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量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测定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量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测定

一、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飞[1](2021)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地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文中认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草地存在恢复速度慢、结构简单和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长期水土流失和集约化农业生产活动导致该区草地多为养分限制生态系统。施肥是促进该区草地生产力提升和草地恢复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氮磷添加不仅有助于提升草地生产力,还可优化群落结构和功能,加速草地恢复进程。论文选取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草地及其优势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于2017-2019年在3个不同类型草地(一年生杂类草、多年生禾本科和多年生杂类草草地群落)设置4个氮添加(0、25、50和100kg N ha-1 yr-1)和4个磷添加(0、20、40和80 kg P2O5ha-1 yr-1)。通过分析草地群落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光合生理、化学计量特征、养分利用效率及化学计量稳态,草地群落功能群组成、生产力、多样性和稳定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特征。系统探究了优势种光合生理、养分利用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机制。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单施氮下,仅长芒草单位叶面积氮含量(LNCa)和氮磷比显着增加,而白羊草、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均出现显着增加。单施磷下,仅达乌里胡枝子LNCa、PNmax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显着增加。氮磷配施下白羊草和长芒草的LNCa相比单施氮显着降低,但气孔导度、单位叶面积磷含量(LPCa)、PNUE和PNmax显着提高;达乌里胡枝子气孔导度、LNCa、LPCa、PNmax和PNUE相比单施氮均显着增加。不同物种间最高PNmax和PNUE对应的最佳氮磷比氮磷添加下存在差异。白羊草和长芒草在氮磷比分别为~11和~20时达到最大值,达乌里胡枝子的氮磷比越低PNmax和PNUE反而越大。氮磷添加下,白羊草光合能力提升得益于光合氮磷利用效率的增加,长芒草是气孔导度、叶片氮和养分利用效率共同提高的结果,达乌里胡枝子主要由于叶片磷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2)未施肥下,白羊草和长芒草有相对较高的氮磷比、氮磷重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但其叶片氮磷较低;达乌里胡枝子叶片氮和氮磷比最高,而其叶磷和氮磷重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较低;铁杆蒿和猪毛蒿叶片氮磷和磷重吸收效率相对较高,但其氮磷比和氮磷利用效率较低。单施氮下,白羊草和长芒草叶片氮、氮磷比、磷重吸收效率和地上生物量均显着提高。单施磷下,白羊草和长芒草叶片磷显着提高,而对其叶片氮、氮重吸收效率和地上生物量无影响。50和100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白羊草和长芒草氮磷比相比单施氮显着降低。单施磷和25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显着提高达乌里胡枝子叶片氮磷、氮磷重吸收效率和地上生物量。单施氮或磷对铁杆蒿和猪毛蒿的叶片氮、氮磷重吸收效率和地上生物量均无显着影响。铁杆蒿和猪毛蒿地上生物量仅在50和100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显着增加。不同功能群物种特异的养分利用策略是预测氮磷添加下功能群组成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机制。(3)氮磷添加下,不同物种叶片氮和氮磷比的化学计量稳态明显高于叶片磷稳态。物种间化学计量稳态差异很大(氮稳态:2.70-9.10;磷稳态:0.25-1.28;氮磷比稳态:1.33-7.70),叶片氮磷比较高的物种倾向于表现出更强化学计量稳态,达乌里胡枝子、白羊草和铁杆蒿比其他物种化学计量稳态更强。物种化学计量稳态与时间稳定性呈显着正相关。氮磷添加下,群落化学计量稳态变化与不同稳态物种优势度变化有关。单施氮或磷和25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群落中高稳态的达乌里胡枝子、白羊草和铁杆蒿优势度增加引起群落稳态显着提高。50和100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低稳态的菊叶委陵菜、阿尔泰狗娃花、茵陈蒿和猪毛蒿优势度显着增加导致群落稳态显着下降。(4)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生产力和多样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具有年际间差异。2017年,由于低生长季降雨量,三个群落地上生物量仅在氮磷配施下显着增加。2018和2019年,单施氮或磷下,三个群落地上生物量均显着增加,氮磷配施下进一步显着增加。单施氮和氮磷配施下,一年生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提高主要是高一年生和二年生物种增加所致;单施氮下,多年生群落地上生物量提高是由于高多年生物种显着增加,单施磷和25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由于矮多年生豆科物种增加所致。50和100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主要是高多年生或高一年生和二年生物种显着增加所致。氮磷添加后,仅一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出现下降,这是由于高一年生和二年生和高多年生显着增加造成的强烈光抑制(地表光可利用性仅为~5%)所致。高多年生和高一年生和二年生物种是驱动三个群落生产力和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功能群。(5)氮磷添加下,高多年生杂类草或高多年生禾本科物种的稳定性显着高于矮多年生豆科或高一年生和二年生物种。单施氮下,多年生禾本科和多年生杂类草群落稳定性下降的主要是高多年生禾本科或杂类草优势度增加导致物种不同步性下降所致,单施磷下,是矮多年生豆科优势度增加所致。50和100 kg N ha-1 yr-1与磷配施下,一年生和二年生物种优势度显着提高,但其稳定性显着降低。氮磷添加后,多年生群落稳定性降低的主要驱动力是功能群组成的转变,特别是不稳定功能群优势度增加。一年生杂类草群落稳定性的降低是高一年生和二年生优势度增加和多样性下降的综合效应所致。权衡分析表明,一年生杂类草草地恢复的最佳氮磷配比是25 kg N ha-1 yr-1和20 kg P2O5ha-1 yr-1,多年生禾本科和多年生杂类草草地恢复的最佳氮磷配比是50 kg N ha-1 yr-1和20 kg P2O5ha-1 yr-1。黄土丘陵区草地群落物种的生理适应、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利用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差异是不同功能群物种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特异性和不同步性,是群落中不同功能群物种生态位分离的生理基础。氮磷添加后,群落中高稳态物种和低稳态物种之间的权衡是预测物种组成和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采用施肥促进退草地恢复过程中,合理的氮磷配比可通过影响群落中关键功能群的响应来同时维持高生产力、高多样性和高稳定性,达到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最优化。

赖帅彬[2](2021)在《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优势种生理与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文中提出外源添加氮磷是草地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不同氮磷添加下退耕草地群落优势种的生理与生长响应,对揭示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退耕草地恢复过程中的施肥管理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典型优势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氮磷(N:0,50,100 kg N·hm-2·a-1;P:0,40,80 kg P2O5·hm-2·a-1)添加处理下三种植物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叶片功能性状和地上生物量等。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单独氮添加下,三优势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i)、气孔限制值(Ls)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光系统Ⅱ(PSⅡ)活性高于或显着高于未施肥处理。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PUE)以及长芒草的PPUE增加显着。单独磷添加下,三优势种的SPAD值以及达乌里胡枝子的Pn、WUEi、Ls和PNUE较未施肥显着增加。三优势种的Pn均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及叶片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Pn与PSⅡ潜在活性和叶片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50 kg N·hm-2·a-1处理下,施磷后达乌里胡枝子的Pn以及三个优势种的PNUE显着增加,在80 kg P2O5·hm-2·a-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100 kg N·hm-2·a-1处理下,施磷后达乌里胡枝子的Pn和PNUE均显着增加,白羊草PPUE和长芒草的PNUE的仅在40 kg P2O5·hm-2·a-1处理下显着增加。(2)与未施肥相比,单独氮添加后白羊草比叶面积仅在50 kg N·hm-2·a-1增加了13.3%,叶片干物质含量分别减小了8.5%(50 kg N·hm-2·a-1)和3.1%(100 kg N·hm-2·a-1);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比叶面积分别增加了80.9%、6.7%和11.3%、16.1%,叶片干物质含量分别减小了9.2%、4.4%和10.5%、16.4%。白羊草和长芒草的叶片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8.7%、27.9%和121.7%、212.4%,达乌里胡枝子叶片磷含量增加4.8%和36.4%,长芒草的叶片磷含量降低了47.5%和16.8%。单独磷添加下,三个优势种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增加,两禾本科叶片磷含量增加,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干物质含量以及达乌里胡枝子的叶片磷含量降低。在50和100 kg N·hm-2·a-1处理下,施磷后两禾本科植物叶片磷含量增加,达乌里胡枝子比叶面积增加和叶片干物质减小。(3)单独氮添加下,白羊草地上部分生物量在50和100 kg N·hm-2·a-1处理下分别为未施肥处理的1.26和1.68倍,长芒草仅在50 kg N·hm-2·a-1处理下显着增加。单独磷添加下,达乌里胡枝子地上部分生物量在40和80 kg P2O5·hm-2·a-1处理下分别为未施肥处理的24.7和21.4倍。相比单独氮或磷添加,氮磷配施下退耕草地群落具有更高地上生物量。综合表明,50 kg N·hm-2·a-1和80 kg P2O5·hm-2·a-1是提高三优势种光合能力、光合养分利用效率及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合适配比施肥量。

喻舞阳[3](2021)在《藏东南两种绿绒蒿幼苗的生态适应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erifolia)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高山野生花卉,几十年来原生居群遭受大量采挖,加之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引发的生境破碎化,野生种群受到严重威胁,已于1999年被列为一级濒危藏药,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引种驯化尝试已迫在眉睫。总状绿绒蒿(M.racemosa)因其独特的花色花型有着丰富园林艺术价值,同时也在传统藏药中广泛应用,是一种具有较高引种价值的野生花卉。因此,研究其幼苗生态适应性和培育技术对两种绿绒蒿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为研究两种绿绒蒿幼苗阶段的野外适应情况并探究人工栽培的可能性,在色季拉山山口海拔4500m原生境中,以及向下4200m、3900m、3600m、3300m共5个海拔梯度进行了野外栽培试验,在西藏农牧学院珍稀濒危园林植物培育基地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通过上述试验工作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模拟原生环境下,园土:蛭石:珍珠岩=1:1:1配比的混合基质相比原生境土壤更适合两种绿绒蒿幼苗的出苗和保存,且生长季均温上升0.9℃能够显着提升两种绿绒蒿幼苗的出苗率及保存率。但沿海拔梯度的幼苗栽培试验发现:随着海拔下降两种绿绒蒿幼苗自然环境下保存能力均不断降低。这说明两种绿绒蒿幼苗在未来不同海拔段的环境趋同过程中,温度升高的负面作用更突出。此外,全缘叶绿绒蒿幼苗的出苗和保存对海拔降低的适应能力优于总状绿绒蒿。(2)园土:蛭石:珍珠岩=1:1:1配比的混合基质、20℃(日间)/10℃(晚间)的温度和单层遮阴网(60%透光率)遮光条件下,能较好满足全缘叶绿绒蒿人工环境下出苗及幼苗当年保存的需要;基质含水率在15%~45%之间的变化不会显着影响全缘叶绿绒蒿的出苗和幼苗保存率。(3)强光照(2400μmol·m–2·s–1~2600μmol·m–2·s–1)下,全缘叶绿绒蒿幼苗出现光抑制现象;在含水率25%±5%的混合基质(园土:蛭石:珍珠岩=1:1:1)中栽培的全缘叶绿绒蒿幼苗,在各个光照梯度下都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安素帮[4](2020)在《松嫩平原西部盐碱芦苇湿地植被光合特征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环境变化的光合适应策略和温室气体排放策略,在调查芦苇种群特征的基础上,对5种生境(湿地、旱地、沙地、废弃农田、稻田排水处)不同生活史阶段的芦苇种群特征、芦苇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同时监测不同芦苇生境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并用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研究结论如下:(1)芦苇种群特征方面:当盐碱湿地芦苇生境发生变化,芦苇的盖度、密度、株高、叶片、生物量和抽穗数等均发生显着变化。在营养生长期,5种生境下芦苇的盖度表现为:沙地芦苇<废弃农田芦苇<湿地芦苇<稻田排水处芦苇<旱地芦苇。旱地芦苇种群的盖度和密度为5种生境中最大,沙地芦苇种群的种群盖度和密度为5种生境中最小。旱地芦苇的种群密度最大,是因为旱生环境下的芦苇的种群繁殖策略选择,通过增加无性繁殖来促进种群的生长和延续。沙地芦苇由于其生境中土壤保水性较其他生境弱,植株长势均不如其他4种生境的芦苇。随着生境从湿生向旱生的过渡,芦苇的抽穗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芦苇通过减少有性生殖的投入,来应对缺水环境的生长响应和繁殖策略选择。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旱地芦苇和沙地芦苇的抽穗数为5种生境芦苇中最小。沙地芦苇因其种群密度极小,芦苇个体间的间隔大,从而可能通过调节叶片大小并增加叶面积来适应沙地环境,以获得最大化利用光照环境来进行光合作用。旱地芦苇由于其密度和盖度最大,芦苇个体叶片之间相互遮光的可能性就越大,导致叶片生长受限,叶面积较小,茎粗和茎壁厚最小。湿地芦苇的株高和茎粗值最大,而稻田排水处的芦苇生物量最大,表明了芦苇对这两种生境水和营养的形态适应。以上5种生境下芦苇的种群特征变化,均表明了芦苇种群对不同生境的生长响应和适应策略。(2)芦苇光合特征方面:5种生境下,营养生长期的废弃农田处芦苇由于长期处于暗光的环境,使其具有最大的表观量子效率(AQE)和最高的弱光光合利用效率。稻田排水处芦苇得益于营养丰富的原因,其暗呼吸速率最小,具有最大的光呼吸速率、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合能力(Pn)、生物量以及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随着营养生长期到生殖生长期的过渡,芦苇对光的不敏感性增加,暗呼吸速率也呈下降的趋势,从而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同时,进入生殖生长期后,5种生境芦苇的Pmax和Pn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且这种变化趋势与Vcmax和Jmax的变化一致,即当Pmax和Pn表现为下降时,Vcmax和Jmax也表现为下降,反之亦然。因此,Vcmax和Jmax能一定程度上解释总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在影响芦苇光合特征的诸要素中,芦苇种群密度与表观量子效率AQE呈显着的负相关,密度越大,芦苇叶片所处的生境遮荫的面积越大,芦苇对弱光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而且,盖度和密度都能间接影响芦苇叶片对光能的获取,进而影响其光合速率。(3)芦苇生境的温室气体排放日动态方面:1)在芦苇的营养生长期,5种生境只有沙地表现为CO2的净吸收,其余生境皆表现为CO2的净排放。同时,废弃农田生境的CO2排放峰最高,表明其有较大的CO2释放能力。沙地生境的CO2吸收峰最高,表明其有较大的CO2吸收能力。在CH4的排放特征方面,5种芦苇生境中只有湿地表现为CH4的净排放,其余4种芦苇生境皆表现为CH4的净吸收。CH4日排放特征的变异性方面,稻田排水生境和旱地生境的变异性较大,且二者无明显差异,这表明该两种生境的CH4排放特征的不稳定性。湿地生境的变异性最小,仅有8.17%,表明其稳定的CH4排放特征。在N2O的排放特征方面,沙地、废弃农田和稻田排水这3个生境在N2O排放速率方面无显着差异,而且该3种生境的N2O日排放变异性均较大,即N2O日排放速率较不稳定。另外,稻田排水生境不仅有最大的N2O排放峰,还有最大的N2O吸收峰,湿地生境的N2O排放峰和吸收峰均为5种生境中最小。旱地的N2O日排放变异性为5种生境中最小,只有2.62%,表明其较稳定的N2O日排放特征;2)在芦苇的生殖生长期,5种芦苇生境中只有沙地表现为CO2的净排放,其余4种芦苇生境均表现为CO2的净吸收,其中湿地生境对CO2的吸收能力最强。在CH4的排放特征方面,沙地和废弃农田生境的日均CH4排放速率无差异,旱地生境的CH4排放速率最大,表现出较强的CH4释放能力。在N2O的排放特征方面,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湿地、沙地和稻田排水3种芦苇生境依然表现为N2O的净吸收,而旱地和废弃农田生境则表现为N2O的净排放。其中,废弃农田生境排放N2O的能力较旱地强,二者有显着差异。另外,通过芦苇种群特征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芦苇的盖度、密度与CH4排放呈显着的正相关(r=0.95,r=0.94),即盖度和密度越大,CH4排放量越大。

马瑞丽[5](2020)在《农茬口和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别研究了甘肃贝母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生物量分配规律和光合特性动态变化,对不同海拔梯度和农茬口栽培环境下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叶片和鳞茎形态特征在海拔梯度下的形态响应策略,并建立甘肃贝母异速生长方程,揭示了甘肃贝母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对环境的响应策略,试验结果将为甘肃贝母人工栽培起到积极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甘肃贝母在营养生长阶段,旺盛生长期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最高,生长初期主要以消耗老鳞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根系和叶片的生长,旺盛生长期以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贮藏于新鳞茎为主。生物量分配格局在各物候期均呈鳞茎>叶片>根系。2.甘肃贝母在生殖生长阶段,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在现蕾期和盛花期显着高于果实膨大期,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现蕾期茎生物量分配最大,盛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均为鳞茎生物量分配最大。甘肃贝母在生殖生长前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将绝大多数的光合产物储存在鳞茎中,而从盛花期以后,将其鳞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用于有性繁殖,此后其鳞茎生物量分配降低,生殖器官生物量分配增大,从果实膨大期以后,鳞茎生物量分配又开始增加,甘肃贝母的生长又主要以储藏光合产物到鳞茎为主。3.甘肃贝母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各性状间均为等速生长关系,且鳞茎:植株和叶片:植株生物量间,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间异速生长轨迹发生改变,其生物量分配的改变是由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改变而引起的真实可塑性变化,而叶片:鳞茎生物量间异速生长轨迹没有发生变化,其生物量分配的改变是由不同生活史阶段植物大小而引起的外观可塑性变化。4.甘肃贝母生殖分配特性研究表明,生殖器官生物量与分株植物茎生物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根系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呈显着抛物线关系,与鳞茎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花期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果期呈显着抛物线关系,鳞茎和总生物量生长规律发生改变,不同器官间生长规律存在差异。氮平均组成百分比最高的为叶片,达到2.52%,磷和钾在果实中的组成百分比显着高于其他器官。5.高海拔(3000 m)甘肃贝母叶片厚显着大于低海拔(2400 m),且海拔梯度改变了甘肃贝母资源分配策略,随海拔的增加,叶片生物量分配显着增加,从低海拔的12.54%增加到高海拔的22.97%,而鳞茎生物量分配显着降低,从低海拔的87.46%降低到高海拔的77.03%。叶片光合作用参数随海拔升高均逐渐增大,其中,海拔2700 m和3000 m地区植株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初始量子效率、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光饱和点显着高于在海拔2400 m地区植株,说明甘肃贝母是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和光合作用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而延长叶片寿命,并通过增加叶片生物量分配,降低鳞茎生物量分配以此来适应高山低温环境。异速生长分析表明,在给定鳞茎横纵轴比和总生物量情况下,均为2700 m海拔植株具有最大鳞茎生物量,考虑到鳞茎产量和形态,在甘肃贝母人工引种驯化时,选择2700 m左右海拔种植是提高甘肃贝母产量和外观性状的重要途径。6.马铃薯茬口的甘肃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着大于生荒地和蚕豆茬口,并且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显着高于其余2种茬口,而生荒地和蚕豆茬口甘肃贝母根系吸收能力和叶片光合效率增加,根系和叶片生物量分配增加,造成鳞茎生物量分配降低。异速生长分析表明,鳞茎基于叶片生长策略取决于植物大小而不是茬口差异,是外观可塑性,而根系和鳞茎基于总植株,根系基于鳞茎,地上部分基于地下部分生长策略取决于茬口差异,是真实可塑性,因鳞茎生物量分配在马铃薯茬口最大,因此马铃薯茬口更适宜栽培甘肃贝母,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甘肃贝母人工驯化栽培时合理选择茬口,有效增加甘肃贝母鳞茎产出性能。

李成[6](2020)在《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动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光能利用效率是表征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干物质效率的指标,是评价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参数。目前关于半干旱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以及环境调节机制认识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天气状况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从而影响着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精确估算和预测。本研究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2014-2015年涡度相关法监测碳通量和同步观测微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直角双曲线方程获取每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表观光量子效率(α)和基于生态系统总生产力(GEP)与生态系统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的比值计算得到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分析荒漠草原生态系统α和LUE在季节尺度上的动态特征及其生物物理调控机制,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状况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以及散射辐射对光合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荒漠草原生态系统α和LUE呈现明显季节变异规律。α均是从生长季开始逐渐增大,在生长季旺季7月左右达到最大值,伴随着生长季的结束而逐渐降低。2014年LUE与α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2015年LUE的变化随着生长季的变化逐渐增大,在7月出现一个小的波谷,随后又继续增大在9月达到峰值,随后随着生长季的结束而下降。两年α的均值分别为0.0075μmol CO2μmol-1 PAR和0.0098μmol CO2μmol-1PAR;LUE的均值分别为0.0019 g C MJ-1和0.0017 g C MJ-1。LUE在日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在每天的13:00-14:00左右达到最小值。LUE的日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PAR的变化速率大于GEP的变化速率,APAR在每天的13:00左右的时候达到最大值。(2)在季节尺度上,光能利用效率(α和LUE)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空气温度Ta、土壤温度T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α随着Ta、Ts和VPD的增加而增大,LUE随着温度(Ta和Ts)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LUE随着VPD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REW的增加而增加。α和LUE随着生物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增加变大,冠层导度gs在一定范围内时,光能利用效率随着gs的增加而变大。日尺度上APAR的变化速率明显大于GEP的变化速率,从而导致LUE的变化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光合有效辐射不仅会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大小,也会影响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α和LUE的变化主要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α与Ts的变化相关性最强,其次是gs和VPD,Ta、NDVI与α的变化之间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会通过影响gs从而影响α的变化。LUE与VPD的变化相关性最强,其次是Ta和Ts,生物因子gs和NDVI对LUE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REW与LUE的变化之间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4)LUE在中度阴天条件下所占比例最大,随着晴空指数(CI)的增大天气状况由阴天状况条件转变成晴天状况条件时,LUE逐渐减小;α在晴朗天气条件下的值大于阴天条件下的值。随着CI的增大,α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在中度阴天条件下的值大于重度阴天天气条件和晴朗天气条件下的值并且中度阴天天气条件占所有天气条件的比例最大。GEP均随着CI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14年GEP在CI大约为0.5时达到最大值0.69 g C m-2 day-1;2015年GEP在CI为0.46时达到最大值0.55 g C m-2 day-1。(5)散射光合有效辐射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当CI大约在0.5左右的时候,GEP达到最大峰值。并且当CI为0.5左右时,散射光合有效辐射PARdif达到最大值。阴天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最大光合速率(Pmax)值比晴天条件时的Pmax值高23.7%。在非胁迫条件下(较低的饱和水汽压差条件下(1≤1 k Pa),较低的空气温度条件下(Ta≤20℃)和土壤水非胁迫条件(REW≥0.4)时,Pmax达到最大值。散射辐射可促进荒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生产力。综上所述,光能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趋势,其变化受到生物物理因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散射辐射能促进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能力。基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散射辐射量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天空状况的云层的厚度增加的趋势背景下,在建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模型的时候应考虑天气状况。

朱晓波[7](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呼吸估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地覆盖着全球约40%的陆地面积,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之一;同时,草地生态系统储存着全球约20%的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北方草地主要由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地和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温带草地组成,代表了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大草地类型;并且由于其独特的高原地形、高寒和干旱-半干旱环境以及较大的土壤碳储量,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作为主要的碳通量之一,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E)的微小变化都会显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大小。然而,由于包含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其交互作用,我们对呼吸过程的理解仍然有限,区域和全球尺度的RE估算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准确评估中国北方草地RE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理解区域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也有助于改善我国陆地碳汇能力,促进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受温度、水分、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等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中SOC的大小不仅体现着RE中重要组分-土壤呼吸的碳底物供给质量和数量,也对参考呼吸速率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作为目前区域尺度RE估算的主要方法,无论是过程模型、半经验模型还是经验模型,对SOC的影响都欠缺考虑,这可能是导致RE估算不确定性较大的原因之一。基于机器学习的经验模型不需要复杂的理论假设,构建过程简单灵活,有潜力结合SOC的影响进行RE估算,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通量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环境变量和模型结构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作为机器学习的分支之一,深度学习模型在数字土壤制图等许多需要对复杂系统进行预测的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并且显示出了比传统模型更好的模拟效果。但其是否适用于RE估算、在区域尺度是否能减小RE模拟的不确定性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结合通量观测数据、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土壤数据,首先以RE为观测目标,通过计算环境相似性距离,评估了中国北方草地通量观测网络的空间代表性,量化了各通量站点对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的贡献大小,分析了不同草地分类级别对空间代表性评估的影响;然后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三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一种深度学习算法-栈式自编码网络(stacked autoencoders,SAE),比较了不同机器学习模型估算中国北方草地RE的性能,评估了训练策略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环境变量对模型估算RE性能的影响;最后基于深度学习模型(SAE),在考虑SOC的影响下发展了中国北方草地的区域尺度RE估算方法,调查了2001-2015年中国北方草地RE的大小和空间格局,并分析了中国北方草地RE空间格局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RE为观测目标时,中国北方草地通量观测网络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特征,两个草地分类级别下空间代表性较强的面积分别占到84.37%和62.57%,但在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空间代表性较弱。按不同草地分类级别评估时,通量观测网络均能代表各草地类型中的大部分区域,但在不同草地类型的空间代表性强弱不同。各通量站点对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的贡献差异较大,并且各草地类型通量站点的空间代表性范围总体上与其代表的草地类型分布范围相近,但具有更强的空间异质性。不同草地分类级别下的中国北方草地通量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评估结果有显着差异;二级分类时,通量观测网络在青藏西南地区的空间代表性显着变弱。不同草地分类级别下各通量站点对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的贡献程度和代表性范围也有显着差异。(2)四种机器学习模型(BP-ANN、SVR、RF、SAE)均能精确地估算中国北方草地的RE。三种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中,SVR模型的估算性能最高,其次为RF模型;BP-ANN模型的估算性能最低。同时,由于能够从环境变量中提取影响RE的深层特征,深度学习模型(SAE)的估算精度最高,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达到0.858,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0.472g C m-2 d-1,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0.304 g C m-2 d-1。由于机器学习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在中国北方草地整体训练模型与在不同生态系统分别训练模型的RE估算性能相似,同时这四种机器学习模型在高寒草地的估算性能(R2>0.88,RMSE<0.43 g C m-2 d-1,MAE<0.30 g C m-2 d-1)高于在温带草地的估算性能(R2<0.72,RMSE>0.64 g C m-2 d-1,MAE>0.40 g C m-2 d-1)。使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时,这四种模型的估算性能要高于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而当同时使用NDVI和EVI时,模型的估算性能最高。通过对环境变量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估发现,EVI和土壤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分别体现了植被生产力和土壤碳库的变化,是估算中国北方草地RE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变量;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RE更受热量限制,空气温度比生长季陆表水分指数(growing season 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GS)对RE估算的影响更强;温带草地生态系统的RE更受水分限制,LSWIGS比空气温度对RE估算的影响更强。(3)本研究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精确模拟中国北方草地RE(R2=0.87,RMSE=0.45 g C m-2 d-1,MAE=0.29 g C m-2 d-1)和SOCD(R2=0.61,RMSE=1.75 kg C m-2,MAE=1.28 kg C m-2)的时空变异,并且通过考虑SOC对碳底物供给的影响及其与水分对碳底物供给的共同限制作用,减小了中国北方草地区域尺度RE估算的不确定性。2001-2015年中国北方草地的多年平均RE为436.71±8.14g C m-2 yr-1,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青藏高寒草地和内蒙温带草地RE的空间格局有显着差异:青藏高寒草地的RE呈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而内蒙温带草地的RE则呈东北到西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多年平均生长季EVI的空间变异体现了植被生产力的空间差异,SOCD的空间变异体现了SOC的空间差异,二者分别是调控中国北方草地RE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气候因素中,影响高寒草地RE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多年平均气温),而在温带草地则为水分(多年平均生长季陆表水分指数);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协同,共同作用于呼吸过程,导致各环境因素对中国北方草地不同区域的RE空间格局影响强度存在着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SOC影响的RE估算方法,通过提取环境变量中的深层特征和考虑SOC对碳底物供给的影响及其与水分对碳底物供给的共同限制作用,精确模拟了中国北方草地RE的时空变异,并降低了中国北方草地区域尺度RE估算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气候、植被和土壤因子,在区域尺度上揭示了中国北方草地的RE空间格局主要由植被生产力和SOC调控,而温度是调控青藏高寒草地RE空间格局的主要气候因素,水分则是调控内蒙温带草地RE空间格局的主要气候因素,同时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协同,共同作用于呼吸过程,导致各环境因素对中国北方草地不同区域的RE空间格局影响强度存在着显着差异。本研究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到生态学问题中,促进了对区域尺度RE的准确量化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准确评估,加深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理解。

刘俊杰[8](2019)在《围封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优势物种和植物群落光合特性的影响及生产力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高寒草甸是我国重要的草地资源,自古就有“高原肉库”的美称。祁连山高寒草甸在民生、生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祁连山的草地严重退化,对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威胁,进而影响祁连山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放牧和围封是人类对高寒草甸系统的主要干扰方式,在不同强度的干扰下,草地生产力将发生哪些变化?对光合作用的认知便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高寒草甸碳循环研究的基础。了解高寒草甸优势种群在围封和放牧条件下的植物叶片光合能力、群落土壤呼吸和生态系统光合速率对理解草甸的生长状况、演替过程和估算整个生态系统的碳固定量十分重要,也可以为高寒草甸的管理和生态服务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围封5年和常年放牧条件下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优势种及群落为研究对象,以它们光合生理参数差异为切入点,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光合模型以及尺度转换的研究方法揭示相关植物物种和群落的光合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模式显示,垂穗披碱草和鹅绒委陵菜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模式有明显的双峰型特征且第二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17:30。(2)垂穗披碱草和鹅绒委陵菜在围封5年区域内的光合效率、CO2和H2O同化速率显着高于放牧区,围封5年对垂穗披碱草的光合能力比对鹅绒委陵菜的光合能力有更好的提升效果,这种效应在生长季后期尤为明显。(3)群落系统CO2通量的日变化模式为单峰型特征,峰值在14:00左右出现,季节性变化模式表明植被群落在8月左右为一个CO2强吸收期;植物群落在围封5年区域内的地上生物量、生态系统初级光合、生态系统暗呼吸、CO2净交换均显着高于放牧区,但是RES/GEP值均低于放牧区。(4)引入植物高度后的NRH方程(H-NRH)在精度上优于传统的NRH方程,H-NRH能更方便快捷的预测物种不同生长状态的PLR曲线。(5)单一物种植物群落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初期日变化为近平坦型,在中期和后期为午间降低型,鹅绒委陵菜群落和垂穗披碱草群落的土壤呼吸在日尺度和生长季尺度上均可以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呼吸的65.9%和60.7%来表示。(6)单一物种植物群落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尺度上呈现出先增大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规律,单一物种植物群落生长季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呼吸和土壤呼吸速率依次为:生长季中期>生长季后期>生长季前期。(7)利用叶片尺度净光合速率结合叶片有效光照比例、群落叶片数目、叶面积指数和健康叶片比例等4个关键参数估算单一物种群落的净光合速率效果较好,不同测量时期垂穗披碱草群落和鹅绒委陵菜群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0.8866、0.7807和0.9130、0.9001、0.9144,且对鹅绒委陵菜群落净光合速率的拟合效果较好。

李积兰,李希来[9](2016)在《高寒草甸矮嵩草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建群种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以自身重要的生态价值、营养价值、耐寒耐牧和高抗逆性,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长期超强度的放牧压力和啮齿动物的破坏活动,使矮嵩草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受到了一系列既有的或潜在的影响。因此,学者们从各方面研究矮嵩草及其生态系统,以期实现矮嵩草草甸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总结了矮嵩草的资源特性、矮嵩草对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环境的适应,以及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深入开展矮嵩草相关研究,高寒草甸草地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朱志鹍,马耀明,胡泽勇,李茂善,孙方林[10](2015)在《青藏高原那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08年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下称那曲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那曲站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9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在生长季,生态系统白天碳吸收和夜间碳排放速率均达到最强,最大吸收速率和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5.3和1.7μmolCO2·m-2·s-1,与低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相比要偏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汇作用较为明显,年吸收量为151.5 gCO2·m-2(即41.3gC·m-2);5-9月生态系统呼吸占总初级生产力的比重约为76%,这表明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在高寒草甸植物生长旺盛的月份,白天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净交换(NEE)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表观光量子产率α为-0.0255±0.0105μmol CO2·mol-1photons。在生长季,尽管在昼夜温差相近时,NEE变化较大,但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NEE绝对值趋向增大,即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吸收CO2。生长季末期的降水事件促进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对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有重要的影响。

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地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磷添加下草地层级响应框架理论
        1.2.2 氮磷添加对不同功能群物种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1.2.3 氮磷添加对不同功能群物种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1.2.4 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功能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1.2.5 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时间稳定性的影响
        1.2.6 氮磷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权衡关系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种光合生理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和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光响应曲线和气体交换参数
        2.3.2 比叶面积
        2.3.3 叶绿素
        2.3.4 叶片氮含量和磷含量
        2.3.5 光合能力与叶片功能性状的关系
        2.3.6 光合氮、磷和水分利用效率
        2.3.7 光合能力和光合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氮磷添加对优势种光合能力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2.4.2 种间光合氮磷利用策略及其生态学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种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和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成熟叶片氮磷含量及氮磷比
        3.3.2 衰老叶氮磷含量及氮磷比
        3.3.3 氮磷重吸收效率和相对重吸收效率
        3.3.4 氮磷利用效率
        3.3.5 土壤总氮和总磷
        3.3.6 物种地上生物量
        3.3.7 氮磷重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关系
        3.3.8 物种养分利用特征分析
    3.4 讨论
        3.4.1 氮磷添加对不同物种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4.2 氮磷添加对不同物种氮磷利用和重吸收效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磷添加下草地群落优势种化学计量稳态与优势度和稳定性的关系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和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化学计量学稳态指数
        4.3.2 化学计量稳态与叶片氮磷和氮磷比的关系
        4.3.3 化学计量氮稳态与物种优势度的关系
        4.3.4 群落化学计量稳态
        4.3.5 物种和群落化学计量稳态与生物量和稳定性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氮磷添加对不同化学计量稳态物种优势度的影响
        4.4.2 氮磷添加下化学计量稳态与时间稳定性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功能群组成、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和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群落地上生物量
        5.3.2 功能群组成
        5.3.3 群落盖度和平均高度
        5.3.4 光可利用性
        5.3.5 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
        5.3.6 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讨论
        5.4.1 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对年际降雨波动的响应
        5.4.2 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功能群组成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磷添加对群落草地稳定性和功能权衡关系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选择和试验设计
        6.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群落和功能群稳定性
        6.3.2 物种和功能群不同步性
        6.3.3 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6.3.4 两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权衡关系
        6.3.5 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权衡关系
    6.4 讨论
        6.4.1 氮磷添加下多样性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
        6.4.2 氮磷添加下功能群组成及其稳定性变化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6.4.3 氮磷添加下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权衡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优势种生理与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磷添加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1.2.2 氮磷添加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1.2.3 氮磷添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 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优势种光合生理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1.4.2 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1.4.3 优势种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光合生理特征
        2.3.2 叶绿素荧光参数
        2.3.3 叶片功能性状
        2.3.4 植物生长和地上生物量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优势种叶片光合生理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3.1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3.1.1 P_n
        3.1.2 T_r
        3.1.3 WUE_i
        3.1.4 Ls
        3.1.5 PNUE和 PPUE
    3.2 叶绿素荧光
        3.2.1 SPAD
        3.2.2 荧光动力学曲线
        3.2.3 荧光动力学参数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4.1 SLA和 LDMG
    4.2 N_(mass)、P_(mass)和N:P
    4.3 叶片功能性状相关性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优势种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5.1 株高
    5.2 盖度
    5.3 AGB_(spe)
    5.4 AGB_(com)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藏东南两种绿绒蒿幼苗的生态适应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绿绒蒿属园林应用价值
        1.1.2 绿绒蒿属药用价值
    1.2 绿绒蒿属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绒蒿分类学研究现状
        1.2.2 绿绒蒿属人工栽培研究现状
        1.2.3 绿绒蒿属植物光合作用特征研究进展
        1.2.4 组内前期研究进展
    1.3 研究对象遴选
        1.3.1 藏东南地区概况
        1.3.2 物种选择依据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两种绿绒蒿幼苗野外适应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样地设置
        2.1.3 播种时间
        2.1.4 播种容器与播种方法
        2.1.5 基质选择
        2.1.6 观察与记录
        2.1.7 数据处理分析
    2.2 沿海拔幼苗保存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海拔对两种绿绒蒿幼苗保存率的影响
        2.2.2 湿度对两种绿绒蒿幼苗保存率的影
        2.2.3 基质对两种绿绒蒿幼苗保存率的影响
        2.2.4 两种绿绒蒿幼苗保存率的差异
    2.3 两种绿绒蒿幼苗次年保存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温度对两种绿绒蒿幼苗次年保存率的影响
        2.3.2 基质对两种绿绒蒿幼苗次年保存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两种绿绒蒿幼苗人工栽培研究
    3.1 栽培地气候状况及试验设备
        3.1.1 栽培地气候状况
        3.1.2 试验设备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统计方法
    3.3 人工栽培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基质、水分、遮阴对两种绿绒蒿幼苗保存率的影响
        3.3.2 基质、水分、遮阴、温度对两种绿绒蒿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3.3 基质、水分、遮阴、温度对两种绿绒蒿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全缘叶绿绒蒿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4.1 不同水分、基质条件下的全缘叶绿绒蒿光响应曲线
        4.1.1 试验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2 不同水分、基质条件下的全缘叶绿绒蒿气体渗透参数分析
        4.2.1 试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5.1 两种绿绒蒿幼苗野外适应性
    5.2 两种绿绒蒿人工栽培情况
        5.2.1 两种绿绒蒿存活率的影响因素
        5.2.2 全缘叶绿绒蒿形态特征与人工环境的联系
        5.2.3 全缘叶绿绒蒿生物量分配策略
    5.3 基质和水分梯度对全缘叶绿绒蒿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5.4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松嫩平原西部盐碱芦苇湿地植被光合特征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芦苇种群特征研究进展
        1.2.2 芦苇光合特征研究进展
        1.2.3 芦苇生境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区样点设置和样品采集方法
        2.2.2 芦苇种群特征的研究方法
        2.2.3 芦苇光合特征的研究方法
        2.2.4 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特征的研究方法
        2.2.5 土壤因子的测定方法
        2.2.6 模型拟合与统计学验证方法
第3章 不同生境下的芦苇种群特征
    3.1 营养生长期的芦苇种群特征
        3.1.1 高度和盖度
        3.1.2 株数和生物量
        3.1.3 抽穗数和叶数
        3.1.4 叶宽和叶长
        3.1.5 茎粗和茎壁厚
    3.2 生殖生长期的芦苇种群特征
        3.2.1 高度和盖度
        3.2.2 株数和生物量
        3.2.3 抽穗数和叶数
        3.2.4 叶宽和叶长
        3.2.5 茎粗和茎壁厚
    3.3 芦苇种群特征的环境影响因子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生境下的芦苇光合特征
    4.1 不同生境下的芦苇光响应曲线特征
        4.1.1 营养生长期芦苇的光响应曲线特征
        4.1.2 生殖生长期芦苇的光响应曲线特征
    4.2 不同生境下的芦苇CO_2响应曲线特征
        4.2.1 营养生长期芦苇的CO_2响应曲线特征
        4.2.2 生殖生长期芦苇的CO_2响应曲线特征
    4.3 不同生境下的芦苇光合能力受限的主导因素
        4.3.1 营养生长期芦苇的光合能力受限主导因素
        4.3.2 生殖生长期芦苇的光合能力受限主导因素
    4.4 芦苇光合特征的影响因子
        4.4.1 芦苇光合特征与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
        4.4.2 芦苇光合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生境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5.1 营养生长期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5.1.1 营养生长期的CO_2排放特征
        5.1.2 营养生长期的CH_4排放特征
        5.1.3 营养生长期的N_2O排放特征
    5.2 生殖生长期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5.2.1 生殖生长期的CO_2排放特征
        5.2.2 生殖生长期的CH_4排放特征
        5.2.3 生殖生长期的N_2O排放特征
    5.3 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子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农茬口和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贝母种质资源
    1.2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1.2.1 甘肃贝母植物学及生态学特征
        1.2.2 栽培与繁殖方式
    1.3 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进展
        1.3.1 生物量分配表达方式
        1.3.2 生物量分配理论
        1.3.3 生物量分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4 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
        1.4.1 异速生长的概念
        1.4.2 异速生长理论在植物生物量分配中的应用
    1.5 立项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项背景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5.4 研究目标
        1.5.5 研究内容
        1.5.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贝母在不同生育期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肃贝母营养生长阶段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研究
        2.2.2 甘肃贝母生殖生长阶段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研究
        2.2.3 甘肃贝母种群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各器官生物量比较和异速生长关系
    2.3 讨论
        2.3.1 营养生长阶段在不同物候期各器官资源利用策略和光合特性
        2.3.2 在生殖生长阶段不同物候期各器官资源利用策略和光合特性
        2.3.3 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各器官资源利用策略
    2.4 小结
第三章 甘肃贝母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甘肃贝母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变化
        3.2.2 甘肃贝母植株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生物量关系
        3.2.3 甘肃贝母各器官在不同物候期营养元素分配
    3.3 讨论
        3.3.1 甘肃贝母种群各器官生物量分布
        3.3.2 甘肃贝母生物量生殖分配变化规律
        3.3.3 甘肃贝母种群生殖器官与分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关系
        3.3.4 甘肃贝母植株各器官营养物质分配
    3.4 小结
第四章 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与光合特性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采集地概况
        4.1.2 研究材料
        4.1.3 样品采集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海拔梯度甘肃贝母叶片与鳞茎形态特征
        4.2.2 不同海拔梯度甘肃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特性
        4.2.3 不同海拔梯度甘肃贝母各器官异速生长关系
        4.2.4 不同海拔梯度甘肃贝母光合特性
    4.3 讨论
        4.3.1 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叶片与鳞茎形态特征的影响
        4.3.2 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特性的影响
        4.3.3 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各器官异速生长关系的影响
        4.3.4 不同海拔梯度甘肃贝母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
        4.3.5 不同海拔梯度生长植株叶片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农茬口对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采集地概况
        5.1.2 研究材料
        5.1.3 样品采集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农茬口下甘肃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
        5.2.2 不同农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光合特性
    5.3 讨论
        5.3.1 不同农茬口对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特性的影响
        5.3.2 不同农茬口对甘肃贝母光合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6)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动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能利用效率的定义
        1.2.2 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1.2.3 不同天气状况下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和植被特征
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方法
        3.3.1 CO_2通量与气象数据观测
        3.3.2 光能利用效率与环境和生物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3.3.3 环境和生物因子与光能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通径分析
    3.4 数据处理
        3.4.1 通量观测数据处理
        3.4.2 气象和生物因子的计算
        3.4.3 散射辐射和不同天气状况的定义
        3.4.4 光能利用效率的计算
    3.5 研究技术路线
4 光能利用效率的季节动态变化
    4.1 表观光量子效率α的季节动态变化
    4.2 表观光量子效率α的每月动态变化
    4.3 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日尺度动态变化
    4.4 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季节动态变化
    4.5 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每月动态变化
    4.6 小结
5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动态变化
    5.2 季节尺度上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 季节尺度上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α的影响
        5.2.2 季节尺度上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LUE的影响
    5.3 日尺度上环境因子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5.3.1 日尺度上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5.3.2 日尺度上环境因子对LUE的影响
    5.4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光能利用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5.4.1 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对α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5.4.2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LUE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5.5 讨论
        5.5.1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5.5.2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光能利用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5.6 小结
6 不同天气状况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不同天气状况下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6.1.1 不同天气状况对LUE的影响
        6.1.2 不同天气状况对α的影响
    6.2 不同天气状况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天气状况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6.3.2 不同天气状况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6.4 小结
7 散射辐射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光合特性的影响
    7.1 散射光合辐射条件下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合特性
    7.2 不同天气状况条件环境因子对散射光合辐射的光合特性的影响
    7.3 不同天气状况条件环境因子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7.4 讨论
        7.4.1 环境因子对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
        7.4.2 不同天气状况下环境因子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相互影响
        7.4.3 散射辐射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合特性的影响
    7.5 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呼吸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RE的组成和影响因素
        1.2.2 RE站点观测和区域尺度估算方法
        1.2.3 机器学习模型估算区域尺度RE的不确定性
        1.2.4 深度学习模型及其应用
        1.2.5 中国北方草地的RE时空变化分析
        1.2.6 存在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通量观测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遥感数据
        2.2.4 土壤数据
第3章 中国北方草地通量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评估
    3.1 方法
        3.1.1 环境变量选择
        3.1.2 空间代表性评估方法
    3.2 结果
        3.2.1 中国北方草地通量观测站点现状分析
        3.2.2 通量观测网络空间代表性评估
        3.2.3 通量站点贡献率评估
    3.3 讨论
        3.3.1 中国北方草地通量观测网络的空间代表性
        3.3.2 通量观测站点的贡献率
        3.3.3 本章研究缺陷与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呼吸估算模型评估与比较
    4.1 方法
        4.1.1 环境变量选择
        4.1.2 机器学习算法
        4.1.3 模型性能评估指标
        4.1.4 模型训练和验证
        4.1.5 环境变量相对重要性评估
    4.2 结果
        4.2.1 模型结构
        4.2.2 模型性能评估与比较
        4.2.3 环境变量相对重要性评估
    4.3 讨论
        4.3.1 机器学习模型估算RE的性能
        4.3.2 训练策略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4.3.3 环境变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4.3.4 本章研究不足与不确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1 方法
        5.1.1 环境变量选择
        5.1.2 区域尺度RE估算
        5.1.3 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1.4 空间格局比较方法
    5.2 结果
        5.2.1 模型验证
        5.2.2 SOCD空间格局
        5.2.3 RE空间格局
        5.2.4 环境因子对RE空间格局的影响
    5.3 讨论
        5.3.1 RE空间格局的环境影响因素
        5.3.2 考虑SOC影响的RE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及参加课题
致谢

(8)围封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优势物种和植物群落光合特性的影响及生产力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现状
        1.2.2 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周围环境因子的响应
        1.2.2.1 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水分的响应
        1.2.2.2 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CO2的响应
        1.2.2.3 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1.2.2.4 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
        1.2.3 不同放牧限制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
        1.2.4 植物群落光合作用的观测研究现状
        1.2.5 植物光合响应曲线相关模型的研究现状
        1.2.6 植物群落冠层尺度生理生态模型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区概况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气候特征
        2.1.6 植被特征
    2.2 试验区概况
        2.2.1 小流域基本概况
        2.2.2 植被和土壤基本概况
第三章 鹅绒委陵菜和垂穗披碱草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光合特性动态变化模式
    3.1 试验设计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环境因子特征
        3.3.2 垂穗披碱草气体交换参数变化模式
        3.3.3 鹅绒委陵菜气体交换参数变化模式
        3.3.4 垂穗披碱草和鹅绒委陵菜光合响应曲线变化模式
    3.4 本章讨论和小结
        3.4.1 讨论
        3.4.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模式
    4.1 试验设计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长季内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特征
        4.3.2 生长季内植物群落NEE、RES、GEP的变化模式
        4.3.3 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群落NEE、RES、GEP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4.4.1 本章讨论
        4.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用植物高度改进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5.1 试验设计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1 模型改进的设想
        5.2.2 改进模型的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鹅绒委陵菜和垂穗披碱草光合响应曲线变化模式
        5.3.2 鹅绒委陵菜和垂穗披碱草植物高度变化模式
        5.3.3 物种植物高度与光合响应曲线参数之间的关系
        5.3.4 修正模型的参数选择和拟合效果比较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5.4.1 本章讨论
        5.4.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物种叶片尺度和群落尺度净光合速率的模拟研究
    6.1 试验设计
    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环境因子特征
        6.3.2 土壤呼吸和生态系统呼吸之间的关系
        6.3.3 模型中重要参数的对比分析
        6.3.4 换算得出的Peco与实际观测值(NCE)之间的对比分析
    6.4 本章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高寒草甸矮嵩草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矮嵩草的资源特性
    2.1 矮嵩草生物生态学特性
    2.2 矮嵩草繁殖特性
        2.2.1 矮嵩草的有性繁殖
        (1) 矮嵩草种子生产能力
        (2) 矮嵩草种子的萌发率
        2.2.2 矮嵩草的营养繁殖
    2.3 矮嵩草遗传研究
3 矮嵩草对气候变化和啮齿动物活动的适应
    3.1 矮嵩草对模拟增温的适应
    3.2矮嵩草及其生态系统对啮齿类动物活动的适应
4 矮嵩草对人为干扰环境的适应
    4.1 矮嵩草对施肥的适应
    4.2 矮嵩草对刈割的适应
    4.3 矮嵩草对放牧的适应
        4.3.1 矮嵩草种群对放牧的适应
        4.3.2 矮嵩草无性系分株对放牧的适应
        4.3.3 矮嵩草生长周期对放牧的适应
    4.4 矮嵩草对退化草地的适应
    4.5 矮嵩草及其生态系统对人工封育的适应
5 矮嵩草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征
    5.1 矮嵩草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5.1.1 形态特征
        5.1.2 解剖结构特征
        5.1.3 种子解剖特征
    5.2 矮嵩草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特征
        5.2.1 光合作用
        5.2.2 抗氧化系统
        5.2.3 渗透调节物质
        5.2.4 质膜变化
        5.2.5 营养元素吸收
6 总结与展望

(10)青藏高原那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观测站和观测仪器介绍
    2.2 观测资料选取
3 结果分析
    3.1 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
    3.2 NEE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3.3 NEE与PAR的关系
    3.4 昼夜温差对生态系统NEE的影响
    3.5 生长季末期降水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
4 结论
致谢:

四、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地群落及其优势种对氮磷添加的响应[D]. 陈志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优势种生理与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D]. 赖帅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藏东南两种绿绒蒿幼苗的生态适应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D]. 喻舞阳. 西藏大学, 2021
  • [4]松嫩平原西部盐碱芦苇湿地植被光合特征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安素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2)
  • [5]农茬口和海拔梯度对甘肃贝母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D]. 马瑞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光能利用效率动态特征研究[D]. 李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呼吸估算研究[D]. 朱晓波. 西南大学, 2020(01)
  • [8]围封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优势物种和植物群落光合特性的影响及生产力模拟研究[D]. 刘俊杰. 兰州大学, 2019(08)
  • [9]高寒草甸矮嵩草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J]. 李积兰,李希来. 生态科学, 2016(02)
  • [10]青藏高原那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J]. 朱志鹍,马耀明,胡泽勇,李茂善,孙方林. 高原气象, 2015(05)

标签:;  ;  ;  ;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量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