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

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

一、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刘家好,吴赟,吕海洋,王俊[1](2020)在《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由来以及两种具体类型,深入探讨了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重点突出了炭黑填充型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导电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多种炭黑填充型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特点,探讨了一种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导电蜡模的制备方法,最后基于国内外科研界的发展对制备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新趋势进行了展望。

董法魁[2](2020)在《基于粒料3D打印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成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D打印技术在三十多年的发展时间里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成型工艺,其中,熔融沉积成型工艺(FDM)就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3D打印成型工艺之一。但是,对材料形状以及硬度的特殊要求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因此,多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原理的粒料3D打印设备应运而生。粒料3D打印能够适用更多种类的材料需求,其中,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普及推广最有代表意义。导电高分子材料可分为结构型以及复合型,通常是在纯的高分子材料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导电填料,通过某种加工方式而制备出一种满足特定导电需求的新型复合材料,其在电子电路、电磁屏蔽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使用。本课题以现有新型粒料3D打印机为基础,对MWCNTs/TPU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成型做了相应的研究,不仅拓宽了3D打印技术的材料选择范围,还验证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可行性。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合作研发新型粒料3D打印设备并进行结构优化。分析传统丝料FDM打印机的缺点,针对其材料普适性低的问题,合作研发了一台新型粒料3D打印设备;分析现有设备中的结构不足,设计并制作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支撑块,改善了两台电机的悬臂问题,提高了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2)制备MWCNTs/TPU复合材料并进行导电性能测试。分别选用聚氨酯、碳纳米管为基底和导电填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了填料含量为3wt%、5wt%、7wt%、10wt%的MWCNTs/TPU复合材料,经电镜观察,其内部分散情况良好;对其进行导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填料含量为3wt%时已达到导电体的要求,填料含量为10wt%时电导率的最大值可达7.14S/m,导电性能良好;通过对比不同形式挤出丝的电导率,可认为该复合材料满足电阻定律,且熔融共混次数可影响电导率的稳定性。(3)对MWCNTs/TPU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使用新型粒料3D打印机制备了多条相同标准的拉伸测试样条,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使用万能材料拉力强度实验机进行测试,分别探究了填料含量、成型路径、温度和层高对其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不同影响,同时还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物料匹配的研究。(4)设计并制备一种超材料吸波体,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设计了一种超材料吸波体,并使用MWCNTs/TPU复合材料进行制备。模拟结果显示,该吸波体单元在14.716.4GHz以及16.917.3GHz两个频段范围内的吸收率均大于90%;实际测试结果显示,该测试样品在15.615.8GHz、16.216.5GHz、17.217.5GHz三个频率范围内的吸收率均大于90%。两种结果的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但频率范围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与制备过程以及材料性质有关。

刘家好[3](2020)在《精密铸造蜡模的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温合金精密成型技术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被用于制备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涡轮后机匣等复杂薄壁铸件。随着轻量化集成制造的发展,精密铸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导致蜡模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的蜡模复杂程度会加大熔模铸造过程中沾浆淋砂的工艺难度,使得陶瓷模壳的制备变得更加困难。为了避免传统的沾浆淋砂工艺带来的制壳均匀性差、面层致密度低等问题,本文探索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即采用电泳沉积技术制备均匀且致密的模壳陶瓷层。实施电泳沉积的前提条件是将不导电的精铸用蜡通过改性,使之成为具备一定导电率的电极用材料。本文以导电炭黑为填料对精铸用蜡进行改性,系统考察了炭黑质量分数等参数对蜡的导电率和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BP2000导电炭黑的质量分数为9%时,改性蜡的电阻率为19.853Ω·cm,且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以此改性蜡可以制备出一种具备一定导电性的精密铸造蜡模。为了利用电泳沉积技术制备模壳陶瓷层,专门设计了一套电泳沉积装置,并使用铸造用模壳材料ZrSiO4进行了电泳沉积试验。考察了ZrSiO4悬浮液的碘浓度、电泳电压及电泳沉积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ZrSiO4陶瓷层沉积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min电泳沉积即可在蜡模表面形成比较完整的ZrSiO4陶瓷层,60min后ZrSiO4陶瓷层厚度可达100μm。通过对ZrSiO4陶瓷层的稳定性评估,最终确定了ZrSiO4悬浮液的碘浓度以及直流电压分别为1.0g/L和220V。

郑郑[4](2019)在《高温滑动接触式开关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类武器型号进入高超音速时代,要求相配套的器件具备耐高温能力。本文结合型号应用,设计了一款400℃30分钟二组转换电路,采用滑动接触式高可靠结构形式的高温滑动接触式开关(以下简称“高温开关”),以满足型号应用接口、高温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设计研究,提出影响高温开关设计的关键因子:簧片的热变形、触点压力变化以及高温结构间隙。研究高温开关在高温环境下的抗力学能力和非金属模型注塑结构高温间隙设计,开展结构间隙优化。本文通过对簧片热形变的研究,确定了簧片的结构形态,形成了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通过对簧片触点压力的研究,明确了高温开关簧片特性参数和触点压力设计要求,确定触点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对模型注塑结构研究,确定模型注塑结构类型和工艺成型方法,在满足动作特性和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动接触间隙的设计准则。一、本文发挥滑动接触式开关高可靠结构的优势,对滑动接触式开关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研制出400℃30分钟二组转换电路高温开关,对影响开关工作可靠性的结构、关键组件和关键尺寸进行有效的计算、仿真和分析,达到技术指标要求,满足工程化装机应用需求;对400℃600℃30分钟耐高温参数的计算、分析和仿真,与试验值的比对,满足耐高温技术要求;对簧片组件的耐高温能力、尺寸、结构和形状等进行了详尽的核算,满足参数设计要求,形成高温开关设计方法。二、研究高温环境簧片接触压力及热应力变化情况。簧片组件是高温开关的关键零组件,影响产品的结构、动作转换、电性能和工作可靠性。通过对簧片常温条件下和高温条件下的实际工作情况,探索簧片接触压力的变化,确定高温开关设计应掌握的压力计算方法,首次探索出高温开关的设计理念。掌握簧片在热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出高温下簧片的工作挠度和触点压力应是常温下的11.2倍的设计系数的结论。三、高温绝缘性能是影响高温开关电性能参数的重要技术指标,其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温开关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对高温开关模型注塑结构的应用评判,探索设计和制造高温开关复杂结构、零件的工程化应用。对关键性组合按钮和触簧系统结构配合间隙开展分析,提出常温和高温下的间隙的选取要求。得出触点压力/开关重量的比值应为0.00250.01,且触点压力应大于1N的设计要求;选取代表性开关结构,开展了振动验证试验,得出高温开关的结构间隙是行程开关结构间隙的1.52.5倍系数的结论。

王醴均[5](2019)在《化学发泡环氧树脂基微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孔发泡是塑料制品轻量化、功能化同时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概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团队对聚合物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及开发主要集中在热塑性聚合物,然而,对以热固性环氧树脂为基材制备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鲜有报道,且报道的制备工艺主要是超临界CO2间歇发泡法,这种工艺成型周期长,制备的样品尺寸小,难以实际应用。本论文以环氧-酸酐固化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无机粒子及基体树脂配比调控环氧预聚体的凝胶网络结构,并结合化学发泡的工艺参数,开发了自由发泡制备环氧树脂基微孔发泡材料的新工艺,揭示了其泡孔结构调控的内在机制。为了进一步改善泡孔质量,探讨了受限发泡工艺对环氧树脂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限发泡在降低泡孔尺寸的同时,也会导致发泡材料的交联固化度降低,出现逆温度—时间—转化率(TTT)固化图谱规律的现象。通过揭示这一现象的内在分子作用机制,开发了受限-自由发泡相结合的两步发泡工艺,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受限发泡工艺的不足,并探明了两步发泡工艺参数对环氧树脂基发泡材料泡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无机碳系导电填料(碳纳米管),制备了环氧树脂基导电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密度及三种发泡工艺对环氧树脂复合发泡材料力学、导电及导热性能的影响,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功能化的环氧树脂基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奠定了基础。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首先研究了自由发泡条件下发泡工艺参数、纳米无机成核剂、基体树脂组成对泡孔形态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制备的微孔发泡样品进行了力学及隔热性能测试,建立了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预固化程度是获得高品质环氧微孔发泡材料的前提条件,升高发泡温度和增大发泡剂含量都会增大泡孔尺寸,恶化泡孔结构。加入无机纳米成核剂可以改善泡孔质量,但不同无机粒子的效果不同,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改善泡孔质量的效果要优于纳米二氧化硅(SiO2),且两者可以协同改善泡孔质量。引入高环氧值的环氧树脂可以有效提高预聚体交联密度,从而降低泡孔尺寸。但总的来说,自由发泡条件下难以获得泡孔尺寸小于30μm的环氧树脂基发泡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OMMT在降低泡孔尺寸的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室温储能模量,此外,通过基体树脂复配提高交联密度也有利于提高复合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传统空心玻璃微珠填充制备的环氧泡沫塑料相比,化学发泡法制备的发泡材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但压缩性能不如前者。通过发泡空间的受限,可以将泡孔尺寸由52μm降低到14μm,泡孔密度由3.94×107cells/cm3增大到9.66×107cells/cm3,但材料表观密度则由0.279g/cm3增大到了0.993g/cm3。此外,受限发泡会降低发泡材料的交联固化度,出现逆温度—时间—转化率(TTT)固化图谱规律的现象,使得受限发泡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初始热分解温度T5%明显低于自由发泡样,这归因于发泡材料内部压缩的气体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阻碍了体系后期的醚化交联反应。为了获得泡孔细小的轻质环氧树脂基发泡材料,同时消除压缩气体的影响,以环氧树脂/碳纳米管(EP/CNTs)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受限—自由发泡相结合的两步发泡法,研究了受限时间、发泡空间及发泡剂含量对泡孔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测试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与自由发泡法相比,两步法明显改善了泡孔质量,且基本没有降低微孔材料的交联密度,其泡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导电性能的变化也有一些新现象。CNTs在改善泡孔质量的同时,还起到了增强和赋予材料导电功能性的作用,但没有大幅提高环氧发泡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三种发泡工艺(自由,受限,两步)制备了不同密度的EP/CNTs复合发泡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宏观性能,结果表明,发泡工艺不仅影响泡孔结构,而且影响树脂的交联结构和导电网络结构,相同密度下,自由发泡样的电导率最高,受限发泡样的热导率最大,但两步发泡样的模量最高。

陈彤[6](2015)在《导电性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电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复合材料,在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电复合材料已逐渐向航空航天、军工等高尖端领域扩展。由于这些领域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国内外研究者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备具有更高导电性能和稳定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以满足高导电领域的使用要求。本文选用了两种新型的导电填料一镀镍碳纤维和镀镍石墨粉,并以工程塑料PC/ABS为树脂基体,采用挤出电缆包覆工艺制备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镀镍碳纤维填充量,镀镍石墨粉填充量,注塑颗粒长度,注塑螺杆转速、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及偶联剂等对该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以上部分研究中,通过观察导电填料在树脂中分布的微观结构来解释相关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得到的结果如下:1、在制备该导电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分别改变了镀镍碳纤维含量和镀镍石墨粉含量,研究并分析了这两种导电填料对该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复合材料颗粒长度对该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镀镍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镀镍石墨粉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下降。2、研究和分析了注塑机螺杆转速、注塑压力、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该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当螺杆转速、注塑压力和保压压力分别为140r/min、85MPa和64MPa时,该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最佳,体积电阻率为1.15Ω.cm。3、 研究和分析了镀镍碳纤维经偶联剂KH560处理后对该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成型工艺条件下,经偶联剂处理的镀镍碳纤维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作用。

史航[7](2011)在《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塑料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电线电缆、电子电气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某些领域塑料的绝缘性能反而变成了不利因素,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改善塑料的导电性能。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改进分子结构,即制备结构型导电塑料,另一种是与可导电的填料复合,即制备复合型导电塑料。目前生产纤维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工艺主要为双螺杆反应挤出工艺,纤维在该工艺过程中受到很强的剪切作用,导致纤维长度过短,添加量高,而且纤维对设备磨损严重。国外已经有企业采用电缆包覆工艺生产导电塑料,该工艺可最大限度保持纤维的长径比,制备的导电塑料各项性能优异,但国内尚没有突破这一工艺的技术瓶颈。本研究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垄断,采用电缆包覆工艺成功制备了不锈钢纤维/聚碳酸酯/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SSF/PC/ABS)、碳纤维/尼龙6(CF/PA6)和镀镍碳纤维/PC/ABS(NCF/PC/ABS)三种复合型导电塑料,并分别对其显微结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屏蔽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先对三种导电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制备导电塑料,可使纤维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否则纤维易出现团聚现象。采用电缆包覆工艺制备的导电塑料,各方面性能均高于采用反应挤出工艺所制备的样品。(2)随着纤维含量(本文中所提到含量如无特殊说明均指质量含量)的提高,三种材料的导电性能都逐渐提高。其中NCF/PC/ABS的体积电阻率最低可达到10-2Ω·cm。CF/PA6的导电性能最差,只有100Ω·cm,由此也可看出CF镀镍后可大幅度提高其导电性。(3)CF对材料的增强效果最好,CF/PA6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47MPa,弯曲强度可到299MPa,而SSF对材料的增强效果最小。三种纤维的加入都会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另外,阻燃剂的加入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但不会影响其体积电阻率。(4)NCF/PC/ABS的屏蔽效能可达到7090dB,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和军用要求;SSF/PC/ABS的屏蔽效能也可达到3065dB,足够在一般电子电器设备上使用。(5)分别将三种材料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发现,三种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陈茂斌[8](2008)在《钒电池关键材料及外通道流量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钒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钒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是液态的钒离子,其功率由电堆决定,容量由电解液决定,这就增加了电池设计的灵活性,钒电池正负极的标准电势差为1.25V,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钒电池电压随着充放电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钒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大容量、能够大电流充放电、深度放电的液流储能电池。钒电池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经过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应用证明,钒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正步入大规模工业化前期。影响钒电池工程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电池关键材料集流体性能、负极电解液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和外部支管电解液分配均匀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设计并成功制备了大功率液流钒电池,为了提高电池综合性能,进行了一些基础性和工艺性研究工作,取得实用化成果,为钒电池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论文研究了石墨集流体钒电池充放性能、制备和表征了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性能;分析了对苯磺酸对负极电解液性能影响;主管在给定流量情况下,分析了钒电池外部支管的流量分配情况。本文设计并组装了8个单体的石墨钒电池组,电极有效面积达到784cm2,通过恒流限压充放电法研究了钒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初步建立了石墨钒电池稳定运行的充放电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钒电池较理想的充放电电流是50A(63.8mA/cm2),相应电池库仑效率是95.09%,能量效率是70.79%;钒电池充电容量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加而降低,放电容量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减少;在电流10100A的条件下,电池组的充电电压平台在12.8~15.4V之间,放电电压平台在12.2V~10.1V之间;长期过充使得石墨集流体被腐蚀,这严重影响了钒电池集流体的使用寿命,从而也影响了钒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要严格控制钒电池的充电电压,单体电池的充电电压不能超过1.75V;组装了4个单体石墨钒电池组,在不同环境工作温度条件下,采用恒流限压充放电法研究了石墨钒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钒电池的较理想工作温度在26℃左右。将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颗粒、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乙炔黑、碳纤维、分散剂高速搅拌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最后注塑成型得到31mm×31mm×31mm聚乙烯导电塑料板,表征了聚乙烯导电塑料性能,并且组装成电极有效面积为784cm2,含有4个单体的钒电池组,进行了充放电性能研究。聚乙烯导电塑采用注塑成型,因此能够批量化生产,成本低。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导电塑料样品具有防渗漏、耐强酸腐蚀、耐过充电能力强以及电化学活性低性能;聚乙烯导电塑料导电性高,能够达到0.2?·cm,扫描电镜图表明导电塑料形成了导电网络;聚乙烯导电塑料拉伸强度为47.6MPa,断裂伸长率1.6%和电化学活性较低,能够满足钒电池集流体的使用要求;聚乙烯导电塑料钒电池能够在40A电流条件下充放电,能够满足钒电池在中等电流密度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聚乙烯导电塑料钒电池在反极条件下充电电压上升很缓慢,单体充电电压只能达到0.775V。将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液、导电填料、蒸馏水混合均匀,脱水、烘干,异丙醇浸泡物料,碾压,模压,烧结等工序制得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样品,表征了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石墨是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中较理想的导电填料;石墨用量77wt%的样品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导电网络,相应的体积电阻率是0.070?.cm,拉伸强度12MPa;样品具有防渗漏、耐强酸腐蚀、耐过充电能力强以及电化学活性低性能;通过层积复合法和高温烧结工序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样品的导电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适合用作钒电池的集流体。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甲苯磺酸对负极电解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mo·L-1负极电解液里添加0.15wt%对甲苯磺酸,能够提高负极电解液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主管在给定流量条件下,研究了钒电池外部支管的流量分配。分析了支管管径、支管入口速度、支管出口压力和介质粘度对钒电池外部支管流量分配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满流条件下,介质为水时,支管管径相同,从靠近入口的支管开始,由近及远支管的流量依次增加,当支管数增加到15时,最后支管的流量下降;支管出口压力和入口流速对支管流量的均匀性影响不大;在满流条件下,介质粘度在0.001Pa.s0.07 Pa.s内变化,随着粘度的增大,各支管流量不均匀性增加,同时靠近主管入口的同一支管管道流量变大,而远离主管入口的同一支管管道流量变小;在满流条件下,当管路的支管数增加,主管直径增加时,介质粘度的变化对支管流量均匀性的影响增加。

裴志强[9](2007)在《聚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不断升温,很多产品已经实验了工业化。本实验制备了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PP)、天然橡胶(NR)为基体,乙炔炭黑和导电炭黑(carbon black)填充的导电复合材料。同时测量了上述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流动速率,基体的结晶度,复合材料电性能和温度的关系,以及利用电镜图片观察了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讨论了影响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因素:基体,导电填料,加工方法。研究发现,以HDPE为基体的HDPE/CB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最低电阻率可以达到3Ω·cm,EVA的加入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但同时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当EVA含量在37.5%-50%之间时,可以得到较理想的加工性与导电性能的平衡点。HDPE/CB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具有不稳定性,随着电压和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下降。同时HDPE/CB复合材料具有正温度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的电阻率增加。根据电镜图片可以看出,CB在树脂中主要以集团形式存在,而且在HDPE/EVA/CB复合材料中CB主要偏析于HDPE相中。最后,文章讨论了HDPE/CB复合材料在焊接应用上的可能性以及不足之处。

梁琦,严正文,贾润礼[10](2007)在《导电纤维在屏蔽塑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导电屏蔽塑料是防止静电危害、电磁波污染的一种有广泛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碳纤维、碳纳米管、不锈钢纤维、铜纤维和各种镀金属纤维填充导电屏蔽塑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二、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1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通道理论
    1.2 炭黑作为导电填料的优势所在
2 几种典型的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2.1 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
    2.2 导电橡胶
3 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导电蜡模的前景
    3.1 精密铸造导电蜡模的改性需求
    3.2 制作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导电蜡模
4 结 语

(2)基于粒料3D打印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引言
    1.2 3D打印技术分类
        1.2.1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
        1.2.2 光固化成型技术(SLA)
        1.2.3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
        1.2.4 其他3D打印成型技术
    1.3 粒料3D打印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1.4.1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4.2 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4.3 应用领域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本文来源
2 新型粒料3D打印成型设备的设计与优化
    2.1 引言
    2.2 设备整体方案设计
    2.3 熔融塑化模块
    2.4 按需挤出模块
    2.5 三维运动模块
    2.6 控制模块
    2.7 设备部分结构优化
    2.8 本章小结
3 MWCNTs/TP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配方
        3.2.4 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3.3.1 3D打印挤出丝导电性能测试
        3.3.2 3D打印挤出丝与标准挤出丝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MWCNTs/TPU复合材料3D打印制品力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拉伸测试样条的制备
        4.2.4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4.3 填料含量的影响
    4.4 成型路径的影响
    4.5 工艺参数的影响
        4.5.1 工艺参数的匹配研究
        4.5.2 温度的影响
        4.5.3 层高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MWCNTs/TPU复合材料在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超材料吸波体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
    5.3 超材料吸波体的理论分析基础
        5.3.1 超材料的概念与分类
        5.3.2 超材料吸波体的吸波原理分析
        5.3.3 阻抗匹配特性与衰减特性
        5.3.4 常用的超材料分析方法
    5.4 基于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研究
        5.4.1 吸波体单元结构的设计与制造
        5.4.2 吸波体单元特性的仿真分析
        5.4.3 超材料吸波体的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精密铸造蜡模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导电高分子材料
        1.2.1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2.2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通道理论
        1.2.3 炭黑作为导电填料的优势
    1.3 几种典型的炭黑填充型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
        1.3.1 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
        1.3.2 炭黑填充型导电橡胶
        1.3.3 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
    1.4 电泳沉积制备ZrSiO_4陶瓷层
        1.4.1 电泳沉积工艺的原理
        1.4.2 电泳沉积工艺的优势
        1.4.3 电泳沉积工艺制备ZrSiO_4悬浮液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制备
        2.3.1 具体的制备工艺
        2.3.2 原材料类型
        2.3.3 蜡模的电阻率测试
        2.3.4 炭黑粒子以及蜡模的微观形貌观察
        2.3.5 蜡模的硬度测试
        2.3.6 蜡模的流体粘度测试
        2.3.7 蜡模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2.4 电泳沉积法制备精密铸造蜡模表面的ZrSiO_4陶瓷层
        2.4.1 制备ZrSiO_4悬浮液
        2.4.2 ZrSiO_4悬浮液的电导率测试
        2.4.3 电泳沉积装置
        2.4.4 蜡模表面ZrSiO_4陶瓷层的制备
第三章 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导电蜡模
    3.1 炭黑粒子表征
    3.2 单一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
        3.2.1 单一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电阻率测试
        3.2.2 单一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硬度测试
        3.2.3 单一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3.2.4 单一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流体粘度测试
        3.2.5 单一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微观形貌观察
    3.3 双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
        3.3.1 双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制备
        3.3.2 双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电阻率测试
        3.3.3 双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硬度测试
        3.3.4 双炭黑填充型精密铸造蜡模的微观形貌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泳沉积法制备精密铸造蜡模表面的ZrSiO_4陶瓷层
    4.1 ZrSiO_4悬浮液中悬浮介质的选择
    4.2 ZrSiO_4悬浮液的电导率测试
    4.3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4.3.1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与沉积电压的关系
        4.3.2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与沉积时间的关系
    4.4 蜡模表面沉积的ZrSiO_4陶瓷层表征
        4.4.1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的物相分析
        4.4.2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的截面形貌分析
        4.4.3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的结合强度测试
        4.4.4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的干燥失重试验
        4.4.5 蜡模表面沉积ZrSiO_4陶瓷层的自然老化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高温滑动接触式开关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行程开关结构及工作原理
    1.4 行程开关参数定义
    1.5 国内外发展趋势
        1.5.1 国内发展趋势
        1.5.2 国外发展趋势
        1.5.3 与型号及国外产品的差距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滑动接触式结构耐高温关键技术设计
    2.1 高温开关关键技术及参数
    2.2 高温开关设计要求
        2.2.1 产品应用特性说明
        2.2.2 主要技术设计指标
    2.3 高温开关设计方案
        2.3.1 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
        2.3.2 动作特性参数设计
        2.3.3 电性能参数设计
        2.3.4 热参数设计
        2.3.5 力学特性设计
        2.3.6 弹簧参数设计
        2.3.7 冲击设计
        2.3.8 密封性设计
        2.3.9 结构参数
        2.3.10 产品结构设计
        2.3.11 总体设计
        2.3.12 可靠性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滑动接触式簧片接触压力特性与参数设计
    3.1 铍青铜耐高温能力分析与应力松弛机理研究
        3.1.1 铍青铜耐高温能力分析
        3.1.2 铍青铜应力松弛机理研究
    3.2 簧片触点压力工作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3.3 铍青铜高温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高温对簧片尺寸参数的影响
        3.3.2 高温对簧片表面质量的影响
        3.3.3 高温对簧片触点压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滑动接触式开关结构间隙研究与参数设计
    4.1 高温开关绝缘材料特性与分析
    4.2 模型注塑结构件对高温滑动接触式结构的影响分析
    4.3 高温开关绝缘材料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耐潮湿试验
        4.3.2 耐高温试验
        4.3.3 工艺参数试验
        4.3.4 高温试验
    4.4 结构间隙设计
    4.5 结构间隙试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研究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化学发泡环氧树脂基微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孔塑料概述
    1.2 微孔发泡聚合物成型技术
        1.2.1 间歇发泡成型
        1.2.2 连续挤出发泡成型
        1.2.3 注塑发泡成型
    1.3 环氧树脂概述
    1.4 环氧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
        1.4.1 物理发泡法
        1.4.2 空心微球填充法
        1.4.3 化学发泡法
        1.4.4 其他制备方法
    1.5 环氧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1.5.1 发泡工艺参数
        1.5.2 配方组成
    1.6 环氧泡沫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1.6.1 力学性能
        1.6.2 隔热性能
        1.6.3 导电性能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环氧树脂微孔结构的调控及性能表征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样品制备
        2.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EP/SiO_2)复合体系
        2.3.2 环氧树脂/纳米蒙脱土(EP/MMT)复合体系
        2.3.3 环氧树脂/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EP/MMT/SiO_2)复合体系
        2.3.4 混合环氧树脂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受限发泡下环氧发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样品制备
        3.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逆温度—时间—转化率(TTT)固化图谱规律的现象及机理分析
        3.3.2 密度—转化率关系及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氧导电复合发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样品制备
        4.2.3 实验测试与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自由发泡下CNTs含量对发泡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4.3.2 两步发泡法及EP/CNTs复合发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4.3.3 发泡工艺对复合发泡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导电性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导电塑料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1.2.1 导电塑料的发展状况
        1.2.2 导电塑料面临的问题
        1.2.3 导电塑料的应用
    1.3 导电塑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1.3.1 结构型导电塑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1.3.1.1 结构型导电塑料的种类
        1.3.1.2 结构型导电塑料的制备方法
        1.3.2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1.3.2.1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种类
        1.3.2.2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方法
    1.4 纤维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及其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1.4.1 纤维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
        1.4.1.1 导电网络的形成
        1.4.1.2 导电理论
        1.4.2 纤维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1.5 研究计划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
        1.5.4 研究方案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样品的制备
    2.3 导电填料的处理过程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纤维含量的测试
        2.4.2 导电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2.4.3 纤维分散性的表征
        2.4.4 纤维长度的测量
        2.4.5 力学性能的测试
        2.4.6 断面形态的表征
第三章 导电填料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原料的选择
    3.2 导电填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3.2.1 镀镍碳纤维含量对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的影响
        3.2.2 镀镍碳纤维含量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的影响
        3.2.3 镀镍石墨粉含量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的影响
    3.3 颗粒长度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能的影响
    3.4 导电填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镀镍石墨粉含量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3.4.2 镀镍碳纤维含量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注塑工艺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4.1 螺杆转速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能的影响
    4.2 注塑压力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能的影响
    4.3 保压压力对镀镍石墨粉/镀镍碳纤维/PC/ABS导电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偶联剂处理镀镍碳纤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1 偶联剂处理镀镍碳纤维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5.2 螺杆转速对含偶联剂处理的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5.3 偶联剂处理镀镍碳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不同种类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对比
        5.4.1 不同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5.4.2 不同种类导电填料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需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介绍
附件

(7)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导电塑料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1.1.1 导电塑料的发展背景
        1.1.2 导电塑料的发展现状
    1.2 导电塑料的分类
        1.2.1 结构型导电塑料
        1.2.2 复合型导电塑料
    1.3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导电机理
        1.3.1 导电网络的形成
        1.3.2 载流子的迁移
    1.4 导电塑料的应用
    1.5 导电塑料的发展展望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SSF/PC/ABS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和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设备及仪器
        2.2.3 样品制备工艺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SF/PC/ABS的显微结构
        2.3.2 SSF含量对SSF/PC/ABS导电性能的影响
        2.3.3 SSF含量对SSF/PC/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 阻燃剂的加入对SSF/PC/ABS性能的影响
        2.3.5 不同的加工工艺制备的SSF/PC/ABS的性能对比
        2.3.6 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F/PA6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和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设备及仪器
        3.2.3 样品制备工艺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F/PA6 的显微结构
        3.3.2 表面处理对CF分散性能的影响
        3.3.3 CF含量对CF/PA6 导电性能的影响
        3.3.4 CF含量对CF/PA6 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阻燃剂的加入对CF/PA6 性能的影响
        3.3.6 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比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NCF/PC/ABS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和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设备及仪器
        4.2.3 CF连续电镀镍工艺制备NCF
        4.2.4 电缆包覆工艺制备NCF/PC/ABS
        4.2.5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CF的镀层分析
        4.3.2 NCF/PC/ABS的显微结构
        4.3.3 NCF/PC/ABS与CF/PA6 的导电性能对比
        4.3.4 NCF含量对NCF/PC/ABS力学性能的影响
        4.3.5 SSF/PC/ABS与NCF/PC/ABS的屏蔽性能对比[99]
        4.3.6 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比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钒电池关键材料及外通道流量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1.2 储能技术
    1.3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1.4 钒电池的研究状况
        1.4.1 钒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1.4.2 国外钒电池的研究状况
        1.4.3 国内钒电池的研究状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和设备
    2.2 电解液制备和浓度测定
        2.2.1 电解液制备
        2.2.2 电解液浓度测定
    2.3 隔膜处理
    2.4 钒电池电极制备
        2.4.1 电池组件清洗
        2.4.2 集流体组装
        2.4.3 组装集流体检漏
        2.4.4 电极制备
    2.5 钒电堆制备
    2.6 钒电池系统集成
    2.7 集流体性能表征和钒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2.7.1 集流体性能表征
        2.7.2 钒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3 集流体制备和性能表征
    3.1 石墨集流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1.1 石墨集流体的制备
        3.1.2 石墨集流体电位性能表征
        3.1.3 石墨集流体钒电池组充放电性能研究
        3.1.4 小结
    3.2 高密度聚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2.1 高密度聚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的制备
        3.2.2 高密度聚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的性能研究
        3.2.3 小结
    3.3 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3.3.1 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的制备
        3.3.2 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集流体的性能表征
        3.3.3 小结
4 负极电解液的研究
    4.1 石墨工作电极的制备
    4.2 V( Ⅲ)负极电解液的制备
    4.3 添加对甲苯磺酸后的负极电解液性能
        4.3.1 未添加对甲苯磺酸的负极电解液循环伏安特性线
        4.3.2 对甲苯磺酸对负极电解液的影响
        4.3.3 扫描速度的影响
        4.3.4 添加对甲苯磺酸后的负极电解液循环性能的影响
        4.3.5 电解液浓度的影响
    4.4 结论
5 钒电池外部管道流量分配研究
    5.1 理论模型-变质量动量方程
        5.1.1 管内摩擦系数λ
        5.1.2 动量交换系数k
        5.1.3 沿程静压分布
    5.2 数值计算模拟
        5.2.1 数值模型的描述
        5.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5.2.3 介质特性的确定
        5.2.4 网格划分
        5.2.5 求解策略
    5.3 5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研究
        5.3.1 水介质时支管管径对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3.2 入口速度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3.3 支管出口压力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3.4 介质黏度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4 10支管管道的流量分配研究
        5.4.1 水介质时支管管径对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4.2 入口速度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4.3 支管出口压力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4.4 介质黏度对支管管道流量的影响
    5.5 15支管管道的流量分配研究
        5.5.1 水介质时支管管径对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5.2 入口速度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5.3 支管出口压力对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5.4 介质黏度对优化支管管道流量分配的影响
    5.6 小结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钒电池储能系统
    6.1 钒电池系统满足太阳能光伏发对储能系统的要求
    6.2 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钒电池储能系统
        6.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6.2.2 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
        6.2.3 钒电池
        6.2.4 钒电池放电控制系统
        6.2.5 泵循环系统
    6.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9)聚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导电高分子概述
    1.2 导电高分子的分类
        1.2.1 按结构分类
        1.2.2 按体积电阻率分类
        1.2.3 按填料种类分类
        1.2.3.1 碳系填充型
        1.2.3.2 金属填充型
    1.3 导电塑料的应用
        1.3.1 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应用
        1.3.2 在家电上的应用
        1.3.3 在电子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1.4 复合型导电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
        1.4.1 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1.4.2 导电填料的影响
        1.4.3 导电填料的形状和尺寸的影响
        1.4.4 加工条件的影响
    1.5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
        1.5.1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5.2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5.3 炭黑导电特征、机理以及发展方向
    1.6 本论文的内容以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HDPE/CB复合材料样片的制备
        2.3.1.1 HDPE/CB(乙炔炭黑)
        2.3.1.2 HDPE/CB(导电炭黑)
        2.3.2 EVA/CB复合材料样片的制备
        2.3.3 HDPE/EVA/CB复合材料样片的制备
        2.3.4 PP/CB复合材料样品的制备
        2.3.5 HDPE/NR/CB复合材料样品的制备
        2.3.6 性能测试
        2.3.6.1 电阻率的测试
        2.3.6.2 用SourceMeters 2400测试伏安特性
        2.3.6.3 用SourceMeters 2400测试R-T曲线
        2.3.6.4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
        2.3.6.5 电阻率的温度特性测试
        2.3.6.6 DSC测试试样的结晶度
        2.3.6.7 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的观察
第三章 导电性能的研究以及导电机理的讨论
    3.1 不同基体对于导电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影响的研究
        3.1.1 不同牌号的HDPE对HDPE/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3.1.2 EVA/CB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3.1.3 PP/CB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3.1.4 HDPE/EVA/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
        3.1.5 HDPE/NR/CB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3.2 加工方法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3.2.1 混炼时间对HDPE/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3.2.2 混炼顺序对HDPE/EVA/CB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导电填料对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第四章 复合材料电稳定性的研究
    4.1 HDPE/CB复合材料的电稳定性
    4.2 HDPE/EVA/CB复合材料的V-I曲线
    4.3 HDPE/CB与EVA/CB复合材料的R-t曲线
    4.4 HDPE/EVA/CB复合材料的R-t曲线
第五章 从结晶度和电镜图片分析导电机理
    5.1 复合材料结晶度对于体系电阻率的影响
    5.2 CB的微观分部情况
    5.3 HDPE/EVA/CB复合材料的SEM照片
第六章 熔体流动速率与炭黑填充率的关系
第七章 电阻率温度特性的测试
    7.1 概述
    7.2 HDPE/CB复合材料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7.3 HDPE/EVA/CB复合材料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HDPE基导电复合材料用于焊接应用的讨论
第九章 结论
    9.1 电阻率与导电机理
    9.2 复合材料的点稳定性
    9.3 炭黑分布问题
    9.4 熔体流动速率,PTC效应与炭黑填充率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家好,吴赟,吕海洋,王俊. 广州化工, 2020(09)
  • [2]基于粒料3D打印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成型研究[D]. 董法魁.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3]精密铸造蜡模的改性研究[D]. 刘家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高温滑动接触式开关关键技术研究[D]. 郑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化学发泡环氧树脂基微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醴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导电性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D]. 陈彤.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3)
  • [7]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及性能[D]. 史航. 天津大学, 2011(05)
  • [8]钒电池关键材料及外通道流量分配研究[D]. 陈茂斌. 重庆大学, 2008(06)
  • [9]聚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 裴志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6)
  • [10]导电纤维在屏蔽塑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梁琦,严正文,贾润礼. 塑料制造, 2007(04)

标签:;  ;  ;  ;  ;  

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