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

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

一、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陆慧灵[1](2021)在《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训育虽已成为历史,但是它曾经作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对师范生、师范学校乃至中国近代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训育背后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丰富了民国训育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为当前师范生开展师德教育提供一定借鉴。本论文首先阐述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时间的推移厘清训育的发展与演变;借助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分析训育在师范学校中的特殊使命;结合当时政府颁布林林总总的政策文件以窥师范学校训育的发展缩影。其次本论文梳理了民国时期的训育制度和实施训育的重要举措,训育制度包括训育目标、训育原则、训育机构以及训育方法;重要举措包括了导师制、学生自治会以及军事训练,以实现对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的深度把握。本论文选取了训育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的两所师范学校,以此作为切入点归纳民国时期师学校训育实践的特点:重视人格培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及重视社会实践。最后结合训育制度以及学校训育实践,总结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成效以及局限性,借此已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激发师范生社会责任感,践行教育服务社会理念;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范生师德修养;融合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师范生自治管理能力。

张颖颖[2](2021)在《适应顾客行为与需求的实体书店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实体书店运营不善、频频倒闭已成为一种“现象级”事件。一方面,线上零售和电子阅读方式的兴起严重挤压着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自身高昂的运营成本及薄弱的利润等问题也使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城市精神文明的符号,实体书店的存亡与社会及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个体对于“第三空间”的场所需求又为实体书店的求存与发展带来了突破口。所谓“新型实体书店”,是在消费转向的背景下,通过整合功能、丰富空间形式、开设文化活动等方式,实现从“以书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的书店类型。书店在求存的过程中不断意识到,只有利用实体空间实现与顾客身体、心理的物质性联结才能发挥其优势。然而现阶段书店对各类使用人群在行为习惯与实际需要等方面的设计仍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空间布局:部分业态配置不合理、缺乏弹性设计,导致空间利用率不均衡;(2)空间组织:对各功能业态之间的关联性考虑不足,导致动线过长或相互干扰;(3)设施布置:缺少针对性,无论是设施种类还是设施布置形式,都缺少对个体行为习惯的考虑及对不同群体特殊性的照拂;(4)外部空间:尺度较大,缺乏细化设计以及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以大连地区新型实体书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物质空间环境和店内顾客的行为需求两方面进行实证研究:(1)物质空间环境层面:根据服务人群和运营模式对实体书店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出各类型书店的区位选址特征、功能业态配比规律以及各书店的现状空间特征;(2)顾客的行为与需求层面:首先对客群进行分类;其次运用定点记录、动线追踪等环境行为学方法探究各类客群的静态与动态的场所选择偏好,并量化其行为模式特征;最后以问卷的方式探究顾客对书店的内在需求,运用语义分析法量化顾客对各书店的满意度评价。结合上述研究的结果,首先从建筑计划学的视角,对各类实体书店进行清晰的价值功能定位,并论述该定位下各功能业态的配置模式;其次对实体书店的空间组合模式提出优化策略;最后从“人—书”“人—空间”“人—人”三个维度对书店各功能空间提出精细化的设计策略,并对调研案例的各功能区域进行改造与试设计,使理论结合于实践,以期对实体书店的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吴暇[3](2020)在《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以“意识哲学”闻名于世,虽曾遭到过很多思想家的批判,?但对哲学多少有点兴趣的人,差不多都会碰到过诘屈聱牙的黑格尔。他从关注宗教问题出发,进而探讨人的精神意识和伦理社会生活,试图重新建立分裂世界的统一性,他认为个体通过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能使主体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摆脱特殊性的束缚,走向普遍性,实现统一性,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而当我们深入其思想“丛林”中,隐约在不同的“山区”感受到相同的“气候”,正是这相同的“气候”影响着整个“丛林”的“气候”,并保障“丛林”植被的健康生长,这一“气候”特征就是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笔者在黑格尔晦涩的着作中深深地被这种“气候”特色所吸引,并发现“承认理论”几乎贯穿于黑格尔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思想体系中,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宗教哲学、意识哲学、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和国家哲学,构成了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一种隐性思维方式。本文正是以这条“隐线”为视角,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承认逻辑、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内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体系。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第二章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体系和内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后的个人自由主义张扬并未解决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黑格尔批判、继承并发展了古典国家观、启蒙思想、社会契约论、霍布斯“为生命持存而斗争”思想、康德哲学难题中的“承认理论”、费希特主体间性概念中的“承认理论”,最终形成了无中介的、守在自己身边的、以个体自由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伦理意义和宗教“爱”之涵义的承认思想。具体来讲,个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形成了对法权的承认,对道德的承认,对家庭的承认,对市民社会的承认和对国家的承认;个体意识也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意识升华后的承认思想,承认思想虽然未被黑格尔主题化,但却作为一个对主题性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的有效运作性概念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伦理—教育—自由”的承认逻辑。首先,自由是人的“类存在”本质,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是因为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个体有可能从自由的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三个阶段(即真正自由实现的阶段),而承认思维是使人能够走到自由第三个阶段的重要条件。其次,伦理精神和伦理实体是使个体真正实现自由的必要思维和必经场域。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伦理生活的磨砺和教化,个体实现了抽象自由和主观自由的统一、个体对个体的承认、个体对国家的承认,个体向自由又迈进一大步。再次,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意志和情感,培养人的承认意识,培养伦理精神,使个体摆脱无教养的冲动和自然性,消除任意性和特殊性,使任性上升为理性,从而培养个体的伦理性格和伦理能力。此时,个体自由实现的条件均已具备,自由自然呈现。第四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育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思想承认逻辑的现实表达,也为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第五章讨论了承认思想指导下的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笔者一方面评述了黑格尔教育观的唯心主义、教育目的性的保守主义、教育方法论上的矛盾性等局限之处,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其独有建树的自由伦理观念及伦理教育思想,并具体阐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同时,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总结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内容,进一步论证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认理论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承认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生活实践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意义。最后,笔者重点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方面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另一方面从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方法、公民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指导作用。

杨晋[4](2020)在《青海玛柯河流域乡土聚落空间形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省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省份。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起源地,被称为三江源,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护区域。玛柯河位于三江源的核心区域,同时其流域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汇点。乡土聚落作为青藏高原人民聚居的重要形式之一,聚落的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高原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地域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聚落的空间形态及适应性特征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在地域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下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课题研究范围为玛柯河上游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赛来塘镇至班玛县灯塔乡友谊桥村,这一区域内传统聚落保护状态较好、碉房分布集中。本文采用文献考察法、田野考察法、系统分析归纳法、动态发展研究法,运用建筑学理论、城乡规划学理论及人类文化学理论对玛柯河流域内的聚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基础部分。包括选题背景、研究范围及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及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解读玛柯河沿岸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为本体部分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4、5章,本体部分。以玛柯河流域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应用GIS与聚落的海拔、坡度、水环境及土地资源相关联,在宏观上对玛柯河沿岸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探究。中观则分析聚落的整体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最后一部分分析微观维度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主要包括建筑及宅院的平面分布及功能布局。在聚落空间形态的适应性方面,同样分为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不不同维度下聚落空间形态所隐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第5章针对玛柯河流域聚落当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出基于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建筑设计方法。第三部分为第6章,结论部分。总结玛柯河流域乡土聚落空间形态及其适应性特征,以及将研究结论应用于新建建筑的设计方法。

杜文彬[5](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王雪梅[6](2020)在《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研究 ——以烟台市典型住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加,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承担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民众感知政府温暖的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载体,除了满足居民日常物质生活功能所需的数量要求以外,设施使用的便捷程度也成为其供给质量的重要表征。然而,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政策思路、不同实现路径背景下,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的差异化分布导致居民获取公共服务方式的差异,从而影响居民获取设施的便捷程度。近年来随着生活圈概念的广泛应用,设施空间分布不仅强调单个设施的便捷使用,设施差异化空间分布与基于居民获取时间的设施空间服务范围之间的匹配程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次研究试图基于不同供给机制背景,构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描述性指标,并选取典型住区归纳不同类型配置特征,分析其与供给、需求、运营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针对空间配置优化的策略。选取烟台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建设方式、不同发展机制的典型住区,基于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从公平与效率两个视角构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与配置效益两个层次的描述性指标;从其设施的空间布局入手,对设施客观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服务获取能力特征以及基于居民主观选择的满意度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另外,在对设施供给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典型片区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进行差异化总结,从设施供给、现实需求与设施运营三个角度进行解析,试图找到设施空间配置特征与设施供给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次研究建立的一套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指标体系丰富了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和优化定量评价的内容,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设施供给机制的分析可用于相似作用机制下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高设施供给与服务效率,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朱雅智[8](2019)在《创新扩散视阈下移动电台的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互联网+”的战略支持下,互联互通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新的态势,传统广播电台产生革命性变革,具有多元性、即时性、便携性、丰富性等特点的移动电台应运而生,其伴随性特征更是满足了用户碎片化收听的核心需求。4G、大数据、移动支付等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电台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也愈加成熟,逐渐成为用户追捧的娱乐消费方式,“耳朵经济”成为风口。本文选择了移动电台中的喜马拉雅FM为案例进行探究,重点通过创新扩散理论来研究喜马拉雅FM在我国的扩散以及对影响用户使用喜马拉雅FM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我国移动电台的发展新路径。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将创新扩散理论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的渠道、内容、效果三个维度进行结合设计问卷,以喜马拉雅FM用户的采纳行为来考量喜马拉雅FM在我国的扩散过程,从用户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是否会继续使用、是否会推荐他人使用及是否愿意知识付费等使用行为作为衡量喜马拉雅FM扩散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最终收回问卷600份,其中有效样本量为567份,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创新属性为角度进行研究,根据其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性及可观察性作为影响因素提出假设命题,初步构建喜马拉雅FM扩散影响因素模型。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喜马拉雅FM的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性及可观察性对用户的使用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且各项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其次,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相容性是影响用户使用时间的重要因素;第二,可观察性、相对优越性和可试性是影响用户使用频率的重要因素;第三,相容性和易用性是影响用户是否继续使用喜马拉雅FM的重要因素;第四,易用性和相容性是影响用户是否会推荐他人使用的重要因素;第五,可试性和可观察性是影响用户是否愿意知识付费的重要因素。最终根据所得结论,笔者修正了喜马拉雅FM在我国扩散的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笔者对未来移动电台的发展提出一些相关建议。继续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内容的优越性;进一步为用户精准化推荐,优化相容性;重视用户体验,降低产品复杂性,加强易用性;以服务为核心,强化可试性;多元化推广,拓宽传播渠道,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创新付费机制,培养用户付费意识,完善盈利模式。

胡小京[9](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季新凯[10](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媒体环境是以互联网第三代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受众自主选择信息内容,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等特征。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信息筛选,自主选择接受。因此,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观影习惯的改变,纪录片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微纪录片的出现为纪录片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本论文梳理和总结了微纪录片的概念,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通过对部分优秀微纪录片作品的分析研究,在纪录片创作理论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内容特征提出相对应的传播策略,总结了当前媒介环境对于微纪录片创作的影响,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实践探索,检验了策略的可行性,提升了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效果。本课题研究致力于创作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播出的优质微纪录片,并且为其构建相适应的传播途径。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弥补目前微纪录片创作方面的不足和传播效果不佳的现状,对微纪录片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推动纪录片事业的发展。本论文图表2个,插图81幅,参考文献共52篇。

二、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 民国时期训育在师范学校中的特殊意义
        (二) 民国师范学校训育为当下师范生师德教育提供借鉴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师范学校
        (二) 训育
    四、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1. 历史文献法
        2. 个案分析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的历史背景
    一、“训育”的演变与发展
        (一) 清末时期——“训育”传入
        (二) 民国前期——“训育”发展
        (三) 民国中后期——“训育”完成
    二、训育在师范学校中的特殊使命
    三、民国时期相关训育政策
第二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制度及举措
    一、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制度
        (一) 训育目标
        (二) 训育原则
        (三) 训育方法
        (四) 训育机构
    二、民国时期师范学校主实施训育的主要举措
        (一) 导师制——训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二) 军事训练——训育实施的主要方式
        (三) 学生自治会—训育实施的主要组织
第三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具体实践——以两所师范学校为例
    一、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训育实践
        (一) “湘南革命摇篮”——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二) 五大训育方法——训话、礼仪、揭示、考察、讲演
    二、四川省立剑阁乡村师范学校的训育实践
        (一) 四川省立剑阁乡村师范学校的简介
        (二) 三大训练课程——国防、政治、教学
    三、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践的特点
        (一) 重视人格培养
        (二) 加强体育锻炼
        (三) 重视社会实践
第四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成效与局限
    一、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成效
        (一) 增强师范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二) 推动师范生走向社会和服务社会
        (三) 促进师范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二、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实施的局限
        (一) 逐渐沦为国民党政府控制学生思想的手段
        (二) 某些传统道德思想违背时代发展潮流
        (三) 缺乏统一的训育体系整体效果甚微
第五章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对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一、激发师范生社会责任感践行教育服务社会理念
    二、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范生师德修养
    三、融合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
    四、尊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师范生自治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一) 着作
    (二) 民国报刊
    (三) 学位论文
    (四)期刊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适应顾客行为与需求的实体书店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象:实体书店经营的倒闭潮
        1.1.2 本质:网络书店价格战与用户阅读习惯转向
        1.1.3 希冀:政府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的场所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个体层面——个体精神的第三空间
        1.2.2 城市层面——城市文化载体与符号
        1.2.3 国家层面——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对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框架与思路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实践案例
    2.1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2.1.1 国内研究动态
        2.1.2 国外研究动态
        2.1.3 研究现状小结
    2.2 国内外实体书店设计实践
        2.2.1 国内实践案例
        2.2.2 国外实践案例
        2.2.3 案例小结及启示
3 实体书店的发展及建筑空间演进历程
    3.1 实体书店的历史沿革
    3.2 现代实体书店建筑的演进历程
        3.2.1 实体书店1.0——务实型图书大卖场
        3.2.2 实体书店2.0——复合型空间体验场
        3.2.3 实体书店3.0——情感型文化服务馆
    3.3 空间演进总结与发展趋势探讨
        3.3.1 书店空间平面布局演进总结
        3.3.2 书店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4 各类型实体书店案例概况与空间特征
    4.1 调研概要
        4.1.1 调研案例的分类、选取及依据
        4.1.2 实地调研思路及方法
        4.1.3 调研内容及分析过程
    4.2 区位选址信息汇总
        4.2.1 商场嵌入式书店
        4.2.2 生活街区嵌入式书店
        4.2.3 旅游街区嵌入式书店
        4.2.4 校园书店
    4.3 功能业态配置分析
        4.3.1 商场嵌入式书店
        4.3.2 生活街区嵌入式书店
        4.3.3 旅游街区嵌入式书店
        4.3.4 校园书店
        4.3.5 业态配置模式小结
    4.4 空间特征与问题总结
        4.4.1 调研案例空间平面特征
        4.4.2 空间环境现状问题总结
5 顾客行为模式与场所需求实证研究
    5.1 顾客群体分类及特征
        5.1.1 实体书店客群的分类及依据
        5.1.2 调研书店顾客群体差异分析
    5.2 客群在店内的场所选择分析
        5.2.1 调研案例店内顾客的静态场所选择
        5.2.2 静态场所选择与空间构成整合分析
        5.2.3 调研案例店内顾客的动态场所选择
        5.2.4 动态场所选择与业态空间关联分析
    5.3 客群在店内的行为量化分析
        5.3.1 客群店内的行为分类及依据
        5.3.2 顾客行为量化与空间使用分析
    5.4 顾客对实体书店的需求分析
        5.4.1 调查问卷的设定与分析方法
        5.4.2 顾客需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3 顾客对调研书店的评价结果
6 适应顾客行为与需求的实体书店空间设计策略
    6.1 各类型实体书店价值功能定位
        6.1.1 商场嵌入式书店:休闲体验场
        6.1.2 生活街区嵌入式书店:Key station
        6.1.3 旅游街区嵌入式书店:城市文化展馆
        6.1.4 校园书店:文化学习补给站
    6.2 各类型书店功能业态的配置
        6.2.1 “休闲体验场”式
        6.2.2 “Key station”式
        6.2.3 “文化展示馆”式
        6.2.4 “知识补给站”式
    6.3 实体书店空间组合模式探究
        6.3.1 功能空间的基本组合关系
        6.3.2 典型空间模式的细化图解
    6.4 实体书店各区域空间的优化
        6.4.1 书店外部空间
        6.4.2 综合图书区域
        6.4.3 儿童图书区域
        6.4.4 咖啡休闲区域
        6.4.5 多功能活动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果
    7.2 总结与启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研究对象信息概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黑格尔“承认理论”分析
    2.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
        2.1.1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2.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2.2.1 “承认”是基督教神学中“爱”对“分离”的扬弃
        2.2.2 “承认”是意识“经验”的结果
        2.2.3 “承认”是伦理生活中人的自然选择和自由方案
    2.3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2.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2.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2.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伦理公民的相互承认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逻辑理路自由—伦理—教育—自由
    3.1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3.1.1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3.1.2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3.1.3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3.1.4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3.1.5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3.2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3.2.1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3.2.2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3.2.3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3.2.4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3.3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
        3.3.1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3.3.2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3.3.3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3.3.4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3.4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3.4.1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3.4.2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3.4.3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第四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体系
    4.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4.1.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4.1.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4.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4.2.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4.2.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4.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4.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
        4.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4.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一、 教育是使人驱向普遍性的教化过程
        二、 教育是螺旋上升的辩证教化过程
        三、 教育是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教化的过程
        四、 教育是逐步“控制”世界的教化过程
第五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5.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5.1.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5.1.2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1.3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5.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5.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5.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5.3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3.1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5.3.2 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5.3.3 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青海玛柯河流域乡土聚落空间形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1.3 研究内容
    1.2 研究理论及基本概念
        1.2.1 研究理论
        1.2.2 研究概念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青海地区相关研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玛柯河流域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地资源
        2.1.4 气候条件
        2.1.5 河流水系
    2.2 人文环境
        2.2.1 历史沿革
        2.2.2 民族及宗教信仰
        2.2.3 社会概况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玛柯河流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3.1 宏观维度下的聚落分布特征
        3.1.1 聚落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
        3.1.2 聚落分布的水环境特征
        3.1.3 聚落分布的土地资源特征
    3.2 中观维度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3.2.1 整体形态特征
        3.2.2 内部结构特征
    3.3 微观维度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3.3.1 建筑空间形态
        3.3.2 宅院空间形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玛柯河流域聚落空间形态的适应性研究
    4.1 宏观维度下聚落空间形态的环境适应性
        4.1.1 对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4.1.2 对水资源的适应性
        4.1.3 对土地资源的适应性
        4.1.4 对传统营造理念的适应性
        4.1.5 佛教寺院对村落布局的影响
    4.2 中观维度下聚落空间形态的环境适应性
        4.2.1 空间形态与河流的适应性
        4.2.2 空间形态与山地地形的适应性
        4.2.3 空间形态与风大风多的适应性
        4.2.4 空间形态与最大化获取日照的适应性
        4.2.5 对藏传佛教思想的适应性
    4.3 微观维度下聚落空间形态的环境适应性
        4.3.1 对高原严寒气候的适应性
        4.3.2 对日照资源丰富的适应性
        4.3.3 对风大风多气候的适应性
        4.3.4 对建造技术的适应性
        4.3.5 对藏传佛教思想的适应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环境适应性研究的聚落设计方法
    5.1 玛柯河流域传统聚落价值
        5.1.1 .历史价值
        5.1.2 文化价值
        5.1.3 建筑学价值
    5.2 案例分析
    5.3 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5.3.1 现状调研
        5.3.2 问题分析
    5.4 聚落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5.4.1 规划依据与重点
        5.4.2 保护层次与分区
        5.4.3 基础和公共设施规划
    5.5 院落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5.5.1 宅院设计
        5.5.2 建筑设计
        5.5.3 适宜性技术应用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结论
        6.1.2 课题创新性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5)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研究 ——以烟台市典型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1.1.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贴近居民生活,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1.1.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多样,居民获取公共服务差异显着
        1.1.4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方式转变,设施空间布局形态发生转变
        1.1.5 新型城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住区
        2.1.2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2.1.3 空间配置特征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空间配置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价
        2.3.1 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研究
        2.3.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研究
        2.3.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指标体系构建
    3.1 设施发展机制分析
        3.1.1 设施规划供给机制
        3.1.2 设施规划管控机制
        3.1.3 设施建设运营机制
    3.2 设施空间配置特征描述的价值视角
        3.2.1 公共物品理论内涵解析
        3.2.2 设施空间配置特征描述视角
    3.3 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性指标
        3.3.1 设施建设形态
        3.3.2 设施空间位置
        3.3.3 设施空间聚集
        3.3.4 设施空间格局
    3.4 设施的配置效益特征描述性指标
        3.4.1 设施空间服务获取能力
        3.4.2 设施居民满意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片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研究
    4.1 芝罘区与莱山区概况及其设施分布概况
        4.1.1 芝罘区与莱山区基本建设概况
        4.1.2 住区的建设与分布情况
        4.1.3 设施建设与空间分布情况
    4.2 典型片区选取及分析
    4.3 老城片区—以向阳街道为例
        4.3.1 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4.3.2 设施配置效益特征
    4.4 新城片区—以黄海路街道为例
        4.4.1 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4.4.2 设施配置效益特征
    4.5 典型片区设施空间配置特征归纳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解析及对策研究
    5.1 设施空间配置特征解析
        5.1.1 不同供给机制背景导致设施空间分布差异
        5.1.2 不同现实需求环境与设施空间分布差异化匹配
        5.1.3 多种设施运营模式导致设施空间服务差异
    5.2 设施空间配置优化建议
        5.2.1 优化各环节设施供给,提高供给效率
        5.2.2 通过了解居民现实需求提升设施空间服务,满足居民差异化需求
        5.2.3 提升运营管理模式,保证设施有效供给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创新扩散视阈下移动电台的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移动电台研究综述
        1.2.2 创新扩散理论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2 创新扩散理论下移动电台的扩散
    2.1 创新扩散理论研究
        2.1.1 创新扩散理论的定义
        2.1.2 创新扩散理论的影响要素
        2.1.3 创新扩散的过程
    2.2 移动电台的发展检视
        2.2.1 移动电台的发展历程
        2.2.2 移动电台的主要类型
    2.3 移动电台的扩散特征
3 喜马拉雅FM扩散与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喜马拉雅FM创新扩散的考量方向
    3.2 喜马拉雅FM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3.3 喜马拉雅FM在我国扩散的模型建构
4 喜马拉雅FM扩散与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研究性质
        4.1.2 问卷设计
        4.1.3 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数据回收情况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样本人口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1 问卷信度分析
        4.3.2 问卷效度分析
    4.4 实验假设检验
        4.4.1 相关分析
        4.4.2 回归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局限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局限
    5.2 移动电台的发展建议
        5.2.1 坚持“内容为王”,提升优越性
        5.2.2 精准化推荐,优化相容性
        5.2.3 重视用户体验,加强易用性
        5.2.4 以服务为核心,强化可试性
        5.2.5 多元化推广,凸显可观察性
        5.2.6 创新付费机制,完善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微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1.1.2 微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学术思想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拟采用研究方法
        1.5.2 可行性分析
2 新媒体环境对微纪录片的影响
    2.1 制作技术的革新
        2.1.1 拍摄手段大变样
        2.1.2 叙事手法的变化
        2.1.3 视觉效果升级
    2.2 传播方式的转变
        2.2.1 互联网成为主要播放平台
        2.2.2 短视频app成为一次传播途径
        2.2.3 移动智能设备为主要传播方式
3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3.1 微观叙事引发情感认同
        3.1.1 平等视角拉近与观众距离
        3.1.2 细节刻画依托镜头语言
    3.2 单一主题的多维度展示
    3.3 视觉美化满足审美需求
    3.4 观影环境导致的碎片化表达
        3.4.1 紧凑型结构打破时长限制
        3.4.2 轻快节奏引导观众注意力
    3.5 影像形式的多元化创新
        3.5.1 用短视频剪辑敲开社交媒体传播的大门
        3.5.2 直录混合模式打破场景约束
        3.5.3 商业定制微纪录片成为原生广告载体
4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4.1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
        4.1.1 多元化
        4.1.2 碎片化
        4.1.3 分众化
    4.2 新媒体环境对微纪录片生产模式的影响
        4.2.1 增加潜在受众
        4.2.2 革新生产模式
    4.3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传播方式
        4.3.1 注重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
        4.3.2 与传统媒介相融合
        4.3.3 注重新渠道开发
5 系列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的创作及思考
    5.1 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的构思与设想
        5.1.1 题材的选定
        5.1.2 人物选定
        5.1.3 创作风格选定
        5.1.4 构建传播途径
    5.2 系列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创作过程记录
        5.2.1 第一集《诉说一声所爱的关中帽子韩》
        5.2.2 第二集《异乡人的古城木艺之旅》
        5.2.3 第三集《民间鲁班的木锁情缘》
    5.3 对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创作的思考
        5.3.1 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的上镜头性
        5.3.2 新媒体微纪录片的创作体会
6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1.1 整理微纪录片相关的文献资料
        6.1.2 研究新媒体微纪录片的发展前景
        6.1.3 创作系列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
        6.1.4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与传播策略
    6.2 研究创新点
        6.2.1 理论研究
        6.2.2 实证研究
    6.3 研究不足之处
    6.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系列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策划案
附录B 系列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配音稿
附录C 系列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作品截图展示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师范学校训育研究[D]. 陆慧灵. 扬州大学, 2021(09)
  • [2]适应顾客行为与需求的实体书店空间设计研究[D]. 张颖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 吴暇. 吉林大学, 2020(01)
  • [4]青海玛柯河流域乡土聚落空间形态的环境适应性研究[D]. 杨晋.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5]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特征研究 ——以烟台市典型住区为例[D]. 王雪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创新扩散视阈下移动电台的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以喜马拉雅FM为例[D]. 朱雅智.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时光的见证者》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D]. 季新凯.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习惯经济及其发展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