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梁的高度

计算梁的高度

一、大梁吊筋高度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汤磊[1](2018)在《大轴力桩基托换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高架桥和地下市政交通的建设有时难免会遇到已有建筑物的桩基,解决方案是桩基托换,改变其受力体系,使其不在地下市政的线路上,从而更加有效的利用城市空间。桩基托换按托换方法分为纠偏托换,桩式托换,灌浆托换等;按照变形的大小和截桩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托换与被动托换。本文研究的是主动托换里“托换新桩+托换大梁”组成的“门字架托换体系”。本文以南昌市八一大桥南引桥托换方案为研究对象,从门字托换体系的施工工艺出发,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步骤进行模拟,主要模拟对象有桥梁桩基的轴力、顶升时托换新桩的沉降、旧桩的竖向位移、托换大梁的挠度等问题,对比当千斤顶提供的顶升力不同时上述研究对象的变化,将其变化记录成表格,最后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得出在该施工方案下的托换体系的设计是否可靠的。如果设计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避免,将在结论与展望章节中一并提出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由于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多而复杂、软件模拟过程条件理想化,因此在托换过程中利用监测来控制施工的进度安排,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得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来指导现场施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杨仕儒[2](2017)在《高大截面混凝土梁施工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以高大截面混凝土梁支模为实例,经模板支撑验算,介绍了支撑架体搭设、剪刀撑布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对高截面混凝土梁的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与优化。

商晖鸿(Shang Hueihorng)[3](2017)在《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中支局再干燥室历史建筑修复研究》文中认为烟草源自美洲大陆,经由西班牙人传至菲律宾再入中国广东,后由移民携至台湾;而台湾烟草品种自中国种更迭为美国黄色种叶烟草,也确立了台湾四大烟区;日占时期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共建置两附设性再干燥室与三专用再干燥场,附设之再干燥室时代结束,由独立之再干燥场取代。初期附属性质之叶烟草再干燥室,始建之再干燥室格局随烟草业务日上,经面扩与延伸长度之增建,以置放增设之再干燥机,外凸动力室及再干燥机专有散热排湿管参差突出屋面,加上屋顶设改良型大阪式气窗,成就了再干燥室的自明性与建筑特色;初期干燥后的烟叶经再干燥程序可提高香味并防止霉变,关键设备再干燥机由干燥、冷却与湿沾功能槽体组成;日占时期台中支局酒工场,昔再干燥作业群主要建物有再干燥室、叶烟草与烟草仓库、樽作业场,而昔再干燥室始建于1933年并扩建于1938年,终成两部再干燥机与三部压榨机规模,现存历史建筑为昔再干燥室之南段,查证总督府专卖局历史档案,再干燥室始建用材为杉木与台湾扁柏;昔再干燥室南段建物为硕果仅存,依据威尼斯宪章之真实性、可逆性、可辨识性原则进行修复设计,以仪器进行木料非破坏检测,将全栋屋架归纳分三类以进行大木力学分析,提具损坏等级判断分为保留、维修与抽换三级,将遭损不勘用木构件以阿拉斯加扁柏置换,木地槛与附壁柱间采改良工法,外斜撑系依原木料别复旧,编竹夹泥墙、雨淋板、金属屋面板与窗户均以原工法复旧。大木结构选材以制材分等之一等材为据,对地槛用料刺缝后以高压注入ACQ药剂,防治白蚁系于开工前在建物周边设置侦测站,于工程完竣时设置六福隆地下型饵站以防治,木料与构造物接触端涂布杂酚油与ACQ后包覆铜片防潮,大木屋架水平大梁与椽条榫接主要为犁壁榫且为仿作,先行养灰以供编竹夹泥墙最终施作面层之用。综合以上,将执行本历史建筑修复工程始末,具文供日后木构建筑修复参考并为烟草产业设施之再干燥重要环节历证基础。

吴庆丰[4](2017)在《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满足建筑物空间多样性的要求,建筑物中的柱网往往随建筑物高度而发生改变,如在大型商业建筑中,底部为大开间娱乐购物广场,而上部则为小开间公寓或者办公写字楼,下部竖向构件布置较为稀疏,而上部竖向构件布置较为紧凑,典型的“下柔上刚”的非常规结构体系,此类结构体系需依靠转换层构件实现竖向构件不连续,让抗侧力体系在转换层中发生突变。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背景,重点研究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理及其工程应用情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1)根据我国现阶段高层建筑发展情况,对转换层的结构功能和形式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应用特点,结合现阶段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对一些新的技术在转换层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2)总结梁式转换层的计算原理,分别对托柱型和托墙型梁式转换构件进行受力性能分析,阐述该两种型式的梁式转换构件应采取的力学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分析转换构件在上均布荷载及下均布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应力分布情况,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分析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对其重要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内力调整值进行总结;在技术措施上,结合规范要求,总结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设计构造及配筋设计特点。(4)以市场常用的结构一体化设计程序PKPM为分析对象,结合其内部计算程序SATWE的使用特点,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总结出结构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经验,对电算结果的合理性判断进行总结,根据电算结果情况,提出结构模型修改建议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5)以长沙富基世纪公园85-87#栋住宅为设计案例,根据转换层设计理论和设计构造要求,对其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经过试算和调试,结构模型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整体指标均在规范限值内,对局部重要的构件按照规范公式要求进行承载力复核。(6)采用PKPM软件中的弹塑性静力分析程序PUSH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EPDA,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模型进行弹塑性静力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了解到结构塑性铰的分布情况和薄弱层分布范围,经过分析,结构的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整体指标均在规范限值内。

王天晴,李君成,陈映棠,王璀瑾[5](2016)在《多高层建筑的断柱托换》文中提出以某高层建筑断柱托换工程为例,介绍了分层转移与集中转移两种方案的优缺点,从经济与施工两方面,选取了集中转移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改造后的整体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说明新的结构体系能够满足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需要,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彭勇[6](2015)在《高层建筑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梁式结构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何治兵[7](2012)在《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郎商业步行街转换层结构施工中,采用二次浇筑法(即荷载分流方案),控制了大截面混凝土梁自身收缩和温差裂缝,节省了支撑体系费用,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黄冰[8](2011)在《高层商住楼转换层大梁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换层承受的竖向荷载大,截面尺寸高而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高层商住楼转换层大梁支撑方案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模板支撑体系、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层商住楼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与裂缝控制措施,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总结。

熊正清[9](2011)在《钢筋砼煤斗后浇法和吊挂法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煤斗进行受力分析,阐述了吊挂法施工的合理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证明了后浇法和吊挂法具有工期短、耗资少、质量好、不影响其它作业的优点。

唐宏邦[10](2009)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难点,并对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二、大梁吊筋高度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梁吊筋高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大轴力桩基托换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工程概况及重难点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水文地质
    2.3 地下管线
    2.4 地面交通
    2.5 工程重难点分析
第3章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3.1 南昌八一大桥研究介绍
    3.2 软件简介
    3.3 建立有限元模型
        3.3.1 本构模型的选取
        3.3.2 几何模型的建立
        3.3.3 创建材料和截面属性
        3.3.4 定义边界条件和荷载
        3.3.5 网格划分
    3.4 模型加载
        3.4.1 模型一
        3.4.2 模型二
第4章 总体施工方案
    4.1 施工总体思路及步骤
    4.2 施工组织流程
    4.3 施工部署
        4.3.1 托换新桩基总体布置
        4.3.2 通疏解方案
    4.4 管线改迁
    4.5 主要施工方法
        4.5.1 钻孔灌注桩施工
        4.5.2 施工准备
        4.5.3 测量与定位
        4.5.4 护筒的埋设
        4.5.5 钻进
        4.5.6 校对
        4.5.7 孔成
        4.5.8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4.5.9 安放导管
        4.5.10 清孔
        4.5.11 水下砼灌注施工
        4.5.12 桩底注浆
        4.5.13 桩基检测
        4.5.14 临时钢支撑体系施工
    4.6 基坑开挖与支护
        4.6.1 基坑挖开
        4.6.2 网喷支护施工
    4.7 托换承台及托换大梁施工
        4.7.1 托换承台施工
        4.7.2 托换大梁施工
    4.8 顶升托换施工
        4.8.1 安装千斤顶及支撑钢管
        4.8.2 顶升系统
        4.8.3 预顶
        4.8.4 截断旧桩及顶升微调
        4.8.5 封桩
    4.9 基坑回填
第5章 监控量测
    5.1 监测施工前期准备
    5.2 监测项目
    5.3 监测方法
        5.3.1 被托换桥墩竖直位移
        5.3.2 被托换桥墩倾斜监测
        5.3.3 托换大梁挠度监测
        5.3.4 新桩桩顶与托换大梁之间相对位移监测
        5.3.5 新桩竖直位移
        5.3.6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
    5.4 监测频率及监测周期
    5.5 监测信息反馈及预警流程
    5.6 监测数据
    5.7 工程完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大截面混凝土梁施工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方案设计
3 保证措施
4 结语

(3)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中支局再干燥室历史建筑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重点
    1.3 研究方法与流程
    1.4 研究限制
    1.5 名词说明
第2章 台湾烟业发展历程
    2.1 台湾近代烟业发展
        2.1.1 大航海时代
        2.1.2 明清
        2.1.3 日占时期
        2.1.4 民国政府公卖局时期
    2.2 台湾烟业专卖制度
        2.2.1 日占时期的台湾烟业专卖制度
        2.2.2 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台的公卖制度
    2.3 日占时期烟草产业设施
        2.3.1 台湾总督府专卖局烟草课
        2.3.2 烟草耕作指导所
        2.3.3 试验场
        2.3.4 四大烟区
        2.3.5 初期烟草干燥室(烟楼)
        2.3.6 收纳场
        2.3.7 烟草再干燥室
        2.3.8 黄色叶烟草再干燥场
        2.3.9 烟草工场
第3章 黄色种叶烟草再干燥室、场兴替
    3.1 花莲港支局酒工场
    3.2 台中支局酒工场
    3.3 屏东归来再干燥场
    3.4 嘉义北社尾再干燥场
    3.5 台中大里内新再干燥场
第4章 叶烟草再干燥室
    4.1 首设烟草再干燥室的花莲港支局酒工场
        4.1.1 再期干燥室设计与施工与建置再干燥机
        4.1.2 再干燥室延长增建与扩大改建
        4.1.3 花莲港支局再干燥室设第二部再干燥机与增设过廊
    4.2 附设于台中支局酒工场内的烟草再干燥室
        4.2.1 再干燥室新建与烟草仓库间过廊
        4.2.2 再干燥室扩大改建与设置第二部再干燥机
    4.3 屏东归来再干燥场再干燥室
    4.4 嘉义北社尾再干燥场再干燥室
    4.5 台中大里内新再干燥场再干燥室
    4.6 烟草再干燥室空间型式比较
    4.7 再干燥室配置与设计原则
第5章 黄色叶烟草再干燥机
    5.1 干燥原理与再干燥机构造
    5.2 各场、室再干燥机
        5.2.1 花莲港支局再干燥室再干燥机
        5.2.2 台中支局再干燥室再干燥机
    5.3 再干燥场阶段
        5.3.1 屏东归来再干燥场
        5.3.2 嘉义北社尾再干燥场
        5.3.3 台中大里内新再干燥场
    5.4 台中支局酒工场六槽式再干燥机单元槽体
第6章 台中支局与烟草再干燥室(B06)今昔
    6.1 日占时期专卖局台中支局场区还原
    6.2 时下文资局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况
    6.3 烟草再干燥作业建筑群
    6.4 叶烟草再干燥室(B06)的过往
第7章 日占时期台中支局再干燥室重要历史档案
    7.1 由历史档案看再干燥室、场演变
    7.2 叶烟草再干燥室新筑工事
    7.3 台中支局黄色种叶烟草再干燥机及附属装置制作并据付工事
    7.4 台中支局半制品仓库新筑外三廉工事
    7.5 台中支局叶烟草再干燥机增设工事
第8章 烟草再干燥室历史价值、调研、修复原则与策略
    8.1 历史价值判断
    8.2 现况调研
        8.2.1 规划设计阶段调研
        8.2.2 解体阶段调研
    8.3 大木构件非破坏检测
        含水率测定法
        超音波测定法
        钻孔抵抗法
    8.4 木构力学分析与补强措施
        8.4.1 鉴定方法与步骤
        8.4.2 B06木工坊结构安全现况调查
        8.4.3 承载力计算与桁架模拟结果
        8.4.4 修复设计重点
    8.5 修复原则与策略
第9章 修复工法纪实
    9.1 木料树种与品等要求
    9.2 木料防腐
    9.3 大木作与榫接
    9.4 小木作
    9.5 编竹夹泥墙
    9.6 金属瓦作、铜作与天沟等
    9.7 白蚁侵袭路径分析与防蚁措施
    9.8 历史证据新发现
    9.9 地景
第10章 结论:修复省思与效益
    10.1 叶烟草再干燥室B06修复之省思
    10.2 叶烟草再干燥室B06修复之效益
参考文献
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再干燥室等历史档案书图清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转换层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1.1.1 转换层综述
        1.1.2 我国转换层的研究现状
    1.2 转换层的功能分析
        1.2.1 转换层的建筑功能实现
        1.2.2 转换层结构功能
    1.3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及特点分析
        1.3.1 梁式转换层
        1.3.2 桁架式转换层
        1.3.3 箱型转换层
        1.3.4 厚板转换层
    1.4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的发展趋势
        1.4.1 钢骨混凝土在转换层中的应用
        1.4.2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
        1.4.3 新技术在改善转换梁受力性能上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第2章 梁式转换层的计算原理
    2.1 梁式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型式
    2.2 托墙型梁式转换层受力特点
        2.2.1 竖向荷载下的受力特点
        2.2.2 水平荷载下的受力特点
    2.3 托柱型梁式转换层受力特点
        2.3.1 托柱转换梁与普通框架梁受力区别
        2.3.2 框支梁和托柱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判别
    2.4 托柱形梁式转换层的计算模型
    2.5 托墙型梁式转换层的计算模型
        2.5.1 梁杆系模型
        2.5.2 梁有限元模型
    2.6 梁式转换层中转换梁的截面设计原理
        2.6.1 梁的正应力计算理论
        2.6.2 转换梁构件的内力分析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和构造
    3.1 结构布置
        3.1.1 平面布置
        3.1.2 竖向布置
        3.1.3 楼盖布置
        3.1.4 转换构件布置
        3.1.5 加强层部位的确定
    3.2 转换层设计中的内力调整
        3.2.1 薄弱层水平地震剪力调整
        3.2.2 框支柱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调整
        3.2.3 框支柱的内力调整
        3.2.4 框支梁的地震内力调整
        3.2.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的内力调整
    3.3 转换构件的配筋设计及构造要求
        3.3.1 转换梁的配筋设计及构造要求
        3.3.2 框支柱配筋设计及构造
        3.3.3 框支梁上部墙体及筒体配筋设计及构造
        3.3.4 落地剪力墙、筒体配筋设计及构造
        3.3.5 转换层楼板配筋设计及构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设计软件的合理应用
    4.1 工程设计中结构力学模型假定
        4.1.1 计算单元的假定
        4.1.2 楼板计算模型的假定
        4.1.3 上部结构嵌固端部位的确定
        4.1.4 底部为大空间时的地下室顶板及基础梁的计算假定
        4.1.5 梁与剪力墙体连接时计算模型的假定
    4.2 结构软件的合理使用
        4.2.1 应用力学模型概念调整结构方案
        4.2.2 正确调整各类计算参数
        4.2.3 带转换层结构中计算参数设置注意事项
    4.3 程序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4.3.1 合理性判断
        4.3.2 渐变性的合理判断
        4.3.3 平衡性判断
        4.3.4 电算程序中几个限值的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梁式转换层工程案例设计分析
    5.1 工程项目概况
    5.2 设计条件
        5.2.1 自然条件
        5.2.2 建筑功能及结构布置情况
    5.3 结构设计程序实现
        5.3.1 带转换层结构几个重要参数合理设置
        5.3.2 结构整体性能电算结果合理性判断
        5.3.3 部分构件的实际配筋验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梁式转换层工程案例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6.1 弹塑性研究现状
    6.2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静力分析
        6.2.1 弹塑性静力分析程序PUSH介绍
        6.2.2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静力分析的结果
    6.3 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6.3.1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EPDA介绍
        6.3.2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
        6.3.3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果
    6.4 弹塑性静力方法和弹塑性动力时程方法比较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B (实例部分附图)

(5)多高层建筑的断柱托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述
2 断柱方案和计算分析
    2. 1 断柱方案
    2. 2 计算分析
3 断柱改造施工
4 结语

(6)高层建筑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概况
2、转换层施工重点及难点
3、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布置
4、钢筋工程的关键工艺
    4.1 钢筋翻样与下料
    4.2 钢筋的安装与就位
5、混凝土工程
    5.1 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5.2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6、结语

(7)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转换层施工特点
3 转换层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4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
    4.1 支撑体系设计要求
    4.2 钢管排架搭设尺寸确定
5 转换层结构模板体系设计
6 转换层钢筋工程施工
    6.1 钢筋连接
    6.2 大梁钢筋的安装与就位
7 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施工
    7.1 浇筑与振捣
    7.2 梁水平施工缝留设及处理
        7.2.1 施工缝留设
        7.2.2 施工缝处理
    7.3 混凝土保湿保温和养护
8 结束语

(8)高层商住楼转换层大梁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的分析选择
3 转换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
    3.1 分层浇筑高度的选择
    3.2 支撑设计
        3.2.1 基本假设
        3.2.2. 计算模型
        3.2.3 计算过程
    3.3 转换梁支撑施工
4 钢筋工程施工
    4.1 钢筋翻样与下料
    4.2 钢筋的安装与就位
5 混凝土浇筑施工
    5.1 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5.2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6 效果评价
7 结语

(9)钢筋砼煤斗后浇法和吊挂法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方案选择
    2.1 方案1
    2.2 方案2
    2.3 煤斗结构受力分析
    2.4 方案的确定
3 吊挂钢结构梁结构计算
    3.1 计算最大弯矩
    3.2 验算抗弯强度
    3.3 验算刚度
    3.4 加焊横向支撑
    3.5 确定吊杆
4 方案的具体实施
    4.1 施工程序
        4.1.1 整体施工顺序
        4.1.2 煤斗施工顺序
        4.1.3 钢梁的安装
        4.1.4 钢筋及预埋件
        4.1.5 砼浇筑
    4.2 各分项工程施工及注意事项
        4.2.1 测量放线
        4.2.2 钢筋工程
        4.2.3 模板工程
        4.2.4 砼工程
5 主要人力、机具、材料计划
6 质量保证措施
7 结束语

(10)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工程概况
3 转换层施工重点及难点
4 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布置
5 钢筋工程施工
    5.1 钢筋翻样与下料
    5.2 钢筋的安装与就位
6 混凝土工程
    6.1 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6.2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7 结语

四、大梁吊筋高度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轴力桩基托换应用研究[D]. 汤磊. 南昌大学, 2018(12)
  • [2]高大截面混凝土梁施工工艺优化[J]. 杨仕儒. 施工技术, 2017(S2)
  • [3]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中支局再干燥室历史建筑修复研究[D]. 商晖鸿(Shang Hueihorng). 清华大学, 2017(02)
  • [4]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D]. 吴庆丰. 湖南大学, 2017(07)
  • [5]多高层建筑的断柱托换[J]. 王天晴,李君成,陈映棠,王璀瑾. 山西建筑, 2016(02)
  • [6]高层建筑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 彭勇. 建设科技, 2015(16)
  • [7]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浅析[J]. 何治兵.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11)
  • [8]高层商住楼转换层大梁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J]. 黄冰. 中外建筑, 2011(08)
  • [9]钢筋砼煤斗后浇法和吊挂法施工技术[J]. 熊正清. 石油化工建设, 2011(03)
  • [10]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 唐宏邦. 四川建材, 2009(03)

标签:;  ;  

计算梁的高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