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工作

加强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工作

一、加强医工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姜燕,毛彩艳,丁海燕[1](2021)在《“医工融合”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十三五"规划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大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医工融合"为办学特色,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实践教学优势。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持续改进路径,旨在培养"懂食品、精检验、强防控、重营养"的食品安全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

覃丽燕,李雪斌,马德智,李丹,邱勇强[2](2021)在《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进行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地方医学院校主动适应新医科的要求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对新医科的内涵剖析,介绍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果地方医学院校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的改革,主动适应新医科的发展需求进行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结论地方医学院校应该主动布局谋划,不断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新医科"建设的有序进行,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丛明,肖建英,高航,曲巍[3](2021)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锦州医科大学在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探索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医学岗位胜任能力的最佳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薄雪峰,朱文胜,戴璐[4](2021)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医工交叉”人才的就业指导》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工科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具有新型工科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实现新时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要求,辅导员要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熟悉就业新政策、紧抓就业新机遇、不断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式,将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培养、岗位能力提升融入"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拓展升学就业渠道,实现精准化就业指导,真正使新工科发展的成果运用到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张庆莲,江岩,代敏,张红,林琳,曾献春[5](2021)在《基于医工融合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推动新工科的建设改革,成都医学院利用地方医学院校学科优势,将医学学科中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和健康管理等多学科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医工多学科交叉融合模式。通过复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校-政-企-院的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系统完善了横向多元化、纵向模块化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实现了传统食品工科专业对新型产业发展的支撑,也为其它地方医学院校的食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谭定英,陈平平,赵文光,刘慧玲[6](2021)在《基于校企融合的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文中指出为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有效资源进行合作办学,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计算机专业办学特色以及与企业合作的现状,提出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分析了实践教学平台框架,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实践教学成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和校企互利双赢。

艾信友,江少锋[7](2020)在《创新创业导向下的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系列实验、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科研和学科竞赛等,加强了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分别采用"多层次""项目驱动""校企合作、医工融合""研究型"等实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对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樊丽霞[8](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在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这给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本研究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新工科建设和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重点针对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概况、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梳理现有文献,发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课程建设,是目前新工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亟待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怎样科学有效地建设课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重点探讨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和对策。首先,本文以“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课程评价的选取这四个方面构建了贯穿全文的课程设计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本研究的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面向学生、教师和企业发放,并进行了教师访谈,以便明确不同主体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见解。通过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2.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3.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4.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最后,选取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学院及普渡大学,我国的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共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案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有益举措,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三是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四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新工科课程建设水平,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等。

龚道元,陈鑫,刘芳,冯娟,唐冬生,张晓林,李启欣,邱河,赖华[9](2019)在《"医工结合,校企协同"为特色的体外诊断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检验分析自动化,医院等单位对检验人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对检验人才需求供不应求。以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我院设置了"体外诊断"特色拓展方向,医工结合,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校企(院)协同,探索"特色方向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特色课程,指导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探索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人才。

刘梦诗[10](2019)在《社会工作本科生毕业实习体验研究 ——以H高校为例》文中提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一环,然而,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从结果导向和教育者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存在的问题,缺乏过程视角和主体视角。所以,本研究从实习主体的角度入手,探索社会工作本科生在全部实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丰富现有研究的视角。同时,本文尝试从实习主体的切实感受与体验出发,展现社会工作本科生在实习前的情绪体验,在完成实习任务中与环境的互动和对问题的反思,将狄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对体验定义的不同侧重点进行融合与对话,验证与回应体验具有的非静止性、过程性、互动性、被动性和反思性的特点,以此总结出社会工作本科生毕业实习体验的三种模式及其对专业认同以及就业意愿的影响,为改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提供真实的素材和建议。本研究以H高校的社会工作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尊重个体差异,直接面对社会工作本科生在全部实习过程的感受与体验,通过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分析法,得出社会工作本科生毕业实习体验的三种模式:(1)实习前毫无期待,实习中消极应对实习,只求顺利通过实习的“划水”式体验。本文以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了学生策略性应对实习的根本原因是对实习制度的匿名性反抗。从此点出发是发现实习制度问题,完善实习制度的关键。另外,在毕业实习前就已经决定将来不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和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现实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理想中的社会工作发展情况有落差也是影响该模式形成的因素。(2)实习前充满期待,实习中尝试解决实习难题,最终收获成就感的满足式体验。该模式形成的原因有此类同学对社会工作现阶段可以发挥的作用有客观的认识,并且他们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多是偏技术性的个体困扰,他们可以通过督导或者指导老师的帮助来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3)实习前充满期待,实习中无法顺利解决实习难题,希望尽快结束实习的解脱式体验。该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此类同学多是面临难以解决的环境性困境,该环境性困境主要包括他们所处的实习机构的工作人员不专业、机构人员人际关系复杂和指派过多的行政性事物给实习生。不同的实习体验模式对学生的就业意愿和专业认同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实习体验对专业认同的影响是直接的,但是对就业意愿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学生的就业意愿还会受到个人性格以及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的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实习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实习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为改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提出了预防学生实习前不良的情绪体验、加强机构筛选力度、界定实习机构安排行政事务的量与性质、理性看待学生消极应对实习的策略性行为的建议。

二、加强医工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医工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医工融合”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工科”建设中的改革举措
    1.1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
    1.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1.3 科研反哺教学
    1.4 专业课程思政
2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
    2.1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培育的课程体系改革
    2.2 创造批判性的学习环境
    2.3 实践模式的优化
    2.4 行业单位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考
    2.5 新兴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引入
    2.6 培养学生主动肩负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责任感
3 结语

(2)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1.1 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新理念
    1.2 适应智能医学理念
    1.3 适应服务健康全过程理念
2 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1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2.2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2.3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2.4 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3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3.1 建立医学影像实训教学中心
    3.2 建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仿真操作技能平台
    3.3 建立超声影像检查与诊断模拟训练平台
4 完善医学影像人才评价体系
5 结语

(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难以同质化
    1.2 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不强,教学能力尚显不足
    1.3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临床实践操作训练不够
    1.4 临床教学管理有待加强,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2 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 注重顶层设计,保障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2.1.1 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
        2.1.2 理顺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2.1.3 针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制定和修订相关的制度与规范
    2.2 优化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2.2.1 实施临床实践课程改革
        2.2.2 实施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2.2.3 实施毕业实习评价与考核制度改革
    2.3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监控,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2.3.1 健全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机构
        2.3.2 实施临床教学基地的准入制度
        2.3.3 实施临床教师到临床教学基地指导实习制度
        2.3.4 实施临床教学督导制度
        2.3.5 实施定期的临床教学考核制度
    2.4 加强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带教能力

(4)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医工交叉”人才的就业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二、突出“医工交叉”专业特色,加强职业发展规划
三、围绕“医工交叉”培养目标,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四、借助“医工交叉”岗位实训,着力岗位能力提升
五、实施“一人一策”分类指导,拓展升学就业渠道

(5)基于医工融合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工融合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1.1 主要思路
    1.2 具体措施
        1.2.1 制定医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2.2 打造医工融合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1.2.3 构建医工融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1.2.4 搭建校-政-企-院的协同育人平台
        1.2.5 建立医工融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1.2.6 完善医工融合质量保障与管控体系
2 医工融合的主要成效与分析
    2.1 横向多元化、纵向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2.2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2.3 多元化的核心课程群
    2.4 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2.5 校-政-企-院的协同育人平台
    2.6 校企联动的个性化实践培养
        2.6.1 食品质量检测订单式培养
        2.6.2 临床营养医生规范化培养
    2.7 人才培养质量
3 结语与思考

(6)基于校企融合的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专业办学特色及校企合作情况
    1.1 本专业办学特色
    1.2 校企合作情况
2 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1 实践教学平台框架
    2.2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2.1 程序设计平台建设
        2.2.2 应用开发平台建设
        2.2.3 课外创新项目平台建设
    2.3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2.3.1 医疗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2.3.2 企业工程师来校作专题实训
        2.3.3 毕业实习平台
    2.4 学生实践教学成果
        2.4.1 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
        2.4.2 学生就业创业良好
3 结语

(7)创新创业导向下的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 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3 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3.1“多层次”实验教学
    3.2“项目驱动”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教学
    3.3“校企合作、医工融合”毕业实习教学
    3.4“研究型”毕业设计教学
    3.5 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3.6 以课外科研和学科竞赛驱动创新创业
4 结语

(8)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研究
        (二)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
        (三) 关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
        (四) 已有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 新工科
        (二) 工科优势高校
        (三) 课程建设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二、本文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
        (一) 课程目标的确定
        (二) 课程内容的组织
        (三) 课程实施的过程
        (四) 课程评价的选取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第三章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问卷设计与访谈概况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三)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实证调查结果分析
        (一) 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调查分析
        (二)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三)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三、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总结
        (一) 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
        (二) 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
        (三) 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
        (四) 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
第四章 中美两国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
    一、中美两国案例高校的选取
    二、六所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方案
        (一) 美国三所高校的工程教育改革
        (二) 我国三所高校的新工科建设
    三、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比分析
        (一) 课程目标层面
        (二) 课程内容层面
        (三) 课程实施层面
        (四) 课程评价方面
    四、中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 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
        (二) 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
        (三) 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
        (四) 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
第五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
    二、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
    三、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
    四、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3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企业问卷)
    附录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
致谢
卷内备考表

(10)社会工作本科生毕业实习体验研究 ——以H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述评
        1.3.1 与社会工作实习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与体验相关的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研究问题提出
    1.4 概念界定
        1.4.1 社会工作毕业实习
        1.4.2 实习体验
    1.5 研究方法
        1.5.1 质性研究方法与研究可信度
        1.5.2 研究对象选择与实习情况介绍
第2章 主动与被动:实习前态度差异的情绪体验
    2.1 美好的理想:满怀期待
        2.1.1 学科内部能力提升的期待
        2.1.2 个人内部综合能力提升的期待
    2.2 无奈的选择: 毫无期待
        2.2.1 对毕业实习毫无期待的表现
        2.2.2 迷茫的开始与坚定的结束: 毫无期待的原因
    2.3 复杂的情绪: 期待与焦虑共存
        2.3.1 毕业实习前焦虑的表现
        2.3.2 毕业实习前焦虑情绪体验产生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迎接与逃避:在情绪体验影响下实习中的不同行动策略
    3.1 个体困扰: 实习任务中的挑战性难题
        3.1.1 难以建立的信任关系
        3.1.2 不能保证的组员参与率
        3.1.3 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
        3.1.4 不可达成的预期目标
    3.2 环境困境: 在实习机构中面临的挑战性难题
        3.2.1 不满与妥协: 与机构原有工作人员的权力博弈
        3.2.2 发现与经历: 体验实习机构现有问题对有效实习的阻碍
    3.3 积极的行动策略: 寻求与反思问题解决途径
        3.3.1 在校老师的指导: 权力博弈中心态不平衡的调节剂
        3.3.2 督导的支持: 实质性突破困境的关键
        3.3.3 朋辈的力量: 疏解个体困扰的安全阀
        3.3.4 展现自我权力: 对一个非公平事件的关注
        3.3.5 跳出困境局限: 探索与反思解决机构问题的可能性
    3.4 消极的行动策略: “划水”实习
        3.4.1 降低实习卷入度的策略:“划水”实习的表现
        3.4.2 钻空子心态: “划水”实习的表层原因
        3.4.3 隐蔽的反抗: “划水”实习的根本原因
        3.4.4 青年亚文化理论下的“划水”实习行动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毕业实习的终结: 探究实习体验模式及其影响
    4.1 满意与解脱: 毕业实习的终结
        4.1.1 成就感促成的满意
        4.1.2 “目标”达成而满意
        4.1.3 实习结束而解脱
    4.2 策略性应对实习任务:“划水”式体验
        4.2.1 “划水”式体验形成过程
        4.2.2 “划水”应对大部分实习任务的主要特征与分类依据
        4.2.3 从微观因素到宏观反思促成的“划水”行为
    4.3 实习教育目标的追求:满足式体验
        4.3.1 满足式体验形成过程
        4.3.2 顺利突破实习困境的主要特征与分类依据
        4.3.3 个人特点和及时指导所形成的满足体验
    4.4 探究实习机构问题的突破口: 解脱式体验
        4.4.1 解脱式体验形成过程
        4.4.2 无法突破实习困境的主要特征与分类依据
        4.4.3 实习机构不作为衍生的急于解脱心态
    4.5 回应体验特性的毕业实习模式形成
    4.6 毕业实习的影响
        4.6.1 直接的影响: 专业认同感积极提升或消极降低
        4.6.2 非绝对的影响: “做”或“不做”的多因素考量
        4.6.3 实习过程中的个体成长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5.1 结论: 社会工作毕业实习体验的三种模式
    5.2 建议: 如何完善社会工作毕业实习教育
        5.2.1 学生不良情绪体验的前期预防
        5.2.2 实习机构的筛选需更加严格
        5.2.3 行政事务的量与性质需被界定
        5.2.4 消极行动策略背后的制度缺陷完善
    5.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5.3.1 研究贡献之处
        5.3.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件

四、加强医工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工融合”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J]. 姜燕,毛彩艳,丁海燕. 食品工业, 2021(12)
  • [2]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 覃丽燕,李雪斌,马德智,李丹,邱勇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04)
  • [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丛明,肖建英,高航,曲巍. 未来与发展, 2021(06)
  • [4]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医工交叉”人才的就业指导[J]. 薄雪峰,朱文胜,戴璐. 北京教育(德育), 2021(04)
  • [5]基于医工融合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张庆莲,江岩,代敏,张红,林琳,曾献春. 食品工业, 2021(04)
  • [6]基于校企融合的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 谭定英,陈平平,赵文光,刘慧玲. 黑龙江科学, 2021(01)
  • [7]创新创业导向下的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艾信友,江少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22)
  • [8]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樊丽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医工结合,校企协同"为特色的体外诊断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培养实践[J]. 龚道元,陈鑫,刘芳,冯娟,唐冬生,张晓林,李启欣,邱河,赖华.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12)
  • [10]社会工作本科生毕业实习体验研究 ——以H高校为例[D]. 刘梦诗.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加强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