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的子孙会感激他们——编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内蒙古卷》

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的子孙会感激他们——编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内蒙古卷》

一、历史会记住他们 子孙会感激他们——写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编成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赵燕[1](2020)在《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研究》文中提出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是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本文主要探讨了内蒙古地区草原文化背景下的民间器乐合奏,以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鄂尔多斯地区的“乃日”合奏、锡林郭勒地区的“阿斯尔”合奏以及科尔沁地区的“东蒙合奏”为研究对象,从传统音乐形态的构成要素、调式调性、旋律及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等五方面对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归纳其在传统器乐理论中独具个性的技术手法,进而探求所蕴含在其中的音乐形态规律,构建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音乐形态分析的理论体系。分布于内蒙古不同区域的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艺术,在文化属性、文化功能层面有着共性的特征。但因区域文化的差异,也相应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性风格特征。将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器乐合奏形式置于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背景中观察,研究发现每个区域的器乐合奏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民间音乐文化之间构成互联互动模式,它们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形成完整的区域音乐文化。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六部分组成。绪论中梳理了国内外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指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章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形式与生存条件,从历史语境下的器乐合奏形式、三个地方性器乐合奏形成的文化条件等两节进行论述。第二章通过田野考察,对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方性器乐合奏及表演习俗进行描述,采录整理合奏曲目并对其进行乐谱记录,为下一章的形态分析提供真实有效的合奏文本。第三章是本文核心部分,以田野考察搜集到的器乐合奏曲为例,首先探讨了传统音乐形态分析的诸要素,指出调式调性、音阶、音色音高、节奏节拍、力度表情等是构成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语言,对合奏的音乐风格起到引领性作用。第二节从调式调性布局、转调与移调两方面对合奏曲进行分析。第三节对旋律的形态以及常用的发展手法重复、连缀、展衍、变奏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乐曲结束时旋律的上五度和下三度两种固定程式是蒙古族器乐合奏终止的特殊标记。第四节对曲式结构进行研究,在大量的谱例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器乐合奏的常用曲式类型。同时对由汉族传统曲牌老八板改编的流行于科尔沁不同地区的四首《老八音》进行总体形态分析,指出不同的音乐思维模式和不同的乐器音色造就不同音乐特征的主张。第五节探讨多声部织体特征,从齐奏式、支声式、衬腔式、复调模仿式四种类型对合奏中各乐器声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第六节就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创作特征做了细致论述。通过本章论述,总结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音乐风格,指出鄂尔多斯“乃日”合奏具有“民歌器乐化”的特点,“阿斯尔”合奏具有“宫廷宴乐的民间化”特点、“东蒙合奏”具有蒙汉文化交融的特点,三个地方性器乐合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蒙古族传统器乐文化。第四章阐述了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艺术价值之彰显,提出存承于民间的器乐合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音乐文化内容的观点,其在文化、民俗、审美、信仰等方面都具有宝贵的经验,为当下研究、创作蒙古族传统器乐作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阐明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乐种,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乐种体系中的重要家族成员,对其形式与生存条件、表演习俗、音乐形态特征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蒙古族传统音乐形态研究的理论体系,为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研究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宫文华[2](2019)在《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宴飨礼乐”是对宴飨与礼乐结合所形成的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和由“礼仪”、“用乐”所体现出来的宴飨文化的统称。宴飨文化构成其内容,而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则是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戏剧长期以来是作为宴飨用乐而存在的。因此,宴飨礼乐(主要是宴飨文化)对古代戏剧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和影响作用。鉴于中国古代戏剧的综合性特征和宴飨礼乐的复杂化表现,论文主要运用戏剧学、历史学、文献学、文物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形式特征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梳理,以此揭示戏剧发展演变背后的内在理路和外部动因。论文分八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提出课题,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欠缺环节、空白之处,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宴飨礼乐制度述略”,系统梳理了宴飨礼乐制度的起源、发展、转型、变迁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与戏剧的演进脉络相一致;第二章“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对宴飨礼仪、宴飨用乐详加考辩,以此探讨戏剧的生成路径;第三章“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详细分析了宴飨礼乐的类型,其中“国”之层面的宫廷宴飨与“家”之层面的私人宴飨最值得重视,由此形成了两种演剧形式和两种戏剧形态,而宴飨礼乐的特征、功能对形成中国古代戏剧“杂”之结构特点和娱乐性的审美追求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举例说明古代戏剧的三大来源及其特征;第五章“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试图梳理中国古代戏剧在宋金时期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并揭示其动因,同时对戏剧从“宴飨演剧”向“祭祀演剧”的演进历程进行探微;第六章“元明清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着意于探讨这种繁荣背后的动因,其中既有宫廷宴飨演剧的推动,亦有私人宴会演剧的助力;第七章“清代中后期戏剧的变迁”,从宫廷宴飨演剧制度演进的角度,探讨了发生在清代中后期剧坛的各种戏剧现象,比如“花雅之争”、“折子戏演出的繁荣”和“地方戏的勃兴”等。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所谓的“卢冀野之问”作出解答。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三段式”的脉络,即汉唐时期的伎艺性表演、宋元明清所谓“曲的历程”和清代中后期伎艺性表演的回归。宴飨礼乐对古代戏剧的渗透无处不在,从戏剧创作、戏剧作品、戏剧演出、戏剧形态、戏剧观念到戏剧作家、戏剧演员、戏剧观众等可以说涉及戏剧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宴飨礼乐的影响。因此,一旦把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演变历程勾勒清楚,无疑会为整个戏剧史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种种事实表明:此种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剧本质、起源、存在方式及其美学特征的重新认知和把握,对戏剧的舞台表演实践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非遗”保护和表演类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这种意义就更加凸显。

杨志敏[3](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高燕[4](2017)在《晋剧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晋剧是中国北方戏曲中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剧目丰富、音乐独特、表演技艺高超,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晋剧艺术遗产,使之能够作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晋剧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戏曲界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文本研究,表演艺术家研究、戏曲音乐研究等选题。出于各种原因,晋剧艺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晋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由于历史原因,古代与近代史料奇缺,散见于一些有关的回忆录、艺术杂谈等文章中,至于当今晋剧的戏剧改革,特别是晋剧乐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界还未来得及总结。为了弥补晋剧艺术研究中这些缺失点,本文以晋剧艺术研究为题,试对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晋剧艺术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本文设晋剧的产生、传播、班社、剧目、音乐、表演、音乐创新等七个章节,对晋剧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每个章节中特别针对前人未涉及的问题做了深入挖掘,以补缺失。如晋剧为何能够在旧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远播外省,为何在晋商衰落以后能够继续留在冀蒙陕三省的部分地区并开花结果?而在其它地区却随晋商一起销声匿迹?对这些疑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在探索晋剧传播省外的动因时发现,晋剧在冀蒙陕落户地区均为北方“晋语区”。这些新“晋语区”的形成与明清时期的山西移民有直接关系,相近的习俗与方言正是晋剧能够在这些地区扎根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理清了晋语区的形成与晋剧落户这三省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晋剧班社的经济来源少有学者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囿于史料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学界对班社的经济状况长期不重视造成的,以戏谋生的职业戏班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呢?本文从庙台广场演出、会馆演出、园馆演出、堂会演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对班社经济来源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关于晋剧剧目研究,至今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此前山西省戏曲研究所曾进行过两次剧目(本)的整理,李谦光先生于2015年也曾做了晋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工作。但这三次剧目统计均以剧情的发生年代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分类难以了解晋剧各发展时期曾上演过的剧目类型,因此为探索剧目与晋剧发展演变之间的规律带来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严谨地做法即为对舞台题壁中有关班社、剧目、上演年代等记载进行统计,通过对各时期剧目题材、内容的分析摸索晋剧的发展规律。但舞台题壁史料极度缺乏,收集困难,本文收集了近40个舞台题壁,大量剧目的来源则通过王永年老艺人口述、刘巨才先生执笔的《晋剧百年史话》以及各地方志、戏曲志的记载。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晋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包括新编传统戏、改编传统戏、现代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项工作是对以往三次剧目统计的补充。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剧目与各剧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600多出剧目进行了移植剧目、共有剧目、生僻剧目、昆曲、小戏(稍戏)、晋剧独有剧目、折子戏7个类别的分类,进一步摸索了晋剧剧目的来源与演变。对于晋剧音乐的研究,前人多从传统晋剧的唱腔、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近三十年来的晋剧现代乐队编制和乐队创作研究未曾涉及。本文自晋剧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大量谱例分析,具体阐述了晋剧传统音乐设计与当代乐队创作在形态、结构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的写作建立于大量的考察采访工作之上,为了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即便是已有的史料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核实,通过考察采访工作笔者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了本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学、汉语方言学、田野考察、统计学、戏曲图像学等方法以增强论文写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史永清[5](2017)在《鄂尔多斯民歌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其中,鄂尔多斯民歌是这"歌海"中的主体,是草原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可以获得广泛认同性的艺术载体。从蒙古族民歌的角度来看,所谓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民歌手的个人风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统一性与多样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鄂尔多斯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审美内涵独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音乐风格色彩区",在蒙古族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民歌中蕴含的审美文化,植根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劳者歌其事",民歌反映着该地区蒙古族的生活样式和思维模式;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说来,其族群审美意识一旦形成,便随即产生超强的稳定性,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可以说,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样式,决定了他们内在的审美文化潜质。本论文着重从审美文化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民族学、美学、艺术人类学、音乐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民歌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梳理其成因,分析其艺术特质与审美形态,并从中探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文化内涵,进而解读该地区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阐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的审美范畴和本质联系,揭示鄂尔多斯民歌的艺术价值、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从而更好地认识鄂尔多斯民歌在当下的传承发展及其价值所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既回溯并把握历史轨迹,又努力拓展当下视野,在确立问题意识的前提下,聚焦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形态、文化解读,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等重点,力求作出深入细致的本体分析与学理阐释。鄂尔多斯民歌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族群集体审美创造力的表征,反映着特定时代精神、社会生活、地域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感情、审美理念和艺术趣味。通过学习和研究鄂尔多斯民歌,笔者认识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来源之一,鄂尔多斯民歌是鄂尔多斯族群民俗生活的重要反映,对于鄂尔多斯民歌这种经典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美学专题性研究,从学理层面而论,拓展了鄂尔多斯民歌学术研究的空间,从而弥合国内美学与北方草原文化之间存在的裂痕。本论文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鄂尔多斯民歌产生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本章重点论述鄂尔多斯民歌赖以生存的地域——"河套地区"的地貌特征、经济形态,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的形成等人文历史沿革,以及鄂尔多斯民歌风格的确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鄂尔多斯民歌的崇拜原型及人文特质"。本章以民歌中展现的世界观、生态观、价值观为视角,论述鄂尔多斯民歌所反应的蒙古族群对草原世界的认识,总结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天、地、人"相依共存,合而为一的大美境界。从神灵崇拜、自然崇拜、圣主崇拜等方面,逐一探寻和阐述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精神信仰。重点探讨有关长生天、草原大自然、圣主成吉思汗、山川守护神等审美原型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鄂尔多斯蒙古族以游牧为生产方式,人们素来具有敬畏自然,热爱草原,保护生态,尊重客观规律的美德。从民歌内容中可以看出,鄂尔多斯蒙古族胸怀天地,感悟自然,念念不忘长生天的恩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促使他们探索绿色草原文化的起点,进而寻找生命的根源。不难看出,鄂尔多斯民歌中的一条主线,便是生命意识-生态意识-生活意识。尤其可贵的是,这条主线虽然历经沧桑,古今之变,却贯穿始终,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可贵的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既善于守护信仰,又重视与时俱进。时刻不忘自我反省,更新理念。与此相关,鄂尔多斯民歌始终焕发生机,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更新能力,从而形成鄂尔多斯民歌古而不旧,历久弥新的美学传统;第三章,"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形态"。本章论述鄂尔多斯音乐美学的基本领域以宫廷音乐、祭祀音乐、民俗音乐为基础。其中,鄂尔多斯民歌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乐感精神层面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鄂尔多斯民歌案例分析,解读蕴含其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塑造。归纳并确认其七大类审美类型:优美清丽型、热情豪放型、深沉内敛型、慷慨激越型、欢快活泼型、诙谐幽默型、庄严肃穆型。第四章,"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本体的审美分析"。本章从音乐本体形态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民歌的调式基础与调性思维,旋法特征及结构特点,以及歌词的结构特征与修辞手法,力求探讨鄂尔多斯民歌独特的审美内涵。通过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本体形态的分析,从而感受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情趣。第五章,"鄂尔多斯民歌的文化解读"。本章着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观察鄂尔多斯民歌。诸如,宴歌与族群和谐观,颂歌与英雄崇拜观,赞歌与生活理想观,以及民歌与尊母文化,民歌与骏马文化,民歌与爱情文化等方面,讨论鄂尔多斯民歌文化内涵的多样性。

吴明微[6](2016)在《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行业场中孕育的劳动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尘封于边角地带、少人问津的状况。而笔者自幼生长在产煤城市、对煤矿工人及其音乐文化十分熟悉,因此,出于情感动机及学术动机,选择我国煤矿劳动音乐文化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课题并非是宏大叙事般地对我国各地区煤矿劳动音乐的音乐本体及文化进行研究,也不是纯粹按照年代顺序对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而是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整合、分类,紧紧地围绕本文“话语”研究视角所进行的理论反思。本文借鉴西方后现代的话语理论及话语批判分析法、文献法、田野调查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各话语主体建构、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进行挖掘,探究这些音乐事项的文化内涵、功能、特征以及各话语主体的建构意图、建构方式等,试图进一步阐释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各话语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所起到的作用,最终构想出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的理想话语模式,同时以小见大,以期对民族音乐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杨璐璐[7](2014)在《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文中指出《茉莉花》是一首风靡大江南北、唱响国际乐坛的中国民歌。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形象的建构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堪称“中国软实力”的最具魅力的象征与寄托。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茉莉花》就进入了当代学者的研究视野,人们试图通过这一个案的探究,来深入挖掘中西音乐乃至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史的历史详情与基本面貌。本文以《茉莉花》的“近现代流传史”为论题,试图在综合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茉莉花》的原初形态的发掘入手,梳理它在明清以至近现代中国与海外的流布、传播情形,以期以史为鉴,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承和流布的规律。论文主体部分由“绪论”和四章内容构成:在“绪论”部分,文章主要交待了研究缘起,研究价值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述评。从本论题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上来说,《茉莉花》作为一首地道的中国民歌,从粗陋的民间说唱艺术,到登上世界音乐的大舞台大放异彩的历程,这几百年的历史本身,就具有极致的学术吸引力。对这一历史的探究,既可以理清和还原《茉莉花》的流传、演变的历史脉络,又可以通过这一动态历程的展现与透视,考察民间文艺与高雅艺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互动,进而总结出某些特定的规律与特征。也正因此,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茉莉花》的发生、流传的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值得重视、借鉴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以《茉莉花》的原初形态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回顾和反思近年来中国社会围绕《茉莉花》的发源地所产生的一系列争论现象,廓清了笼罩在这些争论之上的经济和功利动机,提出要考察《茉莉花》的发源,需从民歌“母题”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在充分比较各地流传版本之异同的前提下,确实尊重历史文献的记载。根据目前可以查证的最原始的文献材料,确定了《缀白裘》是目前可知的《茉莉花》的最早的文本载体。《缀白裘》中所记载的安徽凤阳《花鼓》剧中的《花鼓曲》,是《茉莉花》的源头。它发端于明代,而极盛于清。原初形态的《茉莉花》,并不是一首具有情感、意义和形式的完整性、独立性的歌曲,而是一个叙事性男女情爱故事的“起兴”部分,是依附在故事之上,用来铺垫、渲染情感的。第二章首先梳理了《茉莉花》在明清时期的流传脉络,以期为近现代部分的研究奠定根基。在明清时期,《茉莉花》之所以能风行大江南北,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曲,其原因有二:一是入选《缀白裘》。《缀白裘》是由文人辑录的明清时尚流行戏曲集,它所收录的都是明清时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民间戏曲;它的出版,又极大的推动了这些戏曲的传播和普及。二是安徽凤阳地方的民间花鼓艺人,他们因生计所迫,不得不乞食四方。在游食大江南北的时候,他们唱着“好一朵鲜花”、“好一朵茉莉花”的小曲,把这一民间曲目宣传到了北京、山西、江南某地,随后又扩展到更为遥远的边疆地带。在回顾明清《茉莉花》的流传时,我们发现,它一直未摆脱其“依附性”,不管在何种版本,哪个地域的《茉莉花》,都是依附在故事上的。要摆脱这种依附性,要到近现代西方民俗学研究方法传入中国以后,在启蒙运动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带着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返观民间文化时才能完成。近现代时期,《茉莉花》的重新发现和流传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是以北平知识分子、旅美学者、歌谣研究会等为核心力量,以赵元任、刘半农、李家瑞等为代表的学术路线。他们在发现传统、改造传统、融入世界的目标指引下,不约而同的发现了《茉莉花》,并以这首传唱广泛,在民间拥有广大受众的民歌为个案,探索着中国文艺的现代化、世界化之路。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都市文化路线。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娱乐方式、技术传入中国,在上海,涌现出一批以整理和改造传统音乐、民间曲艺,制造流行音乐为己任的音乐工作者,以及一大批唱片录制和发行公司。《茉莉花》作为一首深受喜爱的民歌,自然较早的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学术与流行音乐这两条线路,体现出一种共同的倾向,把《茉莉花》从故事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情感意义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完整性,进而完成了它的审美品质的提升。第三章主要考察了《茉莉花》的海外流传情况。在17至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西洋的音乐和乐器,另一方面也注重观察、记录中国音乐。他们借助于西方乐理知识和音乐理论,对中国音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为中国音乐西传提供了途径。正是出于这种对中国音乐的浓烈兴趣,西方人发现了《茉莉花》。在《茉莉花》的西传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人物特别值得注意,他们就是来华使团中的惠纳和巴劳。惠纳在中国发现并记下了《茉莉花》的曲谱,后来收录到巴劳的着作《中国旅行记》中。该书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茉莉花》也随之声名大振。大约在《中国旅行记》出版的同时,西方音乐人也开始了对《茉莉花》的加工与改编,把这首中国民歌以西洋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融入到他们本土音乐文化和娱乐生活中去。其中,最着名的案例,是以《茉莉花》旋律为主题构思的歌剧——普契尼的《图兰朵》。大约在明清时期,《茉莉花》又向东流传,在日本清乐、琉球古乐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观《茉莉花》的海外流传,尤其是它在西方流传与改编,我们能够发现,在西方人对《茉莉花》的关注和改编中,一直潜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想象”——他们往往出于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和个案资料、素材,来建构“中国形象”。这种“中国形象”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又有其失真之处。而《茉莉花》在东亚地区的流传,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从“民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层面来深化“东亚文化共同体”的研究。第四章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切入《茉莉花》的研究,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茉莉花》版本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茉莉花》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传播与本土化的方式与路径。文中提出,在不同地域、文化语境的《茉莉花》版本中,存在着一种一致性,那就是《茉莉花》本身的“抽象”的抒情性与本土故事的结合,与本土音乐文化的交融、重整,是推动其广为流传的核心动力。这既是《茉莉花》之旋律、曲式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又无法忽视外在的社会文化的赐予、接纳。“结语”部分回顾全文,并对《茉莉花》之近现代流传的历史启迪进行了思考。

杨琼[8](2012)在《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的形成过程及其特质与归属。近代国家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黄河中下游亦泛滥不断,大量灾民北徙至漠南,造成“黄河农耕文化”与漠南游牧文化的撞击,本论题中的“移民音乐”涉及这种撞击生成的新音乐品类:漫瀚调、二人台、胡仁·乌力格尔。“移民音乐”在移民社会的二元文化中孕育、产生,又在二元文化的互动中变迁。近代漠南的移民大都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清初政府在上层实行“满蒙联姻”的政治同盟,在下则实行“蒙汉分治”的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北迁的汉民最初是以流民身份“春去秋回”在漠南进行农耕,当达到一定规模清廷在邻近地区设置了相关的机构对流民进行临时管制。当越来越多的民人就地落户成为移民,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加上清中后期的内忧外患,清政府最终实行了“移民实边”政策吸引了大量移民,同时建立了正式的行政机构,移民就地落户入编。在这一系列政策主导下,漠南移民融入蒙古社会的过程大概经历了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和政治融入,这一进程深深影响了移民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而移民音乐的状况也充分反映了这一过程。本文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移民社会”的进程,以“移民音乐”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前移民音乐时期”、“移民音乐时期”和“后移民音乐时期”的历史划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一些见解,如“胡仁·乌力格尔”研究范式的不妥,“移民音乐意义”上的二人台、移民音乐的地域性和“文化反哺现象”等。移民的分布直接决定了移民音乐的分布。东、西部移民社会文化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移民音乐,如移民间接参与的胡仁·乌力格尔和移民直接参与的漫瀚调、二人台。胡仁·乌力格尔在题材、演绎形式、曲调方面的蒙汉因素,漫瀚调对原民歌的改造,蒙古族元素对二人台形成发展的支持等,都是笔者在综合音乐本体的变化和相关联因素的基础上做的尝试性解释。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移民音乐”,笔者提出“文化撞击生成理论”,这是整合了西方移民理论“文化多元论”、“文化生成论”、“撞击一体化”等而做的一次理论探索,它特指短期内两大异文化的撞击生发出的文化现象,以及一系列后续反映。“移民音乐”文化源头上的二源性直接导致生成过程中的二元性,这种娘胎里带的特质导致“移民音乐”在“属-种-音乐本体”层面的对立统一。下文就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中对上述现象一一给予解析。

刘兴利[9](2012)在《山西北路梆子研究》文中提出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亦称“雁剧”。形成于清初,主要流行于晋北、内蒙古、陕北、冀西北一带。建国前,当地人称之为“大戏”、“梆子戏”或“代州梆子”,与中路梆子区别时称“上路调”;晋中、晋南人称“北路戏”;省外或泛称“山西梆子”,或专称“代州梆子”;1954年山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始定名为“北路梆子”。北路梆子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三大流派。即以忻、代二州为中心包括整个内长城以南地区的“代州道”(俗称“小北路”);以大同为中心包括内蒙古地区在内的“云州道”(俗称“大北路”);以蔚县为中心包括原察哈尔和河北西北部地区的“蔚州道”(俗称“东路调”)。今“蔚州道”已绝迹。晋北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所造就的民风民性,必然对北路梆子的形成产生影响。明末清初,晋北已有多个原生戏曲剧种存在且活动频繁。晋北繁剧的现象为北路梆子的生成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而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崇拜及民俗活动(主要是庙会)亦为北路梆子的形成营造了现实的社会氛围。北路梆子是山陕梆子北路化的结果,此过程之完成至迟不晚于清雍正到乾隆间(1723—1795)即十八世纪中后叶。关于山陕梆子北传之路径有“移民说”、“官路说”、“军路说”、“商路说”等诸多提法,其中“商路说”最具可能性。北路梆子源出晋北忻代地区,三大支派之形成为其流播之嚆矢。以“小北路”为主流的剧种整体流播状况可分为形成发展期、鼎盛期及恢复期三个历史阶段。北路梆子借助商路得以在内蒙古、张家口等地流播。最终形成了以“小北路”为主线,内蒙古及张家口等地为副线的双线交织发展格局。北路梆子剧目中所反映出的理念,与晋北当地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而又微妙的关系。其文本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基本可分为“尚武精神”的高扬;“君明臣贤、忠胜奸消”的政治理想;“英雄发迹”的功名心;“忠孝节义”观念的颂扬四类。科班是旧时戏曲演员的主要来源路径。北路梆子科班主要集中于晋北及内蒙古两地。职业班社主要集中在晋北、内蒙古及蔚县三个区域内活动。戏班的流动演出,直接带动了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剧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票社,亦是北路梆子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北路梆子的表演体制与其它梆子戏剧种基本相同。脚色行当是中国传统戏剧塑造人物的核心手段,其“空框”特征为戏剧刻画人物提供了特殊的空间。舞台美术是“场上之剧”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之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共同促使戏剧由“现实”向“非现实”转化。地方戏之所以称之为地方戏,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该地区别于它地的地方方言及其特有的音乐体制建构。北路梆子的剧种声腔,包括语言、唱腔、曲牌、板式、乐队五部分内容。对声腔的研究,凸显了北路梆子“这一个”的美学特征。剧团是演出的主要载体。剧团与剧种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剧团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剧种的安危。北路梆子国营剧团目前只有3个,且普遍境遇不佳;民营剧团共有7个,均在忻州。民营团与国营团形成事实上“拼抢”市场份额的局面,而非合作共赢。从“他者的”视角对剧团的生存状态作出研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忻州及大同已就此出台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建议或方案,但面临着诸多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就北路梆子保护提出七点建议及措施,认为应该对该剧种之前景抱有忧患意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契机,尽快走出“戏曲普遍不景气”的怪圈,摆脱“博物馆艺术”的厄运。

肖学俊[10](2010)在《西迁背景下的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对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群民间戏曲艺术汗都春所进行的专题研究。论文的写作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本人较为深入的田野工作,对汗都春艺术及相关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采录基础上完成的。论文从历史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角度,力求对汗都春作出历史的梳理、艺术的分析和文化的解释。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锡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概说;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平调与越调艺术特征研究;汗都春与新疆小曲子的对比分析;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有关锡伯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保护建议。论文所呈现的创造性成果和新的学术见解主要包括:对汗都春的来源及各种称谓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首次找出汗都春(handucun)一词的源头并对其涵义作出注解:通过实证,明确了汗都春之平调声腔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移居新疆的汉、回艺人传入的曲艺和戏曲艺术,纠正了同时存在的平调“源于东北”之观点;较为详尽地描述了锡伯族群各个社区汗都春(平调和越调)传承的历史与现状,采录到了现有的曲牌和部分剧目,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音响和60余部剧本;首次将汗都春与同源剧种新疆小曲子作了全面比较,强调了汗都春作为新疆曲子剧的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分支的基本标志和特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笔者根据所获历史音响及本人所采访的录音,为汗都春90个曲牌中的84个作了重新记谱,自认为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在论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即第五章“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中,通过对锡伯族历史上在与蒙古族、满族、俄罗斯民族、汉族等强势民族以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周边民族的文化碰撞中所持有的多重文化认同,以及西迁新疆后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自觉的观察和剖析,指出了汗都春现象背后的文化机理所在,即锡伯族群所具有的“兼容并蓄、不失本我”的文化品格。用锡伯族群这一族性特征来解释汗都春现象的产生,应该是本文所努力作出的学术探索并可望从中提出新的见解。

二、历史会记住他们 子孙会感激他们——写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编成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会记住他们 子孙会感激他们——写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编成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之形式与生存条件
    第一节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形式
        一、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类型
        (一)鄂尔多斯“乃日”合奏
        (二)锡林郭勒“阿斯尔”合奏
        (三)科尔沁“东蒙合奏”
        二、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之乐器
        (一)吹管类乐器
        (二)拉弦类乐器
        (三)弹拨类乐器
        (四)特色性乐器
    第二节 三种地方性器乐合奏形成的文化条件
        一、民间仪式文化土壤
        二、民间自娱自乐性文化土壤
        三、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种地方性器乐合奏及其田野叙事
    第一节 鄂尔多斯“乃日”合奏与表演习俗
        一、“乃日”合奏
        二、“乃日”合奏的表演习俗
        三、“乃日”合奏的田野叙事
    第二节 锡林郭勒“阿斯尔”合奏与表演习俗
        一、“阿斯尔”合奏
        二、“阿斯尔”合奏的表演习俗
        三、“阿斯尔”合奏的田野叙事
    第三节 科尔沁“东蒙合奏”与表演习俗
        一、“东蒙合奏”
        二、“东蒙合奏”的表演习俗
        三、“东蒙合奏”的田野叙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之音乐形态分析
    第一节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形态分析要素
        一、音高与音色
        二、音阶与调式
        三、节奏与节拍
        (一)庄严平稳的节奏
        (二)舒缓叙事的节奏
        (三)欢腾跳跃的节奏
        四、力度与表情
    第二节 调式调性
        一、调式调性的布局
        (一)“乃日”合奏的调性调性
        (二)“阿斯尔”合奏的调式调性
        (三)“东蒙合奏”的调式调性
        二、转调与移调
        (一)“阿斯尔”的移调与变调
        (二)“东蒙合奏”的转调与离调
    第三节 旋律及发展手法
        一、重复与连缀
        (一)重复
        (二)连缀
        二、展衍式发展
        (一)展开
        (二)展衍
        (三)围绕中心音展开
        三、变奏
        (一)原板加花
        (二)即兴变奏
        (三)主题材料的多重变奏
        (四)增值与减板
        四、结束时旋律的固定程式
    第四节 曲式结构
        一、单段体
        (一)由两句构成的单段体
        (二)由四句构成的单段体
        (三)由多句构成的单段体
        (四)派生双乐段
        二、两段体
        三、三段体
        四、变奏体
        (一)严格变奏
        (二)自由变奏
        五、套曲曲式
        (一)固定套曲
        (二)即兴套曲
        六、八板体结构
    第五节 多声部织体形态
        一、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乐队编制
        二、旋律与织体形态分析
        (一)齐奏式
        (二)和音式
        (三)衬腔支声式
        (四)模仿复调式
    第六节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创作特征
        一、独特的音乐构思
        二、声乐性加花的旋律
        三、调式表现色彩的重塑
        四、和声的旋律化处理
        (一)单声部横向连接的旋律化处理
        (二)多声部纵向和弦的旋律化处理
        五、“无词歌”的发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的价值意义之彰显
    一、文化价值
    二、民俗价值
    三、审美价值
    四、信仰价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要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宴飨礼乐制度述略
    第一节 礼乐的起源
    第二节 宴飨的发生与先秦宴飨礼乐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两汉至隋唐宴飨礼乐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宋元明清宴飨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第二章 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
    第一节 宴飨礼仪考释
    第二节 宴飨用乐考释(一)
    第三节 宴飨用乐考释(二)
第三章 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宴飨礼乐的类型
    第二节 宴飨礼乐的特征
    第三节 宴飨礼乐的功能
第四章 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的发生逻辑
    第二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一)
    第三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二)
    第四节 汉唐戏剧的特征
第五章 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
    第一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一)
    第二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二)
    第三节 宋金杂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
第六章 元明清宴飨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二)
    第三节 私人宴会演剧的繁兴
    第四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特征
第七章 清中后期宴飨戏剧的变迁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二)
    第三节 “花雅之争”及其影响再认识
    第四节 清中后期戏剧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晋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创新
第一章 晋剧历史寻踪
    第一节 晋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土地与人口
        三、社会习俗
        四、方言韵味
    第二节 晋剧的发展演变
        一、明末清初时期
        二、清代中晚期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
        四、二十世纪下半叶
第二章 晋剧传播考察
    第一节 晋剧传播的动因
        一、山西移民与晋语区的形成
        二、晋商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晋剧在本省的传播
        一、太原府
        二、汾州府
        三、平定、辽州管辖区
    第三节 晋剧在外省的传播
        一、河北省
        二、内蒙古
        三、陕西省
第三章 晋剧班社考证
    第一节 晋剧班社发展脉络
        一、晋剧班社组织机构
        二、不同时期的晋剧班社
    第二节 着名班社与名角
    第三节 晋剧班社的资金来源
        一、庙台广场演出
        二、会馆演剧
        三、园馆演出
        四、堂会戏
第四章 晋剧剧目梳理
    第一节 晋剧剧目的历时分类研究
        一、清末民初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二、民国时期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三、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79)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四、改革开放以来(1980— )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第二节 晋剧剧目的内容分类研究
        一、道德伦理剧(家庭伦理剧)
        二、忠君报国剧
        三、清官廉吏故事剧
第五章 晋剧表演探索
    第一节 晋剧行当划分
    第二节 晋剧各行当表演技艺
        一、旦角表演技艺
        二、生角表演技艺
        三、净角表演技艺
        四、丑角表演技艺
    第三节 晋剧表演绝技
第六章 晋剧音乐解析
    第一节 晋剧唱腔
        一、唱腔调式
        二、唱腔音域
        三、唱腔构成
        四、唱腔板式
        五、唱腔结构
        六、唱词格式
        七、唱腔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乐队音乐
        一、管弦乐曲牌
        二、打击乐曲牌
        三、锣鼓经改革
    第三节 晋剧传统乐队编制
        一、文场乐器
        二、武场乐器
        三、乐队布局与乐器排位
    第四节 晋剧传统音乐设计
        一、创腔设计
        二、器乐曲牌的编创
        三、器乐与唱腔的结合
        四、传统戏曲音乐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晋剧音乐创新研究
    第一节 晋剧音乐的创新历程
        一、1969年——1979年
        二、1980年——1999年
        三、2000年—
    第二节 当代晋剧音乐创作
        一、“移步”式创作
        二、“换形”式创作
        三、多声配置
        四、乐队编制及器乐写作
        五、从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主要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晋剧剧目一览表
附录B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晋剧谱例
附录C 打击乐曲牌 (锣鼓点)
附录D 晋剧音乐人物调查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鄂尔多斯民歌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前人研究成果及资料来源
        2.1 研究成果综述
        2.2 田野工作及资料运用
    3. 研究理论与方法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民歌产生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
    1.1 地域特征
        1.1.1 “河套”地貌
        1.1.2 民族交融的“金三角”
    1.2 文化背景
        1.2.1 匈奴文化
        1.2.2 鲜卑文化
        1.2.3 突厥、党项与鄂尔多斯
        1.2.4 蒙古族与鄂尔多斯
        1.2.4.1 四大斡耳朵与鄂尔多斯人
        1.2.4.2 鄂尔多斯部的祖先
        1.2.4.3 鄂尔多斯部进驻"宝日陶亥"
    1.3 草原音乐"
        1.3.1 匈奴民歌
        1.3.1.1 匈奴“呼麦”、胡笳艺术
        1.3.1.2 匈奴“呼麦”歌者——车子
        1.3.1.3 《胡笳十八拍》
        1.3.1.4 鼓吹乐
        1.3.2 鲜卑民歌
        1.3.3 敕勒牧歌
        1.3.4 蒙古族民歌
        1.3.4.1 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1.3.4.2 蒙古族音乐的发展
        1.3.4.3 蒙古族鄂尔多斯民歌音乐风格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尔多斯民歌的崇拜原型及人文特质
    2.1 鄂尔多斯民歌的生命意识与自然崇拜
        2.1.1 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生活意识
        2.1.2 自然崇拜观:“天、地、人”共生理念
        2.1.3 鄂尔多斯民歌: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2.2 “长生天”崇拜
        2.2.1 “长生天”崇拜与萨满教
        2.2.2 鄂尔多斯民歌与藏传佛教
    2.3 圣主崇拜
        2.3.1 永不熄灭的神灯:达尔扈特蒙古部落与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
        2.3.2 成吉思汗陵祭祀仪式音乐
        2.3.3 鄂尔多斯颂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形态
    3.1 宫廷音乐-祭祀音乐-民俗音乐:鄂尔多斯音乐美学的基本领域
        3.1.1 宫廷音乐
        3.1.1.1 元代宫廷歌舞遗存
        3.1.1.2 “古如·道”的宫廷遗风
        3.1.2 祭祀音乐
        3.1.2.1 成吉思汗陵祭祀歌曲——十二首天歌
        3.1.2.2 十二首天歌的音乐形态
        3.1.3 民俗音乐
    3.2 民歌——鄂尔多斯蒙古族乐感精神的"百科全书"
        3.2.1 游牧生活与审美意识的形成
        3.2.2 民歌与伦理道德塑造及人格培养
        3.2.3 追求“真、善、美”,感悟生命意义——《六十个美好》为例
    3.3 鄂尔多斯民歌的内容表达及其审美类型
        3.3.1 民歌——鄂尔多斯人民生活的壮丽画卷
        3.3.2 鄂尔多斯民歌的审美类型
        3.3.2.1 优美清丽型
        3.3.2.2 热情豪放型
        3.3.2.3 深沉内敛型
        3.3.2.4 慷慨激越型
        3.3.2.5 欢快活泼型
        3.3.2.6 诙谐幽默型
        3.3.2.7 庄严肃穆型
    3.4 社会变迁——民歌转型——审美延展
        3.4.1 内容上的变化
        3.4.1.1 草原游牧——定居农耕
        3.4.1.2 外族入侵——爱国保家
        3.4.1.3 反抗压迫——向往革命
        3.4.2 形式上的延展
        3.4.2.1 漫翰调
        3.4.2.2 二人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本体的审美分析
    4.1 调式基础与调性思维
        4.1.1 调式基础
        4.1.2 调性思维
    4.2 旋法特征及结构特点
        4.2.1 旋法特征
        4.2.2 结构特点
    4.3 歌词结构与修辞手法
        4.3.1 词体结构
        4.3.2 韵律特征
        4.3.3 修辞手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民歌的文化解读
    5.1 宴歌(奈日·道)与“族群和谐”观
        5.1.1 宴会“奈日”在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意义
        5.1.1.1 宫廷宴会
        5.1.1.2 民俗仪式宴会
        5.1.1.3 日常宴会
        5.1.2 宴歌的审美特征
        5.1.2.1 “奈日”仪式:“|开宴三首歌”的审美意义
        5.1.2.2 歌手、乐手与听众的互动
        5.1.3 “奈日”活动与民歌的传播与普及
        5.1.3.1 歌手-崇高的称号
        5.1.3.2 民歌传承的基本渠道: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
        5.1.3.3 歌手与民众:“群体——个体——族群”的互动与转化
    5.2 赞歌、颂歌与英雄崇拜观
        5.2.1 草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
        5.2.2 英雄赞歌中的刚健之美
        5.2.3 古代武士思乡曲中的悲怆之美
    5.3 鄂尔多斯民歌与尊母文化
        5.3.1 蒙古族女性在游牧生活中的崇高地位
        5.3.2 思乡情结与尊母情结的完美统一
        5.3.3 养育——教诲——反哺
    5.4 鄂尔多斯民歌与骏马文化
        5.4.1 民歌中的骏马形象:标题化与符号化
        5.4.2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叛逆与回归
        5.4.3 《乌仁唐奈》:牧人与骏马——结成命运共同体
    5.5 鄂尔多斯民歌与爱情文化
        5.5.1 歌唱美好爱情,追求婚姻自由
        5.5.2 反抗买办婚姻,控诉封建礼教
        5.5.3 勇于承受失恋,积极面对人生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界定
    五、理论背景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煤矿工人自我言说的劳动音乐文化
    第一节 煤矿工人自我言说的动因
        一、动因一:煤炭开采萌芽与繁荣
        二、动因二:煤矿劳动的特殊条件
        三、动因三:煤矿工人的自身需求
    第二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一:煤矿劳动号子
        一、煤矿号子类型及特征
        (一) 煤矿水工与水工歌
        (二) 绞窑工与绞煤号子
        (三) 运煤工和运煤号子
        (四) 搬运物件劳动号子
        二、煤矿号子的功能
        (一) 驱除疲劳、避免事故
        (二) 提示操作、保障安全
        (三) 愉悦心情、提高效率
        (四) 抒发情感、文学价值
        (五) 指挥劳动、计算工作量
    第三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二:煤矿劳动悲歌
        一、煤矿劳动悲歌类型
        (一) 反映煤矿高危特征的
        (二) 反映煤矿特殊制度的
        (三) 反映煤矿劳作及食宿条件
        二、煤矿劳动悲歌特征
    第四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三:窑神祭祀音乐
        一、概况:祭祀对象、时间、地点
        二、建国前窑神祭祀仪式及用乐
        三、改革后复兴时期的窑神祭祀音乐
        四、窑神祭祀音乐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功能
    小结
第二章 国家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
    第一节 煤矿生产战歌的萌芽与繁荣
        一、背景
        二、煤矿生产战歌音乐文本分析
        (一) 以“忆苦思甜”、“感恩”对比方式建构歌曲
        (二) 以“夺煤生产运动”的激励方式建构的歌曲
        (三) 以“劳动号子”的音乐形式建构的生产战歌
        (四) 煤矿生产战歌中的国家符号、矿工符号
        三、煤矿生产战歌的双向运行机制
        (一) 由上至下的“执行”机制:以各“单位”为中介
        (二) 由下至上的“检阅”机制:以汇演、比赛、观摩等为中介
    第二节 国家在场:祭煤神活动的曲折发展
        一、建国后煤矿国有化、窑神祭祀走向衰落
        二、破四旧运动中的“牛鬼蛇神”
        三、改革后小煤窑矿难频发、再被言说成“迷信”
    第三节 煤矿新安全通信语境中的井下环境音乐
        一、煤矿井下环境音乐运用的背景
        二、矿井巷道、猴车等地环境音乐
        三、煤矿井下工作面音乐茶饮休息室
        四、煤矿单向运行机制影响环境音乐效果
    第四节 煤矿安全文化系统中的安全歌
        一、煤矿安全歌兴起背景
        二、煤矿安全歌曲音乐文本分析
        (一) 煤矿操作守则歌曲
        (二) 亲情型安全歌曲
        (三) 改编·多元的歌曲特征
        三、对煤矿生产战歌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发展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大众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
    第一节 矿难歌曲产生的背景
        一、改革开放后小煤窑兴起,矿难频频发生
        二、媒体的矿难报道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
    第二节 矿难歌曲类型及其运行特征
        一、矿难歌曲文本类型
        (一) 表现矿难家属失亲之痛的歌曲
        (二) 表现矿难事件及呼吁安全生产
        (三) 表现矿难矿工们真实生存状况
        二、矿难歌曲运行模式及草根性特征
    第三节 “井下环境音乐”引发的争论
        一、争论源起:广西井下咖啡吧音乐巷道及智力矿难救援
        二、反对者对井下环境音乐提出的观点
        三、支持者对井下环境音乐提出的观点
    小结
第四章 矿工·国家·社会在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矿工:建构传承
        一、建构了独特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传统
        二、促进煤矿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传承
    第二节 国家:高效操控
        一、国家对煤矿劳动音乐型塑、甄选、利用
        二、国家的政策制定以及经济支持作用
    第三节 社会:代言监督
        一、代言作用
        二、监督作用
    小结
第五章 煤矿劳动音乐发展中矿工与他者话语关系
    第一节 矿工自由言说(1840年-1920年)
    第二节 他者的介入(1921年-1949年)
        一、1921年建党后革命者加入
        二、抗日战争爆发音乐家加入
    第三节 话语关系失衡(1949年-1979年)
        一、特殊国情的需要,矿工话语服从于国家话语
        二、国家社会一体化,大众不具言说矿工能力
    第四节 多元话语形成(1980年-2015年)
        一、国家话语强势性特征减弱、社会话语独立
        二、多元话语空间为矿工话语回归提供契机
    小结
结语 启示与展望
    一、煤矿劳动音乐理想话语模式构想
        (一) 理想目标:音乐与煤矿生产“互惠”
        (二) 回归本位:注重煤矿工人主体位置
        (三) 各司其职:合理发挥他者协助作用
    二、本课题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
        (一) 话语理论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运用与拓展
        (二) 本课题对民族音乐学行业音乐文化研究呼唤
附录一:文章中未收入的乐谱及矿难歌曲《矿工》手稿
附录二:2015年笔者在百度贴吧对各地煤矿矿工做音乐调查部分截图
附录三:黑龙江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张辰煤矿实地调查照片及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7)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已有成果的述评
        (一)关于《茉莉花》的发生与衍变的研究
        (二)关于《茉莉花》的海内外流传的研究
        (三)关于《茉莉花》流传中不同演奏形式的研究
        (四)研究问题与反思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标与思路
第一章 作为民歌“母题”的《茉莉花》
    第一节 民歌“母题”:关于《茉莉花》发生的论争与反思
        一、 关于《茉莉花》的发源地之争
        二、 从“母题”角度看《茉莉花》“归属”之争
    第二节 民歌《茉莉花》的原初形态
        一、 《茉莉花》原初形态研究现状的反思
        二、 《茉莉花》的本来面目
        三、 花的隐喻
第二章 《茉莉花》的现代发现与流传
    第一节 明清《茉莉花》的流传轨迹与状态
        一、 《缀白裘》与《茉莉花》的流传
        二、 安徽花鼓艺人与《茉莉花》的流传
        三、 未曾“独立”的《茉莉花》
    第二节 《茉莉花》的现代发现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
        一、 《茉莉花》的“归属”之争及其反思
        二、 赵元任、“歌谣研究会”与《茉莉花》
        三、 中国文艺现代化视野中的《茉莉花》
    第三节 民国流行音乐中的《茉莉花》
第三章 作为“中国符号”的《茉莉花》
    第一节 “中国文化热”与《茉莉花》西传
    第二节 《茉莉花》在欧洲
        一、 卢梭《音乐辞典》中的《茉莉花》
        二、 惠纳、巴劳与《茉莉花》的西传
        三、 西方音乐文献与文化娱乐生活中的《茉莉花》
        四、 浦契尼的《图兰朵》与《茉莉花》
    第三节 《茉莉花》在东亚
        一、 《茉莉花》在日本
        二、 《茉莉花》在琉球
    第四节 《茉莉花》海外流传的启示与反思
        一、 《茉莉花》西传与西方世界的“中国想象”
        二、 《茉莉花》与东亚文化共同体
第四章 “抽象的抒情”与地域的绵延——《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茉莉花》的“抽象的抒情”特质
    第二节 地域的绵延:不同版本《茉莉花》的比较
        一、 中原地区的《茉莉花》
        二、 东北地区的《茉莉花》
        三、 西北地区的《茉莉花》
    第三节 《茉莉花》之南北与中外差异
        一、 南北差异
        二、 中西差异
结语
引用和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录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附录2: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附录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附录4:中国戏曲志
附录5: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后记

(8)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移民音乐”释义
        一、“移民音乐”涉及到的移民研究界相关理论与结论
        二、研究对象——移民音乐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论域
        一、移民音乐的讨论时间段——近代
        二、移民音乐的空间历史概念——漠南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移民与音乐研究
        二、国内移民与音乐研究
        三、漠南移民与音乐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民音乐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移民音乐生成的社会根源
        一、清代漠南相关移民政策
        二、移民音乐相关地的移民涌入和建置状况
    第二节 近代漠南移民特点
拉力'>一、移民的产生:推力>拉力
        二、移民分布的链状与区域性
        三、移民禁而不止
    第三节 移民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民俗变迁
        二、蒙汉语互渗
第二章 移民社会进程中的移民音乐
    第一节 前移民音乐时期
        一、胡仁·乌力格尔的研究范式
        二、漫瀚调的产生
        三、二人台的源头之争
        四、名称中的移民文化——仰视(胡尔奇)与俯视(漫翰调)
    第二节 移民音乐时期的典型状况
        一、乌力格尔的地域风格化与传承谱系形成
        二、“移民音乐”漫瀚调、二人台的“风搅雪”
        三、漫瀚调、二人台及其彼此关联的代际谱系
    第三节 后移民音乐时期的典型现象
        一、文化反哺
        二、东边日出西边雨——“风搅雪”的归宿
第三章 移民音乐的类型和归属
    第一节 移民音乐的类型
        一、间接影响型乌力格尔
        二、直接参与型之漫瀚调
        三、直接参与型之二人台
    第二节 移民音乐的特性分析与归属
        一、移民音乐的二元性探因
        二、移民音乐归属的思量——移民音乐是谁的?
结语
参考文献

(9)山西北路梆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成场域
    第一节 晋北地理环境
        一、土壤贫瘠,鲜事商贾
        二、好勇任侠,重武轻文
        三、三关险要,战略要冲
        四、驿道纵横,交通便捷
    第二节 晋北演剧状况
        一、赛戏
        二、晋北秧歌
        三、晋北道情
        四、耍孩儿
        五、河曲二人台
    第三节 晋北演剧成因探析
        一、民俗信仰与演剧
        二、晋北庙会与演剧
第二章 生成年代及流派考论
    第一节 生成年代补考
    第二节“三大”流派形成及内蒙古“西路调”释疑
    第三节 北路梆子名称之异变考
第三章 源流辨析
    第一节 移民说
    第二节 军路说
    第三节 官路说
    第四节 商路说
        一、盐路
        二、茶路
        三、粮路
        四、布商
第四章 流播考述
    第一节 在晋北的流播
        一、形成发展期
        二、鼎盛期
        三、恢复期
    第二节 在张家口的流播
        一、同治年间至光绪中叶
        二、光绪中叶至末叶
        三、宣统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
        四、抗日战争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第三节 在蔚县的流播
    第四节 在内蒙古的流播
        一、北路梆子的传入
        二、北、中路梆子的交锋
        三、建国后的发展
第五章 剧目剧本
    第一节 传统剧目概述
        一、剧目丰硕,思想驳杂
        二、同源异流,相互借鉴
    第二节 传统剧本分析
        一、“尚武精神”的高扬
        二、“君明臣贤、忠胜奸消”的政治理想
        三、“英雄发迹”的功名心
        四、“忠孝节义”观念的颂扬
第六章 科班、班社及票社
    第一节 科班
        一、晋北科班
        二、内蒙古科班
    第二节 班社
        一、晋北班社
        二、内蒙古班社
        三、蔚县班社
    第三节 票社
        一、忻州座腔班
        二、大同座腔班
        三、南茹子弟班
        四、内蒙王府票社
第七章 表演体制
    第一节 脚色行当
        一、脚色行当分工
        二、特殊身段谱及舞台特技
    第二节 舞台美术
        一、服饰衣箱
        二、砌末道具
        三、脸谱
        四、化妆
        五、检场人与二道幕式布景
第八章 声腔体系
    第一节 方言及音韵
        一、“方音润腔,音随地改”
        二、音韵系统
    第二节 打击乐
        一、锣鼓字谱
        二、武场的乐器配置与组合
        三、锣鼓点儿的感情处理
        四、鼓板的指挥与“底号”
        五、锣鼓点儿的分类
        六、打击乐的实际运用
    第三节 唱腔体系
        一、唱词格式
        二、调高、音域、音阶、调式
        三、板式构成
        四、曲牌音乐
    第四节 文、武场及乐队编制
        一、乐器的结构、性能及演奏法
        二、乐队编制
        三、场面布局
    第五节 唱腔曲式分析
第九章 演出团体生存现状考察及对策
    第一节 国营剧团生存现状考察
        一、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现状
        二、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现状
        三、国营剧团处境维艰原因探析
    第二节 民营剧团生存现状考察
        一、人员构成
        二、收入情况
        三、演出情况
        四、启示
    第三节 重构语境:对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之反思
        一、大同市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方案
        二、忻州市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建议
        三、保护和发展北路梆子的建议及措施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晋北演剧民俗一览表
    附录B:北路梆子传统剧目一览表 以“大北路”为例
    附录C:梅琳北路梆子民营剧团2011年演出记录
    附录D:北路梆子艺人小传
    附录E:各艺校北路梆子专业招生名单
    附录F:相关文件
    附录G:剧团工资表
    附录H:《算粮》谱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10)西迁背景下的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s
序言
第一章 锡伯族概述
    第一节 族系与历史源流
        一、从东胡到室韦
        二、受制于蒙古族
        三、被满族"赎回"
        四、部分西迁新疆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经济
    第三节 传统文化
        一、语言
        二、原始信仰与巫术
        (一) 原始信仰
        (二) 民间巫术
        三、宗教
        (一) 萨满教
        (二) 喇嘛教
        四、宗族与家谱
        (一) 宗族与姓名
        (二) 家谱
        五、文学与艺术
        (一) 民间文学
        (二) 民间音乐
        (三) 民间舞蹈
        (四) 民间工艺与美术
    第四节 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一、日常生活
        (一) 村落与居住
        (二) 辈份与礼节
        (三) 服饰与饮食
        二、传统年节
        (一) 民族传统节日
        (二) 外来传统节日
        三、文体娱乐
        (一) 射箭
        (二) 摔跤、赛马和叼羊
        (三) 游戏
        四、人生仪礼
        (一) 婚俗
        (二) 丧俗
第二章 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对几种称谓的释名
        一、秧歌儿
        二、汗都春
        三、小曲子
        四、秧歌剧
        五、迷胡调
    第二节 平调历史探源
        一、对两种观点的分析和考证
        二、西北地区有关曲种、剧种
        (一) 陕西曲子
        (二) 甘肃小曲子
        (三) 兰州鼓子
        (四) 宁夏曲子戏
        (五) 青海越弦
        三、早期平调音乐的传入及其后的发展
        (一) 历史背景
        (二) 早期传入情况
    第三节 越调的传入及其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汗都春越调的渊源
        二、越调的传入及其发展
        三、汗都春语言的转型
        (一) 汗都春的翻译
        (二) 汗都春的创作
        (三) 汗都春表演队伍
        四、汗都春的当代传承与现状
        (一) 汗都春的当代传承
        (二) 汗都春的现状
        (三) 整理、研究及出版工作
第三章 汗都春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曲牌来源与应用
        一、平调曲牌的来源与应用
        (一) 平调曲牌的来源
        (二) 平调曲牌的应用与发展
        二、越调曲牌的来源与应用
        (一) 越调曲牌的来源
        (二) 越调曲牌的应用
    第二节 表演形式与伴奏乐器
        一、表演形式
        (一) 平调表演形式
        (二) 越调表演形式
        二、伴奏乐器
        (一) 传统伴奏乐器的组合及使用
        (二) 关于平调三弦的定弦
        (三) 乐器使用的变化
    第三节 汗都春的音调特征
        一、平调的音调特征
        (一) 平调曲牌调式、板眼及欢音、悲音的应用
        (二) 平调的旋法特征
        二、越调的音调特征
        (一) 越调曲牌调式、板眼及欢音、悲音的应用
        (二) 越调的旋法特征
    第四节 汗都春曲牌的曲式结构类型
        一、单段体
        (一) 二句式
        (二) 三句式
        (三) 四句式
        (四) 多句式
        二、多段体
    第五节 汗都春的本土剧目
        一、剧目收集情况
        (一) 剧本收集情况
        (二) 音像收集和采录情况
        二、关于唱词的押韵
        (一) 翻译剧目
        (二) 本土剧目
        三、新创剧目的内容与编剧手法
        (一) 新创剧目的内容
        (二) 新创剧目的编剧手法
第四章 汗都春与曲子剧比较研究
    第一节 新疆曲子剧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情况
        二、从平调到越调
        三、当代的发展
    第二节 汗都春与曲子剧的形成与发展比较
    第三节 汗都春与曲子剧的戏俗比较
        一、传播方式
        二、班社与戏酬
        三、习俗与禁忌
    第四节 艺术特征比较
        一、行当
        二、曲牌与音调
        (一) 曲牌类别与数量
        (二) 曲牌的使用特征
        (三) 音调
        三、乐器使用
        四、舞台表演与妆扮
    第五节 几点结论
        一、汗都春与曲子剧的关系
        二、汗都春与曲子剧的两级发展
        三、汗都春的意义
第五章 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
    第一节 对蒙、满、维、哈等民族的文化吸收
        一、对蒙古族文化的吸收
        二、对满族文化的吸收
        三、对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文化吸收
    第二节 对俄罗斯文化的吸收
    第三节 对汉族文化的吸收
        一、对儒家思想和信仰文化的吸收
        二、对汉语的接受和吸收
        三、对汉族风俗习惯的吸收
        四、受汉族文学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汗都春现象的背后
        一、锡伯族语言与文化得以保留的原因
        (一) 封闭的地理及人文环境
        (二) 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
        二、汗都春从吸纳到转型的过程分析
        (一) 锡伯族群对小曲子的借取
        (二) 锡伯文化对小曲子的涵化
        三、锡伯族群兼容并蓄又不失本我的文化品格
        (一) 多重文化认同心理
        (二) "不失本我"的族群文化观
第六章 关于保护汗都春艺术的话题
    第一节 锡伯族群传统文化的当下状况
    第二节 地方上的保护工作
    第三节 关于汗都春传承性保护的思考
        一、语言文字的延续
        二、传统节日的保持与民间习俗的恢复
    第四节 锡伯族群的现代化与文化自觉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着作
    (二) 论文
    (三) 古籍
    (四) 志书、辞典、乐谱集
附录
    附录一:平调曲牌谱例
    附录二:越调曲牌乐谱
    附录三:其他曲牌乐谱
    附录四:《巧遇》剧本
    附录五:《吾欣保》剧本
致谢

四、历史会记住他们 子孙会感激他们——写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内蒙古卷》编成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研究[D]. 赵燕.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2]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D]. 宫文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晋剧艺术研究[D]. 高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1)
  • [5]鄂尔多斯民歌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D]. 史永清. 内蒙古大学, 2017(08)
  • [6]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D]. 吴明微.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7]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D]. 杨璐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 杨琼.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 刘兴利.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 [10]西迁背景下的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研究[D]. 肖学俊. 中央音乐学院, 2010(03)

标签:;  ;  ;  ;  ;  

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的子孙会感激他们——编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内蒙古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