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麻黄人工栽培技术

半干旱地区麻黄人工栽培技术

一、半干旱地区麻黄草人工培育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索南邓登[1](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张亮[2](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未来濒危植物的保护、适应策略的制定及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BCC-CSM4、Had GEM2-ES、IPSL-CM5A-LR、MRI-CGCM3、CCSM4、MIROC-ESM6六个性能较好的全球气候模式,建立Max 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RCP2.6、RCP4.5、RCP8.5)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60种典型濒危植物的潜在适宜区。其次,通过物种分布累加模型,研究当前、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格局变化。最后,确定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基于优先保护区和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进行GAP分析法,明确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针对性的提出潜在国家公园试点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影响较大、乔木次之,灌木和菌类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矮小灌木的适宜性较好。未来大部分濒危植物在2050s潜在适宜区增加,2070s潜在适宜区减少。至2050s,草本和乔木潜在适宜区面积增加为主,灌木和菌类潜在适宜区变化的物种数相等;至2070s,草本潜在适宜区面积减少为主,乔木、灌木及菌类等濒危物种潜在适宜区增减变化的物种数量相等。(2)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不同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未来2050s-RCP4.5和2070s-RCP8.5情境下,羌塘高原南部、喜马拉雅中段南麓、东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脉、川西高原东部及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物种多样性退化最为严重。(3)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鲁藏布大峡谷、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三江并流区、横断山区、雅砻江流域、川西高原和松潘高原等地区。(4)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东南部、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北部和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南部、三江并流区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北部、雅砻江流域、大金川河流域、甘南高原、川西高原及松潘高原地区,占优先保护区的66.21%,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77%。(5)青海地区保护区覆盖范围较广,对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潜力较高。青藏高原范围内四川、云南地区对濒危植物保护成效较低,应科学增加保护区数量,整合扩展保护区覆盖范围。

周虹[3](2020)在《典型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沙区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是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组分,在维持生物土壤结皮结构和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北方沙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物土壤结皮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梯度。本文采用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我国北方3个典型沙区(毛乌素沙地、共和盆地沙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特征,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阐明了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分布规律和构建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多样性显着增加,真菌多样性无显着变化。生物土壤结皮的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优势类群,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为优势类群。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结皮层水分和养分条件不断改善,使得细菌群落中的寡营养类群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富营养类群相对丰度显着增加;真菌群落中抗逆性较强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2)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和真菌网络中的核心类群发生变化,网络结构更加复杂,微生物相互作用增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初期,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寡营养类群通过促进土壤颗粒胶结来增加土壤表面稳定性,从而缓解环境压力,抵御土壤风蚀;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后期,自养类群和具有降解能力的富营养类群通过促进碳氮固定和凋落物分解获取更多养分,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微生物网络结构更加复杂,群落更加稳定,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抗环境干扰发挥更大作用。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群落内部竞争加剧,真菌群落内部竞争减弱,细菌与真菌群落间竞争增强,细菌在维持群落稳定性方面比真菌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3)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微生物的营养循环得到加强,微生物在碳循环和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促进了微生物的营养循环;微生物固碳基因和难降解碳降解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提高了微生物的碳固定和碳降解能力;参与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同化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的基因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提高了微生物的固氮能力。细菌在生物土壤结皮各个发育阶段的碳氮循环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真菌在结皮发育后期发挥重要作用。(4)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灌木群落之间生物土壤结皮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相似,但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群落结构差异逐渐增大。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和臭柏群落之间,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没有显着差异,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着增加趋势;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两种灌木群落之间均较为相似,但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有物种比例逐渐增加,群落结构差异逐渐增大。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的某些类群的相对丰度在油蒿群落和臭柏群落之间差异显着。结皮层理化性质是造成两种灌木群落之间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子,其中养分发挥重要作用;植被因子是造成两种灌木群落之间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子,其中灌木地上生物量发挥重要作用。(5)在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中的细菌比真菌对环境变化更敏感,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功能组成的分布规律及构建机制不同。毛乌素沙地和共和盆地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的细菌多样性显着高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的真菌多样性显着高于共和盆地沙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菌多样性主要受纬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影响,真菌多样性主要受结皮层的理化性质影响。不同沙区之间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变形菌门是所有沙区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细菌门,其相对丰度在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中最高,子囊菌门是所有沙区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真菌门,其相对丰度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中最高。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主要受地理距离影响,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分布特征,符合中性理论,扩散限制在微生物物种组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3个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相似且主要受结皮层理化性质影响,符合生态位理论,环境选择在微生物功能组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渝淞[4](2019)在《坝上地区生物结皮防治风蚀扬尘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河北坝上地区受春秋季大风影响,土壤风蚀和扬尘排放问题尤为严重,近年来该地区主要依靠营建防护林来治理相关问题,较少有研究涉及土壤结皮对土壤风蚀和扬尘排放的影响。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以生物土壤结皮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风洞实验和野外风蚀扬尘验证。结果表明:(1)藻结皮和苔藓结皮的盖度和厚度增长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藻结皮和苔藓结皮的短期快速培养最优措施均为:2天一次浇水+有营养液处理;长期培养最优措施均为2天一次浇水+无营养液处理;培养期30-60天内营养液对生物结皮发育作用最大,培养期60-90天内水分对生物结皮发育作用最大。(2)从防风方面来说,0-10cm高度范围内,生物结皮对其上气流速度影响最为显着,在此高度范围内,表现为裸地风速<藻结皮风速<苔藓结皮风速,当高度>10cm时,表现为藻结皮风速<苔藓结皮风速<裸地风速。生物结皮的摩阻风速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其中藻结皮在盖度>50%时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裸地接近。从固沙方面来说,生物结皮固沙能力随盖度增大而增大,与裸地相比,当结皮盖度>75%时,固沙能力达到了最大值,藻结皮和苔藓结皮的风蚀速率分别降低了 0.47g/m2/s和0.38g/m2/s;(3)藻结皮在盖度为10-25%条件下TSP、PM10、PM2.5和PM1颗粒物排放通量达到了最小值,分别为 2722.69mg、1990.32mg、1530.56mg 和 1121.75mg,在50-75%盖度条件下颗粒物排放通量达到了最大值,7350.23mg、6489.53%、5898.10mg和4375.05mg。苔藓结皮在盖度为50-75%条件下四种颗粒物排放通量达到了最小值,分别为 1250.79mg、681.05mg、286.21mg 和 161.33mg,在 75-100%盖度时颗粒物排放通量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 2954.86mg、2102.02mg、1458.50mg 和 997.08mg。与裸地相比,苔藓结皮对四种颗粒物排放通量分别能够降低2499.47mg、2206.58mg、2053.93mg和1614.78mg,藻结皮的颗粒物排放通量比裸地分别增加了 454.95mg、505.17mg、496.39mg 和 427.14mg。

石梅莉[5](2019)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许多珍稀荒漠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灌木植物由于根系发达、抗逆能力强而成为荒漠植被的重要物种。因此,开展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与灌木资源的相关研究对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和野外植被调查,开展了我国荒漠地区灌木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植物区系、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研究,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北方干旱荒漠区共有灌木植物28科86属283种。其主要特点是物种丰富度不高,单种属和单属科现象明显。荒漠灌木植物中,大于20种的灌木植物有5科,占总科数的17.86%;共有186种,占65.7%。单属科灌木有17科,占总科数的60.71%。单种属灌木有40属,占总属数的46.51%。所含种数大于10种的灌木植物有6属,占总属数的6.98%。不同省区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荒漠灌木物种丰富程度大小依次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甘肃地区>宁夏地区;根据单位面积灌木物种数量统计分析,宁夏地区的灌木物种密度显着高于其他地区。内蒙古不同地区荒漠灌木物种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其灌木物种数量大小依次为: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荒漠灌木植物的生活型、生态型、生态功能群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其中,生活型共分为6种,其中灌木占50%,半灌木占27%,小灌木占15%,匍匐灌木占4%,直立灌木占3%,攀援灌木占1%。生态型共分为7种,其中沙生植物占12%,盐生植物占4%,湿中生植物占2%,中生植物占16%,中旱生植物占7%,旱生植物占34%,强旱生植物占27%。根据叶片形态性状,将荒漠灌木分为10种生态功能群,其中披针形叶占23%,近圆形叶占21%,卵形叶占18%,条形叶占14%,线形叶占6%,圆柱状叶占5%,三角形叶占3%,鳞片状叶占3%,锥形叶占2%,其它叶形占5%。(2)北方荒漠区灌木植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灌木植物优势科以世界广布型为主,包括蓼科(Polygon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柽柳科(Tamaricaceae)、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荒漠灌木优势属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包括柳属(Salix)、沙拐枣属(Calligonuml)、木蓼属(Atraphaxis)、猪毛菜属(Salsola)、绣线菊属(Spiraea)、锦鸡儿属(Caragana)、蒿属(Artemisia);属的地理成分在北方荒漠区更具有代表性。不同省区植物区系之间植物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与宁夏的相近程度最高,而新疆与宁夏的相近程度最低。植物优势科的地理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内蒙古优势科为杨柳科,属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型;新疆优势科为蓼科,宁夏优势科为豆科,均属世界广布型。植物优势属的地理成分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内蒙古优势属为锦鸡儿属和柳属,宁夏优势属为锦鸡儿属、绣线菊属和柳属,均属温带地理成分。(3)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荒漠灌木物种数量随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的单峰状曲线。其中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是新疆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甘肃酒泉和民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盟,宁夏中卫和盐池。水热条件是影响灌木分布格局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地区的年均降水与灌木物种数量呈正相关,年均温度与灌木物种数量呈负相关;而甘肃地区年均降水、年均温度与灌木物种数量均呈负相关。(4)北方荒漠区灌木物种多样性濒危程度严重。应重点保护的荒漠灌木有柱筒枸杞(Lycium cylindricu)、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A.nanus)、年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等,其中柱筒枸杞为极易灭绝种。

杨彬[6](2019)在《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文中指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海南岛乃至我国南方海岸防护林主要的建群树种,具有抗风性能强、耐土壤贫瘠及生长较快等特性,而多项研究发现木麻黄林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凋落物较厚、不易分解,林分层次结构简单,天然更新困难等,但对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更新质量及天然更新影响因素等缺少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对海南岛沿海12市县的木麻黄海防林进行了天然更新、林分因子及主要生态因子的调查,共计设立临时样地73块,分析了天然更新的特征,并通过分析气候、土壤、林分结构等影响木麻黄林下更新的潜在因素,得出影响木麻黄林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通过国家更新质量标准评价了海南木麻黄海防林的更新质量;依据单目标与综合分析法建立良好更新树种的筛选评价方法,筛选出适宜在木麻黄林下更新的树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影响木麻黄林天然更新因子的研究,发现主要影响因子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根据木麻黄林下树种的天然更新性能筛选更新良好的树种,使其成为海防林造林树种,与木麻黄混交不仅可以提高木麻黄海防林的物种多样性而且会提高木麻黄海防林的天然更新潜力,最终实现由木麻黄人工林向近自然林的转化。结果如下:(1)全岛木麻黄海防林平均密度为1396.00株/hm2,平均胸径为11.63 cm,平均树高为14.02 m。干湿两气候区内木麻黄多数林分因子差异不大,仅有草本盖度差异较大,湿润区和半干旱区草本盖度分别为20.03%和1.43%。调查中未发现木麻黄自身天然更新的迹象,但其它树种存在天然更新现象。(2)全岛天然更新的密度达1293.63株/hm2,更新指数为8756.97,最大更新密度少于海南其它人工林或沿海自然防护林。全岛共计发现29科50属59种树种可以在木麻黄海防林中更新,天然更新的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453和0.8637,种间相遇几率为0.8639,Shannon均匀度指数为0.6242。木麻黄林天然更新的丰富度不够理想,但在有限的更新中,乔木的更新相对较好,但多样性要低于灌木。各更新相对较多的树种均为聚集分布,局部最大更新密度达17100株/hm2,即有限的更新往往聚集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3)气候区是影响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木麻黄密度是直接因子,凋落物厚度和草本盖度等为间接因子。其中湿润区更新数量、丰富度、多样性等指标均显着优于半干旱区,气候因子特别是水分条件会明显影响天然更新的进行。木麻黄林更新与木麻黄自身密度呈负相关,而诸如凋落物厚度、草本盖度等林分因子也会通过影响林地微环境间接影响更新。此外土壤因子中pH、有机质和速效磷与更新无显着相关性,但氮(铵态氮)与两级幼苗密度呈显着正相关,钾(速效钾)则有利于幼树的生长。(4)海南岛木麻黄林更新更新质量不高,76.72%的样地为无更新或更新不良,其中29.48%的样地为无天然更新,而更新中等以上的样地占23.29%,其中更新良好的样地只占15.07%。对比干湿两区,半干旱区内有64.29%的样地无天然更新,而湿润区只有28.81%,从更新数量的角度,可以判定湿润区的更新情况要明显好于半干旱区。通过单目标和综合评价发现,乔木中大叶相思和潺槁木姜子更新潜力最佳,小乔木中鸦胆子、露兜树和暗罗更新表现优于其它小乔木,灌木中调料九里香、刺篱木和基及树更新相对较好。综上所述,海南岛木麻黄自身无法进行天然更新,但部分树种在局部地区更新较好,同时湿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壤养分和密度、胸径较小的木麻黄林有利于更新的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尝试在湿润地区施肥并适当间伐木麻黄林,提高林地的更新潜力。根据良好更新树种筛选结果,还可以尝试在上述林地中混交大叶相思和潺槁木姜子,并辅种鸦胆子和露兜树等以增加更新发生的可能。通过逐步推广以实现木麻黄人工向近自然林转化的目标。

闫冬[7](2015)在《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漠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癌症”。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发展沙产业这一伟大理论的提出,使得人们不再谈沙色变。沙产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证明,发展沙产业不仅可以使沙漠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减少沙化土地面积,而且可以使沙子变废为宝,带动沙漠地区经济的增长。通过近些年沙漠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情况来看,沙产业可以有效的带动沙漠地区农、林、牧、副、渔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政府增税的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对奈曼旗沙产业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归纳梳理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沙产业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为依据,首先对奈曼旗沙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制定了行动矩阵及行动策略;而后对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和产业链条进行了分析,以期在现在的基础上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结合相关理论、SWOT分析的行动策略及相关产业链条的分析,对奈曼旗沙产业发展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为其以后发展探索新路径,促进奈曼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苏亚拉图[8](2013)在《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给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植物区系分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植物珍稀濒危等级评定、民族植物学调查和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对该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野生植物资的基本组成和类型、野生植物的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和优先关注级别、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牧民命名和利用当地野生植物的民间知识、当地牧民对自然保护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植物多样性方面(1)共查明该区有维管束植物70科、222属、373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7科219属367种及种下分类等级。本区植物以菊科种类最多,有65种,其次是禾本科,有44种;含有15种以上的有6个科,所含种数占总植物种数的51.74%;只含有1种的有30个科;最大的属为蒿属,有植物14种,其次为蓼属、委陵菜属、黄芪属,种数前四属所含种数占总植物种数的10.72%;只含1种属有143个属。(2)本区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植物属的15分布区类型中的14个;植物种的分布类型有13个,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与东亚植物区系和泛地中海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本区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最高,其次为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本区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共有217种,占总植物种数的58.18%;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典型的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共有163种,占总植物种数的43.70%。(3)按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方法,将该区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9个群系。(4)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的判定包括区域性极危种1种,濒危种11种,易危种21种,近危种27种,安全种313种。区域性优先关注级别的排序包括一类优先关注11种,二类优先关注18种,三类优先关注54个种,普通关注290种。2.野生植物资源方面(1)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可分为14个类型,包括野生饮食用植物131种,野生饲用植物324种,野生药用植物250种,野生观赏植物84种,野生纤维植物41种,野生鞣料植物26种,野生油脂植物44种,环境改良野生植物46种,野生木材植物15种,野生绿肥植物20种,野生农药植物54种,野生染料植物19种,野生芳香植物38种以及珍稀保护植物32种。(2)鉴于饲用植物是目前当地牧民所利用的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护区内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共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优等饲用植物41种、良等饲用植物91种、中等饲用植物101种、低等饲用植物75种、劣等饲用植物16种。优等饲用植物主要由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组成。(3)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 AHP)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保护区野生蔬菜用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蔬菜用植物有Ⅰ级8种,Ⅱ级20种,Ⅲ级21种,Ⅳ级7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有Ⅰ级105种,Ⅱ级80种,Ⅲ级44种,Ⅳ级21种。3.在民族植物学方面(1)从当地蒙古族民间共记录到民间植物名146条。根据标本鉴定结果,它们与植物分类学上的111种、1亚种、7变种和1变型对应,隶属42科88属。民间植物名与学名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二或三对一以及一对二或三。在结构上,民间植物名可分为原始名、衍生名和借用名。(2)保护区内的内蒙古族牧民利用野生植物作食物、药物、饲料、建筑与工艺材料以及传统精神文化。民间饮食用野生植物有32种,涉及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食用油。民间药用植物26种,兽药用植物11种。当地牧民所认为的重要牧草和饲料用植物共有46种。建筑与工艺用植物包括建筑用植物16种,材用植物17种,纤维用植物16种。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还涉及到当地蒙古族牧民的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自然崇拜等传统精神文化生活领域。4.在KAP方面对保护区内居民KAP调查分析结果对有关该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相互作用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法律和条例都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放牧地及牧草”是保护区内最有用的资源。75%的居民认为自然保护对他们有好处,但还有46.4%的居民认为没有必要建立保护区。64.3%的居民认为设立保护区后收入大大降低。70.2%的居民对保护区内禁牧政策有意见,有65.5%的居民认为禁牧时间太长。83.8%的居民希望政府发放补贴以弥补牧民的损失。83.3%的居民表示不愿意从保护区搬出。有51.2%的居民表示未参加过培训或相关活动。42.9%的居民表示能够制止破坏自然环境的他人行为,有81%的居民表示平时能够告知其他村民不要进入保护区搞破坏活动。86.9%的居民表示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做有关自然保护的教育。

谢增武[9](2013)在《宁夏地区治沙产业生态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宁夏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实现荒漠化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这一目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宁夏自治区按照“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企业介入、全社会参与”的思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提倡治沙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温室大棚、中草药、压沙西瓜、基地农户一体化、以及沙漠旅游等措施,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荒漠化治理,从而使宁夏成为少数几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地区。该研究重点采用市场价值法、调查评价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生态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宁夏沙产业的生态经济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17个指标并采用较为成熟的层次分析法确定选取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对沙产业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沙产业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由2001年的19.8%增加到2010年的60%,社会经济效益由2001年的18.9%增加到2010年的69.9%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地区大力推动沙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人均收入在开始阶段增长缓慢,但是随着沙产业的不断深化发展,人均收入和生态效益越来越显着,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宁夏治沙产业实践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以及适当的生态补偿政策,可以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摆脱贫困陷阱困扰。治沙产业的健康发展能促进沙区生态、经济、社会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宁夏治沙产业发展为我国乃至全球贫困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重要经验。

张军辉[10](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二、半干旱地区麻黄草人工培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旱地区麻黄草人工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物种分布模型
        1.2.2 Max Ent模型
        1.2.2.1 模型简述
        1.2.2.2 应用领域
        1.2.2.3 应用对象
        1.2.2.4 Max Ent模型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2.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1.2.4 GAP分析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Max Ent模型
        1.3.2.2 GAP分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建模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自然保护区建设
        2.1.3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景
        2.1.3.1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2.1.3.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青藏高原年均温、年均降水
    2.2 建模数据
        2.2.1 建模环境因子
        2.2.2 濒危植物分布点
        2.2.3 生态气候分区数据
第三章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1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3.2 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1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2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3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潜在地理分布
        3.2.4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潜在地理分布
    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的影响
        3.3.1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草本植物的影响
        3.3.2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乔木植物的影响
        3.3.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灌木植物的影响
        3.3.4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典型濒危菌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1 当前气候基准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2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4.3 气候变化对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5.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
        5.1.1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
        5.1.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5.1.3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
    5.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5.2.1 空缺分析数据资料
        5.2.2 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
        5.2.3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效简析
    5.3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5.3.1 已建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5.3.2 典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科研成果

(3)典型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生物土壤结皮的概念与分类
        1.2.2 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发育与分布
        1.2.3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
        1.2.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毛乌素沙地
        2.1.2 共和盆地沙地
        2.1.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样品采集
    2.3 环境数据获取与测定
    2.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方法
        2.4.1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DNA提取
        2.4.2 扩增子测序
        2.4.3 宏基因组测序
    2.5 微生物数据处理方法
        2.5.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5.2 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2.5.3 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2.5.4 物种多度分析
3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
    3.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
    3.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3.2.1 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
        3.2.2 门和属水平细菌优势菌群分布特征
        3.2.3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3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3.3.1 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
        3.3.2 门和属水平真菌优势菌群分布特征
        3.3.3 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生物土壤结皮发育过程中养分和水分条件的改善促进微生物量增加
        3.4.2 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组成及控制因子
        3.4.3 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群落组成及控制因子
    3.5 小结
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相互作用
    4.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细菌和真菌网络属性
        4.1.1 总体网络属性
        4.1.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网络属性
    4.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网络核心类群
    4.3 细菌和真菌网络模块中心与连接器
    4.4 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4.5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
    4.6 讨论
        4.6.1 网络核心类群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改变
        4.6.2 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变化
    4.7 小结
5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基因特征
    5.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成
    5.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5.2.1 碳固定基因
        5.2.2 碳降解基因
    5.3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氮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5.4 碳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4.1 固碳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4.2 碳降解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4.3 固氮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5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复杂性与微生物功能的关系
    5.6 讨论
        5.6.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成差异
        5.6.2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差异
        5.6.3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氮循环相关基因特征差异
        5.6.4 碳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物种注释
        5.6.5 结皮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进其多功能性
    5.7 小结
6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6.1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环境参数和微生物量差异
    6.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比较
        6.2.1 细菌多样性
        6.2.2 真菌多样性
    6.3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OTU分布与群落结构差异
        6.3.1 细菌OTU分布与群落结构差异
        6.3.2 真菌OTU分布与群落结构差异
    6.4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差异
        6.4.1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物种组成差异
        6.4.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真菌物种组成差异
    6.5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控制因子
        6.5.1 细菌群落结构的控制因子
        6.5.2 真菌群落结构的控制因子
    6.6 讨论
        6.6.1 不同灌木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差异
        6.6.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6.6.3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
        6.6.4 环境因子对不同灌木群落中结皮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6.7 小结
7 区域尺度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分布格局
    7.1 不同沙区环境因素差异
    7.2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
        7.2.1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量
        7.2.2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Alpha多样性
        7.2.3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差异
    7.3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预测
    7.4 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7.5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组成分布模型
    7.6 讨论
        7.6.1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7.6.2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
        7.6.3 不同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组成趋于相似
        7.6.4 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的分布格局存在差异
    7.7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8.1.2 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8.1.3 区域尺度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布格局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坝上地区生物结皮防治风蚀扬尘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风蚀和扬尘概况
        1.3.2 土壤结皮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1.3.3 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
        1.3.4 土壤结皮的风蚀及扬尘排放研究进展
        1.3.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植被
    2.5 风蚀现状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3.1 研究内容
    3.2 试验设计
        3.2.1 生物结皮培育与观测
        3.2.2 风洞试验设计
    3.3 研究方法
        3.3.1 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
        3.3.2 风蚀扬尘的风洞实验
    3.4 研究技术路线
4 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4.1 生物土壤结皮的盖度发育动态
    4.2 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发育动态
    4.3 水分和营养液对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影响
        4.3.1 水分对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影响
        4.3.2 营养液对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影响
    4.4 小结
5 生物土壤结皮防治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
    5.1 不同生物结皮对风蚀速率的影响
    5.2 不同生物结皮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
        5.2.1 结皮覆盖面积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关系
        5.2.2 风速差异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关系
    5.3 不同生物结皮对摩阻风速的影响
        5.3.1 不同覆盖度土壤结皮摩阻风速特征
        5.3.2 不同风速下土壤结皮摩阻风速特征
    5.4 不同生物结皮的风速廓线特征
    5.5 小结
6 生物土壤结皮防治扬尘的风洞实验研究
    6.1 生物结皮扬尘排放在不同高度的分布状况
        6.1.1 苔藓结皮颗粒物浓度随高度的变化
        6.1.2 藻结皮颗粒物浓度随高度的变化
        6.1.3 自然环境中扬尘排放浓度随高度的变化
    6.2 生物结皮扬尘排放通量与风速的关系
        6.2.1 苔藓结皮扬尘排放通量与风速的关系
        6.2.2 藻结皮扬尘排放通量随风速的关系
    6.3 生物结皮扬尘排放通量与盖度的关系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物多样性研究
    2.2 荒漠植物多样性研究
    2.3 植物区系研究
    2.4 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2.5 珍惜濒危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北方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
    4.1 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概况
    4.2 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区域差异
        4.2.1 北方荒漠区灌木多样性差异
        4.2.2 内蒙古荒漠区灌木多样性差异
        4.2.3 鄂托克旗蒙西镇灌木物种多样性差异
    4.3 荒漠灌木植物生活型多样性
    4.4 荒漠灌木植物生态型多样性
    4.5 荒漠灌木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4.6 小结
第五章 北方荒漠区灌木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5.1 荒漠灌木植物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5.1.1 科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5.1.1.1 世界分布科
        5.1.1.2 温带分布科
        5.1.1.3 热带分布科
        5.1.1.4 优势科分布型及其分析
    5.2 植物属地理成分分析
        5.2.1 世界分布型
        5.2.2 温带分布型
        5.2.3 热带分布型
        5.2.4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
    5.3 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荒漠区灌木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6.1 荒漠灌木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6.2 荒漠灌木植物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6.2.1 水分-能量影响灌木植物分布格局
        6.2.2 历史演化因素影响灌木植物空间格局
    6.3 小结
第七章 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利用与保护
    7.1 荒漠珍稀濒危植物现状
    7.2 荒漠珍稀濒危植物影响因素
    7.3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北方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灌木植物名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课题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研究现状
        1.2.1 木麻黄海防林研究现状
        1.2.2 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土壤
    2.3 气候
    2.4 木麻黄林分状况
        2.4.1 木麻黄林分调查
        2.4.2 木麻黄林分概况
第三章 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天然更新特征调查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密度
        3.2.2 天然更新物种丰富度及树种组成
        3.2.3 天然更新多样性指数
        3.2.4 主要更新树种分布格局
    3.3 讨论
第四章 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气候区划与分析方法
        4.1.2 土壤因子分析方法
        4.1.3 凋落物调查与分析
        4.1.4 林分结构分析方法
        4.1.5 综合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气候区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2 土壤因素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3 凋落物因素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4 林分结构及光照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2.5 综合因素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质量及良好更新树种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天然更新质量的评价方法
        5.1.2 良好更新树种的评价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质量的评价
        5.2.2 良好更新树种的评价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关于沙产业的研究
        1.4.2 国内关于沙产业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沙地
        2.1.2 沙产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学理论
        2.2.3 环境承载力理论
3 奈曼旗经济社会和沙产业发展概况
    3.1 奈曼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1 奈曼旗基本概况
        3.1.2 奈曼旗经济发展情况
    3.2 沙产业发展情况
        3.2.1 沙资源概况
        3.2.2 沙产业主要类型
4 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4.1 奈曼旗发展沙产业的优势
        4.1.1 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
        4.1.2 硅砂资源丰富,深加工潜力大
        4.1.3 沙地特有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
        4.1.4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4.2 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的劣势
        4.2.1 缺乏整体统一的发展规划
        4.2.2 资金相对短缺,优惠政策较少
        4.2.3 产业发展结构层次较低,竞争力弱
        4.2.4 对沙地特有资源未充分利用
    4.3 奈曼旗发展沙产业的机会
        4.3.1 各级部门支持发展沙产业
        4.3.2 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助于沙产业发展
        4.3.3 沙产业已有成功模式的示范
        4.3.4 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4.4 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的威胁
        4.4.1 生态环境破坏
        4.4.2 投资风险较大
        4.4.3 自然灾害的影响
    4.5 构建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及制定行动策略
5 奈曼旗沙产业的生态效益和产业链条分析
    5.1 沙产业生态效益分析
        5.1.1 林地面积逐年扩大
        5.1.2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候
        5.1.3 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2 奈曼旗沙产业的产业链条分析
        5.2.1 沙生植物产业链
        5.2.2 沙漠旅游产业链
        5.2.3 风能发电产业链
6 奈曼旗沙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6.1 制订沙产业发展规划
    6.2 破解沙产业资金瓶颈
        6.2.1 建立多元化的沙产业投入机制
        6.2.2 强化沙产业的金融信贷支持
    6.3 推动沙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
        6.3.1 继续发展高效农业型沙产业
        6.3.2 开拓沙区风能产业和太阳能产业
        6.3.3 重点发展沙漠旅游产业
        6.3.4 延伸培育制造型沙产业
    6.4 充分利用开发沙地的生物质能源
    6.5 加强科技研发和培养引进沙产业专业人才
    6.6 促进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1.2 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3 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1.4 自然保护区与民族植物学研究
    1.5 研究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状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保护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经济结构
        2.2.2 土地利用结构
        2.2.3 管理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3.1.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3.1.3 民族植物学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方法
        3.2.1.1 调查点和调查线路的确定
        3.2.1.2 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方法
        3.2.1.3 植被群落类型的研究方法
        3.2.1.4 植物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级别的研究方法
        3.2.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方法
        3.2.2.1 野外考察法
        3.2.2.2 文献研究法
        3.2.2.3 植物资源评价法
        3.2.3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3.2.3.1 文献研究
        3.2.3.2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3.2.3.3 社区居民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的研究方法
        3.2.3.4 调查点及路线
        3.2.4 技术路线
4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4.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1 植物分类群组成
        4.1.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1.1.2 科、属的统计分析
        4.1.2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1.2.1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4.1.2.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4.1.2.3 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4.1.3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3.1 生活型分析
        4.1.3.2 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4 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的比较分析
        4.1.5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4.2 植被分类及其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4.2.1 植被分类
        4.2.1.1 植被的分类原则
        4.2.1.2 分类单位及命名
        4.2.1.3 植被分类的结果
        4.2.2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4.2.2.1 灌丛
        4.2.2.2 草原植被
        4.2.2.3 草甸植被
        4.2.2.4 沼泽和水生植被
    4.3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和优先关注级别的评定
        4.3.1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
        4.3.1.1 植物濒危指标的确定
        4.3.1.2 濒危系数计算
        4.3.1.3 植物濒危程度评定
        4.3.2 植物物种优先保护类别评价
        4.3.2.1 遗传损失系数的计算
        4.3.2.2 优先保护值的计算
        4.3.2.3 优先保护类别的分级
        4.3.3 植物优先保护措施和建议
    4.4 小结
5 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
    5.1 植物资源与植物多样性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组成
        5.2.1 野生植物资源分类群的组成
        5.2.1.1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
        5.2.1.2 野生资源植物大属
        5.2.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2.1 野生饮食用植物
        5.2.2.2 野生饲用植物
        5.2.2.3 野生药用植物
        5.2.2.4 野生观赏植物
        5.2.2.5 野生纤维植物
        5.2.2.6 野生鞣料植物
        5.2.2.7 野生油脂植物
        5.2.2.8 野生环境改良植物
        5.2.2.9 野生木材植物
        5.2.2.10 野生绿肥植物
        5.2.2.11 野生植物性农药
        5.2.2.12 野生染料植物
        5.2.2.13 野生芳香植物
        5.2.2.14 野生珍稀植物资源
        5.2.3 野生资源植物用途多样性
    5.3 重点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
        5.3.1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野生蔬菜资源评价
        5.3.3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5 小结
6 民族植物学研究
    6.1 阿鲁科尔沁蒙古族及其文化特征
    6.2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命名传统知识
        6.2.1 民间植物名与植物分类学植物名的对应关系
        6.2.2 民间命名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6.2.2.1 由蒙古语单词构成的民间植物名
        6.2.2.2 由蒙古语词组构成的民间植物名
        6.2.2.3 借用名
        6.2.3 民间植物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2.3.1 简单原始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2.3.2 复合原始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3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利用
        6.3.1 野生饮食用植物利用
        6.3.1.1 野生粮用植物
        6.3.1.2 野生蔬菜用植物
        6.3.1.3 野生水果用植物
        6.3.1.4 野生食用油料用植物
        6.3.1.5 野生茶用植物
        6.3.1.6 野生调料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6.3.1.7 野生糖料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6.3.2 野生药用植物
        6.3.3 野生兽药用植物
        6.3.4 牧草和饲料用野生植物
        6.3.4.1 牧草与饲料用野生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编目
        6.3.4.2 牧草与饲料用野生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
        6.3.5 建筑与工艺用植物
        6.3.5.1 建筑用植物
        6.3.5.2 技术与工艺用植物
        6.3.6 文化与生态利用植物
        6.3.6.1 节日习俗与野生植物的关系
        6.3.6.2 自然崇拜与野生植物的关系
    6.4 小结
7 对保护区居民自然保护和保护区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调查
    7.1 知识部分
    7.2 态度部分
    7.3 社区居民的行为部分
    7.4 小结
8 结论
9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Ⅱ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名录
附录Ⅲ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饲用植物资源编目
附录Ⅳ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Ⅰ级野生药用植物
附录Ⅴ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民族植物学调查主要信息报告人
附录Ⅵ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KAP 调查表
附图
作者简介

(9)宁夏地区治沙产业生态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沙产业发展
        1.2.2 国内沙产业发展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标
2 研究区概况
    2.1 宁夏荒漠化及发展现状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
    2.2 沙产业发展优势
        2.2.1 土地资源
        2.2.2 光热风能资源
3 沙产业理论分析
    3.1 沙产业基本概念
    3.2 沙产业理论的理论基础
        3.2.1 生态经济理论
        3.2.2 循环经济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4 生物工程学
    3.3 沙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对比
4 宁夏沙产业主要措施
    4.1 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利用
    4.2 保护性耕作种植西瓜
    4.3 沙区旅游资源开发
    4.4 沙区新能源发展
    4.5 沙地中草药种植与产业化经营
        4.5.1 研究区中草药种植自然条件概况
        4.5.2 中草药种植社会经济状况
5 治沙产业生态经济分析
    5.1 生态经济区划模型理论基础
    5.2 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与环境之间关系分析
    5.3 温度降水量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5.4 中草药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社会效益分析
        5.4.3 生态效益分析
    5.5 新能源生态经济效益
    5.6 旅游生态效益
    5.7 设施农业的生态效益
6 治沙产业的层次分析
    6.1 评价方法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6.3.1 原理
        6.3.2 一致性检验
    6.4 评价指标的量纲归一化处理
    6.5 系统综合评价模构建
    6.6 结果与分析
7 讨论建议
    7.1 讨论
        7.1.1 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7.1.2 调动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7.1.3 提升环境生态质量
    7.2 建议
        7.2.1 未来生态投入应该实行产业化模式
        7.2.2 中药产业未来发展研究建议
        7.2.3 设施农业水平有待提高
        7.2.4 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市场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10)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半干旱地区麻黄草人工培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2]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D]. 张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
  • [3]典型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 周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坝上地区生物结皮防治风蚀扬尘的试验研究[D]. 王渝淞.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灌木植物多样性研究[D]. 石梅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1)
  • [6]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D]. 杨彬.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奈曼旗沙产业发展研究[D]. 闫冬.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1)
  • [8]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D]. 苏亚拉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9]宁夏地区治沙产业生态经济分析[D]. 谢增武.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10]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半干旱地区麻黄人工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