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一、孩子处于压抑状态有哪些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马欢[1](2021)在《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变迁,男性父职建构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社会中,大家提到父亲角色时总会使用严肃、内敛、沉默等词汇。而父子互动中男性的父职情感表达正是父子双方建构父亲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父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理论分析视角,将父亲情感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下,通过3对祖、父的叙事故事和父子互动中父职身份建构的形成路径对父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叙事研究方法,自2020年7月到2021年1月,先后进入三组祖、父、子三代完整的家庭,从生活故事开启叙事收集。针对在研究现场收集的现场文本,研究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其转化为研究文本,其一,将6位叙事对象的叙事故事整理成叙事文本,并从关系性、时间性、地理位置变化三个角度对每位叙事对象的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这种生活经验的理解与其父职情感表达的逻辑。其二,将进入每组家庭开启共同生活后观察到的父子互动故事转化为父子互动案例。并借助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发生机制的界定,从父职身份建构、情感唤醒条件、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对这些父子互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对比祖、父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的联系,并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这种联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祖代的父职身份建构围绕“责任”、“父亲主体”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具有“克制”、“转移”、“物质化”的特点,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具有“直接”、“权威”的特点。(2)父代父职身份建构围绕“养家人”、“全方位”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呈现“矛盾”的特点,体现为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中“克制”与“逐渐直接”的交替。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呈现“压抑”和“协商”的特点。(3)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呈现“传递”和“适变”的特点。(4)文化和社会结构限制父子关系性质和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变化、儿童权利和地位的崛起对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选取15位儿童为访谈对象,分析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儿童理想中的父职积极情感表达为“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消极情感表达为“克制”、“理解”、“包容”。结合儿童对父职情感表达的期望,本研究对我国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提出以下建议:(1)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的核心,男性在父职建构中要减少权利,增加责任和义务;(2)通过提高父职履行积极性、主动性和完善育儿能力来协调母职,从而完善父职建构;(3)需要在父子互动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相应的需求,从儿童视角审视自己父职建构的状况;(4)担任“竞争性”育儿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综上,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父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在分析父职情感表达的现状时缺乏不同家庭类型的大数据参考,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

高君[2](2021)在《绘画心理辅导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促进研究》文中认为学习适应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之一,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内新冠病毒的爆发与蔓延致使教学形式发生了线上与线下的变更交替,这一改变对学生学习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且如今教育改革的热潮同样凸显出培养和优化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了解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现状,并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运用一套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且也有利于社会更有效地推行教育改革。首先,本研究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小学三、四年级用),对沈阳市某小学47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水平的现状调查;其次,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与该校实际情况,结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取向与叙事疗法相关理论设计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促进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绘画心理辅导方案;再次,依据方案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不同的实验处理后,再分别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基于前后测验的量化分析与实验干预后的质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中等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2)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能更有效地促进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3)绘画心理辅导课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4)绘画心理辅导课程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与实践需要,从学校、家庭、个人三个层面针对促进学习适应性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由此丰富我国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促进研究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依据。

李扬[3](2021)在《绘画治疗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及城镇户籍人口增加等原因有所下降,但规模仍然很大。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会破坏家庭的情感功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就心理健康方面,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报告最多的情绪体验。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性格内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问题。因此,正视这一现象并积极探讨解决方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研究以社交需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指导,以四川省F县小忠为服务对象,以小忠的资源感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探索绘画治疗介入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作用机制及反馈效果。在服务过程中利用访谈法与观察法,从小忠个人、家庭、同伴、学校四个方面分析其孤独感的产生原因,结合孤独感的表现以及需求评估,针对性制定了以建立关系、呈现问题、探索行动、强化改变为主的四阶段干预方案,含两次建立关系与九次绘画活动,如“自画像”“房-树-人”“理想的人际关系”“难忘的一件事”等。最后再结合UCLA孤独量表、小忠自评、他人反馈与社工评估,衡量介入成效。研究发现,绘画治疗在服务过程中能辅助社会工作者打破小忠的防御机制,帮助宣泄内心积郁的负面语言,促使小忠在心理和行为上均得到转变,使小忠能够意识到周围人的关心与关注,重塑了消极认知、增强了表达意愿、提升了行动积极性。因此,小忠自信心不足、社交退缩、表达意愿弱等孤独感表现得到了缓解,预期目标基本达成。本研究进一步以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从留守儿童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政府层面提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建议。第一,引导留守儿童了解沟通与分享的重要性,“家-校-社”协同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信心、增强表达意愿与交友主动性;第二,家长应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外出务工的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频率并注重保护自尊心;第三,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与心理健康,设置社工岗位,强化与社工的联系,共同服务留守儿童;第四,政府不仅要建设社工队伍还要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返乡就业环境与条件,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减少儿童留守问题。

刘杉文[4](2021)在《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疫情时代,指的是疫情过去后的时代。在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也为疫情期间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然而,在防疫工作中他们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和焦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身心困扰,如焦虑、压抑、失眠、烦闷、无力感、职业倦怠等。尤其是在助人工作中产生的替代性创伤则很少被社会关注到,对他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以来自湖北省内,在曾经是疫情高风险地区中从事过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为主。通过替代性创伤量表(VTS)来调研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替代性创伤现状,总共对323名一线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研。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选取32名替代性创伤得分较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别划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16人。之后,对干预组成员共开展8次的绘画分析网络在线团体辅导活动,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干预结束后,将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房-树-人绘画作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干预组中挑选成员进行个案研究,干预结束一个月后对干预组成员进行了追踪访谈,进一步验证绘画团体辅导干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参与过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总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在替代性创伤的各维度得分上,生理维度得分最高,其后依次为情绪、行为、生活信念,认知维度得分最低。(2)从人口学变量来看,性别仅与替代性创伤的认知维度得分存在差异。替代性创伤的情绪、行为和生活信念维度的得分与不同的年龄层次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他维度则与其无差异。婚姻状态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信念和行为维度存在差异,而与其他维度无关。文化程度和替代性创伤的认知维度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社区工作人员的认知维度得分呈现出随着文化程度提升而不断下降的趋势。社区工作人员类型的不同与替代性创伤总分、情绪、认知和生理维度得分均有显着性差异,而与其他维度无关。(3)绘画团体辅导活动有效改善了干预组成员的替代性创伤得分,而对照组的替代性创伤在不干预的情况下不降反增。(4)通过解读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的特征发现,干预组成员在房树人绘画特征的颜色、线条、笔触、房-树-人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替代性创伤有所改善,对照组的前后绘画特征则无明显变化。对干预组一位参与成员进行的个案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干预研究效果的有效性。(5)将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访谈资料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来看,对干预组在绘画团体辅导结束后的访谈进一步说明了社区工作人员在经过绘画团体辅导后的替代性创伤得到明显改善。

杨慧峰[5](2021)在《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视角来研究小学师生关系,论文首先探讨了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以此为出发点,进入学校现场研究当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实然状态,发现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着若干异化现象。论文对这些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变革师生关系的可能策略。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含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与过程;第二章阐述关怀理论及其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首先阐述了关怀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其次分析了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理想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第三章通过实地调研昆明市A小学,开闸访谈和观察,通过梳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得出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第四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当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之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校两方面的原因;第五章针对当前学校中存在的异化师生关系,提出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变革的可能路径。

李青[6](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香荏聪[7](2021)在《抽象艺术新视角:抽象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究》文中提出抽象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抽艺术研究偏重于历史的发展、地域、技法、材料与外在形式等研究;而对抽象艺术的内在部分,个人的认知、意识、与对自我观看理解的方式则少有文献,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抽象艺术的内部梳理。笔者意在将抽象艺术的可能性从艺术界拓展到心理学界、拓展到绘画艺术治疗领域。目前绘画艺术治疗在中国是新兴学科,中国学者关于绘画艺术治疗理论的文献并不全面,特别在艺术治疗及相关领域给予补充。本文将对抽象艺术理论进行填充与完善。本文的研究目的为:(1)从大脑意识的角度对超个人心理学中的意识层次与裂脑实验、三位一体大脑理论对符号与非符号,意识与潜意识,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作出分析。(2)从意识、大脑科学的角度对意识层次、艺术、艺术治疗的心理疗愈的关系进行探索与整合。(3)对绘画艺术治疗的国内外发展、概念和绘画艺术治疗中各流派及理论进行梳理。(4)从心理角度对抽象艺术风格、意识与发展过程进行整理。(5)通过梳理抽象艺术对艺术家、观看者、作品三者的关系作出分析。(6)梳理艺术创作与艺术治疗的关系。(7)对抽象艺术在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梳理有便捷性、接受性、及时性与真实性,并进行案例实证分析。(8)对抽象艺术在绘画艺术治疗理念与便捷性、接受性、及时性与真实性进行梳理,并进行案例实证分析。其中本文着重分析三个角度:本文主要从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意识层次与脑科学的角度的大脑意识过程,分析大脑功能下意识与潜意识的转换过程对抽象艺术的艺术发展形成作用。(1)对抽象艺术在美术史中的意识的发展结合思想与作品的风格对抽象意识作出分析。通过人类意识发展的梳理分析对抽象艺术作出多视角的呈现。(2)对抽象风格与具象风格作出理论对比。并且分别通过意识(世界观)角度、脑科学角度、心理学角度等对抽象风格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艺术风格、意识状态、心理分析角度将艺术家与作品、观看者与作品、艺术家与创作的关系等梳理清晰。(3)针对抽象艺术在绘画艺术治中的与个人内在深度连接的特色进行特点的梳理与作品与个案的分析。最终,本文的结论重点在于抽象艺术指向人的内在真实区域,而绘画艺术治疗中的核心指向人深度的内在资源。抽象艺术成为艺术界与心理学界沟通的一座桥梁,使抽象艺术推广与应用到更广的地方,更加深化艺术的功能与意义,帮助到更多的人。让艺术真正的回归到人的身上。

张文华[8](2021)在《D机构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Gross情绪管理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心智障碍者群体在弱势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心智障碍者相较于其他残障者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被称为“残疾人中的残疾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甚至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照顾,加之社会对心智障碍者的歧视和偏见,使心智障碍者无法正常的融入社会。这就为心智障碍者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拥有很多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累积不仅会危害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对心智障碍者群体的康复及成长也造成较大的威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缓解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本研究以D机构的“融合中国”项目为例,呈现L市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情绪管理实践。基于情绪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搜集D机构融合中国项目中有关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服务的相关资料。运用资料分析法来分析和归纳心智障碍者家长常见的负面情绪及其产生原因。以Gross情绪管理理论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指导,从情景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五个方面梳理并呈现D机构的实务干预过程以及干预的成效。研究发现,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情绪管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家长情绪管理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家长的生活质量,情绪管理在对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管理服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薄弱、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家长情绪的复杂性使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大多以ABC理论为指导,注重对非理性信念的改变而忽视情境对家长负面情绪的影响。因此,为解决在情境方面干预的缺乏性,运用Gross情绪管理理论介入到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管理,以ABC理论为辅助,从认知和情境等方面进行干预,丰富社会工作介入心智障碍者家长的情绪管理研究视角及理论基础。

林俞甫[9](2021)在《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研究 ——以青海省D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虽然社区矫正自2009年起就已经在全国推行,但是东西部社区矫正发展情况仍不均衡,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这直接对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造成了影响。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其社会融入的程度,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有文化对他们社会适应的影响,这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考察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现状,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选取了青海省D市的17名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访谈,从文化视角出发考察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状况及背后的成因,旨在发现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进入社区矫正后在社会适应方面有哪些表现,尝试从文化视角下解释导致这种表现的成因,并给少数民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带来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在进入社区矫正后在制度适应、心理适应、就业适应、社会关系适应四个方面有其独特的表现。在制度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向内归因与“认罪不服法”,“意外收获”与积极服从,“服刑人员”身份认同强烈;在心理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消沉敏感与焦虑不安,平淡坦然与积极面对;在就业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畜牧业为主,个体户为辅,就业较困难的特点;在社会交往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家庭矛盾逐步显现,人际交往趋于单一的特点。造成这些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宗教信仰影响、生活方式影响、生计选择有限、文化教育落后、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基于研究结果,为少数民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带来的启示为五个方面:首先应该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正,根据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案;其次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作用;再次在分类矫正的前提之下需要着重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文化教育;从次需要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帮扶。最后还需要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与心理支持服务等。

李小花[10](2020)在《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3~6、7岁幼儿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哲学的视角,运用游戏、自我、社会学、自然哲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哲学思辨和逻辑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然后深入幼儿园、社区、家庭,在自然情境中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录像、访谈,搜集和分析了大量实证资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游戏促进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述,进而得出了几点独到新颖的结论。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五章、绪论和结语: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在廓清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游戏、幼儿与儿童哲学,论述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幼儿观、儿童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本研究中的价值,还在总体上探讨了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儿童哲学视角出发,将幼儿世界观分为幼儿自我观、幼儿社会观和幼儿自然观。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这部分主要从世界观的三个内容展开,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游戏促进其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讨了幼儿自我观的内涵与外延;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我取向”游戏实例,重点分析了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分析了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观察的幼儿“社会取向”游戏实例,重点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四章“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析了幼儿自然观的内涵与外延;在梳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基于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然取向”游戏实例,着重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结语。第五章“游戏是幼儿的整个世界”,总结了本研究的如下结论:1.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2.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是其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3.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社会、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世界。4.以上结论对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3点:1.视角新。从儿童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游戏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价值,具有创新意义。2.内容新。虽然研究幼儿游戏的人很多,但国内外鲜见有人研究幼儿的世界观,更鲜见有人研究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的。3.观点新。本研究中关于“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的观点、关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的观点和“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观点,均具有创新性。本论文的不足在于:理论性不够强、哲学意味不够浓厚;幼儿游戏的实证资料搜集得不够全面;对当前幼儿游戏教育实践观照不足;关于“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探讨较为薄弱。

二、孩子处于压抑状态有哪些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孩子处于压抑状态有哪些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理论层面——权威与情感对立
        1.1.2 实践层面——完善父职建构的需要
        1.1.3 个体层面——自身在父子相处中的疑惑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父职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关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综述
        1.3.3 关于情感社会学外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父职
        1.4.2 情感表达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对象选择
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2.1 第一对祖、父故事——权威与安全感
        2.1.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2.1.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2.2 第二对祖、父故事——父职缺失与矛盾突起
        2.2.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2.2.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2.3 第三对祖、父故事——“逃避与自证”的无声对抗
        2.3.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2.3.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3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3.1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特点
        3.1.1 积极情感的表达——“克制”、“转移”、“物质化”
        3.1.2 消极情感的表达——“直接”、“权威”
    3.2 祖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3.2.1 “责任”、“父亲主体”的父职身份建构
        3.2.2 祖、父两代经验链接的两种情况
4 父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4.1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
        4.1.1 情感唤醒——“一边倒”现象
        4.1.2 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差异性”
        4.1.3 积极情感的表达——“矛盾”
        4.1.4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协商”
    4.2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4.2.1 “养家人”的父职身份建构
        4.2.2 “全方位”父职建构需要
        4.2.3 女性家长对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的监督
        4.2.4 儿童需求下的父职“主动性觉醒”
5 父职情感表达——“传递”与“适变”
    5.1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分析
        5.1.1 祖、父两代“传递”与“适变”的父职建构
        5.1.2 祖、父两代“传递”和“适变”的父职情感表达
        5.1.3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传递”和“适变”的形成因素分析
    5.2 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溯源
        5.2.1 男性家长的权力和地位变迁与父职情感表达
        5.2.2 从“祖先崇拜”到“子孙崇拜”中的父职情感表达
6 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
    6.1 儿童对理想父职情感表达的期待
        6.1.1 积极情感的表达——“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
        6.1.2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包容”、“理解”
    6.2 对完善当前父职情感表达的建议
        6.2.1 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核心
        6.2.2 在协调母职的基础上完善父职建构
        6.2.3 从儿童视角审视和完善父职建构
        6.2.4 担任竞争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绘画心理辅导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程序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
        1.5.1 角度新
        1.5.2 取向新
        1.5.3 技术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绘画心理辅导
        2.1.2 学习适应性
    2.2 绘画心理辅导相关文献综述
        2.2.1 绘画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
        2.2.2 绘画心理辅导的应用研究
    2.3 学习适应性相关文献综述
        2.3.1 学习适应性的理论研究
        2.3.2 学习适应性的实践研究
    2.4 绘画心理辅导与学习适应性的适配性相关综述
        2.4.1 绘画心理辅导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2.4.2 绘画心理辅导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
        2.4.3 绘画心理辅导促进学习方法的完善
        2.4.4 绘画心理辅导促进学习环境的适应
        2.4.5 绘画心理辅导促进身心健康的提升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调查研究对象
        3.1.2 实验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统计分析法
        3.2.4 自然实验法
        3.2.5 质性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工具
        3.3.2 质性分析工具
    3.4 研究假设
        3.4.1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假设
        3.4.2 本研究实验方案的干预结果假设
        3.4.3 本研究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假设
        3.4.4 本研究绘画心理辅导课程效果假设
    3.5 研究程序
        3.5.1 实验过程设计
        3.5.2 控制变量设计
    3.6 绘画心理辅导方案
        3.6.1 绘画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3.6.2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方案阶段设计
        3.6.3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具体方案设计
        3.6.4 绘画心理辅导具体实施过程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
        4.1.1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
        4.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4.2 实验方案的干预结果分析
        4.2.1 实验组A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4.2.2 对照组B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4.2.3 对照组C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4.2.4 实验组A班与对照组B班后测差异比较
        4.2.5 实验组A班与对照组C班后测差异比较
        4.2.6 对照组B班与对照组C班后测差异比较
    4.3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结果分析
        4.3.1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调查问卷结果
        4.3.2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访谈调查结果
    4.4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4.4.1 案例分析D
        4.4.2 案例分析E
        4.4.3 案例分析F
第5章 讨论
    5.1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结果讨论
        5.1.1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结果讨论
        5.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学习适应性差异检验结果讨论
    5.2 本研究实验方案的干预结果讨论
        5.2.1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学习适应性水平差异性检验结果讨论
        5.2.2 实验干预后组间学习适应性水平差异性检验结果讨论
    5.3 本研究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结果讨论
    5.4 本研究绘画心理辅导课程实施效果讨论
    5.5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6章 建议
    6.1 学校层面: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学习
        6.1.1 丰富潜在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
        6.1.2 运用积极教育以增进学生集体归属感
        6.1.3 重视心理辅导以促进学生情绪积极化
    6.2 家庭层面: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乐学习
        6.2.1 理解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6.2.2 改善并尊重孩子的学习空间
        6.2.3 了解并鼓励孩子的学校生活
    6.3 学生层面: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使自己会学习
        6.3.1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6.3.2 进行适当的自我奖励
        6.3.3 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附录B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C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教案设计
附录D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第一次访谈提纲
附录E 绘画心理辅导课程评价第二次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绘画治疗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绘画治疗
        2.1.2 留守儿童
        2.1.3 孤独感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交需要理论
        2.2.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2.2.3 心理投射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
        2.3.2 绘画治疗介入留守儿童的研究
        2.3.3 绘画治疗介入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个案情况分析
    3.1 基本情况
    3.2 孤独感的表现
        3.2.1 偶尔失眠,食欲不振
        3.2.2 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
        3.2.3 欠缺主动性,社交能力不足
        3.2.4 学习动力不强,学习效果差
        3.2.5 缺乏关注,社交范围狭窄
    3.3 需求评估
        3.3.1 提高自我认可,肯定自我价值
        3.3.2 锻炼表达能力,增强人际交往
        3.3.3 得到家庭支持,感受温馨氛围
        3.3.4 获得朋辈关注,提升存在感
    3.4 孤独感产生原因
        3.4.1 自身因素
        3.4.2 家庭因素
        3.4.3 同伴因素
        3.4.4 学校因素
    3.5 介入方案
        3.5.1 服务目标
        3.5.2 方案设计
第4章 介入过程
    4.1 建立关系阶段
    4.2 呈现问题阶段
    4.3 探索行动阶段
    4.4 强化改变阶段
    4.5 结案
    4.6 评估
        4.6.1 工具评估
        4.6.2 服务对象自评
        4.6.3 他人评估
        4.6.4 社工评估
        4.6.5 跟踪回访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实务总结
    5.2 研究反思
        5.2.1 对个案服务的反思
        5.2.2 社工自我反思
        5.2.3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设的反思
    5.3 对策建议
        5.3.1 增强自身支持,积极挖掘心理正能量
        5.3.2 注重家庭支持,营造温馨氛围与关注
        5.3.3 加强学校支持,多渠道渗透心理关怀
        5.3.4 强化社会支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2.1 对替代性创伤的研究
        2.1.1 替代性创伤的定义
        2.1.2 替代性创伤的症状表现
        2.1.3 替代性创伤产生的危害
        2.1.4 替代性创伤的成因研究
        2.1.5 替代性创伤的作用机制
        2.1.6 替代性创伤干预的基本原则
        2.1.7 替代性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异同
    2.2 绘画疗法的研究
        2.2.1 绘画疗法的定义
        2.2.2 绘画疗法的起源
        2.2.3 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2.2.4 绘画疗法应用于心理治疗的优势
        2.2.5 绘画疗法在心理创伤领域的研究
        2.2.6 团体辅导用于替代性创伤治疗的相关研究
        2.2.7 绘画团体辅导用于创伤干预的相关研究
    2.3 社区工作者相关研究
        2.3.1 社区工作者概念界定
        2.3.2 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风险
    2.4 问题提出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研究设计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回顾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质性访谈法
        3.2.4 准实验法
        3.2.5 个案研究法
    3.3 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3.4 研究假设
    3.5 技术路线
4 研究一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2.1 替代性创伤量表(VTS)
        4.2.2 统计方法
    4.3 研究假设
    4.4 各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5 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4.6 各人口学变量在VTS量表上的得分比较
        4.6.1 不同性别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6.2 不同年龄水平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4.6.3 不同婚姻状态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6.4 不同文化程度社区工作者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6.5 不同类型社区工作人员在VTS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比较
    4.7 讨论分析
        4.7.1 参与过疫情防控的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处于较高水平
        4.7.2 不同性别社区工作人员的VTS量表得分差异
        4.7.3 不同年龄水平社区工作人员VTS量表的得分差异
        4.7.4 不同婚姻状态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4.7.5 不同文化层次水平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4.7.6 不同类型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
5 研究二绘画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实施过程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质量控制
        5.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1.2 研究对象分组
        5.1.3 团辅活动质量控制
        5.1.4 理论依据
    5.2 团辅活动材料准备
    5.3 绘画团体辅导的开展时间
    5.4 干预实施流程
    5.5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具体内容
        5.5.1 活动总目标
        5.5.2 活动性质
        5.5.3 活动组织人员
        5.5.4 活动所需材料
        5.5.5 干预研究假设
        5.5.6 干预研究前的入组访谈
        5.5.7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整体思路
        5.5.8 干预方案设计模式
    5.6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具体方案
    5.7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的数据分析
        5.7.1 对照组和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前测数据分析
        5.7.2 对照组和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后测数据分析
        5.7.3 干预组绘画团体辅导前、后数据的差异比较
        5.7.4 对照组绘画团体辅导前、后数据差异的比较
    5.8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测的研究结论
6 研究三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的分析
    6.1 干预组成员在干预前、后的四幅典型绘画作品
        6.1.1 干预组成员1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2 干预组成员1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1.3 干预组成员2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4 干预组成员2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1.5 干预组成员3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6 干预组成员3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1.7 干预组成员4 的替代性创伤情况
        6.1.8 干预组成员4 在干预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 对照组成员在干预前、后的五幅典型绘画作品
        6.2.1 对照组成员1 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2 对照组成员2 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3 对照组成员3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4 对照组成员4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2.5 对照组成员5 在前、后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6.3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特征分析讨论
    6.4 典型个案系列绘画作品分析讨论
7 研究四绘画团体辅导访谈与结果讨论
    7.1 绘画团体辅导干预前对干预组进行小组访谈结果的质性分析
    7.2 绘画团体辅导后对干预组的追踪访谈
        7.2.1 对干预组成员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
        7.2.2 对干预组访谈结果的分析讨论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学校中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二)学校中师生关系的异化
        (三)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关怀理论
        (二)师生关系
        (三)师生关系异化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关怀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小结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二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应然形态
    一、关怀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
        (一)关怀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关怀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理想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本质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
        (三)用关怀理论来研究小学师生关系的适切性
第三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
    一、脆弱的公正
        (一)教师对待学生并非“一视同仁”
        (二)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正
        (三)学生天赋被不公正对待
        (四)学校中效率与公正的冲突
    二、褪色的尊重
        (一)不平等的对话
        (二)压抑的个性
    三、缺席的自由
        (一)干涉与控制
        (二)个人闲暇减少
    四、匮乏的快乐
        (一)功利教育忽视了师生交往的情感需求
        (二)知识灌输压抑学生的幸福体验
    五、缺失的关怀
        (一)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关怀缺失的表现
        (二)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的关怀缺失的表现
        (三)学校关怀环境缺失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异化之原因分析
    一、部分教师缺乏关怀素养
        (一)教师自身缺乏关怀理念
        (二)教师自身缺乏关怀能力
        (三)教师自身缺乏关怀行为
    二、教育失本:当前学校教育观念和目标迷失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二)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制度上的偏差
第五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变革的可能路径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变革的要素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学校观念与教育目标的变革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学校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变
        (三)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变革的关键:教师自身的改变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二)教师关怀素养的提升
        (三)教师关怀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抽象艺术新视角:抽象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现状
        (一)抽象艺术研究现状
        (二)绘画治疗研究现状
引言
第一章 心理治疗之意识层次
    1.1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1.2 大脑意识概念与的作用过程
    1.3 裂脑实验
    1.4 三位一体大脑理论
    1.5 艺术治疗与大脑的关系
第二章 心理治疗之艺术治疗
    2.1 艺术治疗的概念与本质
    2.2 艺术治疗的类别与流派
    2.3 国内外艺术治疗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艺术发展中的意识层次
    3.1 原始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3.2 两河流域时与古代埃及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3.3 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3.4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3.5 17-18 世纪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3.6 19 世纪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3.7 20 世纪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第四章 抽象艺术的心理作用
    4.1 抽象艺术与意识的关系
    4.2 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
    4.3 观看者与作品关系
    4.4 作品与自我的内在关系
第五章 抽象艺术的疗愈性与案例研究
    5.1 抽象艺术治疗的疗愈性
    5.2 抽象艺术治疗案例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抽象艺术治疗的问题与展望
    6.1 抽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6.2 现有科目以及技术层面的不足
    6.3 社会现象与抽象有效性
    6.4 抽象艺术治疗的长远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8)D机构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Gross情绪管理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情绪管理理论的提出及演化
        二、情绪管理理论在中国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三、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心智障碍者家长
        二、负面情绪
        三、情绪管理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机构简介
        三、项目简介
        四、D机构的情绪管理服务流程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Gross情绪管理理论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第四节 情绪管理实务干预原则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伦理
第三章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情绪管理服务实践
    第一节 心智障碍者确诊后家长各阶段负面情绪表现
    第二节 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原因
        二、情境原因
    第三节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实施干预的过程
        一、情境选择:选择合理情境
        二、情境修正:构建支持环境
        三、注意分配:注意集中和注意分散
        四、认知改变:提高认知重评能力
        五、反应调整:表达抑制和表情宣泄
第四章 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务效果评估
    第一节 评估目标及方法
    第二节 评估对象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二、评估内容
    第三节 心智障碍者家长对情绪管理策略的掌握程度
        一、情境选择:从有意识到无意识的选择
        二、情境修正:支持环境减轻心理压力
        三、注意分配:关注积极情境
        四、认知改变:从“无力”到积极
        五、反应调整:抑制与宣泄相结合
    第四节 评估结果
第五章 总结反思
    第一节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的实践总结
        一、Gross情绪管理理论应用效果及适用性
        二、社会工作者承担支持者和资源协调者的角色
    第二节 D机构对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的实践反思
        一、构建完善的情绪管理实务模式
        二、发挥情绪管理对缓解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的最大效用
        三、关注心智障碍者家长的负面情绪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研究 ——以青海省D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及评析
        1.关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2.关于社区矫正及民族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
        3.关于文化视角的相关研究
        4.文献评析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概念界定
        1.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对象
        3.社会适应
        4.文化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文化视角下D市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呈现
    (一)制度适应
        1.向内归因与“认罪不服法”
        2.“意外收获”与积极服从
        3.“服刑人员”身份认同强烈
    (二)心理适应
        1.消沉敏感与焦虑不安
        2.平淡坦然与积极面对
    (三)就业适应
        1.畜牧业为主
        2.个体户为辅
        3.就业困难
    (四)社会交往适应
        1.家庭矛盾逐步显现
        2.人际交往趋于单一
三、文化视角下D市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成因
    (一)宗教信仰影响
        1.道德教化
        2.心理释放
        3.教义束缚
    (二)生活方式影响
        1.经济生活观念根深蒂固
        2.矫正对象家庭地位下降
        3.闲暇时间增多与酒文化的双重加持
    (三)生计选择有限
        1.认知固化与能力不足
        2.“特殊身份”与岗位有限
    (四)文化教育落后
        1.教育观念落后
        2.法律意识淡薄
    (五)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1.文化差异
        2.文化冲突
四、基于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启示
    (一)现有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1.现有矫正工作的内容
        2.现有矫正工作的不足
    (二)基于文化视角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启示
        1.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正
        2.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3.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文化教育
        4.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帮扶
        5.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与心理支持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现状勾勒: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
        2.成因分析: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呈现的文化因素
        3.服务启示:提升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的措施
        4.文化视角: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维度
    (二)讨论
        1.社会适应维度与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
        2.文化敏感性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性
        3.民族性在民族社会工作服务中的重要性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关系”相关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游戏·幼儿·儿童哲学概述
    第一节 游戏
        一、游戏的本质
        二、游戏的特征
        三、游戏的类型
    第二节 幼儿
        一、幼儿是拥有独立人格、完整的、发展中的人
        二、幼儿是有能力的主体,是成人之师
        三、幼儿是感性强、理性弱的个体
        四、幼儿是热爱游戏、喜欢主动操作的个体
    第三节 儿童哲学
        一、儿童哲学的涵义
        二、儿童哲学在本研究中的价值
    第四节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二、幼儿主要通过游戏与世界互动来建构世界观
        三、游戏是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四、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游戏是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二章 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我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我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
        三、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在物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二、游戏在人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三、游戏在我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第三章 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及其特点
        一、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三、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
        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一、幼儿的社会取向游戏就是一个小场域(社会)
        二、幼儿游戏场域观等惯习的内化
        三、游戏场域观适用于其他场域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四、幼儿依据游戏场域观行动、社会观逐步形成
第四章 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幼儿自然观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幼儿自然观的内涵及外延
        二、人类自然观发展史
        三、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一、游戏促进幼儿神话自然观、诗性自然思维发展
        二、游戏促进幼儿朴素、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
第五章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一、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行动
        二、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发问、领会、获得概念
        三、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生成生命
    第二节 游戏是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游戏是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游戏是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游戏是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三节 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世界
        一、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
        二、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社会
        三、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然
    第四节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尽量多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的机会
        二、最大限度保障幼儿的游戏自由
        三、合理引导幼儿自愿自由场域观的适用范围
        四、引领幼儿的超功利社会观
        五、应用幼儿社会观的变化特性
        六、把握幼儿自然取向游戏的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孩子处于压抑状态有哪些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D]. 马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绘画心理辅导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促进研究[D]. 高君. 沈阳大学, 2021(09)
  • [3]绘画治疗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个案研究[D]. 李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绘画团体辅导对后疫情时代社区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干预研究[D]. 刘杉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以昆明市A小学为例[D]. 杨慧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7]抽象艺术新视角:抽象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究[D]. 香荏聪.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8]D机构心智障碍者家长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研究 ——基于Gross情绪管理理论的分析[D]. 张文华. 兰州大学, 2021(12)
  • [9]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研究 ——以青海省D市为例[D]. 林俞甫.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D]. 李小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