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景区旅游环境浅析

晋祠景区旅游环境浅析

一、晋祠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璟瑶[1](2021)在《山西晋祠庙会中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庙会作为一种群体性的信仰活动是从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而生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是庙会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庙会活动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流行于山西太原地区的晋祠庙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庙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信仰变迁与产生功能相关问题,晋祠庙会在形成之前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之后转变为以祭祀圣母寿辰为主旨的庙会,最后因新时期的晋祠成为山西地区着名的旅游景点,自然而然晋祠庙会就成为了旅游景点的“附属品”。而晋祠在历史中的这些变化,一方面是随着信仰的转变进而发生改变的,另一方面,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社会大背景影响之下的结果。尽管晋祠庙会是作为庙会的个案进行研究的,但是通过它的变化,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社会文化的缩影,这既是社会变革下的影响,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需要。同时,围绕着晋祠庙会的诸多方面都与艺术产生着天然的联系,作为庙会载体的庙宇圣母殿、水母楼、水镜台、献殿是我国宋代、明代以及金代的建筑艺术,作为庙会信仰对象的圣母娘娘与水母娘娘是我国宋代与明代的雕塑艺术,除此之外,作为仪式活动中的各类艺术表演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可以说围绕着晋祠庙会处处都闪烁着艺术的光辉与魅力。而这些民俗艺术与民间信仰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难舍难分的关系,一方面,民俗艺术以民间信仰为基础,以增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权威性以及合理性,反过来,民间信仰则需要借助民俗艺术,以增强自己在民众之中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它们又相互融合,共同来丰富庙会活动以及民众生活。除此之外,晋祠庙会在当地民众生活当中更是发挥着身心调节、社群维系、文化传递、经济促进的作用。

张哲琪[2](2021)在《山西晋祠植物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景观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植物组成和群落结构对绿地质量、功能发挥和意境营造有重要影响。研究晋祠植物景观可为晋祠园林保护和景观营造提供意见,为同类型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晋祠博物馆馆内区域,以下简称晋祠,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选取40个典型植物群落,采用了AHPTOPSIS评价方法和SBE美景度评价法对晋祠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晋祠有维管植物109种,隶属44科88属,植物群落以乔灌草结构的阔叶落叶林为主;应用频度大于30%的物种有油松、白皮松、侧柏、榆树、国槐、丁香、早熟禾;植物配置以乡土植物为主。古树名木有93株,隶属10科14属14种;优势种为侧柏、国槐、榆树、旱柳、银杏;以二级古树和特级珍稀古树为主;健康状况一般。基于AHP法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观赏价值、生态功能、功能价值;选取13项评价指标作为因子层评价指标。通过AHP-TOPSIS法对植物群落进行排序、分级,属于I级的植物景观有2个,II级11个,III级21个,IV级6个;植物景观总体质量一般。三个季度综合SBE评价等级为一般及以上的有30个植物群落,占比75.00%,说明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较好,符合大众审美。AHP-TOPSIS评价和SBE评价结果不完全相同,两者排序相差在20以内的植物群落占比77.50%,表明AHP-TOPSIS法和SBE法评价结果总体具有较高一致性,根据评判标准不同具有一定差异性。AHP-TOPSIS法基于专业人员角度,倾向于景观效果、生态效益、文化内涵俱佳的植物景观,SBE法则基于观赏者角度,倾向于视觉美学突出的植物景观。综合两种评价方法,能对晋祠植物景观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刘亚洲[3](2020)在《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借此契机,旅游业得以高速发展。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经济效益占据我国旅游景区的半壁江山,是我国旅游事业的核心要素。然而,相较于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等旅游业的其他要素,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水平已经严重滞后,主要表现为:执行力差,规划发展不足,政企不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就要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Y风景名胜区作为众多风景名胜区的一员,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本身的管理问题也很多,作为业内的一个标杆性风景名胜区,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选取Y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管理模式的优化。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对Y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对Y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借鉴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和现代旅游企业管理模式,为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优化建议,助推Y风景名胜区实现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并为地方风景名胜区或类似旅游公司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研究发现:(1)国内外景区管理经验中可借鉴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分明职责,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2)Y风景名胜区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管理目标失衡、管理机制效率低下、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单一、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产权不够明晰、重开发轻保护造成管理失衡、监管不力、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以及人才缺乏。(3)从宏观层面,Y风景名胜区应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五维”管理目标;从中观层面,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应形成单一独立集权的管理关系;从微观层面,Y旅游发展公司应以上市为目标,进行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保障层面,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监督体系建设等。从而对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并为类似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研究理论添砖加瓦,在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权薇[4](2020)在《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问题在城市边缘区出现,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城市发展的未来。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继成为国家政策要求。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最复杂、多变且不可忽略回避的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前沿热点,是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难点。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有利于协调好城市边缘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关系。本文是以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研究对象,参考具有代表性的规划建设案例,从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研究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应用规律。通过回顾有关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概念;对其影响、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总结了景观特征与功能;然后,从不同的尺度层面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景观规划目标;接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规划策略,并根据要素的不同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最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原市晋源区晋祠片区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实践。文章希望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景观建设,发挥其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满足生态服务和多功能服务需求,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参考。

刘林[5](2020)在《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策略 ——以《五老峰》的翻译实践为例》文中指出本次翻译实践的素材选自于政协永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旅游手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老峰》,笔者选取书中的“景区概要”、“文化蕴涵”和“山峰泉水”三部分作为翻译实践任务。该材料属于风景名胜介绍类的旅游文本,介绍了五老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融合了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的复合型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旨在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对翻译实践中有关景点名称、文化专有项、四字格和句式表达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便使五老峰景区介绍和景点名称的英译更加完善规范,发挥其应有的指向和诱导作用,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五老峰,以达到文化传播的交际目的。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五老峰》的汉译实践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描述、任务过程、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结语五部分。任务描述介绍了任务背景与任务意义。任务过程分为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对三个环节。译前准备部分分析了文本特点,明确了翻译原则;翻译过程说明了制作术语表和执行翻译的流程;译后审校指出了校对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文献综述包括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与国内旅游翻译研究综述。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探讨,词汇层面涉及景点名称、文化专有项和四字格的翻译策略分析;句法层面则探讨了顺译、重组、增译、语态转换和视角转换的翻译方法。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反思了不足之处。

张力力[6](2019)在《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山西省名胜组景研究》文中指出山西名胜组景是指号称“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山西所拥有的景观组合。名胜组景最早起源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潇湘八景”,其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精神的象征,是从古至今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山西旅游发展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发展背景,加之“文化自信”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倡,希翼通过对山西省名胜组景的分析与研究,能丰富旅游地理内容,并对当下山西的旅游发展能有新的启示。山西有着丰富的名胜组景景观资源。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法和统计归纳法对山西名胜组景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究,经整理得山西省四字句名胜组景113组,涉及967个组景景题,景观元素可分为自然类景观元素与人文类景观元素两大类。其中,自然类景观元素中地文类景观描写最多,其次是天文气象类、水文类、时间类和生物类;人文类景观中建筑设施是山西名胜组景中特色最为鲜明的景观元素。总的看,山西省名胜组景种类多样,缤纷异彩。通过对山西名胜组景的区域划分,得知对晋南地区的组景现象描绘数量最多,其次是晋中、晋北与晋东南地区。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西在名胜组景文化上发展可选择的侧重点,有助于找出名胜组景呈现的地域特色,进而在这些基础上发现山西名胜组景的构成特点与成景规律。山西名胜组景的构成特点具有多元性、多感官的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虚实景的结合、主体与客体的结合的特点。成景规律中,“名词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与“名词短语/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两类组合在山西名胜组景的构词中最为常见;区域特色文化规律中,晋北显现的塞北文化、晋北和晋中的宗教文化、晋南的先祖农耕文化与晋东南地区的神话传说。最后,山西省名胜组景的研究对山西发展旅游业的启发可总结为“短项拉长,强者更强;减少空白,类型创新;基础夯实,完善体系”。

赵烨[7](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周博[8](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邓纯纯[9](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李玮[10](2017)在《完善地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 ——以碛口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旅游业呈现一片繁荣。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推广各自的风景名胜区,力图打造靓丽的城市名片。2016年,山西省更是推出了名为《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书记市长电视竞演真人秀节目,面向全国展示独特的山西魅力。然而一些地方风景名胜区虽具备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占据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但因受制于自身的管理体制,目前尚未实现快速发展。本文以吕梁市碛口风景名胜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碛口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碛口景区目前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力求为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出谋划策,助力碛口景区实现转型升级,为地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风景名胜区的研究综述;第一部分介绍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二部分分析了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运行、发展的现状;第三部分探讨了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从理顺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完善参与主体、创新管理思维、优化管理方式等角度,提出了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建议。

二、晋祠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祠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晋祠庙会中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有关庙会的研究
        二、有关晋祠庙会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田野作业法
第一章 祠堂-庙宇:晋祠的信仰转变及功能变迁
    第一节 晋祠:三晋文化聚居之地
        一、晋祠的由来
        二、晋祠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晋祠庙会的形成
        一、晋水与自然崇拜
        二、晋水人格化
        三、晋祠的祭祀活动
    第三节 晋祠在变迁中的信仰及功能
        一、祠堂—祖先崇拜
        二、庙宇—人神崇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组织—祭祀:晋祠庙会的组成形式
    第一节 庙宇:庙会的载体及艺术呈现
        一、圣母殿
        二、水母楼
        三、献殿
        四、水镜台
    第二节 神像:庙会的信仰对象及艺术呈现
        一、圣母娘娘
        二、水母娘娘
    第三节 仪式:庙会的信仰表达及艺术呈现
        一、晋祠献殿仪式活动
        二、晋祠广场仪式活动
        三、晋祠周边仪式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展示—表现:晋祠庙会中的艺术元素分析
    第一节 庙宇建造的艺术特色
        一、晋祠庙会中宋代建筑艺术
        二、晋祠庙会中金代、明代建筑艺术的体现
    第二节 神灵塑造的艺术表达
        一、宋代侍女彩塑
        二、明代美人鱼塑像
    第三节 仪式活动的艺术表演
        一、背铁棍
        二、太原锣鼓
        三、山西晋剧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元素的内在关联性
        一、相互关系
        二、融合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体—整体:晋祠庙会在民俗生活中的意义与功能
    第一节 身心调节作用
    第二节 社群维系作用
    第三节 文化传递作用
    第四节 经济促进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迁—转型:旅游业下晋祠庙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晋祠承载的文化价值分析
        一、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第二节 晋祠旅游业的渗入
        一、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二、晋祠作为文化旅游的发展
    第三节 晋祠庙会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
        一、信仰仪式趋简,酬神娱神淡化
        二、现代元素融入,丰富庙会内容
        三、晋祠庙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对晋祠不同时期下其功能演变的深层思考
    二、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学习成果

(2)山西晋祠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晋祠
        1.2.2 植物群落
        1.2.3 植物景观
        1.2.4 景观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1.3.2 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3.3 植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植物调查
        1.5.2 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法
        1.6.2 物种多样性分析
        1.6.3 层次分析法
        1.6.4 优劣解距离法
        1.6.5 美景度评价法
    1.7 技术路线
2 晋祠文化和发展历程概述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条件
        2.1.4 气候状况
        2.1.5 土壤状况
    2.2 晋祠文化
        2.2.1 三晋文化
        2.2.2 西周文化
        2.2.3 儒道释思想
    2.3 晋祠园林历代演变过程
        2.3.1 以唐叔虞为祭祀对象的晋祠园林起源和发展
        2.3.2 以圣母为祭祀主体的晋祠建筑和园林建设
    2.4 晋祠古树名木文化渊源
3 晋祠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3.1 植物群落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物种组成分析
        3.1.2 群落结构
        3.1.3 物种多样性
    3.2 古树名木调查结果及分析
        3.2.1 古树数量及树种特征
        3.2.2 古树分布特征
        3.2.3 古树等级特征
        3.2.4 古树结构特征
        3.2.5 古树健康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晋祠植物景观评价
    4.1 基于AHP-TOPSIS法的晋祠植物景观评价
        4.1.1 AHP法指标权重计算
        4.1.2 AHP评价评分确定
        4.1.3 TOPSIS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
        4.1.4 AHP-TOPSIS法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4.2 基于SBE法的晋祠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4.2.1 不同组间评价结果
        4.2.2 春、夏、冬季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4.3 AHP-TOPSIS法评价结果和SBE法美景度评价结果比较
5 植物群落实例分析
    5.1 景观评价较好植物群落分析
    5.2 景观评价较差植物群落分析
        5.2.1 乔草结构植物群落
        5.2.2 乔灌草结构与植物群落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表
        附表A 晋祠园林植物名录
        附表B 晋祠古树调查一览表
        附表C 山西晋祠植物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权重值专家问卷
    附录 B 附图
        附图A 晋祠古树平面分布图
        附图B 晋祠植物群落样地平面图
        附图C 晋祠植物群落样地现场照片(冬春夏)
        附图D 晋祠古树实景图
个人简介
致谢

(3)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风景名胜区
        2.1.1 风景名胜区概念
        2.1.2 我国风景名胜区现状
        2.1.3 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回顾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战略管理学理论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1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2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2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分析
        3.2.1 “产权集中模式”分析
        3.2.2 “产权对内分离-政府主导下旅游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3.2.3 “产权对外分离-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3.2.4 “产权市场化分离--整体租赁经营”模式分析
    3.3 管理启示
第四章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4.1 Y风景区名胜区概况
    4.2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现状
        4.2.1 Y风景名胜区组织架构
        4.2.2 Y风景名胜区管理权力实质
    4.3 Y风景名胜区当前经营发展遇到的瓶颈
        4.3.1 景区建设停滞不前
        4.3.2 旅游管理水平下降
        4.3.3 市场开拓乏力
        4.3.4 旅游产品业态创新不足
    4.4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4.1 内部管理决策僵化
        4.4.2 人才选用机制僵化
        4.4.3 薪酬制度僵化
        4.4.4 投资机制僵化
        4.4.5 监管保障乏力
第五章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索
    5.1 基于宏观层面的目标导向——明确“五维目标”
        5.1.1 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
        5.1.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次要目标
    5.2 基于中观层面的“政企分开”——管理局管理模式优化
        5.2.1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X县的关系
        5.2.2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Y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关系
        5.2.3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有关部门的关系
    5.3 基于微观层面的Y旅游发展公司管理模式优化
        5.3.1 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实现五独立
        5.3.2 规范管理流程,实施有效内部控制
        5.3.3 增收节支,实现利润最大化
        5.3.4 制定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做大做强主业
    5.4 基于保障层面的政策措施
        5.4.1 人才保障
        5.4.2 标准规范保障
        5.4.3 监督体系保障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政策方针指引
        1.1.2 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发展面临考验
        1.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系密切
        1.1.4 太原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需要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协调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边缘区
        2.1.2 乡村景观
        2.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2.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2.2.3 太原城市边缘区的相关研究
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
    3.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要素分析
        3.1.1 影响要素
        3.1.2 构成要素
    3.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征与功能
        3.2.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征
        3.2.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功能
    3.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3.3.1 宏观层面
        3.3.2 中观层面
        3.3.3 微观层面
    3.4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与目标
        3.4.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
        3.4.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3.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策略与措施
        3.5.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策略
        3.5.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措施
4 案例分析
    4.1 北京香山地区及中心区规划
        4.1.1 案例简介
        4.1.2 设计特色
    4.2 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更新
        4.2.1 案例简介
        4.2.2 设计特色
    4.3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4.3.1 案例简介
        4.3.2 设计特色
    4.4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发展
        4.4.1 案例简介
        4.4.2 设计特色
    4.5 城头山农业公园规划
        4.5.1 案例简介
        4.5.2 设计特色
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实践研究——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
    5.1 规划背景
        5.1.1 太原市的基本概况
        5.1.2 太原市城市发展规律和布局特征
        5.1.3 太原市边缘区的划定
    5.2 项目背景
        5.2.1 区位分析
        5.2.2 规划范围
        5.2.3 上位规划解读
    5.3 场地分析
        5.3.1 现状分析
        5.3.2 特征总结
        5.3.3 问题和挑战
    5.4 愿景和策略
        5.4.1 规划定位
        5.4.2 愿景与目标
        5.4.3 规划概念
        5.4.4 规划思路
        5.4.5 规划策略
    5.5 总体规划
        5.5.1 规划结构
        5.5.2 功能分区
    5.6 专项规划
        5.6.1 生态性景观规划
        5.6.2 生产性景观规划
        5.6.3 生活性景观规划
        5.6.4 人文性景观规划
    5.7 重点设计地段——大寺风荷农业展览园
        5.7.1 场地位置与设计范围
        5.7.2 用地情况
        5.7.3 场地现状及问题总结
        5.7.4 功能需求
        5.7.5 定位与目标
        5.7.6 设计策略
        5.7.7 景观结构
        5.7.8 功能分区
        5.7.9 专项设计
        5.7.10 分区设计
        5.7.11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5)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策略 ——以《五老峰》的翻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特点
        2.1.2 翻译原则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3.2 旅游文本翻译研究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的翻译
        4.1.1 景点名称的翻译
        4.1.2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4.1.3 四字格的翻译
    4.2 句法层面的翻译
        4.2.1 顺译
        4.2.2 重组
        4.2.3 增译
        4.2.4 正反译法
        4.2.5 转换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山西省名胜组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名胜组景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2.1 名胜组景的起源
    2.2 名胜组景的内涵
        2.2.1 名胜组景与山水文化
        2.2.2 名胜组景与人居环境
        2.2.3 名胜组景与景观诗文
3 山西省名胜组景的统计结果
    3.1 名胜组景的统计结果
        3.1.1 山西省名胜组景概况
        3.1.2 分析方法及分类方法
        3.1.3 名胜组景的分布特点
    3.2 小结
4 山西省名胜组景景观元素分析
    4.1 名胜组景的自然类景观元素
        4.1.1 地文景观类景观元素
        4.1.2 天文气象类景观元素
        4.1.3 时间景观类景观元素
        4.1.4 水文景观类景观元素
        4.1.5 生物景观类景观元素
    4.2 名胜组景的人文类景观元素
        4.2.1 建筑设施类景观元素
        4.2.2 人类活动类景观元素
    4.3 小结
5 山西省名胜组景的构成特点与成景规律
    5.1 名胜组景的构成特点
        5.1.1 多元性的呈现
        5.1.2 多感官的结合
        5.1.3 动态和静态结合
        5.1.4 时间与空间结合
        5.1.5 虚实景结合
        5.1.6 主客体结合
    5.2 名胜组景的成景规律
        5.2.1 山西省名胜组景的构词规律
        5.2.2 山西省组景景题的特色文化
6 山西省名胜组景对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6.1 山西省名胜组景的开发背景条件
    6.2 山西省名胜组景对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6.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8)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区研究进展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城市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之处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完善地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 ——以碛口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选题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方法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方风景名胜区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旅游区与风景名胜区
        1.1.2 景区与景区管理
        1.1.3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公共产品理论
        1.2.2 产权理论
第二章 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运行现状
    2.1 碛口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2.2 碛口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运行体制
        2.2.1 碛口风景名胜区的内部结构与职责范围
        2.2.2 碛口风景名胜区的具体管理制度
    2.3 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成效初现
第三章 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主体自身存在不足
        3.1.1 多头管理,管理有效性缺失
        3.1.2 方式僵化,管理合作不足
        3.1.3 管理的专业水平的不高
    3.2 管理保障不到位
        3.2.1 产权复杂,管理难度加大
        3.2.2 景区文物保护乏力
        3.2.3 配套服务尚未完善
    3.3 管理成效很不理想
        3.3.1 旅游购物品缺乏特色
        3.3.2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3.3.3 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第四章 完善地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4.1 理顺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4.1.1 明晰产权,减少管理阻力
        4.1.2 整合权力,实现一体化管理
    4.2 增加参与主体,助力景区发展
        4.2.1 多方参与,群策群力
        4.2.2 培养景区管理专业人才
    4.3 创新管理思维,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和地区优势
        4.3.1 增加投资主体
        4.3.2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4.4 优化软硬件建设,强化管理保障
        4.4.1 加大景区文物保护力度,加快完善景区硬件与配套
        4.4.2 打造特色景区、文化景区、品牌景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致谢

四、晋祠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晋祠庙会中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研究[D]. 程璟瑶.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2]山西晋祠植物景观研究[D]. 张哲琪.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刘亚洲.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D]. 权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策略 ——以《五老峰》的翻译实践为例[D]. 刘林. 山西大学, 2020(01)
  • [6]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山西省名胜组景研究[D]. 张力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8]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完善地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 ——以碛口风景名胜区为例[D]. 李玮. 山西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晋祠景区旅游环境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