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椰子叶甲虫防治调查报告

越南椰子叶甲虫防治调查报告

一、越南椰心叶甲防治工作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赵菊花[1](2019)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内群众开展生产活动日益频繁,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意识不强,加上营林措施不当和抚育管理差等因素,导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增多。从现有记录的种类和统计资料来看,并未能全面、系统地反应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和危害现状,区域内发生危害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为科学、系统地完善林业有害生物资料数据库,有效开展监测、预防和治理。本研究采用查询资料、实地调查、调查材料分析和组织研讨等研究方法,对近七年来岑王老山保护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危害规律、发生原因与防治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林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岑王老山保护区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共21种:林木害虫11种,林木病害7种,有害植物3种。研究区域没有发现广西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现两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和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2.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区域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分布区域、危害规律、防治措施。2011-2017年林业有害生物累计发生面积4287hm2,平均每年发生面积为612hm2,最低为272 hm2,最高为980 hm2,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以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防治效果不佳。八角炭疽病和八角叶甲(Oides leucomeluena Weise)危害面积分布最广,发生程度达重度,防治效果不理想,属于历史性害虫,发生面积呈总体上升、多点爆发、局部成灾的态势。3.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及防治存在的问题:一是防治意识不强;二是缺乏高效防灾技术;三是防治经费不足;四是防治基础设施差;五是森防队伍建设不齐。4.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林业有害生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防范,根据结果分析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一是开展全民防治教育宣传;二是做好营林和抚育管理;三是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五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工作;六是加强对森林病虫害各方面投入力度。

吴江林[2](2019)在《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枣椰扁潜甲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文中研究指明枣椰扁潜甲Wallacea dactyliferae是一种新发生的棕榈科入侵害虫,该虫原产于印度南部,随后扩散到孟加拉国、越南、泰国及我国的云南、台湾地区等,2004年入侵并定殖于法国。枣椰扁潜甲具有一定的入侵能力,未来可能在我国进一步扩散危害。而对于大多数昆虫而言,温度是制约其种群分布及扩散范围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围绕枣椰扁潜甲的最适温度范围以及枣椰扁潜甲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这两个科学问题,来回答枣椰扁潜甲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为枣椰扁潜甲的种群发生预测和防控,以及我们对昆虫温度的适应性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枣椰扁潜甲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叶甲科Chrysomelidae、龟甲亚科Cassidinae、Botryonopini族。成虫的主要识别特征是其口器离触角着生位置处较近,触角间未被大唇基隔开,触角基部4节呈亚念珠状,红褐色,被稀疏的短柔毛,第511节呈线状,黑色,宽与长相等,密被短柔毛。2.通过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枣椰扁潜甲的发育历期、生殖能力、存活率以及种群参数,同时预测600 d内各虫态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5℃、20℃、25℃、30℃条件下枣椰扁潜甲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070、0.0227、0.0376、-0.0028,种群的净增殖率分别为16.8、100.4、69.5、0.8。因此30℃以上的温度不利于枣椰扁潜甲种群增长;20℃是繁殖的最适温度;25℃是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3.明确了解枣椰扁潜甲成虫对极端高温的耐受极限,在受到0.5h4 h的极端高温胁迫时,其致死中温度(High lethal temperature,HLT50)为37.4℃40.7℃,短时间内(0.5 h)可承受39℃以下的高温,但不具备长时间耐高温的能力。4.明确了枣椰扁潜甲成虫对极端低温的耐受极限和耐寒策略。枣椰扁潜甲成虫期的过冷却点为-17.6℃,然而成虫在受到1 h8 h的极端低温胁迫后时,致死中温度(Low lethal temperature,LLT50)为-4.9℃-9.6℃。因此枣椰扁潜甲成虫早在体液结冰时便全部死亡,在25℃恒温饲养条件下成虫的耐寒策略应为寒冷敏感型,耐寒性较弱,不具备长时间的耐低温能力。5.在经过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处理后,枣椰扁潜甲成虫耐寒性得到显着的提升,在-9℃/2 h胁迫下的存活率从22.2%可上升至60.0100%。同时在经过快速冷驯化以后,枣椰扁潜甲成虫的过冷却点由-17.6℃降低至-20.9℃-28.3℃;虫体内的含水率从64.2%降低至48.3%;虫体内的甘油及海藻糖含量最多可分别上调84.0%、100%;而虫体内的糖原含量只在0℃时显着下降21.8%,其它快速冷驯化处理后没有显着变化。综上所述,枣椰扁潜甲的最适温度为25℃,枣椰扁潜甲对极端温度的耐受能力不强,但其耐寒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通过快速冷驯化迅速提升耐寒性,这表明枣椰扁潜甲可能会对我国北方的棕榈科植物产生一定威胁。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枣椰扁潜甲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及预测其潜在分布区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慧坚,曾小红,刘晓光,刘海清,卢琨,李晓娜,董定超,濮文辉,麦雄俊,谢龙莲,秦斌华[3](2018)在《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为掌握国内外热带农业的生产与科技发展现状、趋势,以便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申报等提供决策参考,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橡胶、木薯、油棕、香蕉、菠萝、芒果、荔枝等主要热带作物的生产与科技发展现状、趋势,并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在全球热带作物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热带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种质资源存量及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仅注重产中研究、高水平研究成果较少、高层次人才及现代农民数量较少等科技现状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构建生态高值热带农业技术体系、科学布局、调整品种与产业结构、加强产前产后技术力量及轻简栽培技术的研发、注重各层次及各学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热带作物科技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热带作物单产和品质的提高。

曾凡勇[4](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赵宇翔[5](2012)在《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由单一基于生物技术领域扩延至生物武器、生物入侵、疫病、遗传资源等涉及生物体的多个领域,并上升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林业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己引起了科研界和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的定义和管理状况为起点,在界定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基础上,将林业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开展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状况,从狭义和广义2个方而界定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其中,狭义定义指基于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通过防范和管理措施,达到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广义定义指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和控制其本身不受损害或者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分析林业生物安全安全定义的结构,确定了其定义由主体、客体、目标和评价系统4个基本要素构成,并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归纳和分析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得出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体现林业特性,具有极端性、相对性、复杂性和管理性,表现出涵盖领域多、生命性强、潜伏性突出和区域性显着的特征。(2)基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和提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特征和管理过程,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构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开展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范围、时限和日标,并将达到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利用作为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3)识别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源,确定了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生物风险因子和非生物风险因子,其中,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等,非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污染等,并就各主要风险因子对林业生物安全的影响及主要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4)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引入森林保护专业领域中,建立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灰色评价模型。以评价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状况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值为3.4810,处于较高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当前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的实际状况。(5)以林业生物安全涉及的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4个主要生物风险因子为对象,定性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所处的风险态势,探究了林业入侵生物的传播途径、林业遗传资源的丧失途径、林业转基因生物的来源途径、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得出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主要风险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得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3.8858,处于高风险等级,风险状况严峻,应加以足够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6)在全面梳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体制、制度和机构队伍等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特点、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发展趋势,并在借鉴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状况和管理现状的分析结果,确定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思路、实现途径,并从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培训与应急演练、加大宣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张文英[6](2012)在《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迹斑绿刺蛾[Latoia pastorlis (Butl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Eucleidae),幼虫取食无瓣海桑叶片,形成缺刻、孔洞,大发生时可将整张叶片或枝条上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或导致树枝枯死。本文对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种群结构特征、幼虫空间分布、各虫态形态特征、年生活史以及各虫态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开展了迹斑绿刺蛾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迹斑绿刺蛾在广西钦州康熙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茧壳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下旬出现第1代幼虫,1年中具有4个幼虫危害期。第4代老熟幼虫11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2、迹斑绿刺蛾初孵幼虫孵化后就开始活动,取食残留卵壳,并在卵壳附近开始取食无瓣海桑叶片。3龄以上幼虫具有取食新鲜蜕皮的习性。迹斑绿刺蛾幼虫选择性取食无瓣海桑、尾巨桉和秋茄叶片,而不取食桐花树叶片。该虫最喜食无瓣海桑叶片。其中,1龄幼虫取食量最小,7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且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总取食量的64.27%;4-7龄幼虫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总取食量的97.76%。整个幼虫期取食寄主植物无瓣海桑叶片的平均面积达到269.1cm2/头。迹斑绿刺蛾幼虫在无食物条件下,幼虫第4天开始死亡,8天以内大部分幼虫尚能存活。海水浸泡幼虫6h后才出现死亡现象,但存活率依然高达97.78%;浸泡12h后存活率下降到75.56%。3、迹斑绿刺蛾幼虫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的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型,呈现个体群,各方位的分布差异不显着。迹斑绿刺蛾幼虫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环境条件及自身聚集习性等引起的。4、迹斑绿刺蛾成虫夜晚活动,白天静伏,具有较强趋光性。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夜间,夜间羽化数占羽化总数的98.6%,以晚上24:00前居多,羽化后第2d交尾,交尾出现在凌晨4:00-6:00之间,持续时间13-16h,交尾结束后第2d晚上便可产卵,以22:00-02:00居多。雌成虫产卵量为35-183粒,产卵期为2-4d,多为3d。成虫寿命5-9d,雄成虫平均寿命6.7d,雌成虫平均寿命8.1d。5、迹斑绿刺蛾4月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及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年龄组配情况为:成虫42.79%,卵47.6%,幼虫7.27%,蛹或茧2.34%;成虫24.12%,卵32.77%,幼虫25.2%,蛹或茧17.91%;成虫23.62%,卵34.68%,幼虫22.69%,蛹或茧21.05%;成虫25.29%,卵32.44%,幼虫20.65%,蛹或茧19.58%。1年内雌成虫与雄成虫相比数量相对较少,雌雄性比为1:1.21。6、4种药剂对迹斑绿刺蛾2-3龄幼虫都具有杀虫效果,其中30%敌百虫800倍、1000倍、1500倍溶液和25%灭幼脲800倍溶液防效最好。晶体敌百虫溶液浓度分别为0.500、0.100、0.010mg/L和25%灭幼脲8000倍、10000倍、15000倍溶液对海虾的影响较小或无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系统研究了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对该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毛彧[7](2011)在《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文中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之一。海南热带农业总量不大,但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从资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其热带作物资源的稀缺与有用性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作物资源的保存、开发与利用又为海南经济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椰子作为海南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就有着广泛的种植及加工基础。椰子种植面积在海南热带作物种植面积中一直保持在前三位,椰子产品加工企业达400多家,年产值数十亿元,不断完善的椰子产业链和延伸辐射带动的旅游等相关产业不仅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政府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作为重要的热带景观树种之一,椰子更以其独特的热带园艺观赏价值为海南生态环境、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规律、特点、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本文由七个主要部分构成,不同部分之间围绕以椰子种质资源经济为核心的相关研究,力图发掘和展现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其经济价值,以及椰子种质资源与区域经济之间构成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规律,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或铺垫或平行或承接,彼此相关,有机的构成了完整的研究论述过程。首先研究分析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客观需求以及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种质资源学、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种质资源经济学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及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依据与理论基础;依据提出的研究思路,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观出发,对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不同阶段的外在形式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产业经济学、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多样性的椰子种质资源为资源核心对象,以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椰子产业现状为考察对象,研究和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栽培、加工以及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各类相关问题;以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研究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剖析战后日本产业发展和广东农垦改革发展的经验,基于新资源观理论讨论战后日本产业缓解资源约束的政策措施,以及广东农垦变革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些问题和案例过程的详解,论述了新资源观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区域条件下椰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对策。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循环的、以基因为载体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提供不同物质、能量、信息贡献的资源。因此,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种质资源的价值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椰子种质资源存在多层次结构特性,决定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分层次的客观必然性。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应当遵循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分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沈鑫[8](2011)在《中美货物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中美贸易的飞速发展,进出口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越来越受到两国检验检疫部门的重视。本文在资料和信息全面搜集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的有关原则,启动对中美货物木质包装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中美货物木质包装的疫情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对2007~2009年江苏进境美国货物木质包装疫情数据和2010年江苏省17家重点木质包装加工企业有害生物诱集数据的整理,分析得知随木质包装传播的有害生物数量庞大,主要种类为昆虫和线虫,其中昆虫类有害生物又以天牛、小蠹、长蠹类林木害虫为主。最终确定了6种(包括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北美家希天牛Hylotrupes bajulus L中欧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aterhouse))对中美两国经济重要性大的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二、危险性林木害虫的风险分析按照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1号——《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南》,采用有害生物多指标评价方法,对以上6种有害生物从地理分布、进入可能性、定殖的可能性、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及传入后果评估等5个方面进行详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这些有害生物均具有很强的传播扩散能力,一旦传入定殖,就可能引起毁灭性灾害,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危险性林木害虫的风险管理根据中美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与SPS协定有关原则和国际标准相符合的风险管理措施,即中美贸易所使用的木质包装材料应经过有效的检疫除害处理,将有害生物传入风险降到最低。另外,提出了初步建立林木害虫检疫监测与防控体系的想法。

孙莉娜,董军,陈永强,王忠全[9](2010)在《椰心叶甲在广东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我国大陆将椰心叶甲列为禁止入境的二类植物检疫危险性害虫。1999年9月,广东省番禺区发现椰心叶甲。目前,椰心叶甲在广东省危害严重并有扩散漫延的趋势。文章介绍了椰心叶甲在广东的发生情况、传播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为将来防范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提供借鉴。

闫峻[10](2008)在《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林业生物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威胁着国土生态安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本论文针对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融合的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界定了林业生物灾害的定义,归纳提炼了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特征,研究设计了快速估算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7年全国林业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达112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亿元,包括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总损失超过1480亿元。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专业为主体、社会参与为支撑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体系,推进由部门——救灾——危机管理为主向综合——防灾——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实行“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谁受益,谁投入”的投入政策,强化健康抗灾、检疫御灾、监测预警和防治救灾四大体系建设,在管理技术措施上,应以森林健康为目标,以防控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为重点,把森林健康作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基础,从培育种苗抓起,采取生态调控措施,提高森林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把检疫御灾作为第一道防线,在加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严格检疫封锁,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把监测预警作为第二道防线,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在全面覆盖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疫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报,为及时除治提供科学依据;把防治救灾作为第三道防线,通过建设防治作业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和防治评估系统,提高防治应急能力和减灾成效,实现可持续控灾,促进森林健康。

二、越南椰心叶甲防治工作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南椰心叶甲防治工作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预期的成果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2.2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开展情况
    2.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的进展情况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域历史沿革
    3.2 地理位置
    3.3 自然资源
    3.4 材料与方法
    3.5 调查方法
    3.6 标本采集及鉴定
    3.7 调查结果记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岑王老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分析
    4.2 历年来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4.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分布区域、危害规律、防治措施
    4.4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及影响分析
    4.5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5.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5.2 综合防治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2)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枣椰扁潜甲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枣椰扁潜甲简介
        1.1.1 分布与寄主
        1.1.2 危害及特征
    1.2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1.2.1 昆虫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
        1.2.2 昆虫的冷驯化
        1.2.3 昆虫低温适应性的生理响应机制
    1.3 昆虫两性生命表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思路
2 枣椰扁潜甲的形态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标本制作及形态观察
        2.1.3 数据分析
    2.2 形态特征描述
        2.2.1 卵的识别特征
        2.2.2 幼虫的识别特征
        2.2.3 蛹的形态特征
        2.2.4 成虫的形态特征
    2.3 小结与讨论
        2.3.1 枣椰扁潜甲的分类地位
        2.3.3 枣椰扁潜甲与其它相似种的形态比较
3 温度对枣椰扁潜甲种群增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枣椰扁潜甲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对枣椰扁潜甲繁殖力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对枣椰扁潜甲繁殖价值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枣椰扁潜甲生命期望的影响
        3.2.5 不同温度对枣椰扁潜甲种群参数的影响
        3.2.6 不同温度条件下枣椰扁潜甲种群增长潜力预测
    3.3 小结与讨论
4 枣椰扁潜甲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实验仪器
        4.1.3 高温胁迫实验
        4.1.4 过冷却点测定方法
        4.1.5 低温胁迫实验
        4.1.6 快速冷驯化处理
        4.1.7 快速冷驯化前后成虫生理生化的测定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成虫高温胁迫下的存活率
        4.2.2 过冷却点测定
        4.2.3 成虫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
        4.2.4 枣椰扁潜甲的耐寒策略
        4.2.5 快速冷驯化处理对枣椰扁潜甲成虫过冷却点及存活率的影响
        4.2.6 快速冷驯化处理对枣椰扁潜甲成虫自由水含量的影响
        4.2.7 快速冷驯化处理对枣椰扁潜甲成虫体内甘油含量的影响
        4.2.8 快速冷驯化处理对枣椰扁潜甲成虫体内糖原和海藻糖含量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4.3.1 枣椰扁潜甲对短时高温的耐受性
        4.3.2 枣椰扁潜甲的耐寒性
        4.3.3 快速冷驯化对枣椰扁潜甲耐寒性的影响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枣椰扁潜甲的最适温度
        5.1.2 枣椰扁潜甲的极端温度耐受性及耐寒策略
        5.1.3 快速冷驯化对枣椰扁潜甲耐寒性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制
    5.2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全球热带作物生产概况
    1.1 全球热带作物生产情况
    1.2 中国热带作物生产情况
2 国内外热带作物科技发展比较研究
    2.1 世界热带作物科技发展现状
        2.1.1 成立了众多各有特色的国际或区域研究组织
        2.1.2 各主要热带作物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2.1.3 农业科研能力培养得到重视
        2.1.4 科技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2.2 中国热带作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2.2.1 热带农业科技体系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2.2 部分科技成果已位列世界先进行列
        2.2.3 热带农业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2.2.4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成绩显着
    2.3 中国热带作物科技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差距
        2.3.1 国内热带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 合作力度仍需加强
        2.3.2 种质资源存量及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不利于产业升级
        2.3.3国外注重全产业链研究, 国内注重产中研究
        2.3.4国外涉及的学科及高水平论文均多于国内的
        2.3.5 高层次人才及现代农民少影响产业科技贡献率的提高
3 世界热带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及中国热带作物发展对策
    3.1 世界热带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3.1.1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趋势明显
        3.1.2 热带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将日益完善
        3.1.3 现代育种技术进步将促进热带作物品种创新与培育
        3.1.4 节本增效与资源节约型技术研究成为自主创新与推广主流
        3.1.5 热带作物工厂化生产技术及热带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将成为热点
    3.2 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建议
        3.2.1 拓宽研究领域, 构建生态高值热带农业技术体系
        3.2.2 科学布局、调整品种与产业结构,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3.2.3 加强产前、产后技术力量及轻简栽培技术的研发,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多样化
        3.2.4 注重各层次、各学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定位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1.1.1.1 国外概览
        1.1.1.2 国内简述
        1.1.2 林业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1.1.3 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概况
        1.1.3.1 国际社会方而
        1.1.3.2 典型国家方面
        1.1.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内涵
    2.1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
        2.1.1 有关概念
        2.1.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
        2.1.3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特点
        2.1.4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结构
    2.2 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
        2.2.1 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
        2.2.2 林业生物安全体现林业特性
        2.2.3 林业生物安全复杂性强
        2.2.4 林业生物安全突出极端性
        2.2.5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相对性
        2.2.6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管理性
    2.3 林业生物安全的特征
        2.3.1 涵盖领域多
        2.3.2 生命特征强
        2.3.3 潜伏性突出
        2.3.4 区域性显着
    2.4 本章小结
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目标设定
    3.1 风险管理理论
        3.1.1 有关概念
        3.1.2 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3.1.3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3.1.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由来
        3.1.5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丛本特征
        3.1.6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
        3.1.6.1 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3.1.6.2 风险识别
        3.1.6.3 风险分析与评价
        3.1.6.4 风险控制
    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
        3.2.1 有关概念
        3.2.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3.2.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3.2.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3.3.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
        3.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
        3.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限
        3.3.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识别
    4.1 生物风险因子
        4.1.1 林业入侵生物
        4.1.2 林业遗传资源
        4.1.3 林业转基因生物
        41.4 野生动物疫病
    4.2 非生物风险因子
        4.2.1 气候变化
        4.2.2 森林火灾
        4.2.3 污染
        4.2.4 其他因子
    4.3 风险因子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辩证关系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1 有关概念
    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森林健康评价的区别
    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5.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5.4.1 层次分析法
        5.4.2 灰色系统理论
        5.4.3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5.4.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林业生物安全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
    5.5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丛本原则
        5.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5.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5.5.3.2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5.6 林业生物安全多层次灰色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6.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5.6.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
        5.6.3 建立风险评价样本矩阵
        5.6.4 建立风险评价灰类和风险等级标准
        5.6.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6.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构建权矩阵
        5.6.7 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指标
        5.6.8 计算综合评价值
    5.7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应用实例
        5.7.1 采集评价样本并建立样本矩阵
        5.7.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7.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5.7.4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5.7.5 综合评价准则层指标
        5.7.6 综合评价目标层指标
        5.7.7 计算综合评价值
        5.7.8 结论分析
    5.8 本章小结与讨论
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6.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6.1.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1949年)
        6.1.2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6.1.3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6.1.4 全面提高阶段(2001年至今)
    6.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现状
        6.2.1 立法背景
        6.2.2 法律法规现状
        6.2.2.1 法律法规方面
        6.2.2.2 技术法规方面
        6.2.2.3 国际法规方面
    6.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现状
        6.3.1 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
        6.3.1.1 损害管理阶段
        6.3.1.2 损害预防阶段
        6.3.1.3 风险管理阶段
        6.3.2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
        6.3.3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分析
    6.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现状
        6.4.1 管理体制
        6.4.2 管理机构
        6.4.3 管理制度
    6.5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6.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现状分析
        6.6.1 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6.6.3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6.6.4 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6.6.5 管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6.7 本章小结
7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7.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形势分析
        7.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
        7.1.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日趋严重
        7.1.3 林业转基因生物问题将日渐显现
        7.1.4 野生动物疫病发生频次加快
        7.1.5 气候变化等非生物风险因子影响日益明显
    7.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7.2.1 林业入侵生物的入侵传播途径
        7.2.1.1 自然入侵
        7.2.1.2 人为入侵
        7.2.1.3 天敌释放导致生物入侵分析
        7.2.1.4 林业入侵生物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分析
        7.2.1.5 林业入侵生物在国内的传播途径(方式)分析
        7.2.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途径
        7.2.3 林业转基因生物来源途径
        7.2.4 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7.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
        7.3.1 采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评价样本
        7.3.2 建立评价样本矩阵
        7.3.3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7.3.4 综合评价准则层和目标层指标
        7.3.5 计算综合评价值
        7.3.6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8.1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思路
    8.2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途径
    8.3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
        8.3.1 建立林业生物安全法制体系
        8.3.1.1 地方性法律法规
        8.3.1.2 国家法律法规
        8.3.1.3 技术性法规
        8.3.1.4 法律法规的实施
        8.3.2 构建林业生物安全政策体系
        8.3.2.1 多元化投入政策
        8.3.2.2 科技支撑政策
        8.3.2.3 多部门协作政策
        8.3.2.4 分类管理政策
        8.3.2.5 政策的制汀与执行
        8.3.3 健全林业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8.3.3.1 组织保障
        8.3.3.2 制度保障
        8.3.3.3 信息保障
        8.3.3.4 能力保障
        8.3.4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与应急演练
        8.3.5 扩大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红树林病害及昆虫研究概况
        1.1.1 红树林主要病害
        1.1.2 树林昆虫多样性
        1.1.3 红树林主要害虫
        1.1.4 树林主要害虫防控技术
    1.2 国外红树林昆虫研究概况
        1.2.1 红树林昆虫多样性
        1.2.2 红树林害虫
        1.2.3 树林害虫防控技术
    1.3 无瓣海桑研究概况
    1.4 迹斑绿刺蛾研究概况
    1.5 研究迹斑绿刺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的重要性
    1.6 本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虫源、虾及供试植物
        2.1.2 仪器与药品
    2.2 试验点概况
    2.3 方法
        2.3.1 迹斑绿刺蛾各虫态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研究
        2.3.1.1 室内饲养观察
        2.3.1.2 林间套笼观察
        2.3.1.3 野外调查
        2.3.2 迹斑绿刺蛾各虫态生活习性研究
        2.3.2.1 幼虫危害行为及活动性观察
        2.3.2.2 幼虫选择性取食
        2.3.2.3 幼虫非选择性取食
        2.3.2.4 幼虫耐饥饿试验
        2.3.2.5 幼虫抗逆性
        2.3.2.6 成虫行为习性观察
        2.3.3 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种群特征研究
        2.3.3.1 调查方法
        2.3.3.2 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2.3.3.3 Iwao的m~*-m回归分析法
        2.3.3.4 聚集原因分析方法
        2.3.4 四种药剂对迹斑绿刺蛾室内防效试验
        2.3.4.1 四种杀虫剂对迹斑绿刺蛾的毒力测定
        2.3.4.2 两种杀虫剂对虾的毒性测定
        2.3.5 数据分析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的生物学特性
        3.1.1 迹斑绿刺蛾各虫态形态特征
        3.1.2 迹斑绿刺蛾年生活史
        3.1.3 迹斑绿刺蛾各虫态生活习性研究
        3.1.3.1 幼虫为害行为及活动性
        3.1.3.2 幼虫选择性取食
        3.1.3.3 幼虫非选择性取食
        3.1.3.4 幼虫耐饥饿试验
        3.1.3.5 幼虫抗逆性
        3.1.3.6 成虫活动性
        3.1.3.7 成虫羽化行为
        3.1.3.8 成虫交配行为
        3.1.3.9 成虫产卵行为及寿命
    3.2 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的种群特征研究
        3.2.1 年龄组配
        3.2.2 性比
        3.2.3 种群数量动态
        3.2.4 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幼虫空间分布
        3.2.4.1 空间分布型测定
        3.2.4.2 Iwao的m~*-m回归分析
        3.2.4.3 聚集原因分析
    3.3 迹斑绿刺蛾防治指标的确定
    3.4 四种药剂对迹斑绿刺蛾的毒力
    3.5 两种药剂对虾的毒性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迹斑绿刺蛾生活史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4.2.2 成虫习性与温湿度的关系
        4.2.3 幼虫取食习性及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4.2.4 幼虫耐饥饿和抗逆性与发生危害的关系
        4.2.5 幼虫空间分布与发生危害的关系
        4.2.6 年龄组配与发生危害的关系
        4.2.7 种群数量动态与发生危害的关系
        4.2.8 迹斑绿刺蛾防治策略
        4.2.8.1 防治指标的确定
        4.2.8.2 药剂的确定
        4.2.8.3 害虫防治与发生规律的关系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与评价
    2.1 种质资源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2.3.1 国外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
        2.3.2 国内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2.4 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2.4.1 椰子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研究
        2.4.2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交流
        2.4.3 国内外椰子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及研究现状
    2.5 文献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3.1 椰子种质资源生长发育的七个阶段
    3.2 椰子主要部分的组分研究
    3.3 全球主要椰制品生产与贸易研究
    3.4 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层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育种、栽培和加工
    4.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
        4.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的关系
        4.1.2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椰子育种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4.1.3 生物信息技术与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4.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
        4.2.1 椰子栽培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表现研究
        4.2.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与椰子栽培经济价值研究
        4.2.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产业发展
    4.3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加工
        4.3.1 椰子材料资源及加工的多样性研究
        4.3.2 椰子加工制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4.3.3 椰子加工产业集群及其评价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
    5.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
        5.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经济研究
        5.1.2 椰林碳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5.1.3 椰园复合种养生态及经济价值研究
    5.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社会文化
        5.2.1 椰子种质资源演化与人类社会活动研究
        5.2.2 椰子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1 案例1:区域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战后日本产业发展
    6.2 案例2:广东农垦实施海外垦胶发展热带作物产业
    6.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6.3.1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6.3.2 海南椰子种质产业的发展
        6.3.3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3.4 问题形成的原因
        6.3.5 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美货物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1.1.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念
        1.1.2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
    1.2 中美木质包装研究概况
        1.2.1 木质包装的定义及种类
        1.2.2 中美木质包装的特点
        1.2.3 我国木质包装的检疫历史
        1.2.4 我国进境木质包装的疫情现状
    1.3 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中美货物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3.1 中美木质包装有害生物疫情总体情况
        3.1.1 进境美国木质包装疫情截获情况
        3.1.2 进境美国木质包装上截获的主要有害生物种类
        3.1.3 我国出境木质包装材料上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调查
    3.2 风险评估名单的确定
第四章 中美木质包装携带的重要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4.1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
        4.1.1 地理分布
        4.1.2 进入可能性
        4.1.3 定殖可能性
        4.1.4 定殖后扩散可能性
        4.1.5 传入后果评估
    4.2 北美家希天牛Hylotrupes bajulus L
        4.2.1 地理分布
        4.2.2 进入可能性
        4.2.3 定殖可能性
        4.2.4 定殖后扩散可能性
        4.2.5 传入后果评估
    4.3 中欧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Hopkins)
        4.3.1 地理分布
        4.3.2 进入可能性
        4.3.3 定殖可能性
        4.3.4 定殖后扩散可能性
        4.3.5 传入后果评估
    4.4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
        4.4.1 地理分布
        4.4.2 进入可能性
        4.4.3 定殖可能性
        4.4.4 定殖后扩散可能性
        4.4.5 传入后果评估
    4.5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
        4.5.1 地理分布
        4.5.2 进入可能性
        4.5.3 定殖可能性
        4.5.4 定殖后扩散可能性
        4.5.5 传入后果评估
    4.6 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
        4.6.1 地理分布
        4.6.2 进入可能性
        4.6.3 定殖可能性
        4.6.4 定殖后扩散可能性
        4.6.5 传入后果评估
第五章 风险管理
    5.1 总体管理策略
        5.1.1 风险管理的备选方案
        5.1.2 备选方案的效率及影响评估
    5.2 林木害虫检疫监测与防控体系的建立
        5.2.1 成立专门的监测管理机构
        5.2.2 林木害虫监测技术方法
        5.2.3 建立疫情管理数据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10)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已有的相关研究
        1.5.1 灾害经济学研究进展
        1.5.2 林业生物灾害经济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创新
2 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2.1 几个相关概念
        2.1.1 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2.1.2 自然灾害的特征
        2.1.3 林业生物灾害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2.1.4 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
        2.1.5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内容
    2.2 灾害管理理论
        2.2.1 灾害系统理论
        2.2.2 灾害管理周期
        2.2.3 灾害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2.2.4 灾害管理体系
        2.2.5 灾害的风险管理
        2.2.6 灾害的危机管理
        2.2.7 灾害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
    2.3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
        2.3.1 森林灾害经济
        2.3.2 森林灾害经济的研究重点
        2.3.3 森林灾害经济的基本原理
        2.3.4 森林受害程度的分析方法
        2.3.5 林业生物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2.3.6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分级标准
        2.3.7 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2.4 新古典福利经济学
    2.5 生态系统理论
        2.5.1 生态平衡与生态稳态
        2.5.2 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
        2.5.3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理论
    2.6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6.1 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2.6.2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原理
3 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3.1 我国古代农林生物灾害管理的历史和对当代的启示
        3.1.1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回顾
        3.1.2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
        3.1.3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3.2 我国现代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3.2.1 “彻底消灭”理论占主导时期
        3.2.2 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理论占主导时期
        3.2.3 森林健康和可持续控治理论为指导时期
    3.3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概述
        3.3.1 世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
        3.3.2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
        3.3.3 我国与国外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念的比较
    3.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3.5 小结
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4.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4.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4.1.2 本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4.2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特点及成因
        4.2.1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与危害特点
        4.2.2 林业生物灾害成因分析
    4.3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4.3.1 影响林业生物灾害发展的因素
        4.3.2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4.4 小结
5 林业生物灾害的经济损失估算
    5.1 问题的提出
    5.2 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5.2.1 指标体系
        5.2.2 分析方法
    5.3 全国主要林业生物灾害损失估算
        5.3.1 数据来源
        5.3.2 主要林业生物灾害的损失估算
        5.3.3 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 小结
6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6.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经济效应
        6.1.1 公共物品的内涵
        6.1.2 公共物品的特性
        6.1.3 外部效应的特性
        6.1.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效应
    6.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分析
        6.2.1 灾害成本概念
        6.2.2 林业生物灾害及其管理成本的界定
        6.2.3 林业生物灾害成本效益分析
        6.2.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效益问题
    6.3 小结
7 林业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分级管理
    7.1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
        7.1.1 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性分类
        7.1.2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策略
    7.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管理
        7.2.1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标准
        7.2.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7.3 小结
8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策研究
    8.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机制研究
        8.1.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要素分析
        8.1.2 转变管理方式
        8.1.3 改进管理方法
        8.1.4 完善管理制度
    8.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2.1 完善法律法律法规体系
        8.2.2 强化执法能力
        8.2.3 加强执法监督
        8.2.4 增强法律意识
    8.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投入政策
        8.3.1 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政策体系
        8.3.2 建立多渠道投入为辅的社会投入体系
        8.3.3 设立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急储备资金
        8.3.4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资金管理
    8.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技术支撑措施
        8.4.1 森林健康措施
        8.4.2 检疫御灾措施
        8.4.3 监测预警措施
        8.4.4 防治救灾措施
    8.5 小结
9 结论和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讨论和体会
参考文献
附件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附件2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补助费系数表
附件3 2007年网上调查各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汇总表
附件4 1998-200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表
附件5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越南椰心叶甲防治工作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对策研究[D]. 赵菊花. 广西大学, 2019(12)
  • [2]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枣椰扁潜甲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D]. 吴江林.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3]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J]. 张慧坚,曾小红,刘晓光,刘海清,卢琨,李晓娜,董定超,濮文辉,麦雄俊,谢龙莲,秦斌华. 农学学报, 2018(03)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 赵宇翔.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6]无瓣海桑害虫—迹斑绿刺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D]. 张文英. 广西大学, 2012(03)
  • [7]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D]. 毛彧. 海南大学, 2011(10)
  • [8]中美货物木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D]. 沈鑫.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椰心叶甲在广东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综述[J]. 孙莉娜,董军,陈永强,王忠全. 防护林科技, 2010(04)
  • [10]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 闫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越南椰子叶甲虫防治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