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道社会理想的异同

论先秦儒道社会理想的异同

一、论先秦时期儒、道社会理想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秋[1](2020)在《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是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的现实之需,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儒学意识形态是作为社会意识的传统儒学在与阶级发生互动中产生的,体现了自汉代起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系统性、隐藏性等特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场域与伦理本位的组织形式中生存延续,搭建了以“天人合一”为逻辑起点、以“内圣外王”为理想人格、以“三纲五常”为人伦秩序、以“家国天下”为道德格局的理论架构,并提供了以个人修养、家风教化、权力运作为基础的实践路径,它在道统、政统、学统间的三维互动中,及理论与实践系统的双向互动中循环运作。传统儒学意识形态作为超越了学术与宗教的文化价值系统,服务于政治,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兼收并蓄,其所勾勒的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弥合了君、臣、民之间的裂痕,赋予统治权力以合法性与正当性,将人文精神与宗教功用相结合,实现了臣民阶层的习惯性顺从。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在封建王朝中始终存在着两组悖论:其一,卫道者与掘墓人的悖论;其二,民本位与君本位的悖论。但在传统儒学意识形态中,围城式的意识形态灌输、疏不破注式的传承模式、形而上的发展走向,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的思维方式,遏制了文化的创新,丧失了形而下的现实功用。儒学传统建构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心理结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新时代,解决传统儒学的现代性诉求,即传统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实现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还要反对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此同时,传统儒学的现代化既要注重“根”的问题,也要注重“言”的问题。传统儒学意识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一,在伦理之维,思想政治教育要鉴思传统儒学意识形态所建构的至今仍影响深远的伦理秩序,着力建构新时代的伦理关系;其二,在道德之维,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孕育了中华传统美德,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培育的文化资源;其三,在实践之维,鉴思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微观理路,即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家风家教、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

张子峻[2](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研究指明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吴晓欣[3](2017)在《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研究 ——以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学衡派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乾嘉时期,墨学得以复兴。进至20世纪,西方文化的涌入促进了墨学研究的进一步繁盛。其时,关于墨学与西学、墨学与儒学以及儒学与西学的关系问题成为学者治墨过程中的关注点,他们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比较为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寻求理想的出路。儒墨的比较是学者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对其构成要素的认识和反省。他们充分意识到,未来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这必须以承认中国固有文化的内在价值为前提。可以说,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虽然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中西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和学衡派同时活跃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思想界,他们的根本任务是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为现代新文化的发展探寻切实可行的途径。儒墨的比较,作为重审中国传统文化之价值的重要手段,分别得到了他们的重视。本文即以20世纪初期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和学衡派的儒墨比较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由儒墨的比较扩展到中西文化的比较,借此把握这一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一章对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的儒墨比较思想进行梳理,旨在为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研究作一铺垫。儒墨的对立关系正式形成于战国时期孟荀的批墨以及墨家的非儒和批孔。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中,随着朝代的更替,关于儒墨的比较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儒、墨、道、法、杂基于各家的学术立场分别对儒墨关系作出了评说,这时的儒墨比较思想是诸子百家自由竞争的表现。自西汉初儒学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墨学便随之走向了衰微,尤其经过宋代理学家对儒学道统的扞卫,墨学更是日渐消沉。在此期间,虽然有学者站出来为墨学辩护,但终究无法抗衡儒学正统的权威。清乾嘉时期至20世纪初,墨学虽得以复兴,韩愈的“孔墨相用”说被时人重新关注,“西学墨源”论者也将目光集中投向于墨学,但他们同样未能脱离儒学正统的束缚。第二章围绕“变”与“不变”这一组关键词对梁启超的儒墨比较思想进行重点考察。梁启超的墨学研究有前后期之分,且前后期相距近二十年,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梁启超人生经历的变化导致他在这两个阶段的墨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对《墨经》的处理方式,还是对兼爱、天志、明鬼等学说的评价,梁启超的观点均发生了变化。这是梁启超思想中“变”的一面。梁启超虽然在儒墨的比较中对儒家的命定论作出了批评,还在引入西方资产阶级先进学说的过程中对儒学的专制性有所攻击,但他始终没有偏离儒家的基本立场。这是梁启超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虽然一生都与儒学相“纠缠”,但在不同的时期,梁启超对儒学的理解有所不同,他经历了从“保教”到儒家人生哲学的回归。这又是梁启超思想中“变”的一面。第三章对新文化阵营的儒墨比较思想进行考察,借此重审“扬墨抑儒”和“反传统”这两种评价。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吸收西方文化是摆在新文化阵营面前的急迫任务。在他们看来,一方面,儒学的专制弊端成为引入西学的严重阻碍;另一方面,墨学与西学的相通性为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出路。因此,他们在儒墨的比较中一致地偏向了墨学。他们认为儒墨在立论根基上存在专制与平等的区别,而仁爱与兼爱也就相应地成为专制与平等的象征;在哲学方法以及与西学的关系上,儒学都明显逊色于墨学,这便是“扬墨抑儒”说的由来。实际上,新文化阵营对儒学采取了分层处理的方式,他们所批判的只是作为复辟帝制之手段的封建儒学,而非原始意义上的儒学。他们既没有彻底否定儒学,又宣扬同为传统文化构成要素的墨学,由此,“反传统”之说自然无法成立。第四章对学衡派的儒墨比较思想进行探讨,由此把握他们的中西文化观。学衡派坚决扞卫以孔子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同时期出现的“右墨而左孔”的学术思潮作出反驳。在儒墨关系的处理上,学衡派成员的观点有极端与缓和之分。极端者力陈儒墨的不同并且崇儒抑墨;缓和者虽以儒学为本,却承认墨学的相应价值。具体到“兼爱”的评价上,极端者坚持孟子的辟墨立场,对兼爱予以彻底的否定;缓和者则将孟子的批评对象限定为墨家后学,而肯定兼爱的原始要义。实际上,学衡派的目的并非推翻墨学或排斥外来文化,而是通过墨学这一桥梁来对新文化阵营处理儒墨、中西之关系的不合理方式作出批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创刊宗旨也可表明,学衡派同样致力于新文化的发展。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与新文化阵营又是相通的。第五章旨在对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作一个深层的反思。其一,是儒墨的问题。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和学衡派虽然对儒学的处理方式各具特色,但最终在承认儒家人生哲学的价值上达成一致,这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对儒学的不同处理方式决定他们对墨学“各有所用”:梁启超在儒墨的比较中实现了向儒家人生哲学的回归,新文化阵营将墨学用作批判儒学专制的工具,学衡派则通过批墨来扞卫儒家立场。其二,是文化的问题。对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和学衡派来说,儒墨的比较只是一个起点,终点则是中西文化的问题。虽然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与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努力寻求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建设一种现代新文化,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使命。

张美玲[4](2017)在《论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宏观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汤一介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宏观问题具有很深的理解和把握。所谓宏观问题,即汤一介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总体或大的方面着眼所提出的哲学问题。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体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哲学的解释学等四个角度出发,系统探究汤一介在中国传统哲学宏观问题上所作的思考,并省思其中国传统哲学观。探讨汤一介在中国传统哲学宏观问题上的观点,可以深化我们对汤一介中国哲学观的理解,也有助于把握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汪乐[5](2016)在《先秦儒家的学习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儒家探索出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学习之路,最为重视人通过学习成就道德生命。通过学习实现道德生命的不断塑造和提升。作为儒家开创者的孔子更是好学、乐学的先进代表。梁启超认为“孔子的人格,在平淡无奇中现出他的伟大”,因为“他一生的所言所行,都是人类生活范围内极亲切有味的庸言庸行,只要努力学他,人人都学得到。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此。”自孔子起的思想家、教育家几乎皆是从自身学习经验出发,通过对自身学习的反思,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思想体系。研究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对于拓宽研究学习问题的视角和解决现代学习的一系列问题,尤其对构建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先秦儒家一手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深入客观剖析,对先秦儒家的学习价值论、学习目的论、学习内容论、学习过程论以及学习方法论进行系统论述,总结先秦儒家的学习论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正确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三方面入手,对于先秦儒家的学习论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剖析,以便从整体上探究先秦儒家学习论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先秦儒家的学习价值论。第三部分是对先秦儒家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的梳理。解读先秦儒家的学习目的学为圣人、成为君子、成为士,继而又对“六经”、“六艺”等的研究入手对先秦儒家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诠释。第四部分是对先秦儒家学习过程的阶段分析,主要是结合孔子和《中庸》所提出的学习阶段论,从对“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六个学习阶段的解读入手窥探先秦儒家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具体分析每个阶段对整个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第五部分主要是总结先秦儒家的具体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对儒家所提倡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究入手,揭示先秦儒家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对现代学习者所提供的启发借鉴。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是对整个论文学术观点的归纳、总结。本部分总结了先秦儒家的学习论基本特点,且进一步揭示先秦儒家的学习论对当代学习者的启示。

马翠莲[6](2016)在《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研究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先秦儒家经典文献中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上古以来的养生经验、生产力提高的经济背景、诸侯争霸的政治背景、百家争鸣的思想背景及鲁国的文化背景,是先秦儒家养生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天命思想、礼治思想、阴阳学说、中庸思想、尚德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先秦儒家养生思想产生了影响,是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道德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音乐养生等方面都提出了各自具体的养生主张。先秦儒家养生思想反映了“守礼”、“重德”、“执中”、“有为”的价值取向及“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对后世儒家的养生思想及现代社会的养生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养生思想为中华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

赵宁[7](2016)在《孔子与韩非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地位认识比较》文中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所处的地位、所扮演者的角色一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传统上,把教育者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起主导作用,把受教育者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受教育者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也有自身的主体性。孔子和韩非作为先秦时期儒法两家的代表人物,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地位认识有区别也有共性。孔子坚持受教育者中心论;韩非坚持教育者中心论,受教育者处于完全从属、被动地位。这背后反映的是传统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和人的个性与自由的泯灭。

林万成[8](2015)在《嵇文甫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嵇文甫是中国着名哲学家、史学家,学术造诣深,学术地位高。他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如此成就,与其学术渊源紧密相连。嵇文甫的学术渊源由“现实中的老师”和“精神上的导师”两个方面构成。在现实社会中,刘粹轩是嵇文甫的“思想启蒙者”,指引他走上追求进步的道路,提高他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研究素养,为他打下厚实的理学基础;李敏修是嵇文甫的“学术启蒙者”,在生活上给予嵇文甫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业上给予嵇文甫无私的指导,并为他指明研究方向,奠定他成功的基础。“一峰二山”是指嵇文甫的研究对象孙夏峰、全谢山和王船山。嵇文甫在史学哲学理论方面受王船山影响较大,在治学门路上接近浙东学派代表全谢山,在为人处事和读书治学上,受孙夏峰的影响更大一些。这些“精神上的导师”,对嵇文甫产生多方面影响,促使他有着更高的学术与精神追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是嵇文甫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研究和宋明清三代的理学思想研究两大方面。嵇文甫对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的研究包括对儒家孔子的学说及其主要思想,孟子的人性皆善、重民思想和王霸论,荀子的性恶论与礼义法度起源、法后王与等级制度、天道观的研究,也包括对老子和道家与小农社会、老子的几个主义、老子与诸家的关系,庄子的天钧论与在宥论,老庄比较的研究,甚至连墨家,名家,农家,阴阳家和自成一家的宋钘,他都有深入研究。在研究中,嵇文甫辩证地分析各个流派,客观地评价孔子,系统地研析先秦诸子哲学思想,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宋明理学研究是嵇文甫哲学思想研究的另一方面,内容有三:一是阐述宋代张载的哲学思想、哲学特色和陆九渊的“实学”,考察程朱论“仁”之不同及程朱的思想背景,比较程朱思想的差异;二是理清明代王学分化过程,着重阐述左派王学及东林派对王学的修正与发扬,陈述反理气二元论思想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这一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程朱理学的衰退;三是研究清代王船山的天人性命问题、理势常变博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哲学思想,阐述颜习斋、马平泉对孙夏峰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分析黄梨洲、傅青主、毛西河等思想家的思想。从宋明理学到清代理学,从程颢、程颐及张载到孙夏峰、马平泉,从朱熹、陆九渊到王船山,嵇文甫用发展变化的理学,来分析宋明清三代思想家及其哲学观点,其研究之深、范围之广,无人比肩;尤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地研究船山哲学,开创了该领域之先河,成就了其学术声誉,奠定了其学术地位。嵇文甫的史学思想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包括他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唯物史观开展研究,建立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等理论体系,强调历史研究中应注重的问题,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等方面,又包括他对王船山的史学观、新天理史观、朝代兴亡与古今沿革论等问题的研究,还包括他对王船山论史两大特点的总结、对王船山的辩证看待等问题。嵇文甫对船山史观客观辩证的分析,突破了传统观点,体现了历史进步性,呈现了历史条件对船山思想的局限与影响。这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的结晶,学界也对他的船山研究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嵇文甫还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展了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和文化教育思想研究。他明确指出民权思想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古代的重民思想和无君思想不是民权思想。嵇文甫对研究对象的评判,对船山政治思想、民族思想的评价,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问题的结果,客观上也透视着他自身的思想与观点。嵇文甫珍视传统文化遗产,倡导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吸收外来进步的文化。这些都是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开展研究的形成的认识。

张美玲[9](2014)在《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谬误问题是逻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在世界逻辑思想起源的三大体系中均有所体现。而在中国古代谬误思想中,尤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贡献最大、成果最多、最具中国古代逻辑特色。因而,有必要以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揭示其历史发展脉络;并通过与西方谬误思想及因明过论的比较分析,明确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特点;运用当代谬误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角挖掘其合理的思想价值。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主要有两条基本线索:以名实关系为线索的关于名的谬误和在古代论辩中各派互訾而出现的关于辩的谬误,二者构成了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发展的核心。名的谬误是以名实是否相符为标准加以评判的,其实质是要求思想以及表达思想的语言要与存在相一致,三者中的任两者不一致都会造成谬误。辩的谬误则涉及到论辩过程中有关推理规则、论说内容、语言、道德等多方面的要求。它是先秦两汉思想家们为了维护自家学说的地位,从而试图掌握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如何找出对方论证的错误这一必要工具的需要而产生的。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的哲学思想、社会政治追求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时期,诸子思想呈现多元化特点,不同学派的思想分别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体现不同的价值观。百家争鸣实质上是诸子是己非异的批判与反批判过程。这使得诸子皆以自己学派的思想导向作为判别谬误与否的标准,它构成了先秦谬误思想的分类主线。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名辩谬误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但此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消失,各思想交融过渡,逐渐转向定于一尊,名辩谬误思想发展逐渐缓慢。而且两汉时期神化儒学、谶纬迷信泛滥,社会政治腐败,这些都促使了谬误研究朝着与名辩谬误思想不同的方向推进,王充的虚妄论即为此时期谬误思想的代表。其特点是以效验与证验为标准,将与事实相悖、不合理性思考的言论看作谬误,显示出客观实际的检验和逻辑论证与反驳对谬误的批驳力量。东汉后期,谬误思想主要集中于对政治弊端的批判,因而逻辑意义相对较弱,这也使得之后的谬误思想发展益趋缓慢。现阶段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是以前人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的。近代中国学者借助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谬误思想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成果主要表现为:梁启超首次运用西方谬误理论进行中国古代谬误思想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墨家的谬误思想;胡适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历史分析的方法,因而他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各家的社会政治理想,考察并分析了先秦时期的谬误思想;章士钊以亚里士多德的谬误思想作为体系架构,将先秦两汉时期零散的谬误思想纳入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加以研究。另外,当代西方学者立足西方文化视角,主要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对先秦谬误思想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学者和当代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成果和局限,为现阶段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重新挖掘和整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借鉴意义。先秦两汉作为我国谬误思想的初创时期,其对谬误的分析与研究相对浅显、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为了使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更为系统,使我们能更为深入了解其特征,应该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重新分类与现代分析。从重新分类上看,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虽然在范围上并不仅限于逻辑,而是涉及到传知达意的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但其对各种谬误的讨论,都是围绕着名、辞、说、辩的思维形式而展开的。因而我们以名、辞、说、辩这四种思维形式为线索,将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分为名的谬误、辞的谬误、说的谬误和辩的谬误。从特点上看,先秦两汉的谬误思想主要不是关于语形的谬误,其更注重从语词的内涵而非外延方面分析名、辞、说、辩,而且有关名、辞、说、辩及其谬误的思想主要是一个关于语言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运用的问题。因此,它更多的是关于语义和语用的谬误。这跟当代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运用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理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进行现代分析,可以挖掘其现代价值,有利于实现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透彻理解和深入反思。

杨晓薇[10](2014)在《荀子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文中研究说明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殊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孔孟思想、宋明理学等相比,荀子思想的独特性、宗旨、地位及其价值问题越来越成为核心问题。尤其是荀子思想的核心——礼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伦理—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一百多年来,荀子思想中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士的本性和地位问题,确切地说,也就是士和君的关系问题。本课题的总体思路是把荀子关于士的本性、地位和使命的思考放在整个先秦学术史以及秦汉学术史之转折的基础上来考察,并且把他看作是先秦儒家思想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讨论孔孟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考察士之兴起,士与道统的关系,孔子思想中士与仕,士志于道的人格特征,以及孟子对于士之本性的高扬。第二个部分是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士与学,士与礼,士与君的关系来探讨荀子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的本性和使命问题。荀子对于士的理解具有双重性,坚持“道尊于君”这一儒家的基本观念同时又在士之地位更为尊显的时代提倡尊君。从学的内容“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的目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明人伦以达礼,突显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荀子的相关思考和韩非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汉思想中关于士的使命的规定,来探讨荀子在这样一种传统中对儒家的继承和对法家的影响。

二、论先秦时期儒、道社会理想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先秦时期儒、道社会理想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2.1 儒、儒家、儒学、儒教
        2.1.1 儒
        2.1.2 儒家、儒学、儒教
    2.2 儒学的传统与现代
        2.2.1 传统儒学与儒学传统
        2.2.2 传统儒学与现代儒学
    2.3 儒学与意识形态
        2.3.1 意识形态的概念与演进
        2.3.2 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儒学
    2.4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生成与演变
        2.4.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生成
        2.4.2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运作逻辑
    3.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得以运作的社会母体
        3.1.1 家国同构的政治场域
        3.1.2 伦理本位的组织形式
    3.2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理论系统
        3.2.1 逻辑基点——“天人合一”的关系架构
        3.2.2 目标指向——“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3.2.3 人伦秩序——“三纲五常”的差序格局
        3.2.4 现实的道——“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
    3.3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
        3.3.1 个人修身——儒学意识形态的内化
        3.3.2 家训家风——儒学意识形态的普及
        3.3.3 权力运作——儒学意识形态的保障
    3.4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运作模型
        3.4.1 道统、政统、学统间的三维互动
        3.4.2 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双向互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批判
    4.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本质
        4.1.1 赋予统治权力正当性与合法性
        4.1.2 人文精神与宗教功用的统一
        4.1.3 服务于封建政治的文化价值系统
    4.2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悖论
        4.2.1 儒士阶层的悖论
        4.2.2 君本位与民本位的悖论
    4.3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批判
        4.3.1 围城式的意识形态灌输禁锢了人的思维模式
        4.3.2 疏不破注式的儒学传承遏制了文化内涵的创新
        4.3.3 形而上的发展走势丧失了形而下的现实功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诉求
    5.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现代价值
        5.1.1 儒学文化精神延续文化传统
        5.1.2 儒学思想精华彰显民族特性
    5.2 现代性诉求目标与维度
        5.2.1 现代性诉求的目标指向
        5.2.2 现代性诉求的双重维度
    5.3 现代性诉求的实现路径
        5.3.1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对话与互动
        5.3.2 儒学现代化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5.3.3 推动传统儒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当代启示
    6.1 伦理之维:儒学中的伦理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伦理关系
        6.1.1 重申人与自然的关系
        6.1.2 重塑美好家庭关系
        6.1.3 建构和合家国关系
    6.2 道德之维:儒学中的道德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培育
        6.2.1 培育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6.2.2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6.2.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 实践之维:儒学中的教化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的微观路径
        6.3.1 注重春风化雨式的家风家教
        6.3.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校教育
        6.3.3 加强融入日常生活的社会熏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致谢

(3)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研究 ——以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学衡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对象及选题意义
    二、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的儒墨比较思想
    第一节 儒墨并存: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墨关系论说
        一、儒家视域中的墨子:孟、荀论墨
        二、墨家的非儒与批孔
        三、道、法、杂家视野中的儒墨关系
    第二节 尊儒抑墨:儒学大一统下的儒墨关系论说
        一、两汉:儒墨并举、孔墨同称
        二、唐宋:儒学统制、墨学受创
        三、明代:墨学盛行、儒学主导
        四、清初:儒学专制、墨学低沉
    第三节 融墨于儒:墨学复兴时期的儒墨关系论说
        一、乾嘉墨学复兴时期的儒墨比较思想
        二、“孔墨相用”说在清代后期的发展
        三、“西学墨源”说引发的儒墨、中西比较
第二章 “变”与“不变”:梁启超的儒墨比较思想及其内在理路
    第一节 梁启超的儒墨比较思想之概况
        一、关于梁启超学术思想阶段的划分
        二、梁启超儒墨比较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 梁启超的儒墨比较思想
        一、梁启超对儒墨之“爱”的比较
        二、梁启超对儒墨宗教思想的比较
        三、梁启超对儒墨“利”观的比较
        四、梁启超对儒墨政术的比较
    第三节 梁启超前后期墨学研究的不同及其成因
        一、梁启超前后期墨学研究之不同的表现
        二、梁启超前后期墨学研究之不同的成因
    第四节 以儒为本:梁启超儒墨比较思想的内在理路
        一、关于梁启超前后期儒墨比较之立场的讨论
        二、儒墨比较思想中所见梁启超的儒学立场
        三、梁启超学术思想的演变及其儒学情结
    第五节 梁启超的儒墨比较思想之评价
        一、梁启超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二、梁启超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
第三章 新文化阵营的儒墨比较思想:重审“抑儒”与“反传统”
    第一节 新文化阵营墨学研究热潮的缘起
        一、西方文化的挑战
        二、儒学发展的困境
        三、墨学提供的出路
        四、前期学者的影响
    第二节 新文化阵营墨学研究的关注点
        一、救亡图存的需要
        二、批判专制的依据
        三、融合西学的前提
        四、引入新说的媒介
    第三节 新文化阵营儒墨比较的四个维度
        一、儒墨立论根基的比较:专制与平等
        二、儒墨具体学说的比较:以仁爱和兼爱为例
        三、儒墨哲学方法的比较:胡适的“实证主义”研究视角
        四、儒墨与西学之关系的比较:背离与契合
    第四节 重审新文化阵营的“抑儒”说
        一、新文化阵营对“儒学”“孔子”之义涵的分层认识
        二、新文化阵营的“还原儒学”说
        三、“尊孔复辟”背景下新文化阵营的“反孔非儒”说
    第五节 重审新文化阵营的“反传统”说
第四章 学衡派:新人文主义视域下的儒墨比较思想
    第一节 学衡派治墨之概况
        一、学衡派墨学研究的背景
        二、学衡派墨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论着
    第二节 学衡派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立论根基
        一、孔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
        二、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第三节 学衡派论儒墨之异同
        一、极端派:崇儒抑墨
        二、缓和派:儒墨各有所用
    第四节 学衡派的“兼爱”诠释与儒墨比较
        一、儒墨难以调和:柳诒徵对墨家兼爱说的批评
        二、缓和儒墨对立:对孟子批评对象的界定与兼爱之内涵的诠释
    第五节 学衡派论《墨子》要旨及其对中西比附研究思路的批评
        一、20世纪初期墨学研究的主流方向
        二、学衡派对主流墨学研究方向的批评
    第六节 学衡派的儒墨比较思想之评价
        一、学衡派对墨学的批评:手段而非目的
        二、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三、由“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看学衡派的中西文化观
        四、对学衡派“中正之眼光”的质疑
第五章 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反思
    第一节 儒墨的问题
        一、对儒学的态度:殊途同归
        二、对墨学的态度:各有所用
    第二节 文化的问题
        一、梁启超:由中西文明“结婚论”到“化合论”
        二、新文化阵营:西学的输入与中西文化相发明
        三、学衡派:“昌明国粹”基础上的“融化新知”
结语 论墨评儒、中西融合: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特点及意义
    一、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基本特征
    二、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4)论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宏观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体系的研究
    第一节 分析概念范畴的意义
    第二节 分析概念范畴的方法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构想
    第四节 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简要分析
第二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真善美的研究
    第一节 儒家哲学的第三期发展
    第二节 三个“合一”与真善美
        一、天人合一
        二、知行合一
        三. 情景合一
        四、对三个“合一”的评析
    第三节 真善美的典型分析与中西比较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精神的研究
    第一节 普遍和谐观念
    第二节 内在超越问题
        一、内在性与超越性
        二.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第三节 内圣外王之道
第四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学的研究
    第一节 创建中国解释学的可能性
        一、西方解释学的历史发展
        二、创建中国解释学有无必要
        三、创建还是重建
    第二节 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方法
        一、参照西方解释学
        二、系统梳理中国注释经典的历史
        三、小学、文献学等手段
    第三节 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意义
        一、中国解释学与经学
        二、中国解释学与现代化
第五章 对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观的省思
    第一节 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观的特点
        一、整体性的观点
        二、追求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价值
        三、合力推动文化发展
    第二节 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观的价值
    第三节 汤一介中国传统哲学观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先秦儒家的学习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1. 现代社会对终身学习理念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迫切要求
        2. 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化社会对树立正确学习观的更高要求
        3. 先秦儒家学习论的研究价值
    (二) 研究综述
        1. 关于学习的相关研究
        2. 关于中国古代学习论的研究
        3. 关于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学习论的研究
        4. 关于先秦儒家学习论的研究
    (三) 概念界定
        1. 学习
        2. 学习论
        3. 先秦儒家
        4. 先秦儒家的学习论
    (四)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五)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一、先秦儒家学习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
    (一) 经济下移和政治纷争
    (二) 官学衰落与学术下移
    (三) 士阶层崛起与私学骤兴
二、先秦儒家的学习价值论
    (一) 对个人而言
        1. “学而知之”,充实自我
        2. “为己之学”,完善自我
        3. “修己安人”,实现自我
    (二) 对社会而言
        1. 化民成俗,建国君民
        2. 德政礼教,和谐有序
        3. 传承文化,继往开来
三、先秦儒家的学习目的论和内容论
    (一) 先秦儒家的学习目的论
        1. 学为圣人
        2. 成为君子
        3. 学成为士
    (二) 先秦儒家的学习内容论
        1. 传习六经
        2. 精通六艺
四、先秦儒家的学习过程论
    (一) 立志、博学
        1. 立志
        2. 博学
    (二) 审问、慎思
        1. 审问
        2. 慎思
    (三) 明辨、笃行
        1. 明辨
        2. 笃行
五、先秦儒家的学习方法论
    (一) 学思并重、知行合一
        1. 学思并重
        2. 知行合一
    (二) 博约结合、真积力久
        1. 博约结合
        2. 真积力久
    (三) 循序渐进、善假于物
        1. 循序渐进
        2. 善假于物
    (四) 虚壹而静、兼陈万物
        1. 虚壹而静
        2. 兼陈万物
六、先秦儒家学习论的特点
    (一) 先秦儒家学习论的特点
        1. 修己安人,弘道治国
        2. 依仁游艺,六艺兼求
        3. 循序渐进,锲而不舍
        4. 自求自得,知行结合
    (二) 先秦儒家学习论的当代启示
        1. 学习者应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2. 学习者应追求知情意全面发展
        3. 学习者应以“自求自得”的方式学习
        4. 学习者应重视躬身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研究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关于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着作
        2、关于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论文
一、先秦儒家养生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社会历史背景
        1、上古以来的养生经验
        2、生产力提高的经济背景
        3、诸侯争霸的政治背景
        4、百家争鸣的思想背景
        5、鲁国的文化背景
    (二)理论基础
        1、天命思想
        2、礼治思想
        3、阴阳学说
        4、中庸思想
        5、尚德思想
二、孔、孟、荀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孔子的养生思想
        1、贵生
        2、慎疾
        3、修身
        4、保体
        5、怡情
    (二)孟子的养生思想
        1、护本体,存心性
        2、养浩气,重道义
        3、立志向,保乐观
        4、倡寡欲,守中和
        5、重环境,与人善
    (三)荀子的养生思想
        1、惜生恶死
        2、形神兼顾
        3、追求美善
        4、通血养心
        5、有欲节欲
        6、以动为妙
        7、音乐陶冶
三、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价值取向及核心理念
    (一)价值取向
        1、守礼
        2、重德
        3、执中
        4、有为
    (二)核心理念
四、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
    (一)对后世儒家养生思想的影响
        1、对董仲舒养生思想的影响
        2、对嵇康养生思想的影响
        3、对朱熹养生思想的影响
    (二)对现代养生实践的观念启发意义
        1、重视整体养生
        2、重视道德养生
        3、重视和谐养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孔子与韩非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地位认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受教育者中心论
二、韩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教育者中心论, 受教育者处于完全从属、被动地位
三、从孔子到韩非:君主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四、从主客体互动到主体完全主导:人的自由个性的逐渐泯灭

(8)嵇文甫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学术创新
第一章 嵇文甫生平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嵇文甫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一、生平简介
        二、着作简介
    第二节 嵇文甫的学术渊源
        一、现实中的老师:刘粹轩与李敏修
        二、精神上的导师:“一峰二山”
第二章 嵇文甫的先秦诸子哲学研究
    第一节 关于儒家思想的研究
        一、客观评价孔子的思想
        二、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三、带有唯物主义的荀子思想
    第二节 关于道家思想的研究
        一、没落贵族代表老子的思想
        二、庄子的天钧论与在宥论
        三、道家的宋尹流派
        四、道家与小农社会
    第三节 关于先秦其他流派的研究
        一、墨家的组织、主张与“民选”
        二、代表市民上层的名家
        三、反对不劳而获的许行
第三章 嵇文甫的宋明理学研究
    第一节 关于宋代理学研究
        一、张载哲学特色
        二、陆九渊及其“实学”
        三、考察程朱论“仁”
        四、比较程朱思想
    第二节 关于明代理学研究
        一、王学的分化
        二、王学的发扬
        三、反理气二元论思想研究
    第三节 关于清代理学研究
        一、时代色彩突出的船山哲学
        二、清初大师孙夏峰的哲学思想
        三、特色鲜明的三位思想家
第四章 嵇文甫的史学研究
    第一节 建立运用历史评价体系
        一、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二、建立历史评价理论体系
        三、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
    第二节 用新方法全面研究船山史学
        一、船山史观的四个方面
        二、总结船山论史特点
        三、辩证地看待王船山
第五章 嵇文甫的其他思想研究
    第一节 嵇文甫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关于社会政治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民权思想的研究
    第二节 嵇文甫的文化教育思想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思想的研究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时期谬误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儒家的谬误思想
        1.1.1 孔子的谬误思想
        1.1.2 孟子的谬误思想
        1.1.3 荀子的谬误思想
    第二节 名家的谬误思想
        1.2.1 邓析的谬误思想
        1.2.2 公孙龙的谬误思想
    第三节 墨家的谬误思想
        1.3.1 墨子的谬误思想
        1.3.2 后期墨家的谬误思想
    第四节 其他学派的谬误思想
        1.4.1 道家庄子的谬误思想
        1.4.2 宋尹学派的谬误思想
        1.4.3 法家韩非的谬误思想
        1.4.4 纵横家鬼谷子的谬误思想
第二章 秦汉时期谬误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谬误思想
        2.1.1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2.1.2 《吕氏春秋》有关谬误的思想
        2.1.3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2.1.4 《吕氏春秋》谬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淮南子》的谬误思想
        2.2.1 《淮南子》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2.2.2 《淮南子》有关谬误的思想
        2.2.3 《淮南子》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2.2.4 《淮南子》谬误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王充的谬误思想
        2.3.1 王充谬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倾向
        2.3.2 王充有关谬误的思想
        2.3.3 王充谬误思想的特点分析
        2.3.4 王充谬误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两汉时期其他学者的谬误思想
        2.4.1 董仲舒的谬误思想
        2.4.2 杨雄的谬误思想
        2.4.3 王符的谬误思想
        2.4.4 徐干的谬误思想
        2.4.5 仲长统的谬误思想
第三章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西方谬误理论的传入
        3.1.1 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过程
        3.1.2 西方谬误理论的传播
    第二节 借助西方逻辑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
        3.2.1 梁启超的研究
        3.2.2 胡适的研究
        3.2.3 章士钊的研究
        3.2.4 郭湛波的研究
        3.2.5 其他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对中国近代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评价
        3.3.1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成就
        3.3.2 中国近代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局限
第四章 当代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的兴起
        4.1.1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的基本状况
        4.1.2 西方中国逻辑研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研究
        4.2.1 西方学者论先秦各家的正名思想
        4.2.2 西方学者论中国古代有关“悖”的思想
        4.2.3 西方学者论后期墨家有关推理谬误的思想
        4.2.4 西方学者论道家有关谬误的相对性的思想
    第三节 对西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研究的评价
        4.3.1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4.3.2 西方学者对先秦两汉谬误思想研究的局限
第五章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与现代分析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
        5.1.1 西方历史上对谬误的分类
        5.1.2 因明对谬误的分类
        5.1.3 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重新分类
    第二节 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非形式逻辑思考
        5.2.1 非形式逻辑视角下的谬误理论
        5.2.2 对先秦两汉时期谬误思想的非形式逻辑分析
    第三节 正名问题中谬误思想的社会文化性思考
        5.3.1 制名原则中逻辑性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5.3.2 “三惑”说中逻辑批判与政治批判的统一
        5.3.3 正名思想中求真和求善功能的统一
    第四节 对名家因“独特”而遭非议的所谓谬误的辩证思考
        5.4.1 名家“独特”思想被视为谬误的原因分析
        5.4.2 名家“独特”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荀子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来源与意义
    二 问题史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 士之兴起及其在孔孟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地位
    第一节 先秦“士”阶层之兴起
    第二节 孔子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
    第三节 孟子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
第二章 士与学:荀子伦理—政治哲学理想的担纲者
    第一节 荀子关于士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荀子哲学中士的人格特征
    第三节 士与学
第三章 士与礼:荀子伦理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荀子的性恶论
    第二节 性恶与礼
    第三节 士与礼;化性起伪与塑造环境
第四章 士与政荀子伦理政治哲学的现实途径
    第一节 先秦政治哲学中的君臣观
    第二节 荀子隆礼、重法、尊君的政治观
    第三节 尊君传统中士的任务
第五章 荀子伦理思想对于原始儒家之偏离及其影响
    第一节 荀子伦理政治哲学对于原始儒家的偏离
    第二节 荀子对后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先秦时期儒、道社会理想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D]. 张金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2]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3]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研究 ——以梁启超、新文化阵营、学衡派为中心[D]. 吴晓欣. 武汉大学, 2017(06)
  • [4]论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宏观问题的研究[D]. 张美玲.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5]先秦儒家的学习论研究[D]. 汪乐.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研究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D]. 马翠莲. 青岛大学, 2016(02)
  • [7]孔子与韩非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地位认识比较[J]. 赵宁. 山西青年, 2016(04)
  • [8]嵇文甫学术思想研究[D]. 林万成. 郑州大学, 2015(10)
  • [9]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D]. 张美玲. 南开大学, 2014(04)
  • [10]荀子伦理—政治哲学中的士[D]. 杨晓薇. 云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论先秦儒道社会理想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