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秦巴山区河流道路治理调查报告

陕南秦巴山区河流道路治理调查报告

一、陕南秦巴山区川道治理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耿鹤[1](2020)在《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及其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推进,山地型传统村落在面临保护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原住民流失与无计划返乡并存的现象,其特色组团体系消逝,千沟一面的发展态势日渐凸显,山腰与山顶聚落空废与沟谷聚落的无序扩张,不合理的旅游、工业开发与传统村落的保护目标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得部分村落原真性与完整性状态受到严重冲击。安康地处秦巴山区,仍有大量山地型传统村落,在生态移民基本完成、特色山腰、山顶聚落组团仍在空心化的情况下,其空间保护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传统村落的原真性、整体性保持是满足国家传承传统文明价值社会总体需求的必要条件,而山腰、山顶农耕聚落作为古代农耕文明一类重要载体,体现出人类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农业智慧,聚落组团体系是否可以保护下来,保护下来是否能够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本文在相关理论拓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系统阐述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现状-多元影响因素作用下村落生成规律的空间解析-村落空间保护面临问题的系统解析-依据规律根据问题制定保护策略”的逻辑展开研究。文中首先对研究主体所处的安康地区进行了相关背景的概括,然后对村落的分布及交通现状分析后,依次从安康各个山地传统村落的地域空间、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及保护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宏观层面上,微“域”组团体系;中观层面上,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微观层面上,多元民居院落进行了详细的空间解析;进一步系统性地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解析其生成脉络,以此作为未来村落保护的空间依据。其次,通过对实地调研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整理,得出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对村落空间保护面临的问题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解析,以此作为未来村落管控的空间依据。最后,以保持村落原真性与整体性为目标,依据村落空间生成规律与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由“价值-保护”转向“价值-实践-保护”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前提以及更具操作性的区域组团化联动式保护、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动态保护、聚落内部空间结构有机保护、多元民居院落活态保护的保护策略,以期对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达到更好的效果。

魏唯一[2](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刘又萁[3](2019)在《基于潜力评价的陕西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且成效显着。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也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大、中城市出现一系列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扩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等;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空间不均衡和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间不均衡状态明显。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逼近60%,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城镇化任务依然艰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个一亿人”的城镇化发展目标1。数量庞大的转移人口仅靠大中城市难以消化,也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而我国县域城镇数量众多,空间与资源环境限制较少,城镇化发展潜力大,能够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陕西省位于中西部过渡区域,人口流出大于流入,异地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现象突出,如何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并同时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陕西省84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按照新时代发展要求,聚焦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和问题,从转移人口自身和城镇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城镇化主要影响因素,藉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县域城镇化发展潜力,根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省域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域,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县域城镇化发展布局优化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陕西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呈减小趋势,但人口空间集聚特征初显,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且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紧密分布。此外,县域农村人口城乡“三栖”型流动现象比较普遍。县域城镇能够满足人口发展需求,但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导致县域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人口在大城市就业、家属在县域城镇购房置业,同时家庭又经营着农村土地并在村庄保留宅院,难以与乡村脱离关系,从而形成“大城市—县城或重点镇—村庄”三栖流动新格局。(2)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能力和设施保障水平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县域城镇化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据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城镇化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省84个县县域城镇化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县域城镇化发展潜力区域差异较大,低发展潜力县域数量占比60%,而高发展潜力县域空间集聚态势明显,主要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关中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沿线,以及陕南汉中盆地、月川河道、商丹谷地周边地区。(3)县域城镇化发展布局亟待优化。基于发展潜力评价结果,从宏观省域层面将84个县划分为四个等级,确定7个高发展潜力县域和30个中高发展潜力县域作为重点发展区域优先发展;从中观区域层面因地制宜地提出关中“一核、四轴、多点”、陕南“核心—边缘”、陕北“两极—两轴—多点”的城镇化布局模式;从微观层面,聚焦城镇化发展的问题、短板,从产业发展、设施承载和政策制度三个方面强化综合支撑体系。

成思宁[4](2019)在《陕南地区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村镇地区出现了居民点分布零散、交通网络联系弱、土地利用率低下等空间问题。陕南地区南秦河流域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流域内生态安全和村镇发展。陕南地区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对于解决陕南地区村镇生态安全问题和推动村镇空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村镇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城镇规划探寻一种新的思路。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开展南秦河流域范围内的村镇空间整合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基础资料与实地调研考察,进行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现状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村镇空间整合措施。本研究希望通过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研究,为陕南地区类似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村镇发展、移民安置提供策略参考和借鉴意义,同时进一步深化与补充村镇空间整合研究的理论体系。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的现状特征,归纳总结村镇空间现状问题:村镇空间节点分散化、产业基底破碎、土地利用率低等等。其次,从流域镇村体系整合、村镇居民点整合两个角度引导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南秦河流域镇村体系整合包括流域生态系统整合、镇村体系结构整合和基础设施网络整合三大内容。通过适宜发展的斑块、通达安全的廊道和保护完整的基质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划分空间管制分区,制定空间管制策略,引导村镇适度发展。提出流域村庄发展分类:撤村改居型、镇村一体型、集聚发展型、迁村并点型和移民搬迁型,并以此为基础引导镇村体系结构整合。通过加强村镇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镇基础设施一体化。南秦河流域村镇居民点整合包括城镇社区整合和新农村社区整合。城镇社区整合分为城市社区整合和城镇镇区整合,城市社区整合逐渐改变传统的农村模式为城市社区管理,城镇镇区整合对金陵寺镇区和杨斜镇区进行城镇功能结构和各类用地布局。新农村社区整合引导村庄科学合理的开展迁村并点和整体搬迁工作。通过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研究,为南秦河流域及陕南地区类似小流域的村镇空间整合提供借鉴参考,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村镇空间整合研究的理论体系。

余咪咪[5](2017)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避灾减灾、减贫脱贫、建设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经济,2011年陕西省政府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目的是保障居民生存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实施五年以来,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许多问题逐渐凸显,生态承载论证不足、人口再分布不协调,产业支撑带动不足、人与资源矛盾突出,移民需求关注不足、社会网络难以建立,城乡统筹选址不足、缺乏适宜性营建模式。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移民搬迁安置实践的经验和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求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适宜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移民搬迁安置区的建设,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提供启示和借鉴。论文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研究视角,试图探求适宜于安康的环境条件、可行性强的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与策略,从区域和个体层面引导移民搬迁安置区的合理营建。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主旨,通过“解读本底、总结现状、分析机制、构建模式、提出策略、评价反馈”六个方面逐步推进的研究框架。首先,从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和空间营建四个方面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环境本底进行解读,明确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约束条件。其次,通过对安康2011-2015年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目标、工作框架、类型、生态恢复与营建、产业支撑与资源利用、社会网络与社会管理保障及空间营建的梳理,总结了当前营建的成效、归纳了营建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营建存在的问题、移民的需求以及新型城镇化内涵要旨,明确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特征,并围绕营建目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营建路径三个方面,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的研究框架,完成由问题到方法的转化。进而,从区域和移民搬迁安置区两个尺度层面提出营建策略,区域尺度下侧重人口再分布的合理调控基础上的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提出市域、县域两个层面的综合选址方法;移民搬迁安置区尺度下侧重营建的可操作性,通过“基本单元”的研究合理确定移民搬迁安置区的规模,针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中生态自然、社会人文与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营建策略与实施原则。最后,建立涵盖目标、过程、结果的PPR评价体系,衡量目标实现度、营建过程合理性以及营建造成的影响,并应用于现状评价实证反馈。本文通过对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本底、现状、营建模式及策略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移民搬迁安置区自区域至个体的选址方法体系,提出了移民搬迁安置区基本单元的概念及其适宜规模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移民搬迁安置区的PPR评价体系;在理论层面上对既有移民理论的系统整合、完善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理论研究体系框架;实践层面上为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移民搬迁安置区的建设提供启示。

张国昕[6](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王小英[7](2015)在《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陕西省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状况不清、肥料结构不明、施肥效果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陕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及文献资料,分析了陕西省施肥现状与近40年农户施肥和土壤肥力的历史演变,揭示了当前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渭北旱塬、关中灌区和陕南秦巴山区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为4269、6437和3742kg/hm2,全省平均5334 kg/hm2。全省小麦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83、110和21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35.02、51.17和134.60 kg/kg。化学氮肥投入过量农户平均68.4%,数量达5.37万吨。磷肥投入过量平均41.0%,数量达2.17万吨。全省化肥N、P2O5和K2O投入不足农户分别为5.6%、38.1%和77.5%,有机肥施用仅占23.7%。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西省小麦产量可增加24.90万吨。小麦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2)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关中灌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7867、7077、6886和4872 kg/hm2,全省平均6779 kg/hm2。全省玉米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230、63和20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32.87、113.17和228.90kg/kg。化学氮肥投入过量农户平均63.2%,数量达6.59万吨。磷肥投入过量平均30.8%,数量达1.20万吨;投入不足平均58.8%,数量为3.08万吨。全省钾肥投入不足农户达83.0%,有机肥施用仅占36.9%。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西省玉米产量可增加102.46万吨。玉米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3)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苹果园有机肥施用农户分别占99.96%、24.52%和20.37%,全省平均50.15%;化肥氮磷钾投入从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到关中灌区均是增加趋势,其中氮肥(N)由490 kg/hm2增加到619 kg/hm2,磷肥(P2O5)由318 kg/hm2增加到447 kg/hm2,钾肥(K2O)由73 kg/hm2增加到382 kg/hm2。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化学氮肥投入合理农户分别占18%、17%和12%,全省平均17%,过量分别占67%、74%和78%,全省平均72%;磷肥投入合理分别占12%、27%和15%,全省平均20%,过量分别占42%、52%和65%,全省平均50%;钾肥投入合理分别占11%、12%和14%,全省平均12%,不足分别占84%、48%和15%,全省平均56%。陕西省农户苹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是:氮肥投入过量、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4)陕北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马铃薯平均产量分别为23.0 t/hm2和15.4 t/hm2,全省平均22.3 t/hm2。全省马铃薯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55、78和13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183.66、402.42和561.75 kg/kg。陕北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区化学氮肥投入合理农户分别占43.0%和4.0%,全省平均39.4%;过量分别占24.5%和50.3%,全省平均26.9%。磷肥投入合理分别占64.6%和16.0%,全省平均60.1%;过量分别占21.9%和56.0%,全省平均25.0%。钾肥投入不足分别占96.9%和93.1%,全省平均96.6%。陕西省农户马铃薯施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5)陕南秦巴山区水稻平均产量为7822 kg/hm2,中等产量农户占50.9%。总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69、68、54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59、62、45 kg/hm2,偏生产力分别为51.52、135.69和158.26kg/kg。农户化肥氮、磷和钾投入合理分别为48.0%、42.4%和7.2%,过量分别为22.6%、11.2%和0.6%,不足分别为29.4%、46.5%和92.2%。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水稻可增产7.70万吨。该区域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6)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平均产量为2355 kg/hm2,中等产量农户占60.7%。总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79、80、54 kg/hm2,其中化肥氮(N)、磷(P2O5)和钾(K2O)投入量分别为145、62、34 kg/hm2。化肥氮磷钾施用量整体与产量都有显着的相关性,且各养分投入均表现出报酬递减趋势。农户化肥氮、磷和钾肥投入合理分别为38.5%、27.6%和25.9%,过量分别为15.2%、26.2%和10.3%,不足分别为46.3%、46.2%和63.8%。如果将施肥不足农户提高到合理水平,陕南秦巴山区油菜可增产5.61万吨。有机肥和硼肥施用农户分别只有45.3%和41.7%,施用硼肥平均增产101 kg/hm2。该区域油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钾肥、硼肥和有机肥投入不足比较普遍。(7)近40年陕北高原、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农户小麦和玉米化肥氮磷钾投入量以及产量均大幅度增加。70年代小麦和玉米地块土壤氮素表现为亏缺,80年底之后表现为盈余,且盈余量逐渐增加;土壤磷素也从亏缺逐渐转为盈余;而土壤钾素亏缺量越来越严重。近40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小麦和玉米氮肥、氮磷肥和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整体呈下降趋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磷肥和钾肥用量的增加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张博锋[8](2014)在《近代汉江水运变迁与区域社会研究》文中提出汉江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与汉朝、汉人、汉文化以及楚文化都有非常深远的渊源。几千年来,汉江一直有着舟楫之利。这使得汉江在传统中国社会交通体系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因为这条河流的空间布局极其特殊,有着沟通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功能,是中西部之间的通道和纽带。周秦汉唐宋元各代的战略争夺、行军路线,明清时期各地商帮的往来路线、官府驿站、榷关分布,都在汉江沿线留下了众多醒目的痕迹。在明清时期,汉江是一条沟通川陕甘豫鄂渝的重要商旅通道,有“千里黄金水道”和“汉江走廊”之称。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赞誉,是因为明代的边防政策带动了国内市场的形成以及长距离、跨地域的商贸运输,而汉江在水陆交通体系和市场分布中,是长江中游地区与西北诸省以及中原地区之间最为便捷的交通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中间站作用。水路交通运输在传统社会中具有人力消耗少、经济成本低、货物运量大等特点,这些都是陆地运输不能企及的。近代以降,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东渐传播,机械化动力交通运输工具开始在中国兴起。火轮(轮船)是最早的机械动力水运工具。其进入长江航运后,内河水运开始了向新时代的转型和过渡。火轮进入汉口附近的长江水面和汉江下游,标志着汉江水运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内河汉江水运的近代化过程,并不是顺利走向光明与辉煌的道路,而是不断式微、走向衰落的漫长历程。近代化并没有带来内河汉江水运的兴盛发展。当然,这不是交通近代化本身的错。汉江水运在近代的历程,遭遇到了市场分化、商路转移、陆运挤压、政策倾向、自然灾害以及时局动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构建的新陆运交通体系,陕甘诸省与华中地区的交通联系趋向铁路,淡化了汉江水运在全国市场网络与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由于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陆性国家,而且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均衡,新式交通发展只是起步阶段,汉江水运形成了以“木船为主体”、“轮船为导向”,新旧并行的发展趋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汉江因军事原因成为不相互通的两段。下游地区沦陷,中游成为两军对垒的前线,上游地区进入内部循环时期,同时因军事政治之需要而兴修了汉白、宝成等公路,秦巴山区与关中的经济社会联系则因陆地交通近代化的发展而加强。战时状态加速了陕甘诸省近代工业发展的进程,尤其是西迁的助推力,使纺织等工业技术扎根到关中,西北诸省千里贩运湖北布匹的市场需要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因时局变化以及铁路、公路的建设,在汉江上游与下游的联系中,水运交通在全局中的重要性也不再突出。到抗战结束后,汉江水运实质上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中的交通线路之一1950年后,汉江水运近代化的较为全面的展开,船舶机械动力化改进以及全流域阶梯开发将区域水运交通推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深入,在兴建拦河大坝、优先农田灌溉以及重视陆运发展、轻视水运的指导观念下,汉江流域的陆地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强大,水运则处于次要,甚至是不重要的地位。水陆交通之间,更符合追求便捷的社会需求。陆地运输网络不断扩张、升级的同时,传统水路交通运输的生存空间则日益缩减,汉江水运在时代大势的发展中日渐趋于衰落。汉江水运如此。中国所有内河水运也都大抵如此。

周样样[9](2013)在《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全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型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每年汛期都有新的地质灾害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每隔4年左右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其中最多一次死亡1800多人。近几年来频发的强降雨导致陕南地区地质灾害更为发育,在2010年百年一遇的强降雨中,陕西11个地质灾害重灾区全在陕南三市,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不仅为全区防灾减灾和工程防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对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依托陕南暴雨次生重大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以陕南地区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份的强降雨引发的5处突发型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前人资料、野外实地调查和定量计算、模拟的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陕南地区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典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附近的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和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典型滑坡、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指出5处地质灾害中有2处高速岩质楔形体滑坡—碎屑流、1处堆积层滑坡、1处折线形结构面控制的岩质滑坡和1处沟谷型泥石流。其次,对典型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控制因素,强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最直接的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强降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与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然后,利用极限平衡法、极射赤平投影法和数值模拟法(FLAC和UDEC)等方法对原始边坡在天然、暴雨或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坡体内部的主应力、剪应力状态、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稳定系数;并对大柴沟泥石流的易发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典型滑坡、泥石流灾害按照高速岩质楔形体滑坡—碎屑流、堆积层滑坡、折线形结构面控制的岩质滑坡和沟谷型泥石流4个类型分别进行成因机制研究。

高霞[10](2013)在《PP织物袋梯田筑坎型式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陕南地区是指陕西南部的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方,面积约7万km2,丘陵山地约占90%。坡改梯工程不仅是保证当地群众生活的温饱工程,也是陕南秦巴山区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土壤粘粒含量高、雨多强度大、土壤遇水膨胀等)和修筑、开发利用中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梯田田坎垮塌现象极为严重。为了解决垮坎问题,当地相关部门探索修筑了石坎梯田、混凝土预制件坎梯田、塑料编织袋坎梯田等,但因石料短缺、建设成本高、材料抗风化能力差等原因,没有得不到广泛普及和推广。经多方考察论证,引进了由聚丙烯、碳墨和抗紫外线成分复合而经工业纺织制成的布料,简称为PP织物袋,作为梯田筑坎的新材料。本文以PP织物袋梯田筑坎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力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梯田筑坎的相关技术规范,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验证,对PP织物袋梯田筑坎结构和型式以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理论计算PP织物袋梯田筑坎稳定性;二是实测分析PP织物袋梯田筑坎稳定性。其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PP织物袋梯田筑坎技术,对运用新材料PP织物袋作为梯田建设材料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作为梯田筑坎材料,经陕南秦巴山区易垮坎地区试验示范,PP织物袋具有抗老化、不降解、无毒、保水保土、耐酸碱、抗紫外线和便于绿化等特点,适宜在坡改梯工程中广泛使用。PP织物袋与联接扣交叠放置可以构成稳固三角结构,且为适用于不同土壤可采用单坎型、L坎型和反坡L坎型。(2)通过对单坎、L坎以及反坡L坎型这三种坎型的抗滑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系数和抗剪切强度的理论计算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单坎型的PP织物袋田坎,坎坡θ≥75°时,坎高控制在1.6m以下;60o<θ<75°时,坎高应控制在1.8m以下;θ≤60o时,可以修筑2m坎高;L坎型的PP织物袋田坎θ≥75°时,坎高应控制于1.6m以下;θ<75°时,可修筑2m坎高;反坡L坎型的PP织物袋田坎,坎坡θ≥85°以上时,坎高应控制在1.8m以下;坎坡θ<85°时,坎高应以2m为宜。(3)PP织物袋筑坎土压力野外实测的研究表明,从下向上修梯,表土逐台下移建设的梯田,土压力值沿土层深度呈线性分布,其值随田坎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研究显示暴雨、连阴雨是土压力值突增的最大原因,是导致PP织物袋筑坎垮坎的直接原因,而陕南膨胀土性是筑坎垮坎的间接原因。(4)坎高1m~1.4m,坎坡65°~75°的单坎型田坎,其各项稳定性指标实测结果显示,在无强降雨时,坎高1m~1.4m,坎坡65°~75°各项稳定系数均满足要求,不会产生破坏;在模拟强降雨后,坎高1m,坎坡65°~75°田坎,其各项稳定系数均满足要求不会发生破坏,而坎高1.2m、坡度65°~75°时,其抗倾覆稳定系数满足要求,抗剪切强度及抗滑系数出现不满足的情况,可能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塌破坏。

二、陕南秦巴山区川道治理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南秦巴山区川道治理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及其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研究的政策背景
        1.1.2 传统村落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层次示意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层次示意
    1.3 研究范围和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案例
    1.4 研究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研与深入访谈法
        1.5.3 田野调研
        1.5.4 跨学科研究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安康地区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现状
        1.6.2 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的相关研究现状
        1.6.3 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的相关研究现状
        1.6.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2 理论基础梳理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研究
        2.1.1 三生空间的界定
        2.1.2 山地传统聚落组团体系解析
    2.2 聚焦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变化的核心因素
        2.2.1 传统村落的多维属性研究
        2.2.2 影响村落空间的多元因素
    2.3 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策略的理论基础
        2.3.1 活态遗产保护策略
        2.3.2 “微更生”式空间保护策略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研究问题与研究要素
        2.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3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分布及地域背景
    3.1 安康地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
        3.1.2 经济文化及人口用地
    3.2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分布
        3.2.1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宏观分布
        3.2.2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中观区位及交通现状
    3.3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地域空间背景
        3.3.1 微“域”范围地域空间背景
        3.3.2 安康地域空间背景对村落布局的影响
    3.4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3.4.1 村落社会背景
        3.4.2 村落经济背景
        3.4.3 村落文化背景
    3.5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多元主体及保护现状
        3.5.1 村落人口变化特征
        3.5.2 多元主体相关现状
        3.5.3 村落保护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
    4.1 微“域”聚落组团体系
        4.1.1 微“域”聚落组团体系解析
        4.1.2 特色山地聚落组团体系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
        4.2.1 三种聚落类型的内部空间结构解析
        4.2.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多元民居院落
        4.3.1 多元民居院落解析
        4.3.2 多元民居院落形成与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1 微“域”组团体系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1.1 微“域”组团体系保护面临的问题
        5.1.2 微“域”组团体系保护面临问题原因的解析
    5.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2.1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保护面临的问题
        5.2.2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保护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5.3 多元民居院落保护面临问题的解析
        5.3.1 多元民居院落保护面临的问题
        5.3.2 多元民居院落保护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5.4 本章小结
6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策略
    6.1 区域组团化联动式保护
        6.1.1 以文化脉络为基础的线路化保护
        6.1.2 以微“域”为最小单元进行整体保护
    6.2 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动态保护
        6.2.1 现阶段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保护
        6.2.2 未来阶段微“域”组团体系空间属性的保护
    6.3 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有机保护
        6.3.1 空间有机修补,恢复空间结构
        6.3.2 适应村落变化,空间有机更新
    6.4 多元民居院落的活态保护
        6.4.1 多元建筑形制的活态保护
        6.4.2 村落建筑的整体保护与分级管控
    6.5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实施的有力保障
        6.5.1 安康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在地性编制
        6.5.2 协同治理下多元主体目标一致化
        6.5.3 目标趋同性背景下经济运行的平衡
        6.5.4 村落系统恢复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安康传统村落调研问卷
致谢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潜力评价的陕西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1.1.2 县域城镇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1.1.3 县域城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
        1.1.4 小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第二章 县域城镇化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
    2.1 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
        2.1.1 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化趋势明显
        2.1.2 人口空间集聚态势初显
        2.1.3 县域农村人口“三栖”型流动现象普遍
        2.1.4 转移人口落户意愿不强烈,存在利益考量
    2.2 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制约
        2.2.2 县域就业吸纳能力较弱
        2.2.3 县域设施供给能力不足
        2.2.4 县域财政支撑能力较弱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3.2 城镇化发展过程解读
    3.3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3.1 劳动力素质
        3.3.2 经济增长能力
        3.3.3 资源禀赋条件
        3.3.4 设施保障水平
        3.3.5 政策制度导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潜力评价
    4.1 城镇化发展潜力内涵及评价必要性
        4.1.1 城镇化发展潜力内涵
        4.1.2 县域城镇化发展潜力评价必要性
    4.2 基于影响因素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潜力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2.3 评价方法
    4.3 评价过程和结果
        4.3.1 评价过程分析
        4.3.2 评价结果
    4.4 综合得分空间分析
        4.4.1 低发展潜力县域占全省比重较大
        4.4.2 城镇化发展潜力空间差异明显
        4.4.3 县域发展潜力空间分布呈现集聚态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
    5.1 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的总体思路
    5.2 宏观——依据潜力确定城镇化重点区域
        5.2.1 确定城镇化重点区域
        5.2.2 构建与发展潜力向适应的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
    5.3 中观——依据发展条件优化区域城镇布局
        5.3.1 关中地区——“核—轴—点”布局
        5.3.2 陕南地区——“核心—边缘”布局
        5.3.3 陕北地区——“极—轴—点”布局
    5.4 微观——弥补发展短板,强化支撑体系
        5.4.1 因地制宜,强化特色产业支撑
        5.4.2 增强承载,完善设施建设水平
        5.4.3 制度创新,激活县域发展潜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4)陕南地区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导向
        1.1.2 生态诉求
        1.1.3 村镇建设问题
        1.1.4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陕南地区
        1.4.2 南秦河流域
        1.4.3 村镇
        1.4.4 村镇空间
        1.4.5 村镇空间整合
        1.4.6 新农村社区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研究综述
        2.1.1 村镇空间研究
        2.1.2 村镇空间整合研究
        2.1.3 陕南地区村镇空间研究
        2.1.4 研究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乡规划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空间分形理论
        2.2.4 “图—底”关系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现状分析与评价
    3.1 南秦河流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特征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现状特征
        3.2.1 南秦河流域居民点布局
        3.2.2 南秦河流域产业布局
        3.2.3 南秦河流域基础设施布局
        3.2.4 南秦河流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3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现状问题
        3.3.1 生态现状问题
        3.3.2 居民点布局现状问题
        3.3.3 产业布局现状问题
        3.3.4 基础设施布局现状问题
        3.3.5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现状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思路
    4.1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目标
        4.1.1 综合维度
        4.1.2 生态维度
        4.1.3 经济维度
        4.1.4 社会维度
        4.1.5 网络维度
    4.2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原则
        4.2.1 生态性原则
        4.2.2 集约性原则
        4.2.3 协调性原则
        4.2.4 参与性原则
    4.3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内容
        4.3.1 生态本底整合
        4.3.2 镇村体系整合
        4.3.3 村镇居民点整合
    4.4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动力
        4.4.1 外部动力机制
        4.4.2 内部动力机制
    4.5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方法
        4.5.1 生态本底整合方法
        4.5.2 镇村体系整合方法
        4.5.3 村镇居民点整合方法
    4.6 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路线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秦河流域镇村体系整合
    5.1 南秦河流域生态系统整合
        5.1.1 基质保护范围划定
        5.1.2 廊道宽度设定
        5.1.3 斑块发展方向制定
        5.1.4 流域空间管制综合结果
    5.2 南秦河流域镇村体系结构整合
        5.2.1 村庄分类与布点
        5.2.2 职能类型结构
        5.2.3 规模等级结构
        5.2.4 空间布局结构
    5.3 南秦河流域基础设施网络整合
        5.3.1 村镇交通体系
        5.3.2 村镇基础设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秦河流域村镇居民点整合
    6.1 南秦河流域城镇社区整合
        6.2.1 城市社区整合
        6.2.2 城镇镇区整合
    6.2 南秦河流域新农村社区整合
        6.3.1 新农村社区布点
        6.3.2 新农村社区分类
        6.3.3 平原盆地型社区
        6.3.4 丘陵河谷型社区
        6.3.5 高山沟谷型社区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生态发展战略和陕南自然灾害加剧要求实施移民搬迁
        1.1.2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扶贫开发要求陕南加快移民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
        1.1.3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问题凸显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安康市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
        1.3.4 营建模式及策略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外移民搬迁安置研究与实践
        1.4.3 陕南、安康移民搬迁安置研究
        1.4.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环境判识
    2.1 自然生态环境
        2.1.1 生态环境特征
        2.1.2 人口分布与区域生态安全
    2.2 经济发展环境
        2.2.1 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分析
        2.2.3 土地资源需求分析
    2.3 社会人文环境
        2.3.1 区域人口
        2.3.2 社会网络
        2.3.3 社会文化
    2.4 空间营建环境
        2.4.1 区域城镇化特征
        2.4.2 区县城镇化评价
        2.4.3 区域人口空间分布
        2.4.4 聚落空间形态
    2.5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条件判读
        2.5.1 生态环境的安全限制
        2.5.2 发展动力的时代不足
        2.5.3 社会融合的多元复杂
        2.5.4 城镇化进程的地域限制
    2.6 小结
3 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现状
        3.1.1 营建目标及进展
        3.1.2 政府主导下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工作框架
    3.2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营建模式
        3.2.1 移民搬迁安置区类型
        3.2.2 迁出地生态恢复与迁入地生态营建
        3.2.3 产业支撑与资源利用
        3.2.4 社会网络组织与社会管理保障
        3.2.5 就近、就地城镇化发展与类型化空间营建
    3.3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成效
        3.3.1 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3.3.2 优化了部分人口分布与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3.3.3 提高了移民人居环境质量
        3.3.4 加快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3.4 移民发展诉求分析
        3.4.1 移民发展诉求调查
        3.4.2 安全保障
        3.4.3 区位条件
        3.4.4 生产发展
        3.4.5 居住环境
        3.4.6 设施配套
        3.4.7 社会交往
    3.5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存在的问题
        3.5.1 生态方面——生态承载论证不足,人口再分布不协调
        3.5.2 经济方面——产业支撑带动不足,人与资源矛盾突出
        3.5.3 社会方面——移民需求关注不足,社会网络难以建立
        3.5.4 空间方面——城乡统筹选址不足,缺乏适宜营建模式
    3.6 小结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体系建构
    4.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特征
        4.1.1 新型城镇化对安康移民搬迁的影响
        4.1.2 营建空间多层级
        4.1.3 “生态、经济、社会、空间”四位一体营建
    4.2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目标体系构建
        4.2.1 生态适宜目标
        4.2.2 经济支撑目标
        4.2.3 社会提升目标
        4.2.4 空间适应目标
    4.3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4.3.1 自然因素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4.3.2 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4.3.3 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4.3.4 地域文化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4.3.5 城镇化发展和服务水平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4.3.6 移民个体因素对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的影响
    4.4 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架构
        4.4.1 多层级“四位一体”的营建模式
        4.4.2 区域层面多维度综合选址与营建模式
        4.4.3 类型化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
    4.5 小结
5 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区域选址策略
    5.1 区域层面移民搬迁安置区综合选址原则与方法
        5.1.1 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原则
        5.1.2 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方法
    5.2 市域层面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区划
        5.2.1 基于人口承载力与城镇化发展协调的选址区划
        5.2.2 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选址区划
        5.2.3 基于文化认同的选址区划
        5.2.4 市域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综合区划
    5.3 县域层面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策略
        5.3.1 构建等级明晰的网络化体系
        5.3.2 类型化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
        5.3.3 移民搬迁安置区选址实践——以旬阳县为例
    5.4 小结
6 类型化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策略
    6.1 移民搬迁安置区规模
        6.1.1 基本单元的提出
        6.1.2 基本单元规模探讨
        6.1.3 移民搬迁安置区规模建议
    6.2 社会人文营建策略
        6.2.1 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
        6.2.2 素质提升与社会保障
    6.3 空间营建策略
        6.3.1 混合式空间营建
        6.3.2 类型化空间营建
        6.3.3 邻里空间组织
    6.4 小结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PPR评价机制
    7.1PPR评价体系建构
        7.1.1 评价层次与评价目的
        7.1.2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7.1.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2 PPR评价体系
        7.2.1 目标评价(Plan)体系
        7.2.2 过程评价(Process)体系
        7.2.3 结果评价(Result)体系
    7.3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评价实证
        7.3.1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评价
        7.3.2 移民搬迁安置区现状评价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汇总
附录

(6)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7)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全国和陕西省肥料施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1.2.1 我国肥料施用状况、化肥对中国粮食增长的历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
        1.2.2 陕西省肥料施用状况、化肥对陕西省粮食增长的历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
    1.3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际上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1.3.2 国内养分资源宏观管理
    1.4 我国作物施肥评价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
    2.4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小麦施肥现状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陕西省小麦产量分布
        3.2.2 陕西省小麦肥料投入状况
        3.2.3 陕西省小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3.2.4 陕西省小麦施肥状况评价
        3.2.5 陕西省小麦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3.2.6 灌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2.7 不同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陕西省玉米施肥现状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陕西省玉米产量分布
        4.2.2 陕西省玉米肥料投入状况
        4.2.3 陕西省玉米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4.2.4 陕西省玉米施肥状况评价
        4.2.5 陕西省玉米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4.2.6 灌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2.7 不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苹果施肥现状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陕西省苹果产量分布
        5.2.2 陕西省苹果肥料投入状况
        5.2.3 陕西省苹果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5.2.4 陕西省苹果施肥状况评价
        5.2.5 陕西省苹果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现状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陕西省马铃薯产量分布
        6.2.2 陕西省马铃薯肥料投入状况
        6.2.3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6.2.4 陕西省马铃薯施肥状况评价
        6.2.5 陕西省马铃薯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现状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7.1.2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产量分布
        7.2.2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肥料投入状况
        7.2.3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7.2.4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肥状况评价
        7.2.5 陕南秦巴山区水稻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7.2.6 不同品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现状评价
    8.1 材料与方法
        8.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8.1.2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产量分布
        8.2.2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肥料投入状况
        8.2.3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8.2.4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肥状况评价
        8.2.5 陕南秦巴山区油菜施用肥料品种概况
        8.2.6 不同品种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黄土高原近40年来农田施肥与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研究区域概况
        9.1.2 数据来源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区域农户小麦和玉米化肥施用量与产量时空变化
        9.2.2 不同区域小麦和玉米地块养分平衡时空变化
        9.2.3 不同区域土壤肥力时空变化
        9.2.4 施肥、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9.3 讨论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3 主要进展
    10.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近代汉江水运变迁与区域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之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1、相关文献资料及整理
        2、中国内河水运史研究
        3、有关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着述
    三、理论与方法
        1、长时段理论
        2、流域经济研究的理论
        3、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1、创新点
        2、难点
    五、时空范围与名词概念界定说明
        1、关于时间范围的界定
        2、关于空间范围的界定
        3、关于重要名词概念等的说明
第一章 空间格局:汉江流域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汉江流域的地理概况
    第二节 汉江及其支流的空间分布
        一、上游汉江的干流与支流
        二、中游汉江的干流与支流
        三、下游汉江的干流与支流
    第三节 汉江水运的历史地位
    小结
第二章 黄金水道:明清以来的汉江水运
    第一节 国内市场网络形成与汉江水运的兴起
        一、远程贸易商路与国内市场的形成
        二、人口流动与汉江水运通道的兴起
    第二节 汉江流域的商贸活动以及会馆
        一、汉江流域的货物流动
        二、汉江上游的诸省商人及会馆
    第三节 汉江流域的民船、船帮以及水神信仰
        一、汉江流域民船概况
        二、船帮、船户与船行
        三、汉江流域的水神信仰
    小结
第三章 洋船东来:新式水上交通工具带来的变化
    第一节 新式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一、洋轮叩关与新技术文明
        二、从沿海港口驶向内河腹地
    第二节 新式轮船在汉江下游的发展
        一、洋轮到来以及中国轮船的兴起
        二、下游轮船运输的兴起与发展
        三、轮船运输在汉江下游发展的阻力
    第三节 轮船运输对汉江流域的影响
        一、洋货在内地市场日渐增多
        二、轮船引起的人员以及货物分流
        三、汉口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
    小结
第四章 交通革命:新式陆运交通与汉江水运
    第一节 火车在陆地上的勃兴
        一、卢汉(京汉)铁路的兴修
        二、汴洛铁路到陇海铁路
    第二节 公路、汽车的兴起
        一、公路交通运输的肇始
        二、公路在汉江流域的兴建
    第三节 新式陆运兴起中的汉江水运
        一、新式陆运交通冲击下传统水运优势的逆转
        二、国家(政府)的对汉江关注和改造规划
    小结
第五章 战时剧变:抗战时期汉江流域的变动
    第一节 汉江下游沦陷后的水运情形
        一、长江航线自东而西的不断沦陷
        二、沦陷后的汉口一带水上运输
    第二节 抗战爆发后北方地区的西迁
        一、大批人口入迁陕境
        二、内迁工业与关中近代化
        三、入陕高校与汉中盆地
    第三节 战时状态下的陕南交通
        一、战前陕西铁路与公路建设
        二、陕南地区陆运交通的扩张
        三、战时状态下的汉江水运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汉江流域的水陆交通计划
        一、战争结束所带来的两个变化
        二、汉江上游的新式交通计划
    小结
第六章 夕阳余晖:1950年代后的汉江水运
    第一节 五十年代的汉江水运改造
        一、汉江流域船舶的改进与发展
        二、汉江流域水上群体组织的改造
        三、汉江流域的全面治理与开发
    第二节 导致汉江水运衰退的主要因素
        一、兴建大坝的意义与影响
        二、陆地运输的深入发展
    小结
结语:交通近代化进程中内河汉江水运的式微
    一、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
    二、交通技术因素的影响
    三、国家(政府)的导向
    四、经济效益因素的刺激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陕南地区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研究现状
        1.3.2 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
        1.3.3 突发型地质灾害类型的研究现状
        1.3.4 高速滑坡—碎屑流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南地区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2.1.1 气象
        2.1.2 水文
    2.2 地形地貌
        2.2.1 山地
        2.2.2 丘陵
        2.2.3 盆地
    2.3 地层岩性及岩浆岩
        2.3.1 地层岩性
        2.3.2 岩浆岩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典型滑坡、泥石流的发育特征
    3.1 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寨子湾沟滑坡
        3.1.1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3.1.2 寨子湾沟滑坡的发育特征
    3.2 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党参堡滑坡
        3.2.1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3.2.2 党参堡滑坡的发育特征
    3.3 丹凤县竹林关镇大柴沟泥石流
        3.3.1 泥石流区地质环境条件
        3.3.2 大柴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
    3.4 山阳县高坝店镇桥耳沟村西沟滑坡
        3.4.1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3.4.2 西沟滑坡的发育特征
    3.5 略阳县金亚路滑坡
        3.5.1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3.5.2 略阳金亚路滑坡的发育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典型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强降雨
        4.1.1 强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4.1.2 强降雨对泥石流的影响
    4.2 地形地貌
        4.2.1 地形地貌对滑坡的影响
        4.2.2 地形地貌对泥石流的影响
    4.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
        4.3.1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对滑坡的影响
        4.3.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对泥石流的影响
    4.4 地质构造与地震
    4.5 人类工程活动
    4.6 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典型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机制研究
    5.1 高速岩质楔形体滑坡—碎屑流的成因机制研究
        5.1.1 楔形体的滑动类型及稳定状态
        5.1.2 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寨子湾沟滑坡 FLAC 数值模拟
        5.1.3 山阳县高坝店镇桥耳沟村西沟滑坡稳定性分析
        5.1.4 高速岩质楔形体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分析
    5.2 堆积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5.2.1 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党参堡滑坡稳定性分析
        5.2.2 堆积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5.3 沟谷型泥石流成因机制研究
        5.3.1 大柴沟泥石流的发生机率、易发程度及最大危险范围研究
        5.3.2 沟谷型泥石流成因机制分析
    5.4 折线形结构面控制的岩质滑坡的成因机制研究
        5.4.1 略阳县金亚路滑坡的 UDEC 数值模拟
        5.4.2 折线形结构面控制的岩质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PP织物袋梯田筑坎型式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方案
    2.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2 试验方案
        2.2.1 常规土工试验
        2.2.2 PP 织物袋筑坎稳定性研究
        2.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常规土工试验
        3.1.1 土体特性测试
        3.1.2 PP 织物袋基本性质测试
    3.2 PP 织物袋筑坎型式设计
        3.2.1 PP 织物袋筑坎结构和型式
        3.2.2 PP 织物袋筑坎梯田整体设计图
    3.3 PP 织物袋筑坎破坏型式
        3.3.1 PP 织物袋筑坎破坏程度统计
        3.3.2 PP 织物袋筑坎破坏型式模型
    3.4 PP 织物袋筑坎稳定性结果与分析
        3.4.1 理论计算筑坎稳定性
        3.4.2 土压力试验
        3.4.3 筑坎抗剪强度试验
        3.4.4 筑坎抗滑、抗倾覆稳定试验
        3.4.5 筑坎稳定性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1.1 PP 织物袋筑坎型式
        4.1.2 PP 织物袋土压力分布
        4.1.3 PP 织物袋筑坎稳定性分析
        4.1.4 PP 织物袋筑坎稳定性实测分析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陕南秦巴山区川道治理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康山地传统村落空间解析及其保护策略[D]. 耿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3]基于潜力评价的陕西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D]. 刘又萁. 西北大学, 2019(01)
  • [4]陕南地区南秦河流域村镇空间整合研究[D]. 成思宁. 长安大学, 2019(12)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康移民搬迁安置区营建模式及策略研究[D]. 余咪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1)
  • [6]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7]陕西省养分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小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8]近代汉江水运变迁与区域社会研究[D]. 张博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9]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研究[D]. 周样样. 长安大学, 2013(05)
  • [10]PP织物袋梯田筑坎型式及其稳定性分析[D]. 高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陕南秦巴山区河流道路治理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