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市“圈转”情况调查报告

西盟市“圈转”情况调查报告

一、对锡盟“围封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席晓倩[1](2021)在《《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6-202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具有典型性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蒙古族牧民迁移进城的相关问题也有待研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党报,《内蒙古日报》对于蒙古族牧民城市化的相关议题做出了细致深入的报道,以此建构蒙古族牧民城市化议题的媒介环境。在外部因素与媒介属性的多方博弈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是拟态式的环境建构,媒介呈现的信息环境与客观现实的差距可以通过梳理新闻媒体的报道框架分晓一二。本文以《内蒙古日报》“十三五”期间涉及蒙古族牧民城市化议题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借鉴了台湾学者臧国仁关于框架的三层结构理论,在新闻文本的宏观呈现与中观建构层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于报道的数量、主题、体裁、态度倾向与叙事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在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层面使用文本分析法对新闻报道的词汇、修辞进行分析,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蒙古族进城牧民基本生活情况与报道意愿。研究发现,《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呈现出了政治框架、帮扶框架、指导框架、对比框架与地域框架,政治、经济、民生与精神文化成为了见诸报端的重要主题,既体现了报道层次的多元化,又彰显了党媒定位,凸显了宣传与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内蒙古日报》本议题报道中可能存在的精神文化框架与问题导向框架不够突出、报道中人物性别框架待调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赵航[2](2016)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邻我国京津冀发达地区,北与蒙古国接壤。由于历史上长期没有得到政府政策倾斜、地理上位置也比较偏僻,没有东南沿海那样的区位优势、人才方面也没有大的优势,因此经济长期增长缺少动力。同时由于粗放式的开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人畜人地人水等失衡问题突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大优质草原之一,曾经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响誉世界。最近数十年来,这里却因为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这次却是因为“沙尘暴”引起的。由于经济主要依靠单一脆弱的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以及煤炭、金属采掘业等第二产业,锡林郭勒盟的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实现2020年全面致富奔小康的任务异常艰难。尤其是近些年来粗放式的开发,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经济增长缓慢,而环境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要解决好锡林郭勒盟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首先要从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起,以可持续的理念武装头脑,优先发展对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行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及其衍生产业,努力协调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实现锡林郭勒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十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内蒙古锡林郭勒各级政府应坚决拥护党中央的积极号召,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对症治疗的方式,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努力发展一批优势环保、绿色产业,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引领本地区的经济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乌日罕[3](2015)在《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研究 ——基于对锡林浩特市民族风情街进城牧民的实地调查》文中指出人口的迁移、流动能够直观体现社会变迁,对“塑造”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非常显着的作用,更是同社会的政治稳定紧密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流动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内蒙古是人口迁移流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围绕内蒙古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进行的。目前内蒙古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民族政策、民族成员个体意识、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正在进行之中,蒙古族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经历着巨变。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资源开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进城牧民数量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蒙古族牧民在刚进入城市时,会在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和心理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当牧民从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中进入到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后,必须突破传统的生活习俗、利益分配格局,适应新的城市文明和制度化、法律化的社会生活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城市公民。2014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牧民既是权利主体也是市场主体,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关键是解决牧区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实现牧民市民化。然而从牧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依然举步维艰,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以蒙古族进城牧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锡林浩特市民族风情街的牧民深度访谈、问卷等调查方法,研究牧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核心概念等。正文由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地点锡林浩特市民族风情街概况及民族风情街蒙古族进城牧民的概况。从经济、社会生活和心理三个层面上,详细介绍了锡林浩特市蒙古族进城牧民的生活状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情街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就业创业、收入支出、居住空间、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蒙古族进城牧民的市民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分析和探讨了进城牧民市民化难以顺利实现的原因,包括自身主体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客体因素的影响。第三章,提出了进城牧民市民化的对策。具体的对策建议均是针对牧民市民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有增强牧民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学习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牧民进城后的就业环境和产业结构,加大力度建设城市软环境,使牧民加快接受城市文明。打破牧民在原有畜牧业中单一、固定的角色模式,转变牧民原有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市民意识转换的过程就是进城牧民的市民角色的认同和创造的过程。

李夏[4](2014)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锡林郭勒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干部大会上,对于内蒙古的各项工作提出“8337”的发展思路。其中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体现草原文化的发展要求。王君在锡林郭勒盟调研时也强调,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把锡林郭勒大草原保护好。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里最灿烂的瑰宝,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随着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使得民族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流失和破坏。因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部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概述。首先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意义做了阐述;其次探讨了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内涵;最后就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互促关系做了重要的论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第二部分探讨了锡盟的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首先介绍了锡盟的生态环境现状,其中包括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土壤、植被特征,以及土地生态状况与土地退化状况;其次探讨了锡盟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人口概况、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再次探讨了锡盟生态改变下的民族文化变迁;最后探讨了锡盟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包括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资源的节约,对简朴的崇尚的思想等。第三部分探讨了锡盟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首先讲了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积极影响以及民族文化在生态环境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民族文化在生态环境影响下出现问题的成因;再次探讨了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说明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是绝对的。第四部分是对锡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探索。首先是对锡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探索;其次是对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探索;最后针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两点。其一,国内学术界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民族文化的着作少之又少,作者涉足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探索与创新性。其二,选取锡林郭勒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锡林郭勒盟境内有草原,是北方重要的生态防护区。近些年,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得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恶化,其民族文化也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因此,论文的重点放在了探寻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途径上,放在了如何保护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上。

曹叶军[5](2013)在《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生态补偿的视角与基本理论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困境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论文对学术界有关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进行了辨析,认为把生态补偿界定为一种环境经济政策不但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认为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涉及经济因素,更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因素。生态补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工业、农牧业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区际间的合作与互动等社会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涉及到补偿的主客体的划分、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因此,仅仅从环境政策或环保手段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生态补偿是远远不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因此,主张从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两个方面重构生态补偿的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本文试图以实践为依托,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必要的反思,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和构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以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或破坏者进行收费或处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受害者进行弥补和扶持,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者的保护能力,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自主化,最终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为目的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生态补偿是通过对社会系统的调整,改变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调整生态系统内部状态的目的。其次,以对生态补偿概念的重构为基础,文章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补偿效能,主要从其科学性和社会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认为当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政策不稳定、补偿主体不全面、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内容单一和补偿时机不合理等问题。主张按照公平性、全面性、内生性和规律性的原则,从促进草原生态补偿多元化和制度化两个方面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实现由外援型生态补偿向内生型生态补偿转变,由生态中心导向的补偿模式向协同发展导向的补偿模式转变。其中,重点要处理好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政府和市场、赔偿与补贴以及城市化与补偿的关系问题。本文力图从草原生态补偿的角度分析总结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特别是分析草原生态补偿面临的各种困境,希望能对完善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这一完善思路,文章以锡林郭勒盟现有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为依托,提出在具体环境工程和环境政策中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具体构想和建议。最后,文章以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实践为基础,从哲学的层面对生态补偿做了必要的分析与反思。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调整人及其社会系统,通过社会系统平衡的实现来达到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生态补偿不仅要关注其对象的可持续性,更要关注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可持续性;生态补偿特别要关注地区传统智慧在生态保护与恢复中的价值和作用。最后,论文认为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环保理念和模式,应该由价值导向系统和技术工具系统共同组成,前者是对生态补偿正确方向的保证,后者是对生态补偿有效性的保证。

马明[6](2013)在《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建筑是草原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适应自然环境一种建筑形态,是与其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协调的,具有极其朴素的生态思想。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草原牧民居住建筑有益于内蒙古草原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扬。研究不仅寻求继承优秀的草原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草原人居环境理论的重要部分。研究对于更好地开展草原定居点建设,改善牧区人居环境和生活状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成果将为内蒙古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牧民定居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文从草原牧民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出发,系统分析和总结其中的生态经验,从生态和技术的角度重新诠释草原居住空间形态和构筑形态,发掘与提炼传统建筑的技术模式与建筑语汇,丰富地域建筑的创作源泉。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牧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与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类型学和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对内蒙古传统草原牧民定居点和生态移民定居点居住空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各个时期的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探索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的发展轨迹及其模式语言。(l)内蒙古草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在草原自然环境、气候、地形、资源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牧民在生产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应对草原的气候和环境。内蒙古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在牧民居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草原传统居住建筑营建体系和传统草原文化的追溯,通过对其传统文化和生态观的认识与理解,讨论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草原文化对草原传统居住空间形态影响以及居住建筑的基本构成关系。揭示了传统草原和谐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以畜为本、以草为根、逐水草而居”的基本生态原则。(2)在类型学方法的启示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对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原型分析,经过对比、归纳和分析,总结了草原居住建筑的营建模式语言,探索适宜的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模式。(3)分析了由于草原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引起的居住建筑形态及其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结合居住建筑实例分析总结了各种居住形态下的居住建筑空间的构成与特征,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体现;分析了草原居住建筑与聚落形态的产生、演变和传承的过程中的特征语言,在此基础上,对草原传统居住建筑从生态建筑的概念出发,分析与归纳了其营建特征及经验。为探索适合牧民居住的适宜的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了思路。(4)蒙古包是草原游牧人民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内蒙古草原民族的象征。通过对传统蒙古包的再认识,并结合实地调研中的现代牧民的居住现状,通过与当地牧民共同完成建筑实践,尝试了传统民族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的路径。使得新的居住建筑更加的贴切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实际需要与文化精神,并且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内蒙古草原定居点聚落及居住建筑,是“以畜为本、以草为根、逐水草而居”基本生态理念的完美体现,它和谐地统一了“天、地、人、畜、神”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样的聚落和居住建筑是草原牧民特定生产生活、生存方式的物质载体,也是内蒙古草原牧民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模式。这种模式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内蒙古草原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牧民定居点和“人、畜、草原”和谐的草原人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梁涛[7](2012)在《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位于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有近3亿亩的可利用草场,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植被类型丰富,在我国草原牧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上世纪后中叶开始,由于牲畜头数增长和干旱少鱼,草原退化的问题日益突出。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使长期积累的生态危机集中爆发,草原生态急剧恶化,畜牧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牧民收入水平明显下降,也对国家的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从目前的草原生态保护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具体某地的微观方面的研究很少,本论文试图从公共政策探索一个特定区域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问题,以期能对草原生态建设贡献绵薄之力。通过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锡林郭勒盟在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和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中公共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各时期的政策导向、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暴露的生态等问题以及这些公共政策实际取得的效果、局限性,进而提出和完善推进草原生态建设的公共政策措施。

卢满意[8](2012)在《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人类就会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非常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科学评价不同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的遏制草原退化的策略,对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原因,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提供定量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达45.28%,自然因素的贡献率达22.45%。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主成分因子对草原退化率有着显着的影响,模型系数与研究的预期完全吻合,结果验证了以往关于草原退化的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和总结以往草原恢复措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锡林郭勒草原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只有实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草原坏境相适应,合理利用草原,保持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其作为全区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促进锡林郭勒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哈斯其其格[9](2011)在《关于锡林郭勒盟煤田开发利用的理性思考 ——以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着名的四大草原之一,曾以水草丰美而着称于世。如今的锡林郭勒草原以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连续发生,超载放牧等原因,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在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开采利用煤炭资源,对于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的锡林郭勒草原来说是雪上加霜。学术界对锡盟煤炭资源的开发前景、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但是,对锡盟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方面分析的不全面。并且,在这一研究中大多数学者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具体的实地调查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本论文针对这种情况,以锡林郭勒盟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锡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煤炭开发对草场的占用和破坏、加剧沙尘暴的危害、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笔者还指出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种种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哲学的有关原理,结合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对锡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理性思考。

于国茂[10](2011)在《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认为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缘,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带东部,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生态平衡功能脆弱,气候干旱,农牧业生产不稳定。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460公里,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对北京及华北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区作为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许多学者对锡盟生态环境变化与恢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该地区生态退化严重,主要表现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等方面。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研究区域气候干旱,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草畜矛盾加剧,过度放牧,草地开垦等。针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退化情况,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和生态工程来恢复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利用1975年到2009年五期遥感图像,根据中国科学院土地覆被/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体系(刘纪远,1996)[1, 2]对研究区1975、1990、2000、2005、2009年五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形成锡林郭勒盟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平台;依托锡林郭勒盟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平台,将研究区生态系统划分为6类:(1)农田生态系统;(2)森林生态系统;(3)草地生态系统;(4)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5)荒漠生态系统;(6)其他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5年到2009年锡林郭勒盟的生态系统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75-1990年主要是以草地生态系统面积的缩减为代价,支持其它各类陆地生态系统面积的扩张进程;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基本稳定,仅有微弱增加。1990-2000年继续维持1975-1990年的变化态势,即以草地生态系统面积的缩减为代价,支持其它各类陆地生态系统面积的扩张进程;同时,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开始减少。2000-2005年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是:自1975-2000年以来的、草地、农田之间的转换进程得以迅速控制和逆转;自1975-2000年以来的、荒漠化进程得到遏制;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继续加速缩减。2005-2009年延续2000-2005年以来的变化趋势,草地生态系统面积进一步恢复,农田生态系统面积进一步减小;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在2000-2005年得以遏制的前提下,首次出现逆转;但是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延续了继续缩减的趋势,但缩减速率较前期大大减小。为了把握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并进而利用这些规律对生态系统进行必要调控。本文对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影响因素主要从自然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考虑,自然因素主要考虑研究区的气候变化,包括气温、降水和干燥度等;社会方面主要包括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牧区政策演变以及重要的生态工程。

二、对锡盟“围封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锡盟“围封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6-202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法
        2.文本分析法
        3.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综述
        1.关于牧民城市化的研究
        2.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五)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六)研究设计
        1.媒体选择
        2.类目建构
        3.信效度检验
一、新闻文本的宏观呈现:新闻体裁与主要议题
    (一)报道数量
        1.整体趋势
        2.细节分析
    (二)报道主题
        1.经济议题
        2.政治议题
        3.民生议题
        4.精神文化议题
    (三)报道体裁
    (四)报道标题
    (五)本章小结
二、新闻文本的中观建构:叙事结构与倾向性选择
    (一)整体叙事框架
        1.主要事件
        2.新闻背景
        3.结果影响
        4.评价分析
    (二)倾向性选择
        1.态度倾向:侧重正向传播
        2.视角倾向:倾向官方视角
        3.地域倾向:关注锡林郭勒
    (三)本章小结
三、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
    (一)词汇分析
    (二)修辞与表达技巧
        1.新闻标题
        2.正文文本
    (三)本章小结
四、《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的框架总结
    (一)报道框架总结
        1.政治框架:政策宣传解读
        2.帮扶框架:经济生活援助
        3.指导框架:树立榜样楷模
        4.对比框架:凸显民生导向
        5.地域框架:聚焦锡盟牧区
    (二)报道框架的形成机制
        1.外因:政治属性与经济因素
        2.内因:媒介属性与选择因素
五、《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中的问题
    (一)报道框架的优势分析
        1.传媒引导性强,彰显媒体定位
        2.报道层次多元,叙事情节完整
        3.文字严谨专业,发挥纸媒竞争力
    (二)新闻框架不足分析
        1.精神文化框架不够突出
        2.人物性别框架有待完善
        3.部分框架元素尚待平衡
    (三)报道框架改善建议
        1.软化新闻“硬题材”,讲好牧民故事
        2.优化问题导向框架,注重舆论监督
        3.凸显文化融合框架,促进民族团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安排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独特见解和不足
        1.5.1 本文的独特见解
        1.5.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本文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2 西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3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三大产业概况:
第四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三大产业现状
    4.1 锡林郭勒盟第一产业现状
        4.1.1 锡林郭勒盟农业现状
        4.1.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现状
    4.2 锡林郭勒盟第二产业的现状
    4.3 锡林郭勒盟第三产业现状
        4.3.1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
        4.3.2 自然环境条件限制明显
        4.3.3 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第五章 对锡林郭勒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作的计量分析
    5.1 查找数据
    5.2 建立VAR模型,并估计结果
    5.3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5.4 VAR模型的预测
    5.5 方差响应
    5.6 协整检验
第六章 实现锡林郭勒盟三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锡林郭勒盟实现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1 锡林郭勒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2 锡林郭勒盟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2 锡林郭勒盟实现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树立新观念,改变传统工业的思维定势
        6.2.2 使工业结构和企业规模上形成宝塔型布局
    6.3 锡林郭勒盟实现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3.1 切实完善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6.3.2 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全面推进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结合
        6.3.3 加强对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政策监督与保障
第七章 新常态背景下锡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
    7.1 努力加大锡林郭勒盟农牧区人群的经济收入
    7.2 提高锡林郭勒盟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7.3 坚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研究 ——基于对锡林浩特市民族风情街进城牧民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一)人.流动和流动人
        (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和蒙古族进城牧民
        (三)市民和进城牧民市民化
    三、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相关理论
        (二)中国农民市民化相关研究现状
        (三)少数民族农牧业转移人.市民化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古族进城牧民背景介绍及市民化现状
    一、研究选点的背景介绍
        (一)锡林浩特市民族风情街概况
        (二)民族风情街牧民从业概述
    二、风情街牧民市民化现状介绍
        (一)经济层面
        (二)社会生活层面
        (三)心理层面
第二章 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一)推力因素
        (二)拉力因素
    二、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软环境建设滞后
        (二)牧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三)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四)对传统畜牧业的严重依赖
第三章 促进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的对策
    一、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
    二、全面提高蒙古族进城牧民的整体素质
    三、社会心理层面的应对机制
        (一)建立符合进城牧民心理特征的调节机制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环境
        (三)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四、完善进城牧民的就业机制
        (一)创造条件带动就业
        (二)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锡林郭勒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生态文明相关研究
        2.生态环境视角下民族文化的相关研究
    (三)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观察与参与观察法
        3.个别访问法
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概述
    (一) 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生态意识的提高
        (2)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
        (3)制度的公正性
        2.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2)建设生态文明是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必然要求
        (3)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 民族文化
        1.文化内涵
        2.民族文化内涵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互促关系
        1.生态文明建设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 锡盟的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
    (一) 锡盟的生态环境
        1.地貌、气候特征
        2.水文、土壤、植被特征
        3.土地生态状况调查
        4.土地退化状况
    (二) 锡盟民族文化
        1.文化内涵
        2.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1)蒙古游牧民的日常生活
        (2)欢乐的那达慕
        (3)草原圣地贝子庙
        (4)元朝陪都上都故城
    (三) 锡盟生态改变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1.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
        2.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1 世纪初
        3. 21 世纪以来
    (四) 锡盟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理念
        1.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
        2.人与自然的和谐
        3.对资源的节约
        4.对简朴的崇尚
三、 锡盟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
    (一) 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1.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居住文化
        (2)服饰文化
        (3)交通文化
        (4)节日文化
        (5)宗教文化
        2.民族文化在生态环境影响下存在的问题
        (1)原始的游牧方式不断丧失
        (2)民族语言的不断退化
        (3)民间原创文学的作品减少
        3.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问题
    (二) 民族文化在生态环境影响下出现问题的成因
        1.政府不合理的“招商引资”
        2.企业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3.农牧民对草原的不合理行为活动
        (1)过度开垦
        (2)超载放牧
        (3)滥挖滥采滥捕
        4.草原生态环境遭遇的自然灾害
        5.人们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意识淡薄
        6.草原文化的丢失
    (三) 民族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自然崇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1)对天神的崇拜
        (2)对动物的崇拜
        (3)对树木的崇拜
        2.丧葬习俗节约了大量的木材
        3.民族文化有效的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四)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四、 锡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探索
    (一)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探索
        1.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国家、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工作的政策
        2.加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生态的监测
        3.加强当地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4.加强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
    (二) 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探索
        1.多开展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2.加强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
        3.加强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发展
        1.积极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建成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3.打造生态与民族文化相融的产业化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

(5)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1. 草原生态危机与区域发展困境
        2.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与新牧区建设目标的提出
        3. 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二) 研究意义
        1. 反思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
        2. 为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主要内容
    (四) 文献研究综述
        1. 生态补偿研究概况
        2. 草原生态补偿研究概况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 生态补偿的涵义
        1. 学术层面的界定
        2. 政府层面的界定
        3. 总结分析
        4. 本文的观点
    (二) 生态补偿的定位及其特点
        1. 生态补偿的定位
        2. 生态补偿的特点
    (三) 生态补偿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
        1. 基本理论——技术性维度
        2. 基本原则——社会性维度
二、锡林郭勒盟及其草原生态概况
    (一) 自然地理概况
        1. 地理与生态区位概况
        2. 自然资源概况
    (二) 社会经济概况
        1. 农牧业发展概况
        2. 工业发展概况
        3.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4. 享受政策概况
    (三)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1. 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2.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及其评估
        3. 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概况
三、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治理及其困境
    (一) 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及成效
        1. 草原生态治理政策
        2. 草原生态治理成效
    (二) 草原生态治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1. 草原生态治理困境
        2. 困境致因分析
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效能评价与主要问题分析
    (一) 草原生态补偿效能评价
        1. 科学性评价
        2. 社会效果评价
        3. 生态补偿效能等级划分
    (二) 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补偿政策不稳定
        2. 补偿主体不全面
        3. 补偿标准过低
        4. 补偿内容单一
        5. 补偿时机不合理
五、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思路与建议
    (一)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2. 全面性原则
        3. 内生性原则
        4. 规律性原则
    (二)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 主体与客体
        2. 政府与市场
        3. 赔偿与补贴
        4. 城市化与生态补偿
    (三) 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主要思路与构想
        1. 实现草原生态补偿多元化
        2. 实现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化
        3. 草原生态补偿的两大转变
    (四) 在具体政策中完善草原生态补偿
        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 生态移民工程
        3. 休牧、禁牧和轮牧政策
        4. 舍饲圈养政策
        5. 退耕还林(草)工程
        6. 流域治理工程
        7. 工业税费制度
六、对生态补偿的反思与启示
    (一) 避免工具主义的误区
        1. 人不是实现政策的手段而是政策指向的目的
        2. 作为单纯工具的政策必然会使人异化也会异化自身
        3. 政策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 对生态补偿的另一种解读
        1. 生态补偿中的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
        2. 生态补偿中的可持续性
        3. 生态补偿中的公平正义
        4. 生态补偿中的传统智慧
    (三) 总结:具有范导作用的生态补偿
        1. 生态补偿的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
        2. 生态补偿的价值系统与工具系统及其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2010年锡林郭勒盟草原调研报告
附录2: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调研提纲
致谢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项目及主要成果

(6)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与现状
        1.1.2 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现状
        1.1.3 课题的提出
        1.1.4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蒙古草原聚落居住研究
        1.2.2 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2.3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写作说明
2 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的生态特征与现状
    2.1 内蒙古草原地区自然环境
        2.1.1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2.1.2 多变的气候环境
        2.1.3 分布不均的水文资源
        2.1.4 丰富的土壤类型
        2.1.5 多样化的植被
    2.2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2.2.1 内蒙古草原状况与分类
        2.2.2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现状
    2.3 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特征
    2.4 小结
3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现状
    3.1 牧民定居的逐步发展
    3.2 传统定居点居住空间环境
        3.2.1 牧民居住空间环境调研概况
        3.2.2 牧民定居的总体情况
        3.2.3 牧民定居的类型及居住空间状况
        3.2.4 传统定居点居住空间环境问题
    3.3 生态移民村居住现状
        3.3.1 生态移民
        3.3.2 草原生态移民村概况
        3.3.3 生态移民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分析
        3.3.4 生态移民定居点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1 草原传统生态文化影响下的居住空间
    4.2 传统草原生产技术的生态文化特征及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2.1 游牧活动的生态因素
        4.2.2 “游牧”维护着草原生态平衡
        4.2.3 游牧的生态特征
        4.2.4 狩猎活动中的生态特征
    4.3 传统草原生活的生态特征及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3.1 衣食住行中的生态观念
        4.3.2 生活习俗中的生态因素
    4.4 草原宗教观的生态特征及对其居住空间的影响
        4.4.1 萨满教中的生态观念
        4.4.2 藏传佛教文化中呈现出的生态关怀
    4.5 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5.1 游牧生产方式与农耕生产方式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4.5.2 定居后生产生活的变迁及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6 生产资料“草原五畜”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7 小结
5 内蒙古草原传统牧民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5.1 住居学研究
        5.1.1 住居的基本含义
        5.1.2 影响居住形态的基本因子
    5.2 草原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5.2.1 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
        5.2.2 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5.2.3 生态移民背景下的生产生活方式
    5.3 内蒙古草原定居点聚落空间分析
        5.3.1 草原聚落演变的影响因素
        5.3.2 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特征分析
        5.3.3 传统草原定居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5.3.4 生态移民定居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5.4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
        5.4.1 早期居住空间形态
        5.4.2 游牧时期居住空间形态
        5.4.3 游牧定居时期居住空间形态
        5.4.4 完全定居时期居住空间形态
        5.4.5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5 小结
6 内蒙古传统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建设模式研究
    6.1 类型学方法的启示
        6.1.1 类型的概念
        6.1.2 原型与建筑形态
        6.1.3 类型与模式
        6.1.4 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6.2 模数化的应用
        6.2.1 模数及模数网格
        6.2.2 蒙古包模数化分析
        6.2.3 室内家具模数化分析
    6.3 草原居住建筑的生态智慧
        6.3.1 选择有利的自然环境为建筑基地
        6.3.2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及适宜的建筑技术手段
        6.3.3 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形式
        6.3.4 绿色能源利用
    6.4 草原居住建筑模式语言
        6.4.1 类型与草原居住建筑的演变
        6.4.2 草原居住建筑的建构
        6.4.3 草原居住建筑模式语言
    6.5 小结
7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实践
    7.1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环境特征
        7.1.1 自然地理状况
        7.1.2 草原牧区居住现状
        7.1.3 草原牧区不同区域内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7.1.4 草原牧区居住变革产生的原因
        7.1.5 草原牧区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7.2 实验建造点居住现状
        7.2.1 自然环境
        7.2.2 聚落布局
        7.2.3 单体建筑
    7.3 居住营建过程
        7.3.1 设计背景
        7.3.2 住宅选址
        7.3.3 实验居住建筑设计
        7.3.4 实验建筑营造
        7.3.5 使用后分析
    7.4 小结
8 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区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探讨
    8.1 草原牧区居住空间环境建设的特殊性
    8.2 内蒙古草原牧区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基本原则
    8.3 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下的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探讨
    8.4 小结
9 本文的研究结论
    9.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9.1.1 研究结论
        9.1.2 创新点
    9.2 后续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及来源
附录一 锡林郭勒盟牧民定居点调研及设计方案
附录二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主持的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7)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1.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是构筑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是发展畜牧业、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3.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是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需要
        4.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是发展碳汇经济的需要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关于草原退化和草原生态恶化原因的研究
        2.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研究
        3. 关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的基本框架
    (六)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1. 论文可能的创新
        2. 论文的不足
二 草原生态保护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
    (一) 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
    (二) 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理论基础
        1. 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
        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 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
    (三) 国内外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
        1. 美国草原生态保护公共政策
        2. 澳大利亚草原生态保护公共政策
        3. 新西兰草原生态保护公共政策
        4. 国内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
三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状况
    (一) 产权制度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改革开放前产权制度对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的影响
        2. 改革开放后产权制度对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的影响
    (二) 移民和人口政策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三) 财税体制与政策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四) 草原建设和生态治理政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整体性及综合性不足
        2. 因地制宜性不够
        3. 生态移民政策有待完善
    (五) 锡林郭勒盟推行的“两转双赢”政策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影响
        1. 限制性政策
        2. 引导性政策
    (六) 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政策缺失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影响
四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 从战略层面突出草原生态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
        1. 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 从“三农”高度全面推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二) 加大草原保护综合性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三)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
        1. 着力推动牧区人口转移
        2.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3. 优先发展牧区教育事业
        4. 重视草原多功能开发
    (四) 依靠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草原生态问题
        1.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2. 发展与惠民的关系
        3. 服务与监管的关系
    (五)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牧民转移安置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草原退化含义与特征的研究
        1.2.2 关于气候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研究
        1.2.3 关于人为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
2 草地资源概况及现状
    2.1 草地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2.1.1 草地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2.1.2 草地资源的国民经济地位
    2.2 草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2.2.1 草地资源分布概况
        2.2.2 草地资源退化现状
    2.3 锡盟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锡盟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2.3.2 锡盟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4 锡盟草地资源利用方式评价
3 自然因素对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影响分析
    3.1 锡林郭勒草原气候特点
    3.2 气候变化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3.2.1 气温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3.2.2 降水量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3.3 鼠虫害等自然灾害对草原的影响
4 人为因素对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影响分析
    4.1 人口增长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4.2 超载放牧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4.3 垦草种粮加剧了草原退化
    4.4 其他人为活动对草原退化的影响
        4.4.1 无序开采矿产等资源
        4.4.2 樵采过度
        4.4.3 工业污染
5 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5.1 主成分分析法
        5.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概述
        5.1.2 主成分分析法的特点
        5.1.3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5.2 研究过程
        5.2.1 数据处理及变量的选择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3 草原退化率与主成分因子的回归模型
    5.4 研究结论
6 锡林郭勒草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6.1 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大草原保护工作力度
    6.2 严格控制草原牧区人口数量,降低放牧强度
    6.3 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6.4 大力推进草产业的发展
    6.5 进一步推进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6.6 争取国家对草原的投资建设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
    6.7 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关于锡林郭勒盟煤田开发利用的理性思考 ——以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状况及分析
        1. 关于我国煤炭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方面
        2. 关于内蒙古煤炭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方面
        3. 关于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方面
    (三) 本选题研究的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一、锡林郭勒盟环境与煤田现状
    (一) 锡盟自然条件概况
    (二) 锡盟生态环境现状
        1. 干旱
        2. 沙尘暴频繁发生
        3. 草原病虫灾害严重
    (三) 锡盟煤田资源的概述
        1. 锡盟煤田的储量,分布
        2. 煤田资源的特征
        3. 煤炭利用的途径
        4. 煤炭工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锡盟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锡盟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开发利用状况
    (二) 开发利用锡盟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所带来的问题
        1. 煤炭开发带来的草原生态问题
        2. 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三、锡盟煤炭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自然环境条件脆弱
        1. 气候干旱
        2. 风大
        3. 植被
    (二) 意识落后
    (三) 一些政策法规不符合实际情况,相关法律的实施力度不够
    (四) 技术落后
四、对锡盟煤炭开发利用的理性思考
    (一) 煤炭开发利用以生态存在观为指导
    (二) 煤炭开发利用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
    (三) 煤炭开发利用以生态经济观为指导
    (四) 煤炭开发利用以生态伦理观为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区划
    2.2 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
3 基础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3.1 气象数据
        3.1.1 数据
        3.1.2 方法
    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3.3 遥感影像
4 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宏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4.1 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类型
        4.1.1 生态系统的类型
        4.1.2 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体系
    4.2 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宏观格局
        4.2.1 1975 年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
        4.2.2 1990 年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
        4.2.3 2000 年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
        4.2.4 2005 年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
        4.2.5 2009 年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格局
    4.3 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时空特征
        4.3.1 1975-1990 年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时空特征
        4.3.2 1990-2000 年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时空特征
        4.3.3 2000-2005 年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时空特征
        4.3.4 2005-2009 年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时空特征
        4.3.5 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动态度分析
5 生态系统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自然驱动因素分析
        5.1.1 温度
        5.1.2 降水
        5.1.3 潜在蒸散率
        5.1.4 小结
    5.2 社会驱动因素分析
        5.2.1 区域发展政策演变
        5.2.2 经济社会发展历史
        5.2.3 畜牧业发展
        5.2.4 重要生态工程
    5.3 驱动机制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生态系统的宏观格局
        6.1.2 生态系统类型的时空特征
        6.1.3 驱动因素分析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基金支持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四、对锡盟“围封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6-2020)[D]. 席晓倩.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D]. 赵航.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6(06)
  • [3]蒙古族进城牧民市民化研究 ——基于对锡林浩特市民族风情街进城牧民的实地调查[D]. 乌日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4]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锡林郭勒盟为例[D]. 李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2)
  • [5]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曹叶军.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6]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D]. 马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D]. 梁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8]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卢满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9]关于锡林郭勒盟煤田开发利用的理性思考 ——以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为例[D]. 哈斯其其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2)
  • [10]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D]. 于国茂.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西盟市“圈转”情况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