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一、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耿仲钟[1](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刘健[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所以,建立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保证。但是,完善的价格机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认识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计划价格体制逐渐被打破,市场调节价格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且,在改革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价格改革由完善计划价格机制转变为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因此,回顾历史有利于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价格体制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由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变的过程。本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结合价格改革的内容、特点和过程试图总结和归纳价格改革的内在逻辑和经验,从而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全文共计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是价格“双轨制”探索时期(1978-1984年)。首先,系统论述了计划价格体制的利弊并作为价格改革的背景。然后,通过对价格改革内容的回顾,进一步分析了价格改革的特点和影响,从而得出该阶段价格改革的思路是“调”为主,“放”为辅相结合,并开始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价格“双轨制”。第三部分是价格“双轨制”实现时期(1985-1988年)。首先,论述了价格改革思路转变的过程,采取“调”为辅,“放”为主相结合的改革思路。相应地扩大价格“双轨制”的实现范围。然而,由于价格放开太快等,导致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等问题出现。但是,这一时期价格改革也取得了诸多成绩。第四部分是价格“双轨制”停滞时期(1989-1991年)。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虽然,格改革方式出现倒退,以国家调价为主,但是,价格改革宏观调控意识增强,开始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价格。第五部分是价格“双轨制”并轨时期(1992年以后)。1992-1996年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破除计划价格机制,放开价格,实现“双轨制”并轨。1997年以后价格改革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实现广义价格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第六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结论。一、价格形成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二、价格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

蔡正融[3](2016)在《论新形势下江苏粮食流通政策的创新与发展》文中提出粮稳则天下安。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的特殊商品,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粮食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涵盖内需外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粮食价格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粮食流通政策研究,不断改进、完善、创新粮食流通政策,对增进人民福祉,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有着现实而重要意义。江苏地处东南沿海,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同时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大省。既有苏南等市粮食主销区,又有苏北等市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供给和流通形势与全国极其类似,是全国缩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早在2001年,江苏作为唯一一个粮食主产省和其他7个粮食主销省市一起率先进行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巨大的成功为全国2004年全面推进粮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粮食流通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粮食储备管理机制不活、粮食产业发展滞后、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裹足不前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势必影响粮食安全形势,进而影响改革发展的大局。江苏立足新形势,在粮食流通政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创新,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省份乃至国家的粮食流通政策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回顾了江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以及给我们的启示;介绍江苏粮食流通基本情况,以及而临的困难;阐述当前执行的主要粮食流通政策,取得的积极成效,存在的问题;介绍江苏在粮食流通政策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取得成功经验,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对改革粮食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主要研究结果有:一是当前江苏粮食流通工作在粮食生产主体结构、对外依存度、“三高叠加”现象(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粮食市场机制、农业资源、产后服务能力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二是新形势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储备政策、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四大政策急需改革和完善;三是现行粮食流通政策体系可以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体系、粮食贸易体系、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粮食法治建设等方面健全地方性粮食管理法规体系,提高江苏省粮食流通发展水平。解决好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律,重新审视完善粮食流通相关政策;同时,为弥补市场不足,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应适当干预,以间接干预为主,引导粮食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朱光喜[4](2014)在《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 ——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治理问题的日益复杂性及政府内部职能分工的专业性等原因,政策协同成为政策管理的基本任务以及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当协同的各个领域的政策存在某个领域的政策方案和准则成为其它领域政策的方案和准则的依据时就表现为政策粘嵌。在我国的政策实践中经常出现这种独特的政策协同现象,并且事实上它既可以是政府治理的手段,也可以成为政策改革的阻力。但在政策科学的文献中,对常规的政策协同讨论较多,对高度协同的政策粘嵌的生成和变迁缺乏理论关注。本文以政策关系和政策变迁为视角,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为中心的多领域政策粘嵌60多年来的变迁为启发性案例,对政策粘嵌的形成和功能,分离的原因、途径和效果,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我国政策管理和政府治理的困境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政策粘嵌由“战略性共识”、“结构性规划”和“程序性操作”三个要素共同作用构建形成。政策粘嵌的结构根据其涉入的领域的数量及其关系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粘嵌、多维粘嵌和网络粘嵌。多维粘嵌和网络粘嵌结构是由直接设计、间接转换以及模仿扩散等途径渐进形成的。政策粘嵌的功能逻辑是,通过跨领域的一体化政策框架降低政策间的运行成本和有效利用限政策资源以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也就是通过政策结构的调整来组合和优化单项或单个领域政策的分配、再分配和控制的基本功能以将其导向特定的政策目标。从原始政策目标或者政府意图之外的标准来看,政策粘嵌存在扭曲公共政策正常基本功能运行的负功能,表现为资源分配失衡、社会控制过度以及政策粘嵌中“中心”政策的变异,这是政策粘嵌分离的内在原因;当社会发展阶段发生转变的时候,国家和政府所面临的复杂性公共问题和政策目标也会发生改变,原来政策粘嵌的基本功能在方向上就与新的政策问题和目标不匹配,这是政策粘嵌分离的外在压力。但是由于一方面各个领域的政策之间在方案设计的“技术”上高度依赖和关联,另一方面形成的一体化的多领域政策集合在资源分配优先序或社会控制方向上高度一致而导致“利益”格局固化,构成“政策矩阵”的政策粘嵌一旦形成就具备产生路径依赖的基本条件,其影响是粘嵌关系中任何单个领域的政策或单项政策变迁的困难,进而又导致政策粘嵌难以分离。政策粘嵌的分离有“外部冲击的革命模式”和“内部能动的改革模式”两种。但是在国家基本制度不发生变革和需要避免出现政策体系动荡的情况下,“内部能动的改革模式”是理性的选择。在具体改革方式上,依据政策粘嵌中不同领域政策改革“时序”的选择(历时还是共时)以及“改革点”的选择(“中心”政策还是“外围”政策),有中心突破、外围剥离和双向改革三种基本途径。中心突破途径包括全面改革方式、局部调整方式和变相传导方式,外围剥离途径包括替换分流方式、连带松动方式、倒逼脱钩方式和矫正调适方式。政策粘嵌的基本特点是不同领域政策方案设计“技术”上的关联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资源分配或社会控制“利益”上的目标导向性,因此政策方案设计“技术”层面的“工具替代性”和资源分配或社会控制“利益”层面的“利益阻滞性”是影响其分离效果的两个变量。基于“工具替代性”的强、中、弱三个层次和“利益阻滞性”的大、小两种情况的差异,政策粘嵌分离的效果表现为完全分离、基本分离、部分分离、有限分离四种基本情况以及“区域分离”的特殊情况。将分析视角从政策粘嵌扩展至“政策关系”,将政策粘嵌的分离扩展至“政策变迁”,还可以发现不同状态的“政策关系”对“政策变迁”的影响。在政策协同关系下,问题的显现可能性小,议题触发主要依靠决策者内部主张,政策改革的结果要么是陷入僵局,要么只能是渐进调适;在政策冲突关系下,问题显现的可能性大,议题触发往往由目标群体外部直接倡议,政策改革的结果是快速变迁。户籍政策粘嵌的分离还显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策的管理存在“协同”和“反协同”的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运用政策协同作为治理手段来克服政府架构中的政策不协调以解决复杂性问题,另一方面却又经常制造了不合理的政策协同从而需要“反协同”改革。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碎片化的权威主义”决策体制和“运动型治理”中的“政策群”协同机制。要破解这种困境,需要加强各领域政策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规划的科学性和战略性;当然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对国家党政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核心目标是在政府架构中形成成熟的常规治理机制。

李全军[5](2012)在《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国以农为安,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特殊商品。粮食问题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粮食流通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粮食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全过程,以及政府调控、监管、支持、引导和服务等方面的完整产业链条。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于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规范粮食经营活动,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维护粮食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起符合山东省情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产业化,有利于保证山东省内粮油市场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是在2011年申报国家粮食局软科学课题《关于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政策措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实际所做的研究。论文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是由粮食流通多环节、多组织构成的一个综合体。从纵向上看,包括粮食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收购、储存、物流、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它将相关环节连成一体,构成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居于引导生产、衔接产销、保障消费、资源利用的中枢地位;从横向上看,包括政府调控、监管、支持、引导和服务等方面的完整产业体系。这一创新性概念。同时,结合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利用出差机会,深入菏泽、德州、聊城等粮食产区和济南、东营、青岛等粮食销区开展调研,不断加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又从山东省内选择了一个粮食购销企业、一个粮食加工企业、一个粮食服务企业,深入企业实地,对企业在搞活粮食购销、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连锁经营、增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细致分析,从中发现和提炼对推进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的相关措施。本文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在继续对单个问题和环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整体上把握粮食流通产业各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我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粮食流通政策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山东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典型企业,提出了构筑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支持政策的建议。

熊万胜[6](2012)在《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思考的问题是: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市场秩序的最终反映是价格的稳定,但价格的背后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发现,在我国的粮食市场中,一些新型的社会结构因素已经形成,这些新的结构因素对价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用“体系”一词来概括新出现的社会结构。所谓“体系”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在权力与资源分布上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通常是一种中心—边缘结构。粮食市场体系是一个粮食生产、经营和管理主体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心—边缘体系,包括中心结构、中间结构和边缘结构。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是国家管理粮食工作的科层体系;中间结构主要是由储备粮系统、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各种规模的粮食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构成;边缘结构则由未能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的农民集体、基层农业服务部门、中小粮食企业、个体户和种粮农户组成。在体系的内部,中心结构、中间结构与边缘结构之间存在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逐渐被制度化了。体系的出现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在粮食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市场稳定与粮价放开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其中,市场稳定是粮价放开的前提,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体系的形成使得这对矛盾的化解成为可能。在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央集权化、市场统一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是同步发展的,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从实现市场统一的目标出发,可以认为粮食市场化改革存在两种路径,在2001年以前,实施的是以地方为重心的市场统一化方案,但改革遭到了失败,于是,中央转向了强化中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中央级国有企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控制能力,并通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改革,有效地瓦解了地方的政企合一关系。在粮食市场化的过程中,与粮食产业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得到了保留,其上层还在强化宏观调控机制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它们形成了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新出现的那些中央级国有粮食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构成了粮食市场体系中间结构的上层部分。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的增大,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对于民营粮食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政府与民营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些民营龙头企业和在改革中保留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一起构成了粮食市场体系中间结构的中下层部分。在国家专注于推动粮食市场化特别是强化市场的统一性的过程中,乡村社会中的那些微小的生产经营主体和最基层的农民集体逐渐地被边缘化,它们成为粮食市场体系的边缘结构。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以后,市场经营的风险大增,各种新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境同时趋于恶化。更为重要的是,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依靠基层组织发动农民,越来越转向了指望企业与个体户带动农户。这个根本转变使得农户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深刻地受到权力与资本的联合控制。体系对龙头企业和粮食经纪人的扶持,在短期内可能是帮助了农民,但长期地看,也排挤了组织经营农户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组织承包农户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此同时,小规模的承包农户向适度规模的经营农户的自发升级通道还存在障碍,经营农户在与雇佣农场的竞争中也不占优势。结果,农业家庭经营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的前途日趋模糊。体系的形成与运作对于粮食价格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三个层面,第一,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完整,使得不同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支撑,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二,体系内主体间关系的制度化,使得粮食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有序和稳定的;第三,体系促进了供需平衡。因为,在粮食供应略微偏紧和体系结构还比较完整的前提下,有关部门确实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刺激生产,而且可以大致地预见这种投入的增产效果。依托粮食自给政策、储备粮系统、全国批发市场和其它国有粮食企业,体系结构对于流通的控制能力是强大的。近十年来,我国粮价避免了大起大落,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与体系的形成是有关系的。体系的出现带来了粮价的稳定,但是,体系自身却是不稳定的。如果体系沿着既有的逻辑继续强化自身,有可能威胁体系自身的可持续性。因为,体系的形成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出于多种行动者的自主行动的复合作用,它整体上必然是无意识的,它的稳定也具有偶然性。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需要自觉地对体系进行改进,那么,这种自觉改进的方向是什么?

刘伟[7](2011)在《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文中指出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最敏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在1980年,世界银行的布鲁斯教授就预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会在价格问题上“卡壳”。价格问题解决了,改革就会继续前进;解决不了价格问题,改革就会停滞或倒退。其实,在任何社会中,无论其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范畴内处于什么地位,它的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价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和价格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开启了价格改革的航程。价格改革的方向、进程,从根本上取决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步骤。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波三折”而又“稳步推进”的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当属“惊险的一跃”,其改革成败与市场制度的建立“荣辱与共”。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倾向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中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范畴而横遭批判,物价和工资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价格体系严重违背价值规律。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后,价格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也随之启动。1984年之前,价格改革总体上仍局限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计划价格中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比价和差价进行适度调整,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即只有在供求状况有所缓解后,才对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较小的小商品价格放开。1979—1984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在取得了显着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强化改革力度、深化改革层次和扩大改革领域提供了契机。在“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思路引导下,1985年1月,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这标志着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的正式实施。另外,中国理论界和中共中央高层的思想碰撞,对这一政策的确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价格“双轨制”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因此,经济领域针对“双轨制”的利弊及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计划内、外两种价格的高额差价催生出一个新的“倒爷”阶层,并由此加剧了“寻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混乱状况,政策制定者在1986年已开始考虑如何实现双轨价格尽早并轨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价格并轨思路主体的“价、税、财联动”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由于双轨制价格的实施造成了“官倒”盛行及严重的市场不公,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胶着阶段。于是,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影响下,强行并迅速并轨的思路逐渐占据上风。1988年,决策层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物价闯关”,以完成价格并轨。结果,这直接导致当年全国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加之群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随之而起。最终,尚不具备宽松环境和充分条件的激进“闯关”决策遭受重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决定把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次年11月,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于所谓“官倒”而造成的社会的巨大混乱,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价格改革逐渐向稳步推进道路的回归,“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取代了激进的“物价闯关”。治理整顿期间,双轨价格渐趋接近,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最终结束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格局,“双轨制”价格悄然并轨。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价格体制改革最终进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完善阶段。相反,前苏联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因改革思路的偏差及其它原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陷入低谷。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可见,渐进式改革思路在中国的历史合理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对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困难重重,到90年代初又轻而易举自然过关的描述,既无法让人明白当代中国历史上价格改革为什么先难后易,也无法让人理解为什么这种如此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之后,能源等基础品的价格问题时至今日仍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在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拂去时间的尘埃和人为的涂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一个拉长的镜头从而更加立体和客观的角度,展示中国价格改革进程中的众多片段,对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展望今后的价格改革前景,显然并非简单的回顾之旅,而是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廖惠霞[8](2010)在《改革开放前期广州价格体制改革模式初探》文中认为在广州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价格体制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其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僵化的管理体制和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广州价格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走上轨道和攻坚三个阶段。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王瑞芳[9](2009)在《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文中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即实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一定成效后,必然要求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变革农村的产业结构,取消实施已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发展体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村改革起步阶段的研究相当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而对农村改革第二阶段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在梳理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农村统购统销制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中国农村改革的曲折性与反复性,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矢志改革的坚定决心、追求国强民富的信心及冷静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

何蒲明[10](2009)在《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体制改革的加快,特别是由于国际粮食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项:一是国内的粮食生产和供给,二是国内的粮食储备和轮换,三是粮食的进出口调剂。粮食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大,从而造成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波动性。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容易造成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储备粮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人为造成供求失衡。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中国的粮食贸易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能够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从最近五年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一五”规划中可以看出,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蛛网理论、仓储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波动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为手段,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研究日标,围绕影响粮食安全的有关因素,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关系,回答了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环境下,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改善粮食国际贸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5个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和粮食安全指标,对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关系进行分析。(2)运用Cox-Stuart趋势检验对我国粮食产量及其播种面积的变化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粮食生产波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粮食生产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多数年份的波动系数超过了2%,但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生产波动的强度要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在四大粮食品种中,稻谷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最大,而且稻谷产量的变动对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对粮食价格波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发现,粮价指数波动幅度大于其他相关价格指数,而且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价格波动的强度要高于改革前的水平。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互为格兰杰原因,但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产量的变化往往滞后于价格的变化,具有发散型蛛网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改进型的蛛网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期货市场机制减缓粮食现货市场价格和产量绕均衡点波动的机理。(3)通过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的回顾发现,改革对粮食期货市场的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虽然进程曲折,但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方向,而且改革一直贯穿着粮食安全这条主线。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而利用期货市场可以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由于粮食物流体系水平是决定粮食流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有助于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4)虽然中国粮食储备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现货市场进行储备粮的运作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通过分析粮食储备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发现储备粮在平抑市场粮价波动方面的效果不是很显着,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操作”现象,而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降低储备粮运作风险,提高运作效率。(5)论文通过考察中国粮食贸易的地位,分析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粮食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和全球商品定价机制,对粮食定价权的缺失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小麦为例,对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进一步证实中国缺乏定价权。所以,论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形成中心,提高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协调粮食内外贸易政策,利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改革粮食储备体系,规避粮食贸易风险,建立新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发展大粮商,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上谋求国家粮食安全。(6)目前实施的粮食直补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很小,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存在一定“矛盾”,而期货市场不失为协调二者的新思路。但农户利用期货市场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目前中国农民主要是间接利用期货市场。(7)论文提出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期货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培植农产品期货市场主体,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和规模,建立健全现、期货市场信息发布和传递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联度。这些建议对于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稳定中国粮食生产与价格,完善粮食流通体制,通过储备粮运作效率,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价格“双轨制”探索时期(1978-1984 年)
    第一节 价格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价格的功能与重要性
        二、计划价格体制的弊端
    第二节 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价格改革的准备
        二、价格结构调整:缩小价格“剪刀差”,理顺价格体系
        三、价格管理体制变动:下放部分定价权,引入市场机制
    第三节 价格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一、价格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二、价格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价格“双轨制”实现时期(1985-1988 年)
    第一节 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放”为主,“调”为辅价格改革思路的形成
        二、价格结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
        三、价格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放开大部分产品价格
    第二节 价格改革的特点、问题和影响
        一、价格改革的特点
        二、价格改革的问题
        三、价格改革的影响
第三章 价格“双轨制”停滞时期(1989-1991 年)
    第一节 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二、价格改革方式以“调”为主
    第二节 价格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一、价格改革的特点
        二、价格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价格“双轨制”并轨时期(1992 年以后)
    第一节 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1992-1996 年)
        一、价格并轨成为主线
        二、农产品价格改革:提价和放价
        三、工业品价格改革:“并轨”、放价
        四、服务价格改革: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提价
    第二节 价格改革的问题和影响(1992-1996 年)
        一、通货膨胀:得到治理
        二、价格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
        三、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确立
    第三节 1997年以后的价格改革: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一、价格改革范围扩大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三、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结论
    一、价格形成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
    二、价格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致谢

(3)论新形势下江苏粮食流通政策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江苏粮食流通政策的历史演变
    2.1 基本概念阐述
        2.1.1 概念界定
        2.1.2 粮食流通的地位
        2.1.3 粮食流通的作用
    2.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粮食流通政策的历史演变
        2.2.1 粮食流通双轨制阶段(1978—1992年)
        2.2.2 粮食市场化探索阶段(1993—2000年)
        2.2.3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时期(2001—至今)
        2.2.4 主要启示
第三章 江苏粮食流通基本概况、面临的挑战
    3.1 当前江苏粮食流通基本概况
        3.1.1 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
        3.1.2 江苏是粮食流通大省
        3.1.3 江苏是粮食产业大省
    3.2 新形势下江苏粮食流通面临的重大挑战
        3.2.1 粮食生产主体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3.2.2 粮食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3.2.3 “三高”叠加现象冲击粮食市场
        3.2.4 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
        3.2.5 粮食质量安全隐患增大
        3.2.6 粮食产后服务能力不足
        3.2.7 粮食流通改革压力空前增大
第四章 粮食流通政策在江苏执行情况评价
    4.1 粮食收购政策
        4.1.1 最低收购价政策
        4.1.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
        4.1.3 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2 粮食储备政策评价
        4.2.1 粮食储备政策
        4.2.2 粮食储备政策执行情况
        4.2.3 粮食储备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3 粮食产业发展政策评价
        4.3.1 粮食产业发展政策
        4.3.2 粮食产业发展政策执行情况
        4.3.3 粮食产业发展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4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评价
        4.4.1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
        4.4.2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
        4.4.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江苏粮食流通政策创新和探索
    5.1 创建共同担保基金,解决收购资金不足问题
        5.1.1 粮食共同担保基金创建背景
        5.1.2 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的作用
        5.1.3 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的成效
    5.2 创新流通经营方式,拓展粮食购销企业发展空间
        5.2.1 建立多种类型的粮食专业合作组织
        5.2.2 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开拓粮食购销企业发展空间
    5.3 深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企业做大做强
        5.3.1 多措并举,深化粮食企业改革
        5.3.2 多方努力,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5.4 增强粮食调控能力,保持粮食市场稳定
        5.4.1 扩大储备规模,夯实调控基础
        5.4.2 深化产销合作,促进粮食供需平衡
        5.4.3 完善应急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5.4.4 发布价格指数,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第六章 深化粮食流通改革的对策建议
    6.1 改革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完善粮食购销体系
        6.1.1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
        6.1.2 逐步实施“价补分离”政策
        6.1.3 实行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
    6.2 改革储备粮体系,夯实粮食调控基础
        6.2.1 优化粮权结构关系
        6.2.2 科学设定储备规模
        6.2.3 创新储备粮管理
    6.3 改革粮食贸易体系,鼓励粮食产业走出去
        6.3.1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6.3.2 积极培育“走出去”粮食企业
        6.3.3 健全“走出去”服务体系
    6.4 提高产后服务能力,实现粮食提质增效
        6.4.1 提升粮食收储服务能力
        6.4.2 提升粮食质量监测能力
        6.4.3 提升粮食深加工能力
    6.5 深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6.5.1 推动基层粮食部门政企分开
        6.5.2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
        6.5.3 实施人才兴粮战略
    6.6 加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水平
        6.6.1 加大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6.6.2 建立应急保供长效支持机制
        6.6.3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6.7 加快粮食法治建设,推进依法管粮
        6.7.1 健全地方性粮食管理法规体系
        6.7.2 健全粮食行政管理队伍
        6.7.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 ——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政策关系”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政策变迁”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户籍政策”的文献综述
        四、文献总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分析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分析概念
        一、政策关系
        二、政策协同
        三、政策粘嵌
        四、政策粘嵌分离
        五、户籍政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政策协同理论
        二、结构功能理论
        三、路径依赖理论
        四、政策工具理论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六、政策网络理论
第三章 当代中国户籍政策粘嵌
    第一节 当代中国户籍政策
        一、户籍政策确立的背景
        二、户籍政策确立的过程
        三、户籍政策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以户籍为中心的政策粘嵌
        一、户籍——粮油政策粘嵌
        二、户籍——就业政策粘嵌
        三、户籍——住房政策粘嵌
        四、户籍——教育政策粘嵌
        五、户籍——社会保障政策粘嵌
        六、户籍——计划生育政策粘嵌
第四章 政策粘嵌的形成与功能
    第一节 政策粘嵌的形成
        一、政策协同的基本方法
        二、户籍政策粘嵌关系的构建
        三、户籍政策粘嵌结构的形成
    第二节 政策粘嵌的功能
        一、政策粘嵌的功能逻辑
        二、户籍政策粘嵌的功能逻辑
        三、户籍政策粘嵌的功能评估
第五章 政策粘嵌分离的原因
    第一节 政策粘嵌的负功能
        一、资源分配失衡
        二、社会控制过度
        三、中心政策变异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政策目标调整
        一、宏观政策体制转型
        二、目标群体状态改变
        三、政府战略目标调整
第六章 政策粘嵌分离的途径
    第一节 政策粘嵌分离途径的理论分析
        一、政策粘嵌分离的路径依赖
        二、政策粘嵌分离途径的理论模式
    第二节 户籍政策粘嵌分离的中心突破途径
        一、变相传导方式
        二、局部调整方式
        三、全面改革方式
    第三节 户籍政策粘嵌分离的外围剥离途径
        一、替换分流方式
        二、连带松动方式
        三、倒逼脱钩方式
        四、矫正调适方式
    第四节 户籍政策粘嵌分离的双向改革途径
第七章 政策粘嵌分离的效果
    第一节 政策粘嵌分离效果的理论分析
        一、工具替代性
        二、利益阻滞性
        三、分离效果的理论模式
    第二节 户籍政策粘嵌的完全分离和基本分离
        一、完全分离
        二、基本分离
    第三节 户籍政策粘嵌的部分分离和有限分离
        一、部分分离
        二、有限分离
    第四节 户籍政策粘嵌的区域分离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二、扩展讨论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理论基础
    一、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基本内涵
    二、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特征
    三、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支持政策
第二章 我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粮食流通产业分析及启示
    一、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演变分析
    二、 主要发达国家粮食流通产业分析
    三、 对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的启示
第三章 山东省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一、 山东省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
    二、 山东省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典型实例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措施研究
    一、 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二、 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 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五章 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支持政策的建议
    一、 完善粮食产业补贴支持政策
    二、 完善粮食产业财政支持政策
    三、 完善粮食产业税费减免支持政策
    四、 完善粮食产业金融支持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6)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经济学中的市场秩序研究
        1.1.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秩序考量与自发秩序理论
        1.1.2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1.1.3 宏观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
        1.1.4 本土学者对市场秩序的研究
        1.1.5 本土学者对于粮食市场秩序的研究
    1.2 社会学对市场秩序的理解
        1.2.1 对嵌入性的论证
        1.2.2 新老经济社会学中的市场秩序
        1.2.3 新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秩序问题
    1.3 解释框架与基本概念
        1.3.1 体系中的秩序
        1.3.2 基本概念
        1.3.3 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4.1 方法论的考虑
        1.4.2 选取的产业调查对象:粮食产业
        1.4.3 选取的社区调查对象:安徽省桐汭县
        1.4.4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2章 作为社会结构的粮食市场体系
    2.1 粮食市场体系的结构
        2.1.1 关系结构:一个多维和多层次的中心-边缘体系
        2.1.2 制度与场域:强大的权力媒介
        2.1.3 不可忽视的行动者
    2.2 体系概念的理论资源:作为国家自主性的结构基础
        2.2.1 西方理论家对于国家自主性的认知及其迟疑
        2.2.2 对国家自主性的结构基础的讨论
        2.2.3 国家自主性在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体现
    2.3 体系概念的政策依据:一种迅速上升的文本现象
        2.3.1 "体系"一词在农业政策文本中用量的增加
        2.3.2 "体系"一词在农业政策文本中的用法
        2.3.3 体系与体制
第3章 粮食市场化与粮食市场体系的形成
    3.1 对粮食市场化过程的重新解释
        3.1.1 体系形成是价格放开的结构条件
        3.1.2 粮食市场化的方向明确阶段(1978-1992年)
        3.1.3 中央集权、市场统一与主体多元的同步发展阶段(1993-2004年)
        3.1.4 体系的中心结构强化阶段(2004年至今)
    3.2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3.2.1 粮食生产主体的规模分化
        3.2.2 粮贩子队伍的发展壮大
        3.2.3 粮食购销主渠道的内部分化
        3.2.4 桐汭县的粮食购销主渠道
        3.2.5 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分类
    3.3 市场空间体系与行政区划体系的分离
        3.3.1 市场空间结构的改变
        3.3.2 大型粮油批发市场的空间分布
第4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
    4.1 我国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基本结构
        4.1.1 我国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的一般结构
        4.1.2 地方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区域差异
        4.1.3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4.2 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的弊病以及调整
        4.2.1 既有的讨论
        4.2.2 多头管理与整合努力
        4.2.3 过度集权与分权实践
    4.3 粮食局系统的集权化
        4.3.1 基层粮站与农民关系的断裂
        4.3.2 粮食局系统的集权化
第5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中间结构
    5.1 国家财政扶持政策与中间结构的形成
        5.1.1 财政扶持的重点从基层转向企业
        5.1.2 财政扶持转向企业的机制
    5.2 国家粮食储备政策与中间结构
        5.2.1 我国储备粮制度的演变
        5.2.2 国家粮食储备的行政管理
        5.2.3 承储与代储制度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5.3 全国性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与中间结构
        5.3.1 政府发展批发市场的努力
        5.3.2 国家对两种市场空间体系的整合
    5.4 在钻营的过程中被制度化
        5.4.1 中心结构对于市场法人的制度化甄别
        5.4.2 法人行动者的策略性嵌入
第6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边缘结构
    6.1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困境
        6.1.1 经营农户及其在桐汭的分布
        6.1.2 11个村民组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
        6.1.3 经营农户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6.2 基层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退化与结构改变
        6.2.1 体系的形成与基层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虚化
        6.2.2 基层组织农业服务体系的新结构
    6.3 个体户的角色双重化
        6.3.1 作为政府为农服务帮手的农村个体户
        6.3.2 作为管理对象的个体户
        6.3.3 对体系的顺从或远离
第7章 体系维系秩序
    7.1 体系的关系结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7.1.1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及其相互协调
        7.1.2 作为"补台机制"的边缘结构
    7.2 体系的制度/场域结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7.2.1 国家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手段
        7.2.2 体系化的微观控制
        7.2.3 体系内的相互牵制
        7.2.4 体系的自我修正能力
    7.3 部分地重建粮食市场的计划性
        7.3.1 粮食基本自给政策
        7.3.2 产量控制
        7.3.3 流通量的控制
第8章 结语:体系自身的不确定性
    8.1 体系的自我否定趋势
    8.2 体系自我改进的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卷内备考表

(7)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出版的相关专着
        (二) 关于改革思路及重点的选择问题
        (三) 关于价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地位和作用
        (四) 关于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和存废争论
        (五) 目前物价“闯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主要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意点和难点
        (一) 主要创意点
        (二) 写作难度及不足
第一章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由来
    第一节 1979—1984 年中国价格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计划体制下的价格状况
        二、“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阶段的价格改革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的滥觞
        一、莫干山会议:价格双轨制“实至名归”的发端
        二、双轨制现象“有实无名”
        三、价格双轨思路与高层意图不谋而合
第二章 双轨制在与经济社会的“磨合”与“摩擦”中嬗变
    第一节 价格双轨制实施初期的正效应——基于广东的个案分析
        一、价格双轨制在推行初期正效应明显
        二、价格双轨制在广东价格改革实践的初期成效显着
    第二节 价税财联动方案
        一、联动方案的缘起及经过
        二、配套改革方案搁浅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三节 “官倒”与“寻租”:双轨制孽生的“怪胎”
        一、价格双轨制给企业乱涨价提供了口实
        二、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泛滥
        三、对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冲击
第三章 “物价闯关”决策出台始末
    第一节 理论界关于价格改革战略的思想碰撞
        一、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谁先行?
        二、是否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宽松?
        三、“一步到位”取消价格双轨制的设想
    第二节 决策层对价格改革定调:“闯关”
        一、理顺物价关系“这项工作很艰巨”
        二、高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分歧
        三、“抓住价格改革这条主线可以推动整个经济改革”
    第三节 决策层为何选择激进的价格并轨方案
        一、全国物价形势严峻
        二、“双轨”流弊与“官倒”怪象
        三、补贴过多造成财政不堪重负
        四、长远发展战略的激励效应
        五、“与其扬汤止沸,何如斧底抽薪”
第四章 价格改革在“闯关”途中遭遇严重挫折
    第一节 抢购和挤兑风潮引致“闯关”夭折
        一、抢购商品和挤兑存款风潮乍起
        二、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的时机选择不当
        三、更大规模的抢购和挤兑风潮又起
    第二节 “闯关”导致社会恐慌的原因探析
        一、转轨时期的“改革焦虑症”难以避免
        二、中国的消费膨胀问题不断凸显
第五章 治理整顿:“闯关”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中止“物价闯关”
        一、“治理整顿”的决定正式出台
        二、最高决策层改革思路的相对统一
    第二节 双轨制“遗毒”激化社会矛盾
        一、价格“双轨制”引发文化市场的混乱
        二、“官倒”腐败触发社会危机
    第三节 双轨制价格在治理整顿中悄然并轨
        一、1980 年代末价格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二、市场化:1990 年代价格改革的主线
结语:“物价闯关”的理性反思
    一、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具体化
    三、宽松的宏观环境是搞好价格改革的必要条件
    四、把握承受能力和心理预期,提高决策科学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改革开放前期广州价格体制改革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价格体制改革的原动力
    (一) 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僵化的管理体制和不合理的价格体系
    (二) 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
二、广州价格体制改革模式的探索
    (一) 价格改革的起步 (1979年—1984年) :
    (二) 价格改革走上轨道 (1985年—1988年) :
    (三) 价格改革攻坚 (1989年—1992年) :推进价格改革, 加强价格管理, 抑制通货膨胀。
三、广州价格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一) 坚持解放思想, 敢于冲破禁区
    (二) 以市场为导向, 尊重价值规律
    (三) 坚持科学、理性、务实, 逐步推进改革
    (四) 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9)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范围内的政策调整
二、“发展商品经济”框架下取消统购统销
三、购销体制由双轨制到单一制

(10)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界定
        1.3.2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理论解释与讨论
        1.4.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本文的框架
        1.5.4 论文可能的创新
2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内在关系
    2.1 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2.1.1 期货市场的起源
        2.1.2 期货市场的产生
        2.1.3 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以CBOT为例
        2.1.4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2.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2.3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
    2.4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内在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粮食生产和价格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3.1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
        3.1.1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趋势
        3.1.2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与±2%的波动幅度比较
        3.1.3 粮食与棉花和油料作物产量增长率的波动趋势比较
        3.1.4 市场化改革前后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强度的比较
        3.1.5 四大粮食品种产量波动与中国粮食总产量波动
    3.2 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分析
        3.2.1 粮食价格的基本特征
        3.2.2 1983年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
        3.2.3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
        3.2.4 粮食价格与产量波动的相互关系分析
    3.3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3.3.1 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偏差
        3.3.2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粮食流通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4.1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1.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与粮食期货市场的发育
        4.1.2 粮食购销市场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4.2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4.2.1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4.2.2 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4.3 利用期货市场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4.4 利用期货市场促进粮食物流发展: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
        4.4.1 问题的提出
        4.4.2 粮食安全需要粮食物流支撑
        4.4.3 中国粮食物流的概况
        4.4.4 粮食期货市场助推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
    4.5 本章小结
5 粮食储备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5.1 粮食储备的一般理论
        5.1.1 FAO关于粮食储备的定义
        5.1.2 储备粮的调节功能
        5.1.3 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
        5.1.4 粮食储备的规模界限
    5.2 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及其发展
        5.2.1 粮食储备的初创阶段
        5.2.2 粮食储备的形成阶段
        5.2.3 粮食储备的发展阶段
        5.2.4 粮食储备的完善阶段
    5.3 粮食储备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分析
        5.3.1 中国粮食储备量和消费量的估算
        5.3.2 粮食储备量变动与价格变动分析
        5.3.3 基本结论
    5.4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5.4.1 粮食储备管理取得的成就
        5.4.2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储备粮风险的必要性分析
        5.4.3 中国粮食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基本现状
        5.4.4 储备粮参与期货市场面临的问题
        5.4.5 把握期货市场发展的脉搏,改进储备粮调节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粮食贸易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6.1 中国粮食贸易的地位
        6.1.1 粮食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
        6.1.2 中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6.2 中国需要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6.2.1 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意义
        6.2.2 中国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6.3 世界粮食贸易定价权与中国的定价地位
        6.3.1 粮食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
        6.3.2 全球商品定价机制──期货定价方式
        6.3.3 粮食定价权的缺失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
    6.4 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关系实证研究──以小麦为例
        6.4.1 引言
        6.4.2 数据采集与说明
        6.4.3 实证研究
        6.4.4 基本结论
    6.5 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粮食余缺
        6.5.1 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粮食余缺的可行性分析
        6.5.2 利用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调剂粮食余缺的策略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农民增收与农产品期货市场
    7.1 直接补贴能促进农民增收吗?
    7.2 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分析
        7.2.1 引言
        7.2.2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7.2.3 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7.2.4 粮食播种面积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分析
        7.2.5 几点结论
    7.3 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7.4 制约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因素
    7.5 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途径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论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历史考察[D]. 刘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3]论新形势下江苏粮食流通政策的创新与发展[D]. 蔡正融. 南京大学, 2016(10)
  • [4]政策粘嵌及其分离研究 ——以当代中国户籍政策变迁为中心案例[D]. 朱光喜. 南开大学, 2014(04)
  • [5]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 李全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2)
  • [6]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D]. 熊万胜.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7]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改革开放前期广州价格体制改革模式初探[J]. 廖惠霞. 探求, 2010(03)
  • [9]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J]. 王瑞芳. 安徽史学, 2009(04)
  • [10]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何蒲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粮油价格放开后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