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论文写作伦理

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论文写作伦理

一、论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写作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张景琦[1](2021)在《基于主题热度的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科研究主题是指该学科学术文献的主旨思想和基本论点。学科主题研究态势是指主题在其所属学科受到的关注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各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层面均受到较大冲击;多学科的并行发展、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使得学科边际更为模糊,形成了诸多分支、边缘和新兴研究主题。研究者们在传统研究主题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主题。理清主题的发展态势,不仅有助于揭示学科的发展规律,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合理制定科研计划、分配经费。本文利用BTM(Biterm Topic Model)发现学科领域研究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学科主题热度指标衡量学科主题的研究态势,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归纳总结已有主题发现方法和主题研究态势的度量指标,以主题模型和词频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主题模型的构建思想、原理、生成机制和算法,选择BTM作为学科主题的发现方法。借鉴词频分析法,利用BTM得到“主题-词项”概率分布,并以词项概率作为权重对词项的词频加权,在此基础上构造学科主题热度指标。(2)针对2010年-2019年间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核心期刊文献和学位文献,利用BTM分别挖掘两个学科的研究主题。最终得到18个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教育、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特色数据库、古籍保护、阅读推广、馆藏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图书馆转型、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图书馆管理、未成年读者、中外图书馆学比较),12个情报学研究主题(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情报学研究现状及发展探索、学术评价、信息系统、情报分析和预测系统、信息检索、网络计量与舆情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基于期刊的情报学研究、政务信息系统、竞争情报、数据挖掘)。(3)统计不同时间窗口词项的出现频次,运用主题热度公式计算不同年份各主题的热度值,根据不同主题热度值的变化趋势,将主题研究态势划分为增长、回落、平稳三种类型,并就图书馆学、情报学中呈增长、回落、平稳态势的主题进行评析。最后,比较分析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主题研究态势,发现图书馆学半数主题的研究呈回落态势,学科整体步入成熟期,学科增长点亟待培育;而情报学的多数研究主题仍保存增长态势,学科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本研究结合主题模型和词频分析法构建学科主题热度指标,并用于分析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在BTM发现学科主题的基础上统计词频,解决了传统词频分析在归纳主题时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学科主题热度指标在计算热度值时深入词项维度,融入了语义信息,使学科主题热度评判结果更为细化、精确。

朱镇远[2](2020)在《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是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决定我国网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调的关键力量。网络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发展带来隐患。大学生群体接触到网络信息海洋当中的非健康信息后,由于其涉世未深、情绪稳定性低的特点,极易受到此类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衍生出失范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大学生群体是网民当中的高素质群体,理应在网络信息环境建设当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应作为理性的网络公民为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研判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从概念而言,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针对其自身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获取、使用后,与他人产生共享、交流、互动等一系列信息交互的过程。如何精确定位、快速应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非健康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政府、社会、网络信息平台、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查与分析,可认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是大学生主体、网络信息需求、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情景、信息交互行本体共同作用影响的复杂集合体。由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所具有的隐蔽性、突变型、随机性等特点,亟须一种能够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新方法对其进行研判,以期提高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及引导的效率效能。怀揣着对以上问题的深度思考,本文尝试以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的相关理论构筑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客观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析预测方法。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分析、预测、引导研究内容较为割裂,多数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且主要为针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要素研究,缺乏系统性分析的过程。鉴于此,本文综合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优势,探讨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的方法。明确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与原则,深度解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绘制预测的机理,构建了对应的模型,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综合运用网络信息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当中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进行分型,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引导提供了指导,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内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当中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外延、概念进行了探讨,利用经典信息行为模型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属性主要归于大学生群体主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大学生群体网络交互载体,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四类,并就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概念、目标与原则。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所涉及的属性选取、数据遴选、网络加权、模型构建机理。综合运用改进数据分析法、中心度算法、Page Rank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聚类有效性判断的文本聚类算法、熵权法等方法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理论模型,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指标体系与指标体系当中各项测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研判,完成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的构筑,为后续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完成了前置理论分析。第三,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概念、目标、原则,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与预测的数据遴选、函数拟合、相似度计算、模型构建的四项机理。在此之上,综合运用包括曲线拟合、本底趋势线、灰色系统在内的函数拟合方法及轨迹相似度计算方法建立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函数拟合方法和轨迹相似度方法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第四,根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行为轨迹绘制预测研究结论,从群体活跃度、行为健康性、行为稳定性三个分型要素构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模型,并以此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科学规范与引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轨迹预测,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编程,能够将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和轨迹绘制、预测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徐梦影[3](2020)在《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学科发展起促进作用,合理使用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推动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同时,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论文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的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2012-2019)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调查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教育概况,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与特征。揭示了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三点可供参考的建议:加强方法论素养、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重视研究方法课程的建设。

杜杏叶[4](2019)在《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知识创新绩效评价的前提。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主要以专家匿名的方式进行评审,这种方式受专家自身学术知识水平和学科领域范围等限制,其评审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得一些优质科研成果被遗漏或迟滞发表,也可能使另一些学术价值相对不高的成果发表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这将给科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对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带来负向作用。当前,学术界科研作假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出现,催生了全社会对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迫切需求。因此本研究以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实践,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智能化评价方法,以期将学术成果评价从主要依靠人工评价转向智能化评价,克服纯粹依靠专家匿名评审的不足。在对当前学术论文评价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构建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在对学术论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专家评价意见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对五个主范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了主范畴与学术论文评审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结构层次清晰的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了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2)建立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在传统学术论文评审流程基础上,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过程,将智能化框架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自动规范性检查模块;二是专家评价系统模块;三是编辑部处理模块。该智能化评价框架有望将基于智能化评价的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形成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流程,在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推动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写作,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并最终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传播与交流。(3)提出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方法。构建了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评价流程。进而提出了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通过构建研究热点地图、特征向量分析及新颖性判断实现选题新颖性指标的智能化评价。最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在学术论文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模型,提出了知识元抽取规则,利用Word2Vec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方法对学术论文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行分类,采用SVM模型构建知识元抽取规则库。在学术论文知识元库构建基础上,提出学术论文研究问题创新性、理论创新性、方法创新性、结论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的基本方法,构建学术论文创新性智能化评价过程,最后采用实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5)提出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分析引文层次,构建引文评价维度。提出基于引文的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思路和步骤,包括高相关学术论文识别、目标文章引用类型识别等内容,构建引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引文评价模型进行修正。本文基于智能化评价的研究视角,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学术论文评价框架,突破了传统学术论文基于有限同行的评价模式,克服了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弊端,同时提升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在理论层面,通过建立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及其智能化评价框架,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了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实践层面,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选题新颖度、内容创新性和引文科学性三个主要指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论文智能化评价流程,能够引导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化,促进科学研究成果高效传播与交流,提升科学成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发展。未来将建立智能化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等的评价和自动评审意见的撰写,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评价领域的深度应用。

杨国立[5](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吴拓[6](2019)在《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影响及启示》文中提出认证是透过非政府组织的评价,审查教育机构或专业课程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而后给予合格单位许可的地位。美国政府对教育认证采取间接控制的手段,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是专业认证制度的一部分。凡是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所认证的图书馆学院,其教育品质大都获得外界承认。该制度为学生择校和学分互换体系提供了参照,保证图书情报学教育维持在一定水准,促进了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建设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美国图情教育认证制度的七个标准的主要内容,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对其原因、特点、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评估制度相比较,得出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启示。美国图书情报认证制度,从学科层面上说,确立了图书馆学科的独立地位;从学术层面上说,促进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跨学科融合;从社会层面上说,回应了美国多元化、民主化社会以及数字时代对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要为图书馆转型提供充沛的、优质的人才支撑,推动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促进图书馆向更广阔的信息机构转型。

倪弘[7](2019)在《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文中认为产生于图书馆员培训计划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最初运用的教育方式是参与性的教育方法(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CPBR),通过模拟研究场景和服务场景的方式完成图书情报教育。二战之后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开始以对图书馆员开展职业认证体系和职业教育作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用户信息素质的提升和图书情报教育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使得图书情报学教育向着多元化、多层次、跨学科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给图书情报的学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使得图书情报学教育无论是在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还是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作为世界上图书情报学教育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研究美国的优秀图书情报高校所实行的教育教学方式会对我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着眼于教育的高度,结合当前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信息社会下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新需求,利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文本挖掘等方法,对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定的且在全美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排名前二十的美国高校的基本学院介绍、院系设置、教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师资等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为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启示。

李林澳[8](2019)在《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学产生于具体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历史长河中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图书馆学的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融入多种学科知识,瞩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研究重点逐渐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方向转移,成为了用户利用信息网络的重要方式。图书馆学的盎然生机依托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起始于1920年的专科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图书馆学硕士点从无到有,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步入硕士层次的高等教育。身为图书馆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骨干力量。铸就什么类型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设置的影响,而课程知识体系又决定着课程设置的走向。图书馆学自身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但在当前网络技术兴旺发达的背景下,开始向科学技术方面倾斜。如何明确学科定位,把握好两者的临界点,为图书馆学的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切实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亟待探讨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以课程知识体系为切入点,将目光聚焦在9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内容上,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坚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分四个部分展开具体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交代了基本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了基础的界定,对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展开了说明。这一部分为全文研究搭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华盛顿大学以及雪城大学进行调查,调研内容包括培养方案、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学分等。将课程分为理论与基础课程、技术与方法课程、综合与应用课程和与其他学科交叉课程这四个类型进行分析,意在厘清课程知识体系。第四章选取了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和黑龙江大学进行调查,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个维度展开了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图书馆学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不足。这一部分为全文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分别对中美两国图书馆学近5年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通过分析研究热点与硕士课程设置之间的相关度来查验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分析发现美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和课程设置间重复率较高,而我国课程的设置则覆盖率不够,呈现出“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这一部分充实了研究的可靠性。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基础课程过多、课程内容重复、忽视实践、知识范围狭窄等弊端提出了改善意见,希望能立足具体实际,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后续教育工作展开提供指导。这一部分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重点探讨了中美两国9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学科研究热点和课程设置间的相关性,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指向性的改进意见。

兰国帅[9](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胡雅萍[10](2015)在《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决策者所面临的决策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决策者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竞争格局、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海量的信息,决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情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并不是所有决策过程中情报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从众多的决策失败案例中不难发现,决策时缺乏有效客观论证,施策时缺少跟踪反馈,评策时忽略对失败的经验总结都给组织带来了惨痛的代价。那么,如何减少和规避这些失败和损失?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海量数据的今天,情报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在分析决策各个阶段情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拓展情报功能,提出情报干预的理念。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提出情报干预的理念,对情报的功能进行拓展,提升决策的效率与效能,减少、避免或遏制决策失败。首先,介绍情报干预概念提出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干预理念的具体含义,对情报干预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探讨(包括情报主导、情报服务、情报失察等),充分反映出情报干预概念提出的必然性与独特性。然后,进一步明确情报干预决策活动的主体、干预对象、干预情境与方法等因素,并对情报介入决策、施策、评策各个阶段的活动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对决策过程中情报干预活动的基础、前提与工作重点进行探讨。发现情报干预的基础是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的支持与辅助作用,这一功能是通过完善的情报工作流程所实现的,只有经过需求计划、搜集整理、分析加工、传递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深度把握决策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和形式,才能发挥情报的效用,为决策层提供准确、全面的支持辅助。同时,实施情报干预的前提是保持情报工作的独立性。当前很多决策失误并非由于缺乏事前情报论证造成,而是由于情报工作丧失了独立性,不是为“决策”服务,而是为“决策者”服务造成的,因此,本研究从情报机构的设置、维持情报与决策关系的纽带以及情报人员与决策者距离的三个角度进行探讨,明确情报工作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种独立所必备的制度与规范要求。最后,研究情报干预的工作重点。相较于以往研究,情报工作较多的出现于决策前的支持、以及决策后的情报失察反思,而往往忽略决策执行期间的情报监督反馈作用,因此重点探讨了对决策执行期的干预作用。第三,提取和明确对情报干预决策造成阻碍的因素。通过文献研究,本文从决策活动的主体、客观环境两方面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对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中层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进行补充完善,认为情报态度、管理机制、情报文化、情报因素等四个因素会对情报干预现象产生影响,并提出假设,构建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影响因素模型。第四,在结合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前测。正式调研采用网络问卷与实地纸质调查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301份。根据正式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8.0和Amos20.0进行模型验证,得出以下结论:①管理机制对情报干预产生直接影响;情报态度、情报文化及情报因素通过管理机制对情报干预产生间接影响;②情报态度、管理机制、情报文化、情报因素之间两两相关。第五,本文针对情报干预决策的影响因素,从建立健全情报参与决策制度、提升情报业务能力以及构建和谐的情报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局限,以及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和方向思路。本研究可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①通过对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发现决策过程中情报功能的缺失,提出了情报干预的理念,构建出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影响因素模型,拓展了情报理论研究的视角;②为情报参与决策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对具体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论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写作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写作道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题热度的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词频分析研究现状
        1.2.2 主题模型及应用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方法概述
    2.1 学科研究主题与主题发现方法
        2.1.1 学科研究主题
        2.1.2 主题发现方法
    2.2 主题模型概述
        2.2.1 主题模型构建思想
        2.2.2 LDA模型及应用
    2.3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与分析方法
        2.3.1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
        2.3.2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TM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发现
    3.1 主题发现方法BTM
    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采集
        3.2.3 数据处理
    3.3 最优主题数目确定
    3.4 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发现
        3.4.1 图书馆学主题分布
        3.4.2 情报学主题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4.1 学科主题热度指标构建
    4.2 基于主题热度指标的学科主题热度分析
        4.2.1 图书馆学主题热度分析
        4.2.2 情报学主题热度分析
        4.2.3 主题热度的效度及优势分析
    4.3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4.3.1 图书馆学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4.3.2 情报学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4.3.3 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研究态势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时代需求
        1.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的潜在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1.3.2 国外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综述
        1.3.3 网络信息行为预测研究综述
        1.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行为规范研究综述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信息论与系统论
        2.1.1 信息论
        2.1.2 系统论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与模型
        2.2.1 信息行为构成要素
        2.2.2 信息行为学相关理论
        2.2.3 信息行为模型
    2.3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2.3.1 结构洞理论
        2.3.2 社会角色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
    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概念界定
        3.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
        3.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外延
        3.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
    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要素属性分析
        3.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主体属性
        3.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
        3.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情境属性
        3.2.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本体属性
    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3.3.1 时空延续性
        3.3.2 极性动态性
        3.3.3 演化周期性
        3.3.4 群体可知性
第四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分析
    4.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与目标分析
        4.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概念
        4.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目标
        4.1.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与行为轨迹绘制内在关联
    4.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原则
        4.2.1 层次性原则
        4.2.2 全面性原则
        4.2.3 量化性原则
        4.2.4 系统性原则
        4.2.5 开放性原则
        4.2.6 具象化原则
    4.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机理
        4.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属性选取机理
        4.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数据遴选机理
        4.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网络加权机理
        4.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的模型构建机理
第五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模型
    5.1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构建与筛选模型
        5.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5.1.2 基于改进数据分析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体系筛选模型
    5.2 大学生群体主体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5.2.1 基于中心度与Page Rank算法的大学生群体社会网络属性数据获取模型
        5.2.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学生群体情感测度模型
    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属性稳定性数据获取模型
        5.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内涵
        5.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判定流程
        5.3.3 基于聚类有效性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需求衍进指数
    5.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5.5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研究
        5.5.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数据来源
        5.5.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流程
        5.5.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实证结果
第六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分析
    6.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与目标分析
        6.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概念
        6.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目标
    6.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原则
        6.2.1 主体边界性原则
        6.2.2 主体完整性原则
        6.2.3 属性协同性原则
        6.2.4 属性自适应原则
        6.2.5 流程自动化原则
        6.2.6 媒体多样化原则
    6.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机理
        6.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绘制的数据遴选机理
        6.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函数拟合预测机理
        6.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相似度计算及预测机理
        6.3.4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的模型构建机理
第七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 基于函数拟合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1 基于曲线拟合分析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2 基于本底线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1.3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2 基于轨迹相似度计算的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模型
        7.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分段
        7.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结构相似度计算
    7.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预测实证研究
        7.3.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数据来源
        7.3.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过程
        7.3.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预测实证结果
第八章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与规范引导策略
    8.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
        8.1.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要素
        8.1.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等级分型体系
    8.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机制
        8.2.1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显性引导机制
        8.2.2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隐性引导机制
        8.2.3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引导效力评价及优化机制
    8.3 基于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分型的规范引导策略
        8.3.1 红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2 橙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3 黄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8.3.4 蓝色级别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Ⅱ 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指标体系专家评价矩阵
    附录 Ⅲ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空间构建结果
    附录 Ⅳ 灰度模型求解的MATLAB代码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教育概况
    第一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学位的设置
        一、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述
        二、招生院校分布情况
    第二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的培养教育
        一、培养模式
        二、培养规模
        三、就业意向分析
第三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范围选择
        三、调查方法手段
    第二节 调查内容与过程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过程
第四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的分析
    第一节 南京大学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一、研究方法运用频次分析
        二、研究方法运用变化统计分析
    第二节 黑龙江大学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一、研究方法运用频次分析
        二、研究方法运用变化统计分析
    第三节 湘潭大学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一、研究方法运用频次分析
        二、研究方法运用变化统计分析
    第四节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特征
        一、传统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
        二、研究方法的使用呈现多样性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结合趋势明显
        四、基本能正确使用各种研究方法
        五、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
第五章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不强
        二、对研究方法的认识不够准确
        三、对研究方法的表述不够规范
        四、个别研究方法移植过于牵强
    第二节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图书情报硕士方法论素养
        二、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
        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的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1.3.2 国外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1.3.3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学术论文
        2.1.1 学术论文的内涵、结构与要素
        2.1.2 学术论文与知识生产
        2.1.3 学术论文与知识创新
    2.2 学术论文评价
        2.2.1 学术论文评价涵义
        2.2.2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2.2.3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
    2.3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
        2.3.1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内涵
        2.3.2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过程
    2.4 扎根理论
    2.5 知识元理论
        2.5.1 知识元概念
        2.5.2 知识元分类与描述
        2.5.3 知识元的抽取与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方法
    3.1 机器学习
    3.2 专家系统
    3.3 文本分析
    3.4 LDA主题识别模型
    3.5 知识图谱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分析及智能化评价框架
    4.1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解析
    4.2 专家评价意见数据分析
    4.3 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4.4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
    4.5 智能化评价指标提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
    5.1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5.2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判断流程
    5.3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
    5.4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实例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
    6.1 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6.2 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
    6.3 学术论文知识元抽取
    6.4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过程
    6.5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实证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
    7.1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概述
    7.2 引文评价层次
        7.2.1 引用层面
        7.2.2 引用评价
    7.3 基于引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
        7.3.1 评价思路
        7.3.2 评价步骤
    7.4 构建引文智能化评价指标模型
    7.5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实例检验
        7.5.1 数据收集
        7.5.2 结果分析
        7.5.3 指标验证
    7.6 引文评价指标模型及计算的修订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与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6)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影响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历次标准概述
    2.1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概况
        2.1.1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与认证制度
        2.1.2 认证标准、认证体系与认证制度
        2.1.3 认证机构、认证流程与认证结论
    2.2 认证制度起步时期
        2.2.1 “1925 年标准”概述
        2.2.2 “1933 年标准”概述
    2.3 认证制度发展时期
        2.3.1 “1951 年标准”概述
        2.3.2 “1972 年标准”概述
    2.4 认证制度变革时期
        2.4.1 “1992 年标准”概述
    2.5 认证制度完善时期
        2.5.1 “2008 年标准”概述
        2.5.2 “2015 年标准”概述
    2.6 七版认证标准比较
3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演变的原因
    3.1 专业教育自身变革的需要
        3.1.1 学制的统一与提升
        3.1.2 课程理念的变革与确立
    3.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3.2.1 推动学科整合
        3.2.2 改善教学环境
    3.3 社会环境的变化
        3.3.1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引导
        3.3.2 卡耐基基金会的推动
        3.3.3 社会需要的驱动
    3.4 图书馆事业的转型
        3.4.1 从传统图书馆到复合图书馆
        3.4.2 服务功能的扩展与细化
    3.5 小结
4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演变的特点
    4.1 课程设置依信息科学的发展而调整
    4.2 师资标准要求趋于严格,入学资格条件趋于简单
    4.3 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交流
        4.3.1 学科整合
        4.3.2 跨学科交流
    4.4 小结
5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美国图情事业发展的影响
    5.1 对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支撑作用
    5.2 对iSchool运动的影响
6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全球图情教育的影响
    6.1 树立多元化和办学自主化的理念
    6.2 引领学科研究范式变革
    6.3 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6.3.1 函授阶段
        6.3.2 教学平台
    6.4 小结
7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我国教育评估制度的启示
    7.1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制度的演变及比较
        7.1.1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制度的演变
        7.1.2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条件
    7.2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制度发展的启示
        7.2.1 构建使命导向的教学培养机制
        7.2.2 支持跨学科交流
        7.2.3 加强师资建设
8 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1925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2 1933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3 1952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4 1972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5 1992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6 2008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7 2015 年标准认证名单
附录8 2015 年标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7)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
        1.2.1 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
        1.2.2 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专业教育现状
    2.1 美国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简介
    2.2 培养目标分析
    2.3 美国图书情报学高校的院系结构分析
        2.3.1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学位教育
        2.3.2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双学位教育
        2.3.3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证书教育
    2.4 入学要求
    2.5 课程体系分析
        2.5.1 专业课
        2.5.2 相关专业课程
        2.5.3 宏观综合类课程
第3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3.1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图谱分析
    3.2 师资队伍研究兴趣研究领域分析
第4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
    4.1 图书情报机构就业岗位分析
    4.2 面向企业就业职位与行业分析
    4.3 面向政府部门就业岗位分析
第5章 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完善建议
    5.1 健全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知识结构
    5.2 规范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设置
    5.3 建立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就业竞争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可行性分析
    1.4 本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知识体系
        2.1.2 课程体系
        2.1.3 课程知识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力理论
        2.2.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3 美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査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2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3.2.1 培养方案
        3.2.2 核心课程
        3.2.3 选修课程
        3.2.4 课程知识体系
    3.3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3.3.1 培养方案
        3.3.2 核心课程
        3.3.3 选修课程
        3.3.4 课程知识体系
    3.4 华盛顿大学
        3.4.1 培养方案
        3.4.2 核心课程
        3.4.3 选修课程
        3.4.4 课程知识体系
    3.5 雪城大学
        3.5.1 培养方案
        3.5.2 核心课程
        3.5.3 选修课程
        3.5.4 课程知识体系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2 南京大学
        4.2.1 培养方案
        4.2.2 必修课程
        4.2.3 选修课程
        4.2.4 课程知识体系
    4.3 中山大学
        4.3.1 培养方案
        4.3.2 必修课程
        4.3.3 选修课程
        4.3.4 课程知识体系
    4.4 吉林大学
        4.4.1 培养方案
        4.4.2 必修课程
        4.4.3 选修课程
        4.4.4 课程知识体系
    4.5 华中师范大学
        4.5.1 培养方案
        4.5.2 必修课程
        4.5.3 选修课程
        4.5.4 课程知识体系
    4.6 黑龙江大学
        4.6.1 培养方案
        4.6.2 必修课程
        4.6.3 选修课程
        4.6.4 课程知识体系
    4.7 本章小结
5 中美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相关性探讨
    5.1 美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相关性分析
        5.1.1 近5年美国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5.1.2 美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5.2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相关性分析
        5.2.1 近5年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5.2.2 中国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1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6.1.1 过于重视基础课程
        6.1.2 教学课程趋同化
        6.1.3 综合与应用课程不足
        6.1.4 课程知识覆盖面窄
        6.1.5 轻视实践课程
    6.2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问题解决对策
        6.2.1 设立补修制度
        6.2.2 整合选修课程
        6.2.3 增加研究方法与学术前沿方面的课程
        6.2.4 重视实践课程
        6.2.5 调整知识比例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三、本研究的局限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主持的课题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10)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2.2.1 对情报功能研究的延展
        1.2.2.2 科学决策工作的需求
    1.3 情报干预相关概念释义
        1.3.1 决策链的研究
        1.3.1.1 决策的含义及类型
        1.3.1.2 施策:决策执行
        1.3.1.3 评策:结果评估
        1.3.2 关于情报研究
        1.3.2.1 情报作为组织
        1.3.2.2 情报作为一种行动流程
        1.3.2.3 情报作为一种知识产品
    1.4 情报干预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4.2 情报心理学理论
        1.4.2.1 用户需求理论
        1.4.2.2 情报认知理论
    1.5 国内外情报干预的研究概况
    1.6 研究问题与思路框架
        1.6.1 研究问题
        1.6.2 研究思路框架
    1.7 研究方法
第2章 情报干预理念的提出
    2.1 情报干预提出的驱动因素
        2.1.1 理论拓展的需要
        2.1.2 失败案例的反思
    2.2 情报干预的界定
        2.2.1 情报概念的明晰
        2.2.2 干预概念的明晰
    2.3 情报干预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2.3.1 “情报干预”与“情报主导”
        2.3.2 “情报干预”与“情报服务”
        2.3.3 “情报干预”与“情报失察”
    2.4 情报干预的主体、干预对象、情境与功能探讨
        2.4.1 情报干预的主体界定
        2.4.2 情报干预对象
        2.4.3 情报干预情境
        2.4.4 情报干预方法
    2.5 决策链过程中与情报相关的活动
        2.5.1 情报影响决策制定的过程
        2.5.2 情报影响决策执行的过程
        2.5.3 情报影响决策结果的过程
第3章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基础、前提与重点
    3.1 情报干预的基础:支持辅助决策
        3.1.1 对情报流程模型的归纳
        3.1.2 面向决策干预的情报工作流程
        3.1.2.1 情报需求分析:注重为决策服务
        3.1.2.2 信息搜集:信息源的深度挖掘
        3.1.2.3 分析加工:促进知识转化与吸收
        3.1.2.4 传递:建立沟通的桥梁
    3.2 情报干预的前提:保持情报相对独立性与专业性
    3.3 情报干预的工作重点:实现对决策执行的监控与反馈
        3.3.1 拓展跟踪监督渠道
        3.3.2 监督反馈内容
        3.3.3 跟踪监测方法
        3.3.4 监督形式
        3.3.4.1 对决策链的不同阶段进行监督
        3.3.4.2 注重多层次的监督方式
第4章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影响因素分析
    4.1 情报干预影响因素提取
        4.1.1 影响情报干预的主体因素分析
        4.1.1.1 从决策者角度分析
        4.1.1.2 从情报人员角度分析
        4.1.1.3 利益相关者与情报干预
        4.1.2 影响情报干预的客观因素分析
        4.1.2.1 情报文化
        4.1.2.2 管理制度
        4.1.2.3 情报因素
    4.2 深度访谈
        4.2.1 访谈提纲
        4.2.2 访谈样本的选择
        4.2.3 访谈结果分析
    4.3 模型构建与假设
        4.3.1 模型框架
        4.3.2 研究假设
第5章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模型的实证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准备
        5.1.1 问卷设计
        5.1.1.1 问卷结构体系
        5.1.1.2 测度量表
        5.1.2 问卷前测
        5.1.2.1 项目分析
        5.1.2.2 参与量表题项与总分的相关
        5.1.2.3 效度分析
        5.1.2.4 信度分析
        5.1.3 正式调查及样本分布
    5.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2.1 样本正态分布与信度检验
        5.2.1.1 样本正态分布
        5.2.1.2 信度分析
        5.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5.2.2.1 因子拟合指标检验
        5.2.2.2 建构效度检验
        5.2.3 干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与修正
        5.2.3.1 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5.2.3.2 模型拟合与检验
        5.2.3.3 结果说明
第6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与对策
        6.1.1 结论
        6.1.2 对策建议
    6.2 论文主要研究贡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性
        6.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报告
    期刊文章
    论文集析出文献
    学位论文
    电子文献
附录A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致谢

四、论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写作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题热度的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D]. 张景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大学生网络交互的行为空间构建、轨迹预测及引导研究[D]. 朱镇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3]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D]. 徐梦影.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D]. 杜杏叶. 吉林大学, 2019(02)
  • [5]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6]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影响及启示[D]. 吴拓.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D]. 倪弘.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D]. 李林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 [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D]. 胡雅萍.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论文写作伦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