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三教的“统一”

唐代文人三教的“统一”

一、唐代文人的“统合”三教思潮(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翔[1](2020)在《唐·吕温三篇乐赋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吕温是中唐时期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其才华在当时广受称赞。在大学术界来说,一直缺乏对吕温思想中音乐思想的研究;在音乐学界来说,吕温的《乐出虚赋》很受重视,但是另外两篇乐赋却没有人发掘。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在唐代特有思想背景下探究出吕温思想构造中的“二元世界观”构造,并以此为框架,以三篇乐赋为材料,从不同方向来多维度研究剖析出其思想中的音乐美学思想。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这三篇乐赋充分证明了吕温音乐思想中也存在“二元世界观”的构造,这可以说是在“二元世界观”普遍存在的唐代文人音乐思想中的一个缩影,或可以成为研究唐代文人音乐思想的一个范式。其次,就乐赋内容来看,这三篇乐赋的价值是很高的。不论是有关音乐之“象”的论述,还是有关于乐、心关系这一音乐特征的提出,亦或是吕温的音乐政治伦理思想,这都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最后,就《乐出虚赋》来说,可能走出蔡仲德先生所论说的儒-道框架,而从儒-释-道三个角度进行探究,或可弥补蔡先生给后学所遗留的学术空间。吕温的音乐思想是其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力图通过这些论述,较为全面的阐述出吕温音乐思想的价值,以填补吕温思想研究的不足。

黄露葶[2](2019)在《皎然“取境”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皎然“取境”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诗歌创作中的立意、构思、体验及其艺术表达等众多环节。“取境”之“境”有虚实结合的结构特征,对应于十九种诗歌风格,这十九种风格又可以从诗歌的思想品格、抒情方式、语言形式三个维度加以归类。取象、立意、苦思是“取境”的主要方式。“取境”说又同时体现了皎然独特的审美理想。传统哲学是“取境”说产生的土壤,其中的“心”、“物”、“言”、“意”等概念,在文学发展的推动下被运用于文学理论中,并衍生出新的概念,为皎然诗论及“取境”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佛学中的“心性”说,对“取境”说具有启发作用。中唐的文学环境为皎然“取境”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中唐诗风的影响,律诗创作的需求,使诗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取境”说的产生正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取境”说对中晚唐“诗境”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诗境”发生的认识、对“诗境”结构的认识、对“诗境”审美特征的认识。“取境”说崇尚含蓄和自然的审美趣味,主张创新出于苦思的观念是对前人的继承与突破,并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理论,推动了后世诗论家对情景交融、炼饰、工而自然、变古出新等诗学命题的探讨。

陈宝奎[3](2018)在《唐诗中的邙山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珠,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顶峰。有唐一代诗人之多灿若星汉,留下来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具特色,展现出百花齐放的诗歌大繁荣之景。邙山是闻名遐迩的华夏文化名山,在中国历史上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研究唐诗中的邙山书写,旨在体悟唐代邙山书写的意蕴内涵,感受唐人丰厚深沉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唐代河洛区域文化。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唐代邙山书写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论述邙山的地理区位优势,包括邙山的自然地理特点、地质学特点,还有邙山上的古墓概况及多古墓原因探讨。第二章探讨唐前诗文中的邙山书写,梳理了唐代之前诗文中的邙山书写,并对其意蕴内涵进行分析。第三章为唐代诗歌中的邙山书写,分为邙山登高诗、邙山送葬诗、邙山怀古诗、邙山吊亡诗等四个部分来阐释。第四章为具体分析唐代邙山诗歌中的意象及其意蕴内涵,包括松柏、野草意象等。第五章为白居易邙山诗歌个案研究,分白居易与洛阳和白居易诗歌中的邙山书写两大部分来阐释,深层次分析晚居洛阳对白居易个人思想的影响以及其邙山诗中反映出的生死意识。

胡宝珍[4](2014)在《唐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唐代的兴盛促进了艺术的繁荣,绘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唐人的日常生活中,绘画因具有装饰、政治教化、传播思想及祭奠死者的功能,而享有较前代更高的社会地位,也在文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唐代文人与画家的交往主要是以诗歌形式进行的,他们通过诗歌品评画家与画作,相互求赠以进行诗画上的往来,或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等,值得注意的是,唐代还有很多文人诗画兼攻,他们或参与绘画创作,或品鉴绘画作品,或购求丹青佳作,而这些活动无疑会对文人的艺术理念、审美视角以及文学创作产生微妙的影响。本文拟以唐代文人为中心,以唐代文人与画家的交往、唐代绘画与文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分析唐代绘画对文人生活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希望能对唐代文人生活及创作的研究提供参考。第一章,空前繁荣的唐代绘画,分别就唐代绘画的画家队伍、绘画题材内容、技法风格、理论体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唐代绘画的社会地位研究,阐明唐代绘画的审美装饰、政治教化、传播思想、祭奠死者四大功能。第三章,唐代文人与画家的交往,主要有观人作画、以诗品画、诗画来往和凭诗寄情四大内容。第四章,唐代绘画与文人精神文化生活,包括对文人的绘画创作、游赏壁画和购求画作活动的分析。第五章,唐代绘画对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论及唐代诗歌的题材、技法、风格、理论与唐代绘画之间的关系。

伍瑶瑶[5](2014)在《唐宋诗学中的“冲淡”美与“平淡”美》文中指出“冲淡”美和“平淡”美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两个重要的范畴。最初,二者都不是用在诗歌批评领域,而是用于人物品评。“冲淡”一词最早见于《晋书·杜夷传》,直到唐代皎然才把它运用到诗论中,后来又有司空图把“冲淡”列为《二十四诗品》第二品。“平淡”最早出现在《人物志》,及至钟嵘在《诗品》里写下“……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后,也才用于诗歌批评。“冲淡”和“平淡”只有一字之差,很多着作都把二者视为彼此可以替代的诗论术语。的确,它们二者有相同的部分。二者在审美取向上都归属于“淡”美这一路;其次,在文化取向上以庄禅,特别是以禅宗为依凭;再次,在创作取向上以陶诗为标榜。“冲淡”美主要表现在中唐诗论和诗人创作中,如王维、司空图、韦苏州。“平淡”美作为宋诗的主要特征已是定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当推梅圣俞、苏黄。“冲淡”和“平淡”有交集,但是二者还有不同的地方。第一,二者在美学意义上不同。从审美特征上看,“冲淡”美表现为灵动飘逸和柔美;“平淡”美则是平易、枯淡、老健。从诗人主体情感角度来看,“冲淡”美之主体表现出超逸、高洁的情感力量;而“平淡”美之主体情感则是内敛的、泰然的。从诗歌境界开拓上来讲,“冲淡”美有丰富、悠远的意境;而“平淡”的宋诗,其意境却不甚明朗。第二,社会审美趣味不同。中唐诗人尚“冲淡”,他们的审美情趣表现在自然景象上,而宋人则聚集于书斋的人文意象。第三,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冲淡”美多用直寻,不以力致之;“平淡”美是为造语,非以力不能致之。二者是既有亲缘关系,又各具特点。

姜树景[6](2012)在《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出路无外乎这样两条:“仕”与“隐”。白居易早年热心仕途,积极进取;后期即洛阳时期则走向“中隐”的道路。本文将探讨白居易的“中隐”思想及其影响下的诗歌创作,同时揭示白居易“中隐”思想及“中隐”的生活实践对后世的影响。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罗列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其次还简要论述了中唐以前的隐逸文化与隐士的特点,以期为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出现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共分为三节,分别从白居易所处的思想环境、政治环境及他的人生经历三个方面来阐释“中隐”思想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虽然中唐的思想环境和政治环境对白居易“中隐”思想的产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白居易复杂的人生经历才是其“中隐”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力,才是决定他最终走向“中隐”洛阳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白居易退居洛阳之后的心态,即“中隐”之后的心态。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探讨白居易“全身远害”、“知足保和”的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第二节阐释白居易“安时委顺”、“优游卒岁”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期望。通过对白居易“中隐”心态的分析,本文认为白居易“中隐”洛阳以后,心态确实趋于平和、淡泊。第三章主要探讨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生活及其特征。此章是本文着墨最多的地方,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节主要探讨白居易“中隐”生活的内容,文中认为饮酒赋诗、抚琴伴鹤、寄情山水、潇洒园林、栖心释梵和浪迹老庄是白居易“中隐”生活的全部内容。白居易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全部发泄在诗歌里,于是,诗歌中的酒、琴、鹤和自然山水便是他情绪的载体。本章的第二节努力挖掘白居易“中隐”生活的特质,即务实本真、亦俗亦雅。通过对白居易“中隐”的生活及特质的剖析,本章认为白居易退居洛阳以后,在很多时候,他能够沉湎其中,大体上过着适意的、自在的生活;但是偶尔他也会有忧伤与孤独,而这种心绪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终结。第四章主要论述白居易“中隐”洛阳时期的诗歌风格。白居易前期和后期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导致其诗风的转变,他由早期的重写实、尚通俗和强调讽谕的诗风逐渐变为后期以萧散自然、含蓄隽永为主流的闲适诗风,这种转变虽然有些突兀,也并不排除这其中有故作闲适的意味,因为在他的心底仍然沉潜着对前途的渴望,仍然压抑着志向未伸的苦闷。第五章主要分析探究白居易“中隐”思想的文化地位。于前,白居易对陶渊明的田园隐居和王维的“吏隐”是一种借鉴又是一种超越;于后,他给宋代及以后的文人追求隐逸生活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特别是对苏轼的归隐情结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思想及诗歌创作都是极有意义的。

王早娟[7](2010)在《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佛教文化在唐代长安获得了广泛传播,作为全国文学发展重心的长安地区,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佛教思想的重要影响,产生了一大批富有佛教色彩的文学作品。研究这些作品及其创作者,总结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特点及成就,对于探究长安文学的发展、佛教文学的发展,厘清宗教与文学的相互关系,梳理长安佛教文学的发展脉络,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唐代长安佛教诗歌的发展为中心,对唐代散文、小说中的佛教作品亦有所涉及,在广泛搜集与此主题相关联的各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阶段性区域文学发展的宏观把握及具体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个案研究。宏观把握主要从五个层面入手展开:一是长安佛教文化在文学中的具体体现;二是长安佛教文学的意蕴和特征;三是长安佛教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研究。四是长安佛教佛经文学的研究,五是探求唐代长安佛教文学价值与意义。个案研究也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文士们的佛教作品进行研究;二是对僧人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三是对佛寺诗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力求能够展现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基本风貌,客观评价其对文学发展提供的意义及贡献。围绕以上内容,本文的具体章节安排是:第一章绪论部分。总体上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宗旨、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分析了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时代及地域特征。总的来看,产生于唐代的长安佛教文学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的时代特点;产生于长安的唐代佛教文学则全方位展现了长安佛教的发展,体现出南北中外佛教文学的交流融合特征。第三章探讨了唐代长安佛教广泛传播的深层社会原因。第四章是长安佛教文化在文学中的体现,分析了佛教音乐、绘画、建筑及义理对文学的影响。第五章讨论了唐代长安的三教论衡及反佛运动对文学的影响。主要涉及长安的知名辩论僧及其文学创作;长安知名反佛文士及其文学创作等几个方面内容。第六章是唐代长安的佛经文学,重点研究了几部重要经典在长安的流播情况及长安着名的译经僧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的译经情况。本章还关注了佛经文学影响下长安文学形式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佛教讲经的流变及对俗讲的影响。第七章是对唐代长安的佛寺与诗歌关系的探讨。唐代长安城及周边地区佛寺众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反映到文学中来,出现了大量咏寺诗。整个有唐一代咏寺诗的美学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咏寺诗美学表现为从恢宏雄壮到雄壮浑厚;第二阶段美学表现为从清俊静穆到清俊秀丽;第三阶段美学表现为由奇幻诡谲到雄奇开阔。第八章是对长安佛教文学的代表文士王维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王维与长安僧徒的交往;佛经语言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佛教认识境界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佛教思想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王维的佛理诗研究。第九章是对长安佛教文学的代表诗人白居易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白居易与长安;白居易与长安佛寺及其诗文创作;白居易的人生与佛教;白居易作品中的庄禅思想。第十章是对长安佛教文学中的代表性诗僧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广宣及无可诗歌作品的研究。有关诗僧广宣的研究主要论及广宣与京城文士的诗文交往;关于文献记载中广宣形象的讨论;广宣应制诗的艺术特点三大部分内容。有关诗僧无可的研究主要涉及无可在长安的活动情况;无可与文士的诗歌赠答;无可诗歌中的禅意;及《楞伽经》对无可的影响。本文通过全面梳理研究《唐代长安佛教文学》包含的文学创作者、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首次全面呈现了唐代长安佛教文学发展的基本风貌,包括给“唐代长安佛教文学”这一名词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义并具体指出其涵盖范围内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深入研究唐代长安佛教文学中僧人的文学作品、文人的佛教文学作品、佛寺文学、佛经文学;探讨长安佛教文学与长安文化的交互影响、长安佛教文学的时代和地域特征等问题,对全面认识唐代长安佛教与文学之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本文对诗僧广宣及无可作品的研究弥补了学界对北方诗僧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唐代佛教文学的研究,有利于丰富长安地域文学的研究,有利于全面总结唐代长安佛教与文学之关系,可以使唐代佛教文学的研究及唐代长安文学的研究工作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曾祥佳[8](2010)在《陈景元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景元是中国北宋时期道教中成就颇为显着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融摄了儒释道三教的特质,涉猎范围较为广泛,在吸取前人思想养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深化、突破、创新,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他的思想具有继承、沿用、兼用、中合、过渡的作用,并为宋理学搭建起了桥梁。从他的道论、宇宙论、人性论、心性论、重玄论、修养论、政治论、还有他神学观,都无不渗透出他糅合吸收三教的特质。融汇贯通出他特有的发挥,他的思想在北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内丹的发展做了铺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对宋明理学形成的提供了参考的价值。下面就本文的内容作大致的介绍: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陈景元生平事迹及他的主要着作。主要着作集中在:《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文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译》。本文依据蒙文通的《蒙文通文集》第一卷《古学甄微》对他的思想进行了层层梳理。第二部分,简要的介绍了陈景元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现代对他思想的研究成果,及我们可从中提取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道教思想的养份。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具体剖析陈景元的道体论、宇宙论、人性认识论、心性论、重玄论、修养论、儒道兼综的政治主张、和他的道教神学观等思想内容。第五部分,陈景元的思想影响和价值。他的思想在北宋这个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中彰显出了时代的特色具有典型的代表。他的重玄思想与内丹紧密相关,将重玄学理论引向内丹的发展理路,融摄了禅学思想作为补充丰富其内容,为道教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的探索和尝试。

杨婷婷[9](2009)在《从四部类书乐部看唐人音乐思想的特别样态》文中指出类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资料汇编性质的文献。它将文献或文献中的资料,按内容分门别类的组织起来,因摘录内容的分类汇类而得名。现存较完整且较知名的有虞世南(558-638年)编着的《北堂书钞》、欧阳询(557-641年)等奉高祖之命撰集的《艺文类聚》、徐坚(659-729年)等奉玄宗之命撰集的《初学记》,以及白居易(772-846年)撰集的《白氏六贴》被后世并称作唐代四大类书。唐代四大类书乐部因其“以类相从”的分类体系,“百科全书性”的内容特点成为研究唐人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文本材料。本文除了沿用前人文献学、目录学的研究方法以外,受葛兆光先生的引导与启发更多的引入了思想史的研究视角,旨在通过对唐代类书乐部分类体系、编纂内容以及编纂思想的分析与研究,观察唐人所能够想象到和把握到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思想世界的秩序、规范和边界,其所折射出的儒家守成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与唐代开放、多元的音乐审美实践之间形成了很有意味的悖论,提示我们,唐代思想史的特别面相,一般原理上,即是儒家入世观念影响下的公共生活界面与释、道出世思想影响下的个人生活界面共存、相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白居易作为《白氏六贴·乐部》的编纂者、唐代文人中与音乐关系最深的代表,无疑成为我们解剖唐文人矛盾审美观念的典型标本。目前,学术界关于唐代类书乐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从思想史的角度对类书乐部全元音乐文化景观进行观察研究的论述更是少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中“崇雅”与“爱俗”问题的认识应当说还未有所闻,即使通过其他研究方式注意到了这一美学样态的存在,也往往只是作为问题被提出来。本论题借助唐代类书乐部,在唐代思想史的背景下对该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将会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杨军[10](2007)在《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将其定为一尊之后,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而随着两汉之间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儒、道、佛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始终处在既相互竞争、排斥,又相互吸收、融合的状态之中。从魏晋南北朝经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几个时期,“三教”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三教一致、三教鼎立到三教融合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质的演变。宋元道教在三教融合背景下,大量吸收儒佛思想完成了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变,并使内丹道教发展成熟。本文主要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以来三教关系的回顾,进而探讨宋元三教关系形成的背景、宋元三教关系的特点、宋元道教代表人物对三教关系的认识和主张、宋元三教关系对本时期以及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宋元时期的三教关系状况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能有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儒道佛产生冲突融合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三教一致”论主要是强调三者的社会教化功能相同一致,三教并未有更深层次理论上的融合,但三教同源一致的认识为后世“三教”在理论上的相互融摄准备了良好的条件。隋唐思想领域的三教融合在魏晋南北朝三教一致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不仅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强调三教的一致性,而且进行了理论上的相互融合,从前一时期重政治功能的趋同的局面发展到理论层面的融会贯通。儒道佛关系发展到宋元时期,三教在理论上进行深层次融合的时机和条件都已经具备。从整个社会各阶层对儒道佛的态度来看,上有统治者倡导,下有文人士大夫、道士、佛教徒的应和,使三教融合的外在力量非常强大。再从三教发展的内在因素来看,儒佛道思想经过长时期的磨合,相互学习借鉴的成份加重,至此已趋向于向深层次的宇宙本体论、心性论上去寻找三教合一的契合点。宋代是道教发展的隆盛时期,此时道教不论在教理、教义,还是思想体系上都日臻成熟和完善,建立起了以内丹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道教理论体系——这是道教吸收和融摄了儒家和佛教尤其是佛教哲理的基础上建构的理论新体系。元代道教在内丹理论上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时期出现了众多的道教理论大家:首开宋朝“三教合一”先河的陈抟、将内丹道教发展完善臻于成熟的张伯端、金丹南宗的实际创始人白玉蟾、全真道的王重阳、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元初倡“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李道纯等,在他们的思想中有着突出的融会三教的思想,这既是对当时时代思潮的应和,更是道教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道教代表人物的“三教合一”观,可以从中把握在宋元道教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思想因素,并揭示宋元道教融合儒佛尤以吸纳佛教为主的特点。宋元儒道佛在理论上的高度融合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是宋金时期产生的新道派,还是在天师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一道,在三教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其吸儒纳佛的特征更为突出。尽管各道派在融摄儒佛二家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太一道、真大道、净明道对儒家思想的吸取明显多于摄取佛教思想,儒化色彩极浓,而全真道则比较多地吸收了佛教禅宗思想,援禅入道,禅化色彩明显,但各道派都是以融合三教理论为自身的发展基础。它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断地向伦理化与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受佛教义理的影响,道教的哲理化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唐代文人的“统合”三教思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文人的“统合”三教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1)唐·吕温三篇乐赋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2、相关文献
    3、研究的基本方法
    4、本课题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吕温与他的时代
    第一节 吕温生平及家世述略
    第二节 吕温师友及交游考略
第二章 吕温的思想构造
    第一节 儒家倾向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精神生活中的佛道倾向
    第三节 吕温思想构造中的二元世界观
第三章 三篇乐赋的音乐思想研究
    第一节 音乐的本体与本质
        (一)声音的产生及音乐本质
        (二)音乐之“象”
    第二节 乐、心关系中的音乐特征问题
        (一)音乐的本源问题
        (二)乐之理与心之理的关系问题
        (三)乐、音、声三分及音乐的审美的问题
    第三节 音乐的功用问题
        (一)圣人作乐及音乐的教化功用
        (二)音乐的伦理政治功用
    第四节 吕温音乐思想的构造及三篇乐赋的美学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第1节 《乐理心赋》注译
    第2节 《乐出虚赋》注译
    第3节 《齐人归女乐赋》注译

(2)皎然“取境”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取境”说的内容
    第一节 “取境”之“境”
        一、“境”的结构
        二、“境”与风格
        (一)风格与思想
        (二)风格与抒情
        (三)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取境”之“取”
        一、立意
        二、取象
        三、苦思
第二章 “取境”说的形成
    第一节 哲学思想渊源与文学理论基础
        一、从心物感应到情景交融
        (一)心物感应
        (二)心物融合
        (三)情景交融
        二、从言意之辨到文外之旨
        (一)言意之辨
        (二)文质彬彬
        (三)文外之旨
        三、“心性”与创作个性
    第二节 文学环境
        一、中唐诗风的影响
        二、律诗创作的需求
第三章 “取境”说的影响
    第一节 对中“诗境”说的影响
    第二节 对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一、情景交融
        二、苦思与炼饰
        三、工而自然
        四、变古出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唐诗中的邙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唐代邙山诗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邙山的地理区位优势
    一、邙山的自然地理特点
        (一)邙山的地理区位优势
        (二)邙山的地质学特点
    二、邙山与古墓
        (一)邙山古墓概况
        (二)邙山多古墓原因探析
第二章 唐前诗歌中的邙山书写
第三章 唐代诗歌中的邙山书写
    一、邙山登高诗
    二、邙山送葬诗
    三、邙山怀古诗
    四、邙山吊亡诗
第四章 唐代邙山诗中的意象及意蕴内涵
    一、松柏意象
    二、野草意象
    三、其它意象
第五章 白居易的邙山诗歌
    一、白居易与洛阳
    二、白居易的邙山诗歌书写
        (一)晚居洛阳对白居易思想的影响
        (二)白居易邙山诗的生死意识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唐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空前繁荣的唐代绘画
    1.1 画家众多、名家辈出
    1.2 视野开阔、题材广泛
    1.3 技法成熟、风格多样
    1.4 史论结合、理论丰富
第二章 唐代绘画的社会功能
    2.1 美化装饰
    2.2 政治教化
    2.3 传播思想
    2.4 祭奠死者
第三章 唐代文人与画家的交往
    3.1 观人作画
    3.2 以诗品画
    3.3 诗画往来
    3.4 凭诗寄情
第四章 绘画与文人精神生活
    4.1 文人的绘画创作
    4.2 唐代文人的赏画活动
    4.3 文人对绘画的购求
第五章 唐代绘画与诗歌
    5.1 诗歌内容的扩展
    5.2 诗歌技法的成熟
    5.3 诗学理论的发展
    5.4 道不尽的诗人画家——王维
结语
参考文献
    1、基本文献
    2、着作
    3、期刊论文
    4、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唐宋诗学中的“冲淡”美与“平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唐诗学中的“冲淡”美
    第一节 司空图论“冲淡”
    第二节 王维、韦应物的“冲淡”诗风
第二章 宋诗学中的“平淡”美
    第一节 宋代诗学中的“平淡”观
    第二节 梅圣俞、苏轼和黄庭坚的“平淡”诗风
第三章 “冲淡”美和“平淡”美的联系
    第一节 审美取向:淡美
    第二节 文化取向:庄禅
    第三节 创作取向:陶诗
第四章 “冲淡”美与“平淡”美的区别
    第一节 美学特征不同
    第二节 审美趣味殊异
    第三节 创作方法有别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白居易的思想及洛阳时期的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
    二、中唐以前的隐逸文化与隐士的特点
第一章 白居易“中隐”思想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中唐特殊的政治环境
    第三节 复杂的人生经历
第二章 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心态
    第一节 全身远害、知足保和
    第二节 安时委顺、优游卒岁
        一、安时委顺
        二、优游卒岁
第三章 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生活
    第一节 洛阳“中隐”生活的内容
        一、饮酒赋诗、抚琴伴鹤
        二、寄情山水、潇洒园林
        三、栖心释梵、浪迹老庄
    第二节 洛阳“中隐”生活的特质
第四章 白居易洛阳时期的诗风
    第一节 以沉潜为基调的含蓄隽永
    第二节 以闲适为底色的萧散自然
第五章 白居易“中隐”思想的文化地位
    第一节 白居易对陶渊明、王维等人的接受与超越
    第二节 白居易对苏轼归隐情结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7)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2 论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时代及地域特征
    2.1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时代特征
        2.1.1 丰富性
        2.1.2 融合性
    2.2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地域特征
        2.2.1 全方位展现长安佛教的发展
        2.2.2 佛教文学交流重镇
第3章 唐代长安佛教广泛传播的原因考探
    3.1 僧人的文采及人格对文士的影响
    3.2 佛典智慧对文士的影响
    3.3 佛教可以为政治服务
    3.4 佛教可以满足大众的宗教心理
    3.5 佛教为大众提供娱乐活动
第4章 唐代长安佛教文化在文学中的体现
    4.1 佛教音乐与唐代长安文学
        4.1.1 佛教音乐对长安乐坛的影响
        4.1.2 佛教音乐对乐府诗歌创作的影响
        4.1.3 佛教音乐对散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4.2 佛教绘画与唐代长安文学
        4.2.1 文人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4.2.2 佛寺壁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4.3 佛教建筑与唐代长安文学
    4.4 佛教茶文化与唐代长安文学
    4.5 佛教义理与唐代长安文学
        4.5.1 唐代长安文学中的人生苦短思想
        4.5.2 唐代长安文学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4.5.3 唐代长安文学中的禅宗思想
第5章 唐代长安三教论衡及反佛运动对文学的影响
    5.1 唐代长安的三教论衡及反佛运动
    5.2 长安的知名辩论僧及其文学创作
        5.2.1 慧净的论辩活动及文学创作
        5.2.2 法琳的论辩活动及文学创作
    5.3 长安知名反佛文士及其文学创作
        5.3.1 傅奕的反佛活动及文学创作
        5.3.2 韩愈的反佛活动及文学创作
第6章 唐代长安佛经文学
    6.1 长安流行的佛经
    6.2 长安着名译经僧
        6.2.1 玄奘法师
        6.2.2 义净法师
    6.3 佛经文学影响下文学形式的发展
        6.3.1 长安城中的讲经盛况
        6.3.2 佛教讲经流变及对俗讲的贡献
第7章 唐代长安的佛寺诗
    7.1 唐长安城的佛寺盛况
    7.2 有关长安佛寺的咏寺诗
    7.3 咏寺诗的美学风格
        7.3.1 从恢宏雄壮到雄壮浑厚
        7.3.2 从清俊静穆到清俊秀丽
        7.3.3 由奇幻诡谲到雄奇开阔
第8章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代表诗人:王维
    8.1 王维与长安僧徒的交往
    8.2 佛经语言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8.3 佛教认识境界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8.4 佛教思想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8.4.1 世界观的影响
        8.4.2 心性论的影响
        8.4.3 禅定思想的影响
    8.5 王维的佛理诗研究
        8.5.1 王维诗歌中的佛理诗
        8.5.2 王维佛理诗的特点
        8.5.3 王维的禅诗
第9章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的代表诗人:白居易
    9.1 白居易与长安
    9.2 白居易有关长安佛寺的诗歌创作
        9.2.1 白居易有关慈恩寺、西明寺、青龙寺的诗歌
        9.2.2 白居易有关仙游寺的诗歌
        9.2.3 白居易有关悟真寺、清源寺、感化寺的诗歌
    9.3 白居易的人生与佛教
    9.4 白居易作品中的庄禅思想
第10章 唐代长安诗僧研究:广宣、无可
    10.1 广宣及其诗歌创作
        10.1.1 广宣与京城文士的诗文交往
        10.1.2 关于文献记载中广宣形象的讨论
        10.1.3 广宣应制诗的艺术特点
    10.2 无可及其诗歌创作
        10.2.1 无可在长安的活动情况
        10.2.2 无可与文士的诗歌赠答
        10.2.3 无可诗歌中的禅意
        10.2.4 《楞伽经》对无可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陈景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陈景元思想研究现状
    3 本文的创新之处
    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景元的生平事迹及着作
    1.1 陈景元生活的时代
    1.2 荣耀的一生
    1.3 师承及着作
第二章 陈景元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 历史背景
    2.2 文化背景
第三章 陈景元的思想特点(上)
    3.1 “道体虚无,生化万物”的道体论
    3.2 “体用既彰,通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3.3 “人受禀气,性有殊同”的人性认识论
    3.4 从“心静”到“性静”的心性论
第四章 陈景元的思想特点(下)
    4.1 以易、丹、禅解老的重玄论
    4.2 “清净虚空”“无为为用”的修养论
    4.3 儒道兼综的政治主张
    4.4 陈景元的道教神学观
第五章 陈景元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5.1 陈景元重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5.2 陈景元对道教神学观思想构建的贡献
    5.3 陈景元对宋明理学形成的影响
    5.4 陈景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9)从四部类书乐部看唐人音乐思想的特别样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类书与唐代四大类书简况
        (一) 类书概述
        (二) 唐代四大类书
        (三) 四部类书版本说明
第一章 乐部分类体系与编纂体例比较研究
    一、唐代四大类书乐部分类体系比较研究
        (一) 初唐时期:《北堂书钞·乐部》与《艺文类聚·乐部》
        (二) 中、晚唐时期:《初学记·乐部》与《白氏六贴·乐部》
    二、唐代四大类书乐部编纂体例比较研究
        (一) 初唐时期:《北堂书钞·乐部》与《艺文类聚·乐部》
        (二) 中、晚唐时期:《初学记·乐部》与《白氏六贴·乐部》
第二章 乐部内容与引文情况
    一、唐代四大类书乐部内容梳理与研究
        (一) 乐论
        (二) 歌、舞
        (三) 乐器(《北堂书钞》乐部四—七、《艺文类聚》乐部四、《初学记乐部下、《白贴》乐部下)
        (四) 其他
    二、唐代四大类书乐部引文情况
        (一) 引书
        (二) 诗文
第三章 乐部编纂思想与唐代音乐审美观
    一、唐代四大类书乐部编纂思想与审美理想
        (一) 编纂的时代文化背景
        (二) 编纂思想——以弘扬儒家礼乐思想为宗旨
        (三) 乐部折射出的审美理想—追求体现“善”的雅正之美
    二、唐人音乐实践中的审美趣味
        (一) 胡乐的盛行
        (二) 唐代文士对胡乐、俗乐的偏爱
第四章 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别样态
    一、音乐审美矛盾的时代特征
        (一) 初、盛唐时期:并立、统一性
        (二) 中、晚唐时期:对立、斗争性
    二、以白居易为个案的分析与研究
        (一) 音乐美学思想的出发点
        (二) 音乐审美观矛盾性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关于宋元三教关系的研究状况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儒佛道三教关系历史回顾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三教关系初步形成
        一、儒释道"三教"的基本状况及其社会影响
        二、儒佛道之间的相融相斥
        三、魏晋南北朝三教关系特点分析
    第二节 隋唐五代三教关系的深入发展
        一、隋唐五代道佛儒的基本状况
        二、儒道佛关系特点
第二章 宋元时期道佛儒关系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
    第一节 宋元"三教合一"的背景及三教关系特点
        一、"三教合一"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
        二、对魏晋至隋唐五代以来三教关系思想的传承
        三、宋元时期三教关系的特点
    第二节 宋元统治者对儒道佛的政策
        一、对儒家:尊孔崇儒,以儒学为核心
        二、对道教:倚重、倡导促其繁荣
        三、对佛教:扶持、利用和限制、约束并重
        四、宋元统治者以帝王之尊主张三教融合对三教关系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宋元儒、佛对"三教合一"的促成
        一、宋元儒士出入佛老、援佛道入儒对"三教合一"的推动
        二、宋元佛教调和儒、佛、道
第三章 宋元道教代表人物对三教关系的认识及主张
    第一节 陈抟开宋朝"三教合一"之先河
        一、"非仙即帝"之陈抟
        二、融贯儒道佛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张伯端"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一、张伯端及其《悟真篇》
        二、张伯端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
        三、"学仙须是学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的道本位立场
    第三节 白玉蟾"三教异门,源同一也"
        一、博学多才的白玉蟾及其着作
        二、"即心是道,以心合道"的思想
        三、"三教异门,源同一也"——白玉蟾的三教关系思想
    第四节 王重阳等全真道代表人物的三教观
        一、全真道力主"三教合一"的背景
        二、王重阳之"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三、马钰之"三教门人尽是予师父"
        四、丘处机之"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
    第五节 李道纯以"中和"为旨归的三教融合思想
        一、三教一理的指导思想
        二、守中致和的内丹修炼思想
        三、融禅宗心性于内丹修炼之中
第四章 宋元三教融合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三教融合背景下的正一道
        一、蒙元时期的正一道
        二、明中叶以前见重于统治者的正一道
        三、从张宇初的思想看正一道融合三教的特点
        四、正一道儒学化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三教融合背景下的新道派
        一、太一道、真大道、净明道对三教的融合,尤其是对儒家伦理的吸取
        二、"三教搜来作一家"之全真道
        三、从全真道看道教发展的由盛而衰
    第三节 三教融合背景下道教伦理化与世俗化的发展
        一、正一道的伦理化与世俗化
        二、宋元新道派的伦理化与世俗化
        三、从道教善书看道教的伦理化与世俗化
    第四节 宋元三教融合对明代道教发展及三教合一的影响
        一、对明朝道教发展的影响
        二、宋元三教融合对明代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唐代文人的“统合”三教思潮(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吕温三篇乐赋美学思想研究[D]. 张宇翔.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2]皎然“取境”说研究[D]. 黄露葶.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3]唐诗中的邙山书写[D]. 陈宝奎. 西北大学, 2018(01)
  • [4]唐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D]. 胡宝珍. 西北大学, 2014(09)
  • [5]唐宋诗学中的“冲淡”美与“平淡”美[D]. 伍瑶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D]. 姜树景.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2)
  • [7]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研究[D]. 王早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2)
  • [8]陈景元思想研究[D]. 曾祥佳. 四川社会科学院, 2010(06)
  • [9]从四部类书乐部看唐人音乐思想的特别样态[D]. 杨婷婷. 西安音乐学院, 2009(04)
  • [10]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D]. 杨军. 四川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唐代文人三教的“统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