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

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

一、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婷[1](2021)在《基于超临界流化技术提高西罗莫司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柳宝林[2](2021)在《超临界沉积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钼纳米颗粒及其成核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采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二维薄膜或纳米颗粒,可有效解决化学气相沉积法带来的高温困扰,保证较高沉积质量。本文以MoO2(acac)2作为前驱体,以超临界CO2(scCO2)为溶剂,在蓝宝石衬底上,通过调控沉积压力、泄压速率等制备Mo源前驱体纳米颗粒,对Mo源前驱体在超临界CO2的溶解、颗粒形貌尺寸等的影响因素以及结晶过程中的成核理论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静态法测量温度40-60℃、压力7-20MPa范围内,MoO2(acac)2在scCO2中的溶解度,发现在一定的温度下升高压力,MoO2(acac)2的溶解度增大:温度越高,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越明显,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所得溶解度为0.809×10-4-4.829× 10-4。采用Chrastil模型、Asachi-Lu模型、Gordillo模型来关联所测得的溶解度实验数据,AARD分别为 5.54%,5.51%和117.46%。(2)选择MoO2(acac)2为前驱体,scCO2为溶剂,蓝宝石为衬底,考察沉积压力10-20MPa、温度40-60℃、泄压速率0.2-2MPa/s、前驱体质量200-250mg对沉积体系的影响,采用SEM、EDS及XRD分析衬底表面纳米颗粒的分布情况;确定沉积压力是影响成核速率的重要因素,20MPa的成核速率最大,泄压速率则对纳米颗粒分布状态影响极大,泄压速率为2 MPa/s时纳米颗粒团聚严重。(3)对成核理论进行研究,根据经典成核理论以及文献报道的Turk模型和Debenedetti模型,计算临界成核半径和成核速率;分析本文实验过程,考虑超临界快速泄压过程中溶剂做功引起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对经典成核理论进行修正,并用该模型进行成核速率估算,约为7.075*1021 m-3*s-1,与SEM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具有修正意义。

姚浩余[3](2021)在《PET醇解协同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产量与消耗量逐年增高,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废旧PET,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PET聚酯的化学回收对解决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和降低塑料行业对石化资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PET乙二醇醇解法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将废旧PET醇解为对苯二甲酸双羟乙基酯(BHET),将BHET分离纯化后再聚合就可以得到rPET,是实现PET绿色循环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设计了多种不同性质的催化剂用于PET催化醇解,探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质与PET醇解效率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不同催化剂的可能催化反应机理,为PET的高效醇解和产品的分离纯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主要创新性进展如下:(1)以SBA-15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L酸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催化醇解PET的催化活性及反应机理。与传统催化剂相比5%ZnO/SBA-15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优化反应条件下,PET转化率100%,BHET收率91.0%,且产物BHET的色度具有明显优势。6次循环催化活性基本不变。结果表明,SBA-15负载的金属氧化物主要是通过其催化剂表面L酸与PET羰基间的相互作用实现PET酯链断裂,高比表面积、较大的孔径有利于PET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获得了 PET在ZnO不同晶面的作用机制及催化PET乙二醇醇解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其表观活化能为215.9 kJ/mol。(2)制备了功能化氨基酸非金属离子液体催化剂。其中[Bmim]Pro在PET乙二醇醇解反应中具良好的催化活性。结合理论计算发现,该催化剂醇解PET的效率与其阴离子羧基氧的电负性密切相关,电负性越强,催化效率越高。利用响应面法考察了影响反应的独立参数对催化醇解PET效率的影响,各独立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时间>乙二醇/PET的质量比。获得了优化的反应参数:温度197℃,时间89 min,乙二醇/PET质量比为5,PET转化率为100%,BHET的产率为75.5%,循环6次催化活性没有显着降低。提出了[Bmim]Pro催化剂以多重氢键协同催化PET醇解的可能机理,催化醇解PET的反应过程符合缩核反应动力学模型,其表观活化能为142.5 kJ/mol。(3)研究了生物碱在PET醇解过程中的强化机制,提出了酸碱协同催化醇解PET的反应机理。考察了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催化PET醇解效率,发现了碱性位点强有利于PET酯键的断裂。通过与L酸复合,在甜菜碱/Zn(NO3)2的比例为1:4时,经过70 min后PET完全醇解,BHET收率为83.7%。提出了甜菜碱与乙二醇羟基氢键作用、Zn(NO3)2与PET羰基配位作用协同催化PET醇解的反应机理。同时,考察了三种催化体系中PET形貌的变化,获得了在酸碱协同催化体系中PET溶胀和刻蚀同时进行的形貌转化机制。通过动力学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甜菜碱在反应中的强化作用。(4)采用静态法研究了 PET乙二醇醇解产物BHET在乙二醇、甲醇、乙醇、水和不同比例的乙二醇与水二元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BHET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增大。相同温度下,BHET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醇>乙醇>乙二醇>水;在二元溶剂体系中随着乙二醇组分质量分数的升高,BHET的溶解度升高。采用不同模型模型进行关联并计算得到了 BHET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吉布斯自由能、溶解焓、溶解熵等溶解热力学参数。

袁洋[4](2021)在《5(8)-硝基喹啉异构体溶剂结晶固液相平衡的基础研究》文中提出5-硝基喹啉和8-硝基喹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光学材料和医药等行业,在化工生产和药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硝基喹啉也是合成辛可芬和盐酸地布卡因的重要中间体。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硝基喹啉被常常用于硝化生产5-硝基喹啉和8-硝基喹啉,在得到大部分8-硝基喹啉的同时副产部分的5-硝基喹啉,二者的物化性质相近,尤其是沸点相近,不宜采用蒸馏的方式加以分离,但是可以通过溶剂结晶的方式将二者有效分离。溶剂结晶法优点有很多,如低能耗、操作简单、产物纯度较高等。固液相平衡是溶剂结晶的基础的理论支持。目前,文献中有关5(8)-硝基喹啉的溶解度数据未见报导,溶剂结晶分离存在空白。因此研究了 5(8)-硝基喹啉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为硝基喹啉异构体的分离提供基础数据。采用静态法测定5-硝基喹啉和8-硝基喹啉在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环己烷、乙酸乙酯、乙腈、乙二醇、水和1,4-二氧六环以及(水+乙醇)、(水+异丙醇)、(水+乙腈)和(水+1,4-二氧六环)4种混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硝基喹啉异构体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温度成正比。在混合溶剂体系中随着温度升高以及有机溶剂质量分数的增加,5-硝基喹啉和8-硝基喹啉的溶解度均不断增大且未出现增溶作用。采用Apelblat模型、λh模型、NRTL模型和Wilson模型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平均相对偏差(RAD)均小于6.73%,均方根偏差(RMSD)值均不超过14.93×10-3,Apelblat是硝基喹啉异构体在纯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学为中的最佳预测模型。采用 Jouyban-Acree 模型、Van’t Hoff-Jouyban-Acree 模型、Apelblat-Jouyban-Acree 模型对混合溶剂测得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平均相对偏差(RAD)最大值不超过9.31%,均方根偏差(RMSD)最大值不超过8.25×10-3。其中,Jouyban-Acree 模型关联效果更好。分析5-硝基喹啉和8-硝基喹啉在溶解过程中的相关热力学性质。在纯溶剂体系中,采用KAT-LSER方程讨论硝基喹啉异构体在溶解过程中溶质-溶剂和溶剂-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并计算了 5-硝基喹啉和8-硝基喹啉在溶液中的混合性质。在混合溶剂体系中计算了 5-硝基喹啉与8-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中的标准溶解焓和转移性质。选取甲醇和1,4-二氧六环作为5-硝基喹啉+8-硝基喹啉体系的溶剂。采用湿渣法测定了 288.15 K、298.15 K和308.15 K三个温度下5-硝基喹啉+8-硝基喹啉+甲醇/1,4-二氧六环三元体系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三元体系相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相同温度下,5-硝基喹啉的结晶区比8-硝基喹啉的结晶区大,5-硝基喹啉在该体系中更易析出,特别是1,4-二氧六环溶剂更有利于硝基喹啉异构体的分离。采用NRTL模型和Wilson模型对数据进行关联,二者的均方根偏差(RMSD)最大值分别为7.431×10-3和7.165×10-3,结果表明Wilson模型更能很好地关联5-硝基喹啉+8-硝基喹啉+甲醇/1,4-二氧六环三元体系。

郝建霞[5](2021)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尼群地平(NT)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属于第二代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NT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差,极大地限制了在人体内的吸收。因此,本文采用水溶性好、亲水基团多和高溶胀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载体,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SAS)制备固体分散体来提高NT生物利用度。采用SAS法成功制备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考察温度、压力、浓度、溶剂等工艺参数对溶出度和粒径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利用红外光谱(FITR)、扫描电镜(SEM)、液质联用(LC-MS)、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X-射线粉末衍射(XRD)、核磁共振(1H NMR)等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二元和三元固体分散体提高溶出度的机理进行了推测。采用SAS过程单因素优化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T:HPMC质量比1:2/3,操作压力14 MPa,操作温度40℃,药物浓度为25 mg/m L,混合溶剂甲醇:二氯甲烷(DCM)体积比10:10。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NT在p H=1.2盐酸缓冲溶液下,溶出度为25.5%,NT/HPMC物理混合物溶出度为28%,而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最高达94.8%,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在不同p H缓冲液下的溶出度测定发现,在p H=1.2、4.5和7.4的缓冲液下,溶出度分别为93.55%、91.15%和72.2%,说明缓冲液p H越低,溶解度和溶出速率越好。NT、NT/HPMC物理混合物、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NT/HPMC/PVP K30物理混合物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72μg/m L、2.3μg/m L、6.44μg/m L、3.91μg/m L、5.75μg/m L,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是NT的3.7和3.3倍。由此可以看出通过SAS过程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以显着提高NT的溶解度。XRD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呈现无定性状态,NT的晶型消失;SEM显示固体分散体与原料的形貌差别较大,呈现珊瑚状;LC-MS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和NT的保留时间一致,固体分散体和NT的[M+H]+离子峰一致,为m/z=360.3,说明利用SAS过程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NT没有发生化学变化;TG/DSC、1H NMR和FITR分析发现NT的苯环、甲基、氨基等基团与HPMC的羟基、甲基、甲氧基等基团之间存在氢键或者范德华力作用。

陈杨[6](2021)在《夹带剂和螯合剂协同超临界CO2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具有环保和高效的优点,在土壤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CO2的溶剂化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萃取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重金属。本文首先以菲、荧蒽和芘三种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压力和CO2流量对超临界CO2萃取多环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多环芳烃的萃取率先增大后减小,并在65℃时达到最大萃取率,升高压力可以提高多环芳烃的萃取率,而提高CO2流量对多环芳烃的萃取率影响不大。其次,通过在体系中添加夹带剂的方式,增强多环芳烃和溶剂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多环芳烃的萃取率。结果表明,加入乙酸月桂酯(DAC)或乙酸苄酯(BAC)有利于多环芳烃溶解于超临界CO2中,并可以有效提高多环芳烃的萃取率。对超临界CO2萃取多环芳烃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的相对平均偏差AARD小于6.5%,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超临界CO2萃取多环芳烃的过程。最后,以菲、荧蒽、芘和镉污染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压力、螯合剂浓度以及螯合剂和夹带剂复配对超临界CO2同时萃取多环芳烃和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夹带剂对多环芳烃和镉的萃取率具有显着影响。在超临界CO2中加入螯合剂二异辛基硫代次膦酸(Cyanex302)、极性夹带剂乙醇和非极性夹带剂(DAC或BAC),可以从污染土壤中同时去除90%以上的多环芳烃和70%以上的镉。

王都阳[7](2021)在《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实验与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超临界CO2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如超临界CO2作为物理发泡剂生产微孔泡沫材料。其中微孔塑料连续成型过程的关键在于均相体的形成,因此,对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量和溶解速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聚苯乙烯(以下简称PS)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和模拟两方面深入研究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过程,即界面吸附的CO2向聚合物熔体内部的扩散过程,以及CO2在动态条件作用下被加速溶进聚合物熔体内部的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和扩散的相关理论,还可以为微孔塑料成型的混合元件合理设计、工艺参数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溶解实验研究搭建了基于变体积法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溶解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在静态条件下实验,研究高温高压下,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的溶解特性,进行温度、压力以及分子量对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量和溶解速率影响的分析。结合吸附动力学以及界面传质(扩散)理论,来描述静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机理,即为吸附—扩散机理,计算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量和溶解速率,并且对其溶解度进行了预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溶解机理的合理性。2.研究超临界CO2扩散系数静态条件下,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压力和温度,以及PS的不同分子量对超临界CO2扩散系数的影响。考虑到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的溶解速率由快变慢,说明扩散系数是不断变化的,分析超临界CO2溶解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趋势,既可以更好地理解超临界CO2在PS中的扩散过程,也可以准确地表达扩散系数的真实值。3.静态条件下模拟研究建立静态条件下的溶解模型,并将之前所测扩散系数值带入到模拟中,得出溶解量和溶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将实验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地分析不同条件下溶解量的实时相对误差以及溶解速率,更是说明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为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溶解过程的数值模拟奠定基础。4.剪切条件下模拟研究建立锥形搅拌溶解模型,首先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剪切对溶解量,溶解度以及溶解速率的变化;其次通过剪切速度流场以及温度场的分布,揭示剪切条件相较于静态条件溶解加快的原因。5.搅拌条件下模拟研究分别建立直线式销钉搅拌和弯曲式销钉式搅拌溶解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转速和搅拌元件结构与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量,溶解度以及溶解速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通过对压力和速度流场以及温度流场的分析,揭示搅拌条件下超临界CO2溶解行为。

郭增爱[8](2021)在《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结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匹多莫德是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化学合成二肽调节剂,在医药保健行业应用广泛。目前匹多莫德产品存在稳定性差、晶习不明显、粒度不均匀等问题。S-乙酰-L-谷胱甘肽是一种谷胱甘肽(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的前体,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食品保健原料具有高效性、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市场潜力巨大。但S-乙酰-L-谷胱甘肽产品存在纯度低,稳定性差,晶习不明显,聚结等问题。本文针对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存在的现有问题,分别对两者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了两种药物的结晶工艺,产品纯度、稳定性及晶习形态有了显着提高。(1)首先研究了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的热力学性质。根据动态法测定了匹多莫德在9种纯溶剂体系(水、甲醇、苯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酮、乙腈、DMF)和5种二元溶剂体系(甲醇+丙酮、甲醇+乙酸丁酯、甲醇+水、水+乙腈、水+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对S-乙酰-L-谷胱甘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由最佳条件制备的产品纯度99.2%,收率可达80%,在此基础上测定了S-乙酰-L-谷胱甘肽在水+甲醇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并用Wilson模型、NRTL模型、Apelblat经验模型、The Redlich-Kister(CNIBS/R-K)方程、KAT-LSER模型方法拟合了实验数据,均具有较好拟合性。计算了相关模型参数,为结晶工艺优化提供基础数据。(2)研究了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的降解动力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匹多莫德在纯水溶剂和水+乙腈(0.5,w乙腈)二元混合溶剂中降解动力学数据,经拟合确定了匹多莫德在两种体系中为一级反应级数,对比了两种体系中匹多莫德的降解速率、有效期,并研究了278.15K~328.15K范围内温度对匹多莫德在水溶剂中的降解影响;同时研究了温度、p H对S-乙酰-L-谷胱甘肽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影响,经拟合确定了S-乙酰-L-谷胱甘肽在水溶液中为二级反应级数,分析了降解速率及有效期,为后期结晶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3)对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的结晶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匹多莫德热力学和降解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匹多莫德溶析冷却蒸发耦合结晶工艺进行了包括结晶方式、结晶温度、溶析剂选择、溶析剂加入量及加入速率、搅拌速率等条件的选择和优化,确定了匹多莫德的最佳结晶工艺。与现有工艺生产的匹多莫德产品相比,新结晶工艺制备的匹多莫德产品收率可达97.2%、纯度99.7%,晶习形态好,粒度均匀。在S-乙酰-L-谷胱甘肽热力学和降解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S-乙酰-L-谷胱甘肽溶析冷却结晶工艺进行了包括溶析剂选择,溶析剂加入量、加入方式、加入速率,冷却温度,搅拌速率条件的设计和优化,制备了两种(针状、片状)稳定晶习的S-乙酰-L-谷胱甘肽产品,经XRD、DSC、红外等表征,七天加速实验的数据分析比较,片状晶体更稳定,晶习形态好,新结晶工艺制备的产品收率92.3%、纯度99.5%。

刘乾[9](2021)在《FOX-7冷却结晶机理及晶体形貌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具有能量较高、热性能与机械感度性能好等优异特点,在不敏感炸药、推进剂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直接现有合成所得FOX-7形貌不规则、粒度小且单一、粒度分布宽和流散性差等问题,致使其应用效果不佳。重结晶是改善炸药晶体性能的重要方法,本文对FOX-7在不同溶剂中的结晶热力学、结晶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FOX-7的结晶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冷却结晶工艺进行了优化,制备出不同形貌的FOX-7颗粒。首先,选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通过修正附着能模型预测了FOX-7在不同体积比下,三种二元混合溶剂体系中的形貌,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OX-7在N-甲基吡咯烷酮-水、N,N-二甲基乙酰胺-水和γ-丁内酯-水混合溶剂体系中预测的晶体形貌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构建分子动力学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研究了FOX-7结晶热力学性质,采用Cosmologic软件预测了FOX-7在N-甲基吡咯烷酮-水、N,N-二甲基乙酰胺-水和γ-丁内酯-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通过FBRM动态监测法对溶解度进行了实验测定,根据实验结果采用Apelblat方程、Van’t Hoff方程和Yaws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并计算了不同溶剂体系中FOX-7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固液表面张力和表面熵因子。结果表明,COSMO-RS理论能准确预测出FOX-7在不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溶剂的摩尔分数的减小而降低;但与实际溶解度有一定的差距;三种关联模型中,Yaws模型能很好的关联溶解度数据;固液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面熵因子均大于5,表明FOX-7成核能垒更高,晶体生长机理为螺旋位错生长,晶体表面非常光滑。再次,借助FBRM在线监测手段研究了冷却结晶过程中搅拌速率、降温速率和初始饱和温度对结晶过程中的溶液中颗粒数、平均粒径的变化,采用矩量法计算得到了FOX-7的成核、生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对不同条件下的颗粒数、平均粒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溶液中析出的FOX-7颗粒数增多,平均粒径减小。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溶液中析出的FOX-7颗粒数增多,平均粒径减小;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FOX-7颗粒中位弦长减小。随着初始饱和温度的增加,溶液中的颗粒数呈增多的趋势,平均粒径增大。最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溶剂-非溶剂比例、初始饱和温度、搅拌速率、降温速率、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量对FOX-7形貌的影响,制备了六边形、长条状和圆盘状FOX-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了圆柱状FOX-7。对制备的不同形貌的FOX-7的晶型、热分解性能以及撞击感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不同形貌的FOX-7晶型并未发生改变。制备的圆盘状和圆柱状的FOX-7相较于原料热稳定性更好,反应活性更高。长条状的FOX-7热稳定性、反应活性高。六边形的FOX-7热稳定性相比原料更高,反应活性更差。不同形貌的FOX-7撞击感度相对于原料几乎无变化。

郑敏[10](2020)在《混合芳香羧酸结晶分离的多元固液相平衡研究》文中认为工业上对二甲苯的氧化是生产对苯二甲酸(PTA)的主要途径。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渣,除主要成分PTA外,氧化产物中还含有对甲基苯甲酸(p-TA)和对醛基苯甲酸(4-CBA)等副产物。目前主要采用萃取、水洗、加氢等方法分离回收氧化残渣,但这些方法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分离混合芳香羧酸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溶剂结晶法分离混合芳香羧酸是一种有效的低能耗分离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混合芳香羧酸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结晶分离,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多种常见芳香羧酸在不同纯溶剂和混合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而PTA、p-TA和4-CBA混合物溶剂结晶分离的基础是PTA-p-TA-4-CBA-溶剂四元体系相图。到目前为止,PTA-p-TA-4-CBA-溶剂四元体系及其对应的三元子体系相互溶解度数据尚未报道。PTA在溶剂DMF、DMAC和NMP中以加合结晶形式析出,另外,这两种溶剂均为工业上较为常用的绿色溶剂。所以本文研究混合芳香羧酸(PTA、p-TA和4-CBA)在DMF(NMP)中的多元液固体系,探讨平衡时的固相组份及其对应的结晶区,进而绘制多元液-固平衡相图;并利用NRTL模型对混合芳香羧酸在所选溶剂中的相互溶解度关联。以经典的Schreinemakers湿渣法获得了 298.15K、323.15K和353.15K三个温度下三元体系 PTA-p-TA-NMP(DMF)、PTA-4-CBA-NMP(DMF)、p-TA-4-CBA-NMP(DMF)的相互溶解度,创建了对应的等温相图。在298.15K和323.15K时,对于三元体系PTA-p-TA-NMP(DMF)以及 PTA-4-CBA-NMP(DMF),形成的纯固体是 PTA 与NMP/DMF 加合物(摩尔比 1:2)和p-TA/4-CBA;而对于p-TA-4-CBA-NMP(DMF)以及在 353.15K 下的 PTA-p-TA-NMP(DMF)和 PTA-4-CBA-NMP(DMF)三元体系,平衡的纯固体为p-TA、4-CBA和PTA其中的两种。PTA与NMP/DMF加合物(摩尔比1:2)只在323.15K以下生成。每个三元等温相图包含两条共饱和线、一个共饱和点和三个固相结晶区。当温度从298.15K增加到353.15K时,两种纯固体的溶解度均增加,共饱和点向上移动,不饱和区增大,共结晶区减小。在三元体系溶解度的基础之上,采用Schreinemakers湿渣法测定了 298.15K下PTA-p-TA-4-CB A-NMP(DMF)两个四元体系的溶解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四元体系立体相图及Janeche投影图。其中每个相图均包含一个无变量点、三条两种物质的共饱和线和三个纯物质的结晶区域。采用NRTL模型关联与计算了所测定的四元体系PTA-p-TA-4-CBA-NMP及其三个三元子体系的相平衡,获得了 PTA-p-TA、PTA-4-CBA和p-TA-4-CBA相互作用参数及PTA-p-TA-4-CBA三元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三元体系拟合的相对平均偏差和不超过8.60%和3.129;对于PTA-p-TA4-CBA-NMP四元体系,相对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9.65%和5.723。

二、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论文提纲范文)

(2)超临界沉积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钼纳米颗粒及其成核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0 纳米材料概述
    1.1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1.2 气相法沉积关键工艺参数
    1.3 气相法生长机理及纳米材料特征参数
        1.3.1 纳米材料生长机理
        1.3.2 气相法的可控参数
    1.4 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制备纳米材料
        1.4.1 超临界流体沉积法介绍
        1.4.2 超临界流体沉积的应用
        1.4.3 超临界流体沉积中的结晶成核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2 实验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及表征
        2.2.1 静态法测定溶解度实验及流程
        2.2.2 衬底制备及表面处理
        2.2.3 超临界流体沉积及流程
        2.2.4 材料表征方法
        2.2.5 成核速率计算
3 Mo源前驱体在超临界CO_2溶解度测定与计算
    3.1 溶解度测定研究进展
    3.2 Mo源前驱体在超临界CO_2溶解度测定
    3.3 溶解度数据关联
        3.3.1 Chrastil模型
        3.3.2 Asachi-Lu模型
        3.3.3 Gordillo模型
        3.3.4 模型关联的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沉积制备Mo源纳米颗粒及成核理论计算
    4.1 超临界流体沉积结果分析
    4.2 成核理论研究
        4.2.1 经典成核理论
        4.2.2 Debenedetti模型
        4.2.3 Turk模型
        4.2.4 本文模型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中符号及其物理意义
致谢

(3)PET醇解协同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PET概况
        1.1.1 PET简介
        1.1.2 PET的合成
    1.2 PET的回收
        1.2.1 初级回收
        1.2.2 二级回收
        1.2.3 三级回收
        1.2.4 四级回收
    1.3 PET乙二醇醇解方法
        1.3.1 催化醇解
        1.3.2 溶剂辅助醇解
        1.3.3 超临界乙二醇醇解
        1.3.4 微波辅助乙二醇醇解
    1.4 乙二醇醇解催化剂
        1.4.1 金属盐催化剂
        1.4.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4.3 离子液体
        1.4.4 低共熔溶剂催化剂
    1.5 PET醇解动力学
    1.6 固液相平衡实验方法及热力学模型简介
        1.6.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
        1.6.2 固-液相平衡的结晶热力学模型
    1.7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7.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负载型L酸催化剂催化醇解PET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概述
        2.3.1 催化剂制备
        2.3.2 催化剂的表征
        2.3.3 PET乙二醇醇解反应
        2.3.4 催化剂的循环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BA-15负载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征及催化性能
        2.4.2 不同锌源改性SBA-15催化剂表征及催化性能
        2.4.3 不同Zn负载量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2.4.4 5% ZnO/SBA-15与传统催化剂的对比
        2.4.5 催化醇解反应参数的优化
        2.4.6 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多重氢键协同催化PET醇解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概述
        3.3.1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3.3.2 PET乙二醇醇解反应
        3.3.3 催化剂的循环
        3.3.4 响应面实验设计
        3.3.5 聚氨酯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氨基酸离子液体催化醇解PET
        3.4.2 响应面结果分析
        3.4.3 机理及动力学探究
        3.4.4 基于PET醇解产品BHET制备聚氨酯
    3.5 小结
第4章 生物碱强化PET催化醇解过程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概述
        4.3.1 PET乙二醇醇解反应
        4.3.2 反应过程的原位跟踪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体系催化剂催化活性
        4.4.2 不同催化体系反应过程及机理
        4.4.3 不同催化体系PET醇解动力学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醇解产物BHET溶解度测定及热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概述
        5.3.1 实验装置
        5.3.2 实验步骤
        5.3.3 偏差值计算
        5.3.4 溶解度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纯化BHET的表征
        5.4.2 BHET在纯溶液中的溶解度
        5.4.3 BHET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关联
        5.4.4 BHET在纯溶剂中溶解热力学性质
        5.4.5 BHET在乙二醇/水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
        5.4.6 乙二醇/水二元溶剂体系中BHET的溶解度关联
        5.4.7 BHET在二元溶剂体系中的溶解热力学性质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5(8)-硝基喹啉异构体溶剂结晶固液相平衡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5(8)-硝基喹啉简介
    1.2 5(8)-硝基喹啉的合成及分离
        1.2.1 5(8)-硝基喹啉的合成
        1.2.2 5(8)-硝基喹啉的分离
    1.3 结晶分离
        1.3.1 概述
        1.3.2 结晶分离原理
        1.3.3 结晶分离方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2.3 溶解度测定方法及计算
        2.3.1 静态法
        2.3.2 动态法
        2.3.3 溶解度的计算
    2.4 溶解度关联模型
        2.4.1 纯溶剂关联模型
        2.4.2 混合溶剂关联模型
        2.4.3 三元体系关联模型
    2.5 溶质表征实验
        2.5.1 5(8)-硝基喹啉的DSC表征
        2.5.2 5(8)-硝基喹啉的XRD表征
第3章 5(8)-硝基喹啉的溶解度分析
    3.1 溶解度分析方法
        3.1.1 色谱分析条件
        3.1.2 标准曲线的测定
    3.2 5-硝基喹啉的溶解度
        3.2.1 5-硝基喹啉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3.2.2 5-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3.3 8-硝基喹啉的溶解度
        3.3.1 8-硝基喹啉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3.3.2 8-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3.4 5(8)-硝基喹啉溶解度和固液相平衡模型的关联研究
        3.4.1 偏差的计算
        3.4.2 溶解度的关联和计算
        3.4.3 5(8)-硝基喹啉在纯溶剂中的模型关联结果
        3.4.4 5(8)-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的模型关联计算
    3.5 小结
第4章 5(8)-硝基喹啉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1 5(8)-硝基喹啉在纯溶剂溶解过程的溶剂效应
    4.2 5(8)-硝基喹啉在纯溶剂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混合性质
    4.3 5(8)-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的相关热力学性质
        4.3.1 5(8)-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中的标准溶解焓
        4.3.2 5(8)-硝基喹啉在混合溶剂的转移性质
    4.4 小结
第5章 5(8)-硝基喹啉-溶剂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5.1 测定方法及原理
        5.1.1 实验装置
        5.1.2 实验步骤
    5.2 三元体系溶解度的测定及模型关联
        5.2.1 三元体系溶解度的测定
        5.2.2 三元体系模型的关联
    5.3 小结
第6章 5(8)-硝基喹啉结晶工艺的初步探究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尼群地平的研究
        1.2.1 尼群地平简介
        1.2.2 尼群地平的研究进展
    1.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研究
        1.3.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简介
        1.3.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应用
    1.4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1.4.1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简介
        1.4.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
    1.5 固体分散体
        1.5.1 固体分散体简介
        1.5.2 固体分散体的应用
    1.6 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
        1.6.1 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简介
        1.6.2 超临界沉淀技术的应用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尼群地平及其固体分散体检测波长的确定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基础计算公式
    2.4 SAS装置图和反应流程
    2.5 工艺条件的优化
    2.6 溶出度与溶解度的计算
        2.6.1 溶解度的计算
        2.6.2 溶出度的计算
    2.7 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2.7.1 扫描电镜(SEM)分析
        2.7.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7.3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2.7.4 热重-差示扫描热量(TG-DSC)分析
        2.7.5 粒径分析
        2.7.6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Vis)分析
        2.7.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
        2.7.8 核磁共振谱(~1H NMR)分析
第三章 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
    3.1 工艺参数对NT/HPMC二元分散体溶出度的影响
        3.1.1 溶剂的影响
        3.1.2 反应物料配比的影响
        3.1.3 药物浓度的影响
        3.1.4 转速的影响
        3.1.5 温度的影响
        3.1.6 压力的影响
    3.2 固体分散体在不同PH溶出度
    3.3 固体分散体溶出度与前人研究比较
    3.4 不同工艺参数对分散体平均粒径的影响
        3.4.1 反应物料配比对粒径的影响
        3.4.2 溶剂对粒径的影响
        3.4.3 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3.4.4 转速对粒径的影响
        3.4.5 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3.4.6 压力对粒径的影响
    3.5 NT/HPMC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3.5.1 扫描电镜(SEM)分析
        3.5.2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3.5.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3.5.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3.5.5 红外光谱分析
        3.5.6 核磁共振
        3.5.7 分散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
    4.1 NT/HPMC/PVP K30三元分散体载药量及包合率的测定
    4.2 工艺参数对NT/HPMC/PVP K30三元分散体的溶出度的影响
    4.3 扫描电镜(SEM)分析
    4.4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4.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4.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4.7 红外光谱分析
    4.8 核磁共振
    4.9 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4.10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缩写及符号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夹带剂和螯合剂协同超临界CO2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概述
        2.1.1 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简介
        2.1.2 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现状及危害
        2.1.3 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2.2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
        2.2.1 超临界CO_2
        2.2.2 超临界萃取原理
        2.2.3 超临界萃取的装置和工艺
    2.3 超临界CO_2萃取土壤污染物
        2.3.1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2.3.2 土壤性质的影响
        2.3.3 夹带剂协同超临界CO_2萃取多环芳烃
        2.3.4 螯合剂协同超临界CO_2萃取重金属
第3章 超临界CO_2萃取多环芳烃的工艺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制备
        3.1.3 多环芳烃的提取
        3.1.4 HPLC检测多环芳烃
        3.1.5 超临界萃取实验装置和流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的比较
        3.2.2 污染时间对多环芳烃回收率的影响
        3.2.3 温度和压力对超临界萃取的影响
        3.2.4 流速对超临界萃取的影响
        3.2.5 多环芳烃种类对萃取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夹带剂协同超临界CO_2萃取多环芳烃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夹带剂浊点压力测量
        4.1.3 多环芳烃在CO_2中溶解压力测量
        4.1.4 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方法
        4.1.5 超临界CO_2萃取步骤
    4.2 萃取过程数学建模
        4.2.1 超临界CO_2萃取的传质机理
        4.2.2 模型建立
        4.2.3 模型参数
        4.2.4 模型求解及参数拟合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夹带剂在CO_2中的浊点压力
        4.3.2 夹带剂对多环芳烃溶解压力的影响
        4.3.3 夹带剂种类对多环芳烃萃取率的影响
        4.3.4 夹带剂浓度对多环芳烃萃取率的影响
        4.3.5 实验和模型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夹带剂和螯合剂协同超临界CO_2萃取多环芳烃和镉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
        5.1.2 多环芳烃-镉复合污染土壤制备
        5.1.3 多环芳烃和镉的检测
        5.1.4 超临界CO_2萃取步骤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萃取时间的影响
        5.2.2 螯合剂浓度的影响
        5.2.3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5.2.4 夹带剂种类的影响
        5.2.5 不同夹带剂复配对萃取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成果

(7)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实验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成型中的应用
    1.4 超临界CO_2的溶解对聚合物成型的影响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实验研究
        1.5.2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计算模型研究
        1.5.3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模拟研究
    1.6 研究现状分析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8 论文组织结构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超临界CO2 在聚合物中溶解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3 吸附动力学方程
        2.3.1 吸附的原因
        2.3.2 吸附的分类
        2.3.3 吸附等温方程
        2.3.4 常见的吸附曲线
    2.4 溶解计算模型
    2.5 扩散速率
    2.6 聚合物的溶胀
    2.7 粘度模型
        2.7.1 Power Law模型
        2.7.2 Carreau模型
        2.7.3 Cross-WLF模型
        2.7.4 Bingham模型
        2.7.5 Herschel-Bulkley模型
    2.8 状态方程
        2.8.1 单域Spencer-Gilmore状态方程
        2.8.2 双域Tait状态方程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态条件下超临界CO_2在PS中的溶解机理及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吸附—扩散溶解理论分析
        3.2.1 界面吸附机理
        3.2.2 界面传质(扩散)机理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装置
        3.4.1 实验装置主体
        3.4.2 加热系统
        3.4.3 增压系统
        3.4.4 混合搅拌系统
        3.4.5 测量系统
        3.4.6 数据采集系统
    3.5 实验材料及实验流程
        3.5.1 实验材料
        3.5.2 实验流程
    3.6 结果分析
        3.6.1 溶解量
        3.6.2 溶解度
        3.6.3 溶解速率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临界CO_2在PS中扩散系数的实验与溶解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和方法
        4.2.3 扩散系数的测定
    4.3 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4.3.1 分子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4.3.2 温度和压力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4.3.3 溶解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4.4 模拟算例
        4.4.1 模型建立
        4.4.2 扩散模型
        4.4.3 设置材料属性
        4.4.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4.4.5 创建网格
        4.4.6 后处理
    4.5 验证与讨论
        4.5.1 溶解量
        4.5.2 溶解速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剪切对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影响的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拟
        5.2.1 基本假设
        5.2.2 几何模型
        5.2.3 控制方程
        5.2.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5.2.5 材料模型与参数
        5.2.6 创建网格
        5.2.7 后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溶解量
        5.3.2 溶解速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搅拌对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影响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直线式销钉搅拌条件下的溶解模拟
        6.2.1 几何模型
        6.2.2 创建网格
        6.2.3 结果与讨论
    6.3 弯曲式销钉搅拌条件下的溶解模拟
        6.3.1 几何模型
        6.3.2 创建网格
        6.3.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引言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结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药物多晶型及共晶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1 匹多莫德简介
        1.2.2 S-乙酰-L-谷胱甘肽简介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匹多莫德、S-乙酰-L-谷胱甘肽结晶热力学
    2.1 理论基础
        2.1.1 溶解度及测定方法
        2.1.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2.1.3 溶解度数据模型关联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匹多莫德、S-乙酰-L-谷胱甘肽溶解度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匹多莫德在纯溶剂及二元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
        2.3.2 S-乙酰-L-谷胱甘肽合成制备以及在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匹多莫德和S-乙酰-L-谷胱甘肽的稳定性研究
    3.1 概述
        3.1.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3.1.2 研究内容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匹多莫德降解动力学研究
        3.3.2 S-乙酰-L-谷胱甘肽解动力学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匹多莫德和S-乙酰-L-谷胱甘肽结晶工艺研究
    4.0 概述
        4.0.1 结晶方法
        4.0.2 匹多莫德、S-乙酰-L-谷胱甘肽现有结晶工艺及存在问题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匹多莫德降温溶析结晶
        4.2.1 溶剂体系选择与优化
        4.2.2 结晶方式的确定
        4.2.3 温度的优化
        4.2.4 搅拌速率及蒸发速率的选择
        4.2.5 匹多莫德结晶最优条件
        4.2.6 匹多莫德产品质量检测
    4.3 S-乙酰-L-谷胱甘肽降温溶析结晶
        4.3.1 溶剂体系的选择与优化
        4.3.2 溶析剂对晶习影响与表征
        4.3.3 温度及搅拌速率的优化
        4.3.4 S-乙酰-L-谷胱甘肽最优操作条件
        4.3.5 S-乙酰-L-谷胱甘肽产品质量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9)FOX-7冷却结晶机理及晶体形貌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FOX-7 改性研究现状
        1.2.2 含能材料结晶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含能材料的高品质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形貌预测及结晶理论
    2.1 晶体形貌预测理论
    2.2 结晶热力学及溶解度预测理论
        2.2.1 溶解度
        2.2.2 溶解度测量方法
        2.2.3 溶解度关联模型
        2.2.4 溶解度预测模型
    2.3 结晶动力学
        2.3.1 晶体成核
        2.3.2 晶体生长
3 FOX-7 晶体形貌预测研究
    3.1 实验及模拟方法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2 不同溶剂体系中FOX-7 晶体制备
        3.1.3 真空中形貌预测
        3.1.4 溶剂中晶体形貌预测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真空形貌预测
        3.3.2 溶剂对FOX-7 形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FOX-7 结晶热力学及溶解度预测
    4.1 实验研究
        4.1.1 试剂及仪器
        4.1.2 溶解度预测及实验测定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元混合溶剂溶解度及数据关联
        4.3.1.1 N-甲基吡咯烷酮-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预测及溶解度测定与关联
        4.3.1.2 N,N-二甲基乙酰胺-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预测及溶解度测定与关联
        4.3.1.3 γ-丁内酯-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预测及溶解度测定与关联
        4.3.2 热力学参数
        4.3.3 固液表面张力与晶体表面熵因子
    4.4 本章小结
5 FOX-7在DMAC/H_2O中结晶动力学研究
    5.1 实验研究
        5.1.1 试剂及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安排
    5.2 在线粒度弦长分布(FBRM CLD)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搅拌速率的影响
        5.3.2 降温速率的影响
        5.3.3 不同初始饱和温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冷却结晶工艺研究
    6.1 实验研究
        6.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6.1.2 实验方案
    6.2 结晶形貌影响因素及工艺优化
        6.2.1 溶剂种类的影响
        6.2.2 溶剂-非溶剂比例的影响
        6.2.3 初始饱和温度的影响
        6.2.4 搅拌速率的影响
        6.2.5 降温速率的影响
        6.2.6 添加剂的影响
        6.2.7 添加剂量的影响
        6.2.8 工艺优化
    6.3 样品表征与测试
        6.3.1 晶型研究
        6.3.2 热分解性能研究
        6.3.3 撞击感度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晶体与溶剂中相互作用能,修正附着能,面积比
    附录 B 溶解度与预测溶解度数据及关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混合芳香羧酸结晶分离的多元固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芳香羧酸的性质
        1.1.1 对苯二甲酸的性质
        1.1.2 对甲基苯甲酸的性质
        1.1.3 对醛基苯酸的性质
    1.2 芳香羧酸的用途
        1.2.1 对苯二甲酸的用途
        1.2.2 对甲基苯甲酸的用途
        1.2.3 对醛基苯酸的用途
    1.3 混合芳香羧酸的制备及分离方法
        1.3.1 混合芳香羧酸的制备
        1.3.2 混合芳香羧酸的分离方法
    1.4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及热力学模型
        1.4.1 研究现状
        1.4.2 固液平衡的测定方法
        1.4.3 固液相平衡的关联
        1.4.4 固液平衡相图
        1.4.5 芳香羧酸相平衡数据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混合芳香羧酸-溶剂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测定方法及原理
        2.1.2 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
        2.1.3 实验装置
        2.1.4 实验步骤
    2.2 样品测试方法
        2.2.1 HPLC分析测试条件
        2.2.2 标准曲线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混合芳香羧酸-NMP三元体系相平衡
        2.3.2 混合芳香羧酸-DMF三元体系相平衡
        2.3.3 纯芳香羧酸在DMF/NMP溶剂中的溶解度对比
    2.4 小结
第3章 混合芳香羧酸-NMP/DMF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3.1 实验步骤
    3.2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混合芳香羧酸-NMP四元体系相平衡
        3.3.2 混合芳香羧酸-DMF四元体系相平衡
    3.4 小结
第4章 混合羧酸-NMP多元体系相图的关联
    4.1 四元体系中组分作用参数回归
    4.2 芳香羧酸-NMP三元体系相平衡计算
    4.3 芳香羧酸-NMP四元体系相平衡计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超临界流化技术提高西罗莫司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研究[D]. 陈婷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超临界沉积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钼纳米颗粒及其成核理论研究[D]. 柳宝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9)
  • [3]PET醇解协同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反应机理研究[D]. 姚浩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4]5(8)-硝基喹啉异构体溶剂结晶固液相平衡的基础研究[D]. 袁洋. 扬州大学, 2021(08)
  • [5]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D]. 郝建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6]夹带剂和螯合剂协同超临界CO2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镉的研究[D]. 陈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7]动态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溶解实验与模拟研究[D]. 王都阳. 南昌大学, 2021
  • [8]匹多莫德及S-乙酰-L-谷胱甘肽结晶技术研究[D]. 郭增爱. 济南大学, 2021
  • [9]FOX-7冷却结晶机理及晶体形貌调控技术研究[D]. 刘乾. 中北大学, 2021(09)
  • [10]混合芳香羧酸结晶分离的多元固液相平衡研究[D]. 郑敏. 扬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静态法测定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溶剂中的溶解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