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贵州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邓木子然[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余丞程[2](2021)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既是一种特殊现象,又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其构造、地貌、水文特征和自然植被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还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公认为世界上湿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区域之一,其发育演化和地貌多样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并拥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西南喀斯特地区同样为生态脆弱区,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了石漠化现象和结果,并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贫困。随着人口增多,环境和社会资源压力逐渐增加,资源减少成为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对生态旅游地负责、保护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福祉,以及实现环境教育的特性,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城镇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生态旅游理论和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基于现有生态旅游景区案例从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旅游环境四方面总结了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1)规范游客行为;2)资源保护性开发;3)平衡利益相关方;4)科学规划景区。以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例,分析研究区规划背景和场地条件,从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选取视域分析、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坡向、河网缓冲距离、距离道路或者游线距离和距离景源及旅游服务设施距离8项指标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通过加权叠加计算得到I级适宜区占区内总面积4.79%,II级适宜区占56.75%,III级适宜区占37.62%,IV级适宜区占0.84%。基于适宜性评价确定空间布局、游览路线和景观设施选址,规划新的观景点进行景观设计,以及构建景区分级保护:1)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2)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3)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分级保护和生态规划设计为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方式。在面临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景区,将具有巨大潜力,不仅能够解决社区生计,还能实现生物和地理多样性保护。

王国喜[3](2021)在《贵州省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的贵州省。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服饰、建筑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让人流连忘返。文章在分析贵州省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下,分析了贵州省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旅游人才紧缺,综合素质较低、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资源脆弱、交通运输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在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建议有加强旅游管理意识,提高人员认识、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唤起民族认同、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突破硬件瓶颈、加强旅游管理意识,提高人员认识、坚持持续发展,健康稳定原则。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研究关于贵州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这方向研究的学者及工作者做参考。

李如跃[4](2020)在《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中国政府关于消除贫困的目标是坚定的,一贯的。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面积的贫困状况已经基本得到消除,这就要求今后的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下沉到村、精确到户。传统的以区域性经济增长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宏观扶贫思路,暴露出不少问题,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认识还不足够全面,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基层细节和具体落实轨迹,科学分析其中的减贫路径,探索实现旅游扶贫中精准对焦村寨中的目标主体的有效途径。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探索减贫效果、培育地方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本文选取了贵州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民族村寨为案例地,分析了他们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历程、经验及问题,对于探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次研究的思路。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分析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案例地进行选择和调研计划。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和分析理论,掌握贫困、旅游扶贫的内容和特点,并确定反贫困理论、分配正义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精准扶贫理论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指引。第三,对贵州省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状况,从贫困现状、资源禀赋到民族村寨特点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了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并梳理了其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历程。第四,调查了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案例地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情况,以及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情况;调查了村寨居民在旅游扶贫的多方面感知,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整体上持支持态度,但对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不高,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第五,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经验以及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三个村寨的实际调查情况归纳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着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活动中受益不足、社区参与不足且贫困人口发展机会被剥夺、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合理、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等现实问题,并梳理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六,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实现长效发展的机制,重点明确了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为了实现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多元合作,须对六大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在旅游扶贫中进行清晰的定位,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构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打造合适的旅游扶贫动力机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旅游收益分配机制要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方便贫困人口表达观点、融入旅游扶贫发展的参与机制;从金融、产权等制度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黔东南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二,虽然目前在民族村寨开发旅游之后,当地获得了客观上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真正的贫困居民往往无法有效从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发展机会,实际上他们没有成为旅游扶贫的重点对象,这就使得旅游扶贫的靶向性不足。第三,作为当地公共利益的重要代言人,基层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四,贫困人口是旅游扶贫的核心主体,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人力资本,使其具备起码的参与旅游接待或相关产业链的专业技能和服务常识;并增加各类扶贫贷款或专项资金投入,强化民族地区社区和贫困居民的旅游经营能力。第五,围绕着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中贫困人口如何获得公平的参与机会,激发其自身发展动力,完成自身能力提升,最终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要构建起来一套完整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活动在未来较长时期中的健康、稳定发展。

盘劲呈[5](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蔺晔涵[6](2020)在《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休闲度假游的时代性发展,旅游综合体业态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兴项目之一,其中山地旅游综合体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山地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与敏感的生态系统,盲目的开发建设不仅会导致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侵占,也会对旅游综合体及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山地旅游综合体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明确前期土地适宜性评价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研究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指导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和设计分别进行总结和研究。在规划层面,山地旅游综合体的土地适宜性评价需从等级体系的建立、指标分级选取、模型构建及GIS技术的综合利用,通过将评价指标划分为基本与特殊两种类型,及建立具有山地系数的评价模型实现对山地环境的综合评价,并根据最终结果指导总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层面,结合土地适宜性单因子评价结果与综合性评价,对山地旅游总体中的道路、建筑、植物景观、水系、公共空间以及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在贵州省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笪玲[7](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徐倩[8](2020)在《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研究 ——以贵州省三个典型村落为例》文中提出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能揭示特定地域内人地关系变化的历史进程。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聚落文化底蕴深厚,不少村落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如土地的无序扩张、自然文化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劳动力无法彻底转移等等。这些问题大都与乡村聚落演变进程相关。因此,对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进行研究,探索其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乡村聚落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三个旅游型乡村聚落为研究案例,分别是景区依托型乡村聚落(石头寨)、民族村寨型乡村聚落(西江千户苗寨)、城郊型乡村聚落(王岗村),其聚落格局和功能演变都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以贵州省乡村旅游开发时间为研究起点、旅游相关政策实施调控为转型节点,利用1984年、1997年、2005年、2013年和2018年几个时期的乡村聚落调查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景观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研究方法,从旅游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聚落功能的转型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求三种不同类型乡村聚落格局的动态演变轨迹和功能转型的过程,分析格局与功能的耦合状态,解构乡村聚落演变的内在机理,设计不同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优化与功能重构的路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乡村聚落在用地规模、平面形态、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方面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差异。(1)聚落规模演变方面:石头寨乡村聚落扩张强度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增长下降三个阶段,西江千户苗寨聚落扩张强度经历了缓慢增长—增长下降—快速增长—增长下降四个阶段,王岗村聚落扩张强度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两个阶段。从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来看,三个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强度在34年内均呈现持续上升。总体上看,西江千户苗寨聚落规模的演化强度和速度均高于石头寨与王岗村。(2)聚落形态方面:三个乡村聚落平面形状变化均呈现“简单—复杂”。石头寨最初以团状形式聚集于伍家坡半坡上,受旅游活动影响,聚落向坡脚四周的平地、公路、河边两侧呈大团状和线状模式扩展。西江千户苗寨原聚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多个核心集中于河谷两侧的山坡上。之后以每一个核心聚落,逐渐呈填充式生长,随后沿公路、河边两侧呈带状模式生长,原有核心聚落边界消失,形成聚集性更强的大团状+带状+飞地聚落扩张模式。王岗村由两个聚落空间独立的村寨组成,上王岗村以原聚落为核心,沿四周平坦的耕地里呈团状扩展;之后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公路两侧逐渐拓展,呈现鱼骨状线性生长模式。下王岗村在每个研究时段内,均呈现以原有聚落为核心,向周边团块扩展模式。(3)聚落景观格局方面:三个研究区在34年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多样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表明聚落用地越来越密集,同时也存在破碎化的趋势、聚落景观类型组成成分多样性和景观同质性下降。(2)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乡村聚落功能发展指数呈明显阶段差异性特征。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功能在34年间从居住生活功能和农业生产功能为主逐渐向多样化转变。(1)居住生活功能方面:石头寨村和王岗村的居住生活功能指数逐年升高,而西江千户苗寨整体居住生活功能值逐渐走低。(2)农业生产功能方面:石头寨和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农业功能指数历经上升再下降两个阶段,王岗村乡村聚落农业功能指数持续上升。(3)非农业生产功能方面: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提供的非农业生产功能指数在研究时段内均呈现明显上升,增长幅度整体表现为“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石头寨”。(4)乡村聚落总功能方面:受研究区旅游服务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的影响,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乡村聚落功能值均出现阶段性的变化,其中,石头寨乡村聚落总功能指数在1984-2018年研究时段内出现“上升—下降”两个阶段,而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在研究时段内出现持续上升。其中,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总功能值上升幅度最大。(3)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特征变化与乡村聚落功能转型的进化深度有一定联系。(1)石头寨与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值的变化呈现“同增型”向“一增一减型”转变,而王岗村表现为格局与功能值“同步增长”的状态。(2)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的耦合度在研究时段内均呈现持续上升,2005年后均进入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关联度较高的耦合阶段。(3)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持续上升,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进入到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而石头寨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协调度发展阶段经历“上升—下降”,但在研究期末仍旧保持在初级协调发展阶段。(4)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是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各影响因素具有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性。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对三个不同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作用不明显,而经济和政策因素成为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活跃驱动因子。差异性体现在各影响因素对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分析计算,经济因素对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作用系数的差异表现为: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石头寨;政策因素对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作用系数的差异表现为:西江千户苗寨>石头寨>王岗村。(2)经济因素对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的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起到主导作用。其中,石头寨经济因子和黄果树景区旅游经济相关,西江千户苗寨的经济因子主要源自自身旅游产业发展,而王岗村的经济影响因子则是和城市经济辐射相关。(5)结合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系统优化的目标导向,以破解旅游型乡村聚落系统“格局—功能”双维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景区依托型乡村聚落(补充发展型)、民族村寨型乡村聚落(外围拓展型)、城郊型乡村聚落(适度扩张型)”三种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优化模式;“景区依托型乡村聚落(紧密扶持发展型)、民族村寨型乡村聚落(优势保持发展型)城郊型乡村聚落(综合潜力发展型)”三种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优化模式,以促进旅游型乡村聚落所面临的矛盾问题的化解。同时,为促进旅游型乡村聚落系统的优化构建提供了参考方向。

杨胜菊[9](2020)在《贵州省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方向,体育旅游符合大众新奇、健康、快乐、冒险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尤其在西部地区,旅游成为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撑。贵州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体育旅游对贵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掌握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体育旅游相关文件的同时,结合选题依据,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从而为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论文以贵州省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对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条件、政策基础、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贵州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及建议:结论:(1)平塘县以高速公路为主干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已开通县城到天眼、天坑景区直通车。景区体育旅游场地设施在逐渐完善,旅行社和星级酒店逐步新增,旅游发展形势可观。(2)平塘县依托国家政策出台了许多投资文件,鼓励外来投资,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但缺乏体育旅游定向管理部门,管理职责没有细化。(3)平塘县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甲茶、掌布自然资源,布依族、毛南族民族文化资源,龙舟精品赛事活动资源和中国天眼高科技资源。(4)平塘县依托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赛事活动资源和新科技资源转变产业观念,开发新兴体育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平塘特色的自然观光+体育、民族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天文科普+体育的体育旅游发展策略。建议:(1)平塘县依托独特资源打造精品体育旅游活动,在体育旅游活动组织、宣传、主题文化、后勤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体育旅游品牌特色。(2)政府部门转变传统形式的体育旅游发展观念,各部门积极配合,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宣传力度。(3)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部门资金与项目,打造体育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旅游业发展。(4)加强培养专业体育旅游人才,进行体育旅游管理人员工作培训,与高等院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

甘婷婷[10](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与物元分析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我国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国家相关部门也颁布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为此对于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也随之增加。但目前对旅游目的地绩效的研究多从单一内容开始,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较少,选取的评价指标可量化性差,且选用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这导致旅游目的地难以把握其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更无法提出精准的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绩效为研究对象,选取多方面的可量化指标,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根据研究目的,梳理了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理论和物元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多源数据和组合权重理论。在相关概念和理论说明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求,结合可行性、动态性、层次性等7个原则,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信息化绩效四个层面着手,共选取了9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并对每个三级指标的进行说明,最终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后,明确了物元分析法在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再依据物元分析法的步骤,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线性组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物元评价模型。在建立了物元评价模型后,本文选取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实证研究区域,从多源渠道获得并处理研究区域2013-2017年5年各指标的数据。在MATLAB软件上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物元评价模型,得出研究区域在2013-2017年的旅游目的地绩效分级情况,并对计算所得的关联系数、综合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评价结论:对综合关联度进行纵向分析,四个旅游目的地综合等级均有所上升,但整体评价等级不高;对综合关联度进行横向分析,2013年、2014年、2017年四个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绩效等级相同,2015年四川省表现突出,2016年四川省与云南省的综合绩效等级较优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综合关联度进行趋势分析,四个旅游目的地在多数年份都具备向更高等级转换的能力,仅有部分年份存在向低等级转换的趋势;对单个指标的关联系数分析,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的指标集中在经济绩效与生态绩效,处于较差及以下水平的指标集中在社会绩效和信息化绩效。并针对旅游目的地云南省单指标绩效等级表现,提出了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投入和加强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4条建议,以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旅游业总收入
        2 旅游从业人数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旅游者人数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6 旅游设施数量
        7 基础设施变化
        8 生活保障变化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筛选方法
        4 指标体系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目的
        2 系统登录
        3 系统操作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5 数据采集
        6 旅游文件上传
        7 评分标准
        8 热点客源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2.2 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
        1.2.3 国内外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人地协调论
        2.2.3 生态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 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2.3.1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
        2.3.2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
        2.3.3 坚持社区参与原则
        2.3.4 坚持环境教育原则
        2.3.5 坚持依法开发原则
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及景观资源研究
    3.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
        3.1.1 游客行为管理
        3.1.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3.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1.4 景区科学规划
    3.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及景区
        3.2.1 喀斯特环境特征分析
        3.2.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
        3.2.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3.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3.3.1 威胁
        3.3.2 挑战
4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1 规划背景
        4.1.1 上位规划
        4.1.2 地方发展纲领性文件
        4.1.3 县域概况
    4.2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场地条件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旅游资源概况
        4.2.3 SWOT分析
    4.3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3.1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多因子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
        4.4.1 生态旅游资源
        4.4.2 自然环境条件
        4.4.3 开发利用条件
        4.4.4 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5.1 规划目标与战略
        5.1.1 目标定位
        5.1.2 发展战略
    5.2 规划营造
        5.2.1 规划要点
        5.2.2 空间布局
        5.2.3 风景游赏规划
    5.3 景观设计
        5.3.1 设计要点
        5.3.2 景观设计
    5.4 环境保护规划
        5.4.1 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2 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3 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5 景区生态安全防控
        5.5.1 科学的管理机制体系
        5.5.2 预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贵州省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贵州省旅游资源及产业现状分析
    (一)贵州省旅游资源介绍
    (二)贵州省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二、贵州省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一)旅游人才紧缺,综合素质较低
    (二)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资源脆弱
    (三)交通运输不便,基础设施薄弱
三、促进贵州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管理意识,提高人员认识
    (二)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唤起民族认同
    (三)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突破硬件瓶颈
    (四)加强旅游管理意识,提高人员认识
    (五)坚持持续发展,健康稳定原则
结论

(4)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旅游扶贫问题的相关研究
        1.2.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贫困的类型
        2.1.3 贫困线
        2.1.4 绝对贫困的衡量方法
        2.1.5 旅游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反贫困理论
        2.2.2 分配正义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社区参与理论
        2.2.5 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
        2.2.6 精准扶贫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3.1 贵州民族地区贫困概况
        3.1.1 贵州贫困状况较严峻
        3.1.2 扶贫工作难度大
    3.2 贵州民族村寨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
        3.2.1 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
        3.2.2 可开发旅游资源丰富
        3.2.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基础广泛
        3.2.4 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3.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3.3.1 探索起步阶段
        3.3.2 初步发展阶段
        3.3.3 快速发展阶段
        3.3.4 攻坚阶段
    本章小结
第4章 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案例调查
    4.1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4.1.1 西江苗寨概况
        4.1.2 西江苗寨旅游资源概况
        4.1.3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历程
        4.1.4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4.2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4.2.1 郎德上寨概况
        4.2.2 郎德上寨旅游资源概况
        4.2.3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历程
        4.2.4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4.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4.3.1 肇兴侗寨概况
        4.3.2 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4.3.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4.3.4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4.4 西江苗寨、郎德上寨和肇兴侗寨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调查研究
        4.4.1 研究设计
        4.4.2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4.4.3 量表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
    5.1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5.1.1 探索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
        5.1.2 旅游扶贫效果显着,产业带动能力强
        5.1.3 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5.1.4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
        5.1.5 社区居民维权意识和自治能力不断提高。
    5.2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5.2.1 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中受益不足
        5.2.2 贫困人口社区参与不足
        5.2.3 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分配不合理
        5.2.4 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6.1 对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认识
        6.1.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应该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6.1.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应有利于贫困居民发展
        6.1.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应适度向贫困居民倾斜
        6.1.4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应持续有力
    6.2 旅游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的原则
        6.2.1 政府主导原则
        6.2.2 协同发展的原则
        6.2.3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6.2.4 居民主体的原则
        6.2.5 因地制宜的原则
    6.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内容
        6.3.1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动力机制
        6.3.2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参与机制
        6.3.3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
        6.3.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保障机制
    6.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
        6.4.1 政府要发挥关键性作用
        6.4.2 贫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根本
        6.4.3 利益分配是核心
        6.4.4 制度建设是保障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2.访谈纪要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2.4.1 乡村社区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2.4.3 体育旅游减贫
        2.4.4 旅游减贫感知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2.5.2 中心地理论
        2.5.3 社会交换论
        2.5.4 公民参与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1.4.2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1.5 技术路线
2.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山地
        2.1.2 山地旅游
        2.1.3 旅游综合体
        2.1.4 山地旅游综合体
    2.2 旅游综合体发展及趋势
        2.2.1 国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2.2.2 国内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2.2.3 国内外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研究
    2.3 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1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2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3 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特点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概述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概念
    3.2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3.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3.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应用领域概述
        3.3.1 农林牧业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2 城市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3 旅游开发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4 复垦与整理型土地适宜性评价
    3.4 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概述
        3.4.1 确定评价对象及体系
        3.4.2 划定评价单元
        3.4.3 选取评价因子
        3.4.4 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及权重确定你觉得
        3.4.5 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综合评价
        3.4.6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概述
        3.5.1 层次分析法(AHP)
        3.5.2 德尔斐法(DELPHI)
        3.5.3 限制因素法与综合指数法
        3.5.4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3.5.5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3.6 本章小结
4.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4.1 影响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的自然要素
        4.1.1 山地地形
        4.1.2 山地地质
        4.1.3 山地植被
        4.1.4 山地水系
    4.2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总体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尊重本底原则
        4.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4 低影响开发原则
    4.3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方法研究
        4.3.1 山顶型旅游综合体
        4.3.2 山坡型旅游综合体
        4.3.3 山麓型旅游综合体
        4.3.4 山谷型旅游综合体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5.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及评价要求
        5.1.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
        5.1.2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要求
    5.2 山地旅游综合体评价要素分析
        5.2.1 地形地貌
        5.2.2 生态环境
        5.2.3 自然灾害
        5.2.4 水文条件
        5.2.5 社会因素
    5.3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规划
        5.3.1 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
        5.3.2 评价指标设置与处理
        5.3.3 确定参评因子权重
        5.3.4 建立评价模型
    5.4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概述
        5.4.1 土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5.4.2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5.4.3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6.1 道路系统设计
        6.1.1 道路选线及形式
        6.1.2 道路材料选择
    6.2 建筑设计
        6.2.1 建筑选址及依据
        6.2.2 建筑形态及布局
    6.3 植物景观设计
        6.3.1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6.3.2 植物选择及梯度设计
    6.4 水系设计
        6.4.1 引水布局及依据
        6.4.2 水景设计
    6.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6.6 活动项目规划类型
7. 相关案例分析
    7.1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7.1.1 项目概况
        7.1.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2 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
        7.2.1 项目概况
        7.2.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3 山西深山墕旅游综合体
        7.3.1 项目概况
        7.3.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4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修复性景观
        7.4.1 项目概况
        7.4.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5 阿尔卑斯多洛米蒂埃尼度假村
        7.5.1 项目概况
        7.5.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8. 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
    8.1 项目概况
        8.1.1 项目区位及概况
        8.1.2 区域背景
        8.1.3 场地交通环境
        8.1.4 周边旅游资源
        8.1.5 场地现状概况
    8.2 场地分析
        8.2.1 地形地貌分析
        8.2.2 生态环境分析
        8.2.3 自然灾害分析
        8.2.4 水文条件分析
        8.2.5 社会因素分析
        8.2.6 SWOT分析
    8.3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8.3.1 规划设计原则
        8.3.2 规划设计依据
    8.4 规划设计愿景与策略
        8.4.1 规划愿景
        8.4.2 战略目标
        8.4.3 设计策略
    8.5 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
        8.5.1 评价原则与依据
        8.5.2 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8.5.3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8.5.4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8.6 总体规划设计
        8.6.1 设计理念
        8.6.2 规划布局与景观结构
        8.6.3 功能分区规划
        8.6.4 旅游主题分区规划
    8.7 景观节点设计
        8.7.1 入口管理区
        8.7.2 文娱体验区
        8.7.3 后勤服务区
        8.7.4 山地游览区
        8.7.5 亲子居住区
        8.7.6 静修居住区
        8.7.7 商务居住区
        8.7.8 生态体验区
    8.8 专项设计
        8.8.1 竖向设计
        8.8.2 植物景观设计
        8.8.3 道路系统设计
        8.8.4 山林驿站设计
        8.8.5 旅游活动设计
        8.8.6 建筑概念设计
        8.8.7 标识系统设计
        8.8.8 经济技术指标
9.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7)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研究 ——以贵州省三个典型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选择
        1.2.1 旅游型乡村聚落的分类
        1.2.2 贵州省旅游型乡村聚落概况
        1.2.3 贵州省旅游型乡村聚落研究案例的选取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旅游型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2.2 国内旅游型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2.3 贵州省旅游型乡村聚落相关研究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区位
        3.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研究时间点的选取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时空演变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石头寨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
        4.2.1 石头寨乡村聚落规模演变
        4.2.2 石头寨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4.2.3 石头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4.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
        4.3.1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规模演变
        4.3.2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4.3.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4.4 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
        4.4.1 王岗村乡村聚落规模演变
        4.4.2 王岗村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4.4.3 王岗村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4.5 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的对比分析
        4.5.1 聚落规模演变差异性
        4.5.2 聚落格局形状演变差异性
        4.5.3 聚落景观格局演变差异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石头寨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5.2.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5.2.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5.2.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5.2.4 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
    5.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5.3.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5.3.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5.3.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5.3.4 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
    5.4 王岗村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5.4.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5.4.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5.4.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5.4.4 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
    5.5 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演变的差异
        5.5.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的差异
        5.5.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差异
        5.5.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差异
        5.5.4 旅游型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的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研究
    6.1 研究思路及方法
        6.1.1 研究思路
        6.1.2 研究方法
    6.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
        6.2.1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指数的变化
        6.2.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6.3 三个研究区耦合协调发展的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思路和方法
        7.1.1 研究思路
        7.1.2 研究方法
    7.2 石头寨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驱动因素
        7.2.1 自然条件因素
        7.2.2 经济因素
        7.2.3 政策调控因素
    7.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驱动因素
        7.3.1 自然条件因素
        7.3.2 经济因素
        7.3.3 政策调控因素
    7.4 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驱动因素
        7.4.1 自然条件因素
        7.4.2 经济因素
        7.4.3 政策因素
    7.5 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因素比较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效应及优化
    8.1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效应
        8.1.1 经济效应
        8.1.2 环境效应
        8.1.3 社会文化效应
    8.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系统优化路径
        8.2.1 旅游型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目标导向
        8.2.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系统优化
        8.2.3 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系统优化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创新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贵州省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2.2.4 个案研究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平塘县体育旅游基础条件
        3.1.1 交通条件
        3.1.2 住宿条件
        3.1.3 设施条件
        3.1.4 经济条件
    3.2 平塘县体育旅游政策基础
    3.3 平塘县体育旅游资源
        3.3.1 自然旅游资源
        3.3.2 民族文化资源
        3.3.3 体育赛事资源
        3.3.4 高科技产品资源
    3.4 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3.4.1 体育旅游发展项目
        3.4.2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3.4.3 体育旅游活动情况
    3.5 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缺乏
        3.5.2 民俗体育旅游活动开发不足
        3.5.3 缺乏专业体育旅游人才
        3.5.4 体育赛事活动没有形成常态化
    3.6 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3.6.1 自然观光+体育
        3.6.2 民族文化+体育
        3.6.3 赛事活动+体育
        3.6.4 天文科普+体育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打造精品体育旅游活动
        4.2.2 整合资源并加大宣传力度
        4.2.3 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2.4 加强培养专业体育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基于多源数据与物元分析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说明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理论
        一、旅游目的地概念
        二、绩效评价概念
        三、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理论
    第二节 物元理论
        一、物元的概念
        二、物元分析法步骤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介绍
        一、多源数据
        二、组合权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确定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指标说明
        一、经济绩效
        二、社会绩效
        三、生态绩效
        四、信息化绩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物元分析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一、确定物元矩阵
        二、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三、确定指标权重
        四、确定关联函数
        五、确定关联度
        六、确定评价等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二节 多源数据获取与处理
        一、数据获取
        二、数据处理
    第三节 基于多源数据的旅游目的地绩效物元评价模型应用
        一、构建物元矩阵
        二、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三、计算指标权重
        四、计算关联系数
        五、综合关联度
        六、评价结果
    第四节 发展建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四、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丞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3]贵州省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王国喜. 才智, 2021(04)
  • [4]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李如跃.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2)
  • [5]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D]. 蔺晔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8]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研究 ——以贵州省三个典型村落为例[D]. 徐倩.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9]贵州省平塘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杨胜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10]基于多源数据与物元分析的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研究[D]. 甘婷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贵州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