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植物种群对毛乌素沙地模拟降水变化的影响

优势植物种群对毛乌素沙地模拟降水变化的影响

一、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群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21)在《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文中认为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前提。植被是干旱、生态脆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健康状况影响矿区整体生态质量,因此西部矿区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是植被恢复。围绕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植被损伤和土壤损伤的单一研究较多,矿区采煤植被影响系统层面研究不足,采煤扰动下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过程与协同自修复特征不明,同时植物光合生理自修复机制不清等。研究以中国西部神东矿区为目标区域,基于文献分析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初步构建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框架指导下开展实验区采煤植被影响研究。首先基于不同应力区监测实验,初步探索采煤塌陷机理及其对植被生境的扰动特征;其次,应用无人机和高光谱技术,基于不同尺度探索矿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空间差异性;第三,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实验区不同尺度上植被自修复动态特征,揭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规律,探索区域植被典型物种自修复光合生理机制;再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评价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后,结合矿区植被恢复力评价结果,选取恢复力提升关键时间阈值点和典型区域,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生态雨洪管理模型,构建分区差异性植被恢复力建设方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矿区采煤塌陷及其环境扰动具有空间差异性。薄基岩、厚煤层、浅埋深综放采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特征,采空区的最大下沉速度比煤柱区大,采空区上方地表间隔出现台阶状裂缝,工作面边界附近出现动态裂缝;塌陷不同应力区的土壤受到扰动应力类型与强度不同,土壤性状损伤程度也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土壤体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受塌陷扰动变化差异显着,可以作为后期研究植物损伤的关键环境因子;(2)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表现出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扰动对植被健康造成损伤,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煤塌陷扰动对乔木和灌木生长影响显着,对草本影响较小;塌陷不同应力区的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中性区和压缩区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严重,拉伸区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相对较轻,糙隐子不同应力区受损差异不明显;相较于非采区,不同应力区各植物样本不同SPAD值对应波段反射率差值显着减小,同时研究初步识别出不同应力区,采煤扰动下各典型植物光谱指数的特征波段;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评价表明,中性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和种群-土壤耦合损伤均表现出强脱钩型,即土壤损伤与植被损伤耦合性最差,同时柠条-土壤在不同塌陷应力区均表现为强脱钩型,即柠条-土壤耦合损伤受采煤扰动影响较大,可作为后期个体恢复力研究典型植物;(3)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呈现出阶段性变化规律。采煤塌陷干扰对植被群落的生态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即群落自修复过程初步化分为初级阶段(自修复2年、16年)、中级阶段(自修复1、3、4和12年)和高级阶段(自修复6、8、10年),随自修复阶段增高,群落物种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优势物种由一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制约群落抵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含量是影响群落自修复性和鲁棒性的主要限制因子;黑沙蒿、狗尾草、硬质早熟禾、雾冰藜等等耐胁迫物种,受沉陷影响小,适应性较好,耐贫瘠性强,自修复力强,矿区植被修复与重建时可作为备选物种;不同自修复年限的群落-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CK、自修复2a、6a、10a区域群落-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属于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属于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种群-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杨树-土壤、柠条-土壤和糙隐子-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自修复1a、2a区域杨树-土壤和柠条-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自修复2a区域糙隐子-土壤自修复协调度高于ck和自修复1a区域,表明糙隐子受到扰动后较快自修复;(4)环境对植被系统恢复力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恢复力影响,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与植被自修复特征一致。系统层面,环境子系统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子层面,采深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厚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生长环境系统指标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水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修复2年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低,之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逐渐增大,自修复8年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接近对照区植被,之后又逐渐下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空间差异表现为:自修复第2年(恢复力最低的年限),各区域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K、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5)基于LID的恢复力建设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矿区植被系统恢复力,方案可在未来矿区生态恢复实践中开展实验应用。1年一遇暴雨强度背景下,3套恢复力建设方案均可明显提升实验区域的恢复力,随着暴雨强度重现期时间的增加,3套方案提升实验区恢复力的效果逐渐降低且各方案提升效果差异也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恢复力建设方案3>恢复力建设方案2>恢复力建设方案1。论文研究可为西部矿区植被损伤与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研究成果对缓解西部矿区水资源压力,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论文有图77幅,表61个,参考文献246篇。

贾喆亭[2](2021)在《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及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作为世界性环境问题已经深深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荒漠化不仅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是内蒙古荒漠区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珍珠猪毛菜是内蒙古荒漠区重要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在干旱贫瘠的生境中有超强的耐受能力。珍珠猪毛菜群落也是荒漠区非常重要的草场类型,同时对荒漠区的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分布于内蒙古荒漠区不同生境的10个珍珠猪毛菜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珍珠猪毛菜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珍珠猪毛菜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可为珍珠猪毛菜的保护利用与抚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有被子植物35种,属于12科28属。群落中物种多为藜科、蒺藜科、禾本科植物。珍珠猪毛菜群落中物种生活型以灌木与半灌木为主。灌木出现8种,半灌木出现6种,多年生草本出现12种,一年生草本出现9种。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层次鲜明,群落的功能结构与稳定性主要依靠灌木、半灌木层片决定。珍珠猪毛菜群落的密度、生物量、盖度随年降雨量降低而降低。珍珠猪毛菜常与红砂、绵刺、球果白刺、无芒隐子草、多根葱等植物共同组成群落。2)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水平低,样地之间由于气候、土壤等因子作用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多样性指数受草本层片影响较大。Margarlef丰富度指数与海拔负相关极显着;Margarlef丰富度指数与年平均温度、最热月份的最高温度、最干燥季节的平均温度等温度生态因子正相关极显着;Margar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全氮、0-10cm土壤速效氮、20-30cm土壤有机质负相关显着。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同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正相关显着;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 H正相关显着。Simpson指数与经度位置正相关显着。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负相关显着。气候与土壤因子共同作用,影响着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3)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种群密度、盖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种群主要呈现为稳定型种群和增长型种群。种群在生境条件较湿润时表现为多种空间格局,随干旱程度增加,趋于随机分布。1级、2级植株在较湿润环境,种群空间格局较为复杂,在干旱程度增加的情况下,空间格局趋于随机分布。3级植株以随机分布为主,只在部分样地的中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珍珠猪毛菜种群各龄级间大多在小尺度呈现正关联或负关联,除部分龄级之间存在中高尺度上负关联,种群各龄级间趋于无关联性。珍珠猪毛菜种群对内蒙古荒漠区干旱恶劣的环境具有较高适应能力。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与生境干旱贫瘠有关。对珍珠猪毛菜群落进行保护重点应放在小环境的改善,增加生境中水分涵养。减少人为干扰与放牧影响,维持种群更新,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朱湾湾[3](2021)在《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改变与大气氮沉降增加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从而会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元素的迁移转化产生影响。而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元素平衡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光合固碳能力,引起生态系统碳交换发生改变。荒漠草原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同时,区域氮沉降临界负荷和可接受的氮沉降总量低,因此对降水量变化和氮沉降增加敏感。然而目前有关降水量、氮沉降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如何影响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尚缺乏深入的认识,尤其极端降水条件下。本文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设置了降水量变化(减少50%、减少30%、自然降水量、增加30%以及增加50%)和氮添加(0和5 g·m-2·yr-1)的野外试验,研究了 2019年生长季5-10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NEE)、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GEP)的时间动态(月动态和日动态),同时结合植物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他关键土壤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了生态系统碳交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深入了解降水格局改变与大气氮沉降增加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降水量变化未明显改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时间动态。月动态上,0和5g·m-2·yr-1氮添加下,NEE、ER和GEP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8月底或9月初达到峰值。同时,生态系统由生长季初期的碳源转变为碳汇。日动态上,NEE、ER和GEP亦整体上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NEE和GEP在上午9:30左右最强,ER在12:00左右达到峰值;2)减少降水量降低了生态系统碳交换,增加降水量促进了生态系统碳交换,尤其5 g·m-2·yr-1下。0和5g·m-2·yr-1氮添加下,与自然降水量相比,减少降水量不同程度地降低了 NEE、ER和GEP,增加降水量不同程度地增强了三者,尤其在增加30%降水量条件下。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氮添加不同程度地增强了 NEE、ER和GEP,且其效应在自然和增加降水量时较为明显;3)减少降水量抑制了植物生长,适量增加降水量和氮添加改变了植物生物量,且其影响程度随物种不同而异。增加降水量导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减少降水量提高了土壤全氮以及全磷,增加30%降水量降低了全氮以及全磷、提高了有机碳、C:N以及C:P。增减降水量和氮添加能够影响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尤其是极端降水条件下(增加50%降水量);4)生态系统碳交换与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NEE、ER以及GEP均与牛枝子(Lespedezapotaninii)、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针茅(Stipa capillat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生物量以及群落生物量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NEE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ER和GEP均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5)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存在一定的联系。-NEE与微生物量C:N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ER与微生物量氮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GEP与微生物量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1);6)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影响显着的其他土壤因子分别是土壤C:N、C:P、磷酸酶活性、含水量、有机碳、电导率、全磷、全氮以及NH4+-N(P<0.05)。其中,-NEE和GEP均与土壤C:N、C:P、磷酸酶活性、含水量、有机碳、电导率以及全磷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全氮以及NH4+-N呈较强负相关关系。ER与之相反。以上结论意味着,减少降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分、改变了土壤养分有效性、阻碍了植物生长,从而抑制了生态系统碳交换。适量增加降水量则可能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刺激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C:N:P平衡特征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和植物多样性,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氮添加亦促进了生态系统碳交换,但其与降水的交互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还需通过长期观测进行深入探讨。

黄松宇[4](2020)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生态系统表面能量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的表面能量平衡能够反馈于局域和区域气候,在碳水循环方面极其重要。典型沙生灌丛生态系统在中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区分布广泛,其能量交换过程极其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对预测干旱和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能量平衡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研究量化能量平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确定半干旱地区影响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帮助预测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将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的油蒿灌丛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涡度相关法、辐射观测、和土壤热通量观测和微气象因子观测,评估了2012-2018年的能量平衡闭合状况,分析了能量分配的昼夜、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探讨了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能量分配的调控机制。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灌丛生态系统存在能量平衡不闭合现象。能量平衡闭合程度符合FLUXNET站点以及中国通量网China FLUX站点能量平衡闭合范围的报道。半小时尺度上,能量平衡闭合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线性回归直线的斜率在0.59-0.64之间,平均值为0.61,7年的能量平衡闭合比EBR均值为0.82;7年整体OLS线性回归直线的斜率为0.64,EBR为0.82。日尺度上,OLS线性回归直线的斜率在0.69-0.78之间,平均值为0.72,7年的EBR均值为0.77;7年整体能量平衡闭合OLS线性回归直线的斜率为0.72,EBR为0.78。(2)净辐射(Rn)、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和土壤热通量(G)具有明显的昼夜、季节和年际变化。在昼夜时间尺度上,Rn、H和LE从日出后逐渐增加,在13时-14.5时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G的日变化较为平缓,通常随着Rn的增加而增加,在下午4-5时达到峰值后减小。季节上,Rn、H、LE和G通常从1月份开始增加,在生长季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LE的动态变化会受到土壤干湿循环的影响:LE随大的降雨事件迅速增加(约有1-2日的时间滞后),之后随着浅层(地下10 cm深)土壤体积水含量的消耗而逐渐降低。Rn每年的年总值范围为2477-2881 MJ m-2yr-1,7年年平均值为2660 MJ m-2 yr-1,H每年的年总值在1407-1677 MJ m-2 yr-1之间,7年年平均值为1538 MJ m-2 yr-1,LE每年的年总值在471-750 MJ m-2 yr-1之间,7年年平均值为611 MJ m-2 yr-1,G每年的年总值在-72-0 MJ m-2 yr-1之间,7年年平均值为-34 MJ m-2 yr-1。显热通量(H)无论是在年尺度还是季节尺度上都是占净辐射(Rn)比例最大的能量组分。水分限制使LE在植物生长蒸腾最旺盛以及降雨最充沛的时期,也没有超过H。G在日和季节尺度上对能量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年际尺度上G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七年中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主要特征为:高波文比(β=H/LE;平均值2.60),高H/Rn(平均值0.58)和低LE/Rn(平均值0.23),即使相较于其他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各生态系统,研究区的灌丛生态系统干旱的特征也很显着。(3)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能量分配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表面导度(gs)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在半小时、日、月尺度上与能量分配(β)都是负相关。半小时和日尺度上,β与饱和水汽压差(VPD)正相关,月尺度上,β与VPD负相关。生长季中,VPD对β没有显着影响。在各时间尺度(半小时、日、和月),β均随着VWC的增加而降低。(4)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β年际变异影响因素分析表明,gs对β具有显着的直接影响,直接路径系数为-0.86。NDVI和VWC对β的调节主要通过gs间接产生作用,间接路径系数分别为-0.53和-0.18。VPD对β年际变异的影响一方面直接对β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gs对β产生间接影响,总路径系数为-0.30。gs和NDVI对β的主要影响表明植被在调节而能量分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鉴于植被可以通过影响能量平衡改善当地气候,在半干旱地区实施植被恢复等措施可以在改善当地气候和逆转荒漠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谢燕飞[5](2020)在《甘肃河西走廊人工模拟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植物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和响应模式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降水模式变化对其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和响应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降水模式变化对植物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和响应模式的影响对于了解植物生命的分布,预测物种灭绝的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区域面对环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建群种和优势种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年均降水量(W)增加(W+)和减小30%(W-)以及年均降水频率(F)和减小50%(F-)变化对红砂幼苗进行处理,运用方差分析、最小显着差异法(LSD)、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对数响应比(LRR)和幂函数拟合等方法分析了红砂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根高比、地上径向密度和地下径向密度8个指标的变化情况,讨论了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植物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和响应模式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降水量增加对红砂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生长有促进作用,在实验末期(2018年10月,下同)分别增加了71.93%、71.95%和70.59%。降水量对红砂幼苗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大于降水频率。在幼苗阶段,降水量和降水频率之间未发现交互作用(P>0.05)。根高比与降水量负相关且各处理差异显着。降水量减少30%,根高比增加了74.80%。在表征降水量和植物形态之间关系时,根高比比根冠比更具有稳定性。地上径向密度变化趋势为:首先W+处理>W-处理,然后W-处理>W+处理,分别为增加39.73%(2017年10月)和减小16.02%。地下径向密度与降水量正相关。当降水增加时,地下径向密度增加了93.12%,根系变得相对较粗和较短。一组特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只会在有限的干扰大小或可用资源范围内产生较高的生长速度。红砂幼苗主要通过调整株高、根系的长度、粗细和生物量来适应其资源供应的方式。2、降水模式变化对相同指标生长速度和响应模式影响不同且差异显着。相对于分组对照(WF和WF-),株高、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地下径向密度变化速度与降水量正相关;根冠比、根高比变化速度与降水量负相关;相同降水量,降水频率减小时,株高、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地下径向密度变化速度增大;地上径向密度只与时间单调正相关,而与降水处理无关。红砂幼苗对降水模式的响应具有实时性(生长期内未发现延迟响应,休眠期存在无响应)。阻尼响应和加速响应在幼苗阶段经常发生。有时在实验早期与后期,响应效应方向可能是相反的。3、相同降水模式对红砂幼苗不同指标生长速度和响应模式影响不同且差异显着。在降水量增大时,红砂幼苗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株高和地下径向密度变化较大,而在降水量减小时根高比、根冠比、地下生物量和地上径向密度变化速度较大。相同降水模式下,红砂幼苗的响应方向试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化,有不同的反应模式类型。4、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相同指标相对株高生长速度的影响不同且差异显着。所有红砂幼苗对降水量增加的反应都不是最积极的。相对株高生长速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径向密度和地下径向密度在降水量增大时最小,在降水量减小时最大。相反,降水量减小处理的植株表现最好,而降水量增加处理的植株表现最低。5、相同降水模式对红砂幼苗不同指标相对株高生长速度影响不同且差异显着。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对株高生长速度在各处理中均表现最积极。地下生物量生长速度均大于地上生物量,地下径向密度生长速度均大于地上径向密度。

李敏岚[6](2020)在《腾格里沙漠草方格尺度土壤植被空间变化规律》文中研究表明以机械沙障固沙为先导,进而进行生物固沙一直是公认的工程治沙治理模式。近年来传统材料沙障草方格因其显着的固沙效果一直备受关注。但各种研究中缺乏对初期麦草方格扎设后植物及土壤特性变化的连续性观测,以致缺失在麦草方格有效期内植物定居过程和土壤特性变化的数据。本次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究草方格从有到无过程中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特性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研究时间上以草方格有效期为准,空间上以草方格扎设的实际规格面积为准。研究过程中不会对草方格进行补扎,最大限度保证自然状态下草方格与植物间的选择关系。研究结果将进一步解释草方格对植被建立提供的作用,并对以后固沙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依据。(1)草方格固沙期间群落多样性增加,但物种丰富度不会随恢复时间增加呈线性增长,其中草本植物种类变化明显。草方格在有效固沙期间对于0-3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整体上减小干沙层向下迁移的速度,缩小了干沙层范围。尤其在固沙第二年,土壤蓄水量达到最大值且有天然植物雾冰藜、虫实进入,草方格固沙效果显着。(2)研究中3种种群分布类型均有涉及。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表现为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两种类型,但大多以聚集分布为主。花棒与沙蒿主要以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为主,不同恢复年限中分布类型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1-2a样地中主要是随机分布,3a时转变为聚集分布且随着空间尺度增加聚集程度增大。通过对植物频度即数量分布位置分析,草本植物在草方格存在时(即1-3a样地)出现几率高的热点区域与数量集中区域相一致,属草方格格边区域,存活的花棒多生长在草方格中间区域。当草方格不存在时,草本植物多聚集在原草方格中心区域。(3)研究样地中土壤颗粒主要分布在50-100和100-250 μ m范围内,属于极细砂、细砂,<2 μ m及>500 μm的颗粒占比很小,且2a、5a样地中0-5cm和10-20cm 土层中粉粒含量增加较快。随着草方格铺设时间延长,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尤其体现在0-5cm 土层中,而2a样地0-5cm 土层中土壤养分含量高于3a样地,主要因为该样地中—年生植物的根系作用。5a样地5-10cm、10-20cm 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与该样地灌木植物根系作用有关。在草方格内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部分多出现在草方格格边及四角区域,中间及中心区域鲜有发生,这与草方格内植物生长高频区分布位置相吻合。(4)同恢复年限下草方格内影响植物数量分布位置的土壤特性不同,这主要和群落中植物种类及繁殖方式有关。群落中优势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则影响其数量分布的土壤特性是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及0-5cm 土层土壤含水量。群落中优势种为灌木和沙蒿,则影响其数量分布的土壤特性是5-10cm、10-20cm 土壤含水量。

刘建康[7](2019)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油蒿群落是毛乌素沙地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沙、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退化草地恢复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油蒿群落出现严重退化,封育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该地区应用广泛,但目前缺乏对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过程的综合对比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在宁夏盐池县典型油蒿群落分布区布设不同退化程度及封育时间的样地,对油蒿种群、群落及土壤进行同步调查,系统分析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种群空间格局、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综合探讨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的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退化油蒿群落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草地退化影响种群更新与生长,不仅降低了油蒿种群密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还导致个体高度、冠幅及生物量的下降,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组成,使得幼苗及成株变少,枯死植株增多,进而影响种群结构。退化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衰退型(轻度退化)→增长型(中轻度退化)→稳定型(中度退化)→衰退型(极重度退化)。封育后随着幼苗的大量生长发育,个体的冠幅、高度及生物量逐渐降低,油蒿种群矮小化,在封育10年时种群盖度、密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达到峰值,之后有减小的趋势。封育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增长型(封育5年)→衰退型(封育10年)→稳定型(封育15年)→衰退型(封育25年)。(2)油蒿种群具有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具有斑块状和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在退化及恢复过程中种群空间异质性会发生显着变化,总体表现为:退化样地>封育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长期封育样地>短期封育样地。(3)油蒿种群、幼苗及成株多在小尺度聚集(0-2m)、大尺度(20-25m)随机或均匀分布,而半死株及死株在不同尺度多随机或均匀分布,封育导致油蒿幼苗聚集尺度增大。幼苗与成株多在小尺度上呈正相关,而与半死株、死株多相互独立。四种优势伴生种群(草木樨状黄芪Sophora alopecuraoides、苦豆子Astragalus melilotoides、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在空间上呈不同程度的小尺度聚集分布,且不同种群在同一样地中聚集尺度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植被状况相对较好的封育样地聚集尺度大于较差的退化样地。四种伴生种群多与油蒿种群在小尺度相互竞争、大尺度相互独立。(4)研究区内菊科、禾本科、藜科、豆科植物占物种总数的70%以上,且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次之,而灌木所占比重最小,草地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样地物种组成会发生显着变化。不同的处理显着影响(P<0.05)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枯落物重量、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SW、SP及均匀度指数E等指标,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枯落物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升高,E指数变化不显着,而其它各群落特征指标及群落稳定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中度退化样地最高。封育后植被群落逐渐恢复,各植被特征在短时间内显着改善(P<0.05),群落稳定性也随之增强,封育10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群落的各个特征指标将逐渐降低,而群落稳定性在封育15年时最强。(5)不同处理(P<0.01)及土层(P<0.05)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各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土壤容重及砂粒含量逐渐增加,而土壤黏粒、粉粒及各化学性状(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封育后土壤黏粒、粉粒、含水量及各化学性状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封育25年后土壤含水量将有所降低。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土层土壤综合肥力会发生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长期封育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短期封育样地>中度退化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土壤结皮的波动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含量,且不同类型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6)RDA分析结果表明,前两轴物种-土壤性状关系积累贡献率为78.95%,说明前两轴已能很好的解释土壤性状与植被群落间的关系,不同土壤性状对该地区群落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容重及土壤黏粒含量对植物群落及样地影响较大,而土壤速效氮及pH值的影响较小。

吴水瑛[8](2019)在《油蒿叶功能性状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叶功能性状可以准确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以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植物油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油蒿在生长季内叶功能性状及环境因子的长期野外原位观测,探究了油蒿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期了解油蒿在毛乌素沙地的生长及适应特性,为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油蒿叶功能性状属性值季节分异:比叶面积(SLA)、叶面积(LA)、叶氮含量(LNC)、叶碳含量(LCC)、叶片鲜重(FW)、干重(DW)、叶干物质含量(LDMC)、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等性状的属性值在生长期内都有较显着的变异性,反映出油蒿对不同季节环境的适应性差异。且油蒿各叶功能性状在生长期内不同月份间都有显着差异。(2)油蒿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油蒿对毛乌素沙地环境的适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具体表现如下,油蒿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正相关,与相对湿度(RH)、土壤氮含量(SNC)负相关;叶氮含量(LNC)与气温(Ta)负相关;叶碳含量(LCC)与相对湿度(RH)、饱和水汽压差(VPD)、30cm土壤含水量(SWC-30)正相关。毛乌素沙地油蒿生长季内叶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基本为随温度升高、辐射增大、相对湿度减小、土壤水分与氮含量下降,比叶面积、叶氮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减小,叶干物质含量、叶重增加。对油蒿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建立的GLM模型显示,影响毛乌素沙地油蒿生长季内叶功能性状的环境因子中对叶性状总体解释比例较高的是土壤氮含量与土壤含水量。(3)油蒿功能性状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油蒿功能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比叶面积(SLA)与叶氮含量(LNC)正相关、与叶干物质含量(LDMC)负相关;叶碳含量(LCC)与叶氮含量(LNC)正相关。性状间通过互补与替代、在功能上的平衡变化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本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适应毛乌素沙地的环境,油蒿的叶功能性状在季节间有动态变异,部分叶功能性状与环境间有显着相关性,油蒿通过自身生理、结构特征间的相互权衡,最终达到适合自身生长、适应环境变化的稳态。

刘宇娇[9](2019)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沙丘生境沙拐枣繁殖特征》文中认为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蓼科灌木,具有生长快、抗风蚀、耐沙埋、耐旱、易繁殖的特点,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先锋种和优势种,因此研究沙拐枣种群繁殖特征对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种群自然更新、生态恢复与治理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荒漠绿洲过渡带天然固沙植被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种群稳定和扩张一直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关键天然固沙植被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对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不同生境(背风坡、丘间低地、过渡带和迎风坡)下沙拐枣种群繁殖特征进行探索,旨在更全面的认识其种群扩张特征和对干旱高温环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沙拐枣种群繁殖方式存在显着差异:在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和过渡带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为辅;迎风坡和背风坡以无性繁殖为主;而随着流动沙丘固定,种群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数量和所占比重显着下降,从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2)不同生境下,土壤种子库存在显着差异,土壤种子库的大小依次为:背风坡>丘间低地>过渡带>迎风坡,并且固定沙丘土壤种子库总数量大于流动沙丘。表明背风坡和丘间低地是沙拐枣种群重要的种子储备库。(3)不同生境下,沙拐枣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均为增长型种群,并向稳定趋势转化。表明沙拐枣通过繁殖对策加强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其种群扩张。(4)不同生境下沙拐枣种群密度与年龄均呈显着负相关,种群以幼龄苗为主,种群最大年龄出现在丘间低地,为36龄。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根状茎总长度呈减小的趋势。其中流动沙丘中根状茎主要为2年生,多年生根状茎长度较短,而固定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年龄结构较为均衡。表明在流动沙丘中沙拐枣越靠近母株的根状茎年龄较大,而远离母株的根状茎年龄较小,但长度较长。(5)流动沙丘不同生境根状茎和地上生物量都存在显着差异,根状茎总长度以迎风坡最长,但地上生物量最少。并随着流动沙丘固定过程中,根状茎长度和地上生物量都呈现异质性减少的趋势。综上所述,沙拐枣种群在适应荒漠绿洲过渡带恶劣多变的外部环境下,采取了多种繁殖对策,其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利用根状茎扩展生存空间、形成土壤种子库等措施以及不同生境对沙拐枣自然繁殖过程的影响。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关键天然固沙植物沙拐枣的繁殖特征,而且对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种群自然更新、植被恢复与治理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许爱云[10](2019)在《宁夏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蒙古冰草种群的生态过程与可塑性机制,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与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小尺度范围内定量分析了蒙古冰草种群的株丛结构、种群内不同株丛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不同生境群落中,蒙古冰草种群的空间分布及种间关联性,探讨了异质生境中蒙古冰草种群及地境因子的空间特征、蒙古冰草空间格局研究的采样尺度和划区方案。主要结论如下:在10 m×10 m尺度范围内,蒙古冰草种群中基径为0-5 cm和5.1-10 cm的株丛占79.24%,可供更新的幼苗充足。蒙古冰草种群基径0-15 cm内的株丛在较小尺度上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4 m),>15 cm的株丛在0-5 m尺度上则表现为随机分布,且个体越小聚集程度越高。基径0-15 cm内的各级株丛在小尺度上呈显着正关联。不同群落生境中蒙古冰草种群在小尺度上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4 m),随尺度增大,逐渐过渡到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蒙古冰草与短花针茅、牛枝子种群在小尺度(<4 m)上呈显着负关联,与牛心朴子种群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呈显着无关联。蒙古冰草种群所在区域,其盖度、地上生物量及除全钾以外的土壤因子属中等变异;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全氮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土壤全磷、全钾及蒙古冰草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蒙古冰草种群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呈不规则的斑块状空间分布,总体从东南到西北呈递增趋势,与土壤含水量的空间特征较为一致。蒙古冰草种群空间变异受尺度效应和划区效应的影响显着,研究其空间格局所需样地的最小面积为60 m× 100 m。

二、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群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群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西部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估理论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采煤塌陷与环境扰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及煤炭开采特征
    2.2 研究区塌陷过程监测方案
    2.3 研究区采煤塌陷及覆岩应力变化特征
    2.4 研究区采不同扰动地表变形规律
    2.5 采煤塌陷环境扰动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不同塌陷应力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1 研究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监测方案
    3.2 不同塌陷应力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3 不同塌陷应力区种群-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4 不同塌陷应力区个体-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4.1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监测方案
    4.2 典型受损区植物群落-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4.3 典型受损区植物种群-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4.4 典型受损区植物个体-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
    5.1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基础模型
    5.2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构建
    5.3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植被恢复力分区适应性建设方案
    6.1 低影响生态集雨设施类型筛选与矿区用地产流模块构建
    6.2 “自然+LID”植被适应性恢复力建设方案设计
    6.3 恢复力建设方案实施效果模拟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及种群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1.2.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环境与地形地貌
        2.1.3 土壤特征
        2.1.4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调查方法
        2.2.3 土壤数据测定
        2.2.4 气候数据搜集
        2.2.5 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
        2.2.6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方法
        2.2.7 点格局分析方法
        2.2.8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珍珠猪毛菜群落特征分析
        3.1.1 珍珠猪毛菜群落种类组成与结构特征
        3.1.2 珍珠猪毛菜群落相似性分析
        3.1.3 珍珠猪毛菜群落数量特征
        3.1.4 珍珠猪毛菜群落物种重要值比较
        3.1.5 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分析
        3.1.6 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分析
    3.2 珍珠猪毛菜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3.2.1 珍珠猪毛菜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3.2.2 珍珠猪毛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2.3 珍珠猪毛菜种群各龄级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2.4 珍珠猪毛菜种群不同龄级间空间关联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珍珠猪毛菜群落特征与群落多样性
        4.1.1 珍珠猪毛菜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
        4.1.2 珍珠猪毛菜群落物种多样性
    4.2 环境因子对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2.1 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与地理位置
        4.2.2 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与气候因子
        4.2.3 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
        4.2.4 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与种间关系
    4.3 珍珠猪毛菜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4.3.1 珍珠猪毛菜种群年龄结构
        4.3.2 珍珠猪毛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3.3 不同龄级的珍珠猪毛菜种群的空间关联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植物名录
    附录2 内蒙古荒漠区10 个珍珠猪毛菜群落样地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3.1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时间动态
    3.2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关键植被和土壤因子变化特征
    4.1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2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对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3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对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生态系统碳交换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5.2 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5.3 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土壤C:N:P及其他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主要结论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生态系统表面能量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陆地生态系统表面能量平衡概述
        1.2.2 陆地生态系统表面能量平衡动态
        1.2.3 能量分配的影响因素
        1.2.4 表面能量平衡研究方法
    1.3 存在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实验设备及观测
        2.3.3 数据质量控制与缺失值插补
        2.3.4 参数计算
        2.3.5 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3.能量平衡闭合评价
    3.1 半小时尺度能量平衡闭合
    3.2 日尺度能量平衡闭合
    3.3 讨论与小结
4.毛乌素沙地典型灌丛生态系统生物、非生物因子动态特征
    4.1 环境因子
        4.1.1 空气和土壤温度
        4.1.2 饱和水汽压差
        4.1.3 降水量和土壤体积水含量
    4.2 生物因子
        4.2.1 表面导度
        4.2.2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4.3 讨论和小结
5.研究区灌丛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特征
    5.1 能量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动态
    5.2 能量分配的季节和年际动态
    5.3 能量通量的日动态
    5.4 讨论和小结
6.不同时间尺度能量分配的影响因素
    6.1 半小时尺度
    6.2 日尺度
    6.3 月尺度与年际变异
    6.4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甘肃河西走廊人工模拟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进展
    1.1 研究背景
    1.2 生长和响应模式研究进展
    1.3 红砂研究概述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形态变化和影响
        2.2.2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指标变化速度及响应模式
        2.2.3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株高和指标生长速度相关性回归分析
    2.3 技术路线图
    2.4 研究方法
        2.4.1 实验设计
        2.4.2 采样方法
        2.4.3 数据分析方法和绘图
第三章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的影响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
        3.2.1 数据分析方法
        3.2.2 数据的大小和确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株高的影响
        3.3.2 降水模式变化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3.3.3 降水模式变化对根冠比的影响
        3.3.4 降水模式变化对根高比的影响
        3.3.5 降水模式变化对地上径向密度和地下径向密度的影响
        3.3.6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生长影响的抽象形态图
    3.4 讨论
        3.4.1 降水量对红砂幼苗生长的影响
        3.4.2 降水频率对红砂幼苗生长的影响
        3.4.3 降水量和降水频率交互作用对红砂幼苗生长的影响
        3.4.4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根冠比、根高比(RHR)的影响
        3.4.5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地上径向密度(ARD)和地下径向密度(BRD)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相同指标变化速度及响应模式
    4.1 引言
    4.2 数据处理
        4.2.1 数据分析方法
        4.2.2 数据的大小和确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株高效果比较结果
        4.3.2 不同处理地上生物量效果比较结果
        4.3.3 不同处理地下生物量效果比较结果
        4.3.4 不同处理总生物量效果比较结果
        4.3.5 不同处理根冠比效果比较结果
        4.3.6 不同处理根高比效果比较结果
        4.3.7 不同处理地上径向密度效果比较结果
        4.3.8 不同处理地下径向密度效果比较结果
    4.4 讨论
        4.4.1 不同处理,相关指标增长模式
        4.4.2 不同处理,相关指标响应模式
    4.5 小结
第五章 相同降水模式对红砂幼苗不同指标变化速度及响应模式
    5.1 引言
    5.2 数据处理
        5.2.1 数据分析方法
        5.2.2 数据的大小和确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W-F处理相关指标结果
        5.3.2 W+F处理相关指标结果
        5.3.3 WF-处理相关指标结果
        5.3.4 W-F-处理相关指标结果
        5.3.5 W+F-处理相关指标结果
    5.4 讨论
        5.4.1 相同处理,相关指标增长模式
        5.4.2 相同处理,相关指标响应模式
    5.5 小结
第六章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株高和指标生长速度相关性回归分析
    6.1 引言
    6.2 数据处理
        6.2.1 数据处理方式
        6.2.2 数据大小的确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处理,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对数回归关系
        6.3.2 不同处理,株高和地下生物量对数回归关系
        6.3.3 不同处理,株高和总生物量对数回归关系
        6.3.4 不同处理,株高和地上径向密度对数回归关系
        6.3.5 不同处理,株高和地下径向密度对数回归关系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相同降水模式对红砂幼苗不同指标相对株高生长速度相关性回归分析
    7.1 引言
    7.2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W-F处理下株高和相关指标对数回归分析
        7.3.2 对照WF下株高和相关指标对数回归分析
        7.3.3 W+F处理下株高和相关指标对数回归分析
        7.3.4 W-F-处理下株高和相关指标对数回归分析
        7.3.5 WF-处理下,株高和相关指标对数回归分析
        7.3.6 W+F-处理下株高和相关指标对数回归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8.1.2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相同指标变化速度及响应模式
        8.1.3 相同降水模式对红砂幼苗不同指标变化速度及响应模式
        8.1.4 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相同指标相对株高生长速度相关性回归分析
        8.1.5 相同降水模式对红砂幼苗不同指标相对株高生长速度相关性回归分析
    8.2 创新点
        8.2.1 地上径向密度和地下径向密度这两个新的指标的引入
        8.2.2 对大尺度研究方法在小尺度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论文资助说明

(6)腾格里沙漠草方格尺度土壤植被空间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1.3 土壤空间分布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历史背景
    2.3 气候条件
    2.4 地貌条件
    2.5 水文条件
    2.6 土壤条件
    2.7 植被条件
    2.8 文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恢复年限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水分变化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恢复年限草方格内植物种群分布格局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年限草方格内的土壤特性变化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特性分布与植物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草地退化概述
        1.2.1 草地退化原因
        1.2.2 草地退化发展趋势
        1.2.3 草地退化影响研究进展
    1.3 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概述
        1.3.1 草地恢复理论基础
        1.3.2 草地主要恢复措施
        1.3.3 毛乌素沙地恢复措施选择
        1.3.4 封育影响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种群结构及数量特征研究
        1.4.2 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4.3 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1.4.4 土壤特征研究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1 气候
        2.2.2 植被
        2.2.3 土壤
        2.2.4 地形地貌
        2.2.5 水资源
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3.1.1 样地选择及布设
        3.1.2 样地调查
    3.2 数据分析处理
        3.2.1 重要值
        3.2.2 群落α多样性指数
        3.2.3 群落稳定性指数
        3.2.4 群落相似性
        3.2.5 空间点格局
        3.2.6 半方差函数
        3.2.7 种群生物量估测模型
        3.2.8 种群大小结构划分
4 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研究
    4.1 油蒿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4.1.1 油蒿种群组成
        4.1.2 油蒿种群基本数量特征
    4.2 油蒿个体特征间关系
    4.3 油蒿种群冠幅及高度分布结构研究
    4.4 油蒿种群生存分析
    4.5 油蒿种群生物量研究
        4.5.1 生物量预测模型构建
        4.5.2 生物量模型检验
        4.5.3 油蒿种群生物量估算
    4.6 讨论
        4.6.1 油蒿种群数量波动分析
        4.6.2 油蒿种群结构波动分析
        4.6.3 油蒿种群生物量波动分析
    4.7 小结
5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5.1 油蒿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5.1.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5.1.2 空间异质性研究
        5.1.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5.2 优势伴生种群空间点格局研究
        5.2.1 基本数量特征研究
        5.2.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5.2.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5.3 油蒿种群种内关联性研究
    5.4 油蒿种群与优势伴生种群种间关联性研究
    5.5 讨论
        5.5.1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5.2 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
    5.6 小结
6 油蒿群落植被特征研究
    6.1 油蒿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6.1.1 群落科属组成
        6.1.2 群落生活型组成
    6.2 群落相似性分析
    6.3 群落基本数量特征分析
    6.4 群落生物量分析
    6.5 群落α多样性分析
        6.5.1 α多样性指数数量分析
        6.5.2 α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关系
    6.6 各群落指标相关性矩阵
    6.7 群落稳定性分析
        6.7.1 M·Godron稳定性分析
        6.7.2 M·Godron稳定性与群落特征值关系
        6.7.3 M·Godron稳定性与α多样性关系
    6.8 讨论
        6.8.1 群落物种组成变化
        6.8.2 群落特征值波动
        6.8.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波动
        6.8.4 降水年际波动对群落的影响
    6.9 小结
7 油蒿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7.1 土壤物理性质统计分析
        7.1.1 土壤含水量
        7.1.2 土壤容重
        7.1.3 土壤机械组成
    7.2 土壤化学性质统计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
        7.2.2 土壤全氮及速效氮
        7.2.3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
        7.2.4 速效钾
        7.2.5 土壤pH
    7.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7.4 土壤因子与植被关系冗余分析
    7.5 土壤肥力评价
    7.6 生物结皮分析
        7.6.1 生物结皮盖度
        7.6.2 结皮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7.7 讨论
        7.7.1 土壤理化性质波动
        7.7.2 植被群落与土壤间反馈机制
        7.7.3 生物结皮对土壤影响
    7.8 小结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油蒿叶功能性状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功能性状的定义、分类
        1.2.2 植物功能性状间相互关系
        1.2.3 叶功能性状
        1.2.4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植被
        2.1.3 水文生态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材料
        2.3.2 油蒿叶功能性状测定
        2.3.3 环境因子测定
        2.3.4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油蒿叶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的季节动态变化
    3.1 环境因子的季节动态变化
    3.2 油蒿叶功能性状的季节变化
        3.2.1 油蒿叶功能性状特征
        3.2.2 油蒿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季内不同月份的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绪
4. 油蒿叶功能性状对环境的适应
    4.1 油蒿叶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4.2 油蒿叶功能性状变异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油蒿叶功能性状间的关系
    5.1 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
    5.2 讨论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自我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沙丘生境沙拐枣繁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固沙植被沙拐枣分类、繁殖对策和生理特性研究
        1.2.2 植物生殖物候
        1.2.3 植物土壤种子库
        1.2.4 植物种子萌发
        1.2.5 植物克隆繁殖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貌类型和地带性土壤
        2.1.4 植被类型
        2.1.5 水文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气候资料收集
        2.2.2 研究样地选择
        2.2.3 植被各指标测量方法
        2.2.4 数据分析
3 沙拐枣的繁殖方式
    3.1 气温、降水量和土壤温度特征
        3.1.1 结果与分析
        3.1.2 讨论
        3.1.3 小结
    3.2 沙拐枣不同生境繁殖方式
        3.2.1 结果与分析
        3.2.2 讨论
        3.2.3 小结
4 流动沙丘下沙拐枣的繁殖特征
    4.1 不同生境土壤种子库空间动态变化
    4.2 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年龄结构
    4.3 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年龄与密度、根状茎总长度的变化
    4.4 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根状茎总长度、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4.5 讨论
    4.6 小结
5 固定沙丘下沙拐枣的繁殖特征
    5.1 不同生境土壤种子库空间动态变化
    5.2 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的年龄结构
    5.3 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年龄与密度、根状茎总长度的变化
    5.4 不同生境沙拐枣种群根状茎总长度、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5.5 讨论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宁夏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
        1.2.2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1.2.3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内种间关系
        1.3.2 生境异质性对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1.3.3 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植被调查
        2.2.2 尺度聚增和划区方案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分析
        2.2.5 其他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内空间格局分析
        3.1.1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的株丛结构
        3.1.2 蒙古冰草种群不同株丛级的空间分布格局
        3.1.3 蒙古冰草种群不同株丛级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3.2 荒漠草原不同群落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3.2.1 不同群落蒙古冰草种群数量特征
        3.2.2 不同群落蒙古冰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3.2.3 不同群落蒙古冰草与其他优势种群的空间关联性
    3.3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与土壤生境空间异质性分析
        3.3.1 土壤及种群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土壤及种群特征空间异质性分析
        3.3.3 土壤及种群特征空间相关性分析
        3.3.4 蒙古冰草种群及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
    3.4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3.4.1 尺度增聚效应对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的影响
        3.4.2 划区效应对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内空间格局的尺度转化
    4.2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与其他优势种群间空间格局的尺度转化
    4.3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与土壤生境因子的关系
    4.4 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空间格局对可塑性面积单元的敏感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群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D]. 王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内蒙古荒漠区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及种群空间格局研究[D]. 贾喆亭.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研究[D]. 朱湾湾. 宁夏大学, 2021
  • [4]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生态系统表面能量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D]. 黄松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甘肃河西走廊人工模拟降水模式变化对红砂幼苗生长的影响[D]. 谢燕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腾格里沙漠草方格尺度土壤植被空间变化规律[D]. 李敏岚. 宁夏大学, 2020(03)
  • [7]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D]. 刘建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油蒿叶功能性状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 吴水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沙丘生境沙拐枣繁殖特征[D]. 刘宇娇.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宁夏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研究[D]. 许爱云. 宁夏大学, 2019

标签:;  ;  ;  ;  ;  

优势植物种群对毛乌素沙地模拟降水变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