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做机床强国

乘风破浪做机床强国

一、乘风破浪走向机床工业强国(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鸣,李稻葵,王昌林,郭克莎,冯根福[1](2021)在《庆祝建党百年笔谈》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时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口,回顾总结走过的道路、产生的思想与理论,对于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策划了"庆祝建党百年笔谈",邀请5位知名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政府与市场、中国工业化思想、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发展等不同视角撰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陈沆[2](2020)在《工业设计,大国崛起的“烟台计划”》文中研究表明15世纪,当乘风破浪的麦哲伦船队,历经重重劫难,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为一个整体。随着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大国的崛起,属于工业设计的时代已然来临。上到飞机、汽车等重工业,下到水杯、衣架等轻工业,看似高大上的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简称ID),实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徐粤春,张斌[3](2020)在《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工业文学通过对工业生活领域的艺术呈现,深化了人们对现代文明的理性认知,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就有关于工业物质资料和前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描写,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业文学萌芽于晚清反美华工禁约文学潮流,历经五四劳工文学1930年代左翼文学及爱国工人主题的抗战文学的实践积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全面展开,并逐渐扭转了工业题材在现代文学整体格局中比较薄弱的局势,逐步开创了中国工业文学的繁荣局面。

高露洋[4](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朱政[5](2020)在《LV-850立式加工中心多误差综合分析与补偿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数控机床精密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制造业领域都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工精度已成为衡量一台机床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自主研发的LV-850立式加工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数控机床主要误差产生的机理,建立多误差因素综合影响模型,对各误差元素进行测量与辨识,提出相应的误差补偿模型,最后,运用本文所提出的综合补偿模型进行误差补偿试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各项误差源进行研究,确定机床的几何误差、热误差以及机床因受力引起的误差为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本文所研究机型的几何误差、热误差与力误差综合数学模型,为后续进行机床多误差元素的辨识、仿真与建模奠定基础。(2)建立整机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热误差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机床的主要升温点位于主轴、滑块以及丝杠螺母。该结果为下一阶段选择最优的机床热关键点,进行试验测温提供参考。同时,整机的热变形结果为热误差补偿提供参考依据。(3)基于激光干涉仪与球杆仪快速高效检测原理,对机床各移动轴的几何误差进行测量。设计机床热定位误差检测试验,经试验获得不同温度下各轴定位误差曲线,分析发现各条误差曲线的趋势线斜率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为建立机床热-几何综合误差模型提供理论依据。(4)基于多项式最小二乘法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项误差的相关拟合函数。该拟合函数经分析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满足误差补偿的要求。最后,根据所建立的综合误差补偿模型,运用FANUC 0i系统中自带的补偿模块对任意时刻的热定位误差进行补偿试验,补偿效果显着。该结果说明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对全面提升机床的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李鑫[6](2019)在《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席卷全球,为我国实现“追跑-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压力,均要求加快新工科专业建设进程。作为新工科建设中一项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关键性工作,突破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探寻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显得尤为迫切与需要。本研究以高校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为具体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阐述了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要素及实践特征,重点探讨了当前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状况、遇到的发展困境及主要原因。紧接着介绍两所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对我国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提供的可咨可鉴的经验启示。综上,对我国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与保障制度提出一些设想。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新工科培养一支“多专多精”、服务于产业变革与发展的新型工程人才队伍,需要加快新工科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作为新工科学科专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性成果的获得与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密切联系,并由此推动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工作,因而只有深入把握这四个建设要素,才能切实提升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综合分析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困境,研究认为学科专业间森严的组织性、制度性壁垒,功利化的专业设置取向,现有学科体制对交叉学科专业发展空间的挤压,待完善的教师队伍是制约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深层原因。基于对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现状问题的分析,通过学部制改革及学科群建设、跨学科平台的搭建,淡化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组织性、制度性壁垒;以产业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动态优化调整现有工科专业结构,进一步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通过政府、社会、高校、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优化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改革新工科教师引进与聘任制度、培养与发展过程、考核与评定工作、完善激励制度,建设一支服务于新工科跨学科研究与专业建设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一系列措施,配套跨学科学术制度、资源整合制度、政策激励制度,推动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长效、有序地建设发展。

冯玺[7](2018)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949-2012年)》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梦想。60多年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在改革开放前,中国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尽管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没能走出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60多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是在探索和把握国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的全面性、综合性、协调性、系统性和战略性转变和深刻的变革;是适应全球经济需求结构变化、增强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抉择。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程,需要古今中外的经济理论作为工具,并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汲取教训。关于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极差地租Ⅱ时提出了粗放耕作和集约化思想,在其再生产理论中阐述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机制。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等其他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都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研究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构建科学、客观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体系。学者在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之”字形路径①,并且对经济史学研究提出了“求通”(纵通、横通和内通)的理念和“跟随论”、“沉淀论”相统一的思想②。本文将研究时间断限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至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之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国民经济从迅速恢复大起大落(1949~1965年)、经济发展缓慢到快速发展(1966~1992年)、经济发展转轨到提质发展(1993~2012年)3个阶段。按照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3个阶段分成6个时期,即1949~1957年: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958~1965年:国民经济大起大落,1966~1978年:经济发展极度缓慢,1979~1992年:经济快速发展,1993~2001年:经济快速发展到速度减缓,2002~2012年:经济发展从快速到提高质量。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1949~1978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成和新探索(1966~1992年)、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继续探索(1997~2012年)3个阶段。同样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3个阶段分成6个时期,即1949~1957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1958~1965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1966~1978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成,1979~1996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探索,1997~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继续探索,2008~2012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遇到的新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一定程度上并不顺利,也未完全完成。6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经济发展从恢复和快速发展、大起大落和缓慢增长、持续保持快速发展3个阶段,走了一条“之”字形波浪式前进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初步形成、不断探索、初步转变3个阶段,走了一条“一”字形探索前行的道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的历史启示是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加大科技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注重机制创新,坚持体制先行;强化宏观协调,坚持政府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是适时转变主导产业;高度重视产业多元化;全面推动生产服务功能;适时出台健康的产业政策;大幅提升城市公共配套水平。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74年间经济发展经历了起飞、快速增长和停滞衰退等阶段,但是忽视了经济体制因素,没有完成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终导致解体。中国借鉴国内外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创造出经济发展奇迹,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国模式”③。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是,要以改革和完善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为基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落脚点。社会经济要向前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将不断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用发展的方式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在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积极的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阳勇[8](2014)在《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文中提出建国前,毛泽东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思想基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将鞍钢作为恢复钢铁工业的重点,决策、指导了鞍钢的恢复和改建。为改变钢铁工业布局,毛泽东还作出了新建武钢、包钢的重要决策。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五”计划时期,毛泽东决策重点建设钢铁工业,极大地加快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中国钢铁工业作出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战略布局。这一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发展钢铁工业,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强调钢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和不切实际的钢产量高指标,钢铁工业战线出现“三年大起”的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挤了农业和轻工业,是引起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钢铁工业的过度发展是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为后来钢铁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支持钢铁工业进行调整、整顿,初步展开了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钢铁工业生产建设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依然十分关心、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年徘徊时期,损失严重。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国家对钢铁工业进行了大量投人,钢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并为后来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高度重视、积极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发展道路,他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尽管在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他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27年间新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27年间钢铁工业取得的成果,也为之后中国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这27年间建立起来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至今仍在并将继续在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胡晓燕[9](2012)在《以马恒昌小组精神打造装备工业企业文化》文中认为“马恒昌小组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从时代特征、历史作用、哲学基础和文化渊源对马恒昌小组精神进行深入探索,在企业文化中进一步认识马恒昌小组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从而更好的用马恒昌小组精神打造装备工业企业文化,为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本文从马恒昌小组精神的时代内涵出发,结合装备工业企业文化的特点,分析了如何以马恒昌小组精神打造装备工业企业文化,全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概括总结了马恒昌小组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人文价值,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第二,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通过分析装备工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打造装备工业企业文化提供伦理上的保证。第三,用马恒昌小组精神对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进行创新,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以马恒昌小组精神为核心的装备工业企业文化,其目的是为装备工业企业建设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借鉴。

杨宏伟[10](2010)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工业化的定义入手,对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考察了工业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廓清了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和特殊性。论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内涵丰富、视角独特的工业化理论。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创立了经典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也存在曲解与偏离。论文以改革开放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七个阶段考察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化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导向下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论文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进行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总结了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中国化作了几点思考。

二、乘风破浪走向机床工业强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乘风破浪走向机床工业强国(论文提纲范文)

(1)庆祝建党百年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一、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极大加快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化伟大实践提炼经济学新知
    一、中国工业化的伟大实践
    二、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从中国工业化实践提炼经济学新知
建党百年中国工业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启示
    一、建党百年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战火中的中国工业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中国工业发展奠基期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中国工业化腾飞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开启工业现代化新征程
    二、百年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1.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推动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2.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3.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经济活力大幅提升
        4.新的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三、宝贵经验与启示
        1.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工业发展的领导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发展道路
        3.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
        4.必须坚持创新驱动
建党百年谈中国百年工业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工业化进程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的真正工业化是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起步的
        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前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评价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1.市场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
        2.区域工业化的兴起和竞争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融合与分离
    三、新发展阶段的工业化进程和战略取向
        1.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和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判断
        2.新发展阶段中工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3.工业化进程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问题
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百年演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业化思想
    二、站起来时代党的工业化思想
    三、富起来时代党的工业化思想
    四、强起来时代党的工业化思想

(2)工业设计,大国崛起的“烟台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曼哈顿计划”与“烟台计划”
点亮“中国制造”设计之光

(3)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兴盛繁荣期(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
    2.改革开放后的转型拓展期(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
    3.泛工业化时代的蜕变跃迁期(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后)
二、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审美价值变迁
    1.从革命激情到现实温情
    2.从车间风波到社会人生
    3.从模范英雄到时代人物
    4.从主题先行到审美出发
三、新时代中国工业文学的展望

(4)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LV-850立式加工中心多误差综合分析与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几何误差研究现状
        1.3.2 热误差研究现状
        1.3.3 力误差研究现状
        1.3.4 综合误差研究现状
        1.3.5 误差补偿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床各项误差元素研究及综合误差建模
    2.1 引言
    2.2 机床各误差元素研究与辨识
        2.2.1 几何误差元素分析
        2.2.2 热误差元素分析
        2.2.3 力误差元素分析
    2.3 加工中心综合误差理论模型
        2.3.1 四种加工中心结构分析
        2.3.2 XYTZ型加工中心运动轴间理想变换矩阵
        2.3.3 XYTZ型加工中心运动轴间实际变换矩阵
        2.3.4 LV-850 加工中心多误差元素综合误差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工中心热误差特性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热分析基础理论
        3.2.1 基本传热方式
        3.2.2 热力学分析类型
    3.3 热学参数的分析求解
        3.3.1 主轴系统热源分析及计算
        3.3.2 滚动直线导轨副热源分析及计算
        3.3.3 滚珠丝杠副热源分析及计算
        3.3.4 边界条件换热系数的确定
    3.4 基于ANSYS Workbench整机热特性分析
        3.4.1 建立有限元模型
        3.4.2 基于ANSYS Workbench稳态温度场分析
        3.4.3 基于ANSYS Workbench瞬态温度场分析
        3.4.4 整机与关键部件热变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工中心切削力误差分析
    4.1 引言
    4.2 切削力获取方法与机床变形量的理论计算
        4.2.1 切削力获取方法
        4.2.2 机床力变形理论计算
    4.3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机床受力变形仿真分析
        4.3.1 LV-850 立式加工中心切削力的计算
        4.3.2 LV-850 立式加工中心受力仿真分析
        4.3.3 刀具与工件受力变形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加工中心多误差元素精确检测
    5.1 引言
    5.2 几何误差的辨识
        5.2.1 激光干涉仪使用原理介绍
        5.2.2 球杆仪的使用原理介绍
    5.3 LV-850 几何误差检测辨识
        5.3.1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测量
        5.3.2 基于球杆仪的测量
    5.4 LV-850 热误差检测辨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V-850 加工中心多误差综合补偿研究
    6.1 引言
    6.2 误差曲线拟合与补偿建模
        6.2.1 基于最小二乘与MATLAB软件的数据拟合
        6.2.2 几何误差数学补偿模型
        6.2.3 热误差数学补偿模型
        6.2.4 热-几何误差综合补偿模型
    6.3 综合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6.3.1 热-几何误差综合补偿策略
        6.3.2 热-几何误差补偿具体实施方法
        6.3.3 误差补偿效果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新工科的研究
        1.3.2 关于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要素与实践特征
    2.1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要素
        2.1.1 多学科知识的专业
        2.1.2 人才培养模式
        2.1.3 课程体系结构
        2.1.4 师资队伍结构
    2.2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特征
        2.2.1 多科性
        2.2.2 交叉融合
第3章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困境及其原因
    3.1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困境
        3.1.1 教育教学资源的划分不利于交叉学科专业建设
        3.1.2 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难以契合产业发展
        3.1.3 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利于跨学科人才培养
        3.1.4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回应产业行业发展新诉求
        3.1.5 教师队伍的组织体制有待完善
    3.2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困境的成因分析
        3.2.1 学科专业间森严的组织性、制度性壁垒
        3.2.2 功利化的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取向
        3.2.3 现有学科体制挤压了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空间
        3.2.4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配新经济的发展需求
        3.2.5 新工科教师发展缺少完善的平台与条件
第4章 美国高校工程教育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案例与启示
    4.1 美国一流大学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案例分析
        4.1.1 MIT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路径
        4.1.2 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跨学科教育
    4.2 对我国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4.2.1 跨学科平台的搭建与管理
        4.2.2 重视跨学科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性
        4.2.3 整合优化工科课程体系
第5章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
    5.1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
        5.1.1 构建学科专业之间开放与协同的建设机制
        5.1.2 完善需求导向的工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5.1.3 多方参与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内涵建设
        5.1.4 建设新工科跨学科教师支撑队伍
    5.2 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保障制度
        5.2.1 跨学科学术制度
        5.2.2 资源整合制度
        5.2.3 政策激励制度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949-201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及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学术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经济发展
        二、关于经济发展方式
        三、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
        三、不足之处
    小结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一、粗放发展与集约发展思想
        二、影响经济发展因素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第二节 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
        三、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
        四、发展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
        一、基本内容
        二、基本原则
        三、理论框架
    小结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1949~2012年)
    第一节 国民经济从迅速恢复到大起大落(1949~1965年)
        一、1949~1957年: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二、1958~1965年:国民经济大起大落
    第二节 经济发展缓慢到快速发展(1966~1992年)
        一、1966~1978年:经济发展极度缓慢
        二、1979~1992年: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展转轨到提质发展(1993~2012年)
        一、1993~2001年:经济快速发展到速度减缓
        二、2002~2012年:经济发展从快速到提质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轨迹(1949~2012年)
    第一节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1949~1965年)
        一、1949~1957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步形成
        二、1958~1965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成和新探索(1966~1996年)
        一、1966~1978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成
        二、1979~1996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探索
    第三节 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继续探索(1997~2012年)
        一、1997~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积极探索
        二、2008~2012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遇到的新问题
    小结
第四章 路径探索和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及其内在联系
        一、经济发展呈“之”字形路径波浪式前进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一”字形路径不断探索前行
        三、经济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国外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
        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
        三、苏联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启示
        一、以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
        二、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
        三、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落脚点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国前毛泽东与中国钢铁工业
    第一节 号召争取“铁的自给”
    第二节 要求做好企业中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留用工作
    第三节 电令鞍钢迅速恢复生产
第二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和第一个“黄金时期”
    第一节 决策、指导鞍钢的恢复和改扩建
        一、将鞍钢作为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
        二、指示鞍钢培养钢铁人才
        三、集中全国力量支援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第二节 决策新建武钢、包钢
        一、决策新建武钢
        二、决策新建包钢
    第三节 指导制订“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钢铁工业
        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制订“一五”计划
        二、要求重点加强冶金工业,打好基础
    第四节 启发、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二、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第五节 提出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
        一、提出赶超美国
        二、决策十五年赶超英国
第三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
    第一节 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十五年赶上美国
        一、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
        二、肯定冶金工业部关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设想
        三、提出十五年赶上美国
    第二节 决策钢产量翻一番,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一、决策钢产量翻一番,“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
        二、召开北戴河会议,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第三节 发动全民大炼钢铁
        一、提出七年超过美国,强调必须首先抓紧钢铁工业
        二、亲临各地视察钢铁生产
        三、各地大放高产“卫星”
    第四节 指导钢铁工业局部纠“左”
        一、提出压缩空气,降低1959年钢产量指标
        二、号召鼓足干劲,完成1800万吨钢
        三、提出要波浪式前进,确定钢产量指标降为1650万吨
        四、委托陈云研究钢产量指标,将钢产量指标降到1300万吨
    第五节 争取钢铁更大的“跃进”
        一、庐山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倾,鼓干劲”
        二、提出争取二千二百万吨钢
        三、支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提出“鞍钢宪法”
        四、慎重提指标,注重降指标,全力保钢产
第四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两年大落”和第二个“黄金时期”
    第一节 降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
        一、接受钢产量指标大幅度再降
        二、赞成将1962年钢产量指标降至600万吨
        三、开展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运动
    第二节 提出再搞三年调整,控制钢产量指标
        一、提出再搞三年调整
        二、控制钢产量指标
    第三节 初步展开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
        一、提出重建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
        二、督促、指导攀枝花和酒泉钢铁基地建设
        三、支持小三线搞小钢铁厂
第五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十年徘徊
    第一节 钢铁工业战线遭到严重破坏
        一、把“文化大革命”扩展到工矿企业
        二、支持、号召夺权
        三、清理阶级队伍
        四、制止武斗
    第二节 钢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一、提出、推动落实政策,引导“文化大革命”向结束的方向发展
        二、掀起备战高潮,反对翻番
        三、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政策
    第三节 钢铁工业战线再遭破坏
        一、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二、支持全面整顿
        三、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第六章 评价与总结
    第一节 对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评价
    第二节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
        一、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
        四、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
        五、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六、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
        七、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以马恒昌小组精神打造装备工业企业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第二节 本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恒昌小组精神的内涵
    第一节 马恒昌小组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人文价值
        一、 马恒昌小组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人生智慧启蒙的价值
        二、 马恒昌小组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壮美人格的引导价值
        三、 马恒昌小组的奉献精神具有精神家园呼唤的价值
        四、 马恒昌小组科学求实的精神具有崇尚实践、求真务实的思维价值
        五、 马恒昌小组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生命力量的激发价值
    第二节 马恒昌小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
        一、 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二、 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三、 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四、 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马恒昌小组精神的继承升华
第三章 装备工业企业文化的概念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 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状况
        二、 企业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装备工业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 创业阶段(1949-1978)
        二、 改革重组阶段(1979-1999)
        三、 重振阶段(2000-至今)
    第三节 装备工业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 围绕企业生产建立起来的制度文化
        二、 围绕企业产品建立起来的产品、质量文化
        三、 围绕产品开发建立起来的科技文化
        四、 围绕企业经营建立起来的生产经营性文化
第四章 构建以马恒昌小组精神为核心的装备工业企业文化
    第一节 以马恒昌小组科学求实的精神完善装备工业企业制度
    第二节 以马恒昌小组的诚信精神确立装备工业企业道德观
    第三节 以马恒昌小组精神打造文化品牌,塑造装备工业企业形象
        一、 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美誉度
        二、 提升品牌精神,靓化企业形象
        三、 做强势品牌,突出企业个性
    第四节 以马恒昌小组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装备工业企业价值观
        一、 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 树立人才兴企价值观,确立科技进步意识
    第五节 装备工业企业精神的培育必须以马恒昌小组精神为基础
        一、 以马恒昌小组精神强化企业之本
        二、 以马恒昌小组精神的五大特性创新企业精神文化
        三、 马恒昌小组精神是推动装备工业企业文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关于工业化定义的文献及评述
        二、工业化的内涵
        三、工业化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一、工业化的阶段划分
        二、工业化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
        一、西方理论界对工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工业化理论的探索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生成与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一、历史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工业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多维透视
        一、理论基础:再生产理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二、前提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
        三、主体选择:国家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四、直接动力:科技进步是工业化根本动力
        五、推动机制:工业化与市场化相促进
        六、成长空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生
        七、世界进程:工业化与全球化相伴随
        八、环境支持: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九、反思批判:马克思对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深刻揭示
第三章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一、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本任务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四、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优先发展重工业
        五、国家所有制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保证
        六、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外部条件
        七、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第二节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及实践
        一、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发展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高速赶超
        五、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积累途径——"剪刀差"
        六、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选择——计划经济
        七、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八、对斯大林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简单评介
第四章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构想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三、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性特征
        四、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终结
    第二节 "一五"时期: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模仿与照搬
        一、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
        二、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三、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八大"前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意义
    第四节 1957-1978:工业化走向畸形发展
        一、"超英赶美":超常规的工业化速度
        二、"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三、"同时并举":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开创
    第一节 中国特色工业化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1978—1992:消费需求导向下的结构纠偏
        一、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调整结构,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在城市与农村全面铺开
        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工业化主体多元化
    第三节 1992—2002:工业化的全面转型
        一、工业结构快速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二、外向型经济格局形成,中国工业化开始融入世界工业化体系
        三、技术进步加速,工业化由粗放走向集约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
    第四节 2002—今:步入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章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全方位开放的工业化
        一、开放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准确把握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三、实施全方位开放,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
    第二节 市场化推动的工业化
        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三、充分利用世界市场,为工业化提供外部资源保障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一、在农轻重协调发展中推进工业化
        二、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工业化
    第四节 区域统筹的工业化
    第五节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一、工业化需要城乡协调、整体推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的产业基础
        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
        四、乡镇企业是统筹城乡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七章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曲折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工业化理论并奠基了理论的科学基石
        二、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三、斯大林探索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并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选择思想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协调发展思想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策略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一、准确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其中国化的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
        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潮流
        五、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工业化实践
        六、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不懈推进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乘风破浪走向机床工业强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庆祝建党百年笔谈[J]. 王一鸣,李稻葵,王昌林,郭克莎,冯根福. 中国工业经济, 2021(07)
  • [2]工业设计,大国崛起的“烟台计划”[J]. 陈沆. 走向世界, 2020(52)
  • [3]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回顾与展望[J]. 徐粤春,张斌. 文艺争鸣, 2020(11)
  • [4]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5]LV-850立式加工中心多误差综合分析与补偿研究[D]. 朱政.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6]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研究[D]. 李鑫.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949-2012年)[D]. 冯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D]. 阳勇. 湘潭大学, 2014(08)
  • [9]以马恒昌小组精神打造装备工业企业文化[D]. 胡晓燕. 齐齐哈尔大学, 2012(02)
  • [10]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 杨宏伟. 兰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乘风破浪做机床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