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一、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跃生[1](2021)在《百年来中国家庭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清末至2010年百年间,中国社会发生诸多重要变革,民众家庭深受影响。通过对民国时期、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至2010年三个时期中国家庭结构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努力将各个时期家庭结构的研究特征、方法和贡献加以呈现,同时指出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试图为当代学者进一步开展对清末以来家庭结构的研究提供借鉴。

刘志永[2](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马冬[3](2019)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大公报》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报纸,从创刊开始历经3个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大众媒体的典型代表,其刊登的新闻、社论、短评、文章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主要围绕1932年8月至1935年7月国民党直接统治华北地区时以《大公报》新闻、短评为主构成的公共舆论内容,辅之以《申报》和其它刊物的声音,结合此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为核心的垄断意识形态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和约束,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关连、悖论反衬及屈从权威、教育外延的关系。全文共32万余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计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历经孙中山建立政治基础、戴季陶重构哲学方向、蒋介石推进制度体系,基本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标志,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完成了核心思想的解读和确立,并实现了向统治阶级核心意识形态转变。与之同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作为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社会化也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日程,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通过校园教育普及,所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就开始了“党化新闻界”和“党化教育”的过程,分别采用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教育熏陶的潜移默化式影响。二、《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即“以主义治国”,所以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孙中山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公报》对孙中山的符号化、仪式化推崇和宣传就成为了其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第一个舆论焦点取向。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掌握了对孙中山思想的权威解读以及对国民政府党政权力的控制,所以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和权威拥护也是《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另一个舆论焦点取向。此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点评都表现了对国民党“制度时间”的重视、对孙中山符号化的承认、对蒋介石的拥戴。三、《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核心,作为对其支持和宣传的重要表现,对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媒体点评,成为了《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重要表现,尽管现实中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更多表现为“弱国无外交”和疲于奔命,在民权主义方面乏善可陈,在民生主义方面踯躅前行,《大公报》依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主动宣传。四、《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和束缚,作为大众媒体代表的《大公报》表现出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公共舆论的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直接控制,《大公报》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口吻间接表达公共舆论的立场和态度;面对新闻检查的直接压迫,她也可以给予直接的批评和当面的抨击;面对形势和时局的风云变幻,她也借助“短评”栏目迅速直接的摆明态度和立场。

冯志峰[4](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李科[5](2016)在《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持续千年的传统农业大国,“三农”工作一直为党和国家极端重视并合力支持,年年中央为促进“三农”发展而持续出台各类文件多项优化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策略举措并加大落实力度,在我国支持与服务“三农”工作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金融作为未来我国金融现代化、经济化发展的关键,其在金融资源调配及处置中一直等同于主导力量及枢纽定位,为“三农”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品质直接左右着农村经济的发育水准。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秩序、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与建设也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中之重,其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与优化是强化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并改进农村金融秩序任务的总局性、基础性工作,只有深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方可为建设并健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改革及发展提供纲领指导。农村金融长期以良好、有序的形态发展要依赖于健康、蓬勃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反之亦然。做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并对其不足之处加以优化是修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广集农村经济成长资金的基础,只有做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及优化方可实现我国广阔农村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健康运转及社会的自然和谐。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及系统论研究方法等多种方法,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详尽研究样例,对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所涉猎理论要点加以思讨后,就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情状进行分析,经由建设实践、SWOT分析等充分掌握了建设现状;随后以此为切入点,评价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从金融活跃度、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农村金融支农效率、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四方面来系统评判其建设成绩。在创设其评价指标与体系的时候经由量化来直观、真实地展现出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最后,对症下药地提出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对策,即优化好本县农村金融所需的经济基础环境、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所需的制度环境建设、改进农村金融必须依赖的信用环境及规范好农村金融中必须存在的地方政府各类行政行为。经由上述研究,期待本文研究可为国内该方面的研究尽些许微薄之力。

陈国军[6](2016)在《人格与财产双重视域下墓地的民法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基本命题为:我国宜构建物权性墓地使用权制度。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墓地保护的民法机理与物权性墓地使用权的构建,进而探究墓地保护的历史源流,探讨墓地的权利属性优劣,评析当前墓地现状及其纠纷的缘由。经由此项研究,尝试回答四个子问题:墓地保护的历史正当性为何?墓地保护的民法机理何在?物权性墓地使用权的优越性为何?物权性墓地使用权制度应如何构建?第一章为绪论。该章对本文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作了析明,并分别梳理、归纳了在人格和财产的不同视角下,中外学界对于墓地民法保护所涉内容的研究现状。同时,为使本文论证逻辑顺当、结构严谨,限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探究墓地的缘起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论述层面分为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两大层次,俾与后三章前后呼应,拟一气展现我国古代墓地制度变迁之脉络,并立足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外部视角,抽象人格因素在墓地制度演变进程中的表现与作用,以论证墓地保护的历史正当性。本章亦致力发掘传统墓葬文化对国家治理的基本政策之影响,提示墓地保护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亦探寻至今可借鉴的中国化制度资源。第三章论述墓地保护的民法机理。此章节系墓地保护的法理基础,论证墓地保护的合理性,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其一,评析死者有形人身遗存的法律属性。通过历史的、逻辑的、伦理的和法释义学的综合考量,可以得出,死者有形人身遗存蕴含着人性伦理要素,即人类作为物种享有的人类尊严,由此,该客体不可交易但可移转,具有专属性,可准用人身的规则,属于类人身。同时,将绝对身份权和人类尊严纳入到死者有形人身遗存的权益构造中,并通过建立和运用“人类尊严紧密度原则”,不但能够较好地修正传统民法人物二分理论在解释因死者人身遗骸产生的人体生物利用与人性伦理之间价值冲突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证成墓地的法律属性。其二,评析墓地的法律属性。在民法人文主义的情怀下,具体人的领域向财产扩张,墓地因死者的人身遗骸而具有人格因素。该人格因素是基于何种缘由可得到民法的承认与保护?该问题贯穿论述始终,通过对民法人文情怀的演进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质分析,笔者认为“人格物”系墓地的法律属性。该章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现代民法理论预案。第四章辨析墓地的权利属性,以此论证物权性墓地使用权的优越性。鉴于土地制度的复杂性,我国墓地上所有权与使用权并存。墓地作为客体的法律属性仅能表明对其保护的合理性,而从本章对墓地上的土地使用权属性的优劣比较分析可知,债权性墓地使用权在对墓地所有权的限制、权利期限、征收补偿、权利转让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尚不能支撑对墓地的有效保护,物权性墓地使用权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该章系构建物权性墓地使用权的理论基础。第五章反思我国墓地保护的现状,以此揭示墓地保护的现实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物权性墓地使用权的合理方案。该章的论证与实证分析方法紧密结合,始终联系我国墓地制度的行政、司法和民俗现实,将现有墓地分为两类四种,即私人墓地与公共墓地两大类,通过寻回被“遗忘”的墓地权利、归整司法案例和行政实践经验、发现民间习惯,为墓地使用权制度的构建提供现实性基础。墓地使用权的构建系基于上述各章与本章前段的论证。当前,可利用民法解释学将墓地使用权解释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殊类别,以弥补现有规定的不足。民法典制定时,一方面可确立习惯的民法法源地位以规制历史上的私人墓地,另一方面在用益物权中确立墓地使用权以适用公共墓地,以此以协调和消除墓地上的权益冲突。第六章为结论。该章系对本文主要观点和主要贡献的总结,同时对基于本文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做出了说明。本文二、三、四、五章亦为各主要观点的独立论证单元,各观点之间具有逻辑递进关系,基于人格和财产的视角的论证思路为各章融合的中心链条,如此可构成较为完整的墓地民法保护研究。

徐宪花[7](2014)在《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寿光市为例》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载体,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民生经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事关经济发展全局,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整个金融生态环境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金融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和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深入探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对于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确保经济金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依据经济与金融生态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全面分析了寿光市金融生态建设与发展的现状,随后对寿光市金融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时序实证评价,通过评价分析归纳、剖析了该市金融生态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一是,目前,寿光市金融生态建设整体状况在山东省辖内属于较先进的县域,该市金融组织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已显,县域金融监管机制基本形成;二是通过调研,该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县域经济基础建设仍需强化,县域产权制度改革仍需深化,县域法律体系建设不尽完善,县域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责任不够明确等;三是通过研究,指出了进一步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逐步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银行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各方联动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县域金融体系多层次、广覆盖,金融服务多样化,法制、信用环境全面优化,中介体系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优化,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任伟伟[8](2012)在《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政府社会调查肇始于清末新政时期,中经北京政府时期,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形成规模,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整体认知近代政府社会调查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社会调查,所依靠的资料主要包括当时政府各机关公布的调查报告、各省市政府出版的政府公报和市政公报、各省市建设厅出版的建设公报、政府各调查统计机构出版的调查统计刊物以及一些商业刊物,比如《银行周报》、《工商半月刊》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档案资料。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进行了整体研究,然后选取了资源委员会、地质调查所作为个案进行考察,并且将山东省政府作为地方政府的典型进行分析,力求点面结合,全面展示南京政府社会调查的整体面貌;另外本文分别对南京国民政府、地质调查所和山东省政府的社会调查数量作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分析,力求反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调查的整体状况和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出于建国的需要,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由此促成了政府社会调查的大规模开展。就时间而言,1929年政府社会调查数量开始大幅上升,1935年骤然下降;就地域来讲,1937年之前全国各省区几乎均有调查,但多寡不一,调查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区,但是1937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调查向西部地区倾斜;就内容而言,政府社会调查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中经济调查数量最多,其次是社会调查。社会需求是政府调查勃兴的直接动因以及与社会行政、社会改良关系密切是南京政府社会调查的两大基本特点。其中,行政与社会调查的关系是最为根本的,政府青睐社会调查的最主要原因是要通过调查社会事实为其施政提供数字化的依据。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有时由于条件所限,又会出现“因果不对称性”的特点。受历史条件所限,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活动及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缺陷,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其贡献尤其是不能否定其折射出的科学执政的现代理念。在个案分析方面中央主要选取了资源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这两个重要机构来透视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以及近代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资源委员会是一个国防备战机构,也是系统地对中国进行基本国势调查的最为重要的政府机构。它的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国防建设的调查研究以及计划工作,尽管随着调查工作的完成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其任务转向重工业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会从事的调查工作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以及国防备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的总体分析,透视政府调查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资源委员会开展的中国第一次全国工业调查及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来探讨该会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具体运作方式、其中所凸显的机构以及制度的作用,并分析其优缺点,从而为真实地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提供范本。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机构,以丁文江、翁文灏为首的地质学奠基人在地质调查方面呕心沥血。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对于该所的地质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全面考察其整体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于地球科学发展的影响,并且透过对丁文江、翁文灏等人毕生地质调查的实践来凸显地质调查在地质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考察社会调查与中国近代科学进步的关系。在地方个案中,论文选取了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作为考察对象,以展示当时政府社会调查在地方的推行和开展情况。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并非颇具典型性,但是山东省政府自身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1930-1937年韩复榘主鲁时期。这一时期,山东省政府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军阀出身的韩复榘极力维护其独立王国的利益,在原则性问题上不惜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但是在发展山东地方经济方面,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调查作为政府开展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此时也颇受青睐,这一方面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趋势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深受南京中央政府的影响以及履行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结果。本文通过相关资料对于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考察了其调查类型、方式以及特征,并且通过邹平县人口调查来具体窥探社会调查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政治角度来讲,国民政府并非进步政治势力,山东省政府与南京中央政府存在一些矛盾,但是两者在科学执政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在发展中国方面的步伐也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一味简单地否定国民党执政和地方军阀执政。判断一个政权的得失除考察其政治取向外,还应当看其是否有着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并对这些举措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社会调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体系较为完备、影响深远的政府调查行为。它体现了科学执政的现代理念,为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

李赓[9](2012)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经济建设与解决失业及无业问题之互动》文中提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存在着严重的就业问题。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频繁的内忧外患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然而,从1927年到1937年的这10年间,又恰恰是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黄金十年,经济发展速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30年的国民党三大上,指出了国家建设的程序,一为铁道等交通事业,二为农林、畜牧、垦荒、水利等事业,三为公用、卫生等事业,并强调这些事业应该以国家经营为主。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建设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各项事业蓬勃兴起,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交通建设诸多方面都迅速发展。各地也兴起了许多民生工厂,吸纳了一定的社会就业。南京国民政府的措施,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就业状况的缓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当时的山东省,正处于韩复榘的统治之下,韩复榘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维护半独立的局面,也进行了许多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缓和当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当时山东省就业形势严峻,失业和无业问题严重,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山东省的侵略,严重的阻碍了山东的经济建设进程;其次,山东省遭受了当时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冲击了山东省脆弱的经济结构;再次,山东省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冲击,例如水灾、旱灾等等,造成了大批失业及无业游民的产生。另外,连年战争的影响,也使得这一时期的山东经济大伤元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经济建设,促进就业。首先,山东省在各地开设了许多平民工厂和平民工厂,以吸纳当地的就业。例如,山东的民生工厂就遍布全省,被誉为当时的“模范省”。另外,山东省政府还进行了诸多建设,例如修筑铁路、公路,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工程,以尽可能的吸纳社会上存在的无业游民,稳定社会秩序。另外,当时的山东省政府还大力提倡国货,以振兴山东省的经济实力,抵御国外的经济侵略;山东省政府还采取了兴办官办企业的措施,以提高经济技术水平,为山东省内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示范。山东省政府还在山东省的农村地区进行了改革,例如实行农村合作制度,积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并努力改良农业品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当时山东省建设的相关考察,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当时政府解决失业与发展经济的成效。总体来看,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省的经济建设和就业问题的互动是较为成功的。兴建了许多企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都有了一定发展,失业和无业现象严重的状况多少得到了遏制。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也是当时区域现代化的重要典范。

王舒扬[10](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3)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论题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三、重要概念及研究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
    第一节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历史回溯
        一、孙中山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基础
        二、戴季陶重构“以党治国”的哲学方向
        三、蒋介石推进“以党治国”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国民党“党化新闻界”有关法规的制定
        一、确立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思想的垄断解释地位
        二、执行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的宣传制度
        三、严控“新闻纸”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一、课堂中的“党义”教育
        二、校园中的“党化”控制
        三、时间上的“党国”记忆
        四、空间上的“总理”符号
    小结
第二章 《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
    第一节 以制度时间为核心的符号宣传
        一、总理纪念周的舆论推广
        二、革命纪念日的媒体教化
        三、孙中山陵寝的精神崇拜
    第二节 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向心宣传
        一、对国民党其它重要人物和势力的轻视
        二、对镇压共产党行动的支持
        三、对“新生活运动”的拥护
    小结
第三章 《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抗争宣传
        一、对被动抵抗日本侵略的无奈宣传
        二、与苏联关系曲折恢复的尴尬报道
        三、借美国政治外交支持的自惭宣传
        四、维护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重点报道
    第二节 以民权主义为内涵的政治宣传
        一、烘托推进民权的氛围
        二、展现间接民权的完善
    第三节 以民生主义为旨向的发展经济及社会文化宣传
        一、主张改善生产环境
        二、疾呼充实粮食生产
        三、展示交通建设发展
        四、列举文化建设措施
        五、号召顺应服饰潮流
    小结
第四章 《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
    第一节 间接阐释公共舆论的立场
        一、呼吁挽救民族危亡
        二、要求实现国内统一
        三、号召促进民生进步
    第二节 直接反对“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
        一、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策略性
        二、展现新闻纸遭受检查的普遍性
    第三节 利用短评坚守“文人论政”
        一、涉及国计民生全方位的议题设置
        二、代表公共舆论守门人的价值立场追求与原则
    小结
结语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5)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相关理论
    2.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概念
        2.1.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定义
        2.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特性
    2.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分析
    2.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估设计
        2.3.1 评估设计原则
        2.3.2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2.3.3 评估指标分析
        2.3.4 评估方法
第三章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3.1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践
        3.1.1 政治环境
        3.1.2 政务环境
        3.1.3 信用环境
        3.1.4 金融基础环境
        3.1.5 司法环境
    3.2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SWOT分析
        3.2.1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势
        3.2.2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劣势
        3.2.3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机遇
        3.2.4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
    4.1 金融活跃度
        4.1.1 邹平县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
        4.1.2 邹平县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变动趋势
        4.1.3 邹平县农村金融存贷款总额变动趋势
    4.2 农村金融信贷结构
        4.2.1 邹平县金融总体结构
        4.2.2 邹平县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
        4.2.3 邹平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内部结构
    4.3 农村金融支农效率
        4.3.1 邹平县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向
        4.3.2 邹平县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情况
    4.4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第五章 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对策
    5.1 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环境优化
        5.1.1 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5.1.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5.1.3 加快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5.2 农村金融的制度环境优化
        5.2.1 完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
        5.2.2 完善农村金融法制环境
        5.2.3 建立严密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5.3 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优化
        5.3.1 构建农村社会信用系统
        5.3.2 完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
        5.3.3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信用教育
    5.4 农村金融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人格与财产双重视域下墓地的民法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人格视角下的墓地研究状况
        二、财产视角下的墓地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墓地的肇源与演变
    第一节 墓地的缘起:史前社会
        一、旧石器时期
        二、新石器时期
        三、墓葬缘起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墓葬的发展:以中国古代为考察对象
        一、先秦时期
        二、宗法地主专制帝制时期
        三、墓葬演进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制度借鉴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墓地保护的民法机理:基于民法上人、物二元论的省思与重释
    第一节 民法机理一:死者有形人身遗存的法律属性--类人身
        一、死者有形人身遗存法律属性的民法阐释之惑
        二、困境的突破--对传统权利客体理论的反思与重释
        三、死者有形人身遗存上的权益构造
    第二节 民法机理二:墓地的法律属性--人格物
        一、文本与问题:人格情感因素能否融合在民法之物中?
        二、民法中的人文情怀:从抽象人到具体人
        三、困境的突破—民法中物的反思与重构
        四、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墓地上的权利属性辨析—债权抑或物权?
    第一节 债权性墓地使用权的不足
    第二节 物权性墓地使用权的优势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内地墓地制度的反思与墓地使用权物权化的构建
    第一节 新中国墓地的公有化演变与法制现状
        一、新中国墓地公有化立法的历史沿革
        二、法制现状:有关墓地的法律规范梳理
    第二节 我国内地墓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墓地的现状分析
        二、因墓地而引发的纠纷归整
    第三节 墓地使用权物权化的构建
        一、现行《物权法》视野下构建墓地使用权的初步设想:墓地使用权能否解释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殊类别?
        二、《民法典》编纂或《物权法》修订时应明确的墓地使用权相关规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及余论
        一、主要贡献
        二、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情况

(7)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寿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县域金融生态相关理论概述
    2.1 金融生态概念由来
    2.2 县域金融生态理论
        2.2.1 县域金融生态内涵与特征
        2.2.2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2.3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3.1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2.3.2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特殊性
    小结
第3章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 寿光市为例
    3.1 寿光市概况
    3.2 寿光市金融生态建设现状
        3.2.1 县域金融组织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3.2.2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已显
        3.2.3 县域金融监管机制基本形成
    3.3 县域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3.3.4 评价计算过程
        3.3.5 寿光市金融生态评价结果分析
    3.4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中尚存的问题
        3.4.1 县域金融市场主体功能发挥不足
        3.4.2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职责落实不明
        3.4.3 县域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缺失
    小结
第4章 制约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原因
    4.1 县域经济基础建设薄弱
    4.2 县域产权制度改革落后
    4.3 县域法律体系建设不尽完善
    4.4 县域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4.5 地方政府责任不够明确
    小结
第5章 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优化对策
    5.1 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5.2 强化政府在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5.3 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5.4 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5.5 大力实施“金融诚信工程”
    5.6 完善县域金融法律体系
    5.7 加强县域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五、难点与创新点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活跃
    第一节 活跃的数量表现:一个统计分析
        一、调查的总量
        二、调查的区域分布
        三、调查的内容分布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基本特点
        一、社会需求是政府社会调查勃兴的直接动因
        二、政府社会调查与社会行政、社会改良关系密切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与方法
        一、社会调查的类型划分
        二、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探讨
    第四节 政府社会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其示范作用
        一、社会调查问题分析
        二、社会调查的示范作用分析
    第五节 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
        一、有效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二、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具有“因果不对称性”
第二章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与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关系探究
    第一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工作总体状况
        一、实施资源调查的原因
        二、国防设计委员会时期社会调查工作状况
        三、资源委员会时期社会调查工作状况
        四、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的特点以及不足
        五、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之于经济建设的价值
    第二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全国性调查模式探究—以1932年中国工业调查为例
        一、工业调查的背景、必要性以及过程分析
        二、工业调查的结论分析
        三、工业调查之问题分析
    第三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地方性调查模式探究—以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为例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的方式方法探讨
        三、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四、调查的影响
第三章 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与南京国民政府工矿业发展关系探究
    第一节 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总体状况
        一、地质调查的统计分析
        二、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
        三、地质调查付出的巨大代价
    第二节 翁文灏与中国近代地质调查
        一、翁文灏钟情地质调查的原因
        二、翁文灏地质调查的成就
        三、对翁文灏地质调查的评价
    第三节 丁文江与中国近代地质调查
        一、丁文江地质调查的成就
        二、丁文江地质调查对于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丁文江地质调查的特点
        四、丁文江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探讨
    第四节 南京政府启用丁文江、翁文灏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渊源
        二、知识分子自身的尝试
        三、政府自身的需要
第四章 地方政府社会调查模式之考察:以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为例
    第一节 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的总体状况
        一、社会调查的总量:一个统计分析
        二、社会调查的类型及方式
        三、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以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为例窥探政府调查方法
        一、调查缘起
        二、调查的主要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经济建设与解决失业及无业问题之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山东的失业及无业问题
    一、 城市的失业问题
    二、农村的无业问题
    三、失业及无业问题的行业分布
第二章 山东省失业及无业游民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一) 日本侵华的威胁
        (二)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二、内部因素
        (一) 灾荒的影响
        (二) 战争的影响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积极应对
    一、中央政府的经济建设策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建设概况
        (一) 交通建设概况
        (二) 水利、农林、垦荒等建设概况
        (三) 民生工厂建设情况
第四章 山东省应对失业、发展经济的建设活动
    一、民生工厂的建设
        (一) 民生工厂的建设情况
        (二) 总体评价
    二、其它建设措施
        (一) 提倡国货
        (二) 兴办官营企业
        (三) 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兴修
        (四) 水利设施的兴建
        (五) 复兴农村运动
第五章 总体评价
    一、积极作用
    二、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2.1.3 调研内容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2.2.4 缺少节能意识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2.3.2 沼气利用现状
        2.3.3 秸秆利用现状
        2.3.4 生土利用现状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2.4.2 农宅用能设备
        2.4.3 家庭人口构成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2.5 小结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3.4 小结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4.1 行政支持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4.2 民众参与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4.2.2 "参与型"设计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4.3 经济可行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4.4 规划先导
        4.4.1 整治旧村环境
        4.4.2 慎选新村址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4.5 小结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5.3 小结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6.1.1 太阳能的利用
        6.1.2 地热能利用
        6.1.3 风能利用
        6.1.4 生物质能利用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6.2.1 墙体设计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6.2.3 屋面设计
        6.2.4 门窗设计
        6.2.5 热桥处理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2 论文研究成果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四、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来中国家庭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王跃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D]. 马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邹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D]. 李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6]人格与财产双重视域下墓地的民法保护研究[D]. 陈国军.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2)
  • [7]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寿光市为例[D]. 徐宪花.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9)
  • [8]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D]. 任伟伟. 山东大学, 2012(11)
  • [9]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经济建设与解决失业及无业问题之互动[D]. 李赓.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邹平县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