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对策

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对策

一、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萍[1](2021)在《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玉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粮食作物,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支持下,越来越多地区的小麦玉米生产开始引进机械化设备,但是从实际生产加工情况来看,小麦玉米的生产存在种植规格多、作业质量要求不规范、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小麦玉米的产量。为此,文章结合小麦玉米的种植特点,分析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的应用,并立足当前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小麦玉米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

张康洁[2](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王博,马根众,蒋帆,张银平,曹海英[4](2020)在《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和技术模式,论述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可行对策。

程勇[5](2019)在《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长治市正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如何,需要进行总体的评价,以便查询问题,为下一步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评价和经验借鉴。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现代农业评价方法体系的根本上,尝试针对长治市制定出一个符合长治市发展现状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评估体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现代化农业评价方式,这样可以为促进长治市和临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长治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为基础,利用文献归纳法、比较分析法,采用长治市从2014年-2018年的现代农业发展和统计数据等,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各项发展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水平,通过这些指标数据分析用来确定长治市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等。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长治市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错,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产品在品种结构上不平衡。二是农业基础装备支撑能力不足。三是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四是农业发展资金瓶颈尚未破解。五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短。六是组织化发展程度低。七是人才支撑力不够。对此,提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一是聚焦农业提质增效,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品牌农业。二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三是最大程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四是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五是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六是加强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七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张彬[7](2016)在《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提供了数千亿斤商品粮,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玉米带也出现了耕地和水资源透支性使用问题,具体表现为玉米常年连作、耕作方式不合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玉米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玉米带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深入推进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界定松辽平原玉米带、资源透支、农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等概念,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玉米带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总结评价了玉米带现有生态补偿措施,对影响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决定性因素——农户生态补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提出建议。本文拟突破的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寻找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但学者们一般是从区划的资源环境本身去思考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多数成果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问题,系统研究成果少见,立足于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和黄金玉米带特定区域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微观经济组织,农户既是农业生态的受益者和破坏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主体,亦是农业生态的保护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客体。研究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户的生态补偿行为方式和特点及剖析其原因,才能全方位思考、制定系统和有效的生态补偿对策;(2)本文利用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6个市县市地区35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向后LR迭代剔除方法对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农户认知、意愿等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因素的相关程度;(3)本文以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切入点,创造性地构建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从激励和约束微观主体农户行为这一新视角,提出符合玉米带生态补偿实际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柳民强[8](2013)在《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国内外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械发展过程的介绍,尤其以金坛为重点,阐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多种方式,具体介绍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说明了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该文综合运用了观察、试验对比、翻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了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及操作规程,并对麦草全量还田后土壤理化特性变化、水稻长势和产量进行了观测分析,针对麦草全量还田导致的影响水稻生长的不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该文以多年试验推广数据为基础,在推广应用的实际工作中,实现了农机农艺的融合。针对目前仍然没有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全覆盖的现状,剖析了财政补贴政策、农艺技术水平、农机发展状况等因素,分析总结了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有利条件和桎梏因素。多年的项目实施和生产实践表面,就目前金坛市而言,秸秆机械化还田仍然是目前利用秸秆最方便、最经济、最可行的办法。该文也从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完善补贴制度、加深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深度、继续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培养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改变目前农户秸秆机械化还田意愿不强的现状、促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全面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万秋[9](2010)在《山东省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源消耗调查与评价》文中提出本文运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企业调查、专家咨询等形式,对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能耗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上,论文选取山东省昌邑市卜庄镇、围子镇、北孟镇、龙池镇等四个镇为调查对象,对该地区小麦、玉米农田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农户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15份。其中每种作物各安排调查问卷320份,小麦种植有效问卷为301份,玉米有效问卷为314份。论文通过相关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对山东省昌邑市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能量投入产出水平、能投结构和能量收益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投入产出要素具有不同的物质形式,进行能量投入产出分析必须构建农作物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昌邑市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能量投入以无机能为主。能量投入部分在考虑化肥投能、机械投能、人工投能的情况下,昌邑市小麦和玉米的能量产投比分别为4.60和7.58。玉米能量收益较高,小麦能量收益相对较低。第三,昌邑市小麦和玉米的能投结构以化肥投能、人工投能为主,其次为机械投能。有机肥施用数量偏少。第四,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化肥、柴油等化石能的投入量可使农业增产。但并非在任何条件下投入越高,产出就越大。不合理的化肥投入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使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本文针对目前昌邑市小麦和玉米农田能量投入产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第一,推广平衡施肥等节能增效农业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优化化肥施用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第二,增加农田有机物质投入,鼓励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建立良性农田生物循环机制;第三,加大研发新型农业生产机械,积极推广适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努力提高农村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有效降低农田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第五,加大农业科研开发力度,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工程,推广良种良法,努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第六,采取培训、示范、推广等形势提高种植者的施药和施肥水平,改变农民不科学的施药、施肥方法和习惯,从源头上优化农田能投结构、节约农业生产能耗水平,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和生态农业。

马根众,董佑福[10](2010)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山东》文中研究说明一、发展历程山东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大体经历了研究探索、试验示范、快速推进3个阶段。1.研究探索阶段(2002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初期,山东省农机管理部门在国内外

二、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玉米种植特点分析
2 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的应用分析
    2.1 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
        2.1.1 小麦全程机械化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
        2.1.2 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
    2.2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
        2.2.1 玉米机械化免耕施肥直接播种技术
        2.2.2 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3 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
4 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实施优化对策
    4.1积极推行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生产工艺结合技术
    4.2 实施土地流转,支持农机专业化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合作
    4.3 强化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广
    4.4 加大对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
    4.5 积极推广节能减耗农业机械化生产设备
5 结语

(2)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1.5.1 数据来源
        1.5.2 样本情况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稻农
        2.1.2 产业组织模式
        2.1.3 绿色生产技术
        2.1.4 绿色生产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3.1.1 种植情况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3.1.3 成本收益情况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3.3.1 绿色化
        3.3.2 精准化
        3.3.3 组织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4.1.3 研究方法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5 稳健性检验
        4.1.6 结论与启示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4.2.1 事前控制
        4.2.2 过程控制
        4.2.3 结果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5.1.1 理论分析框架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5.1.4 模型构建
        5.1.5 实证分析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5.2.1 理论分析框架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5.2.4 研究方法
        5.2.5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6.3 研究方法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6.3.2 OLS回归模型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6.4 结果及分析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7.3.1 案例概况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展历程
    1.1 引进试验阶段(2002—2005年)
    1.2 政府引导阶段(2006—2016年)
    1.3 市场选择阶段(2017年至今)
2 技术模式
    2.1 技术路线
    2.2 种植规格
    2.3 关键技术机具应用情况
        2.3.1 秸秆还田
        2.3.2 机械深松
        2.3.3 免耕播种
        2.3.4 高效植保
3 发展制约因素
    3.1 种植习惯
    3.2 生产理念
    3.3 技术应用不过关
        3.3.1 玉米秸秆还田不过关,影响小麦免耕播种
        3.3.2 小麦播后产生微地形,影响下茬玉米直播
4 对策与建议
    4.1 丰富技术内涵,实现保护性耕作技术本地化
    4.2 加强创新研发,打造保护性耕作新装备
    4.3 加大投资力度,充分保障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应用
5 结束语

(5)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4.3 层次分析法
2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长治市基本概况
    2.2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2.2.1 特色优势产业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
        2.2.3 农产品加工业
        2.2.4 农业结构
        2.2.5 农村各项改革
        2.2.6 基础设施建设
        2.2.7 科技推广优势
        2.2.8 农业机械化
        2.2.9 资源环境保护
3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各个指标含义
        3.2.1 农业投入水平
        3.2.2 农业产出水平
        3.2.3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3.2.4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3.2.5 农业产业结构状况
    3.3 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 评价分值计算
    3.4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3.4.1 长治市现代农业分值评价
        3.4.2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结果
4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4.1.1 装备水平评价
        4.1.2 科技推广水平评价
        4.1.3 经营管理水平评价
        4.1.4 支持水平评价
        4.1.5 产出水平评价
        4.1.6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4.2 长治市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农产品在品种结构上不平衡
        4.2.2 部分农业基础装备支撑能力不足
        4.2.3 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
        4.2.4 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短
        4.2.5 组织化发展程度低
        4.2.6 农业发展资金瓶颈尚未破解
        4.2.7 人才支撑力不够
5 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5.1 聚焦农业提质增效
        5.1.1 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
        5.1.2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5.2.2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5.3 最大程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5.4 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5.4.1 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5.4.2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5.5 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
        5.5.1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
        5.5.2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5.5.3 创建土地流转机制
    5.6 加强现代农业的投入
        5.6.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5.6.2 积极推进农业保险
    5.7 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5.7.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7.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5.7.3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7)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评述
    1.4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文创新之处
    1.8 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业地位
    2.1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形成与发展
    2.2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牧结构
    2.3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3.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
    3.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
    3.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生态补偿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结构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5.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
第六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6.1 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影响机理分析
    6.2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
    6.3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4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与保障措施
    7.1 建立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7.2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1.2.2 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3 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况与进展
        1.3.3 秸秆利用方式简介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与效果分析
    2.1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2.1.1 麦秸秆还田
        2.1.2 稻秸秆还田
    2.2 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研究方法与目标
    2.3 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内容
        2.3.1 对麦草全量还田效应的分析
        2.3.2 麦草全量还田的配套技术分析
    2.4 秸秆机械化还田作用
        2.4.1 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
        2.4.2 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
        2.4.3 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
        2.4.4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4.5 优化环境,防治污染
    2.5 效益分析
        2.5.1 有利于培肥土壤,实现可持续发展
        2.5.2 有利于杜绝焚烧,消除安全隐患
        2.5.3 有利于增产增收,减少农资成本
第三章 制约农民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因素
    3.1 实施者(农民个人)因素
        3.1.1 文化水平不高
        3.1.2 年龄结构不优
    3.2 实施者(农业组织)因素
        3.2.1 发展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
        3.2.2 服务面较窄,地域分布不均匀
        3.2.3 大协作意识不强,带动能力不足
        3.2.4 管理水平偏低,运作不甚规范
    3.3 实施技术因素
        3.3.1 农艺技术需要不断摸索提高
        3.3.2 农机配套作业技术标准不够
    3.4 实施成本因素
    3.5 整体经济和制度因素
        3.5.1 农业受自然条件约束影响较大
        3.5.2 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
        3.5.3 农业比较收益过低
        3.5.4 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
        3.5.5 土地承包法需要调整
第四章 促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措施
    4.1 注重广泛宣传引发的良好社会反响
        4.1.1 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4.1.2 注重服务,做好后勤保障
        4.1.3 举办专题讲座,普及利用技术
    4.2 注重各项行政推动举措的制定和落实
    4.3 注重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奖惩考核
    4.4 注重项目的实施与政策财政资金的落实
    4.5 培养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6 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基地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影响因素
    5.2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主导因素
    5.3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中的主导
    5.4 秸秆机械化还田在金坛具备技术和装备基础
    5.5 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将被不断挖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山东省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源消耗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分析
        1.2.1 国内外农田能量投入产出研究现状
        1.2.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有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确定
    1.4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1.6.1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1.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主要农作物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制定
    2.1 农田机械作业能耗测算
    2.2 化肥投入能耗的折算
        2.2.1 氮肥生产耗能情况
        2.2.2 磷肥生产耗能情况
        2.2.3 钾肥生产耗能情况
        2.2.4 复合肥生产耗能情况
    2.3 农药投入折能系数的确定
    2.4 有机能能耗的折算
    2.5 农田生态系统能投折算系数
    2.6 农作物产品能量的折算
第三章 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耗现状与结构分析
    3.1 昌邑市农作物总体能耗现状
    3.2 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耗现状
        3.2.1 化肥能耗情况
        3.2.2 农田机械能耗情况
        3.2.3 有机能能耗情况
第四章 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量投入产出水平分析
    4.1 昌邑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
    4.2 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量投入产出水平分析
    4.3 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山东(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历程
    1. 研究探索阶段 (2002年以前)
    2. 试验示范阶段 (2002年—2005年)
    3. 快速推进阶段 (2006年以后)
二、主要做法
    1. 引进试验, 确定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2. 建立基地, 多点示范, 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3. 机具创新, 为技术推广提供装备支撑
    4. 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
    5. 完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生产体系, 夯实发展基础
    6. 分类指导, 实现保护性耕作整体提升
    7. 农机农艺结合, 搞好技术指导
    8. 培育服务市场, 构建保护性耕作长效推进机制
    9.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实现跨越式发展
    1 0. 表彰先进,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取得的成效
    1. 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
    2. 研发了一批机械装备
    3. 积累了宣传推广经验
    4. 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5. 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玉米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分析[J]. 刘卫萍.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9)
  • [2]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王博,马根众,蒋帆,张银平,曹海英. 农业工程, 2020(04)
  • [5]长治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 程勇.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8]金坛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与对策研究[D]. 柳民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9]山东省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源消耗调查与评价[D]. 刘万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10]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山东[J]. 马根众,董佑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01)

标签:;  ;  ;  ;  ;  

昌邑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