)在《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用菌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的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展望了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贾身茂[7](2010)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崛起的历史回顾(二)》文中提出

巫仁高[8](2010)在《黑木耳野生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南方气候的特殊和适宜南方栽培的优良菌株匮乏,生产中存在着品种种性弱、产量低、遇高温高湿气候易流耳、烂袋等问题,为从种性上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通过驯化野生黑木耳,初步筛选出Au053、Au083菌株,本研究以南方主栽菌株为对照,筛选出适应南方区域栽培的优良菌株Au053,并对Au053的温度、水分、酸碱度及营养等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为Au053的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了Au053与主栽菌株在营养生理特性的差异性,从营养生理特性方面探讨了流耳、烂袋的机理。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体细胞亲和试验,结果表明Au053、Au083、新科1号、新科5号、Aul39为不同菌株(新科1号、5号有亲和现象,但经酶活测定鉴定为不同菌株)。2、5个菌株菌丝生长活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u053菌丝萌发、定植最快,长势粗壮浓密、洁白,但走速最慢。3、生物学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Au053产量最高,比新科1号、新科5号、Au083、Au139分别增产10.08%、8.89%、20.15%、22.86%,其差异性均达极显着。4、流耳、烂袋观察试验结果表明,Au053、Au083未发生流耳、烂袋现象,而其他菌株流耳、烂袋较为严重。5、抗杂能力对比试验表明,Au053抗杂能力最强,Au083次之,其他菌株较弱。6、Au053生理特性研究表明:Au053菌丝萌发温度18℃,生长温度14-40℃,最适温度25-29℃;菌丝在培养料含水量52%-68%的范围均能生长,最适含水量59%-64%;菌丝生长适宜的pH范围为5.0-7.5,最适pH为6.0-6.5。7、通过对Au053菌丝生长阶段主要胞外酶活性研究表明:淀粉酶、CMC酶、木聚糖酶、漆酶初期活性都较高;淀粉酶活性随菌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d时达到了最大值后,此后呈下降趋势,其他3种酶活性都呈下降趋势;漆酶活性的变化十分独特,在菌龄20-40d时几乎没有活性,但在菌龄40d时活性迅速恢复并急剧上升,60d时活性达到生长初期的近2倍。胞外酶活性变化说明菌丝生长阶段淀粉优先被利用,其次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而木质素利用较少,随着淀粉等非木质纤维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利用而减少,在菌丝生长后期,随着漆酶活性的恢复和急剧上升,木质素开始分解利用,从而保证其营养的持续供给,使其菌丝体保持活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8、通过对Au053和主栽菌株在菌丝生长阶段主要胞外酶活性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分析其营养生理特性的差异性,从营养生理特性角度探讨了菌丝萌发、定植机理和流耳、烂袋机理。

耿向永[9](2009)在《西藏野生灵芝(Ganoderma.lucidum)群落分析及其品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灵芝素有“瑞草”、“仙草”等美誉,是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中华传统医学一直视其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几千年来倍受中华民族的珍爱和崇拜。在西藏这种神话仍在延续,特别是藏东南地区,良好的森林群落成为灵芝繁殖生长的优越场地。本文以西藏野生灵芝(Ganoderma.lucidu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灵芝所属群落的特征并从灵芝菌种和子实体多糖两方面研究西藏野生灵芝的品质。主要结论有:Ⅰ、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西藏野生灵芝主要分布在林芝县、米林县、波密县和察隅县等地,分布的海拔范围在2100~3150米之间,主要腐生在川滇高山栎和通麦栎等栎属树种的腐烂树桩基部。野生灵芝分布以阳坡居多,群落郁闭度在70%~90%之间,湿度在70%~95%之间,温度在10~25℃之间。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环境因子发现海拔是影响灵芝生长的主要因子。调查群落中分布的植物共有32科59属69种,种类最多的科是菊科、蔷薇科及禾本科。以物种的重要值为依据运用TINSPAN软件将灵芝分布的群落分为三个群落类型:①通麦栎+水青树+莎草群落;②川滇高山栎+二色锦鸡儿+血满草群落;③川滇高山栎+暗红小檗+粘毛鼠尾草群落。Ⅱ、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灵芝菌种,其最适培养基是马铃薯综合培养基。菌丝在培养基上经3~4天便开始加速生长,菌丝绒状整齐,色泽洁白,最快生长速度达到16.89㎜∕d。经9~10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整个试管,培养条件为避光24~28℃,湿度60%~65%。试验观察灵芝菌种达到作为母种使用的要求。出菇试验也证明在避光24~28℃,湿度60%~65%条件下培养20~30天,菌丝便可以长满整个出菇瓶,瓶中菌丝纯白,粗壮而密。改变条件在避光24~28℃,湿度75~85%下培养,灵芝菌丝能形成灵芝原基。同时母种也可以用来制备液体菌种。可将试验所得菌种用于灵芝的人工驯化栽培和仿野生栽培。Ⅲ、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已成为衡量灵芝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正交试验法分析最优工艺条件是:料水比1:50,提取温度90℃,提取两次,每次提取2h,90%乙醇醇析,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沉淀,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离心取上层液即为灵芝多糖溶液。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约为0.734%,这个含量在全国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中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综合分析,西藏藏东、藏东南等地区具备野生灵芝生长的条件,而且当地灵芝的菌种品质和子实体多糖含量都处于良好的水平,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金群力[10](2009)在《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形成独立的优势产业,食用菌生产不仅是脱贫的手段,而且是产地人们致富奔小康的首选,为循环农业重要一环。虽然有良好产业前景,但存在问题也不少,面临各类挑战。为了对产业今后发展提出思路,本文从浙江省食用菌发展历史出发,结合本人多年来从事科研生产的经历和经验,在大量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历史和现状,系统分析后归纳出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1、对食用菌的定位评价不清,即功与过的认识不清;2、菇种种植结构不合理,传统产区效益日渐低下,阔叶树资源问题突出;3、从业人员素质低,老龄化和劳动力外移现象突出,生产企业、科研、教育机构食用菌专业人员缺乏;4、经营规模的不经济即专业化缺乏;5、品种及原辅材料存在散、乱、差现象,生产标准缺乏可操作性,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出口遭遇品种及知识产权技术壁垒;6、科研、专用设施、设备开发等产业配套滞后,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浅,产品附加值较低;7、自主品种选育和野生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滞后。针对以上问题,运用农业推广学理论,分析提出了浙江省食用菌发展的相应建议与对策:1、统一认识,调整菇类种植结构,开发替代资源,利用国内外原料和生产资源,使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2、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国内消费市场培育,减少出口对产业的影响,3、同时向深加工发展,弘扬菇蕈文化,发展旅游观光来拓宽领域和延长产业链,从而提高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4、通过组建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标准化水平;5、校企联合培养;加快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和储备;6、加大投入,生产急需的共性技术难题攻关,扶持配套设施、设备研究与开发,建议机械及专用设施等列入政府补贴目录推进机械化进程;7、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进行品种选育与野生资源保护开发,选育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种,提供持续稳定的优良菌种;8、制订标准时,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9、设立身份证制度,使产品发生问题时可以追溯,从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美誉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市场的稳定性。

二、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栽、袋栽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栽、袋栽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真姬菇的简介
        1.1.1 真姬菇的形态特征
        1.1.2 真姬菇的发现与引进
    1.2 真姬菇的食药用价值
        1.2.1 食用及营养价值
        1.2.2 药用及保健价值
    1.3 真姬菇生物特性研究
        1.3.1 真姬菇营养条件研究
        1.3.2 真姬菇生长环境条件研究
    1.4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1.4.1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1.4.2 国外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
    1.5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1.5.1 我国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1.5.2 国外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现状
    1.6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的创新性
    1.9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适宜真姬菇工厂栽培的稳定高产菌种筛选
        2.1.1 供试真姬菇菌种及其来源
        2.1.2 真姬菇基质配方
        2.1.3 供试真姬菇菌种生产方法
        2.1.4 真姬菇栽培管理方法
        2.1.5 营养生长阶段生物学特性观测
        2.1.6 生殖生长阶段各参数测定
    2.2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与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2.2.1 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2.2 真姬菇稳定的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2.3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真姬菇工厂栽培的稳定高产菌种的筛选
        3.1.1 菌丝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
        3.1.2 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各参数测定
    3.2 真姬菇固体菌种栽培
    3.3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稳定的高产配方研究
        3.3.1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3.3.2 稳定的高产配方设计研究
        3.3.3 配方pH值、含水量及装瓶重量的筛选
        3.3.4 生产配方中最佳的pH调节剂的筛选
    3.4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4 讨论
    4.1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配方的筛选优化及应用
    4.2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总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猴头菇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猴头菇概述
        1.1.1 猴头菇的栽培
        1.1.2 猴头菇的化学成分研究
    1.2 猴头菇多糖的药理作用
        1.2.1 保护消化系统作用
        1.2.2 抗肿瘤及增强免疫作用
        1.2.3 抗衰老作用
        1.2.4 其他作用
    1.3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食药用菌多糖的提取方法
        1.3.2 食药用菌多糖的脱色及脱蛋白方法
        1.3.3 食药用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1.3.4 食药用菌多糖的活性研究
        1.3.5 食药用菌多糖的结构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猴头菇子实体与菌丝体的营养成分比较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六种猴头菇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元素含量比较
        2.2.2 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猴头菇多糖单因素实验
        2.2.3 微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猴头菇多糖响应面分析
        2.2.4 六种猴头菇原料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猴头菇子实体及菌丝体多糖的单糖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单糖混标的乙酰化气相色谱分析
        3.2.2 六种猴头菇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2.3 六种猴头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猴头菇液态发酵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离子柱层析
        4.2.2 凝胶柱层析
        4.2.3 多糖组分纯度鉴定及分子量计算
        4.2.4 HEP3-a的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4.2.5 HEP3-a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4.2.6 不同质量浓度多糖溶液对BGC-823 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4.2.7 多糖作用时间对BGC-823 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猴头菇液态发酵菌丝体纯多糖HEP3-a的结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实验方法
    5.2 结果和讨论
        5.2.1 单糖组成分析
        5.2.2 甲基化分析结果
        5.2.3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杏鲍菇菌株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杏鲍菇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1.2 杏鲍菇的驯化及生产研究
    1.3 杏鲍菇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1.3.1 杏鲍菇的食药用价值评价
        1.3.2 杏鲍菇菌株间的拮抗反应
        1.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杏鲍菇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1.3.4 杏鲍菇农艺性状评价
    1.4 杏鲍菇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杏鲍菇菌株间拮抗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及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杏鲍菇基因组DNA提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配方
        3.1.3 耗材与仪器
        3.1.4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ITS扩增检测结果
        3.2.2 基因组DNA浓度检测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RAPD标记分析杏鲍菇亲缘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试剂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引物筛选
        4.2.2 杏鲍菇菌株的RAPD扩增
        4.2.3 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ISSR标记分析杏鲍菇亲缘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耗材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引物筛选
        5.2.2 ISSR-PCR扩增结果
        5.2.3 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SSR标记分析杏鲍菇亲缘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试剂与器材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引物筛选
        6.2.2 SSR-PCR扩增
        6.2.3 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酯酶同工酶分析杏鲍菇亲缘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菌株
        7.1.2 主要试剂与器材
        7.1.3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酯酶同工酶谱带
        7.2.2 酯酶同工酶聚类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8章 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菌株
        8.1.2 培养基配方
        8.1.3 试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8.2.2 出菇子实体性状分析
第9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9.1 全文结论
        9.1.1 拮抗
        9.1.2 RAPD、ISSR和SSR三种分子标记比较
        9.1.3 酯酶同工酶分析
        9.1.4 农艺性状分析
    9.2 创新点及展望
        9.2.1 创新点
        9.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29个杏鲍菇菌株的子实体性状图
致谢
作者简介

(4)玉米下脚料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文献综述
    1.1 杏鲍菇的分类地位
    1.2 杏鲍菇的栽培简史和研究现状
        1.2.1 杏鲍菇的栽培简史
        1.2.2 杏鲍菇的研究现状
    1.3 杏鲍菇的价值和作用
        1.3.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1.3.2 杏鲍菇的药用价值
        1.3.3 杏鲍菇的经济价值
        1.3.4 杏鲍菇的生态价值
    1.4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1.5 我国杏鲍菇栽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食用菌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较低
        1.5.2 产品污染问题严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培养料原材料
        3.1.2 供试菌种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2.1 杏鲍菇玉米芯配方适宜辅料的筛选
        3.2.1.1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3.2.1.2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农艺性状
        3.2.1.3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转化率
        3.2.2 杏鲍菇玉米芯配方玉米芯含量的筛选
        3.2.2.1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3.2.2.2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农艺性状
        3.2.2.3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3.2.3 杏鲍菇不同菌株的筛选
        3.2.4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对比研究
    3.3 测定方法
        3.3.1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3.3.2 菌丝长势测定
        3.3.3 子实体的形态和质量指标测定
        3.3.4 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测定[41]
        3.3.5 子实体多糖含量测定
        3.3.6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适宜辅料的筛选
        4.1.1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4.1.2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农艺性状
        4.1.3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4.2 玉米芯含量的筛选
        4.2.1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4.2.2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农艺性状
        4.2.3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4.3 杏鲍菇不同菌株的筛选
        4.3.1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4.3.2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子实体容重
        4.3.3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4.3.4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子实体多糖含量
    4.4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对比研究
5 讨论
    5.1 适宜辅料的筛选
        5.1.1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5.1.2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农艺性状
        5.1.3 不同辅料配方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5.2 玉米芯含量的筛选
        5.2.1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5.2.2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农艺性状
        5.2.3 不同玉米芯含量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5.3 杏鲍菇不同菌株的筛选
        5.3.1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菌丝生长
        5.3.2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子实体容重
        5.3.3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
        5.3.4 不同菌株下杏鲍菇的子实体多糖含量
    5.4 杏鲍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的对比研究
    5.5 试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5.5.1 菌丝徒长
        5.5.2 畸形菇
        5.5.3 球菇
        5.5.4 空心菇
6 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紫芝菌草栽培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紫芝的生物学特性
        1.1 紫芝的种属及其分布
        1.2 紫芝的形态特征
        1.3 紫芝的生活史
        1.4 紫芝的化学成分
    2 人工栽培紫芝的研究进展
        2.1 传统段木栽培紫芝
        2.2 代料栽培紫芝
        2.3 菌草栽培紫芝
    3 紫芝液体培养研究进展
        3.1 紫芝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4 紫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4.1 多糖的提取
        4.2 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纯度鉴定
        4.3 多糖的含量测定和分子量测定
        4.4 多糖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 菌草紫芝培养基筛选及栽培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主要仪器
        1.3 供试培养基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草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2.2 紫芝栽培试验
    3 讨论
        3.1 菌草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3.2 紫芝栽培试验
第三章 紫芝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供试培养基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芝菌丝的固体培养条件分析
        2.2 紫芝菌丝的液体培养条件分析
    3 讨论
        3.1 紫芝菌丝的固体培养
        3.2 紫芝菌丝的液体培养
第四章 紫芝子实体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测定样品制备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2.2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2.3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2.5 灰分含量的测定
        2.6 菌草紫芝氨基酸含量分析
        2.7 菌草紫芝重金属含量分析
    3 讨论
        3.1 菌草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含量
        3.2 不同栽培料栽培的的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含量
        3.4 菌草紫芝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分析
        3.5 菌草紫芝子实体重金属含量分析
第五章 菌草紫芝多糖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芝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2.2 紫芝多糖含量研究
        2.3 紫芝多糖的初步分离纯化
    3 讨论
        3.1 紫芝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3.2 紫芝多糖含量研究
        3.3 紫芝多糖的初步分离纯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
    1.1 国际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1-7]
    1.2 中国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2-10]
    1.3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概况[2]
        1.3.1 种质资源
        1.3.2 遗传育种
        1.3.3 栽培技术
        1.3.4 加工技术
2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的差距
    2.1 种质资源
    2.2 遗传育种
    2.3 栽培技术
    2.4 产品加工
        2.4.1 加工技术原始创新不足, 系统性不够
        2.4.2 食用菌加工的科研滞后于生产
        2.4.3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产品加工市场推广力量薄弱
        2.4.4 高品质、高功效、高附加值食用菌功能营养保健产品的研发严重滞后
3 食用菌学科发展趋势展望
    3.1 资源开发研究
    3.2 菌种选育与改良
    3.3 遗传规律研究
    3.4 栽培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
    3.5 栽培基质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3.6 食用菌新机械
    3.7 食用菌功效的挖掘
    3.8 产品和工艺向标准化、商品化和国际化发展
4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
    4.1 食用菌种质资源学领域
    4.2 食用菌遗传育种领域
        4.2.1 新品种选育方面
        4.2.2 育种技术方面
        4.2.3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4.3 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4.3.1 食用菌工厂化等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4.3.2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环境参数的中央监控系统研究
        4.3.3 新型食用菌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4.3.4 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
        4.3.5 对食用菌生产原料污染及废料处理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调查研究
        4.3.6 低碳菌业研究, 菌渣再利用技术研究
        4.3.7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4.4 食用菌产品开发领域
        4.4.1 珍稀食用菌功能营养食品与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化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4.4.2 珍稀食用菌活性物质提取与加工产品开发
        4.4.3 珍稀食用菌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
        4.4.4 珍稀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
5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6 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政策引导, 资金扶持
    6.2 强化科技支撑
    6.3 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6.4 加强食用菌人才队伍的建设
    6.5 迫切需要开展研究的领域
        6.5.1 食用菌基础研究
        6.5.2 食用菌产业联盟的支撑技术研究
        6.5.3 精致菇业支撑技术研究

(7)我国食用菌产业崛起的历史回顾(二)(论文提纲范文)

3 我国多种食用菌新法栽培适用配套技术的研制
    3.1 大型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2 银耳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性进展[17, 49]
    3.3 香菇纯菌丝体菌种的研制和栽培技术的创新[17, 49]
    3.4 成功利用棉籽壳等废弃物作代料栽培[32~33, 49]
    3.5 双孢蘑菇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16, 49]
    3.6 黑木耳代料栽培与良种选育[49]
    3.7 金针菇良种选育及周年栽培技术创新[49]
    3.8 多种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成功

(8)黑木耳野生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1.1.1 营养价值
        1.1.2 药理功效
    1.2 黑木耳研究进展
        1.2.1 黑木耳的药理研究
        1.2.2 黑木耳栽培材料的研究
        1.2.3 黑木耳栽培技术的研究
        1.2.4 品种选育研究
        1.2.5 分子生物学研究
        1.2.6 生理特性研究
    1.3 本研究立题依据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黑木耳野生优良菌株的筛选
    2.1 试验菌株
    2.2 试验方法
        2.2.1 PDA培养基的配制
        2.2.2 体细胞亲和试验
        2.2.3 菌丝生长活力比较试验
        2.2.4 生物学效率对比试验
        2.2.5 抗杂能力试验
        2.2.6 流耳、烂袋观察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体细胞亲和试验
        2.3.2 菌丝生长活力比较试验
        2.3.3 生物学效率对比试验
        2.3.4 流耳与烂袋观察
        2.3.5 抗杂能力试验
    2.4 讨论
        2.4.1 萌发、定植快在生产上的应用优势
        2.4.2 Au053的形态特征
第三章 Au053生理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1.2 培养料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1.3 培养基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1.4 菌丝生长阶段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培养料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 培养基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菌丝生长阶段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3.3 讨论
        3.3.1 Au053营养生理特性
        3.3.2 Au053菌丝萌发、定植快的机理探讨
        3.3.3 Au053抗流耳、抗烂袋机理探讨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筛选出适合南方袋料栽培的黑木耳野生优良菌株Au053
        4.1.2 Au053生理特性
    4.2 展望
        4.2.1 开展Au053配套优化栽培技术研究,扩大示范推广区域
        4.2.2 进一步开展Au053的其它背景研究和新品种认定工作
        4.2.3 利用Au053的生理特性优势,改良黑木耳品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西藏野生灵芝(Ganoderma.lucidum)群落分析及其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灵芝
        1.1.1 灵芝形态
        1.1.2 灵芝生活习性
        1.1.3 灵芝分布与西藏灵芝属分布
        1.1.4 灵芝研究进展
    1.2 植物群落学研究
第二章 西藏野生灵芝群落调查
    2.1 调查区域概述
    2.2 群落样方设置
    2.3 群落调查内容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西藏野生灵芝形态与生境
        2.4.2 西藏野生灵芝感官品质与环境的关系
        2.4.3 西藏野生灵芝群落类型
第三章 野生灵芝菌种分离及培养
    3.1 菌种分离培养基选择
    3.2 菌丝生长测定
    3.3 灵芝菌丝悬浮培养
    3.4 出菇试验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菌种分离最适培养基的选择
        3.5.2 灵芝菌丝的显微观察
        3.5.3 菌丝生长速度
        3.5.4 灵芝菌丝悬浮培养结果
        3.5.5 灵芝出菇试验
第四章 野生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提取
    4.1 试验方法
        4.1.1 配制标准葡萄糖溶液
        4.1.2 测定最大吸收波长
        4.1.3 绘制标准葡萄糖曲线
        4.1.4 测定标准溶液精密度
        4.1.5 灵芝子实体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2.2 标准葡萄糖曲线的绘制
        4.2.3 标准溶液精密度
        4.2.4 单因素对灵芝子实体多糖提取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5.1 西藏野生灵芝品质对比
        5.1.1 菌丝生长速度对比
        5.1.2 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比较
        5.1.3 西藏不同区域灵芝菌丝的比较
    5.2 野生抚育理论与栽培展望
第六章 结论
    6.1 西藏野生灵芝生长环境
    6.2 灵芝菌种分离及出菇试验
    6.3 西藏野生灵芝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10)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食用菌综述
    1.1 食用菌——理想的健康食品
        1.1.1 食用菌营养价值
        1.1.2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1.2 我国食用菌文化发展的起源及消费现状
    1.3 传统饮食文化中菇类具有重要地位
    1.4 食用菌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
    1.5 食用菌产业对产地社会的深刻影响
2 发展现状
    2.1 食用菌种类概况
        2.1.1 世界栽培的食用菌概况
        2.1.2 我国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和概况
        2.1.3 70年代末以来增加的栽培种类
    2.2 我国食用菌进出口情况
    2.3 国内及省内食用菌主要科研和教学资源情况
    2.4、浙江省食用菌历史沿革及地位
        2.4.1 食用菌-香菇栽培起源
        2.4.2 香菇栽培技术的四次变革与我省在生产技术上的地位
    2.5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概况及分析
        2.5.1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汇总数据
        2.5.2 食用菌产值及其在经济作物中所占比例变化
        2.5.3 不同菇种比例构成(菇分)
        2.5.4 不同年份菇种变化
        2.5.5 珍稀菇比例变化
        2.5.6 食用菌产值占农业种植总值比例变化
        2.5.7 省内不同区域的菇种分布
3 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对食用菌产业的功过认识有争议
        3.1.1 食用菌产业对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不了解
        3.1.2 食用菌对生态影响,即存在菇林矛盾
    3.2 菌种和原辅料存在问题和隐患
    3.3 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等方面存在问题
        3.3.1 食用菌品种知识产权问题困扰
        3.3.2 国际贸易中遭遇技术壁垒
    3.4 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重视不够
    3.4 工厂化、机械化等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食用菌工厂化含义
        3.4.2.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3.4.3 国内工厂化发展尚处于导入期
        3.4.4 国内工厂化投入与效益不对应的矛盾
    3.5 从业人员层次偏低,专业人才缺乏
    3.6 整个行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更专业化的分工
4 对策
    4.1 解决"菇林"矛盾
        4.1.1 提升产业水平,控制规模,有序发展
        4.1.2 结构调整,发展"草腐菌"实行可持续发展
        4.1.3 合理布局,合理利用国内外资源
        4.1.4 发展替代技术减少林木消耗,发展速生菇木林
        4.1.5 拓展食用菌上下领域,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提升增效
    4.2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
    4.3 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4 加强食用菌行业管理,减少或杜绝人为生产事故
    4.5 加大食用菌科技投入应对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
    4.6 进一步重视野生资源保护和利用
    4.7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5 总结
参考文献

四、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栽、袋栽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参数研究[D]. 付卓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猴头菇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体外活性研究[D]. 徐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3]杏鲍菇菌株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D]. 郑雪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4]玉米下脚料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 赵大刚.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5]紫芝菌草栽培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多糖的研究[D]. 李娜.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7)
  • [6]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王泽生,谢宝贵,陈君琛,上官舟建,林衍铨,陈美元,蔡丹凤. 海峡科学, 2011(01)
  • [7]我国食用菌产业崛起的历史回顾(二)[J]. 贾身茂. 浙江食用菌, 2010(05)
  • [8]黑木耳野生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研究[D]. 巫仁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9]西藏野生灵芝(Ganoderma.lucidum)群落分析及其品质研究[D]. 耿向永. 西藏大学, 2009(05)
  • [10]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D]. 金群力. 浙江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瓶袋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