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一、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蔡一凡[1](2021)在《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李静[2](2021)在《高校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两所大学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美育现状不容乐观,与德智体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本研究对两所高校美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相关理论与政策提出建议,旨在进一步落实高校美育工作,彰显高校美育价值。本研究共五章。第一章绪论:表明研究价值与意义,梳理相关文献,阐明理论基础。第二章现状调查:对两所大学的美育进行实际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困境分析:通过问题的存在反映出高校美育实践的困境。第四章反思与建议:利用席勒与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以及相关美育政策对高校美育的发展提出建议。第五章结论与展望,阐述本研究结论,表明后续研究方向。通过调查与分析,本研究认为两所大学美育实践各不相同。在组织机构上,A大学围绕美育学校开展美育,B大学以艺术教育中心开展美育;在运行机制上,A大学结合校团委成立专家委员会和学生委员会,B大学以艺术教育中心为核心建立常态工作联系机制与专项工作小组协调机制。两所大学在美育组织运行上都存在美育工作实施较为被动,美育资源保障较为缺乏的问题。在开展途径上,两所大学都以课内美育和课外美育的方式进行。在课内美育上,存在美育内容认同感低,评价体系未健全、美育方式智育化,育人目标有偏差、美育主体单一化,资源未有效整合的问题;在课外美育上,存在重少数轻全体的现象以及美育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在美育活动开展成效中得知,学生在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的提升上还表现的不够充分,还未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审美熏陶。由以上问题反映出高校美育目前面临的困境有:国家顶层设计与高校美育惯性模式之间的矛盾、“大美育”体系建构与高校美育评价指标之间的矛盾、高校美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与专业师资缺乏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为使美育工作得到落实,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分别为在美育理念上:落实美育引领办学,强化美育组织管理,营造校园美育氛围;在课程设置上:构建统整式美育课程体系,注重内容的全面性与层次性,注重形式的互动性和多样性;在教学安排上:挖掘教学美育元素,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完善美育评价考核;在活动开展上:立足优秀文化传统,组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审美实践创新。由此,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校美育工作,使美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坚力量。

裴梦婷[3](2021)在《基于新技术的中学化学实验美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成分,一直以来就广受中央政府和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关注。以美育人,包括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因此,美育不止于艺术课程教育,而应该能够渗透进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美育与化学学科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落实学科美育这一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感知化学美。然而,虽然美育与化学的结合可以同时有效促进美育与化学学科的发展,但从教学实践层面上看,化学美育的真正落实仍然还有一段路要走。本文通过改编实验把微距、热成像与化学结合发展化学实验美育,希望能以这些实验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感知美的能力。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的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美育发展史以及国内外化学与美育结合的研究现状。在文献收集基础上寻找化学与美育结合的突破点,开展该课题的理论研究,包括化学学科的特征、美育的内涵、化学与美育的契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去确定化学实验中实施美育的策略、确定化学实验美育的目标以及实验方案的优化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验方案去结合教学,确定化学实验美育方案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后以社团活动课为载体,根据教学设计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实施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后采用问卷调查和一对一访谈两种方式去分析学生在学习兴趣、美的想象、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美的感知五个方面的认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融合了新技术的化学实验美育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兴趣、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以及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鉴赏和想象等都有明显的作用。

潘洪建[4](2020)在《中国活动课程开发70年:历史图谱》文中指出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活动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发展阶段。70年来,不同时期的活动课程开发涌现出一些典型个案,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与问题。未来活动课程发展需要总结经验,直面问题,纵深推进活动课程规划与实施。

彭丽媛[5](2020)在《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除汉族之外,还聚居着25个少数民族,其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让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云南本土风格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正在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作为有6年幼儿教学经验的教师,我尤为关注本土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运用问题。怎样挖掘云南本土化的审美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园本审美教育工作建构的重要内容将对幼儿审美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对3-6岁的幼儿展开审美教育的工作,不仅具有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提升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意义,还拥有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园本特色活动课程开发以及文化认同与传承的价值。本论文梳理符合幼儿身心年龄特点的本土审美文化资源,探究怎样将之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通过持续的审美能力的培育,引导幼儿逐渐进入美的王国,让幼儿的身心在审美理念、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得到和谐的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在研究现状中进行资料的梳理进而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由此整理出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论述审美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联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和幼儿美育的特点,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形式指出幼儿园美育工作的现状并作出反思并对此因地制宜的提出本土化问题在幼儿园美育实践中的研究。第二章:论述将本土化内容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以实现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对云南本土特有的审美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梳理。在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审美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促进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其价值是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园本特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最后将对云南本土的审美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一方面是地域性的老昆明童谣,另一方面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通过梳理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年龄发展的审美文化内容将其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审美启蒙。第三章:论述了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策略和路径。在幼儿园实施本土化审美教育的时候,要把握情景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阶段性原则,这样才能效的开展本土化美育的工作。另外,在路径方面要以幼儿园为“主战场”来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育场,体现在幼儿园环境、一日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园互动中。第四章:论述本土化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实践问题,也就是以美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幼儿园的集中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两块内容实现,通过本土化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的实施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问题。本论文力求实现以教师、幼儿及家长在幼儿园本土化的审美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以主体的形式开展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云南本土文化在审美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资源、教育者的审美教育经验和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之间的生态平衡。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本土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审美教育工作开发和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周姝[6](2020)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以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而审美是人类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批判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音乐作为美的一种艺术形态,能够最直接激发人类的情感,给人一种审美的感受。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摇篮,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外,还需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应重视音乐素养的作用。高校公共音乐课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公共音乐课,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学和人才质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素养,本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以衡阳市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衡阳技师学院(工程类、财经类、生物医学类、综合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调查区分学生和教师,共涉及400名学生和38名音乐教师。学生部分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包括音乐学习现状、对音乐课的需求以及对音乐素养的审美认知情况。教师部分以访谈为主,主要包括学校公共音乐课基本情况、教学现状,并从审美角度出发,了解教师对公共音乐审美教育认知情况,提出课程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挖掘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综述了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审美的角度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以审美为核心培育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的现实意义;第三章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与统计分析,重点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对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第四章以第三章得到的调查结果为基础,客观地对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以审美为核心的公共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针对分析得出的存在问题和原因,尝试从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科学设置公共音乐课程、不断丰富公共音乐课程内容、提升公共音乐教师审美修养、有效完善音乐课教学条件五个方面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归纳,展望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前景。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指出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学生审美意识不够、审美思维有待提高,课程门类单一、审美底蕴有待规范,教学内容杂乱、审美体验有待改进,教师队伍薄弱、审美修养有待增强,音乐氛围不浓、审美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及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鉴于高职公共音乐课程科学、全面、多元、实用的特点,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提升音乐课美育效果的对策建议,要重视审美意识,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提升审美思维,把握美、营造美、发现美、创造美。要突出审美理论实践结合,科学设置课程类型,夯实审美基础,开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感知力。丰富审美体验,开展健康合理的实践活动课,甚至可以采用跨校网络选修的方式,拓宽学生学习渠道。要提高以美育人的针对性,丰富教学内容,活化乐理知识,突出情感体验,传承地方特色音乐,从而加强学生更多元、更深层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内涵。要立足审美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音乐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教师审美素养。要突出音乐审美导向,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不断加强审美环境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音乐审美素养,为培养新时期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苏静茹[7](2020)在《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泥塑课作为一种集创造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手工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泥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运用,不仅为低学段的学生带来了快乐,也在学习中培养了审美意识,提升了美术方面的技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开展了实践研究,分为七个部分探究泥塑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运用,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关于论文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小学美术泥塑课程的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探讨,分析泥塑对于小学生的有利之处。第三部分是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使用调查问卷和对教师进行访谈的方式,分析得到的数据,翻阅美术课本,仔细观看课本中关于泥塑部分的课程,感受体会教师及学生对于泥塑课程的态度。第四部分是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策略,探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第五部分是小学美术泥塑课程的教学实践案例,从赏析、临摹、创作、展示这四方面对小学泥塑课程进行教学探索。第六部分是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第七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

陈彦霖[8](2020)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前言中明确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重要价值,其中第一点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即在小学音乐课中为学生带来审美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小学音乐课程包含了唱歌课、活动课和欣赏课三类,相对唱歌课和活动课已经形成多种成熟教学模式而言,我国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在欣赏课存在困惑:怎样让学生听进去,又该听些什么。实际上,音乐欣赏课是一个通过音乐让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的过程,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从怎样的审美心理规律去体验和理解音乐,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案,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本论文对小学音乐审美体验教学展开研究,在研究中,笔者在四川省泸州市5所小学不同年级和班级进行听课和试教,从中观察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审美体验教学情况,找出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体而言,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板块组成,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理论部分,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从中明确小学生审美心理规律。第三章基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情况和小学生心理理论,提出了我国小学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应该遵循的路径。第四章是教学实践部分,个人以审美体验为指向的进行了欣赏课教学实践,进行了《动物节奏王国》的审美体验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和反思。第五章通过访谈和观察的形式对泸州市小学音乐课堂欣赏课中审美体验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总结出审美体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将充分结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特点,提出了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的完善建议。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在音乐欣赏课中进行审美体验教学是对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探索。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小学音乐教师开拓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审美感受的体验思路,最终提高学生对审美能力的运用。

赵胜利[9](2019)在《“以美育人”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探微》文中研究指明围绕"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工作任务,应处理好学校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做到"润物细无声":注重审美主体的培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进行基于"化美育德,立德树人"的美育课程改革;从全方位、多维度、拓展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曹玲玲[10](2019)在《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表现。历史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与功能,渗透美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高尚的学习动机,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多元智能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在美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有计划地通过具体的历史教学途径和方法进行审美教学。在此过程中忌冲淡教学内容,应遵循适度原则、直观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从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现状调查出发,明确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实施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的现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寻找与美育的结合点和渗透点,制定美育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渗透美育,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情境是进行美育渗透的良好方法,运用问题探究法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又一种教学方式,可放大历史教育的审美功能,历史新课程改革将活动课纳入了课堂教学内容,活动课上渗透美育可通过制作文化史历史课件、组织参观考察人文环境、举办历史文化史图片展等方式举行,课外可以举行观看历史记录片、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和开展勿忘历史纪念日等活动。初中历史教学需立足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美育目标,借助历史学科具备大量美育素材的优势,向受教育者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审美教育影响,让学生去感受美、体验美甚至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使初中历史课堂获得升华,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审美个性的发展,形成高尚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两所大学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美育
        1.2.2 高校美育
        1.2.3 高校美育实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美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关于美育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席勒的美育理论
        1.5.2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
2 高校美育实践及问题分析
    2.1 高校美育实践现状调研
        2.1.1 所选案例学校的概况及选取原因
        2.1.2 所选案例学校美育的实践模式
        2.1.3 所选案例学校美育的实际调研
    2.2 美育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的对比分析
        2.2.1 A大学美育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2.2.2 B大学美育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2.2.3 A大学与B大学美育组织及运行的分析
    2.3 美育开展途径的对比分析
        2.3.1 课内美育的对比分析
        2.3.1.1 A大学美育课程设置
        2.3.1.2 B大学美育课程设置
        2.3.1.3 A大学与B大学课内美育存在的问题
        2.3.2 课外美育的对比分析
        2.3.2.1 A大学美育活动
        2.3.2.2 B大学美育活动
        2.3.2.3 A大学与B大学课外美育存在的问题
    2.4 美育活动开展成效的对比分析
        2.4.1 学生对A大学开展审美活动的感受
        2.4.2 学生对B大学开展审美活动的感受
        2.4.3 A大学与B大学美育活动开展成效的分析
3 当前高校美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3.1 国家顶层设计与高校美育惯性模式之间的矛盾
        3.1.1 在以美育人的理念下,高校美育存在智育化倾向
        3.1.2 在顶层设计的要求下,高校美育机制需健全完善
    3.2 “大美育”体系建构与高校美育评价指标之间的矛盾
        3.2.1 美育体系需要得到构建,但缺少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3.2.2 美育资源需要得到整合,但缺少多元化的美育评价方式
    3.3 高校美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与专业师资缺乏之间的矛盾
        3.3.1 高校希望推进美育活动,但缺少专业的美育师资
        3.3.2 美育教师需要得到培训,但美育开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4 高校美育实践的反思与改进
    4.1 深化高校美育理念,克服边缘化倾向
        4.1.1 落实美育引领办学
        4.1.2 强化美育组织管理
        4.1.3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4.2 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克服狭窄化倾向
        4.2.1 构建统整式美育课程体系
        4.2.2 注重内容全面性与层次性
        4.2.3 注重形式互动性和多样性
    4.3 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克服智育化倾向
        4.3.1 挖掘教学美育元素
        4.3.2 建立专业师资队伍
        4.3.3 完善美育评价考核
    4.4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克服形式化倾向
        4.4.1 立足优秀文化传统,开展特色活动
        4.4.2 组织审美教育活动,增强服务能力
        4.4.3 扩大美育国际视野,促进实践创新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新技术的中学化学实验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美育的概念
        1.3.2 美育与化学学科的结合
        1.3.3 研究启示
2 化学美育的理论研究
    2.1 化学的内涵
        2.1.1 化学的性质
        2.1.2 化学的特点
    2.2 美育的内涵
        2.2.1 美育的性质
        2.2.2 美育的特点
    2.3 化学与美育之间的契合
    2.4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美”及其特点
        2.4.1 化学规律之美
        2.4.2 化学语言之美
        2.4.3 化学情境之美
        2.4.4 化学实验之美
        2.4.5 化学思维之美
    2.5 化学实验美育的概念界定
3 化学实验美育的策略
    3.1 化学实验美育设计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3.1.2 安全性原则
        3.1.3 简约性原则
        3.1.4 直观性原则
    3.2 化学实验美育实施原则
        3.2.1 目标与形式统一原则
        3.2.2 现象与理论结合原则
        3.2.3 欣赏与实践兼备原则
        3.2.4 尊重审美差异性原则
    3.3 化学实验美育教学目标的确定
        3.3.1 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
        3.3.2 美育的目标
        3.3.3 化学实验美育的目标
4 基于新技术的化学实验设计
    4.1 实验技术的选择
    4.2 微距技术
    4.3 热成像技术
        4.3.1 红外热成像仪
        4.3.2 热成像技术的实验设计
5 教学案例研究
    5.1 教学对象及时间
    5.2 .瞬间生长的蓝色沉淀
        5.2.1 教学设计
        5.2.2 学生作品展示
        5.2.3 总结
    5.3 看得见的温度
        5.3.1 溶解吸、放热教学设计
        5.3.2 酸碱热对流教学设计
        5.3.3 学生作品展示
        5.3.4 总结
    5.4 教学效果
        5.4.1 问卷调查
        5.4.2 问卷调查的得分分析
        5.4.3 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5.4.4 访谈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化学美调查问卷
致谢

(5)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全社会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二)本土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三)丰富的云南本土文化教育资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幼儿园审美教育及其现状
    第一节 审美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审美教育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审美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第二节 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主体的自主性
        二、形象的感知性
        三、情感的体验性
        四、愉悦的启智性
    第三节 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一、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现状
        二、幼儿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立足本土的幼儿园审美教育
    第一节 云南本土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
        一、生动鲜活的老昆明童谣
        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第二节 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三、促进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提升
    第三节 在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审美教育的价值
        一、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
        二、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三、园本特色的课程开发
        四、本土文化的传承创新
第三章 本土化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原则和策略
    第一节 在幼儿园实施本土化审美教育的原则
        一、情景性原则
        二、体验性原则
        三、个性化原则
        四、阶段性原则
    第二节 幼儿园本土特色审美场域的打造
        一、创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审美场域
        二、将本土化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在家园互动中增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 幼儿园本土化的审美教育实践路径
    第一节 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
    第二节 民族服饰专题教学案例分析
        一、以白族服饰专题的教学设计为例
        二、白族服饰教学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
    第三节 以老昆明童谣为主题的户外游戏活动
        一、激发幼儿的审美感知力
        二、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力
        三、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力
        四、促进幼儿的审美理解力
        五、提升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6)以审美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以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述评
    (三)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相关概念界定及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音乐审美教育
        2.公共音乐课程
        3.音乐教育理论
        4.音乐核心素养
    (二)以审美为核心培育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的现实意义
        1.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美育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标、调查过程及内容
        1.调查目标
        2.调查过程和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显示
        1.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2.对公共音乐课教师的调查结果
四、以审美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审美意识不够,审美思维有待提高
        2.课程门类单一,审美底蕴有待规范
        3.教学内容杂乱,审美体验有待改进
        4.教师队伍薄弱,审美修养有待增强
        5.音乐氛围不浓,审美环境有待完善
    (二)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层面重视程度的弱化
        2.高职院校教学理念的偏差
        3.家长和学生认知上的误区
五、以审美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
        1.重视审美意识,转变传统音乐教育理念
        2.提高审美思维,提升音乐综合素质培养
    (二)突出审美理论实践结合,科学设置公共音乐课程类型
        1.夯实审美基础,开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
        2.丰富审美体验,开展健康合理的实践活动课
        3.拓宽审美学习渠道,实现跨校网络选修
    (三)提高以美育人针对性,不断丰富公共音乐课程内容
        1.活化乐理知识,固牢音乐基础理论之美
        2.突出情感体验,挖掘音乐动人旋律之美
        3.依托本土资源,传承地方特色音乐之美
    (四)立足音乐审美教育,提升公共音乐课教师审美修养
        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音乐课教师思想道德修养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音乐课教师审美素养
    (五)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有效完善音乐课教学条件
        1.突出音乐审美导向,营造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2.加强审美环境建设,不断完善音乐课教学条件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 (二)访谈提纲(教师卷)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访谈法
        1.6.4 案例研究法
第二章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价值探讨
    2.1 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2.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2.3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第三章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3.1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泥塑内容较为零散
    3.2 多数学生未曾有过泥塑创作经验
        3.2.1 调查研究情况
        3.2.2 调研结果分析
第四章 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策略
    4.1 教学内容的选择
        4.1.1 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4.1.2 符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4.2 教学模式的探讨
        4.2.1 欣赏与启发
        4.2.2 临摹与创作
        4.2.3 展示交流
第五章 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5.1 泥塑赏析:动画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5.1.1 教学设计
        5.1.2 教学实施
    5.2 泥塑临摹:由易到难,逐步训练技能
        5.2.1 教学设计
        5.2.2 教学实施
    5.3 泥塑创作:融入故事,开阔创作思路
        5.3.1 教学设计
        5.3.2 教学实施
    5.4 泥塑展示:故事表演,提升综合能力
        5.4.1 教学设计
        5.4.2 教学实施
第六章 小学美术泥塑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6.1 泥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1.1 创新意识薄弱
        6.1.2 课堂教学时间不充分
        6.1.3 影响教室环境
    6.2 相关建议
        6.2.1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6.2.2 提高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利用率
        6.2.3 建立泥塑工作室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学生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8)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2 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的理论基础
    2.1 小学音乐欣赏课概述
    2.2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审美体验教学的相关概念
    2.3 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价值
3 小学音乐课堂欣赏课中审美体验教学的路径
    3.1 激发兴趣:在创设情境下感知音乐
    3.2 情感共鸣:以律动编创为方法加强审美体验
    3.3 向美而生:以互动开放寻求音乐之美
4 以审美体验为指向的欣赏课教学实践
    4.1 以审美体验为宗旨的欣赏课展开
    4.2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欣赏课教学实践反馈
    4.3 以审美体验为主线的欣赏课教学反思
5 欣赏课中审美体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5.1 欣赏课中审美体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5.2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审美体验缺失的缘由
6 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6.1 凸出审美:把握音乐教育的核心意蕴
    6.2 落实生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教学
    6.3 注重开放:建立富有生命力的开放课堂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2.历史教学的要求与现状
        3.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一)美育
        1.美育是艺术教育
        2.美育是审美教育
        3.美育是情感教育
        4.美育是人格教育
        (二)历史教学具有丰富的美育内涵
        1.审美教育价值
        2.情感及人格教育价值
    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四)现代美育理论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美育内容的研究
        2.美育实施的路径
        3.美育实施的原则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六、研究的重难点、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实践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美育体验与感悟的现状调查分析
        2.教师美育教学实施现状的访谈分析
        (四)归因分析
        1.社会与时代背景问题
        2.日常教学问题
        3.教师美育的意识问题
    二、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真实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三、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制定历史美育教学目标
        (二)美育素材的充分挖掘
        1.认识自然美
        2.挖掘社会美
        3.发现科技美
        4.感受艺术美
    四、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方法
        (一)情境渗透法
        1.语言情境渗透
        2.故事情境渗透
        3.表演情境渗透
        4.图片情境渗透
        5.音乐情境渗透
        (二)探究渗透法
        (三)活动渗透法
        1.课堂活动
        2.课外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蔡一凡. 江南大学, 2021
  • [2]高校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两所大学的比较分析[D]. 李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新技术的中学化学实验美育研究[D]. 裴梦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活动课程开发70年:历史图谱[A]. 潘洪建. 当代教育评论(第10辑), 2020
  • [5]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 彭丽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以审美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以衡阳市四所高职院校为例[D]. 周姝.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小学美术泥塑课程教学研究[D]. 苏静茹.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体验教学研究[D]. 陈彦霖. 西南大学, 2020(01)
  • [9]“以美育人”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探微[J]. 赵胜利. 教育现代化, 2019(69)
  • [10]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D]. 曹玲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开展插花艺术活动课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