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2机器内存扩展实验

TEC-2机器内存扩展实验

一、TEC—2机存储器扩展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许海龙[1](2021)在《子宫肌电及胎心电信息提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子宫肌电和胎儿心电信号检测对孕妇及腹中胎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医学广泛应用胎儿心电监护仪和肌电生物反馈仪,这些设备只能单独进行子宫肌电检测或胎儿心电信号检测。本项研究可以为孕妇及腹中胎儿提供全方位检查,精确度更高,操作更便利,功能性更强。子宫肌电信号可以指示产妇的疼痛,从而可以为产妇及时提供镇痛。胎儿心电信号检测还可以用于早期胎儿心脏疾病的诊断,这对于优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设计一种新型人体电信号放大器,高精度一体化检测装置;本系统采用了共用信号通道,三导联六路信号同步采集子宫肌电和胎儿心电信号。系统硬件由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与USART通信接口电路共同构成。其中信号调理电路是其关键部分,主要涵盖了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ADC)模块,完成对子宫肌电和胎心电信号的获取、放大和模数转换并滤除干扰信号。前置放大电路采用先进的仪表放大器AD8422,它具有低功耗、低噪声、低失真等优点;程控放大电路和ADC模块采用生物电信号放大器ADS1298,可以进行多通道同步采样,实现孕妇腹部电信号可编程增益放大及24位模数转换。单片机控制电路选用了STM32F103VET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负责系统运行、各模块功能控制与数据传送。系统软件部分采用子模块设计,包括STM32模块、ADS1298模数转换模块和上位机软件,将子宫肌电与胎儿心电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利用SPI和串口通信传输将数字信号至PC上位机显示。软件处理过程中采用匹配滤波算法,实现子宫肌电和胎儿心电信号的精确提取。最后是系统性能指标测试,对输入阻抗、共模抑制比等主要性能指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技术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张诗唯[2](2021)在《某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与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面对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多重压力下,全社会和政府对火电厂排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此,火电厂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超低排放,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浓度。但是,火电厂烟气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运行效率是否运行正常,因此,建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英文为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s,以下简称CEMS)就成为绝大多数火电厂的首选,而电化学工作站是的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的电化学检测设备,主要负责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数据采集,由于被检测烟气流量大、速度快、温湿度变化单,因此,常常设置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但是,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又会带来数据存储与不同通道检测数据的融合问题,因此,论文重点建立对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存储与数据融合系统,并研究火电厂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论文主要划分成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简要分析CEMS技术、电化学工作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2章CEMS系统建设调研及其分析。主要介绍CEMS国内建设状况、建设方式,讲述CEMS的采样、分析、测试、监测等关键过程,介绍了火电厂CEMS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章火电厂CEMS系统需求分析。介绍CEMS系统建设目标,分析了CEMS数据需求、网络需求,设计了相应的功能需求用例图。第4章火电厂CEMS系统设计。介绍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目标,设计CEMS系统内部局域网结构、系统总体结构和软件分层架构,整体介绍的系统功能,设计了系统数据E-R模型和重要数据表。第5章火电厂CEMS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实现环境配置情况,功能实现和系统测试。论文以作者就职的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技改需求为研究对象,结合电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处理需求,重点是设计了涵盖采集、分析、监测、报警等系列功能,对其他火电厂的CEMS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邓红,常秀辉,卢朝辉[3](2011)在《TEC-2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板的改进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清华大学计算机工厂生产的TEC-2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装置的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板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采用存储器IC(集成电路)三层层叠并联,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基础上使存储器容量增加至原来的三倍,降低了硬件电路成本。文中介绍了设计构思与实现方法,给出了硬件电路图和验证程序。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

邓红,常秀辉,卢朝辉[4](2010)在《TEC-2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板的改进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对清华大学计算机工厂生产的TEC-2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装置的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板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采用存储器IC(集成电路)三层层叠并联,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基础上使存储器容量增加至原来的三倍,降低了硬件电路成本。文中介绍了设计构思与实现方法,给出了硬件电路图和验证程序。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

杨红杰,易明[5](2010)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结合当前某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设备及实验教学的现状,精心设计了实验内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改进方法,以却保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海林鹏,陈峰[6](2007)在《浅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就"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以提高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推进我国高校普通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的发展。

周鹏[7](2007)在《基于DSP和LabVIEW的虚拟仪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仪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虚拟仪器。它是当今计算机辅助测试(CAT)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与传统仪器相比较,虚拟仪器在灵活性、多样性等诸多方面都占有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虚拟仪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DSP的虚拟仪器平台和信息处理平台。本论文首次提出采用TMS320F2812-DSP双机平台和LabVIEW进行虚拟仪器系统的设计研究,将TMS320F2812-DSP丰富的片上资源、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功能强大的图形化编程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相结合,并通过USB接口将数据传送到PC机中,由LabVIEW进行信号显示与处理,实现了示波器、四通道多功能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虚拟仪器的功能。该系统具有功能强、价格低廉、一机多用、图形化快速编程、通用性强的特点;还可以成为面向实际信号的信号处理实验平台,可广泛用于教学科研实验、测试计量、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领域;其中研发的TMS320F2812-DSP双机平台可作为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应用范围。论文中给出了基于DSP和LabVIEW的虚拟仪器系统设计,各部分硬件设计图、软件流程图和系统测试结果。基于该系统用巴特沃斯滤波器、小波分析法两种方法对混有高斯白噪声和Logistic混沌噪声的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给出了处理结果。基于该系统的测试仪器和信号处理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强化各种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兼顾开发便携式产品;论文最后对该系统改进和产品转化提出了建议。

杨晓君[8](2005)在《机群通信系统互连接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中,机群系统已成为一种主流结构,而基于对称多处理器(SMP)结点的机群系统以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用性、可靠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占据着高性能计算机的主导地位。随着机群系统结点性能的不断提高,要求其互连网络的接入性能也必须相应提高,否则会成为制约整个系统性能的瓶颈。机群通信系统互连接入技术的研究是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机群体系结构和机群互连网络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然后,从机群通信系统构成角度将结点的互连接入技术定义为一种层次化结构,并基于这种层次化结构首先提出了网络接口卡(NIC)的网络接口(NI)部件基于内存总线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但能有效地提高NIC对NI的访存性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创了内存总线的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即将内存总线扩展为面向系统外部设备互连的局部总线,其显着作用是为计算机系统,无论是通用系统还是嵌入式系统,增加了一个高效的I/O总线。同时,本文还对内存总线的这种应用模式的实现进行研究,给出了内存目标接口(MTI)的详细设计,在功能和逻辑上实现了内存总线和局部总线间的桥接,为基于内存总线的应用设计提供了功能完备的接口部件。 随后,本文重点讨论了基于通用嵌入式系统的机群互连网络NIC设计。作为结点的互连网络接入设备,NIC的功能和性能对结点的互连网络接入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本文给出了基于IntelIOP310 I/O处理器的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DCNet机群互连网络NIC(简称DCNet-NIC)的设计与实现。采用MTI技术实现了DCNet-NIC基于内存总线的网络接口(MINI)设计,取得了基于通用嵌入式系统NIC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还对DCNet-NIC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与评价。测试结果说明DCNet-NIC不但实现了与Myrinet、SCI和QsNet等国外同类NIC相近的性能,而且证明基于通用嵌入式系统和MTI技术实现高性能NIC是有效可

郭威娜,卢朝辉,邓红[9](2004)在《基于TEC-2主存储器扩展板的改进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对清华大学计算机工厂生产的TEC-2计算机系统装置的主存储器扩展板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存储器IC(集成电路)双层并联,在不增加电路板面积的基础上使存储器容量倍增,降低了硬件电路成本。

胡萍[10](2004)在《基于TEC-2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探索》文中认为从实验装置选择、实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成绩评定几个方面 ,就提高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技能做了一些探讨

二、TEC—2机存储器扩展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C—2机存储器扩展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肌电及胎心电信息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2 子宫肌电和胎心电提取系统设计方案
    2.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3 系统设计方案
    2.4 系统原理分析
        2.4.1 子宫肌电提取原理分析
        2.4.2 胎儿心电提取原理分析
    2.5 技术要求
    2.6 本章总结
3 子宫肌电和胎心电提取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
    3.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2.1 电极和导联体系的选择
        3.2.2 精密前置放大电路
        3.2.3 滤波电路
        3.2.4 程控放大电路及模数转换器(ADC)
    3.3 单片机控制电路
        3.3.1 微处理器STM32的特点
        3.3.2 单片机最小系统
    3.4 串口通信接口电路
    3.5 开关电源电路
    3.6 电路板设计与实物展示
    3.7 本章总结
4 子宫肌电和胎心电提取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开发平台
    4.2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4.3 系统子模块软件设计
        4.3.1 STM32 模块
        4.3.2 ADS1298模数转换
        4.3.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4 子宫肌电和胎儿心电信号提取算法简介
        4.4.1 基于匹配滤波法提取子宫肌电
        4.4.2 基于匹配滤波提取胎儿心电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5.1.1 输入阻抗
        5.1.2 共模抑制比
        5.1.3 最小分辨率
        5.1.4 输入动态范围
        5.1.5 放大倍数
        5.1.6 最大采样率
        5.1.7 最小带宽
        5.1.8 噪音电平
        5.1.9 增益温度系数
        5.1.10 功耗
    5.2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系统原理图1
系统原理图2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某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与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2 CEMS系统建设调研及其分析
    2.1 国内火电厂CEMS系统建设分布
        2.1.1 CEMS简介
        2.1.2 系统建设方式
        2.1.3 国内CEMS建设与分布
    2.2 国内火电厂CEMS运行概况
    2.3 火电厂CEMS系统关键过程分析
        2.3.1 气态污染物CEMS采样单元
        2.3.2 气态污染物分析单元
        2.3.3 烟尘测试方法及光源
        2.3.4 烟气排放参数监测
    2.4 火电厂CEMS面临的问题分析
        2.4.1 系统运行与维护
        2.4.2 系统定期标定
        2.4.3 系统集成与API开发接口
    2.5 本章小结
3 火电厂CEMS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建设目标
    3.2 系统数据需求
        3.2.1 数据的采集
        3.2.2 数据的传输
        3.2.3 数据的管理
        3.2.4 数据的应用
    3.3 系统功能需求
        3.3.1 水质监测功能
        3.3.2 空气质量检测
        3.3.3 报警装置
    3.4 系统网络需求
    3.5 本章小结
4 火电厂CEMS的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目标
    4.2 系统体系结构
        4.2.1 逻辑结构
        4.2.2 系统总体结构
        4.2.3 系统软件架构
    4.3 系统功能设计
        4.3.1 水质监测子系统
        4.3.2 空气质量监测子系统设计
        4.3.3 报警装置系统设计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E-R图
        4.4.2 数据表设计
    4.5 系统性能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火电厂CEMS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5.0 系统实现
        5.0.1 开发环境配置
        5.0.2 功能实现
    5.1 烟气子站测点导入数据
    5.2 系统测试
        5.2.1 系统测试环境
        5.2.2 系统功能测试
        5.2.3 系统性能测试
        5.2.4 系统兼容性测试
        5.2.5 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运算器必做选做并存
2 存储器实验验证与设计并行
3 微程序控制器与硬布线控制器比较
4 综合性实验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6)浅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相应的改进思路
3 结束语

(7)基于DSP和LabVIEW的虚拟仪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仪器的发展历程
    1.3 虚拟仪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虚拟仪器概述
    2.1 虚拟仪器的产生
    2.2 虚拟仪器的概念
    2.3 虚拟仪器的构成
    2.4 虚拟仪器的特点
    2.5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LabVIEW
        2.5.1 虚拟仪器开发软件的比较选择
        2.5.2 LabVIEW 简介
        2.5.3 LabVIEW 程序组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概述及在虚拟仪器中的作用
    3.1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概述
        3.1.1 DSP 芯片的主要特点
        3.1.2 DSP 芯片的发展
        3.1.3 TMS320F2812-DSP 芯片资源介绍
    3.2 DSP 在虚拟仪器中的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DSP 虚拟仪器系统的外部模块实现
    4.1 外部模块硬件实现
        4.1.1 TM5320F2812-DSP 双机平台模块硬件设计
        4.1.2 TM5320F2812-DSP 外部扩展存储器接口设计
        4.1.3 双口RAM 在双机平台中的仲裁处理
        4.1.4 信号调理模块的设计
        4.1.5 数模(D/A)转换模块设计
        4.1.6 系统电源
        4.1.7 硬件PCB 板设计时的注意问题
    4.2 外部模块软件实现
        4.2.1 DSP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4.2.2 软件开发流程
        4.2.3 TMS320F2812-DSP 双机平台模块软件设计
    4.3 USB 接口
        4.3.1 NI USB-8451 接口
        4.3.2 基于CY7C68001 的USB 接口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仪器系统的 LabVIEW 软件实现
    5.1 示波器
    5.2 四通道多功能信号发生器
    5.3 频谱分析仪
        5.3.1 傅立叶变换
        5.3.2 窗函数
        5.3.3 频谱分析仪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拟仪器系统测试
    6.1 虚拟仪器系统测试
    6.2 结论
第七章 基于虚拟仪器系统的信号处理
    7.1 巴特沃斯滤波器
    7.2 小波分析法
    7.3 两种方法的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虚拟仪器系统外部模块电路板
附录二: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8)机群通信系统互连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机群系统
        1.1.1 机群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1.1.2 机群系统的体系结构
    1.2 机群互连网络
        1.2.1 机群互连网络的结构
        1.2.2 机群互连网络的关键技术
        1.2.3 机群互连网络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组织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1.4.2 内容组织
第2章 机群通信系统互连接入的层次化结构
    2.1 机群通信系统
        2.1.1 机群通信系统的定义
        2.1.2 机群通信系统的结构
        2.1.3 机群通信系统的特点
    2.2 机群通信系统互连接入的层次化结构
    2.3 网络接口卡(NIC)技术
        2.3.1 NIC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2.3.2 NIC的相关研究
    2.4 机群结点技术
        2.4.1 机群结点结构
        2.4.2 结点芯片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存目标接口(MTI)技术
    3.1 MTI的技术背景
        3.1.1 NIC的网络接口(NI)结构
        3.1.2 NI的系统接入总线
        3.1.3 内存目标接口(MTI)
    3.2 计算机的主存系统
        3.2.1 主存系统
        3.2.2 内存总线的访存操作
        3.2.3 内存总线的访存特性分析
    3.3 MTI设计
        3.3.1 MTI结构
        3.3.2 FIRO设计
        3.3.3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3.4 SPD配置信息
    3.4 MTI的功能验证与性能分析
        3.4.1 MTI用例
        3.4.2 MTI的功能验证与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NIC设计
    4.1 DCNet-NIC的研究开发背景
        4.1.1 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
        4.1.2 曙光机群互连网络
        4.1.3 DCNet-NIC技术指标
    4.2 Intel IOP310 I/O处理器介绍
    4.3 DCNet-NIC的体系结构设计
        4.3.1 基于MTI技术的网络接口(MINI)设计
        4.3.2 DCNet-NIC的体系结构
        4.3.3 DCNet-NIC的数据传输
        4.3.4 DCNet-NIC的体系结构评价
    4.4 DCNet-NIC的高可用性
        4.4.1 网络通信协议实现机制
        4.4.2 数据可靠性纠错编码机制
        4.4.3 系统自检机制
    4.5 DCNet-NIC的测试与评价
        4.5.1 测试说明
        4.5.2 功能验证
        4.5.3 卡级性能测试
        4.5.4 用户级性能测试
        4.5.5 性能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群结点芯片组外设接口技术
    5.1 技术背景介绍
        5.1.1 基于龙芯的SMP芯片组
        5.1.2 主/PCI桥技术要求
    5.2 基于龙芯的SMP芯片组体系结构
    5.3 芯片组主/PCI桥设计
        5.3.1 主/PCI桥的总体结构
        5.3.2 主/PCI桥的WISHBONE总线
        5.3.3 主/PCI桥的PCI总线
        5.3.4 主/PCI桥的缓存设计
    5.4 芯片组主/PCI桥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缩略词

(9)基于TEC-2主存储器扩展板的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原理分析与设计构思
3 实现方法与检测程序
    3.1 实现方法
    3.2 检测程序
4 结束语

(10)基于TEC-2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选择实验系统
2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2.1 验证、分析与设计并行
    2.2 采取“5+1模式”
        (1) 理论知识系统讲解
        (2) 总体方案设计
        (3) 操作步骤
        (4) 整机调试运行和验收
        (5) 课程设计报告
3 采用CAI教学法
4 严格考核制度

四、TEC—2机存储器扩展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肌电及胎心电信息提取研究[D]. 许海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某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与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的研究[D]. 张诗唯.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TEC-2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板的改进设计[A]. 邓红,常秀辉,卢朝辉.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ICIA 2011 V3), 2011
  • [4]TEC-2主存储器扩展实验板的改进设计[A]. 邓红,常秀辉,卢朝辉. 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8), 2010
  • [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杨红杰,易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21)
  • [6]浅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J]. 海林鹏,陈峰.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12)
  • [7]基于DSP和LabVIEW的虚拟仪器系统研究[D]. 周鹏. 烟台大学, 2007(05)
  • [8]机群通信系统互连接入技术研究[D]. 杨晓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9]基于TEC-2主存储器扩展板的改进设计[J]. 郭威娜,卢朝辉,邓红. 河北冶金, 2004(06)
  • [10]基于TEC-2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 胡萍. 怀化学院学报, 2004(05)

标签:;  ;  ;  ;  ;  

TEC-2机器内存扩展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