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邮政专家李秋平

青年邮政专家李秋平

一、青年岗位能手李秋萍(论文文献综述)

张彦惠[1](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詹储源[2](2018)在《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就业问题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硕士的不断发展,研究生规模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推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然而扩招的同时,教育硕士在就业方面产生的问题也日益严峻,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硕士的学科分支,在中小学就业中也不断面临危机与挑战。为更好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宁夏X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由于培养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意识不高、机制不健全,教育实习重视度有待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实际就业状况中存在专业优势不显着、社会认知度低,人才供给与中小学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以及研究生就业取向与城乡中小学教师需求有偏差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路径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就业,政府方面主动作为、从专业认知及供需结构方面加强调控;培养高校面向市场,以中小学需求为出发点,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机制,增强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也要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适时调整就业心态,做到学有所长、术有专攻,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肖娥芳[3](2017)在《家庭农场发展: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路径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常住人口急剧下降,“386199250部队”、“农业老龄化”、抛荒等而导致的“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的问题凸显。且在我国农地细碎分散的农地制度背景下,有愈演愈烈之势,折射出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变革迫在眉睫。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家庭农场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之一,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自2013年起,各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政策制度支撑环境。那么,何为家庭农场?其形成与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未来又该如何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优化发展?本文以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农户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效率理论、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家庭农场的形成机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的演进趋势等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家庭农场运营的成功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家庭农场优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揭示世界家庭农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启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家庭农场的形成不是必然的,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或政府等主导利益集团的目标效率偏好是家庭农场形成和发展的宏观动力,也是主要推动力。农户等非主导利益集团有流转农地,经营(或支持经营)家庭农场的需求,是家庭农场形成的微观动力,且其目标效率需求能够与主导利益集团的目标效率需求激励相容是家庭农场形成的关键。而交易环境的变迁,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普通小农户经营向家庭农场经营变迁,旨在追求组织制度安排与交易环境更高的相容程度,进而获得更高的组织绩效的重要背景。(2)家庭农场的发展既要受到外部交易环境因素,又要受到组织内部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宏观层面上来讲,资源禀赋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都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显着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资源禀赋环境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显着直接影响,而制度环境、市场环境都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微观层面上来讲,农户个人状况、家庭状况、经济特征、农地资源禀赋状况以及是否租借过他人农地等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交易环境因素都对农户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应从改善外部交易环境与家庭农场自身内部组织因素两方面来同时着手,以增进二者的相容程度,进而促进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提升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发展。(3)家庭农场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其发展的路径过程是组织自我学习,自我演进,以适应外部资源禀赋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由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等交易环境的变化,降低组织运营的交易成本,进而不断提高组织运营的目标效率的一个动态过程。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战略化、经营规模扩大化、经营模式一体化、管理运营现代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经营人员素质职业化等趋势类型。且这些趋势在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演进过程中通常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发展的。也正因为如此,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4)家庭农场之所有能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农地经营模式之一,并在长期中持续存在,关键在于这种农地经营模式能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外部交易环境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平衡农业生产经营目标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实现国家或政府等主导利益集团、农户等非主导利益集团等相关利益主体目标效率的激励相容和多方共赢。(5)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优化发展,应从增加家庭农场与交易环境的相容程度上来着手。具体应从以下方面来同时进行:其一、要进一步降低农地产权管制,加快并规范农地流转。为了让农地真正的流转到意欲或正在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人手中,政府应严格地、慎重地审批超大规模农地流转。其二、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农场发展信息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并对该平台的功能、运营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三、认为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家庭农场支持政策及其效率监督机制,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执行效率。如应结合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同组织生命周期阶段,来给予政策支持。在支持方式上,应结合使用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个体支持与集体支持。同时将家庭农场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的执行情况、政策效率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建立严格的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及惩罚机制。其四、建议鼓励和适度放开农村非官方金融互助合作机构成立的准入门槛,鼓励民间闲散资金进入农村金融互助合作领域,专门用于家庭农场等农业发展项目的支持。其五、为降低家庭农场的运营风险,应尝试推行类似于“交强险”的农场发展强制农业保险制度。其六、应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农民代表等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建立“公益性”和“经营性”双轨并行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机制,以期实现精准科技支农,提升农业科技进步的市场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七、应推行分级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资格证制度,将该资格证书纳入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家庭农场经营者获得金融贷款及贷款额度的参考依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个以目标效率视角出发的,来解释家庭农场产生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该分析框架来解释了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什么是家庭农场这一农业经营方式,而不是别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会被选择成为占据世界农业发展历史上主流地位的农业经营方式。已有的研究多从家庭农场与普通小农户、兼业农户、农业企业等相比较,其所具有的功能优势以及其与国情的适应性等来探讨家庭农场的形成机理及其优势所在。而忽视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目标效率偏好对组织变迁、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与这类已有的研究相比较,本文的研究视角独特,对家庭农场的形成与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也更为透彻。(2)本研究试图从宏观主导利益集团和微观非主导利益集团两个层面,分别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的实证分析。已有的关于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多结合农户经济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等从微观层面来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或者结合农户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来从宏观层面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理论探讨。鲜有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实证分析,更缺乏基于交易环境与组织发展相容理论而开展的实证研究。本研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3)本研究从增加家庭农场与交易环境的相容程度的视角,结合交易环境、国家或政府(主导利益集团)制度供给、家庭农场(非主导利益集团)自身等层面全方位的给出了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建议。如笔者尝试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农场发展信息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并对该平台的功能、运营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是降低交易成本,增进家庭农场与其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资源禀赋环境等的相容程度,进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一环。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建议将进一步丰富已有的相关理论,并为家庭农场经营实践给出更具操作性、可行性的参考。

杨莲芳[4](2016)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伴随着农地产权变更与权能重组,由于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的流失就成为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其根源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法律制度的有力、有效配合。法律制度和谐是社会和谐之根本,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根本所在,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进行法律制度安排,既能使新型城镇化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保障农民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农村土地与农民利益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法制化、发展化、体系化的法律制度安排。首先,本研究将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法学理论中的平等生存权与发展权理论、农地发展权和宏观调控理论,以及经济学上的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进行体系化梳理,特别地,将制度中关于农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以及农地征收的规定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逐渐扩展,并能自由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历了制度上的全面禁止到局部放开的变化;征地制度的变化仅在于补偿额度,但始终有补偿上限的限制。总之,农民土地权益完全依附于制度的安排,随制度变化而变化;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在绝对损失过程中相对在增加,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制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也当然遵循城镇化战略。然后,农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地征收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的现状进行研究,得出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农地流转、抵押和入股权能受限、“三权分置”的法律化滞后、流转法律程序不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法律规定滞后、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受限;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法律程序不完善等。再次,由于农地流转是现有体制下实现、发展与保障土地权益的最佳选择,重点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视角进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实证调研,为完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提供实践基础。实证剖析农地流转实践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价格生成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用途改变、流转融资难等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确权不确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合同违约、农地过度集中等影响农民土地权益进而危害土地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与社会安全的风险。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第一方面:首先,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法律化的“三权分设”,流转、抵押和入股的权能复归,农地经营权主体的市场准入,流转价格指导制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复归等;其次,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创新,包括农地流转股权定额保障金制度、农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以及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可操作性的具体立法选择。第二方面:借鉴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国际经验,进行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严格限制征地权,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注重界定土地征收目的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改革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第三方面: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配套法律制度,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农地流转信息规制制度、多元土地纠纷化解制度。

胡月明[5](2016)在《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尤其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方面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性角色。传统城镇化因盲目推进土地城镇化造成了大量耕地资源的浪费,形成了地方土地利益链条,严重威胁到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与保障。新型城镇化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之上,改变过去盲目扩张、追求量变的粗狂式发展方式,以“人本”理念为基本导向,采用统筹城乡协同的方式发展。由于现阶段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难免会出现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不适配性问题,探寻具体发展情景下的差异与共性保障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整理了国内外有关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已有研究成果,探寻了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学与经济学理论基础,针对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历史演进、理论与实证现状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之上就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进行共性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力度明显提升,但利益冲突明显、制度供给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组织基础薄弱、外部环境不确定。由此,引入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的分析视角,拓展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研究。从城镇化模式差异出发,本研究着重针对就地城镇化、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扩展模式进行差异保障探析。就地城镇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环节在于农地流转,直接式、政府参与式和中介参与式流转方式的不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也不同;城中村改造模式下也因集体建设用地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不同新型城镇化模式下,农民土地权益理应根据具体情形进行侧重保障,却也须找寻共性规律,由点及面构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体系保障。在系统梳理美国、英国、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基于倾斜保护、法律与政策适配、村民自治与国家管制契合的原则,本文构筑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组织化、权责化、市场化、法治化保障制度侧应以及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下的制度侧应,完善了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共享发展机制、纠纷化解机制及风险防范机制。

高亢[6](2013)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研究 ——以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为例》文中指出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样也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西部高等教育严重滞后于东中部地区。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十年来,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在西部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在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办学质量,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以“解剖一只麻雀”的方式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进行深入研究。以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为案例,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为支点,以对口支援十周年为时间节点,在梳理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大学战略联盟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探索和构建对口支援互动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本研究认为,支援和受援高校形成互动双赢的良性机制是对口支援工作可持续开展的内在逻辑,能够产生政策等外力干预所不具有的内生动力。高校对口支援具有形成互动双赢机制的良好基础,如教育主管部门有力的支撑,高等学校对口支援十年的良好基础,支援和受援高校的内在动力,以及西部地区地缘资源优势和东西部高校深度合作的宽广空间等。支援和受援高校应结成紧密的战略联盟,构建目标联动的导向机制、合作共赢的动力机制、团队协同的实施机制、内外补充的保障机制,整合东西部高校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援与合作的效益,实现双方高校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探索高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的内在机制,以期为新疆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和借鉴。

中秋,仲鹏,军龙[7](2013)在《巾帼创业竞争艳》文中指出山西晋城市农信社千方百计为妇女创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用金融杠杆推动巾帼创业的深入发展她不仅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农村十佳女杰"、省人大代表、"山西省十大杰出女企业家"、"魅力山西十大时代女性"等一大串光鲜的头衔,更主要的是她还有一段创业的传奇故事。她就是山西晋城的创业名人

王方雨[8](2010)在《江西省毽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毽球运动是一项集娱乐性、技巧性、群众性、健身性、可普及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一种现代社会里较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在花毽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与战术、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对抗体育运动项目。是从我国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踢毽子这一古老游戏发展而来的。自从1984年3月3号,原国家体委做出“关于把毽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以来,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开展并走向世界。本文在借鉴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7年江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拔赛的毽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江西省11个地市毽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对江西省毽球运动的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制约江西省毽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结果显示:1、江西省有毽球运动的底蕴,但发展不均衡。宜春市毽球运动开展的较好,另有南昌等7个地市虽开展了但不普及,抚州和上饶两个地市没有开展这项运动;毽球未大规模走进校园,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开展毽球运动的学校很少,这对毽球运动的发展不利。2、江西省只有南昌、宜春拥有青少年专职毽球教练员,且教练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有待提高。3、江西省民宗局不是非常重视毽球运动的发展,组织的毽球比赛太少,没有独立的毽球管理部门,没有和教育厅、省体育局连成一体全面的推广毽球运动,对于毽球的开展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4、江西省对毽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宣传、推广毽球运动上尚有更大的工作空间针对研究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健全和完善毽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2、强化教练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教练员应加强毽球理论知识学习。3、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毽球的发展道路,推动江西省毽球运动的发展。4、江西省各地市应重视宣传的重要性,扩大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毽球运动的文化内涵。5、举办各种级别的比赛,开拓江西省毽球市场。6、开发江西省学校毽球市场,建立以大学为龙头的“小学—中学—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高水平毽球运动员的重要途径。

赵涛[9](2007)在《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成为人类社会资源的核心,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显得愈来愈重要。信息社会对高师体育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在体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与优劣,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看作与为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多限于对信息技术的讨论,且多是对中小学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理论和培养方式的研究,而系统、全面、综合的针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本研究在大量信息素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成因,进而对山东省高师体育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探讨,并较深入和全面的提出了提高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更包括培养高师体育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科学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使学生既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2)对高师体育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教育信息化对体育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培养“新型体育师资”的需要;当前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高师体育生自身发展的需要。(3)通过对山东省体育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高师体育生普遍存在着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知识薄弱、信息能力不高和信息道德意识薄弱等问题。(4)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缺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育观念守旧,对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问题重视不够;学校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弊端;缺乏教育引导,高师体育生信息利用率低下,信息道德意识淡漠,体育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5)本论文在对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及缺失原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策略:重视发挥图书馆对信息素养培养的作用;促使学生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更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信息理论和技术教育;创设优良的信息技术应用及学习环境;注重学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加强网络德育建设。这一策略将会为增强我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农发行系统工会[10](2002)在《无尽的追求 忠实的实践——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秋萍》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青州市支行会计出纳部主任李秋萍彼全国总工会授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消息在山东省农发行系统不胫而走。她的领导、同事、朋友、家人无不欢欣鼓舞。从事金融工作20多年,先后获得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女职工”、“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50余项荣誉称号的李秋萍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已与李

二、青年岗位能手李秋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岗位能手李秋萍(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难点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二、外资企业进入
        三、民营经济起步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2)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就业问题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研究背景
        1.1 教育硕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1.2 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1.3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方法
    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核心概念界定
        1.1.1 就业
        1.1.2 就业取向
        1.1.3 教育硕士
        1.1.4 现代教育技术
    1.2 理论基础
        1.2.1 扎根理论
        1.2.2 供求与均衡理论
        1.2.3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
    2.1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供给状况
        2.1.1 培养目标
        2.1.2 课程设置
        2.1.3 培养数量
        2.1.4 本科学科背景
    2.2 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需求状况
        2.2.1 需求数量
        2.2.2 人才能力需求
        2.2.3 中小学教师需求差异
    2.3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规划状况
        2.3.1 个人职业规划状况
        2.3.2 就业指导状况
    2.4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在中小学就业状况
        2.4.1 就业单位状况
        2.4.2 就业岗位现状
        2.4.3 课程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就业问题与原因
    3.1 在中小学就业存在的问题
        3.1.1 专业优势未得到中小学认可
        3.1.2 人才供给与中小学教师需求有偏差
        3.1.3 就业取向与城乡教师需求有偏差
    3.2 在中小学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合作培养意识不高,机制不健全
        3.2.2 教育实习重视度有待加强
        3.2.3 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不到位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优化路径
    4.1 政府主动作为,加强供需调控
        4.1.1 提高专业认知度,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
        4.1.2 调整供需结构,鼓励民办、农村中小学就业
    4.2 培养单位面向市场,提高培养质量
        4.2.1 更新培养计划,加大教育实习力度
        4.2.2 完善就业指导,注重平台搭建
    4.3 研究生做好就业准备,发挥专业优势
    4.4 高校与中小学提高合作意识,规范合作机制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家庭农场发展: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路径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农户
        1.2.2 农场
        1.2.3 家庭农场
        1.2.4 效率与目标效率
    1.3 研究前提假设
    1.4 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户经济理论
        2.1.2 效率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1.4 理论基础总结
    2.2 文献综述
        2.2.1 家庭农场的功能优势及形成机理
        2.2.2 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2.2.3 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演进趋势
        2.2.4 家庭农场发展的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2.2.5 家庭农场发展的效率及提升对策
        2.2.6 简要述评
    2.3 家庭农场形成与发展的一般分析框架
3 家庭农场的形成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目标、效率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抉择
        3.2.1 效率与目标
        3.2.2 效率与农业经营方式抉择
        3.2.3 目标、效率与农业经营方式抉择
        3.2.4 最优农业经营方式抉择的标准
    3.3 从普通小农户到家庭农场经营的制度变迁
        3.3.1 家庭农场形成的宏观动力——主导利益集团目标效率偏好的推动
        3.3.2 家庭农场形成的微观动力——非主导利益集团目标效率需求诱致
        3.3.3 家庭农场形成的关键——不同利益集团目标效率偏好激励相容
        3.3.4 家庭农场形成的背景——交易环境变迁
    3.4 结论与讨论
4 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方法
        4.2.3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4.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 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微观视角的实证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研究假说与变量的选取
        4.3.3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4.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5 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趋势分析
    5.1 文献回顾及述评
        5.1.1 组织发展和组织创新方向的相关文献回顾
        5.1.2 制度变迁方向的相关文献回顾
        5.1.3 家庭农场未来的演进方向、路径轨迹的相关文献回顾
        5.1.4 文献述评
    5.2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趋势的理论分析
        5.2.1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的内涵
        5.2.2 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趋势类型
    5.3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趋势的多案例分析
        5.3.1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5.3.2 案例选择
        5.3.3 数据来源
        5.3.4 数据分析
        5.3.5 研究发现
        5.3.6 案例结论
    5.4 结论与讨论
6 世界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6.1 “人少地多型”地区大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以美国为例
        6.1.1 交易环境、目标效率与美国家庭农场发展
        6.1.2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6.2 “人地适中”地区中等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以法国为例
        6.2.1 交易环境、目标效率与法国家庭农场发展
        6.2.2 法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6.3 “人多地少型”地区较小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以日本为例
        6.3.1 交易环境、目标效率与日本家庭农场发展
        6.3.2 日本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6.4 三种模式家庭农场发展的比较
    6.5 结论与讨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推进中国家庭农场优化发展的建议
        7.2.1 进一步降低农地产权管制,加快并规范农地流转
        7.2.2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家庭农场发展的交易环境风险
        7.2.3 积极探索和创新家庭农场支持政策及其效率监督机制,提升制度支撑效率
        7.2.4 逐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缓解家庭农场“融资难”
        7.2.5 进一步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推广
        7.2.6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系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源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存在的难点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概述
        2.1.1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2.1.2 农民土地权益的基本内容
    2.2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的关系
    2.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基础理论
        2.3.1 法学理论
        2.3.2 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历史沿革
    3.1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梳理
        3.1.1 城镇化起步和快速发展时期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梳理(1949-1957年)
        3.1.2 城镇化不稳定发展时期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梳理(1958-1978年)
        3.1.3 城镇化平稳发展时期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梳理(1979-1999年)
        3.1.4 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梳理(2000-2011年)
        3.1.5 新型城镇化时期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梳理(2012年至今)
    3.2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分析
        3.2.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演变
        3.2.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演变
        3.2.3 农村征地制度的演变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现状
    4.1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行法律保障
        4.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行法律制度分析
        4.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现行法律制度分析
    4.2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现状
        4.2.1 农村土地征收的现行法律制度分析
        4.2.2 农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实证分析: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证考量
    5.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与问题
        5.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5.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问题
    5.2 基于流转阶段差异的风险识别
        5.2.1 流转前:农地“确权不确地”风险
        5.2.2 流转中:农地流转的“非农化”、“非粮化”风险
        5.2.3 流转后:流转违约与农地过度集中的风险
    5.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的原因剖析
        5.3.1 经营权主体准入制度不健全
        5.3.2 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5.3.3 法律规定的矛盾与滞后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之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完善
    6.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
        6.1.1 农地流转的基础:从政策“三权分置”到法律“三权分设”
        6.1.2 农地流转方式的扩展:抵押和入股的权能复归
        6.1.3 农地流转的主体解困:经营权主体的市场准入
        6.1.4 农地流转的平衡杆:流转价格指导制度
    6.2 建设用地法律制度的完善
        6.2.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
        6.2.2 宅基地法律制度的完善:宅基地的流转解禁
    6.3 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创新
        6.3.1 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农地流转股权定额保障金制度
        6.3.2 农地流转的风险防范:农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
        6.3.3 农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具体立法选择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之农地征收法律制度完善
    7.1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国际经验借鉴
        7.1.1 土地征收制度的国际经验
        7.1.2 征地补偿制度的国际经验
        7.1.3 各国征地制度与补偿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启示
    7.2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严格限制征地权行使
        7.2.1 界定土地征收目的范围:合法又合理
        7.2.2 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公正与透明
    7.3 改革征地补偿制度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配套法律制度完善
    8.1 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
    8.2 创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8.3 农地流转信息规制制度
    8.4 多元土地纠纷化解制度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访谈提纲(一)
附录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访谈提纲(二)
附录4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附录5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致谢

(5)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概述
        2.1.1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2.1.2 农民土地权益的基本内涵
        2.1.3 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分类及典型代表
        2.1.4 基于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分析
    2.2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学理论基础
        2.2.1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2.2.2 土地发展权理论
        2.2.3 宏观调控理论
        2.2.4 社区发展权理论
    2.3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3.1 产权理论
        2.3.2 制度变迁理论
        2.3.3 规模经济理论
        2.3.4 风险理论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历史考察
    3.1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历史演进
        3.1.1 城镇化曲折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
        3.1.2 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2002年)
        3.1.3 城镇化科学发展时期(2003年-2011年)
        3.1.4 城镇化稳步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3.2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
        3.2.1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总体概况
        3.2.2 基于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现状
    3.3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
        3.3.1 实证研究背景
        3.3.2 实证样本分析
        3.3.3 实证结论分析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共性分析
    4.1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力度明显提升
    4.2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利益冲突明显
    4.3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供给不足
    4.4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运行机制不完善
    4.5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组织基础薄弱
    4.6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外部环境不确定
第五章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5.1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关键环节:农地流转
    5.2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
        5.2.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划分及其特征
        5.2.2 直接式流转: 操作不规范引致收益权受损
        5.2.3 政府参与式流转: 行政力量干涉阻碍自主权实现
        5.2.4 中介参与式流转: 组织不完善导致发展权无保障
    5.3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价值取向
    5.4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设计
        5.4.1 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5.4.2 规范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监督制度
        5.4.3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
    5.5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机制完善
        5.5.1 构建政府运作规范化保障机制
        5.5.2 建立经营者经营安全化保障机制
        5.5.3 确立农民权益组织化代表机制
        5.5.4 创建农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
第六章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6.1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核心环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6.2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
        6.2.1 宅基地改造: 存量与增量利益面临受损
        6.2.2 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成员权行使受限
    6.3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价值取向
    6.4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设计
        6.4.1 架构现代化内涵宅基地制度
        6.4.2 构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则制度
    6.5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机制完善
        6.5.1 引入多元竞争,构建城中村改造市场运行机制
        6.5.2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城中村改造利益分配机制
        6.5.3 创新绿色住房,构筑农民可持续生计机制
第七章 城市扩展模式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7.1 城市扩展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核心环节:土地征收
    7.2 城市扩展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
        7.2.1 农民政治权益: 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缺失
        7.2.2 农民经济权益: 有限补偿和收入流中断影响生存
        7.2.3 农民社会权益: 养老与就业保障不完善
    7.3 城市扩展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价值取向
    7.4 城市扩展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设计
        7.4.1 强化农民程序性权利保障制度
        7.4.2 完善农民实体性权利保障制度
    7.5 城市扩展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机制完善
        7.5.1 准确定位角色,健全村委会权益代表机制
        7.5.2 改进考核方式,重构基层政府诉求回应机制
        7.5.3 削弱行政依附,强化基层法院独立审判机制
第八章 国外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经验借鉴
    8.1 美国城市更新运动: 产权私有、市场主导、农民组织
    8.2 英国工业城镇化: 圈地运动—土地流转集中—土地发展权
    8.3 日本绿色城镇化: 政府管理、制度保障、中介服务
    8.4 印度城镇化: 土地扩张、管理分散、贫富分化
    8.5 国外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经验借鉴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体系建构
    9.1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
        9.1.1 倾斜保护原则
        9.1.2 法律与政策适配原则
        9.1.3 村民自治与国家管制契合原则
    9.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侧应
        9.2.1 组织化: 建构农村社区制度,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制度
        9.2.2 权责化: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调整政府管控制度
        9.2.3 市场化: 优化市场配置制度,健全风险防范制度
        9.2.4 法治化: 设定经营主体制度,明确经营运作制度
    9.3 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侧应
        9.3.1 就地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侧应
        9.3.2 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侧应
        9.3.3 城市扩展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侧应
    9.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机制运行
        9.4.1 建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共享发展机制
        9.4.2 完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纠纷化解机制
        9.4.3 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十章 结语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研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附录四: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6)高等学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研究 ——以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六、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二章 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基本实践
    一、 两校对口支援的主要做法
    二、 两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
    三、 两校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现实分析——基于互动双赢的视角
    一、 支受双方高校对口支援理念的契合度
    二、 支受双方高校相关目标任务的协同性
    三、 支受双方高校管理机构和具体落实单位的互动情况
    四、 支受双方高校互利及收益情况
    五、 小结
第四章 构建高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的现实可能
    一、 教育主管部门有力的支撑体系
    二、 高等学校对口支援十年的良好基础
    三、 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内在动力
    四、 深度合作的宽广空间
    五、 高校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
第五章 构建支受双方高校互动双赢的良性机制
    一、 目标联动的导向机制
    二、 合作共赢的动力机制
    三、 团队协同的实施机制
    四、 内外补充的保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巾帼创业竞争艳(论文提纲范文)

群芳争艳
真情推动
山村作证

(8)江西省毽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毽球运动概述
        1.2.2 相关科研方面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西省毽球运动员现状分析
    3.2 江西省毽球教练员现状分析
        3.2.1 数量和职称特征
        3.2.2 年龄特征
        3.2.3 执教生涯特征
    3.3 江西省毽球裁判员现状分析
    3.4 对江西省社区健身人群从事毽球运动的调查分析
    3.5 对江西省各地市学校开展毽球运动的调查分析
        3.5.1 对江西省各地市学校中开展毽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3.5.2 对江西省各地市学校中未开展毽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3.6 对江西省有关行政主管单位走访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6.1 江西省各地市民族宗教局走访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6.2 对江西省民宗厅走访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6.3 对江西省体育局群体处走访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6.4 对江西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走访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4 发展对策
    4.1 健全和完善毽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4.2 强化教练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
    4.3 行政部门应明确毽球的发展道路,推动江西省毽球运动的发展
    4.4 江西省应重视宣传的重要性,扩大宣传力度
    4.5 举办各种比赛,开拓江西省毽球市场
    4.6 毽球开展较好地区的学校应把毽球引入体育课堂或课余体育训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信息素养概念及标准的研究
        1.2.2 信息素养的内容结构
        1.2.3 信息素养的特点
        1.2.4 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法
        2.2.2 问卷调查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的阐释
        3.1.1 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3.1.2 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教育
        3.1.3 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3.2 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分析
        3.2.1 对山东省高师体育生的信息意识状况分析
        3.2.2 对山东省高师体育生拥有的信息基本知识状况研究
        3.2.3 对山东省高师体育生具有的信息能力状况分析
        3.2.4 信息观念与信息道德
    3.3 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
        3.3.1 教育观念守旧,对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问题重视不够
        3.3.2 学校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弊端
        3.3.3 缺乏教育引导,高师体育生信息利用率低下,信息道德意识淡漠
        3.3.4 学生基础薄弱是信息素养缺失的主观原因
4 提高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策略
    4.1 重视发挥图书馆对信息素养培养的作用
    4.2 促使学生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4.3 更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信息理论和技术教育
    4.4 创设优良的信息技术应用及学习环境
    4.5 注重学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4.6 积极组织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
    4.7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青年岗位能手李秋萍(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现代教育技术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中小学就业问题研究 ——以宁夏为例[D]. 詹储源. 宁夏大学, 2018(01)
  • [3]家庭农场发展: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路径趋势[D]. 肖娥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杨莲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5]新型城镇化不同模式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D]. 胡月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6]高等学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研究 ——以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为例[D]. 高亢.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7]巾帼创业竞争艳[J]. 中秋,仲鹏,军龙. 中国农村金融, 2013(10)
  • [8]江西省毽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 王方雨.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2)
  • [9]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 赵涛. 曲阜师范大学, 2007(04)
  • [10]无尽的追求 忠实的实践——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秋萍[J]. 农发行系统工会.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2(05)

标签:;  ;  ;  ;  ;  

青年邮政专家李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