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需要考虑的事项(第 1 部分)

移民需要考虑的事项(第 1 部分)

一、移民需考虑什么(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津京[1](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指明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马超,李宜威,贾建民,闫雪凌[2](2021)在《“口味无争辩”?——高低收入阶层膳食健康上的不平等及其分解》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低收入阶层间存在着严重的膳食健康上的不平等现象,在讨论其背后的机制时,鲜有文献涉及到口味因素.传统理念认为口味差异天生给定,无需争辩; Becker开创性地认为可以用经济学工具争辩口味问题.通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0年~2014年三期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加入个体固定效应的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消除了"不可争辩的口味";在此基础上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分解,将相同特征条件下系数不同导致的不平等定义为"可争辩的口味"效应.结果显示:在包含收入阶层流动的情况下,"可争辩的口味"和社会经济地位分别可以解释膳食健康不平等的54.3%和44.5%;在不包含收入阶层流动的情况下,二者分别可以解释37.1%和62.3%.人口学特征、个体健康、供给因素的作用很小.结论表明,收入政策只能起到部分作用,政策制定者需要重视对口味的教育引导.这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有着重要启示.

何潇[3](2018)在《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汉语后置词研究》文中认为根据Greenberg语序类型学理论,介词是语序类型学上的重要参项。通常,SVO语序的语言与前置词和谐,SOV语序的语言与后置词和谐。汉语,作为SVO语序的语言,同时具有前置词、后置词、框式介词多种介词类型,这一现象被相关领域的学者称作“难得的研究样本”。与之相应出现的,是西北等地区的方言中偏离汉语VO类型的受事前置语序,相关现象被类型学领域的学者称作“奇特的类型景观”。因此,对汉语介词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语的语言类型。目前关于前置词与框式介词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对于后置词的系统研究,则尚为欠缺。本文基于类型学理论,从语言接触视角对汉语后置词的历时来源、演变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后置词所具有的独立演变模式和接触性演变模式,分析推动汉语后置词形成的内部与外部演变机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共有九个章节。第一部分由第一、二章组成,主要涉及本文的重要概念、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等内容。在第一章中,明确界定了后置词的概念和相关范畴,介绍了后置词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并对论文中语料来源、调查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从汉语语言系统内部因素、语言生态环境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后置词产生的理论基础与理据性。同时,结合已有的语言接触理论和类型学理论,提出了“判定语言接触是否发生的标准”。第二部分由第三至第七章组成。这一部分的五个章节所探讨的后置词共分为两个大类。第一大类(第三章至第五章)后置词包括介引话题类后置词“来V”、比拟义后置词“一般”、协同义后置词“一路/一道/一同”。这三小类后置词在汉语中均具有框式结构的基础,在语言接触因素的推动下,又由框式结构发展成为后置词。本文第三至第五章中,重点对这类后置词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梳理,结合历时语料和相应的历史时代背景,判定语言接触的发生对象以及其对汉语产生的影响。从汉语系统内部的演化与发展、外族语言文化的接触与交流等方面,分析后置词形成的原因。具体来说,第三章以“来说”、“来看”、“来讲”等“来V”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来+V”由连动结构发展至后置词的语法化过程,以及“Prep+来V”框式结构形成过程中语言系统内部的相关影响因素。重点考察了二十世纪初期汉语欧化、白话文文法形成时期,英语与日语对“来V”发生“框式介词→后置词”的演变所起到的引导作用;第四章,以比拟义后置词“一般”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一般”由数量短语演变为比拟义后置词的历时演变过程。后置词“一般”的形成既有汉语系统内部演化与发展的因素,也与历史上汉语在多个时期同外族语言文化的接触交流有关。中古时期,汉译佛经的传入促使“一般”与前置词构成更加稳定的框式结构,元代汉语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的接触促成了“一般”发生“框式介词→后置词”的演变,由此“一般”脱离前置词,形成了单独介引相关题元的功能;第五章,以协同义后置词“一路”、“一同”、“一道”为研究对象。对协同义“一X”由跨层结构发展为副词,再由副词虚化至后置词的历时过程进行了梳理。“一路”、“一同”、“一道”从先秦至宋元时期发生了“短语结构→词汇成分”的词汇化演变,元代至清代发生了“框式介词→后置词”的转变。结合元代、清代特殊的历史背景、语言环境,参考元代直译体文献、满-通古斯语族的相关语料,本文推断汉语与SOV语序语言的多次接触对协同义后置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第二大类(第六章、第七章)后置词为方位类后置词“里”和“上”。“里”和“上”均在汉语系统内部完成了向后置词的演变,语言接触是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出格标记功能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第六章中以“里”为研究对象,主要就其由名词到方位名词,再到方位后置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基于语言调查材料,对河南地区、滇黔部分地区的方言中疑似来自方位后置词“里”的多功能助词进行分析与研究。考察元代蒙式汉语对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句法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元代直译体文献中“里”的特殊格标记功能在我国甘青方言区、西南官话武天片区,以及陕西关中方言区中留存的印记。从历时视角及语言接触的角度,对方位后置词“里”的多向语法化演变路径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七章,对现代汉语方位词“上”从“方位名词/普通名词→方位后置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从语言接触和类型学角度,基于语言调查材料,结合“上”在元代直译体文献中出现的位格、受事格、与格等特殊格标记功能,对滇中、滇西地区的汉语词“上”的特殊格标记功能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该地区藏缅语族的民族语言对后置词“上”格标记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由第八章和第九章组成。第八章,主要对全文内容进行理论总结,结合语言接触理论,对促使后置词形成的普遍机制进行论述。分析汉语内部的句式糅合、类推、重新分析等机制对框式结构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重点分析汉语系统外部,由语言接触引发的结构重组、构式拷贝等语法复制机制对“框式结构→后置词”和“后置词→格标记”等演变路径的影响。第九章为结语部分,主要对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

咸富莲[4](2017)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科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多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全科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交往与互动,以整体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符合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符合我国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国际小学教学综合化发展趋势。反观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发现全科教学异化问题比较突出。本研究通过分析和反思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异化问题,旨在促使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真正走出以学科知识为逻辑体系的束缚,从以教论教、以知论教、为教而教的异化状态,回归到以学论教、以生论教、为学而教的本真状态。本研究以整体论哲学、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深度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了国内外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和全科教学历史演进,以了解全科教学有效性已有研究的不足,明确全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其次,在明确全科教学已有研究状况和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进行理论建构,以厘清全科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和特征。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进行考察,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其中,问卷调查以X省959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分析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本研究对S市全科教学试点学校的23位全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其一,就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总体表现来讲,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组织>全科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评价>全科教学内容。其二,就不同维度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基本情况来讲,在全科教学目标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目标叙写>全科教学目标达成>全科教学目标确定。在全科教学内容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内容呈示>全科教学内容重组>全科教学内容选择。在全科教学组织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情境创设>全科教学时间管理>全科教学方法选用。在学生学习指导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学生学习内容指导>师生关系建构>学生学习方式指导。在学生学习评价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其三,就小学全科教学的城乡差异来讲,城市小学全科教学与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在全科教学总体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城市小学全科教学在各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小学。其中,二者在全科教学目标、全科教学内容、全科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指导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二者在学生学习评价维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综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前X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学仍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为全科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统整、全科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科间的整体育人功能、全科教学活动缺乏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小学生学习方法缺乏有效指导、小学生学习评价对学习过程关注不足等。为了加强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有效指导,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本研究基于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理论建构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实践考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全科教学的指导理念,以整体统整为全科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思想,以有机融合为全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以自主建构为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以关注过程为小学生学习评价的基本导向,制定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该标准包括全科教学目标、全科教学内容、全科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评价等五个维度,细化为全科教学目标确定、全科教学目标叙写、全科教学目标达成、全科教学内容选择、全科教学内容重组、全科教学内容呈示、全科教学方法选用、全科教学情境创设、全科教学时间管理、学生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指导、师生关系建构、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等十五项指标,每一项指标分三个层次水平进行描述和说明。最后,为了确保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本研究建议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目标的整体统整、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重视农村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重视农村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加强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的综合性、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外部支持。

崔金星[5](2014)在《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碳监测问题的实质,是为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可量化”的道路。同意可衡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行动,是《巴厘行动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气候制度谈判的核心。由于碳监测制度不仅可应用于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还可用于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它又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获得的支持之间平衡的核心。碳监测问题逐步发展成为气候谈判,尤其是国际气候减缓行动谈判中的关键问题。清晰地界定碳监测制度的内涵,是推动气候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对待国际气候义务承担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但双方的初衷确实一致的,都希望通过各自单独的,或者共同的努力,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大气环境维持在一个人类社会生活可以延续的状态,并自愿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际气候法原则的确立,发展中国家各自减缓目标和减缓行动的制定,都是这一共同意愿的生动体现。事实上,双方阵营对待碳监测问题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履行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的方式存在分歧。或者具体来说,是对各自采取的减缓行动、设定的减缓目标和选择的减缓路径上的分歧。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愿景一致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良好的制度设计,双方阵营完全可以在通向达成共同行动承诺的道路上,在局部领域取得共识和显着进展,并成为弥补二者差距、增加信心、促进共信的催化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碳监测界定为各国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上,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进行的测量、监测、报告、评估、审查与核证活动的总称。论文主体共包括八章内容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碳监测从技术议题发展到政治议题和法律议题,起源于国际社会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量化”国际机制的共识。本部分从国内外研究层次和分野展开,展现碳监测议题发展动向和法律化的途径与渠道。国内研究重点针对碳监测议题的政治化、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分析框架和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的MRV机制等展开。国外研究则从跟踪缔约方实现公约最终目标的进程和手段方面展开,并在迈向有效“碳治理”的社会网络和政策选择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开展了促进实现“气候正义”,构建有效“碳治理”的权利保障体系等领域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碳监测制度的理论分析,包括第二到第五章。分别从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碳监测概念演变和法律价值、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展开。从碳监测要素起源和概念演变角度考察,碳监测问题具有三个要素,测量/监测、报告、审查/核证。测量/监测是采用指标或数据直接测量排放、削减或其他形式的输出并对之进行测算的过程。其中,测量是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的温室气体变动的方式和路径进行观察、记录;监测是对具体气候变化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或碳汇量,采用一定的基准线和方法学进行实时记录、统计、汇总的过程。测量和监测针对的对象不同,但在碳监测概念体系中,发生的阶段是一致的。测量和监测都不涉及到评价问题。审查与核证是对减缓行动、减缓措施与气候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进行评价与评估的机制与过程。审查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产生之前,由具有资质的审查机构对被评价对象相关气候效益进行事先计算与预算,以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合格性或合规性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核证则是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气候效益产生之后,由具有资质的核证机构对被评价对象减排效益或碳汇效益真实发生情况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与事先设定的气候效益相吻合及吻合度的大小进行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测量结果和相关的分析结果进行的传输、提交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根据国际气候法或国内气候法的规定,或者自愿性减排联盟的协定,不同报告主体将自己设定的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和采取的减缓政策与措施及其经济社会影响、成本效益等,或实施的气候项目的气候效益及其影响,向特定机构或组织提交报告的机制与过程。报告的主体不同,报告的内容和程序也是不同的。报告可能是事先的,也可能是事后的。报告在碳监测的概念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测量或监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报告,采用的标准和方法学也是基于报告的形式要求;另一方面,审查或核证是对排放、排放削减,及其他测量和报告的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检查的过程。审查或核证的对象往往是依据被评价主体提交的报告进行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来源于履行国际气候义务和国内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加强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及统计的能力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证制度,强化与完善环保及气候变化应对行政主管部门在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行政管理中管理制度与监管平台,是世界各国履行后京都时代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参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协定,增强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企业因应“碳约束”的行动,也需要社会网络层面的制度供给。首先,在国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达成国际减排协议,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法的制度基础。只有透明、一致和可比较的碳排放的测量、监测、统计、核算标准达成以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担气候责任的协调意志才能达成。其次,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最后,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因此,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具有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企业减排义务三个维度。并应遵循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六大原则。第三部分为制度构建,包括第六到第八共三章内容。立基于当前碳监测的实践发展和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企业因应气候风险的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领域对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进行了解析、阐释。对应碳监测三个发展维度的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层面对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碳监测议题的第一个发展维度是国际气候法。在国际气候法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碳监测制度的使命有三:第一,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法律议题;第二,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法律程序),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义务;第三,准确界定、合理分担国际气候义务,实现国际气候法实施标准的“量化”,建立国际社会履行气候义务的“可量化”的标准,并促进国际气候协议的达成。协调、一致的温室气体测量和监测方式,是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量核查及数据比较的基础。统一、一致、可比的国际标准化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机制,可以降低国际间相关减量数据报告的误差,可作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选择不同排放减量策略时的依据,并协助各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减量方式,以降低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碳监测议题的第二个发展维度是国内气候法。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形成过程中,碳监测的使命有二:第一,将国际气候法确立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目标(法律愿景),转化为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义务;第二,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寻求一条量化的道路。为国内层面碳减排政策的创新,创造“可量化”的标准。建立整体经济领域的气候相关的评价标准,将更多的行业领域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现更具潜力的减排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当前碳减排政策及其实施工具,历经排放许可和排放标准相结合的命令控制型政策措施、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相结合的市场型政策措施发展阶段,当前尤以排放贸易为主,基本形成对大规模排放源实施排放贸易,对小规模排放源和消费领域实施碳税和能源税的共识。但是,无论是管制型下的排放标准、排放许可制度,还是市场型下的排放贸易、碳税、碳标识制度,都需要一套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碳排放及减排监测和统计报告制度,以使其具有可量化、可报告与可比较的属性。因此碳监测制度,是我国进行减排政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工具设计与创新的制度基础。监测议题的第三个发展维度是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碳管理制度。随着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议题由联合国对国家政治协商的层次,逐渐落实至政府对产业排放之行政管制,而再渐次扩展到企业间或非政府组织(ngos)对企业之间通过绿色供应链模式(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的发展趋势),或诸如碳揭露项目(carbondisclosureproject,简称cdp)与碳宣告(climatedeclaration)之模式,国际协定中减缓承诺的实现、国内碳减排管制的落实,都必然具体地呈现在企业的低碳发展实践中。碳减排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必然使得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的政策风险和成本,也面临来自国外碳关税和国际贸易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营风险,但同时,也迎来主动适应型碳管理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碳监测制度的实施,赋予碳减排额资产和信用的价值,使得企业主动适应性减排行动,获得的低碳产出效益转化为企业的资产。理论上,凡是可以监测的都是可以交易的,国内外蓬勃发展的自愿性碳交易正是企业主动适应性碳管理的结果。碳监测的法律价值,体现在对碳减排额资产属性的确认、碳减排额计量方法的法律化、碳资产会计准则的法定化等领域。因此,基于上述的基本判断,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在国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法律制度表现为履行公约框架下国际气候义务的能力建设问题。国际气候法维度下,碳监测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是由缔约方的报告义务发展延伸而来。鉴于国际气候协定履行的复杂化和科技属性,缔约国各国需要通过报告制度加强国际气候义务履行的透明度,增进国际气候义务履行与实施的国际互信。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需要科学、清晰界定国际气候法框架下报告义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分歧本质,在国家信息通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两年期更新报告,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我国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报告义务、科学识别国际气候公约框架下报告义务的构成要素,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度、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制度、企业温室气体报告与管理制度、国家适当减缓行动报告制度方面的履约压力与努力方向,构建我国国际气候法语境下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第二,国内气候法层面。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只有在合理界定国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识别碳监测制度在国内气候法中担负碳排放交易监管和碳减排制度创新的角色和职责,认识到面向碳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设计理念和构成要素,提出构建我国面向碳交易层面和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三,在企业碳管理的社会化制度层面,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就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管理而言,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为国际间企业层面广为重视的三项减排管理里程碑,目前已有相关国际标准、工具陆续支持其标准化、一致性的作法,并大大提升了各规范的可操作性。而就政府减排管理策略来看,其所提供的抵换/交易机制之良好设计是诱发企业早期自愿减排行动的手段。为了更好促进产业界的自愿减排行动,政府须建立透明度和一致性的企业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评估、碳中和的核实、核证规则与准则,及时对试行阶段出现的问题予以处理。维护碳盘查与减排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是推动企业自愿从事早期减排行动的关键和基础。因此,企业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制度,构成了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构建重点和核心内容。

吴艳辉[6](2013)在《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之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改革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教育举措,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得与失,它的成与败,都深刻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的新课程改革而言,由于具有地域差异与文化差异,其课程改革的运作既要遵循课程改革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与艰巨性,把课程改革看作为一个复杂地系统工程,建立起相适应的课改运作机制,这是现阶段课程研究范式转变、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对民族地区新课改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作为一项教育类综合研究,本文从系统、动态的视野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试图了解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运作机制的实质与特征,试图理清楚建国以来我国课改运作机制发展的历史沿革,试图回答“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运作机制,各种运作机制是如何有效转化的,在课改运作机制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不可以从更好的角度来完善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的建设”这一重要问题。基于对机制以及民族地区课程改革运作系统的认识,我们认为,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主要是指在民族地区新课改的运作过程中,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执行、课程评价、课程监控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外在要素对新课改运作机制的支撑与保障。其核心与实质在于从内在中枢系统以及外在支持保障等方面来把握民族地区课改运作整体的系统关联与动态平衡,不断促进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回顾与反思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走过地6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课改运作机制的发展历史不仅是一段外国经验与我国实际逐步相结合的历史,而且还是一段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创造史,其先后经历了模仿、独立、改革与发展四个历史时期。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虽然我们没有明确提出课改运作机制这个理论概念,但是在课程改革的决策、设计、实施与推广中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得到逐步完善。新的阶段,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的建设必然会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新的局势,也必然会出现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的建设进行不断地探索。以理论思考为基础,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本文选取民族自治县——广西G县为调查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广西G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立足本县实情,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G县新课改运作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其也存在以下弊端:新课改运作主体的目标设计与转化意识模糊;多元课改主体之间存在价值冲突,使新课改的运作产生了许多内耗;课程决策与课程设计的参与主体单一,在与民族地区具体世纪相结合的问题上,具有欠缺性;课程实施仍被视作自上而下的行为模式,课改执行主体的能力与主动性不足;课程评价体系仍然以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新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指标处于劣势地位;民族文化对课程改革的辐射范围小,民族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对于G县在新课改运作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我们认为其成因主要有:课改运作观念的建构与实践转化相脱节;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不健全;课程管理体制的分权不到位;经济基础薄弱,课改经费缺乏等。针对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建设所暴露出来的弊端,笔者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尝试性地提出了几个优化策略:树立复杂性的新课改运作机制观;强化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建设的目标意识;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在多元主体之中建立公平合理、民主和谐的交往关系;健全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决策机制、设计机制、执行机制、动力机制、评价机制与监控机制;增强民族文化对新课改的辐射与引导,积极开发与管理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实际上,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的建设,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动态性与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新课程改革中咨询、决策、设计、执行、评价与与监控等要素的有机联系与转化,还涉及到民族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发展状况、民族生存环境对新课程改革的辐射与影响。因此,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对有关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建设的各方面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合理规划,把握好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运作子系统的发展原理与规则,在动态平衡的基础上重新考虑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优化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创新之所在。

魏书花[7](2012)在《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与实践受到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和关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成为当前新兴的研究课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是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和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改革和公共财政建设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知情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如何通过其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向广大公众提供真实、完整的反映政府运营公共财产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政府会计自身的特殊性,完善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要做到政府会计信息充分披露不但要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程度、成熟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政治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国外学者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起步早,而且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与理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世界各国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共性,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有关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政府会计信息供需的视角来研究如何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结合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以相关理论为基石,规范和实证相结合为重有手段,提出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明确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从必要性的视角介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归纳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为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3、4章)分析问题,第3章运用西方经济学供需分析法剖析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问题的根源,为下一步提出对策奠定基础;第4章通过实地调研以山东省为例研究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与存在问题,进一步论证第三章中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第四部分(第5章)解决问题,在前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当前政府会计披露的信息与广大公众之间的需求出现严重不匹配,通过对山东省政府会计信息实证分析进一步的验证了信息的供需矛盾,在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中,提出从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方面来改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

彭妙[8](2010)在《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时期,这是个人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教育处于强势,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教师对生涯辅导不够重视,致使学校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及工作就业相分离,以致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或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择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等均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若要改变这种局面,真正地使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开展多种“素质教育”取向的教育活动,其中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辅导是可行的策略之一。西方国家较早地开展了面向大中小学学生的生涯辅导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加拿大中学阶段的生涯辅导较为成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研究加拿大的中学生生涯辅导,可为我国亟待发展的中学生生涯辅导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解并把握生涯辅导理论入手,简要概括了生涯辅导的发展趋势,认为生涯辅导将更加具体化和技术化;接着,在消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的概况,介绍了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的基本模式和面向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生涯辅导实践。为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拿大的中学生生涯辅导,论文第三部分以该国萨斯喀彻温省的初中生生涯辅导为例分析了其6-9年级的生涯辅导目标、辅导内容和辅导方法。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实践的特色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并针对我国中学生生涯辅导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学生生涯辅导的保障体系,完善并强化相关政策和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专门的培训;转变观念,倡导社会介入,转变只重视升学的观念,重视学生生涯辅导,加强各方合作;将生涯辅导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开设实质性的生涯辅导课程,将生涯辅导纳入其它课程学习并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强调素质教育导向的生涯辅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和需要,有针对的进行辅导。

于海[9](2009)在《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干式空心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补偿容性电流、限制合闸涌流与短路电流、滤波、平波等作用。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设计比较复杂,要综合考虑磁场、电感、电流、温升和损耗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研究空心电抗器的电磁参数计算、整体设计以及优化方法对提高电抗器的设计效率、延长其寿命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空心电抗器电磁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变形的Bartky变换法来计算电抗器绕组在空间任一点的磁场强度,通过做辅助圆柱面的方法计算绕组中的磁通量,由磁通量计算绕组的感应电势,再由感应电势计算绕组的自感和互感;其次,研究了空心电抗器的等电流和等电势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设计流程和设计实例;最后,根据空心电抗器的特点建立了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分别对电抗器的结构参数和整体性能进行了优化。对于空心电抗器优化设计中的离散或者连续设计变量,分别采用了二进制或实数编码,使其优化结果不需要进行标准归化。将空心电抗器的优化方案与原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电抗器各层绕组感应电势与端电压设定值的误差,电抗器的结构尺寸、体积和损耗都显着减小,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空心电抗器的优化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电磁参数计算和优化设计,本文开发了一套具有良好操作界面的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后台采用微软公司的Access数据库,前台采用Visual C++6.0,前台与后台之间的通信采用ADO数据库链接技术,只需给定电抗器的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和电抗率等参数,即可通过计算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王汉卫[10](2008)在《华语阅读测试论》文中提出HSK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开山之作,为汉语教学和汉语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基于常模同质性的需求,2004年,MHK(民族汉语水平考试)从HSK中分化出来,基于同样的考虑,本文旨在为华语测试——一种针对海外华裔的华语水平测试——的诞生做一些理论上的准备。精力所限,本文的内容大体控制在华语阅读测试的讨论上,包括以下几点主要内容:(1)为了使语言测试更加精确,本文在现有对语言测试“单位”的认识上讨论和发展了这个概念。建立了一套为阅读测试的单位:抽样单位、应答单位、背景单位。(2)本文详细讨论了作为刺激点的语素样品的抽样过程。在确定了目标总体的前提下,以语义语法和抽样调查的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一个分层不等概率的抽样机制,最终抽取了一个可靠的语素样本。(3)讨论确立了华语阅读测试的原则、卷面结构,以及语素样本跟应答单位和背景单位的配合协调问题。(4)尝试编写了一套基础华语阅读试题。该套试题以“最小语境、读写(“写”是“书写汉字”的意思)结合、删字为主”为基本原则,以语素为抽样单位和刺激点,以填空(写汉字)为基本题型,以三类不同的背景单位为卷面结构。配合新题型和客观评分的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辅助工具:汉字卡。

二、移民需考虑什么(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民需考虑什么(上)(论文提纲范文)

(1)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2)“口味无争辩”?——高低收入阶层膳食健康上的不平等及其分解(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假说与实证策略
    1.1 理论假说
    1.2 实证策略
2 数据与变量介绍
    2.1 数据
    2.2 变量
    2.3 高低收入阶层膳食健康的描述信息
3 实证分析
    3.1 不同收入间是否存在膳食健康的不平等
    3.2 膳食健康不平等:收入效应还是“可争辩的口味”效应
    3.3 进一步分析
4 结束语

(3)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汉语后置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后置词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现存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言接触与汉语后置词的形成
    第一节 汉语系统的内部因素
        一、后置结构的基础
        二、框式结构的基础
    第二节 语言生态环境的外部因素
        一、语言接触的前提——多民族的语言环境
        二、语言接触的重要条件——中介语和双语者
        三、语言接触的推动因素——相关语言政策
    第三节 发生语言接触的判断依据
        一、普遍判定标准
        二、本文判定标准
第三章 介引话题类后置词“来V”
    第一节 共时层面的“来V”
        一、“来V”的性质判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历时角度的“来V”
        一、“来V”的历时演变
        二、“来V”由连动结构到后置词
        三、历时演变中语言接触发生的判断依据
    第三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来V”
        一、中古佛经对框式结构产生的影响
        二、汉语欧化现象对“对于……来V”结构的影响
        三、日语翻译对“来V”形成后置词用法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比拟义后置词“一般”
    第一节 共时层面的比拟义后置词
        一、比拟义词项的性质判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历时角度的“一般”
        一、“一般”的历时演变
        二、“一般”由比较义到比拟义
        三、历时演变中语言接触发生的判断依据
    第三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一般”
        一、中古佛经对“一般”的影响
        二、蒙古语对“一般”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协同义后置词“一路”、“一道”和“一同”
    第一节 共时层面的“一路”、“一道”和“一同”
    第二节 历时角度的“一路”、“一道”、“一同”
        一、“一路”的历时演变
        二、“一道”的历时演变
        三、“一同”的历时演变
        四、“一路”、“一道”、“一同”历时演变的关联
        五、历时演变中语言接触发生的判断依据
    第三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一同”
        一、蒙古语对“NP+一同”类结构的影响
        二、满族语对“NP+一同”类结构的强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方位后置词“里”
    第一节 共时层面的方位后置词
        一、方位后置词的性质判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历时角度的“里”
        一、从普通名词到方位后置词
        二、从方位后置词到多功能助词
        三、方位后置词“里”的格标记功能
        四、历时演变中语言接触发生的判断依据
    第三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里”
        一、甘青地区格标记“里”
        二、西南官话天门方言中的格标记“里”
    第四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里”的演变模式
        一、“里”的独立演变
        二、“里”的接触演变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方位后置词“上
    第一节 历时角度的“上”
        一、普通名词及方位后置词阶段
        二、方位后置词“上”的格标记功能
        三、历时演变中语言接触发生的判断依据
    第二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上”
        一、云南地区汉语方言中的格标记“上”
        二、汉语方言中格标记“上”的来源
    第三节 语言接触视角下“上”的演变模式
        一、语言接触视角下“上”的演变路径
        二、语言接触的历时层次
    第四节 个案研究——甘青地区格标记“哈”的来源猜想
        一、甘青地区格标记“哈([xa])”
        二、来源猜想
        三、语言接触视角下“下”的演变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语法演变机制
    第一节 语言系统内部的演变机制
        一、句式糅合
        二、类推机制
        三、重新分析
    第二节 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机制
        一、结构重组
        二、构式拷贝
    第三节 语法复制的实现形式
        一、填补空缺
        二、对等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基本结论
        一、后置词的类型特征
        二、后置词的形成过程
        三、后置词的演变模式
        四、后置词的演变机制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附录: 方言合作人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4)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实践需求
        (三) 小学阶段分科教学的重新检视
        (四) 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的根本诉求
        (五) 符合基础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村小学
        (二) 全科教师
        (三) 全科教学
        (四) 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全科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 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评析与展望
    五、理论基础
        (一) 整体论哲学
        (二) 多元智能理论
        (三) 课程统整理论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六、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小学全科教学的历史演进
    一、国外小学全科教学的历史演进
        (一) 国外小学全科教学历史发展
        (二) 国外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特点
    二、国内小学全科教学的历史演进
        (一) 国内小学全科教学历史发展
        (二) 国内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特点
    三、小学全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 全科教学班级规模越来越小
        (二) 全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增强
        (三) 全科教学时间安排更加灵活
第二章 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建构
    一、全科教学的内涵
    二、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三、有效的小学全科教学主要特征
        (一) 统整性教学目标
        (二) 融合性教学内容
        (三) 灵活的教学时间
        (四) 情境化教学方法
        (五) 综合性学习评价
        (六) 小班化班级规模
第三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工具的编制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 研究工具的编制过程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全科教学目标维度分析
        (二) 全科教学内容维度分析
        (三) 全科教学组织维度分析
        (四) 学生学习指导维度分析
        (五) 学生学习评价维度分析
        (六) 小学全科教学的城乡差异分析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全科教学目标统整问题分析
        (二) 全科教学内容融合问题分析
        (三) 全科教学活动组织问题分析
        (四) 小学生学习指导问题分析
        (五) 小学生学习评价问题分析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存在认识偏差
        (二)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缺乏应有的制度规范
        (三)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四)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能力不强
第四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基础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原则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依据
        (一) 理论依据
        (二) 实践依据
        (三) 政策依据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指标体系
        (一) 全科教学目标维度
        (二) 全科教学内容维度
        (三) 全科教学组织维度
        (四) 学生学习指导维度
        (五) 学生学习评价维度
    五、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反思
        (一) 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肯定
        (二) 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困惑
        (三)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咨询意见分析
第五章 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目标的整体统整
        (一) 研读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二) 熟悉各个学科的教材内容
        (三) 重视具体的学情分析
    二、重视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一) 理解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 关注农村文化和社会生活
        (三) 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主题教学
    三、注重农村小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情境创设
        (一) 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二) 利用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
        (三) 创设真实的教学问题情境
        (四)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
    四、重视农村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
        (一) 调动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二) 重视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三) 帮助农村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四) 引导农村小学生学会整体学习
    五、注重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的综合性
        (一) 树立正确的全科教学有效观
        (二) 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 丰富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四) 注重农村小学生的整体发展
    六、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外部支持
        (一) 开展农村小学联片教学研究活动
        (二) 制定确保全科教学实施的制度规范
        (三) 改善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办学条件
        (四) 优化全科教师职前培养课程模块
        (五) 设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项培训
结语
    一、主要的研究结论
    二、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全科教学访谈提纲
    附录三: 小学全科教学课堂观察表
    附录四: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碳监测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碳监测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一、碳监测问题的制度起源及其功能和价值研究
        二、碳监测机制与制度内容方面的研究
        三、在碳监测对象方面的研究
        四、碳监测制度与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关联研究
        五、后京都时代中国MRV政策选择研究
        六、碳监测制度与碳减排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七、碳监测能力建设对碳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支撑方面
        八、国外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体系建设经验借鉴研究
        九、企业碳排放管制、碳排放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联研究
    第二节 碳监测问题国际和国外研究综述
        一、与减缓议题MRV相关的研究
        二、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气候正义相关碳监测议题研究
第二章 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
    第一节 碳监测的核心要素及其概念起源
        一、碳测量/碳监测
        二、碳报告
        三、碳核证/审查
    第二节 当前气候法中的碳监测议题
        一、温室气体清单
        二、《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的排放单位的核算
        三、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和措施
        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
        五、清洁发展机制
        六、气候变化项目(非京都机制下CDM项目)
    第三节 未来气候法中碳监测议题的可能选项
        一、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二、排放目标
        三、非靶标减缓行动(Non-Target Mitigation Actions)
        四、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未来气候法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展望
第三章 碳监测的概念演变及其法律价值
    第一节 碳监测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一、碳监测概念肇始于UNFCCC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义务框架
        二、碳监测内容的法律化发展于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国家清单编制指南
        三、碳监测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奠基于巴厘路线图确定的MRV“三可”原则
        四、碳监测法律制度发展新阶段:区域化、内国化
    第二节 碳监测的法律价值
        一、是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减排评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二、是使碳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法律基础
        三、是制定符合国情和国家利益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和创新政策工具的制度基础
        四、是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和碳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前提
        五、碳监测制度的法律价值,还体现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国家利益维护和国际碳减排标准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争夺上
第四章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碳监测制度发展的驱动力
        一、碳监测制度发展驱动力的范围
        二、UNFCCC和京都框架下报告义务要求
        三、区域气候立法中的报告义务要求——以欧盟为例
        四、国内碳减排和低碳发展决策过程的需求
        五、“碳治理”结构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第二节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域外考察——以德国、美国制度需求为样本
        一、德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监测能源转型的需要
        二、美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第三节 中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一、UNFCCC和京都框架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二、国内减排政策和措施发展的碳监测制度需求
    第四节 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制度基础与方案选择
        一、大力提升跟踪碳排放和减缓行动的能力,满足国际气候法报告义务的要求
        二、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碳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目标的履行进度情况的监测,需要改进行政机关的协调能力,提升能源统计系统
        三、为跟踪国家目标实现进度,中国需要在次国家层面的能源数据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跟踪上加大能力建设
        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一个复杂而精巧的MRV体系,需要加强和推进当前碳交易体系中的MRV制度建设
        五、“有效碳治理”结构需要合理界定气候行动者的权利义务界限,这依赖于对他们气候行动的准确测量和建立多层次的排放管理制度与机制
        六、小结: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实践方案
第五章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一、碳监测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
        二、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第二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一、碳监测制度目标设定对制度设计产生的限制
        二、碳监测制度跟踪和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对碳监测制度运行产生的影响
        三、碳监测制度的运行受相关立法和协议的强制性程度影响较大
        四、碳监测制度体系内部也是有强弱之分的
    第三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透明度原则
        二、可比性原则
        三、可靠性原则
        四、有效性原则
        五、及时性原则
        六、完整性原则
    第四节 中国当前碳监测制度运行实践分析
        一、碳监测制度运行透明度实践分析
        二、碳监测制度运行可比较性实践分析
        三、碳监测制度运行可靠性实践分析
        四、碳监测制度运行有用性实践分析
        五、碳监测制度运行及时性实践分析
        六、碳监测制度运行完整性实践分析
第六章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国际气候协定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概述
        一、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产生
        二、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框架的形成
        三、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深化
    第二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发展中国家碳监测制度的框架
        一、公约框架下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
        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三、两年期更新报告(biennial update reports,BURs)
    第三节 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中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的结构与框架
        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概述
        三、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的管理要素
        四、国家适当减缓行动与发展中国家MRV能力
    第四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构建碳监测制度的国际背景和政治需求
        二、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构建碳监测制度的任务和目的
        三、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七章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
        一、碳监测议题的国际气候法维度
        二、碳监测议题的国内气候法维度
        三、碳监测议题的企业减排义务维度
    第二节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一、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任务
        二、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原则
    第三节 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碳监测制度在碳排放交易监管中的作用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构成要素
        三、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我国碳监测制度构建的法律思考
    第四节 面向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碳减排项目概述
        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三、自愿减排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四、构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思考
第八章 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认知态度变迁与碳减排路径的演进
        一、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管理认知的提升
        二、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管理标准化工作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建立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
        一、以能源统计为基础统计和核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温室气体登记试点
        三、构建全面的温室气体统计和核算制度
    第三节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一、强制性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二、自愿性温室气体管理计划
        三、建立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的法律思考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管理制度
        一、企业温室气体盘查(Corporate GHG Inventory)
        二、企业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盘查
        三、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的概念及特征
    (一) 概念解读
        1、民族地区
        2、机制
        3、新课改运作机制
    (二) 特征体现
        1、民族性
        2、地域性
        3、系统性
        4、动态性
        5、实践性
二、我国课改运作机制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 模仿时期:课改运作机制的学习借鉴(1949—1957)
    (二) 独立时期:课改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1957—1985)
    (三) 改革时期:课改运作机制的逐步建立(1985—1996)
    (四) 发展时期:课改运作机制的稳步完善(1996—至今)
三、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概括
        2、调查工具与内容设计
    (二) 调查结果剖析
        1、整体状况
        2、主要弊端
        3、成因剖析
四、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优化的路径
    (一) 树立复杂性的新课改运作机制观
        1、新课改是一个复杂性系统
        2、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的建设是一个复杂性系统工程
    (二) 强化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建设的目标意识
        1、围绕新课改的目标整合各种运作机制
        2、根据新课改的阶段性特征调整运作机制建设的目标
    (三) 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1、利益博弈是一种常态
        2、建立公平合理、民主和谐的交往关系
    (四) 健全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内部中枢系统
        1、改进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决策机制
        2、建立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设计机制
        3、完善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执行机制
        4、引入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动力机制
        5、优化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评价机制
        6、规范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监控机制
    (五) 增强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的外部支持系统
        1、民族文化对新课改的辐射与引导
        2、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7)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2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基础
3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分析
    3.1 政府会计信息的供需理论分析
    3.2 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分析
    3.3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信息供给分析
    3.4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及分析
4 个例分析-山东省政府会计信息披露
    4.1 山东省省级会计信息供给调查框架
    4.2 山东省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的评估分析
    4.3 山东省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5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
    5.1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指导理论的研究
    5.2 建立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5.3 山东省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8)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西方生涯辅导实践与理论的演进
        1.2.2 国外生涯辅导相关理论概览
        1.2.3 我国生涯辅导相关研究梳理
        1.2.4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概况
    2.1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发展的社会背景
        2.1.1 多元化的传统文化
        2.1.2 创立初期的教育哲学
        2.1.3 作为催化剂的社会心理因素
        2.1.4 区域差异较大的经济环境
        2.1.5 对本土化职业辅导的重视
    2.2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的基本模式
        2.2.1 旨在生涯教育的学校"模拟教学"
        2.2.2 旨在生涯决策训练的"决策冲突"
        2.2.3 旨在生涯探索的"模式识别练习"
        2.2.4 旨在提高自我意识的"自画像创建"
    2.3 面向不同中学生群体的生涯辅导实践
        2.3.1 面向土着中学生的生涯辅导
        2.3.2 面向学习有障碍中学生的生涯辅导
        2.3.3 面向残疾中学生的生涯辅导
        2.3.4 面向流浪青少年的生涯辅导
        2.3.5 针对犯罪青少年的生涯辅导
第3章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实践—以萨斯喀彻温省的初中为
    3.1 基本理念:基于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
        3.1.1 初中生面临的社会变革现实
        3.1.2 基于初中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
    3.2 初中生生涯辅导的目的、目标及课程构成和课程方案
        3.2.1 初中生生涯辅导的目的、目标及课程构成
        3.2.2 初中生生涯辅导课程方案示例
第4章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4.1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的特点和效果
        4.1.1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的特点
        4.1.2 加拿大中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效果
        4.1.3 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的经验
    4.2 我国中学生生涯辅导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4.2.1 新中国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4.2.2 我国中学生生涯辅导的现状
        4.2.3 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学生生涯辅导的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9)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干式空心电抗器概述
    1.2 干式空心电抗器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2 空心电抗器电磁参数计算及整体设计方法
    2.1 空心电抗器的磁场计算
        2.1.1 单匝圆环线圈载流体的磁场计算
        2.1.2 有限长单层薄绕组在空间任一点的磁场计算
        2.1.3 空心电抗器空间任一点磁场的计算
    2.2 空心电抗器感应电势与电感的计算
        2.2.1 磁通量的计算
        2.2.2 感应电势的计算
        2.2.3 电感的计算
        2.2.4 计算实例
    2.3 空心电抗器整体设计方法
        2.3.1 导线选择、匝数初定、温升及损耗计算
        2.3.2 整体设计方法
        2.3.3 计算实例
    2.4 本章小结
3 遗传算法及其改进
    3.1 基本遗传算法
        3.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3.1.2 遗传算法的运算流程
        3.1.3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3.1.4 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
    3.2 改进遗传算法
        3.2.1 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子
        3.2.2 改进的适应度线性变换
        3.2.3 改进的最优保存策略
        3.2.4 自适应惩罚函数
        3.2.5 算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改进遗传算法在空心电抗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4.1 空心电抗器结构参数的优化
        4.1.1 优化模型
        4.1.2 编码策略
        4.1.3 算例分析
    4.2 空心电抗器整体性能的优化
        4.2.1 优化模型
        4.2.2 编码策略
        4.2.3 交叉和变异
        4.2.4 移民操作
        4.2.5 算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干式空心电抗器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
    5.1 面向对象技术
    5.2 软件介绍
        5.2.1 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和数据库的选择
        5.2.2 软件结构
        5.2.3 控件定制
        5.2.4 软件使用
        5.2.5 设计实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华语阅读测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一览
零 引言
第一章 华语测试的必要性
    1.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历史和现状
    1.2 从测试的角度看华裔作为目标人群的特殊性
    1.3 开发华语测试的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华语测试的单位
    2.1 语言测试的单位
    2.2 华语测试的三种"单位"
    2.3 汉字与语言能力测试的适应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为华语阅读测试的语素抽样(上)
    3.1 华语阅读测试跟"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区别与联系
    3.2 华语测试汉字总量及等级
    3.3 字量字种与词汇量的关系
    3.4 3000字的分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为华语测试的语素抽样(下)
    4.1 1500字的语素分类说明
    4.2 1500个高频汉字
    4.3 样本框数量的确定
    4.4 样本框的具体构建
    4.5 语素样品的抽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语阅读测试的基本原则
    5.1 HSK(初、中等)阅读测试题型回顾
    5.2 华语阅读测试的基本原则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语阅读测试的卷面结构
    6.1 恰当的阅读行为
    6.2 华语阅读的三个分测试
    6.3 形式和意义——分测试的经纬
    6.4 语素样品的分类与各分测试的搭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华语阅读测试的题型和样卷设计
    7.1 样品语素的分类及其与三个分测试的适配
    7.2 按分测试给目标语素匹配语境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
    8.2 问题讨论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一份基础级华语阅读测试样卷
附录2:无序号型汉字卡
附录3:有序号型汉字卡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移民需考虑什么(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口味无争辩”?——高低收入阶层膳食健康上的不平等及其分解[J]. 马超,李宜威,贾建民,闫雪凌. 管理科学学报, 2021(01)
  • [3]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汉语后置词研究[D]. 何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4]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D]. 咸富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D]. 崔金星.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8)
  • [6]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之探索[D]. 吴艳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7]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魏书花.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8]加拿大中学生生涯辅导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D]. 彭妙. 湖南大学, 2010(04)
  • [9]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优化设计[D]. 于海.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10]华语阅读测试论[D]. 王汉卫. 暨南大学, 2008(03)

标签:;  ;  ;  

移民需要考虑的事项(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